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精华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精华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精华版)

古代中国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

(1)背景:①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周,史称西周。②内外服制度使中央与地方关系松散,加之西周建立后,经历了短期的社会动荡,周公执政后,修改了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大举实行分封。③基础:井田制

(2)分封目的: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3)内容:

①分封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边远氏族部落首领)。

②分封核心内容:分封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

③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楚等。

④权利和义务: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王政令,承担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定期朝贡、派服劳役、朝觐述职等义务;受封诸侯在自己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⑤等级序列: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4)影响:①积极影响:前期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大疆域;周王确立天下共主地位,政治秩序稳定。

②消极影响: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很大的独立性,造成了周朝后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5)瓦解:①事件:楚王问鼎(诸侯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②破坏表现: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势力的衰微和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分封制名存实亡;

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被县制取代。

③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崩溃;诸侯实力增强,周王室衰落。2.宗法制(按照血缘关系来分配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等政治权力)

(1)目的:①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②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地位,巩固王权。

(2)特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最大特点,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兄弟为小宗);②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国结合),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3)作用:①巩固了分封制,保障了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维护了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战、强化王权。②家、国结合,使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影响后世。

(4)维护工具:礼乐制度(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其实质是:维护西周等级差别的工具。(5)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6)宗法制对今天生活的影响:①积极——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②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平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

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等级森严。(3)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1.背景或条件

(1)政治前提:秦王赢政灭六国,建立秦朝,实现了国家统一。

(2)经济根源: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小农经济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统一)。

(3)政治根源:地主阶级需要借助强大的政权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镇压人民反抗。

(4)思想来源:法家思想的形成和传播。

(5)实践条件: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实力,并证明法家思想的可行性。

2.目的:巩固政权,维护大一统。

3.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

(1)皇帝制度的建立

①“始皇帝”的来历:先秦时期最高统治者一般称“王”,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首创“皇帝”称号(“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被沿用。

②内涵及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集行政、司法、军事指挥等大权于一身)、皇位世袭。皇权至上是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

(2)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②九卿:三公之下,秦朝中央政府还有很多重要官职,合称九卿。他们分管着国家和皇帝的各种事务。

③三公九卿制的特点: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3)地方:郡县制

①起源:源于春秋后期。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

②建立: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全国始设36郡,后增至40余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郡下设县,县置县令、县丞和县尉;县级以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③特点:与分封制相比较,特点有:①中央垂直管理地方;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④意义:a.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发展;b.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

①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

②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③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归纳总结】秦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主体措施: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2)配套措施或巩固集权和统一的措施:

①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②交通方面:修建驰道;开通灵渠。

③文化方面:统一文字,并以小篆成为全国通行的文字。焚书坑儒

④军事方面:南征越族;北方修筑抵御匈奴的长城,进行大规模移民。

⑤法律方面: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选拔、考察官吏的制度;制定秦律。统一货币和度量衡,车同轨;建长城,修弛道、直道,开灵渠;移民。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

(1)积极:①彻底打破了贵族分封制,初步奠定了祖国疆域,奠定了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历代沿用。②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发展。

(2)消极:①导致暴政,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②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发展。

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汉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1.七国之乱:西汉初年,中央沿用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对抗中央。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平定后,把王国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

2.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政治措施:

①建立中朝:中朝(或内朝: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参与军国大事),为决策机构;外朝,即原来的三公九卿,执行。相权受限,皇权加强。

②设置刺史:全国分13州,各置刺史一人。中央特派,监察地方(包括诸侯和地方高官),位卑权重,无固定治所;到了东汉,刺史逐渐演变成郡县之上的地方行政长官,治所为州。

③实行推恩令(推恩分化,削弱王国)。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王国的威胁。

④选官制度:加强对官吏的考核任用。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前者是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注重人才道德(“举孝廉”)。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与被荐举人容易形成小集团。

(2)文化措施:①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②教育上:创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体系。

3.汉武帝加强集权的影响:①巩固和发展大一统的局面,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②但权力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专权,政局动荡。

(二)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1.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内容:中书省——起草诏令,决策机构;门下省——封驳审议,审核机构;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户籍、土地和赋税)、礼(礼仪、科举)、兵(军政)、刑(刑狱)、工(国家工程建设)六部,行政机构。

2.作用:①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②相权一分为三,加强皇权。(三)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注意从中央分割相权、地方削弱地方权力两方面把握)

1.背景:960年,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为消除唐末以来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巩固统治。

2.主要措施:(1)收精兵——集中军权:①杯酒释兵权:和平削权,集中统兵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②中央:将禁军统领权归三衙,设枢密院行使调兵权。兵权互牵制,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③禁军一半驻京师,一半分守各地,强干弱枝,保证中央对地方军事优势。

(2)削实权——集中行政权:①中央: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为宰相办公机构,但相权被三分:设参知政事分割行政权,枢密院和三衙分割军政权,设三司(盐铁、户部、度支)分割财政权,三司使被称为“计相”。(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合称“二府三司”)

②地方: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做州郡长官,设通判监督,直接向朝廷奏报。

(3)制钱谷——集中财政权:①中央:设三司分割宰相财政权。②地方: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

3.影响:①积极: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消极:形成“冗官”、“冗兵”、“冗费”局面,造成国家积贫、积弱(即“三冗二积”)。③教训:改革必须结合实际,精兵简政,等等。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

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②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分割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四)元加强中央集权

1.中央:①一省制:即中书省,设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六部归中书省。相权反弹,严重威胁皇权。

②枢密院:最高军事管理机关。③御史台:最高监察机关。④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2.地方:行省制度

(1)目的:吸取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加强对辽阔疆域的有效控制。

(2)内容:山东、山西、河北由中书省直辖,其他地方设行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拥有军、政、财大权,但行政权力是受到中央的节制,省的最高长官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3)影响: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各行省是中央的派出机构,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省制奠定了基础;同时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五)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1.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

2.战国至秦朝:军功爵制。

3.两汉: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4.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

5.隋唐:科举制。①概况: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②作用:a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b为出身低微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选拔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c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d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局限: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

6.明清:八股取士。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

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既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也压制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专制皇权的加强

(1)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①背景: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引起政局动荡;明朝建国之初,沿袭元制,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对中书省和丞相权力都严加控制。

②废除:1380年,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后,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

③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皇帝政务负担繁重。

(2)明成祖创立内阁制度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明太祖仍亲自主持政务。

②明成祖正式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内阁制度正式确立;后来内阁的地位逐渐上升,有了专门的衙署和属官,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实际上掌握了宰相的权力。

(3)监察制度:中央:都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地方:按察使司,负责司法监察。另设立厂卫特务机构进行监察。

(4)文化专制:八股取士。

2.清朝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1)雍正帝设军机处

①设立:清初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

②起因: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

③演变: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央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是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核心。

④职能:跪奏笔录,上传下达(皇帝政令的传达部门)

⑤影响:简化了行政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2)文化专制:八股取士、文字狱。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影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2)消极影响:绝对的君主专制,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社会进步,以致近代中国无力抵御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如: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造成了近代科技的落后,也使中国在政治上大大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

①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②地方权力日益集中到中央(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5.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权力不断消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分散削弱。

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结束:191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实行代议制共和制。

古代世界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考点1:雅典民主政治

1、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1)地理概况:多山、多港、多岛、地少、人多,三面环海。

(2)影响:①政治上:导致小国寡民的城邦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形成;热衷海外殖民扩张。【城邦制度的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公民政治】

②经济上:农业不发达,航海业发达;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占主导地位。

③文化上:具有包容性,适于吸收东方文化,为创造独特文明奠定了基础。

(3)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地理:多山、多港、多岛的地理环境促成了希腊小国寡民。

②政治: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民主政治的前提)。

③经济:航海、工商为主。

④思想:向海外扩张,富有开拓、冒险精神

2、雅典民主政治

(1)发展历程

①准备条件——贵族制时代:前8—前6世纪,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由君主制、终身制、世袭制走向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②引上正轨、奠基:梭伦改革。

③确立民主:克里斯提尼改革(陶片放逐法)。

④全面繁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2)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是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陪审法庭(日常司法机关,保证公正)和一些行政军事机关。

(3)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①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②实质: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4)雅典民主政治得与失(评价)

▲得——对人类文明发展有重要意义

①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为后世民主政治发展积累经验: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

②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受群众监督,减少以权谋私和决策失误。

③对经济文化繁荣和国家的强盛起了积极作用。

▲失——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①狭隘性:民主权利限于雅典公民,是维护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②极端民主化: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使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管理权,导致权力的滥用。

考点2罗马法

1、罗马政体的演变: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元首制——帝制。

2、罗马法的形成:罗马法泛指罗马奴隶制社会的全部法律

(1)罗马法的源头:习惯法(前6世纪,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2)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①原因:公元前5世纪中期贵族与平民斗争的结果。

②内容:包括民法、刑法、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③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④意义: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胜利,一定程度上限制奴隶主特权;是罗马法的渊源。

(3)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主要原因:罗马帝国的扩张。

(公民法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公民之间,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的一切自由民之间)

(4)完备和总结:《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3世纪至4世纪初。

①原因:继承前代罗马皇帝的传统;历代法律规模庞大,内容驳杂,使用不便;吸取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教训,积极革新内政。

②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

③意义:标志罗马法的完备和总结,规范行为,调解社会矛盾,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

3、罗马法的基本内容

(1)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可买卖和出租奴隶,废除债务奴隶。

(2)平民享有与贵族通婚及享有公共土地的权利。

(3)自然法的思想,倡导法律至上和人人平等的自然权利。

4、罗马法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

(1)维护帝国的稳定和繁荣。(保护私有财产,承认平民权利,人人平等的原则调解社会矛盾)(2)消极作用:是维护奴隶主统治的工具,广大妇女和奴隶没有权利可言。

5、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

(1)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各国立法的范本。

(2)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空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罗法影响深远的原因:不断修正完善,系统性罗辑性强,较强的生命力,法学界的重视。

※罗马法中哪些制度影响至今:陪审制度、律师制度、不告不理原则

※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社会发展推动法律的完善,法律完善保证社会稳定和发展。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单元导航】

本单元以英国、美国、法国、德国(选修部分加上俄国)为例,讲述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史实。涉及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虽然国情与确立时间不同,但其本质都是资产阶级力图通过议会的设置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并通过立法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复习中应重点把握英、美、法、德四国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确立与发展的史实。

复习方法上应注意找规律、抓主线、善比较。近代西方政治文明演变的一般规律是: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立法→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工业革命下发展完善。主线趋势:呈现出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的发展趋势。比较:资产阶级代议制下两种政体的不同(如英、美的比较)、同一政体不同国情下资产阶级代议制呈现的不同特点(如英德君主立宪制的比较、美法共和制的比较)。【考点概要】

考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1.革命背景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历史传统: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以《大宪章》为依据,要求限制王权。(国王不得征税,侵犯臣民人身自由,尊重法律等)

(3)阶级关系:新航路开辟后,资产阶级、新贵族形成壮大并结盟控制了议会。

(4)直接原因: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宣扬君权神授,和议会发生矛盾。2.革命历程

(1)开始标志: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进行合法斗争,提出了限制王权、获得政治权利的要求。

(2)内战时期:1642~1649年,结果:打败王军,1649年1月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3)共和国时期(1649~1653年)

(4)“护国政体”统治时期(1653~1660年):①克伦威尔执政的措施:A.政治:以武力维持统治,解散议会;对外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颁布《航海条例》,发动英荷战争,争夺海上霸权。B.经济:发展工商业。C.宗教:厉行清教法规。②实质:资产阶级军事独裁政权。

(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1688):克伦威尔病逝后,英国政局动荡不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保护革命的果实,于1660年迎立查理二世为英国国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实行反动统治。

(6)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任国王与女王,标志着议会取得胜利。3.有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具有残酷性、复杂性与曲折性,但资本主义战胜封建势力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基本原则:限制王权、议会主权。

(1)内容:限制王权:在法律实施、征税、维持常备军、召开议会、选举议员等受议会限制。(2)影响:①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初步形成。

②从人治转向法治,稳定社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③为欧美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经验。

2.英国民主政治发展。主要表现为: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发展;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议会改革,扩大选举权。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①开始形成:18世纪,“首相”产生,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第一任首相:罗伯特·沃波尔。

②最终确立:19世纪中期,维多利亚女王让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组阁,该党领袖就是首相。

③责任内阁制的特点:由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组阁,该党领袖为首相;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对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2)两党制的形成:①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形成,后有所变化:托利党→保守党(代表贵族利益);辉格党→自由党(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工党(20世纪初兴起)。

②影响: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产生,两党轮番执政,互相监督促进。

(3)议会改革:选举权的逐步扩大

.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降低选民财产资格限制,取消衰败选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