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点(word文档物超所值)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点(word文档物超所值)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点(word文档物超所值)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点(word文档物超所值)

第二章自然结构

第一节中国地貌

一、地貌的基本特征

地貌的基本特征: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2、3阶梯特征)2.地

势较高,起伏显著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按基本地貌形态分析、按外营力来分析、按岩性来分析、按地质构造来分析。下面就从基本地貌形态分析我国地貌的复杂性,我国五种基本地貌类型齐全。)(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我国除以上五种基本地貌类型外,由于外营力及地表组成物质不同等,还形成冰川、冰缘、风沙、黄土、喀斯特、火山、海岸等多种特殊地貌。)

地表结构特征山地纵横,排列组合有规律;四大高原独具特色,集中于中西部;四大盆地长轴近东西向,分布于西中部;三大平原斜向排列于东部;众多丘陵散落于东部。

地势特征的地理意义:1. 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河流影响显著:一是成为大河的源地;二是控制着大河的流向;东西流向便于东西航运。2. 地势阶梯的变化,使得中国水力资源丰富,便于水能梯级开发;同时,边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势障碍。

二、 地貌的形成因素

1.地质构造因素(内营力)

我国地貌的宏观分布与排列方向均与地质构造运动密不可分。

燕山运动

中生代燕山运动使中国大地构造轮廓基本定形,对完成巨地貌格局方面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经燕山运动,除喜马拉雅个别地区外,海水撤出中国大陆,分散的陆块互相联结起来。我国山文的几个主要方向,都是在燕山运动形成的。

喜马拉雅运动

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则是形成中国现代地貌形态格局的决定性因素

早喜马拉雅运动:(始于晚始新世) 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与亚洲大陆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强烈碰撞,喜马拉雅地槽封闭褶皱成山,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合并相连。

晚喜马拉雅运动:(上新世以来) 在亚欧、太平洋、印度板块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强烈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全国地势出现大规模的高低分异,差异运动的强

度自东向西由弱变强。是造成我国目前地势差别的重要力量。

所谓新构造运动主要就是指上新世以来构造运动。

综上所述,我国的大地貌格局是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的,而现在的地势差

别主要是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特别是新构造运动)的结果。

2.气候因素(外营力)

地貌的形成除受地质构造控制外,还深受外营力的影响。外营力的程度和

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气候条件。降水与气温的变化,影响着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的过程与强度。

降水对地貌的影响;气温对地貌的影响;积雪对泥石流地貌发育的影响;冻土分布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3.地表组成物质因素(物质基础)

地表组成物质是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我国地表的组成物质千差万别,分

布错综复杂。由于地表物质的不同,抗风化、侵蚀的强度不一,在一定的外营

力作用条件下,可以发育成形态各异的地貌形态。

我国境内由于地表组成物质而形成的大面积特殊地貌,要算华北的黄土地

貌和西南的喀斯特地貌。

4.人类活动因素

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改变局部地貌形态;二是加速或

延缓现代地貌过程。

三、 几种特殊地貌类型

1. 我国的冰川地貌

冰川的形成:积累、成冰、运动

大陆性冰川与海洋性冰川的特点

2. 我国的黄土地貌

(1)黄土的分布。(2)黄土地貌形态。黄土高原地貌特征沟壑纵横,梁峁遍布。(3)黄土成因的讨论。黄土的抗蚀能力差(内因)现代外营力的侵蚀

强烈(外因)

黄土塬:大面积的黄土平台

黄土梁: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黄土峁:孤立圆穹状的黄土丘。

黄土坪:黄土区沟谷底部黄土覆盖的阶地或平台

3. 我国的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由地表水与地下水在可溶性岩区的溶蚀、侵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貌形体。

(1)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条件。(2)喀斯特地貌形态。(3)喀斯特洞穴的分布。

第二节中国气候

一、 气候的基本特征

(一)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气候区范围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为界。

2.季风类型多样广义的季风包括:海陆季风、南北半球季风、高原季风、行星季风和平流层季风五类。我国有海陆季风、南北半球季风和高原季风三种。

3.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气候干冷,夏季气候暖湿

4.与同是季风气候的印度比较,我国冬夏季风都很盛行,而印度夏季风强冬季风弱

(二)气候的大陆性强

气候的大陆性是指受大陆热力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所影响的气候。与海洋性气候比:我国主要表现为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降水集中在夏半年等特点。

(三)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亚热带、温带气候为主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按照气温的不同:从南到北划分9个气候带和1个高原气候区域。按照水分条件,自东南向西北,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四个气候区。按照海拔高度,各地山区形成复杂的气候垂直带谱。总之:根据≥10℃积温等气温

指标和干燥度指标,综合划出9个气候带、18个气候大区、36个气候区和1个高原气候区域。显示出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

2.以亚热带、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四)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但气候灾害频繁

1.水热同期,对农牧业生产非常有利

2.气候灾害频繁发生、损失严重

二、 气候的形成因素

(一)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 (53°31′N-3°52′N)

主要影响太阳辐射量的多寡。决定所处的行星风带(大气环流背景)。由于纬度位置的不同,我国太阳辐射量存在差异,并且是夏季太阳辐射量大而南北差异小,冬季太阳辐射量小而南北差异大。这正是造成我国夏季普遍高温且南北温差小、冬季普遍低温且南北温差大的重要原因。

2.海陆位置

(二)下垫面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地形因子有三种:地面的海拔高度、地面形态、地形方位

1.地形对辐射的影响

(1)海拔高度对辐射的影响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直接辐射增大,散射辐射减小。晴天总辐射是随海拔高度递增的。反射辐射取决于地表反射率,反射率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由植被、土壤和雪被等所决定。

有效辐射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受到两个相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因大气柱水汽含量减少和气温降低,使到达地面的大气逆辐射急剧减弱;而另一方面却因地面温度降低而减小地面向上放射的长波辐射。有效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长波逆辐射

(2)太阳辐射随地形的坡向和坡度而变化。

在20°N—50°N范围内,随着纬度的增加,南坡上获得的最大辐射量随坡度增大而增大;北坡上获得的最大辐射量无论在什么纬度都随坡度增大而减小;同一纬度、同一坡度山坡上的辐射量,南坡大于北坡,其差值随纬度增高、坡

度增大而增大。

2.地形对温度的影响

地形对水热状况起着重新分配的作用,从而影响到天气和气候。

(1)海拔高度对温度的影响

在山地,在相同的地形条件下,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降低,气温年较差减小,积温减少,霜日增加,无霜期缩短,但其变化的速率和特点随着山地性质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至于气温日较差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则因地形情况不同而不同。一般高原和盆地的气温日较差随海拔升高而增大,而凸出的山顶和向风坡的气温日较差则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小。

(2)大地形对温度的影响

气候上的大地形是指水平延伸数百公里,相对高度在1km以上,能引起气候差异的大地形单元,例如高大的山脉和高原等。高大的山脉在迎冷空气侧起滞留作用,使背风侧免受冷空气的袭击,起到显著的屏障作用。

(3)中小地形对温度的影响

凹陷地形具有较大的气温日较差,凸出地形的气温日较差较小。这是因为在凹陷地方(如盆地、谷地)空气体积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空气与四周坡地相接触,所以白天空气迅速增热,而夜间空气又强烈变冷。此外,夜间冷却的空气由四周顺坡而下,汇集谷地。凹陷处风力微弱,空气与自由大气的交换也进行得很缓慢。相反,在凸出地形顶部,空气交换便利,白天从自由大气不断地流来新鲜空气,因此丘顶空气的增热就受到限制。夜间,由于与土壤接触而变冷的空气顺坡流到低处,而为来自周围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所代替,所以气温也不强烈下降。

3.地形对空气运动的影响

(1)阻挡作用(2)绕流作用(3)越过作用(4)狭管效应

地形的热力影响可导致局地环流的形成,如山风、谷风、焚风等。

4.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1)海拔高度与降水

高原上的降水量较相同条件下的平原为少。随海拔高度增加,降水量先是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递增,至一定高度达到最大值,然后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递减。

(2)地形形态与降水

迎风波与背风坡的降水

盆地和河谷降水盆地地形始终处于气流的下风侧,由于越山气流下沉辐散,最不利于系统性降水的形成。盆地主要依靠热对流降水,与盆边的山地相

比较,盆地是山区相对少雨区。

特殊地形的降水喇叭口地形呈三角形,顶点在内,口朝外;海拔高度由外向内增高。

(3)地形对积雪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迫使西风气流分支。夏季,西风带北移,南支西风消失,高原不再对西风产生分支作用,为西南季风爆发提供了有利条件迫使迎风

气流爬坡,形成多雨带(地形雨)。气流受高原地形影响被迫爬坡抬升,空气冷却,水汽凝结,沿迎风坡面产生地形雨,往往形成高原四周边坡出现多雨带。

冬季多偏西北气流,高原北坡、西坡出现多雨带;夏季多偏南偏东气流,高原

南坡和东坡出现多雨带。

屏障作用。

“暗礁”作用。青藏高原海拔4000m以上,一些主要山系可以高达

5000-6000m以上,这块大台地象水底的暗礁一样,虽然不能直接阻挡对流层

上部乃至平流层的气流,但可以通过气流上下之间的垂直切变,间接地影响高

空的流场。

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

夏半年,由于青藏高原近地面层为热低压,四周气流向高原辐合,加强了

我国夏季风势力;冬半年,高原气温迅速下降,近地面层出现冷高压,加强了蒙古高压,也即加强了我国冬季风的势力

(三)大气环流冬季环流夏季环流(活动中心、气团、锋)春、秋季环流形势

冬季气压中心

蒙古高压、阿留申低压是影响我国冬季天气气候的两大活动中心。辽阔平坦的西伯利亚蒙古高原有利于冷空气的堆积。蒙古高压的强弱变化主宰着我国

冬季冷空气的活动。阿留申低压强盛时可吸引寒潮东去,减弱时可使我国冬季寒潮南下的频率增加。受蒙古高压、阿留申低压的影响,我国冬季形成冬季风。

冬季气团

冬季控制我国近地面的气团主要是极地大陆气团。它以蒙古高压区为源地,性质寒冷而干燥。极地大陆气团的移动成为冬季风。极地大陆气团又可分为

陆上变性、冷海变性、暖海变性等3种变性气团。

冬季锋面

冬季,我国的锋面主要有北方的寒潮冷锋,南方的华南准静止锋、昆明准

静止锋等。寒潮冷锋发生在极地大陆气团与变性极地大陆气团之间的界面,常

出现在我国北部地区,如内蒙、东北、华北等地。所经之处,引起强烈降温和

大风。华南准静止锋发生于各种变性大陆气团界面上,常出现在东南山地丘陵区,造成阴雨天气。昆明准静止锋出现地云贵高原一带,由变性极地大陆气团

与西南暖流交绥而成;锋面东侧多阴雨,西侧多晴朗。

夏季活动中心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印度低压是影响我国夏季天气气候的两大活动中心。

由于受这两大活动中心的影响,我国夏季东部、南部和西部盛行偏南气流,即

夏季风。

夏季气团

夏季影响我国的气团主要是热带太平洋气团、赤道海洋气团。热带太平洋

气团源于太平洋副高,移动形成东南季风,性质湿热而稳定;赤道海洋气团

源自南半球副高,跨赤道向我国移动时表现为西南季风,性质高温重湿而不稳定。北方还有不强的移动性冷高压活动,导致冷空气南下,成为夏季降水的动力。

夏季锋面

夏季,影响我国的锋面主要是极锋。极锋发生在变性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

海洋气团之间的界面。通常4月份在华南登陆,5月到南岭,6-7月到长江流域,7-8月到华北、东北,9月从北到南迅速退出大陆(其移动受太平洋副高

脊线的移动控制)极锋所经之地都引起降水,其出现过早、过迟、过强、过弱,都会给不同的区域造成旱涝现象。

春季环流形势(由冬季向夏季过渡)

春季,高纬度的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尚未消失,低纬度的印度低压和北

太平洋副高正在加强,故春季环流形势是4个活动中心同时参与中国境内天气

活动,在一个时期呈现此强彼弱并不断变化,以至阴晴风雨不定,风向多变。

秋季环流形势(由夏季向冬季过渡)

盛夏刚结束,蒙古高压即迅速建立,并开始南下活动,而北太平洋副高此时仍维持在较高纬度,高低空高压重合,大气层结稳定,我国有相当大一部分地区往往呈现“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好天气。不过,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和贵州高原等地,由于冷空气活动、地形影响等,常出现秋雨绵绵天气。其中四川盆地则因夜间云层顶部辐射冷却,盆地低层空气较暖,大气层结不稳定,多夜雨,故有“巴山夜雨涨秋池”的诗句。

三、 气温与降水

(一)气温

1.冬季气温

我国冬季气温低,南北温度差异大。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最冷的地方。

2.夏季气温

夏季全国气温普遍升高。南北之间的温度差远小于冬季。

3.年较差

纬度较低的华南、云贵高原的年较差小,大致在10—20℃之间。愈向北,年较差愈大。

4.四季分配

气候统计上,常把12、1、2月作为冬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但这种四季划分,与各地物候现象不完全一致。

(二)降水

1.降水的地区分布

400mm等降水线从大兴安岭西坡向西南方向延伸至雅鲁藏布江谷地。以此线为界,该线以东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属于湿润部分;该线以西少受或不受夏季风影响,属于干旱部分。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秦岭、淮河附近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它与我国一月份的0°C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

2.降水的季节分配

夏秋多,冬春少;越往北雨季越短,降水集中程度越高

我国各地雨区特点

1、华南春秋雨区。

2、江南丘陵春夏多雨区。

3、北方广大区域的夏雨区

4、西北内陆盆地少雨区。

5、西北山地年雨区。

6、云南高原夏秋雨区。

7、海南热带夏秋雨区。

8、台湾东北部冬雨区。

干燥度指有植被地段的最大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值。

四、 几种重要的天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一)寒潮

冬季,我国北方的锋面主要有寒潮冷锋。寒潮冷锋是新鲜极地大陆气团和变性极地大陆气团之间的所形成的锋面。寒潮冷锋过境常常带来冷空气南侵。(冷高压活动的结果)强冷空气南下时,使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出现了严重霜冻,并伴随大风或雨雪的天气过程,称为“寒潮”天气。并不是每一次冷空气的南侵都叫寒潮。(有规定的量化标准)

寒潮:气象部门规定,就全国来说,如果一次冷空气能使长江中下游及其

以北地区48小时内温度降低10°C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低气温≤4°C(春、秋季节则改为江淮地区最低气温)≤4 °C ,陆上三个行政区出现5级以上大风,三个海区先后出现7级以上大风,称为“寒潮”。

强寒潮:48小时内降温14°C,陆上3-4个大区出现5-7级大风,沿海

所有海区先后出现7级以上大风,则称为“强寒潮”。

“寒潮”最活跃的月份一般不在隆冬季节的12月-次年2月。据统计,入侵中国的寒潮在一年中有两个高峰,一个在11月,另一个在3-4月份,夏

季则难觅寒潮的踪迹。

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有3个源地:①新地岛以西的寒冷洋面;②新地岛以东的寒冷洋面;③冰岛以南的洋面。

寒潮路径:中路(105—115°E),次数最多;东路(115°E以东),影响东北、华北及长江以北地区;西路(105°E以西),势力最强,危害最大.

寒潮气候的影响

总的说来,寒潮属于灾害性天气。寒潮前锋过境,产生寒潮大风,对草原畜牧业、江河湖海渔业生产、城乡交通等造成不利影响。寒潮前锋过境后,天晴风小,但降温剧烈,常产生严重霜冻,江南越冬作物和华南热带作物常受冻害。入春后,由于寒潮活动频繁,在江南地区常形成低温连阴雨天气,对水稻、棉花等春播作物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寒潮活动在某些时候给某些地区带

来降雪,对农业生产可起到缓和冬春干旱、减少作物病虫害等有益作用。

(二)梅雨 

梅雨是初夏季节(6月上旬或中旬-7月上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常出现的一种持续阴雨天气。主要发生在巫山以东,北纬26 °-34°的地区。 

特征:降水丰沛,甚至出现多个暴雨中心;相对湿度大,云量多,地面风力弱;时阴时雨,时冷时暖(连阴雨); 正常梅雨量占当年总降水的40%左右;一般来说,入梅日期在6月上旬或中旬,出梅日期在7月上旬。

(三)台风

寒潮、梅雨、台风是我国重要而独特的天气气候现象。它们各自的形成、变化构成了我国气候变化的重要特征。

五、 对我国气候的评价

1.使我国的亚热带不同于世界同纬度地区。

2.雨热同期,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3.气候的多样性,使我国种植制度多样。

4.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水分和热量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规律。我国气候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

第三节中国陆地水

一、 河川径流

1.流域和水系

1.1流域概况

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进海洋的河流。长江、黄河、珠江等。

内流河:有些河流不流入海洋,而是流入内陆湖泊、洼地,或者中途消失,称内流河。

外流流域:约占国土面积的64%。内流流域:36%。

内、外流域的界线:大兴安岭西麓-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大致与年降水量400mm等值线相近)

1.2水系分布特征

东南部降水丰富,山地丘陵广布,流水切割强烈,流众多,水系发育。

西北部地区与青藏高原北部,降水稀少,除高山地区外,河流短小而稀少,水系极不发达,尤其是内陆盆地,河流更少。

外流区河流水系分布特征

我国绝大多数河流发源于三级阶梯倾斜面及其斜坡地带。

第一级河源带:源自青藏高原东南,河流源远流长,水量丰富,水面坡度大,水力蕴藏丰富。如长江、黄河、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

第二级河源带:源自大兴安岭、冀晋山地和云贵高原。长度和水量一般都

不及第一河源带的河流。如淮河、海河、辽河、黑龙江、西江等。

第三级河源带:源自长白山地、山东丘陵、东南沿海丘陵。距海近,大多

独流入海,长度和流域面积不大,但水量却相当丰富。如图们江、鸭绿江、钱

塘江、闽江等。

河网密度(km/km2): 地区差异较大

外流流域: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河网密度大都在0.5以上:山地区域可超过0.7;长三角、珠三角受人类经济活动影响,河网密度高达1-2;杭嘉湖平原某些地

方高达12(水乡泽国)。

内流流域:水系不发育,河网密度小,大多在0.1以下。

2.河川径流特征

2.1河川径流的空间分布特征

河流水量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所以河川径流的地理分布与降水量的空间

分布大致相符,但比降水量分布更为复杂。

2.2河川径流的时程分配特征

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径流变差系数(C v ) 、实测年径流极值比(K m)

C v值最大的为华北一带,最小的为新疆伊犁河流域,夏季风影响稳定的南方地区C v值较小; K m与 C v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北方诸河的K m值较大,南方河流则较小;集水面积大的河流K m值较小;干流K m值比支流小。

年径流的季节分配

径流年内变化与降水季节分配大致相似。我国河川径流季节分配很不均衡,具体表现在汛期出现的季节、延续时间以及汛期径流量集中的程度等方面。影

响径流季节分配的主要因素是补给条件。在我国主要是大气降水因素,其次是地下水与冰雪融水。

根据河流补给条件,全国河川年径流季节分配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秦岭以南:主要为雨水补给区,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主要受降水季节分配的影响,夏汛比较突出。因流域的调节作用,河流多水季节一般比多雨季节滞后1个月左右。

东北地区、华北部分地区、黄河上游和西北一些河流:为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区,有春、夏两次汛期,年径流过程呈双峰型。

西北内陆区的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以及青藏高原部分河流:主要由山区降水与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径流的变化与气温有密切关系,有春汛、夏汛出现。

我国河流的水文分类

东北型: 11月~4月冰封、春汛明显、冰凌

华北型:枯水期长(春旱断流),汛期短、多暴雨洪水,汛枯流量变幅大(陕县站110:1)、多泥沙(黄河、海河、淮河、辽河等)

华南型:季风、降水丰沛、雨期长、 5~6月梅雨、7~8月台风雨、汛期早、流量大、大江大河(长江中下游、珠江等)

西南型:7~8月洪水强、山高谷深、水力资源丰富(云贵高原地区河流)

西北型:降雨极少、高山冰雪补给,水量极小、内流、消失在内陆咸水湖泊,甚至沙漠中

内蒙古型:地下水补给为主

青藏型:高原内部——冰雪补给为主;东南边缘降水量大、流量大

3.中国主要河流

大江大河一般都具有流域面积广、干流流程长和水量丰富这三方面的特点。

3.1中国第一大河----万里长江 3.1.1河段特征 3.1.2河流水文 3.1.3长江洪水 3.1.4水利资源 3.2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 3.2.1河段特征 3.2.2径流 3.2.3洪水和泥沙 3.2.4治理开发

二、 湖泊与沼泽

1.五大湖区

青藏高原湖区、东部平原湖区、蒙新高原湖区、东北平原与山地湖区、云贵高原湖区

2.四大沼泽区

东北沼泽区、青藏高原沼泽区、新疆山地沼泽区、东部平原和沿海沼泽区

三、 地下水

地下水是贮存和运动于地表以下不同深度的岩石孔隙和裂隙之中的水。

地下水和地表水同是陆地水的两个组成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如河流)。

地下水类型(受地质地貌的差异影响):

1.松散沉积物孔隙水。

地层特点:第四纪以来的冲积洪积、湖积地层,岩性疏松、孔隙多而比较均匀。

地区分布:中新生代以来形成的构造盆地。如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等。

贮存状态:地下水以潜水和承压水的形式贮存于松散沉积物的孔隙中。

2.岩溶裂隙溶洞水。

地层特点可溶性碳酸盐类岩层。

地区分布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面积约120万km2,集中于贵州、广西两省。

赋存状态碳酸盐类岩石在含CO2的水溶蚀下形成有裂隙、溶洞,使地下水充填其中,而形成岩溶水。水量丰富、分布不均。决定于岩溶的发育程度和分

布特点。

3.基岩裂隙水。

地层特点:系为岩浆岩类的花岗岩、玄武岩和变质岩类、碎屑岩类。

地区分布:天山-阴山以北以及昆仑-秦岭以南,海西、燕山运动岩浆活动剧烈,故花岗岩裂隙水分布广泛;介于天山-阴山与昆仑-秦岭之间的广大

地区,主要是太古代深变质岩系,故变质岩裂隙水分布广泛。

贮存状态:基岩裂隙的发育是地下水贮存、运移、富集的地质基础。

4.冻土孔隙裂隙水。

地层特点:永久冻结的地表松散的沉积层和下伏基岩。

地区分布:高纬度的大小兴安岭和阿尔泰山,中纬度的天山祁连山和青藏高原。

贮存状态:按埋藏条件可分为冻结层上水、冻结层间水和冻结层下水三类。

四、水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一)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水资源由天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部分组成。

1.降水资源降水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

2.地表水资源中国江河众多

3.地下水资源湖泊多与外流河相通,可互济水量、冰川是西部河流的补给来源之一

4.水资源总量

(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1.地区分布

中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总趋势和降水基本一致,由东南沿海向

西北内陆递减。在同一地区内,山地的迎风坡是径流相对高值区,平原、盆地、山地背风坡则是径流相对低值区。

全国划分为五个不同地带

Ⅰ丰水带:年降水量大于1 600 mm,径流深大于900 mm。

Ⅱ多水带:年降水量800~1 600 mm,径流深200~900 mm。

Ⅲ过渡带:年降水量400~800 mm,径流深50~200 mm。

Ⅳ少水带:年降水量200~400 mm,径流深10~50 mm。

Ⅴ缺水带:年降水量小于200 mm,径流深不足10 mm。

2.径流时程分配

(三)水资源的特点及评价

1.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均、地均拥有水量少

2.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旱涝灾害频繁,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南北相差悬殊。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很大

3.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分布不匹配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洪涝灾害频繁,防洪安全仍缺乏保障

2、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3、水资源浪费

4、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我国水资源面临的挑战

1、水资源日趋短缺,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

2、用水浪费与用水效益低下

3、局部地区水环境进一步恶化

4、水利工程老化失修

5、水污染日趋严重

6、粮食增加与农业供水不足

7、水管理与水科技落后

8、建立水市场举步维艰

五、 南水北调工程

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的大渡河、雅砻江和金沙江的源头河段,向黄河上游调水,补偿黄河水资源的不足,缓解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的问题。

中线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干流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开渠输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全线自流,在郑州西穿过黄河,输水到北京、天津。重点解决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及天津等沿线城市的用水,并兼顾农业和其他用水。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河道逐级

提水北送,经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在位山附近穿过黄河后可自流,终点天津。主要解决苏北、山东和河北东部的农业用水、津浦铁路沿线及胶东的城市缺水问题。

南水北调对我国南方(输出区)和北方(输入区)自然环境的影响问题

江水因外调亏缺对长江流域产生的影响 

是否会加重华北平原的洪涝灾情与土壤盐碱化

南水北调会否引起血吸虫病向北方扩展

南水北调后的经济效益

从根本上解决黄、淮、海平原的严重缺水问题

借助总干渠的人工运河,可以沟通南北交通,扩大运输

第四节中国近海

一、海域环境

(二)海底地貌

1.大陆架

2.大陆坡

3.海槽与陆缘海盆

(三)海洋水文

1.海水温度

2.海水盐度

3. 近海的海流(包括两大系统)

外来洋流系统、黑潮暖流主干、分支(台湾暖流、对马暖流、黄海暖流) 、近海就地形成的海流系统、各种沿岸流 (渤海、黄海、东海) 、季风漂流 (南海)

4.潮汐

(四)海域环境评价

1. 优势

(1)区位优越。

(2)近海水体活跃,海况总体较好,利于海洋开发利用。

(3)海水营养盐丰富,水质肥沃。

(4)海洋环境类型多,为海洋全方位开发创造了条件。

(5)浅海、滩涂广阔,海水养殖和海洋空间条件得天独厚。

2. 不利因素

(1)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威胁海上作业活动。

(2)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3)海岸侵蚀和海水倒灌。

(4)赤潮。

二、海岸

砂砾质海岸三角洲海岸淤泥质海岸

海岸带开发中面临的问题

(1)海岸带资源的日益短缺,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北方沿海水资源短缺、全国沿海优质耕地不断减少以及近海生物资源日趋枯竭,将成为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2)陆源性污染物及海上倾废排放造成沿海地区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已严重影响海岸带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群体的健康。

(3)宏观调控能力不足,导致海岸带资源的浪费。

(4)由于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一旦重大自然灾害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

(5)人口的趋向海岸带移动,以及沿海地区与世界经济的密切联系,造成这一地区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对港口压力的增大,城市及港口占用岸线、土地的面积成倍增加,沿海城市链的逐步形成,将增加对生态环境压力的程度。

三、岛屿

第五节中国生物地理

一、 植物区系特征及植物地理

(一)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

1. 植物种类丰富

2.起源古老

3.特有种类繁多

4.地理成分复杂

5.各种地理成分联系广泛,分布交错混杂

(二)主要植被类型

(三)植被分布规律

中国植被水平分布规律、中国植被类型分布、中国植被垂直分布规律

第六节中国土壤地理

一、 中国土壤的形成

主要因素: 1. 母质母质的机械组成直接影响土壤的机械组成、化学组成影响着土壤的化学组成、母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程度随着成土年龄的增长而减弱2. 气候控制着土壤形成的方向及地理分布、影响着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与分解、影响土壤内部物质迁移过程 3. 生物只有在母质的基础上出现了生物之后,土壤才能形成4. 地形影响热量及水的重新分配;影响母质的分布5. 时间时间越长,土壤性质的变化越大 6. 人类活动母质是物质基础;气候中的热量因素是土壤能量的最基本来源;生物将无机物变成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化学能,从而改造了母质,形成了土壤;地形通过对地表物质和能量再分配,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过程;时间是一个条件,任何一个空间因素或者综合作用的效果随时间的增长而加强。

二、 中国土壤的性况

我国的地质地形条件复杂,成土母质类型繁多,母质中有无碳酸钙,将影响成土过程的方向、速度和土壤性质;母质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矿物组成也明显影响地土壤的肥力状况。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高低受水热状况的影响,水热状况决定着土壤的植被类型和每年生成的生物量和分解量,同时还决定着土壤有机质的矿化率。

三、 中国土壤的类型

植被类型与气候密切相关,而土壤类型的形成则受到气候与植被的影响。这样,土壤类型可根据植被类型相应地划分为三个系列:森林土壤、草原土壤和荒漠土壤。

四、 中国土壤的分布规律

1、土壤水平地带分布规律

我国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是由湿润海洋性与干旱内陆性两个地带谱构成。东部沿海为湿润海洋性地带谱,西部则为干旱内陆性地带谱,两者之间的过渡地带则有过渡性土壤地带谱。

2、土壤垂直地带分布规律

3、垂直与水平复合式分布规律

初中地理-中国地理自然环境、资源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一、我国的疆域 (1)领土四至点 二、我国的行政区划 三、我国的人口

人口最多省:广东省,最少省:澳门 2、人口东多西少 (1)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2)影响人口分布因素 四、我国的民族 2、民族分布 (1)分布特点: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b、汉族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东部和中部;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部分地形、地势和气候 一、我国的地形 1、地形特征及分布 (1)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分布:a、平原、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b、山地、高原和盆地多分布在西部地区。

3、主要地形区及特征 (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4、山区面积广大 (1)优势:利于多种农业模式协调发展;生态旅游开发;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2)劣势:地面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较高;生态环境脆弱,多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坡度大,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二、我国的地势 1、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三、我国的气候 2、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3、气候的主要特征 (1)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复杂多样 形成原因:背靠欧亚大陆,面向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为界

第二部分河流、自然灾害 一、以外流河为主 1、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东南为外流河,西北为内流河 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水能资源:上游流经第一、第二阶梯,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世界最大水利枢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2)水运开发: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河段四季通航,享有“黄金水道”的美誉。 三、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word知识点资料讲解

§3.2中文Word 2010的基本操作 Word 2010是Office 2010中的一个组件,它是用于字处理的软件,用它所建立的文件称为“文档”。 一、启动 方法一:开始/程序/Microsoft Word 方法二:双击Word 2010的快捷方式图标 方法三:双击扩展名为.DOCX的文档 二、退出 方法一: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方法二:选择菜单“文件/退出” 方法三:Alt+F4 方法四:双击应用程序窗口的控制菜单图标 三、Word 2000窗口的组成 在Word 2000的视图切换工具按钮中包含四种视图方式按钮,从左至右依次是:普通视图、Web版式视图、页面视图、大纲视图。在书中还提到了另外两种:打印预览、全屏显示(阅读版式) 普通视图: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编辑文本,但有部分内容在该视图中不能显示。如页眉、页脚、分栏、图形等。 页面视图: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编辑文本,编辑的效果与实际打印效果一致。

Web版式视图:用以创建Web页,除显示文档内容外,还显示文档的背景及文档结构图。 大纲视图:用于显示文档中的文本信息,但不能显示文档中的图形。 三、创建与打开文档 1.文档的创建: 方法一:选择菜单“文件/新建” 方法二: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 方法三:启动Word 2010时,自动建立一个名为“文档1.DOCX”的文档 方法四:CTRL+N 2.文档的打开: 方法一:选择菜单“文件/打开” 方法二:单击工具栏中的“打开”按钮 方法三:打开最近使用过的文档,选择“文件”菜单,在其底部列出最近使用过的文件的名字(默认为4个,最多为9个,可使用菜单“工具/选项”进行设置),单击某一文件名,可打开此文件。 方法四:CTRL+O 说明:在Word中可同时打开多个文档,每打开一个文档,则会在“窗口”菜单底部出现该文件名,单击该文件名可实现

《知识点总结》Word版

第九、十章知识点清单 1、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_______异种电荷________ 2、电路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电路元件组成的。电源是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的装置。电磁炉在工作的时候将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3、电路的三种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短路有____________短路和__________短路两种。 习题1、如图2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开关S闭合后,电源可能被损坏的电路是( ) 4、画出对应的电路元件符号:灯泡_______电铃________电动机________开关______电源_______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电压表_______

电流表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导体,常见的导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题2.下列四组物体中,在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A.钢尺、瓷碗、大地 B.固体食盐、纯净水、煤油 C.铅笔芯、食盐水、玻璃杯 D.钢制刀片、铝制饭勺、人体 6、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金属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玻璃在加热至红炙热状态时由绝缘体变成导体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题3、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 B.通常情况下塑料、玻璃、汽油都是绝缘体 C.绝缘体内缺少自由电荷,所以不容易导电 D.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

中国自然地理状况要点归纳

[中国地理专题复习] 第二讲中国自然地理状况 一、知识要点归纳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 (一)地形概况:以上 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的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高原和巨大的盆地,海拔为 1000米~2000米 第三级阶梯:东部的丘陵和平原,海拔 在500米以下 1.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占2/3 天山-阴山 东西走向昆仑山-秦岭 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主要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青藏高原:最高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 四大高原黄土高原:世界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 4.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 四川盆地松嫩平原 东北平原辽河平原 三江平原 5.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三大平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南北气温大约相差50℃ (二)气候概况冬季南北温差很大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在秦 岭-淮河一线 原因:纬度位置及冬季风 1.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影响 七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上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 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高原气候区

降水特点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集中夏秋季节 降水年际变化:北方较大,南方较小 2.降水和干湿地区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为界) 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P>800mm) 半湿润地区(P>400mm) 半干旱地区P<400mm 干旱地区P<200mm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3.气候特征暖热多雨 雨热同期 气候复杂多样 4.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频繁 (三)河流和湖泊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辽河、海河、 淮河、长江、珠江 外流河和外流区注入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1.河流概况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水位、流量变化深受季风 气候的影响,各大河的水文特征有很大的差别内流河和内流区:塔里木河为最大,内流区占1/3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多为季节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内流湖和外流湖 分类咸水湖和淡水湖 2.湖泊概况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是最大的湖泊 两大湖泊分布区鄱阳湖、洞庭湖、 东部平原湖区太湖、洪泽湖 巢湖 3.主要河流流程最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市 中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最广(180万平方千米) 流量最大(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的占1/2 蕴藏巨大的水能 长江流域的主要水电站(见附图) 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黄金水道里程的2/3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点教学内容

第二章自然结构 第一节中国地貌 一、地貌的基本特征 地貌的基本特征: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2、3阶梯特征)2.地势较高,起伏显著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按基本地貌形态分析、按外营力来分析、按岩性来分析、按地质构造来分析。下面就从基本地貌形态分析我国地貌的复杂性,我国五种基本地貌类型齐全。)(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我国除以上五种基本地貌类型外,由于外营力及地表组成物质不同等,还形成冰川、冰缘、风沙、黄土、喀斯特、火山、海岸等多种特殊地貌。) 地表结构特征山地纵横,排列组合有规律;四大高原独具特色,集中于中西部;四大盆地长轴近东西向,分布于西中部;三大平原斜向排列于东部;众多丘陵散落于东部。 地势特征的地理意义:1. 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河流影响显著:一是成为大河的源地;二是控制着大河的流向;东西流向便于东西航运。2. 地势阶梯的变化,使得中国水力资源丰富,便于水能梯级开发;同时,边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势障碍。 二、地貌的形成因素 1.地质构造因素(内营力) 我国地貌的宏观分布与排列方向均与地质构造运动密不可分。 燕山运动 中生代燕山运动使中国大地构造轮廓基本定形,对完成巨地貌格局方面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经燕山运动,除喜马拉雅个别地区外,海水撤出中国大陆,分散的陆块互相联结起来。我国山文的几个主要方向,都是在燕山运动形成的。 喜马拉雅运动 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则是形成中国现代地貌形态格局的决定性因素 早喜马拉雅运动:(始于晚始新世) 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与亚洲大陆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强烈碰撞,喜马拉雅地槽封闭褶皱成山,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合并相连。 晚喜马拉雅运动:(上新世以来) 在亚欧、太平洋、印度板块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强烈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全国地势出现大规模的高低分异,差异运动的强度自东向西由弱变强。是造成我国目前地势差别的重要力量。 所谓新构造运动主要就是指上新世以来构造运动。 综上所述,我国的大地貌格局是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的,而现在的地势差别主要是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特别是新构造运动)的结果。 2.气候因素(外营力) 地貌的形成除受地质构造控制外,还深受外营力的影响。外营力的程度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气候条件。降水与气温的变化,影响着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的过程与强度。 降水对地貌的影响;气温对地貌的影响;积雪对泥石流地貌发育的影响;冻土分布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3.地表组成物质因素(物质基础) 地表组成物质是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我国地表的组成物质千差万别,分布错综复杂。由于地表物质的不同,抗风化、侵蚀的强度不一,在一定的外营力作

第二节《中国自然地理状况》要点归纳

第二节《中国自然地理状况》要点归纳 第二讲中国自然地理状况 一、知识要点归纳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 (一)地势概况:以上 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的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高原和庞大的盆地,海拔为 1000米~2000米 第三级阶梯:东部的丘陵和平原,海拔 在500米以下 1.地势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宽敞:山区面积占2/3 天山-阴山 东西走向昆仑山-秦岭 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要紧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青藏高原:最高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 四大高原黄土高原:世界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 云贵高原:地面坎坷 4.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 四川盆地松嫩平原 东北平原辽河平原 三江平原 5.三大平原和要紧丘陵三大平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要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南北气温大约相差50℃ (二)气候概况冬季南北温差专门大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在秦 岭-淮河一线 缘故:纬度位置及冬季风 1.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阻碍 七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上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缘故: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

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高原气候区 降水特点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集中夏秋季节 降水年际变化:北方较大,南方较小 2.降水和干湿地区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为界〕 四类干湿地区潮湿地区〔P>800mm〕 半潮湿地区〔P>400mm〕 半洪涝地区P<400mm 洪涝地区P<200mm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大多数地点冬季冰冷干燥,夏季 3.气候特点暖热多雨 雨热同期 气候复杂多样 4.寒潮、台风和水旱灾难频繁 〔三〕河流和湖泊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辽河、海河、 淮河、长江、珠江 外流河和外流区注入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1.河流概况外流河的水文特点:水位、流量变化深受季风 气候的阻碍,各大河的水文特点有专门大的差 不 内流河和内流区:塔里木河为最大,内流区占1/3 内流河的水文特点:多为季节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内流湖和外流湖 分类咸水湖和淡水湖 2.湖泊概况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是最大的湖泊 两大湖泊分布区鄱阳湖、洞庭湖、 东部平原湖区太湖、洪泽湖 巢湖 3.要紧河流流程最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市 中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最广〔180万平方千米〕 流量最大〔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的占1/2 蕴藏庞大的水能 长江流域的要紧水电站〔见附图〕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我国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3、我国地形的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4、我国各类地形所占的比例:丘陵百分之十 山地百分之三十三 高原百分之二十六 盆地百分之十九 平原百分之十二 5、第一阶梯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阶梯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第三阶梯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6、通常把山地和地表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多集中在西部,其中近一半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寒荒漠等。总的来说,山区有利于发展旅游业、采矿业及农业多种经营等,部分水热条件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7、山区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1、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 2、我国一月的零度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重合 3、我国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 4、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 5、通常把大于或等于十摄氏度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活动积温反映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是我国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 6、根据活动积温,把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7、由于南北气温的差异,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在建筑上也有一定反映。 二、东西干湿的差异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托克逊。 3、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西北地区。 4、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走向是:大兴安岭--呼和浩特--兰州--拉萨。 5、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我国一月的零度等温线,也就是秦岭--淮河一线相重合 三、季风气候显著 1、一年内盛行风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被称作季风。受季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季风气候。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 2、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作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作非季风区。 3、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除高原外,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Office知识点的总结(word文档物超所值)

三大办公软件Word、Excel、PPT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 Word文档知识点 第一章 Word文档的编辑与排版功能 一、Word2016操作界面: 由“文件”按钮、快速访问工具栏、标题栏、功能区(选项卡和命令组)、标尺、共享、页面区域、滚动条、状态栏等组成。 Word2016的默认后缀名是:.docx 二、word的基本操作: 1.文件的基本操作 1)不同输入法之间的切换:Ctrl+Shift键; 2)CapsLook=大、小写字母切换 3)NumLook=控制数字小键盘打开与关闭 2.输入日期和时间; 1)插入当前日期:Alt+Shift+D;2019/12/18 星期三 2)插入当前时间:Alt+Shift+T;19时31分 3.选定文本的作用:选定文本后,才能编辑和修改文本。 4.输入文档时,直接按“Enter”键可对文档内容进行换段;按“Shift+Enter”组 合键可对内容进行换行,并出现一个手动换行符“↓”。 5.选定文本的方法; 1)选择整个文档:在文档左侧页边距外侧的空白页面上,连续点击鼠标左键三次。 2)选择整个段落:在段落的左侧页边距外侧的空白页面上,连续点击鼠标左键两次。 3)选择一行:在一行的左侧页边距外侧的空白页面上,单击鼠标左键。 4)可以使光标插入点快速移到第一页页头的组合键是Ctrl+home。

5)选择文档中竖块文本的方法,可以按住Alt键选择。 6)小区域选择:按住鼠标左键,从开始位置拖动到结束位置,松开鼠标左键。 三、文本和段落的基本格式 设置文字格式的操作有设置字体、字号、字形、下划线、边框、底纹、颜色等; 设置段落格式的操作有设置对齐、缩进、行间距、段间距以及边框和底纹等; 设置页面格式的操作有设置纸张、页边距、页眉和页脚、页边框等。 1、字体的安装: 1)选中字体文件,鼠标右键“安装”; 2)开始/控制面板/字体 2、段落文本的对齐方式包括:左对齐Ctrl+L、居中Ctrl+E、右对齐Ctrl+R、两端对齐Ctrl+J、分散对齐Ctrl+Shift+J(调整字符宽度) 3、按组合键【Ctrl+D】打开“字体”对话框,设置文本格式。 4、在文档中插入的分页符,为什么有的时候看不到? 分页符属于编辑标记,如果看不到文档中的分页符,那么它可能处在隐藏状态。此时, 单击“开始”选项卡,在“段落”组中单击“显示/隐藏编辑标记”按钮 5、要删除文档中重复的文字/空行/空格可以通过“查找和替换”来实现。 查找替换空行,“^p”代表一行。 6、制表位的作用:方便光标快速定位。 1)制表位的类型: 默认制表位(两个字符):一般用在正文段落中,按Tab键使用;即首行缩进2个字符 手动设置制表位:一般用在特定的排版,可以快速定位在页面制定位置; 2)通过标尺设置制表位 左对齐式制表位;居中式制表位;右对齐式制表位;小数点式制表位 ;竖线对齐式制表位(不定位文本,只在位置上显示插入的竖线); 7、插入_页面_分页【或执行“Ctrl+Enter”】

Word考试知识点

Word考试知识点: 1.文本的移动步骤:○1选择○2剪切○3到目的地○4粘贴 2.文本的复制步骤:○1选择○2复制○3到目的地○4粘贴 3.替换:○1先选择○2编辑—替换○3全部替换○4单击是最后单击确定,保存文件。 4.设置字符的字体、字号、字形、颜色、字符间距、字符缩放比例、字符的位置 操作原则:先选定后操作 步骤:○1先选择○2菜单【格式】—【字体】,再进行设置,最后确定,保存文件。 5.设置段落的首行缩进、悬挂缩进、左缩进、右缩进、段间距、行距、段落对齐。 操作原则:先定位后操作 步骤:○1先定位○2菜单【格式】—【段落】,再进行设置,最后确定,保存文件。 6.标题设置样式 法1:○1先定位后操作○2菜单【格式】—【样式和格式】,再进行设置,最后确定,保存文件。 法2:通过格式工具栏进行设置 7.页面设置中的纸张大小、页边距、方向。 步骤:菜单【文件】—【页面设置】再进行相应操作,最后单击确定,保存文件。 8.插入页码。 步骤:菜单【插入】—【页码】再进行相应操作,最后单击确定,保存文件。 9.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 10.表格的操作: (1)插入表格:菜单【表格】-【插入】-【表格】,出现“插入表格”对话框,然后定制列数和行数,最后单击“确定”。 (2)插入行、列,删除行、列。 (3)表格上方插入标题。 (4)单元格的拆分与合并。 (5)单元格内的字符对齐方式(有[上左、上中、上右],[中左、中

中、中右],[下左、下中、下右]9种方式) (6)表格行高与列宽的设置。(先选定行或列,右键-表格属性,再设置行高或列宽) (7)平均分布各行与各列。

高考地理知识重点:中国自然地理

2019高考地理知识重点:中国自然地理 2019高考地理知识重点:中国自然地理 1、中国行政区是中国自然地理各要素的基本空间背景,可谓重中之重。记忆行政区划图要达到三层境界,第一要熟练填注空白行政区划图,建议分方位记忆即东北黑吉辽内蒙古,西北陕甘宁新青,西南川云贵西藏,中间是两广西湖两河山,东南苏浙皖赣闽台琼,再补充四个直辖市京津沪渝、两个特别行政区港澳;第二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把各省区轮廊拟人状物以便联想记忆;第三某重要区域地图,主要是地形、气候、河湖、资源与行政区划的相对位置。 2、地形区空间位置往往是以山脉为界线的,因此,山脉的位置构成地形图的基干。特别注意巫山既是鄂渝还是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的界线;太行山既是晋冀还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是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界线;武夷山是闽赣界线;天山是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界线;昆仑山是新藏还是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界线;秦岭是黄土高原与汉水谷地的界线;南岭是两广与湘赣的界线;祁连山是甘青还是河西走廊与柴达木盆地界线;横断山是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界线。 3、用谐音及顺口溜来加强记忆。将陆上邻国,越老缅印不锡尼,阿巴苏蒙到朝鲜,苏分塔吉加哈俄;海上相望之国,东是日韩与南非,南有马来文印尼;东北一西南走向山脉,

雪巫太大长城台;东西走向山脉,天阴昆秦南;季风区非季风区界线,大阴贺巴区。 4、温度带、干湿地区空间分布与行政区划关系,海南全部在热带;两湖闽浙黔皖沪渝全部在亚热带;山东全部在暖温带;吉林全部在中温带;广西没有热带范围,虽然有北回归线穿过;塔里木盆地和辽东半岛为暖温带;并兼跨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的有陕西、甘肃;明显兼跨四类干湿地区的有陕甘内蒙古藏。 5、秦淮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一条界线,它大致穿过苏北、皖北、豫南、陕南、甘东南。可以借用逻辑推理加强记忆--1月0℃等温线→亚热带、暖温带界线→有无结冰期界线→一年两熟、两年三熟界线→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半湿润界线→水作、旱作界线;秦岭是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分水岭。从而使秦淮一线成为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 6、注意自然要素之间相互关系,重视地理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记忆。例如: ①外流河水文物特征理解,降水量与蒸发量→流量多少,雨季长短→汛期长短;最冷月气温→有无结冰期;植被状况→含沙量多少。 ②降水时空分布规律→水资源时空特点。 ③夏季风推移规律决定气候降水时空分布规律,决定北

初二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复习

初二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复习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地理,小编特地整理了这篇初二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复习,希望大家喜欢!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自然资源按照可循环利用的情况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有:土地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森林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有矿产资源等。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第二节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可分为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和非农业用地(建设用地)。 2.我国土地资源的有利条件有:⑴土地资源总量丰富;⑵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3.土地资源的不利条件有: ⑴人均土地占有量小; ⑵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资源不足; ⑶分布不均匀; ⑷各类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4 .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耕地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地形),耕地资源南少北丰;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地形)。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农业生产以牧业为主。 7.针对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并且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8.全国土地日是6月25日。 第三节水资源 1.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我国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人均为世界水平的1/4。属于严重缺水国家之一。 3.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每年的3月22日到28日。 4.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时间上夏秋季多,冬春季少;解决季节分布不均的办法:兴建水库(长江上的三峡工程、黄河上的小浪底) 2)空间上南丰北缺,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的南水北调工程等。 5.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以

(完整版)word知识点(可编辑修改word版)

§3.2 中文 Word 2010 的基本操作 Word 2010 是 Office 2010 中的一个组件,它是用于字处理的软件,用它所建立的文件称为“ 文档”。 一、启动 方法一:开始/程序/Microsoft Word 方法二:双击 Word 2010 的快捷方式图标方 法三:双击扩展名为.DOCX 的文档 二、退出 方法一: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方法 二:选择菜单“ 文件/退出” 方法三: Alt+F4 方法四:双击应用程序窗口的控制菜单图标三、 Word 2000 窗口的组成 在 Word 2000 的视图切换工具按钮中包含四种视图方式按钮, 从左至右依次是:普通视图、Web 版式视图、页面视图、大纲视图。在书中还提到了另外两种:打印预览、全屏显示(阅读版式) 普通视图: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编辑文本,但有部分内容在该视图中不能显示。如页眉、页脚、分栏、图形等。 页面视图: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编辑文本,编辑的效果与实际打印效果一致。

Web 版式视图:用以创建 Web 页,除显示文档内容外,还显示 文档的背景及文档结构图。 大纲视图:用于显示文档中的文本信息,但不能显示文档中的图形。 三、创建与打开文档 1.文档的创建: 方法一:选择菜单“ 文件/新建” 方法二:单击工具栏中的“ 新建” 按钮 方法三:启动 Word 2010 时,自动建立一个名为“ 文档1.DOCX” 的文档 方法四: CTRL+N 2.文档的打开: 方法一:选择菜单“ 文件/打开” 方法二:单击工具栏中的“ 打开” 按钮 方法三:打开最近使用过的文档,选择“ 文件” 菜单,在其 底部列出最近使用过的文件的名字(默认为 4 个,最多为 9 个,可使用菜单“ 工具/选项” 进行设置),单击某一文件名,可打 开此文件。 方法四: CTRL+O 说明:在 Word 中可同时打开多个文档,每打开一个文档,则会在“ 窗口”菜单底部出现该文件名,单击该文件名可实现

完整word版环境化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一绪论: 1环境污染: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酸雨、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绿色屏障锐减、垃圾、物种濒危、人口激增、温室效应。 2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的占80%~90%。 3环境化学的特点是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来研究宏观的环境现象与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其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效应。 4由于环境污染物种类繁多,世界各国都筛选一些毒性强、难降解、残留时间长,在环境中分布广的污染物优先进行控制,称为优先污染物。 5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关注的化学污染物主要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突变、致癌变和致畸变作用的所谓“三变”化学污染物,以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6按环境变化的性质划分,则可分为环境物理效应、环境化学效应和环境生物效应。 7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主要有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 二大气环境化学 1根据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将大气分为四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 2大气污染物按照化学组成还可以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和含卤化合物。 3燃料燃烧过程中影响NOx形成的因素:根据NOx形成的机理,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量主要与燃烧温度和空燃比有关。 4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每个CH4分子导致温室效应的内力比CO2分子大20倍。 5氟氯烃类化合物既可以破坏臭氧层也可以导致温室效应。 6逆温: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但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反常现象。 7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层的稳定程度,或者说大气中某一高度上的气块在垂直方向上相对稳定程度。气块在大气中的稳定度与大气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干空气在上升时温度降低值与上升高度之比用Td表示)有关。一般来讲,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越大,气块越不稳定。 8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空气机械运动如风和湍流,由于天气形势和地理地势造成的逆温想想以及污染源本身特性。 9光化学反应:分子、原子、自由基或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 10大气中的HO·和HO2·的来源:对于清洁大气O3的光解是大气中HO·的重要来源;对于污染大气,如有HNO2和H2O2存在,光解可产生HO·,HO2·主要来源于醛的光解尤其是甲 醛的光解。 11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第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解 反应产生第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的烟雾污染现象。他的特征:烟雾呈蓝色,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橡胶开裂,刺激人的眼睛,伤害植物的叶子,并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是大气中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大气温度较低,而且有强的阳光的照射。 12光化学烟雾的控制对策:控制反应活性高的有机物的排放、控制臭氧的浓度。 硫酸烟雾与光化学烟雾的比较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复习:中国土地资源分类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复习:中国土地资源分类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复习:中国土地资源分类 土地资源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在中国较普遍的是采用地形分类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1)按地形,土地资源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这种分类展示了土地利用的自然基础。一般而言,山地宜发展林牧业,平原、盆地宜发展耕作业。 (2)按土地类型利用,土地资源可分为已利用土地耕地、林地、草地、工矿交通居民点用地等;宜开发利用土地枣宜垦荒地、宜林荒地。宜牧荒地、沼泽滩涂水域等;暂时难利用土地枣戈壁、沙漠、高寒山地等。这种分类着眼于土地的开发、利用,着重研究土地利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已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生产潜力,调查分析宜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方向途径,查明目前暂不能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分布,探讨今后改造利用的可能性,对深入挖掘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合理安排生产布局,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 (3)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由于中国自然条件复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了现今的各种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一般分为耕地、林地、牧地、水域、城镇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其他用地(渠道、工矿、盐场等)以及冰川和永久积雪、石山、高寒荒漠、

戈壁沙漠等。按《世界资源,1983》一的可比资料,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土规模较大的国家相比,农业用地比重偏小。 (4)从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看,中国东南部与西北部差异显著,其界线大致北起大兴安岭,向西经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宁夏盐池同心地区,再延伸到景泰、永登、湟水谷地,转向青藏高原东南缘。东南部是全国耕地、林地、淡水湖泊、外流水系等的集中分布区,耕地约占全国的90%,土地垦殖指数较高,西北部以牧业用地为主,80%的草地分布在西北半干旱、干旱地区,垦殖指数低。 水土资源组合的不平衡也很明显,长江、珠江、西南诸河流域以及浙、闽、台地区的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81%,而这些地区的耕地仅占全国耕地的35.9%。黄河、淮河及其它北方诸河流域水量占全国水量的14.4%,而这些半湿润、半干旱区需用灌溉的耕地却占全国耕地的58.3%。 总结:土地资源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是“财富之母”。

Word知识点总结.doc

2. 刺进横线的几种办法 (5) 3. 在 WORD 中,窗体的运用 (5) 4. WORD 中,能够在页眉页脚中设置页面左边的相关装饰物 (5) 5. WORD 中表格内数据的核算 (5) 6. WORD 中,分栏时能够钩选“分隔线”选项 (5) 7. WORD 中,已刺进“ (5) 8. 有关“试卷排版”中的一些技巧 (6) 9. 有关“ Math Type 5.2 数学公式修正器”的介绍 (6) 10. 在 WODE 中,铲除页眉里那条横线的办法 (6) 11. 在 WODE 中,将布景图片设置成水印的办法 (6) 12. 在 WODE 中,躲藏答案的办法 (6) 13. 在 WODE 中,把艺术字打散的办法 (6) 14. 字符输入办法 (6) 15. 符号的输入的办法 (7) 16. 改写 (7) 17. 便利键 1 (7) 18. 便利键 2 (7) 19. “重复”与“康复”的差异 (7) 20. 主动更正 (8) 21. 便利键 3 (8) 22. 阶段对齐办法 (8) 23. 设置制表位 (8) 24. 纵横混排 (9) 25. 兼并字符(最多 6 个汉字) (9) 26. 双行兼并 (9) 27. 在 WORD 中,能够刺进的图片文件格局有 (9) 28. 图形暗影效果 (9) 29. 比照 (10)

31. 表格的修正 (10) (1)手动拖动改动行高或列 宽: (10) (2)标题行重复。 (10) (3) 使用“自动调整”命令调整行高或列宽。 (10) ○1 右键表格的便利办法中(主动调整)○2 “表格和边框”工具栏 (11) 32. 表格的排序与核算 (11) ○1 排序 (11) ○2 核 算 ............................................................................................... (11) (1)单元格参数与单元格的值 (11) (2)用公式命令计算。 (12) 33. 将文本转化为表格 (12) 34. 款式在排版中的运用 (12) (1)检查款 式。 .................................................................................................. (12) (2)替换款 式。 .................................................................................................. (12) (3)仿制款 式 .................................................................................................... (12) (4)从头套用款 式 .................................................................................................... (13) (5)加载模板。 (13) (6)文档模板 (14) 35. 宏的妙用 (14) 1.宏的基础常识 (14) (1)宏的举例阐 明 ............................................................................................... .. 14 (2)宏的界 说 ............................................................................................... (15)

(完整word版)公共基础知识常考知识点汇总.,推荐文档

公共基础知识常考知识点汇总1 1.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批准行为。 3.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4.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5.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汉字。 6.规定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7.以上请示事项当否,请即批复。 8.命令不属于规定性文件,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规定、条例、办法。 9.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签发。 10.一切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 11. “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2.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13.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1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15. “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段话强调的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来源:河南京佳

16.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17.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8.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 20.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 21.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3.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松的货币政策 24.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的场所 25.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资产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26.社会主义经济在资源的配置方面,最为有效的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28.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 29.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30.我国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

初中信息技术知识点【Word2000】

【Word2000基础知识点】 1. Word2000菜单命令:文件→页面设置/打印预览(与打印出来的效果一样),格式→字体/段落,视图→绘图,插入→图片→艺术字/剪贴画/来自文件,表格→插入表格/表格属性,格式→分栏,编辑→复制、剪切、粘贴/全选(Ctrl+A)/查找/替换,工具→修订。可以利用绘图工具栏上的按钮插入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插入→符号/文本框/超级链接。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可以退出Word程序,关闭是指关闭打开的文档而不退出程序。 2. Word2000常用键:段落标记是输入回车键(Enter)产生的。若键盘上的CapsLock灯亮,输入小写字母要用到上档键Shift键。要选择不连续的多段文件字可以借助Ctrl、Shift键。删除文章中的某个错字,除可用Delete(删光标后面)键外,还可用Backspace(删光标前面)来完成。在Word2000编辑状态下,切换“改写”和“插入”编辑状态的键是插入键(Insert)。 3. Word2000文档:默认的扩展名是.doc,Word2000模板的扩展名为.dot。启动Word 2000后,空白文档的文档名为文档1.doc。建立新文档后,立即选择“保存”按钮,会弹出“另存为”对话框。文档修改后,要保存在其它文件夹下,使用“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打开一个已有文档,点击新建,两个都打开了,新建的文档为当前活动文档。关于存盘:文件第一次保存时,一定会弹出另存为对话框;保存过的文件,修

改后再次执行保存操作时,将不再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在另存为对话框中可以将文件保存为网页(.HTM)文件;在另存为对话框中不必输入文件的扩展名以确定文件类型(因为你打开的就是一个Word文档)。 4. Word2000中的复制剪切粘贴:对文字进行复制操作正确步骤:选定文字(被选中的文件以反白显示)→复制→选择目标位置→粘贴。执行粘贴命令,被复制的内容被粘贴到光标插入点。多次复制/剪切,复制/剪切的内容存放在粘贴版中,粘贴的是最后一次复制的内容,其他也可选择粘贴。 5. Word2000是一种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的显示方式普通视图、Web版式视图、大纲视图、阅读版式。 6. Word2000的窗口:最多同时打开文档窗口的个数可以是任意多个。标题栏显示文档名称。常用工具栏显示新建、打开、保存、复制、剪切、粘贴、格式刷、撤消等常用工具。格式菜单栏显示字体、字号、加粗、倾斜、对齐方式等常用格式。窗口编辑区包括插入点、标尺(可以直观地改变上下左右边界及段落的缩进方式)、滚动条(控制文本内容在页面显示的位置)等。状态栏默认在窗口的下部出现。 7. Word2000中的表格:word中插入表格方法①表格→插入→表格②常用工具栏插入表格按钮③常用工具栏表格和边框→绘制表格。表格中的方框区域也叫单元格。表格线可以是虚

光电子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其知识点大汇总(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选择题(20 分,2 分/题) 1、光电子技术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应用主要有(abcd ) A.信息通信 B.宇宙探测 C.军事国防 D.灾害救援 2、激光器的构成一般由(a )组成 A.激励能源、谐振腔和工作物质 B.固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 C.半导体材料、金属半导体材料和PN 结材料 D. 电子、载流子和光子 3、光波在大气中传播时,引起的能量衰减与(abcd )有关 A.分子及气溶胶的吸收和散射 B.空气折射率不均匀 C.光波与气体分子相互作用 D.空气中分子组成和含量 4、2009 年10 月6 日授予华人高锟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到光纤以SiO2为材料的主要是由于( a ) A.传输损耗低 B.可实现任何光传输 C.不出现瑞利散射 D.空间相干性好 5、激光调制器主要有(abc ) A.电光调制器 B.声光调制器 C.磁光调制器 D.压光调制器 6、电光晶体的非线性电光效应主要与(ac )有关 A.外加电场 B.激光波长 C.晶体性质 D.晶体折射率变

化量 7、激光调制按其调制的性质有(cd ) A.连续调制 B.脉冲调制 C.相位调制 D.光强调制 8、光电探测器有(abc ) A.光电导探测器 B.光伏探测器 C.光磁电探测器 D.热电探测元 件 9、CCD 摄像器件的信息是靠( b )存储 A.载流子 B.电荷 C.电子 D.声子 10、LCD 显示器,可以分为(abcd ) A. TN 型 B. STN 型 C. TFT 型 D. DSTN 型 二、判断题(20 分,2 分/题,对用“√”、错用“×”标记) 11、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是固体激光器。 ( T ) 12、在辐射度学中,辐射能量Q 是基本的能量单位,用J(焦耳)来度量。 ( T ) 13、在声光晶体中,超声场作用像一个光学的“相位光栅”,其光栅常数等于光 波 波 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