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言虚词整理篇子

文言虚词整理篇子

文言虚词整理篇子
文言虚词整理篇子

邵伯中学高三语文教学案

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考点剖析】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的文言虚词:而、何、乃、其、所、为、以、因、于、之

这里的“文言虚词”的概念沿用传统的提法。“在文中的用法”指对具体语境理解有意义的常见用法。

【知识梳理与解题思路】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壁。(《谦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1.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1.用作疑问代词。

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用作副词。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何以战?(《曹刿论战》)

【练习巩固】

1.指出下面句子中“之”的意义或用法。

①我见相如,必辱之。()

②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何陋之有?()

⑤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⑥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⑦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⑧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2.指出下面句子中“而”的意义或用法。

①蟹六跪而二螯。()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④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⑥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⑦吾尝终日而思矣。()

⑧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3.指出下面句子中“以”的意义或用法。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③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④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⑤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⑥(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⑦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⑧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⑨敛赀财以送其行。()

⑩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4.指出下面句子中“于”的意义或用法。

①得复见将军于此。()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⑤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指出下面句子中“为”的意义或用法。

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④而为之记,亦以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⑤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为:()为:()

⑥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⑦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为:()为:()

⑧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为:()6.指出下面句子中“因”的意义或用法。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②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④我欲因之梦吴越。()

⑤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⑥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⑦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

⑧蒙故业,因遗策。()

⑨相如因持璧却立。()

10.指出下面句子中“乃”的意义或用法。

①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⑤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⑥今君乃亡赵走燕。()

⑦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⑧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⑩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12.指出下面句子中“其”的意义或用法。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③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④则或咎其欲出者。()⑤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⑥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⑦其皆出于此乎?()

⑧其孰能讥之乎?()

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⑩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13.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或未易量

A.人或易之,人或损之

B.冀君实或见恕也

C.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D.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14.下列“所以”的意义不同于其他几项的一项是()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复音虚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是()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②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③失向来之烟霞④因为长句,歌以赠之⑤可以一战,战则请从⑥观于天地山水鸟兽虫鱼,往往有得⑦然而成败易变,功业相反也A.①③⑥B.②⑤⑦C.①⑥⑦D.④⑤⑥

【过关检测】

(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武帝欲杀乳母,乳母告急于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①,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②去,但屡顾我,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今已大,岂念汝乳哺时恩耶?”帝怆然,遂舍之。

注释:①愎:执拗。②临:临刑。

1.与例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乳母告急于东方朔

A.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B.赵氏求救于齐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业精于勤,荒于嬉

2.与例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我当设奇以激之

A.以乱易整,不武

B.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将帅二三子以蕃

D.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缟为冠也,而越人徒跣剪发,游不用之国,欲无穷得乎?”

3.选出与“而徙于越”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缟为冠也,而越人徒跣剪发

B.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C.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D.吾尝终日而思矣

4.选出与“或谓之曰:‘子必穷!’”中的“或”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或曰:“此鹳鹤也。”

B.或师焉,或否焉

C.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D.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三)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者,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5.下面对词语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①“已学”是“学成之后”,“已而”是“不久”、“接着”,表示相隔时间不长。

②“子毋读书游说”之“毋”,表示否定,相当于“不要”。

③“安得此辱乎”是反问语气,是“怎么会有这种屈辱呢?”

④“念诸侯莫可事者”之“莫”,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⑤“乃遂入秦”,“乃遂”是同义词连用。

⑥“张仪既相秦”之“既”与“张仪已学”之“已”是同义词。

⑦“我不盗而璧”之“不”,用法同现代汉语。

⑧“文檄”中的“若”、“而”、“汝”是同义词,都是第二人称。

A.①③⑤⑧B.②④⑥⑧C.①②④⑦D.③⑤⑥⑦

(四)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使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质于秦。文信侯因请张唐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辞曰:“燕者,必径于赵,赵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文信侯去而不快。少庶子甘罗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质矣。今吾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行之。”文信君叱去曰:“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奚以遽言叱也?”

6.对下列句子中的“而”字解释不确切的一项是()

A.而燕太子质于秦——表承接,有因果联系的意思。

B.而不肯行——表转折,相当于“却”。

C.我自行之而不肯——表转折,相当于“却”。

D.七岁为而为孔子师——表承接,相当于“就”。

7.下列各组句子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之:①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其:①今臣生十二岁于兹,君其试臣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以:①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D.于:①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②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8.对下面三个句子的语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君侯何不快甚也?②汝安能行之也?③奚以遽言叱也?

A.三句都是反问语气B.①是询问,②③是反问

C.①②是询问,③是反问D.三句都是询问语气。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练习巩固答案

1.①他。②到,去。③这。④提宾的标志。⑤我。⑥我。⑦的。⑧取消句子独立性。

2.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③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④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⑤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⑥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⑧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①拿。②凭。③把。④因为。⑤在⑥率领⑦相当于“而”,表并列。⑧表承接。⑨表示目的关系。可译“来”、“用来”。⑩因为。

4.①在。②跟、同。③对、对于。④比。⑤被。⑥被。

5.①给,替。②给,替。③因为。④写。⑤为:是。为:用作助词,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⑥与⑤的第二个“为”意义相同。⑦为:替。为:谋划。⑧为:治理。为:被

6.①通过,经由。②趁此,趁着。③依靠,凭借。④因为。⑤根据,依照。⑥趁着。⑦缘由,机缘。⑧沿袭。⑨于是,就。

10.①表示顺承,可译为“就”“于是”。②表示顺承,可译为“就”“于是”。③表出乎意料,译为“竟(然)”。④表出乎意料,译为“竟(然)”。⑤表转折,译为“却”。⑥表转折,译为“却”。⑦表轻微的转折,译为“才”“这才”。⑧表轻微的转折,译为“才”“这才”。⑨表第二人称,译为“你的”。⑩表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12.①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他、的。②用作第三人称,他。③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④指示人、事、物,那。⑤指示人、事、物,那。⑥其中,其中的。

⑦表示测度语气,可译为“大概”。⑧表示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⑨表示期望语气,可译为“可要”。⑩表示婉商语气,可译为“还是”。

13.B(或许,①有的,③有的人,④或者)

14.D(表手段,方式,译为“靠他来”)

15.C(②把……当作③刚才④于是写⑤可以凭借)

过关检测答案

(一)1.B(介词,向。A:在。C:比。D:由于)2.C(连词,表目的。A:介词,用。B:介词,表原因。D:介词,表方式,凭)

(二)3.B(表顺承。A:表转折。C:你。D:表修饰)4.C(表选择的连词,译为“或者”,其余译为“有的”)

(三)5.A(②相当于“不”。④相当于“没有谁,没有哪一个”。⑥既:已经。已:停止。⑦不:没有。)(四)6.C(表递进,可译为“尚且”)7.D(①被,②到;A动词“到、去、往”;B语气副词,表希望;C介词“把”)8.B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归纳文言知识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整理归纳“之”,“而”,“以”,“其”,“为”,“于”的用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想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较为复杂多变,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一个要点。学生在总复习的过程中,常常为其中的变化而困惑,头疼。基于这一情况,同时结合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特设计此课引导学生整理归纳其中最常用的、也是初中阶段重点的虚词的用法,让他们学会自己归纳文言知识点,为他们今后的文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这堂课我们上一堂文言复习课,大家都知道:在文言文中根据词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词,另一类是虚词。这两类词在文言中的作用也不同。曾有人这样说,如果说实词是文言文的肉体,那么虚词则是文言文的灵魂。虚词为何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这是由它的灵活性决定的,它的意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加大了虚词学习的难度。而虚词又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不过大家不用怕,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归纳复习几个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 一、之 (一)、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xx刿论战》 ②忽啼求之。《伤xx》 (二)、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送xx之xx。 (三)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3.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4.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xx千里者。《马说.》 5.音节助词。常用在时间词后,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练习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到,往) 2、xx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3、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主谓之间,无实义)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二、而 (一)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高考文言文复习重点虚词整理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 古汉语副词 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其它副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在句中一般充当状语、补语,偶作谓语。 古汉语副词的数量很多,用法复杂,表义广泛。根据意义和用法,可分: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情态副词、否定副词、语气副词、敬谦副词 一、程度副词 (一)表示程度高、深 殊、良、甚、颇、孔、重、至 可译为“很”、“十分”、“非常”、“特别”、“格外”、“极”等。 ①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战国策·赵策四) ②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史记·商君列传) ③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贾谊《论积贮疏》) ④王丞相有幸妾姓雷,颇预政事,纳货。(世说新语·惑溺) ⑤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方苞《狱中杂记》) ⑥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诗经·小雅·鹿鸣) ⑦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礼记·檀弓下) ⑧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贾谊《论积贮疏》)(二)表程度稍深少、稍、略、微、颇一般可译为“稍微”、“略微”等。 ①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四) ②稍不如意,则鞭笞酷虐。(《容斋逸史·方腊起义》) ③请略陈固陋。(司马迁《报任安书》) ④莽色厉而言方,欲有所为,微见风采。(汉书·王莽传) ⑤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 ⑥皆取史籒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说文解字叙) ⑦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汉乐府《陌上桑》)注意 “稍”在先秦主要表示“渐渐”、“逐渐”的意思,唐宋以后才分化出程度副词的用法,表示“稍微”、“略微”的意思。 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史记·项羽本纪) 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史记·殷本纪)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愸愸然莫相知。(《黔之驴》) (三)表程度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愈(俞)、益、加、弥、兹(滋) 一般可译为“更加”、“越发”等。 ①主上愈卑,私门益尊。(韩非子·孤愤) ②辞俞卑,礼俞尊。(国语·越语下) ③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汉书·食货志上) ④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惠王上) ⑤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 ⑥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墨子·非攻) 注意:现代汉语中“加”单独只作动词,不作副词。 二、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范围的词。 主要修饰动词、形容词、数词或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偏正词组等。 (一)表总括 毕、举、悉、咸、率、尽、俱(具)、并、既、共、凡①列侯毕已受封。(史记·萧相国世家) ②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孟子·梁惠王下) ③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六国论》) ⑥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史记·项羽本纪) ⑦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史记·秦始皇本纪) ⑧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⑨凡百三十篇。(司马迁《报任安书》) ⑩共约烧房铺数百间。(广东军务记·三元里抗英)(二)表限止 表示范围仅仅限于某个方面,相当于“仅”、“祇” 但、第(弟)、特、徒、直、唯、止、独、仅 ①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③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④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⑤不为行道,徒求食也。(论衡·问孔) ⑥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⑦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木兰诗) ⑧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聊斋志异·狼三则) ⑨独其为文犹可识,曰“华山”。(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⑩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齐策四)注意“独”还可以用作语气副词,表示一种反问语气。 “仅”字先秦、两汉时期,用法和现在一样,极言其少,但汉代以后,尤其是在唐代,是“差不多达到”的意思。它是极言其多,不像近代的“仅”字极言其少。如: ①“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杜甫《泊岳阳城下》) ②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三)表互相“相” 1.一般可译为“互相”,表示主语不是单一的,双方既施行同一动作,又都受对方动作的支配或影响。例如: ①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②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2.“相”还可表示“递相”的意思,表示动作、行为一个接着一个实现。例如: ①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②亡国破家相随属。(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相”还可以表偏指,表示一方发出动作,另一方接受动作。 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②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③稍出近之,愸愸然莫相知。(柳宗元《黔之驴》)

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高中课内文言文总复习-实词、虚词分册分类整理练习

解释下面加点文言词汇在句中的含义 第一册 1、以其无礼于晋,且貳.于楚 也。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4、是.寡人之过.也。 5、“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 执事 ..。 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8、焉用亡郑以陪.邻。9、尝为.晋君赐.矣。 10、朝济.而夕设版焉。 11、夫晋,何厌.之有? 12、既东封.郑,又欲肆西封.。 13、唯君图.之。 1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5、以乱易.整,不武。 16、吾其.还也。亦去.之。 (以上为《烛之武退秦师》中句子) 17、秦将王翦破.赵。 18、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 燕南界。 19、今行无信,则秦王未可亲. 也。 1 / 27

20、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2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2、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2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 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2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25、吾每念.,常痛恨于骨髓,顾. 计不知所出耳! 26、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26、然则 ..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 ..之耻除矣。 27、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 二,杀人,人不敢忤.视。 28、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9、请辞.决矣! 30、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31、终已不顾.。 32、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33、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 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34、燕王拜送于庭,使使 ..以闻。 35、唯.大王命.之。 36、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 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37、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 进。 38、群臣怪.之。 39、荆轲顾.笑秦武阳,前为谢. 2 / 27

部编版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及练习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复习 之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bai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二)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虚词知识整理

高考文言文虚词知识整理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1而、2何、3乎、4乃、5其、6且、7若、8所、9为、10焉、11也、12以、13因、14于、15与、16、则、17者、18之 下面对18个文言虚词作例解: 1.而 (1)连词 1> 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 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 表修饰今译为:着、地。 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3> 表顺承今译为:就、才。 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 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 表转折今译为:却、但。 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 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

7> 表方位今译为:以 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问说》②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不译 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3)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4)比况词今译为:如、像、似 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5)代词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近指今译为:此、这样 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6)通“能” 今译为:能够、才能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2.何 (1)疑问代词今译为:

高中文言文虚词归纳总结

高中文言文虚词归纳总结 一.【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完整版)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有例句)

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拾视之,非字而画(《促织》)(“而是”) (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夫赵强而[表并列]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 3、复音虚词“而已” ,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何 1、 用作疑问代词 (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2)作前置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 “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 用作副词 (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反问,可译为“为什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 2)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深,可译为“怎么” “多么”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3、复音虚词 ( 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怎么回事呢]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2)“何以”即“以何” ,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 “凭什么”等 -何以战(《曹刿论战》)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承接。可译为“就” “接着”,或不译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 4) 表转折。可译为“但是” “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5) 表假设。可译为“如果” “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 首可也( 《冯婉贞》) 逐而得之( 《促织》) 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促织》) 吾攻赵旦暮可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 7)表结果。可译为“因而” (有时“因” “而”连用) 余亦悔其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促织》)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作传?定公十四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逍遥游》) 也”,可译为“为什么” “什么原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什么”,译时要后置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怎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信陵君窃符救赵》 )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示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以: [介词]把;用;拿 ①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②輮以为轮(《劝学》) 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④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⑤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依据,凭借;按照 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③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④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①洎牧以谗诛(《六国论》) ②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③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介词]在+时间、处所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介词]相当于“与”,译为“和”“跟”“带领”等 ①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 [连词]相当于“而”,表示并列、修饰、承接或递进关系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②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以致,以便 ①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③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④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认为,以为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副词]通“已”,已经 ①及以至是(《报任安书》) 【以为】?①认为②把……当作或看作。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文言虚词而用法整理.

“而”字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 (一)、表示并列关系:表示并列时,“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等。 1、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戴震难师》(七上) 2、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戴震难师》(七上) 3、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郢人》(七下) 4、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 5、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 6、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 7、素发垂领而神光爽迈——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 8、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 9、不过早樵而暮归。——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 10、“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祖逖北伐》(八下) 1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2、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3、溪深而渔肥——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4、泉香而酒洌——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5、起坐而喧哗者——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6、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庄子·秋水》(九上) 17、黑质而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说》(九上) 18、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九上) 19、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九上) 20、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九上) 21、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九下) 22、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林觉民《与妻书》(九下) 23、方虚骄而恃气——《呆若木鸡》(九下) 24、犹疾视而盛气——《呆若木鸡》(九下) 2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表并列】——诸葛亮《前出师表》(九下) (二)、表示递进关系: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1、学而时习之——《论语》六则(七上) 2、而此地适与余近——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 3、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八下) 4、而年又最高——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5、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递进】——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九下)(三)、表示承接关系。表承接时,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1、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六则(七上)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欧阳修《卖油翁》(七上) 3、卒辇而致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七上) 4、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范晔《强项令》(七下) 5、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范晔《强项令》(七下) 6、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毕沅《岳飞》(七下) 7、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毕沅《岳飞》(七下)

精选高中文言文虚词实词系统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虚词实词系统归纳整理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w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3.折:指斥,指责,驳斥。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17.质:作人质;抵押。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w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w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如: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 新课程初中文言虚词用法与例举(人教版) 一、为 ㈠动词wéi ⒈“做”例:①并自为其名②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③为我为云梯之械④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⑤行拂乱其所为⑥好为《梁父吟》⑦行拂乱其所为 ⒉“作为、当作、成为”例:①弃其杖,化为邓林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③以丛草为林④武陵人捕鱼为业⑤以牒为械 ⒊“认为”例:①孰为汝多知乎 ⒋“是”例:①知之为知之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天下为公④中轩敞者为舱⑤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⑥此为何若人⑦若为佣耕 ㈡介词wèi ⒈“替、给、向”例:①愿为市鞍马②为人谋而不忠乎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④不足为外人道也⑤为楚造云梯⑥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⑦为天下唱 ⒉“被”例:①二虫尽为所吞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山峦为晴雪所洗④仅有敌船为火所焚⑤士卒多为用者⑥贤能为之用 二、之 ㈠动词“到”例: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③辍耕之垄上 ㈡助词⒈“的”例:①水陆草木之花②虽有千里之能③醉翁之意不在酒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⒉无义,不译⑴主谓间,取独例: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大道之行也④甚矣,汝之不惠 ⑤虽我之死,有子存焉⑥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⑦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⑵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⑶定语后置的标志例: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马之千里者

⑷凑足音节例: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②鸣之而不通其意③怅恨久之④公将鼓之 ㈢代词 ⒈代人例:①或置酒而招之②借旁近与之 ⒉代物例:①渔人甚异之②录毕走送之③策之不以其道 ⒊代事例:①闻之,欣然规往②属予作文记之③弗之怠④吾既已言之王矣⑤肉食者谋之 三、以 ㈠介词⒈“把、拿、用”例:①以衾拥覆②徐喷以烟 ⒉“凭借、按照”例:①策之不以其道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③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④何以战 ⒊“因为”例:①以中不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于④勿以善小而不为⑤不以千里称也 ⑥徒以有先生矣⑦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⑧先帝不以臣卑鄙 ㈡连词 ⒈表目的“来”例:①无从致书以观②属予作文以记之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④河曲智叟亡以应⑤令辱之,以激怒其众⑥杀之以应陈涉 ⒉表修饰,同“而”的用法例:①俯身倾耳以请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㈢动词“认为”例: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③皆以美于徐公 四、而 ㈠表并列“和、又、并且”例: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②起坐而喧哗者③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④国险而民附⑤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失丽⑥生于忧患而无于安乐⑦蔚然而深秀⑧舍鱼而取熊掌 ㈡表承接“就、然后”或不译例:①日出而林霏开②既醉而退③强饮三大白而别④夺而杀尉⑤挟天子而令诸侯⑥呼尔而与之⑦长跪而谢之 ㈢表修饰不译例:①朝而往,暮而归②杂然而前陈者③先天下之忧而忧④执策而临之⑤佣者笑而应曰⑥面山而居⑦玉城雪岭际天而来⑨仰而视之⑩在楚城上而待楚寇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史传类文言文重要实词汇编 按按诛五人/ 收摄按问(追究、查办) 当表奏皆当死/ 蒙毅当赵高法应死(判罪) 德⑴赵郡农民德之(感激)⑵周顺昌好为德于乡(恩惠) 衔乘文度深衔之(怀恨)李侃率之以乘 城/ 乘彼诡垣,以望复关。 (登上) 论于是论高辇死(判决) 可⑴后进文章无可意者(适合)⑵帝可其奏(准许)⑶可堪回首,佛狸祠下,片神鸦社 鼓。(岂,哪) 方⑴蜀虽险固,方胡为弱。将欲除之,先从 易者。(比较)⑵时人方之前朝贡禹。(比方)少⑴时论颇以此少之(轻视)⑵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稍微) 多时亦以此多之(赞扬) 视陶安事帝十余岁,视儒最旧。/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 雅赵高雅得幸于胡亥。(平素) 课⑴劝课农桑。(督促)⑵课敛赋税(征 收)⑶昼课赋,夜课书。(学习)

简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选拔) 狱平法断狱,多所全宥。(案件) 聘梁王虚上位,遣使者,黄金千金,车百乘,往聘孟尝君。(招请) 克⑴凡百元首,承天景命,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能够)⑵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约定) 坐将军王恢坐首谋不进,下狱死。(因犯罪) 略⑴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丝毫)⑵攻城略地(夺取) 亟⑴子亟去,勿污我。(赶快)⑵亟请武公,公弗许。(屡次) 干⑴干青云而直上。(冲上)⑵后每欲参干政事,太后辄相禁塞。(干预)⑶不鬻智以 干禄,不辞爵以吊名。(求取) 董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督察) 构王圣与吕丰共构太子(陷害) 摄⑴收摄按问(拘捕)⑵摄敝衣冠(整理) 恤⑴内省不疚,何恤人言(顾虑)⑵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顾念)⑶振贫穷而恤孤寡(救济) 稍积功稍迁(渐渐) 次⑴非次拔擢(次序)⑵次北固山下/ 师次彭模(停

9 文言虚词常见用法及例句

中考常见虚词用法及例句 每天收获小进步,积累起来就是大进步;每天收获小幸福,积攒起来便成大幸福!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 1.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杂然而前陈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完整word版)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示例1.以: [介词]把;用;拿 ①輮以为轮(《劝学》)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介词]依据,凭借;按照 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③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①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介词]在+时间、处所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介词]相当于“与”,译为“和”“跟”“带领”等 ①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 [连词]相当于“而”,表示并列、修饰、承接或递进关系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②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以致,以便①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③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④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认为,以为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副词]通“已”,已经 ①及以至是(《报任安书》) [以为] ①认为②把……当作或看作。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③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2.之 [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文案大全

(完整)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整理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整理 一、之 (一)代词 (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 可译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文言文虚词知识整理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1而、2、3乎、4乃、5其、6且、7若、8所、9为、10焉、11也、12以、13因、14于、15与16、则、17者、18之 二、教材中常见的17个文言虚词 19安、20但、21耳、22夫、23盖、24故、25或、26即、27既、28然、29虽、30遂、31惟维唯32已、33矣、34犹、35哉 三、文言虚词题例 1、而 (1)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论》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修饰今译为:着、地。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3>表顺承今译为:就、才。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表转折今译为:却、但。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 7>表位今译为:以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问说》②由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不译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3)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4)比况词今译为:如、像、似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5)代词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释:①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 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 2>近指今译为:此、这样例释: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雀东南飞》(6)通“能”今译为:能够、才能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子·原道训》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2、 (1)疑问代词今译为:1>什么例释: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以自托于。《触龙说太后》 2>谁、哪一个例释:①事非君,使非民?《孟子·万章下》 ②景问于苌弘曰:“今兹诸侯,时吉”?时凶?《左传》 3>处、哪里例释:①阁中帝子今在?《滕阁序》②丞相祠堂处寻?《蜀相》 (2)疑问副词(作状语)今译为:1>怎么、怎么样例释:公能及君也。《战国策》 2>故、为什么例释:夫子哂由也。《论语·先进》 3>多么(参见P3) 例释:①作计不量。《雀东南飞》②入门两眼悲凉。《贫士叹》(3)附动词(通“呵”) 今译为:喝斥、谴责例释:(琚)至廷中,行高视,侍卫止曰:“太子在!”《新唐书·琚传》 3、乎 (1)语气词1>表疑问、反问今译为:吗、呢例释: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2>表赞美、感叹今译为:啊、呀例释: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氏春秋》 3>表推测今译为:吧、呢例释: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太后》 4>表祈使今译为:吧例释:勉速行乎!无重而罪! 《战国策》 5>表商榷今译为:呢例释: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容乎,失之宰予。《非子·显学》 6>表呼告今译为:啊例释:叁乎!吾道一贯之。《论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