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最新资料推荐------------------------------------------------------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序号序号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1 安全科学与工程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 兵器科学与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3 材料科学与工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昌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4 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苏州大学、安徽大学、郑州大学 5 草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 6 测绘科学与技术同济大学、武汉大学 7 城乡规划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 8 畜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9 畜牧学(自定)东北农业大学 10 船舶与海洋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11 大气科学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兰州大学 12 地理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13 地球物理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 14 地质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都理工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5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6 电气工程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17 电气工程(自

1 / 7

定)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 18 电子电气工程上海交通大学 19 电子科学与技术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2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21 法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 22 法学(自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3 纺织科学与工程天津工业大学、东华大学、 24 风景园林学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 25 工程大连理工大学 26 工商管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27 公安学(自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8 公共管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 29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30 管理科学与工程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31 管理科学与工程(自定)合肥工业大学 32 光学工程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33 海洋科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3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35 核科学与技术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6 护理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 37 化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38 化学(自定)福州大学、郑州大学、新疆大学、 39 化学工程与技术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大学、 40 化学工程

---------------------------------------------------------------最新资料推荐------------------------------------------------------ 与技术(自定)北京化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 41 环境科学与工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河海大学、浙江大学、 42 会计与金融清华大学 43 机械工程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44 机械工程(自定)上海大学、重庆大学 45 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46 基础医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4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4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定)新疆大学 49 建筑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50 交通运输工程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51 交通运输工程(自定)大连海事大学、长安大学 52 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53 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 54 考古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 55 科学技术史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6 科学技术史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7 控制科学与工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 58 口腔医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 59 矿业工程北京科

3 / 7

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60 理论经济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 61 力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宁波大学 62 林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63 林业工程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 64 临床医学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 65 临床医学(自定)天津医科大学、郑州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66 马克思主义理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 67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定)新疆大学 68 美术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69 民族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 70 农林经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71 农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2 农业工程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 73 农业资源与环境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74 轻工技术与工程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75 软件工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76 商业与管理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77 设计学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78 社会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79 社会政策与管理北京大学80 生态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 81 生态学(自定)西藏大学、青海大学 82 生物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

---------------------------------------------------------------最新资料推荐------------------------------------------------------ 业大学、中山大学、西南大学 83 生物学(自定)内蒙古大学 84 生物医学工程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院、东南大学 8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86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 87 世界史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88 兽医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89 数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 90 水产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91 水利工程清华大学、河海大学 92 体育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 93 天文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94 统计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 95 统计学与运筹学清华大学 96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 97 土木工程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 98 土木工程(自定)北京工业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 99 外国语言文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 100 外国语言文学(自定)延边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101 物理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102 戏剧与影视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 103 系统科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104 现代语言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

5 / 7

学 105 心理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106 新闻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107 信息与通信工程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108 药学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 109 药学(自定)暨南大学 110 冶金工程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 111 仪器科学与技术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12 艺术学理论北京大学、东南大学113 艺术与设计同济大学 114 音乐与舞蹈学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 115 音乐与舞蹈学(自定)中国音乐学院 116 应用经济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117 应用经济学(自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辽宁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118 语言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119 园艺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120 哲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 121 政治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122 政治学(自定)外交学院 123 植物保护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 124 植物保护(自定)贵州大学 125 中国史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 126 中国语言文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127 中国语言文学(自定)陕西师范大学 128 中西医结合北京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 129 中药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 130 中医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131 作物

---------------------------------------------------------------最新资料推荐------------------------------------------------------ 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132 作物学(自定)海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注:

1.不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标准而认定的学科;

2.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建议由高校自主确定的学科;注:

1.不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标准而认定的学科;

2.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建议由高校自主确定的学科;

7 / 7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 一流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通过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提升学术声誉和影响力,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建设一流学科需要高校制定全面、科学的方案,下面是一份供参考的高校建设一流学科方案: 一、建设目标 1. 建立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家和世界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研究机构。 2. 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吸引优秀国内和国际人才。 3. 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学术领域卓越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 4. 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开展以原创性、创新性、前瞻性为导向的学术研究。 二、建设路径 1. 提高师资水平。招聘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和青年科研骨干,为学科团队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建立科研评价制度,强调激励创新和实际贡献。 2. 加强学科建设。建立健全的学科评价机制,进行学科评估与后评估,从而不断优化学科建设方向和目标;强化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增强学科建设的国际化和国际学术声誉。 3. 加强科学研究。建立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长期稳定的学术合作关系;支持学科交叉研究,推进学科间的合作和融合;发挥学科优势,开展创新型研究,培育科学研究的优势特色。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实验室、设施、硬件条件,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技术平台,提升学科研究水平和能力。 三、建设重点 1. 科研创新:将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注重重点和关键领域的研究,提高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 2. 学科交叉: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建设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推动学科交叉创新和发展。

3. 人才引进:加强国际化人才引进,优先选拔有潜力的青年科学家和教师。 4. 奖励机制:建立严格的评价、奖励机制,鼓励师生参与科学研究,推动创新创新 发展。 四、落实措施 1. 建立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学科建设方案。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招聘计划,确定引进条件和政策。 3. 提高学科教育和科研经费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4. 建立和完善学科考核和评估体系,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 5. 建立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培育多学科交叉研究队伍。 6. 加强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建立国际化科研合作网络。 7. 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总之,高校建设一流学科既需要合理的规划设计,也需要科学的机制保障和协调管理。只有全面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综合实力,才能发挥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推动国家创新和 高质量发展进程。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学科

附件1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 “双一流”建设学科专业名单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 1. A类36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2. B类6所 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专业 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自定) 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林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自定) 外交学院:政治学(自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自定)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自定)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学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自定)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自定) 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自定)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得 尤为重要。作为大学的核心部分,学科建设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综合实 力和影响力。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是提升高校整体竞争力、培养高质 量人才的重要保障。本文将探讨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方案,致力于提 供一套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帮助高校实施学科建设,进一步推动国内 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定位和目标 1. 定位 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需要明确学科的定位。根据国家发展需求和高 校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学科的研究方向、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同时,

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合理划分学科的门类和专业方向,避免学科重复建设,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 目标 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是提升学科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具体表现为: •在学科的研究领域取得重要原创成果,具备一定的学科研究权威性和引领性; •培养高质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较大提升; •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团队和专家,能够与国际学界保持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 二、资源投入 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充足的资源投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力量,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高校需要提供合理的薪酬待遇和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同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支持,提高他们的学术能力和教学水平。 2. 实验室和设备 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需要良好的实验室和先进的科研设备。高校应该积极投入资金和资源,建设现代化的实验室和设施,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 3. 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科建设需要与国内外优秀学府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高校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进行讲座和学术交流,同时鼓励教师和

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一流学科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提升学科实力和学术水平,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下面是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加强学科建设的组织领导。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学科建设部门或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学科建设工作,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策略,明确学科发展目标和任务,完善学科评估和考核机制,加强学科建设与学校整体发展的衔接。 其次,要加大对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学科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用于引进优秀人才、购买设备器材、承担科研项目等。学校应制定专门的资金支持政策,落实学科建设专项经费,并加强与政府、企业等外部合作,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第三,要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学术人才。学科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学校应通过高薪聘请、国内外交流、引进青年教师等方式,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学术人才。同时,还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评价,提高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第四,要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学科建设应该突破学科壁垒,积极推动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合作创新。学校可组织学术研讨会、学术沙龙、学科研究团队等形式,促进学科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科建设的互动发展。 第五,要加强学科的科研创新能力。科研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内

容,学校应加大对学科科研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创新性科研项目,提高学科的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学科创新基地、科研平台等,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和支持。 最后,要加强学科的社会影响力。学科建设不仅要追求学术水平的提高,还应注重学科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开展科普宣传等活动,提高学科的知名度和声誉,为学科建设提供广阔的社会支持。 总之,一流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内容,需要学校充分重视和投入。通过加强领导、增加资金投入、引进人才、加强交流合作、提高科研能力和增强社会影响力等措施,才能够推动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为高校的整体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国双一流大学一共多少所

全国双一流大学一共多少所

什么是“双一流”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 1、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亦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

2、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 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 世界一流大学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 双一流建设学科有:北京大学的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等;清华大学的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 “双一流”建设实施推进的基本原则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2017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求,结合“双一流”建设实际,经广泛征求意见,确定总的工作原则是稳中求进、继承创新、改革发展。 稳中求进,即从建设基础出发,平稳开局,平稳过渡,平稳推进,不搞全体发动、推倒重来;继承创新,即充分考虑“211工程”“985工程”等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基础,继承好已有建设成效,同时创新建设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发展,即以改革为动力,既要坚持竞争开放、动态调整,打破身份固化,强化绩效激励,又要强调改革引领、深化综合改革,切实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提高质量。 双一流大学是如何评选的 (1)4类国内第三方评价:一是人才培养类,体现高校人才培养水平,涵盖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二是学科水平类,体现高校学科水平;三是贡献奖励类,体现高校学科的社会贡献;四是政策导向类,综合考虑高校服务国家重大需求、重大发展战略布局以及政策连续性等因素。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苏州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苏州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 苏州大学 二○一八年一月十九日 一、建设目标 (一)办学定位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之校训,坚持人才强校、质量强校、文化强校,依托长三角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努力将学校建成“人民满意,国际认可,世界尊重”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区域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 (二)发展目标 1.近期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学校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和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宏伟目标,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到2020年、建校120周年时,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区域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综合实力跻身全国高校前30位。 2.中期发展目标 到2030年、建校130周年时,有4-5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汇聚一批卓越科学家、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初步构建形成面向国际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科研创新体系、优秀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和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全面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跻身全国高校前20位。 3.远期发展目标 到本世纪中叶左右,有更多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三)学科建设总体规划 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刻领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核心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科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落实行动,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学科,加快建成多个世界一流学科,在此基础上引领带动我校全力冲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2.总体目标 在学校总体建设目标的框架内,瞄准国际国内一流,着力汇聚一流资源,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凝练学科建设方向,优化学科结构及资源配置机制,注重交叉融合,高举创新和特色的旗帜,通过“双一流”建设,使各学科方向特色更加鲜明,水平优势更加突出,学术团队的活力进一步展现,学术水平有较大提升,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得到加强,争取和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项目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产出一批具有重要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并以此带动和推进学校整体学科建设及各项事业的发展,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 3.建设任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