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人民币 评课稿

一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人民币 评课稿

一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人民币   评课稿
一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人民币   评课稿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评课稿

许建霞 2014.3.19

生活情境是数学内容的载体,是情感的诱因,是数学活动的平台。今天

我听了一年级数学教师魏霞老师的课,感触颇深.魏霞老师在《认识人民币》一

课中较好地诠释了这一标准,创设出一个和谐、互动的生活课堂。

一、童话故事的创设,和谐的课堂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而教师的任务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堂课中老师首先从课前板演一个简笔画——课堂储蓄罐入手,生动有趣,而且

为后面课堂教学打下伏笔,接着通过猜谜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引入课堂,这样

的交流促使学生从无意注意走向有意注意,为创设和谐课堂建立了一个基调,

课中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使课堂一环紧扣一环,学生不自觉的在学习着

新知,其中又穿插购物活动,颁奖嘉宾等,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

机械学习变成意义学习。师生之间,整个课堂充满着和谐的氛围。

二、师生共同参与,互动的课堂

课堂需要合作。本课带领学生步入情境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相互介绍一下“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在课中教师与学生互扮角色进行购

物演示,在活动环节中更让学生直接购物,互动的过程是有效的,有利于学生

的发展。当讲到到分的单位时,更播放《一分钱》的儿童歌曲,既活跃了课堂

气氛,又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了一次教育,不失为一举两得。

三、学习生活数学,生活的课堂

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现代教育的要求。该老师根据教材很好地设计了内容。例如在认识一元时问:你是怎样知道的?从而明确

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的,现由人民币上面的国徽阐述了爱护人民币的原因和方法,抵制了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再如生活中购物的场景,朱老师移入了课堂,

如何购物,要找对钱,要文明购物等等,这些生活经验的培养正是对学数学、

用数学的最好标注。生活是现实的,课堂中的生活情景也应尊重事实,一本本

子多少钱请学生猜一猜,再给出条件估一估,最后揭示“5角”,与学生生活

的吻合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

中去,由此说明生活课堂的创设是成功的。

此外课堂中不断奖励学生各种五角星:智慧的、倾听的、合作的……并说明这将是一生的财富,即要教书也要育人。项老师充分利用了教材与课堂给了我

们完美的解释,但课中我觉得也有几处值得商榷的地方,在此提出供大家讨论:

1、课堂中项老师的课件中让小猪买一个棒棒糖,让学生例举了5角钱怎么拿?有四种方法,其实生活中学生已经了解,不如把思路放宽一点,让更多的

学生得到拓展与提高,即设置疑问:一个棒棒糖8角,小猪怎么付?这样的提

问思维含量就大了,不但可以几角加几角的拿法,还可以付多少钱,找回多少

钱的付法,这样应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2、课堂结尾,由于时间关系,故事的结尾没有“呈现”有些可惜。其实这

儿也隐藏着品德教育。一元钱开不了店,也就是说故事讲述的还不是十分详密,有点牵强,不如趁此机会教育学生节约用钱,不要像小猪那样吃光用光,应积

少成多,最终走上富裕的道路。良好行为习惯、社会风尚的完善正是要从孩子

抓起。

3、魏老师出示各种一元信封,验证一元有不同的方法组成,由老师一人演示,一人验证似乎太过于单调,其实这个环节的设计思路还是很好的,但可以

先让学生说说一元除了由10个1角组成,还可以怎样组成,如有学生能利用已有经验说出2个伍角、5个贰角等,这时教师组织学生再加以验证,更能使课

堂变得丰富起来。

4、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币的真假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教师适当加以

介绍,如人民币中的水印、盲文、金属线以及新版人民币的介绍也是有必要的,毕竟新版人民币在生活中大量存在并使用着。

认识人民币公开课

认识人民币 宝应县特殊教育学校 邹永芳、教学内容 《实用数学》第九册第35?3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在合作探知的教学活动中初步认识1角、2角、5角的人民币,并能区分硬币、纸币。 2、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体验购物过程,感受购物乐趣,学会简单购物。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初步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4、适时对学生进行节约用钱和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教育,从而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分层教学:A B类学生能共同完成以上1、4点,A类学生还能完成以上2、3点。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难点:辨认、使用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四、教学准备:课件、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商品、奖品、布袋、盘子。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出示小朋友购物的图片。

师:钱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用的钱也叫人民币。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认识人民币。 2、师:小朋友这些人民币你们见过吗?哦,有的见过,有的没有。(点课件)师:这些人民币里有的是多少元的,有的是多少角的。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几角的人民币教学角字齐读,指名读板书课题:——角(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 二)、游戏激趣,合作探知1、摸一摸⑴出示实物(2 个盘子出示)师:小朋友,谁想来摸摸这两个盘子里的人民币(引导学生触摸2 个盘中的人民币)师:(举起一个盘子)这个盘子里的人民币摸在手里怎么样?(硬硬的)这个盘子里的呢?(软软的)师:小朋友摸在手里硬硬的人民币是硬币,摸在手里软软的是纸币。 板书:纸币,硬币齐读 听一听纸币和硬币发出的不同声音。 2、听一听

3、分一分师:哪个小朋友想帮老师把这个盘里的硬币和纸币分开吗教师随机出示在黑板上 4、说一说小组交流:小朋友把你看到的人民币的样子和小组里其他小朋友说说。 5、认一认师:我们来看看这张人民币,(课件出示1角纸币)颜色是土黄色,长方形,边上还有数字1 这就是 1 角。(板书:1 角)齐读(课件出示1角硬币)问: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中间有什么生:是银色的,圆形的,正面也有“ 1 角”两个字师:这也是1 角师:(指着黑板)上面的1 角和下面的1 角有什么不一样?生:上面是纸币下面是硬币。 2 角、5 角教学类似 认读:1 角、2角、5角(齐读,指名读)7、玩一玩 6、读一读

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下《认识人民币》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各种不同面值人民币通过对人民币的认识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础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以后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人民币具有一定的购物经验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对于人民币的面值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将采用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索交流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去整理、思考、讨论、展示在这种自主探究和认识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 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2、充分感受、体验人民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知识内涵(包括人文、历史等)尤其是人民币里所蕴含的数学价值在数学鉴赏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观察、分类、抽象、概括、类比、迁移的能力与思维品质 4、引导学生学会在熟悉的材料中发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三、设计理念 (1)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我来介绍人民币”“我会分类整理”等环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给学生较大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2)在游戏中巩固深化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比比谁举的快人民币王国化妆舞会等有趣的游戏环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探寻数学课中的人文情怀 以人民币这一特殊的材料为载体把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来上努力寻找“人文性”和“数学味”的结合点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人民币的博大精深、人民币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知识内涵以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与兴趣以及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同时又能具有浓郁的数学味尽量挖掘出人民币中所蕴涵的数学知识并有所拓展 四、重难点突破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听课评课记录表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听课评课记录表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本校一周前“慈善一日捐”活动的照片,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体验,引发学习兴趣。 二、人民币的初步认识 (一)、小明也是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募捐前一天,他拿出了储蓄罐,想数一数自己攒了多少钱。 (放录像:小明倒出储蓄罐里的钱,拿出一元硬币,说:咦!这是多少钱?) (二)、认识1元 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看的? 师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看字样、颜色、图案等辨别人民币。 (三、初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四)、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1、师:这些人民币就这样放在桌上有点乱,怎么办?我们把这些人民币分类整理,好吗? 2、小组活动 3、汇报分类情况 教师相机介绍: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提问: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

有哪几种?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 三、人民币的兑换、进率 (一)情境设置: (放录像)小明:谢谢大家帮我认识了人民币,我想把这些人民币都捐出去。可是,把这么多零钱带到学校很不方便,怎么办呢? (二)生分角色活动 (三)师生表演 在表演中引出1元=10角 情境的设置,既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兑换的意义,又能使学生在分角色活动中对元、角、分的进率有了初步认识。师生表演更是把这一活动推进了高潮,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率。 四、实践活动 评课记录 4月20日学校对一年级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调研,我听了林老师上的数学课《认识人民币》,该课教学中“认币----换币----付钱”的线索清晰,较好地体现了新教材编排的意图,由以往的“只重视认识”转向“有认识,重使用”;同时注意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采用两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效果好。 这一节课老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设置情

认识人民币(公开课)

认识人民币 ——角 宝应县特殊教育学校邹永芳 一、教学容 《实用数学》第九册第35~36页的容 二、教学目标 1、在合作探知的教学活动中初步认识1角、2角、5角的人民币,并能区分硬币、纸币。 2、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体验购物过程,感受购物乐趣,学会简单购物。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初步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4、适时对学生进行节约用钱和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教育,从而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分层教学:A、B类学生能共同完成以上1、4点,A类学生还能完成以上2、3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难点:辨认、使用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四、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商品、奖品、布袋、盘子。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出示小朋友购物的图片。 师:钱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用的钱也叫人民币。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认识人民币。 2、师:小朋友这些人民币你们见过吗?哦,有的见过,有的没有。(点课件) 师:这些人民币里有的是多少元的,有的是多少角的。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几角的人民币 教学角字齐读,指名读 板书课题:——角(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 (二)、游戏激趣,合作探知 1、摸一摸 ⑴出示实物(2个盘子出示) 师:小朋友,谁想来摸摸这两个盘子里的人民币?

(引导学生触摸2个盘中的人民币) 师:(举起一个盘子)这个盘子里的人民币摸在手里怎么样?(硬硬的)这个盘子里的呢?(软软的) 师:小朋友摸在手里硬硬的人民币是硬币,摸在手里软软的是纸币。 板书:纸币,硬币齐读 2、听一听 听一听纸币和硬币发出的不同声音。 3、分一分 师:哪个小朋友想帮老师把这个盘里的硬币和纸币分开吗? 教师随机出示在黑板上 4、说一说 小组交流:小朋友把你看到的人民币的样子和小组里其他小朋友说说。 5、认一认 师:我们来看看这人民币,(课件出示1角纸币) 颜色是土黄色,长方形,边上还有数字1 这就是1角。(板书:1角) 齐读 (课件出示1角硬币) 问: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中间有什么 生:是银色的,圆形的,正面也有“1角”两个字 师:这也是1角 师:(指着黑板)上面的1角和下面的1角有什么不一样? 生:上面是纸币下面是硬币。 2角、5角教学类似 6、读一读 认读:1角、2角、5角(齐读,指名读) 7、玩一玩 游戏: ①快乐大抽奖 师:请一个小朋友从袋子里里摸出人民币,再认读出来; (适时鼓励评价,集体核对) ②“我说,你找”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小面值人民币》内容。 2,教材地位和作用 课程标准更关注学生的经验与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人时1元以内的人民币,掌握辨别人民币的基本方法,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技能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初步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并知道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 4,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掌握辨别人民币的基本方法,理解1元=10角,1角=10分。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因此在教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又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买文具》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评课稿

一年级下册《买文具》评课稿 上个星期四下午周老师上的《买文具》这课书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购物的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一“买文具”(认识小面额人民币)。二“买衣服”(认识大面额人民币)。三“小小商店”(学习正确使用人民币等知识)。学生在生活中看到过钱,在前面的学习中做过诸如“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一共多少钱”这样的练习题,但真正拿钱购物的生活经历却很少,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正确的认识人民币及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正确的算钱、付钱和找钱,为三年级学习“元、角、分与小数的认识”打下扎实的基础。周老师本节课主要教学第一个内容“买文具”(认识小面额人民币),体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一系列学生熟悉的购物活动,使他们认识人民币,能解决与人民币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周老师制定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属知识目标) (2)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属能力目标)(3)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教育。(属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识别人民币的方法和兑换人民币。 教学难点:理解1元=10角,1角=10分。 这三条目标的制定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符合大纲,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掌握知识的过程。 2、教学设计分为两个大的层次:其一是对小面额的人民币伍元、贰元、壹元、伍角、贰角、壹角、伍分、贰分、壹分的认识。其二是

对这些小面额的人民币的简单应用。教学程序由课题引入—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的应用—人民币的换算—全课小结,一环扣一环。例如:周老师在出示课本主题画后提问“商店里有很多东西,买东西要什么来买?”学生回答“用钱买。”教师马上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面额的人民币。”接着进行了对人民币的认识学习活动,再通过游戏活动来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在认识了人民币以后,又进行了一元钱可以买那些文具的购物活动和换钱活动。教学设计始终围绕完成教学目标有条不紊的来安排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活动为主线,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建议,也是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数学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本质区别。本节课的教学,把认识人民币的全过程用看一看、想一新、认一认、说一说、摆一摆、算一算、买一买等几个活动串联起来。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活动整体。在这动态的教学活动中既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观察人民币的大小、颜色、图案、面值,想一想每一种人民币的特征,如何区别各种人民币……”)又有学生的操作与表述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我说面值,你举起相应的面值的人民币。我说颜色,你来回答是多少面值的人民币。既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又有教师的恰当引导和点拨,使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形成了一个多维互动的过程。 4、注重现实生活与学习知识的密切联系。日常生活中处处要用到人民币,人民币是人的生活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因此教师模拟教材,创设了文具店这一生活情景,让学生在这一情景中找到人民币,认识人民币、进行一元钱购物活动。这样把宏观的广阔内容作微观的具有强烈生活气息的生活情景创设,让学生在研究身边的人与事时学到应

《认识人民币》公开课教案

庐山路小学王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知道1元二10角,1角 =10 分。 2 .通过猜钱和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类物品若干(标上不同的价格)。 每组一个钱篮(内装1 角、2 角、5 角、1 元面值的人民币)。生准备-5 元至一 分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猜猜他是谁》 二、情景引入,揭示和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看学生照片,引出买东西要用到“钱” ,钱在中国还叫“人民币” ,板书课题,生读课 题。 三、师生互动,合作学习 (一)、认识人民币 1 、学生全班交流:孩子们都认识哪些人民币啊?通过交流,使全班孩子对人民币有一个 初步的认识:钱上有图案、颜色、花纹 2、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出人民币上有“国徽” ,对孩子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用钱的教育。

3、猜猜我手上的人民币是多少钱?老师带着孩子逐步认识人民币上颜色、中国人民银行、数字、汉 字,从而体会到认识人民币要找到主要特征。 4、按照上面的方法依次认识:5 元、2 元、一元、5 角、1 角、5 分、2 分、1 分、6 角、8 元、 一元5 角。在认识2 元时,看它的的背面,了解如果从人民币的背面来看,该怎么看?并对2 元和2 角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人民币上不是有2 就是2 元。认识6角和8 元时,让孩子对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然后得到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并对人民币按照质地不同分为“纸币”和“硬币” 。 5、认识盲文 (二)、买橡皮擦,学习“元” 、“角”、“分” 1、出示橡皮擦和橡皮擦的标价签,认识商品的标价签,看得懂标价签的信息,知道商品 卖多少钱。 2、小组活动: (1)请组长一张一张地拿出来,带着大家认识这些人民币。 (2)然后小组内商量:要买这个一元钱的橡皮擦,应该怎样付钱?关键是,怎么让你们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拿到合适的钱。 3、学生汇报,老师把4 种卖法都贴在黑板上。 (1 )用1 元钱 (2 )5 个2 角 (3 )2 个5 角 (4 )10 个一角提问:他用的是一元钱买到橡皮擦的,但那三个小朋友用的是10 角钱,为什么也能 买到 了这个一元钱的橡皮擦?从而使孩子认识到一元=10 角,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观察老师一元钱的拿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是人教版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这种意识还是有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先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紧接着来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通过换算人民币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最后进行各种人民币的兑换练习,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 2、教学目标: ①经历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的过程。 ②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③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接受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3、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4、教学难点: 弄清楚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5、教具学具: 带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二、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因此在教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民币的保护和不乱花钱的教育,让学生知道每一分钱都是父母用汗水挣来的,要学会合理花钱。 三、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三点: 1、在多种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从中体验探索的成功。 2、在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认识人民币》听课反思感想体会评课记录

《认识人民币》听课反思感想体会评课 记录 谈《认识人民币》听课感想 慈湖一小王春莲 自从听了钟村曹春燕老师授《认识人民币》一课,我感触颇深。该教师研读教材深刻,本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这也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以学生已有的体验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并注意与学生已经了解或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主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先从以下几个片段略谈几点。 片断1: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认识人民币: (1)出示图片:小朋友在超市购买物品的情景。师:看看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小朋友在买东西。 师:同学们,你们都去过超市买过东西吗?买东西时要用到什么? 生:钱。 师:对了,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师: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 生1:我们买铅笔用到过人民币。 生2:我们买吃的用到过。 生3:我们上公共汽车买票时要用到。 生4:我们坐火车用人民币买票。 师: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离不开人民币。那,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目的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人民币的功能] (2)通过实物投影逐一出示100元、50元、10元的人民币: 师:请直接说出它是多少钱? 生十分自信地齐答:100元、50元、10元。 师: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争先恐后地说:因为每张钱上都写着100、50、10。 师:你们是根据人民币上的数字来知道它们是多少钱的。这样合理吗? 师随之出示数字相同但单位不同的人民币——1元、1角、1分说到:“哎,这些人民币上都写的是“1”,那它们肯定都是1元。 生马上反驳:不对,不对。 师十分疑惑说:为什么又不一样了?

(完整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几评课稿

《第几》评课稿 本节课教材通过一幅旅游窗口购票图,让学生在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一个含义——序数。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能准确表达几和第几的意思。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早已有了“第几”这个概念,在学校无论是站队,还是自己的学号,以及在课表中学生们都会接触到“第几”这个知识。但是对于“几和第几”学生们并没有认真区分过,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在深刻理解第几的基础上明白“几和第几”的区别。 1.本堂课一开始就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先请学生找找同桌身上能用数字1-5表示的东西,从中发现问题,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所见,所想,从而顺利地引出新课.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旁,激发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浓厚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3.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中事物的数量顺序,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在深化对“第几”的认识时,老师可组织相关活动,丰富学生对“几个”和“第几”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实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但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理解、运用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服务意思。 对于这节课我也有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在讲述排队问题时,能否渗透一些思想教育呢?首先请学生看各种排队图片,形象直观地感受

到排队是文明的行为,然后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要排队,总结得出:如果不排队,大家挤来挤去会很乱,容易出危险。使学生明白:我们要遵守公共秩序,自觉排队。这样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最后揭示学习主题:排队中的数学知识“几和第几”,这样就顺利地进入了新课。

一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人民币 评课稿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评课稿 许建霞 2014.3.19 生活情境是数学内容的载体,是情感的诱因,是数学活动的平台。今天 我听了一年级数学教师魏霞老师的课,感触颇深.魏霞老师在《认识人民币》一 课中较好地诠释了这一标准,创设出一个和谐、互动的生活课堂。 一、童话故事的创设,和谐的课堂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而教师的任务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堂课中老师首先从课前板演一个简笔画——课堂储蓄罐入手,生动有趣,而且 为后面课堂教学打下伏笔,接着通过猜谜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引入课堂,这样 的交流促使学生从无意注意走向有意注意,为创设和谐课堂建立了一个基调, 课中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使课堂一环紧扣一环,学生不自觉的在学习着 新知,其中又穿插购物活动,颁奖嘉宾等,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 机械学习变成意义学习。师生之间,整个课堂充满着和谐的氛围。 二、师生共同参与,互动的课堂 课堂需要合作。本课带领学生步入情境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相互介绍一下“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在课中教师与学生互扮角色进行购 物演示,在活动环节中更让学生直接购物,互动的过程是有效的,有利于学生 的发展。当讲到到分的单位时,更播放《一分钱》的儿童歌曲,既活跃了课堂 气氛,又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了一次教育,不失为一举两得。 三、学习生活数学,生活的课堂 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现代教育的要求。该老师根据教材很好地设计了内容。例如在认识一元时问:你是怎样知道的?从而明确 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的,现由人民币上面的国徽阐述了爱护人民币的原因和方法,抵制了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再如生活中购物的场景,朱老师移入了课堂, 如何购物,要找对钱,要文明购物等等,这些生活经验的培养正是对学数学、 用数学的最好标注。生活是现实的,课堂中的生活情景也应尊重事实,一本本 子多少钱请学生猜一猜,再给出条件估一估,最后揭示“5角”,与学生生活 的吻合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 中去,由此说明生活课堂的创设是成功的。 此外课堂中不断奖励学生各种五角星:智慧的、倾听的、合作的……并说明这将是一生的财富,即要教书也要育人。项老师充分利用了教材与课堂给了我 们完美的解释,但课中我觉得也有几处值得商榷的地方,在此提出供大家讨论: 1、课堂中项老师的课件中让小猪买一个棒棒糖,让学生例举了5角钱怎么拿?有四种方法,其实生活中学生已经了解,不如把思路放宽一点,让更多的 学生得到拓展与提高,即设置疑问:一个棒棒糖8角,小猪怎么付?这样的提

认识人民币公开课教案

认识人民币公开课教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认识人民币 庐山路小学王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猜钱和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类物品若干(标上不同的价格)。 每组一个钱篮(内装1角、2角、5角、1元面值的人民币)。 生准备-5元至一分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猜猜他是谁》 二、情景引入,揭示和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看学生照片,引出买东西要用到“钱”,钱在中国还叫“人民币”,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三、师生互动,合作学习 (一)、认识人民币 1、学生全班交流:孩子们都认识哪些人民币啊?通过交流,使全班孩子对人民币有 一个初步的认识:钱上有图案、颜色、花纹…… 2、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出人民币上有“国徽”,对孩子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用钱的教 育。 3、猜猜我手上的人民币是多少钱?老师带着孩子逐步认识人民币上颜色、中国人民银 行、数字、汉字,从而体会到认识人民币要找到主要特征。 4、按照上面的方法依次认识:5元、2元、一元、5角、1角、5分、2分、1分、6 角、8元、一元5角。在认识2元时,看它的的背面,了解如果从人民币的背面来看,该怎么看?并对2元和2角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人民币上不是有2就是2元。认识6角和8元时,让孩子对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然后得到人民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说设计思路: 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是在自我探索、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的《纲要》中也指出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我选择认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民币让孩子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用一用的方式去认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的特征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玩中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说活动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目标从两方面设定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能正确辨认三种面值人民币能用钱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 2、方法与过程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说教材: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它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认识人民币》是大班数学中重点章节内容学习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初步知道人民币的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幼儿动手做数学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幼儿创设实践机会这节课的设计我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把这一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认识钱币 教学重点: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教学方法:

幼儿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在数学活动中完成幼儿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经过自身实践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才是最有价值的获得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所以通过用钱币进行商品交换的游戏让孩子们体会到认识人民币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过程: 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认一认我准备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选择这三种是因为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带小朋友认识后请小朋友通过观察想办法快速分辨钱币这一个环节主要是认识钱币让小朋友对这三种钱币有初步印象; 第二个环节是个小游戏通过这个小游戏孩子们可以进一步熟悉钱币; 第三个环节我准备了很多分别贴有1元、5元、10元价格的玩具另外还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三种面值的钱币让孩子们在前面两个环节学习的基础上运用钱币请小朋友利用自己手里的钱币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个环节要求小朋友要会分辨钱币面值才能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主要是巩固的过程孩子们在这个环节可以体验到运用钱币交换商品的乐趣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最后一个环节是小结让小朋友知道人民币有很多面值而且还有其他种类钱币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整节课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做到了让孩子们玩中学做中学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听课评课记录表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听课评课记 录表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本校一周前“慈善一日捐”活动的照片,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体验,引发学习兴趣。 二、人民币的初步认识 (一)、小明也是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募捐前一天,他拿出了储蓄罐,想数一数自己攒了多少钱。 (放录像:小明倒出储蓄罐里的钱,拿出一元硬币,说:咦!这是多少钱?) (二)、认识1元 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看的?

师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看字样、颜色、图案等辨别人民币。 (三、初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四)、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1、师:这些人民币就这样放在桌上有点乱,怎么办?我们把这些人民币分类整理,好吗? 2、小组活动 3、汇报分类情况 教师相机介绍: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提问: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

三、人民币的兑换、进率 (一)情境设置: (放录像)小明:谢谢大家帮我认识了人民币,我想把这些人民币都捐出去。可是,把这么多零钱带到学校很不方便,怎么办呢? (二)生分角色活动 (三)师生表演 在表演中引出1元=10角 情境的设置,既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兑换的意义,又能使学生在分角色活动中对元、角、分的进率有了初步认识。师生表演更是把这一活动推进了高潮,使学生进一步掌

握进率。 四、实践活动 评课记录 4月20日学校对一年级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调研,我听了林老师上的数学课《认识人民币》,该课教学中“认币----换币----付钱”的线索清晰,较好地体现了新教材编排的意图,由以往的“只重视认识”转向“有认识,重使用”;同时注意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采用两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效果好。 这一节课老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设置情境,通过分类活动、换钱活动、购物游戏三个实践活动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人民币,了解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体会到人民币的功能,同时渗透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本节课以下几方面体现较好: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有不同的面值(元、角)。 2.掌握对10元以内人民币的认识。 3.积极参与活动,了解货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0以内“仿真人民币”,各种玩具,画有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盒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提问幼儿:平日吃的东西,穿的衣服,玩的玩具是从哪里来的?幼儿说出是用钱买来的,教师出示“仿真人民币”问幼儿:认识他们吗?他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发给幼儿每人一套“仿真人民币”,让幼儿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让幼儿按要求取出相应的币值,例如,教师说出四元,幼儿取出四张一元的人民币;师说六元,幼儿取出一张一元的,一张五元的人民币,或取出六张一元人民币。 3.游戏活动。

教师变成售货员,卖给幼儿玩具,教师说出玩具的价钱,幼儿按量取钱,谁取得既快又准,就把玩具卖给他。幼儿买到玩具后,可以和其他幼儿继续进行游戏,持有不同玩具的幼儿之间可以进行买卖,用“仿真人民币”进行交换。 4.交流小结,让“仿真人民币”回家。 每个盒子上都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根据盒子上面值的不同,把人民币送到相应的盒子里。 5.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内放置十元以上的“仿真人民币”供幼儿继续探索认识。 活动反思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反思的同时要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下面是初中生物《细胞的生活》的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要完成上述这些目标,是要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人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评课稿 本组周老师执教的《认识图形》一课是在第一册认识四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平面图形。这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能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寓教于乐 教学中教师努力将教学内容融入到一环环的活动中,以活动贯穿始终。为学生说、想、做、创造恰当的氛围,创设必要的情境、空间。 第二、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孩子们通过自己去发现、去探索,获得数学知识。而教师只是这节课的引导者、材料准备者、活动的设计者。 第三、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当教师向学生发问:“你在教室中见到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孩子们马上在教室中观察自己所见到的物体,并在这些物体上准确地找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圆形,这一设计使孩子们充分体会到了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四、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 我认为这一点是这节课尤为突出的一个特点,下面我重点就这个方面来谈谈。 新课标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节课正是在教学中突出以“活动为主线,学生为主体”进行开放活动式的教学: 1、教师安排了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如:找图形、变图形、分图形、围图形、

拼图形等。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知识,在操作中充分感知,使学生获得对图形最直接的体验,体会“面在体上”。 2、教师把操作与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作为探索知识的一种手段。比如说:在学生从积木上找到平面图形后,教师问:“怎样将这些图形变到纸上?”再如:在围图形时,教师问:“能围出圆吗?为什么?”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3、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进行了讨论交流,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 1、在组织学生想办法将面从体上变到纸上来时,如果能提供给小组更多的材料和工具,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想出更多、更有创意地方法。 2、在教室中的实物上找图形时,如果能从教室里拓展到室外,那么一定会让孩子们更好地感知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练习的设计中,没有很好地对学优生进行更进一步在发散思维的提高培养。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们组的三位老师仔细地进行了一下反思,我们发现在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按要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方面我们做得还不错,但是如何真正地体现活动的实效性,使学生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在“玩”中学,我们做得还不够,这也是我们组下一个教研的重点。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评课稿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评课稿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评课稿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本校一周前“慈善一日捐”活动的照片,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体验,引发学习兴趣。 二、人民币的初步认识 (一)、小明也是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募捐前一天,他拿出了储蓄罐,想数一数自己攒了多少钱。 (放录像:小明倒出储蓄罐里的钱,拿出一元硬币,说:咦!这是多少钱?) (二)、认识1元 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看的? 师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看字样、颜色、图案等辨别人民币。 (三、初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四)、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1、师:这些人民币就这样放在桌上有点乱,怎么办?我们把这些人民币分类整理,好吗? 2、小组活动 3、汇报分类情况 教师相机介绍: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提问: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 三、人民币的兑换、进率

(一)情境设置: (放录像)小明:谢谢大家帮我认识了人民币,我想把这些人民币都捐出去。可是,把这么多零钱带到学校很不方便,怎么办呢? (二)生分角色活动 (三)师生表演 在表演中引出1元=10角 情境的设置,既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兑换的意义,又能使学生在分角色活动中对元、角、分的进率有了初步认识。师生表演更是把这一活动推进了高潮,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率。 四、实践活动 评课记录 4月20日学校对一年级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调研,我听了林老师上的数学课《认识人民币》,该课教学中“认币----换币----付钱”的线索清晰,较好地体现了新教材编排的意图,由以往的“只重视认识”转向“有认识,重使用”;同时注意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采用两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效果好。 这一节课老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设置情境,通过分类活动、换钱活动、购物游戏三个实践活动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人民币,了解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体会到人民币的功能,同时渗透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本节课以下几方面体现较好: 1、情境教学使整节课环环相扣 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也一再强调数学的素材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然后重新回到生活,应用于生活。本节课的情境来自学生一周前刚亲身经历过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以“小明”在这一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主线,把整节课编成了一个故事,把知识穿成了串,溶于故事中。学生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看得专心、听得仔细、做得投入、合作得愉快。真正体现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极大地调动思维的活动。 2、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变“教”为“导”,整个活动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组织者。教学过程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课堂上大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认识人民币公开课

认识人民币(公开课)

————————————————————————————————作者:————————————————————————————————日期: ?

认识人民币 ——角 宝应县特殊教育学校邹永芳 一、教学内容 《实用数学》第九册第35~36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在合作探知的教学活动中初步认识1角、2角、5角的人民币,并能区分硬币、纸币。 2、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体验购物过程,感受购物乐趣,学会简单购物。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初步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4、适时对学生进行节约用钱和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教育,从而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分层教学:A、B类学生能共同完成以上1、4点,A类学生还能完成以上2、3点。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难点:辨认、使用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四、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商品、奖品、布袋、盘子。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出示小朋友购物的图片。 师:钱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用的钱也叫人民币。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认识人民币。 2、师:小朋友这些人民币你们见过吗?哦,有的见过,有的没有。(点课件) 师:这些人民币里有的是多少元的,有的是多少角的。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几角的人民币 教学角字齐读,指名读 板书课题:——角(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 (二)、游戏激趣,合作探知 1、摸一摸 ⑴出示实物(2个盘子出示)

师:小朋友,谁想来摸摸这两个盘子里的人民币? (引导学生触摸2个盘中的人民币) 师:(举起一个盘子)这个盘子里的人民币摸在手里怎么样?(硬硬的)这个盘子里的呢?(软软的) 师:小朋友摸在手里硬硬的人民币是硬币,摸在手里软软的是纸币。 板书:纸币,硬币齐读 2、听一听 听一听纸币和硬币发出的不同声音。 3、分一分 师:哪个小朋友想帮老师把这个盘里的硬币和纸币分开吗? 教师随机出示在黑板上 4、说一说 小组交流:小朋友把你看到的人民币的样子和小组里其他小朋友说说。 5、认一认 师:我们来看看这张人民币,(课件出示1角纸币) 颜色是土黄色,长方形,边上还有数字1 这就是1角。(板书:1角) 齐读 (课件出示1角硬币) 问: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中间有什么 生:是银色的,圆形的,正面也有“1角”两个字 师:这也是1角 师:(指着黑板)上面的1角和下面的1角有什么不一样? 生:上面是纸币下面是硬币。 2角、5角教学类似 6、读一读 认读:1角、2角、5角(齐读,指名读) 7、玩一玩 游戏: ①快乐大抽奖 师:请一个小朋友从袋子里里摸出人民币,再认读出来; (适时鼓励评价,集体核对)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下《认识人民币》,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各种不同面值人民币,通过对人民币的认识,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础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以后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人民币,具有一定的购物经验,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对于人民币的面值,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将采用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索交流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去整理、思考、讨论、展示,在这种自主探究和认识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 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

分。知道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2、充分感受、体验人民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知识内涵(包括人文、历史等),尤其是人民币里所蕴含的数学价值,在数学鉴赏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观察、分类、抽象、概括、类比、迁移的能力与思维品质。 4、引导学生学会在熟悉的材料中发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三、设计理念 (1)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我来介绍人民币”,“我会分类整理”等环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给学生较大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2)在游戏中巩固深化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比比谁举的快,人民币王国化妆舞会等有趣的游戏环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探寻数学课中的人文情怀 以人民币这一特殊的材料为载体,把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来上,努力寻找“人文性”和“数学味”的结合点。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人民币的博大精深、人民币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知识内涵,以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与兴趣以及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同时又能具有浓郁的数学味,尽量挖掘出人民币中所蕴涵的数学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