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史

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史

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史
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史

幻灯片1

第一章

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幻灯片2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概述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新中国建立后学校体育的发展。并对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幻灯片3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我国学校体育的沿革

第二节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

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幻灯片4

第一节我国学校体育的沿革

●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简况

●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幻灯片5

一、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简况

我国具有几千年的文化教育历史,古代学校从奴隶社会就开始出现,据史料记载,夏代已有称为“校”、“序”、“庠”等不同名称的学校。商代又出现了“大学”和“庠”两级施教的学校教育。西周时,学校又有发展,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但都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培养统治者和官吏的学校。当时,文化知识和书籍文献都为官府所垄断,所以说“学在官府”。

幻灯片6

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的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其中,射、御是军事技能的训练,也具有体育的性质。此外,“乐”中的舞蹈,也含有体育的意义。到西周时学校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系统。

幻灯片7

西周以后,东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由原来的“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兴起私人讲学、办学之风。但是,从西汉到清朝末年,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一般学校的教育内容,是以儒家的“五经”、“四书”为主,偏重德育、智育,教育思想是重文而轻武。

幻灯片8

唐代实行文举;武举分开的科举制度,宋朝开始兴办武学,文武教育于是截然分途。明、清用‘:八股文”的科举取士方法,学校教育更只是埋头读书、背书、写字、做八股文章。直到清朝末年,学习日本和欧美各国,开办了近代式的学校,在这些学校中才开始有体操(相当于体育)的教育内容,社会上也才开始有了西方式的体育活动。

幻灯片9

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简况小结

纵观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绵延未断,几经起落,步履蹒跚。但在整个封建社会中,由于受重文轻武思潮的影响,学校体育始终未能在学校教育中取得应有的地位,甚至基本被排除于学校教育之外,最终导致学校体育在我国古代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幻灯片10

二、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

发展概述

按现在一般的历史分期,是以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作为我国近代历史时期。但就体育而言,以清朝末年才开始引进西方近代体育,到“五四”运动时期,这段时间很短,还没有多少有关学校体育历史可以叙述。所以,我国体育界只好采取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作为我国近代体育时期。

幻灯片11

1.洋务运动时期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列强帝国不断入侵,广大中国人民为反对侵略,反对封建统治,不断起义,使清王朝内外交困,面临灭亡。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大官僚、大军阀,为了挽救他们的灭亡,推出了一次所谓“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他们主张学西方,兴办西学,开始创办西方式的新式学堂,包括军事学堂,并把西方体育引进到这些学堂中,把体操规定为学堂的学习课程,内容主要是瑞典式、德国式、日本式的普通体操,兵式体操和游戏等。并开展了以西方近代体育为主的各种体育活动,从而使中国学校教育首次出现了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虽然当时洋务派办的西方式学堂极少,但对西方近代体育在我国的传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幻灯片12

2.维新运动时期

甲午战争后,洋务运动失败,继起的是改良主义的维新运动。虽然维新运动为时极短,不过百日即宣告失败,但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维新派积极提倡西学,大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文化教育等知识。特别包括西方资产阶级全面发展教育学说,首次提出了在学校中必须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思想。认为各级各类学校都应重视体育、卫生和儿童少年身体的发育与健康。强调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幻灯片13

3.《奏定学堂章程》

随着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清朝政府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不得不推行“新政”进行改革。其中对教育制度的重大改革就是废除科举,兴办学校,并于1903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中都设立体操科。小学堂每周3学时,中学堂每周2学时,高等学堂每周3学时,这一新学制执行后,由于各级学堂都安排了体育课,从而使近代学校体育得到普遍实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无体育课的状况。幻灯片14

存在问题

由于新学制基本上仿效和抄袭日本的学制,因而受日本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课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千篇一律的兵式体操为主,不但呆板、枯燥,也不符合青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

当时由于体操教员缺乏,许多学堂都由退役士兵来充当教员,这些人不但不懂体育,不会教学,相反教风极差,所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体育尤其是体育课的实际效果。

幻灯片15

4、辛亥革命后学校体育的

“双轨现象”

辛亥革命后,新成立的民国政府对学校教育也采取了一些革新措施,但体育方面并无根本改变,仍沿袭清末军国民教育兵操为主的体操课;

另一方面由于受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的影响,许多学校则在课外开展球类和田径

为主的活动和竞赛,比较注意活泼、愉快、机智的运动。由于课内和课外两种明显不同的体系,形成了学校体育的“双轨现象”,这种现象直至l922年学制改革后才逐渐消除。

幻灯片16

5、“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时期,教育思想空前活跃。用先进,科学的观点论述体育的思想也陆续出现。其中最杰出、最具代表性的论述体育的理论文献,即为毛泽东同志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这篇文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我国体育以及学校体育的现状作了深刻的分析和尖锐的批评;并对体育的意义、锻炼的原则等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强调了学校教育必须德、智、体三育并重,这对促进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恽代英的《学校体育之研究》也极具代表性。

幻灯片17

6、1922年《壬戌学制》

1922年《壬戌学制》的出台标志着军国民主义在我国的没落。《壬戌学制》是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参照美国“六三三制”的形式并结合我国当时的实际制定的,它是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总成果。

幻灯片18

7、《新学制课程标准》

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的公布,正式将学校“体操科”改为“体育课”。废除原来的兵式体操,改为以球类、田径、游泳、普通体操等近代体育项目为主的教学内容,并纳入了生理卫生和保健知识。这是我国学校体育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幻灯片19

8.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规律和方法的探索及研究受到了体育教师的重视。当时较为流行的即,为“三段教学法”、“单元教学法”、“分类教学法”等等。这些方法虽然只是部分教师的初步尝试,其中还有不少缺点,但毕竟对学校体育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幻灯片20

9、课外活动、体育师资培养

这个时期学校课外活动及校内外运动竞赛比过去更加活跃,同时女子体育也有了很大发展,并逐步重视了对师资的培养。当时最为典型的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这两所学校在培养体育师资方面比过去有很大改进,从而使我国对体育师资的培养逐步完善和走向正轨;然而尽管在这一时期学校体育有了很大发展,但重文轻武和轻视体育的思想依然较为严重。

幻灯片21

10、两种政权与发展很不平衡的

学校体育

1927年国民党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同时共产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出现了两种政权,两个区域,学校体育的很不平衡。

幻灯片22

在国统区,成立了学校体育的领导机构,先后颁布了不少学校体育法令,并在此基础上于1940年3月公布了《各级学校体育实施方案》,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全面的学校体育实施方案。教育部还聘请国内外一部分体育专家编写了各种体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培养了体育师资,这一切反映了当时体育界有识之士对实施学校体育的某些设想和愿望。对近代学校体育产生过一定影响。

由于学校体育不被重视,所制定的一些体育法令和措施并没有得到贯彻和实施,学校体育经费严重缺乏。运动场地器材设备简陋不堪,体育课被视为“小四门”可有可无;课上“放羊式”现象普遍存在,课外只注重训练少数选手去夺锦标,从而使学校体育发展缓慢,学生健康状况极差。

幻灯片2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十分重视学校体育的开展

在苏区和解放区内,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并经常举行各种类型的运动竞赛和运动会。在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广大师生想方设法,因陋就简,土法自制,缓解了场地器材的不足,使根据地的体育活动呈现出一派热气腾腾的新气象。1941年创建的延安大学体育系,为解放区培养了一批体育干部。

幻灯片24

三、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一)初创阶段(1949—1957)

(二)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5)

(三)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

(四)改革开放,新的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

幻灯片25

(一)初创阶段(1949—1957)

1950年和1951年毛泽东曾两次作出“健康第一”的指示。1951年7月中华全国学生第15届代表大会的决议中也提出要“积极开展学校中的体育和文化娱乐活动,努力改进全国同学的健康状况,要使每一个,同学都具有强劲的体魄,能够胜任紧张的学习和繁重的工作。为了适应祖国国防建设的需要;应该注意提倡军事体育活动”。

幻灯片26

特别是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1953年毛泽东同志又将“身体好”作为三好学生的第一条,更强调了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性,对纠正轻视学校体育,忽视学生健康的状况起了重要作用。

幻灯片27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开始设立体育处,国家体委也设有群众体育司学校体育处,此后各省市、自治区也于1953年相继在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体育机构,使学校体育的发展有了组织保证。

幻灯片28

1952年教育部和国家体委联合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其中明确指出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体质,并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使他们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从而使我国学校体育的开展有了明确的目标。

幻灯片29

教育部于1952年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中正式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均开设体育必修课,每周2学时。1953年5月教育部发出《关于中学体育成绩暂时考查办法的通知》,又指出体育课是中学课程的一科,其成绩与其他各科成绩相同,按一门学科计算。

幻灯片30

1953年教育部组织翻译了苏联十年制体育教学大纲向全国体育教师进行介绍。1956年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并于1957年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参考书,从而使体育教学工作有了统一的规范要求。

幻灯片31

体育制度的建设。为了推动我国群众体育,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国家体委于1954年在参照苏联模式并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制定并公布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并要求初中毕业生达到《劳卫制》少年级标准,高中毕业生达到《劳卫制》一级标准。这一制度实施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幻灯片32

体育教师培养问题。1952年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体育学院—华东体育学院

(1956年改为上海体育学院)。此后,全国先后在中南、西南、西北等地办起了6所体育学院,创办了11所体育学校和中等体育专科学校,并在38所高等师范院校设立了体育系科,同时加强了对在职教师的业余进修,从而缓解了体育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师资的质量。

幻灯片33

(二)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5)

1958年在“大跃进”的影响下,教育战线也受到“左”的思想的干扰,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也曾出现以劳动代替体育,盲目追求指标,脱离实际等错误做法,违背了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规律。

1960年的三年经济困难,学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被迫减少或停止,学生体质普遍下降。

幻灯片34

体育教材建设。196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人力物力及时编辑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材。第一次明确提出学校体育应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的指导思想。根据我国国情把教材分为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以满足各地不同的要求,从而促进了体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幻灯片35

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好转,我国政府有关部门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学校体育要面向广大学生,首先上好每周二节体育课,同时坚持做好早操和课间操,安排好每周二次课外体育活动,在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基础上,适当组织学生的运动竞赛,并且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始试行《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从此学校体育运动又蓬勃开展起来。随着体育课质量的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运动队训练的恢复以及运动竞赛的正常进行,学生的体质有所增强。

幻灯片36

(三)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

“文化大革命”使教育蒙受了巨大损失,学校体育也遭到极大的破坏。建国17

年来学校体育所取得的成就被否定,管理失控,体育课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普遍被军训和劳动代替,教学工作全面混乱,教师队伍受到冲击和摧残,场地器材受到严重破坏。直至1971年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了转机,特别是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充分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前17年体育工作的成绩,使全国体育教师备受鼓舞。1972年全国召开了业余体校工作会议,使部分学校开始了业余训练。1973年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的召开,更对学校体育逐步走上正轨起到了推动作用;

幻灯片37

然而正当学校体育出现了较好的势态时,1974年的“批林批孔”使刚刚复苏的学校体育再次受到冲击。因此,从总体看,在“十年动乱”期间,我国学校体育基本处于混乱和停滞状态。

幻灯片38

(四)改革开放,新的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

1976年10月,长达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动乱终于结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全会之后党和政府拨乱反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发展,学校体育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学校体育的管理机构逐渐恢复并得到加强。

幻灯片39

健全了学校体育的管理机构。1977年教育部设立了体育司,国家体委恢复了学校体育处,各省、市、县、教育厅(局)也相应设立体育卫生处(科),并设有专门研究体育教学的体育教研室。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内部的管理体系也逐步健全。目前我国已建立并健全了学校体育的管理机构,从而保证学校体育工作向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幻灯片40

1979年5月在扬州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开始进入科学管理阶段。同年10月,教育部和国家体委联合下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和《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两个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的评定作了明确的规定;对体育课教学、课外活动、体育场地、器材、体育教师、组织领导、教学与科研等分别作了规定。在通过近10年施行的基础上,1990年3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而使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

幻灯片41

为了保证《条例》更好实施,国家教委还分别制定了大、中、小学生体育合格

标准。自1992年起在全国9省市试行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在此基础上,1998年在全国试行。总之,这些法规的颁布和新举措的实行,对推动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幻灯片42

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得到重视,学术气氛空前活跃。为了加强学校体育的科学研究,我国相继成立了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研究会以及十几个学校体育科研机构,并创办了《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学刊》等杂志,出版了一批专著和教材。1983年在苏州召开了首届全国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至今全国性的学校体育学术报告会和研究会已召开多次,并广泛开展了学校体育的国际交流,学术气氛十分活跃。

幻灯片43

为了研究和掌握我国青少年儿童的体质状况,于1979年对16个省市20多万学生进行体质调查研究,1985年再次对28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多万7~22岁学生进行了体质和健康的调查研究。通过两次大规模的调研,初步掌握了我国青少年儿童的体质状况、特点和规律,制定和完善了我国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机能、身体素质的评价标准。这一重大科研成果为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了依据。在此后的1990年和1995年2000年都分别进行了大规模的体质测试。

幻灯片44

1978年国家重新制定并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这套大纲和教材在总结以往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对我国体育教学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87年进行了修定;并在此基础上于1993年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

1997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验)也在部分省、市高级中学试行,并拟于2000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国普通高校也颁发了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全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还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实际编写了体育课本和参考书。

幻灯片45

为了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各地普遍进行了各种模式体育课的改革实验,体育教学模式已由比较单一发展到比较多样化。近几年,还进行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改革尝试,使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幻灯片46

学校课外运动训练工作不断发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为了提高我们国家的体育运动水平,为国家培养大批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条龙”的学校课外运动训练体制。目前全国已有26,000多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并在270多所中学进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50多所高等学校试行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同时在部分高校筹建中国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大大提高了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

幻灯片47

在课外体育活动方面,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内容丰富。修改后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更加切合实际,灵活性大,易于推广。因而推动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目前,学校运动竞赛十分活跃,从全国到省、市以及学校的运动会已基本形成制度。

幻灯片48

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较快。为了加强对体育师资的培养,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状况,党和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在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建立体育系、科,同时扩大现有体育系、科的招生名额。在中等师范学校增设体育班,并举办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函授班、进修班等,加快对体育师资的培养,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与此同时,我国还培养了一批体育硕士生和博士生来充实高校师资队伍,使我国体育师资短缺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师资质量明显提高。

幻灯片49

为了进一步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我国于198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评选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活动,1990年又举办了全国农村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活动。

幻灯片50

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备建设有所加强。体育场馆器材设备是保证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至今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积极改善学校体育的物质设备条件,特别在经济发达地区不少中小学已有了标准田径场、体育馆、游泳池,并增添了大量体育器材。

一些经济比较落后地区也本着勤俭节约,自力更生的精神,因陋就简、就地取材,自制简易器材设备,以缓解场地器材不足的矛盾。

幻灯片51

体育器材设备法规建设

1990年国家教委印发了《中、小学体育器材设备配备目录》更促使各地对学校体育器材设备的投资,进行规范化建设。

幻灯片52

1997年7月1日我国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之前,实行的是英国的教育制度。学校一直没有规定体育为必修课程。直到80年代末以来,香港中文大学率先规定体育为大学一年级必修课,并给学分。其后,浸会学院也把体育列为必修课。香港地区教育署于1985年和1986年先后颁布了《小学体育课程纲要》和《中学体育课程纲要》(初稿)。1991年首次举行中学体育会考,从而大大推动了香港地区学校体育的发展。香港地区学校每日有较短的课外活动时间,周六下午时间较长。但学校运动竞赛比较频繁。

幻灯片53

澳门地区的体育法令,对学校体育教学没有制定具体的规定,由各校自行安排。体育课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安排,每周两节,教学内容因地制宜。由于受场地器材限制,多数学。校不安排早操,但比较重视运动队的训练。

台湾地区的学校体育有较完善的体育法规和充裕的经费保证。小学每周5个学时体育活动,约占周总课时的1/4,体育课大多由班主任执教。而中学每周体育活动不得少于5学时,约占周总课时的l/6,体育课由专职教师执教。

幻灯片54

小结

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走过了曲折的发展道路,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我们应清醒

的看、到,学校体育发展还很不平衡,整体水平还不够高,在学校体育改革的长途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还要深入研究,使学校体育有更大的发展。

幻灯片55

第二节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

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

二、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幻灯片56

一、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

主要特征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校体育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学校体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特征

(二)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征

(三)学校体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特征

幻灯片57

二、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一)学校体育目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学校体育自确立以采,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始终以生物体育观为基础的。比较强调对人体的生物学改造,注重强身健体的生物学作用和由此派生出来的促进物质文明的功能。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体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突破了体育观上的单一生物观念,向着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转变,从而引起学校体育认识上的巨大变化。

幻灯片58

学校体育目标的追求也越来越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有: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目标;教养的目标;教育的目标;竞技的目标;娱乐的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等。这些目标互相联系,构成了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新体系,从而使我国学校体育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为核心,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竞技运动培养人才,满足学生精神娱乐等多方面的追求和享受,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学校全面教育中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幻灯片59

(二)学校体育向着追求阶段效益

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兴起,学校体育成了终身体育的主线,它不仅是终身体育的关键环节,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过去一般只强调阶段效益,即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效益。伴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学校体育也向着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幻灯片60

(三)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与

爱好以及能力的培养

近些年来,学校体育已开始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与爱好及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身体娱乐的能力;体育欣赏的能力以及体育意识的培养,并加强对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学校体育由追求阶段效益逐渐向追求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这一趋势必将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加强。

幻灯片61

(四)学校体育向着与健康教育

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牛岛宏博士指出:“全世界有近10亿儿童青少年,其中大部分是在学校读书。因此,学校健康教育的开展将为达到全球健康的目的提供一个极好的机会。因为今天的儿童青少年将会成为明天的父母、公民和领袖,他们的健康将影响未来世界。因此,一个紧迫的任务就是在学校规划中,将学校健康教育放在一个较重要的位臵。

幻灯片62

(五)学校体育逐渐向整体化

方向发展

学校体育主要是由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包括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两大部分组成。

幻灯片63

体育教学的研究成果较多,但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却异常薄弱,缺乏整体改革的思想与步骤,不利于学校体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近年来广大体育工作者从全面育人与终身体育的目标出发,开始重视对学校体育的整体研究和改革,强调学校体育的整体性,无论是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都是为整体目标服的,并从多方面挖掘两者结合所形成,的新的功能。如把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结合起来;把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同发挥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结合起来;把培养学生的共同要求同发展学生的个性结合起来等,以求得学校体育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幻灯片64

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只有在围绕整体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各个环节的特点,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幻灯片65

(六)学校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

向多样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也正在不断深化。伴随着“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等观点的确立,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的观念也正在改变,从“只管教,不管学”,“注入式”及“成人化”的教法向着致力于发展个性、培养兴趣,充分挖掘学生潜在能力的“学法”等多样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初步建立了综合体育教学方法的体系,在完善和改进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培养学生自学、自炼和创造能力的方法,加之运动训练的一些方法也移植到体育教学领域,使体育教学方法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综合方法体系。

幻灯片66

近年来还引进了一些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如发现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程序教学法、自主教学法等。广泛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从而加快学生掌握动作的进程;提高教学质量。

幻灯片67

实践证明,学校体育教学方法正伴随着教学思想的改变,教学内容的改革,向着

多样化、现代化的改革方向发展。

幻灯片68

(七)学校体育管理逐渐向科学化发展

学校体育管理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我国基本上建立并健全了学校体育的组织领导机构。

在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中都有专门负责学校体育的组织机构;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也相应设立了专门负责领导学校体育的组织机构;绝大部分地、市、县都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配备了体育专职干部,以便对学校体育实行宏观领导。

学校内部从校长、教导处、总务处、体育教研室、体育教师到班主任等体育管理的体系也已基本形成,并且各个环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实行高效的微观管理。

幻灯片69

“依法治体”是学校体育工作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包括《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中、小学《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以及《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等等,使我国学校体育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制度化方向发展。

幻灯片70

复习思考题

1.概述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所取得的成就。

2.回顾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的认识有哪些启示?

3.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有哪些特征?

4、你是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的?

简述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简述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关于乒乓球运动的起源,有各种各样的传说。按多数人的看法,乒乓球运动创始于英国,并由网球运动派生而来的说法比较可靠。 2.男子单打奖杯-圣·勃莱德杯的由来(时间:1929年地点:匈 牙利布达佩斯)1929年,在第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英国运动 员弗·佩里获得了单打冠军。为了赞扬弗·佩里所取得的成绩,英 国的乌德科克先生捐赠了以弗·佩里所在的圣·勃莱德乒乓球俱乐 部(伦敦)命名扣奖杯,作为男子单打比赛的优作胜奖杯。3.女子单 打奖杯---吉·盖斯特杯的由来(时间:1931年地点:匈牙利) 1931年,第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举行。 作为东道主的匈牙利乒乓球协会主席吉*盖斯特在锦标赛中,捐赠以 他的名字合名的吉*盖斯特标,作为女子凌晨单打比赛的优胜奖环。 4.女子团体奖杯-马赛尔·考比伦杯的由来(时间:1934年地点:法国巴黎)第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法国巴黎举行,在这次比赛中,首次设立了团体赛项目。作为东道主法国乒乓球协会主席马赛 尔·考比伦先生,捐赠了以他的名字命 名的马赛尔·考比伦杯,作为女子团体赛的优胜奖杯。 5.奖杯的流动和保存(时间:1926年一至今地点:世界各地) 所有奖杯都是流动的。各项冠军获得者可保持该项奖杯到下届世乒赛开始前,在杯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交给新的世乒赛争夺。唯有男 女单打冠军如果连续3次获得勃莱德杯或连续3次获得勃莱德杯或 连续4次获得盖斯特杯,则由国际乒联创作一个小于原奖杯一半的 复制品,永远由获得者保存 1.球台

球台的上层表面叫做比赛台面,应为与水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长2.74米,宽1.525米,离地面高76厘米。 比赛台面由一个与端线平行的垂直的球网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台区,各台区的整个面积应是一个整体。 双打时,各台区应由一条3毫米宽的白色中线,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区”。中线与边线平行,并应视为右半区的一部分。 2.比赛次序 单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合法发球,再由接发球员合法还击,然后两者交替合法还击。 在双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合法发球,再由接发球员合法还击,然后由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 再由接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此后,运动员按此次序轮流合法还击。3.一局比赛和一场比赛 在一局比赛中,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10平后,先多得2分 的一方为胜方。一场比赛由单数局组成。 一场比赛应连续进行,除非是经许可的间歇。 4.发球、接发球和方位的选择 在获得每两分之后,接发球方即成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至该局比赛结束,或者直至双方比分都达到10分或实行轮换发球法,这时,发球和接发次序仍然不变,但每人只轮发一分球。 在双打的第一局比赛中,先发球方确定第一发球员,再由先接发球方确定第一接发球员。在以后的各局比赛中,第一发球员确定后,第一接发球员应是前一局发球给他的运动员。 在双打中,每次换发球时,前面的接发球员应成为发球员,前面的发球员的同伴应成为接发球员。 一局中首先发球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首先接发球。在双打决胜局中,当一方先得5分时,接发球方应交换接发球次序。

乒乓球发展历程

乒乓球发展历程 乒乓球发展历程 乒乓球是球类运动之一。在中间隔有横网的长274厘米、宽152、5厘米的球台上进行。球直径37、2-38、2毫米,重量2、40-2、53克,白或黄色,用赛璐璐或塑料制成,打时有“乒乓”声,故名。 运动员各站球台一侧,用球拍击球,击法有挡、抽、削、搓、拉等。球须在台上反弹后才能还击过网。以落在对方台面上为有效。比赛 以11分为一局,采用三局二胜或五局三胜制。比赛分团体、单打、 双打等数种。 乒乓球运动于十九世纪末起源于英国。最初只是一种活动性游戏,球是用轻而富有弹性的材料制成,拍子阳雪茄烟盒盖之类的木质板,象打网球一样在桌上打,故称之为“桌上网球”。1900年左右,由 于轻工业的发展,球才改成用赛璐珞制成的空心球。此后,乒乓球 运动便逐步发展起来。第一次大型乒乓球比赛于1900年12月在英 国伦敦举行。参加比赛的有三百多人。比赛时,男运动员要穿上浆 领子的衬衣和坎肩,女运动员要穿裙子甚至还要戴帽子。 1926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正式成立,并决定举行第一届世界 乒乓球锦标赛。五十多年来,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运动员使用的球拍虽形状各异,得都是木制的,击出的 球的速度慢。力量小,谈不上什么旋转;打法也单调,只是把球推来 推去。 1903年,英国人古德发明了胶皮球拍,有力地促进了乒乓球技 术的发展。从1926年到1951年,世界各国选手大都使用表面有圆 柱形颗粒的胶皮拍。击球时增加了弹性和磨擦力,可以使球产生一 定的旋转,因而出现了削下旋球的防守型打法。这一打法在欧洲流 行长久,不少运动员采用这种打法获得了世界冠军。这一时期乒乓 球运动的优势在欧洲,其中匈牙利队成绩最突出,在117项次世界

中国舞蹈历史发展的几个特征(一)

中国舞蹈历史发展的几个特征(一) 内容摘要:中国舞蹈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随着社会制度的交替进步和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各种历史转型,从这些历史转型中,我们可以窥探中国舞蹈发展历史上的几个明显的特征。从原始娱神与娱人的宗教性、雅俗共赏的歌舞性、戏曲表演的程式性和当代舞蹈的专业性等几个渐次的变化,我们可以获知中国舞蹈发展的一些规律。 关键词:中国舞蹈历史发展娱人娱神 作为古老文明的多民族国家,中国舞蹈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舞蹈的起源以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为滥觞,其生成和发展经历了从图腾舞蹈文化到巫术舞蹈文化、百戏舞蹈文化,再到独立的舞蹈艺术文化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其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历史发展的社会形态意识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舞蹈文化的发展状况和舞蹈艺术的形态。本文在梳理中国舞蹈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过程中,对中国舞蹈历史发展中的一些特征加以阐释。 一、中国舞蹈早期的“娱神”特征 任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都具有不同的历史轨迹和规律,中国戏曲作为中国艺术领域最为辉煌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最初的形态就具备“娱人”与“娱神”的双重功能,与中国戏曲不同的是,中国舞蹈最初的形态只具备了“娱神”的单项功能,其原形结构则为原始的“宗教礼俗”。这些特征

从我国目前发现的古代崖画舞蹈图中可以略见一斑。 原始社会时期,舞蹈是原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出于审美的目的,而是出于原始生活的需要,那时的舞蹈主要表现在“图腾崇拜”“祭祀祈神”“生殖崇拜”“狩猎仪式”等领域。图腾是原始先民氏族神的标记,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和图腾信仰,图腾崇拜渗透到原始先民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在图腾崇拜下的原始先民,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图腾仪式中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如彝族“十二兽神”的舞蹈记载:“舞蹈伊始,男女巫列为一行,各执一柄扇形羊皮鼓,为首女巫击鼓起舞时,笙乐吹奏虎啸声,群巫按笙乐节拍舞蹈,舞蹈的主要情节是由为首的女巫带头表演仿效十二兽的声音和动作,以象征祭日十二兽的降临……”我国各民族之所以有众多的模拟鸟兽的舞蹈,与原始图腾崇拜的文化基因是密切联系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也是从这里开始起步的,从这里可以寻求到其文化原形结构。 二、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形态 远古时期,音乐和舞蹈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并肩发展的,乐和舞密不可分,“乐”时必有“舞”,“舞”时必奏“乐”。在《诗经》时代,随着民间诗歌的兴起,乐、舞又和诗歌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传统。对于这类中国舞蹈题材来讲,发展到唐代以至顶峰,主要有《阴康氏之乐》《葛天氏之乐》《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镬》和《大武》、唐代的《立部伎》《坐部伎》《十部乐》等古代大型的综合性艺术。

乒乓球发展史

乒乓球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自1926年第一届世乒赛举办以来,乒乓球这个19世纪的”宫廷游戏”,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发展成遍及世界五大洲的竞技体育运动,并于1988年列入奥运会的正式竞赛项目。 大约在1890年,英格兰运动员詹姆斯·吉布到美国旅行时,从美国带回了由美国人海亚特发明的赛璐珞空心玩具球,弹跳力很强。就稍加改进,逐步在英国和世界各地推广起来。 1900年---1902年,乒乓球活动传入日本。 1904年,乒乓球活动由日本传入中国上海。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世界乒乓球运动及其世界锦标赛经历了几个重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26—1951)欧洲乒乓球运动的鼎盛时期] 1926年至1951年共举行了18届世乒赛。参赛队主要来自欧洲,匈牙利队获得57.5项冠军,捷克斯洛伐克队获得25.5项,英国10项。除欧洲以外,美国获得过8项。这一阶段,欧洲队占绝对优势。 [第二阶段(1952—1959)日本队震动世界乒坛] 日本乒协于1928年加人国际乒联,1952年首次参加世乒赛,一举夺得女团、男单、男双、女双的4项冠军。这一时期共举行过7届世乒赛(19—25届)共产生49枚金牌,日本队夺得24项次,日本队的赫赫战绩使乒乓球运动的优势从欧洲转到了亚洲。 [第三阶段(1959——1969)中国队崛起,朝鲜队崭露头角] 1959年,中国运动员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男单比赛中为中国夺得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世界冠军。1961年至1965年,中国队又以独特的打法,夺得11项冠军。其中在1965年的第28届锦标赛中,中国队夺得5个冠军,达到了中国运动队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高峰;标志着中国男女队均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60年代后期,中国队没有参加第29、30届世乒赛。在第29届比赛中,朝鲜男队连续打败了欧洲强队,夺得团体亚军,女队也成为世界强队之一。 [第四阶段(1971—1979)欧洲队复兴,中国队重整旗鼓] 第31届世乒赛上,欧洲涌现出一大批有实力的年轻选手,瑞典队19岁的本格森连续战胜了中国队和日本队的强手,一举夺得男单冠军。第32届世乒赛上,瑞典男队打破了亚洲保持长达20年之久的团体冠军纪录。到了第33届,男单决赛是在欧洲选手之间进行的。中国队在33届和34届世乒赛上重新夺回男女团体冠军。 第五阶段(1981—1988)中国队攀上世界高峰,世界乒坛演变成“中国打世界”的局面。1981年,中国队在36届世乒赛上囊括7项冠军及5个单项的亚军,创造了世界乒坛55年来由一个国家包揽全部冠军的空前纪录。但在1989年的第40届世乒赛上,成绩滑至低谷,男队丢了团体、单打、双打冠军。整个80年代,中国男队从攀上世界高峰到跌入低谷,都是与欧洲队交手的结果。

感悟中国舞论文

民族舞蹈是代表各个民族的风格特征,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汉族民间舞、藏族舞、蒙古族舞、维吾尔族舞、傣族舞、彝族舞、朝鲜族舞,这七种民族舞。 一、汉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汉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在民间中广为流传的有龙舞、狮舞、灯舞、绸舞、秧歌等等。现经专家整理加工已进入课堂的有东北秧歌、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 二、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在素称“世界屋脊”的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上,生活着能歌善舞、具有悠久歌舞传统的藏民族。几百万藏族同胞勤劳、纯朴,善于以歌抒怀,借舞抒情。银白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莽原,正好引吭高歌,河谷飞平坦的坝子上可以尽情欢舞。大自然造就了藏族人民优美的歌喉、矫健的体魄,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豪迈的现实生活则是他们即兴歌舞创作的源泉。人民在歌舞中欢庆佳节,也在歌舞中祭祀祈祷,用歌舞来伴随劳动,也以歌舞赞美爱情与生活,歌舞活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而西藏舞蹈与歌唱艺术密切结合,以歌中有舞、舞中有歌的独特艺术风格著称。 三、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大草原上,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由于长期的游牧狩猎生活和受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蒙古族与其他东方民族差异很大,形成了强悍、矫健的体魄和桀骜不驯、勇往直前的性格,同时也创造了富有草原文化气息的、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草原游牧舞蹈——蒙古族舞。他们的民间舞蹈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欢快,具有粗犷、剽悍、质朴、庄重的鲜明特点,洋溢着来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呈现出一派豪放与自信的“天之骄子”的气概。 四、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中国维吾尔族自古居住在中国的西北部新疆,它是我国最大的省区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艺术遗产,其中歌舞艺术更是绚丽多姿,因此自古以来即以“歌舞之乡”著称。维吾尔族舞蹈与其他民间舞蹈一样来自于生活。维吾尔族人民早先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大草原上,后移居至西域(今新疆),由草原牧骑生活发展到地区的农业生活,在不同历史时期信奉过萨满、摩尼、佛、伊斯兰等宗教。这种经济生活和宗教文化在维吾尔族舞蹈中留下了多重的文化印迹,使之既有历史中《胡腾》、《胡旋》的风韵,又有萨满跳神的姿态;既有古波斯、阿拉伯舞蹈的神态,又有邻近民族舞风的余味。维吾尔族舞蹈在继承古代鄂尔浑河流域和天山回鹘族乐舞的传统基础上,又吸收古西域乐舞的精华,经过历代新疆各族人民的艺术创造和长期发展与演变,不断追求完善,形成具有多种形式和特殊风格的深受人民喜爱的民间舞蹈艺术。 五、傣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乒乓球发展历史

乒乓球发展历史 上传: 许秀华更新时间:2012-3-7 阅读:124 1927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ITTF,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Federation)正式成立, 并决定举行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五十多年来,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运动员使用的球拍虽形状各异,但都是木制的,击出的球的速度慢。力量小,谈不上什么旋转;打法也单调,只是把球推来推去。 1936年,第十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匈牙利布格拉举行,大赛中出现了令人惊叹的局面。男子团体冠军争夺赛,在罗马尼亚和奥地利进行。比赛从星期天21时进行。熟料双方派出三名削球手,由于打法相同,双方水平又接近,且都用了蘑菇战术,不肯轻易挑板,而且企图从对手的失误中取胜。比赛进行到三时还是2:2。当地规定,公共场所必须在3时关闭,惹来了警察干涉,最终耗时31时奥地利才以5:4战胜。 1903年,英国人古德发明了胶皮球拍,有力地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从1926年到1951年,世界各国选手大都使用表面有圆柱形颗粒的胶皮拍。击球时增加了弹性和摩擦力, 可以使球产生一定的旋转,因而出现了削下旋球的防守型打法。这一打法在欧洲流行长久,不少运动员采用这种打法获得了世界冠军。这一时期乒乓球运动的优势在欧洲,其中匈牙利 队成绩最突出,在117项次世界冠军中,他们获57项次,占欧洲队的一半。但这种球拍只能以制造下旋为主。人人皆此,磨来守去,即使夺得了冠军也毫无意义。 20世纪50年代初,奥地利人发明了海绵球拍,日本运动员道德在世界比赛中使用,并 一举夺取得第十九届世界锦标赛的四项冠军,打破了欧洲运动员的垄断地位。由于日本运动员利用这种球拍创造的远台长抽进攻型打法,具有正手攻球力量大,速度快,发球抢攻威胁大等优点,因而速度慢、旋转弱、攻击力不强的欧洲防守型打法被逐渐取代,使日本夺得了 五十年代乒乓球运动的优势。1952年到1959年,在49项次世界冠军中,日本队夺得24次项次,占47%。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一次大提高。

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的关系

1 中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起源 人类的体育文化产生于生产劳动和生产劳动教育, 原始时代的体育得益于宗教祭祀活动的舞蹈, 部落纷争的军事格斗, 猎取野兽的射杀搏击, 娱乐休闲的玩耍游戏, 以及健身祛病的医疗养生, 不管是根植于教育的身体活动技能传授, 还是具有强烈对抗色彩的竞技体育, 其本源是相同的, 其实质是相通的。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是两种亲缘关系十分相近的文化种类, 一是它们有共同的表达方式, 那就是人的肢体语言, 即身体的动作、姿势构成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 二是都有走向比赛的倾向, 但不同之处是前者把比赛作为一种手段, 而后者把比赛演绎成为一种目的; 三是这两种活动都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儿童时期, 即生长教育阶段; 四是在哲学层面上,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描述和构造未来人类的特征。学校体育侧重说明这种特征的必要性, 而竞技体育则侧重探索各种特征的可能性。 2 中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经历的文化轨迹 几十年来, 走进学校的体育教育与走进社会的竞技体育, 在目的、内容、方法、价值观念、管理体制等方面出现了差别。学校体育由一种职前教育训练走向终身教育, 提出终身体育的目标。由于现代社会对知识的青睐, 对体能的藐视,对智慧的崇拜, 对健康的忽视, 使得学校体育承担起了“健康”、“体质”的任务; 而竞技体育由于功利目的的趋势, 在专门化、专项化、专业化上越走越远, 走上了由业余体育向职业体育发展的道路, 在这一过程中甚至出现了许多类似服用兴奋剂、球场暴力之类的社会问题。然而, 国际国内的有识之士已经看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背离出现的严重后果, 于是不断呼吁竞技体育、奥林匹克要回归体育的教育文化本原,努力排斥商业化的影响, 走竞技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道路,求得世界体育持续、繁荣的发展。 2. 1 中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的对立 中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的对立有其特殊的原因,这原因有来自历史的, 也有来自现实的, 由于管理体制造成的, 还有利益冲突形成的。 2. 1. 1 历史文化缘由: 从历史文化渊源来看, 中国传统文化是排斥竞技体育的。据有关专家研究, 在过去的100年中,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的文化冲突至少发生了三次。第一次, 学校体育中的“兵操废除之争”。在维新派首创推行的“废科举、兴学堂”的浪潮中, 以德国体操为代表的“西洋兵操”传入了官办学堂。这种体操很容易与中国“富国强兵”的民族愿望相结合, 从此, 我国学校体育就开始了长达20年的“兵操体育”, 其内容主要是整队、步伐操练等各种军事训练科目, 与西方竞技体育基本无缘。1915年后中国官办学堂在课外开始开展竞技体育, 出现了“课上是兵操, 课外是竞技”的所谓“双轨制体育”, 引发了著名的“兵操废存之争”, 这场争论最终承认了竞技体育的客观存在; 第二次, 是30年代的“土洋体育之争”。有人主张提倡“土体育”, 脱离“洋体育”不再参加奥运会和远东运动会, 理由是竞技体育有损健康等等。中国的国民体育应提倡养生术, 学校体育主要练习拳棒和兵器, 以便祛病延年、锻炼筋骨。这场“土洋之争”的实质是我国传统体育界的“国粹派”与西方体育不断较量、抗争的延续。第二次的撞击, 实际是以传统体育和西方体育的相互承认和融合而宣告结束。第三次, 发生在本世纪的80年代, 有一种观点认为增强体质的活动才是“体育”, 因而称体育为“体质教育”, 而竞技运动主要目的是创纪录、夺金牌, 是国外“竞技普及派”搞得“运动铸型”, 而不是体育。中国近现代体育文化三次碰撞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不承认竞技运动是体育是不符合实际的, 也是不符合体育文化发展逻辑的。当然, 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毕竟有某些质的区别, 抓体育工作只重竞技和金牌, 而忽视全民建身, 忽视青少年的体育教育, 这种缺憾迟早会产生严重后果, 也是必须改正的。 2. 1. 2 现实原因: 本世纪50 年代, 一种比前苏联更为集中的“举国体制”模式, 在中国体育界确立起来, 这是计划经济发展在体育界必然产生的结果。紧接着三年自然灾害, 在这一时期, 这一体制确实保护了运动员和体育事业。继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使这一训练体制更加游离于教育, 这是因为文化大革命首先砸烂了教育, 砸烂了训练体制所依附的学校,于是运动训练成为体育行政部门下的独立拨款的一个事业系统。1979年通过的关于学校体育的两个《暂行规定》虽然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但体育与教育没有在有关竞技体育这一实质性的问题上达成一致。直到1990年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才写上了学校应“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有条件的学校经过批准“可以开展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 2. 2 两个不相容的运动训练竞赛管理体制 80年代后, 在体育社会化的改革呼声中, 许多高等学校提出创办高水平运动队, 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于是,

舞蹈鉴赏论文、

经由几个礼拜的舞蹈鉴赏课,让我对舞蹈有了一定的认识。我国舞蹈的发展历史悠久,主要由以下几个特点:从先秦时代的模拟狩猎或欢庆丰收为主到现代的舞蹈多元化发展;我国各地域和各个时期的舞蹈各具特色。尤其是在唐朝多元文化的大国里,达到一个更趋成熟的新境界,此时乃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发展的最高峰。在此之后中国的舞蹈走向成熟,宋元明清不断的改进和融合,使得我国的舞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唐代舞蹈式样之多,种类之全,分类之细,皆为历代所不能企及.供欣赏、娱乐的表演性舞蹈如风格独特的健舞、软舞;具有统一、严谨结构的大型多段套曲乐舞大曲等。兼备了礼仪性、艺术性与欣赏性的宫廷乐舞燕乐如十部乐,大多以各民族国名、地名为乐部名称,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乐舞。坐部伎、立部伎的内容,都是歌颂当时执政帝王的,舞蹈形式富丽华美,多采用传统舞蹈。此外,寺院和民间还有具有一定欣赏价值的各类祭祀舞蹈以及带故事情节的、有人物角色的歌舞戏如《踏摇娘》等。在唐代,王公贵族、文臣武将、文人学士都以表演舞蹈为乐,以精于舞蹈为荣。虽然专业歌舞伎人社会地位卑贱,但舞蹈艺术本身却广泛受到人们的重视。统治阶级,特别是帝王本人对舞蹈艺术的喜爱和提倡,对舞蹈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宋代舞蹈主要表现在有 3个方面:宫廷队舞、民间队舞和百戏中的舞蹈。宋代在唐代队舞的基础上发展为小儿队舞和女弟子队舞。宋代的民间舞蹈十分兴盛。每逢新年、元宵灯节、清明节天宁节(皇

帝的生日),民间舞队非常活跃。《武林旧事》所记的元夕舞队有70种,这70种舞队有许多节目至今尚在民间流传。北宋开始有了杂剧以后,在春秋圣节三大宴的娱乐节目中,仍然是以百戏、队舞、杂剧相间演出。它们长期并行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中国戏曲中包含的载歌载舞、武术杂技种种要素,与中国古代的歌舞大曲、参军戏、歌舞戏等,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元代以信仰萨满教(巫教)和嘛教(佛教)为主,在元朝的宫廷队舞充满了宗教迷信色彩。元代宫廷队舞,共分4队,元旦用《乐音王队》,天寿节用《寿星队》,朝会用《礼乐队》,宣扬佛法用《说法队》。每队分10个小队。在《乐音王队》的10个小队中,引队是乐队,有两个妇女队,一奏长春柳之曲,一执牡丹花舞,在第10小队中还有妇女作花稍子鼓舞,其余都是男子队舞,扮成神鬼相。在《说法队》中还有扮成八大金刚相的舞蹈。此外,还有《宝盖舞》《日月扇舞》《幢舞》、《伞盖舞》、《金翅鹏舞》,都是具有宗教色彩的舞蹈。元朝最著名的赞佛舞蹈,是元顺帝时创制的《十六天魔舞》,名为赞佛,实为娱人,在宫中演出时只有受过秘戒的宦官才准观看,并严禁民间演出。 明清时期,戏曲已成为最受群众欢迎的重要艺术形式。戏曲舞蹈在清代已经具有严格的程式、表现力强,技艺高超的特点。而舞蹈,是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舞蹈,直接继承了唐宋歌舞大曲和古代传统舞蹈艺术,经过历代戏曲艺人的加工创造,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和表演方法。在明清戏曲剧目中,保存了相当丰富的舞蹈

中国舞蹈史教学大纲

中国舞蹈史教学大纲 中国舞蹈史(一) 中国古代舞蹈史部分 前言 舞蹈,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通过舞蹈,我们可以窥见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舞蹈既是艺术之母,又是人类文化的启蒙者。原始人类从本能的情绪情感的发泄到生存欲望的表达、实现,都是依靠动作来完成的。动作浓缩了原始人的思想情感、情绪和激情,孕育了原始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舞蹈文明史,它是中国文化极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并掌握中国舞蹈文化发展的历史,是舞蹈表演、创作和研究人员的必修之课。 一、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中国舞蹈史的讲授,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修久的舞蹈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宏扬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帮助他们树立起为祖国舞蹈事业献身的信念。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国舞蹈发生、发展的状况及其各阶段的审美特征、艺术风范,以便能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舞蹈、感受舞蹈、传播舞蹈,促使他们在一个高层次上进行舞蹈的学习、表演、欣赏、评论以及创作、教学与研究。 二、课程内容的安排 第一章原始舞蹈 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从能上能上几个方面来把握原如舞蹈与原如生活的密切联系,认为原始舞蹈在原始社会并非是一种审美活动,而是原始人类一种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是原始人生活的必然内容之一。因为它不仅是原始人宣泄情绪情感、表达愿望的有效手段,同时更是其生存的重要方式。正如闻一多总结原始舞蹈的性质时所言:“以综合性的形态动员生命;以律动性物本质表现生命;以实用性的意义强调生命;以社会性的功能保障生命。” 一、原始人与舞蹈 1、不以审美为目的的活动 2、画中的舞蹈形象 二、原始舞蹈的种类 1、图腾祭祀 2、劳动生产 3、战争生活 三、原始舞蹈的性质 1、强烈的功利目的 2、高度的生命情调

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史

幻灯片1 第一章 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幻灯片2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概述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新中国建立后学校体育的发展。并对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幻灯片3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我国学校体育的沿革 第二节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 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幻灯片4 第一节我国学校体育的沿革 ●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简况 ●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幻灯片5 一、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简况 我国具有几千年的文化教育历史,古代学校从奴隶社会就开始出现,据史料记载,夏代已有称为“校”、“序”、“庠”等不同名称的学校。商代又出现了“大学”和“庠”两级施教的学校教育。西周时,学校又有发展,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但都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培养统治者和官吏的学校。当时,文化知识和书籍文献都为官府所垄断,所以说“学在官府”。 幻灯片6 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的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其中,射、御是军事技能的训练,也具有体育的性质。此外,“乐”中的舞蹈,也含有体育的意义。到西周时学校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系统。

幻灯片7 西周以后,东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由原来的“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兴起私人讲学、办学之风。但是,从西汉到清朝末年,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一般学校的教育内容,是以儒家的“五经”、“四书”为主,偏重德育、智育,教育思想是重文而轻武。 幻灯片8 唐代实行文举;武举分开的科举制度,宋朝开始兴办武学,文武教育于是截然分途。明、清用‘:八股文”的科举取士方法,学校教育更只是埋头读书、背书、写字、做八股文章。直到清朝末年,学习日本和欧美各国,开办了近代式的学校,在这些学校中才开始有体操(相当于体育)的教育内容,社会上也才开始有了西方式的体育活动。 幻灯片9 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简况小结 纵观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绵延未断,几经起落,步履蹒跚。但在整个封建社会中,由于受重文轻武思潮的影响,学校体育始终未能在学校教育中取得应有的地位,甚至基本被排除于学校教育之外,最终导致学校体育在我国古代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幻灯片10 二、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 发展概述

2021年剖析中国舞蹈历史发展规律论文

2021年剖析中国舞蹈历史发展规律论文 作为古老文明的多民族国家,中国舞蹈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舞蹈的起源以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为滥觞,其生成和发展经历了从图腾舞蹈文化到巫术舞蹈文化、百戏舞蹈文化,再到独立的舞蹈艺术文化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其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历史发展的社会形态意识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舞蹈文化的发展状况和舞蹈艺术的形态。本文在梳理中国舞蹈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过程中,对中国舞蹈历史发展中的一些特征加以阐释。 一、中国舞蹈早期的“娱神”特征 任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都具有不同的历史轨迹和规律,中国戏曲作为中国艺术领域最为辉煌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最初的形态就具备“娱人”与“娱神”的双重功能,与中国戏曲不同的是,中国舞蹈最初的形态只具备了“娱神”的单项功能,其原形结构则为原始的“宗教礼俗”。这些特征从我国目前发现的古代崖画舞蹈图中可以略见一斑。 原始社会时期,舞蹈是原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出于审美的目的,而是出于原始生活的需要,那时的舞蹈主要表现在“图腾崇拜”“祭祀祈神”“生殖崇拜”“狩猎仪式”等领域。图腾是原始先民氏族神的标记,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和图腾信仰,图腾崇拜渗透到原始先民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在图腾崇拜下的原始先民,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图腾仪式中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如彝族“十二兽神”的舞蹈记载:“舞蹈伊始,男女巫列为一行,各执一柄扇形羊皮鼓,为首女

巫击鼓起舞时,笙乐吹奏虎啸声,群巫按笙乐节拍舞蹈,舞蹈的主要情节是由为首的女巫带头表演仿效十二兽的声音和动作,以象征祭日十二兽的降临……”我国各民族之所以有众多的模拟鸟兽的舞蹈,与原始图腾崇拜的文化基因是密切联系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也是从这里开始起步的,从这里可以寻求到其文化原形结构。 二、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形态 远古时期,音乐和舞蹈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并肩发展的,乐和舞密不可分,“乐”时必有“舞”,“舞”时必奏“乐”。在《诗经》时代,随着民间诗歌的兴起,乐、舞又和诗歌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传统。对于这类中国舞蹈题材来讲,发展到唐代以至顶峰,主要有《阴康氏之乐》《葛天氏之乐》《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镬》和《大武》、唐代的《立部伎》《坐部伎》《十部乐》等古代大型的综合性艺术。 据《吕氏春秋》记载,《葛天氏之乐》就是远古时期一个部落的乐舞,该乐舞共分为《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八个乐段,每段都表现鲜活的主题,表现了先民们对丰收的祈求、对天地祖先的崇拜以及对人类的赞美。 三、既“娱神”又“娱人”的双重发展特征 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不断前进,奴隶社会制度和封建社会制度的相继建立,舞蹈也逐渐地告别了它的原始形态,如果说原始社会先民们的最初舞蹈是生命形态的原始记录的话,那么,到了奴隶社会,先

乒乓球历史

乒乓球历史 起源于英国,由网球运动派生而来。19世纪后期,英国一些大学生在室内以桌为台,书为网,酒瓶软木塞为球,在桌上推来挡去,形成"桌上网球"游戏。1890年左右英格兰著名越野跑运动员吉布(James Gibb)从美国带回空心赛璐络球,代替软木塞。因赛略络球击在木板拍上发出乒乓声响,故称"乒乓球"。1891年英国的巴克斯特(Charles Bakst)申请乒乓球商业专利。 1900年12月英国在伦敦举行有300余人参加的乒乓球比赛。1902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坪井玄道将乒乓球活动引入日本,1904年上海四马路一家文具店的经理王道平从日本购买了10套乒乓球器材,将乒乓球活动介绍到中国来。20世纪20年代,乒乓球逐渐在欧洲、美洲和亚洲各国广泛开展。1903年英国的古德(Gude)发明胶皮球拍,随即旋转削球的打法问世。1926年起举办世界乒乓球锦标赛。50年代日本使用海绵贴面球拍,推出弧圈球、发球抢攻的打法。60年代中国首创近台快攻打法。乒乓球台面长2.74米,宽1.525米,离地0.76米,中央有一垂直的球网将台面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台区。球拍大小、形状、重量不限,但板面覆盖的颗粒胶厚度至多2毫米。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制。每局比赛先得21分者为胜,如20平后,则先多得2分者为胜。乒乓球比赛分男、女团体,男、女单打,男、女双打和男女混合双打7个项目。1988年乒乓球进入奥运会,设男、女单打,男、女双打4个项目。 2004年第28届奥运会4项比赛共172名运动员参加,其中男、女单打各64名,双打各22对。单打项目有3条获得参赛资格的途径:首先,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公布的世界排名前20名的运动员,每个协会最多只能两名;其次,洲际奥运会预选赛成绩最好的运动员,亚洲11名、非洲6名、欧洲11名、拉丁美洲6名、北美洲3名、大洋洲3名;最后,世界奥运会预选赛的前三名。东道国澳大利亚有1人自动获得参赛资格。双打项目根据洲际奥运会预选赛确定运动员的参赛资格,各洲的名额为:亚洲6对、非洲3对、欧洲6对、拉丁美洲3对、北美洲2对、大洋洲2对。每个协会每个单打项目最多3名运动员,每个双打项目最多1对。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乒乓球比赛将从8月14日—23日在the Galatsi Olympic Hall举行,其中决赛是在8月20日—23日进行。 跳水历史 起源于游泳运动的发展过程。5世纪时,古希腊陶瓶上已有一群男孩头朝下跳水的描绘。17世纪,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中海、红海沿岸一带的港口,盛行从岸上、桅杆上跳入水中的活动。现代跳水运动始于20世纪,1900年瑞典运动员在第2届奥运会上表演了跳水,1904年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根据起跳动作的方向和结构,可分为向前、向后、向内、反身、转体5组。每组均有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每个动作又有不同的难度系数。根据跳水空中姿

中国古典舞参考文献

中国古典舞参考文献 中国古典舞从其源来说,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复苏,是戏曲舞蹈的复苏,是几千年中国舞蹈传统的复兴。十分明显,它的审美原则不是什么新发明,而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流传和延续,是用一根长线从古串到今的,这些原则非但在戏曲中可见,在唐宋乐舞中,在汉魏“舞戏”中,甚至在商周礼乐中,都能见其蛛丝马迹它的文化特征;就其流来讲,它是在原生地上生成的一个崭新的艺术品类,这是一个可以和芭蕾舞、现代舞相媲美的新的舞蹈种类,这个衍舞种是地道的中国货。 中国古典舞范本一: 1 高伟;雷娟;;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中“元素”教学的积极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2 刘青弋;;关于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范畴与概念丛[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金浩;;论中国古典舞创作的“后身韵时段”[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季鹰;;对身韵教学在中国古典舞学科中功能与价值的再认识[J];北京舞蹈学院学 报;2007年03期 5 刘曼利;;从《扇舞丹青》看“舞蹈呼吸”[J];剧影月报;2006年04期 6 杨瑞燕;;对中国古典舞身韵基础教学的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年S1期 7 汪丽红;;谈中国古典舞的美学特征与基础训练[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任亦男;;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陈煜芳;;试谈当前高校中的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J];文史博览(理论);2007年03期 中国古典舞参考文献范本二: 1.资华筠:《舞蹈生态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版。 2.资华筠、王宁、资民筠、高春林:《舞蹈生态学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3.叶宁:《舞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

浅析中国舞蹈历史发展的几个特征

浅析中国舞蹈历史发展的几个特征 作为古老文明的多民族国家,中国舞蹈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舞蹈的起源以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为滥觞,其生成和发展经历了从图腾舞蹈文化到巫术舞蹈文化、百戏舞蹈文化,再到独立的舞蹈艺术文化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其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历史发展的社会形态意识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舞蹈文化的发展状况和舞蹈艺术的形态。本文在梳理中国舞蹈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过程中,对中国舞蹈历史发展中的一些特征加以阐释。 一、中国舞蹈早期的“娱神”特征 任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都具有不同的历史轨迹和规律,中国戏曲作为中国艺术领域最为辉煌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最初的形态就具备“娱人”与“娱神”的双重功能,与中国戏曲不同的是,中国舞蹈最初的形态只具备了“娱神”的单项功能,其原形结构则为原始的“宗教礼俗”。这些特征从我国目前发现的古代崖画舞蹈图中可以略见一斑。 原始社会时期,舞蹈是原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出于审美的目的,而是出于原始生活的需要,那时的舞蹈主要表现在“图腾崇拜”“祭祀祈神”“生殖崇拜”“狩猎仪式”等领域。图腾是原始先民氏族神的标记,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和图腾信仰,图腾崇拜渗透到原始先民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在图腾崇拜下的原始先民,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图腾仪式中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如彝族“十二兽神”的舞蹈记载:“舞蹈伊始,男女巫列为一行,各执一柄扇形羊皮鼓,为首女巫击鼓起舞时,笙乐吹奏虎啸声,群巫按笙乐节拍舞蹈,舞蹈的主要情节是由为首的女巫带头表演仿效十二兽的声音和动作,以象征祭日十二兽的降临……”我国各民族之所以有众多的模拟鸟兽的舞蹈,与原始图腾崇拜的文化基因是密切联系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也是从这里开始起步的,从这里可以寻求到其文化原形结构。 二、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形态 远古时期,音乐和舞蹈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并肩发展的,乐和舞密不可分,“乐”时必有“舞”,“舞”时必奏“乐”。在《诗经》时代,随着民间诗歌的兴起,乐、舞又和诗歌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传统。对于这类中国舞蹈题材来讲,发展到唐代以至顶峰,主要有《阴康氏之乐》《葛天氏之乐》《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镬》和《大武》、唐代的《立部伎》《坐部伎》《十部乐》等古代大型的综合性艺术。 据《吕氏春秋》记载,《葛天氏之乐》就是远古时期一个部落的乐舞,该乐舞共分为《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八个乐段,每段都表现鲜活的主题,表现了先民们对丰收的祈求、对天地祖先的崇拜以及对人类的赞美。

乒乓球的起源与发展

乒乓球的起源与发展 乒乓球运动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英国,由英国贵族在社交场合在桌子上用羊肠线做成的拍面击打球,英文称为“Table Tennis”,即“台上网球”;后传入日本,被称为“卓球”;1904年前后传入中国,根据其击打时发出的声音又称为“乒乓球”。 中国乒乓球运动1904年从日本引进。 20世纪初叶,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不久,日本许多工商业纷纷到中国沿海城市设立商业机构,把大量的商品推销到中国市场。于是乒乓球运动也随着商业的交往以及日本工商业的频繁往来传入中国。 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从此,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 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欧洲乒乓球运动的全盛时期(1926~1951年) 1926年至1951年共举行了18届世乒赛,参赛队主要来自欧洲,其中匈牙利队成绩最突出,获得57.5项冠军。这一阶段,欧洲队占绝对优势。 日本队称雄世界乒坛时期(1952~1959年) 日本乒协于1928年加入国际乒联,1952年首次参加世乒赛,一举夺得4项冠军。在第21届至25届世乒赛中蝉联男团冠军。乒乓球运动的优势从欧洲转到了亚洲。 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兴起(1961~1969年) 1959年,中国运动员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男单比赛中为中国夺得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世乒赛冠军。1961年至1965年,中国队又以独特的打法,夺得11项冠军。其中在1965年的第28届锦标赛中,中国队夺得了5个冠军,达到了中国乒乓运动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高峰。 欧洲乒乓球运动的复兴与欧、亚的争夺(1971~1979年) 第32届世乒赛上,瑞典男队打破了亚洲保持长达20年之久的团体冠军纪录。中国队在33届和34届世乒赛上重新夺回男女团体冠军。 在第35届世乒赛上,欧洲复兴,匈牙利队夺走斯韦思林杯;而南斯拉夫队夺得男双冠军。 中国队攀上世界高峰(1981年—1988年) 1981年,中国队在36届世乒赛上创造了世界乒坛55年来由一个国家包揽全部冠军的空前纪录。接下来的三届世乒赛又连续3次夺得6项世界冠军。 “世界打中国”(1991年—今) 自乒乓球项目1988年进入奥运会以后,欧洲乒乓职业化迅速发展,在41届世乒赛上,欧洲男队囊括了团体前5名。 在1995年天津第43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夺得全部比赛的7项冠军;在44届世乒赛上,中国男女队再次保持荣誉,夺得6金。1999年第45届世乒赛、第48、49、50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包揽全部冠军。 中国乒乓的发展中国乒乓球运动被世界公认为是中国的“国球”。 自容国团1959年赢得第一个世界冠军至今,中国乒乓球队近50年来在世界三大赛事中共为祖国夺取了100多个世界冠军,并且囊括了4届世乒赛、2次奥运会的全部金牌,创造了世界体坛罕见的长盛不衰的历史。 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已形成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的良性循环。据统计,目前我国经常打乒乓球的人口约1000多万。

中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的研究

摘要:笔者希望通过回顾与思考我国学校体育近六十年的改革发展,可以探索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演变规律,总结成绩与经验,找出问题和不足,这将大大有利于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关键词:扬州会议;阳光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体育教育改革;学生体质 1.目的:比较各个阶段提出的体育教育思想,反思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通过实地调研提出,为今后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2.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田野实证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 3.我国体育教育发展历程分析当近代教育制度刚在中国确立时,学校体育便随之应运而生,尽管不同历史阶段赋于了它们不同的内容、形式及指导思想,但鉴于学校体育的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各国政府都按照自己利益和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把学校体育纳入了教育体系之中。例如,20世纪初期出现的尚武精神、军国民主义、实用主义和发育主义等,就一直影啊着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的学校体育,在改造旧学校体育的基础上,历经半个世纪的沧桑,才从饱经风霜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体系。回顾60年的艰辛历程,学校体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3.1奠定基础阶段(1949-1965) 3.1.1明确方向建立机构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学校体育,为了改变旧中国学校体育的落后面貌,毛泽东同志于1950年和1951年,曾先后两次写信给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并提出“健康第一”和“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号召。1951年7月,政务院通过《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1954年,中央体委及高等教育部等六单位发出《关于在中等以上学校中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的联合指示》;1957年颁布的党的教育方针又明确规定:“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以上文件和方针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在为学校体育发展奠定思想基础的同时,通过借鉴前苏联学校体育的有益经验,终于创建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学校体育,并明确了它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所起的作用。在此期间,中央教育部设立了体育指导处,高教部成立了体育处,国家体委设立了群体司,共青团中央设立了军体部,加强了对学校体育的领导。 3.1.2加强措施、完善制度为使学校体育工作得到落实,最初以学习前苏联教学经验和推行《劳卫制》为主要内容的高校体育,基本改变了过去那种“放羊式”或所谓“单元一贯制”的教学方式,并使以《劳卫制》为中心的群体活动及运动训练工作也逐步开展起来。据1955年对121所高等学校的统计材料表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已占学生总数的68。9%。但是由于对体育认识上的欠缺,为社会主义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思想尚未真正树立;加之师资力量薄弱,体育经费与设施匾缺,以及我们工作中存在的某些缺点,使学校体育的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有些学校不仅未能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甚至连正常的体育教学都没有走上正规。针对这种情况,高等教育部及国家体委等四单位,于1956年2月再次发出《关于加强领导进一步开展一般高等学校体育运动的联合指示》,强调各高等学校必须加强措施,把体育运动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并要求各校对体育工作实行校(院)长负责制,在明确开展体育运动具体方针与步骤的基础上,制定体育工作计划,建立起必要的体育工作制度。此后,为了使体育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教育部颁布了教学计划,规定全国小学、中学、大学一、二年级,每周必修2学时的体育课。在此期间,高教部又先后颁发了《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出版了高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参考书,制定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统一了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和要求,开始在全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教学文件,使教学秩序得以稳定,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开展。特别是在1965年,由于国家体委颁发了《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条例和项目标准》草案,不少有条件的高校开始试行《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使高校体育在普及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课余运动训练和活跃运动竞赛等方面都有新的起色,并在大学生中涌现出一批运动健将和全国冠军。从总体上看,这段时期虽然受到“左”的思潮影响,但学校体育在曲折中仍在向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