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0 通风系统测试与管理

10 通风系统测试与管理

10 通风系统测试与管理
10 通风系统测试与管理

10 通风系统测试与管理

通风系统施工完毕、正式投入运行之前,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以鉴定其效果,检查并处理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使系统、设备、室内空气等有关参数达到设计及生产工艺的要求。

10.1 空调系统单机试运转测试及系统联合试运转

10.1.1 单机试运转有通风机、制冷设备、空调机、冷却水泵、冷却塔、冷冻水泵、表面式热交换器、电加热器、净化设备等。

1. 风机试运转与参数测试

(1)运转前必须加上适度的润滑油,并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盘动叶轮应无卡阻和摩擦现象;叶轮旋转方向必须正确;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

(2)风机在额定转速下试运转时间不少于2h;电动机带动风机均应经过一次启动立即停止运转的试验,并检查转子与机壳等确无摩擦和不正常的声响后,方得继续运转。

(3)风机运转中,轴承的径向振幅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转速(r/min) ≤375 >375 >550 >750 >1000 >1450 >3000

~550 ~750 ~1000 ~1450 ~3000

振幅不超过(mm) 0.18 0.15 0.12 0.10 0.08 0.06 0.04

(4)风机试运转完毕,应将有关装置调整到准备启动状态。

(5)风机风压、风量、转速、轴功率的测试:

1)测试仪表:毕托管、倾斜式微压计、U型压力计、转速计、功率表;

2)风机的风量、全压是通过测量风机前后风道直管段处断面的全压、静压、动压及风道断面积来确定的;

3)测量断面的位置:

① 当与风机直接连接的是直管段,且长度不小于风道直径六倍时,应在距局部阻力后4~5倍D处测定,但距下一个局部阻力应不小于2D的部位;

② 当直管段长度不足6D时,则在靠近风机的地方——在局部阻力后的直管段进行测量。此时风机全压等于所测结果加上测量断面至风机出口或吸口断面间理论计算的压力损失;

③ 也可以在不足6D的直管段取一断面只测量其静压,然后在附

近找一个气流足够均匀面积相同的断面测得动压。利用动压与流速的关系算出风道内的流速。因两断面面积相同,流量不变,因此后一个断面的动压与前一个断面的动压相等,则可以确定这一断面的静压、动压、全压、平均风速及流量。

4)测点在测量断面中的位置按图10-1或图10-2规定进行: 5)风机风压的测定:

① 用毕托测压管、倾斜式微压计,测出附近吸入口、及出口测量断面各测点的全压和动压,即:

P ckx1 P ckx2 …… P ckxn 吸入口断面各点全压 P dt1 P dt2 …… P dtn 压出口断面各点动压 P cky1 P cky2 …… P ckyn 压出口断面各点全压 ② 求出它们的平均值:

P ckx = (Pa) (10-1) P dt = (10-2) P cky = (10-3) ③ 计算出风机的测定压力:

P ckt =︱P cky ︱+︱P ckx ︱ (Pa) (10-4) P jt =P ckt -P dt (Pa) (10-5)

式中 P ckt 、P jt 、P dt ——通风机全压、静压、动压(即出口处的动压)(Pa); ︱P cky ︱、︱P ckx ︱——通风机压出段和吸入段全压的绝对值(Pa)。

④ 求通风机压出段测压断面的平均风速v:

v= ( )0,5

(m/s) (10-6) 式中 r——空气容重(kg/m 3

; P’dt ——(出口段)风机平均动压。

P dt = ( )2

(10-7)

⑤ 求出风机吸入口及压出口的测得风量L y 和L x ,L y 与L x 相差不得超过5%:

L=3600F·v (m 3

/h) (10-8) ⑥ 求出测得通风机的风量L:

L= (m 3/h) (10-9) P ckx1+P ckx2+……+P ckxn

n P dt1+P dt2+……+P dtn

n P cky1+P cky2+……+P ckyn

n

2P’

dt

r

P dt1 + P dt2 +……+ dtn

L x +L y 2

式中 F——测点断面的面积(m2)。

(6)通风机转速和轴功率的测定:

① 利用转速表测得风机的轴转速;

② 利用功率表测得风机的轴功率。

2. 水泵的试运转

(1)泵试运转前,应作下列检查:

1)电动机的转向应符合泵的转向;

2)各紧固件连接部位不应松动;

3)润滑油脂的规格、质量、数量应符合水泵技术文件的规定;有预润滑要求的部位应按水泵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预润滑;

4)润滑、水封、轴封、密封冲洗、冷却、加热、液压、气动等附属系统的管路应冲洗干净,保持通畅;

5)安全、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

6)盘车应灵活、正常;

7)泵和吸入管路必须充满输送液体,排尽空气,不得在无液体情况下启动;自吸泵的吸入管路不需充满液体;

8)泵启动前,泵的出入口阀门应处于下列开启位置;

a. 入口阀门全开;

b. 出口阀门离心泵全闭,其它泵全开(混流泵真空引水时,出口阀全闭);

c. 离心泵不应在出口阀门全闭的情况下长时运转;也不应在性能曲线中驼峰处运转。

9)输送高、低温液体的泵,启动前必须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预热或预冷。

(2)泵的启动和停止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管道泵和其它直联泵的转向应用点动的方法检查。

(3)泵在设计负荷下连续运转不应少于2h,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1)附属系统运转正常,压力、流量、温度等要求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2)运转中不应有不正常的声音;

3)各静密封部位不应渗漏;

4)各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

5)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高于75℃,滑动轴承的温度不应高于70℃;

6)填料的温升应正常;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普通软填料宜

有少量的渗漏(每分钟不超过10~20滴);机械密封的渗漏量不宜大于10mL/h(每分钟三滴);

7)电动机的电流不应超过额定值;

8)泵的安全、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

9)振动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如无规定而又需测振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用手提振动仪测量);

转速(r/min) ≤375 >375 >600 >750 >1000 >1500 >3000 >6000 >12000 ~600 ~750 ~1000 ~1500 ~3000 ~6000 ~12000

振幅不应超过(mm) 0.18 0.15 0.12 0.10 0.08 0.06 0.04 0.03 0.02 (4)试运转结束后,应做好下列工作:

1)关闭泵的出入口阀门和附属系统阀门;

2)输送易结晶、凝固、沉淀等介质的泵,停泵后应及时用清水或其它介质冲洗泵和管路,防止堵塞;

3)放净泵内积存的液体,防止锈蚀和冻裂;

4)如长时间停泵,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设备沾污,锈蚀和损坏。

3. 空调器的试运转

组合式空调器漏风量的检测详见本章第四节。

空调器风量、阻力、温度、淋水室、加热器的测定

(1)空调器风量、阻力和温度的测定

① 风量的测定:用校正过的叶轮、转杯或热电风速计,在空调室各构件间的中间室内测定风速。由于整个断面的风速是不相等的,最少须测五点,求得截面平均风速,再计算出风量。测得的风量与用测压管和微压计测得之风量相差不应超过±10%(由于人体对气流的阻塞作用等原因),否则,需检查原因。

② 阻力的测定:

△H=P

2-P

1

(Pa) (10-10)

式中 △H——构件的阻力;

P

2

——构件前面的全压(Pa);

P

1

——构件后面的全压(Pa)。

当构件前后风量相等、风速较小、气流较均匀时,可直接测构件前后之静压差,而得构件之阻力。

③ 温度的测定:温度可根据需要用不同分度的水银温度计测定,

也可用热电偶温度计测定。测温时须多点测定,取其平均值。在测定加热器前后温度时,为防止辐射热影响读数,应在温度计的感温部分套一表面光亮的锡纸或铝箔等。 (2)淋水室的测定

① 目的——测定淋水室风量、不同喷水压力下的水气比、淋水室的冷却能力、加湿能力和热交换效率,供校核设计和以后正常管理时使用。

② 喷水量可用水表、孔板流量计或积水容器来测量。喷水压力可用标准压力表或装在水泵出水管上的经校正后的普通压力表测量。 ③ 淋水室冷却能力的校核: a. 经淋水室后空气热量的减少量:

Q 1=G(i 1-i 2) (kcal/h) (10-11) 式中 G——通过淋水室的风量(kg/h);

i 1——淋水室前的空气的平均焓值(kcal/kg); i 2——淋水后空气的平均焓值(kcal/kg)。

i 1、i 2根据测定之平均干、湿球温度查有关的i—d 图取得。 b. 水带走的热量:

Q 2=W (t z -t c ) (kcal/h) (10-12) 式中 W——总喷水量(kg/h); t c ——喷水初温(℃); t z ——喷水终温(℃)。

在现场测定条件下,如Q 1和Q 2的数值相差不大于10%,测定数据即为有效,否则就须重测。

淋水室加湿能力的测定,可参照此法按有关公式进行计算。 淋水室冷却能力的测定,应在夏季室外气象条件接近设计条件下进行;淋水室加湿能力的测定,则应在冬季室外气象条件接近设计条件下进行。

④ 挡水板过水量的测定:接通第二次加热器,待系统工作稳定后,测出紧靠挡水板后的空气温度(即“露点”温度)和湿球温度,并查出其含湿量d 1(g/kg),同时测出送风机后空气的温度和湿球温度,并查出其含湿量d 2(g/kg)。如果挡水板过水,则d 2>d 1,其过水量△d=d 2-d 1(g/kg)。

如过水量过大,影响室内使用,则应采取以下措施:

a. 降低淋水室风速;

b. 使挡水板叶片布置均匀;

c. 堵塞挡水板周围漏水之处;

d. 减小挡水板的角度。 (3)加热器的测定

主要测加热器前后空气的平均温度,换算成发热量与设计和实际的需要进行比较。

加热器发热量按公式计算:

Q=0.24γL(t 2-t 1) (kcal/h) (10-13) 式中 L——通过加热器的风量(m 3

/h); γ——空气表观密度(kg/m 3);

t 1、t 2——分别为加热器前后空气的平均温度(℃)。 在测定加热器时,还应测定进出加热器热媒的温度(热水)或压力(蒸汽)。

空气冷却器(水冷)的测定可参照此法进行。

其他如空气过滤器、消声器等性能的测定与调整,需用专门仪器,如有需要也应进行测定。

空调器各构件测定调整后,应有详细的记录,备以后管理和运行时使用。

4. 风机盘管、诱导器的试运行 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

5. 制冷系统的测试及试运转

水冷机组、制冷机的单机试运转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而整个制冷系统的测试、试运转则和整个空调系统的调试同时进行。 10.1.2 系统联合试运转

系统的联合试运转是在单机试运转及调试后进行。通过试运转检验各部件、各机组的运转情况和自控、手控下系统运转是否协调,找出各部的矛盾加以解决。联合试运转时若无异常情况发生,运转时间一般为12~24h。

10.2 通风系统风压、风速和风量的测定

10.2.1 测定断面的选择和测点布置

在通风系统中,当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定风管内风量时,实际上首先测出的是风管中某一断面的动压,然后根据动压再计算出风管中

的风速和风量。因此,在测定前,要合理地选择测定断面的位置,以减少气流扰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测定断面应选择在气流均匀而稳定的直管段上,离开产生涡流的局部配件(弯头、三通等)一定距离。即按气流方向,在局部阻力之后大于5倍管径(或矩形风管大边尺寸)和局部阻力之前大于两倍管径(或矩形风管大边尺寸)的直管段上选择测定断面,如图10-1所示。调节阀前后应避免设置测定断面。

由流体力学可知,当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在管道段面上分布由管壁到管中心逐渐增大,呈抛物线分布。因此,管道断面压力分布也不均匀。所以在测定压力时,必须在同一断面上多点测定,然后求出该断面的平均值。显然测点越多,所得的结果就越准确。测定断面内测点的位置与数目,主要取决于风管断面的形状与尺寸。 (1)矩形断面测点布置

对于矩形风管,可将测定断面划分为若干个接近正方形的面积相等的小断面,其面积一般不大于0.05m2(边长150~200mm左右),测点取在小断面的中心,如图10-1所示。当气流稳定时,边长可放到400~500mm。至于测孔开设在风管的大边或小边,应以方便操作为原则。

图10-1矩形风管测点布置

(2)圆形断面测点布置

对于圆形风管应将测定断面划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同心圆环,测点布置在各圆环面积等分线上,而且应在相互垂直的直线上布置两个或四个测孔,如图10-3所示。按风管直径确定的圆环数m,见表10-1。

同心环上各测点到风管中心的距离可按下式计算:

R n =R (10-14) 式中 R——风管半径,mm;

R n ——风管中心到n 环测点的距离,mm; n——从风管中心算起圆环的顺序号;

m——风管断面所划分的圆环数。(m 取决于风管直径,参见表

10-1)。

图10-3

表10-1 圆形风管测点划分的圆环数及测点数

风 管 直 径D(mm)

<200 200~400

400~600

600~800

800~1000 >1000

m 3 4 5 6 8 10 测 点 数

12

16

20

24

32

40

为了测定时确定测点方便,可将测点到风管中心的距离换算成测点到管壁(即测孔)的距离。

如当风管直径上测孔为2个时,测点到测孔管壁的距离x 为: x=kR (10-15) 式中 x——测点到测孔管壁的距离,mm; R——风管半径,mm;

2n -1

2m

k——倍数,见表10-2。

【例8-25】 当风管直径为500mm 时,试确定风管断面上各测点位置。

【解】 据表8-25知,当D=500mm 时,可划分的圆环数m=5,测点数为20个(可在相互垂直的两直径上布置两个测孔,如图10-3所示)。查表10-1各测点到测孔管壁的距离为: x 1=k 1R=0.051×250=13mm; x 2=k 2R=0.163×250=41mm; x 3=k 3R=0.292×250=73mm; x 4=k 4R=0.452×250=113mm; x 5=k 5R=0.684×250=171mm; x 6=k 6R=1.316×250=329mm; x 7=k 7R=1.548×250=387mm; x 8=k 8R=1.707×250=427mm; x 9=k 9R=1.837×250=459mm; x 10=k 10R=1.949×250=487mm。

表10-2 倍数k 值

m

3

4

5

6

7

8

K

测点编号

距离(R 的倍数)

1

0.087 0.065 0.051 0.043 0.0317 0.0253 2 0.293 0.21 0.163 0.134 0.0986 0.078 3 0.592 0.388 0.292 0.236 0.1708 0.134 4 1.408 0.646 0.452 0.354 0.25 0.1938 5 1.707 1.354 0.684 0.50 0.3386 0.2584 6 1.913 1.612 1.316 0.71 0.441 0.3292 7 1.79 1.548 1.29 0.567 0.4084 8 1.935 1.707 1.50 0.75 0.50 9 1.837 1.646 1.25 0.6127 10 1.949 1.764 1.433 0.7764 11 1.866 1.559 1.2236 12 1.957 1.6614 1.3873 13 1.75 1.50 14 1.8292 1.5916 15 1.9014 1.6708 16 1.9683

1.746 17

1.8062

18 1.866 19 1.922 20

1.9747

10.2.2 风管内风压、风速和风量的测定 (1)风压的测定

风管内的风压测量包括全压、静压与动压三项。全压是静压与动压的代数和,即pq=pj+pd。这三项数值可以根据需要分别测量,也可测得其中两项而求得第三项。如前所述,在进行风压测量时,要区别所测的管段是处在通风机的吸入段还是压出段,以便将毕托管与微压计正确地加以连接,如图10-2所示。若测吸入管段上的全压和静压时,在读数前应家负号。

测定断面上的平均静压、平均全压可按下式计算:

p = Pa (10-16) 式中 p 1、p 2……p n ——各测点的静压或全压值,Pa; n——测点数目。

测定断面上的平均动压,一般宜采用均方根值即:

p dp =( )2 (10-17) 式中 p d1、p d2……p dn ——各测点的动压值,Pa; p dp ——平均动压值,Pa; n——测点数目。

图10-2

当各测点动压值相差不大时,平均动压也可用算术平均值,即:

p 1 + p 2 + …… + p

n

n

p d1 + p d2 + …… + p dn n

p dp = Pa (10-18) 在测量动压时,有时某些测点的读数会出现零值或负值的情况。如果细致检查仪器的使用和测量方法都没有差错,就应如实地记下读数。而零值和负值的出现则表明测定断面的气流很不稳定,产生了旋涡和倒流,但是通过该断面的流量是没有改变。因此在公式(10-16)计算平均动压时,应将负值当作零来计算,而式中分母所指的测点数目应包括读数为零和负值在内的全部测点。 (2)风速和风量的测定与计算

当求出测定断面上的平均动压p dp 后,风管内的平均风速可按下式计算:

v p = m/s (10-19) 式中 v p ——风管测定断面平均风速,m/s; ρ——空气的密度,kg/m 3

; 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当风管内气流速度<4m/s,不适宜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定动压时,可用热球风速仪来直接测得各点的风速,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断面的平均风速。

知道了风管内的平均风速v p 后,通过管内的风量L 可按下式计算。

L = 3600 v p F m 3

/h (10-20) 式中 F ——所测风管的断面积,m 2

。 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风管内的风速、风量与大气压力和管内气流温度有关,所以在给出风速、风量的同时,也要给出气流温度、大气压力。 10.3 洁净室的检测与认证 10.3.1 检测程序及要求 (1)检测程序

洁净室的检测主要是指对洁净室或洁净区域的空气洁净度等级进行测定,生物洁净室还应进行浮游菌、沉降菌的测试。在工程建设过程的检测主要包括工程竣工验收和洁净室综合性能评定两个阶段的检测;在洁净厂房使用过程中,应对洁净室或洁净区域进行监测,并定期进行综合性能测试,以保证该洁净室或洁净区域始终符合要

p d1 + p d2 + …… + p dn

n 2p dp

ρ

- 511 -

求。

① 洁净室的检测首先应明确洁净室或洁净区域的占用状态,按照《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01和《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的规定,洁净室检测状态分为空态、静态和动态三种。

a. 空态检测 设施已建成,所有动力接通并运行,但在无生产设备、材料和生产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测试称为空态检测。

b. 静态检测 设施已建成,生产设备已经安装好,并以用户和供应商同意的方式运行,但没有生产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测试称为静态检测。

c. 动态检测 设施以规定的方式运行,有规定数目的人员在场,并以双方同意的方式进行工作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测试称为动态检测。

② 洁净室的检测可分为洁净室工程竣工验收的检测、综合性能评定的检测和运行中的检测及定期综合性能检测。前2种检测要求已作过一些叙述,运行中的洁净室或洁净区的监测和定期进行综合性能认证测试,目前尚未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在修订后的《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01附录C中规定了“洁净室或洁净区性能测试和认证”的要求,其目的是对洁净室(区)进行监测和定期进行综合性能测试,以认证该洁净室(区)始终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工厂的产品生产环境满足产品质量要求,达到稳定的产品质量、成品率,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③ 建设单位最关心运行状态下的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等级,即生产设备运转及操作人员在场的工作状态时的测试结果即动态的测试结果。而施工者,通常只能在空态或静态下测试的结果作为工程竣工验收。

在我国《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71-90)中明确规定,竣工验收的检测和调整应在空态或静态下进行,综合性能全面评定的检测状态应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三方协商确定。主要原因是洁净室动态测试一般超出了洁净室施工单位的控制范围,而且,以空态或静态作为检测状态的规定更能及时客观地评价工程的质量。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还明确规定工程竣工验收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综合性能全面评定主要由建设单位负责,设计和施工单位配合,前一阶段主要察看施工质量的优劣,后一阶段不仅看

施工质量,还要看设计质量和使用单位的管理和工艺质量,最终反应综合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检测内容

① 竣工验收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明确规定,竣工验收应在对各分部工程做外观检查、单机试运转、系统联合试运转,空态或静态条件下的洁净室性能检测和调整以及对有关的施工检查记录审查合格后进行。

② 综合性能全面评定

综合性能全面评定的检测工作应由业主或有经验的第三方承担,而且所用仪表必须合格有效。检测工作须在系统调整符合设计要求并运行至少24h后进行,而且,在检测工作之前,必须对洁净室及净化空调系统再次全面而彻底清扫。

③ 洁净室(区)性能测试和认证

洁净室(区)投入运行后其综合性能是否可以作到始终符合设计要求、标准规范的规定和满足业主的产品生产质量要求,需对洁净室(区)进行监测和定期性能测试认证。这种测试认证工作应由业主负责的专门的洁净室检测部门承担或委托它方。

上述三种不同阶段、不同时序的洁净室(区)的检测内容及要求,有相同部分也有所差异,表10-3列出它们的各自检测项目的情况。

表10-3 洁净室(区)各阶段测试要求

序号 项 目 工程竣工验

综合性能验

性能测试认

1 室内送风量,系统总新风量(必要时

系统总送风量),有排风时的室内排风

√ √ √

2 静压差 √ √ √

3 截面平均风速 √ √ △

4 截面风速不均匀度 √ √ △

5 空气洁净度等级 √ √ √

6 浮游菌和沉降菌 ○ ○ ○

7 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 √ √ △

8 室温(或相对湿度)波动范围和区域

温差

○ ○ △

9 室内噪声级 √ √ △

10 室内倍频程声压级 ○ ○ △

11 室内照度和照度均匀度 √ √ △

12 室内微振 ○ ○ △

13 表面导电性能 ○ ○ △

14 室内气流流型 ○ ○ △

15 流线平行性 ○ ○ △

16 自净时间 ○ ○ △

17 通风机风量、转数 √ × ×

18 高效过滤器检漏 √ × △

19 污染泄漏 × △

注:“√”—检测;“○”—必要时测;“△”—洽商选测;“×”—不检测。

10.3.2 检测方法及评定标准

(1)高效过滤器检漏

高效过滤器本体在进入现场前,生产厂家应按规定进行性能试验检测(如DOP试验等),并提供合格证(含性能试验结果)。对于5级(100级)以上洁净室用高效过滤器、超高效过滤器在现场应再次进行高效过滤器本体的性能检测。同时也要为确认高效过滤器的正确安装状态进行泄漏试验。而在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的超洁净技术中(如0.1μm,1级),由于新风量往往仅是循环风量的百分之几,经过稀释上风侧也变成6级(1000级)的程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重新考虑采用DOP检漏试验。

① 检测要求

a. 一般采用粒子计数器法进行检漏,被检高效过滤器必须已检测过风量,并在设计风速的80%~120%之间运行。

b. 对于被检高效过滤器上风侧的微粒浓度符合如下要求。

·对受控粒径≥0.5μm的浓度,必须大于等于3.5×104pc/L; ·对受控粒径≥0.1μm的浓度,必须大于等于3.5×106~3.5×107pc/L。

② 检测方法

采用扫描法对高效过滤器安装接缝和主断面进行检测,检测点应距被测表面20~30mm,测头以5~20mm/s的速度移动,对被检过滤器整个断面、封胶头和安装框架处进行扫描,如图10-4粒子计数器的最小采样量大于1L/min。

图10-4

③ 检测设备

a. 光散射粒子计数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中的微粒对光线的散射现象,将采样空气中的微粒的光脉冲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脉冲信号来测定微粒的颗粒数,利用微粒的光散射强度与微粒粒径的平方成正比的关系,测量微粒粒径大小。光散射粒子计数器的工作原理见图10-5,仪器一般由气路系统、光学系统、电路系统和电源等部分组成。国产的Y09等系列粒子计数器,进口的Royco-245粒子计数器均属于此类粒子计数器。

图10-5

b. 激光粒子计数器,其工作原理与光散射粒子计数器基本相同,但因采用了比光散射粒子计数器强100倍的氦-氖激光光源,所以微粒粒径的检测范围达0.1μm。图10-6是该类计数器光学系统简图。

图10-6

图10-7

c. 凝聚核粒子计数器,它是利用饱和蒸汽让微小粒子凝聚为大粒径微粒子,进行微粒粒子浓度测定,图10-7是凝聚核计数器工作原理简图。采用空气中的微粒,经过温度为35℃的饱和管,然后在温度为10℃的凝聚管内由媒介液进行凝聚,直至增大到能够检测到散射光的粒径为止,其他部分与一般散射粒子计数器相同。 ④ 合格标准

在《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由高效过滤器下风侧泄漏浓度换算成的穿透率来衡量是否合格,其合格标准如下。 对高效过滤器: K’ =×100%≤2K(10-21) C 1

C 2

对高效过滤器: K’ =×100%≤3K (10-22) 式中 K ——高效过滤器出厂时检测合格的透过率; K’——高效过滤器的泄漏浓度换算成的透过率; C 1——高效过滤器上风侧含尘浓度; C 2——高效过滤器下风侧含尘浓度。 (2)静压差

此项检测的目的是为了测定洁净室的静压差,它可以是正压或负压,以防止洁净室内外气流间被污染。 ① 检测要求

a. 静压差的测定要求在洁净区内的所有的门全部关闭情况下进行。

b. 在洁净室平面上应从洁净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进行,一直检测到直通室外的房间。

c. 测管口设在室内没有气流影响的任何地方均可,测管口面与气流流线平行。

d. 所测量记录的数据应精确到0.1Pa。 ② 检测方法

a. 先关闭所有的门。

b. 用微差压计测量各洁净室之间、洁净室走廊之间、走廊与外界之间的压差。

c. 记录所有数据。 ③ 测量仪器

采用YJB-150补偿微压计,量程0~1500Pa 或其他微压力计,仪表灵敏度高于0.1Pa。 ④ 合格标准

按照洁净室设计或工艺要求决定维持被测洁净室的正压或负压值。

a. 不同级别的洁净室或洁净区与非洁净室(区)之间的静压差,应不小于4.9Pa。

b. 洁净室(区)与室外的静压差,不应小于9.8Pa。

c. 对于空气洁净度等级严于5级(100级)的单向流洁净室在开门时,门内0.6m 处的室内工作面含尘浓度应不大于相应级别的含

C 1

C 2

尘浓度限值。

d. 若达不到以上标准的要求,应重新调整新风量、排风量,至合格为止。

(3)平均风速合格标准

① 实测室内平均风速应大于设计风速,应为设计风速的1~1.2倍,且为正偏差;单向流洁净室的截面风速不均匀度不应大于0.25。风速不均匀度按式8-31计算。

(10-23)

式中 βv ——风速不均匀度; v i ——任一点实测风速; v ——平均风速; n ——测点数。

② 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差,不应超过设计新风量的10%。 ③ 洁净室系统总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为0~20%,室内各风口风量与各自设计的风量之差不应超过设计风量的15%。 ④ 非洁净室系统总风量-5%~+15%,风口10~15%。 (4)洁净度的测定 ① 检测要求

a. 测定之前,净化空调系统已经过反复清洗,并连续稳定运行24h 以上。

b. 必须在空气流量、流速、压差以及过滤器检漏,维护结构泄漏测试之后进行。

c. 所用测试仪器必须经过有效标定,并在有效期范围内。粒子计数器的采样量应大于1L/min。 ② 检测方法

最小采样点数目按式(8-32)计算:

N L = A 0.5

(10-24) 式中 N L ——最小采样点数(四舍五入为整数); A ——洁净室或洁净区的面积,m 2

在水平单向流时,面积A 可以看做是与气流方向垂直的空气的截

()v

n v v i

v

12

??=∑β

面积,采样点均匀分布于整个洁净室或洁净区内,并位于工作区的高度(距地坪0.8m的水平面),或业主、设计单位特指的位置。

每个采样点的每次采样量应根据GB50037-2001或GB50243-2002规定,在指定的空气洁净度等级下被考虑粒径的最大浓度限值时,在每个采样点要采集能保证检测出至少20个粒子的空气量,每个采样点的每次采样量Vs用式(8-33)确定:

Vs = ×1000 (10-25)式中 Vs——每个采样点的每次采样量,L;

C

n·m

——被测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等级被考虑粒径的最大浓度限值,pc/m3;

20——在规定被测粒径粒子的空气洁净度等级限值时,可检测到的粒子数,pc。

但Vs必须大于等于2L,采样时间最少为1min,当Vs很大时,可使用顺序采样法,有关顺序采样法见ISO 14644-1,附件F。

对于任一洁净室(区)的采样次数至少应为3次。当洁净室(区)仅有一个采样点时,则在该点至少采3次。对于单向流洁净室,采样口应对着气流方向;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采样口宜朝上;采样口处的采样速度均应尽可能接近室内气流速度。

对于空气洁净度等级表粒径范围之外的粒子之粒径和计数,通常是用户与供应商就这类粒子的最大允许浓度和选择验证的相符性的测试方法等问题达成协议。

③ 检测仪器

测量≥0.5μm粒子时,建议采用光学粒子计数器;

测量≥0.1μm粒子时,建议采用大流量的激光光学粒子计数器; 测量≥0.02μm粒子时,建议采用凝聚核激光粒子计数器。

④ 合格标准

a. 把每次采样测量的结果与空气洁净度等级相关的各个被考虑的粒径的浓度记录下来,并计算采样数据的平均值。

b. 当采样点只有1个或多于9个时,不用计算95%置信上限。当采样点多于1个而少于10个时,按下述方法计算粒子平均浓度的平均值、标准误差、95%置信上限。

·测点的平均粒子浓度:(X

i )按式(8-34)计算

20

C n·m

i X = (10-25)

式中 i X ——采样点i(代表任何位置)的平均粒子浓度; X i1、X i2、…、X in ——某采样点每次采样的粒子浓度; n——在采样点i 的采样次数。

·洁净室的平均粒子浓度(X)按式(8-35)计算:

X = (10-26) 式中 X ——洁净室的平均粒子浓度的总均值;

X i1、X i2、…、X im ——用式(8-34)计算得出的各个采样点的平均值;

m——采样点的总数。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S),按式(8-36)计算:

0.5(8-36)

·总均值的95%置信上限UCL 按式(8-37)计算: 95%UCL = X+t×()

5

.0m S

(10-28) 式中 t——分布系数,见表10-4。

表10-4 95%置信上限UCL 的研究的t 分布系数

采样点数m

2 3 4 5 6 7~9 t

6.3

2.9

2.4

2.1

2.0

1.9

c. 每次性能测试或再认证测试应做记录,并提交性能合格或不合格的综合报告。

d. 如果在各个采样点测得的粒子平均浓度X i ≤级别上限,及室内平均浓度统计值95%置信上限≤级别上限,则该洁净室或洁净区即被认为是达到了规定的空气洁净度等级。

e. 如果是由于测量差错或异常低的粒子浓度,而产生单个的、非随机性的“界外值”,影响95%置信上限的计算结果不能满足规定的空气洁净度等级,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把该“界外值”排除,但最多只有一个测量值排除在外。 (5)微生物测定

空气中悬浮微生物的测定有多种,但其测定的基本过程都是经过

X i1 + X i2 + … +X in

n

X i1 + X i2 + … +X im

m

05、图书馆管理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八、测试分析报告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项目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2) 2.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3) 2.1测试项目 (3) 1.系统登录窗口测试 (3) 2.修改密码功能测试 (3) 3.图书录入、删除测试 (3) 4.会员录入、删除测试 (3) 5.会员查询测试 (3) 6.图书查询测试 (4) 7.借书测试 (4) 8.还书测试 (4) 2.2测试机构和人员 (4) 2.3测试结果 (4) 1.系统登录窗口测试结果 (4) 2.修改密码功能测试 (4) 3.图书录入、删除测试 (5) 4.会员录入、删除测试 (5) 5. 会员查询测试 (5) 6. 图书查询测试 (5) 7. 借书测试 (5) 8.还书测试 (5) 3.软件需求测试结论 (6)

4.评价 (7) 4.1软件能力 (7) 4.2缺陷和限制 (7) 4.3建议 (7) 4.4测试结论 (7) 1.引言 1.1编写目的 为了发现“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存在的错误,进行以下测试 【阐明编写测试分析报告的目的,指明读者对象。】 此报告供本系统开发组及校领导审阅。 1.2项目背景 《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由软件学院开发。 【说明项目的来源、委托单位及主管部门。】 《教师教学网络测评》系统由协和学院计算机系开发。 本项目使用的基础数据来源于《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本项目对学生、教师、课程等基础数据未提供相应的管理模块。 1.3定义 【列出测试分析报告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文。】 1.4参考资料 《软件工程技术及应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考试系统测试用例

在线考试管理系统 产品简介 本产品可供各类学校、培训机构进行考试管理使用。 本产品具备在线考试管理、考卷管理、试题管理、手工及自动组卷、标准试卷打印、自动阅卷、成绩管理等多项功能。 产品结构 管理员:教师管理、班级管理、试题分级、题目种类、题型管理、难度管理 教师:学生管理、题库管理、组卷管理、考试管理、考试监控、评卷管理、成绩管理 学生:在线考试、成绩查询 产品特点 A、完善的权限管理——有完善的权限设置分配功能,使不同人员具有不同的操作查看权限,保证系统使用的安全性,更易于管理。 B、不断扩展的资源库——在线考试可增加考试类别、题目类别,扩充考题。 C、丰富考试的内容——在线理论考试支持多种多媒体题目。 D、强大的组卷功能——试题随机抽取的自动方式和人工选题的手工方式并用,实现快速组卷,轻松组卷,灵活组卷。 E、出卷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计算机组卷后导出为Word格式,并以A3/A4版式打印。 F、两种阅卷方式——客观题系统自动阅卷,主观题可在线阅卷,提高阅卷的准确性,同时提升工作效率。 G、监考功能——在线考试中,将设计防拷贝、防切屏、锁定IP、监控在线状态等功能,保证考试的公平和顺利进行。 H、数据保护——考试系统平台设计缓存系统,数据实时保存,保证系统永不丢失数据。 I、批量导入数据——包括试题、人员、部门、试卷等各种信息,达到快速建立考试平台的目的。

1.1测试步骤1.1.1题库 增加 删除 修改

查询 1.1.1.1试题管理 增加 删除

修改 查询 1.1.1.1.1试题属性增加 删除

修改 查询 1.1.1.1.1.1题型增加 删除

管理信息系统测试

6.3.1信息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保证管理信息系统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程序编制完成后,要用各种测试方法检查各个部分是否达到了规定的质量标准。系统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和系统中的错误。好的测试方案有可能发现从未发现的错误,能够发现从未发现过的错误的测试才是成功的测试,否则就没有必要进行测试了。 6.3.2系统测试概述 一、系统测试概述 系统测试,英文是System Testing。是将已经确认的软件、计算机硬件、外设、网络等其 他元素结合在一起,进行信息系统的各种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系统测试是针对整个产品系统进行的测试,目的是验证系统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的定义,找出与需求规格不符或与之矛盾的地方,从而提出更加完善的方案。系统测试发现问题之后要经过调试找出错误原因和位置,然后进行改正。是基于系统整体需求说明书的黑盒类测试,应覆盖系统所有联合的部件。对象不仅仅包括需测试的软件,还要包含软件所依赖的硬件、外设甚至包括某些数据、某些支持软件及其接口等。 系统测试是保证系统质量的关键,是对整个系统开发过程的最终审查。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周期的各个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差错,系统开发人员应力求在每个阶段结束之前进行认真、严格的技术审查,尽可能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但开发过程中的阶段审查并不能发现所有的错误。这些错误如果等到系统投入运行后再纠正,将在人力、物力上造成很大的浪费,甚至导致系统的失败。此外,在程序设计过程中,也会或多或少地引入新的错误。因此,在应用系统投入之前必须纠正这些错误,这是系统能够正确、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统计资料表明,对于一些较大规模的系统来说,系统调试的工作量往往占据程序系统编制开发总工作量的40%以上。 很多人认为“测试是证明程序中不存在错误的过程”、“程序测试的目的是要证明程序正确地执行了预期的功能”、“程序测试的过程是使人们确信程序可完成预期要完成的工作过程”。但却是错误的定义。测试的定义应该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从这个定义出发可以看出应该把查出了新错误的测试看作是成功的测试,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则是失败的测试。 系统测试是保证系统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是对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的最后复查。基于以上系统测试概念和目的,在进行系统测试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测试工作应避免由原来开发软件的个人和小组承担。测试工作应由专门人员来进行,会更客观、更有效。 (2) 测试用例不仅要确定输入数据,而且要根据系统功能确定预期输出结果。将实际输出结果与预期输出结果相比较就能发现程序是否有错误。

图书馆管理系统测试用例模板

图书馆管理系统测试用例模板 图书馆管理系统测试用例模板 项目名称 文件状态: 文件标识: [ ? ] 待定稿当前版本: [ ? ] 正式发布作者: [ ? ] 正在修改完成日期: 图书馆管理系统测试用例 版本控制和用例跟踪 作者版本号更改内容备注测试人员1 V0.1 创建,未评审测试人员1 V1.0 已评审测试人员2 V1.1 修改测试用例需求变更 第 2 页共 20 页 图书馆管理系统测试用例 目录 1 引 言 ..................................................................... (4) 1.1 编写目 的 ..................................................................... ...................................................... 4 1.2 背 景 ..................................................................... .............................................................. 4 1.3 术语与缩写解

释 ..................................................................... .......................................... 4 1.4 参考资 料 ..................................................................... ...................................................... 4 2 测试环 境 ..................................................................... ............................................................. 4 2.1 硬件 ..................................................................... .............................................................. 4 2.2 测试软 件 ..................................................................... ...................................................... 4 3 测试用 例 ..................................................................... ............................................................. 5 3.1 功能首字母缩写+功能名称...................................................................... ....................... 5 3.2 SAMPLE1-----SH001售汇新增页 面 ..................................................................... ......... 6 3.3 SAMPLE2-----JYJLCX001交易记录查询页面............................................................ 14 3.4 SAMPLE3-----XTDK001信托贷款流程测 试 .............................................................. 18 4 用例审核互查...................................................................... ................................................... 19 5 检查

图书管理系统测试计划书

软件测试计划报告 软件工程 专业: 软件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课程教师: 课程时间: 大学图书管理系统测试计划书 1引言 图书管理系统,就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保存、维护与使用的系统。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它必须提供接口以供用户登录并从中选取书籍;同时还必须提供系统的管理接口以供管理员与一般的网站工作者处理还书并维护网站的正常运行。 1、1标识 1、2系统概述 开发《图书管理系统》,运用到多个场所,例如学校与生活中,对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在windows系统就是上运行与维护。作为小组的成员,应当做好对软件的维护与测试,并详细说明其她文档的要点, 1、3文档概述 本文档用于客户保留,方便以后的查找与纠错。开发人员应当做好相当好的保密工作。保证用户的价值隐私。 1、4与其她计划的关系 软件测试技术应当与其她的计划报告书完整的结合应用,并且几个之间就是紧密相连的。 (若有)本条应描述本计划与有关的项目管理计划之间的关系。 1、5基线 图书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V1、0 2引用文件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 8567-2006),20016年11月20日发布,2006年11月24日实施。 2、1 目的 大学图书管理系统就是一个为了减轻图书管理员工作的系统,为了让本系统在使用中更加符合工作人员的习惯与需求,让用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在测试中发现尽可能多的软件缺陷并通过解决这些缺陷后达到让本系统的功能更强大,性能更稳定,安全性更高,用户体验更好,容错能力更强的效果。 2、2 背景 本大学图书管理系统就是基于ASP、NET+MySQL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实现了图书的增加,查瞧,删除,修改与借阅情况维护的功能。 2、3 范围 本次测试主要采用黑盒测试的方法,主要针对于本系统的功能测试模块,对于性能测试,负载测试,安全测试等其她方面的测试会根据时间与进度给予相应的测试。 3,测试参考文档与测试提交文档 3、1 测试参考文档 《图书管理系统需求说明书》

最新测试用例实例

测试用例实例 1、一个好的用例的表述要点,即用例中应当包含的信息 一个优秀的测试用例,应该包含以下信息: 1)软件或项目的名称 2)软件或项目的版本(内部版本号) 3)功能模块名 4)测试用例的简单描述,即该用例执行的目的或方法 5)测试用例的参考信息(便于跟踪和参考) 6)本测试用例与其他测试用例间的依赖关系 7)本用例的前置条件,即执行本用例必须要满足的条件,如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 8)用例的编号(ID),如可以是软件名称简写-功能块简写-NO.。 9)步骤号、操作步骤描述、测试数据描述 10) 预期结果(这是最重要的)和实际结果(如果有BUG管理工具,这条可以省略)11)开发人员(必须有)和测试人员(可有可无) 12)测试执行日期 2、实例 该测试案例是以一个B/S结构的登录功能点位被测对象,该测试用例为黑盒测试用例。假设用户使用的浏览器为IE6.0 SP4。 功能描述如下: 1.用户在地址栏输入相应地址,要求显示登录界面;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自动校验,并给出相应提示信息; 3.如果用户名或者密码任一信息未输入,登录后系统给出相应提示信息; 4.连续3次未通过验证时,自动关闭IE。 表4-1登录界面测试用例

自动取款机取款用例规约和测试用例 取款用例说明: 此用例完成用户利用自动取款机取款的全部流程,分为以下流程:插卡,输入密码,选择金额,取款,取卡等操作。 事件流: 该用例在用户插卡之后启动 1. 系统提示用户插卡; 2. 提示客户输入密码信息; 3. 密码输入完毕后,客户选择“确认”,向系统提交信息; 4. 系统验证客户输入的密码信息,确认正确后,进入选择系统主界面; 5. 用户选择取款选项; 6. 系统进入取款金额界面并提示用户输入金额; 7. 系统验证可以取款并输出钱款; 8. 系统提示用户取卡,操作完成。 基本流: 用户取款。 备选流: 1.用户密码错误 2.取款金额不符合要求。 前置条件: 用户必须插入正确的银行卡才能开始执行用例。

第一组_图书管理系统测试用例

图书管理系统测试用例 河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测试班第一小组 测试人员:高扬 蔡一搏 王骁原 孟方超 测试时间:2012年3月12日 目录 0. 文档介绍 5 0.1 文档目的 5 0.2 文档范围 5 0.3 读者对象 5 0.4 参考文献 5 1. 接口-路径测试用例 6 1.1 被测试对象(单元)的介绍 6 2. 功能测试用例 8 2.1 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8 2.2 测试范围与目的 8

2.3 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8 2.5 功能测试用例 8 3. 健壮性测试用例 9 3.1 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9 3.2 测试范围与目的 9 3.3 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9 3.4 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9 3.5 容错能力/恢复能力测试用例 9 4. 图形用户界面测试用例 11 4.1 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11 4.2 测试范围与目的 11 4.3 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11 4.5 测试人员分类 11 4.6 用户界面测试的检查表 11 附录:评审意见 16

0. 文档介绍 该文档主要记录进行图书管理系统系统测试的所有测试用例 包括功能性测试与非功能性测试 0.1 文档目的 该文档为系统测试人员提供测试工作依据。 系统能否发布给用户(河南大学),取决于测试用例的通过率。 (1)功能性测试用例通过率达到100%; (2)非功能性测试用例通过率达到95%。 0.2 文档范围 定义系统测试阶段所有的测试用例。 0.3 读者对象 详细设计人员 系统测试人员 质量品质管理员 0.4 参考文献 《图书管理系统概要设计报告》, 《图书管理系统系统测试计划》

Challenge图书管理系统测试用例

Challenge图书管理系统测试用例

{凌鹏图书管理系统系统} {测试用例} 版本历史 机构公开信息

目录 0. 文档介绍 ....................................................................... - 5 -0.1文档目的. (5) 0.2文档范围 (5) 0.3读者对象 (5) 0.4参考文献 (6) 0.5术语与缩写解释 (6) 1. 接口-路径测试用例...................................................... - 6 -1.1被测试对象(单元)的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测试范围与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接口测试用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路径测试的检查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功能测试用例 ................................................................ - 6 -2.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6) 2.2测试范围与目的 (7) 2.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8) 2.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8)

图书管理系统测试计划书

软 件 测 试 计 划 书 软件开发第六小组组长:陈静 成员:宋玲,孟倩倩, 刘春梅,底琳琳

修订历史记录 (A-添加,M-修改,D-删除)

目录 1.简介 (4) 1.1目的(WHY): (4) 1.2背景: (4) 1.3范围: (4) 1.4测试参考文档 (4) 2.测试需求(WHAT):测试内容 (4) 3.测试进度(WHEN) (5) 4.测试资源 (5) 4.1人力资源(WHO) (5) 4.2测试环境(WHERE) (5) 4.3测试工具 (6) 5.测试风险 (6) 6.测试策略(HOW) (6) 6.1功能测试 (6) 6.2用户界面测试 (7) 6.3安装测试 (8) 7.测试提交文档(WHERE) (8)

1.简介 1.1目的(why): 根据测试计划报告,对软件进行测试,详细记录测试过程,以对软件的质量进行评价,为软件设计人员提供BUG依据,故作产品测试报告。 1.2背景: 这是一套基于图书管理理念的通用性极强的C/S图书管理软件。界面美观,操作方便,功能强大,支主要包括书籍档案管理、读者管理、借还管理、系统(包括书籍档案、读者档案等十于项)查询、数据维护、系统设置和各种借阅排行统计报表等功能。 1.3范围: 本测试计划针对”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帮助文档中规定的内容来制定,包括: ●系统设置 ●书籍管理 ●读者管理 ●系统查询 限制条件: 因为本测试主要为教学使用,受限于课程的进度;根据其进度,本计划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1.4测试参考文档 ●帮助文档 2.测试需求(what):测试内容 计划完成以下类型的测试。 ●基本功能测试 ●界面测试

最新管理信息系统第10章在线测试

《管理信息系统》第10章在线测试 《管理信息系统》第10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00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决策支持系统(DSS)涉及计算机、管理决策、数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使用者而言,以下最好的说法是()。 A、计算机知识最重要 B、数学知识最重要 C、管理决策知识最重要 D、很难说哪种知识最重要 2、DSS是基于两种基本形式的结构分解和组合而演变起来的,这两种基本形式是()。 A、数据库与模型库 B、两库结构与基于知识的结构 C、人机对话子系统和三库结构 D、模型库和方法库 3、DSS需要良好的人机对话子系统,最要是为了()。 A、使计算机更接近人 B、方便决策人员的使用 C、使人更接近计算机 D、便于维护人员维护 4、与管理信息系统等其他信息系统相比,以下DSS的定义中,()是DSS最显著的特色。 A、DSS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的信息系统 B、DSS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C、DSS以人机对话方式辅助决策者 D、DSS是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的信息系统 5、以下与决策支持系统产生和发展最无关的是()。 A、信息技术的发展 B、管理决策理论的发展 C、企业环境的变化 D、白领工人的增加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决策支持系统(DSS)可由以下基本部件组成:()。 A、用户 B、数据库子系统 C、方法库子系统

Challenge-图书管理系统测试用例

C h a l l e n g e-图书管理系统 测试用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凌鹏图书管理系统系统} {测试用例} 版本历史 机构公开信息

目录 0. 文档介绍.......................................................................................................... - 3 - 0.1文档目的 (3) 0.2文档范围 (3) 0.3读者对象 (3) 0.4参考文献 (3) 0.5术语与缩写解释 (3) 1. 接口-路径测试用例 ........................................................................................ - 4 - 1.1被测试对象(单元)的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测试范围与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接口测试用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路径测试的检查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功能测试用例................................................................................................... - 4 - 2.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4) 2.2测试范围与目的 (4) 2.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5) 2.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5) 2.5功能测试用例 (5) 3. 健壮性测试用例 .............................................................................................. - 15 - 3.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15) 3.2测试范围与目的 (15) 3.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15) 3.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15) 3.5容错能力/恢复能力测试用例 (15) 4. 性能测试用例.................................................................................................. - 16 - 4.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16) 4.2测试范围与目的 (16) 4.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16) 4.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16) 4.5性能测试用例 (16) 5. 图形用户界面测试用例.................................................................................... - 17 - 5.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17) 5.2测试范围与目的 (17)

图书馆管理系统测试计划

图书馆管理系统测试计划 1、引言 21、1、编写目的 21、2、背景 21、3、定义 31、4、参考资料 32、计划 32、1、软件说明 32、2、测试内容 42、3、系统身份验证测试 42、3、1、进度安排 42、3、2、条件 52、3、3、测试资料6见需求规格说明书等。 62、3、4、测试培训 62、4、借书测试 62、4、1、进度安排 62、4、2、测试培训 62、5、还书测试 72、5、1、进度安排 72、5、2、测试培训 73、测试设计说明

73、1、系统身份验证测试 73、1、1、控制 73、1、2、输入、输出、过程 83、2、借书测试 83、2、1、控制 83、2、2、输入、输出、过程 83、3、还书测试 93、3、1、控制 93、3、2、输入、输出、过程104、评价准则104、1、范围104、2、数据整理104、3、尺度10图书馆管理系统测试计划 1、引言 1、1、编写目的本测试计划文档作为指导此测试项目循序渐进的基础,帮助我们安排合适的资源和进度,避免可能的风险。本文档有助于实现以下目标: 1、确定现有项目的信息和应测试的软件结构。 2、列出推荐的测试需求 3、推荐可采用的测试策略,并对这些策略加以详细说明 4、确定所需的资源,并对测试的工作量进行估计。 5、列出测试项目的可交付元素,包括用例以及测试报告等。 1、2、背景随着人们知识层次的提高,图书馆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图书馆的存数量和业务量庞大,仅仅靠传统的记账式管理是不可行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应运而生,逐渐

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管理系统为学校或社会型图书馆的管理员提供所有借阅者的详细信息,以及馆内库存的详细情况,对借书和还书两大功能进行合理操纵并登记。这是一套基于图书管理理念的通用性极强的C/S图书管理软件。界面美观,操作方便,功能强大,支主要包括书籍档案管理、读者管理、借还管理、系统(包括书籍档案、读者档案等于项)查询、数据维护、系统设置和各种借阅排行统计报表等功能。 1、3、定义主键 (Primary Key) XXXXX:每一笔资料中的主键都是表格中的唯一值。换言之,它是用来独一无二地确认一个表格中的每一行资料外键(Foreign Key):设表t1,t2中都有一个name字段,而且是t1的主键,那么如果设t2中的name为外键的话,向t2中添加数据的时候,如果name值不在t1之中就会报错。 1、4、参考资料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肖刚等:《实用软件文档写作》、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涛等:Visual C# SQL Server 数据库开发与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 2、计划 2、1、软件说明测试功能输入输出身份验证用户名、密码、身份进入读者界面或管理员界面新书入库书籍基本信息Book_Info 表中增加一条记录借书借阅证号、书号Book_Info、Proof_Info、Borrow_Info、Punish_Info表中更新记录还书借阅证号、书号书

测试用例实例

测试用例实例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测试用例实例 1、一个好的用例的表述要点,即用例中应当包含的信息 一个优秀的用例,应该包含以下信息: 1)软件或项目的名称 2)软件或项目的版本(内部版本号) 3)功能模块名 4)测试用例的简单描述,即该用例执行的目的或方法 5)测试用例的参考信息(便于跟踪和参考) 6)本测试用例与测试用例间的依赖关系 7)本用例的前置条件,即执行本用例必须要满足的条件,如对的访问权限 8)用例的编号(ID),如可以是软件名称简写-功能块简写-NO.。 9)步骤号、操作步骤描述、测试数据描述 10) 预期结果(这是最重要的)和实际结果(如果有BUG管理工具,这条可以省略)11)开发人员(必须有)和测试人员(可有可无) 12)测试执行日期 2、 该测试案例是以一个B/S结构的登录功能点位被测对象,该测试用例为黑盒测试用例。假设用户使用的浏览器为IE6.0 SP4。 功能描述如下: 1.用户在地址栏输入相应地址,要求显示登录界面;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自动校验,并给出相应提示信息; 3.如果用户名或者密码任一信息未输入,登录后系统给出相应提示信息; 4.连续3次未通过验证时,自动关闭IE。

取款用例说明: 此用例完成用户利用自动取款机取款的全部流程,分为以下流程:插卡,输入密码,选择金额,取款,取卡等操作。 事件流: 该用例在用户插卡之后启动 1. 系统提示用户插卡; 2. 提示客户输入密码信息; 3. 密码输入完毕后,客户选择“确认”,向系统提交信息;

图书管理系统测试计划说明书

图书管理系统测试计划说明书 第五组 2014年5月28日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背景 (3) 1.3名词解释 (4) 1.3.1黑盒测试 (4) 1.3.2白盒测试: (4) 1.3.3静态测试 (4) 1.3.4动态测试 (4) 1.3.5功能测试 (4) 1.3.6集成测试 (4) 1.3.7单元测试 (5) 1.3.8性能测试: (5) 1.4参考资料 (5) 2总体计划 (5) 3需求review (6) 4设计review (6) 5测试环境准备 (6) 5.1设备 (6) 5.2支持软件 (7) 5.3人员 (7) 6功能测试 (7) 6.1功能回顾 (7)

6.1.1系统操作登录 (7) 6.1.2借书 (7) 6.1. 3还书 (8) 6.1. 4图书库管理 (8) 6.1. 5图书查询 (8) 6.1.6缴纳罚金 (8) 6.2测试用例 (8) 6.2.1系统操作登录测试 (8) 6.2.2借书测试 (9) 6.2.3 还书测试 (9) 6.2.4图书库管理测试 (10) 6.2.5图书信息查询测试 (10) 6.2.6缴纳罚金测试 (10) 7集成测试 (11) 8性能测试 (11) 9验收测试 (12) 10文档编写 (12)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计划文档作为指导此测试项目循序渐进的基础,帮助我们安排合适的资源和进度,避免可能的风险。本文档主要阐述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测试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为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测试工作提供一个框架和规范: 1)确定项目测试的策略、范围和方法; 2)使项目测试工作的所有参与人员(开发人员、测试管理者、测 试人员对项目测试的目标、范围、策略、方法、组织、 资源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使项目测试工作的所有参与人员理解测试控制过程; 4)从策略角度说明本项目测试的组织和管理,指导测试进展,并 作为项目 5)测试工作实施的依据; 本文档是本项目测试整个过程进行的依据、规范和标准;在测试过程中严格按照本文档的制定的规范去执行。 1.2背景 随着人们知识层次的提高,图书馆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图书馆的库存数量和业务量庞大,仅仅靠传统的记账式管理是不可行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软件测试用例实例(非常详细)汇总

软件测试用例实例(非常详细)汇总

1、兼容性测试 在大多数生产环境中,客户机工作站、网络连接和数据库服务器的具体硬件规格会有所不同。客户机工作站可能会安装不同的软件例如,应用程序、驱动程序等而且在任何时候,都可能运行许多不同的软件组合,从而占用不同的资源。 测试 目的 配置说明操作系 统 系统 软件 外设应用软件结果 服务器Windo w2000( S) Windo wXp Windo w2000( P) Windo w2003 用例编号TestCase_LinkWorks_W orkEvaluate 项目名称LinkWorks

1.1.

1.2. 疲劳强度测试用例 强度测试也是性能测试是的一种,实施和执行此类测试的目的是找出因资源不足或资源争用而导致的错误。如果内存或磁盘空间不足,测试对象就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在正常条件下并不明显的缺陷。而其他缺陷则可能由于争用共享资源(如数据库锁或网络带宽)而造成的。强度测试还可用于确定测试对象能够处理的最大工作量。测试目的 测试说明 前提条件连续运行8小时,设置添加 10用户并发 测试需求输入/ 动作 输出/响应是否正常运行 功能1 2小时 4小时 6小时 8小时功能1 2小时 4小时 6小时

8小时 一、功能测试用例 此功能测试用例对测试对象的功能测试应侧重于所有可直接追踪到用例或业务功能和业务规则的测试需求。这种测试的目标是核实数据的接受、处理和检索是否正确,以及业务规则的实施是否恰当。主要测试技术方法为用户通过GUI (图形用户界面)与应用程序交互,对交互的输出或接受进行分析,以此来核实需求功能与实现功能是否一致。 用例标识LinkWorks_ WorkEvaluate _02 项目 名称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c5888308.html, 开发人员模块 名称 WorkEvaluate 用例参考工作考核系统界面设计

胡剑峰:图书馆管理系统测试用例(面向过程)

《图书馆管理系统》测试用例文档 2010年10月28日

目录 0. 文档介绍 (4) 0.1文档目的 (4) 0.2文档范围 (4) 0.3读者对象 (4) 0.4参考文献 (4) 1. 接口-路径测试用例 (5) 1.1被测试对象(单元)的介绍 (5) 1.2测试范围与目的 (5) 1.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5) 1.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5) 1.5接口测试用例 (6) 1.6路径测试的检查表 (7) 2. 功能测试用例 (8) 2.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8) 2.2测试范围与目的 (8) 2.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功能测试用例 (8) 3. 健壮性测试用例 (10) 3.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10) 3.2测试范围与目的 (10) 3.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容错能力/恢复能力测试用例 (10) 4. 性能测试用例 (11) 4.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11) 4.2测试范围与目的 (11) 4.3性能测试用例 (11) 5. 图形用户界面测试用例 (12) 5.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12) 5.2测试范围与目的 (12) 5.3用户界面测试的检查表 (12) 6. 信息安全性测试用例 (13)

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测试计划

1.引言 1.1.目的 测试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满足用户要求,并测试是否存bug。预期达到能够使系统进行快速的改进和系统的提高。为了在软件投入生产性运行之前,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的错误。 1.2.背景 a.本项目测试的背景;图书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图书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而计算机的应用便解决了以上问题,它带来更加科学,有效,正规的管理方式,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图书管理系统界面简洁,操作简单,满足了学校对图书信息管理的需要。 b.该开发项目的历史,列出用户和执行此项目测试的机构或人群;该项目前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前期设计阶段,然后是开发阶段,最后是软件的测试阶段。项目的用户针对的是学校的广大学生和管理员,系统的功能测试主要由专业的软件测试人员进行测试。 1.3.范围 图书管理系统试采用的是黑盒测试的方式来对系统进行测试。主要测试软件的功能是否满足客户的需要,性能是否优越以及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详细的测试,并记录测试的结果,对测试的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处理。测试时对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拆分测试,并以每一个模块都要测试到。对所有可能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交测试的记录。最后,对软件存在的问题以及性能的测试进行全面分析,并给予记录。 在测试的过程中需要提出各个问题的假设,以及根据需求报告文档中存在的项目功能模块和用户的需求来改善系统。列出可能会影响测试设计、开发、或实施的所有风险或意外事件。列出可能会影响测试设计、开发或实施的所有约束。 1.4.定义 信息(Information):有关图书的详细数据,如书名、作者、出版日期等 管理(Manage):对图书信息进行操作,如增删改查等基本功能 统计(Account):对图书信息的统计,如册数等 1.5.参考资料 列出编写本计划及测试整个过程中所要参考的文件、资料。

图书管理系统项目计划学习资料

图书管理系统项目计划 目录 1 引言 (1) 1.1 背景 (1) 1.2 定义 (1) 1.3 参考资料 (1) 1.4 标准、条约和约定 (2) 2 项目概述 (2) 2.1 项目目标 (2) 2.2 产品目标与范围 (2) 2.3 假设与约束 (2) 2.4 项目工作范围 (3) 2.5 应交付成果 (3) 2.5.1 需完成的软件 (3) 2.5.2 需提交用户的文档 (3) 2.5.3 须提交内部的文档 (3) 2.5.4 应当提供的服务 (4) 2.6 项目开发环境 (4) 3 项目团队组织 (4) 3.1 组织结构 (4) 3.2 人员分工 (5) 3.3 协作与沟通 (7) 3.3.1 项目团队内部协作 (7) 3.3.2 项目接口人员 (7) 3.3.3 项目团队外部沟通与协作模式 (7) 4 实施计划 (7) 4.1 风险评估及对策 (7) 4.2 工作流程 (11) 4.3 总体进度计划 (12) 4.4 项目控制计划 (13) 4.4.1 质量保证计划 (13) 4.4.2 进度控制计划 (14) 4.4.3 预算监控计划 (14) 4.4.4 配置管理计划 (15) 5 支持条件 (16) 5.1 内部支持 (16)

5.2 客户支持 (16) 5.3 外包(可选) (16) 6 预算 (16) 6.1 人员成本 (16) 6.2 设备成本 (17) 6.3 其它经费预算 (17) 7 关键问题 (17) 8专题计划要点 (18)

图书管理系统项目计划 1 引言 1.1 背景 (1)项目的名称 图书管理系统 (2)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层次的提高,图书馆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图书馆的存书量和业务量庞大,仅仅靠传统的记帐式管理是不可行的。图书馆系统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管理系统为学校或社会型图书馆的管理员提供所有借阅者的详细信息,以及馆内库存的详细情况,对借书和还书两大功能进行合理操纵并登记。 (3)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本系统属于整个公司发展的系统建设的基础性系统,主要是尝试性的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逐步建立并完善一个独立的数据库,大范围的集结优秀的项目管理工程案例。 未来在这个基础的骨干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各个子系统,并发展成为功能完善、功能强大的独立系统。优秀的项目管理案例可以挂在工程管理职能部门的相关网页下供社会学习参考。 (4)软件系统与机构的关系 该系统出了为本公司的客户提供相关的服务之外,还应该在工程管理职能部门下设立有关优秀的项目管理案例供社会学习参考。 1.2 定义 Sql语言:是指基本通用的数据库操作语言。 GUI编程:是指图形界面编程。 1.3 参考资料 文档格式要求按照我国GB/T8567-1988国家标准和IEEE/ANSI830-1993标准规范要求进行。包括以下文件: a.图书借阅关系系统需求说明书 b.软件工程项目开发文档范例 c.软件工程国家标准文档

管理信息系统测试

631信息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保证管理信息系统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程序编制完成后,要用各种测试方 法检查各个部分是否达到了规定的质量标准。系统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和系统中的错误。好 的测试方案有可能发现从未发现的错误,能够发现从未发现过的错误的测试才是成功的测试, 否则就没有必要进行测试了。 632系统测试概述 一、系统测试概述 系统测试,英文是System Test ing 。是将已经确认的软件、计算机硬件、外设、网络等其他元素结合在一起,进行信息系统的各种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系统测试是针对整个产品系 统进行的测试,目的是验证系统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的定义,找出与需求规格不符或与之矛 盾的地方,从而提出更加完善的方案。系统测试发现问题之后要经过调试找出错误原因和位置,然后进行改正。是基于系统整体需求说明书的黑盒类测试,应覆盖系统所有联合的部件。 对象不仅仅包括需测试的软件,还要包含软件所依赖的硬件、外设甚至包括某些数据、某些 支持软件及其接口等。 系统测试是保证系统质量的关键,是对整个系统开发过程的最终审查。在管理信息系统 开发周期的各个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差错,系统开发人员应力求在每个阶段结束之前进 行认真、严格的技术审查,尽可能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但开发过程中的阶段审查并不能发 现所有的错误。这些错误如果等到系统投入运行后再纠正,将在人力、物力上造成很大的浪 费,甚至导致系统的失败。此外,在程序设计过程中,也会或多或少地引入新的错误。因此,在应用系统投入之前必须纠正这些错误,这是系统能够正确、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统计资 料表明,对于一些较大规模的系统来说,系统调试的工作量往往占据程序系统编制开发总工作量的40%以上。 很多人认为“测试是证明程序中不存在错误的过程”、“程序测试的目的是要证明程序 正确地执行了预期的功能”、“程序测试的过程是使人们确信程序可完成预期要完成的工作 过程”。但却是错误的定义。测试的定义应该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从这个 定义出发可以看出应该把查出了新错误的测试看作是成功的测试,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则是 失败的测试。 系统测试是保证系统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是对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系统分析、系统 设计和系统实施的最后复查。基于以上系统测试概念和目的,在进行系统测试时应遵循以下 基本原则。 (1) 测试工作应避免由原来开发软件的个人和小组承担。测试工作应由专门人员来进行,会更客观、更有效。 (2) 测试用例不仅要确定输入数据,而且要根据系统功能确定预期输出结果。将实际输出结果与预期输出结果相比较就能发现程序是否有错误。 (3)设计测试用例不仅要包括有效合理的输入数据,也要包含不合理、无效的输入数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