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可能性例1例2教学设计

可能性例1例2教学设计

可能性例1例2教学设计
可能性例1例2教学设计

《可能性》教学设计

广州市番禺区傍江东小学江焕媚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44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并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3、让学生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盒子、节目签、棋子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师:老师先跟你们玩个游戏。我手里有个纪念币,你们想看吗?那你们先猜猜,它在我的哪只手里?

(请学生猜)

师:同意在左手的举手,同意在右手的举手。

师:哎?意见不一致了,这是为什么?

预设:因为有两只手,有可能在左手,也有可能在右手。

师:噢,不确定不好猜,那老师帮帮你们,看老师张开了左手没有(张开空的左手)一起说宝贝在哪个手里?(右手)现在一定吗?(一定)师:那我们来看看,果真在我的右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纪念币,原来是……

小结语:好了,刚才呢,我们在猜纪念币的时候,老师没有帮助你们之前,你们猜有可能在左手,也有可能在右手,当老师提示了之后,你们一下就说出了这个纪念币一定在右手,这些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的数学问题——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有一班同学正在举行联欢会。瞧,这个班的同学正在举行联欢会(出示课件),为了增加联欢会的趣味性,老师决定现场抽签表演节目。

(课件出示)节目签:唱歌、跳舞、朗诵

2、把3张卡片背过来并打乱顺序:小丽、小明、小雪三位同学来抽签。首

先是小明来抽,大家猜,他可能抽到什么节目?

(学生猜,猜完请学生当小明,来抽一抽)(抽到的摆出来)(板书:可能)

3、现在,我们知道小明要表演,但是,在没有抽签之前,你能

确定他表演吗?(不能)

师:还剩两张,接下来就该小丽抽了,她可能会抽到什么呢?

(学生发表)

师:能确定吗?(不能)

师: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小丽还会抽到吗?(板书:不可能)

(让一学生当小丽)

4、师:现在只剩一张了,小雪会抽到什么节目呢?

师:能确定吗?为什么?(板书:一定)

5、回顾抽签过程。

三、实践验证,领悟新知

(一)摸棋子实验一(P45做一做)(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1、每个小组有两个盒子,让小组合作,先猜想,在实验。

2、汇报交流(引导学生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来描述摸球的各

种情况。)

(二)摸棋子实验二(P45例2)

师:如果盒子有4个红色棋子,1个蓝色棋子,摸出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

1、明确要求,摸棋子,做好记录,思考:摸出那种棋子的可能性大?

2、学生活动。

3、交流汇报。(小结: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

四、灵活运用,巩固新知

(一)练习

1、P47页1、2题;

2、P45 做一做

(二)检测 P47 3、4、5

(三)联系生活,深入体会

师:同学们,“可能性”与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出示课件),问:谁能结合我们周围的例子说说,还有哪些事情的发生是可能的?哪些事情的发生是一定的?哪些事情的发生是不可能的?

五、交流归纳,总结全课

回顾这节课,哪有哪些收获?或者是,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公开课《可能性》教学设计

《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第44页的例1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 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观察、实践、描述和交流的过程中充分感受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 1.猜礼物 2.猜猜糖果在哪只手里。 3.(1)教师将颗糖果握在手中,并在背后交换位置,让学生猜一猜糖果在哪只手里。说一说你能确定吗? 4.(2)教师打开没有糖果的手,再让学生猜一猜糖果在哪只手里。说一说你能确定吗为什么? 5.3.揭示课题。在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感知生活中的随机现象。 1.师:下周星期三就是万圣节了,老师打算在我们班举办一次联欢会。为了增加联欢会的趣味性,老师决定现场抽签表演节目。 2.指名回答。 (1)同学们用抽签的方式表演节目,能事先确定自己表演什么节目吗 (2)有哪些可能(此时由于不知道抽签的内容,因此有多种可能。) (二)活动探究,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例1情境)教师拿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告知学生),放在桌上,选三名学生依次上来抽签,并分三步分析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逐步完成研究报告。

《数与形》公开课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数与形》公开课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107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在数与形之间建立联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提高计算技能。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考方法,让学生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大胆猜想验证,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以形想数的直观生动性,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在数与形之间建立联系发现规律,正确的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难点:经历探索规律及验证规律的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找规律: 2、导入新课:刚才的找规律都是一些简单的图形或数字方面的规律,那么如果咱们把数字与图形结合起来研究,看看会怎样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数与形》 3、板书课题。 二、新授 1、首先请同学样观察一下,下面三幅图分别有多少个小正方形?然后用平方来表示他们的个数? 课件演示 2、再观察,从图一到图二,再到图三,依次增加了多少个小正方形? 课件演示 3、如果继续这样摆下去,同学们想一下,第4个大正方形需要增加几个小正方形?用平方表示是多少?第五个呢? 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数与形之间建立联系,感受到在图形中隐含着数的规律,可利用数的规律来解决图形问题。) 4、咱们现在再把刚才那三个图形的算式放在一起来观察一下,看看等号左右二边的数各有什么特点?再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接下来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参与讨论、小组或个人汇报。 5、教师引导小结数字规律并板书:从1开始,几个连续奇数相加,和就等于几的平方。 6、教师讲结从图形方面发现同样的规律。 7、课件出示规律,齐读规律二遍,师:这个规律同学们认为哪几个关键词比较重要,不可或缺? 8、小结:数形结合是一种特别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把数与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直观。 (设计意图: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提升从1开始连续几个奇数相加的和这一规律的认识,清晰规律,灵活运用。)

可能性教学设计 (2)

《可能性》教学设计 重龙镇中心学校:雷力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育科学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105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来描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简单的推理、分析、判断能力,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在自主探索中树立学生自信,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则是不确定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定”、“可能”与“不可能”。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装有彩球的盒子。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谁能告诉老师你们平时都喜欢玩些什么游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激趣。 师:同学们,会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那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玩,愿不愿意?先猜一猜,咱们谁会赢?究竟谁会赢呢?先试一试。好,我们正式开始,我们我们一共玩5次,当我们出的相同的手势时,就算打平手,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在练习本上记好你输赢的次数,准备好了吗?预备! 2.导入。 师:统计完了吗?刚才比赛时,你每次都赢了老师的孩子请举手,每次都输的孩子请举手,有赢有输的孩子请举手,那现在老师有个问题了,在刚才的游戏中你能不能保证每次想赢就赢?(不能)为什么?也就是说,当老师出的结果你不知道时,有可能你赢,有可能你输,还有可能平局,这就是一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导探索 活动一:通过教师的猜颜色游戏,体验“一定”。 下面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 老师这里有一个纸盒,里面装着一些乒乓球,谁愿意上来和老师一起玩?(两生上台) 师:我们3人合作,由你来摇动纸盒,你从里面随意摸出一个乒乓球来,老师来猜它的颜色,下面的同学,好好欣赏一下老师的本领吧! 师:我猜红色。(学生拿出来,师接过乒乓球高举。)看,我猜对了没有? 师:再来一次。我又猜是红色。 师:再来再来,我还是猜红色。

第五单元《鸽巢问题》例1例2 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鸽巢问题》例1例2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8--69 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理解“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每人一枚一元硬币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抢椅子的游戏吗?现在,老师这里准备了3把椅子,请4个同学上来,谁愿来? 1.游戏要求:开始以后,请你们5个都坐在椅子上,每个人必须都坐下。 2.讨论:“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这句话说得对吗? 游戏开始,让学生初步体验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使学生明确这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一种现象。 引入: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这个原理。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出示题目:有4枝铅笔,3个盒子,把4枝铅笔放进3个盒子里,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师:请同学们实际放放看,谁来展示一下你摆放的情况?(指名摆)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师出示各种情况。 板书:(4,0,0)(3,1,0)(2,2,0)(2,1,1), 问题:4个人坐在3把椅子上,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4支笔放进3个盒子里呢? 引导学生得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笔。 问题: (1)“总有”是什么意思?(一定有) (2)“至少”有2枝什么意思?(不少于两只,可能是2枝,也可能是多于2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我们把4枝笔放进3个盒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这是我们通过实际操作现了这个结论。那么,你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得到这个结论呢? 学生思考并进行组内交流,教师选代表进行总结:如果每个盒子里放1枝铅笔,最多放3枝,剩下的1枝不管放进哪一个盒子里,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首先通过平均分,余下1枝,不管放在那个盒子里,一定会出现“总有一个盒子里一定至少有2枝”。 问题:把6枝笔放进5个盒子里呢?还用摆吗?把7枝笔放进6个盒子里呢?把8枝笔放进7个盒子里呢?把9枝笔放进8个盒子里呢?……你发现什么?(笔的枝数比盒子数多1,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总结:只要放的铅笔数盒数多1,总有一个盒里至少放进2支。 2.完成课下“做一做”,学习解决问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

8 数学广角——数与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7页例1和例2及第108页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与形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与策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2.借助相关图形的操作与剪拼等情境,实现数与形之间的转化。 3. 通过数与形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 重点难点: 通过数与形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与策略。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 杨辉三角是一个由数字排列成的三角形数表,一般形式如下: 杨辉,字谦光,北宋时期杭州人。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记录了如上所示的三角形数表,称之为“开方作法本源”图。 杨辉三角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两条斜边都是由数字1组成的,而其余的数则是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之和。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在数学的许多重要领域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

位。中国古代数学史曾经有自己光辉灿烂的篇章,而杨辉三角的发现就是十分精彩的一页。而这样一个三角在我们的奥数竞赛中也是经常用到,最简单的就是找规律。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奇妙无穷的数学广角——数与形。 板书:数与形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1。 出示课件: (1)提问:观察一下,上面的图和下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把算式补充完整。 1=()2 1+3=()2 1+3+5=()2 生:左边的加数是大正方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L"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 图一:1 图二:1+3 图三:1+3+5 生:右边正好是每行或每列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1=(1)2 1+3=(2)2 1+3+5=(3)2 (2)尝试练习。 你能利用规律直接写一写吗?如果有困难,可以画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可能性例3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可能性例 教学内容: P.103.例3及练习二十二第1—3题。 教学目的: 1、通过罗列出两人玩“剪子、石头、布”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计算出其可能性。 2、了解采用“剪子、石头、布”游戏的公平性。 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 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教学准备: 投影仪、生收集生活中的等可能性事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生交流收集的等可能性事件,并说明其发生的可能性。 2、计算发生的可能性,首先看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再看发生的事件又几种,最后算出可能性。 二、新授 1、同学们都会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谁能和老师一起玩?游戏…… 这样确定谁胜谁败公平吗? 生发表意见。 下面我们就用可能性的指示,看看这个游戏是否公平? 2、罗列游戏中的所有可能。 可交流怎样才能将所有的可能都列出来,方法的交流。 3、通过观察表格,总结 一共有9种可能;小丽获胜的可能有3种,小强获胜的可能也是3种,平的可能也是3

种。所以小丽获胜的可能性是39 ,小强获胜的可能性是3 9 ,二者相等,所以用“石头、剪子、 布”的游戏来决定胜负是公平的。 4、反馈练习 P.103.做一做 重点说明:一共有多少种可能,如何想的。 注重学生判断的方法多样化,(1)计算出单数、双数的可能性;(2)其他方法,如双数只有一个6,而单数则有两个,因此末尾出现单数的可能是双数的两倍,因此这是不公平的。 三、练习 1、练习二十三第一题 独立完成,集评。 2、练习二十三第二题 可以采用初步判定,然后罗列验证的方法。 3、练习二十三第三题 制定游戏规则,小组内合作完成! 四、课内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课后记: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数与形》教学设计

第8单元 数学广角——数与形 第2课时 数与形(2) 【教学内容】107—108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往协作能力,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索数量关系,通过验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及创造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 难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的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并归纳总结 【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请你根据例1结论算一算 1+3+5+7+5+3+1=( ) 1+3+5+7+9+11+13+11+9+7+5+3+1=( ) 【情景导入】 =++1216121

【新知探究】 投影题目 学生自主预习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总结:从第二个数开始,每个数是前一个数的21 计算后回答:我一个一个加下去,等号右边的分数越来越接近1 提示:可以画一个圆或一条线段表示“1” 【知识梳理】 2 1 4 18 116 132 1 (64) 1321161814121++++++......... 161516187878143434121=+=+=+1 (64) 1321161814121=++++++

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 【随堂练习】 1、一条马路长200米,小亮和他的小狗分别以均匀的速度同时从以路的起点出发,当小亮走到一半时,小狗已到达终点。然后小狗返回与小亮相向而行,遇到小亮以后再跑向终点,到达终点以后再与小亮相向而行…直到小亮到达终点。小狗从出发开始一共跑了多少米? 2、小林、小强、小芳、小兵、和小刚5人进行象棋比赛,每2人之间都要下一盘。小林已经下了4盘,小强下了3盘,小芳下了2盘,小兵下了1盘。 请问:小刚一共下了几盘?分别和谁下的? 学生每日提醒 励志名言: 1、播下一个信念,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2、人生的绚丽多彩和卑微只因是平台不同,而决定平台的恰恰是自己平时的行为和习惯。 3、如果把学习看作投资的话,它应该是一本万利的,应该是世界回报最多的投资。

四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

四年级数学《可能性》 示 范 课 教案

课题:可能性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4?67页例1、“试一试”和例2、“练一练”及“你知道吗”,练习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说出一个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能根据条件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定性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了解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能联系条件说明可能性的大小。 2.使学生经历摸球、摸牌等活动及其分析过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理解可能性和可能性大小的含义;感受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原因,体验随机事件,感悟随机思想。 3.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实验,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感受随机事件的趣味,逐步形成研究问题的兴趣;在与同学的合作交流中发展相互合作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结果和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体验、了解随机现象及结果。 教学准备:学生每6?8人分为一组,每个小组准备口袋、黄球和白球,扑克牌5张;每人准备红色和黄色水彩笔;教师准备相应的口袋和球)。 教学过程: 一、认识可能性

1.学习例1,认识“可能”。 出示口袋(不透明),让学生观察教师放进1个白球和1个黄球。 谈话:这里有一个口袋,里面有1个白球和1个黄球。如果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要怎样摸?(板书:任意摸1个)示范:像这样先把口袋掂一掂、抖一抖,或者先用手把球搅拌一下,不看口袋里的球伸手去摸1个出来,叫任意摸出1个。明白了吗? 引导:从这个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会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呢?现在我们就分小组来摸一摸,看看结果会怎样,下面进行小组活动。 出示活动要求: (1)组长负责,在你们小组的口袋里放进1个红球和1个黄球; (2)小组里依次轮流每人任意摸1个,一共摸10次,每次摸后再放回口袋; (3)各人按每次摸到的颜色,用水彩笔在课本上表格里画出圆形; (4)小组完成后,在小组里观察记录的结果,想想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观察:我们一起来观察每组摸球的情况,第一组每次摸到的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说出每次的白球或黄球);第二组每次摸到的是——(引导学生集体说出每次什么球)。其余各组呢?大家观察一下,自己说说他们每次摸什么球。 提问:你发现每次任意摸一个,摸到的球是怎样的呢?

可能性例1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可能性》例1教学设计 杨亚莉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P44-4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观察、交流、动手、思考、验证的过程中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将教学情境真实地搬到现实生活当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真实地参与中积累与学习知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同学们,老师带了一个水果,猜猜看,它可能是什么? 学生1:可能是橘子。 学生2:可能是梨子。 学生3:可能是香蕉。 学生4:可能是橙子。 学生5:可能是黄瓜。 教师:老师带的是水果,黄瓜是蔬菜,它可能是水果吗? 学生:不可能。 教师:我来给大家提示一下,它是黄色的,像弯弯的月牙,是大猩猩喜欢的水果。 (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一定是香蕉。) 教师:老师没有提示前你们猜的可能是橘子、可能是梨子,当老师提示后你们一下就说

出了这个水果一定是香蕉。像这些“可能”、“一定”、“不可能”都属于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数学问题。【板书:可能性】 二、学一学 1.课本44页例1,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教师:十一快到了,我们班要筹备一次班会,会上每人要表演一个节目,有唱歌、跳舞、朗诵三种节目类型。 (1)小组讨论:如果让你抽一次,可能有什么结果?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 (2)小结:每位同学表演的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①唱歌;②跳舞;③朗诵。(板书) 2、教师:现在有三张卡片,分别写着唱歌、跳舞和朗诵。小明抽到了跳舞,小丽接下来可能抽到什么? (1)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并得出一致的结果。 (2)教师指名学生汇报。根据学生汇报小结:小丽可能抽到唱歌和朗诵,不可能抽到跳舞。(3)教师:小丽抽到了朗诵,最后只剩下一张了,小雪会抽到什么?学生:一定是唱歌。3.交流反馈。 师小结:一般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种情况,当然,不同情况下,它们有时也会发生变化。(板书:可能不可能一定) 三、做一做 1.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 出示:两个盒子,一号盒子放的全部是黄球,二号盒子放的有黄球、红球和白球。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球?哪个盒子里可能会摸出白球?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红球?等问题。 2.找学生做摸一摸活动,并验证,再集体汇报。 四、议一议

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

数与形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章数学广角——数与形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初步理解数与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2、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探索规律,帮助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与形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数与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2、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探索规律,帮助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启发法,探讨法。 教具准备: 挂图,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平时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过困难吗?你是怎样解决的呢? 学生自由谈论自己的解决办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小结:说得很好,你们在遇到困难时都能勇敢面对,并且想方设法去解决。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问题,看看大家是否能像自己说的那样去做。

2、设疑。 (1)按规律填空: ○1 5 10 15 20 ()○2 1 3 6 10() ○3 2 3 5 6 9 10 14 15 ()() (2)计算: 100+101+102+103+…+2018=() (3)填空:(出示挂图) 小明用吸管和图钉钉三角形形状(如图,线段表示吸管,黑点表示图钉)。 如果小明钉100个三角形,那么又需要_____个图钉和_____根吸管。3、教师小结:以上问题,如果用常规方法,解决起来会很困难和繁琐,但是如果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就能使问题更简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形结合的方法。 4、板书:数形结合 二、探索新知 (一)学习例题1——数转为图形。 1、计算。 1+3=() 1+3+5=() 1+3+5+7=() 1+3+5+7+9+11+13+15+17+19=() 观察这些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连续自然数) 2、观察一下,上面的图和下面的算式有什么关系?把算式补充完整。

可能性例2教学设计

《可能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学,加深学生对等可能性事件的认识,学会用几分之几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加深对游戏规则公平性的认识和理解。 (2)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 2、过程与方法:借助学生熟悉的转盘游戏来模拟“击鼓传花”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几分之几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即花落到每个人手里的可能性与男生(或女生)手里的可能性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转盘,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等分成18个区域,涂上色,灰、白相隔的转盘。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老师投硬币,男生和女生各为一组,每组要一面,哪个组赢了,就由那个组派代表为我们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男女学生共同选面后进行游戏) 师:这一游戏规则公平吗?为什么? (学生根据上节课学的知识回答) 2、引入: 师:要想做到游戏规则公平,必须做到参与游戏的各方获胜的可能性相等。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研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问题。板书课题:统计与可能性。 (二)、新知探究 1、教学第101页的例2。 出示例2的情境图(隐去图下面的两段文字) (1)理解图示内容。 师:这幅图画的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发现有9名女生和9名男生相间而坐进行“击鼓传花”活动。 (2)明确游戏规则。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说说他们进行“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吗?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游戏规则是:鼓声停,花在女生手里就由女生表演节目,花在男生手里就由男生表演节目。 (3)提出问题。

《数与形》教案6

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 教学设计 执讲教师:高凤琴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107页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例1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2.体会数与形的联系,进一步积累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意识。 3.体验数形结合方法的价值,激发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体会数与形的联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意识。 教学难点:借助数形之间的联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调节气氛,缓解紧张 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新的一周开始了,很高兴看到精神焕发的你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那我们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说反话”。什么意思呢?比如,我说“我看天”,你就回答“我看地”;我说“我朝左”,你就回答“我朝右”。听懂了吗?谁想来试一试?(请一名男生)准备好了吗? ①我看天②我朝左③我张嘴④我越活越年轻⑤我是大美 女 师:谁还想试一试。 ①我站着②我举左手③我是女生④我越来越漂亮 师:有的同学可能觉得不公平了,刚才游戏中有个人总占便宜,谁呀?(老师)想不想反过来?你们先说,我再说。(想)说来试一试。 二、探究新知

1.过渡导入 师:同学们开心吗?(开心)快乐吗?(快乐)带着开心、放松的心情,我们开始上课好吗?(好。上课!)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数与形的世界。请看。(播放课件,课件出示松果螺线排列图、玫瑰花、海螺)植物果实顺时针、逆时针两条螺线的交错排列,让我们感叹大自然中数与形的完美结合,玫瑰花瓣的排列绽放着数与形合璧的美丽,海螺平滑的弧线中蕴藏着数与形结合的神奇与奥妙。在数学学习之旅中,数与形的结合是我们的好助手。一年级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小棒和计数器给了我们很多帮助。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我们刚刚学习的分数乘除法,直观的形使抽象的分数问题变得一目了然。线段图的使用让复杂的数量关系清晰可见。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数与形总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好搭档!那在今天的数学课堂,数与形又将进行怎样的对话?我们去一同去探究。(板书:数与形) 2.探究例1。 ①师:老师带来几幅图形。 依次出示: 图1 图3 总个数吗? 生:1、1+3=4、1+3+5=9。(要求学生边指边说,从形中抽象出数) ②师:如果老师继续往下摆,(师在黑板板依次摆出 1、3、5的小正方形)猜一猜,第4个图形至少再添上几 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就能拼成更大的正方形? 生:至少再填7个。 问:为什么是7个。 生可能:因为我看到前面几幅图,后一个加数总比前一个多2,比5多2是7,所以至少添7个小正方形。 生也可能:我发现前面的加数都是1、3、5连续的奇数,所以这次应该添7个。 师:我们摆摆看(教师依次摆出7个绿色的),的确是

可能性例1例2教学设计

《可能性》教学设计 广州市番禺区傍江东小学江焕媚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44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并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3、让学生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盒子、节目签、棋子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师:老师先跟你们玩个游戏。我手里有个纪念币,你们想看吗?那你们先猜猜,它在我的哪只手里? (请学生猜) 师:同意在左手的举手,同意在右手的举手。 师:哎?意见不一致了,这是为什么? 预设:因为有两只手,有可能在左手,也有可能在右手。 师:噢,不确定不好猜,那老师帮帮你们,看老师张开了左手没有(张开空的左手)一起说宝贝在哪个手里?(右手)现在一定吗?(一定)师:那我们来看看,果真在我的右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纪念币,原来是…… 小结语:好了,刚才呢,我们在猜纪念币的时候,老师没有帮助你们之前,你们猜有可能在左手,也有可能在右手,当老师提示了之后,你们一下就说出了这个纪念币一定在右手,这些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的数学问题——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有一班同学正在举行联欢会。瞧,这个班的同学正在举行联欢会(出示课件),为了增加联欢会的趣味性,老师决定现场抽签表演节目。 (课件出示)节目签:唱歌、跳舞、朗诵 2、把3张卡片背过来并打乱顺序:小丽、小明、小雪三位同学来抽签。首 先是小明来抽,大家猜,他可能抽到什么节目? (学生猜,猜完请学生当小明,来抽一抽)(抽到的摆出来)(板书:可能) 3、现在,我们知道小明要表演,但是,在没有抽签之前,你能 确定他表演吗?(不能) 师:还剩两张,接下来就该小丽抽了,她可能会抽到什么呢? (学生发表) 师:能确定吗?(不能)

(完整版)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与反思

《数学广角——数与形(1)》教学设计与反思 武汉育二寄小—————熊红安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07页例1及第108页做一做,练习二十二P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 2、通过数与形的结合,使学生经历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 3、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等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 教学难点: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具准备:PPT课件、正方形卡片。 学具准备:正方形卡片若干,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谈话激趣 2、口算比赛:1+3+5+7+9+11= 3、揭示课题: 师:其实,像这样的算式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老师是借助图形来发现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数学广角,来研究有关“数与形”的知识。(板书课题:数学广角——数与形)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究例1。 (1)用图形表示“l" (2)用图形表示“1+3”的和 ①学生动手摆,师巡视, ②展示学生作品。 ⑨问:哪种摆法能让我们很快就知道“1+3”的和昵? (3)用图形表示“1+3+5”的和 ①学生动手摆,师巡视 ②展示学生作品。追问:你们摆出的图形中,“1”在哪里?“3”在哪里?“5"在哪里?哪是“1+3+5”的和? ③师:为什么很多同学都是这样摆的呢?说说你们的想法。 (4)揭示规律 ①观察、讨论。 ②汇报发现。 (5)验证猜想,拓展延伸 ①学生动手操作1+3+5+7 ②指名同学汇报 ③课件演示 (6)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可借助学具摆一摆)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你能快速的填一填吗?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能性例2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可能性例2 教学内容: P.101.例2及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的: 1、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获胜的可能性。 2、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事物。 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 教学准备: 投影仪、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出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 1、盒子中有红、白、黄三种颜色的球各一个,只取一次,拿出红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白色呢?黄色? 2、商场促销,将奖品放置于1到9号的罐子里,幸运顾客有一次猜奖机会,一位顾客猜中得奖的可能性是多少? 3、盒子中有红色球5个,蓝色球12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蓝色球? 二、新授 1、在上题中,我们知道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大,到底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出示击鼓传花的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 小结:每一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相等,每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都是1 18 。 2、画图转化,直观感受

(1)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1 18 ,男生得花的可能性是多少呢?生发表意见,全班交流。…….. 我们可以画图来看看同学们的想法是否正确。画图…….. 生:从图中可以发现,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1 18,两个人就是 2 18 ,……9个人就是 9 18 , 女生的可能性也是9 18 。 师:如果18个学生中,男生10人,女生8人,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又各是多少呢?……(2)练习本班实际,同桌同学相互说一说,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3)解决复习中的问题 拿到蓝色球的可能性是…… 3、小结 4、巩固练习 完成P.101.做一做。 (2)题讲评中须注意,指针停在每个小区域的可能性相等,因此次数也大体上相等,红色区域占了这样的3个,因此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就是一个区域的3倍。要让学生感受到这只是一可能性,出现的次数不是绝对的。 三、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 1、第一题,准备9张1到9的扑克牌,通过游戏来完成。 2、第二题,学生在独立设计,全班交流。 3、第三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四、课内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都匀四小吴光尧 【教学内容】:教材P44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让学生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让学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难点:会用“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准备】:师:课件、抽签卡纸、盒子、彩色球。生:做好学习探索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探究新知 通过趣味游戏,初步感知“可能性”。 教师:同学们,今天对我们都匀来说,又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今天是都匀毛尖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得金奖101周年的纪念日,也是2016年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开幕的日子。)今天很多单位都举行联欢会,如果我们班也举行联欢会,你们组想出什么节目?如果为了节约时间,只能出三个节目,每个节目只能一个组参加,你说怎么办? 出示节目签:唱歌、跳舞、朗诵。 抽签实践体验:(选三个同学上台模拟抽签) (1)你们猜一猜第一个同学会抽到什么节目?(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板书:可能——不确定)

(2)猜一猜第二同学会抽到什么节目?可以确定了什么?(板书:不可能——确定)(3)第三个同学会抽到什么节目?为什么?怎样表述?(板书:一定——确定) 教师小结:同学们,回顾刚才我们抽节目签的过程。节目的种类是固定的,开始时,我们不能确定会抽到哪个节目,随着节目一张一张被翻开,虽然我们还不能确定会抽到哪个节目,但猜测的范围在一步一步缩小,到只剩下一张时,我们就可以完全确定会抽到哪个节目了。而且我们还学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肯定”等词语来描述抽节目签的情况。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现象,这也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二、实践证明,领悟新知 1.每组两袋乒乓球:1号袋放6个黄球,2号袋放白、蓝、绿各2个。 要求:先猜一猜在1号袋子中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在2号袋子中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再动手摸一摸,注意每次摸球前将袋子摇一摇后再摸,摸后将球放回袋子里。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1)哪个袋子里肯定能摸到黄球? (2)哪个袋子里可能摸到绿球? (3)哪个袋子里不可能摸到绿球? (4)哪个袋子里不可能摸到黄球? (5)如果让你再摸一次,在1号袋子里会摸到什么球?在2号袋子中呢? 2.汇报交流: (1)你们的猜测和试验结果一样吗? (2)你还有其他的发现吗? 三、灵活运用,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说一说,并说明理由。 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3题。 先让学生自主连一连,教师发彩色球让学生验证摸一摸,再说一说为什么这么连。 3.联系生活,深入体会。 教师:同学们,“可能性”与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请大家阅读课本第49页“生活中

《数与形》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P107数学广角——数与形。根据教材例题的具体内容及形式,本课时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重视“数”“形”之间的联系,找到解题规律。 教学伊始,从观察、分析例1中图与算式的关系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算式左边的加数与大正方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L”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的关系,发现“数”“形”之间的联系,找到其中的规律,使学生在体验用形表示数的直观性的同时,学会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2.借助“数”“形”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例2时,从观察抽象的算式特点开始,先通过简单的计算找到得数规律,再借助多种几何图形直观验证计算过程及结果,使学生在初步了解、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同时,体验到数学的极限思想。 3.通过举一反三,培养数学能力。 在巩固练习时,充分利用教材习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举一反三地运用所学,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培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认识图形和相应的数之间的联系。 2、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提高计算技能。 3、让学生在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大胆猜想、细心验证、灵活运用的能力。 4、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等基本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发现算式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探索规律 【教学准备】PPT课件、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未知。 认真观看屏幕上的这几幅图。这些图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只有将数与图形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最直观、最美妙的效果。我国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这样的话,投影出示,生齐读。 现在,我们就在带着华老先生的这句名言,一起走进奇妙无穷的数形世界。 (板书课题:数与形)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教学例1

《可能性》教案2

《可能性》教案 教材分析: “可能性”是“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本单元的教学需要大量的实验,通过猜测——实验——推理过程感悟不确定事件结果的可能性,在统计得出的实验数据基础上验证这些不确定事件的结果。将统计的知识与可能性的教学紧密结合是本单元的一个亮点。实验中,一些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更加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未来世界填塞着更多的猜想和探索欲望。 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玩中学,通过亲身体会领悟,将不确定事件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1、在摸棋子的游戏中,初步体验身边一些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在详尽的情境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语言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口头表达、逻辑推理、动手操作等能力,尝试进行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 通过详尽的活动,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教学难点: 对一些可能性事件的结果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用规范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用具:

课件,盒子,黑、白棋子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课件:足球比赛开场抛硬币选择场地。 师:他们为什么要通过这种方法选择场地呢? 在学生的回答中,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操作体验,探索新知 活动一:通过摸棋子,体验“一定”“不可能”。 出示盒子,告知学生里面装的是棋子,让学生摸棋子,并记录。(指学生读活动要求。)汇报小组内统计出的数据,提问为什么摸出的都是白色的,为什么没有黑色的,为什么没有绿色的。请学生猜一猜,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可能会有学生猜到盒子里都是白棋子。最后把盒子中棋子颜色进行公示,表扬和肯定学生通过记录结果进行的大胆猜测。 (板书:一定不可能) 活动二:通过摸棋子(3黑3白),体验“可能”。 继续活动,取出活动一中的棋子,从头向里面放入3个黑色棋子3个白色棋子。小组合作进行,按照要求,组内同学一起猜测,轮流摸棋子,摸完棋子的同学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摸到这种颜色棋子的原因。教师巡视、参与各组操作,适时规范学生的描述语言。当组内成员都摸过棋子后,选取一组作汇报。 问题:1、任意摸一次会摸什么颜色的棋子?⒉为什么会摸出白(黑)颜色的棋子,能否摸出绿色的棋子,为什么? 在这里可能会有小概率事件产生,即:摸了6次,都是同一种颜色,这时教师及时地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在矛盾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再进行多次实验。渗透虽然概率是建立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的,但是实验的结果不等于就是概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数与形》参考教案

《数与形(例1)》参考教案 教学过程: 片段一:例1的教学 师(出示下图):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图中图2和图3各有多少个像图1这样的小正方形? 生:图二中有4个图一这样的小正方形,图三中有9个这样的小正方形。 师:同学们动动脑,尝试用算式表示出每个图中小正方形的个数。 生:图一:1×1=1;图二:2×2=4;图三:3×3=90 师:观察这几个图形与计算出的得数(1、4、9)。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从图一开始小正方形个数是在前一图基础上分别加3、加5。 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图中小正方形涂上不同的颜色进行演示。 师:如果我们把刚才同学们表示图中小正方形个数而列出的不同算式综合起来,会是什么样的呢? 师:在这里“形”能直观解释“数”的计算。同学们想一想,按照这样的规律“图四”会是什么样子?有几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同桌两人合作,仿照黑板上算式,一人说等号左边部分怎么写,一人说等号右边部分怎么写,有困难可以在草稿上画一画图。 学生合作交流,并利用规律完成例1下面题目。 师:观察例1中的这些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生1: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正好是每行或每列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生2:左边加法算式里的加数都是奇数。 生3:有几个数相加,和就是几的平方。 生4:第几个图形就有几个数相加,和就是几的平方。 师:根据这个同学的发现,想一想,第10个图中有多少个小正方形?第100个图中呢?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和思考,学习中我们利用计算求出了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反过来直观的图形也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了计算中各数的含义。 片段二:例2的教学 师(出示例2):观察这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生1:从左往右看这些分数越来越小。 生2:这些分数的分子都是1,分母都是偶数。 生3:从第二个数开始,每个数是前一个数的。 师:算式右边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你准备怎样计算这道题? 生:意思是按照这样的规律写下去,加数有无数个。我准备先求出前两个加数的和,再用和去加第三个加数,得数再去与第四个加数相加,依此类推。 学生尝试进行计算。 师:谁再来说说你加到了第几个加数,得数是多少? 学生汇报,板书:…… 师:观察这些算式的得数,你有什么发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