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7年福建省气候公报

2007年福建省气候公报

2007年福建省气候公报
2007年福建省气候公报

2007年

福建省气候公报FUJIAN CLIMATE BULLETIN

福建省气象局福建省气候中心

目录

综述

第一章、基本气候概况

1、降水 (2)

2、气温 (4)

3、日照 (6)

第二章、主要天气气候事件与气象灾害及其影响

1、强冷空气 (8)

2、低温阴雨 (8)

3、强对流天气 (9)

4、干旱 (10)

5、雷暴 (11)

6、暴雨 (11)

7、高温 (13)

8、热带气旋 (14)

9、秋寒 (20)

第三章、气候趋势展望

1、气温 (21)

2、降水 (22)

3、台风 (22)

4、主要气候灾害 (22)

附表2007年福建省气温、降水、日照评价表 (23)

为使公众和社会及时了解福建省的气候及其变化,现将2007年福建省各季和全年的气候及其气候趋势展望,主要气候事件与气象灾害及其影响公告如下:

综述

2007年全省气温异常偏高,降水量正常略偏少,日照正常。冬季气温偏高,是一个暖冬;春季降水量偏少,局部县(市)出现春旱; 雨季从4月22日开始,6月18日结束,开始期和结束期均比常年偏早,总降水量偏少,降水时段集中; 夏季气温偏高,7月6日~13日和7月18日~ 8月3日,我省先后两次出现最高气温超过38℃较大范围的高温天气过程;秋季降水量偏少,内陆和闽南秋冬旱严重。全年登陆或影响我省的热带气旋共有7个,个数接近常年,其中有3个台风登陆我省,台风“圣帕”于8月19日在我省惠安正面登陆,强台风“韦帕”和台风“罗莎”分别于9月19日和10月7日在闽浙交界处登陆,台风所造成的狂风暴雨,给我省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全省482.6 万人受灾,死亡66 人(其中雷电死亡32人),直接经济损失53.2亿元,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轻于常年。综合分析,2007年气候属正常偏好年景。

第一章基本气候概况

1、降水

年降水量1109~1992毫米,闽东北闽西南较多, 福鼎、寿宁、南靖、宁德、永春、宁化、仙游、连城、永定9个县(市)在1600毫米以上,福鼎最多,为1992毫米;福州一带较少,其中福州、东山、闽清、闽侯4个县(市)在1200毫米以下,

图1 2007年福建省降水量分布(毫米)

大部分县(市)年降水量正常~显著偏少,其中泰宁、武夷山、南平、闽清、邵武、福州6个县(市)偏少2成以上, 部分县(市)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仅福鼎市受台风影响偏多2成以上(图2)。

图2 2007年福建省降水距平百分率分布(%)

全省年降水量为1452.9毫米,偏少158.7毫米,约1成,比上一年偏少597.4毫米, 属正常略偏少(图3)。

毫米

800

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2300

1961

1966

1971

1976

1981

19861991

1996

2001

2006

年份

图3 福建省年降水量变化(毫米)

冬季(12~2月)降水量为181.9亳米,偏少11.7毫米(0.3成),比上一年同期偏多30.1毫米。春季(3~5月)降水量为408.4亳米,偏少188.8毫米(约3成),比上一年同期偏少364.8毫米,属偏少。夏季(6~8月)降水量为725.6亳米,偏多140.9毫米(约2.3成),比上一年同期偏少108.8毫米,属正常略偏多。秋季(9~11月)降水量为143亳米,偏少93.2毫米(约4成),比上一年同期偏少102.1毫米,属偏少。

2、气温

年平均气温15.8~22.6℃,分布呈东南沿海向西北山区逐渐降低的趋势, 闽东南的漳州、漳浦、东山、晋江、南靖、厦门、仙游、莆田、漳平、福州10个县(市)在21℃以上,其中漳州市22.6℃为最高;闽北的寿宁、泰宁、浦城、宁化、明溪、邵武、建阳7个县(市)在19℃以下,其中寿宁县15.8℃为最低(图4)。

图4 2007年福建省平均气温分布(℃)

大部分县(市)年平均气温偏高0.5℃以上,其中漳州、宁德、晋江、福州、福鼎、闽侯、仙游、平潭、福安、泰宁、武夷山、长乐、厦门、闽清14个县(市)偏高1.0℃以上,漳州偏高1.4℃(图5)。

全省年平均气温20.1℃,偏高0.9℃,比上一年偏高0.1℃,属异常偏高,是1961年以来的第3位偏高年,仅次于1998年和2002年(图6)。

图5 2007年福建省平均气温距平分布(℃)

年极端最低气温-5.1~8.4℃,主要出现在2007年1月8日、1月29~30日和2月3日的三次强冷空气过程中,其中日极端最低气温全省最低值为-5.1℃,1月29日出现在寿宁和宁化,比2006年全省最低气温的-7.1℃(寿宁)高2.0℃。

年极端最高气温33.5~40.1℃,主要出现在7月19~22日、7月30~31日和8月1~2日的高温过程中,其中日极端最高气温全省最高值为40.1℃,8月2日出现在将乐县,比2006年全省最高气温的39.5℃高0.6℃。

图6 福建省年平均气温变化(℃)

冬季平均气温为12.2℃,偏高1.4℃,比上一年同期偏高0.6℃,属偏高,是一个暖冬。春季平均气温为18.9℃,偏高0.7℃,比上一年同期偏高0.4℃,属正常略偏高。夏季平均气温为27.7℃,偏高0.7℃,比上一年同期偏高0.2℃,属偏高。秋季平均气温为21.3℃,偏高0.4℃,比上一年同期偏低0.8℃,属正常。

3、日照

年日照时数1398~2079小时,日照分布由闽中闽西向闽东南和闽北逐渐递增,其中东山、仙游、霞浦、南平、浦城、晋江、厦门、古田8个县(市)在1800小时以上,最多为东山县达2079小时,尤溪、连城、永安、三明、永春、漳平、邵武、泰宁、明溪9个县(市)在1500小时以下,最少为尤溪仅1398小时(图7)。

图7 2007年福建省日照时数分布(小时)

大部分县(市)年日照时数偏少50小时以上,其中连城、漳浦、晋江、尤溪、永春5个县(市)偏少200小时以上,连城偏少达338.37小时,霞浦、南平、福鼎、寿宁4个县(市)偏多100小时以上(图8)。

图8 2007年福建省日照时数距平分布(小时)

全省年平均日照时数1659.7小时,偏少72.2小时, 比上一年偏多50.8小时,属正常(图9)。

小时

2500

图9 福建省年日照时数变化(小时)

冬季日照时数367.1小时,偏多29.5小时,比上一年同期偏多64.6小时,属正常。春季日照时数348.4小时,偏多27.3小时,比上一年同期偏多73小时,

属正常。夏季日照时数516.5小时,偏少77.3小时,比上一年同期偏少53.6小时,属正常略偏少。秋季日照时数为454小时,偏少24.4小时,比上一年同期偏少18.5小时,属正常略偏少。

第二章主要天气气候事件与气象灾害及其影响

一、强冷空气

年内共出现三次强冷空气天气过程,其中11月27~30日过程局部达到了寒潮标准。

1月3~10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全省气温出现持续下降,大部县(市)过程降温幅度达6℃以上,局部县(市)超过10℃,沿海地区6~8℃,降温过程极端最低气温南平、三明和宁德的大部分县(市)-4~1℃,中南部地区1~9℃。

1月25~2月6日,全省出现持续低温过程,西部、北部地区最低气温维持在5℃以下, 28~29日过程降温幅度内陆地区达到1~5℃,沿海地区达到2~3℃,降温过程极端最低气温内陆地区大部县(市)-5~1℃,沿海地区2~9℃。

11月27~30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我省27日起出现大幅降温和降水过程。27日大部分县(市)出现小雨,中北部沿海地区的局部县(市)出现中雨。28日全省气温大幅度下降,日平均气温48小时降温幅度中北部的大部分县(市)达到7~8℃,其余地市为5~7℃。28~30日凌晨,全省极端最低气温西部北部的大部分县(市)达到-2~2℃;中南部的内陆县(市)达到2~5℃;其余地区达到6~10℃。南平、三明大部和宁德、龙岩的局部达到寒潮标准。

二、低温阴雨

年内共出现三次低温阴雨天气过程,其中4月2~5日的过程对春播春种产生不利影响。

3月4~12日,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我省自北向南出现明显的降温天气,全省大部分县(市)过程降温幅度达到9~14℃。从6日起我省大部分县(市)出现3~7天(3月6~12日)日平均气温≤12℃的低温阴雨天气。

3月16~21日,受北方较强冷空气影响,我省自北向南再次出现明显的降温天气,全省大部分县(市)过程降温幅度达到8~11℃。从17日起我省西部、北部地区出现连续3~5天(3月17~21日)日平均气温≤12℃的低温阴雨天气。

4月2~5日,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我省各地气温明显下降,大部分县(市)日平均气温的过程降温幅度达到10~14℃。西部、北部地区的部分县(市)出现连续3天(4月3~5日)日平均气温≤12℃的低温阴雨天气,宁德西部山区的

部分县(市)达到寒潮天气标准,对当地春播春种产生不利影响。

三、强对流天气

年内出现一次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这次过程发生在4月1日下午到夜里,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我省中北部地区出现大范围的冰雹和雷雨大风。南平市的延平区、邵武市、建瓯市、浦城县、政和县;三明市的三元区、永安市、尤溪县、沙县、将乐县、建宁县、泰宁县;福州市的长乐市、永泰县、闽清县共有15个区、县(市)出现冰雹。建宁、将乐、顺昌、武夷山、建阳、建瓯、永泰和九仙山8个测站出现雷雨大风,以九仙山30米/秒为最大,受其影响,我省中北部县(市)受灾。

闽清县1日下午15:40起出现冰雹,降雹持续时间15~20分钟,最大冰雹直径50~70毫米,有4个乡镇49个村共有6300多户近2万人受灾。永泰县1日下午16:32~16:36本站出现冰雹,最大直径18毫米,有6个乡镇、30个行政村1590户7730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88.8万元(据福州市气象局上报)。

4月1日南平市因冰雹大风,受灾人口5645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374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170公顷,损坏房屋23889间,直接经济损失4393万元,其中建瓯市4月1日从15时10分前后开始降雹,冰雹持续15分钟,最大直径达50~60毫米。全市受灾总人口估计9500人,总户数为2200户,预计直接经济损失1700万元。浦城县管厝、忠信、古楼、水北等乡镇4月1日14时00分前后降雹,冰雹大小状如鸭蛋。其中管厝乡受灾150多户、烟田600多亩;忠信镇受灾烟田200多亩。延平区南山、太平、巨口、赤门、大横等乡镇遭受冰雹袭击,冰雹直径40~60毫米。据初步统计,农作物损失109.388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42万元。22日20时21分建瓯出现24 米/秒 (9级)大风,建瓯的顺阳乡江墩村遭大风、冰雹袭击(据南平市气象局上报)。

4月1日下午三明市大部分县(市)出现了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全市有57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46301人,因灾死亡1人(宁化县),农作物受灾面积3834.9公顷,其中农作物绝收面积353公顷,毁坏耕地面积176公顷,倒塌房屋191间,损坏房屋26256间,直接经济损失4074万元,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329万元(据三明市民政局统计)。

古田县凤都镇4月1日下午16~17时出现雷雨大风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最大冰雹直径达2公分,大风所到之处直径50公分大树被拦腰折断。全镇18个行政村受到不同程度雷雨大风和冰雹的袭击,据统计,受灾人口达到25000人,成灾人口达15000人,因灾损坏瓦片房屋4121间,损坏学校3座,倒塌菇房713间,冲毁水利两条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万元以上。屏南县岭下乡4月22日晚9:00,岭下乡梨洋、富竹、罗厝、东峰四个村遭受冰雹和大风的袭击,有500户受灾,三幢房子倒塌,据当地村民说冰雹有小孩拳头大(据宁德市气象局上报)。

四、干旱

年内由于部分县(市)降水偏少,出现了局部性春旱、夏旱和秋冬旱, 以秋冬连旱最为突出。

2月上旬至3月下旬,闽东南持续少雨,局部县(市)出现春旱, 3月份东山、漳浦、诏安、云霄4个县(市)连旱日数介于50~73天,达到中~大旱,其中最长连旱日数为云霄县达73天,4月1~5日全省性的连续降水过程使闽东南的持续旱情得到缓解。

7月至8月上旬,由于我省出现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我省沿海地区的大部、闽西北部和闽西的局部出现夏旱,共有31个县(市)连旱日数达到小~特旱,其中平潭、惠安崇武的连旱日数超过45天,达到特旱。受其影响,全省农田作物受旱面积达128.26千公顷,45.2千公顷耕地缺水缺墒,20.74万人、5.57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旱情较重的地方分布在泉州沿海、福州大部、宁德东南部、三明东部。人畜饮水困难主要分布在福州(永泰、闽侯、罗源、连江)、莆田(秀屿、涵江)、宁德的霞浦等地。

图10 福建省12月20日连旱日数旱情监测图9月上旬后期以来,我省大部分县(市)雨日少,相对湿度不断减小,出现秋冬连旱。10月共有15个县(市)出现旱兆, 35个县(市)连旱日数31~70天,达到小~中旱,其中20个县(市)达到小旱,15个县(市)达到中旱,最长的连旱日数为长汀县的58天。进入11月,我省大部分县(市)雨日数及雨量仍持续偏少,干旱发展,全省共有16个县(市)出现旱兆,2个县(市)小旱,11个县(市)中旱,16个县(市)大旱,最长的连旱日数为长汀县88天。12

月中旬后期的降水使我省北部部分县市旱情有所缓解,而内陆和南部的旱情仍持续发展。

12月20日连旱日数监测结果显示(图10):全省有9个县(市)为旱兆,17个县(市)小旱,2个县(市)中旱,5个县(市)大旱,达到特旱气象条件的有14个县(市)。

五、雷暴

年内全省共发生雷灾起数1208起,主要集中在4 ~8月份,共造成32人死亡,30人受伤,雷电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94.69万元,间接经济损失491.3万元。

六、暴雨

年内主要的暴雨过程有16次,暴雨出现早,结束迟。雨季从4月22日开始, 于6月18日结束,开始和结束时间均较常年偏早,雨季有两大特点:一是总降水量偏少,二是降水时段集中,其中4月22~25日持续性强降水和6月5~11日在我省中南部地区出现的持续性暴雨过程,给我省造成局地性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

2月16~20日,受低层切变线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我省出现明显的降水过程,大部县(市)普降小~中雨,局部县(市)出现大雨。2月15日20时~16日20时闽北地区有7个县(市)出现大~暴雨,其中武夷山和光泽日雨量超过50毫米,分别为56.3毫米和62.2毫米,是1971年以来同期的最大日雨量。

3月26~27日,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我省中北部地区出现明显的降水过程。26日08时~27日08时闽西北地区有4个县(市)出现暴雨,以光泽县73.5毫米为最大。

4月1~2日,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全省大部分县(市)出现中~大雨,中部地区的部分县(市)出现暴雨。统计4月1日20时~4日20时雨量,共有33个县(市)过程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有6个县(市)超过100毫米,以大田县的118.5毫米为最大。

4月17日,受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全省大部分县(市)出现中~大雨,南部部分县(市)出现暴雨,统计4月17日08时~18日08时雨量,共有12个县(市)日雨量超过50毫米,以平和县的62.5毫米为最大。

4月22~25日,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我省自北向南先后出现明显的降水过程,大部分县(市)出现中~大雨,其中有15个县(市)出现暴雨。统计22日08时~25日08时雨量,共有51个县(市)超过50毫米,其中6个县(市)超过100毫米,以上杭县的142.6毫米为最大。持续性强降水给

南平、龙岩等地造成不同程序的洪涝灾害,闽江建溪、九龙江北溪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4月22日南平光泽县因暴雨洪涝,农作物受灾面积169公顷,成灾面积126公顷,绝收面积9公顷,房屋倒塌4间,农业经济损失417万元,直接经济损失645万元。据龙岩市气象局上报:4月23~24日龙岩新罗区、上杭县因暴雨,受灾人口3.4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350公顷,成灾面积780公顷,房屋倒塌23间,农业经济损失236万元,直接经济损失1708万元(据南平市气象局上报)。

5月25~27日,受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全省由北向南出现明显的降水过程,大部分县(市)出现小~中雨,局部县(市)出现大~暴雨。统计5月25日08时~26日08时和5月26日20时~27日20时雨量,罗源县和永泰县出现暴雨,日雨量分别为72.7毫米和53.7毫米。

5月28~29日,受高空槽东移和低层切变线维持的影响,我省各地出现阵雨或雷阵雨天气,局部县(市)出现暴雨。统计5月27日20时~29日20时最大日雨量,福安、南安、大田、德化4个县(市)出现暴雨,以德化县89.5毫米为最大。

6月2日,受低涡切变南压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我省西部地区部分县(市)出现大~暴雨。局地伴有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屏南县出现18秒/米大风。统计6月1日20时~2日20时日雨量,共有5个县(市)出现暴雨,以长汀县102.0毫米为最大。

6月5~11日,受冷暖空气和低层切变线影响,我省中南部地区出现持续性的暴雨过程,部分县(市)暴雨日数达3~5天,其中长泰县有5天达到暴雨量级。6月4日20时~11日20时过程雨量共有23个县(市)达到或超过200毫米,其中有6个县(市)达到或超过300毫米,以南靖县381.1毫米为最大。受其影响,龙岩、漳州、泉州、南平等设区市的22个县(市、区)40.06万人受灾,倒塌房屋0.17万间,紧急转移群众15.16万人;农作物受灾23.23千公顷,减收粮食0.93万吨;停产工矿企业359个,公路中断46条次,损坏输电、通讯线路55.79千米;损坏堤防21.21千米,损坏水闸、机电泵站、水电站48座,冲毁塘坝86座,造成直接经济总损失3.96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0.79亿元(省防汛办截止6月10日21时初步统计)。

6月14日,受高空槽和低层低涡切变影响,我省西部、北部地区出现大~暴雨,统计6月13日20时~14日20时日雨量,共有10个县(市)出现暴雨,以武平县72.5毫米为最大。受其影响,武夷山和光泽2个县(市)1.732万人受灾,倒塌房屋20间,农作物受灾9532公顷,成灾13公顷,绝收10公顷,直接经济总损失2128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922万元(据南平市气象局上报)。

6月16~17日,受低层弱切变影响出现较明显降水,我省南部部分县市出现大~暴雨。统计6月15日20时~17日20时最大日雨量,有云霄、诏安、上杭3个县(市)出现暴雨,以云霄县54.4毫米为最大。

6月25~27日,受北方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我省出现较明显的降水,中北部的部分县(市)出现大~暴雨,统计6月24日20时~27日20时最大日雨量,有邵武、罗源、大田和仙游4个县(市)出现暴雨,以仙游县78.0毫米为最大。

7月16日,我省各地午后出现阵雨或雷阵雨天气。福鼎市出现局地性大暴雨,统计16日08时~17日08时雨量达103.4毫米。

9月1~4日,受高空槽东移和低涡切变东移影响,我省大部分县(市)出现阵雨或雷阵雨天气,中北部的部分县(市)和漳州局部县(市)出现了大雨~暴雨,1日20时~2日20时共有6个县(市)出现暴雨,以福鼎86.7毫米为最大。3日20时~4日20时共有6个县(市)出现暴雨,以长泰82.8毫米为最大。

9月23~24日,受14号热带风暴外围云系和高压底部偏东气流共同影响,漳州的部分县(市)出现暴雨,23日20时~24日20时共有7个县(市)出现暴雨,其中南靖和平和出现大暴雨,以平和155.4毫米为最大。

12月22~23日,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影响,我省出现大范围降水。全省大部分县(市)出现中~大雨,22日20时~23日20时福州、三明、龙岩三市的5个县(市)出现暴雨,以永安市69毫米为最大。

七、高温

今年夏季我省出现较长的高温天气过程,主要有三个特征: 一是连续高温日数长,日极端最高气温≥35℃连续最长日数为36天(6月30~8月4日)出现在福州,福州连续高温日数超过1956年的26天和2003年的24天,为1880年福州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一位。二是极端最高气温高,夏季日极端最高气温全省最高值为40.1℃,8月2日出现在将乐县,7月10日罗源县、7月20日厦门市和仙游县日极端最高气温分别为39.6℃、39.2℃和39.6℃,均打破当地1961年以来历史最高气温记录。三是7月无热带气旋(台风)影响,入夏至7月底无台风或热带风暴影响我省,造成夏季高温天气持续,这在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

7月全省共有60个县(市)极端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其中有39个县(市)达到或超过38℃,7月20日闽侯县极端最高气温达40.0℃,为7月全省气温最高值。7月最高气温超过38℃并持续5天以上的区域,主要在我省中北部地区,特别是福州市大部、三明市东部和宁德市南部最高气温超过38℃的日数达到或超过10天,其中闽清县长达15天。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延续前期高温少雨天气,1~7日全省大部分县(市)日最高气温≥35℃,有22个县(市)日最高气温≥38℃,出现酷热天气,其中8月2日顺昌县极端最高气温达39.0℃,位居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位,8月2日将乐县极端最高气温达40.1℃,为2007年全省气温最高值。

八、热带气旋

2007年有7个热带气旋登陆或影响我省(表1),个数接近常年,分别是第7号强热带风暴“帕布”、第8号热带风暴“蝴蝶”、第9号超强台风“圣帕”、第13号超强台风“韦帕”、第14号热带风暴“范斯高”、第16号超强台风“罗莎”和第24号热带风暴“米娜”(图11),其中有3个台风登陆我省,台风“圣帕”于8月19日02时在我省惠安正面登陆,强台风“韦帕”9月19日02时30分在浙江苍南霞关镇的闽浙交界处登陆,台风“罗莎”10月7日15时30分在我省福鼎市沙埕镇的闽浙交界处登陆,给我省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今年登陆或影响我省热带气旋的特点是登陆路径复杂、生成时间集中、初台时间偏晚、风雨影响偏轻。

图11 2007年登陆和影响福建的热带气旋图

1、7号强热带风暴“帕布”及其影响

7号强热带风暴“帕布”8月5日14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 6日14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 8日1时在台湾省恒春登陆,进入海峡南部减弱为热带风暴,在闽粤交界处南部沿海减弱为热带低压,西行中再次发展为热带风暴,于10日16时登陆香港。受“帕布”影响,我省中部沿海从7日下午起风力增强,8日沿海部分县市和海岛站出现6~8级的偏北大风,中部沿海的部分乡镇和海岛站阵风达8~10级(图12)。

表1 2007年登陆和影响福建的热带气旋简表*

台风号

名称

登陆地点

登陆时间

直接经济

损失

死亡

人数 失踪

人数 0707 帕布 台湾、香港 8月10日

- - - 0708 蝴蝶 台湾、近海减弱 - - - - 0709 圣帕 台湾、福建惠安 8月19日 22.03亿 18 5 0713 韦帕 浙江霞关镇闽浙交界

9月19日 10.03亿

- - 0714 范斯高 海南文昌 9月24日 - - - 0716 罗莎 台湾、闽浙交界 10月7日

4.6亿 - - 0724

米娜

台湾东南海面减弱

-

-

-

-

*注:本表中的灾情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资料

图12 7号强热带风暴“帕布”的路径图

2、8号热带风暴“蝴蝶”及其影响

8号热带风暴“蝴蝶”8月8日08时生成, 9日09时在台湾花莲和台东交界处登陆。之后转向偏西方向移动,于9日14时在台湾海峡南部减弱为热带低压,而后继续减弱消失(图13)。受“蝴蝶”影响,9日我省沿海出现6~7级阵风8级大风。

图13 8号热带风暴“蝴蝶”的路径图

受“帕布”、“蝴蝶”和它们减弱后的低压云系影响, 8~13日我省大部分县(市)有阵雨,南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的部分县(市)出现暴雨,局部县(市)大暴雨。7日08时~14日08时各地降水量,共有39个县(市)过程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有18个县(市)过程雨量超过100毫米,以平和县251.9毫米为最大。

3、9号超强台风“圣帕”及其影响

9号热带气旋“圣帕”于8月13日02时在菲律宾以东的洋面上生成。13日20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14日08时加强为台风;15日08时加强为强台风;15日20时加强为超强台风,最强时中心气压达910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7级以上,风速65米/秒。“圣帕”于18日04时减弱为强台风,并于18日05时40分在台湾花莲登陆,登陆后沿偏西方向移动,于18日11时30分进入台湾海峡后转向西北,18日17时减弱为台风,于19日02时在惠安登陆。登陆后“圣帕”强度迅速减弱,19日03时减弱为强热带风暴;19日08时减弱为热带风暴;19日20时减弱为热带低压,并于20日03时从建宁进入江西境内(图14)。

图14 9号超强台风“圣帕”的路径图

受“圣帕”台风影响,17日上午开始,我省中部沿海地区风力逐渐加强至6~8级,部分乡镇极大风速达9~10级。18日沿海地区大部分县(市)和内陆地区的局部县(市)极大风速达6~8级,其中中北部沿海的部分县(市)出现9~11级,部分乡镇风力达12级以上。受“圣帕”台风和减弱后低压环流影响,18~23日,全省大部分县(市)有阵雨~大雨,沿海地区的大部分县(市)和其余地市的局部县(市)有暴雨~大暴雨。8月17日20时~23日20时,我省大部分县(市)过程降水量达到或超过50毫米(闽西北的部分县市除外),沿海的大部分县(市)和闽西的部分县(市)共有40个县(市)过程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中北部沿海有15个县(市)过程雨量达到或超过200毫米。有8个县(市)过程雨量超过300毫米,以宁德市450.9毫米为最大。

“圣帕”台风在我省正面登陆,带来持续强降雨,引发了山洪地质灾害,给我省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全省9个设区市、67个县(市、区)、684个乡镇、222.72万人受灾,紧急转移79.04万人,死亡18人,失踪5人,房屋倒塌0.73万间;农作物受灾118.36千公顷,成灾52.85千公顷;水产养殖损失面积16.15千公顷、12.71万吨;停产工矿企业2023个,直接经济损失22.03亿元(省防汛办8月21日15时统计)。

受台风“圣帕”影响,福州普降暴雨,位于闽侯县上街镇的福州大学新校区及其周边成了一片泽国,闽江学院、福州大学教学楼和宿舍楼大面积被淹(海都资讯网报道)。

4、13号强台风“韦帕”及其影响

“韦帕”于9月16日08时在菲律宾以东的洋面上生成;20时加强为强热

带风暴;17日02时加强为台风;18时加强为强台风;18日05时加强为超强台风。20时减弱为强台风,于19日02时30分在浙江苍南霞关镇的闽浙交界处登陆,台风登陆后向西北方向移动,03时中心位于我省福鼎市境内,05时减弱为台风;07时减弱为强热带风暴(图15)。

图15 13号台风“韦帕”的移动路径

受“韦帕”外围影响,18日中北部沿海部分县(市)极大风速达8~12级,其中北部沿海部分乡镇风力达12级以上。我省大部分县(市)有阵雨,中北部沿海有中阵雨,其中宁德市的福鼎、柘荣共有5个乡镇出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18日08时~19日08时雨量,福鼎市和柘荣县分别达165.7毫米和108.3毫米。受其影响,全省共有10个县(市、区)、118个乡镇、48.69万人受灾,房屋倒塌0.47万间;紧急转移43.1万人;农作物受灾33.55千公顷,成灾24.46千公顷;水产养殖损失面积5.36千公顷、0.52万吨;停产工矿企业17个,直接经济损失10.03亿元(省防汛办9月19日9时初步统计)。

5、14号热带风暴“范斯高”及其影响

第14号热带风暴“范斯高”,9月23日11时风暴中心位于北纬20.0度,东经115.7度,就是在南海海面上,中心气压99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速18米/秒,热带风暴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向西移动(图16)。受其外围云系和高压底部偏东气流共同影响,我省大部分县(市)下了小雨,漳州的部分县(市)出现暴雨,其中平和县出现大暴雨。统计9月23日05时~24日05时雨量,全省共有6个县市24小时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其中以平和113.8毫米为最大。

图16 14号热带风暴“范斯高”的移动路径

6、16号台风“罗莎”及其影响

“罗莎”于10月2日08时在菲律宾以东的洋面上生成,2日20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3日02时加强为台风,4日02时加强为强台风,5日02时加强为超强台风。“罗莎”生成后稳定向西北方向移动,于6日15时30分在台湾宜兰附近登陆,登陆时减弱为强台风,登陆后打转入海,22时30分再次登陆宜兰,强度有所减弱,之后向偏西方向移动进入台湾海峡北部,7日02时减弱为台风,05时后台风移动路径转向正北,14时后转向西北,15时30分在我省福鼎市沙埕镇的闽浙交界处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台风登陆后减弱为强热带风暴,风暴中心在福鼎市境内停留近8小时,于8日01时进入浙江境内,8日02时减弱为热带风暴 (图17)。

受“罗莎”影响,5日起我省中北部沿海出现偏北大风,极大风速达8~9级,6日风力加大至10~11级,其中部分乡镇风力达12~13级(福鼎市沿海嵛山岛极大风速达37.7米/秒),沿海风力极值主要出现在6日傍晚~夜里,沿海地区的部分县(市)和内陆地区的局部县(市)也出现6~8级偏北大风。6日上午起我省中北部沿海地区出现小阵雨,夜里雨势逐渐加大,宁德、福州二市的部分县(市)出现暴雨~大暴雨;7日宁德市北部的局部县(市)出现暴雨~大暴雨;8日雨势减弱,宁德市北部的部分县(市)中~大雨。其余地市6~8日也先后出现阵雨。6日08时~9日08时过程雨量,福州、宁德二市共有14个县(市)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7个县(市)超过100毫米, 2个县(市)超过300毫米,以柘荣366.8毫米为最大。

邯郸市环境质量公报2013

邯郸市环境质量公报2013年度 一、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状况 2013年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为54天,占全年天数的14.8%。主城区空气质量一级天数1天,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HJ663-2013),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12.85。全年首要污染物为PM2.5。PM2.5年均值为0.138毫克/立方米,超年II级标准3.9倍,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一氧化碳、臭氧五项污染物年均浓度超过年二级标准;降尘浓度17.93吨/平方公里·月,达到河北省推荐标准;硫酸盐化速率浓度15.94 SO3/100平方厘米·碱片·30日,超过国家推荐标准;全年未出现酸雨。 二、水环境质量状况 滏阳河九号泉断面,马颊河的冢北桥、赵小楼桥断面断流,滏阳河的张庄桥断面水质类别达到Ⅲ类,刘二庄、苏里、曲周、莲花口断面水质类别达到Ⅴ类,整体为轻度污染;漳河各断面均达到规划水质标准,整体水质为优;卫河各断面都劣于Ⅴ类水质,整体为重度污染。 羊角铺井群、岳城水库两水源地均为优于Ⅲ类水体,水环境评价稳定在良好、清洁水平上,能满足现用水域功能。东武仕水库符合水功能区划要求,整体水质为优,以富营养化指标总氮污染为主。 城区地下水水质较差,稳定在Ⅴ类,属无机盐类污染,主要污染物是总硬度。 三、声环境质量状况

主城区声环境质量相对稳定。2013年各类功能区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全年平均值全部达标。道路交通噪声昼间等效声级的平均值为68.40分贝,与去年持平,夜间等效声级的平均值为59.47分贝。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的平均值为53.29分贝,夜间等效声级的平均值为 44.98分贝,噪声源主要来自生活噪声,占噪声源构成比的46.0%。 四、污染物排放 2013年邯郸市辖区内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废水排放总量为32508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130405吨,氨氮排放总量为13395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99815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233135吨,烟(粉)尘排放总量为198876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478.38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3378.78万吨(其中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64.42万吨)。

2007年福建省气候公报

2007年 福建省气候公报FUJIAN CLIMATE BULLETIN 福建省气象局福建省气候中心

目录 综述 第一章、基本气候概况 1、降水 (2) 2、气温 (4) 3、日照 (6) 第二章、主要天气气候事件与气象灾害及其影响 1、强冷空气 (8) 2、低温阴雨 (8) 3、强对流天气 (9) 4、干旱 (10) 5、雷暴 (11) 6、暴雨 (11) 7、高温 (13) 8、热带气旋 (14) 9、秋寒 (20) 第三章、气候趋势展望 1、气温 (21) 2、降水 (22) 3、台风 (22) 4、主要气候灾害 (22) 附表2007年福建省气温、降水、日照评价表 (23)

为使公众和社会及时了解福建省的气候及其变化,现将2007年福建省各季和全年的气候及其气候趋势展望,主要气候事件与气象灾害及其影响公告如下: 综述 2007年全省气温异常偏高,降水量正常略偏少,日照正常。冬季气温偏高,是一个暖冬;春季降水量偏少,局部县(市)出现春旱; 雨季从4月22日开始,6月18日结束,开始期和结束期均比常年偏早,总降水量偏少,降水时段集中; 夏季气温偏高,7月6日~13日和7月18日~ 8月3日,我省先后两次出现最高气温超过38℃较大范围的高温天气过程;秋季降水量偏少,内陆和闽南秋冬旱严重。全年登陆或影响我省的热带气旋共有7个,个数接近常年,其中有3个台风登陆我省,台风“圣帕”于8月19日在我省惠安正面登陆,强台风“韦帕”和台风“罗莎”分别于9月19日和10月7日在闽浙交界处登陆,台风所造成的狂风暴雨,给我省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全省482.6 万人受灾,死亡66 人(其中雷电死亡32人),直接经济损失53.2亿元,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轻于常年。综合分析,2007年气候属正常偏好年景。 第一章基本气候概况 1、降水 年降水量1109~1992毫米,闽东北闽西南较多, 福鼎、寿宁、南靖、宁德、永春、宁化、仙游、连城、永定9个县(市)在1600毫米以上,福鼎最多,为1992毫米;福州一带较少,其中福州、东山、闽清、闽侯4个县(市)在1200毫米以下, 图1 2007年福建省降水量分布(毫米)

我国环境状况年度公报

更多资料请访问.(.....) 199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一、环境状况 (一)环境污染状况 1.污染物排放 (1)废气 1994年,全国废气排放量(不含乡镇工业)11.4万亿立

方米(标)。废气中烟尘排放量1414万吨,与上年差不多持平,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 80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25万吨,与上年差不多持平,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341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583万吨,比上年下降5.5%。 (2)废水 199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不含乡镇工业)365.3亿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15.5亿吨,比上年下降1.8%。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681万吨,比上年增长9.4%;重金属排放量 1697吨,比上年增长 4.7%;砷排放量 1038吨,比上年增长 14.4%;氰化物排放量2548吨,比上年增长2.8%;挥发酚排放量5442吨,比上年增长8.9%; 石油类排放量55748吨,比上年下降10.l%。 (3)工业固体废物 1994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不含乡镇工业)6.2亿吨,与上年持平;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0.19亿吨,其中排入江河的工业固体废物为0.07亿吨,较上年有所减少。工业固体废物历年累计堆存量64.6 亿吨,占地55697公顷。 (4)乡镇工业近年来,我国乡镇工业进展迅猛,污染呈加重趋势。

据有关部门测算,1994年,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43亿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6.6%;工业粉尘排放量580万吨,占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的 49.9%;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1.2亿吨,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 16.2%。与 1989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调查结果的可比指标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增长65.4%,工业粉尘排放量增长23.4%,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56.9%。 2.环境质量 (1)大气全国都市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在89一849微克/立方米之间,北方都市平均407微克/立方米,南方都市平均250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据85个都市统计,45个都市年日均值超过国家三级标准,以兰州、吉林、焦作、万县污染为重。据84个都市统计,降上半月均值在 3.20—64.61吨/平方公里/月之间,北方都市平均为 24.76吨/平方公里.月,南方都市平均为 10.57吨/平方公里·月,有57.3%的都市超过了暂定限值。污染严重的都市有包头、焦作、鞍山、大同、唐山、哈尔滨、太原和石家庄。据88个都市统计,二氧化硫浓度年际

福建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综述

福建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铜矿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铜矿(地址:上杭县紫金大道1号紫金大厦):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铜矿环境违法一案,经省环境监察总队现场调查,现已审查终结。 一、环境违法事实和证据 经调查,2010年7月3日和7月16日,你矿铜矿湿法厂先后两次发生含铜酸性溶液渗漏,造成汀江重大水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为3187.71万元。 你矿以上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的规定,第六十七条关于“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制定有关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做好应急准备,并定期进行演练。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在处理安全生产事故过程中产生的可能严重污染水体的消防废水、废液直接排入水体”的规定,第六十八条关于“企业事业单位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方案,采取应急措施,并向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造成渔业污染事故或者渔业船舶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应当向事故发生地的渔业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关于“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的规定。 2010年9月13日,我厅依法向你矿送达了《福建省环境保护厅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闽环罚告字〔2010〕7号)和《福建省环境保护厅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闽环听告字〔2010〕6号),明确告知你矿依法有权要求陈述申辩和听证。你矿收到我厅告知书后,于2010年9月16日向我厅提交了《陈述申辩书》,但未要求听证。你矿对事件发生事实无异议,但对事件造成的鱼类死亡损失提出了异议,我厅经研究认为国家工作组已经对该次事件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作出了认定。因此,对你矿的异议理由不予采纳。 以上事实,有如下证据为证: 1.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铜矿铜矿湿法厂“7.3”重大水污染事故现场照片; 2.2010年7月8日福建省环境监察总队现场检查(勘察)笔录; 3.2010年7月9日福建省环境监察总队对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赵东寅副矿长的询问笔录; 4.2010年8月1日福建省环境监察总队对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罗映南副总裁的询问笔录; 5.2010年7月4日上杭县环境监测站对紫金山金铜矿铜矿湿法厂泄漏溶液监测报告; 6.2010年7月16日省环保厅召开紫金矿业“ 7.3”事故原因调查研讨会,省海洋与渔业厅提交的渔业专家调查组的《汀江流域污染事故造成鱼类死亡的调查报告》; 7.2010年7月16日省环保厅召开紫金矿业“7.3”事故原因调查研讨会,省经贸委组织提交的经贸专家调查小组的《紫金山金铜矿废水渗漏污染事故调查报告》;

福 建 省 基 本 省 情

福建省基本省情 一、自然地理:山多海阔,区位独特。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全省人口3330万,现辖福州、厦门、三明、泉州、漳州、南平、龙岩8个地级市和宁德1个行政公署,下设84个县(市)区。土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东西宽约540公里,南北长约50公里,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素有摪松揭凰 环痔飻之称。福建地外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林果竹茶和食用菌的栽培,山地综合开发潜力大。福建又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森林面积1亿多亩,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树木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57.3%,居全国首位。全省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比陆地面积还大;海岸线长达3324公里,居全国第二。分布大小岛屿1202个,港湾125个,拥有福州、厦门、湄洲湾、宁德三都澳等许多天然良港。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有浅海619万亩,滩涂299万亩,近海分布着五大渔场,有海洋生物3000余种,其中鱼类750多种,占全国海洋鱼类种数的一半。尤其是水产品资源种类繁多,现有品种占世界50%以上,水产品总量居全国第二位,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一位。境内山峦起伏,河流密布,水利资源丰富。全省拥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500多条,大多流程短、水量大、水流湍急,水力理论蕴藏量1046万千瓦,可装机容量705万千瓦,居华东之首。还拥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名胜古迹多,武夷山和湄洲岛已列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福建又是著名的老区,闽西、闽东等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 二、对外开放:优势明显,起步较早。福建海外乡亲多,是全国第二大侨乡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总数有800万人,其中90%聚居在东南亚国家。港澳闽籍同胞80万人,台湾同胞中祖籍福建的占80%。侨港澳台是福建发展对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推动了福建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1998年全省外贸进出口192.2亿美元,占全省GDP的47.8%;其中出口120.73亿美元,占全省GDP的30.3%左右,利用外资42.12亿美元。1979-19外经贸的重要力量和独特优势。福建是全国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是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中央赋予了许多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全省经国家批准的对外开放区达4.3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5.7%,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3。目前,全省已逐步形成经济特区、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台商投资区、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区等多层98年累计利用外资达276.12亿美元,利用外资相当于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3.3%;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49万家(其中工业企业2万多家),产值占全省全部工业产值的28%。随着成功举办了十届的福建9.8投资贸易洽谈会于1997年正式升格为全国性的投资贸易洽谈会、成为与摴憬换钉并称的我国两大招商引资盛会之一,福建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国际口岸。 三、基础设施:重点突出,日臻完善。改革开放以前,福建给人的印象是电灯不明、马路不平、信息不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福建在改革固定资产投资体制的基础上,大力加快以交通、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1979-1998年全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72.83亿元,年均增长28.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754.18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3.3%。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逐步适应,由滞后型向适应型转变。重点扩建、改建和新建了4个机场(厦门、福州、武夷山、晋江机场),3个港区(福州、厦门

2015年沈阳市环境质量公报

2015年沈阳市环境质量公报 2015年,全市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07天;辽河干流沈阳段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水质标准;浑河干流沈阳段水质劣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水质标准;沈阳市辖区内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沈阳市道路交通噪声强度为二级,区域声环境总体水平为三级;沈阳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良,适合人类生存。 一、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15年,沈阳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07天,与2014年相比,增加16天。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同比下降,一氧化碳(CO)浓度升高。 (一)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2015年,沈阳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56.7%,其中,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Ⅰ级(优)天数28天,Ⅱ级(良)天数179天,Ⅲ级(轻

度污染)天数96天,Ⅳ级(中度污染)天数30天,Ⅴ级(重度污染)天数24天,Ⅵ级(严重污染)天数8天。(二)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 2015年,沈阳市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如下: 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年均浓度为115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6倍;全年日均值达标率为78.6%。 细颗粒物(PM2.5)的年均浓度为72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1倍;全年日均值达标率为67.4%。 二氧化硫(SO2)的年均浓度为66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1倍;全年日均值达标率为87.1%。 二氧化氮(NO2)的年均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2倍;全年日均值达标率为93.4%。 一氧化碳(CO)的年均浓度为1.0毫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为2.2毫克/立方米,全年日均值达标率为100%。 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24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为155微克/立方米,全年达标332天,达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等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等关于印发《推进投资项目并联审查审批的试行方 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闽发改投资[2014]636号 【发布部门】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林业厅福建省水利厅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 【发布日期】2014.10.15 【实施日期】2014.10.15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XP10 【失效依据】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布2005―2014年失效文件的通知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林业厅、福建省水利厅、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印发《推进投资项目 并联审查审批的试行方案》的通知 (闽发改投资〔2014〕636号) 各设区市发改委、国土局、环保局、建设局(建委)、规划局、林业局、水利局、海洋渔业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经发局、环境与国土局、交通与建设局:为落实省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有关“研究制

订投资项目并联审查审批试行方案”,以及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深化“马上就办”行动方案》中有关“探索建立项目设立并联审批机制”等要求,经研究,现将《关于推进投资项目并联审查审批的试行方案》印发你们,请按照实施。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 福建省环境保护厅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福建省林业厅 福建省水利厅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 2014年10月15日 关于推进投资项目并联审查审批的试行方案 为落实省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有关“研究制订投资项目并联审查审批试行方案”,以及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深化“马上就办”行动方案》中有关“探索建立项目设立并联审批机制”等要求,缩短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周期,促进项目审批提速提效,经研究,现就推进投资项目并联审查审批提出如下试行方案。 一、试行内容 (一)企业投资项目部分前置审批环节实行并联审查审批(以下简称“部分并联”)落实《意见》要求,省发改委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申请报告,不再由项目单位报送

福建气温

(一)地理分布 1.年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自北而南大部为17~21℃之间。西部的武夷山、中东部的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由于地势高峻,终年成为低温区,纬度偏南的博平岭在15℃以下,海拔更高的七仙山、九仙山更低到12℃上下(见图1-1)。这些高山区等温线的走向是沿着山体成闭合或半闭合的块状分布。两大山带之间、闽中大山带与海洋之间的等温线的形状有向北凸出,两边徐徐南垂的趋势。 2.四季气温 (1)冬季 福建的冬季受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冷气流长途到达福建境内,受到层层山脉阻挠,到了南部逐渐削弱。闽北每年都有几天降雪,晋江以南沿海无雪少霜。1月平均气温除沿海岸和岛屿外,是全年最低,尤其1月上中旬的平均气温是全年各旬中最低的。1月平均气温自北而南大部地方在6~13℃之间,武夷、鹫峰、戴云等山地在6℃以下,七仙山低到1.7℃。等温线的走向趋势与年平均气温相似(见图1-2)。1月平均气温是全年南北温差最大的一个月。例如浦城比诏安低7.0℃,东部沿海比同纬度西部山地高2~4℃。 近海岸和海岛地方,常年2月上旬的平均气温是全年36旬中最低的一旬,沿海民间有“寒冻正二月”的说法。 从冬季最低气温出现≤0℃日数来看,在海拔高度300米以下,即使北端的浦城平均每年也不过235天,在两大山带之间,大部地方已减少到15天以下。北部沿海在10年中也只能出现3~4次,闽江口以南沿海在10年中难见1~2次,稍向内地深入,虽有增多的趋势,但即使在福州盆地内平均也不过十年三遇至每年一遇。 (2)春季 4月起山地和海洋对气温的反应更突出,等温线的经向度增大,沿海岸的气温明显低于同纬

度内地的河谷地带(见图1-3)。例如,连江4月平均气温比三明偏低2.1℃,长乐比永安低1.5℃,1月份两者分别只相差0.4℃和1.1℃。但南北部的温差缩小,诏安比浦城只偏高2.8℃,七仙山和九仙山4月平均气温已回升到12℃以上。鹫峰山地14℃以上。5月等温线分布趋势与4月相似,南北部温差进一步缩小。沿海与内地河谷温差也缩小。 (3)夏季 6月起单一的热带海洋气团和赤道气团开始控制福建,全省都处于高温状态。7月沿海平原和内陆河谷地带,月平均气温都在28℃上下,有的日子平均气温可达29℃以至30℃以上。沿海突出部和近海岸以及海岛受海洋调节,月平均气温在27℃上下,西部山地受海拔影响也在27℃上下,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山地只有24℃上下。 7月份南北温差达到了最小,如诏安比浦城只高0.6℃,而高低地的温差达到最大,如永春比九仙山偏高9℃。九仙山的7月平均气温比九龙江平原的4月还低(见图1-4)。 从高温天气日数(日最高气温≥35℃)看,主要出现于两大山系之间的河谷地带,如松溪、富屯溪、建溪、沙溪、大樟溪、闽江、晋江、九龙江河谷地带平均全年有30~40天,福安盆地在30天左右,汀江河谷也有20多天。这些谷地的高温日数明显比周围山地多。在九龙江的北溪河谷的漳平可达50天,居于全省之冠。 沿海地带及所属的海岛,一则受海洋调节,二则地形开阔,空气流通,高温天气出现机率较低。尤其近海岸或岛屿的高温天气仅仅是10年1~2遇。800米高的山地偶尔出现高温天气,屏南、周宁至1990年尚未出现过。 (4)秋季 9月中旬起,西风带环流开始影响闽北,鹫峰山地秋寒始现,南北部温差开始加大,诏安的9月平均气温比浦城偏高2.9℃,但东西向的温差还保留着夏季的温度场特征。例如连江的9月平均气温比三明稍低。9月虽有冷空气入侵,然而在这时期内的冷空气还很浅薄,很快就变性减

环境状况公报范文

环境状况公报范文 环境状况公报范文 公报环境状况公报范文 环境状况公报范文 根据《福建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现将我市****年度环境状况公告如下: 一.综述 ****年,xx市环境保护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党的xx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论,围绕改善环境状况,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根本目标,组织实施《xx市 xx 环境保护规划》,推进九龙江、汀江、闽江等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大气污染治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 二、环境状况 1. 城区空气环境质量 xx市城区空气污染指数年均值为77 ,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全年优、良以上天数305天,占8 3.5 %。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其浓度平均值为每立方米0.104毫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平均值分别为0.034毫克、 0.021毫克,二项指标达到质量二级标准,城区自然降尘量6.61吨/平方公里月,优于省标准8吨/平方公里.月。 漳平城区空气环境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分别为每立方米0.090毫克、0.055毫克、0.026毫克,三项指标均

达到或优于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自然降尘量6.19吨/平方公里月,优于省标准8吨/平方公里.月。 永定、长汀、上杭、武平、连城县城空气环境质量均保持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xx城区全年降水ph平均值为5.70,酸雨频率3 2.1%,同比下降5.57%;漳平城区全年降水ph平均值为5.89,酸雨频率 2.3 %,同比下降1 3.9%。 2. 水环境 九龙江、汀江、闽江三条主要河流17个省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占9 2.1%,同比提高1%,九龙江、汀江、闽江水质功能区达标率分别为88.9%、100 %、100%,三条水系水质持续好转。xx城区内河水质功能区达标率20.8%;汀江支流旧县河、黄潭河水质有所好转,旧县河达标率为8 3.3%、黄潭河为达标率50%,超标污染物主要是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总磷、bod5,呈现较明显的有机污染。 3.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 xx城区、连城县城的集中供水仍以地下水为主,水质符合地下水ⅱ类标准;漳平、永定、上杭、武平、长汀县以地表水为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隐患,水资源短缺问题逐渐凸显。 4. 声环境

江苏省2009年气候公报

江苏省2009年气候公报 综述 2009年江苏省气候特点为: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5.7℃,较常年偏高,为1951年来第八高值;全年降水量正常,但时空分布不均,具有干旱过程后出现较大强度降水缓解旱情的特点。 各季气温变化起伏大,冬、春两季平均气温明显偏高,夏、秋两季正常。其中2月、6月、10月气温异常偏高,11月气温异常偏低。夏季全省各站高温日数除淮北地区较常年偏少外,其它地区偏多,极端最高气温均不高。年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沿江苏南地区偏多,其它地区较常年偏少。年内两次干旱过程后均出现较大强度降水,旱情得到缓解。今年梅雨入梅偏迟,出梅正常,梅期较短,梅雨量偏少,降水分布不均,主要在淮北北部地区和沿江苏南地区,其它地区相对较少,以过程性降水为主,梅雨造成的灾害损失较轻,梅雨期内我省共出现3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分别为6月28~30日和7月6~7日及7月11~14日,特别是7月7日,南京城区出现了50年一遇的大暴雨天气,降水强度大,日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第二高值。全省年日照时数较常年正常偏少。 2009年江苏气象灾害较为频繁,主要灾害有暴雨、雷电、干旱、大雾、暴雪、寒潮、台风、冰雹、大风等,其中因暴雨洪涝、台风和强对流天气造成的灾害最为严重。但灾害造成的总体损失不大,较去年偏轻。今年总的来说,对农业、海盐、旅游、渔业等行业为较好的气候年景,对交通和林业等行业气候年景正常或正常偏差。 第一章气候概况 一、气温 1、全省年平均气温偏高 2009年全省平均气温15.7℃,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0.8℃,异常度值为1.46,属偏高年份。

全省各站年平均气温13.9℃(赣榆)~17.4℃(苏州),呈南高北低分布 较常年偏高0.2℃(连云港)~1.7℃(昆山) 2、冬季、春季气温偏高,夏季、秋季气温持平 冬季(2008年12月~2009年2月) 冬季各站平均气温为2.0℃(新沂)~6.4℃(苏州),与常年同期相比,淮北地区偏高0.5℃~1.0℃,其它地区偏高1.0℃~1.9℃。全省冬季平均气温4.4℃,比常年偏高1.4℃。其中2月全省气温显著偏高,为1961年来第四高值,2月12日全省大部台站日极端最高气温创2月极值。 春季(3~5月)全省春季各站平均气温13.8℃(赣榆)~16.6℃(高淳),较常年同期偏高0.4℃(连云港)~2.2℃(昆山)。全省春季平均气温为15.2℃,较常年偏高1.3℃。5月9~10日我省出现大于30度以上高温天气,淮河以南有16站为建站以来5月上旬极值。 夏季(6~8月)全省夏季平均气温25.4℃(赣榆)~27.9℃(苏州),与常年同期相比除连云港偏低0.1℃外,沿江苏南地区偏高0.6℃~1.4℃,其它地区偏高0℃~0.5℃。全省夏季平均气温26.6℃,偏高0.7℃,其中今年夏季各站高温日数为2~24天,其中淮北地区仅为2~7天,较常年明显偏少。 秋季(9~11月)全省各站平均气温为14.8℃(丰县)~19.1℃(苏州),除淮北的泗洪、连云港、赣榆和新沂偏低0.1℃~0.4℃外,全省其它台站较常年同期偏高0.1℃~1.7℃。全省秋季平均气温为16.9℃,较常年偏高0.5℃。其中11月全省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四低值,淮北和宁镇地区为历史第二低值。 2009年12月全省各站平均气温为0.9℃(赣榆)~6.0℃(苏州),与常年同期相比,全省各站持平或偏低1℃。全省12月平均气温3.7℃,偏低0.3℃。 二、降水 1、年降水量沿江苏南地区较常年偏多,其它地区偏少

宝鸡2017年环境质量公报

宝鸡市2017年环境质量公报 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相关规定,我们对宝鸡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要素、各类声环境指标及辖区内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等进行了监测。现将宝鸡市2017年环境质量公告如下: 一、环境空气质量 1.市区空气自动监测网络由市环境监测站、技工学校、三陆医院、竹园沟、陈仓环保、文理学院和三迪小学等7个质量评价站点和庙沟村1个清洁对照站点构成,24小时连续自动监测SO2、NO2、PM10,PM 2.5、O3和CO指标;2017年共监测365天,优良天数247天,比上年增加8天,空气质量优良率67.7%。 2.2017年市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12μg/m3,一氧化碳第95百分位浓度为2.1 mg/m3,臭氧滑动8小时第90百分位浓度155μg/m3,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年均值104μg/m3,细颗粒物(PM2.5)浓度年均值59μg/m3,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41μg/m3,均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3.在市环境监测站、技工学校、三陆医院、竹园沟设置降尘监测点逐月监测,城区平均降尘量5.15吨/km2·月,较上年略有降低。 4.在市环境监测站、技工学校、三陆医院设置大气降水监测点,共采样分析20次降水过程,年采集降水量约1416mm(站点采集均值),降水pH值测定范围为6.65-- 7.04,市区全年未出现酸雨。 5. 依据各县区2017年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各县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优良天数排名见下表、图。

2017年各县区空气质量情况统计表 2017年四区九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排名单位:天 2017年市区颗粒物PM10、PM2.5浓度年均值超标,夏季臭氧污染频发,是 影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略有超标,市区空

上海环境质量公报

概述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本市环保工作认真落实中央的各项政策、方针,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坚持走“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节能减排”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平台,依托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以迎“世博”为契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和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公众参与创建生态文明,塑造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良好形象。 “污染物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 按照《2008年上海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计划》,2008年上海污染减排目标为:SO2和COD排放量分别削减5%和4%。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污染减排工作,把节能减排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列为2008年市政府22项重点工作的首项内容。 2008年,在确保已建成治理设施发挥减排效益的同时,完成了外高桥等8家电厂18台共622.5万千瓦燃煤机组的脱硫改造项目,并投入运行。新建的外高桥第三电厂200万千瓦燃煤机组同步配套脱硫设备,完成了杨树浦发电厂等22.5万千瓦燃煤小机组关停。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扩容改造按期建成并投入正常运行,郊区新建成了松江等9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40多万立方M/日,建成571公里污水收集管道。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年共有500多家化工、纺织印染、医药等高污染企业完成了结构调整,为本市较好完成污染物减排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经环境保护部按照全国统一的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审核后,确认:本市2008年SO2 排放量比2007年下降10.39%,COD排放量比2007年下降9.4%,超额完成了2008年减排目标。 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 截止2008年底,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252个项目中,除个别项目受规划调整、项目审批、动拆迁等因素影响进度滞后外,98%的项目全面完成或基本完成计划节点目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的环境综合

福建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福建省环保厅突发环境 事件应急预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福建省环保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 总则 ............................................................. 编制目的......................................................... 编制依据......................................................... 适用范围......................................................... 工作原则......................................................... 事件分级......................................................... 2 组织指挥体系...................................................... 领导机构......................................................... 日常工作机构..................................................... 成员单位职责..................................................... 专家组........................................................... 现场工作机构..................................................... 市、县级环保部门................................................. 3 风险研判和预警.................................................... 预警分级.......................................................... 风险研判和预警................................................... 预警措施......................................................... 预警级别调整和解除............................................... 4信息报告与通报.................................................... 信息报告......................................................... 跨区域的信息通报................................................. 5 应急响应 ......................................................... 先期处置......................................................... 分级响应.......................................................... 响应措施......................................................... 响应终止......................................................... 6 后期工作 ......................................................... 损害评估......................................................... 事件调查......................................................... 7 应急保障 ......................................................... 队伍保障......................................................... 物资与资金保障................................................... 通信、交通与运输保障............................................. 技术保障......................................................... 8 附则 ............................................................. 预案管理......................................................... 预案解释......................................................... 预案实施时间.....................................................

江苏省2007年气候公报

江苏省2007年气候公报 综述 2007年全省年平均气温继去年创纪录之后又刷新纪录,达到16.4℃,较常年偏高1.5℃,是1951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高值,其中冬、春季气温异常偏高。年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多,但时空分布不均,变化起伏大,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占全年69%,汛期暴雨频发,降水强度大,主要降雨带在淮河流域,局部地区出现较严重洪涝。日照时数较常年略偏少,尤其是12月偏少显著。 2007年江苏省气象灾害较多,影响较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因气象灾害死亡130人,其中雷电和大雾死亡人数为近几年之最。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雷电、大雾、寒潮、台风、冰雹、龙卷、干旱、飑线、大风等。 今年对农业、旅游、林业等行业为较好的气候年景,对海盐、渔业等行业气候年景较差。 第一章气候概况 一、气温 1、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5℃,为1951年来最高值 全省各站年平均气温(2007年1月~2007年12月)15.1(赣榆)~18.1(苏州)℃(见图1),呈南高北低分布,较常年偏高0.9(泗洪)~2.2(靖江、南通、昆山、苏州)℃(见图2)。南京年平均气温17.4℃,比常年偏高1.9℃,为1951年来最高值。 2007年全省平均气温16.4℃,比常年同期偏高1.5℃,为1951年来最高值,异常度值为1.95,属显著偏高年份。其中淮北地区年平均气温15.6℃、江淮之间年平均气温16.3℃、苏南地区年平均气温17.5℃,均为1951年来最高值。

图1 江苏省2007年1~12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图2 江苏省2007年1~12月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 2、冬季、春季气温异常偏高,为1951年来同期最高值 冬季(2006年12月~2007年2月)全省各站平均气温为3.1(丰县)~7.1(苏州)℃,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1.3(如皋、宜兴)~2.6(靖江)℃,全省冬季平均气温5.2℃,比常年偏高2.2℃,为1951年来同期最高值。 南京平均气温为5.8℃,较常年偏高2.1℃,与2001年并列为1905年来同期最高值。 冬季各站极端最低气温为-7.7(如皋,2007.2.2)~-2.2(南通,2006.12.18)℃,部分站点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值,南京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为-5.6℃,出现在2006年12月29日。 春季(3~5月)全省春季各站平均气温14.6(射阳、大丰)~17.6(高淳)℃,较常年同期偏高1.7~2.9℃。全省春季平均气温为16.0℃,为1951年来历史同期最高值。 南京春季平均气温17.4℃,偏高2.6℃,为1951年来历史同期最高值。 夏季(6~8月)全省各站平均气温为25.2(赣榆)~28.4(苏州)℃,与常年同期相比,除丰县、徐州、新沂、泗洪偏低0.1~0.3℃外,其它地区偏高0.1(沭阳)~1.9℃(苏州)。全省夏季平均气温为26.6℃,较常年偏高0.7℃。 南京夏季平均气温27.7℃,较常年偏高1.1℃。 秋季(9~11月)全省各站平均气温为15.7(新沂)~19.3(苏州)℃,除泗洪偏低0.1℃,其它站点较常年同期偏高0.1(宜兴)~1.7(南通、昆山)℃,空间为明显的南高北低分布。全省秋季平均气温

苏州市环境状况公报

2007 苏州市环境状况公报 苏州市环境保护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经苏州市环境保护局局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发布2007年度《苏州市环境状况公报》。 苏州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八日

目 录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水环境状况 2 空气环境状况 4 声环境状况 6 生态环境状况 8 污染物排放控制状况 9 环境综合整治 10 生态市建设 13 循环经济建设 14 环境监督管理 15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苏州市下辖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吴江市和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吴中区、相城区和苏州高新区(虎丘区)、苏州工业园区。全市总面积8488.42平方公里,其中丘陵面积占2.65%,水域面积占42.52%。市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全市户籍总人口624.43万人,其中市区总人口235.30万人。 经济总量跃过5000亿元大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5700.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1970亿元,比上年增长17.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7:63.7:34.6,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41.82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为9.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全市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局部有所提高。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9.83%;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58%,提高6.17个百分点;市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到326天,提高2天。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有序推进,蓝藻防治工作扎实有效,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中有升,国家生态市建设稳步推进,环境监管现代化建设步伐继续加快,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全面完成各项环保工作任务,有效促进了苏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闽环保总队【2006】4号文福建省环境保护局文件

福建省环境保护局文件 闽环保总队[2006]4号 福建省环保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噪声排污申报和超标排污费征收工作的通知 各设区的市环保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国务院《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规定,建筑施工场地的噪声污染必须缴纳噪声超标准排污费。由于建筑施工噪声为非稳态排放,实际监测数据受偶然性因素的影响较大,且排污者申报与施工噪声监测不能同步,我省部分市县在前一段具体实施建筑工地噪声排污申报核定和超标排污费征收工作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够规范的做法。省物价部门在专项检查中对比提出了整改要求。省环保局领导高度重视,责成环境监察总队和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专题调研,对我省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环境监察工作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整改意见。现就进一步规范我省建筑施工

噪声排污申报和超标准排污费征收工作通知如下: 一、强化现场监管,严格按程序进行排污申报和核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和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排污费征收核定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03]64号)对“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15日前办理排污申报手续”的规定,各市、县环境保护局应切实加强对辖区内建筑施工噪声排污申报核定及超标排污费征收工作,要求建筑施工单位认真履行排污申报法律义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监察机构办理排污申报手续,填报《建筑施工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试行)》,申报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等情况。由于在开工前不具备监测条件,可以使用类比监测数据进行申报。 各级环境监察机构应当在每月或者每季终了后10日内,依据经审核的《建筑施工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试行)》和当月(当季)的实际排污情况,核定建筑施工噪声超标分贝数,并向建筑施工单位送达《排污核定通知书(试行)》。 建筑施工单位对核定结果有异议的,自接到《排污核定通知书(试行)》之日起7日内,可以向发出通知的环境监察机构申请复核,环境监察机构应当自接到复核申请之日起10日内,做出复核决定。噪声超标分贝数确定后,环境监察机构根据国家的排污费征收标准确定超标排污费数额,并予以公告和收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