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电大《城市管理学》考试资料题大汇编附完整答案

2018年电大《城市管理学》考试资料题大汇编附完整答案

2018年电大《城市管理学》考试资料题大汇编附完整答案
2018年电大《城市管理学》考试资料题大汇编附完整答案

2018年电大《城市管理学》考试资料题大汇编附完整答案

一、填空题

1. 城市的集聚性包含了诸多要素,主要包括人口的集聚和经济活动的集聚。

2. 现代意义的城市管理,主要是源起于古典经济学的思想。

3. 《马丘比丘宪章》最大的特点在于表明了城市规划理论由“功能分区”向功能综合转变的强烈倾向。

4. 城市管理思想的演进很大程度上是循着城市规划思想的阶梯进行的。

5. 英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方案的提出,一般被看做是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开端。

6. 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

7. 城市政府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在城市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各部门如何实现其职能。

8. 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种形式。

9. 我国城市行政管理,实行“两级政权三级管理”体制。三级管理即市、区、街道。

10.随着信息技术和3S(GIS,GPS,RS)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使用,网格化城市管理已经成为国内外城市即时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11. 传统公共管理和新公共管理在管理手段上的区别突出表现在对私营企业的态度上。

12. 外部规模经济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达到,一种是地方化经济,一种是城市化经济。

1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方面的协调与统一。

14. 对中国来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必然要求。

15. 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体现在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两个方面。

16. 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战略依据、战略愿景、重点战略、战略措施和战略反馈五个部分组成。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开始初步形成了营销导向的地方发展战略观。

18. 营销城市要走出去,城市管理的工作重点要由生产管理转向形象管理。

19. 循环经济起源于工业经济,其核心是工业物质的循环。

20.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21. 现代城市规划的创始者本质上是一群社会改革家,虽然他们当时关注的是物质空间环境问题,但其思想的核心却是社会公正。

22. 土地利用的效益是指土地利用产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效益,三者是辩证统一的。

23. 土地用途管制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24. 城市基础设施就是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的一般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5. 基础设施能否市场化的经济技术标

准一般有两个,一是公共性的强弱,二是

可分割性的难易。

26. 城市经济管理中协调控制城市经济

活动的主体是城市政府,这是由城市经济

的特点决定的。

27. 城市经济管理的二重性是指它的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8. 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主要理论依据

是市场失灵论。

29. 在应对市场失灵时,政府通常采用

的手段包括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

30. 规制是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

的政府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管制者所

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

31. 城市人口数量是指城市区域内人口

的总数,包括常住人口数量和流动人口数

量。

32. 城市人口的数量增长,主要取决于

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33. 自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人口管理就

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管理模式和特点,

主要体现为居民户口和居民身份证管理、

计划生育管理的特殊控制政策,这些具有中

国特色的城市人口管理制度也在随着时代的

发展而变化。

34. 户籍管理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政府

对辖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控制和规划。

35. 公共住宅是由政府出资建造、国家

给予补贴、并具有一定住宅质量(条例本国

政府规定的最低住宅水准)的廉价住房。

36. 城市环境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城市

的自然环境;二是城市的人工环境。

37. 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始终坚持的一

个总原则是可持续发展。

38. 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

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

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

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放量、保

护环境的目的。

39. 将原因导向的城市管理思路用到城

市环境问题的研究上,可以发现,我们需要

从末端治理为主的环境保护走向发展源头导

向的循环经济。

40.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

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

早期代表。

41.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撤地建市,

市管县体制在全国广泛推行,这种做法的目

的是为了解决城乡分割、地市矛盾等过去存

在的问题,使中心城市更好地发挥地域中心

作用。

42. 城中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失去土

地以后无以为业。

43. 城乡关系发展的最高形式,是要达

到城乡一体化。

44. 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化和

农业产业化。

45. 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

化的核心。

46.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竞

争反映为各国核心城市的竞争,也表现为

区域之间的竞争。

47. 通过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规划来

协调区域发展中的各种空间和产业问题是十

分有效的方法。

48.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同一区域的

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

经济联系与合作,通过

契约和协定,形成一个跨越国界或地区的商

品、资本、人才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

济区的组织形式。

49. 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区域

发展的一体化。

50. Citistate不是一个行政边界,

而是一个组织边界、市场边界、信息边界、

社会边界,乃至生态与环境的边界。

51. 决策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

系的核心。

52. 从国外的一般经验来看,分级管

理、各负其责的从属性原则是各国突发事件

管理的普遍原则。

53. 对于突发事件而言,其涉及的内在

结构体系并非单纯的线性逻辑抑或平面关联,

而是一个包含决策、信息、执行、保障等

系统的四位一体的构架体系。

54.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第一原则

是迅速地阻绝传染,将可能性发生的危机

尽可能缩小。

55. 城市信誉危机突发事件处理,必

须首先注意启动停止策略。

二、选择题

说明:选择题中括号里面的内容即为选

项内容。

1. 城市往往在一个地区的(A、文化 B、

政治 C、社会 D、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代表和展示着人类文明的最新发展高度。

2. (D、信息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3. (C、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人类

社会中城市形成的直接原因。

4. 总体来看,古代城市的主要以(A、

政治功能 B、军事功能)为主。

5. 一般配认为,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包括

(A、人口的流动 B、总人口的增长 C、技

术进步 D、经济增长)。

6. (A、市人大 B、市政府 C、市委 D、

市司法机关)属于我国城市权力政治系统。

7. (A、市人大 B、市政府 D、市司

法机关)属于我国城市国家权力政治系统。

8. (A、市人大)在整个城市国家机关

中处于首要地位。

9. 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要有地方

(A、任免权 B、监督权 C、决定权 D、立法

权)。

10. 我国市民利益表达的主要途径或渠

道包括(A、个人联系渠道 B、代理人或代

表渠道 C、集团参与渠道 D、市民监督渠

道)。

11. 城市政府管理体制包括(A、市建制

体制 B、市政府构成体制 C、市行政管理

体制 D、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的内容。

12. 我国目前的建制市,就其下级行政

建制而言,分为辖区的市和不辖区的市,不

辖区的市一般是(A、县级市)。

13. (D、中共市委)在城市决策中处于

核心地位。

14. 市民参政包括市民的(B、政治参与

C、行政参与

D、社会参与)。

15. 以下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说法正确

的是(B、强调管理对象的外部化)。

16. 与传统的公共管理相比较,(A、市

场导向 B、结果趋向 C、绩效标准 D、顾

客导向)成为新公共管理的重要字眼。

17. 城市管理中存在的(A、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B、城市公共组织效率缺失 C、城市、区域之间竞争恶化)问题是囚徒博弈的结果和囚徒困境的表现。

18. 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A、竞争—合作分析方法 B、历史分析方法 C、政经社技分析方法 D、优劣机威分析方法)获取。

19. 在总体的战略愿景之下,城市发展战略还可以形成一定的发展目标体系,一般表现为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主要包括(A、生态环境指标 B、社会进步指标 C、生活质量指标 D、经济发展指标)。

20. 世界银行组织认为,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A、有竞争力 B、治理和管理良好 C、适于居住 D、银行依赖的)城市。

21. (B、需求型 B、供给型 D、资源型)属于初级城市发展战略观。

22. 构建敏捷城市,要做到(A、信息敏捷 B、人员敏捷 C、制度敏捷)。

23. 近代城市规划始于(B、英国)。

24. 行政法首要的和基本的原则(A、行政合法原则),它是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体现和具体化。

25. 土地利用规划一般应遵循(A、动态原则 B、协调原则 C、市场调节与计划控制相结合原则 D、效益原则)。

26. 现代城市成长管理从(A、美国)萌生。

27. 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A、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 B、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 C、保障和创造城市公正的社会环境)。

2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国家建设部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分为(A、城市总体规划 B、城市分区规划 C、城市详细规划)。

29.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C、20)年

30. 由于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建立处在逐步摸索的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A、城市存量土地供应失控 B、协议出让,政府让利 C、生地出让,效益粗放D、有地没人用,有人没地用)。

31. 我国城市空间成长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A、城市用地数量增长过快 B、城市新区开发的倾向严重 C、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D、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

32. 城市经济的一般功能是指城市总体的共同性功能,主要是以(C、第三产业 D、第二产业)为主导,为国民经济服务。

33. 城市经济管理具有(A、综合性 B、两面性 C、二重性 D、区域性)的特征。

34. 城市经济管理的方法包括(A、行政方法 C、法律方法 D、经济方法)。

3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具有(A、以“间接性”为主 C、以“经济性”为主 D、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特征。

36. 经济性规制主要针对(B、信息不对称问题 D、自然垄断问题)。

37. 经济性规制对象产业包括(A、自来水 B、交通运输和金融 C、城市燃气 D、电力)。

38. 社会性规制主要针对(A、外部不经济问题 C、非价值物问题)。

39. 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A、外

部性 B、公共物品 C、非对称信息 D、垄

断)。

40. 导致政府失灵的主要因素包括(A、

政府的低效率 B、政府赤字问题 C、政府

的自我扩张倾向 D、政府的行为动机)。

41. 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之前,对政府

行为的假设有(A、慈善模式 B、民主模式 C、

巨物模式)。

42. (D、增长型)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

中,老年人的比例小,幼年人口比例大。

43. (D、衰退型)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

中,幼年比例小,老年人口多。

44. 从地域特征和管理角度考察,城市

社区主要有(A、自然社区 B、功能社区 C、

法定社区)。

45. 从城市社区起源基础、产业和功能

的不同出发,城市社区可以分为(A、职业

型社区D、居住型社区)。

46. 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组成包括(A、

社区成员 B、社团性组织 C、企事业组织 D、

行政性组织)。

47. 根据我国近年来的情况,城市人口

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A、人口结构老龄化

趋势 B、文化结构的高层化发展趋势 C、就

业结构的服务化趋势 D、城市人口红利效应

正趋于减低)。

48. 自治型模式是社区主导、居民主动

参与、由下而上实施的社区管理模式,(A、

美国)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49. 政府主导型模式是政府主导、居民

响应参与、自上而下推行的社区治理模式,(D、

新加坡)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50. 城市环境具有(A、脆弱性 B、开

放性 C、人为性 D、复合性)的特征。

51. 城市环境保护的手段中(A、法制手

段)是根本保障。

52. 城市环境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

(A、治理方面的制度 B、监督方面的制度

C、排污检查制度

D、预防方面的制度)。

53. 城市环境管理治理方面的制度包括

(A、谁污染谁治理制度 B、排污权交易制

度 C、奖励制度 D、排污收费赔偿制度)。

54. 我国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包括

(A、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 B、技术水

平不高和经费不足 C、污染治理机制尚不健

全 D、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度不高)。

55. 我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重点

是(A、改革城市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环境

管理B、广开渠道,解决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的资金来源 C、加强政府对城市环境综合整

治的领导 D、把环境保护纳入城市建设总体

规划)。

56. 城中村产生原因主要有(A、投资主

体回避农村居民点以减少建设成本 B、交通

轴的效益衰变规律和灰色区的形成 C、农民

对被动快速城市化的回避 D、村镇经济发展

方式需要控制土地)。

57. (A、撤市(县)市区 B、撤村设

街 C、人口农转非)是未来区域中心城市行

政区划改革的方向。

58. (A、伦敦)大都市政府,成立于19

世纪末,是最早建立的大都市政府,开创了

大都市政府的先例。

59. 发达国家区域协调机构的特点是

(A、形式多种多样,且在不断调整 B、在

组织上更多采用合作、自愿参与和弹性的方

式 C、“政府”与“非政府”两类协调机构

逐步融合 D、受政党更替的影响大)。、

60. 根据区域协调问题的性质的差别,

区域协调可以分为(A、外部协调 D、内部

协调)。、

61. 总体而言,区域协调机构的组织方

式与运行机制可以分成(A、弱调控模式 B、

多元调控 D、强调控模式)。

62. 西方国家区域协调的弱调控模式以

(D、美国)为代表,实行联邦制,土地实行

私有化。

63. 西方国家区域协调的强调控模式以

(A、法国 B、荷兰 D、希腊)为代表。

64. 西方国家区域协调的多元调控模式

主要以(A、德国 B、英国 C、丹麦)为代

表。

65. (D、决策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

构体系的核心。

66. (C、保障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

构体系的支撑。

67. (C、预防)是突发事件管理最为重

要的功能要求,是重中之重。

68. (C、反应)是处理突发事件的主要

“舞台”。

69. 坚持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A、齐

B、实

C、准

D、快)。

70. 突发事件处理的一般程序包括( A、

预警系统的建立 B、危机应对 C、危机判

断D、确认危机来源)。

城市管理: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

经济、社会系统的运行为对象的治理活动。

2. 市人民团体:是指以表达和维护一定

阶层的群众的具体利益为基础,担负着部分

社会管理职能,起着依照各自的切身利益协

调社会各部门之间关系的作用,并按照一定

章程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的社会政治团体。在

我国城市特指市工会、市妇联、市共青团等

组织。

3. 市民:是指居住在城市所辖区域内,

持有本市有效户籍的合法公民。

4. 市民参政:是指市民个人或群体通过

一定途径和形式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提出各

种要求和建议(亦称市民的利益表达)

,向有

关部门进行检举揭发,行使选举、罢免、监

督等权利,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参

城市管理体制:是城市的行政组织结

制的总和。

6. 城市政府管理体制:是关于城市政权

机构、特别是城市政府的建制、地位、职能

配置和机构内外上下权力关系及运行机制的

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

7. 市行政地位:是指城市在国家的行政

区划级别中所处的等级和行政隶属关系。我

国目前的建制市分为四个层次,即直辖市、

副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

8. 市行政管理体制

:是指市的行政组织

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

城市政府职能:是指城市政府在依法

作用。从动态来看,它是城市政府行使职权、发挥作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10. 市政执行:是指城市政府以贯彻市政决策为核心的职务行为,是市政府和它的工作部门以及工作人员执行市政决策中枢的决策、指令和法律法规的过程。

11.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其管理和服务职能转移到网络平台上去完成,同时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并减低系统反应时间。

12. 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格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 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13. 规模经济:是指由于存在技术上不可分的资本投入,企业增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使得产出增加的比例超过投入增加的比例,产品分摊不可分性投入,从而产品平均生产成本 随产量的上升而降低。

14. 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有竞争力的、适于居住的、银行信赖的,而且治理和管理良好的城市。

15.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担负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

16. 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

城市营销:是指把地区视为一个市一个吸引人的产品,通过强化地方经济基础以及更加高效地满足和吸引既有的和潜在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产业、投资者、定居人口、观光游客和会议人士等)

,来主动营销地

经营城市:是指城市政府运用市场

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营运,以

循环经济:是指以可循环资源为来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

循环过程中,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

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一定时期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21. 土地利用规划:是根据土地开发利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历史基础与现状的特点、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等,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利

管理活动。

城市基础设施:就是为城市生产和和发展的基础。

23. 土地储备制度:是指政府依照法定程序,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对收回、收购、置换和征用等方式取得的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和储存,以公开招 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应土地,

调控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制度。

24. 城市成长管理: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针对城市空间规模扩展的控制和管理。

25.

城市经济功能: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所起

城市经济管理:就是城市政府运用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协调,以使城市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取得最大的城市效益。

27. 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

28. 规制:是指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政府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简而言之就是政府在微观层次上对经济的干预。

29. 城市人口:

是指居住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工作的非农业人口,包括拥有城市户籍的常住人口和在城市暂住

城市人口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对城理工作。

31. 城市财政管理:是指以城市政府为管理主体,以市政工作为主要目标的预算管理、税收管理、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管理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32. 城市社区:是城市中的社区,是指城市中被道路环绕的居住地段上,由有特定生活方式

并且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

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在市及市辖区为协同, 以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运用行政与法律、经济与教育、公德与情感等手段,合 理调配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提高社区成员的生存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34. 城市环境:是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

城市环境管理:指按照一定环境功

学技术等手段,协调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防止环境污染、维

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

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放量、保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作为为协调,达到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的系统

Citistate (城市联盟):是指由相会、经 济和环境上相对独立的贸易、商业和通讯区域。

39.

公共紧急状态:是指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

危机管理:是指组织对所有危机发取的行动。包括对组织面临的政治的、经济

的、法律的、技术的、自然的、人为的、管理的、文化的、环境的和不可确定的等所有

预算外资金:是地方财政或城市事参政管理制度的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自收自支,满

足各自特殊需要的财政资金,是下放财政权

区域规划:

是指在某个特定的地域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同一区域的经济联系与合作,通过契约和协定,形成一个跨越国界或地区的商品、资本、人才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的组织形式。

44. 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从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预测出发,做出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四、简答题

说明:① 下列题后的页码是指《期末复习册》中的页码,另有少数题目后的页码是教材中的页码,请注意。因有些题目在复习册或教材中有比较详细的内容,供参考。

② 第五部分论述题中的要点也可作为简答题的答案;反之,简答题的答案也可以作为论述题的要点。

1. 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P17 (1)城市日益成为现代弘经济活动的中心,成为人类主要的聚居地;(2)城市空间组合上发生了巨变,要求城市朝着高质量和多功能方向发展;(3)城乡融合,差别趋小。

2. 城市化浪潮的成因是什么? P18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2)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3)信息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3. 城市管理的必要性是什么? P18 (1)城市特性决定城市需要管理:城市具有相互联系性、复杂性以及开放性特性,这些特性从本质上决定了城市需要管理;(2)市场的不完备性决定城市需要管理;(3)管理、市场各司其职可以提高效能。

4. 城市管理的可行性是什么? P18 (1)城市管理能够产生绩效;(2)城市管理是需要成本的付费产品;(3

)城市管理

现代城市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P19 1)协调管理目标的前瞻性与持续性;(2)注重城市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与参与性;(3)注重管理决策的合法性和科学性;(4)培养管理方式的系统化与市场化。

6. 城市管理的政治性主体与参与性主体的关系是什么? P20

首先,城市政府作为权力的主要载体,由城市选民选举产生,因此政府必须满足选民的要求,然而政府可以运用的资源非常有限(通常是预算资金),不能单独完成增加就业、完善设施等任务,所以政府必须寻求与市场力的合作。

其次,企业、资本的所有者作为市场力的主要承载者,其最终目的是获得利润。他

们趋向于同政府合作,但前提是政府要采取各种方式吸引企业。这样,政府与企业就形成了“权钱政体”。这一联盟要受到来自社会力的制约。

最后,在特定的情况下,政府也要谋求与社会力的合作,从而抑制大企业意志的膨胀或者向中央政府施加压力,获得补贴与各路支持。这样就形成了“权力与社会力政体”,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这一联盟要因时、因情势发挥作用。

7. 治理具有哪些特征?P21

(1)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2)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3)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4)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8. 为实现“良好的管治”,城市政府和其他主体进行的行动应禀承哪些原则?P21

(1)良性参与;(2)遵守法规;(3)透明度;(4)响应;(5)舆论导向;(6)公正与宽容;(7)有效且高效率;(8)可计量的且财政可行的。

9. 城市政府管理体制包括哪些内容?P21

(1)市建制体制;(2)市政府构成体制;(3)市行政管理体制。

10. 街道办事处承担哪些职能?教材P59

(1)城市管理职能,如市容市貌、社会治安、民政管理等;(2)经济职能,即创办和主管经济实体;(3)协调职能,即协调辖区内单位之间、居民之间、街道与居民之间、街道与居委会之间的关系;(4)指导职能,

我国市民参政的内容是什么?

市民参政包括市民的政治参与、行政参与和社会参与等内容。

12. 电子政务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P24-25

电子政务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包括机构内部的工作流信息和从机构外部获取的业务信息;二是政府机构通过网络发布政务信息,供社会了解和使用,即政务公开;三是政府事务在网络上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处理。

13. 电子政府的基本特点是什么?P25

(1)是由信息、通信技术和法律支持的虚拟政府,具有跨地域、跨机构的特性,是在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建立的信息服务与办公业务体系;(2)电子政府的作用和目标是通过计算机网络,高效率地为社会和公众服务,履行政府职能;(3)电子政府建设与运行的结果将使基于工业化模型的大政府转化为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小政府,因而能够促进公共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机构精简、优化、重组。

14. 新公共管理具有哪些特征?P26

新公共管理的特征主要包括八方面的内容:(1)采取理性途径方式处理问题,在设定政策目标及阐明政策议题时特别强调战略管理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2)重新设计组织结构,使政策制定与执行相分离,并且对服务的传输都必须加入一个赋予责任的行政

单位;(3)改变组织结构,促进官僚体制更

为扁平化,授权给管理人员以利绩效目标的

实现;(4)依据经济、效率、效能等标准来

衡量组织成就;(5)改变现行政策,使公共

组织能被传统服务价值所支配的文化中,转

换成“新公共报务模式”,强调与市场及企业

价值相结合的文化;(6)运用人力资源管理

技术,淡化集体主义的色彩而采取个人主义

的途径,包括寻求动员员工的支持和承诺,

来持续地进行结构与组织的变革;(7)试图

建立一种弹性、回应性及学习的公共组织,

并发展一种将大众视为顾客、消费者及市民

的“公共服务导向”,公共服务不再由专业的

供给者来支配,而是以回应人民真正的需求

来提供公共服务;(8)以契约关系来取代传

新公共管理对城市管理具有哪些启

(1)培育多元主体共治;(2)对城市政

府职能重新定位;(3)管理手段上注重引入

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囚徒博弈结果和

(参见《复习

册》P30十一、现代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囚徒困

境现象有哪些?)

(1)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不足;(2)城市

公共组织效率缺失;(3)城市、区域之间竞

争恶化。

17.城市发展战略包括哪些内容?

P30-31

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战略依据、战略愿

景(战略目标)、重点战略、战略措施和战略

反馈五个部分组成。

18. 学习型政府组织具有哪些特征?

P34

(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意愿,即

组织的共同构想;(2)组织与各成员均善于

学习。这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3)组

织结构扁平化;(4)组织具备极强的自我创

造力;(5)弹性化的组织结构;(6)能够实

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3)

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

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1)效益原则;(2)市场调节与计划控

(3)动态原则;(4)协调原则。

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存在哪些问

P154-155

(1)城市存量土地供应失控;(2)协议

出让,政府让利;(3)生地出让,效益粗放;

(4)有地没人用,有人没地用。

22. 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哪些特性?教

P161-162

(1)地方公共物品性与效益的外部性;

(2)经营管理的垄断性与多样性;(3)建设

的同步性与超前性;(4)运行的协调性与系

如何对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

教材P174-175

为改变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现

状,在管理体制上应逐步实现转型,可以从

以下几方面着手:(1)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从事业型转向企业型;(2)使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从福利型转为营利型;(3)使城市基础

设施建设由保险型转为竞争型;(4)使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从人治型转为法治型;(5)城

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应当科学化。

24. 我国城市成长具有哪些特殊性?

P41-42

对比中西方当代城市化发展,在城市成

长领域至少包含五个方面的差异:

(1)城市化阶段差异:目前,主要的西

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已达70%以上,进入后

城市化发展阶段。而我国2008年的城市化水

平只达到44%,刚刚具备进入高速城市化进程

的一般性条件。

(2)城市化发展速度差异:西方国家已

经进入后城市化阶段,对多数城市而言,城

市化进程的速率已经放缓。反观我国,改革

开放以来经历了城市化加速发展过程,总体

而言,城市发展速度和城市化速度远高于西

方,我国同时面临过往城市化滞后的补课效

应和国际经验公认的高速增长的双重冲击。

(3)土地所有制基础差异:西方国家城

市土地多为私人所有,国有土地主要集中于

各种保护用地,城市政府拥有的土地则多以

城市公共用地的形式出现。而我国不存在土

地私有,城市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对于集

体公有的农村土地,国家也有比较强硬的征

用权。

(4)中西方城市行政基础差异:西方城

市推行的是代议制为基础的行政体系,而我

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选举体系与西方行政管

理体系具有很大的差异。

(5)市场化程度不一:西方市场体系相

对完善,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

从计划到市场的过渡中还留存有大量的问题。

25. 我国城市成长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

么? P42-43

(1)土地投放的规模、时序和区位;(2)

成长模式——内涵与外延;(3)功能分区—

—纯化或复合。

26. 城市经济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P44

)区域性;(2)综合性;(3)两面性。

我国城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

(1)制定和实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和计划;(2)不断改革和完善城市经济管理

体制;(3)不断调整和优化城市经济结构;(4)

有效控制城市生产力发展规模;(5)加强对

企业经济活动的间接管理;(6)规划、建设

和管理好市政公用设施;(7)注重全市就业

情况。

28. 解决土地市场的垄断和投机的措施

有哪些? P45

(1)制订法规,规范土地市场的进入;

(2)土地交易过程的管理,采用公开的方式

进行土地交易;(3)加强对土地使用的监管;

(4)直接干预土地市场的供求。

29. 城市财政管理的职能有哪些?教

材P211-212

城市财政管理除了具有地方财政的优化

资源配置、收入合理分配和稳定经济发展等

作用外,还有如下的具体职能:(1)筹集资

金;(2)合理安排支出;(3)综合平衡调节;(4

城市财政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1)预算管理;(2)税收管理;(3)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的管理;(4)预算外资金 城市人口管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1)树立人口意识,贯彻基本国策;(2)正确选择城市人口增长途径;(3)做好人口普查和人口预测工作;(4)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5)制定城市人口发展战略和规划。 32. 我国城市人口的运动趋势是什么? P47-48

(1)城市人口存量不断增大;(2)城市人口流量不断增大;(3)城市人口结构变化:根据我国近年来的情况,城市人口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下面几种情况:①人口结构呈老龄化趋势;②文化结构呈高文化发展趋势;③就业结构呈服务化趋势。

33. 我国城市人口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P48

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有着自身特殊的国情条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人口管理就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管理模式和特点,主要体现为居民户口和居民身份证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的特殊控制政策,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人口管理制度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34. 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有哪些? 教材P247-248

(1)行政性组织:主要是街道办事处及各政府主管部门在社区中的派出机构,如工商所、房管所、派出所等。(2)企事业组织:主要是社区中的各类生产、服务性组织,如工厂、商店、医院、学校以及物业管理公司等。(3)社团性组织:如社区居民委员会(实际上是半行政组织)、各类行业协会、街道共

(4)社区成员。 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1)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社区环境卫生管理;(3)社区卫生保健;(4)社

国外社区管理的典型模式有哪些? 根据政府与社会结合的紧密程度的不同,国外社区管理可以分为自治型、政府主导型和混合型三种模式。(1)自治型社区管理模式:是社区主导、居民主动参与、由下而上实施的社区管理模式。美国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2)政府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是政府主导、居民响应参与、自上而下推行的社区治理模式。新加坡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3)混合型社区管理模式:是政府——居民处于双重主导地位、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两种实施方式并行的社区治理模式。日本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37. 城市环境具有哪些特征? P55 (1)复合性;(2)人为性;(3)开放性;(4)脆弱性。

38. 我国目前的城市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哪些方面?

教材P261-262 (1)大气污染;(2)水污染;(3)固体

废弃物污染。

39. 城市环境管理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教材P264-267

(1)城市环境的国家标准管理;(2)制定环境发展战略;(3)城市环境规划管理;(4)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40.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教材P269-270

(1

)把环境保护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改革城市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环境管理;(3)广开渠道,解决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来源;(4)加强政府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循环经济3R 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1)减量化原则:①在生产中,制造厂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物质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②在消费中,人们可以减少对物品的过度需求。

(2)再利用原则:①在生产中,制造商可以使用标准尺寸进行设计,而不必更换整个产品。②在生活中,人们把一样物品扔掉之前,应该想一想在家中和单位里再利用它的可能性。

(3)资源化原则:①最合意的资源化方式是原级资源化,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②略为逊色的资源化是次级资源化,即废弃物被变

环境污染末端治理的局限是什么? (1)舍弃末端治理是问题发生后的被动做法,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污染发生;(2)末端治理随着污染物减少而成本越来越高,它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3)由末端治理而形成的环保市场产生虚假的和恶性的经济效益;(4)末端治理趋向于加强而不是减弱已有的技术体系,从而牺牲了真正的技术革新;(5)末端治理使得企业满足于遵守环境法规而不是去投资开发污染少的生产方式;(6)末端治理没有提供全面的看法,而是造成环境与发展以及环境治理内部各领域间的隔阂;(7)末端治理阻碍发展中国家直接进入更为现代化的经济方式,加大了在环境治理方面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43. 城市边缘区管理中现存的问题有哪些? P60

(1)发展建设无序,违法用地、违章建设现象普遍存在;(2)基础与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活环境质量较差;(3)经济收益主要依赖不断升值的土地及物业租赁,利益调控缺乏弹性;(4)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是刑事犯罪的高发区;(5)精神文明建设落后,社会文化层次偏低;(6)流动人口大量聚焦,是城市人口管理的“盲区”。

44. 城市边缘区管理中现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P60-61

(1)城乡二元管理体制造成的双重标准和管理漏洞是根本原因;(2)管理的理念仍停留在农村层面,导致了问题的复杂化和治理难度加大;(3)改制与后续管理衔接不够,造成改革不彻底或阻力较大;(4)在城市化扩展中对城市边缘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滞后。 45. 城市边缘区的管理原则是什么? P61

(1)更新观念,强化大都市整体意识;(2)加快改制步伐,理顺管理体制;(3)加强统一规划、建设,严格监督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4)推进小城镇建设,实行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双向城市化改造措施;(5)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

46. 城中村的成因是什么? P61

(1)投资主体回避农村居民点以减少建设成本;(2)交通轴的效益衰变规律和灰色区的形成;(3)农民对被动快速城市化的回避;(4)村镇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控制土地。 47. 城中村对城市建设管理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P61

(1)城市整体环境的恶化;(2)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远期更新成本的增大;(3)社会问题的滋生。

48. 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P63

(1)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需要;(2)“分久必合”——城乡复合系统发展的需要;(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49. 传统的封闭式城市发展思路的不足

有哪些? P66

(1)未能突破行政区隔的束缚严重限制城市发展;(2)未能全面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影响的相关利益主体;(3)强调城市自

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益处有哪些? 城市和区域协调发展意味着区域走向一体化,它至少有以下好处:(1)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壁垒消除,加快要素自由流通,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也有利于资源在更大地域空间的有效配置;(2)市场一体化会带来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各城市有更大的可能获得规模经济,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率;(3)一体化意味着城市内部竞争激化,迫使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开发利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又反过来会提升区域竞争力;(4)各城市在一体化的信息平台上更有利于研发和生产的结合,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机会增多,创新的成功率提高,产生分割状态下所不能得到的效果;(5)各城市以综合的力量,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来加强和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关系,更有利于融入国际市场;(6)一体化使各城市对区域培养出归属感,进而凝成一种合力,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7)一体化的区域把全球市场化为区域市场,有效地降低了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从而提升本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8)协调发展能使区域在经济与社会、环境之间取得平衡,维持地区的持续竞争力和魅力。

51. 如何判断紧急状态?

P69

判断紧急状态与否可以根据以下几个特征:(1)必须是现实的或者是肯定要发生的;(2)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3)阻止了政权机关正常行使权力;(4)影响了人们的依法活动,必须采取特殊的对抗措施才能

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的决策系统

P70-71

(1)制订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构建预案

储备库;(2)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程序、潜在范围和影响进行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预案或紧急处理导则启动危机处理过程;(3)进而导人对事件处理的意志,不断调整细化对事件的判断;(4)从而对事件的处理做出敏捷的、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的决策;(5)根据决策执行调整或重新制订决策以及总结突发事件运作绩效等内容。 53. 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的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P71 (1)适时、适度地发布警情和公示,让居民获取有益、可信、清晰、及明,有权威和具有安定效力的信息;(2)对突发事件的事前宣传;(3)信息系统还必须肩负多部门、多层次、多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任务;(4)信息系统还必须具有强化监控与即时反应突发事件特征性指标变化的功能,定期公布突发事件的现时状况,预测发生、发展及流行趋势,并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 54. 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的执行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P71 (1)执行系统必须保障能够迅速启动预案,对于首次出现的情况应能够迅速转化采取近似处理方案;(2)即时反馈执行结果,并通过信息系统向决策系统进行执行反馈;(3)处理,对执行中的短缺资源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至决策系统,采取替代或加大投入的方法来保障执行的绩效。 55. 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的保障系统的作用有哪些? P71-72 (1)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物质资源保障;(2)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非物质资源保障,如信息库、数据库、人才库等等;(3)提供

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贯彻“预 P72 (1)宣传教育;(2)准备预案。根据既有的和潜在的事件设立多重备选预案,缩短反应时间;(3)构建预警机制,推行公示措施;(4

)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使官、产、 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做到快速P72-73 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做到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快、准、齐、实”四个要点:(1)“快”,就是信息完整、准确和快捷,在此基础上,迅速召集突发事件处理队伍进行快速反应,赶赴现场处理;(2)“准”,就是接到报告后,特别是到达现场后,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和事态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准确判断,拟定强有力的针对性措施;(3)“齐”,就是对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要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方案、统一发布信息;(4)“实”,就是调查处理方案确定之后,分工负责,狠

城市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对的原则 P73 (1)建立科学的决策指挥体系和过硬的反应队伍;(2)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预警和信息发布平台;(3)提供城市空间规划建设保障,提供必要的应急避难场所并减少灾害损失;(4

)进行宣传教育,使市 城市事故灾难处理的原则是什么? (1)积极疏散救治,减少人员伤亡;(2)

加强日常安全管理,防患于未然;(3)积极努力创造安全空间,减少事故隐患 五、论述题(要点) 说明:① 这里仅提供要点;如要详细答案,请见中央电大的复习资料。 ② 本处论述题要点也可作为简答题的答案;反之,简答题的答案也可以作为论述题的要点。 1. 试述城市的哪些特性决定城市需要管理。(详见教材P14-15) 城市具有相互联系性、复杂性以及开放性特性,这些特性从本质上决定了城市需要管理。 2. 试述现代城市管理的理念与实践在哪些方面实现了标志性的转变。 (教材P22-23) (1)在管理理念上,由狭义的城市规划和市政管理向“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管理转变。 (2)在管理体制上,力求从局部管理向统筹管理转变。 (3)在管理对象上,城市管理呈现出由

试述我国城市政府职能具有哪些特P64-65) (1)广泛性;(2)服务性;(3)规范性;(4

(5)多样性。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

(详见《复习册》P32-34五、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潜在重点。)

(1)全面导入绿色GDP 、人文GDP 的目标绩效观。 (2)构建敏捷城市,提高城市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捷反应能力。

(3)全面导入循环经济。

4)重视突发事件管理。

试述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哪些特点。 P37-39) (1)综合性;(2)法治性、政策性;(3)

(4)长期性、经常性;(5)实践性。 试述我国城市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P40-41) (1)城市用地数量增长过快;(

2)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3)城市新区开发的倾(4)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 试述新条件下我国城市经济管理领 (详见教材P197-199) (1)构建适应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体制。

(2)导引城市产业结构合理、有序升级。 (3)筹谋解决结构性失业与总量过剩失 试述在处理社区自治组织和城市政 (详见《复习册》P54-55) (1)面向社区,重心下移的原则。 (2)事权下移,责、权、利配套的原则。

(3)以人为本,资源整合的原则 4)有利于扩大民主,依法自治的原则。 试述我国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 P55-56) (1)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

(2)污染治理机制尚不健全。 (

3)技术水平不高和经费不足仍是污染治理的强硬约束。

试述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详见《复习册》P57-58)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2)综合利用、化害为利。(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4)“三同时”原则。(

5)依靠群众、大家动手。(6)污染者负担原则。

除了上述原则以外,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还应始终坚持一个总的原则,即可持续发

试述引导城中村城市化的对策是什(详见《复习册》P61-63)

(1)从发展决策入手,进一步集中城市决策权;

(2)从城中村内在要求入手,启发、鼓励其自身进步;

(3)从体制入手,改革土地、人口与城市管理体制;

(4)从经济入手,将城中村纳入城市经济体系;

(5)从文化入手,针砭城中村弊端,弘扬城乡融合与现代文明;

(6)从法律入手,严肃处理城中村所滋生的违法现象;

(7)从组织人事入手,培养高素质的村镇领导人;

)借鉴其他城市处理城乡矛盾的经验。

试述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点。P64-65)

(1)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和“平均化”。

(2)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

(3

)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

(4)城乡一体化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即。

试述当前我国区域协调中迫切需要

(详见《复习册》P67-68) (1)产业的分工与合作。

(2)环境的治理与自然生态、人文资源保护。

(3)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和共享。 (4)共同的行为规则和标准的制定。 (5)区域整体形象塑造与创新网络构建。 附:

以下内容根据2016年6月17日中央电大网上公布整理(适用于纸质考试)。 一、期末考试的题型、题量及分值

1.填空题(5题,每题2分,共10分) 2.选择题(不定项选择10题,每题2分,共20分)

3.名词解释(2题,每题5分,共10分) 4.简答题(3题,每题12分,共36分) 5.论述题(1题,24分) 二、复习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概念 1.城市管理 2.城市管理体制 3.城市政府职能 4.城市营销 5.经营城市

6.循环经济

7.城市规划

8.城市基础设施

9.城市经济管理

10.预算外资金

11.城市人口管理

12.城市社区管理

13.城市环境管理

14.排污权交易

15.城乡一体化

16.区域规划

17.区域经济一体化

18.Citistate(城市联盟)

19.危机管理

(二)重点问题

1.现代城市管理的特征

2.我国市民参政的内容

3.城市政府的职能特征

4.新公共管理对城市管理的启示

5.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囚徒博弈结果和囚徒困境表现的问题

6.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重点7.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8.编制城市规划遵循的原则

9.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0.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11.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12.我国城市成长中的问题

13.我国城市经济管理的任务

14.新条件下我国城市经济管理领域的核心要务

15.城市财政管理的内容

16.我国城市人口管理的内容

17.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

18.国外社区管理的模式

19.在处理社区自治组织和城市政府各级相关机构的关系中,要注意遵循的原则20.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

21.城市环境管理的原则

22.循环经济3R原则的内容

23.环境污染末端治理的局限

24.引导城中村城市化的对策

25.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点

26.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益处

27.我国区域协调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8.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的决策系统的主要任务

29.在处理突发事件如何贯彻“预防为主”

的原则

30.对于突发事件而言,如何做到快速反应31.城市自然灾害应对原则

32.城市事故类灾害突发事件应对原则

2018年电大《城市管理学》考试复习资料汇集

一、填空题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开始初步形成了营销导向的地方发展战略观。

Citistate不是一个行政边界,而是一个组织边界、市场边界、信息边界、社会

边界,乃至生态与环境的边界。

分为超城市的和城际的两种类型。

城市政治民主化,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的本质要素,也是市政管理现代化的

基本标志之一。

城乡二元管理体制造成的双重标准

和管理漏洞是根本原因。

城市财政管理的具有公共性和地方性

城市成长管理是主要针对城市空间规模

城市的战略愿景

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

口的集聚和经济活动的集聚。

境;二是城市的人工环境。

杠杆和经济责任制的运用,调整城市

经济活动中有关各方面的经济利益,以达

到控制、协调经济活动的目的。

于城市经济是一种集聚性、综合性的

经济。

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

是指由于人口迁移而

构的变化而变化,并与城市自身的功能和吸引

启动停止策略。

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化和

农业

商品交换功能的人

留有足够的“预备队”

敏捷化程度,而这一点又必须以信息系

居民委员

20世纪90

年代在原有建制市的

第30条规定的中国行政区划中并没有这一

层次,但在我国市级行政区划中是一种客观

导致的城市化发展,

使市政的概念

20世纪中叶的阶段,

强调不断提升城市的生产能力,包括工业

产品、有形服务等多方面,从而提高城市

的综合竞争实力。

将个人利益表达纳入规范化渠道,

避免非

正式关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创新市民

利益表达方式的重要方面。

各国核心城市的竞争,也表现为区域之间

就是因为城市基本职能

的存在和强化,

导致城市的形成、发展和迅速生长,这是

PM10

(即可吸入颗

10微米)对人体健康危

害最大,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杀手”。

的制约城市发展的因素,妥善解决城市发

展的主要矛盾是搞好城市规划的关

键。

式,即在排污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允许企业

买卖排污指标,以经济杠杆促使企业主动

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

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

在评价政

府在与市场相互协作过程中的作用认为,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各国政府

应该向社会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物品。

政手段为主转向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

特别是重视公共政策的使用。

市政体制的本质是处理城市中统治阶级

城市人口逐渐增加,

至使城市无法满足城市人口对城市功能的

需要,出现了所谓城市病的问题。

城市公共住宅的

供求关系入手。

土地用途管制的最根本的核心任务是基

适的响应策略。

2004年已经超过40%。

实行

两级政权三级管

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

会、政府或法院,也不在城市的政党组织,

而在城市的商会

革家,虽然他们当时关注的是物质空间环

境问题,但其思想的核心却是社会公

一般认为,市政管理的主体是城市政府,

也包含一定的城市公共团体、组织和市民,

这是由市政公共管理的性质所决定的。

在人口学理论分析中,通常用城市 人口结

过程,也是逐步实现 城市化 的过程。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

少选,均不能得分)

( C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人类社会中城市形

成的直接原因。 (保障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支撑。 (撤市(县)设区、 撤村设街、人口农转非)是未来区域中心城市行政区划改革的方向。 (法国 、荷兰、日本、希腊)实行强调控模式。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伦敦)大都市政府:成立于19世纪末,是最早建立的大都市政府,开创了大都市政府的先例。 (美国)是最早面临“城市病”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探索市政管理理论的国家,同时,也是首创多种城市市政体制的国家。 (行政合理原则

)行政合理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不仅应事实清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范围内做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符合立法目的。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

50%的国家。

(预防)是突发事件管理最为重要的功能要求,

是重中之重,也是各个国家突发事件处理中最

为关注的焦点。

21世纪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城市化水

60%)左右。

预算管理、城市

税收管理 、预算外

范围经

可持续发展理论、规模经济、

集聚经济)。

(战略措施、战略反馈、

)组成。

优劣机威分析

、政经社技分析

)和获取。

行政手段、经济手

脆弱性、开放性、人为

谁污染

)。

地方公共物品性与

管理的垄断性与多样性、建设的同步性与超前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为主

社区成员、

产品、城市营销

)。

( 投资主体回避农

交通轴的效益衰

变规律和灰色区的形成、

农民对被动快速城市

村镇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控制土地。)

自然社区、功能社区、法定社区) 纵向协调、横向协调)

。 并非单纯的线性逻辑抑或平面关联,而是一个包含(保障系统、执行系统 、信息系统、决策系统)的构架体系。

形式多种且在不断调整、在组织上更多采用合作、自愿参与和弹性的方式、“政府”与“非政府”受政党更替的影响大)

于(30%~70%)左右,发展速度很快; 《行政许可法》这部法律的规定,

除(国务院、省一级人民政府、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其他国家机关包括各个部门一律不能设定行政许可。

当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70%以后才逐渐减速至平稳发展,我国正处在

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

就必须把握(齐、 实、

准、。

信息不对称问题、自

)。

人口数

产业构成、

行政管辖)区别于农村地区。

)的城市。

双向性、间接性、综

)的特征。 (任免权、 )。

(市行政管理体制、)。

(社会性、长期性 、不可分性、)的基本特征。

预警系统的危机应对、危机判断、确认危机来源)。

(水污染、 、大气污染)

。 (副省级市、县级市、)。

上海模式、)。 (消防、治安管理)

属于 美国)萌生。

中小学年)。

处理者、消费者、废物处理者、资源)。

。 增长型)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中,幼年

慈善模式、民主模式、巨物模式) (集团参与)

渠道是一种方兴

)。 市人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

市人大)

弱调控模式、多元调控、强调)。

军事、 政治)功能为主。 三、名词解释

Citistate

(城市联盟)是指由相同特征和功

能的城市和城镇环绕所组成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上相对独立的贸易、商业和通讯区域。

:是指政府组织纵向分作若干层级,

: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

: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

:是城市政府参与社会收入或产品定份额的社会产品过程中与社会各方面发生

是指以城市政府为管理主体,

以市政工作为主要目标的预算管理、税收管理、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管理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针对

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从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预测出发,做出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建设

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是指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

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是指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

:是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

指按照一定环境功能目标,运

用行政、法律、教育、经济与科学技术等手段,协调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防止环境污染、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一种措施。

是指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

下,以城市生态理论为指导,以发挥城市综合功能和整体最佳效益为前提,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总体上找到制约和影响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综合因素,理顺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的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用综合的对策整治、

财政学复习资料(0001)

财政学复习资料

公共物品 是指政府提供的,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其具有两个特征:1.非竞争性2.非排他性。前者是指增加消费,其社会边际成本为0;后者指在享受过程种,不排除他人从中获益。公共物品在享受过程种“无法分割,无法量化”,并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混合物品。 (“公共物品”与“公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外部效应 指在市场活动种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例如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其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 财政 1.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疆土范围内,在一定的色社会经济条件下,国家利用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强行参与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价值、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经济行为。 2.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之或国民收入来满足社会需求的收支活动。或者说,是政府从事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收支活动,并通过收支活动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以打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的

目标。 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2.收入分配职能:通过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表转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来达到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还优随产出增长而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的变化。 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 1.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的需要,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2017年 1 月中央电大专科《法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 1 月中央电大专科《法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2094 课程代码:00364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法学;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二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这段话中所体现的法学基本原理是(D)。 A.只有马克思主义法学才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 B.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 C.法在本质上体现着社会的共同利益 D.法律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2.亚里士多德曾经对正义作了一个著名的区分。他将正义区分为(B)。 A.程序正义与自然正义 B.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 C.自然正义与社会正义 D.制度正义与个人正义 3.某市《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若干规定》第4条规定:“餐饮业经营者不得以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名称、别称、图案制作招牌、菜谱招徕、诱导顾客”。这一规范属于(C)。A.授权性规范 B.任意性规范 C.确定性规范 D.逻辑性规范 4.下列有关判例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 A.判例法就是法院所作的法律解释 B.判例法奉行“遵循先例”原则 C.在大陆法系,判例法是一种基本的法律渊源 D.我国最高法院通过案例指导制度引进了判例法制度 5.区分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标准是,看一定的后果(B)。 A.是否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B.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 C.是否产生或变更法律关系 D.是否有法律意义 6.我国《刑法》第358条规定“组织他人卖淫或者强迫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1

2018年电大《英语II(1)》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电大远程网络教育大学英语B统考题库 一、交际英语 1、- Thank you ever so much for your lovely gift.- ________ A:Never mind B:I'm glad you like it. C:Please don't say so. D:No, It's not so good. 答案: B 2、Would you go to the concert with me?__________, but I'm very busy now. A:I'd like to B:Sure C:No problem D:Certainly 答案: A 3、- Thank you for inviting me.- ____________ A:I really had a happy time. B:Oh, it's too late. C:Thank you for coming. D:Oh, so slowly? 答案: C 4、- Hello, I'm Harry Potter.- Hello, my name is Charles Green, but _____________. A:call my Charles B:call me at Charles C:call me Charles D:call Charles me 答案: C 5、- Excuse me, could you show me the way to the nearest post office?- _________________ Oh yes! Two blocks away from here at the Green Avenue. You can't miss it. A:I beg your pardon? B:What do you mean? C:You're welcome. D:Mm, let me think. 答案: D 二、阅读理解

财政学期末复习题

1、从财政职能和公共产品的角度认识环境保护支出与政府的关系30 财政的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我国的财政担负着四个方面的职能,即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调控经济职能和监督管理职能。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政府职能,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政府职能反映着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是公共行政的本质表现。我国环境保护支出是政府履行职责的表现,在治理环境污染、促进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根据公共产品的内涵:环境保护支出属于公共产品的支出,环境保护属于对公共资源的保护,是公共产品。 政府有环境保护的职责,有对公共产品的保护职能,国家财政对环境保护支出属于对政府公共产品的支出。在我国政府已经开始构建环保支出与GDP、财政收入增长的双联动机制,确保环保科目支出额的增幅高于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并将新增财力更多地用于环境保护。如2012年环保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243143.8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8261.13万元,项目支出214882.7万元。据公共预算收支总表数据显示,环保部2012年部门公共预算支出逾37亿元。但是,就目前情况下,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环境保护,最终要依靠环境科技的创新和进步,这就需要加大对环境科技的投入。重要的依据是06年召开的科技大会,国务院颁布了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纲要特别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并将环境列为11个重点领域之一,并规划了方向。以上都说明了,政府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的职能,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支出。同时,也是政府通过对财政职能的履行,加大对环境保护公共产品类的政策倾斜,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积极履行对环境保护支出公共产品的财政倾斜。 因此从财政职能和公共产品角度来说:环境保护支出就是政府履行其财政职能的行为,是政府从宏观层面上对环境公共产品的保护,积极配置社会公共资源,履行环保职能,体现我国政府为人民谋福祉,为人民谋利益主旨,是负责任政府的体现。 2、谈谈你对课税原则的理解20分 我国税法的基本原则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课税法定原则。税收法定原则,又称税收法定主义、租税法定主义、合法性原则等等,它是税法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它是指一切税收的课征都必须有法律依据,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纳税人有权拒绝。税收法定是税法的最高法定原则,它是民主和法治等现代宪法原则在税法上的体现,对保障人权、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举足轻重。它强调征税权的行使,必须限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确定征税双方的权利义务必须以法律规定的税法构成要素为依据,任何主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均不得超越法律的规定,从而使当代通行的税收法定主义具有了宪法原则的位阶。。 2、课税公平原则。指纳税人的地位在法律上必须平等,税收负担在纳税人之间进行,公平分配,实质是按纳税人的收入多少来征税。包括两个方面:(1)税收立法公平原则。它是公平原则的起点,它确定了税收分配的法定模式,没有税法之公平,就没有税收之公平;。(2)税收执法公平原则,也称为平等对待原则,即税务机关在运用税法时必须公正合理,对于情况相同的人应给予相同的对待。 3、课税效率原则。指以最小的费用获得最大税收收入,并利用经济调控作用最大限度的促进经济的发展。税收的效率包括税收行政效率和税收经济效率两大方面。税收行政效率是通过一定时期直接的征税成本与入库的税率之间的比率而衡量,即表现为征税收益与税收成本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财政是以()为主体的一种经济行为。 2、从起源上考察,财政是伴随()的产生而产生的。 3、人类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两类不同需要是()和()。 4、以国家职能为标准,我国的财政支出一般分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其他支出六大类。 5、按对经济的影响不同,可将财政支出分为()和()。 6、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总投资都可以分为()和()。 7、()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 8、一般理解,税收公平包括()和()两个方面。 9、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的单位和个人。 10、征税对象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 11、()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 12、税负转稼的基本方式有两种()和()。 13、增值税条例规定,出口商品实行()。 14、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和()两种征收方法。 15、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对企业的()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16、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 17、国债发行需遵循的两个原则是()、()。 18、通过发行国债(),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现代国家的普遍作法。 19、以债券的流动性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和()。 20、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它的功能首先是反映()。 21、()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开始。 22、()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总结和终结。 23、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的制度。 24、完善()是完善分税制的重点。 25、市场经济下财政功能的正常发挥,主要取决于()的适当运用。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在发挥职能、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过程中,政府的权力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2、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3、财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4、社会公共需要总是采取公共提供的方式来满足。() 5、转移性支出在稳定经济方面可发挥较大作用,而购买性支出则在收入分配方面发挥较大作用。() 6、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理财观,两者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 7、财政支出的绝对量指标与相对量指标,总能一致地反映政府规模的变化情况。() 8、政府投资性支出属于生产性支出。() 9、政府投资应追求社会净效益的最大化。() 10、社会保障具有受益的普遍性,其目标是保证社会成员较高的生活需要。() 11、国家凭借政权征税,体现国家意志,可以不受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限制。()

电大_法理学期末考试单选题参考资料

单项选择 【法字打头】 1. 法律调整是一种(B.规范性调整)。 2. 法的社会本质归根结底取决于(C. 经济基础的性质)。 3. 法律规范中关于该规范适用的条件的部分为法律规范的(A.假定)。 4. 法的创制的结果是(C.产生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规范)。 5. 法理学与部门法的关系是( A. 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6. 法的第三层本质是(C.法的内容决定于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7. 法制和法治是两个( B.不同)的概念。 8. 法的创制是( A.制定新的法律规范的活动) 9. 法律、法规中关于该法何时开始生效的规定,属于(C.原则性规范) 10. 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11. 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参加者的( A.意志行为) 12. 法院依法对案件作出判决的行为属于(D.法的实施) 13. 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B.国家的形成) 14. 法的体系的基本因素是( C.法律规范) 15. 法是一种抽象的、一般的规定,它的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别的人,它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法的这一 属性属于(B.法的概括性)。 16. 法律编纂(C.是对内容进行变动的一种立法活动)。 17. 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B.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18. 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不包括(C.我们在分析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时,不但要根据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来判断,还要加 上自己的主观判断)。 19. 法律程序的设计原则的确立应考虑( A.应限定其数量的多少,不能使法律程序过于泛滥 )。 20. 法律移植和法律继承的前提是(A.法律变革)。 21. 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都有程度不同的联系,其中与(A.经济)的联系是最根本的联系。 22. 法形成的标志是(B. 国家的最终形成)。 23. 法律规定了所有权制度、分配制度、债权制度、税收制度、遗产制度等,国家根据这些制度分配社会财富,体现了法的 (B分配性价值 ) 24. 法的第三层本质是(C.法的内容决定于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 25. 法制和法治是两个(B.不同)的概念。 26.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不包括(D.法律后果 )。 27. 法律调整是一种(B.规范性调整) 28. 法律文化的的载体是(B.法律现实 )。 29. 法和国家产生的过程是(C.同一历史过程) 30. 法作为法所固有的、满足主体法律需要的价值是(C.法律价值 ) 31. 法理学与部门法的关系是(A. 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32. 法的社会本质归根结底取决于(C.经济基础的性质) 33. 法律规范中关于该规范适用的条件的部分为法律规范的(A.假定) 34. 法律意识的对象是(C法律现象 ) 【下列打头】 1. 下列属于法的适用的有(D.法院冻结某一公司的银行帐户)。 2. 下列对法律作用、法律目的及其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C.法律功能的实现当然包括法律目的的实现,因此功能与目的 实际是一个范畴)。 3. 下列对法律解释规则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本世纪以来,随着法治的不断发展,在法律实践中法律解释的作用愈发 重要,对法律解释应该大力提倡,没有必要进行任何约束 )。 4. 下列有关法律的形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法律的形式仅仅指法的效力形式)。 5.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C.我国长期以来受儒家“重利轻义”的影响,人们的追求正义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受到严重 压抑和扭曲,现在我国的立法应当承认并保障人们的正义感,从而鼓励人们为精神文明奋斗)。 6.下列对法的作用、法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B.法的作用是法具有生命力的内在依据,也是法的功能的基 础或前提,如果没有法的作用,就不可能有法的功能)。 7.下列对监督程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我国在监督程序立法方面已经日趋完善,许多问题均有法可依,一部专门的

2018年最新电大英语I(4)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全 (1)

第一部分交际用语 对与错 (B)1. -Where did you go for your holiday?-Two years ago. (B)2.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evening?-I went there with some friends. (A)3.-Hello, Xiaoyan. How was the party?-Hi, Jack. We had a great time. (B)4. -Is there a bank near here?-Yes. I saw him this morning. (A)5. -How do you like the film?-Jt's very good. I like it. (B) 6.-Do you like your job? -I'm a nurse. (A) 7.-Have you been to America?-I've never been there but I hope to go there in the future. (B) 8.-Where did you go for your holiday?-Two years ago. (A) 9.-Hello.Is that Ivydale Guesthouse?-Yes,it is. Can I help you? (A)10.-Have you had a good day? -Yes,but I'm very tired. (B)11. --Is there a bank near here?--Yes. I saw him this morning. (A)12.--What does he look like?--He is tall and thin. (B)13.--Where did you go for your holiday? --Two years ago. (B)14.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evening?--I went there with some friends. (A)15.--How can I book a cheap hotel?--If I were you, I'd phone a travel agent. (B )16. –Shall we go to a restaurant--See you later. (A )17. -What would you like to have?-An orange juice, please. (B )18. -Where did you go for your holiday?-Two years ago. (A )19. -What time will the next train leave?-At 8.19. (B )20.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morning?-I saw a film with my son. (B)21. –How is the weather today?--I’m fine, thank you. (A)22. -what does he look like?-He is tall and thin. (B)23. -Can I help you?-Nice to see you. (A)24. -What’s your job?-I’m a nurse. (B)25. -Shall we have something to eat before we go?-Nice to meet you. 以下100题请仔细阅读答案,参照上述类型题,然后对照选项,给出Right or Wrong 的选择。 1. --- Your friend Sally phoned you this afternoon.--- What did she say? 2. --- Have you ever tried sailing? --- No. I’d like to try . 3. ---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evening?--- I’m going to meet some friends 4. --- Is there a bank near here?--- Yes. There is 5. --- What time will the next train leave?--- At 8.19 6. --- Where did you go in China?--- I went to Xi’an and Guilin 7. --- Have you been to America?--- Yes. I went there last year 8. --- Why do you come to live in China?--- Because I got a job here. 9. --- (What’s your job )?--- I’m a journalist. 10. --- Are you ready to order?--- (Yes. I’ll have a steak, please) 11. ---(When did he go to America)?--- Two years ago. 12. --- (Are you married)?--- Yes, I am. 13. --- What did you think of the film?--- (I thought it was really great ) 14. --- Are you ready to order?--- (Yes. I’ll have a chicken salad please ) 15. --- (Are you ready to order )?--- Ice cream for me please. 16. --- Are you ready to order?--- (Could I have a glass of wine please?)

财政学考试重点知识

导论:简略的财政概念: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 财政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区别: 1、公共财政预算决定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公共财政直接决定于公共选择过程,政府只是代理执行。 国家财政的预算强调政治权力的作用,并不具有必然的公共性。 2、公共财政的收入是基于公共权力,主要通过税收征集收入。 国家财政的收入即可通过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资产收益取得收入,也可依据公共权力和收费取得收入。 3、公共财政支出是提供公共商品。 国家财政支出可能(甚至主要提供)私人产品。 第一章 市场失灵:指市场经济中存在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或不足。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6)偏好不合理 (7)市场不完全 (8)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 外部性:指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市场价格意外的方式影响他人福利的情形。 政府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政策 政府干预失效: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对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过程中,由于政府行为自身的局限性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而产生新的缺陷,进而无法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的情景。 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性(4)政府机构和公共预算的扩张。

政府的寻租活动:通过政府管制的寻租、通过关税和进出口配额的寻租、在政府订货中的寻租。 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实现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效率配置的功能。 2、收入分配职能: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对市场机制形成的收入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和增长的职能 4.从我国财政支出看财政维护国家的职能(政治职能) 洛伦兹曲线: 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曲线越弯,收入水平越不公平。 基尼系数:G=A/A+B 0

(整理)AA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公共产品:是指由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和服务。 消费税:消费税是在对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的一个税种,主要是为了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消费税是国家为体现消费政策,对生产、委托加工、零售和进口的应税消费品征收的一种税。) 购买性支出:是指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再分配活动。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型再分配活动。 拉弗曲线: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 社保支出:是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指国家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并包括非财政经费安排的社会保障支出。其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保险支出和社会福利支出(含社会救济支出或社会补助支出和社会优抚支出)两方面。 财政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开支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支出减少,这样就减弱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作用。 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承担的税收负荷,亦即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应交纳的税款,简称税负。 瓦格纳法则:是指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就要求保证行使这些国家职能的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即随着人均收入提高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相应提高。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税务代理人:指具有丰富的纳税事务工作经验和较高的税收、会计专业理论以及法律基础知识,经国家税务总局及其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批准,从事税务代理的专门人员及其工作机构。 国债: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集中和分配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生活得主要财政机制,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

电大《法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法理学与部门法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2、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国家的形成)。 3、不属于法的调整性职能的活动是(偿还债务)。 4、不属于法的保护性职能的活动是(依法纳税)。 5、划分法系的决定性标准是(法的传统)。 6、大陆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7、英美法系是以(英国法)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8、在侵权行为法方面,自由资本主义的过错责任原则被当代资本主义的(严格责任原则)代替。 9、保证社会主义法实施的方法是(说服教育和必要的强制相结合)的方 法。 10、既是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又是违法的行为有(结伙打架)。 11、“凡法律所不禁止的,都是允许”的原则适用于(一般允许型)的法律调整。 12、“凡法律所不允许的,都是禁止”的原则适用于(一般禁止型)的法律调整。 13、下列哪些不能作为法律调整的对象:(自然过程)。 14、要求人们承担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的调整方法,被称为(禁止)的调整方式。 15、下列哪种关系在客观上要求法律来调整:(人身关系)。 16、法的创制是法的形成的(结尾)阶 段。 17、(保护性规范)是规定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的规范。 18、(授权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有权自己做出某种行为,或要求他人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19、(禁止性规范)是指禁止人们做出一定行为,即承担一定消极不作为义务的法律规范。 20、(法规清理)是指有关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加以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 21、(法规汇编)是指在不改变法规内容前提下,将规范性法律文件按涉及问题的性质或按发布时间的先后顺序予 以排列,汇编成册。 22、(法典编纂)是一种法的创制活动,它必须由立法机关按照职权范围和法 定程序进行。 23、下列属于法的适用的有(法院冻结某一公司的银行帐户)。 24、《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办法》属于(行政解释)。 25、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是(学理解释)。 26、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 法》施行后,原先制定的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组织法失去效力。这属于(默示废 止)终止生效。 27、不在全国范围内生效的法律是(《香 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28、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指(主体、 客体和内容)。 29、法律关系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 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 为(行为能力)。 30、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必要条件是 (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31、(做出肯定行为的权利)是一种积 极行为的权利,处于权利的中心位置。 32、公民的名誉属于法律关系客体中的 (人身利益)。 33、对于甲来说,属于法律事件的法律 事实是(甲的父亲的病故)。 34、法律关系产生的具体条件是(法律 事实)。 35、违法行为是指(一切具有社会危害 性的有过错的不合法的行为)。 36、(社会危害性)是违法的最本质特 征。 37、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 罚条例》的行为,是属于(行政违法行 为)。 38、故意或过失是(违法的主观方面)。 39、承担违宪责任的主体是(特定国家 机关及其领导人员)。 40、在我国,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是(国 家检察机关)。 41、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 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有错误, 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法院再审。这种法 律监督称为(审判监督)。 42、我国法律监督的重点是(国家机关 创制法和适用法的活动)。 三、多项选择题 1、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法律行为、 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法律文化)等法 律现象。 2、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法、法律现 象及其规律、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3、属于理论法学的是(法哲学、比较 法总论)。 4、法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是(道德、 宗教)。 5、习惯靠(传统、惯性、社会舆论) 保证实施。 6、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基本形式是(制 定、认可)。 7、法是(一种规范、由国家制定或认 可的规范、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 范、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8、法的保护性价值实现的方式是(惩 罚犯罪、恢复被侵害的权利)。 9、法与利益的关系正确的是(利益是 法的创制的初始点、利益是法的实现的 动力和归宿、法确认、协调、实现利益、 法的实现就是法所保护的利益的实 现)。 10、法制包括(现行法律规则、法的运 行机制、法律文化传统、法学教育与研 究)。 11、勒内·达维把当代各国法律划分为 三大法系,即(大陆法系、英美法系、 社会主义法系)。 12、基本的法律调整的方式有:(积极、 允许、禁止)的调整方式。 13、下列哪些不能作为法律调整的对 象:(科学研究的自然现象、自然现象 发生的过程、大规模的社会过程)。 14、下列哪些能够作为法律调整的对 象:(财产关系、劳动关系)。 15、一般可以把法的制定过程分为两个 阶段,即(准备阶段、确立阶段)。 16、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法律规 范在逻辑联系上是由哪些因素或部分 构成的。一般认为,法律规范的逻辑结 构包括三个因素,即(假定、处理、制 裁)。 17、法律规范按其职能和专门化,可以 分为(调整性规范、保护性规范、专门 化规范)。 18、按照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调整性 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 范、积极义务性规范)。 19、根据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即法 律允许执法机关、执法人员进行个别调 整的程度,法律规范可分为(绝对确定 性规范、相对确定性规范)。 20、按照是否允许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当事人)依法自主调整进行分类,法 律规范可分为(任意性规范、强行性规 范)。 21、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主要有三 种方法,即(法规清理、法规汇编、法 典编纂)。 22、法的适用的主体有(国家机关、国 家授权的社会组织)。 23、法的适用结果有(产生权力义务关 系、变更权力义务关系、消灭权力义务 关系、实行法律制裁)。 24、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的 含义包括(法律无差别地适用于全体公 民、公民平等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依 法保护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追究 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 25、在我国,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有几 种情况,它们包括(法律自公布之日起 生效、法律本身规定了生效的具体时 间、法律本身规定了其生效时间取决于 其他法律的生效实行)。 26、在局部区域生效的法律是(地方性 法规、民族自治条例、地方国家机关制 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27、《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 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范围的规定》属 于(司法解释、检察解释)。 28、下列属于立法解释的有(全国人大 常委会对自己制定的法律所作的解释、 国务院对其主管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

18年电大英语2形考答案

一.listening(一)Listen and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听录音,选择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目1Peter (). 请听录音:选择一项: A. finished work a short time ago B. is still working C. finished work a long time ago 正确答案是:finished work a short time ago 题目2You (). 请听录音:选择一项: A. can’t smoke in your office, but can smoke in the canteen B. can’t smoke in the canteen, but can smoke in your office C. can’t smoke anywhere 正确答案是:can’t smoke in the canteen, but can smoke in your office 题目3The dog (). 请听录音:选择一项: A. bit both Mary and Peter B. only bit Mary C. only bit Peter 正确答案是:only bit Mary 题目4The chef ()when the speaker saw him. 请听录音:选择一项: A. finished making the pizza B. was making the pizza C. was going to make the pizza 正确答案是:was making the pizza 题目5The speaker (). 请听录音:选择一项: A. is asking a question B. is giving information C. is offering to do something 正确答案是:is asking a question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财政学期末复习

财政学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1、市场失灵:市场配置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而现实市场 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些我们统称为市场失灵。 2、外部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产品或服务具有外部效应,即产品或服务对生产 者或购买者以外的其他人产生的影响。 3、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 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课本)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公众共同受益,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PPT) “公共物品是这样一些产品,不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他们,它们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开地散布到整个社区里;相比之下,私人物品是这样一些产品,它们能分割开并可分别地提供给不同的个人,也不带给他人外部的收益或成本。公共物品的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萨缪尔森 4、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 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利。(课本) 非排他性(nonexcluding)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外是不可能的或成本很高的。如:国防、灯塔(PPT)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5、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一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 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等于零。(课本) 非竞争性(nonrival)是指在消费过程中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受益者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PPT) 6、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定义见1。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垄断。市场效率是以完全自由竞争为前提的,然而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之后,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问题,这时就会形成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而信息不成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成本和效益内在化,产品生产者要负担全部成本,同时全部收益归生产者所有。外部效应就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配置效率;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同样市场竞争也不可能形成理想的配置效率。外部效应的典型例子是“公共物品”,因为大部分“公共物品”的效益是外在化的,市场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灵的。

财政学复习资料-重点讲解学习

财政学复习资料-重点

1财政: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的分配活动, 2市场失灵:现实的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与不足 3外部性: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 4纯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 5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6消费的排他性:指产品一旦被供给,不能将任何人排除在该产品的消费之外 7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产权界定不明确或界定不当 8庇古税:通过使卖者支付与每单位产出的边际外部成本相等的费用来实现负外部性的内部化 9公共选择:指人们通过整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从而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决策的一种机制或过程,它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机制 10投票悖论:虽然单个个人的偏好是一致的,但在多数票规则下却得不出一致的集体偏好11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向企业和个人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12转移性支出:是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平目标,单方面对居民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无常财政拨款,不以获得同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作为补偿,受益者得到财政的转移资金后也不需要返还给政府 13瓦格纳法则: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国家职能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政府经济活动不断增加,所需的公共支出将不断增加 14财政投资性支出:也称为财政投资或公共投资,是以政府为主体,将其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中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一种集中性,政策性投资 15现收现付制:是指以横向平衡原则为依据,以当期正在工作的所有人的缴费来支付现在保险受益人开支的制度 16财政补贴:是指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财政分配,向特定的企业或私人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 17支付能力原则:政府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相联系 18税收收入效应:对消费者表现为国家征税之后会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的购买量,而居于较低的消费水平。对生产者表现为政府课税之后会使生产者可支配的生产因素减少,从而降低了商品的生产能力,而处于较低的生产水平。 19税收中性:不对纳税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产生任何影响 20次优税收:是指在满足政府一定收入规模的前提下,课税所导致的效率损失或超额负担最小 21宏观税收负担:亦称总体税负,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在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中,以税收形式集中的收入总额。 22公平定价: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产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23债务负担率:是指当年国债累积余额占GDP的比例

2016年 1 月中央电大专科《法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年 1 月中央电大专科《法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2094 课程代码:00364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法学;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单项选择题 1.最终决定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的社会因素是该国的(D)。 A.文化历史传统 B.阶级力量对比 C.政权组织形式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2.我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对该条文的如下理解,正确的是(D)。 A.该条文体现了国家政策,也是保护性法律规范 B.该条文只是政策性规定,并不具有法律效力 C.该条文是授权性规则,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权 D.该条文是法律原则,也体现国家的基本政策 3.区分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标准是:查看相应后果是否(B)。 A.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B.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 C.产生或变更法律关系 D.具有法律上的意义 4.关于法系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大陆法系在世界上的影响最大 B.英美法系在世界上的影响最大 C.大陆法系以民法典最为典型 D.英美法系以民法典最为典型 5.在我国的立法体制中,有权公布法律的主体是(A)。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总理 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D.全国政协主席 6.在我国,狭义的法律是指(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法律文件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法律和发布的决定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制定和发布的所有决定 7.法与宗教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可能有的情形是(D)。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