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版 17 紫藤萝瀑布 导学案

部编版 17 紫藤萝瀑布 导学案

部编版 17  紫藤萝瀑布  导学案
部编版 17  紫藤萝瀑布  导学案

17 紫藤萝瀑布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

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从中会获得许多启示。即使面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作者的所见所想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作者独特的心理体验。

预习反馈:

朗读下列词语,并给加点词语注音。

迸溅

..(líng dīng)盘虬.卧龙(qiú)仙露琼.浆(qióng)..(bèng jiàn)伶仃

酒酿.(niàng)

整体感知:

1、听录音,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思考问题:

a、本文主要从赏花、想花和忆花三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瀑布的,试给课文划分层次;

b、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C、这篇文章单纯地是描绘紫藤萝瀑布吗?试找出文中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思考品味

1、本文第一自然段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讨论后归纳:“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

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了悬念伏笔。)

2、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

1)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 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其中有总写:“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也有细写:“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在语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的拟人手法,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和阳光相映成趣。另外,文章还使用了夸张、排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细腻生动有趣。)

3、学习第三至七段

齐读第3-7自然段,思考本段又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写作思路?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紫藤萝的花色。其特点是热闹、却又沉静。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谜,手中情”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死去的弟弟的怀念,自己的情感还沉浸在思念中。其中作者把花色写得越热闹越繁盛,就越体现出生命的可爱,就如“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这样就把生命的沉淀变成了对人生生与死的思考,更写出自己内心对深层次的兄弟情的思考,显得越发感人。)

4、学习课文八、九自然段

齐读第8-9自然段,思考:本段从紫藤萝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其特征是什么?

其中作者为何

要提到紫藤萝的被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花香。其特征是朦胧与长久。在此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5、学习十、十一自然段

齐读10—11自然段。

(本段阐明作者从花中领悟人生意义,对花形、花色、花香进行总体提炼和归纳,由观花

而生情,由情而生志。所以作者说:“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

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是“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从这里,作者领悟到了人生的

意义,就是无论是人生的热烈,还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有着顽强与美好,它

是永恒的!所以作者“不觉加快了脚步”。这里和文章开头相呼应,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

觉加快了脚步”,其实是写出作者思想的一个变化过程,对人生的思索过程,从迷惘、惆怅、

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一种对生命的新的认识已进入到他内心深处,

他将为这新的生命观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教师总结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今天的学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学习,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拓展延伸

作文训练:写一种对自己有启示性的植物。题目自拟,字数500字。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花形——犹如瀑布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烈

花色——热烈沉静想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花香——朦胧长久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

第二课时

教师导学: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对文章的内容与写作手法进行了探究。今天,我们在从写作手法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学习本文在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学法指导:

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景状物:是托物言志的基础。要求学生认真地观察景物,细腻地描绘景物。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1、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按照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瀑布进行描写的?

2、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3、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4、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请具体分析。

5、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功力?这对你又怎样的启示?

体验反思

怎样理解:

1、“那时的说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关系。”?

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的感受。

课堂反馈

1、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够引起你的情感共鸣?谈出你的体会。

2、你认为文中哪些景物描写的句子最好,请你仿写几句。

3、学完本文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课后记:在学习过程中,要给学生讲清楚本文的时代背景,否则,学生很难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开学第一课、立规矩、上期期末试卷评讲

第二周:孙权劝学、邓稼先

第三周:说和做及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写作训练写出人物精神第四周:木兰诗、黄河颂

第五周:最后一课、土地的誓言

第六周:写作训练学习抒情、卖油翁

第七周:阿长与《山海经》、《老王》

第八周:台阶、写作训练抓住细节

第九周: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第十周: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期中试卷评讲、短文两篇

第十二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

第十三周:最苦与最乐、写作训练怎么选材

第十四周:古代诗歌五首、紫藤萝瀑布

第十五周:一棵小树、外国诗二首、写作训练文从字顺

第十六周:河中石兽、伟大的悲剧

第十七周:太空一日、带上她的眼睛

第十八周:写作训练语言简明、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第十九周: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期末复习及检测

人教版七下第17课《紫藤萝瀑布》随堂练习及答案

17课《紫藤萝瀑布》练习(一) 一、积累与运用(选择题共10分,每题2分) 1.下边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A.迸溅(banɡ)挑逗(tiāo) B.仙露琼浆(qiónɡ)沉淀(dìnɡ) C.忍俊不禁(jīn)绽开(zhàn) D.盘虬卧龙(zhá)酒酿(nànɡ)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紫藤萝沉淀琼浆抚摸 B.梦幻茏罩发瑞迸溅 C.稀零伶仃遣憾瀑布 D.酒酿疑望伫立喜悦 3.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忍俊不禁(忍住) B.花红已谢(凋零) C.察颜观色(颜色,色彩) D.盘虬卧龙(传说中有角的小龙)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C.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5.下面不是写花的繁密茂盛的一项是() A.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B.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C.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 D.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友般的枝干。 6.根据下面各句意思写出相应词语。(12分,每空2分) ①观察别人的说话、脸色,揣度其心意。() ②形容孤独没有依靠。() ③长时间的站立。() ④忍不住笑。() ⑤爆发,往外溅散。() ⑥光辉灿烂,也用来形容有显著成绩。() 7、判断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8分,每空2分)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素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3)花朵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4)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紫藤萝瀑布学案

《紫藤萝瀑布》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 2.理解作者借助细致的景物描写,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感悟。 3.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自主预习】(3分钟) 1.自读课文。 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作者宗璞,北京人,家。作品有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酒酿 ..()伫.()立伶.()仃忍俊不禁.()禁.( )止 我自已整理的生字(写出来,并注音) 4.解释下列词语。 ①忍俊不禁:②伫立: ③伶仃:④仙露琼浆: ⑤挑逗:⑥盘虬卧龙: 【学习流程】 流程一:聆听花之歌(5分钟) 1.听配乐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思考平行训练的问题,理清文章的脉落。 2.初步感知作者抒发的感情。 【平行训练】 1. 作者围绕“”来写,共可分为、、三部分。 2.思考:宗璞被那一树如瀑布般流泻下的紫藤萝深深折服,仅仅为其外表的美丽所吸引吗? 流程二:赏析花之美(10分) 1.有感情的朗读“赏花”部分,并选择你最认为写的最美的段落(或句子)摘抄下来,并说明理由。 美段(美句): 理由:(提示:修辞、动静、感官多方面谈理由)

流程三:品悟花之神(20分钟) 1.介绍搜集的写作背景。 2.同桌互读“忆花”部分,感受作者的感情,做平行训练。 3.小组交流合作,研讨合作探究,再读“悟花”部分,感悟人生真谛。 【平行训练】 1“流着流着,它带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指。 2.记忆中的紫藤萝是什么样的?有文中写它的作用是什么?结合背景分析紫藤萝花象征了什么? 【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写作迁移】抒写花之语(4分钟) 古人常常以花木言志。如:菊、梅、荷、松树、牡丹……选择你最喜欢的花木,进行描写,表达你的情怀。要求:1.300字左右;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达标检测】(3分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迸.()溅伫.()立沉淀.()伶仃.() 2.赏析句子: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3分) 3.本文采抓住的特点,从“流动向前的”紫藤萝瀑布中,得到向前奋进的力量,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3分)

九年级下册18孟子两章导学案

九年级下册18《孟子》两章导学案 《孟子》两章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 3、背诵两文。 助读材料 孟子(前372 年- 前289 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主张以“仁政”来统一天下。孟子还主张“性善”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师生释疑。) 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四、理清文脉,把握文意 1、本文的论点? 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 3、谈谈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五、自我检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3 分) ⑴池非不深也( ) ⑵委而去之( ) ⑶故君子有不战(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 分)( ) A、得道者多助策之不以其道惨无人道 B、委而去之去国怀乡去留两便 C、寡助之至比至陈无微不至 D、攻亲戚之所畔辍耕之垄上始龀,跳往助之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 分) ⑴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 ⑵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译: 4、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 第二课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紫藤萝瀑布》学案1

《紫藤萝瀑布》学案1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3.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学习重点】 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学习难点】 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加深对人生的理解。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精华,学养深厚,气韵独特。1994年出版的《宗璞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是她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散文集。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其小说,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 2相关背景:宗璞家人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在作者的心头。在拨乱反正后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异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的由衰及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于是在其弟逝世前写成此文。 【精心导入】 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生命的珍品。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它们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自主学习】 1.写出下列词中加点字的读音。 伫立()依傍()伶仃() 酿酒()忍俊不禁()仙露琼浆() 2.本文从形、色、味、神等多方面对紫藤萝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分别找出一些句子加以体会。 (1)整体形状—— 体会: (2)局部形状—— 体会: (3)整体颜色—— 体会: (4)局部颜色—— 体会: (5)香气—— 体会: (6)神情——

紫藤萝瀑布教案及反思

紫藤萝瀑布教案及反思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及反思 ——威远严陵中学杨雪梅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品味语言,领会写景的妙处,学习本文借景抒情的写法。 4.探究课文,感悟生命的美好与永恒。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品味语言,领会写景的妙处。 3.学习本文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流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积累“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伫立、伶仃”等词语。 3.揣摩文中词语和句子,把握文章脉络,理解作者感情变化。 4.体会作者对人生、生命的独特感受。 教学重点 诵读;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体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重点词语,把握文章脉络,体味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情感。 2.品评、赏析作品中优美的语句。 3.学习文章托物寓意、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领会写景的妙处。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托物寓意、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赏美景,引出美文 1.展示几幅紫藤萝的图片,学生谈观后感 2.提问:(1)喜欢这些花吗为什么 3. (2)作者围绕这种花写了些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情感从花中悟到些什么 3.导语: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我驻足观赏,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面对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我感悟到了生命的美好与永恒。 二、读美文,初悟写法 1感情朗读1-6段。 2.提问:课文是如何来描绘紫藤萝花的按什么顺序从哪方面来写的 3.明确:先写花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从整体到局部)从色、形、态、味等方面来写。 三、品美句,再感美景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写景的句子,说说理由。 2.方法指导:从修辞、语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等角度赏析 3.对课后“研讨与练习二”的几个句子进行品析

《快乐导练》《孟子二章》答案

《〈孟子〉两章》导学案《鱼我所欲也》导学案 参考答案 【课前导学】 一、略。二、略。三、略。 四、 1.(1)wéi,动词,做,干(2)wù动词,憎恨,讨厌 (3)wèi,介词,为了(4)dān ,古代盛食物的竹器(5)cù践踏(6)xiè本义是碎末,引申为细微、琐碎 2.(1)所欲/有甚于生者(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3)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5)是/亦不可以已乎 3.(1)“辟”通“避”,躲避。(2)“辩”通“辨”,辨别。(3)“乡”通“向”,过去,从前。(4)“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助词。 4.C (A介词,为了/动词,做、干。B获得/通“德”感激。 C.代词,这。D通“欤”,语气助词/给予。) 【课中导学】 第一课时 一、略。二、略。三、略。 四、1.(1)亦:也。(2)^得兼:同时得到。(3)苟得:苟且获得。指只为生存而不择手段。(4)恶:憎恨,讨厌。(5)患:祸患;辟:通“避”,躲避。(6)如使:如果,假使;莫甚于:没有比……更严重的。(7)由是:通过某种手段。(8)是故:因此。(9)非独:不只是、不仅仅是。(10)丧:丧失。(11)呼尔:有轻蔑或粗暴地呼喝的意思。(12)蹴:践踏。不屑:不值得,表示轻视,即不愿意接受。(13)万钟:优厚的俸禄。“辩”通“辨”,辨别。(14)何加:有什么益处。(15).为:为了。(16)“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助词。(17)乡:通“向”,过去,从前。(18)为:做,这里指“接受”。(19)是:这;已:止,罢休。 (20)本心:天性、天良。 2.(1)(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大义。(2)死亡也(是)我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为严重的,所以祸患 (我)也有不躲避的。(3)如果人们想要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采用的呢?(4)(然而如果)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过路人也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践踏过再给人 (吃)(即使)乞丐(也)不愿意接受。(5)优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6)从前(我)宁愿死去也不肯接受,现在(却)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而接受了它。 五、略。 第二课时 一、略 二、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1)比喻论证。“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俄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2)对比论证。“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让人认识到贪求富贵行为的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3)举例论证。举“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关乎生命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举“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 三、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文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即“义重于生”。这是用因果论证和对比论证方法从道理上进行论证。 2.举“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关乎生命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举“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这是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义重于利”,从事实上进行论证。3.“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部编版 17 紫藤萝瀑布 配套教案

17 紫藤萝瀑布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积累“迸溅、繁密、伶仃、忍俊不禁、蜂围蝶阵、仙露琼浆、盘虬卧龙”等词语。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句,掌握生动的词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体会文章托物寄意,借景抒情的写法。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句(比喻、拟人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体会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正确对待生活的坎坷,把握生活。 教学重点: 1、诵读;揣摩、品评优美语句及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2、体悟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 教学难点: 通过想像,将抽象的写景文字感知为生动的景物画面;揣摩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法学法:1、诵读法:2、自读点拨法:做卡片、摘抄优美语句。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要求 1、熟读课文,掌握文中难解字词。 2、划分文章层次结构,理清文章脉络。 3、揣摩文章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主旨。 一、导入新课 紫藤萝亦称紫藤,朱藤,藤萝,豆科,羽状复叶,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种子供食用。 紫藤萝 是瀑布吗? 不是的,因为,它是很多很多的紫藤萝花组成的,因为像瀑布一样从空中垂下来,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所以文章叫《紫藤萝瀑布》。 二、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宗璞,我国当代女作家,毕业于清华大学文学系。我们学过的文章有童话《花的话》。 本文背景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的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三、整体感知课文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预习,疏通文字,生字、生词 2、用笔勾出你认为最为精美的词语、句子。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感悟文章主旨。

第17课 紫藤萝瀑布-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同步导学案(学生版)

第17课紫藤萝瀑布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 2.揣摩文章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主旨。 3.学习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 4.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诵读;揣摩、品评优美语句及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2.体悟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 教学难点: 通过想像,将抽象的写景文字感知为生动的景物画面;揣摩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放瀑布录像)望着眼前的瀑布,我不禁想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关瀑布的著名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好一幅飞流直下的景象,好一派一泻千里的气势。自然界的瀑布真是气势恢宏。今天我们将要欣赏另外一种瀑布,那就是花的瀑布。(放紫藤萝录像)(紫藤萝和瀑布对照图)你看,盛开的紫藤萝真是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真像一条美丽的瀑布。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当代女作家宗璞踏上感受美的旅程。 二、自主预习 1.紫藤萝: 亦称紫藤,朱藤,藤萝,豆科,羽状复叶,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种子供食用。 2.作者简介: 《紫藤萝瀑布》作者,她是代女作家。 3.写作背景: 4.给划线的字注音 迸溅()()瀑布()伶仃()()沉淀()依傍() 伫立()绽开()酒酿()穗()

盘虬卧龙()仙露琼.浆()忍俊不禁() 5.解释下列词语 1.迸溅:2.稀落: 3.繁密:4.伶仃: 5.忍俊不禁: 6.仙露琼浆: 7.盘虬卧龙: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反复读,范读、小组读 2.用心感受画面美,并思考文章围绕什么事物来抒发感情? 请在下列横线上各填上一个字,梳理出文章的结构思路。 全文由花(自然段)、 ( 自然段)、花( 自然段)组成。(填写动词) 三、具体研读 (一)阅读课文“看花”部分(1-6)思考下列问题。 1.文章第一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作用是什么?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紫藤萝花的? 3.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盛开的紫藤萝的? 4.在文中,哪些语句是用来描写花形和香味的?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②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紫藤萝瀑布》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紫藤萝瀑布》教案 一、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内容。 ②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③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④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二、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 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深化对人生的思索。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充分预习,并查相关资料 四、教学内容 这篇散文写的是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而引发对生命的感慨,文章从紫藤萝引人驻足、炫人眼目的美丽写起。盛开的藤萝花像辉煌的淡紫色的瀑布,错落有致,阳光下的跳跃闪烁,给人一种“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的感觉。藤萝不与群芳争胜,它们静静开在春花已谢的时节,踏春的人无意流连,蜂蝶亦不来光顾。然而,它们仍然盛开着,显示着它们的生命力。虽然是静静的,但紧靠团结的繁盛给人以生命顽强不息的思考。 五、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悟 ①精心导入 (大屏幕出示紫藤萝花的画面,放一首轻音乐。) 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许多。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这些花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下面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 a.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b.配乐范读,学生在听读中思考。 问题组: a、本文学习什么内容? b.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 c、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么样的感悟?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教师领读,帮助学生感知、理解。 (二)研读与赏析 ①教师导学 好文章总有一些精彩片段,研读好这些片段,是对文章内涵的具体把握,也

孟子二章--学案.doc

《孟子》两章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4.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富贵不能淫》 一、新课导入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 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二、自学指导(一)一一预习与交流 1.阅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 公孙衍()丈夫之冠()淫() ? ? ? 2.作者链接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借此游说齐、梁等国,曾一度为齐国客卿。当时天下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主张为迂阔,远离实际,不予采纳, 因此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成就。他退而讲学、著述,他的学生们记他的言行,成为《孟子》七篇。 3.作品链接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杰出的散文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 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 三、自学指导(二)一一合作与探究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并翻译句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 ? ? ? ? -怒而诸侯惧,安居而犬下熄/ . . ?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 ? 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7 紫藤萝瀑布教案与教学反思

漂市一中钱少锋17 紫藤萝瀑布 课题紫藤萝瀑布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2.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自身文学鉴赏的水平。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内容,在了解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感悟中心。 2.品味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学会热爱生命、珍惜时光。 2.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抒发感情。 课 前 预 习 作者 简介 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文化大革命”前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 门》《知音》等。“文化大革命”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 生石》,曾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 散文选》。 写作 背景 本文选自《铁箫人语》(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1982年10月病逝),作者非常悲痛,她 在《哭小弟》一文中写道:“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 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此时, 作者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 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读准 字音 辨清 字形 理解 词语 迸溅:向四外溅。 繁密:多而密。 稀落:稀稀疏疏,出现的少。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酒酿:江米酒。 挑逗:逗引,招惹。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盘虬卧龙:盘绕横卧着的虬龙。 新 课 导 入 大千世界,万紫千红,各种美丽的花卉,让人赏心悦目,也曾引起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诗人的遐思。同学们还记得小学时曾读过哪些写花的诗吗?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新 课 展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作者从三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色、花形、花香。同时,作者先写花瀑,

部编版 17 紫藤萝瀑布 导学案

17 紫藤萝瀑布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 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从中会获得许多启示。即使面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作者的所见所想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作者独特的心理体验。 预习反馈: 朗读下列词语,并给加点词语注音。 迸溅 ..(líng dīng)盘虬.卧龙(qiú)仙露琼.浆(qióng)..(bèng jiàn)伶仃 酒酿.(niàng) 整体感知: 1、听录音,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思考问题: a、本文主要从赏花、想花和忆花三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瀑布的,试给课文划分层次; b、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C、这篇文章单纯地是描绘紫藤萝瀑布吗?试找出文中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思考品味 1、本文第一自然段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讨论后归纳:“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

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了悬念伏笔。) 2、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 1)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 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其中有总写:“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也有细写:“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在语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的拟人手法,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和阳光相映成趣。另外,文章还使用了夸张、排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细腻生动有趣。) 3、学习第三至七段 齐读第3-7自然段,思考本段又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写作思路?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紫藤萝的花色。其特点是热闹、却又沉静。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谜,手中情”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死去的弟弟的怀念,自己的情感还沉浸在思念中。其中作者把花色写得越热闹越繁盛,就越体现出生命的可爱,就如“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这样就把生命的沉淀变成了对人生生与死的思考,更写出自己内心对深层次的兄弟情的思考,显得越发感人。) 4、学习课文八、九自然段 齐读第8-9自然段,思考:本段从紫藤萝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其特征是什么? 其中作者为何 要提到紫藤萝的被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花香。其特征是朦胧与长久。在此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5、学习十、十一自然段 齐读10—11自然段。 (本段阐明作者从花中领悟人生意义,对花形、花色、花香进行总体提炼和归纳,由观花

21、《孟子二章》导学案及答案(最新整理)

1 2

3 4

学习研讨答案: 5.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6.“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7.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精读精炼答案: 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3.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5.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预习导学: 1.(发)于畎亩:起,被任用。 2.(举)于版筑之间:被选拔。 3. 举于(士):狱官。 4.举于(市):集市。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所以;任:使命。于:给。是:这。 6.(苦)其心志:使……痛苦。 7.(劳)其筋骨:使……劳累。 8.(饿)其体肤:使……饥饿。 9.(空乏)其身:使……贫困。 10.行(拂)(乱)其所为:违背;乱:扰乱。 11.所以(动)心(忍)性:使……惊动。忍:通“韧”,使……坚韧。 12(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13.人(恒)过:常常。 14.(然后)能改:这样以后。 15.(衡)于虑:通“横”,梗塞,不顺。 16.而后(所):有所作为。 17.(征)于(色)(发)于声:表现。色:脸色。发:抒发。 18.而后(喻):明白,了解。 19.(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通“弼”,辅佐。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20.(出)则无敌国外患:在国外。 21.生(于)忧患:在。 学习研讨: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选好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更应如此。“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6.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挫折与磨难有时会不期而至。所以生活在“顺境”中的我们要拥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的磨炼自己,让自己的性情变得坚韧起来,自立自强,勤奋进取,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学生。只有这样,当危难来临时,我们才不会“死于安乐”。校本作业答案: 1、(1)任用,选拔(2)了解(3)通“弼”,辅佐(4)确实,实在。 2、A 3、(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及给分) 二、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三、这之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四、治理国家如同治病,病即使痊愈,还应当护理调养。 4、(意思相近即可)造就人才治理国家居安思危 5 6

七年级语文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本单元课文主要围绕着自然景物来选题。“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关注课文内容的文化艺术外,还应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 教材分析 《紫藤萝瀑布》一文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忆花、思花三部分层层深入,表达主旨。而这三部分又各有层次:看花按花瀑、花穗、花朵来写,越写越见花的活泼热烈、生机勃勃;忆花先写“我”浸在“花朵的光辉中”,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次写花所受到的苦难,最后以花历尽劫难又焕发生机作结,回应前文;思花则由以上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生命的美和永恒。全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这是在教学中需层层深入探究的。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珍爱生命,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一棵小桃树》一文虽然记叙的都是生活琐事,但其中包含着许多人生哲理,仔细观察思考才能感悟到。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到这棵“小桃树”是他的“梦的精灵”,要想想作者的“梦”是什么,要通过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来理解作者所寄寓的深刻含义。还要注意本文结构上的特征,从表面上看写得较“散”,其实一脉贯通,中心意思很集中,形散而神不散。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首外国诗,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追求自己的理想,让生活充满阳光的、正确的人生观。这既是审美的教育,又是品德的教育,可获得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功效。 《未选择的路》属于人生哲理诗,相对初一的学生来说较为难懂,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白:在面对人生选择时应该慎重,不能随波逐流,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古代诗歌五首》这五首诗富于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沛、景象宏阔;有的情景交融,形象感人;有的感时伤别,关心国运;有的以理入诗,发人深思,学习时要注意体会。 《写作·文从字顺》的学习,平时要多读书,丰富自己的词汇,养成文从字顺的表达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语文基础知识得分还可以,语文阅读及写作得分较少,或这是导致语文成绩差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语文能力也较差。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很大力度的监督。 教学措施方法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 3.开阔视野,接触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形式,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从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得到滋养,陶冶情操。 4.学习本单元,可让学生反复诵读来品味、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深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力和洞察力。 教学安排 《紫藤萝瀑布》2课时 《一棵小桃树》1课时 《外国诗两首》1课时 《古代诗歌五首》3课时 《写作文从字顺》1课时

17 《紫藤萝瀑布》学案(有答案)

17 《紫藤萝瀑布》学案 宗璞 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 一、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二、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感悟生命的永恒。 预读(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比比谁知道的多。 1、宗璞: 2、“紫藤”简介:亦称“朱藤”、“藤萝”,豆科,高大木质藤本。奇数羽状复叶,成熟后无毛。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含芳香油;茎皮纤维可织物;果实、根入药医用。 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迸溅( ) 盘虬卧龙( ) 酒酿( ) 伶仃( ) 仙露琼浆( ) 迸溅繁密稀落伶仃挑逗 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 三、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思悟(相信自己,我能行!) 一、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 二、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揣摩语句,体会写景之妙。 三、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各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 四、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课外延伸(坚信自己,我真行!) 一、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试搜集几种说法或吟咏花木的诗句,与同学交流一下。 二、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检测题(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我快乐!) 一、填空: 1、《紫藤萝瀑布》作者,她是代女作家。 2、在对紫藤萝花进行细致的描写时,作者先写,次写,再写,最后写 _。 3、本文采用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 _的思想感情。 二、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竹子-有节,谦虚 B.牡丹-默默奉献 C.松树-生命力强 D.荷花-洁身自好() 三、阅读课文,回答: 1、作者为什么把花香说成“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3、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课外阅读(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白马湖之冬(夏丐尊) 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十

紫藤萝瀑布学案答案

紫藤萝瀑布学案答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理解作者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1、学习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 2、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3、文章写景抒情以感悟人生为重点,所以应指导学生抓住作者的感情变化,理 清文章脉络,感悟人生哲理。 【自主预习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迸溅( )忍俊不禁( ) 伫立( ) 挑逗( ) 仙露琼浆( )( ) 盘虬卧龙( )

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的生词。 迸溅: 稀落: 伶仃: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 3、下面不是写花的繁密茂盛的一项是( ) A.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B.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C.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 D.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友般的枝干。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因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写成此文。

B.文章中多处使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 C.本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上是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D.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5、语言运用:请以“生活”为话题,仿照例句进行仿写。 例句: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弹奏出多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座北极星牌大钟,上紧发条,便会使人获得浓缩的生命。 仿句:生活是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许多。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这些花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新人教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应战-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和方法; 3.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领会文章论点蕴涵的深刻哲理。 第一课时 二、【备战—招兵买马】 【作家作品】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字。战国时期邹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战国时期__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一书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四书包括:《》、《》、《》、《》 2、朗读课文 ⑴把不会读的字词注音,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 ⑵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畎.亩()傅说.()胶鬲.()百里奚.() 曾.益其所不能()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3、在语文书上用红笔圈画出下列加点的重点词语并在文中相应位置解释词义,并在试卷的横线上翻译下列句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③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④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⑤人恒过 ..,然后能改; 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⑦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⑧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课时 三、【智战-三军亮剑】 1.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段:列举历史上由卑微到显贵的人物为例,说明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第一层(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写 写 【小结】全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论述了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的问题。本文使用大量的排比句,气势非凡,雄辩滔滔。 2.重点探究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逆境对造就人才的作用?(结合课文原句分析)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 第三课时 四、检测反馈 (一)字词解释(划横线的整个词解释,横线中有加点词的还要单独解释加点词)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3.管夷吾 举于士.() 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5.饿.其体肤() 6.空乏 ..其身()7.行拂.乱其所为()8.动.心忍.性()() 9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