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元谋”且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A.陕西省B.云南省C.浙江省D.北京市

2.黔东南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我们的远古祖先”这一课时,出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头部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使用天然火。”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3.“稻花香里话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水稻的是()

A.北京人B.河姆渡人C.半坡人D.山顶洞人

4.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5.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

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④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7.我国原始居民将狗尾巴草驯化,培育出粟(俗称谷子,去壳后称小米).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发现了粟的遗存,下列人类遗址中与之相关的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氏族村落遗址D.半坡氏族村落遗址

8.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A.黄帝B.炎帝C.舜D.禹

9.株洲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神农湖、神农阁、神农坛等景观,这些景观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始祖()

A.炎帝B.黄帝C.禹D.舜

10.“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文中“轩辕”指的是()A.黄帝B.炎帝C.秦始皇D.汉武帝

11.2015年9月大型原创动画连续剧《黄帝史诗》在央视少儿频道首播.自上映以来,全国各地观众反映强烈,剧中提到的黄帝被尊称成为()

A.治水英雄B.人文初祖C.兵家鼻祖D.一代天骄12.2016年4月4日,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广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万余名中华儿女参加了公祭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②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③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④发明了文字,编出了乐谱。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3.火的使用是人类利用自然力的一个重大进步.迄今为止的考古证明,我国最早使用天然火的远古居民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14.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大量的石器和石片,还发现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等。通过对这些考古资料的研究,我们知到了北京人()

①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②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③过着以狩猎为主的群居生活④能够制造和使用粗糙的石器⑤已会使用火来取暖和吃

熟食。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15.李煜同学参观博物馆后,在班上对我国的古人类北京人做了如下介绍:

①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古人类②北京人能直立奔跑追赶猎物

③北京人会制造工具④北京人会使用青铜工具来打造石器⑤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来取暖⑥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⑦北京人外表与现代人已经没有差别你认为他的介绍内容正确的

是()

A.①③⑤⑦B.②③⑤⑥C.②③⑥⑦D.②④⑤⑥

16.以下早期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

17.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1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下列哪两个地方的考古发掘可以证明这一观点()

A.周口店、元谋B.元谋、半坡

C.河姆渡、半坡D.周口店、河姆渡

19.中华文明以农耕文明为基础.以下成就中,体现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农耕生活的是()A.种植粟B.种植水稻C.住半地穴式房屋D.制造彩陶

20.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原始居民”图文展,拟分“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四个展厅.如图.图片应入选“河姆渡居民”展厅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21.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如图所示各图所示文物为研究河姆渡居民的农耕生活提供了直接证据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2.“稻花香里话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的有()

①半坡居民②河姆渡居民③玉蟾岩居民④彭头山居民⑤城头山居民.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23.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①打制石器②骨耜③半地穴房屋遗址④稻谷遗存.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

24.与图1、图2反映的生产、生活状况相关的原始居民是()

A.半坡居民B.河姆渡居民C.北京人D.山顶洞人

25.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列出的关键词是“黄河流域、半地穴房屋、粟”,请你判断他们研究的是()原始人群.

A.元谋人B.河姆渡人C.半坡人D.山顶洞人

26.学完“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半坡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过着群居生活B.使用打制石器

C.种植水稻D.制造彩陶

27.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基础.最能体现半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粟的种植B.水稻的种植C.陶器的炼制D.玉器的加工28.有人说:“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传统文化;读懂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先触摸中国的彩陶.”彩陶,中国历史发展的源,华夏传统文化的根.下列远古居民中能够制造彩陶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29.七年级同学在中国原始社会图片展中,能见到的有关半坡氏族居民生产、生活的图片有()①用铁制鱼钩钓鱼②住半地穴式的房子③用牛耕地种粟④用彩陶盆盛水。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30.探究历史遗迹是后人挖掘历史的重要手段之一.观察下面几幅图片,我们从中能得出的关于原始人类的认识有()①建房造屋过定居生活②手工制作技术的进步③磨制石器使用于生产④原始农耕文明的出现.

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必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卷附答案(1)

【必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 卷附答案(1) 一、选择题 1.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2.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进行“世纪之握”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先生致辞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是因为A.炎、黄二部族的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B.炎帝和黄帝联合战胜了蚩尤 C.两岸人民都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3.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半坡人D.河姆渡人 4.小明想去参观世界上内涵最丰富、遗存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为此,他应前往( ) A.云南元谋县B.北京周口店 C.陕西西安半坡D.浙江余杭良渚 5.关于下图文物(猪纹陶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半坡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 B.体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绘画技能 C.反映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 D.陶器是原始农耕时期先进的生产工具 6.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据此可以推测() A.北京人生存的地区有大片深林和水域B.北京人会使用工具猎取动物 C.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和保留火种D.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7.《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举)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实质是 A.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思想高尚B.社会还没有产生私有制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人口政策,从其狭义的角度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这种态度,或者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增长,或者限制生育,以减缓人口增长。在限制生育中,政府还要规定具体的限制要求,这种要求,往往与我们所追求的人口总量目标相联系。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政策的演变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3大阶段为鼓励生育阶段、生育政策酝酿转变(含反复)阶段和推行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一、阶段时期 ㈠、鼓励生育政策阶段:1949-1953,鼓励生育政策 ㈡、政策转变酝酿阶段:1954~1959年:政策转变酝酿,上层思想反复。 ㈢、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1960~1970年:实施限制生育政策,但没有全面开展。 1971~1979年:全面推行“晚、稀、少”政策(相当于“二胎化”)。 1980~1984年:生育政策紧缩,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 1984~1991年:在农村实行“一孩半”政策,但在城市继续实行“一胎化” 政策。 1991年至今: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揭示生育政策演变的历程,是为了运用科学历史主义的方法进行梳理和评价过去,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免蹈覆辙,指导未来。一句话,就是为未来中国生育政策的继续完善与发展服务。 1、“晚、稀、少”政策创造了生育率下降奇迹的第一个十年。 从1970年到1979年的整个70年代,全国城乡推行的“晚、稀、少”政策,允许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数是最多两个。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指出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一般城市人口增长率要降到千分之十以下,农村要降到千分之十五以下。1973年12月,全国第一次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计划生育要实行“晚、稀、少”。“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此后在各地的宣传中出现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可以说,七十年代的计划生育相当于“二胎化”。由于其“从紧”,紧的合情,“从严”,严的有理有度,所以经过宣传教育与热忱服务,易受到大多数群众的普遍理解与拥护。加之,适宜的奖罚措施,使“早、密、多”传统落后的生育模式,时过不久便初步形成了“晚、稀、少”式的生育控制模式,最终跻身到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2、紧缩政策导致生育率大幅反弹与完善政策抑制反弹的第二个十年。1981~1982年,全国总和生育率回升为2.63和2.86,第一、二孩出生间隔超常地缩短为2.2年,出生率回升为20.91‰和22.61‰,1980年至1984年初推行的紧缩政策,不仅导致了生育水平急剧回升,而且还使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提前一年多于1986年到来。可见,80年代是紧缩政策酿成欲速则不达之果,是导致人口控制能力大幅滑坡,与完善政策尽最大努力抑制滑坡的十年。 (背景原因:1980年9月召开的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确立了20世纪末将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内容摘要:对人口转变理论的研究始于近代,目前在社会学和人口学关于人口转变的理论存在着死亡率和流行病转变理论、生育率转变理论、人口迁移转变理论和人口转变的现代化理论。但当加入民族国家的概念考察某一时段某一国家的人口变化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四个因素:一、这个时期开始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二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三、出生率下降的速度四、移民的数量。本文回顾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重大转变,详细阐述我国人口变化的种种特征以及探讨深层次原因,预测我国未来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如:老龄化、人口红利等等。 关键词:人口转变、死亡率、出生率、人口寿命、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 中国作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28亿,占世界人口的20%、亚洲人口的33%。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 一、自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翻开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它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西汉时人口为5959万多人,到1949年全国人口已达5.42亿的规模,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24.36亿的22.2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

活条件有了基本保障,加上城乡医疗卫生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历史上曾经制约人口增长的战乱、饥饿、疾病等因素的作用大为削弱,导致人口死亡率急剧下降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则大幅度上升。1949年全国人口死亡率为2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0‰,到1957年这两项指标则分别为10.8‰和23.23‰。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人口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转变。到1957年时,全国的人口已增至6.47亿,建国后的8年间人口净增了10,486万人,平均每年净增1311万,形成了建国以来的第一个人口增长高峰。随着人口迅猛增长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的越来越大的压力,当时的中国知识界有关人士已开始觉察领悟到其后面所隐含的问题。1957年3月,吴景超先生发表了《中国人口新论》,提出了我国的人口增长应有节制,陈长蘅、陈达、顾孟余等也都提出了同样问题,孙本文先生亦明确提出我国的总人口应控制在8亿之内。马寅初先生也指出:“中国人口如继续这样无限制发展下去,就一定要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他在1957年7月的《新人口论》一书中,侧重分析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各种矛盾,提出应大力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修改婚姻法,实行晚婚晚育等。但是当时这些意见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结果随着1962年我国三年自然灾害的结束和国民经济的开始回升,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开始使全国陷入无政府状态,造成我国人口又进入建国以来的第二个高速增长期。在1962至1973年的12年间,全国人口从6.73亿猛增到8.92亿,年平均净增1992.4万,人口年均自

七年级历史上册总结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元谋人: 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会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能否制作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2、北京人: 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使用打制石器,群居,会使用火。 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能直立行走. 3、山顶洞人: 距今约3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的洞穴中,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磨光和穿孔技术,会人工取火,捕鱼,缝制衣服,有爱美意识.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 1、原始农业的发展: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稻、粟、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原始农业产生。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2、河姆渡人的生活: 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住干栏式建筑,栽培水稻使用骨耜,饲养猪狗和水牛。 3、半坡人的生活:

6000年前,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住半地穴式房屋,制作磨制石器,种植粟,饲养猪狗,制作彩陶,会纺织制衣。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 1、炎黄联盟: 五六千年前,在黄河流活动的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会并,逐渐形成华夏族。因此后人尊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2、尧舜禹的禅让: 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首领民主传位的方式叫“禅让制”。 标准:德才兼备 2、大禹治水的故事体现的精神: 创新精神、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

中国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 摘要:中国人口转变发生在中国经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中国人口转变是社会经济和计划生育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初的死亡率下降得益于新中国的建立,公有制的分配制度和医疗卫生体系有效地降低了农村婴儿死亡率。计划生育政策使生育率迅速下降,总和生育率迅速下降。中国人口转变是在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国家人口政策控制之下发生的。中国人口转变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中国人口转变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一、概念: 人口转变理论是指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人口再生产经历了一个由高死亡率、高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经过低死亡率、高生育率和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转变为低死亡率、低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的全过程。它描述的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过渡的趋势,反映社会经济现代化过程与人口在生产的内在联系。二、分析方法: 当加入民族国家的概念考察某一阶段一国人口的增减时,有四个最基本的要素需要考察:一是这个时期开始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二是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三是出生率下降的速度;四是移民的数量。 具体到中国,中国人口转变的制约因素及研究方法有:1.社会生产方式等经济因素,人口转变过程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又是影响经济

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及相应的经济制度转变是影响人口转变的决定因素。2.计划生育政策因素,我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除社会经济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人口政策影响。中外学者一致认为中国生育率下降的主导因素是计划生育政策,大致占60%~70%。我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促进我国人口迅速转变的重要原因。3.社会文化因素,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对现代化进程有很大的影响,并影响到生育。在现代文明已经比较发达的条件下,传统文化还有很大影响,中国人口控制工作的巨大成就,实际上已经利用了社会文化中的有利因素。4.其它因素,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流行疾病模式因素、人口质量因素等。 三、具体分析: 中国人口转变是社会经济和计划生育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初的死亡率下降得益于新中国的建立,公有制的分配制度和医疗卫生体系有效地降低了农村婴儿死亡率。计划生育政策使生育率迅速下降,总和生育率由1969年的5.7下降到1979年的2.7,下降了50%以上。人均收入、教育水平是对生育率影响最大的两项社会经济参数。中国人口转变是在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国家人口政策控制之下发生的。 中国人口伴随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经过了50年代和60年代无计划的高速增长、70年代生育水平的大幅下降、80年代的徘徊波动,终于在世纪之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完成了人口的“两个转变”。

1.1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练)(解析版)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精选练习 基础篇 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出现最早的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年前;B项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C项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6000多年前;D项河姆渡居民生活在距今7000多年前。故选B。 2.《北京人的发现:中国重要古人类遗址》中记载:“……对北京人地层中出土的植物孢粉的分析表明:榛子、胡、桃、榆等植物大量存在……另外,还发现了石球,它们可作为砸击坚果的工具……(遗址)共发现了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以上的考古发现不能证明北京人() A.会使用火 B.依靠采集生活 C.会人工取火 D.会制造石器工具 【答案】C 【解析】本题为反向选择题,按题目要求应选择“不能证明”北京人的选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开始使用人工取火,因此C项“会人工取火”是北京人考古发现不能证明的,故选C。 3.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 B.可能会使用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1万年至23万年的北京周口店,会使用天然火,题干描述的就是这一特点,ACD北京人都不会,所以答案选B。 4.某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据此能够判断该远古人类为()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常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卷附答案

【常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模试 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史记?封禅书》载:“秦灵公作吴阳上崎潢帝,吴阳下畤祭啖帝。”历代类似的祭祀活动从未中断,因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 A.治水英雄B.人文始祖C.先蚕之祖D.造字圣人 2.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磨制石器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进行“世纪之握”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先生致辞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是因为A.炎、黄二部族的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B.炎帝和黄帝联合战胜了蚩尤 C.两岸人民都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4.人类学家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透址上经过考古发现:“……近10万件各类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以上材料表明北京人() ①制造石器 ②会建造房层 ③会使用火 ④是我国境内目前己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半坡人D.河姆渡人 6.关于下图文物(猪纹陶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半坡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 B.体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绘画技能 C.反映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 D.陶器是原始农耕时期先进的生产工具 7.迄今为止,考古学者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是在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8.“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能够直立行走,能够打制石器,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黔西观音洞人9.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的共同之处有( ) ①都能建造房屋,过看定居生活②都能制作陶器③都种植水稻④都饲养家畜⑤都使用磨制石器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10.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A. B. C. D. 11.下面是中国某地出土的古人类遗址复原图。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磨制石器、骨器和陶器,还有粟的遗存和人工取火的痕迹。该遗址是

中国人口转变与人口红利分析

中国人口转变与人口红利分析 一、我国的人口转变过程 十九世纪初期,欧洲一些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开始出现长期下降的趋势。随着死亡率的下降,生育率在十九世纪中期左右也开始下降。由高生育率、高死亡率的人口再生产模式,经过死亡率和生育率的先后降低,最终实现低生育率、低死亡率的人口变化过程被称为人口转变。人口转变在现代世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只有将人口转变作为核心,才能真正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口再生产模式也经历了上述人口转变过程。 在死亡率方面,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经历了迅速提升的过程。如图1所示,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估计结果,在1950~1965年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相对稳定,在45岁上下波动,而女性预期寿命比男性略高,但差别不大。可能受三年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1960~1965年间的男性预期寿命降为42岁,而女性预期寿命则略有上升。预期寿命在1965~1970年则上升至59.4岁,1975-1980年进一步上升至64.6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死亡率虽然上升速度相对缓慢,但仍处于上升阶段。在2005~2010年期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2.7岁,其中,男性预期寿命为71.1岁,女性为74.5岁。 在生育率方面,我国人口经历了阶段性下降过程。如图2,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估计结果,尽管我国总和生育率在1955~1960年有所下降,但在20世纪50、60年代一直处于每名妇女生育5.5~6个子女的高水平上。高生育水平和低死亡率导致人口迅速增长。1973年,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会确定了晚、稀、少的人口政策方针,并提出了晚、稀、少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政策后来经过完善,发展为以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为主要内容的人口政策。这一政策对生育率的降低起了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总和生育率从5.9降至2.9,在20世纪80年代生育率似乎停止了下降,总和生育率一直处于2.6左右,直到20世纪90年代,生育水平才出现了进一步下降的趋势,总和生育率从2.6降至1.8左右。在21世纪头十年,我国生育水平一直处于低水平上,从1.8降至1.6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1%人口抽样数据和2006~2009年1%从口抽样数据推算的结果显示,2005-2010年总和生育率处于1.4左右的低水平上。 二、人口红利的概念 人口转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人口转变过程为经济增长带来的有利发展契机,即人口红利。近年来,我国学者围绕人口红利概念和人口红利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将在澄清人口红利概念的基础上,对我国人口红利涉及的主要问题加以剖析。 我国学者对人口红利的讨论大多集中于劳动力供给和第一人口红利方面。而对劳动力供给的分析也主要集中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刘易斯拐点问题上。部分学者在分析人口红利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人口生育政策的建议。如上所述,人口红利主要包括劳动力供给、储蓄率和人力资本三个方面。而储蓄率方面的人口红利主要体现为第一人口红利和第二人口红利。本文主要从劳动力供给、储蓄率和人力资本三方面探讨我国的人口红利问题。 三、人口红利与我国劳动力供给 (一)我国劳动力数量与刘易斯拐点 1.刘易斯拐点的概念剖析 刘易斯提出了人口流动的两部门模型。该模型假定,在同资本和自然资源相比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的欠发达国家,产业部门可分为落后的温饱型部门(包括温饱型农业、小商业等)和现代资本主义部门(主要指工业)。在温饱型部门,由于劳动力过剩,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极低或为零,甚至为负值。此时,温饱部门存在隐性失业。因此,现代资本主义部门可以按勉强能糊口的工资获取落后部门转移出来的无限供给的劳动力,从而得以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___万年的元谋人。 2、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 3、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______。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____起了决定作用。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 8、____人栽培水稻,_____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____。 12、尧舜禹的“____”: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14、公元前___年,__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15、汤灭夏,建立___,___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___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17、西周实行____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18、公元前____年,西周灭亡。 19、商朝的_____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____ 20、“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21、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____文明。 2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___和___两个时期。 2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___、越王___。 2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25、决定___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 26、战国七雄:__、楚、__、燕、赵、__、__《战国形势图》

新中国人口发展历程及现状

新中国人口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新中国人口发展历程 中国人口的发展同中国社会的发展一样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人口发展已经结束了高增长的历史,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这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上,而且还表现在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上。 (一)人口总量的发展 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可以把中国人口总量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得不到发展,人口发展缓慢,明显呈现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口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从而出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人口高增长状况。194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3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年底全国总人口为5.42亿。到1957年,死亡率下降到了10.8‰,而自然增长率上升为23.2‰,总人口达到6.47亿。1949—1957年的八年间,人口净增1.05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 2、人口低增长阶段(1958—1961年) 1959至1961年,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波折,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锐减。1959年人口死亡率上升到了14.6‰,1960年进一步上升到25.4‰,而人口出生率只有20.9‰,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其中1960年、1961年连续两年人口出现负增长。 3、第二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62—1970年)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好转,人口发展的不正常状态也迅速得到改变,人口死亡率开始大幅度下降,强烈的补偿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长进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达到43.6‰,平均水平在36.8‰;人口死亡率重新下降到10‰以下,并逐年稳步下降,1970年降到7.6‰。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使这一阶段的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5‰,年平均出生人口达到2688万人,8年净增人口1.57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

中国人口转变理论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专业: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摘要:中国人口转变发生在中国经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中国人口转变是社会经济和计划生育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初的死亡率下降得益于新中国的建立,公有制的分配制度和医疗卫生体系有效地降低了农村婴儿死亡率。计划生育政策使生育率迅速下降,总和生育率迅速下降。中国人口转变是在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国家人口政策控制之下发生的。中国人口转变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中国人口转变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一、概念: 人口转变理论是指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人口再生产经历了一个由高死亡率、高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经过低死亡率、高生育率和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转变为低死亡率、低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的全过程。它描述的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过渡的趋势,反映社会经济现代化过程与人口在生产的内在联系。二、分析方法: 当加入民族国家的概念考察某一阶段一国人口的增减时,有四个最基本的要素需要考察:一是这个时期开始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二是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三是出生率下降的速度;四是移民的数量。 具体到中国,中国人口转变的制约因素及研究方法有:1.社会生产方式等经济因素,人口转变过程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又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及相应的经济制度转变是影响人口转变的决定因素。2.计划生育政策因素,我国在短时间内实

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除社会经济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人口政策影响。中外学者一致认为中国生育率下降的主导因素是计划生育政策,大致占60%~70%。我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促进我国人口迅速转变的重要原因。3.社会文化因素,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对现代化进程有很大的影响,并影响到生育。在现代文明已经比较发达的条件下,传统文化还有很大影响,中国人口控制工作的巨大成就,实际上已经利用了社会文化中的有利因素。4.其它因素,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流行疾病模式因素、人口质量因素等。 三、具体分析: 中国人口转变是社会经济和计划生育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初的死亡率下降得益于新中国的建立,公有制的分配制度和医疗卫生体系有效地降低了农村婴儿死亡率。计划生育政策使生育率迅速下降,总和生育率由1969年的5.7下降到1979年的2.7,下降了50%以上。人均收入、教育水平是对生育率影响最大的两项社会经济参数。中国人口转变是在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国家人口政策控制之下发生的。 中国人口伴随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经过了50年代和60年代无计划的高速增长、70年代生育水平的大幅下降、80年代的徘徊波动,终于在世纪之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完成了人口的“两个转变”。 中国人口发展经历的两个不同时期: 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遠古人類: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養蠶和絲織的國家: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中期) 我國最早的曆法:《顓頊曆》(五帝) 我國的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夏朝) 我國(世界上)關於日食和流星雨的最早記載:夏朝(夏朝) 我國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商朝) 我國最早的醫學分科始於:西周(西周) 我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前841年(西周) 我國(世界上)關於哈雷慧星的最早記載:前613年(春秋)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探討宇宙本原的哲學家:老子(春秋) 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孔子(春秋) 編年體通史(第一部史書):《左傳》左丘明(春秋) 我國的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左丘明(春秋) 我國最早的一部天文學專著:《甘石星經》甘德、石申(戰國) 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帛畫:《禦龍圖》《龍鳳仕女圖》(長沙出土)(戰國) 我國最早的農民起義:大澤鄉起義(陳勝、吳廣)(秦朝) 我國現存較早的一部醫書:《黃帝內經》(編撰於戰國;成書於西漢)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曆法:《太初曆》(西漢) 我國運用溫室栽培作物的開始(西漢) 我國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司馬遷(西漢)

我國(世界上)最早提出勾股定律的數學專著:《周髀算經》(西漢)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使用煤的國家(始於漢代;北宋時普遍開來) 我國的第一部斷代史:《漢書》班固(東漢) 我國最早的測震儀器:地動儀(張衡)(東漢) 我國最早的麻醉藥劑:麻沸散(華佗)(東漢) 我國最早的體育保健體操:五禽戲(華佗)(東漢) 我國的第一部完整的藥物學著作:《神農本草經》(東漢) 我國(世界上)最早提出圓周率正確演算法的數學家:劉徽(三國)我國現存的第一部脈學專著:《脈經》王叔和(西晉) 我國古代最短的小說:《隕盜》(陶淵明所寫)共25字(東晉) 我國(世界上)第一位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第七位的數學家:祖沖之(南朝) 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書:《齊民要術》賈思勰(北朝) 我國(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趙州橋(李春)(隋朝) 我國(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陸羽(唐朝) 我國(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定頒佈的藥典:《唐本草》(唐朝)我國(世界上)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板印刷品:鹹通《金剛經》(唐朝) 我國(世界上)第一位測出子午線長度的人:僧一行(唐朝) 我國(世界上)最早的火藥武器:火箭(唐朝) 我國(世界上)最早的船塢(北宋東京郊外)(北宋)

中国人口转变阶段及特征

中国人口转变阶段及特征 图一.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Form:Internet 图二:人口自然增长率折线图Form:Internet Part one:Imformation from Internet: (l )1949年至1969年为生育率转变的第一个阶段。不妨称之为“前转变阶段”。从全国的情形来看,除了大跃进和三年灾害期间非正常的生育减少和生育回升以外,其它年份生育率居高不下,这一点与出生率的变动几乎完全一致。生育率维持在平均6个孩子的水平上。(2)1969年到1977年为生育率转变的第2个阶段,为生育率快速下降的阶段,可简称为“快速转变的初始阶段”。生育率从接近6急速降到3以下。和出生率一样,几乎下降一半。

(3)1977年到1991年为生育率转变的第三个阶段,可称之为“波动中转变的中期阶段”。生育水平在2-3之间波动。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计划生育本身的手段也十分有限,所以生育率下降在接近极限的时候外部的控制力和内部的反控制力就构成了持久的冲突,形成了“拉锯战”的局面。在本阶段,我们多年的努力已经使“生育率”接近更替水平。但由于超越了特定的生育率转变的文化边界,所以出现波动也在所难免。 (4)1991年到1999年为生育率转变的第四个阶段,由于这段时期的生育率变动出现了相对稳定的下降趋势并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所以不妨称之为“持续的低生育率阶段”。与前一阶段比较,它的特点一是曲线下延比较平滑,二是持续地低于更替水平。这一阶段的成绩可以说是既梦寐以求。又来之不易。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大致达到了而且多年来维持了一个1.8左右的低水平。 Part two:information by my understood: 1、从数据中可以看出,1949—1970年是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死亡率逐年下降,而 出生率在本质上是居高不下的,这个阶段完成了高死亡率、高出生率和低人口增长率阶段到低死亡率、高出生率和高人口增长率阶段的前半截转变。 2、第二阶段是出生率主导型的人口转变阶段(1970年至今)。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死亡率已 经降到较低的水平上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态势,由于出生率不同的变化态势,又可以分出若干发展阶段:其一是粗出生率直线式急剧下降的阶段(1971-1980年),在整个70年代,出生率大幅下降。其二是出生率波动中缓慢下降的阶段(1981-1990年)。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多年年份的出生率在略高于2O%。的水平上波动,而死亡率则稳定在 6.6‰上下的水平上。其三是出生率在一个低水平上继续缓慢下降的阶段(1991-1999)。出生率开始了拾级而下的下降趋势。这样,整个第二阶段经过70年代的快速下降。80年代的波动和90年代的缓慢下降,中国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缺口开始逐渐收拢,人口转变逐渐趋向完成,即中国从1980年到2000年大致完成了人口转变的后半截,即转变到低死亡率、低出生率和低人口增长率的阶段。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哪一人类

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哪一人类?发现于哪里?距今有多长时间? 2、北京人发现于距今约多长时间的什么地方?北京人的生活有哪些基本特点? 3、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 4、山顶洞人发现于距今约多长时间的什么地方?山顶洞人的生活有哪些基本特点? 5、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多长时间的什么地方?种植哪些农作物?居住什么房屋?使用什么劳动工具?其主要的生活用品是什么? 6、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多长时间的什么地方?种植哪些农作物?居住什么房屋?使用什么劳动工具?其主要的生活用品是什么? 7、为什么半坡住的是半穴式房屋,河姆渡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气候干燥,冬季气温低,有利于防寒保暖。 河姆渡位于长江流域,属于南方,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有利于通风防潮。 8、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多长时间的什么地区?大汶口原始居民时期出现了什么社会现象? 9、你能说出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哪些贡献吗? 10、炎帝黄帝和蚩尤为了争夺地盘展开了一场战争,其结果怎样? 11、炎帝和黄帝为了争夺中原地区,展开了什么战争?结果如何? 12、谁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13、什么是禅让制? 14、大禹通过哪些方法治理了洪水?他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5、夏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及灭亡的时间? 16、商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后来把都城迁移到了哪里及商朝的最后一个国君? 17、商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了解)? 18、牧野之战的时间、战争双方分别是什么? 19、西周的建立者是谁?都城是哪里? 20、西周的经济有了哪些发展?(经济发展可以从农业、手工业、建筑业来分析) 21、西周灭亡的时间?亡国之君是? 22 、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3. 分封制有何意义?(了解) 24、.夏商西周社会是依据什么来确定不同的等级的? 25、.当时社会有哪些阶级?各阶级是做什么的? 26、夏商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哪些? 此图说明什么社会现象? 27 什么是礼?礼仪教化有何作用?(了解) 28、找出春秋和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 29、春秋五霸指的是那几个霸主? 30、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有哪些?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什么? 31、晋文公、楚庄王分别通过哪一战争成为了霸主? 32、战国七雄指的是那七个国家? 33、什么是合纵?什么是连横?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34、铁农具开始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是在什么时期?牛耕得到推广是在什么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有什么作用? 35、春秋战国时期生产方式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生产方式的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了解)

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与就业前景

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与就业前景 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与就业前景 一般认为,中国经济进展中最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就是相对价格较低的劳动力要素。丰富的人力资源来源于庞大的人口总量,因此21世纪中国经济的进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口转变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利用水平。 然而,由于信息的不完备和失真、以户籍制度为特征的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和转型时期 就业政策滞后效应等客观因素,中国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着大量的扭曲现象,人力资源利用水平和就业效率低下。此外,一方面中国总体人力本钱投资严峻不足,而另一方面在少数行业和局部地区却出现了“教育深化”的现象,造成稀缺资源的浪费。本文从人口转变的背景出发,对中国人力资源、劳动力供给状况及就业效率进行了简略分析,对未来如何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行了探究性的思考。 一人口转变的历史与现状 1世界人口转变状况及其主要特征 发达国家(这里主要是指西欧各国以及主要由欧洲移民定居而逐渐形成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的人口转变最早始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的西欧,但主要发生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70年代,即在上述各国先后进入工业革命时代的过程之中完成。工业革命的浪潮有力地推动了西方各国改善营养状况,改进社会医疗卫生设施和相关条件,使历史上长期威胁人类社会的高死亡率显著下降,而出生率则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在某些时期内甚至得以提高。这样,原先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之间的自然平衡被打破,二者之间的“生死距差”(demographicgap)不断扩大,从而使这些国家由过去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增长率的人口变更的第一阶段,过渡到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日益加速的人口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转变的第二阶段早期。 1870年以后,欧洲各国中的生育决策发生了较大转变,生育率迅速下降。与此同时,死亡率继续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的生死距差逐渐缩小,西方各国进入了低出生率、继续下降的死亡率和逐渐减速的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转变第二阶段晚期。 人口变更第二阶段同第一阶段相比,是人口迅速增长的阶段,这一过程大约持续了150-200年右左。从20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各国进入了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变更的第三阶段,基本实现了向现代人口均衡的转变。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曾经出现短暂的“婴儿潮”(babybooming)现象,但人口变更之总格局基本确定。进展中国家死亡率的普遍下降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除现代医药技术的引进和推销之外,战后国家的独立、社会经济的进步、教育的普及提高、生活的改善等对这些国家死亡率的降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出生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已经凸现的生死距差进一步扩大,人口规模急剧膨胀。 六、七十年代,进展中国家开始熟悉到人口膨胀的严峻性,并相继实施操纵人口的政策。从七十年代起,除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之外的大多数进展中国家的出生率出现了或多或少的下降,陆续从五六十年代的高出生率、迅速下降的死亡率和急剧提高的增长率阶段,向以开始下降的出生率、继续下降的死亡率和逐渐减速的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变更第二阶段晚期转变。在此转变过程中,各国进展不一,办法各异。迄今为止,大部分进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尚未完成,现代人口变更新的均衡状态尚未确立。 2.建国以来中国人口变化及其特征 从1953年到1990年,中国人口总数由5.8亿增至11.6亿,年均增长1.81。在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率相差甚大。从1953年到1964年,平均每年增长1.57,

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特点和成因-(一).

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特点和成因(一) l 、从人口再生产的角度看传统意义的人口转变历程 众所周知,我们一般所讲的人口转变首先指的是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这是经典的人口转变理论所关注和阐述的。因此,要考察和研究中国的人口转变,不妨先了解一下我国传统意义的人口转变历程。由图1 可见,从粗出生率、粗死亡率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组合情况来看,如果说一般意义的人口转变始于粗死亡率的下降,那么中国建国初期就已经有了这样的端倪。从1949年到1957年,粗死亡率显然是下降的,从20%。。降到了10.8 %。。1958年至1962年,粗死亡率有一个非正常的剧烈波动,196o年的粗死亡率曾经达到25.43 %。。的高水平,但1961 年马上回落到14.24%入(1961)和10.02%(1962)的正常水平上①,所以我们可以将它看作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意外,短时期的这种变化并不能改变死亡率变动的内在规律和大的走势。 从人口转变理论的一般规范和中国所走过的具体道路结合起来看,可以认为,在过去的5O年里,中国的人口转变大致可以分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死亡率变动主导型的人口转变阶段(1949-1970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死亡率率先下降,而出生率在本质上是居高不下的,1970年的出生率水平还与建国初期差不多,在33%至35%之间。中国的人口转变早在建国之初就已经开始,这第一个阶段就是死亡率的转变阶段。但真正对人口增长产生遏制的人口转变应该是出生率也开始下降的时候——这就是60 年代末,确切说是在1 970年前后进入了人口转变的第二个阶段。 第二阶段是出生率主导型的人口转变阶段(197年至今)。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死亡率已经降到较低的水平上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态势,由于粗出生率不同的变化态势,所以如图所示,又可以分出若干发展阶段:其一是粗出生率直线式急剧下降的阶段(1971-1980年),在整个70年代,出生率从30%快速地下降到20%以下,下降了10个千分点,幅度很大。 其二是粗出生率波动中缓慢下降的阶段(1981-1990年)。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多年年份的出生率在略高于2O%。的水平上波动,而粗死亡率则稳定在6.6%上下的水平上。 其三是出生率在一个低水平上继续缓慢下降的阶段(1991-1999)。在20%以下,出生率开始了拾级而下的下降趋势。

我国最早的人类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原始人群时期 1.元谋人 (1)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3)生产生活情况:会制造工具(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知道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 (4)特点: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北京人 (1)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2)时间:距今70万年~20万年。 (3)身体特征: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仍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4)生产情况: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会使用天然火并能保存火种。 (5)生活情况:几十人群居,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3. 我国原始人类活动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二、山顶洞人──母系氏族公社早期 (1)时间:距今约三万年。 (2)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 (3)身体特征: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 (4)生产情况:①生产工具:打制石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 ②生产活动:采集、狩猎、捕鱼,会人工取火,生活的范围扩大,进行交换。 (5)观念: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和死后埋葬。 (6)生活情况:由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氏族,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无贫富贵贱差别。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 1. 时间:距今约七千年。 2. 地点: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 3. 代表类型:代表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4. 使用工具: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 5. 生产活动:种植水稻(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畜,制陶器和玉器、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6. 居住情况: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 1. 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2. 地点: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 3. 代表类型:代表北方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4. 使用工具:磨制石器、木制耒耜、骨器(如箭头、渔叉、渔钩)。 5. 居住情况:住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6. 生产活动:种粟(世界上最早),饲养猪狗等,打猎、捕鱼,制彩陶、纺织、制衣。 7. 文化:陶器上出现一些刻画符号,有学者认为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1. 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 2. 地点:山东泰安市大汶口。 3. 使用工具:磨制石镰、石锄,还出现铜器。 4. 生产活动:农业、手工业(制黑陶、白陶、玉器等)。 5. 生产关系: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