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知识点讲解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知识点讲解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知识点讲解

小学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广大小学生朋友们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讲过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记忆。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统计知识点讲解,供大家复习时使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知识点讲解

1.众数的意义: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2.众数的特征: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3.复式折线统计图:在计量过程中存在两组数据,而又需要在一个统计图中表示这两组数据时,就要用两种不同形式的折线来表示不同数量变化情况的折线统计图。

4.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表示两组数据数量的多少,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还能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5.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1)根据两组数据量多少和图纸大小,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射线;(2)在水平射线上确定好各点的距离,分配各点的位置;(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4)用不同的图例表示两组不同的数据;(5)按照数据大小描出

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6)标出题目,注明单位、日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复习资料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学好

数学这门课程。希望为大家准备的统计知识点讲解,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材解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材解析人教版 数学五年级下册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折线统计图》教材解析 一、教材介绍 在本单元研究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表、条形统计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单式和复式),帮助学生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效构建数据分析观念。 二、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学段目标和课标内容,教师在本单元教学中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丰富的生活素材为根蒂根基,在进修中体会统计的价值 这一单元的教学需要选取学生熟悉的实例作为研究素材(比如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数量的变化,儿童身高的变化,近十年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变化,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情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讲义第七章 折线统计图 人教新课标版(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 第七章折线统计图 【知识点归纳总结】 1. 单式折线统计图 1.折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表示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容易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折现统计图制作步骤: (1)标题:根据统计表所反映的内容,在正上方写上统计图的名称; (2)画出横、纵轴:先画纵轴,后画横轴,横、纵轴都要有单位,按纸面的大小来确定用一定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 (3)描点、连线:根据数量的多少,在纵、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序连接起来. 【经典例题】 例1:如图,电车从A站经过B站到达C站,然后返回.去时B站停车,而返回时不停,去时的车速为每小时48千米,返回时的车速是每小时72千米. 分析:从统计图中可知电车从A站到达B站用了4分钟,并在B站休息了1分钟,从B站到达C站用了5分钟,所以电车从A站到达C站共行驶了4+5=9(分钟),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从A站到C站的距离;电车在C站休息了3分钟,从第13分钟开始行驶到第19分钟返回A站,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得出答案. 解:48×(4+5)÷(19-13), =48×9÷6, =72(千米); 答:汽车从C站返回A站的速度是每小时行72千米. 故答案为:72.

点评:此题首先根据问题从图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和“速度=路程÷时间”即可作出解答. 2. 复式折线统计图 1.定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项目的具体数量,又能清楚地反映事物变化的情况. 2.折线图特点: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可以用来作股市的跌涨和统计气温.3.作用: 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般用于两者之间比较,主要作用还是看两者之间的工作进度和增长. 折线统计图分单式或复式.复式的折线统计图有图例,用不同颜色或形状的线条区别开来.4.区别: 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差最大的是多了一条线,和第二个单位,但仍然能看出他的上升趋势.【经典例题】 例1:哥哥和弟弟周末分别骑车去森林动物园游玩,下面的图象表示他们骑车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请根据哥哥、弟弟行程图填空. ①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②弟弟骑车每分钟行0.3千米. 分析:此题是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成正比例的意义可知,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通过观察统计图可得出弟弟行驶的路程为30千米,时间为3:40-2:00=100分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解决问题. 解:因为路程=速度×时间, 所以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 3:40-2:00=100(分钟), 30÷100=0.3(千米); 答: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弟弟骑车每分钟行0.3千米. 故答案为:正;0.3.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1、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 2、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一、因数和倍数。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余数. 又如整数a能被b整除(a÷b=c),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因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或用除法找。 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自然数。 二、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分为:奇数偶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2、3、5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同时是2、3、5的倍数,个位上是0并且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同时是2、3、5的倍数。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两位数是3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三、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 1.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2,3,5,7,11,13,17,19……都是质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4,6,8,9,10,12,14,15,16,18,20,22,26,49……都是合数。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人教版数学下册五年级春季第十三讲《折线统计图》-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春季第十三讲《折线统计图》 下面是永乐电器商店电视机一周销售情况 思考:如果想更加直观的看出这周电视机的销量变化,我 们可以将统计图做出怎样的调整? 思考:根据下面统计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1.描点:在格子图上找出七天销售量对应的点,把这些点描出来: 2连线: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3.标明数据。 总结: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反映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 练习 下面是2018年北京10月份某一周的最高气温测量表,根据此表画出折线统计图。 练习:下面是2019年某一周11点时测量的气温统计图 (1)周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多少?

(2)-周11点时测量的平均气温是多少? 答案 (1) 相差5°17° 练习 下图是2019年某手机生产商的季度产量统计图 (1) 平均每个季度的手机生产量是多少? (2) 平均每个月的手机生产量是多少? 答案 (1)30000个(2)10000个 笔记部分 单式折线统计图 优势:能反映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并从变化中发现数量的发展趋势; 画折线统计图方法:先描点、再连线,最后标出数据。 例题1、根据下面统计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练习1 1)画统计图时,要想表示数量的增减趋势,最好选择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2)画统计图时,要想用条形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最好选择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3)要想表示某地区在2011年至2016年出生人口的多少,最好选择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图

(4)要想表示近两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减趋势最好选择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图 答案:B.A.A.B 例题2、下面是曙光机械厂2019年下半年耗电统计图 1.耗电量最高月份与最低月份相差多少度? 2.2009年下半年的总耗电量是多少度? 3.下半年平均每月耗电多少度? 答案:1.300度2.1950度3.325度 练习2、某煤矿2006年到2009年生产情况如下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统计》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统计》教案 收录于话题 #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15~117相关内容,完成教科书P120~121“练习二十八”中第17、18题。 ▷教学目标 1.在整理与交流中,进一步理解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意义与用途,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科学预测。 2.通过整理复习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提高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处理数据、应用数据等能力。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熟练地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较简单的数学问题,养成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明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统计图。 ▷教学难点 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养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步交流,回顾知识 师:前面我们已经整理复习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本节课,我们对“统计与概率”中折线统计图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统计) 师:课前,大家已经对折线统计图及与其有关联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整理的。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采取以下几种形式来整理:(1)表格;(2)树状图;(3)思维导图。可能从统计图包含的相关知识点来整理:折线统计图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教师随机把知识点贴到黑板上。

【设计意图】复习课主要是温故知新。复习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复习收获,既要关注复习知识点是否全面,是否准确,更要关注复习过程,获得复习方法,并在不断思考中提升认识,完善知识体系。 二、沟通统计图表间的联系 师:既然统计图和统计表都有单式和复式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会想到根据单式统计表,能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根据复式统计表,能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或者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 师:看来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也是统计图表间的对应关系。那么为什么有时要根据同一个统计表制作不同的统计图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如果要直观比较数量的多少就要制作条形统计图,要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就要制作折线统计图。也有的说,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师:那么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折线统计图比较好呢?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知识点,使知识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形成体系。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明确统计图表的对应关系,明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做到温故而知新。 【教学提示】 可以选择具体的统计图表,让学生对照着说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统计的意义 1.回顾统计过程。 师:刚才我们对这么多统计的知识进行了有序的梳理,现在我们来边思边练。如果想了解近几年全国参加奥数比赛人员的增减情况,可以怎样做?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要统计近几年参加奥数比赛的人数,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比较好。 师:是不是所有的数据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才最好呢? 师:你能举例说说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吗? 【设计意图】由具体事例,让学生回顾数据收集、整理和呈现的过程。2.创设情境,进一步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统计与概率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统计与概 率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统计与概率的初步认识 一、引言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点。本文将着重介绍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中与统计与概率相关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对这一部分内容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二、统计的基本概念 统计是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数学方法。在统计学中,我们常用到的有频数、关系图、柱状图等。其中,频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而关系图和柱状图则能直观地展示这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和相对大小。 三、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统计分析的基础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收集数据时,我们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实验、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数据。在整理数据时,我们可以使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分类整理,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 四、频数与频数统计

频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在统计学中,我们需 要对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即将一组数据中每个数值的频数进行总结和 归纳,以便更好地分析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五、关系图的绘制和分析 关系图是一种能够直观展示数据之间关系的图表。在统计学中,我 们常用到的有条形关系图、折线关系图等。通过绘制关系图,我们能 够一目了然地看到数据的相对大小和分布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 解数据所表达的信息。 六、柱状图的制作和解读 柱状图是一种用矩形表示数据大小的图表工具。在制作柱状图时, 我们通过将每个数据对应的矩形竖直地排列起来,可以直观地展示数 据的相对大小和分布情况。从柱状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数据的差异性、规律性,进而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七、概率的初步认识 概率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学分支。在学习概率时,我们 常用到的概念有样本空间、事件、概率等。样本空间是指一个随机事 件可能发生的全部可能结果的集合,事件是指样本空间的一个子集, 而概率则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八、实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统计与概率的初步认识,在这里我举一个实际问题 来进行分析。假设我们随机抽取了20个同学,记录下他们的身高数据,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统计》教材解读

第六单元《统计》教材解读 一、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统计》属于《统计与概率》版块。包括: 1、众数。 2、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关于这一内容的具体要求: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必要时可使用计算器)。 (2)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 (3)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4)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5)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2、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3)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

测。 3、教学重点:①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②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 4、教学难点:①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②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三、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认识了单式、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单式折线统计图;对平均数和中位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编排形式、内容结构。 (1)注意与所学的统计知识的联系。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一些统计量的意义如平均数、中位数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还认识了单式、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因此,教材在编排本单元内容时,注意通过与先前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如,众数的含义就是通过与平均数、中位数的对比来认识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也是由单式折线统计图引出的。这样既有助于加深对前面所学统计知识的理解,也便于对新知识的领悟。 (2)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凸现统计知识的价值。 本单元所选素材涉及到体育、气象、消费等方面,不仅扩大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范围,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体会到统计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材解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折线统计图》教材解析 一、教材介绍 在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表、条形统计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单式和复式),帮助学生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效构建数据分析观念。 二、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 “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学段目标和课标内容,教师在本单元教学中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丰富的生活素材为基础,在学习中体会统计的价值 这一单元的教学需要选取学生熟悉的实例作为研究素材(比如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数量的变化,儿童身高的变化,近十年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变化,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情况,某地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等)。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范围,加强了知识与生活的联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重点难点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1、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子上,从不同角度观察,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或说成:最多同时能看到3个面)。 2、给出一个(或两个)方向观察的图形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由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还原立体图形。 3、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4、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 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排; 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找因数的方法: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 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 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 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4、分解质因数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2和所有奇数互质;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6、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概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1、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 2、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一、因数和倍数。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余数. 又如整数a能被b整除(a÷b=c),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因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或用除法找。 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自然数。 二、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分为:奇数偶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2、3、5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同时是2、3、5的倍数,个位上是0并且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同时是2、3、5的倍数。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两位数是3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三、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 1.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2,3,5,7,11,13,17,19……都是质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4,6,8,9,10,12,14,15,16,18,20,22,26,49……都是合数。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不对,因为9是奇数,但不是质数,而是合数。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不对,因为2是偶数,但不是合数,是质数。 (3)在1,2,3,4,5,…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不对,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不对,因为2是质数也是偶数,而其他的质数都是奇数,偶数+奇数=奇数。 四、100以内的质数(共 25 个):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

【教培专用】人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十四讲期末练习《统计》基础版(学生版)

第14讲期末练习——统计 知识点一:统计图 1.统计图的种类:①条形统计图:单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②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 2.统计图的类型、意义、特点及作用: 类 型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意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 一定数量,根据数量 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 直条,再把它们按顺 序排列起来的统计 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 一定数量,根据数量多 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 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的统计图。 特点及作用(1)用一个单位长度 表示一定数量; (2)用直条的长短表 示数量的多少; (3)便于互相比较。 (1)用一个单位长度 表示一定数量; (2)能看出数量的多 少;(3)用折线起伏表 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 况。 重要提示:在绘制统计图时,都要写出标题,写明调查日期或制图日期。若是复式条形统计图或复式折线统计图,还应有图例 3.统计图的选择:一般来说,如果几个数量是并列的,只要求表示数量的多少,就用条形统计图;如果要表示一个量或几个量的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和发展变化趋势,就用折线统计图;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2020秋•深圳期末)在一个条形统计图里,用3厘米的直条表示60人,用()厘米长的直条表示400人. A.10B.15C.20 2.(2020春•盐城期中)一个饲养场养鸡400只,鸭200只,鹅120只.在制作条形统计图时,表示鹅的直条高6厘米,那么表示鸡的直条高()厘米. A.10B.20C.12D.15 3.(2020•江北区)下面各图中,能表示热水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图是() A.B. C.D. 4.(2019•皇姑区)“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他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是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了终点…… 如图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A. B.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1、根据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有多种摆法,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2、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休,只有1种摆法。 3、只要对着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的任意1个正方体添1个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就都不变。 4、从正面、左面、上面3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组物体而画出的图形就是三视图。 5、综合三视图的形状,可以确定出立体图形中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通常只有一种摆法。 6、由三视图拼摆正方体的方法:俯视图打地基,主视图疯狂盖,左视图拆违章。 7、先摆出符合下面的立体图形,再摆出符合正面、侧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8、想象不出来时,用小正方体摆一摆就简单了。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最

小的自然数是0。 2、因数、倍数: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12/2=6 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整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或用除法一一试。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最小倍数=它本身 3、2、3、5的倍数特征 1)奇数和偶数的意义: 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O 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①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也就是个位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