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军编制

美军编制

美军编制
美军编制

20世纪80年代美军进行了二战后的第3次编制改革,以创造一支能打多种类型战争的“最佳陆军”。1978年起再次开始试验新编制,1983年定编,开始实行86年式师。在三旅制师的基础上,将全部地面师(包括陆军师与海军陆战队师)划分成重型师(有装甲师、机步师)轻型师(有摩步师、轻步兵师、空降师、空中突击师)和陆战师。与原来的三旅制师相比,在许多方面作了改进。下面先列出各种师中基本战斗营编制:

1、装甲营:

包括营部与营部连、4个坦克连。营部与营部连共300人,包括侦察排、重迫击炮排、通信排、支援排、卫生排、保养排、炊事分排等,装备M1A1坦克2辆,M3骑兵战斗车6辆,装甲输送车11辆,107mm迫击炮6门;坦克连包括连部(2辆坦克)和3个坦克排(各4辆)。计全营552人,M1A1/A2型坦克58辆,M3骑兵战斗车6辆,装甲输送车11辆,107mm迫击炮6门,履带式指挥车8辆,履带式抢修车7辆,40mm榴弹发射器14具,12.7mm重机枪6挺,7.62mm移动式轻机枪7挺,冲锋枪14支,M16A1型5.56mm步枪238支,手枪321支。

2、机步营:

包括营部与营部连、4个机步连、1个反坦克连。营部与营部连共313人,组成略同装甲营,装备M2步兵战斗车2辆,M3骑兵战斗车6辆,装甲输送车11辆,107mm迫击炮6门;机步连包括连部(1辆M2步兵战斗车、2辆装甲输送车)和3个机步排(各4辆M2);反坦克连包括连部(1辆装甲输送车)和3个反坦克排(各有4辆“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和1辆装甲输送车)。计全营826人,M2步兵战斗车54辆,M3骑兵战斗车6辆,装甲输送车23辆,107mm 迫击炮6门,“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12辆,“龙”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36具,履带式指挥车6辆,履带式抢修车7辆,40mm榴弹发射器113具,12.7mm

重机枪42挺,7.62mm机枪56挺,M249型5.56mm机枪72挺,冲锋枪14支,M16A1型5.56mm步枪643支,手枪128支。

3、轻型步兵营:

包括营部和营部连、3个步兵连。营部和营部连170人,组成略同于重型营;步兵连由连部和3个步兵排组成,共130人。全营共560人,装备卡车载“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4部,“龙”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18具,81mm迫击炮4门,60mm 迫击炮6门,40mm榴弹发射器58具,12.7mm重机枪3挺,7.62mm机枪36挺,M16A1型5.56mm步枪502支,手枪56支,其它各种卡车31辆,拖车16辆。

4、空降(空中突击)步兵营:

包括营部和营部连、3个空降(空中机动)步兵连、1个反坦克连。营部和营部连组织略同于重型连;空降(空中机动)步兵连包括3个步兵排和连部直辖的反坦克分排、迫击炮分排;反坦克连包括5个反坦克排,每排由2个分排组成。空降步兵营701人,空中机动步兵营698人。装备有:“陶”式导弹发射器20具,60mm迫击炮6门,40mm榴弹发射器103具,12.7mm机枪10挺,7.62mm 机枪36挺,M16A1步枪559支,手枪105支,各种车辆125辆。

各种86年型师的编制组成:

1、86年重型师

与以前三旅制师相比的主要变化有:战斗营由原来的三三制改为4-3-4体制;机步营的“陶”式导弹发射器由原来的18部增为66部;师属炮兵原来的12门制M110自行火炮营编入军,师增编1个9门制MLRS火箭炮连,155mm自行火炮营火炮数由原来的18门增加到24门;师防空营的自行高炮增加到36辆;师航空分队与侦察营合并扩为战斗航空旅;师支援司令部新增3个前方支援营,平时由支援司令部掌握,战时由旅指挥;90年代又增编了一部分技术部队,如工兵营扩为工兵旅,等等。重型师编制组成如下:

1)师司令部与师部连(装甲师276人,机步师277人)

2)3个作战旅:每旅旅部与旅部连90人,装甲师有6个坦克营、6个机步营;机步师有装甲营与机步营各5个。

3)师炮兵,由司令部及司令部连、3个M109系列155mm自行榴弹炮营(各24门)、1个MLRS多管火箭炮连(9门)、目标搜索连组成。装甲师师属炮兵2516人,机步师师属炮兵2540人。

4)战斗航空旅,由旅部和旅部连、骑兵营、2个攻击直升机营、航空指挥连、全般支援航空营组成,共1566人。骑兵营(侦察营)由营部和营部连(装备“陶”式导弹发射车和M3骑兵战车各2辆)、2个地面骑兵连(各由3个骑兵排、1个迫击炮排和保养排组成,装备M3战车与“陶”式导弹发射车各12辆,107mm 迫击炮6门)和2个空中骑兵连(各装备8架OH-58)组成;1个攻击直升机营由营部及营部连、航空保养连、3个攻击直升机连组成,装备24架AH-64;全般支援航空营装备24架UH-60、6架OH-58、3架EH-60。

5)师支援司令部,辖司令部与司令部连、基本支援营、3个前方支援营、航空保养连、器材管理中心,共有2917人(机步师为2903人)。基本支援营下辖营部与营部连、汽车运输连(149人)、重装备保养连(227人)、轻装备保养连(175人)、卫生支援连(126人)、补给与勤务连(180人)、导弹支援连(128人);1个前方支援营辖营部与营部连、保养连、补给连、卫生连,营463人。

6)工兵营,辖营部与营部连、4个工兵连、1个舟桥连,共889人。90年代工兵扩为工兵旅,辖3个工兵营。

7)防空营,辖营部及营部连、3个防空连。装备自行高炮与防空导弹。

8)通信营,辖营部与营部连、指挥通信连、前方通信连、通信支援连,681人。9)军事情报营,辖营部与作业连、电子战连、勤务支援连,313人。

10)其它师直属部队:防化连145人,宪兵连148人,师乐队41人。

装甲师全师人数16993人(90年代达1.9万余人),机步师人数17278人(90年代达2万余人)。重型师装备为:M1A1/A2型坦克348/290辆(装甲师/机步师),M2步兵战车216/280辆,M3骑兵战车100辆,M901反坦克导弹车48/60辆,“标枪”式反坦克导弹144/180部,MLRS多管火箭炮9门,M109A1/A2/A6型155mm自行榴弹炮72门,M106型107mm重迫击炮66门,M981型火力支援车48辆,AH-64攻击直升机48架,OH-58观测直升机50架,EH-60电子战直升机3架,UH-60效用直升机30架,自行高炮36辆(一度使用“约克中士”,后仍为“火神”),防空导弹发射车18辆(“小槲树”),防空导弹36部(“复仇者”)或72部(“毒刺”)。

2、摩托化步兵师

1984年秋改编第9步兵师为摩托化步兵师,作为轻型师之一(实际介于轻型师与重型师之间),全师1.44万余人,目前该师已退出现役。摩步师的编制组成为:

1)师部及师部连。

2)3个摩步旅:3个旅部及旅部连,辖5个重型合成营、2个轻型合成营和2

个轻型攻击营,共有突击炮车144辆、快速突击车60辆、多用途轮式车辆若干辆等。重型合成营下辖1个轻型摩步连、2个突击炮兵连和1个战斗支援连;轻型合成营下辖2个轻型摩步连、1个突击炮兵连和1个战斗支援连。

3)师炮兵,由司令部和司令部连、3个牵引式155mml榴弹炮营(各18门)、1个混编炮兵营(辖2个6门制105mm榴炮连和1个9门制MLRS多管火箭炮连)、目标搜索连组成。

4)战斗航空旅由2个攻击直升机营、1个战斗支援航空营和1个侦察营组成。1个攻击直升机营由侦察连和3个攻击直升机连(各7架AH-1S)组成;战斗支援航空营由2个战斗支援航空连组成(各15架UH-60);侦察营由2个地面侦察连和2个空中侦察连组成。

5)师支援司令部,由司令部与保养管理连、3个前方支援营、1个战斗旅支援营和1个基本支援营组成。

6)师直属的其它分队:防空营(36辆自行高炮与12辆“小槲树”导弹车)、工兵营、军事情报营、通信营、宪兵连、核生化连等。

3、轻步兵师

轻步兵师要求能够迅速反应、适于战略机动和中等激烈程度的作战。其编制组成为:

1)师部与师部连,223人。

2)3个轻步兵旅:每旅旅部与旅部连116人,三旅共辖9个轻步兵营。

3)师炮兵,共1610人,由司令部与司令部连、3个18门制105mm榴炮营,90年代增编了1个155mm榴弹炮营。

4)战斗航空旅,共1073人,由旅部及旅部连、1个攻击直升机营(装备AH-S)、1个战斗航空营(UH-60)、1个侦察营(辖1个地面侦察连和2个空中侦察连)。

5)师支援司令部,由司令部与司令部连、1个基本支援营、3个前方支援营、1个航空保养连组成,共2917人。

6)师属其它分队:防空营(322人)、工兵营(314人)、通信营(482人)、宪兵连(77人)、师乐队(41人)等。

总计全师10916人,装备155mm牵引式火炮18门、105mm牵引式火炮54门,迫击炮90门,机枪1045挺,M16A2步枪8597支,40mm榴弹发射器522具,“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架44部(包括车载式)、“龙”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162具,M167型自行高炮18辆,“尾刺”防空导弹90部,AH-1S攻击直升机29架,其它直升机(UH-60、OH-58等86架),40mm榴弹发射器831具,M16系列步枪9818支,高度机动多用途轮式车694辆(部分装有M242型25mm 机关炮),5吨卡车152辆。轻步兵师中有3465名徒步步兵,装备总重量12837吨,为普通步兵师的44%。

4、空降师

空降师编制组成为:

1)师部与师部连,277人。

2)3个空降旅:每旅旅部及旅部连279人。共辖9个空降步兵营。

3)师炮兵:1473人,包括司令部与司令部连、3个105mm榴弹炮营。

4)战斗航空旅,1130人,由旅部与旅部连、1个攻击直升机营(装备AH-64)、2个效用直升机营(装备UH-60)、侦察营组成。

5)师支援司令部,2082人,由司令部及司令部连、补充与运输营、军械修理营、航空修理营、卫生营组成。

6)1个装甲营,装备M551轻型坦克54辆。

7)师属其它分队:防空营(437人)、工兵营(404人)、通信营(449人)、军事情报营(449人)、宪兵连(99人)、防化连(128人)、师乐队(41人)等。

总计全师14065人,M551轻型坦克54辆,牵引式105mm榴弹炮54门,90mm 无坐力炮27门,60、81mm迫击炮90门,40mm榴弹发射器1271具,20mm 牵引式高炮27门,机枪1130挺,步枪10811支,攻击直升机33架,其它直升机89架,“陶”式导弹发射架188部,“龙”式导弹发射架162部,“毒刺”导弹发射器60具。

5、空中突击师

空中突击师编制组成为:

1)师部与师部连,256人。

2)3个空中突击旅:每旅旅部及旅部连76人。共辖9个空中突击步兵营。

3)师炮兵:1406人,包括司令部与司令部连、3个105mm榴弹炮营,后增编1个155mm榴炮营。

4)战斗航空旅,3089人,由旅部与旅部连、3个攻击直升机营(装备AH-64)、3个效用直升机营(装备UH-60)、1个运输直升机营(装备CH-47)、侦察营、指挥营组成。

5)师支援司令部,2495人,由司令部及司令部连、补充与运输营、保养营、航空保养营、卫生营组成。

6)师属其它分队:防空营(470人)、工兵营(430人)、通信营(483人)、军事情报营(402人)、宪兵连(99人)、核生化连、师乐队(41人)等等。总计全师15296人,牵引式155mm榴弹炮18门、105mm榴弹炮54门,90mm 无坐力炮31门,60、81mm迫击炮90门,40mm榴弹发射器1271具,20mm 牵引式高炮27门,机枪2555挺(含机载),步枪13076支,AH-64攻击直升机100架,CH-47运输直升机32架,OH-58观测直升机91架,UH-60效用直升机150架,EH-1H电子战直升机3架,“陶”式导弹发射架180部,“龙”式导弹发射架162部,“毒刺”导弹发射器60具。

6、海军陆战队师

海军陆战师采用三团制,其编制组成为:

1)师部及师部营。师部营下辖营部连、勤务连、宪兵连、卡车连、通信连等。2)3个陆战步兵团:每团辖1个团部连和3个陆战步兵营,标准人数3955人。步兵营有3个步兵连、1个武器连和1个营部与勤务连组成。

3)1个陆战炮兵团,各师编制不同。如第2陆战师的第10陆战炮兵团辖1个团部连、3个直接支援炮兵营(装备54门牵引式105mm榴弹炮和18门155mm 榴弹炮)和2个全般支援炮兵营(18门203mm自行榴弹炮、6门175mm自行加农炮和12门155mm自行榴弹炮)。1983年后各团增加1个155mm自行榴弹炮连和1个目标侦察连,炮兵营由18门制改为24门制,并以M198型牵引式155mm榴炮替换M101型105mm榴炮,M110A1型203mm自行榴炮替换M107型175mm自行加农炮。

4)坦克营,近1000人,装备70辆M1A1型坦克、36辆双联装“陶”式导弹发射车。

5)两栖突击营,辖1个营部连和4个两栖突击连,装备187辆两栖突击车。6)轻型装甲侦察营,400余人。

7)战斗工兵营,由1个营部连、4个工兵连和1个工兵支援连组成,共900余人。

1个陆战师满编人数18335人(最近几年有所减少)。装备有主战坦克70辆、两栖突击车208辆,轻型装甲车110辆,牵引式155mm火炮72门,自行式155mm 火炮24门,81mm迫击炮72门,60mm迫击炮81门,“龙”式导弹发射架216部,“陶”式导弹发射架144部,40mm自动榴弹发射装置130部等等

美国陆军第422步兵团

美国陆军第422步兵团 美国陆军第442步兵团,正式编成于1943年4月,主要由日裔美国人组成,下辖第100独立步兵营、第522炮兵营,第232战斗工兵连等部队,隶属于第五军,主要战斗于意大利战场,是二战美军中著名的日裔战斗单位。 以日裔美国人组成的第442步兵团。编制只有3800人的第442团在整个二战共获得7次总统部队嘉奖(101空降师也只获得2次、陆战1师3 次)、21枚荣誉勋章(其中20枚为战后追授,整个二战包括战后追授美军荣誉勋章总共只颁发464枚)、52枚优秀服役十字勋章(包括19枚后来转为荣誉勋章,美军整个二战共颁发5千枚优秀服役十字勋章)、1枚优秀服役勋章、560枚银星勋章、22枚军团优异勋章、15枚士兵勋章、4000枚铜星勋章(包括1枚后来转为荣誉勋章)、9486枚紫星勋章等。442步兵团的第100步兵营则被誉为“紫星营”。 “当他们的国家抛弃了他们的时候,他们却没有抛弃国家而是义无反顾地为其奋斗,他们现在可以理直气壮地对世人说“我们是真正美国人。” 在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上下陷入了一种歇斯底里的气氛中无法自拔,当美国人开始向日本帝国进行报复之前,日裔美国人却成为了复仇的对象。高达12万日裔美国人被强迫离开家园,而被关押在了集中营里包括了老人和孩子。在事件之前,许多第二代日裔美国人(Nisei)服务于夏威夷第298和299国民警卫步兵营。当然,在美日战争爆发后,美军当局也当然地判定这些人绝对不适宜继续逗留在夏威夷地区。按当时美军动听的说法,“我们并不是歧视他们,而是这里不仅不适合他们,也难以想象他们如何去在这个战场去战斗。”这些在第298和299国民警卫步兵营服役的日裔士兵们随即被扫除出了这两个部队,而被调派到了匆匆成立的“夏威夷临时步兵营”(Hawaiian Provisional Infantry Battalion)。军方对些日裔士兵的处理颇感头痛,一方面表示了对他们的极度不信任,一方面又不敢将他们遣散,因为当时不少人认为将这些熟悉美军内部事务又有很强军事能力的日裔士兵放出军营的危险太大。思前想后,陆军部最后决定把他们派往欧洲战场。1942年7月,夏威夷临时步兵营的士兵们在奥克兰登陆,在那里他们又被改编成了“第100独立步兵营”(100th Infantry Battalion Separate)。他们同时在那里接受欧战的战斗训练,直到1943年2月。 同年3月,第100独立步兵营参加了北非作战,在阿尔及利亚的奥兰登陆。就在这些日裔士兵踏上北非土地的时候为他们的国家而战的时候,他们之中大部人的家属仍被扣留在集中营过着近乎囚犯的生活。在北非,第100独立步兵营并没有遭遇什么大的战斗,到了9月第100独立步兵营

二战时期日军师团编制简介

日军的一个师团,最初完全仿制德国一个师的编制,约1.8万人,师团是基本单位,它有多种编制。但是后来随着战事的变化,作了多次改动,有的扩大,有的缩小,分为很多等级。 师团历程 抗战初期 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是日军的常备军。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 抗战中期 抗战中期,随着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展开,日军为适应不同战斗规模的需要,把师团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等级: (1)甲种师团:又称挽马师团,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骑、炮、镏各一联队,共8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8200人。 (2)乙种师团:又称驮马师团,由于后期马匹不足,在甲种师团的标准上压缩了骑兵联队,改为大队(个别不设骑兵)。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炮、镏各一联队,共7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4400人。 (3)丙种师团:由混成旅团扩编,辖3个步兵联队,工、炮各一联队,一般有5个联队,加上师团部的非战斗人员约15500人。 (4)丁种师团:也是由混成旅团扩编,只辖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只有大队或中队编制,约11000人。由于机动灵活,主要用于扫荡八路军的华北根据地。 (5)独立混成旅团:与师团一样是独立的战略单位,一般有2-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的人数比丁种师团还少,大约有6000-8000人。承担辅助的战略任务。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又编组了两旅团制师团。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旅团辖四个步兵大队、步兵大队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师团无炮兵、仅直辖工兵队、辎重队与通讯队,总人数为11980人。 抗战后期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军又将师团分为甲乙丙三种(此时己无四单位制师团了)。甲种师团有两类、一类为原有的常设师团、总人数为2.1万人,拥有三十六门 75mm山炮或野炮。一类为原有的特设师团与三单位制师团,总人数为1.8万人。乙种师团也是三单位制师团、只是没有炮兵联队与骑兵(搜索)联队,总人数为1.4万人。丙种师团即两旅团制师团。同

二战苏军坦克军团编制

二战苏军坦克军团编制 苏联战争中后期,纵深打击军(每军4个旅) 机械化军:1个坦克旅,3个机械化旅 坦克军:3个坦克旅,1个机械化旅 一个坦克旅:3(或2)个坦克营,一个冲锋枪营,约70辆主力战车 一个坦克营:3(或2)个坦克连,每连10辆坦克,每营21辆坦克 1943年坦克旅 旅部2辆T34 6个中型坦克连,总65辆M_tank 3X坦克营[营部(1辆T34)侦察排2X坦克连(每连10辆T34) 坦克旅总计65辆T34 6辆BA64装甲汽车4门76。2毫米反坦克炮4门45/57毫米反坦克炮 坦克军总计195辆T34 8辆SU76 8辆SU122 38

辆装甲汽车37辆装甲车12门85毫米反坦克炮12门76。2毫米反坦克炮48门45/57毫米反坦克炮16门37毫米高射炮12门76毫米榴弹炮42门120毫米迫击炮40门82毫米迫击炮火箭炮若干战争中后期重坦克团或自行火炮团总21辆H_tank 团部1辆KV或IS或自行火炮4X重坦克连(每连5辆KV 或IS坦克或自行火炮) 重坦克旅或自行火炮旅12个重型坦克连,65辆H_tank 旅部2辆KV或IS或自行火炮3X重坦克团或自行火炮团1X摩托化步兵连1X技术保障分队 德军独立重坦克营/重歼击坦克营45 营部3辆虎(王)/ 象tank 3*重型坦克连【14,连部2辆,3×重坦克排(每排4辆)】 苏军二战装甲部队编制 这个只是纸面上的编制至于具体情况各装甲旅或军略有不

同1941年12月苏联坦克旅编制: 旅部 2X坦克营营部1辆T34坦克每营3个连1连5辆KV1坦克2连7辆T34 3连10辆轻型坦克 1X摩托化步兵营 侦察连 维修保养连运输连 卫生排 全旅1471人装备20两轻型坦克T34坦克16辆KV坦克10辆军用卡车156辆45毫米反坦克炮4门82毫米迫击炮8门1942年3月苏联坦克旅编制 旅部 2X坦克营营部1X轻型坦克连8辆T-60轻型坦克1X 中型坦克连10辆T-34中型坦克1X重型坦克连5辆KV重型坦克1X摩托化步兵营 防空炮连 卫生排 一共1152人装备16辆轻型坦克20辆T34坦克KV坦克10辆45毫米反坦克炮82毫米迫击炮6门1942年摩托化步兵旅编制 旅部84人、3挺冲锋枪、2挺轻机枪、2辆摩托车、3辆野战汽车、5辆卡车旅部直属连105人、2把手枪、2挺冲锋

苏联军队与美国军队的编制特色

苏联军队与美国军队的编制特色 百度贴吧> 二战吧作者:海因莱希归来 苏联军队与美国军队的编制特色 陆军:苏联陆军80年代总数140万左右,分为A/B/C/D四种架构,总共有多达200个现役师。其中的A类部队约占到师总数的1/5左右,它们是装备大量先进坦克和车辆,拥有极其强悍突击力的部队,主要部署在东德和乌克兰。远东也有很少部分的A类部队。这些部队基本满编。B类部队,这些部队一般达不到满编状态,和平时期只有70-80%的编制,装备数量基本满编,装备较A类部队较差,属于二线部队。这两种部队是无需动员,可以直接参战的部队,师的数量只有一半不到。C类部队,人员编制只有一半左右,坦克满编,其余装备基本不满编。战时需要一个月左右补充和动员。D类部队,占苏军的1/3左右,基本不编制人员和车辆,只有一个空架子,需要三个月至半年左右才可以上战场。其余的还有一些后备役部队,没有日常的军事训练,只是简单的作登记。苏军的编制数量极其庞大,人数却并不算多,盖因那些只占空架子的部队太多所致。苏军的编制较为臃肿,军事革新较慢,苏军曾在70年代末在一个旅试点引入空地一体战法,效果很好,被建议全军推广,但是推广到80年代末也只推行了几个旅而已。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苏军架构过于臃肿,效率比较低下。 苏军可能由于二战的经验,部署了很多方面军属炮兵师/军,编制了大量的重炮和火箭炮。这在西方国家是见不到这样的编制的。在70-80年代经过整改,很多炮兵军裁撤掉了,但是炮兵师这个编制却保留到了最后。西方的军事家们非常看不起苏军的类似编制,认为此代表了苏军的突破编制过于臃肿。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炮兵集约作战是苏军的特色,不过的确是存在臃肿的嫌疑。 苏军还有一个特色是野战后勤人员很少而且集约化,苏联的前线部队,哪怕是A类王牌也是基本不编制后勤人员的,后勤完全依赖于方面军的专业人员(苏军认为,将后勤交给专业人员效果更好)。这就导致了苏军突击力极强,但长期作战能力很差,应该避免长期的消耗战,这是与苏军高度提倡速战速决与首战即决战的思路分不开的。 苏军的后勤体制不仅是装备弹药油料的补充很有问题,人员的补充同样是一个大问题。苏军没有类似美军那样的高素质士官体系(这我以后谈美军时要提到),后补人员的指导是交给少量的军官的。这种后补方式的特色是损失部分老兵后战斗力急剧下滑,损失30%左右就长期无法作战,只能撤编。在苏德战争中,苏军这一特点表现的很明显,苏联有大量的部队损失了30%左右就不得不取消建制。战争打到后面,什么XXX 步兵师这种编制都出来了…这是由于苏军没有高效的后勤补充体制所造成的。

二战德军坦克营编制

1942年德国陆军装甲师编制 师部: 1x师部指挥连 1x摩托化制图分队 1x警卫分队(2挺轻机枪) 1x装甲团: 团部: 1x摩托化通信排 1x装甲侦察排 1x装甲维修连 3x装甲营: 1x装甲指挥连 1x中型装甲连 2x轻型装甲连 1x装甲掷弹旅: 2x装甲掷弹团: 团部: 1x团部警卫连 1x通信排 1x工兵排(3挺轻机枪) 1x摩步排(6挺轻机枪) 1x反坦克排(3门50毫米PAK 38反坦克炮,3挺轻机枪) 2x摩步营: 3x摩步连(18挺轻机枪,4挺重机枪,3支反坦克枪,2门80毫米迫击炮) 1x重型摩步连(12挺重机枪,6门81毫米迫击炮,3门50毫米PAK 38反坦克炮,6挺轻机枪) 1x炮兵连(4门150毫米轻型步兵炮,4门75毫米轻型步兵炮) 1x炮兵团: 团部(摩托化): 1x观测连(摩托化) 1x通信排(摩托化) 2x摩托化炮兵营:

营部(2挺轻机枪): 1x通信分队 1x校射分队 3x炮兵连(3门105毫米轻型榴弹炮,2挺轻机枪) 1x轻型军需供应分队 1x摩托化重炮营: 营部(2挺轻机枪): 1x通信分队 1x校射分队 2x炮兵连(3门150毫米重型榴弹炮,2挺轻机枪) 1x炮兵连(3门100毫米K18重炮,2挺轻机枪) 师直属部队: 1x摩托化侦察营: 1x指挥连 1x摩托化通信排(2挺轻机枪) 1x重型装甲侦察车连(18门37毫米反坦克炮,24挺轻机枪) 3x摩步连(2门81毫米迫击炮,4挺重机枪,18挺轻机枪,3支反坦克枪) 1x重型摩步连: 1x工兵排(4挺轻机枪) 1x摩托化反坦克排(3挺轻机枪,3门50毫米PAK38反坦克炮) 1x摩托化反坦克排(3挺轻机枪,3支28毫米PAK41反坦克枪) 1x机械化步兵营: 营部(摩托化)(2挺轻机枪) 1x通信分队(摩托化 1x重型反坦克连(6辆Marder III Ausf M) 1x摩步连(6门50毫米PAK 38反坦克炮,4门37毫米PAK 36反坦克炮,6挺轻机枪)1x重型高炮连(12门20毫米高射炮,4挺轻机枪) 1x装甲工兵营: 营部 1x装甲工兵连(23挺轻机枪,3支反坦克枪 2x摩托化工兵连(18挺轻机枪,3支反坦克枪) 1x摩托化舟桥纵队(2挺轻机枪) 1x摩托化轻型工兵纵队(2挺轻机枪)

二战日军步兵战术(二)

战日军步兵战术(二) 河里真是有能人,各位回贴均有道理。在扛铁牛之前, 先回一下各位的置疑。 先回有关编制的问题,河友目光犀利,一眼就发现了问题, 为什么联队下面没有大队呢?”这个与日本军制有关。二战中的日本军队不设战略预备兵源,日军大本营象个不生产备件的汽车厂,即产即销。一个个的师团、旅团顺应战略需求而生,在前线应战役需要频繁重组,而战役结束后又没有个归建的制度,从而使日本军、师团、旅团至联队各级编制极其混乱(又曰灵活)。这样做有许多好处,而战损较大时弊端更大。日军组织一场战役时,经常从各占领区的驻军中抽调,而且经常不还建,久而久之日军干脆在原编制上加个形容词(乙、丙、丁、守备役等),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 了不归建产生的一些问题。前文中提到的联队编制是老找到的最小的联队,这个属乙种守备联队,多见于驻防于战线大后方或险要地区。这种联队实际上就是一个加强了火力 重机及山炮)的大队,之所以挑这么个编制,就是要给李云龙团能够炮击日军联司并突围而去一个有一点历史依据的可能性。事实上,日军在对我晋察冀地区的扫荡中的确常 用此类编制,日军在晋察冀的大队编制经常只有600?800 人。这个作法相对于我八路军及新四军化整为零、深入敌后的策略有很大威胁;而在正面战场上,日军联队编制基本就如各位所述。 如果硬讲李团能在抗战初期从齐装满员的日军常规联队(大约是5000 多人至少9 倍于我的火力)即成合围圈中没伤筋骨地突围出来,这就突破了文学范畴,达到了YY 的境界。 日本人在二战中相当于班的建制确是分队,这是从日文中来的。老A 用班而不用分队是有用意的,往后看各位自然会明白。

文(一)所提及的防守反击战术是晋察冀的八路在五一大扫荡结束半年后总结并推荐的一系列战术之一,其缺点就是对守军全体指战员素质要求甚高,的确不是随便一支部队就能打出来的,稍有不慎就有灭顶之灾;其优点则很简单——如果正确实施,这是于强敌合围中,使自已损失最小且予敌以最大杀伤的战术,其成功原因简单说就是利用了日军弱点,细节以后再讲。 现在扛铁牛。 战中的日本军是一支军事一流强悍却非常畸形的军队,它的强大不同于任何其他一流强国。苏、德、美、英陆军的强大是全方位的,从单兵素养到战略战术,从军事装备到后勤补给,每一项上都各有千秋。日本陆军战略很烂但战术很强,装备很烂但使用很得法;除此之外日本军队,尤其1943 以前的日本军队有一个远超西方列强的世界第一强项——步兵基本战术。在同等后勤条件下,不配装甲兵及其它兵种支援,在任何一种地形条件下,日军步兵可以打败任何一支同等数量的军队(TG 的八路除外)!当然,加上装甲兵,日本就不行了。为什么呢?二战初期,日本步兵基础技战术及作战效能是世界第一。 砖头来了,那为什么日军在哈勒欣河谷被苏军打得那么惨?原因很多,但基本是技术兵器,特别是有效便用的装甲集团,是那个战役的决定性因素。 砖头又来了,那为什么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被美国打得大败呢?答案就点专业了,日本人在太平洋上是败在海空军上的。 事实上,在美军没掌握彻底的海空优势的绝大多数战役中,美陆战部队鲜有胜例,但多数是溃败及至全灭之局。这一点美国人看得清楚讲得明白——决胜于海上。日军陆战能力在太平洋战争中前期,基本上可讲是所向披糜,在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蝗军势如破竹地消灭了所有美、英战略力量,若不是中途岛海战大败,澳大利亚也危矣。

二战各国军队编制综述

1939战前,分驻13个地区的德军有51个现役师,包括39个步兵师(4个摩托化)、5个装甲师(加1个装甲旅)、4个轻型师和3个山地师。战事一起,就迅速扩张。到1940年,装甲师数量翻番(主要是改装轻型师)。德军为入侵波兰编组了2个集团军群:北集团军群由2个集团军(各3个军)组成,辖2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师、16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旅;南集团军群(3个集团军10个军)辖4个装甲师、4个轻型师、21个步兵师和3个山地师。德军最重要的编制是师,分为步兵师、摩托化步兵师、装甲师、轻型师和山地师。“第1波”的35个步兵师有18000人,第2波的有15000人,第3波和以后的步兵师炮兵数量较少。步兵师由3个3000人的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组成。跟其他军队不同的是,德军步兵师的工程营和侦察队是战斗部队,装备有火焰喷射器和反坦克炮,经常是攻坚的先锋。步兵营由3个步兵连和一个机枪连组成。步兵连约180人加一个班的反坦克枪。机枪连有3个排6挺重机枪。步兵营还有迫击炮排6门81mm迫击炮。一个步兵团的火器包括26挺重机枪、85挺轻机枪、18门81mm迫击炮、27门50mm迫击炮、12门37mm反坦克炮、6门76mm步兵炮和2门150mm步兵榴弹炮。炮兵团由3个105mm野炮大队组成,大队各3个4门制的炮连。一个150mm中型炮大队原来是配属的,后来归入第1波步兵师编制。师以上集团军和军还有中型和重型火炮。摩托化步兵师由3个摩托化步兵团和一个摩托化炮团组成。波兰战役后,随着更多装甲师列编,其中一个摩托化步兵团转入其他装甲师。波兰战役的德军装甲师由2个坦克团组成,坦克团是2个4连制(32坦)坦克营组成。加上预备车和各级部门共有561辆,不过一般都不到满编制,平均320多辆。多数是I型和II型轻型坦克,不过装备机枪或20mm炮,一些捷克38式坦克和少量III型和IV型坦克。装甲师有2个全摩托化步兵团,后改称“装甲掷弹兵”。德军装甲师的成功并不在其坦克的质量,在某些方面还不如其对手,而在于组织和战术能力。德军闪击波兰震惊了世界。此役德军阵亡1万余人、3千多人失踪、3万多人负伤。希特勒得以转兵西部准备入侵法国。到1940年5月,德[陆]军增加到129个步兵师、4个摩托化步兵师,4个轻型摩托化步兵师、10个装甲师、3个山地师和1个骑兵师。德军总兵力达2百50万,其中武装党卫军10万人。入侵法国的德军编为3各集团军群:A集团军群辖45.5个师、其中7个装甲师;B集团军群

二战法军编制

二战法军编制 一战之后的法国军队仍然保留着一定数量的骑兵师,而且为了这些师的前途,军队内部一直在争论不休,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期,法军高层总算达成了一个共识——这些还拥有大量马匹的部队,在新的空中威胁面前无疑是最好的靶子。1939年夏天,在甘末林的亲自过问下,法军骑兵部队的改革工作开始了,它们将被部署在更适合他们的阿登地区和瑞士边境,作为一支阻滞力量而非决战力量而存在。到了战役爆发前,法军已经完成了5个轻骑兵师的编制,这些师由于装备了一定数量的坦克和装甲车,与传统的“骑兵”相比已经有了相当的提高。 第1轻骑兵师: 第2骑兵旅(第1猎骑兵团,第19龙骑兵团) 第11轻摩托化旅(第1装甲机枪团-或者按照实际情况称为装甲车团,第5摩托化龙骑兵团) 师属炮兵团 第2轻骑兵师: 第3骑兵旅(第18猎骑兵团,第5胸甲骑兵团) 第12轻摩托化旅(第2装甲机枪团,第3摩托化龙骑兵团) 师属炮兵团 第3轻骑兵师: 第5骑兵旅(第4骠骑兵团,第6龙骑兵团) 第13轻摩托化旅(第3装甲机枪团,第2摩托化龙骑兵团) 师属炮兵团 第4轻骑兵师: 第4骑兵旅(第8龙骑兵团,第31龙骑兵团) 第14轻摩托化旅(第4装甲机枪团,第14摩托化龙骑兵团) 师属炮兵团(该师缺编反坦克炮连) 第5轻骑兵师: 第6骑兵旅(第11胸甲骑兵团,第12猎骑兵团) 第15轻摩托化旅(第5装甲机枪团,第15摩托化龙骑兵团) 师属炮兵团到1940年战役开始之前,所有的5个轻骑兵师和3个轻骑兵旅都被部署在比利时边境的阿登地区,其中第1和第4轻骑兵师属于第9集团军,第2和第5轻骑兵师属于第2集团军,第3轻骑兵师则属于第3集团军指挥。 轻骑兵师中的骑兵旅 骑兵旅中的两个骑兵团,虽然名称各有不同,但是编制是一致的,每个团由5个中队组成。 在5个中队中,包括4个骑兵中队(每个中队4个排),每个排36人,而每个骑兵中队的“重武器”仅仅是8挺轻机枪而已。 第5个中队是火力支援中队,包括2个机枪排,一个迫击炮排和2个反坦克组。一个正常情况下的支援中队装备包括8挺机枪,4门60毫米迫击炮和4门25毫米反坦克炮。另外,全团还有48名枪榴弹射击手,总的来说,法军的骑兵团与正规的步兵营从人数和装备上来看都是类似的,除了他们的马匹之外。轻骑兵师中的轻摩托化旅 如果说骑兵旅是轻骑兵师命名的由来,那么轻摩托化旅更像轻骑兵师打击力量核心,轻骑兵师的装甲部队都集中在这个旅里面。 摩托化龙骑兵团包括两个营,每个摩托化龙骑兵营包括三个中队,其中:

二战美军步兵师和装甲师编制

二战美军装甲师和步兵师编制 美军装甲师到二战终战之前美军共成立了16个装甲师(1~14, 16及20),最早的5个装甲师在1941年才成立,其中第二和第三装甲师维持1942年型重装师的编制,有9个坦克营和3个装步营的超大编制,其余的14个装甲师都是3个坦克营和3个装步营的一般编制。一个一般装甲师除了师部之外有三个战斗指挥部(Command Command),通常是A、B及R战斗指挥部,除了三个坦克营、三个装步营之外,另有三个装甲炮兵营,一个机械化骑兵侦搜营,一个装甲工兵营,及后勤管理部队。通常还会视战况需要额外编配独立战防营,独立防空营等等。美军战车营有三个中型坦克连和一个轻型坦克连,中型坦克连有18辆M4中型坦克,轻战车连有17辆M5轻型坦克,加上营部的五辆M4中型坦克,总共有76辆各式坦克。三个坦克营总共有228辆各式坦克。 1944年美军所采用的步兵师编装是改良自1943年制步兵师,使用三三制,三个步兵团,每团三个步兵营,总共九个营。团部的直属连队包括一个摩托化轻榴弹炮连(6门105mm 榴弹炮)及一个摩托化战防连(12门57mm反坦克炮)。美军步兵师炮兵团有三个摩托化轻榴弹炮营和一个摩托化重榴弹炮营,总共有36门105mm榴弹炮和12门155mm榴弹炮。美军步兵师有一些额外的支持部队,例如机械化骑兵连、独立炮兵营、独立坦克营、独立防空营、独立驱逐坦克营等等。机械化骑兵连编配M8装甲车,独立驱逐坦克营编配M10或M36坦克歼击车,独立防空营编配车载或牵引的四联装12.7mm高射机枪及牵引的40mm高射炮。 参考实战经验及装备发展,美军在1942~1943年间进一步改组步兵师编装,在新的编装表中步兵师员额稍微下降约8%成为14 253人。主要的改变都是在装备上,首先M1半自动步枪成为标准步兵武器,火箭筒也大量配备到步兵师中(每师557部),57mm反坦克炮同时取代了37mm反坦克炮成为反坦克火力骨干,75mm榴弹炮则完全被105mm榴

二战时德军编制

德军北方集团军群战时编制 集团军群司令:里特尔-冯-勒布陆军元帅下辖: 直辖第23军,编有第251和第254步兵师。 第18集团军,司令:格奥尔格-冯-屈希勒尔陆军一级上将,下辖: 第1 军,编有第1、第11、第21步兵师; 第26军,编有第61、第217步兵师; 第38军,编有第58、第291步兵师。 第16集团军,司令:恩斯特-布施陆军一级上将,下辖: 直辖第253步兵师。 第2 军,编有第12、第32、第121步兵师; 第10军,编有第30、第126步兵师; 第28军,编有第122、第123步兵师。 第4 装甲集群,司令:埃里希-赫普纳陆军装甲兵上将,下辖: 第41摩托化军,编有第1、第6、第8装甲师,第36摩托化师,第269步兵师; 第56摩托化军,编有第3、武装党卫队第3“骷髅”装甲师,第3摩托化师,第290步兵师。 第101后方地域司令部,编有第207、281、285(军需处长专用)警卫师。 第1 航空队,司令:阿尔弗雷德-克勒尔空军一级上将 第5 航空队,司令:汉斯-于尔根-施通普夫空军一级上将 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战时编制 集团军群司令:费多尔-冯-博克陆军元帅,下辖: 直辖第102后方地域司令部,第2集团军司令部。 第4 集团军,司令:京特-冯-克卢格陆军元帅,下辖: 直辖第255、267、293步兵师,第286警卫师。 第7军,编有第7、第23、第258、第268步兵师,第221警卫师; 第9 军,编有第17、第137、第263、第292步兵师; 第12军,编有第29摩托化师,第31、第34步兵师; 第13军,编有第78步兵师,第26摩化师; 第43军,编有第131、第134、第252步兵师; 第53军,编有第45、第52、第167步兵师。 第9 集团军,司令:阿道夫-施特劳斯陆军一级上将,下辖: 直辖第102、第900步兵师,第403警卫师。 第5 军,编有第5、第35、第161步兵师; 第6 军,编有第6、第26步兵师; 第8 军,编有第8、第28步兵师; 第30军,编有第129、第162、第256步兵师; 第42军,编有第87步兵师,武装党卫队通信师。 第2 装甲集群,司令:海因茨-古德里安陆军一级上将,下辖: 第24摩托化军,编有第1骑兵师,第4、第3装甲师,第10摩化师; 第46摩托化军,编有第10、武装党卫队第2“帝国”装甲师,“大德意志”装甲步兵团; 第47摩托化军,编有第17、第18装甲师。 第3 装甲集群,司令:赫尔曼-霍特陆军一级上将,下辖: 第39摩托化军,编有第7、第14、第20装甲师,第20摩托化师; 第57摩托化军,编有第12、第19装甲师,第18摩托化师。 第2 航空队,司令:阿尔贝特-凯塞林空军元帅 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战时编制 集团军群司令: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陆军元帅,下辖: 直辖第99轻装师。 第11集团军,司令:里特尔-冯-朔贝特陆军一级上将,下辖: 直辖罗马尼亚骑兵军司令部。 第11军,编有第22、第76、第239步兵师,罗马尼亚第6步兵师,罗马尼亚第5、第8骑兵旅; 第30军,编有第198步兵师,罗马尼亚第8、第14步兵师,罗马尼亚第6骑兵旅; 第54军,编有第50、第170步兵师; 驻罗马尼亚军事代表团,编有第72步兵师;

二战时期军队编制

二战时期共军,国军,美,日,德军队建制 共军的建制 以八路军为例,1936年八路军改编时共有3个师9个旅,加后勤共有4.5万人。其中,115师最多有1.5万人,120师和129师各约1.3万人。国军的建制 1936年,由于日寇谋我日甚,国民党不得不进行抗战的准备工作,便开始整军,整军的编制分为两种:1935年整理师编制与1936年调整师编制,打算在3-4年时间内整 编60个甲种调整师,与60个乙种整理师。 甲种调整师编制为师辖二个旅四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一个炮兵团,工兵、辎重各 一营,特务、卫生、通讯各一连,计有13854人,马3508匹,步枪6127支,轻机枪254挺, 重机枪75挺,迫击炮24门,步兵炮24门,野战炮36门,但到抗战爆发为止,只有20个师被编制为调整师,其中仅教导总队达到了该编制,其余部队为每师1万1千人,步骑枪 3800支,轻重机枪328挺,各种火炮与迫击炮共计46门,掷弹筒43个。 乙种整理师编制为两旅四团制。师有山炮营,装备卜福斯75毫米山炮12门;战防炮

连,装备奥地利百禄式47毫米战防炮4门;及工兵营、特务营、通讯连、骑兵连、 野战医院各一个。旅直辖部队为迫击炮连、(120毫米炮4门)、工兵连、特务连、 通讯排、卫生队等等各一个。团有4~6门81迫击炮,营有6挺重机枪,每连一个掷弹 筒。每班一挺轻机枪,每师约1万多人。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的编制进行过改编,一个整编师相当于军一级的建制。 鬼子的建制 鬼子的小队=排,中队=连,大队=营,联队=团,旅团=师,师团=军 日军常规四单位挽马师团人员,装备情况: 师团司令部:人员330,马:165,各种枪95,非机动车63 旅团司令部:人员75,马20,各种枪36,非机动车4 步兵联队:人员3747,马526,各种枪2590,各种炮14,掷弹筒76,非机动车256 步兵大队:人员1091,马118 步兵中队:人员194,各种枪174,掷弹筒6 野炮兵联队:人员2894,马2269,各种炮48,各种枪541 野炮兵大队:人员634,马499,野炮12

二战德国步兵连编制

二战德国步兵连编制 德国步兵连(德文:Schutzenkompanie) 指挥官编制: 德国国防军步兵连指挥官根据编装,应该是由少校或是上尉出任,但随着战争的伤亡,连长通常由中少尉担任。 步兵连单位编制: 连部、步兵排×3、反战车组、补给纵列、军需单位I(CommissaryI,VItrain)、军需单位II(CommissaryII,VIItrain)、行李纵列。 总人员编制:(1939年标准) 步兵连包括有军官2、士官21、士兵178,其中战斗人员为176人,非战斗人员像是补给人员、伙夫等等在后方地带。在部队机动期间,补给纵列与军需单位I由营后勤官统一管制,军需单位II与行李纵列由团后勤官统一管制;在静态状态下,各非战斗单位则停留在连阵地后方3至5公里的连后方地带。 武器编制: 步兵连的武器包括:手枪×44、冲锋枪×16、轻机枪×12、步枪×130、反战车枪×3、轻迫炮×3、乘马×1、马车×13—18、脚踏车×8、摩托车×1、摩托车(付挂边车)×1、卡车×3。 步兵连单位人员武器弹药编制(详细): “连部”包括有:连士官长、四个传令兵(一个兼任军号手)、两个脚踏车传令兵、一个马夫、一个军医士官和一个医务兵。连部传令除了传令工作外,还要携带对空布板,负责对空指示工作。“反战车组”由一名士官担任组长,下辖三个战车猎杀小组。战车猎杀小组每组两人,枪手负责携带反战车枪,副枪手携带两个10发子弹的弹匣。 “德国步兵排(Schutzenzug)”德国国防军步兵排编装包括排长、排部、四个步兵班、迫炮组和驾驶兵。总编配比为1:6:43。在标准编装表中步兵连各排排长不一定由军官出任,通常只有第一排排长是军官,其它各排排长都是由资深士官(Oberfeldwebel、Feldwebel)出任。步兵排排部编制中包括了排长(携带冲锋枪)、3个传令(第三名传令在战争中后期携带步枪狙击镜)和1个医务兵。在初期的编装中,排部除了个人携行装备外,还要携带信号枪、信号旗和信号手电筒。信号旗和信号手电筒很快就被发现没有什么大用,但是信号枪的用途却愈来愈广,除了做识别、指示、照明外,信号枪还被拿来对付机枪巢、炮阵地、碉堡、家屋等等的目标。四个步兵班的编装见下文综述。迫炮组包括有组长1人和两个炮手,组的主要武器是5公分迫炮36。组长除了携带1支步枪外,还装备有望远镜、三支标杆和10发炮弹。第一名射手携带手枪和底座,第二名射手携带手枪和炮管;两名射手携带的底座和炮管都是背在背上,双手则各提一个10发的弹药箱,因此迫炮组的总携行弹数为50发。此外,在德军排编装表中还有1名驾驶和1辆由两匹马拖曳的标准军用马车(HF1),而在1939到1941年间,部分单位也配备了由四匹马拖曳的钢制马车,后来在东线因为这种钢制马车太重,很快就被淘汰。随着战争的进行,标准HF1马车逐渐为各单位自行在战地征收的各式各样马车所取代,甚至在冬季期间,雪橇被证明是维持德军战力的骨干。在一般行军运动时,除了个人携行武器之外,包括机枪、迫炮、弹药和各式各样的器具、经理物资都是放在马车上,而一旦进入作战地区后,所有的东西都卸下由个人携行,而排用马车则编入连补给列,由Hauptfeldwebel统一管理。总结以上,标准步兵排的建置武力包括:冲锋枪×5.9毫米子弹×1048(含手枪及冲锋枪)轻机枪×4机枪弹×4600手枪×11步枪×34步枪弹×20405公分迫炮×1迫炮弹×50 “德军步兵班(Schutzengruppe)”在1939年战争爆发前,德国陆军最基层单位「步兵班」已确定了人员编制:1名士官加上9名士兵。这个编制基本上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后

二战中苏军装甲兵编制

二战中的苏军装甲兵编制 战前时期-1940年中期[ 转自铁血社区https://www.wendangku.net/doc/2a9528797.html,/ ] 作者的话:编制对于军队来说,就如同一个人的骨架,正是这种"骨架"赋予了士兵有机的组织和指挥,并在战争中将其最大的效率发挥出来。而装甲兵的编制尤其重要,二战中各国装甲部队采用了多种编制方式,其中特别是德国和苏联这两个国家,德苏两国装甲兵编制的变迁代表了当时世界装甲兵编制的典型走向,现代合成机械化部队编制中也带有当时的不少痕迹。在这个专辑里,我将试图详细地去描述苏德两国的装甲兵编制。计划分几个部分连载去介绍苏军从30年代后期到1945年的装甲部队编制。 编制对于军队来说,就如同一个人的骨架,正是这种"骨架"赋予了士兵有机的组织和指挥,并在战争中将其最大的效率发挥出来。而装甲兵的编制尤其重要,二战中各国装甲部队采用了多种编制方式,其中特别是德国和苏联这两个国家,德苏两国装甲兵编制的变迁代表了当时世界装甲兵编制的典型走向,现代合成机械化部队编制中也带有当时的不少痕迹。在这个专辑里,我将试图详细地去描述苏德两国的装甲兵编制。计划分几个部分连载去介绍苏军从30年代后期到1945年的装甲部队编制。 苏联在1938年-1942年"五年计划"中就已经制定了其军队编制,在那个时期没有作过什么大的改动。计划是建立4个坦克军、21个独立坦克旅(原来的机械化旅)、3个装甲车旅、11个训练坦克团以及那些分散在步兵师和骑兵师中的坦克部队。还计划将排的编制由原来的每排3辆坦克扩大到5辆坦克。 战前时期的"坦克军"编制 新组建的坦克军有兵员12710人,坦克560-600辆,火炮118门。编制为2个轻坦克旅、1个摩托化步兵机枪旅、1个通信营。每个轻坦克旅下辖4个坦克营(每营54辆轻型坦克,6辆76mm坦克)、1个侦察营、1个迫击炮营以及一些其他后勤行政部队,每旅计有278辆BT坦克或者267辆T-26坦克。 装备T-26坦克的旅比装备BT坦克的旅要规模小一点,其只有3个营,附加一个摩托化步兵营、1个维修营、通信/训练部队;兵员总数为2745人、145辆T-26坦克、56辆喷火坦克和火炮、28辆装甲车、482辆汽车和卡车、39辆拖拉机。在车辆齐全了后,大多数装备T-26的坦克旅都扩大为4个坦克营。[ 转自铁血社区https://www.wendangku.net/doc/2a9528797.html,/ ] 而苏军中重坦克旅的编制和轻坦克旅差不多,不过其排的规模由5辆减少到3辆,这样一来坦克的总数就要少一些。大多数的重坦克旅有136辆T28坦克、37辆BT坦克以及10辆喷火坦克。也有例外,第5坦克旅是唯一一支装备94辆T35坦克、44辆BT坦克以及10辆喷火坦克的旅。 不少苏军坦克部队参加在1939年9月对波兰的行动。主要是第15坦克军(下辖第27、第45轻坦克旅和第20摩托化旅)和第25坦克军。进入波兰的苏军坦克军编制可以参照表1.1。

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

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一) 本文主要摘译自OSPREY Publishing Battle Orders 38 Panzer Divisions 1944~1945 by Pier Paolo Battistelli, consultant editor Dr Duncan Anderson 个人水平有限,而且是摘译,所以并不追求精确翻译,只求意思到了就好,很多专有名词参考了网上的翻译,估计错漏也会不少,欢迎指正。 另:本文中德军装甲师(Panzer Division) 专指国防军装甲师。 ======================================= 总体介绍 在库尔斯克攻势失败以后,德军在东线,意大利,西线先后转入防御。随着形势的变化,德军也开始转变,以期适应。即便是曾经横扫欧洲的装甲部队,也不得不改变作战方式。德军装甲师越来越多的参与到防御作战中来,而不再是作为深入敌人腹地的冲击箭头。虽然这偶尔也会发生,但一般都是为了解救被围的兄弟单位。坦克对决现在主要为了阻止敌人在德军防线上的突破。此外,国防军装甲师(Panzer Divisions of the Heer)不再是唯一的装甲力量,党卫军装甲师,和更小的装甲单位,诸如独立虎式重型装甲营等也在组建、发展。 这些新成员和德军装甲师一起在各条战线上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虽然很多时候这些新成员看上去更出风头,但德军装甲师们一直都是德军装甲部队的中坚。事实上从库尔斯克战役之后开始的德军装甲师重组,从来没有能全面完成过,仅仅是组建了一些高质量的装甲师。 纸面上,1943 和1944的装甲师比任何时候都强大,新坦克,大量的为步兵和其他单位装备的装甲车辆、自行火炮、还有新型的坦克歼击车,都是几年前难以想象的。可是只有为数不多的师完成了全面重组,其他的师还得用1943年初的老坦克、车辆和武器进行残酷的战斗。供给的缺乏,尤其是油料的缺乏,迫使他们经常不得不组建由少量装甲和摩托化单位组成的战斗群(Kampfgruppe)。不管怎么样,这些师在防御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重组更多的发生在新组建的或者受重创的装甲师身上。虽然总体情况欠佳,这些装甲师依旧能够在各处作战、反击、给敌人造成麻烦。正如1944年12月阿登反击证明的那样,德军装甲部队仍旧能够插入敌人纵深。可惜的是,现在的敌人已也经不是从前那样的了。 作战任务

二战美德陆军师级战力比较

先谈谈美军装甲师。到终战之前美军共成立了16个装甲师(1-14, 16及20),最早的五个装甲师在1941年才成立,其中第二和第三装甲师维持1942年型重装师的编制,有九个战车营和三个装步营的超大编制,其余的14个装甲师都是三个战车营和三个装步营的一般编制。一个一般装甲师除了师部之外有三个战斗指挥部(Command Command),通常是A,B及R战斗指挥部,除了三个战车营,三个装步营之外,另有三个装甲炮兵营,一个机械化骑兵侦搜营,一个装甲工兵营,及后勤管理部队。通常还会视战况需要额外编配独立战防营,独立防空营等等。 若是用诺曼底战役当时来讲,德军装甲师有两个战车营,美军有三个战车营,略胜一筹。美军战车营有三个中战车连和一个轻战车连,中战车连有18辆M4中战车,轻战车连有17辆M5轻战车,加上营部的五辆M4中战车,总共有76各式战车。三个战车营总共有228辆各式战车。德军装甲师的战车营分别编配四号战车及豹式战车,四号战车营有四个连,一般每连是22辆四号战车,连同营部战车在满编时约有98辆四号战车。豹式战车营有四个连,一般每连是17辆豹式战车,连同营部战车在满编时约有79辆豹式战车。两个营总共177辆各式战车,数量上约只有美军的78%左右。四号战车的性能与M4相当,豹式战车则在M4之上,不过在后勤维修方面,美军的妥善率约在80%以上,德军的妥善率约在70%以上,因此德军战车在性能方面占优势,美军战车在数量及妥善率上占优势德军装甲师有四个装甲掷弹兵营,而美军有三个装步营,看来德军在数量上略胜一筹。然而 众所周知,德军的四个装掷营当中只有一个是装甲化装掷营,其它三个都是摩托化装掷营,不论机动力,火力及防护力都有一段差距。反观美军三个装步营全部都是编配半履带装甲运兵车,都具备有伴随战车进行机动作战的条件。德军使用SPW251,美军使用M3,两者在性能方面差异不大。德军在整体步兵数量是占优势,然而在装甲化步兵的数量上则是美军占优势。 德军装甲师有三个装甲炮兵营,美军也有三个装甲炮兵营,两者看来是势均力敌。

二战百科——日本军队的编制(精编版)

二战百科——日本军队的编制(精编版) 日本自明治天皇维新以后逐步发展为帝国主义国家,出于强化国家机器,对外侵略扩张的需要,在其科学技术和军火工业逐步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建立了一支比较强大的现代化军队。 1884年日本在旧式军队的基础上首次组建了6个正规陆军师团,即第一至第六师团。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又组建了6个正规师团,即第七至第十二师团。1907年,日本在日俄战争后,再次扩充6个正规师团,即第十三至第十八师团。1915年,日本又在被其侵占了朝鲜组建了两个陆军师团,即第十九第二十师团。这样,加上守卫日本东京皇宫地区的日军近卫师团及4个驻扎在各地的独立混成旅团,就构成了日本帝国主义陆军平时的基本框架。{注:日军师团按建立时间可分五个档次自明治维新 起日本大力学习西方,对体现民主人权的事物多不屑一顾,对军国主义的货色却是如蝇逐臭。在建军方面,普鲁士模式成为日军的楷模,师团制也是仿照德式建立。从二战至今天,日本依然对陆军基本战术单位编制称“师团”(全世界各国军队的基本战术单位编制均以“师”为名称)。至二战投降时日本共有海陆空各类师团约260多个,兵力约有600万。 日军师团在二战时分为四等 一等甲类师团;从近卫师团(近卫一师团、近卫二师团、近卫三师团)、第一师团至第十一师团第十三师团、第十四师团、第十六师团、第十八师团、第二十师团均为一等甲种17个装备最精良师团。每个师团人数量均超过2.7万人(二战中中国一个军编制的兵力人数才3万人,中国一个甲等师的兵力不到1.1万人。二战中中国军队编制与美国、德

国编制一样) 二等乙类师团;第十二师团、十五师团,第19师团至110师团全为二等作战师团,为战争新增支援师团。(二等师团人数上不足2.5万人) 三等丙类师团:第110师团至300以内的师团番号(此时日本已不按完整顺序排列大约共计169个至230个左右的番号)。每个师团人数不到2万人,这类师团均在是1944年底新增后备师团,战斗力完全不能与当时中国国军相比(1945年起中国国军大量换上美式装备)。 四类丁种师团:是110师团与300以内的师团番号。这类师团成立时间1939年后期,每个师团人数不到1万5千人(比当时中国国军一个师编制要多)。这种师团专门为扫荡占领区,针对占领区的扫荡与治安,战斗力与三等丙种师团关不多。} 在不断的对外扩张中,日本开始在别国领土上及被其控制的地区驻扎军队。如:1895年后在中国台湾组建日军台湾军;1901年后在中国京津地区驻扎日军华北驻屯军;1915年在朝鲜组建日军朝鲜军;1919年在中国东北组建日本关东军。这些部队在当时被称为日军在其本土以外驻扎的“四大兵团”。它们有些由日军正规主力师团固定担任,如日军朝鲜军即长期由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组成;有些由正规主力师团轮流调防担任,如日本关东军;有些则由混成旅团或其他建制的部队担任,如日军关东军和日军华北驻屯军。

架空二战(1940-1950)军队理想编制H类

《架空二战(1940-1950)军队理想编制H类》 《武器口径》 子弹通用口径 5*21手枪弹(弹即DAP92):手枪(类92式,带信号弹功能)、冲锋枪(炮兵、后勤等二线人员自卫武器配32发弹匣短冲锋枪类同以色列制短乌兹冲锋枪,巷战配改装双弹鼓带前握把类长乌兹冲锋枪)。 9*19手枪弹(弹即巴拉贝鲁母手枪弹):警用手枪和警用冲锋枪。 5.8*42 小口径步枪弹(漆钢弹壳,弹即DBP95或DBP10):小口径突击步枪(类同苏制AK74)。 6.8*45 中间威力步枪弹(漆钢弹壳,弹类同6.8*57民元式和美制6.8*43SPC弹):半自动步枪(类同56半即SKS,10发或15发直弹匣供弹)、突击步枪(也称全自动步枪、类同56冲即AK47,30发弯弹匣供弹)、班用轻机枪(即56班机,改弹鼓供弹,弹鼓类同95班机100发弹鼓供弹)、半自动精确射手步枪(也称连发狙击步枪,枪为加长枪管56半,加装4倍瞄准镜)。 8*60mm中口径大威力步枪弹(漆钢弹壳,类同徳制7.92*57毛瑟弹和美制7.62*63):通用机枪(类同67式通机或德制MG42,弹箱或弹链供弹)、老式水冷重机枪、栓动狙击步枪(挑选精度高的老式手动拉栓步枪加高倍瞄准镜,类同53式即纳新莫干和中正式即98K 或长枪管Gew98)。 13*110mm重机枪弹、曳光弹和穿甲燃烧弹(类同12.7*99美制弹和12.7*108苏制弹):重机枪、高平两用机枪(类同54式)、战机机枪、坦克机枪、战车机枪(高平两用机枪装甲越野车,代号狐獴)、反坦克/反装甲/反器材狙击步枪。 迫击炮/臼炮弹通用口径 50mm 单兵掷弹筒:排属火力支援班,2人掷弹筒组使用 60mm轻型迫击炮弹:连属轻迫击炮班 90mm 中型迫击炮弹:营属中迫击炮班或装甲步兵连属车载迫击炮 120mm 重型迫击炮弹:团属或装甲步兵营属 150mm臼炮弹:中型自行式臼炮,中型坦克底盘(代号灰熊,类同徳制灰熊突击炮)。 300mm臼炮弹:重型自行式臼炮,重型坦克底盘(代号鼠式,类同徳制突击虎突击炮)。 600mm臼炮弹:超重型自行式臼炮,特制履带式底盘(代号雷神,类同徳制卡尔自行臼炮)。 火箭弹/无后坐力炮弹通用口径 50mm火箭弹:火箭筒(类同40火) 90mm火箭弹:反坦克火箭筒(类同徳制战车噩梦) 110mm手持一次性火箭发射器:(类同徳制铁拳) 130mm 火箭炮炮弹:半履带式多管火箭炮发射车(代号蝉,类同德制驴式) 130/230mm 火箭炮炮弹:车载火箭炮(代号管风琴,类同苏制喀秋莎) 70mm无后坐力炮弹:无后坐力炮 手雷款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