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课改,新教学,新思路

新课改,新教学,新思路

新课改,新教学,新思路
新课改,新教学,新思路

新课改,新教学,新思路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探究要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就要在教学工作中寻找新思路、新方法,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视野,以学生为本位,三维目标并重,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整个教学过程。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目标;思路

高中数学是高中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之一,这门课程不仅会对学生最终的高考成绩产生重要影响,还会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智力开发方面产生重大的意义。因此,高中数学教学要打破常规,大胆创新,在教学的多个环节使用新方法,实现新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

《组合》是高三数学必修课程的一节。以下将对这节教学内容的教学展开讨论,浅谈如何利用新思路实现新的教学,达到新课改的目的。

一、课程目标——三维教学目标并重

教学目标是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众所周知,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教师一直将重点放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达成上。殊不知,这三者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三个目标并非是割裂的独立体,而是涵盖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机整体。

《组合》这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组合的意义,区分排列与组合的区别;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类比的学习方法,具有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最新信息技术与科学新课程教学整合的初探

信息技术与科学新课程教学整合的初探

信息技术与科学新课程教学整合的初探 摘要:网络环境具有适时性、交互性、开放性、趣味性和共享性等特征。合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十分必要和迫切,利用网络环境开展科学学科的教学与学习,可以发挥网络技术的自身优势,提高科学学习的实效性,本文从网络环境与科学学习整合点入手初步建立了网络环境下开展科学学习的协作学习模式,同时提出了教学策略和指导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科学课程,整合 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细胞,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江泽民曾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所以,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势在必行,它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一、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的本质 教育领域中的整合,首先是相对于分化而言,这也包括学校教学系统中要素、成分的分化;其次,它既涉及宏观上的学校教育系统中学生内容的要素,同时也涉及微观上的认知、性感、技术、需要、兴趣、意志以及知识的各个系列等要素的成份;最后,整合的是一个过程。信息技术是指信息产生、加工、传递、利用的方法和技术。随着人类对信息处理方式的变化,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发展、信息技术有了根本性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

的革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学习方式上的变革使它成为课程整合的一个切入口,而课程整合为了实现它的时代目标也选择了信息技术作为依托。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本质和内涵,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己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育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利用到各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合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也就是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简而言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它要求突出作为整合主动因素的人的地位,并且实现了人与物化的信息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融合。 二、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的价值 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可以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1、整合使科学手段更加丰富、生动。信息技术中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能克服传统科学教学中语言描述具有不确定性,文字说明比较抽象乏味,实验演示但只能给学生的结论的缺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整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使学生在特定的现实的情景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 3、整合有助于探究情景的创设,超文本、特性和网络特性的结合,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构成进行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开放环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实现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探究式学习。 4、整合能真正落实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借助人机交互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能对教育信息及时收集和反馈,使表现方式和节奏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进程,从而为实现科学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提供技术保障。 5、整合使科学教学更具开放性。信息技术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网络能使教学过程从局限在课堂中的封闭式走向开放式,不同地区的学生可以围绕同一课题组成小组进行网上合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

【新高考·新思路】2020年浙江省高三语文名校资源优化卷(九)

浙江省“新高考·新思维”名校资源优化卷 语文(九)命题学校:镇海中学 考生注意: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民间拳界乱相丛生,在宣传上把太极拳无限神化,不仅可隔山打牛、凌空发力,而且“包治百病”,结果太极拳被搞得乌烟瘴.(zhàng)气,大大小小的“嘴把式”出乖露.(lòu)丑。 B.汇成大海,才会波涛汹涌,因循守旧就会变成臭泥淖.(nào),传统文化应该翻出新的浪花,绝不能高高在上,甚至成为一些小团伙自吹自擂.(lěi)、排斥异己、欺世盗名的道具。 C.清江古河床就是《九州缥缈录》的取景地之一,未被大肆开发,周围也少有人家。青色的苔藓.(xiǎn)爬满绝壁,欢腾的瀑布在山润奔蹿,原始森林里的薄.(báo)雾让徒步多了一些冒险的味道。 D.刊刻出版业的兴.(xāng)起给古代小说的传播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书坊.(fāng)及书坊主的介入使小说呈现明显的商品特性,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说的题材选择和创作倾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从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再到大众媒介(电视、电影),每次媒介的转变,必然会引起文学审美形态的变化。电子媒介时代,文学审美形态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文学欣赏由原来的“读”书到“看” 图像。在图像生产技术不发达的古典时代,审美主要以文字为主,人们更多的是通过阅读来进行审美。随 着电视、电影,乃至 ..取代“读”,成为大众的主要审美形态。[乙]图像取..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看”逐步 代文字成为人们的主要审美对象,“图像对语言进行了猛烈的攻击”。 作为“看”取代“读”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各种文学名著翻拍成影视作品。[丙]《红楼梦》《西游记》《三 国演义》《水浒传》不只 ....。阅读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走进人们的生活,而且是一拍再拍,各种版本层出不穷 而电视或者电影却以画面来取代人们的思维过程,因此,“看”比“读”更加易于让人接受。从这一个层面上来说,“看”有利于文学的传播。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至 B.逐步 C.不只 D.层出不穷 3.文段中划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现在,我们终于可以从韩森提供的所有素材中发现一些她所没有发掘的“新史”,围绕丝绸为中心展开的大宗贸易的确没有被显而易见的文献记录。

如何理解新课标中的教学观5页

如何理解新课标中的教学观 这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是我国数学课程改革十年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进一步提高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质量的方向指引。标准的修订稿(以下简称修订稿)坚持了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与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相比,在教学观上有一些重要的特色。如何理解新的教学观,笔者认为可关注以下四个重要的方面。 一、明确了新的教学观,突出“参与”“互动”和“发展”三个基本要素 首先,修订稿提出,数学教学是师生双方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提法,明确了一种新的教学观。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该包括三个要素。第一,师生双方的参与,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第二,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往过程。第三,通过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的发展。 二、提出“四基”思想,拓宽了数学教学的目标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从四个方面体现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体现数学教育固有的特点和基本要求。从课程目标上看,可以分成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等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要求。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要以知识技能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习数学基本知识和发展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经历基本的数学活

动经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与实验稿相比,这次修订在教学目标上得到进一步拓宽。长期以来,如何落实基础和创新是数学教学实践中的难点,有人甚至认为两者在实践中很难统一起来。修订稿在原来“双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基”,在继承的基础上促进发展,很好地处理了基础和创新的关系,实现了“双基”与创新两方面目标的和谐统一。“四基”的基本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和基本思想。“双基”是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传统和基础。我国学生“双基”比较扎实,但在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方面比较薄弱。本次修订强调“四基”,强调对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培养,这为在原来“双基”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找到了一条基本路径,对于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通过“四基”目标的达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教学实践中,以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基本活动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过程。 三、着力培养“四种能力”和“两种意识”,使之成为数学教学的基本载体 本次修订在课程实施和载体方面形成重要特点。这就是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把这四种能力的培养看做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基本载体,作为培养数学思维的基本载体,也是作为实施数学课程的重要载体。 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灵魂。什么是应用意识?修订稿指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设计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设计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事先很难预想的情况,能否处理好这些突发事件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正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成功教学,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机智,关键在于教师要能够随着教学事项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变化策略。然而教学过程是动态发展的,这就使得教学事项的变化呈现多样性,这就要求教师机智应变的策略也应有所 不同。 上星期,我上时间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这部分时,安排了一节活动课,要求各活动小组各派三名代表上台表演“时间”、“地位”、“金钱”的争吵,学生自己主持,我站在教室的后面观看,当表演到第三组时,突然发觉第五组的两位同学在讲话,而且声音越来越大,我顿时火了,走过去一把拿起该学生的课本,啪的就打了一下他的背,该生吓了一跳,回过神后,脸色非常难看,小声的辩解了一句,“我们不是在讲话,而是在背台词。”我一听,立即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粗暴。当这次活动结束后,我对活动进行了总结,紧接着我说:“刚刚在表演的时候,我拍了一位学生,现在,我为我刚才粗暴的行为向这位同学道歉,并面向这位同学鞠了一躬,同学们看到我的表现后,报以我热烈的掌声,那位同学也主动站起来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说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认真观看表演,无论做什么,都是对表演者的不尊重。 有一次我在讲解人民代表大会时,我板书了“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国家的权力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两句话,这时

下边的同学满脸的疑惑,但没人吭声,看到学生的这种表情,我也纳闷,不知什么原因,但教学经验让我明白学生肯定有什么想法,于是我直接点了一位学生询问,他站起来说:老师,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应该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而不是人民代表大会,您的少了“全国”两个字。这时我才恍然明白,为了化解尴尬,这时我灵机一动,没有直接表达这是自己的失误,而是说这是自己故意写错的,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并且表扬了这位同学很细心、很认真,就此分析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区别。这不仅巧妙的化解了我的尴尬,让学生认为这是老师故意设下的一个陷阱,也加深了学生对全国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的认识。 教学机智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娴熟掌握的一门教学艺术,正如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所说:“无论教育者怎样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要做一个优秀的政治教师,懂得运用教学机智来化解课堂矛盾,就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将突然出现的突发事件加以利用,变成不曾预约的课程资源,才能让我们的课堂顺利进行了,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新课改下新高考二轮复习的一点思考

新课改下新高考二轮复习的一点思考 伊宁市第四中学邢小兵转瞬之间又迎来了新的一轮高考,而这次的高考非比寻常。因为这是新疆第 一年的课改高考。对我们每一位高三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认为新疆课改下 的新高考复习(尤其是二轮复习)当以新课改三大课程理念、四大课程结构特点 作为理论指导,以教材和宁夏四年高考为依据,以本校学生学情为中心切实做好 各项复习计划与实施方案。 一、高考命题的理论指导 新课改三大课程理念,一个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 强调整合性,要建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三是完善评价 机制,特别是要求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评价机制。新课改的课程结构有四个 特点:一是模块制;二是选修制,三是学分制,四是学段制。这和以往的课程结 构肯定有出入,在这四大特点和三大理念的指导下,新课改的高考特点也就显而 易见。 因此:新课改高考的试题特点就是试题的难度在降低、试题的灵活性在增加、 新题也在增加,我们也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放活、限难、求新”。在 这种特点下,我们原来以往惯用的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就要失效了,所以同学们 在应对新课改下的高考,切勿大量做题,要有选择性的做题,做那些符合新课改 理念的试题。再有,死记硬背的东西也未必在考场上能发挥作用,要学会迁移, 学会综合,学会探究和学会创新。 二、高考命题最根本的依据是教材. 在高三复习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扔掉课本,重视资料。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说明》,而《考试说明》的依据是《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因此高考命题最根本的依据是教材。每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将近30%~45%的题目出自课本中的典型例题、练习题、习题或复习参考题。例如:1.2010年课标高考试题4(依据教材:必修4.习题1.5B组3题,1.6例2.)2.2010年课标高考试题9(依据教材:必修4. 3.2例1.练习1题)3.2010年课标高考试题13(依据教材:必修3. 3.3.2例4. 复习参考题B 组4题.选修2-2.习题1.5A组5题.)4.2011年乌鲁木齐市一次诊断试题21(依

新课改教学观

精心整理新课程的教学观 一.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传统课程倡导的教学观认为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着和传递着,学生则是课程的接受者。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与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构建与提升的过程。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 二.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只管学,教学就是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新课程 ) I 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 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过程,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彼此形 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I 三.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从教学角度来讲,教学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教学过程,即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或者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教学的目的 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质疑,比较,判断,结论就难以获 得。也难以得到真正的理解与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 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教学不仅要重结论, 更要重过程。

四.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精心整理 传统的学校教育以学科为本,重认知轻感情,重教书轻育人。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意味着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如何整合小学科学教学的三维目标

如何整合小学科学课程的三维目标 ——运用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解读《空气占据空间》 周平红 作为科学启蒙课程的小学科学,并不将知识目标放在首位,而是更强调科学探究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在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学习科学的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s疑的科学态度。 一、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基本内涵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是当代西方教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促进学生内部学习过程的外部教学条件,使学习的每个内部加工阶段能与教学过程中的各项教学事件一一对应起来,并揭示出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各种可控因素,使教师能够较好地把握这些因素,并把学习理论付诸教学实践。 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核心要素之一是学习的变量,即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与动作技能。从教学目标来看,学习的变量是对教学目标的分类,也是对学生学习的结果分类,基本上包含了感性知识、理性知识、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技能以及学习态度等,大体上与小学科学课程的三个维度的目标范畴相符。教学中对学习变量的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核心要素之二即是学习阶段的实现。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过程,每一过程都有开端和结尾,因此可以把这些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需要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在各加工阶段中发生的事情称为学习事件。他根据学习和记忆的现代信息加工理论,把学习过程分为动机、领会、习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等八个阶段。再次,从教学与学习策略来看,加涅认为,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全班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优化,解决这一难题,取决于教师良好的设计策略、管理策略和指导策略,也取决于学生本身的学习策略。 二、加涅的学习变量的分类与《空气占据空间》三维目标的实现 1. 言语信息的掌握与过程、方法目标的实现 言语信息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能记忆诸如事物的名称、符号、地点、时间、定义、对事物的描述等具体事实,能够在需要的时候陈述出来。从学生的言语信息中教师可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例如本课中教师让学生上讲台讲述为什么气球不能吹起来,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作出假设性的解释。 2. 智力技能、认知策略的掌握推动学生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实现 智力技能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学习获得了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智力技能与言语信息不同,言语信息与知道“是什么”有关,而智力技能与知

聚焦新高考共谋新思路

聚焦新高考,共谋新思路 ——重庆市2016年理科综合(生物)高考复习报告会2015年9月19日,由重庆市教科院委托今日教育杂志社举办的2016年理科综合(生物)高考复习报告会在重庆七中举行,各区县生物教研员、高三生物学科备课组长及生物教师2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生物教研员周素英老师主持,邀请到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侯伟老师,沙区教师进修学院廖兴建以及重庆巴蜀中学史良老师就全国卷的命题特点和发展趋势,高三教学策略和复习建议等方面作了专题报告。 此次报告会基于2016年重庆高考将采用全国统一命题的高考试卷的背景,为深度解析近几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的特点和规律,理清重要考点和难点,准确把握2016年高考命题趋势,科学制定2016级高考复习策略,指导考生开展有效复习,对全市高三生物教师进行的一次培训会。 整个报告会分上午、下午两个阶段进行。 上午9:00,报告会准时开始。为了使全市高三生物老师对高考全国卷的特点和规律有比较全面的理解和认识,此次活动特意邀请了因在网络上分享教学视频,受到生物老师们极大的好评,引发社会关注的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侯伟老师(网名:汉水丑生)跟大家进行了经验交流。侯老师重点以2014年高考全国卷为案例、以一线教师的身份,分别从新课标卷的历史、新课标卷与人教版教材的关系、新课标卷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方向、新课标卷的设问角度以及备考策略等五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通过对新课标卷的分析研究和统计,给老师们展示了出题的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强调了针对新课标卷回归教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议老师们利用好已有的9套新课标卷真题,多多总结其中的规律并渗透其奥妙以便带领学生高效的开

1.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 和新课改理论

一、教育观: 素质教育内涵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发展性评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多元。 二、学生观: 以人为本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具有自身独特性,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要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注重学生的主体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顺序性,循序渐进 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不能搞一刀切 不平衡性,适时而教,把握关键期 互补性,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 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三、教师观: 教师劳动特点: 复杂性和创造性(教育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机智) 主体性和示范性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长期性和间接性 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教师角色观: 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促进者 教师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展 教师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生和反思的实践者 教师转变为社区型开放教师 教师行为观: 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 勤于反思,成为反思实践者 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研究者 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观: 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乐于奉献,甘为人梯,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 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某门学科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依据和基础)、教材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本理念: 三维目标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 内容联系观,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过程 校本课程观,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具体目标: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 发表时间:2018-12-04T20:57:40.49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03期作者:王园园 [导读] 新课改的推行下,我国的教育理念不断优化升级,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科学”取代了以前的“自然”这一科目。从“自然”到“科学”的转变,其内涵也体现出我国小学教育理念的创新性发展。本文特从小学科学课程的探究、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及教学方法研究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王园园兴仁县屯脚小学 562300 【摘要】新课改的推行下,我国的教育理念不断优化升级,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科学”取代了以前的“自然”这一科目。从“自然”到“科学”的转变,其内涵也体现出我国小学教育理念的创新性发展。本文特从小学科学课程的探究、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及教学方法研究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085-01 小学科学的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科学意识,学习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科学动手能力,激发科学创新意识。但是在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例如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僵化等诸多问题。为了达到教学要求,起到小学科学教育应有的效果,小学教师必须予以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一、小学科学教育分析 小学科学,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有着系统详细的介绍: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是:“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其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并应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科学更讲究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学生应达到“乐于动脑,勤于动手”的科学学习方法,讲究实用性和创新性。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科学教育课程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小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是以往被动式的接受,而是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的探究式学习。 小学科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有着更鲜明的特点:首先,知识的综合性强,对学生要求较高。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知识;亦包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要求任课教师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掌握较好的教学方法。其次含教学内容层次丰富,对教师教学的要求较高,教师要学会把小学科学的课程在综合的基础上分类,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最后,教学活动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要求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具有发散性,也就需要教师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保护个性发展。 二、小学科学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科学水平日渐提高,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科学人才,有必要对孩子从小进行科学教育,使之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并激发其科学创造潜能。人才的培养,从教育抓起,教育的起步,从娃娃抓起。因此,小学课程的开设,有其不可替代性。 小学科学教育的开展,其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学生眼界的开阔,学生在科学课上可以学到许多在其他课上学不到的东西,可以了解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领略世界各地的人文风采,探索大自然的奥妙所在。其次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科学课这一综合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掌握许多综合性的学习技能,包括探究式学习,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等多方面。最后是科学素养的培养,这也是小学科学课程的目的所在,同时也是精髓所在,从小学开始学习科学知识,在潜移默化间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从而引导他们走向科学研究之路。因此,小学课程的开设有着重要意义,是新课改推行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各个学校必须加以重视,正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到症结所在,对症下药,不断总结,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门较年轻的小学教育学科,各个小学的科学教学经验都不丰富,也很少有先例可以借鉴,在方法的总结和课程开设等方面都遇到不少挑战,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有:首先是专业教师的缺位,在小学科学课程开设的初期,往往处在探索阶段,许多小学没有科学方面的专业教师,只能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来担起科学教学的重任,由于教师科学素质不够高,在教学中遇到很多困难,也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所以小学科学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科学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才能对小学科学的教学带来保证。 其次是学校科学学习硬件设施的不足,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不少学校缺乏科学教学工具,不具备科学实验的硬件能力,很多时候科学教学都是纸上谈兵,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得不到锻炼。这是不少学习小学科学教育的硬伤,所以必须加强科学教育投入,确保学校科学器材的使用和科学实验室的建设。 最后是学校不够重视,在升学考试和学生家长的压力下,有的学校过分重视语数外的教学,而忽视科学、思想品德等课程的教学,小学科学课程被边缘化。学校教师不重视科学教学,学生自然不会重视科学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科学的课程形同虚设,过于形式化,达不到教学目标,同时也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四、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研究 教育必须讲究方法,小学科学的教学也概莫能外。好的教学方法是科学教学的保证,所以有必要对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法加以研究,以期改进。 1.创造小学科学的学习环境,培养科学意识。这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加强引导,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小学科学的教学是生动有趣的,而不是僵化死板的,教师应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打造高效优质的小学科学教学课堂。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是十分关键的,因为小学生由于知识、能力的有限,难于自己获取科学知识的信息,必须教师加以引导,而课堂则是关键所在。小学科学的课堂,需要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中得出科学的真理。互动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学会质疑,探究式学习。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改革—课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改革—课程指导书

现代远程教育 《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 课 程 学 习 指 导 书 作者:王献玲 2008年 9 月

课程学习方法指导 本课程以教材《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为准。在学习教材时,要搞清楚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史背景、意义及有关的政策;要熟识课程中出现的概念;要注意将新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进行比较;要深刻认识国家对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在学习的方法上一定要理论结合实际,要结合着我们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感受来了解教材中的内容。本课程网络课件中的讲授内容是对教材的辅导性解说,是归纳、总结,多为知识点,这些都必须是要掌握的。在课程学习指导书中,每章节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具体的章节重点、要点,对这些一定要熟练掌握、能运用。指导书的每章节的后面都附有练习题,作为学员学习成绩考查的基本标准。 课程学习进度安排及课时分配 本课程学习共有课程讲授二十五讲,具体分配为第一章二讲、第二章三讲、第三章三讲、第四章四讲、第五章五讲、第六章二讲、第七章二讲、第八章四讲。要求每星期应学习一讲 每讲学习2个课时。

第一章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一、章节学习目标 1.理解我国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机,了解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了解当今整个时代发展的特征以及对基础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要弄清楚为什么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到 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熟悉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特点。 3.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育课程体系。 4.深刻认识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意义。 二、本章重点 1、要把握整个当今整个时代发展具有的特征以及对基础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时代特征:(1)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由此上述三个特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具有重要意义。而这种新时代的人才必须依靠课程与教学

新课程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要提高质量,应从上到下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是基础,提升小学科学教师素养、教学能力是关键,结合当地实际挖掘地方资源丰富科学课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 标签: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1 小学科学教材与教学现状 1.1关于教材 小学科学教材在很多方面都没有体现出学科的特点,教材在选择和编排方面的科学性不强,教材中的很多内容不利于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科学课主要在于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并且掌握一定的科学概念,但在小学的科学教材中,教师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不能选择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材,很多教材不仅排版的质量比较差,而且其难易程度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相符。教材的选择需要考虑学校所在的地区特色,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背景开展教学。 1.2关于教学 小学在开展科学课的时候都没有系统的规范,很多科学课的教师并不是具体的专业人员,科学课知识作为一门副课在大多数的小学存在,班级里学生的数量较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仅负担的学生人数较多,而且需要跨年级进行备课,这就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各种活动,而且需要学校提供大量活动器材和实物材料,并且配备相应的教具和学具,这对科学课教师而言,他们要承担的任务更是重上加重。学校的重視程度不足,相关的教学设施欠缺,这些因素不利于教师将规定的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1.3教育经费缺乏,教学资源跟不上、教学配套设施缺乏 没有经费投人,无科学实验室、教育设施奇缺难以适应和进行现代的科学教学。这让搞科学教学的教师感到非常困难,导致学生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落实的难度大。学校的学生从来没有进过实验室。要上科学课就干脆带学生读课本,这样很多的科学教学就变成了一种“走过场”。 2 小学科学教学有效策略 2.1完善保障制度、加大经费投入 一门课程的学科地位,取决于它的学科性质。小学科学新课程规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以促进未来国民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加强我国在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加强科学课程改革,首先须在思想

新高考背景下××中学发展的困局与突破调研报告

②班级学生相对固定,德育教育由副校长具体负责,政教处牵头和班主任的带领下进行。 (二)“分层走班”教学试点年级教师生调查 2019届、2020届两个年级在2017年上期,利用周末进行分层走班教学试点。 1.进行以上两年级试点任课教师调查问卷。 2.进行以上两年级试点学生的调查问卷。 二、学校面临的困境 1.教师观念转变的困境 选课走班的施行不仅增加了班级数,改变了现有教学的模式,而且学生还拥有自主选择教师的权利,同时教师还面临着素质提高的挑战,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从而使不少教师在教学上出现消极和倦怠行为,对选课走班打马虎眼,这严重影响了选课走班的教学质量。 2.教育管理的困境 一是教师常规管理复杂化。选课走班实施后每位教师要针对不同学情进行有差别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因此教师的集体备课、交流学习、教研组活动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生活与教学管理架构都需重构。 二是师生有效沟通存在障碍。选课走班教学下,行政班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对号入座”,但在教学班中,教师面对的学生不断变化和成倍增长,而有的教师又缺乏把“我的学生”变成“我们的学生”的理念,只能通过课堂渠道展开带有陌生感的临时性师生对话,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互不相识”。

三是学生学习管理复杂化。实行选课走班让教学班、行政班并存成为学校管理常态,却出现行政班管理职能弱化、教学班集体观念淡薄的现象,这会使两类班级的纪律、考勤、作业、辅导都变得困难,尤其是教学班。 四是学生德育出现“空档”。选课走班制下,由于学生的流动,行政班班主任只能对学生实行“间断性”的德育管理,而教学班教师又基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德育问题,这就容易出现学生德育的空白地带。 3.走班教学模式带来选科排课困境困境 走班排课是新高考改革带给中学的一项挑战,学生从单纯的文理分科,变为现在的“3+3”的20种或“3+1+2”的12种组合的选考模式组合,学校如何面对学生多种选科组合下师资力量的合理优化配置,是即将面临的一个很大困境。 4.师资结构失衡的困境 一是教师资源有限。选课走班下学生对教师、科目、时间、专业等有充分的选择权,但由于选课人数多、学科分类多、选择组合多,会多出成倍的教学班,导致教师、班主任们“教不过来、管不过来”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不同年级学生选课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冷热”课程,更会导致一些科目教师富余、另一些科目教师紧缺现象。加之不少教师对选课走班教学的适应能力亟须提高,这就更加剧了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师资源需求困境。 5.设施及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的困境 选课走班对学校的基础设施资源,如教室、理化生实验室、教具、多媒体等都有硬性要求,不仅要求学校扩充升级

新高考、新课改、新机遇、新挑战 —参加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有感

新高考、新课改、新机遇、新挑战—参加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有 感 为期四天的外出学习,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新高考改革后高中教育教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高考考试和招生改革就是指挥棒,对高中的教育教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浙江和上海几所学校的考察和学习,让我对这一轮的高考改革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高考改革实行的是3+3模式,语数外必考,其中英语实行一年两考,其他六科中任选三课,结合我省的情况这样的组合就有二十多种,这些对高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中在此就要通篇考虑,全局筹划,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做好对学生的选课指导,学生现在的选课决定了今后上大学的专业录取和今后的人生选择,所以高中阶段的选课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科学选课。 2、做好走班制教学工作,组合越多,意味着学校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越大,怎样科学分班,怎样解决走班制下的学生管理,怎样解决走班制下的科学评价等问题都成为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绕不过去的难题。 3、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高考录取“两依据一参考”原则改变了以往录取中的只看分数,分数成为了依据之一,素质评价将成为重要的参考。怎样科学公平公正的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也是学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现行的评价制度弄虚作假、应付了事肯定不适应新高考的要求,所以学校需要认真研究高考改革,结合学校实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制定自己的综合素质评价规则。 4、我校学生生源基础差,根据高考改革录取方向,我校学生参加高考的人数将大大降低,而以参加高职高专录取为主,这样我校在新高考后学校教学工作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处理好学术性高考和技术性高考的区分管理,怎样合理指导学生选择,怎样合理安排教育教学资源等问题也更为突出。

新课改下的教育观

新课改下的教育观 有人曾说,我们一些老师的教育是用昨天的观念和方法来教今天的儿童,让他们去适应明天 的生活。这个过程本身就不适应,然而我们教出的儿童要他们去适应明天,那更是我们现在 未知的生活,那就更不适应。教育观念的更新非常重要,有关专家指出:“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首先是观念的冲击,走进新课程,观念必须先’行’,没有教育观念上的真正转变,即使用上了再好的教材、再新的教法,也将走样、走味。”有专家提醒:“在培训中,一些教师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而急于操作,结果’一听就明白,一做就不会’,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对教师来说,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先进的教育观念,它是教学方法的引领。”要使我们的教育行为能为儿童未来的生活作准备,更好地顺应现代教学 理念,我们教师教育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日前,教育部长周淇在一次重要讲话中强调:课程教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 (一)转变课程观 “课程”是什么?传统的教学中,“课程”被理解为教材或课文,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 政府和教材编者所关注的事,它规定学校“教什么”,学校和教师就忠实有效地去传递、落实课程内容,完成课程任务。随着新课程的发展,课程不仅仅是教材、教学内容,而 且包括学生整个学习活动过程。课程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资源,意味着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学校课程由此重返生活世界,超越了课堂和教科书的限制,真正找回失落的主 体意识。把课程作为这样来界定,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扩展学生的学习 空间,丰富他们的生活世界,最大限度地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可以说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 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仅是课程的传授者、接受者,而是课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开发者。 (二)转变教材观 以往我们总认为“教材即知识”,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 因此,教材中罗列学生应掌握的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和应用法则,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认识 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不给教师、学生发挥空间和研讨的余地。 这种远离生活情境的“学科中心”的教材观,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相去甚远。

整合科学教学资源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整合科学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三和中心小学:刘旭明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修订后的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更加突出科学课程的特点,用活动统整科学知识、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使学生在有序的科学探究中形成科学概念,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养成科学态度。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借助一定的教学资源,创设直观丰富的教学情景,为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是重要而必需的。 一、教学资源生活化、结构化、现代化。 科学课程改革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思维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如《纸的秘密》《空气在哪里》《我们周围的动物》《选择健康食品》《使用工具》等课中需要的教学资源,均来自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立足于学生的需要和已有经验,选择贴近儿童生活、多种多样的资源开展探究活动。 为此,各校应重视对科学课实验设备和学生学具的添置、管理、维护和更新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对于大多数农村小学而言,可以采取教育部门购置一点、学生收集一点、教师自制一点、社区支援一点的办法,逐步建立和丰富科学教学资源库。 科学课上的教学资源尽管是多种多样的,但并非杂乱无章的,应该有体系、结构性地搜集整理。不同的教学资源有不同的优势和作用,如果我们加以系统整理、优化组合和合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将发挥预想不到的作用。 在具备相关教学资源、追寻科学课堂优化高效的背景下,学校教科室或教务处可在创建校本课程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学校教学资源、家庭课程资源和社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校各年级教研组可以以某一主题为中心开展研讨,探寻科学教学资源与其他学科教学的优化整合。如在《桥的形状和结构》教学中,可以使之与语文教材上的《影子桥》《南京长江大桥》《赵州桥》《卢沟桥上的狮子》《飞夺泸定桥》等整合,《我的大树》与《秋天到》《一片树叶》《白杨》《旅行家树》《高大的皂荚树》等结合。 二、充分挖掘学生资源 充分挖掘学生资源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即“一切以学生为本,以学生

新高考读写课程 第2讲-人与社会-公益事业与志愿服务-教师版

新课标、新高考、新思路---聚焦核心素养、获取关键能力 语篇精深、读写结合(教师版) 语篇二 语篇选择:201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 阅读理解B篇 语篇来源:《伦敦周刊》(The Week)2017年4月21日发表的文章I’m addicted to volunteering. Is that selfish? 主题语境:人与社会-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公益事业与志愿服务 语篇体裁:夹叙夹议 语篇字数:310词 “You can use me as a last resort(选择), and if nobody else volunteers,then I will do it.” This was an actual reply from a parent after I put out a request for volunteers for my kids lacrosse(长曲棍球)club. I guess that there's probably some demanding work schedule, or social anxiety around stepping up to help for an unknown sport. She may just need a little persuading. So I try again and tug at the heartstrings. I mention the single parent with four kids running the show and I talk about the dad coaching a team that his kids aren’t even on … At this point t he unwilling parent speaks up,“Alright. Yes, I’ll do it.” I’m secretly relieved because I know there’s real power in sharing volunteer responsibilities among many. The unwilling parent organizes the meal schedule, sends out emails, and collects money for end-of-season gifts. Somewhere along the way, the same parent ends up becoming an invaluable member of the team. The coach is able to focus on the kids while the other parents are relieved to be off the hook for another season. Handing out sliced oranges to bloodthirsty kids can be as exciting as watching your own kid score a goal. Still, most of us volunteers breathe a sigh of relief when the season comes to a close. That relief is coupled with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why the same people keep coming back for more: Connecting to the community as you freely give your time, money, skills, or services provides a real joy. Volunteering just feels so good. In that sense, I’m pretty sure volunteering is more of a selfish act than I’d freely like to admit. However, if others benefit in the process, and I get some reward too, does it really matter where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