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案例1 -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

案例1 -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

案例1 -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
案例1 -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案例1、东北老工业基地基本情况

1.1区位条件

1.2产业基础(原有基础)

1.3存在问题(改造动因)

2、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历程

2.1改造措施

2.2改造效果

3、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经验或教训

1、东北老工业基地基本情况

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建国以后特别是“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基地。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吉林和齐齐哈尔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前以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北的资源比较丰富,后来在一五计划中,东北产生了诸如一汽、鞍钢等国营大厂,成为了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后来随着沈飞等高科技产业在东北落户,进一步奠定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地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南方经济出现了迅猛发展的态势,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始出现经济滑坡,传统产业衰退,经济增长下降,失业率上升,并伴生了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1.1区位条件

东北地区水绕山环、沃野千里,土质以黑土为主,有作为农业区的天然优越条件。东北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此外,辽河油田和吉林油田也是我国重要的石油产地,是东北区能源工业、化学工业、轻纺工业的重要基础。东北区煤炭资源的保有储量约723亿吨,煤种虽比较齐全,但总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匀。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重工业基础最好的地区,拥有的矿物和其它自然资源是新中国工业化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获得了特别密集的资

源投入,推进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区位优势条件如下:

(1)地理优势。东北位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心,既沿海又沿边,毗邻日、韩、朝、俄、蒙等国,并都有往来,便于沟通和交流。华北是东北的腹地,是东北经济发展的大后方。同时,与环渤海经济区相连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密度较高,现代化运输方式比较齐全,交通运输便利。

(2)经济基础优势。东北地区农业基础雄厚,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铁矿、煤炭、石油、森林、可开发的土地等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丰富。目前已形成了完整的重化工业体系,即以冶金、机械、汽车、化工、能源为支柱的重工业产业群。

(3)高度城市化和科技人才优势。东北大中城市集中,城市间距离较近;产业关联密切,工业聚集程度高;科技、教育力量雄厚,人才密集,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等都拥有全国闻名的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技术力量强大,素质较高。东北地区人才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目前,拥有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同时,作为老工业基地,长期积累了大批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为东北工业的振兴提供了人才保证。

(4)制造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东北是我国制造业种类最齐全的地区,这种优势是地区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今后东北重振制造业优势的宝贵财富。

(5)具有雄厚的科研力量。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既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又有雄厚的科技人才优势,是我国科技人才、科研力量的密

集区,这也是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

(6)骨干企业集中,在全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上世纪50-60年代重点发展的地区,国家重点投资所建企业多为行业内骨干企业,如第一重型机器厂、哈尔滨三大动力设备厂、沈阳输变电设备厂、第一汽车制造厂、大连造船厂都是行业中的巨人。这些企业的优势产品至今仍代表着我国相关行业生产的最高水平。1.2产业基础(原有基础)

在“一五”和“二五”时期,中国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中有56项分布在东北。在此基础上,又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东北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尤其在装备制造业方面形成了强大的基础,成为“共和国的总装备部”,素有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摇篮之称,为全国建设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这些大规模的中央政府的投资使东北三省的发展水平,在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前一直处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前列,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辉煌时期,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和重工业产值一度占全国的1/5,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税金总额占全国的1/6,工业固定资产原值、重工业产值、铁路货物运输量以及原油、天然气、木材、钢、生铁、纯碱、发电设备等工业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各大区的第一位,钢材、发电量、化学纤维、机床、平板玻璃、汽车、机制纸及纸板等产量则居各大区的第二位。

1.3存在问题(改造动因)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与高速增长的南方地区经济相比,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陷入了停滞状态,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日益暴露出来,以资源类产业为主要依托的重化工业无法适应市场新的需求,产品开始滞销,传统产业开始衰退,企业亏损日趋严重,失业问题十分突出,经济发展步伐远远落后于其它沿海省市,在全国的地位也不断下滑,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下降,经济总量位次连年后移。

由于长期的过度开采,东北地区的资源日趋枯竭,环境状况不断恶化,产业衰退导致的失业率不断上升,贫困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严重的经济衰退使东北地区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衰退区和问题区。具体问题如下:

(1)经济增长缓慢,经济地位下降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问题首要的表现在经济增长低于其它地区。首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东北地区的工业增长低于其它地区。其次,中国东北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也慢于其它地区。改革开放以后,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远低于沿海省份和其它地区。

(2)失业问题突出,社会保障压力大

伴随着一些大型矿山破产,中国东北地区出现了大批产业工人下岗失业的状况。由于工业持续萎缩和下滑,中国东北地区全社会就业人口锐减,特别是第二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减少,失业率不断提高。由于中国东北地区许多资源型城市长期缺乏积累,城市财政收入低,大量失业人员的增加更是雪上加霜,政府财力难以维持当地居民的失

业补贴和困难补助,资源型城市居民收入在当地大多属于落后地区。大量的失业人员造成当地社会保障任务繁重,资金严重不足。

(3)对外开放程度低

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水平与其经济地位极不相称。东北三省对外出口贸易存在明显的地缘性,东北亚周边国家是其主要的出口对象。产品主要以初级产品、农副产品、初加工产品为主,虽然近几年机电产品、高科技产品出口比重有所上升,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对外国际经济合作主要以劳务合作为主,其它方面的国际经济合作(如技术合作、设计咨询与服务等)份额极小,反映出东北地区与其它国家的经济合作还停留在以输出廉价劳动力为主的阶段。

(4)资源日益枯竭

中国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国重要的原料基地。但是,东北地区长期沿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大规模开发资源,低效率使用资源,造成资源消耗速度过快,目前已经探明的资源出现了严重的削减,很多地区资源已开始枯竭。

(5)自然环境恶化严重

中国东北地区以钢铁、石油、化工、冶金、采矿、重型机械加工与制造等产业为主干技术产业的工业,能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废物排放量大。加之老企业多、设备陈旧、技术水平低下,排放物综合利用能力差、处理率低,东北地区“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排放量惊人,环境恶化日趋严重。此外,东北地区水土流失、草原沙化、

湿地退化严重。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无节制的开垦,东北的湿地正逐渐消失。

(6)大量传统产业衰退

东北三省工业主要以传统产业为主。从东北地区的工业生产内部分析,采掘业和原材料产业占据了东北工业的主体地位。由于产品附加值低,竞争能力差,东北地区的传统产业出现了大面积衰退。

(7)产业比例失调严重

中国东北地区产业比例失调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工业结构中重工业占有绝对比重,轻工业发展不足。由于中国东北地区依托资源产业发展,采掘工业以及依托资源产业的重型加工工业在工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工业表现出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东北地区重工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10%左右。东北地区重型产业结构的弊端之一是投入多,产出少,综合经济效益低。其二,个别地区(或城市)依托某一产业展,其它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东北地区许多资源型城市依托资源发展,资源产业一业独大,其它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形成了许多诸如煤炭城、钢城、石油城、森林城等等。

(8)国有经济比重过大

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中,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国有企业在经济中占有统治地位,国有经济比重偏大。一是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充分,市场化程度低,发展活力不足。二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

业比重较低,装备制造业产品配套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有待提高,原材料工业精深加工度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三是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四是区内部分资源供给能力下降,一些流域、区域和海域环境污染相当严重。五是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缓慢,社会、生态问题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历程

2.1改造措施

1.依托党中央和国务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利用政府所给予的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民间和外部资本在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中发挥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失业职工创造再就业机会。

2.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与产权制度,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积极培育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3.加快结构调整与升级。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4.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推进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积极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城市功能,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5.全面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加大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6.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安定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群众在实施振兴战略中得到实惠。

2.2改造效果

实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以国有企业改组改制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企业技术进步成效显著,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进展顺利,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稳步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就业形势有所好转。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之后,东北三省经济综合实力提高最显著、城乡居民得到更多实惠。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转型取得了重大进展。

十年来,东北老

工业基地振兴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以

国有企业改革和吸引外来投资为重点,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激发了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强技术

改造和自主创新,不断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以棚户区改造、

完善社保体系等为重点,加强重大民生工程建设,改善了人民

生活;以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为重点,优化城市内部空间布

局,完善了综合服务功能;以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为重点,

推动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增强了资源

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3、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经验或教训

1.政府引导经济发展模式。政府对微观经济主体及其活动,采取“引导配合而不直接干预”的办法,将主要精力用于改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搞好建设规划,制定游戏规则,加强法律监督,兴办公益事业,提供公共服务,健全税收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将运动式的行政推动转变为引导式的日常服务和监督。对于在推进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和改造的过程中,政府主要负责制定战略;扶持主导产业;调整存量结构;援助衰退产业;推进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推进市场发育,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强有力地介入产业结构升级。

2.特别重视“增长极”的发展。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实施知识管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企业的知识数据库,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实现知识共享,同时开拓知识信息源泉;还要加强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主的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3.构建国有资本的退出机制,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国有资本退出机制的构造可采取如下形式:一是借助证券市场,通过资产整体嫁接、部分产权出让、法人间相互持股、发起设立、改制上市等形式.吸纳社会资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依托产权

市场,通过兼并出售、承包、租赁等多种改制形式,加大政策性破产和依法破产力度,切实推进国有资本退出中小型企业;三是通过归并、拆零、转让等各种方式对竞争力强、适合分散经营的授权经营公司进行全面整合;四是员工持股,可在部分中小企业迸行改制,让职工自愿参与持股计划。

国有经济从技术落后行业退出,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向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集中,向大型企业、优势企业集中,以便集中资金重点发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除关系国家命脉的国有企业外都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相互参股等形式,从国有转向国有控股、参股或全部退出,或实现非国有经济控股。通过整体转制、合资合作、股份经营等多种方式,收缩国有经济战线,降低国有经济比重。国有大型企业合资化、中小型企业民营化,问题企业退出市场。

4.培育多元的投资主体。开放市场准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国企改革,引进外埠民企投资,扩大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股份制经济,充分调动民间资本进行生产性投资的积极性,多元化投资主体。

5.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东北亚经济合作圈的范围包括中国东北经济区、蒙古、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这一区域的有关各国和地区间在产业结构转换或替代,资源、资金、技术、劳务与市场的组合、集散等方面都有很强的互补性。东北老工业基地建立开放性经济,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层级。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东北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东北 东北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原油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也是世界五大石油工业基地之一,从1979年以来,原油年产量连续保持在5000万吨以上,还有辽河油田也是我国的主要油田之一。 东北是以石油化工为主体的多品种的化工基地,主要中心有大连、吉林、沈阳、抚顺、鞍山、本溪、大庆、辽阳等。 东北煤炭产量仅次于华北,在全国居第二位,年生产原煤1000万吨以上的大矿有阜新、抚顺、鸡西、鹤岗4处。但东北煤炭工业相对发展滞后,未能满足本区区内之需要。 在煤炭、石油和水力资源的基础上,东北地区建立起强大的电力工业,发电量仅次于华北,居全国第二位,东北的电力网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电力网,但电力仍然不足。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木材供应地,木材产量占全国的一半左右,黑龙江、吉林是全国两个最大的木材输出省,两省生产的原木有60%支援全国各地。 东北地区的建材工业也有相当规模,以水泥为主,辽宁水泥产量占全区的65%,有1/3的水泥外销全国十几个省区。 东北地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重工业产值在各大区中居第二位,这个基地起初是以钢铁工业为基础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石油资源的开发,则形成钢铁、石油工业并重的工业基础。目前,东北地区已基本形成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工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东北地区目前是全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钢铁产量占全国的1/4以上,在各大区中居第一位。鞍钢是东北地区钢铁工业的核心,也是我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和世界上著名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之一,钢铁年生产能力为700多万吨,本钢是东北第二大钢铁冶炼中心,也是全国12个重要钢铁企业之一。此外,还有通化钢铁厂、吉林合金厂和大连、抚顺、齐齐哈尔3个特殊钢厂。东北所产的钢铁有1/3以上支援全国各地。 机械工业是全区工业的核心,其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4左右。东北是我国机械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以生产冶金、矿山、运输、机床、动力、农机等机械设备为主,冶金设备和汽车制造均占全国一半左右,矿山和发电设备均占全国的1/3。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是主要的机械工业中心。

东北老工业基地演讲稿

当谈到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家都不陌生。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已经走过了60多个年头;从形成到发展缓慢再到振兴老工业基地口号的提出,全国都在这块土地上花费了很多心思。今天,东北工业区正在有序的发展和生产,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 2.自建国后,工业一直占据东北产业的主体地位。 回顾建国50 年来东北工业产业结构的演进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缓慢 东北地区的经济带着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我国市场积极体制的不断发展,东北地区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提出 是继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思想 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 1.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要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相结合,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进行国有经济布局和所有制结构的重组。 2.发挥主导产业优势,带动新兴产业发展。产业优势: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 3.发挥政府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职能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矿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失业职工创造在就业机会。 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以国有企业改组改制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企业技术进步成效显著,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进展顺利,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稳步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就业形势有所好转。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三年,是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经济综合实力提高最显著、城乡居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了重大进展。 五.东北地区在振兴进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是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充分,市场化程度低,发展活力不足。 二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装备制造业产

新常态下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的途径及创新

新常态下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的途径 及创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在新常态下如何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更好地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在振兴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在振兴,走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是必由之路。既要借鉴国外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经验,又要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自身情况,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政府的制度创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快速转化。 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共同问题,所以这一国际性难题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必然会遇到的。在世界上各国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要代表有美国的冰雪带地区、德国鲁尔地区、法国洛林地区、日本九州地区等世界著名的老工业基地。这些老工业基地在振兴过程中,或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或发挥财政政策的重要作用,或加强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引导支持与参与,或用产业集群来带

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或针对国有体制的改制,来优化国有体制的治理结构。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内涵与特带 我国国内学者关于老工业基地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老工业基地一般是指我国于建国之初为改变旧经济落后状况,在“一五”期间集中人才物重点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建设区。①二是老工业基地在计划经济时期依靠国家投资建设形成的门类比较齐全,相对集中地工业城市,主要包括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哈尔滨、吉林、长春为中心),西北老工业基地(以西安为中心),西南老工业基地(以重庆为中心),华中老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以及上海老工业基地等。三是老工业基地是建国后国家在“一五”和“二五”期间为建成国家工业化体系而集中人物财投入在特定地区而形成的以重工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结构的经济基础。四是老工业基地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及成立初期形成的、对区域经济及全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工业集群区域或城市,主要包括上海、天津、沈阳、武汉、重庆、哈尔滨长春、吉林等城市。②五是老工业基地是那些在长期的工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区域经济或全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方案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工作方案 根据上级文件指示精神,为切实抓好某地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开发创新工作,围绕“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要求,优化和完善园区产业布局,逐步形成产业集聚、产品特色、资源集约、绿色高效发展园区,结合某地产业园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十百千万计划”安排部署,以深化园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现工业团区位康、持续、稳定发展为目标,全力推动园区规划布局、产业告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提档升级,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在产业聚集、要素集成、土地集约、科技引领、体制创新等方面重要作用,依托工业园区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工业布局、承接产业转移、做强优势产业、壮大骨干企业、发展产业集群、培育增长极核,以转型促升级、以整合增动力、以调整提质量,全面推动某地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坚持统筹规划,围绕发展目标,大力发展轻工、特色食品、石材、能源化工等产业,力争到2022年末园区现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入驻企业500户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占60%以上。完成税收20亿元以上,期末从业人员20000人以上。园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产业承载能力显

著提高。 三、保障措施 (一)科学规划,引领园区发展 明确战略定位,实施有效管理,做到产业功能和区域功能的有机协调,充分依托已建的石博大道和拟建设的普木丁大道,在县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修编工作,优化和完善园区产业布局,进一步拓展园区连片集聚发展潜力,全力打造大道工业轴带。并按照“一区四园”布局思路,促进园区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园区空间发展格局。 (二)强化配套,提升园区承载力 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园区内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包括园区路网、污水处理、管线、供水供电供气设备及其他生活配套设施,实现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共建共享。 1.强力推进园区路网建设,提升园区承载力。整合资金,推动某地支线路网建设,推动园区核心区土地利用价值。逐步建设完善路网建设,推动园区路网整体配套发展。 2.加快推动园区供气项目建设,确保企业用气保障。当前的环保要求对燃煤锅炉进行限批限建,建设供热项目及热力蒸汽管网,补齐园区蒸汽供给短板,拓展园区开发建设、提升配套服务功能和企业承载能力、增强产业集聚功能的有效措施。 3.加大标准厂房项目建设力度,筑巢引凤。推进某地66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并整合园区区域土地,建设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打造某地创新创业孵化园,以便高效利用

案例1 -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案例1、东北老工业基地基本情况 1.1区位条件 1.2产业基础(原有基础) 1.3存在问题(改造动因) 2、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历程 2.1改造措施 2.2改造效果 3、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经验或教训

1、东北老工业基地基本情况 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建国以后特别是“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基地。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吉林和齐齐哈尔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前以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北的资源比较丰富,后来在一五计划中,东北产生了诸如一汽、鞍钢等国营大厂,成为了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后来随着沈飞等高科技产业在东北落户,进一步奠定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地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南方经济出现了迅猛发展的态势,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始出现经济滑坡,传统产业衰退,经济增长下降,失业率上升,并伴生了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1.1区位条件 东北地区水绕山环、沃野千里,土质以黑土为主,有作为农业区的天然优越条件。东北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此外,辽河油田和吉林油田也是我国重要的石油产地,是东北区能源工业、化学工业、轻纺工业的重要基础。东北区煤炭资源的保有储量约723亿吨,煤种虽比较齐全,但总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匀。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重工业基础最好的地区,拥有的矿物和其它自然资源是新中国工业化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获得了特别密集的资

国内部分工业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经验做法

快研发速度。因此,产业集聚区的战略转型,也将从强调引进大公司大企业向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培育、造就产业集聚技术企业的摇篮,从根本上提升产业集聚区的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一批根植性强的自主创新产业。 四、由单纯的土地运营向综合的“产业开发”转变 我国产业集聚区多以园区开发为主,较少涉及高科技产业开发和培育,经济增长过分依赖道路、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成片开发。而这些只是为发展产业集聚技术产业提供了空间载体,并不能代替产业集聚技术产业开发和培育,且不可持续。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未来产业集聚区必将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通过土地、房产的产业入股等方式,将土地、房产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 五、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城市转型 随着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演进,必然涉及到新的城市功能配套,城区建设方面的任务逐渐增加。因此,未来产业集聚区不能只定位为一个产业集聚地,还要定位为一个人气的集聚区、文化的扩散区、资本的融通区,应包括配套服务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 国内部分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的经验做法宁波产业集聚区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二次创业”的核心 —2— 1、大力发展产业集聚技术产业。围绕“三区一城”建设和打造国内一流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新能源与节能、半导体与光电、新材料三大高技术制造业和研发设计、企业总部、软件与服务外包三大高技术服务业的“3+3”产业互相促进、并重发展的总体框架,同时密切关注全球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发展新经济。一是下大力气抓龙头企业培育。宁波产业集聚区根据企业的销售规模、发展速度、创新能力、团队素质等指标,选择一批有一定产业规模、产品市场前景好、掌握一定核心技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 一、土地政策 (一)提高建设用地审批效率,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质用地服务 1、需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在用地报批阶段,政府主 管部门主要审查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年度土地利用计划、耕地占补平衡和征地补偿安置是否落实。报批资料可以根据审查的内容相应简化。征地补偿安置要符合《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2、对经国家批准的基础设施项目的控制性工程,经省级国 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国土资源部审核同意后,可以先行用地。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转型改造项目,优先办理用地;对于重要的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可以作为单独批次报批用地。属单独选址的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涉及补充耕地的可以依据经审查批准的补充耕地方案边占边补。 (二)加大土地利用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1、国有企业依法使用的原划拨土地,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企业改革前可 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改革后的企业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仍保留划拨方式使用;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根据产业性质、企业类型和改革的需要,经批准,可采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方式,合理处置企业使用的划拨土地资产。 2、企业需要改变所使用的原划拨土地用途的,应当依法办 理批准手续。改变后的用途符《划拨用地目录》的,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应当依法办理有偿用地手续。 (三)实行稳定的土地政策,促进生态建设将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作为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内容,促进"生态省"建设。鼓励利用宜林宜草荒山、荒地造林种草,改善生态环境,实行谁造林种草、谁经营、谁拥有土地使用权和林草所有权。国有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地依法出让给单位和个人进行造林、种草等生态建设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期为50年;在土地使用年期内,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可以依法申请续期。利用农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地进行造林、种草等生态建设的,可以依法通过承包、拍卖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在土地使用年期内,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继承、转让(租)、抵押;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抵押权,应当及时办理土地登记手续。 二、税收优惠政策 (一)所得税优惠政策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关政策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一、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一)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东北地区企业联合重组涉及“债转股”资产处置的,应根据实际情况试行新的处置方式,合理处置“债转股”股权。支持中央大型企业集团和地方企业相互联合重组。鼓励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投资主体参与老工业基地企业改革重组。优先支持实现兼并重组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积极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推动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经济的融合,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职工在企业改制中持有一定比例股份。完善中小企业创业融资服务,继续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支持东北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及其分支机构扩展业务。 (三)做优做强支柱产业。提高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的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比例。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优势产业、骨干企业、重要品牌扩大市场份额。大力发展东北地区具有优势的大型铸锻件、核电设备、风电机组、盾构机械、先进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大型农业机械、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高档数控机床等市场急需产品及关键配套件。鼓励采购国产设备和推广应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进出口银行每年安排一定的信贷额度用于支持东北地区重大技术装备出口,人民银行和外汇局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努力促进东北地区汽车产业调整结构,重点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小排量汽车、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继续调整钢铁工业产品结构,加强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和对外合作

公共事业管理案例

,第一章导论 案例1 政府雇员制——一种新的政府用人制度 2006年3月,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中国内地年薪最高的政府雇员颜兵面临下岗的命运。两年前,颜兵受聘为无锡市对日招商首席代表,其税后年薪50万元。然而,在第二日期即将结束之际,他因未能完成5000万美元的招商任务,可能无法与无锡市政府继续签约。这一报道让人想起了政府雇员制缘起的背景和推广进程。 2002年6月,吉林省出台《吉林省人民政府雇员管理试行办法》,成为国内首个“吃螃蟹”的地区,开始了政府雇员的探索。随后,上海,武汉,无锡,长沙,珠海,青岛,芜湖,深圳,广州等地纷纷效仿,吸引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政府雇员制在海外比较流行,德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推行政府雇员制,随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国都广泛推行,目前这些国家的政府雇员在政府工作人员中的比例占到20%-40%。因此,中国推行的这种用人制度可以说是从西方传过来的。 目前我国政府雇员制的适用范围主要在专业技术领域。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广,许多国家和地区原来的公务员难以胜任相应的技术支持工作。但由于公务员的公务员的薪酬刚性强,政府不能随意给他们加薪,而一些技术性人才在社会上有比较吃香他们很容易在社会上找到待遇比较好的工作。如果仅仅囿于传统的公务员制度,就有可能难以吸引这一部分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因此需要打破公务员的框框,以较高的报酬吸引他们,这就是政府雇员制施行的初衷。 政府雇员制没有全国性的统一部署,各地采取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大多数都有相同之处,是作为现行公务员制度的一种补充形式。政府雇员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有别于公务员:第一,适用的法律规范不同。国家公务员受公务员法的调整,而政府雇员则是依照劳动法合同来规范其与政府之间的权利和业务的关系,即按照劳动法约束双方的行为。第二,用人房是不一样。无论是选任的公务员还是委任的公务员,其任用方式都是刚性的,一般来讲,公务员身份具有“终身性”。而政府雇员制的用人模式与企业一样,是市场化的,其任期按照合同的规定,都有一定的期限。第三,管理方式不一样。对公务员的管理,如录用,考核,惩罚等都有法律法规作为依据,而雇员则完全按照合同进行管理,是一种企业化的管理模式。第四,薪酬待遇不一样。公务员制度有一条完整的工资体系,按照职务级别的不同,享有不同的工资,是刚性的薪酬体系。政府雇员制则是按岗定酬,薪酬标准参照市场薪酬行情和职业风险程度上下波动。在我国,政府雇员的收入是公务员的2-15倍。第五,法律地位不同。公务员行驶共公权力,占行政编制。而这功夫雇员不行使公共权力,也不占行政编制,主要从事一些专业性和技术性工作。 在各地政府雇员制实践中,深圳市的做法与其他地方的做法不太一样。深圳市把政府雇员分为高级雇员和普通雇员两类。其中,高级雇员可以担任行政领导职位,行使行政管理权力,占行政编制,而普通雇员和吉林等地的做法是一样的。另外,深圳市政府雇员的服务范围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其他政府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政府雇员的工作范围也覆盖一般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与公务员在分工上有交叉。 有人认为,政府雇员的推广,会对公务员的队伍产生“鲶鱼效应”,即一条鲶鱼一旦进入到一群沙丁鱼中,经过鲶鱼的一番搅动,整个船舱的沙丁鱼都被激活,传统公务员制度的一大弊端就是缺乏竞争,容易导致公务员满与现状,工作得过且过,混日子。熬年头,进而导致官僚主义的低效性。而政府雇员制引入竞争机制会对正式的公务员形成一种压力,至少是心理上的压力。他们会担心一旦政府尝到这种用人机制的甜头,会逐步将其在其他岗位上推广进来,使“自己”受到“牵连”。而深圳模式更是直接对公务员制度形成冲击,原来由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担任的服务性,管理学工作,被拿出来竞争,公务员也面临竞争后被淘汰的困境。压力之下,公务员的工作作风也会随之改变,另外,政府雇员本来就没有公务员的那种色彩,他们的加入,有利于淡化政府机关的的衙门作风。政府雇员这种“泥饭碗”正在向公务员的“铁饭碗”发起挑战。 目前,我国没有关于政府雇员制的法律法规,相关法律如劳动法等的有关规定也很不完善,政府雇员的聘用,考核,晋升等环节,都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标准和程序,存在着对政府雇员的评价由领导说了算,各

园区转型升级工作方案 最新

绩溪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工程实施方案 按照绩溪县“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2468”发展战略的要求,制定绩溪经济开发区“6484”(六大目标、四个重点、八大举措、四个保障)转型升级工程实施方案。 一、实现目标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平衡协调、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益明显上升,两化融合水平逐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传统产业加快优化升级,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力争到2020年,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一)经济保持中高速度增长。按照“2468”发展战略,着力扶持异型链条、电工电气和信息技术、装备制造、高端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食品药品精深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到2020年,培育壮大15家核心企业,引进8个投资超亿元的重大项目,实现产值10亿元企业1户,新增产值亿元企业15户,税收超千万元企业5户,超500万元的15户。新增企业80户,其中规上企业20户,挂牌上市企业5户以上,建成电商企业200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84亿元,企业总产值超100亿元,税收3亿元。 (二)逐步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基本实现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高新技术产业、

装备制造业、食品药品精深加工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以上,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配套逐步完善。 (三)突出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实施“双创”工程,推进“两化融合”。提升智能化水平,自动化率达到40%以上,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等工程技术研究机构5户以上,争创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5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达3.5%—5.5%,新产品产值率达25%左右。 (四)坚持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按照城市总规的要求,完善开发区产业、城市、生态功能,实现省级经济开发区“去筹转正”,争创国家级低碳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总部经济园,引进总部经济企业10家。推进工业旅游发展。把开发区打造成产城融合区、二三产业集聚区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区。 (五)提高土地节约集约水平。坚持依法依规、区别对待、分类处置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加大清理闲置、低效用地力度,大力推进存量土地二次开发,清理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000亩以上,确保土地批供率80%以上,争取闲置土地100%及时处置;坚持最严格的用地制度,对于新增低效、闲置用地,发现一宗,盘活一宗,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力争亩均税收达到10万元。 (六)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历史环境问题得以解决,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保设施进一步完善,环境监管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一是完成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并投入运营,进一步

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考

理论界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东北老工业基地又迎来了历史上一个重大发展机遇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振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最重要的是要从思想上认清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实意义!确定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发展的思路!从而走出一条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新路子"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国家和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全面小康%将惠及十几亿人口!$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小康社会%是什么样呢!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经济和社会全方面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提前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但是!我 们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是指我国的社会生产还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还处在逐步缓解过程中!人均八九百美元!从世界范围来看!还是低水平的"我国的小康水平是不全面的!主要表现为城镇还有"###万人生活困难!农村还有 $###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精神生 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及生态环境等方面与全面小康相比还有差距!亟待提高和改善"我国的小康水平是不平衡的!是因为不同地区#不同城镇!人们的收入和生活状况差别很大!例如!上海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多美元!而贵州省人均只达到$##美元" "##&年!我国东部&&省市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达到&’##美元!而西部&"省市区人均只有’&#美元"由此!我们必须承认!今天$总体上的小康%跟完全意义上的$小康社会%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和支持"因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拥有相当规模的以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和国防军工等为主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比较大!但东北在全国仍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已成为我国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正是基于对整体目标的宏伟规划!中央从全国战略布局出发!继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又把调整#改造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提到了重要位置!目的是为了实行东中西三个区域的经济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它们的关系正如温家宝总理在黑龙江考察时阐述!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改造!就如同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东西互动!协调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总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无论从战备利益考虑!还是从国内分工要求以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紧紧抓住机遇期而言!都是绝对必要的和非常及时的!必然会取得长远的战略利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对策建议 实现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克服陈旧的思维定式和僵化体制的束缚!选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0+.1*-230.0+.4*5-/-! 摘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密不可分"只有在实行旧体制改造#提高地区市场化程度#调整产业体系布局#走新兴工业化道路 !才能真正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振兴"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体制创新 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考 !李艳红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案例分析题100套(含答案)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测试案例分析题 1.测试(案例分析题) 1.郭甲是运煤司机,一日运煤经过309国道某交通检查站时,执勤人员宋丙(身着交通警察制服,佩带执勤袖章)向郭甲走过来,递给了郭甲一张处罚决定书,说:“交20块钱再走。”郭甲接过处罚决定书,见上面印的全部内容是:根据有关规定,罚款20元。决定书印着某省某市交通大队的印章。郭甲对宋丙说:“为什么要罚我?”宋丙说:“你超载。”郭甲辩称:“我只拉半车煤,怎么就超载?”宋丙不耐烦地说:“让你交你就交,罗嗦什么。”郭甲说:“不说清楚,我就不交。”这时,宋丙又递过一张处罚决定书,并说:“就你这态度,再罚20块。”郭甲怕争辩不下,又要罚款,只好交了40块钱离去,宋丙未出具收据。 问:本案中的行政处罚行为哪些地方违反行政处罚法的规定? 2.D市某汽车修配厂私自拼装一辆汽车,欲将其出售,但惧怕该行为被发现,便委托D市邻区农民张某代为推销,答应事成后给一笔数目可观的好处费。张某隐瞒汽车真象,与C市郊区农民王某签订了买卖汽车合同,并收取人民币35000元。王某接到汽车后,发现该车是私自组装的,便向D市某汽车修配厂提出退货还款要求,即被汽车修配厂拒绝。王某便向法院起诉。经法院调查,认为此汽车确为某汽车修配厂私自组装。两被告欺骗原告,属于违法行为。故依法判决:原告和被告签订的买卖汽车合同无效。收缴某汽车修配厂私自组装的汽车。被告退回原告货款35000元及其利息。被告张某与被告某汽车修配厂负连带责任。 问:本案代理人与被代理人负连带责任是否正确? 答案 1.本案中交通检查站执勤人员宋丙对司机郭甲所实施的罚款的行政处罚违反了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罚款决定没有事实根据。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是以当事人确实存在违法行为为前提的,违法行为的构成又以存在违法事实为条件。因此,作出行政处罚,必须首先查明当事人是否有违法事实。行政处罚法第30条明确规定,对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应当给 予行政处罚。本案中宋丙对郭甲所实施的罚款行为,没有对事实进行查实,是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作出的处罚。 ②未向当事人郭甲说明理由和告知权利,直接给予处罚。行政处罚法第31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本案中宋丙未对郭甲说明任何事项,就直接交付了罚款决定书。 ③不听取郭甲的陈述和申辩。根据行政处罚法第6条和第32条的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行政机关不得因为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本案中宋丙不仅不听取郭甲的申辩,反而因郭甲的申辩对其加罚20 ④处罚决定书的内容不符合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法第34条第2款对当场处罚的处罚决定书应载明的事项作了具体规定,当场处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本案是适用简易程序,即当场处罚程序进行的罚款,其处罚决定书只有罚款数额和行政机关印章两项,其他事项没有载明;决定书中“根据有关规定”字样不能作为处罚依据,处罚依据应当明确具体,写明根据哪部法律、法规的哪一条款。 ⑤实施处罚没有告知当事人复议与诉讼的权利。对行政处罚不服,当事人有权申请复议或者起诉。在处罚过程中,执法人员应告知当事人申请复议和起诉的权利,以及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的期限。行政处罚法第39条规定,行政处罚决室书中应载明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 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本案中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没有载明此项内容,宋丙也未口头告知郭甲。 ⑥当场收缴罚款未向当事人郭甲出具收据。行政处罚法第49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

当前我国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当前我国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工业园区作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一直被视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关键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而工业园区内生增长动力不足、产业集群程度不深、资源利用率不高、环境破坏、产城融合步伐缓慢以及管理体制缺乏创新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园区经济未来的发展。因此,我国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必须以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集聚、产城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生态园区建设为导向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步伐。 [关键词]工业园区;转型升级;路径 [中图分类号]F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05-0068-06 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的工业园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得以创立和不断发展。自1984年我国提出建设经济开发区以来,目前已经发展形成不同种类、级别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生态经济区等工业园区。商务部数据显示,2013年国家级开发区在所在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占比已超过13%,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其对

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聚升级的承载作用不断凸显。但随着工业园区的政策优势不断弱化,土地集约利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传统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必须做出调整和反思。 一、我国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工业园区作为城市众多产业的空间物质载体,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它的发展经历了数量上的快速增长至膨胀和质量上的起步到整合升级等不同发展阶段。近年来,全国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各类园区,目前已有478个国家级的经开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有省级各类开发区1170个,全国各类工业园区约22000多个。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数量不断增加。 开发区数量不断扩张的同时,各类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也反映出我国工业园区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日益提高。以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2014上半年,全国215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部分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表1所示,开发区经济发展指标增速明显高于全国水平。 二、相关概念和研究综述 “转型”与“升级”的内涵 “转型”最早源于生物学和化学领域,它通过调整事物结构达到增加或减少事物功能的效果。后来“转型”被逐渐应用到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进而开始与政府、市场、企业等相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关政策

辽宁红沿河二期工程、徐大堡和吉林核电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强东北地区电网建设,大力推进既有电网改造,提升骨干电网送电能力。加大农村电网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和林区的电网改造力度。研究解决风电等分散电源上网问题。率先在东北电网开展智能电网建设试点。 五、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 (十四)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是资源枯竭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根本出路。 (十五)构建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抓紧出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由政府统筹部分准备金专项用于解决资源型城市环境治理等问题。省级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出台支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将转型工作情况纳入资源型城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十六)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财政要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特大型矿坑、深部采空区治理的支持力度。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资金在安排上要向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城市倾斜。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资源型企业开发利用区外、境外资源。 六、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十七)加强生态建设。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育林和管护。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切实加强天然草场恢复和保护、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生态工程建设。切实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沙化土地治理和矿山环境整治等生态工程建设,组织实施黑龙江扎龙湿地核心区生态移民。 (十八)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强重点污染源总量控制。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扩张,关停小火电、小钢铁、小造纸、小水泥等污染严重的小企业。以能源、

工业园区工作情况汇报

工业园区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第一篇:工业园区工作汇报 建设x工业园区是市委、市政府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提升城市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春立市长的直接指挥下,经全市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x工业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项工作强力推进,有序进行,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工作进展 1、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xx年4月24日,达道湾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正式启动。在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里,经市规划、国土、建设、交通、公用事业、电力等部门夜以继日的努力奋战,千山区政府的全力配合,园区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道路建设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重大进展。园区内现已建设高标准道路9条,总长公里,“四横六纵”干道系统初具规模;园区内供水、供电已基本到位,排水系统、供热系统正在紧张建设过程中。园区现已具备了项目开工建设的基础条件。占地万平,建筑面积万平的六栋标准厂房已开工兴建。 2、项目工作稳步推进。经择优筛选,已有11个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牵动作用强的项目正式进入园区。11个项目涉及机械、冶金、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等行业和领域,总投资额为

亿元,建成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目前,这些项目已全额缴纳了土地出让金,地质勘探、区内回填、工厂平面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各项开工手续也正在办理中,马上就可开工建设。后续的十个项目正在准备提交市规划委员会审批的材料,另外还有22个项目在洽谈推进中。 3、管委会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xx年5月31日,市委、市政府正式批准组建x工业园区管委会。我们在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挑选业务精、素质好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进入管委会,经过短短2个月的磨练,一支坚强、有力、精干、高效,具有高度创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干部队伍基本形成并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管委会机构设立各种手续的办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质量地制定了管委会内部管理、招商引资、项目服务等一系列制度措施;精打细算,圆满完成了办公场所的简单装修工程。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根据市政府“一手抓空间、一手抓项目”的工作部署,我们将主要推进以下几项工作: 1、全力做好项目服务工作。按照决策执行制的要求,拓展服务的内涵外延,为项目单位提供深层次、高质量的服务。开工必备的手续,由我们管委会负责集中协调办理;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难题,由我们管委会出面协调解决。建立调度例会制度,对进区的项目单位每周调

东北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 前言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历史上曾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企业自我发展潜力不足,产品普遍缺乏竞争力,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的改造与发展,党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提出要“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这是中央首次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和发展后劲,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新世纪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要达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目的,使其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和增长点,就要从区域经济战略高度研究振兴之计,以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振兴之新路。 本文运用区域经济理论,以东三省的区域发展角度,重点研究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和对策。一是回顾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及现状,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相对衰退的主要原因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二是研究了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的振兴措施,从中得到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三是从现状出发,从机制、体制、行政管理等方面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对策。 第二章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环 境分析 2.1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现状 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建国以后特别是“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基地。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吉林和齐齐哈尔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献。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东北是全国解放较早的地区,解放后,通过土地改革、没收敌伪企业,初步建立了以国营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经济结构。新中国建立之初,选择了一条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并将东北作为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进行建设。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重点投资的地区,全国156项重点工程中,安排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共56项,其中:辽宁省23项,吉林省11项,黑龙江省22项。5年中固定资产投资123.39亿元,约占全国投资总额的20%。以这些重点工程为核心,利用东北的自然资源优势,在全国统一计划的部署下,扩建和改建了鞍山和本溪钢铁联合企业,对东北各地的原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关键在创新

东北振兴关键在于创新 摘要: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摇篮”。实现,实现调整、改造和全面振兴,经济一度落后于全国先进地区 关键词:振兴东北观念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 党的十八大指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从十六大以来,国家就把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摆到突出位置,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一条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这是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眼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进一步吹响了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号角。 多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和各有关方面为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缓慢的状况以及在发展和改革中形成的不断加深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政策和措施,但是,效果不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症结在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东北地区市场化程度太低,制度变迁缓慢。只有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

新,实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举措,从而变“输血”为“造血”,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使东北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四增长极”。 一、注重观念创新,以观念创新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作为“新中国工业摇篮”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一度落后于全国先进地区,根源在于体制单一、机制不活,而这一根本症结就在于思想观念的落后。调整、改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就是要推进思想观念的创新,通过这一根本创新来促进体制和机制等各方面的创新步伐。 1、推进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创新。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的综合不适应症,东北老工业基地员工中,普遍形成了上班开工资,干活发奖金的观念,“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思维定势,以及过于依赖政府,怕担市场风险的心态。在企业发展中既希望引进外来资本,又束手束脚,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企业发展的手脚。实现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就是要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和富于创造的精神来推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这也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所在。直面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后的形势,就要是在干部职工中广泛开展“效益大讨论”、“市场意识大讨论”和“生存与发展大讨论”,使广大员工破除了重产量轻效益和计划经济等靠要的思想,树立了“没有效益不能活”“成在市场,败在市场”、“用户永远是对的”的观念,不断提升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使“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