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京雄安新区设立的重大意义——经济发展专题党课讲稿(24页)

北京雄安新区设立的重大意义——经济发展专题党课讲稿(24页)

北京雄安新区设立的重大意义

(党课讲稿)

前言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来取得重要进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多以来的进展,我想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是从政府层面,主要是政府主导积极推进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重大的举措以及取得了哪些进展;二是从市场角度,在市场导向下企业作为主体,出现了哪些新的动向,在资本融合、产业协同方面特别是在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我结合一些大数据对这些进展作了一些初步分析,把一些研究成果和大家共同分享。

(一)政府层面分析

一是完成了区域总体规划以及12个专项规划。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为了落实顶层设计,相关部门相继研究和出台了12个专项规划。

二是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关键环节。北京作为主要推动者,做到了疏控结合、有序推进。

第一个措施是制定和实施了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在增量上实行严控。全市的禁限产业比例达到了55%,城六区达到了79%。

第二个措施是在存量上进行有序疏解。截止到2016年年底,已经累计退出制造业企业1341家,调整疏解了350家商品交易市场。通过增量限控、存量疏解,北京市产业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2016年年底,北京市产业结构出现了“三升三降”的特点。“三升”是金融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科技服务业这三类行业新增市场主体数量明显增加;“三降”是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这三类行业新增市场主体数量明显下降。第三个措施是为了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正在积极推进。第四个措施是部分教育医疗资源也有序向外疏解。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化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都在采取措施,有的在寻找新的校址,有的在谈合作,有的新校址正在建设中。有一些医院,像天坛医院、同仁医院、友谊医院、北京口腔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人民医院等,或者是到外面建分院,或者是合作办医院,都在积极推进。

三是从整个京津冀来看,在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都有积极进展。在交通方面,相继出台了轨道交通、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规划,交通基础设施正在积极建设。在生态领域,京津冀生态安全体系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联防联控,特别是在生态制度建设方面也在积极探索。按照规划要求,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水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排污权交易市场等在京津冀要率先进行探索、进行试验。在产业转移对接方面,由

政府主导的一些大项目也在积极落户河北、天津。比如,北汽集团在沧州投资74亿元建设沧州北京现代四工厂,并有一些配套企业也同时入驻。另外,北汽还在张家口建设“福田汽车城”。生物医药产业园整体搬迁到沧州,50多家北京企业落户沧州。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在积极建设。首农集团投资的河北三元工业园正式投产。

四是研究和制定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比如,明确了税收转移分享机制。对疏解非首都功能涉及的产业给予税收支持政策,减免税费,明确企业因疏解转让房地产可免征房产税和土地增值税。研究调整了新增产业禁限目录涉及行业税收优惠政策。如,建立市对区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与人口调控政策挂钩机制。

(二)企业大数据分析

由市场导向的企业在协同发展方面特别是在产业协同方面出现了哪些新进展?我主要是运用京津冀大数据研究中心的企业大数据,对三年来,特别是在2014年到2016年10月份期间,三地企业相互投资以及联合创新等方面出现的新动向、新进展,作了一个分析。这些都是全样本的企业数据,可以在侧面反映市场导向下的企业行为和动向。

我们运用企业大数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个初步的结论。

第一,京津冀的企业实力明显增强,企业注册资本增长了近

5成。截止到2016年10月份京津冀在营企业总数已经达到262.4万家,企业注册资本总量达到37.33万亿元。与2013年底进行

比较,增长了11.96万亿元,增量相当于原来资本总额的47%,增长了近5成。在新增资本总额中,北京企业增加最多,达到7.26万亿元,占新增资本总额的60.7%。

第二,三地互投非常活跃,增长迅猛,特别是北京,已经成为资本净流出地。我们监测了这样一个指标——三地相互投资,在这里面我们扣除了北京企业对当地的投资、天津对当地的投资、河北企业对当地的投资,仅看三地互投。2014年到2016年10月,京津冀三地相互投资总额达到3500多亿元。其中,北京对天津、河北的投资达到2700多亿元,占三地相互投资总额的76.7%。这反映出北京已经成为主要三地互投的推动力量,促进了三地资本融合。

如果我们从每一年的投资额来看, 2014年显然有一个明显的上升,2015年更是迅猛增长,2016年我们只监测了1到10月份,如果再把后两个月加上去的话,也是一个明显的迅猛增长。总体上来看,三地相互投资非常活跃,而且增长迅猛。另外,北京已经成为三地互投的资本辐射中心。如果逐年来看,2014年北京对天津、河北的投资占三地互投总额的58.93%,2015年就达到了80.81%,2016年达到了82.58%。北京已经是一个资本的辐射中心。特别是北京在这三年中从天津、河北吸资仅占它对两地投资总额的1/5,说明北京已经成为一个资本净流出地,在推进三地资本融合、资本相投中起着关键作用。

第三,联合创新已经形成新动力,北京发挥核心带动作用。

三地联合创新,我们主要监测了两个指标:一个是三地联合专利申报量,另一个是三地联合专利授权量。从2014年以来,三地联合创新增长非常迅猛,北京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北京主导下,北京和河北联合申报专利数量占50%以上,北京和天津联合申报的数量占40%多,而且从2014年开始陡然上升,2015、2016年保持着高位增长。

第四,资本流向体现出明显行业倾向并有明显的投资热点地区。以2015年为例。2015年,北京对天津的投资主要倾向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研发环节,以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为指向,投资额占当年北京对津冀该环节投资总额的75%以上;另一个是资本环节,主要以现代金融服务业为指向,投资额占当年北京对津冀该环节投资总额的93%以上。北京对河北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环节上,以制造业为指向,大体上占当年北京对津冀制造业投资的62%多。从空间上来看,也有明显的热点地区。我们仍然以2015年为例,北京对天津的投资主要投向了两个地区:第一是滨海新区,投资额占当年北京对天津投资总额的百分之八十三点几;第二是武清,投资额大体上占当年北京对天津投资总额的百分之6点多,两地之和占北京对天津投资的九成。北京对河北的投资在2015年主要流向了四个城市:唐山、石家庄、廊坊、保定,资本额占当年北京对河北投资总额的百分之八十一点几。天津对河北的投资2015年主要流向了秦皇岛、保定、衡水。而河北对天津投资的百分之九十二点几也投向了滨海新区。这些投资热点地

区基本上处在京津冀的滨海地区,像滨海新区、唐山,再一个就是处在轴上,有京津发展轴(北京-廊坊-天津)、京保石发展轴(北京-保定-石家庄)。

第五,分工格局基本形成,产业层次越来越明朗化。从三地排在前两位的行业可以看出,现在各地的产业倾向。北京位居前两位的行业是租赁商务服务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这反映了北京大体上处在产业链的研发环节和销售环节上。我们都知道,在微笑曲线中,研发和销售都是高端环节。天津位居前两位的行业是金融业和租赁商务服务业,大体上处在产业链的资本环节和销售环节上。河北居前两位的行业是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大体上处在制造环节,在微笑曲线中是利润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

从吸资的重点来看,我们也发现了京津冀三地转型升级的步伐正在加快。北京吸资的三个重点领域:科技、租赁和商务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反映了北京的产业层次进一步向高端化方向发展。天津吸资重点是先进制造和现代金融,反映了天津的升级步伐在明显加快,从制造业来看,向高端制造、高端装备方向发展,主要包括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知识密集型产业;从现代服务发展来看,向金融方向发展。河北的钢铁、化工、汽车制造是吸资重点,总的来看也是用于产业转型升级,也反映了转型升级步伐正在加快。

二、习总书记2017年视察北京工作提出新要求

2017年2月23日-24日,习总书记视察北京,特别强调北

京城市规划建设和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北京市的两项重要任务,重点考察了北京新机场、五棵松体育中心、首都体育馆、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和大运河森林公园等五地。在考察过程中,习总书记提出了很多新的思路、新的要求。

如果我们把2017年习总书记对北京的视察与2014年的视察相比较的话,可以看到有明显的不同。2014年,习总书记主要强调的是,如何破解北京的“大城市病”,提出要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来缓解压力,降低人口密度,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因此提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一个更大的空间中来解决小空间难以破解的问题。

2017年习总书记再次视察北京强调的是,如何建设好首都,如何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如何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2017年习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主要是对以下几个问题提出了新要求。

(一)关于北京城市规划建设

围绕着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习总书记主要强调了这么几点。

第一,在目标和思路方面,习总书记提出,我们要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问题。习总书记特别提出一定要把握好战略定位,着力提升首都核心功能。首都的核心功能实际上就是战略定位,也就是“四个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提升核心功能,

就是围绕战略定位来提升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服务保障能力同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人口资源环境同城市战略定位相协调,城市布局同城市战略定位相一致,最终朝着我们的目标迈进。

第二,习总书记特别强调一定要抓住“牛鼻子”。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牛鼻子”。要围绕迁得出去、落得下来,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形成激励引导机制。要放眼长远、从长计议,稳扎稳打推进。

第三,习总书记强调,北京未来发展要着眼于可持续,在转变动力、创新模式、提升水平上下工夫,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努力打造发展新高地。习总书记还特别强调,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确定人口总量上限,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

第四,习总书记强调,城市规划建设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以北京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以解决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大气污染等问题为突破口,提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略。

(二)关于冬奥会筹备工作

冬奥会筹办工作主要强调了三点。

第一,强调它的重要意义。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有着强有力的牵引作用。

第二,提出办奥理念。有四个关键词:绿色、共享、开放、廉洁。

第三,强调办奥要求。在办奥过程中,要用好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也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

(三)关于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

关于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主要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党中央一项重要决策,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现实需要。

其次,强调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以及三个双重责任。未来,通州城市副中心要发挥三个示范区的作用: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在这个过程中,要处理好一些关系,担负起三个双重责任:在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上担起承接与疏解的双重责任,在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上担起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双重责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担起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双重责任。

第三,强调要有21世纪的眼光。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进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设计建设。在优化城市布局方面,特别谈到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

据了解,现在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和6个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已完成。未来要建设的城市副中心总面积155平方公里、

容纳200万人口。当然它并不等同于整个通州区全部,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另外,要建设一个以大运河为中心、多组团紧凑集约发展、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总体上看,未来城市副中心将体现三个大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是水城共融。通州区有13条主要河流,要对水系进行改造,打造景观带、生态廊道,形成水城共融的特点。第二个特点是蓝绿交织。如果水代表蓝色,那么绿就是绿地、森林公园以及绿色廊道等。蓝绿交织,标志着未来我们要建设一个生态型城市。绿色空间结构大体上将形成“两带一环一心”的布局,“两带”主要是在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的交界之地、与廊坊北三县(三河、大厂、香河)的交界之地,东西两侧建设城市绿廊;“一环一心”就是围绕着城市副中心外围形成一个森林公园环,并建设一个城市绿心,形成一个蓝绿交织的生态城市。第三个特点是文化传承。未来要挖掘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集中打造三个古城古镇,建设一个人文城市。

关于建设思路,也特别体现出新要求,特别是体现出人性化城市发展的理念。第一,环境宜居。环境宜居主要体现在细致的设计上。比如,未来不再建设封闭式居住社区,而是适合步行、空间开放、环境宜人的小尺度街坊,促进交通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向居住区有机渗透。未来的市政管线由过去的直埋向综合管廊方向发展,而且强调综合管廊的覆盖面要占到整个区域的80%。未来我们要建设的是一个海绵城市,下雨天,雨水会先排入绿地

之中渗漏至地下,充分利用雨水。过多的雨水才会排入市政管网。每个街区有一处高品质公园绿地,保障市民步行10分钟到达公园。建设独立安全的自行车系统。在整个区域内,以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为主。第二,设施配套。按照规划,有序引进中心城区优质的教育、体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现在,中国人民大学以及人大附中等四所名校已经明确进驻,一些三甲医院也要进来。另外,要构建步行可达、实用舒适、智能高效的“一刻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将公共服务、组团绿地、教育、医疗等贴近居住地点。第三,交通建设。在交通规划方面,既考虑到大尺度的区际交通增强便捷性,又考虑到市区内部各区之间交通的可达性,特别是两个机场之间的便捷性。加强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之间的交通便捷性,提出实现半小时到达。另外,还考虑到区内交通,要形成环形轨道,把各个功能区有机串联起来。第四,区域协同。通州与廊坊北三县未来将加强跨界地区统一管控,统一规划。

(四)视察北京新机场

习总书记还视察了北京新机场。这个新机场非常值得大家关注,因为它是一个重大的工程。习总书记听取汇报后,特别提出“要努力集成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新机场是首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新机场规划远期年客流吞吐量1亿人次,建设成为大型国际枢纽机场。按照计划是在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在这里,我也想谈点我们的一

些研究。

新机场建设无论是对北京还是对国家都是意义重大的。因为建设新机场,不仅仅是建一个机场,还要围绕这个机场建设一个临空经济区、临空经济圈,它是一个区、一个圈。现在,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趋势已经进入到第五代。第一代是“机场+维修区”,第二代是“机场+工业园”,第三代是“机场区+产业区+综合配套”,第四代是“机场+产业+生活+商务”,我们现在要打造的是第五代的“机场+产业+生活+商务+旅游”。未来以这个机场为核心,要形成一个圈状的产业体系。这里面它会布局与机场相关的产业,一些高端产业、会展中心、旅游产业都会进入这些圈内,带动力量非常大。

根据我们的研究,北京新机场未来至少要发挥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成为推进首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按照新机场发展规划,本期总投资近900亿元,加上周边市政保障工程和交通配套等相关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未来建成临空经济圈,将会带动周边上万亿的投资。所以它本身就是首都经济持续增长的引擎。另外,一旦建成,这些投资又会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根据国际机场协会的研究,每年100万航空旅客运输量,就有可能带来1.3亿美元经济效益、增加2500个就业岗位。未来北京新机场的远期目标是一亿人次的年客流量。它将给北京的城南地区甚至整个北京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是有利于改变北京南北发展不均衡的局面。在南部地区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