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及不良反应(参考文献完成的)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及不良反应(参考文献完成的)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及不良反应(参考文献完成的)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及不良反应(参考文献完成的)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及不良反应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炎症性皮肤病,它不仅影响皮肤,还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我国1984年大规模流行调查,患病率为1.23‰,发病率为0.1‰,患病率虽然较西方国家低,但我国人口众多,目前患者至少有400~500万,银屑病仍然是我国重点防治的皮肤病之一。

目前银屑病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分为:(1)局部治疗:糖皮质激素、地蒽酚、维生素D 类似物、他扎罗汀、窄波紫外线或PUV A光化学疗法;(2)系统治疗:口服维甲酸、甲氨蝶呤(MTX)、环孢素及生物制剂。泛发银屑病及特殊型的患者应得到有经验的皮肤科医生处理,如采用联合或轮换等方法治疗。近期国外学者认为,银屑病治疗中影响治疗方法的选择的因素包括:年龄、银屑病的类型、皮损波及的部位及程度、过去的治疗和合并的疾病。上述的药物都有各自的特点,短期使用都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是由于传统治疗药物和方法的副作用常常不得不中断治疗,换用其他可以更长时间缓解病情的药物。例如,维甲酸在红皮病型和脓疱型银屑病患者使用1-2周时常发生急性反应。联合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但是PUVB和甲氨喋呤,环孢素A在反复交替进行治疗后有发生皮肤恶性肿瘤的危险性。传统药物的使用时限和不良反应见表1[1]。

表1 传统药物的使用时限和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时限不良反应

甲氨喋呤2年做第一次肝活检,之后每两年检查1次肝毒性,骨髓抑制,致畸性,免疫抑制,

致癌性,肺炎

环孢素美国使用时限1年,英国2年神经毒性(美国使用时限1年),高血压,

免疫抑制,致癌性

PUVB 治疗次数控制在200次以内免疫抑制,致癌性

维甲酸致畸性,高脂血症

生物制剂和传统治疗方法的原理不同,所以两者可以协同作用;并且生物制剂没有明显的肝毒性,神经毒性和骨髓抑制,可以和传统治疗方法安全地联合应用。

一.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理论依据

由于银屑病临床上表现为覆有厚层状鳞屑的斑块,病理上表现为表皮增生,角化不全和颗粒层缺失,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还集中在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分化和增殖上。当发现器官抑制的银屑病患者在用环孢素治疗后银屑病皮损明显改善后,T淋巴细胞在银屑病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才被认识到。环孢素可以抑制T细胞合成细胞因子,所以环孢素改善银屑病皮损就提示银屑病是一种T淋巴细胞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但是分布至表皮的环孢素同时具有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作用,所以还不能明确这个观点[2]。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合成了一种白介素-2和白喉毒素的融合蛋白denileukin diftitox,可以选择性地杀死T淋巴细胞,使银屑病在临床上和组织学上都得到缓解,这就明确了T淋巴细胞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中心地位[3]。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如下图示。如图示,银屑病的发病可以由5个步骤来解释:(1)APC 被抗原激活并迁移至淋巴结中;(2)APC通过信号1和信号2和激活的原始CDRA45+T细胞相互作用;(3)激活的原始CDRA45+T细胞分泌炎症前细胞因子并增殖/分化成T1中心效应细胞和记忆T细胞,记忆细胞在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LA)的辅助下可以通过血循环进入皮肤组织;(4)炎症部位释放的化学趋化因子吸引T细胞并和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引起T细胞漏出;(5)局部浸润的T细胞分泌的炎症前细胞因子引起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产生更多的化学趋化因子[4]。

T淋巴细胞通过以下3个环节参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T淋巴细胞的激活,激活的T淋巴细胞迁移至皮肤组织中,真皮和表皮中的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致病[5]。

T淋巴细胞的激活

表皮中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s),如朗格汉斯细胞,捕获抗原或者自体抗原或者细菌超抗原,然后进入淋巴结,激活了原始T淋巴细胞。APC和T细胞之间的接触分别是由APC上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ra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 1,ICAM-1)和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lymphocyte function-associated antigen,LFA3)和T淋巴细胞上的LFA-1和CD2完成的。两对信号分子,一对是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和T淋巴细胞受体之间相互作用,另一对是协同刺激信号,可以激活T淋巴细胞并分化为记忆T淋巴细胞。另外,提供协同刺激的信号分子还包括:APC上的CD80,CD86和T淋巴细胞上的CD28,LFA-3和CD2,B7和CD28,ICMA-1和LFA-1,CD40和CD40L。没有识别第二信号的T 淋巴细胞则会凋亡。

APC上的白介素2和IL-12/IL-23和激活的T淋巴细胞的受体结合,上调细胞因子的转录,如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2/IL-23,后者可进一步激活原始T淋巴细胞分化为Th1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在银屑病皮损中成熟的和不成熟的树突状细胞都增多,其表达的特异性细胞因子也增加,如CD83。而且在银屑病临床和组织病理上缓解的同时,TNFα表达减少,激活的树突状细胞数目也减少,表现为IL-23信使RNA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信使RNA及其蛋白产物的减少。这些变化使得T细胞介导的炎症的基因表达和T细胞数量减少。

T淋巴细胞迁移至皮肤组织

记忆T细胞和效应性T细胞从淋巴结中释放后优先迁移至皮肤组织。T细胞表面的蛋白分子如白细胞共同抗原可以限定T细胞在脉管系统内的活动。白细胞共同抗原是可以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E-选择素和P-选择素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还可以进一步和T细胞上的LFA-1,内皮细胞上的ICAM-1和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相互作用,后者可以导致血管壁血细胞渗出。

T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的作用

激活的T淋巴细胞可以分泌2种类型的细胞因子。1型T淋巴细胞分泌炎症性细胞因子,如IL-2,白介素γ,TNF-α。2型T淋巴细胞分泌IL-5,IL-4和IL-10。高浓度的2型细胞因子可以抑制T细胞分化为1型T细胞,T淋巴细胞分化为1型T细胞是由激活的树突状细胞分泌的IL-12介导或者与1型T细胞接触介导的。

1型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主要分布在银屑病皮损中,引起临床症状。干扰素γ注射入

银屑病患者的正常皮肤中可以引起新发皮损,而且干扰素γ使局部角质形成细胞表达ICAM-1增加,树突状细胞的协同刺激分子表达也增加,巨噬细胞和单一核细胞分泌的TNF α也增加,后者可以与INFγ协同放大局部炎症反应,这些细胞因子都可以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

随着合成生物制剂的发展,阻断皮肤组织中TNFα的作用在银屑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得到证实。TNFα可以通过多种机制促进银屑病的发生。TNFα可以由角质形成细胞,树突状细胞,单一核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和激活的T细胞表达,它可以促进其他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如IL-6,IL-8和核因子κB;它可以促进粘附分子如ICAM-1的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

其他在银屑病发生中有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还有IL-8和IL-12。IL-8引起中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趋化现象,促进表皮增殖和血管生成。IL-12在是T细胞分化为1型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

细胞因子的级联反应使银屑病皮损局部炎症反应放大,形成恶性循环,变为慢性,也导致了银屑病在病理上表现为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生,棘层肥厚,角化不全,真皮乳头血管扩张,单一核细胞浸润,其免疫病理特点是表皮内Tc1细胞和真皮内Th1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6,7]。

二.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

银屑病的传统治疗方法的内在的缺点使得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随着银屑病免疫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和认识,学者在银屑病治疗药物研究方向从抑制角质形成细胞转移到针对调控细胞因子方面,从理论上来说,在银屑病发病机制的每个环节中都可以找到调控的位点,从而阻断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6,7]。

生物制剂是指从动物组织提取,或利用重组DNA技术大规模合成的具有一定药理活性的生物蛋白分子,其作用机理就是通过模拟或干扰体内某种细胞因子的功能来阻断其生物活性,发挥治疗作用。生物制剂根据生物学特性可以分为三类,重组人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以及融合蛋白[8]。

目前已经研制了一批生物制剂用于治疗银屑病,作用确切,毒副作用小,是目前最有希望的银屑病治疗方法,也是目前治疗的热点。主要的生物制剂介绍如下表(表2)[4,9]。

表2 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介绍

生物制剂描述作用机制FDA批

准时间

适应症监测方法

Alefacept (Ameivive)

Efalizumab (Raptiva)Etanercept (enbrel)

Infliximab (Remicade)

Adalimumab (Humira)由LFA-3和IgG1

组成的二聚体融

合蛋白

人类单克隆IgG1

抗体

P75 TNF受体和Ig

的Fc端的融合蛋

由人类IgG1恒定

区和鼠抗原结合

区形成的融合单

克隆抗体

重组的人类IgG1

单克隆抗体,可与

抑制T细胞的

CD-2和其配体

LFA-3结合

抑制LFA-1的关

键部分CD11a

阻断TNF与细胞

表面受体相结合

和人TNF-α相结

合,阻断其活性

阻断p55和p75细

胞表面受体的相

2003.1

2003.10

2002.1

2004.4

2005.5

2006.9

2003.10

斑块型银屑病

斑块型银屑病

银屑病型关节炎

斑块型银屑病

银屑病型关节炎

斑块型银屑病

银屑病型关节炎

每2周监测CD4+T细

开始每月检查血小板

计数,以后3月一次

治疗前做PPD试验

治疗前做PPD试验

治疗前做PPD试验

Denileukin (difritox)

Tenovil (rhuIL-10)TNF-α特异性结

由IL-2基因和白

喉毒素的具有酶

活性ADP-核糖转

移酶区构成的融

合蛋白

人重组细胞因子

互作用

和IL-2受体结合

并内吞入细胞,

ADP-核糖转移酶

在胞液中阻断蛋

白转录,引起T细

胞凋亡

增加2性T细胞因

子的生成并抑制

原始T细胞分化

为T1细胞,引起

免疫偏离

没有批

准(Ⅱ

期临床

试验

中)

没有批

准(Ⅱ

期临床

试验

中)

--------------------

--------------------

---------------------------

----------------------------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4种治疗策略:(1)减少致病T淋巴细胞的数量;(2)抑制T 淋巴细胞活化;(3)免疫偏离;(4)阻断炎症细胞因子的活性[7](如下图示)。

1.减少致病T淋巴细胞的数量

直接减少致病T淋巴细胞的数量很明显可以治疗银屑病,在不改变其他免疫过程的前提下,这个策略减少了皮损中产生T H1细胞因子的CD45RO+T细胞的数量,对治疗银屑病很有效,而且由于表皮T淋巴细胞再聚集至表皮组织需要一段时间,所以疗效可以持续一段时间,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窄波UV A治疗后可以使银屑病病情缓解的时间相对较长,因为它引起了表皮T淋巴细胞的凋亡。

1.1 Alefacept

Alefacept(LFA-3TIP)(Ameivive)是一种可以结合人IgG的Fc部分的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LFA-3)的融合蛋白。是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在体外

试验中,它可以阻断LFA-3/CD2的相互作用,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引起表达高水平CD2生物T细胞凋亡,可能是由于T细胞的Fc端与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的FcγRⅢ相互作用引起的。Alefacept可以用于治疗能够使用系统治疗或者光疗的慢性中重度银屑病的成年患者。在最早的一项2期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中,229位病程≥12月并且皮损累及体表面积≥10%的慢性银屑病患者随机接受了每周0.025,0.075,0.15mg/kg的alefacept静脉注射或者空白对照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随访12周,在治疗≤结束2周时,银屑病的PASI评分在0.025,0.075,0.15mg/kg组分别减少了28%,53%和53%,空白对照组减少了21%(p<0.001)。alefacept的疗效可以维持很长时间,停用后没有银屑病急性发作或反弹,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表明外周血CD4+和CD8+记忆T细胞减少有剂量依赖性,但是原始T细胞数量减少没有剂量依赖性,因此alefacept可以缓解银屑病病情。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仅比空白对照高5%,包括嗜睡,恶心,寒战和咳嗽[10]。

一项3期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中,553位病程≥12月,皮损累及体表面积≥10%并且CD4+T细胞计数正常的慢性银屑病患者随机接受了每周7.5mg alefacept静脉注射治疗或空白对照治疗12周,之后随诊12周,予每周7.5mg alefacept静脉注射组治疗结束后2周时PASI 为75,而空白对照组为4,那些予alefacept治疗后PASI为75的患者在之后7月内PASI 保持在50,并且没有使用系统治疗或者光疗,说明alefacept不仅能有效缓解银屑病病情,还有放大效应[11]。Vaishnaw等指出,静脉注射,静脉推注,肌肉内注射alefacept在药代动力学,生物活性和安全性上都是相同的,静脉注射和静脉推注都可以很好地耐受,肌肉注射的剂量是静脉注射剂量的1.5-2倍[12]。Lebwohl等对507位病程≥12月,皮损累及体表面积≥10%并且CD4+T细胞计数正常的慢性银屑病患者随机给予每周10mg或者15mg alefacept肌肉注射或空白对照治疗12周,之后随诊12周。33%的15mg组患者,28%的10mg组患者和13%的空白对照组患者获得了PASI改善≥75%的疗效,在治疗结束后6周时每组的PASI 平均减少值最大,15mg组,10mg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为46%,41%,25%,说明alefacept在治疗结束后发挥出最大的疗效,临床上可以使病情长时期缓解;在治疗结束后12周时,PASI 并没有回到起点,15mg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12周时PASI保持在大约改善50%的水平。停药后没有银屑病反弹。该研究表明有不到1%的患者治疗后CD4+T细胞计数<250cell/μL[13]。

Alefacept也可以治疗银屑病型关节炎患者。11位斑块型银屑病诊断关节炎≥12月并且肿胀关节数目≥2的患者接受了每周静脉注射7.5mg alefacept的治疗共12周,随诊4周。结果显示,平均疾病活性评分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减小,在随诊过程中也逐渐减小,而且在治疗后4周时肿胀关节数目在统计学上就已经显著减少了,同时皮肤免疫组织病理表现也得到改善。关节滑液涂片中CD4+,CD8+T细胞和巨噬细胞在治疗12周时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关节内窥镜检查在治疗4周时就发现关节滑液在外观上有变化,在治疗12周时变化最明显,这项研究证实了alefacept在治疗银屑病型关节炎的疗效,能减轻关节滑液的炎症[14]。Alefacept的安全性分析

Alefacept在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小,发生率仅比正常对照组高5%,包括眩晕,恶心,寒战和咳嗽,临床耐受性好,在CD4+T细胞计数<250cell/μL的银屑病患者中没有发生机会性感染或感染发生率增加。Alefacept的免疫原性小,约1-4%患者检测出alefacept皮试阳性,但是在临床上没有显著性意义[15],与血压升高反应不相关。Alefacept可以减少外周血中记忆T细胞数目,但是并不减少原始T细胞数目,alefacept并不破坏机体对外来抗原或者回忆抗原的免疫应答反应,因此也不影响主要体液免疫和次要体液免疫反应。在alefacept 治疗过程中要每周监测外周血中的CD4+和CD8+T细胞总数,如果外周血中CD4+ T细胞数目低于250cell/μL就要暂时停药,如果CD4+ T细胞数目低于250cell/μL持续1月就不再继续使用alefacept。

Denileukin difritox

Denileukin difritox是由IL-2基因和白喉毒素的具有酶活性的ADP-核糖转移酶区构成的融合蛋白,和IL-2受体结合并内吞进入细胞,ADP-核糖转移酶在胞液中阻断蛋白转录,引起T细胞凋亡[16],FDA已经批准它用于治疗CD25+皮肤T细胞淋巴瘤,目前在评估它治疗银屑病的效果。在一项开放性研究中,24位中重度银屑病患者接受了2,4,6或9mg/kg DAB (389)-2静脉注射治疗,每4周连续注射5天,治疗6个月。在治疗结束时,平均PASI 减少了68%,剂量大的疗效更好。治疗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良反应,包括发热,虚弱,寒战和呕吐[17]。

作为以上研究的延续,又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41位中重度银屑病患者接受了空白对照或DAB(389)-2静脉注射治疗,剂量为5,10或15mg/kg,每周连续注射3天,治疗4周。在4周时24%的治疗组患者的PASI减小了50%,对照组仅17%;27%的治疗组患者的PGA也改善了一个等级,对照组仅17%;没有发现剂量依赖性反应。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寒战,虚弱,头痛,瘙痒和肌痛,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其中3例需要住院的不良反应是血管痉挛,低血压和水肿。41位患者中的10位由于不良反应中断治疗,该研究提示DAB(389)-2静脉注射治疗的剂量要再小一些。5mg/kg可能是最合适的剂量,但是由于研究中发生的不良反应,DAB(389)-2能否适用于银屑病待进一步探索[18]。

2.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

银屑病的致病细胞就是激活的T淋巴细胞,所以只要抑制了T细胞活化,就可以阻止银屑病的发生。T细胞激活需要APC细胞和T细胞相互作用,需要信号1和信号2的配合。信号1是APC将特异性蛋白递呈至T细胞表面,与CD4+或者CD8+T细胞相互作用,T细胞通过T细胞受体识别抗原,通过CD3识别信号。信号2是多个APC和T细胞相互作用分子形成的协同刺激。生物制剂可以和信号2或者信号2结合,阻断T细胞活性,阻止银屑病进展。在这个模型中,T细胞的活化和迁移是在一起的,因为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相同的受体分子完成的。

2.1 Efalizumab

Efalizumab是一种人源性单克隆抗体(IgG1κ),可以和LFA-1的CD11a部分结合并阻止其与细胞间粘附分子结合。LFA-1是有CD11a和CD18亚单位的T细胞表面分子,参与T 细胞活化,迁移和角质形成细胞相粘附,它被推荐使用与可以使用系统治疗或者光疗的成年中重度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患者。Papp等进行的一项2期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中,145位病程≥6月,皮损累及体表面积≥10%,PASI评分≥12并且病情稳定至少3月的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接受了每周0.1mg/kg,0.3mg/kg的efalizumab静脉注射治疗或空白对照治疗8周,并随诊一段时间。在治疗结束后1周时0.3mg/kg组有48%的患者达到PGA评分为“良好”或者“很好”,而空白对照组仅15%(p=0.002),平均PASI评分为13.9(空白组)和10.9(0.3mg/kg组)(p<0.001),在0.1mg/kg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皮损的免疫病理检查发现0.3mg/kg组的表皮厚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小(p=0.004),而且0.3mg/kg组的真皮和表皮组织中T细胞浸润和K16表达均减少,因此efalizumab在临床上推荐使用的最小剂量为0.3mg/kg,每周最少静脉注射1次才可以维持其抑制皮损和血循环中T细胞的CD11a的效应[19]。2002年Gottlieb也进行了一项1/2期开放性临床研究,39位稳定的皮损累及体表面积≥15%,PASI评分≥15的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接受了静脉注射efalizumab 7周的试验,他们分为A组(0.1mg/kg,每2周1次),B组(0.1mg/kg,每周1次),C组(0.3mg/kg,每周1次),D组(0.3mg/kg 1次,0.4mg/kg 1次,然后0.6mg/kg,每周1次)和E组(0.3mg/kg 1次,0.4mg/kg 1次,0.6mg/kg,然后1.0mg/kg,每周1次)。结果显示,A组和B组均不能在血中检测到efalizumab并显著抑制T细胞的CD11a活性,而C组可以在血浆中检测到efalizumab并显著抑制T细胞的CD11a活性,但不能使CD11a 完全被抑制,D组和E组可以在血浆中检测到efalizumab,显著抑制了T细胞的CD11a活

性,CD11a也能完全被抑制。D组和E组患者在治疗7周时PASI评分减少了47%,C组患者减少了45%,而A组和B组患者仅减少了10%(p<0.001)。在治疗后的随诊过程中,8位患者有病情反复。C、D、E组的efalizumab剂量可以减少表皮和真皮的T细胞数目和CD11a 活性,逆转斑块型银屑病的组织学上的炎症性改变和表皮增生[20]。

Gottlieb的又一项1/2期开放性临床研究中,57位稳定的皮损累及体表面积≥15%,PASI 评分≥12的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接受了每周皮下注射efalizumab 共8周的试验,皮下注射的剂量是通过先前的动物试验获得的,皮下注射剂量的生物利用度是静脉注射剂量的17-42%,所以皮下注射剂量 1.0mg/kg相当于静脉注射剂量0.3mg/kg。他们分为A组(0.3mg/kg,单次),B组(0.5mg/kg,每周1次),C组(0.5-1.0mg/kg,每周逐渐增加),D组(0.7mg/kg ,每周逐渐增加)和E组(1-2mg/kg 1次,每周逐渐增加)。结果显示,临床上显效在治疗后7天开始,在治疗8周时C组和E在的PASI评分分别减少了44.4%和52.7%,在治疗结束后平均PASI评分仍逐渐下降。但是A组和B组均没有明显的临床显效。通过血浆检测表明,皮下注射efalizumab后1-2天血浆中其浓度达峰值,C组和E组的半衰期分别为4-6天[21]。

Lebwohl等在2003年的一项3期随机双盲,有597位稳定的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参与的临床研究也证实了皮下注射efalizumab的疗效。其患者平均皮损累及体表面积≥10%,PASI评分≥12。该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患者随机接受空白对照或者1mg/kg或者2mg/kg的efalizumab皮下注射,每周1次,共12周;第二阶段,根据12周时的PASI评分再分组,PASI评分减少了50%以上的患者再随机接受空白对照或者每周1次2mg/kg的efalizumab皮下注射或者隔周1次2mg/kg的efalizumab皮下注射,PASI评分减少小于等于50%的患者则接受空白对照或者每周1次4mg/kg的efalizumab皮下注射;第三阶段就是进行12周的随诊。结果显示,1mg/kg组在第一阶段结束时PASI评分减少了51%,2mg/kg组为52%,空白对照组仅17%(p<0.001)。在第二阶段,所有组的PASI评分均减少了≥50%,很大一部分患者的PASI评分减少了75%,该研究提示延长efalizumab使用的时间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在随诊阶段,1/3的连续接受了24周的皮下注射efalizumab治疗的患者在随诊结束时PASI评分保持在减少50%的水平,其余患者的平均PASI评分渐回到治疗前水平,PASI评分在治疗24周后≥50%的患者逐渐回复到治疗前水平的时间大约是84天[22]。Efalizumab的安全性分析

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痛,非特异性感染(例如,感冒),恶心,寒战,肌肉疼痛,发热。在注射efalizumab 2天内发生的急性不良反应有头痛,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肌痛(43%,正常对照为275)。然而,在持续注射efalizumab后轻中度不良反应减少,在持续注射3次后轻中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别。在临床试验中,2589位予efalizumab治疗的患者中有19位(0.7%)出现银屑病病情恶化,17位住院治疗,14位患者是在中断efalizumab治疗后发生的,所以在efalizumab治疗停止是要观察银屑病病情是否有恶化[23]。

1-6%的患者体内出现efalizumab的抗体,但是这些抗体并不影响efalizumab的治疗效果好安全性。

31位患者接受了单次的静脉注射efalizumab治疗,并分成3组,组1(0.03-0.1mg/kg),组2(0.3-1.0mg/kg),组3(1.0-10mg/kg),然后监测efalizumab的免疫抑制作用对机体发生T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人体能够对外界抗原产生IgM,但是不能产生IgG,efalizumab剂量越大这种抑制作用越明显,在接受1.0mg/kg或者更大剂量的efalizumab治疗组的次要免疫应答被完全抑制[24]。

Efalizumab可以使血中的淋巴细胞和白细胞计数暂时增加,在治疗结束后可回复正常。极少数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症,因此推荐开始治疗时每月监测血小板计数,之后可减少监测

次数。

3.免疫偏离

活化的T H1细胞产生1型细胞因子,包括IL-2,IF N-γ等,还有T H2细胞产生2型细胞因子,包括IL-4,IL-10和IL-1,可以抑制T H1细胞的活化。免疫偏离就是指用2型细胞因子来抑制T H1细胞的免疫反应,而使有T H2细胞的免疫反应加强,以减轻银屑病的病情。

3.1 Tenovil rhuIL-10

Tenovil rhuIL-10就是重组人IL-10,在银屑病皮损中IL-10表达减少,研究表明重组人IL-10可以改善银屑病皮损,使病情长期缓解[25]。在之后的2期临床研究中,15位中重度银屑病患者接受了每天皮下注射4μg/kg rhuIL-10治疗6周,在治疗4周是,患者的平均PASI 就减少50%,在治疗6周时,患者的平均PASI减少59%,病理上表现为表皮厚度减少,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减轻,T细胞浸润减轻,1型细胞因子表达减少,而且还观察到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26]。不良反应包括头痛,胃痛,上呼吸道感染,血小板减少[27]。

一项最近的2期随机对照双盲试验中,28位中重度银屑病患者接受了皮下注射20μg/kg rhuIL-10或者空白对照,每周3次,共12周,在8周时,治疗组PASI减少了35%,对照组为13%;但是12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PASI没有明显差异,说明rhuIL-10长期疗效不好[28]。另一项临床试验表明,rhuIL-10可以减少银屑病的急性发作,延长病情缓解的间歇期,但是长期的疗效不好[29]。

4.阻断炎症细胞因子的活性

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单一核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引起了银屑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改变,如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加强免疫反应。使用生物制剂阻断细胞因子活性可以缓解银屑病病情,如抑制TNF-α和IL-8活性的生物制剂可以减轻银屑病的严重程度,减少参与银屑病发病机制的各种细胞的致病效应。

4.1 Etanercept

Etanercept是由人p75TNF受体的细胞外配体结合部分和人IgG1的Fc端组成的融合蛋白。它可以治疗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成人的中重度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型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银屑病型关节炎时,etanercept可以和甲氨喋呤或其他抗风湿药物联合应用。Etanercept最近才被批准使用于中重度的慢性斑块型银屑病。

Gottlieb等在2003年用一项随机双盲有空白对照的2期临床试验评价了etanercept单次治疗皮损累及体表面积≥10%的112位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在每周2次皮下注射2.5mg etanercept 12周后,30%的患者PASI评分减少了75%(p<0.001),空白对照组仅2%的患者达到PASI减少75%。在治疗24周后,治疗组46%的患者达到这个水平,而空白对照组仅5%(p<0.001)。在治疗4周时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更具PGA评分,在治疗24周时≥50%的患者的病情缓解或很轻;但是有23%的患者治疗后PASI改善小于50%,不良反应在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间没有显著差别[30]。

Leonardi对652位皮损累及体表面积≥10%的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患者进行的3期临床试验中,患者接受了空白对照或者每周1次皮下注射25mg的etanercept或者没有2次皮下注射25mg的etanercept或者,每周1次皮下注射50mg的etanercept,共24周,在12周时,空白对照组接受每周2次的皮下注射25mg的etanercept。在12周时,空白对照组4%的而患者PASI评分改善了75%,低剂量组有14%的而患者PASI评分改善了75%,高剂量组有49%的患者PASI改善了75%,治疗时间延长,临床疗效更好。在治疗2周时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就明显改善,并在试验过程中不断得到改善。Etanercept在治疗过程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31]。

TNF-α是银屑病型关节炎的重要致病因子,Mease对etanercept在治疗银屑病型关节炎中的效果进行了研究。60位关节病型银屑病的患者接受了12周的每周2次皮下注射25mg

的etanercept的而随机双盲试验,允许和甲氨喋呤(≤25mg/wk),泼尼松(≤10mg/wk)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同时使用。观察指标包括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标准(PsARC),美国风湿病学会标准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和体征改善20%(ACR20),关节炎症状和PASI评分改善75%。治疗组中87%患者达到PsARC,空白对照组仅23%;治疗组中73%的患者达到ACR20,空白对照组仅13%;治疗组中26%患者达到PASI评分改善75%,空白对照组为0%(p=0.003)[32]。

4.2 Infliximab

Infliximab是由人类IgG1恒定区和鼠抗原结合区组成的融合单克隆抗体,可以中和TNF-α的生物学活性。它被建议与甲氨喋呤联合应用治疗那些对甲氨喋呤治疗效果不佳的中重度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对传统治疗效果不好的中重度的Crohn’s病,近年被FDA批准于治疗斑块型银屑病[33]。

2001年的一项由33位病程≥6月的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参与的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研究中,这些患者对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皮损累及体表面积≥5%,Chaudhari等在0周,2周和6周时给予了静脉注射5mg/kg的infliximab或者空白对照,观察指标是PGA。在10周时,5mg/kg治疗组中82%的患者都获得显著疗效,而空白对照组仅18%(p=0.089),而10mg/kg组91%的患者都获得显著疗效,而且82%的5mg/kg组和73%的10mg/kg组患者达到了PASI 75,对照组仅18%(有统计学意义)。显效的中值时间在治疗4周时,在治疗结束后对没有获得显著疗效的患者再进行研究,在10周,12周和16周时静脉注射5mg/kg或10mg/kg 的infliximab,在26周时进行疗效的评价。虽然在静脉注射3次infliximab后没有急需用药,在26周时仍有55%的患者的PASI改善≥75%,说明infliximab对慢性的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起效快,维持时间长。Gottlieb对infliximab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也表明,infliximab的免疫抑制治疗可以快速减轻银屑病皮损中的表皮炎症反应,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34]。

Antoni等对infliximab治疗银屑病型关节炎的疗效进行了临床的开放性研究,10位多关节累及的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接受了研究,在0周,2周和6周时给予静脉注射5mg/kg 的infliximab,在10周时所有患者都达到了ACR20,8位患者达到了ACR70,6位患者在54周时还达到ACR70,在10周时PASI评分减少了71.3±16.7%(p=0.0321),组织病理血研究也表明infliximab治疗10周时表皮增殖减轻,炎症减轻,斑块缩小。在infliximab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35]。

4.3 Adalimumab

Adalimumab是人重组IgG1抗TNF-α的单克隆抗体,和infliximab相似,它也是结合可溶性的TNF-α,最近被FDA批准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也有很多证据说明它对银屑病也有治疗效果。

如一项早期的随机对照双盲的2期临床研究,148位中重度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参与研究,每2周接受40mg的adalimumab治疗1次,或者每周接受40mg的adalimumab治疗1次,或者正常对照,起始2周剂量加倍。治疗12周时每2周40mg adalimumab治疗组中53%患者PASI减少了75%,每周40mg adalimumab治疗组中80%患者的PASI减少了75%,正常对照组是4%。adalimumab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疼痛,剂量越大越明显,还有头痛,恶心,甘油三脂升高,咳嗽,鼻窦充血,乏力[36]。

TNF-α拮抗剂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Etanercept在1998年美国临床上应用以来,成人和儿童患者的耐受性都很好。它和其他的生物制剂不同,它被允许使用于4岁儿童甚至年龄更小的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儿,目前观察到的唯一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的反应,比较轻微,一般不需要停药。

Infliximab也是在1998年在美国开始使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好Crohn’s病患者的

临床试验中,融合蛋白引起的反应的发生率是20%,空白对照组是10%,不良反应包括:呼吸困难,荨麻疹,低血压,头痛,但是只有2%的患者停药。

在临床研究中没有发现etanercept和inflixibmab治疗增加了各种感染的发生率[37]。但是TNF-α参与肉芽组织形成,TNF-α拮抗剂治疗有可能增加肉芽肿性感染的发生率,FDA 研究发现,infliximab治疗的患者中肉芽肿性感染的发生率是etanercept治疗的患者的3倍(p<0.001);而且infliximab治疗发生肉芽肿性感染的中值时间是40天,而etanercept 治疗的患者是236天(p<0.001)[38]。

在Keane的研究对infliximab治疗后出现的70例结核病进行分析,大多数为肺外结核病,24%的患者为播散性结核病,这个发生率高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结核病发生率,也高于infliximab相关的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Etanercept治疗后也有结核病的报道,52%的患者是肺外结核病,但是发病的中值治疗时间是11.5月,一般在治疗后期发生,而infliximab治疗结核病的发病中值时间是12周[39,40]。

Infliximab治疗后还有很少数组织胞浆菌病的报道,发生率约6/100000,etanercept 治疗后组织胞浆菌病的发生率约1/100000,中值发病年龄是43.5岁,60%为男性,所有的患者除了接受了TNF-α拮抗剂治疗以外,还有至少1次的免疫抑制治疗,而且所有的患者都居住在易发生组织胞浆菌病的而地方。发生组织胞浆菌病时表现为发热,不适,咳嗽,呼吸困难,10例患者中1例死亡。建议易发生组织胞浆菌病的地方的患者慎用TNF-α拮抗剂治疗,尤其是infliximab[41]。

TNF-α拮抗剂调节免疫系统,增加患者的易感染性,因此认为有丙型肝炎的患者使用etanercept存在隐患。但是一项44位丙型肝炎患者的随机试验表明,Etanercept不仅能安全地应用于丙型肝炎,还对其有益,可以减少病毒载量,减轻肝纤维化[42]。

尽管心衰患者的TNF水平升高,但是在用infliximab治疗150位Ⅲ/Ⅳ级的心衰患者的临床研究表明,infliximab增加了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率,尤其是10mg/kg剂量组。Infliximab禁忌用于中重度(Ⅲ/Ⅳ级)充血性心衰患者,在充血性心衰患者的使用剂量不得大于5mg/kg,在轻度心衰患者中应用也要慎重,如果治疗过程中患者心衰症状加重就立即停药。Etanercept在有心衰的患者也要慎用[43,44]。

对20例接受etanercept或者infliximab治疗中发生神经系统症状报道的分析指出,最主要的神经系统症状是感觉异常,视觉异常,大多数患者在停药后可以恢复,1位患者在停药后仍不能恢复,造成永久性神经损伤,TNF-α拮抗剂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提醒我们在已患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患者应用etanercept或者infliximab治疗时要慎重[45]。

TNF-α拮抗剂与淋巴瘤的发病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清楚。在etanercept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试验中,3389位患者中有6位发生淋巴瘤,这个概率比正常人群高2倍,但是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人群相同。在Etanercept的临床试验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除了淋巴瘤,还有结肠癌,乳腺癌,肺癌和前列腺癌,但是其类型和发生率都和正常人群相似。在1678位接受infliximab治疗102周的患者中,18位发生恶性肿瘤(包括淋巴瘤,乳腺癌,黑素瘤,鳞状细胞癌,直肠腺癌和基底细胞癌),但是这些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类型均和正常人群相似[46]。

Etanercept和infliximab治疗后会产生自身抗体,甚至发展为狼疮样综合症。对infliximab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脊柱关节病的临床研究表明,治疗前51.6%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17%的脊柱关节病患者有阳性ANAs,在治疗后82.3%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88.6%的脊柱关节炎患者有阳性ANAs(p<0.001),虽然治疗前没有抗dsDNA阳性,但是治疗后有7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6位脊柱关节病患者表现为抗dsDNA阳性(p分别为0.016,0.031)[47]。

Adalimumab和infliximab相似,也有结核病,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的报道,并且在

有以上疾病情况下要慎用adalimumab等TNF-α拮抗剂[48]。

三.总结

最近10年银屑病病理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使更多的生物制剂开发出来治疗银屑病。最近批准的治疗银屑病的alefacept,etanercept和 efalizumab等治疗中重度的慢性斑块型银屑病只是一个开始,以后会有更多的生物制剂被用于治疗银屑病。但是在批准更多的生物制剂应用于临床之前,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生物制剂的不良反应还需要大量临床试验数据来发现和评价,最佳剂量和使用方法需要总结和摸索,不论单独使用或联合应用生物制剂或传统治疗的效果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最后要指出的是,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DNA的分析和检测,根据不同患者的蛋白/基因表达模式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今后治疗的方向。

参考文献:

1.Jennifer Clay Cather, Alan Mente. Combining Traditional Agents and Biolog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Semin Cutan Med Surg 2005 24:37-45.

2.Khandke L, Krane JF, Ashinoff R, et al. Cyclosporine in psoriasis treatment: inhibition of

keratinocyte cell-cycle progression in G1 independent of effects o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lpha/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pathways. Arch Dermatol 1991;127:1172- 9. 3.Gottlieb AB. Psoriasis: immunopathology and immunomodulation.Dermatol Clin

2001;19:649- 57.

4.Julia Tzu, Adam J. Mamelak, Daniel N. Sauder. Current advancem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Immunobiologic agents. Clinical and Applied Immunology Reviews 6 (2006)

99-130.

5.Wendy A,et al.Psoriasis and psoriatic arthritis:clinical features and disease

mechanisms.Clinics in Dermatology.2006 24,438-447.

6.Krueger JG. The immunologic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with new biologic agents.J

Am Acad Dermatol. 2002 Jan;46(1):1-23; quiz 23-6.

7.Lee MR, Cooper AJ.Immunopathogenesis of psoriasis.Australas J Dermatol. 2006

Aug;47(3):151-9.

8.Singri P, West DP, Gordon KB.Biologic therapy for psoriasis: the new therapeutic

frontier.Arch Dermatol. 2002 May;138(5):657-63.

9.William Huang, Kelly M. Cordoro, Sarah L. Taylor, et al. To test or not to test? An

evidence-based assessment of the value of screening and monitoring tests when using

systemic biologic agents to treat psoriasis. J Am Acad Dermatol 2008;58:970-7.

10.Ellis Cn, Krueger GG. Treatment og chronic plaque psoriasis by selective targeting of memory

effector T lymphocytes.N Engl J Med 2001;345:248-55.

11.Krueger GG, Papp KA, Stough DB, et al. A ram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phase Ⅲstudy evaluating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2 courses of alefacep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laque psoriasis.J Am Acad Dermatol2002;47:821-33.

12.Vaishnaw Ak, TenHoor CN. Pharmacokinetics, biological activity and tolerability of alefacept

by intravenous and intramuscular administration.J Pharmacokinet Pharmacodyn 2002;29: 415-26.

13.Lebwohl M, Christophers E, Langley R, et al. An international,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of intramuscular alefacep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laque psoriasis.Arch Dernatol 2003;139:719-27.

14.Kraan MC, van Kujik AWR, Dinant HJ, et al. Alefacept treatment in psoriatic arthritis:

reduction of the effector T cell population in peripheral blood andsynovial tissue with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igns of arthritis.Arthritis Rheum 2002;46:2776-84.

15.Gottlieb AB, Casale TB, Frankel E, et al. CD4+ T-cell directed antibody responses are

maintained in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receiving alefacept: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study. J Am Acad Dermatol 2003;49:816-25.

16.Foss FM.DAB(389)IL-2(ONTAK): a noval fusion toxin therapy for lymphoma. Clin

Lymphoma 2000;1:110-6.

17.Gottlieb AB, Bacha P, Parker K, et al. Use of the interleukin-2 fusion protein, DAB(389)IL-2,

for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Dermatol Ther 1998;5:48-63.

18.Bagel J, Garland WT, Breneman D, et al. Administration of DAB389IL-2 to patients with

recalcitrant psorisis: a double-blind, phase Ⅱmulticenter trial. J Am Acad Dermatol

1998;38:938-44.

19.Papp K, Bissonnette R, Krueger JG, et al.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 to severe psoriasis with a

new anti-CD11a monoclonal antibody. J Am Acad Dermatol 2001;45:665-74.

20.Gottlieb AB, Krueger JG, Wittkowski K, et al. Psoriasis as amodel for T-cell mediated disease:

immunobiologic and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reatment with multiple doses of efalizumab, and anti-CD11a antibody. Arch Dermatol 2002;138:591-600.

21.Gottlieb AB, Miller B, Lowe N, et al. Subcutaneously administered efalizumab (anti-CD11a)

improves signs and symptoms of moderate to severe plaque psoriasis. J Cutan Med Surg

2003;7:198-207.

22.Lewohl M, Tying SK, Hamilton TK, et al. A novel targeted T-cell modulator, efalizumab, for

plaque psoriasis. N Engl J Med 2003;349:2004-13.

23.Lenonardi CL. Efalizumab: an overview. J Am Acad Dermatol 2003;49:598-104.

24.Gottlieb AB, Krueger JG, Bright R, et al. Effects of administration of a single dose of a

humanized monoclonal antibody to CD11a on the immunobiology and clinical activity of psoriasis. J Am Acad Dermatol 2000;42:428-35.

25.Friedrich M, Docke WD, Klein A, et al. Immunomodulation by interleukin-10 therapy

decreases the incidence of relapse and prolongs the relapse-free interval in psoriasis. J Invest Dermatol 2002;118:672-7.

26.Asadullah K, Sterry W, Stephanek K, et al. IL-10 is a key cytokine in soriasis. Proof of

principle by IL-10 therapy: a new therapeutic approach. J Clin Invest 1998;101:783-94.

27.Reich K, Garbe C, Blaschke V, et al. Response of psoriasis to interleukin-10 is associated with

suppression of cutaneous type 1 inflammation, downregulation of the epidermal

interleukin-8/CXCR2 pathway and normalization of keratinocyte maturation. J Invest

Dermatol 2001;116:319-29.

28.Kimball AB, Kawamura T, Tejura K, et al. Clinical and immunologic assessment of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i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using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 10. Arch Dermatol 2002;138:1341-6.

29.Friedrich M, Docke WD, Klein A, et al. Immunomodulation by interleukin-10 therapy

decreases the incidence of relapse and prolongs the relapse-free interval in psoriasis. J Invest Dermatol 2002;118:672-7.

30.Gottlieb AB, Matheson RT, Lowe N,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etanerceot as monotherapy

for psoriasis. Arch Dermatol 2003;139:1627-32.

31.Leonardi CL, Powers JL, Matheson RT, et al. Etanercept as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N Engl Med 2003;349:2014-22.

32.Mease PJ, Goffe BS, Metz J, et al. Etanercept in the treatment of psoriatic arthritis and

psoriasis: a randomized trial. Lancet 2000;356:385-90.

33.Gottlieb AB. Infliximab for psoriasis. J Am Acad Dermatol 2003;49:S112-7.

34.Chaudhari U, Romano P, Mulcahey LD,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fliximab monotherapy

for plaque-type psoriasis: a randomized trial. Lancet 2001;357:1842-7.

35.Antoni C, Dechant C, Hanns-Martin Lorenz PD, et al. Open-label study of infliximab

treatment for psoriasis arthritis: clinical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asurements of reduction of inflammation. Arthritis Rheum 2002;47:506-12.

36.Chen DM, Gordon K, Leonardi C, Menter MA. Adalimumab efficacy and safety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chronic plaque psoriasis: preliminary findings from a 12 week dose ranging trial. J Am Acad Dermatol 2004;50:P1.

37.Kavanaugh A, Keystone EC. The safety of biologic agents in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 Clin

Exp Rheum 2003;21:S203-8.

38.Wallis RS, Broder MS, Wong JY, et al. Granulomatous infectious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tumor necrosis factoe antagonists. Clin infect Dis 2004;38:1261-5.

39.Keane J, Gershon S, Wise RP, et al. Tuberculosis associated with infliximab, a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neutralizing agent, N Engl J Med 2001;345:1098-104.

40.Keane J, Gershon SK, Braun MM. Tuberculosis and treatment with infliximab. N Engl Med

2002;346:623-6.

41.Lee J-H, Slifman NR, Gershon SK, et al. Life threatening histoplasmosis complicating

immunotherapy with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antagonists infliximab and etanercept.

Arthritis Rheum 2002;46:2565-70.

42.Khanna M, shirodkar Ma, Gottlieb AB. Etanercep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utoimmunity and

hepatitis C. J Dermatol Treat 2003;14:229-32.

43.Chung ES, Packer M, Lo KH, et al. Randomized ,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ilot trial

of infliximab, a chimeric monoclonal antibody to TNF-α,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heart failure. Circulation 2003;107:3133-40.

44.Anker SD, Coats AJS. How to RECOVER from RENAISSANC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ults of RECOVER, RENAISSANCE, RENEW AL and ATTACH. Int J Cardiol

2002;86:123-30.

45.Mohan N, Edwards ET, Cupps TR, et al. Demyelination occurring during 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herapy for inflammatory arthritides. Arthritis Rheum 2001;44:2862-9.

46.Brown SL, Greene MH, Gershon SK, et al. Tumor necrosis factor antagonist therapy and

lymphoma development. Arthritis Rheum 2002;46:3151-8.

47.De Rycke L, Kruithor E, Van Damme N, et al. Antimuclear antibodies following infliximab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or spondylarthropathy. Arthritis Rheum

2003;48:1015-23.

48.Patel T, Gordon KB. Adalimumab: efficacy and safety in psoriasis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

Dermatol Ther 2004;17:427-31.

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教学文案

一、生物制剂作用靶点 1、TNF-α:①英夫利昔单抗、②依那西普、③阿达木单抗、④戈利木单抗 2、IL-12:①Ustekinumab(优特克单抗/乌司奴单抗) 3、IL-17:①苏金单抗、②伊西贝单抗Ixekizumab、③布罗达单抗Brodalumab 4、IL-23:①Ustekinumab优特克单抗/乌司奴单抗、②古塞库单抗Guselkumab、 ③蒂尔他昔单抗Tildrakizumab、④BI-655066 5、小分子磷酸二酯酶:①阿普斯特apremilast 6、CD6单抗:①伊曲珠单抗Itolizumab 7、GM-CSF:①奈米布单抗MT203/Namilumab 二、生物制剂名称 1、 2、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类克):TNF-α受体拮抗剂 3、 4、依那西普Etanercept(益赛普、强克、恩利):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TNF-α抑制剂 5、

6、 7、戈利木单抗Golimumab:全人源化TNF-α抑制剂 9、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修美乐):TNF-α人源化单克隆抗体(p55、p57) 10、 11、 12、优特克单抗/乌司奴单抗Ustekinumab:IL-12、IL-23(共同的p40) 13、 14、苏金单抗Cosentyx(secukinumab):IL-17 15、 16、 17、托法替尼Tofacitinib: 口服JAK抑制剂(Janus激酶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蛋白 激酶,有4个家族成员分别是JAK1、JAK2、TYK2和 JAK3。) 19、伊西贝单抗Ixekizumab(Taltz):IL-17A 20、 21、 22、布罗达单抗Brodalumab(Siliq):IL-17 23、

银屑病的治疗偏方大全

银屑病的治疗偏方大全 文章目录*一、银屑病的治疗偏方大全*二、引发银屑病的原因 有哪些*三、银屑病的危害有哪些 银屑病的治疗偏方大全1、银屑病的治疗偏方大全之偏方一荆芥、花椒、龙胆草、地肤子各15克,防风12克,蝉蜕18克,白鲜皮、白花蛇舌草各26克,黄连8克,槐米16克,乌梢蛇 13克,薏苡仁30克。每日一剂,连服10-20剂,主治顽固性牛皮癣。气候适宜时也可用煎过的药渣再煎后外洗,效果更佳。 2、银屑病的治疗偏方大全之偏方二 取鲜地椹子的果实适量,捣烂后掺入1/10的冰片,以减少疼痛。先将患处洗净,再将药涂患处,用布包扎,2-3小时后将药除去。如患部大于10×10cm时,应分次涂药,以防剧痛难忍。(地椹子又名野椹子、回回蒜,为毛茛科植物。 3、银屑病的治疗偏方大全之偏方三 取鸡蛋一个,打一小孔,去清留黄。将蛋中灌满醋,糊住洞口 后放七天。用时先把患处用盐水洗净,把蛋黄和醋搅匀,涂于患部。早晚各一次。 4、银屑病的治疗偏方大全之偏方四 生苦杏仁(多少不限)捣成末,加食醋调成糊状,摊在布上敷 于患处(患处要先清洗干净)皮肤上,绷带固定,24小时更换新的。轻者连续敷4-5次即愈,顽固性的可增敷数次。 5、银屑病的治疗偏方大全之偏方五

一瓶醋,一把花椒,混合后熬半小时,放凉后将熬好的花椒水装入瓶中,用一小毛笔刷花椒水于患处,每天坚持早、午、晚刷涂患处,效果较好。 6、银屑病的治疗偏方大全之偏方六 北方地区产小米,用小米糠皮,蒸馏取油,用此油涂患处,也 有验案,方法:取碗一个,上糊白麻纸,纸上用针扎几个小孔,把糖堆在纸上,在糖的上部用红木炭烧,使糖皮逐渐向下燃烧,快烧到纸时,立即将剩余的糠皮去掉,切忌烧着纸,碗内的液体,即是糠油。谷糠油500毫升加入30克水杨酸粉使其溶解在谷糠油中, 每日涂抹数次,用药同时即刻止痒,并有鳞屑脱落。外抹一段时间后,皮损自行平复,再坚持涂抹一段时间后,皮肤颜色恢复成健康皮肤一样的颜色。 引发银屑病的原因有哪些1、遗传:一般认为本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率。国内报道有家族史者为10%~23. 8%,家族患病率远高于一般人群,并且有家族史者发病早于无家族史者。 2、细菌:感染细菌也是疾病的原因之一,最容易导致我们患上疾病的细菌就是链球菌,而且这种细菌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我们想要完全避开是不太可能的,最好就是增加身体对细菌的抵抗力,让细菌入侵不了身体, 3、疾病:有人发现寻常型和脓疱型牛皮癣的角质浸出液中有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及不良反应(参考文献完成的)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及不良反应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炎症性皮肤病,它不仅影响皮肤,还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我国1984年大规模流行调查,患病率为1.23‰,发病率为0.1‰,患病率虽然较西方国家低,但我国人口众多,目前患者至少有400~500万,银屑病仍然是我国重点防治的皮肤病之一。 目前银屑病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分为:(1)局部治疗:糖皮质激素、地蒽酚、维生素D 类似物、他扎罗汀、窄波紫外线或PUV A光化学疗法;(2)系统治疗:口服维甲酸、甲氨蝶呤(MTX)、环孢素及生物制剂。泛发银屑病及特殊型的患者应得到有经验的皮肤科医生处理,如采用联合或轮换等方法治疗。近期国外学者认为,银屑病治疗中影响治疗方法的选择的因素包括:年龄、银屑病的类型、皮损波及的部位及程度、过去的治疗和合并的疾病。上述的药物都有各自的特点,短期使用都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是由于传统治疗药物和方法的副作用常常不得不中断治疗,换用其他可以更长时间缓解病情的药物。例如,维甲酸在红皮病型和脓疱型银屑病患者使用1-2周时常发生急性反应。联合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但是PUVB和甲氨喋呤,环孢素A在反复交替进行治疗后有发生皮肤恶性肿瘤的危险性。传统药物的使用时限和不良反应见表1[1]。 表1 传统药物的使用时限和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时限不良反应 甲氨喋呤2年做第一次肝活检,之后每两年检查1次肝毒性,骨髓抑制,致畸性,免疫抑制, 致癌性,肺炎 环孢素美国使用时限1年,英国2年神经毒性(美国使用时限1年),高血压, 免疫抑制,致癌性 PUVB 治疗次数控制在200次以内免疫抑制,致癌性 维甲酸致畸性,高脂血症 生物制剂和传统治疗方法的原理不同,所以两者可以协同作用;并且生物制剂没有明显的肝毒性,神经毒性和骨髓抑制,可以和传统治疗方法安全地联合应用。 一.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理论依据 由于银屑病临床上表现为覆有厚层状鳞屑的斑块,病理上表现为表皮增生,角化不全和颗粒层缺失,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还集中在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分化和增殖上。当发现器官抑制的银屑病患者在用环孢素治疗后银屑病皮损明显改善后,T淋巴细胞在银屑病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才被认识到。环孢素可以抑制T细胞合成细胞因子,所以环孢素改善银屑病皮损就提示银屑病是一种T淋巴细胞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但是分布至表皮的环孢素同时具有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作用,所以还不能明确这个观点[2]。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合成了一种白介素-2和白喉毒素的融合蛋白denileukin diftitox,可以选择性地杀死T淋巴细胞,使银屑病在临床上和组织学上都得到缓解,这就明确了T淋巴细胞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中心地位[3]。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如下图示。如图示,银屑病的发病可以由5个步骤来解释:(1)APC 被抗原激活并迁移至淋巴结中;(2)APC通过信号1和信号2和激活的原始CDRA45+T细胞相互作用;(3)激活的原始CDRA45+T细胞分泌炎症前细胞因子并增殖/分化成T1中心效应细胞和记忆T细胞,记忆细胞在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LA)的辅助下可以通过血循环进入皮肤组织;(4)炎症部位释放的化学趋化因子吸引T细胞并和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引起T细胞漏出;(5)局部浸润的T细胞分泌的炎症前细胞因子引起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产生更多的化学趋化因子[4]。

牛皮癣偏方

饮食偏方 介绍几个偏方希望对你有用: 1.石榴皮煎剂: 配方:石榴皮100克。 制法:石榴皮加适量水,煎煮取汁。 功效:杀虫止痒。 用法:趁热用汁液洗患处。每日2次,每剂药可煎3次。 2.乌梅膏: 配方:乌梅1500克。 制法:将乌梅洗净,去核,水煎,熬成乌梅膏,装瓶备用。 功效:杀虫止痒。 用法:每次1汤匙,白糖调味,开水冲服,每日3次,服用天数视病情而定 3.大枣甘草汤 配方:大枣30克,甘草10克。 制法:大枣、甘草洗净,加适量水煎煮,去渣取汁。 功效:益气调中,扶助正气。 用法:每日1剂,分2次饮用。 4.海带水: 配方:海带50~100克。 制法:海带先洗去盐和杂质,再用温开水泡3小时,捞去海带,留水备用. 功效:清热除湿解毒。 用法:用温海带水洗患处。 5.桂枝杜仲粥 配方:桂枝9克,杜仲18克,薏米30克。 制法:先把前二味加水煎煮取汁,再加薏米煮成稀粥,白糖调味。 功效:温经通络,除湿化瘀。 用法:每日1剂,连服10~12剂。 6.银花丹参饮: 配方:金银花20克,丹参15克。 制法:将金银花、丹参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以文火煎熬30分钟,去渣取汁,加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通络。 用法:早中晚分3次服用。 7.槐花粥: 配方:生槐花30克,粳米6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生槐花加水煎取汁液约1000毫升,再与粳米、红糖一起煮成粥。 功效:清热凉血。 用法:早晚服食,连用7~10日。 8..车前蚕砂薏米粥: 配方:薏米30克,车前子15克(布包),蚕砂9克(布包)。 制法:把车前子与蚕砂加水煎取汁液,再用该药汁与薏米一起煮成稀粥,用白糖调味。 功效:清热解毒,化浊利湿。

治牛皮癣秘方(探讨)

治牛皮癣秘方(探讨) 银屑病秘方 初来乍到,献一妙方。与各位好汉分享探讨,不求回报、只求行善、积德!有好方之人请及时回帖!善哉,善哉!浮萍 150、xx 皮 125、防风15g、炒黑豆500g、红糖适量;共为散,一次两匙,早晚分服。并不囿于辨证分型,周内即愈,且无复发。 具体的案子没整理过,可以说举不胜举,先说说方子的来历吧。家兄10 岁时,患此疾,眉发皆白、浑身掉白屑如麸子样,父亲带其四处求医,花费逾万、无效。求医途中,一路人给一方,回家如法服用, 4 天后银屑脱落殆尽。后父亲又带家兄途经千里去好心路人家答谢。 父亲每遇到他人患此疾就告其此方,无不愈。近年,吾亦照搬此方治此疾,常感叹其神奇,迄今未有一例失手者。 1 、xx 【现代研究】 1 .化学成分: 本品含红草素、牡荆素等黄酮类化合物。 此外,还含有胡萝卜素、叶黄素、醋酸钾、氯化钾、碘、溴脂肪酸等物质。 2.药理作用: 浮萍有利尿作用,其有效成分主要为醋酸钾及氯化钾。浮萍水浸膏有强心作用,并能收缩血管使血压上升。此外,尚有解热及抑菌作用。 3.临床研究: 据报道,以紫背浮萍鲜品60g,紫草15g,白鲜皮30g为主组成的双紫白肤汤,辨证加减用药,治疗痤疮、湿疹的等常见皮肤病21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黑龙江中医药,1998,

(2): 7)。以桂枝浮萍汤(桂枝、苍术、防风、薏苡仁各15g,浮萍、皂角刺各10g,地肤子20g,蚕砂25g)加减,治疗荨麻疹50例,效果显著(中医药学报,1998,26 (3):43)。 【功效】: 发汗,祛风,行水,清热,解毒。 xx 中药饮片 【主治】: 治时行热痈,斑疹不透,风热痛疹,皮肤瘙痒,水肿,经闭,疮癣,丹毒,烫伤。 【性味归经】: xx,寒。①《本经》: "味XX,寒。”②《别录》: " 酸,无毒。" ③ 《xx 本草》: "性寒,味苦。"④《医林纂要》: "XX,平,有咸味。” 入肺经。① 《纲目》: "入肺经。"②《XX炮制药性解》: " 入肺、小肠二经。" ③ 《本草求真》:

银屑病的生物治疗新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银屑病的生物治疗新进展 作者:李红, 周澜华, LI Hong, ZHOU Lan-hua 作者单位:李红,LI Hong(天津市长征医院,天津,300021), 周澜华,ZHOU Lan-hua(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北京,100089) 刊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英文刊名:THE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VENEREOLOGY 年,卷(期):2010,24(9) 参考文献(21条) 1.Berger JR;Houff SA;Major EO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 2009(06) 2.Leonardi C;Menter A;Hamilton T Efalizumab:results of a 3-year continuous dosing study for the long-term control of psoriasis 2008(05) 3.Griffiths CE The immunological basis of psoriasis 2003(Suppl 2) 4.Goffe B;Papp K;Gratton D An integrated analysis of thirteen trials summarizing the long-term safety of alefacept in psoriasis patients who have received up to nine courses of therapy[外文期刊] 2005(12) 5.Krueger GG;Papp KA;Stough DB 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phase Ⅲ study evaluating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2 courses of alefacep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laque psoriasis[外文期刊] 2002(06) 6.Lebwohl M;Christophers E;Langley R An international,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of intramuscular alefacep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laque psoriasis 2003(06) 7.Panayi GS Immunology of psoriasis and psoriatic arthritis 1994(02) 8.Di Cesare A;Di Meglio P;Nestle FO The IL-23/Th17 axis in the immunopathogenesis of psoriasis 2009(06) 9.Austin LM;Ozawa M;Kikuchi T The majority of epidermal T cells in psoriasis vulgaris lesions can produce type 1 cytokines,interferon-gamma,interleukin-2,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defining TC1 (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d TH1 effector populations:a type 1 differentiation bias is also measured in circulating blood T cells in psoriatic patients 1999(05) 10.Sfikakis PP The first decade of biologic TNF antagonists in clinical practice:lessons learned,unresolved issu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2010 11.Leonardi CL;Kimball AB;Papp KA Efficacy and safety of ustekinumab,a human interleukin-12/23 monoclonal antibody,in patients with psoriasis:76-week results from a randomised,double- 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 2008(9625) 12.Krueger GG;Langley RG;Leonardi C A human interleukin-12/23 monoclonal antibody for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2007(06) 13.Mossner R;Reich K Management of severe psoriasis with TNF antagonists.Adalimumab,etanereept and infliximab 2009 14.Tyring S;Gottlieb A;Papp K Etanercept and clinical outcomes,fatigue,and depression in psoriasis: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randomised phase Ⅲ trial[外文期刊] 2006(9504)

牛皮癣 银屑病特效偏方(专业研究)

银屑病特效偏方 红霉素片3粒 氯霉素片3粒 百炎净片3粒 利福平片3粒 先锋霉素片3粒 西林片3粒 以上药片研磨成粉,加上醋精(玻璃瓶装,不要塑料袋装的)一 两五钱,浸泡十二小时后外用,早上、晚上各一次,严重的外擦一个 星期就好。 这偏方也可以治疗其它皮肤病。 治疗效果一百分之九十九, 可以说又便宜又简单。 1、大蒜、芋头各适量。用法:将大蒜、芋头各去皮,捣烂如泥,敷于患处,盖上纱布,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连敷10~15天。功效:杀虫、解毒、止痒。 2、防风双宝汤。药物组成:防风、金银花10克、黄芩10克、生地黄15克、生大黄6克、牡丹皮10克、泽泻10克、蝉蜕6克、荆芥10克、白术15克、当归10克等。 3、荆芥、花椒、龙胆草、地肤子,防风,蝉蜕,白鲜皮、白花蛇舌草,黄连,槐米,乌梢蛇,薏苡仁。每日一剂,连服10-20剂,主治顽固性牛皮癣。气候适宜时也可用煎过的药渣再煎后外洗,效果更佳。看看比较有效的治疗牛皮癣的偏方有哪些? 4、解毒凉血汤。药物组成:黄芩15克、黄连10克、黄柏15克、栀子15克、大黄10克、生地黄15克、熟地黄15克、枸杞子15克、丹参20克、莪术10克、白茅根20克、生槐花15克、茯苓10克、土茯苓15克、猪苓10克、甘草6克。 5、斑蝥,药用酒精,同入瓶。看看比较有效的治疗牛皮癣的偏方有哪些?用药棉蘸药液擦洗患处,一直到起水泡(千万不要用针挑破,到一定程度水泡会自破,水即流出)。3天后水泡皮自行脱落,不留疤痕,不再复发。 1、香蕉皮 用法:直接用香蕉皮涂抹患处。 2、醋和鸡蛋

醋、鸡蛋适量。用法:用醋泡鸡蛋,一周左右,用醋涂患处。 3、大蒜 数颗大蒜,盐。用法:大蒜放些盐捣烂如泥,敷在患处,用纱布盖好并用胶布固定,每天换新蒜泥一次。 4、半夏 生半夏大者1个,醋少许。用法:半夏蘸醋磨汁,搽患处。 5、花椒 一瓶醋,一把花椒。用法:混合后熬半小时,放凉后将熬好的花椒水装入瓶中,用一小毛笔刷花椒水于患处,每天坚持早、午、晚刷涂患处。 9、薏米 患者可以采用薏米、车前子和蚕砂9克,然后将把车前子与蚕砂加水煎取汁液;再用该药汁与薏米一起煮成稀粥,用白糖调味。清热解毒,化浊利湿。每日1剂,连服至少一周。 1方法是:一瓶醋,一把花椒,混合后熬半小时,放凉后将熬好的花椒水装入瓶中,用一小毛笔刷花椒水于患处,每天坚持早、午、晚刷涂患处,无论何种顽癣,均可根治。 2双氧水中对一半水(实际为50%双氧水),涂在牛皮癣上,涂了几次牛皮癣消失了。 3.〖治银屑病一法〗 谷糠油500毫升加入30克水杨酸粉使其溶解在谷糠油中,每日涂抹数次,用药同时即刻止痒,并有鳞屑脱落。外抹一段时间后,皮损自行平复,再坚持涂抹一段时间后,皮肤颜色恢复成健康皮肤一样的颜色。 4本人患牛皮癣病30多年,看过中医、西医,住过院,也用过偏方,都效果不好。今夏偶尔听人说,有人用香蕉皮擦患部治好了此病,便试着每天擦几次,擦了几天便不觉得痒了。连续擦了近两个月,皮肤逐渐光滑不起皮也不痒,停药两个月后未见变化。 1、养血润燥法。皮疹常见有干燥、脱屑、皲裂、革化等特点,属于燥的牛皮癣患者,应该用当归、地黄、元参、麦冬、白芍、首乌、胡麻仁药物治疗。 2、清热解毒法。皮疹常有红热肿痛的特点,属于热的牛皮癣患者。常用药物有二花、黄芩、黄柏、黄连、野菊花、蒲公英。 3、活血化瘀法。皮疹具有色素增加紫斑,出现暗红色结节等特点,属于血瘀的牛皮癣患者。其常用药物有当归、桃仁、红花、赤芍、丹皮等药物。 治疗牛皮癣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牛皮癣患者应该得到合理地治疗。因为身体免疫功能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因人而异,所以选择时慎用之,可以向专家咨询后对症选用。医生会依照患者病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

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一、生物制剂作用靶点 1、TNF-α:①英夫利昔单抗、②依那西普、③阿达木单抗、④戈利木单抗 2、IL-12:①Ustekinumab(优特克单抗/乌司奴单抗) 3、IL-17:①苏金单抗、②伊西贝单抗Ixekizumab、③布罗达单抗Brodalumab 4、IL-23:①Ustekinumab优特克单抗/乌司奴单抗、②古塞库单抗Guselkumab、 ③蒂尔他昔单抗Tildrakizumab、④BI-655066 5、小分子磷酸二酯酶:①阿普斯特apremilast 6、CD6单抗:①伊曲珠单抗Itolizumab 7、GM-CSF:①奈米布单抗MT203/Namilumab 二、生物制剂名称 1、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类克):TNF-α受体拮抗剂 2、依那西普Etanercept(益赛普、强克、恩利):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TNF-α抑制剂 3、戈利木单抗Golimumab:全人源化TNF-α抑制剂 4、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修美乐):TNF-α人源化单克隆抗体(p5 5、p57) 5、优特克单抗/乌司奴单抗Ustekinumab:IL-12、IL-23(共同的p40) 6、苏金单抗Cosentyx(secukinumab):IL-17 7、托法替尼Tofacitinib: 口服JAK抑制剂(Janus激酶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蛋白 激酶,有4个家族成员分别是JAK1、JAK2、TYK2和 JAK3。) 8、伊西贝单抗Ixekizumab(Taltz):IL-17A 9、布罗达单抗Brodalumab(Siliq):IL-17 10、古塞库单抗Guselkumab:IL-23(p19) 11、蒂尔他昔单抗Tildrakizumab:IL-23(p19) 12、BI-655066:IL-23(p19)

牛皮癣偏方大全

牛皮癣偏方大全 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症,牛皮癣不传染,此病发作不论男女,但是男性病发多于女性,而且不易治愈,牛皮癣偏方大全综合很多治疗牛皮癣的方法,希望能您带来一定的帮助! 1、凉拌苦瓜:取苦瓜200g,切丝焯过,加麻油适量,味精、盐少许,拌匀即可。本菜具清热泻火之功,适于血热风燥证的牛皮癣患者。 2、凉拌肉皮:取猪肉皮200g,洗净,刮去肥油,加水500ml,微火炖1.5小时以上,放入胡萝卜丁、青豆丁、豆腐干丁等行量,待凉成冻,切块食用。具有滋阴和阳、柔润肌肤之功效,适于血虚风燥证的牛皮癣患者。 3、红油豆腐:取豆腐400g,胡萝卜50g,切方丁,开水焯过,麻油烧开,入红花3g,关火。待凉后捞去残渣,淋于豆腐之上,加入适当调料即可。具有活血化瘀、和中健脾作用,适用于久病入络,瘀血阻滞证的牛皮癣患者。 4、大枣甘草汤:取大枣30克,甘草10克。大枣、甘草洗净,加适量水煎煮,去渣取汁。每日1剂,分2次饮用。适用于冲任不调证的牛皮癣患者。 5、桂枝杜仲粥:取桂枝9克,杜仲18克,薏米30克。先把前二味加水煎煮取汁,再加薏米煮成稀粥,白糖调味。具有温经通络,除湿化瘀等功效。 6、大蒜:将大蒜捣成蒜泥,敷在患处两小时,以周围烧起泡为止,尔后再拔火罐,将毒汁吸出。这种方法并是适合每一个患者,使用时应多加留意。 7、糠油:取碗一个,上糊白麻纸,纸上用针扎几个小孔,把糠堆在纸上,在糠的上部用红木炭烧,使糠皮逐渐向下燃烧,快烧到纸时,立即将剩余的糠皮去掉,切忌烧着纸,碗内的液体,即是糠油。 8、牛奶:把牛奶倒入锅里用大火煮,煮开后再改用小火煮3-5分钟,然后把锅里的牛奶倒出,这时锅壁上挂有一层白膜,把这层白膜刮下来涂在患处即可,具有滋润肌肤,消除症状等功效。 小编提示: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您对牛皮癣偏方大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能给您带来一定的帮助,虽然以上方法不能保证,治好所有牛皮癣病症,但是大家不防试一试,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千古神奇秘方之一牛皮癣

1、根治银屑病的特效秘方—— 牛皮癣即银屑病的俗称。祖国医学称银屑病为“白疕”,是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的皮肤病。其特征是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根据银屑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一般可分为寻常型、关节炎型、脓疱型、掌跖脓疱病、红皮病型、及连续性肢端皮炎六种炎型。下面的秘方是通治各种类型的牛皮癣的,且无任何副作用。 木鳖子酊: 木鳖子(中药店有售,去壳只用仁,要50克)仁50,打碎为粗末,用陈醋250毫升,泡——密封口)10天,每日摇晃1次瓶。每天取药液涂患处日用3-5次。15--30天可愈。 注意事项:首先要树立信心,稳定情绪。消除诱发本病发作的因素。积极控制感染。禁忌辛辣饮食和饮酒, 禁用刺激性较强的外用药。 木鳖子酊,药虽然只有一味,但药专力宏,为我常用的特效秘验方,得者切务珍惜也。 2、牛皮癣、头癣、顽癣:猪胆一个,刺破,将胆汁放在小碗内,加入明矾(如黄豆大),待溶化后用胆汁搽患处,每日2次,连用7天。此方治疗多年皮癣、顽癣效果神奇。 3、各种皮炎:生鸡蛋一只,将整蛋放陈醋内泡7天。再取出蛋打破用蛋清涂患处,每日2--3次,7天可愈。忌酒、辣物。 4、湿疹:樟脑丸一个,放半斤陈醋内浸3天后,用醋搽患处,

5、风疹块、痱子:鲜韭菜汁加适量明矾,每天涂患处,并擦至皮肤发红、发热,一日三次,2--3天即愈。 6、手足开裂(皲裂、粗糙):生羊油或猪油一两,加蜂蜜或白糖3钱,捣匀搽手脚,一日2--3次,一般7天可愈。再搽几天以后不复发。 7、手脚裂口:药用风湿膏,贴在患处,一天后取下即可长好百发百中。 8、手癣验方:松枝煎水洗患处。

根治头痛方: 通治一切头痛(正、偏头痛)。 当归5克酒制,川穹5,白芷5,羌活5,防风5,杭菊花2.5,蔓荆子5,麦冬5,独活5,黄芩5克酒制,细辛5,甘草2.5, 加减法:左边痛,加:红花3.5,柴胡5,龙胆草3.5,生地5, 右边痛,加:黄芪5,葛根5, 正额上眉棱骨痛甚者,加:天麻2.5,半夏5,山楂5,枳实5, 头顶痛者,加:蒿苯5,酒大黄5; 脑髓痛者,加:麦冬5,苍耳子5,木瓜2.5,荆芥2.5, 气血两虚,常有自汗者,加:黄芪7.5,高丽参5,白芍5,生地5. 生姜为引,水煎服。 病例:1,王某,42岁。几年间左边头痛,时好时犯,犯则初觉隐隐作痛,后愈痛愈重。严重的时候, 觉头部如裂,不能忍受。经用本方治疗,一剂觉轻快,二剂大轻,三剂即告痊愈,多年过去,没有再犯。 2,王某,40岁,患头痛。眼珠发红,脉象弦紧,服用本方一剂即愈。 本方是从《寿世保元》、《针灸大全》参考研究所得,多年来收治很多头痛病患者,运用本方 (临床按症加减)均治疗成功。故而,特把我学到验证到的经验秘方与详细用法、验案献出来,希望能为更多患者造福。 治疗椎间盘突出秘验方 1,一次性复位法:让患者卧在病床上用手抓住床栏,然后在后面抓住患者的 两个脚脖使劲往后拽一下,重复3次。7天一次。坚持做30天。 2,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补肾壮腰,增强体质。 3,白芥子,川乌,等分为末。每次用20克,蛋清拌匀,贴突出部位,1-2小时后去药。5天做一次,坚持做30天。 1次见效,1-7天止痛,30天临床治愈,以后只需坚持服用六味地黄丸3-5个月,即可根治。 根治腰椎间盘突出绝技: 杨氏五虎丹: 急性期用方:红花18、当归18、防风10、制南星18、白芷12。研为细末, 每次3克,日2次,黄酒送服。20-40天即可根治。 慢性期用方:土元10、全蝎10、乌梢蛇10、红花18、当归18、防风10、

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

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一、生物制剂作用靶点 1、TNF-α:①英夫利昔单抗、②依那西普、③阿达木单抗、④戈利木单抗 2、IL-12:①Ustekinumab(优特克单抗/乌司奴单抗) 3、IL-17:①苏金单抗、②伊西贝单抗Ixekizumab、③布罗达单抗Brodalumab 4、IL-23:①Ustekinumab优特克单抗/乌司奴单抗、②古塞库单抗Guselkumab、 ③蒂尔他昔单抗Tildrakizumab、④BI-655066 5、小分子磷酸二酯酶:①阿普斯特apremilast 6、CD6单抗:①伊曲珠单抗Itolizumab 7、GM-CSF:①奈米布单抗MT203/Namilumab 二、生物制剂名称 1、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类克):TNF-α受体拮抗剂 2、依那西普Etanercept(益赛普、强克、恩利):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TNF-α抑制剂 3、戈利木单抗Golimumab:全人源化TNF-α抑制剂 4、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修美乐):TNF-α人源化单克隆抗体(p5 5、p57) 5、优特克单抗/乌司奴单抗Ustekinumab:IL-12、IL-23(共同的p40)

6、苏金单抗Cosentyx(secukinumab):IL-17 7、托法替尼Tofacitinib: 口服JAK抑制剂(Janus激酶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蛋白 激酶,有4个家族成员分别是JAK1、JAK2、TYK2和 JAK3。) 8、伊西贝单抗Ixekizumab(Taltz):IL-17A 9、布罗达单抗Brodalumab(Siliq):IL-17 10、古塞库单抗Guselkumab:IL-23(p19) 11、蒂尔他昔单抗Tildrakizumab:IL-23(p19) 12、BI-655066:IL-23(p19) 13、阿普斯特apremilast:小分子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 14、伊曲珠单抗Itolizumab(Alzumab):CD6单抗(印度) 15、奈米布单抗MT203/Namilumab: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牛皮癣的偏方 这几招能治牛皮癣

牛皮癣的偏方这几招能治牛皮癣 牛皮癣是银屑病的一种俗称。这种病症自古以来就有这不同的治疗方法。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这个能够治疗牛皮癣的偏方,看看牛皮癣的病因有哪些?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牛皮癣的偏方 1:鸡蛋配方 红皮鸡蛋5个,老陈醋1斤。制法:浸泡7天后,去壳留清蛋黄搅匀。用法:外搽患处,1日2次。 2:海带水配方 海带50-100克。制法:海带先洗去盐和杂质,再用温开水泡3小时,捞去海带,留水备用。功效:清热除湿解毒。用法:用温海带水洗患处。 3:牛奶治疗牛皮癣 把牛奶倒入锅里用大火煮,煮开后再改用小火煮3—5分钟,然后把锅里的牛奶倒出,这时锅壁上挂有一层白膜,把这层白膜刮下来涂在患处即可。 4:大枣甘草汤配方 大枣30克,甘草10克。制法:大枣、甘草洗净,加适量水煎煮,去渣取汁。功效:益气调中,扶助正气。用法:每日1剂,分2次饮用。

5:细辛治牛皮癣 细辛3克、马钱子(生用不去毛)、生草乌、硫磺、生白矾、冰片,共研细末,酒精,浸泡一周,用棉签粘药汁外擦患处,以愈为度,每日1-2次。 6:大蒜治好牛皮癣 用半瓣蒜擦患处。还真管用,擦过以后就不痒了。一天,我心血来潮,用几瓣蒜反复的擦,并将挤烂的蒜放在患处,用手指压了几十分钟,果然周围起了泡,而且很痛,接着又找医生拔了火罐。火罐取下后,患处出现了很多水点,看来毒汁出来了。从此,斑点一天天消失。牛皮癣治好了。 7:蚯蚓治疗牛皮癣 白糖4两,蚯蚓7条,洗净后放在瓶子里腌泡7至10天。用法:用温开水先将患处洗净晾干,用力将患处搓至发红,这时再用消毒棉蘸着药液搽患处,待药液干后再搽一遍,如此反复进行,每晚要搽两个小时。搽完后不要立即清洗患处,等第二天早晨再洗干净。连搽20天后情况就会大有好转,情况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多搽一段时间。 8:醋泡鸡蛋 民间传说用醋泡鸡蛋,一周左右,用醋涂患处,亦有效。 9:醋熬花椒治癣 方法是:一瓶醋,一把花椒,混合后熬半小时,放凉后将熬好的花椒水装入瓶中,用一小毛笔刷花椒水于患处,每天坚持早、午、晚刷涂患处,效果较好。 10:牛奶治疗牛皮癣 把牛奶倒入锅里用大火煮,煮开后再改用小火煮3—5分钟,然后把锅里的牛奶倒出,这时锅壁上挂有一层白膜,把这层白膜刮下来涂在患处即可。 牛皮癣的病因 寻常型银屑病病因尚未明了,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 2.免疫因素 近年来多已认为银屑病是免疫或炎症介导的疾病。

2.23 中重度银屑病的联合疗法

中重度银屑病的联合疗法 根据银屑病皮损的面积大小,美国国家银屑病基金会将银屑病分为:轻度—受累皮损面积<2%;中度—受累皮损面积在2%~10%之间(两者PASI评分均<12);重度—受累皮损面积>10%(或PASI评分≥12)。在作上述分型时,也应考虑皮损所造成的伤残度,如发生在手足部的银屑病,受累范围虽小,但仍被列为重度银屑病。 对于中重度的银屑病要到达和维持皮损的缓解可能比较困难,在治疗时既需要有很快起效的药物,也需要有长期维持的药物。目前各种常用的治疗中,用单一种方法治疗往往存在疗效不甚满意或疗效与安全性呈反比的情况。为了提高本病的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对中重型银屑病往往需要用联合疗法来治疗,据AL-Suwardan等对22例病人的分析,用单一种疗法治疗皮损的清除率仅2~86%,而联合治疗则高达39~100%。 目前可用作本病联合治疗中作全身治疗的第一线药物(或疗法)有阿维A、PUV A、甲氨喋呤(MTX)、UVB和环孢素A,第二线药物有羟脲、柳氮磺胺吡啶(SASP)和6-硫鸟嘌呤,外用药包括卡泊三醇、他扎罗汀、地蒽酚、焦油和糖皮质激素等,此外,新型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霉酚酸酯以及新型生物制剂近来也已加入到本病的联合治疗中来. 对中重度银屑病的联合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常规的联合治疗(conventional combination therapy):1994年由Menter提出,用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或方法)同时应用,具有协同或补充作用,并使每种药物均应用最小剂量,以减少毒性。具体的方法包括光疗+光疗(联合光疗);光疗+内用药;光疗+外用药;内用药+内用药;外用药+外用药以及内用药+外用药。 二、交替治疗(rotational therapy):最初由Weinstein和White(1993)提出,为另一种联 合治疗的方式,病人先用一种药物(或方法)单一治疗,以后转换成另一种单一治疗,以减少各种药物总的累积剂量,从而防止毒副反应的发生。常用的有UVB+焦油、PUV A、MTX、阿维A和环孢素A等的交替。 三、序贯治疗(sequential therapy):1999年由Koo提出,其方式为最初用尽可能有效和 快速的治疗,然后再改用安全的维持药物。其方法包括:㈠皮损清除期——用强有力和快作用的药物如环孢素A,常用最大的有效量;㈡过度期——用耐受性好、安全的维持药物,如阿维A,此时强有力的药物逐渐减量;㈢维持期——此期仅用维持药物(必要时可加用PUV A或UVB)。 各种联合疗法介绍 1.阿维A和光疗: 阿维A是美国FDA批准的系统治疗银屑病的三种第一线药物(另两种为MTX 和环孢素A)中最安全的一种,尤其是考虑到病人需长期服用许多年时尤为合适, 它仅有的可能因累积造成的危险为播散性特发性骨骼肥厚综合征和轻度骨质疏 松,但均发生在很少的病人。 同时应用阿维A和UVB(或PUV A)被称为reUVB或rePUV A。阿维A可增加 病人对光疗的敏感性,减少光疗的量和治疗时间;联用也可减少阿维A的用量(单 用时需≥50mg/d,而联用时仅需10~25mg/d),联用的另一个好处是可预防光疗 可能诱发的皮肤癌。 1.1 reUVB:UVB是一种最简单和最方便的光疗方法,最常用于对外用药物治疗抵抗 的严重病人。用reUVB时,小剂量阿维A(10~25mg/d)应先于UVB治疗前2周 应用。Ruzicka的对照研究发现用reUVB可使PASI记分减少79%,而单用UVB 仅减少35%。ReUVB对中重度银屑病是最安全的疗法之一,不会产生长期的不良

中国银屑病治疗专家共识(2014版)

中国银屑病治疗专家共识(2014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银屑病学组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4, 47(3):213-215. DOI: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4.03.017 本学组在2008版银屑病治疗指南的基础上,经过专家反复商讨,对原版指南进行补充、修订,形成2014版中国银屑病治疗专家共识。参加编写人员:郑志忠、郑敏、方栩、冯捷、晋红中、刘晓明、顾军、潘祥龙、杨雪琴、张锡宝、孙青、杨斌、何焱玲、张安平。 银屑病为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病情,减缓向全身发展的进程,减轻自觉症状及皮肤损害,尽量避免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过程中与患者沟通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单一疗法效果不明显时,应给予联合、替换或序贯治疗。提出以下治疗原则:①正规:强调使用目前皮肤科学界公认的治疗药物和方法;②安全:各种治疗方法均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为首要,不能为追求近期疗效而忽视发生严重不良反应;③个体化: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全面考虑银屑病患者的病情、需求、耐受性、经济承受能力、既往治疗史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综合并合理地制定治疗方案。 一、外用药治疗 皮损< 体表面积3%的限局型银屑病,可单独采取外用药治疗;对于严重、受累面积大者,除外用药外,还可联合物理疗法和系统治疗。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衍生物、他扎罗汀联合和序贯疗法常为临床一线治疗。替换疗法即一种 外用药使用一段时间,在其出现不良反应之前换用另一种药;如先用超强效糖皮质激素,炎症改善后再换用低级别的糖皮质激素,可避免快速耐受。注意事项:急性期应使用温和无刺激性的外用药物,稳定期和消退期可应用作用较强的药物,且从低浓度开始;同时加强润肤剂的应用,可减少局部刺激症状和药物用量。二、物理疗法 窄谱UVB主要波长为311 nm,目前已成为治疗银屑病的主要物理疗法。 窄谱UVB的有效性与光化学疗法(PUVA)的早期阶段相同,但缓解期较短。 窄谱UVB可单独使用,亦可与其他外用制剂或内用药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寻

治疗银屑病的偏方

治疗银屑病的偏方 所谓的偏方就是拿不出什么科学和数据来证明可以治愈这种疾病,但是它确实有人实践过,确实是可以治愈疾病的一些方法或者是食物。银屑病这种疾病治疗上并不困难,但是治愈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那么治疗银屑病有哪些偏方呢? 确定治疗目标:(1)初发患者争取长期缓解;(2)慢性复发性银屑病治疗目的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强心理治疗;(3)长期发作的患者促使其缓解并延长缓解期,或使病情维持在较轻状态。 治疗方案的选择: 银屑病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慢性皮肤科疾病,患病时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或者红斑,上有银白色的鳞屑。有过银屑病患者的症状都知道当银屑病突发病情时很难煎熬,那么,银屑病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治疗呢? 1.所有患者均应重视心理治疗。 2.皮损面积小于全身体表面积10%以下者,采用心理治疗+外用药治疗。可选择康肤抑菌液,康肤抑菌液适用于牛皮癣,银屑病、手足癣、头癣、体股癣和花斑癣等,取适量药液倒入新容器中,用医用棉签或医用或纱布蘸取涂抹患处,每天4-8次,不能同时与其他药物混用,严重的肤色恢复正常之后必须在巩固两个月。效果显著! 3.初发病例或长期缓解突然再发的病例,应积极寻找可能的诱发因素如感染、精神刺激等,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可应用抗生素类、维生素类、不含重金属的中药制剂等,禁用或慎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以免影响预后。每次复发与扁桃体炎关系密切者,可作扁桃体摘除术。 在银屑病治疗过程中目前多采用阶梯疗法,即治疗如同上楼梯,从最地层逐级而上,从最简单的生活和皮肤护理开始,根据病情发展变化给予皮肤外用药、外用药+光疗、外用药+中药内服 以上这些就是治愈银屑病一些有效的偏方了,所谓的偏方就是有些人有用,但是并不适合每一个人。经常听一些人说,有一些严重的疾病,医院都没有办法了,但是用偏方治好了。银屑病这种算是皮肤性的疾病,治愈的时间要非常久,所以偏方也许会有一定的效果。

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

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一、生物制剂作用靶点 1、TNF-α:①英夫利昔单抗、②依那西普、③阿达木单抗、④戈利木单抗 2、IL-12:①Ustekinumab(优特克单抗/乌司奴单抗) 3、IL-17:①苏金单抗、②伊西贝单抗Ixekizumab、③布罗达单抗Brodalumab 4、IL-23:①Ustekinumab优特克单抗/乌司奴单抗、②古塞库单抗Guselkumab、 ③蒂尔他昔单抗Tildrakizumab、④BI-655066 5、小分子磷酸二酯酶:①阿普斯特apremilast 6、CD6单抗:①伊曲珠单抗Itolizumab 7、GM-CSF:①奈米布单抗MT203/Namilumab 二、生物制剂名称 1、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类克):TNF-α受体拮抗剂 2、依那西普Etanercept(益赛普、强克、恩利):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TNF-α抑制剂 3、戈利木单抗Golimumab:全人源化TNF-α抑制剂 4、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修美乐):TNF-α人源化单克隆抗体(p5 5、p57) 5、优特克单抗/乌司奴单抗Ustekinumab:IL-12、IL-23(共同的p40) 6、苏金单抗Cosentyx(secukinumab):IL-17 7、托法替尼Tofacitinib:口服JAK抑制剂(Janus激酶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有4个家族成员分别是JAK1、JAK2、TYK2和 JAK3。) 8、伊西贝单抗Ixekizumab(Taltz):IL-17A 9、布罗达单抗Brodalumab(Siliq):IL-17 10、古塞库单抗Guselkumab:IL-23(p19) 11、蒂尔他昔单抗Tildrakizumab:IL-23(p19) 12、BI-655066:IL-23(p19) 13、阿普斯特apremilast:小分子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 14、伊曲珠单抗Itolizumab(Alzumab):CD6单抗(印度) 15、奈米布单抗MT203/Namilumab: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