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合肥五大规划方案

新合肥五大规划方案

新合肥五大规划方案
新合肥五大规划方案

新合肥五大规划方案

方案1

新合肥构建“1331”新格局

设计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

规划方案认为,新机遇、新起点和新使命使得未来新合肥的发展令人充满期待。并提出远景规划形成合芜马铜中心城市群,根本上改变安徽区域联系离散的格局,从而令合肥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长三角。合肥应在长三角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使自己从“中部增长极”变身“长三角第四极”,实现从一个新兴的工业经济强市迈向长三角继沪杭宁之后的又一中心城市。

合肥作为长三角门户型交通枢纽城市、水绿交融的历史名城和唯一拥有大湖的省会都市,该方案对合肥的建议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三角第四极和生态宜居的大湖名城。该方案还提议合肥城市规划应从“141”都市区空间战略提升到“1331”市域空间战略,强化城市与

巢湖的共生联动发展,实现“城湖联动,多元发展”。同时还提出了“两城映十镇”的合肥旅游新格局。

“1331”市域空间战略

方案提出“城湖联动,多元发展”战略,意在强化城市与巢湖的共生联动发展,完善和提升都市区空间功能结构,实现由“141”都市区空间战略提升到“1331”市域空间战略。其中,首个“1”是指优化提升中心城区,“3”是指创新发展巢湖、庐江和长丰三个城区,另一个“3”指打造空港新城、庐南循环重化基地和巢北产业新城三大产业增长点,最后的“1”指建设环湖一体新型城乡空间。

打造“南淝河通风廊道”

基于巢湖保护流域化、生态化和城市功能多元化、品质化的理念,方案将以合肥城区大量增加内城和滨水公共绿地,形成以“三环九廊”为骨架的湿地绿带网络,强化服务职能和优化产业布局。传承和发扬环城公园的精彩,打造“园城一体、城水交融”的生态宜居都市。

依托湿地绿带网络,以“老城中心、新城CBD”双心引领,串联拓展和优化提升商务办公、休闲游憩、科技研发、创意产业、文化展示、高端会展等多种复合功能空间,形成服务职能密集的南北两扇。

方案着重提出保护“南淝河通风廊道”,建议在南淝河和十五里河绿廊及其两侧,布局CBD商务中心,公园总部基地,钢铁厂遗址创意文化区,滨湖CRD,南淝河文化、科研、服务外包产业区,大学及科技研发区,徽派文化展示园,科学岛,低碳生态住区等重要功能空间,建设成为合肥最具生态美景和人文魅力的“名片空间”。

重组产业空间形成都市区东西两翼产业新城。东翼以职教城为依托,壮大新站、整合双凤,突出承接产业转移;西翼则以大学城为纽带,组合高新区与经开区,突出自主创新。

“两城映十镇”旅游新格局

对于未来合肥旅游发展规划,方案认为环巢湖地区大湖风光悠旷,温泉资源优质,皖韵村庄独特,可以通过功能和空间的创新利用,构筑“两城映十镇”旅游新格局。

“两城”指的是合肥主城和巢湖市,“十镇”指的是环绕巢湖周边的三河、白山、盛桥、槐林、散兵、中垾、烔炀、黄麓、中庙、长临河等十镇。在合肥中心城和巢湖城的辐射带动下,把三河、白山、散兵、中垾、中庙、长临河建成六个特色旅游小镇,把盛桥、槐林、烔炀、黄麓建成四个田园风貌小镇。在发展时序上:近期在都市区带动下,重点优化中庙、三河,打造长临河;中期在巢湖市带动下,重点发展中垾、散兵。

滨湖对于人类有着内在的吸引魅力,人类对大湖更是充满着偏爱和向往。方案建议合肥树立“大湖绿都·度假天堂”的旅游形象,以“水滨公有”、“亲水为公共权益”和“保护也是发展”等理念,科学打造巢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三河古镇5A级旅游景区、中庙-四顶山核心景区、巢湖时尚休闲运动等旅游项目;实现建设旅游大都市和长三角休闲度假新天堂的目标。

方案2

“3030”交通圈贯通大合肥

设计单位:UK H&D·上海红东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联合体

○大合肥轨道交通

○巢湖半岛—创新金融及科技研发基地

○合肥市域空间结构

该规划方案致力于将合肥打造成全球知名的特大型环湖城市、长三角地区西端的中心城市、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先行先试区、全国产学研示范区、绿荫满城、湖光山色的目的性旅游城市。其中,大合肥“3030”交通圈的提出是方案的亮点;此外,方案还提出建设巢湖半岛—创新金融及科技研发基地,为环巢湖区域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6+3”核心产业体系

对于合肥的产业发展策略,方案提出要优先发展金融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产业能级、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依托高校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科技服务,为周边尤其皖江城市带的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建设以生态农业、新能源、休闲旅游业为核心绿色产业体系;继续承接长三角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改造现有产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方案建议合肥要紧紧围绕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领域,打造“6+3”的核心产业

体系。六大先进制造业为: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家电产业。三大现代服务业为:创新金融、旅游及科技论坛、航运物流。

大合肥格局有“双核”

方案为未来的大合肥构建了“双核一圈两翼八板块”的产业空间格局。

“双核”:指老的合肥中心城区与新的环巢湖地带形成“双核”发展,即合肥中心城区商业与政务核心、巢湖半岛科教与金融核心。

“一圈”:环湖现代服务业产业圈。

“两翼”:生态农业及绿色经济发展翼、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业发展翼。

“八大板块”: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板块、巢湖北岸科技研发与金融服务业板块、巢湖南岸生态旅游板块、巢湖旅游养身及先进制造业板块、庐江先进制造业及重化工板块、肥东绿色经济及农副食品板块、肥西先进制造业板块、长丰生态农业板块。

规划方案对大合肥提出“一心三带”的空间布局结构。以巢湖为核心,发展巢湖北岸城市带、巢湖南岸生态带、庐江南部产业带,形成“半湖山水,半湖城”的城市发展格局。

方案还针对各组团城市分别提出不同发展策略。中心城区:“核心区提升,三面整合,两向拓展,三带控制”;巢湖城区:“一轴串联、双核共振、两带控制”。庐江城区:“双向拓展、空间联动”。

大合肥“3030”交通圈

方案创造性地提出要打造大合肥“3030”交通圈,即城区边缘之间30分钟到达,各城区内部任意两点之间30分钟到达。

具体规划为:建设大合肥区域大外环,修建连接中心城区、巢湖半岛、巢湖市区、庐江城区之间的快速路网和轨道交通线路,实现三个城区的一体化;建设一条穿湖通道,连接巢湖南北两岸;中心城区加强快速路网建设,尤其要增加放射状的快速路网;建设环湖大道,成为一条具有综合功能的大道;建设巢湖北岸交通走廊,加强巢湖市区与合肥城区之间的关系,这条交通走廊将连接城市外部交通网,延伸到南京、上海等长三角中心地区,加强泛长三角地区与长三角中心区之间的联系。

打造新的巢湖半岛

为了寻求大合肥未来发展空间及新的增长极,方案提出建设巢湖半岛—创新金融及科技

研发基地。巢湖半岛主体功能包括:科研机构、专利保护、科技论坛、知识产权交易、为科技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等。巢湖半岛规划东西、南北两条发展带及CBD、科技论坛论坛、会议中心、大学园、博物馆、湿地公园等八个主题核心。

旅游规划以巢湖为核心

对于大合肥的旅游规划,方案提出“一核、一环、三城、四区”的空间布局。

一核蓄势:巢湖半岛旅游景观核。

一环连通:环巢湖国家风景道。三城协作:合肥市(滨湖新区)、巢湖市、庐江县。

四区联动:都市旅游板块、山地休闲板块、水上游览板块、乡村体验板块。

方案还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环境管理三方面对大合肥生态资源作出了科学评估。提出大合肥要形成“一环、双轴、多点、多廊”的总体生态格局。

一环——即沿环巢湖的生态涵养带。

双轴——指紫蓬山~浮槎山的景观轴、冶父山~银屏山景观轴。

多点——特色景观风貌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系统。

多廊——是线性景观单元,是生态斑块之间的通道,主要包括河流廊道、道路、铁路防护绿带等。

方案3

护巢湖建新城迈向生态之都

设计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联合体

○滨湖新区草型湖泊空间意向图

注重发展生态环保是该方案的最大亮点。方案提出湖——巢湖生态修复战略、产——产业转型与旅游发展战略、城——城乡空间统筹发展战略,最大亮点在于城市生态建设与生态修复保护,目标是近期到2015年,基本不让一滴污水进入巢湖,控制蓝藻水华,实现水质改善;远期到2030年,建立与修复巢湖自然生态系统,恢复自净能力。

产建世界一流科智创新城市

该规划将合肥的城市性质,从长三角区域层面、新合肥市域层面、环巢湖地区层面三个层次展开。

在长三角区域层面,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科智创新城市。力争在2030年,形成以新合肥为核心,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六安、淮南等皖中城市的大合肥都市圈。大合肥都市圈将与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呈三足鼎立之势,开创中国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在新合肥市域层面,规划将合肥主城区建设成特大型区域中心城市,同时规划巢湖市为地区中心,实施与合肥中心城区等高对接战略。力争将长丰、庐江建设成为以产业集群为支撑的新城。以新机场建设为契机,建设以信息电子、高端物流产业为重点的机场新城。在市域层面,规划以轨道交通为手段,引导新城发展。

在环巢湖地区层面,重点发展以生态物流业为支撑的三河古城新市镇、以商务旅游为支撑的中庙新市镇、以现代农业为支撑的盛桥新市镇。三河古城延续徽派建筑风貌,建设成为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中庙以儒释道文化为内涵,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汤池、半汤的温泉资源,建设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温泉旅游目的地。

湖变藻型湖泊为草型湖泊

该方案着重讲解了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问题,提出环巢湖地区生态修复的四大战略措施。

第一,陆地节污减排,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和农村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污染物进入巢湖;实施工程包括全面系统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水平,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工程,城市雨洪蓄滞生态工程,城市地表软化生态工程,农村面源污染处置生态工程等。尤其强调的是巢湖流域的陂塘系统,源于巢湖而光大于国际,具有1200多年历史,是巢湖流域人民在深刻理解地区自然气候特征基础上,一代一代传承和试验的生态系统工程,旱能补水,涝能蓄洪,能节流化肥农药,能改善小环境,具有巢湖流域典型的历史文化特征,是宝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湖泊藻型变草型,即恢复巢湖草型湖泊的本来面貌。巢湖蓝藻水华的爆发,是生态系统破坏的恶果,而修复巢湖的关键和目标,就是逐渐恢复巢湖草型湖泊的生态特征。

第三,水陆设缓冲带,即为了削减人类行为活动对巢湖的直接影响,分别在巢湖沿岸10米高程以下区域、岸线陆向1000米、岸线陆向4000米,设置三层缓冲带,分别作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引导开发区,并提供了相应的建设指标要求。

第四,湖体增收节支,即为了削减巢湖内源污染。建议采取底泥堆岛策略,利用岛上植物吸收湖体内N、P等营养物质。规划在湖内有计划放养各种鱼类,以逐渐提高湖体生物多样性,改善湖体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城一湖两核五片多点开花

该方案,在环巢湖城镇空间布局上,提出“一湖两核五片多点”观点。

一湖:巢湖。巢湖是环巢湖城镇空间布局的核心要素,既要充分利用巢湖的生态景观资源,又要保护好巢湖生态环境,加强污染治理。

两核:滨湖新区和巢湖主城区。滨湖新区和巢湖主城区是环巢湖的核心城市地区,是环巢湖城镇密集区的服务中心,也是环巢湖旅游的接待中心,同时还是打造湖城共生、生态人居的示范地区,对于其建设强度和密度,整体风貌和建筑风格应进行严格的控制。

五片:五个重点发展片区。滨湖新区片区:将滨湖新区的建设与南淝河、派河湿地控制区相结合。巢湖市片区:充分整合土地资源,避让低洼地区,利用柘皋河湿地、龟山风景区、银屏山风景区的资源,高水平建设半汤国际温泉度假区,形成山水秀美的生态之城。中庙片区:围绕中庙风景名胜区,联动长临河、六家畈、黄麓、烔炀等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形成巢湖北岸城镇密集发展带和旅游核心地区。三河-三岔口片区:扩大三岔口湿地保护范围,形成三岔口-白石山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盛桥片区:结合兆河湿地控制区的建设,白湖农场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打造盛桥现代农业服务综合服务区和农耕文化特色旅游区。

多点:环湖多个特色小镇。包括中庙寺庙文化特色新市镇、长临河现代旅游特色新市镇、六家畈侨乡风情小镇、黄麓文化新市镇、中垾渔港风情小镇、半汤温泉休闲国际度假旅游区、银屏山水特色区、散兵生态休闲小镇、槐林渔猎文化特色小镇等。

方案4

“K”形战略构建新合肥框架

设计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体

该方案重点突出“新合肥”和“双中心”两大主线,将新合肥总体发展定位为:近期建成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兴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中期建成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最终建成1000万人的国际性大都市和环湖通江生态宜居城市。将新合肥其主体功能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现

代产业基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自主创新基地。方案还提出合肥中心城区继续实施“141”战略,整个大合肥近期应向东发展连接长三角,形成“K”字形战略布局框架。

未来城市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工业强市战略、东进出海战略、合肥都市圈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共5大战略,近期建成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兴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中期建成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最终建成1000万人的国际性大都市和环湖通江生态宜居城市。形成双心(合肥都市区、巢湖)同呼吸,两环保永兴,两轴连三极(巢湖副中心、庐江副中心、长丰副中心),东接长三角的“K”字形战略布局框架。

建设三大城市密集区

规划方案采用GIS技术,将合肥中心城区最大的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划定为1594平方公里,巢湖城区为263平方公里,庐江县城为201平方公里,长丰县城为69平方公里。提出要建设三大城镇密集区,即以合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合肥城镇密集区、以巢湖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巢湖城镇密集区和以庐城镇为核心的庐江城镇密集区。建设一个中心城市和四个副中心城市,并在环巢湖地区形成由17个乡镇构成的串珠状绿色生态城镇发展带,以不超过5万人的小城镇为适度规模,以生态旅游和商贸为主导职能。

合肥主中心城市:800万-1000万人,包括合肥主城区、肥西县城、肥东县城等,通过肥东、肥西等高对接主城,建成现代化的合肥都市区。

巢湖副中心城市:100万人,作为合肥东大门,发挥全国著名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皖江北岸重要交通枢纽、肥东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的功能;建成皖江北岸的核心城市,合肥经济圈副中心城市,以休闲旅游为特色、山川秀美的滨湖生态宜居城市。

庐江副中心城市:50万人,作为合肥南大门,发挥承接合肥市区钢铁、化工等传统重工业外迁的合肥市重化工业转移基地、合肥市精细化工基地的功能;同时可以打造全国著名山水旅游休闲度假胜地、肥南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的功能,立足庐江矿产资源优势,建成安徽省新兴工矿城市、皖中山水生态旅游城市,建成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长丰副中心城市:50万人,作为合肥北大门,发挥承接外部转移的合肥市新兴重型制造工业基地、肥北区域性物流基地功能;将下塘建成合肥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北翼主战场和合淮工业走廊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建成皖中新兴工业城市。

中心城区继续“141”战略

方案建议合肥中心城区以建设合肥都市区为目标,继续实施“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按照“东拓北展,南控西进”的拓展方向,形成枫叶型空间发展形态。

东拓:沿长江东路、合裕路主叶脉向石塘与撮镇方向拓展,建设东部组团。

北展:依托蒙城北路主叶脉向下塘镇方向拓展,建设北部新城。

南控:依托包河大道向巢湖北岸拓展打造滨湖新区。

西进:依托长江西路、金寨南路主叶脉向南岗、严店方向拓展打造西部组团及西南部组团。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方案根据合肥城市功能转型对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大合肥应实施“工业强市”

战略,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型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体系。

一是做大做强家电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4大支柱产业,建成全球家电制造中心,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二是培育壮大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公共安全产业。

三是改造提升钢铁、化工等4大传统产业。优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建设6大产业集聚区、2大示范区,形成4大产业带。

大合肥应坚持“生态立市”

方案建议未来大合肥的发展应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加强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清湖碧水工程和蓝天白云工程,改善巢湖水质和环境空气质量。争取到2020年环湖支流水质逐步消除劣V类,基本达到Ⅲ类,巢湖湖区富营养化趋势逐步遏制。到2030年巢湖水质控制在Ⅲ类或IV类,不出现蓝藻。

构建由“三楔护城、一心养城、四核围城、多廊连城”组成的城市生态安全网络,加快城市供水安全体系建设、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城市防灾减灾保安体系建设,加大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巢湖总体水质由2010年的V类提高到2015年的IV类,2020年后的Ⅲ类。建设环巢湖湿地保护带,做好环巢湖地区生态修复,实施生态调度与引江济巢工程。

方案还提出了巢湖地区生态湿地建设模式。

“人工+自然”的湿地恢复模式:包括自然恢复模式、人促自然恢复模式和人工生态恢复模式。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湿地开发模式:包括以芦苇为主,芦、草、禽、鱼生态农业模式、以林木为主,林、水生作物、渔复合型模式、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管理模式:包括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或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环巢湖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

方案5

大湖城市引入大山水格局

设计单位: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

本方案在合肥的城市定位中,主要提出两大概念——“大湖城市”和“创新都会”;在城市空间结构上,主张大开大阖的大山水格局引入城市核心区;在环巢湖发展的形象定位提出“众恋有巢,大爱成湖”理念。总体来说,该方案认为,借助中部崛起的省会拉动战略,安徽省必须以更强大的合肥带动全省,以更具竞争力的姿态融入长三角,在发展战略上体现为扩容;合肥要赶超竞争对手,必须充分汇聚多元发展动力,浓缩发展阶段,在发展模式上归纳为包容;必须通过弹性持续的空间供给满足多元复合的空间需求,在规划建设上表现为从容。

大湖城市需创新引领

一个城市的未来发展首先要看它的定位。该方案将合肥的城市定位精简为八个字:大湖

城市,创新都会。

“大湖城市”意指合肥作为全球唯一独享大湖的城市,定位强调合肥的唯一性和更高的生态与文化品质;“创新都会”则意味着合肥将以创新带动产业、社会和环境发展,参与区域和国际高端竞争。

城市的主要职能则概括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科学城;国家重要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乃至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跨区域贸易流通中心;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

大山水格局构建“绿城”

合肥空间结构与布局应该是怎样的?该方案提出“一心一带四轴”:以合肥主城为中心,强力打造合芜马城镇密集带,作为省域发展的脊梁,同时向淮南蚌埠、安庆铜陵、六安和滁州四个方向轴向发展,带动皖南、皖北两大板块,对接南京都市圈,提高安徽在区域分工和市场资源配置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该方案还创新性地提出区域大山水格局概念——“一巢连江淮,一岭望众山”。通过江淮运河,巢湖南连长江,北接淮河;市区北部为江淮分水岭,是区域重要地理标识,周边大别山、琅琊山等“名山”环列,形成了支持合肥大发展的大开大阖的山水格局。将“一巢连江淮,一岭望众山”的大山水格局引入城市核心区,形成五大生态绿楔。

在都会区空间结构上,控制半径、轴向发展、突出脊梁,形成疏密有度、城绿交融的“双脉双翼·大湖绿城”。

城市中心脉:以老城区、高铁枢纽和滨湖CBD为核心,逐步形成强烈的都市中心脉,引领城市中心功能区南移。

新型功能脉:沿合芜走廊方向,以低冲击方式依次布局空港新城、高新区、滨湖新区、创智新城、柘皋产业基地和巢湖市区,形成融生态环境、都市休闲、旅游度假与城市创新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功能脉。

东西产业翼:以经开区、高新区和新站三大国家级园区平台和肥东肥西县城经济发展为主体,形成东西两大产业翼。

三大工程生态治理巢湖

区划调整后,合肥的最优势资源是巢湖,最大挑战也来自巢湖。通过“安澜巢湖、活力巢湖、生态巢湖”三大标志性工程,争取使合肥成为国际浅水湖泊生态治理的示范。

安澜巢湖:包括主城区和重要园区防洪排涝、环湖大堤综合整治、大型对江排洪泵站、

主要支流疏浚、堤防加固等工程。

活力巢湖:包括引江济巢、引泉入城、江淮运河、滩地清水廊道、湖泊生态水位调控等工程。

生态巢湖:包括污染治理、河口湿地、生态岸线、防浪林台、候鸟天堂、鱼形小岛、观浪崖台等工程。

另外,在环巢湖旅游发展方面,该方案提出形象定位:“众恋有巢,大爱成湖。”以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与未来科技智慧为内核,凸显亲水人居文化的国际湖泊休闲度假目的地。

具体旅游项目体系概括为“1173工程”。一大旅游盛会——中国巢湖·世界水休闲博览会,项目定位:世界首创以“水休闲”为主题,集休闲、旅游、娱乐、会议、展览、大型活动为一体的国际博览会;一座地标性创意吸引建筑——未来巢(中国巢湖·世界水休闲博览会中心会址);七大主题功能项目为水生态之巢湖国际湿地示范区、水运动之巢湖国际水运动公园、水游乐之巢湖水嬉戏乐园、水师之1862淮军水寨、水城之古巢州水下千年古城、水乡之三河古镇、水田之大圩创意农业休闲产业园;三大旅游度假综合体指的是创智新城科技度假综合体、半汤温泉科技养生综合体和滨湖新区RBD综合体。

地铁车站平面设计任务书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资源勘查与土木工程系地质工程教研室《轻轨与地铁工程》课程考核任务书 地铁车站建筑专业分层平面图初步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岩土工程方向) 班级:2010级11班 授课教师:闫路 2013.11.4

1.目的 通过绘制图纸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并指导于具体的设计工作。 (1)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完善理论和实践的衔接; (2)通过对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使学生熟悉一般地铁车站设计的基本内容和程序、了解和熟悉现行的国家行业、专业相关“标准”及“规范”; (3)学会收集及查找相关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4)巩固学生运用AutoCAD及天正建筑的能力; (5)加强学生绘图、读图能力,为毕业设计、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课程考核基本要求 (1)独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课程考核。 (2)充分理解并掌握相关理论,熟悉行业规范以及设计流程。 (3)将初步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按要求装订成册,结课提交。 (4)学分及时间安排:学分2 参考时间安排如下: 工作内容时间 明确设计任务、熟悉设计资料、收集有关资料1天 车站站台层平面设计2天 车站站厅层平面设计2天 整理初步设计说明书1天3.概述 3.1设计依据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规定》、《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车站用房表》等。 3.2工程概况 本站位于合肥地铁1号线项目工程,在胜利路与凤阳路交口设凤阳路站胜利路为规划下穿道路,下穿道路位于车站单层站台层上方。位于全线由北向南的第二站位,本站北接合肥站,出站后线路沿胜利路向南敷设,穿越琅琊山路、临淮路,在与明光路交口处设明光路站。车站位于凤阳路与胜利路十字路口,沿胜利路路中敷设,胜利路规划道路红线60米,凤阳路规划道路红线为70米,胜利路为城市主干道,车流较大。 目前凤阳路道路两侧多为商业和住宅小区,凤阳路站站位东南角为温莎国际广场,底层为沃尔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成果公示内容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成果公示内容 发布时间:2006年09月25日 前言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淮河之间,江淮分水岭南侧,巢湖西北岸,淝河之水穿流而过。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著称于世。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建国后城市得到快速发展,由一个五万人的小城,迅速成长为现代化大城市。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通过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到2005年底,合肥中心城区人口已达22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25平方公里。《合肥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所确定的社会、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各项目标到2005年底均已实现或突破。经建设部同意,合肥市人民政府组织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在新的时期,合肥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国家“中部崛起”及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合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市委、市政府面向未来的“141”城市空间发展布局,紧扣“大环境、大建设、大发展”的主题,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和全国科教基地的优势,促进合肥奋力率先崛起,《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 为了更好地谋划合肥的长远发展,体现“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方式,现将《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草案)予以公示,请广大市民献计献策。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简介: 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人口与用地规模

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南京大学方案

南京大学方案从城市发展机遇与挑战、城市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全球化时代的合肥、可持续人居环境营造、城市空间拓展与重构、重要基础设施与开发时序、城市空间形象策划等七个方面对合肥城市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对问题的应对与解决进行分析。现将方案要点摘要刊登如下。 一、城市发展机遇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给合肥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使合肥市面临严峻的挑战,提高城市竞争力是合肥市的必然选择。 (一)全球化,WTO和新经济 合肥要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首先要改变地处“半边缘”地理区位的现状,强化与长江三角洲,尤其是上海、南京的区际联系;利用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比较优势,将资本流、技术流、信息流和知识流通过不同的“管道”,从核心国家(如日本、美国等)经过长江三角洲尽快导入合肥市区,应从长江三角洲的外围向核心积极靠拢,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之中。(二)长江下游地区的城市竞争 长江下游“T”型结构是合肥发展的依托。综观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在21世纪前20年,将形成以长江流域崛起为标志的新的区域经济格局。长江作为国家生产力布局的一级轴线,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使东西南北经济形成一体。合肥作为省会城市,依靠经济发展迅速的长江下游地区的“T”型结构的顶点,拥有许多发展机遇。 (三)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的带动 合肥是距离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最近的省会城市,连绵区的发展无疑对合肥市产生影响。近年来,长江三角洲除继续保持中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外,城市发展也呈现新的趋势和特点,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一批经济实力强、社会发展水平高、投资环境优越的城市群。区域城市化进程加快,向巨型大都市连绵区发展。随着合肥到芜湖高速公路,宁西铁路的陆续通车,将进一步缩短合肥与上海、南京的距离,使合肥尽快融入其中,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竞争。(四)南京大都市区的合作与竞争 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市区为中心,其范围包括周边100公里左右的地区。随着宁合高速公路和合芜高速开通,合肥与周边主要城市的联络都在2小时以内,宁西铁路已经在建,合肥有望成为长江三角洲、上海与西北地区联系的门户和节点。合肥与南京联系的便捷,意味着区域资源和生产要素(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和知识等)的流动更加容易,争夺更加激烈。如果合肥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加快自身发展,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流失将更为严重。事实上,随着南京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合肥的出口商品集装箱、航空客运市场,文化、医疗卫生等消费市场都不同程度地被周边城市夺走,苏皖六城市打造的“南京都市圈”必然造成对合肥传统经济腹地的挤压。 (五)合肥城市发展优势 从全国城市发展现状看,合肥市已跻身于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作为省会城市,合肥已成为安徽全省的公路交通中心,随着“312”国道和“206”国道在合肥交汇,合宁、合芜等高速公路,合铜、合宣高等级公路的兴建,宁西铁路的建设,合肥还将成为三条国家重点干

合肥地铁线路图规划

合肥地铁线路图规划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8月7日正式开工 试验段仅完成土建工程 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从合肥站至徽州大道站,线路长约24.65公里,全部为地下线。正式开工建设的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选址于滨湖新区锦 绣大道站(含)至云谷路站(不含),试验段工程为四站四区间土建工程。车站设计为地下负一层侧式站,区间覆土满足主要市政管线通过要求,车站及区间均采用明挖法施工,试验段全长4.404公里,工程概算投资约为6.9亿元,共划分为三个标段。 该试验段工程计划工期为10个月,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工程进展顺利,预计到明年5月份之后,该试验段轨道线路将基本完成建设,成为合肥轨道交通规划的首段建成亮相线路。不过,试验段建设只完成土建施工,暂时不会正式开通运营。 总体规划 “十”字骨架8年内建成 根据《建设规划》,合肥轨道交通建设分为远景、远期和近期。轨道交通远景线网总长322.5公里,其中市区线路7条,全长215.3公里;市域线5条(含1条机场专用线),全长107.2公里。远期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远期规划方案由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共设置了15个轨道交通枢纽,全长181.1公里。 总体规划分为四个阶段建设,第一阶段:2009~2016年,建设1号线、2号线,形成“十”字形的基本骨架;第二阶段:2016~2020年,建设3、4号线,与1、2号线共同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外围组团放射的基本骨架网络,基本覆盖了中心城区的主要客流走廊;第三阶段:2020~2025年,在骨架网络基础上,建设5、6号线和远景7号线,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形成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第四阶段:2025年后,建设远景8号线及扩展延伸线,实现线网规划的远景目标。 近期规划 ◆1号线:南北方向骨干线,起点位于合肥火车站北天水路,以地下线形式沿新蚌埠路向南,经北二环路,穿过合肥火车站,沿胜利路、马鞍山路向南,至望湖中路转向西,再向南沿佳洲路直穿高铁站,之后沿青海路、庐州大道、珠江路至线路终点徽州大道站。线路全长约28.99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全线共设车站25座,全部为地下车站。力争2009年下半年开工,预计2014年底开通运营。 ▼2号线:东西方向骨干线,西起长江西路与长宁大道交叉口东侧,终点至长江东路与大众路交叉口西侧处。全线长27.20公里。力争2011年开工,预计2016年底开通运营。 ◆试验段: 1号线中滨湖新区锦绣大道站(含)至云谷路站(不含),完成四站四区间土建工程,全长4.404公里。车站设计为地下负一层侧式站。 争议轻轨,还是地铁?

合肥市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标准

合肥市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标准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招商引资工程,加大合肥工业园区建设的力度和进度,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资源共享、权责结合”的原则,建设合肥现代化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城市规划、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合肥市已编制规划并经批准的工业 园区。工业园区包括蜀山区、瑶海区、庐阳区、包河区、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工业产业园区。 第三条本标准所称的市政基础设施含道路、供水、污水、雨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环卫、消防、公共交通和绿地等设施。 第二章规划要求和建设目标 第四条工业园区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建设,须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和管理。各园区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141”战略发展规划和各类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的要求编制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 规划,明确园区内各市政基础设施的布局、总量、建设时序等要求。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目标为:与园区产业开发功能定位相适应,与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相协调,与整个园区

建设同步,保证入园企业项目建设前各类市政基础设施设置建设到位。 第三章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第五条工业园区道路建设标准 (一)、工业园区规划道路系统宜采用“方格网状”路网结构。规划道路按等级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快速路红线控制宽度60—80米,双向八到十车道,主干道红线宽度控制在45—60米,双向六到八车道;次干道红线宽度控制在30—40米,双向四到六车道,支路18米—24米,双向二到四车道。园区主干道、次干道及支路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控制和建设。 (二)、工业园区道路用地占园区总用地比例10—18%。 (三)、地块机动车出入口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规划确定的园区道路交叉口,沿道路红线转角切点位置向主干道方向延伸80米范围,向次干道方向延伸50米范围,其他道路延伸30米范围及立交路口向连接道方向延伸200米范围内,严禁开设机动车左转方向出入口。具体见《工业园机动车禁止开口路段最小距离控制一览表》。 机动车停车场出入口距离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及立交桥匝道入口应大于50米,距离交叉口应大于80米。 表1 工业园机动车禁止开口路段最小距离控制一览表(米)

合肥市城市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办法

合肥市城市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办法 城建档案是保证工程质量并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工程日后改建、扩建、维护及灾后恢复的重要依据。下文是合肥市城市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办法,欢迎阅读! 合肥市城市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办法全文第一条为了使我市城市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审批工作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合肥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含道路、桥梁、铁路、人防、地下管道、地上杆线、河道等工程)的,必须按下列程序申报和审批。 (一)建设单位向规划管理部门提出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申请,规划管理部门核发规划选址意见书; (二)建设单位向规划管理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规划管理部门提出规划设计条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三)建设单位向规划管理部门提出领取建设工程许可证申请,规划管理部门提供建筑设计要求,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三条建设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按下列程序核发: (一)建设单位持计划部门和主管部门批准建设项目的有关文件以及选用地意向书(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向规划管理部门提出建设用地选址申请; (二)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及规划要求,会同与建设项目有关的业务主管部门共同进行现场查勘,提出二个或二个以上选址比较方案; (三)市规划管理部门审议选址方案,大型建设项目报市政府或省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根据审批意见,发给建设单位规划选址意见书。 第四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按下列程序核发: (一)建设单位持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规划选址意见书、地形图和规划用地布置图,向规划管理部门提交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请表; (二)规划管理部门会同土地、环保等与建设项目有关的业务主管部门和城市规划管理联合办公室有关人员,现场查勘规划用地。市测绘部门实地测定用地位置和

合肥地铁车站接地网工程施工方案

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土建10标接地网施工方案 中铁一局集团 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10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3年5月20日

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土建10标 接地网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一局集团 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10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3年5月20日

目录 一、施工方案编制说明 (1) 1.1................................................................ 编制依据1 1.2................................................................ 编制原则1 二、工程概况 (1) 2.1................................................................ 车站概况1 2.2................................................................ 工程数量1 三、施工组织机构 (2) 四、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3) 3. (3) 4. (3) 4.1........................................................... 水平接地极施工3 4.2........................................................... 垂直接地体施工4 4.3........................................................... 接地体连接施工5 4.4......................................................... 接地网引出线施工5 4.5.............................................................施工注意事项7 五、质量保证措施 (7) 5. (7) 5.1.............................................................质量管理措施7 5.2.............................................................. 质量控制点7 六、安全与文明施工措施 (8)

合肥合金项目规划建设方案

合肥合金项目规划建设方案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摘要说明— 钛是一种银白色的的过渡金属,是地壳中分布最广和储量最为丰富的元素之一。钛元素有许多重要的特性,如密度低、比强度高、耐腐蚀、导热率低、生理相容性好、无磁性,具有储氢、超导、形状记忆、超弹等特殊功能。钛最为突出的两大优点是比强度高和耐腐蚀性强,从而决定了钛在空中、陆地、海洋和外层空间都有广泛的用途:包括航空航天、常规兵器、舰艇及海洋工程、核电及火力发电、化工与石油化工、冶金、建筑、交通、体育与生活用品等。 该钛铁合金项目计划总投资17549.3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877.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38%;流动资金4671.4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62%。 达产年营业收入33364.00万元,总成本费用26517.14万元,税金及附加325.97万元,利润总额6846.86万元,利税总额8117.22万元,税后净利润5135.1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982.0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9.01%,投资利税率46.25%,投资回报率29.26%,全部投资回收期4.92年,提供就业职位465个。 钛合金是以钛为基加入适量其他元素,调整基体相组成和综合物理化学性能而形成的合金。钛工业产业链有两条不同的分支,第一条是钛白粉

工业,即钛铁矿→钛白粉,用于涂料、塑料和造纸等行业;第二条是钛材工业,即钛铁矿→海绵钛→钛锭→钛材,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报告内容:项目基本情况、建设背景分析、项目市场分析、产品规划方案、选址评价、工程设计、工艺技术、环境保护概述、项目职业保护、项目风险评估、节能概况、项目进度计划、投资分析、经济效益可行性、项目综合结论等。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新合肥五大规划方案

新合肥五大规划方案 方案1 新合肥构建“1331”新格局 设计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

规划方案认为,新机遇、新起点和新使命使得未来新合肥的发展令人充满期待。并提出远景规划形成合芜马铜中心城市群,根本上改变安徽区域联系离散的格局,从而令合肥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长三角。合肥应在长三角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使自己从“中部增长极”变身“长三角第四极”,实现从一个新兴的工业经济强市迈向长三角继沪杭宁之后的又一中心城市。 合肥作为长三角门户型交通枢纽城市、水绿交融的历史名城和唯一拥有大湖的省会都市,该方案对合肥的建议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三角第四极和生态宜居的大湖名城。该方案还提议合肥城市规划应从“141”都市区空间战略提升到“1331”市域空间战略,强化城市与

巢湖的共生联动发展,实现“城湖联动,多元发展”。同时还提出了“两城映十镇”的合肥旅游新格局。 “1331”市域空间战略 方案提出“城湖联动,多元发展”战略,意在强化城市与巢湖的共生联动发展,完善和提升都市区空间功能结构,实现由“141”都市区空间战略提升到“1331”市域空间战略。其中,首个“1”是指优化提升中心城区,“3”是指创新发展巢湖、庐江和长丰三个城区,另一个“3”指打造空港新城、庐南循环重化基地和巢北产业新城三大产业增长点,最后的“1”指建设环湖一体新型城乡空间。 打造“南淝河通风廊道” 基于巢湖保护流域化、生态化和城市功能多元化、品质化的理念,方案将以合肥城区大量增加内城和滨水公共绿地,形成以“三环九廊”为骨架的湿地绿带网络,强化服务职能和优化产业布局。传承和发扬环城公园的精彩,打造“园城一体、城水交融”的生态宜居都市。 依托湿地绿带网络,以“老城中心、新城CBD”双心引领,串联拓展和优化提升商务办公、休闲游憩、科技研发、创意产业、文化展示、高端会展等多种复合功能空间,形成服务职能密集的南北两扇。 方案着重提出保护“南淝河通风廊道”,建议在南淝河和十五里河绿廊及其两侧,布局CBD商务中心,公园总部基地,钢铁厂遗址创意文化区,滨湖CRD,南淝河文化、科研、服务外包产业区,大学及科技研发区,徽派文化展示园,科学岛,低碳生态住区等重要功能空间,建设成为合肥最具生态美景和人文魅力的“名片空间”。 重组产业空间形成都市区东西两翼产业新城。东翼以职教城为依托,壮大新站、整合双凤,突出承接产业转移;西翼则以大学城为纽带,组合高新区与经开区,突出自主创新。 “两城映十镇”旅游新格局 对于未来合肥旅游发展规划,方案认为环巢湖地区大湖风光悠旷,温泉资源优质,皖韵村庄独特,可以通过功能和空间的创新利用,构筑“两城映十镇”旅游新格局。 “两城”指的是合肥主城和巢湖市,“十镇”指的是环绕巢湖周边的三河、白山、盛桥、槐林、散兵、中垾、烔炀、黄麓、中庙、长临河等十镇。在合肥中心城和巢湖城的辐射带动下,把三河、白山、散兵、中垾、中庙、长临河建成六个特色旅游小镇,把盛桥、槐林、烔炀、黄麓建成四个田园风貌小镇。在发展时序上:近期在都市区带动下,重点优化中庙、三河,打造长临河;中期在巢湖市带动下,重点发展中垾、散兵。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2020~2025 年)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 年) 一、线网规划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 2030 年线网总长度约 436.4 公里,由 9 条线路及 1 条机场专用线组成;远景线网由 15 条轨道交通线及 1 条机场专用线组成,全长578.9 公里。 二、建设规划 (一)建设方案 建设 2 号线东延线、3 号线南延线、4 号线南延线、6 号线一期、7 号线一期、8 号线一期工程共 6 个项目,全长约 109.96 公里。估算总投资 798.08 亿元。项目建成后,形成 11 条线路,总里程 279.91 公里轨道交通网络。 2 号线东延线。起自 2 号线大众路站,终于泉香路站。线路全长 14.50 公里,投资 101.07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4 年。 3 号线南延线。起自 3 号线方兴大道站,向南终于馆译路站。线路全长 11.25 公里,投资 89.68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4 年。 4 号线南延线。起自 4 号线丰乐河路站,终于华南城金刚台路站。线路全长12.91 公里,投资 70.67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4 年。 6 号线一期。西起鸡鸣山路站,向东终于东风大道站。线路全长 35.1 公里(其中 7.8 公里线路拆分于 4 号线,新建线路 27.3 公里),投资 205.85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5 年。 7 号线一期。西起繁华大道松林路站,向东终于紫云路巢湖南路站。线路全长 21 公里,投资 168.81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5 年。 8 号线一期。北起北城高铁站,向南终于阜阳路站。线路全长 23 公里,投资162.01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5 年。 (二)主要技术标准 2 号线东延线、 3 号线南延线、 4 号线南延线、7 号线一期工程采用 B 型车 6 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 80 公里;6 号线一期、 8 号线一期采用 B 型车 6 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 100 公里。在规划实施阶段,支持采用全自动运行技术装备,提高关键技术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车型、速度等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为发展预留空间。 (三)资金安排 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约 798.08 亿元,资本金占 40%,计 319.23 亿元,由合肥市、区两级财政资金承担,资本金以外的资金采用银行贷款等多元化融资模式。

合肥地铁线路图(详细规划图及说明)

合肥轨道交通总规划 合肥地铁建设计划于 2010年7月1日正式获国务院批准。轨道交通线网将结合合肥市“141”组团空间发展战略和用地布局,最终形成由12条线路组成的远景轨道网络,总长 322."5公里,其中市区线路7条,全长 215."3公里;市域延伸线5条,其中4条延伸线,1条机场专用线,全长107."2公里。以下为实行项目基本明确的轨道: ◆1号线: 南北方向骨干线,起点位于合肥火车站北天水路,以地下线形式沿新蚌埠路向南,经北二环路,穿过合肥火车站,沿胜利路、马鞍山路向南,至望湖中路转向西,再向南沿佳洲路直穿高铁站,之后沿青海路、庐州大道、珠江路至线路终点徽州大道站。线路全长约 28."75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全线共设车站26座,其中五座换乘枢纽,全部为地下车站,项目总投资 133."98亿元,分三期建设。于 2011年6月全线开工,预计到2014年底开通运营。◆2号线: 东西方向骨干线,联系老城区、高新区、科学城,将引导和促进高新区和老城区的发展。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西起长江西路与方兴大道交叉口西侧,沿长江西路、长江中路、长江东路敷设,终点至长江东路与大众路交叉口西侧处。 线路全长 29."4km,其中地下线 25."14km,高架段

3."68km,过渡段长 0."58km。共设车站24座,地下车站21座,高架车站3座。在线路西端设蜀山车辆综合维修基地( 2、" 7、8号线共用)一座,在线路东端设龙岗停车场一座。力争2011年四季度时开工,预计到2014年底开通运营。 ◆3号线:2011年将进入前期研究工作。 ◆4号线:2011年将进入前期研究工作。 ◆5号线:2011年将进入前期研究工作。 ◆7号线: 有望在2011年与2号线一同开工。功能主要是加强合肥滨湖新区与经开区、高新区、科学城及新桥机场的联系。走向为: 方兴大道,繁华大道,始信路,紫云路。线路全长 35."3公里,其中高架线15公里,全线共设29座车站,其中高架站12座,并依次与 8、" 2、 4、" 3、 1、"5号线换乘。 ◆8号线:2011年与7号线已经进入可研的前期准备阶段。是一条远景的机场专用线,线路长度为

合肥市发展规划

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人口与用地规模 (1)市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近期2010年,合肥市域总人口为5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6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2%; 远期2020年合肥市域总人口为71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2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4%。 (2)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300万人; 远期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360万人。 (3)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30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远期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36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2、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城镇空间组织结构:“一核一圈五轴”。形成以合肥中心城区为核心,周边城镇密集区为重点发展圈层,沿主要交通轴线向东、北、西、西南、东南辐射的五条拓展轴。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市域城镇体系将形成四级结构。包括: (1)一级城镇:合肥市域中心城市,人口规模360万人; (2)二级城镇:店埠、上派、水湖、双墩、撮镇等5个城镇,人口规模为10—35万人; (3)三级城镇:主要是各重点镇,包括桥头集、三河、梁园、长临河、高刘、岗集、下塘、小庙、山南、紫蓬等10个城镇,人口规模为2—10万人; (4)四级城镇:一般建制镇共16个,人口规模小于2万人。 3、空间分区管制

综合自然资源、工程地质条件、生态适宜性、文物保护等多方面因素,规划在合肥市域范围内原则划定禁止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和适宜建设地区。 4、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1)市域铁路系统 规划形成六条线(北淮南线、南淮南线、西西宁线、东西宁线、合九线、沪汉蓉铁路),衔接七个方向(淮南、蚌埠、南京、芜湖、九江、西安、武汉),具有以合肥东站为编解系统,以合肥高铁站、合肥站、合肥西站为客运系统和以合肥北站为货运系统的枢纽格局。 (2)市域公路系统 市域对外公路主要由国道、省道和高速公路组成,形成“一环十射”的对外公路网络骨架。 在市域内规划形成“双墩—元疃—桥头集—长临河,丰乐—柿树岗—山南—官亭—高刘—吴山”的市级公路环路,促进市域各经济区及各旅游区之间的横向交通联系。 (3)航空港 在肥西县高刘镇建设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搬迁骆岗机场。 (4)水运及港口 在南淝河下游段规划集装箱码头。在店埠河合裕路南侧和派河合安高速路西侧规划综合货运港。在巢湖沿岸规划建设旅游客运码头。在滨湖新区规划设立一处水上搜救中心。 (5)物流园区规划 合肥市物流基础设施采用“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货运站”分层次总体布局,建成“4园区、4中心”。建设东部、西南部、北部和西部(空港)四大物流园区;设立工业、建材、农业、高科技物流中心;搭建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商贸物流三大平台。 5、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工程 2020年中心城区和市域重点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在满足中心城区供水的前提下向周边乡镇供水。规划2020年三县供水能力达到97万m3/日。

合肥地铁一号线

线路简介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北起天水路站,南至徽州大道站。以地下线形式沿新蚌埠路向南,经北二环路,穿过合肥火车站,沿胜利路、马鞍山路向南,至望湖中路转向西,再向南沿佳洲路直穿高铁站,之后沿青海路、庐州大道、珠江路至线路终点徽州大道站。线路全长约29.06km,全部为地下线。三期全线共设车站26座,全部为地下车站,新建滨湖车辆段一座,骆岗停车场一座,大东门控制中心一座,明光路主变电所和紫云路变电所2座。工程总投资约133.98亿元。合肥地铁1号线将采用B型车6辆(4动2拖)编组,每列定员1460人,最高时速达80公里,平均旅行速度33km/h,发车时间间隔最短为2分钟一班。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二期工程(合肥站~~徽州大道站),1号线一期全长24.58km。最大站间距2462米,最小站间距714.5米,平均站间距1106米,其中换乘站6座。在速度设计方面,1号线全线平均速度为每小时33公里。这样算来,从天水路站起点站到徽州大道底站,44分钟就能跑完全程。按照每站1106米计算,平均两分钟就能跑完一站路。1号线是分批建设、同步运营。最终的轨道交通1号线,从合肥火车站到滨湖新区的徽州大道站,一共23个站都会如期在2016年底实现运营。1号线车辆采用标准的B型车,4动2拖编组,机电设备包含供电、通信、信号、通风空调、火灾自动报警、环境与设备综合监控、自动售检票、电扶梯、屏蔽门、门禁、综合监控等系统。为保证乘客安全,合肥地铁站都将安装屏蔽门系统,将站台与地铁轨道隔离。屏蔽门系统由门体结构、门机系统、电源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侧式站台和岛式站台车站每站设置2列站台屏蔽门,双岛4线站台车站设置4列站台屏蔽门。共设置48侧站台屏蔽门系统,全长约115.28米。 站点设置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站点:天水路站—物流大道站—瑶海公园站—合肥站(1,3号线换乘)—凤阳路站—明光路站—大东门站(1,2号线换乘)—芜湖路站—南一环站—太湖路站(1,6号线换乘)—水阳江路站—葛大店站—望湖城站—高铁南站站(1,4,5号线换乘)—繁华大道站—大连路站—花园大道站—锦绣大道站—紫云路站(1,7号线换乘)—中山路站—方兴大道站—云谷路站—南宁路站—贵阳路站—湖南路站(1,5号线换乘)—徽州大道站。注:天水路站—火车站站在本次建设中暂不实施。 合肥地铁即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是合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交通远景线网总长322.5公里,其中市区线路7条,全长215.3公里;市域线5条(含1条机场专用线),全长107.2公里。远期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远期规划方案由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共设置了15个轨道交通枢纽,全长181.1公里。 总体规划分为四个阶段建设: 第一阶段:2009年~2017年,建设合肥地铁1号线、合肥地铁2号线,形成“十”字形的基本骨架; 第二阶段:2014年~2020年,建设合肥地铁3号线、合肥地铁4号线、合肥地铁5号线,与合肥地铁1号线、合肥地铁2号线共同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外围组团放射的基本骨架网络,基本覆盖了中心城区的主要客流走廊; 第三阶段:2020年~2025年,在骨架网络基础上,建设合肥地铁6号线、合肥地铁7号线、合肥地铁机场线即8号线,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形成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 第四阶段:2025年后,建设合肥地铁9号线-合肥地铁12号线及扩展延伸线,实现线网规划的远景目标。 地铁1号线建设工程于2012年6月1日全线正式开工; 2014年上半年,地铁1号线将进入大规模的隧道挖建时段,分布在1号线全线的12台盾构机,将全部实现井下作业; 2015年2月隧道贯通,2015年3月份前后,地铁1号线将实现全线洞通;

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方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在对进行区域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三个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分问题与研究、区域与发展、用地与空间三部分对未来20-50年发展思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将其报告及有关专题研究的主要容摘要如下: 一、面临挑战的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在省际乃至区际中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发展空间也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偏安一隅,意恐难为。面对这种情况,市必须采取积极的发展策略,主动参加到城市竞争中去,摒弃局限于省的地域观念,从更大的围考虑市的定位和发展,提升的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 1、区域位置尴尬 现实中令倍感顺耳的“承东启西”之区位优势,暂时还没有给带来太多的东西。东部地区利用其优越的区位经济条件,国家的宏观政策优势,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的聚集。这种情形之下,甚至全省,与东部沿海地区在空间上的接近“不得反失”,各种资源由于不断被东部沿海吸引而流失,更谈不上接受东部经济辐射带动和产业扩散。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外向度不强,对外经济联系相对较少,而且我国东西向的交通干道建设相对滞后,因此东西向的经济联系一直不成气候。形同“承东”理想的受阻,“启西”的优势也无从发挥。既不能承东又无法启西,的“过渡区位优势”显得十分尴尬。 2、同周边地区差距拉大 从1991年到2000年国生产总值(当年价格)的平均增长速度来看,市增长了6.05倍,为5.22倍,7.86倍,6.89倍,6.34倍,7.56倍,7.13倍,6.66倍。其他几座东部和中部省会城市的增长速度都远远高于,即便的增长速度低于,但是由于较大的经济基数,同之间的绝对差距还是在不断的扩大。与东部乃至中部邻近省份的省会城市相比,相对位置不升反降,增长速度略输一筹。面对兄弟城市的快速发展,似乎变成了一座“失落的城市”,在同周边省会城市的较量中处在下风。 3、经济结构调整缓慢,省会城市功能降低,发展空间受阻 纵观九十年代的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各个大中城市都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明显被其他城市甩在了身后。1991年各城市的二产比重都在50%以上,处于工业化的加速发展阶

与高架桥合建地铁车站受力及变形分析

与高架桥合建地铁车站受力及变形分析 摘要:以合肥市与高架桥合建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GTS软件建立该车站三维计算模型,对该结构进行整体有限元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受力分析,采用安全、经济的结构,达到使用功能、结构安全、经济效益的三者统一。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借鉴,并开拓空间立体开发思路。 关键词:地铁车站高架桥桩基沉降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subway station, which build with viaduct at the same time, establish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station by MIDAS / GTS,according to the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the safety, economic structure was adopted。To achieve use function, structure safety and economic benefits,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similar engineering in the future, and Open up space stereo development train of thought. Keywords: Subway station; Viaduct ; Pile foundation; Settlement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致使城市交通状况日益恶化,成为城市发展经济的瓶颈之一[1],因此我国加快了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其中以轨道交通、高架桥最为普遍。而在一些繁华老城区,往往受规划道路宽度限制,需要地下轨道交通和高架桥共用一个走廊,上下共线顺行[2~3]。本文采用MIDAS/GTS[4]软件建立该车站三维计算模型,通过计算结果设计安全、经济的结构,从而达到使用功能、结构安全、经济效益的三者统一。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借鉴。 1 工程概况 该地铁车站位于合肥市马鞍山路与芜湖路十字交叉口南侧,沿马鞍山路路中布置。由于两工程共用一个走廊,都位于现状马鞍山路,互相产生干扰,故采用车站与高架桥同步开工建设的方案,将位于高架桥投影面的车站与高架桥同位合建[5]。地铁车站为双层三跨矩形框架结构,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标准段基坑深度约19.15m,盾构段基坑深度约19.70m,底板加深处基坑深度约20.25m,基底主要地层为中风化砂质泥岩层,采用钻孔灌注桩+钢支撑围护结构体系,桩间

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五大措施集合

《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 规划》五大方案 国际招标方案<一) 设计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 迈向创新、多元的长三角第四极 合肥,一座绿水绕城而令人自豪的城市,近几年日新月异的大发展更是增添了城市的优越感。今天,新机遇、新起点和新使命让我们对未来的新合肥充满期待。作为长三角门户型交通枢纽城市、水绿交融的历史名城和唯一拥有大湖的省会都市,我们对合肥的期待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三角第四极和生态宜居的大湖名城。 巢湖市区与庐江县划归合肥这一重大战略举措,赋予合肥新的历史使命—— 整合省会经济圈与沿江城市带,引领全省加快融入长三角!未来的合肥,将成为长三角西翼的现代服务中心,国家创新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国际知名的休闲旅游基地。为了实现从一个新兴的工业经济强市迈向长三角继沪杭宁之后的中心城市,从“中部增长极”到“长三角第四极”的崭新跨越,创新驱动、多元发展应是合肥的战略追求! “城湖联动,多元发展”战略意在强化城市与巢湖的共生联动发展,完善和提升都市区空间功能结构,实现由“141”都市区空间战略提升到 “1331” 市域空间战略。 在“一心两带、环湖一体”的空间格局下,优化提升中心城,创新发展巢湖、庐江和长丰三个城区,打造空港新城、庐南循环重化基地和巢北产业新城三大产业增长点,建设环湖一体新型城乡空间。 创建城湖共生的生态宜居名城 基于巢湖保护流域化、生态化和城市功能多元化、品质化的理念,合肥都市区将大量增加内城和滨水公共绿地,形成以“三环九廊”为骨架的湿地绿带网络,强化服务职能和优化产业布局,构筑 “双心两扇两翼”的功能空间形态,以传承和发扬环城公园的精彩,打造“园城一体、城水交融”的生态宜居都市。

地铁车站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繁华大道车站 初步设计 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 毕业设计或论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础理论 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能力,通过完成毕业设计能够很好地检验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结合毕业实习能锻炼学生的理论分析头脑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很好的做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作者完成本次毕业设计的地铁车站设计,了解了地铁车站设计的大概的流程,更加熟悉了对CAD、理正、ANSYS等软件的操作。对地铁车站的三大板块:建筑设计、围护结构设计和主体结构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三大块的详细设计计算过程更加清楚,比如建筑设计的方案比选,围护及主体结构的内力计算以及图纸的绘制等。本科毕业设计使本科生掌握了基本的工程设计方法,受到了一种工程思维的锻炼,以后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能够很快的适应工作要求,成为土建单位都非常欢迎的员工。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老师和同学的相互交流也能很快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老师的教学也有很大帮助。 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 (1)方案规划,要求完成两个以上车站平面以及立面位置方案的经济技术和可行性比较;提出规划设计方案,并做好车站的建筑设计。 (2)围护结构设计,在地铁车站明挖时需要进行围护结构设计,包括结构的设计图和计算书。

(3)结构设计,包括主体结构、风道结构、出入口结构的设计计算,以及结构设计图和计算书。 (4) 完成实习报告和外文翻译。 3、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17周时间) 第一部分阅读毕业设计任务书,熟悉地铁车站设计的流程,并收集与地铁车站设计相关的图书资料。(2周) 第二部分车站建筑设计,主要进行车站的方案比选,建筑布置、防灾设计和车站规模的计算。(3周) 第三部分绘制车站建筑设计部分的相关图纸,包括站厅层和站台层的平面布置图、纵剖面图、客流组织图以及横断面图(标准断面和非标准断面)。(3周)第四部分车站围护结构设计,包括围护结构的方案比选,围护结构的计算以及围护结构的配筋和配筋图的绘制。(3周) 第五部分车站主体结构的设计,包括荷载的计算和组合,运用ANSYS建模分析结构的内力,然后进行配筋计算,最后再验算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宽度以及实施车站的抗浮验算。(3周) 第六部分绘制车站的配筋图和一张手绘图并整理word文档,完成毕业设计的所有内容。(2周) 评阅及答辩交老师评阅并修改。(1周) 备注 指导教师:年月日 审批人:年月日

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规院方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在对合肥进行区域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合肥产业发展战略、合肥可持续发展战略三个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分问题与研究、区域与发展、用地与空间三部分对合肥未来20-50年发展思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将其报告及有关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摘要如下: 一、面临挑战的合肥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合肥在省际乃至区际中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发展空间也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偏安一隅,意恐难为。面对这种情况,合肥市必须采取积极的发展策略,主动参加到城市竞争中去,摒弃局限于安徽省的地域观念,从更大的范围考虑合肥市的定位和发展,提升合肥的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 1、区域位置尴尬 现实中令合肥倍感顺耳的“承东启西”之区位优势,暂时还没有给合肥带来太多的东西。东部地区利用其优越的区位经济条件,国家的宏观政策优势,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的聚集。这种情形之下,合肥甚至安徽全省,与东部沿海地区在空间上的接近“不得反失”,各种资源由于不断被东部沿海吸引而流失,更谈不上接受东部经济辐射带动和产业扩散。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外向度不强,对外经济联系相对较少,而且我国东西向的交通干道建设相对滞后,因此东西向的经济联系一直不成气候。形同“承东”理想的受阻,合肥“启西”的优势也无从发挥。既不能承东又无法启西,合肥的“过渡区位优势”显得十分尴尬。 2、同周边地区差距拉大 从1991年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格)的平均增长速度来看,合肥市增长了6.05倍,南京为5.22倍,武汉7.86倍,杭州6.89倍,济南6.34倍,南昌7.56倍,长沙7.13倍,郑州6.66倍。其他几座东部和中部省会城市的增长速度都远远高于合肥,即便南京的增长速度低于合肥,但是由于较大的经济基数,同合肥之间的绝对差距还是在不断的扩大。合肥与东部乃至中部邻近省份的省会城市相比,相对位置不升反降,增长速度略输一筹。面对兄弟城市的快速发展,合肥似乎变成了一座“失落的城市”,在同周边省会城市的较量中处在下风。 3、经济结构调整缓慢,省会城市功能降低,发展空间受阻 纵观九十年代的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各个大中城市都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合肥明显被其他城市甩在了身后。1991年各城市的二产比重都在50%以上,处于工业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其中合肥和南京都在60%以上,然而2000年大多数城市的三产比例都已经超过了二产比例,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的新阶段,只有合肥第二产业高于第三产业15个百分点,尚未实现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的结构性矛盾不仅影响合肥城市发展速度,制约了合肥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不利于合肥作为中心城市综合职能的完善与提高,同合肥科教基地的城市地位也是不相符合的。 虽然合肥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省独占鳌头,2000年全市GDP增长了10.5%2,高出第二位的铜陵1.4个百分点。然而从全省来看,合肥经济地位的提升却显得举步维艰。不仅如此,合肥在产业结构方面的滞后也制约了合肥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提升。目前许多安徽城市出现了区外联系增长远远大过区内联系的现象,比如马鞍山在社会消费等方面已经同南京形成了密切的经济联系,这种联系强度远远超过了同合肥的联系。省域周边其他大城市虎视眈眈,省内其他中心城市的上升,合肥作为安徽省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市场与腹地不断缩小,发展空间受阻。 二、现状区域空间格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