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41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教案汇总

最新41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教案汇总

最新41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教案汇总
最新41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教案汇总

41用计算机程序解决

问题教案

精品资料

4.1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分析

二、教学过程设计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评课意见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评课意见 各位老师好: 我们知道,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并加深已学过的知识,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一堂好的复习课,不是机械地重复过去的教学,应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 陈老师这节课的两块内容和一个思想给我深刻的体会: 一、第一块内容:重视学生的自主整理,让学生经历表内除法表格的整理过程。 在梳理除法知识,理清所学知识点的环节中,陈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8=()这一道算式回忆有关除法的知识,先是让学生静下思考在练习本上记录,在评价学生的反馈情 况后,再一次分组完成()÷7=()、()÷9=(),最后形成完整的表内除法表格。这整一 个流程充分体现陈老师十分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细心地关注着不同层次的学生,先“扶”再“放”,从而使得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整理的过程中,使学生平时所 学的“分散、零乱、细碎”的知识点,结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网。 二、第二块内容:在生动富有层次的练习设计中,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堂好的复习课,习题的设计与安排至关重要。除了形式要多样化外,更应做到让不同层次 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陈老师首先复习了除法的意义和3种用除法的情况,并安排了基础性练习(如:未知总数的情况下,让学生用加法、乘法先求出总数再解题),同时逐步提高练习的层次(如:先求总价再求另一物品价格可买几包的两步式解决问题)。 三、一个思想:注重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在()÷8=()这一算式中,陈老师多次强调并鼓励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思考,旨在 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这一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除此之外,陈老师从容的教态,紧凑的语速,营造出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陈老师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 最后听了陈老师的课,我有如下的思考: 1、在回忆整理表内除法的知识网的环节中,陈老师只是简单的整理了表格,对于一些趣味 性的除法计算题可以适当增加吗,如()÷( )=1,可以延伸到100、1000等表内除法外的算式。2、陈老师把较多的内容放在了解决问题这一块,但由于时间有限,在最后的练习讲解中稍 显简单,部分中下的学生的对其理解掌握就存在难度,可以在习题上再精炼。 3、学生课堂中出现了读错24除8等于3,教师在复习除法各部分名称时要增加除法算式的 读法。另一个疑问,说“一个数平均分成几分,每份是几”,一个数平均分这样的说法是否科学?大家一起探讨下。 以上是我对本堂课一些粗浅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前一篇:三上《可能性》详细教案 后一篇:数学教师二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评论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发评论] 让同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表内除法---整理和复习》课后反思 讲了这么多年课,好象把复习课作为公开课来讲是第一次,复习课应怎么上呢?在新课程中,复习课还是对旧知识整理,使之更加逻辑和系统,仅仅是同学对一局部知识理解的深化和升华 吗?突然间,好象有些找不到北了。请教了好多老师,好象别的地方也在搞这个,她们把复 习课叫习题课,但是对于怎么上都没有一个定论。下面是摘录网上一位老师的一些看法,觉得有些道理,写给大家看看: “我们知道,复习课是最难上的一种课,是最能代表教师水平的课.我认为就知识整理知识,同学肯定收获不大,也不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我认为设计的关键是要体现数学思想的一个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解决问题 说课稿 一、说教材说目标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2页例三及相关练习。“用除法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除法计算进行教学的。学生在获得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后,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将起到垫石铺路的作用。 教材的编排内容,注重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活动和事例设计情境,促使学生“走入情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知识建构形式及学情发展出发,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进一步加强对运用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在问题的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说方法说模式 (一)说教学模式 我校的教学模式是:核心导学,当堂训练。 我校的6个教学流程是:预习指导,预习交流,小组讨论,教学点拨,展示提升,反馈总结。 结合我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流程,根据本节数学课的特点,我使用的教学模式是:1、复习旧知2、情景引入,明确问题3、合作探索,解决问题4、当堂训练,强化知识5、课堂总结,知识提升。 (二)说教学方法 在教材处理上,充分创设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去解决身边的问题。 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直观演示、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等方法,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搜集信息能力、逻辑思维能

教案《用除法解决问题》数学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23页例3 教学目标: 1.学会用除法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2.体会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除法知识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实际问题。 难点: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理解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用2、6、12这三个数写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2.看图写算式。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的第一个问题。 (1)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同桌合作摆一摆并列出算式解答。 (3)汇报,交流,怎样摆小棒,怎样列算式。 (4)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5)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板书:总数÷份数=每份数 2.教学例3的第二个问题。 (1)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列出算式解答。 (3)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板书:总数÷每份数=份数 3.找出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找相同点:第(1)小题已知总只数与盒数,求每盒的只数。第(2)小题已知总只数与每盒的只数,求盒数。 (2)找不同点: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解决问题,计算时都用“三五十五”这句乘法口诀来求商。 4.小结后揭示课题。 三、巩固应用 1.完成茶叶题。 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计算? 说检验的方法。 2.根据图意编一道乘法数学题和两道除法数学题。 3.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买哪种袜子最划算。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平均分总数÷份数=每份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东川区第四小学:xxx 20XX年4月5日

用除法解决问题

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23页例3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 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问题中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3、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并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策略:自主探究法为主,讲授法为辅。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把12块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块? 2.把12块糖,每份分4块,可以分成几份? (1)怎样列式?(2)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 (3)小结:“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都用除法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3.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蚕宝宝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15只可爱的蚕宝宝,想请同学们给这些可爱的蚕宝宝安排好住的地方。你们乐意帮忙吗?

设计意图: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3 1.集体读题,说说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左图:右图: 生:有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生: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 2.要解决什么问题? 左图:右图: 生:每个纸盒放几只?生:要用几个纸盒? 3.你能尝试画图理解题意吗? (1)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画。 (2)小组交流所画的图。 (3)交流汇报,师画出线段图。 15只15只 (4)看线段图再说一说图意。 4.你会列式解答吗? (1)例3左图(2)例3右图 15÷3=5(只)15÷5=3(个) 师:说一说15、3、5分别指什么?师:说一说15、5、3分别指什么? 5.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左图: 生:要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将15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1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学案

★教师寄语:春天是碧绿的天地,秋天是黄金的世界。愿你用青春的绿色去酿造未来富有的金秋!。★ 第一节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认识计算机程序的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3.了解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习重难点: 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 学习内容: 一、读故事,找答案。答案是经过加密处理的,怎么把它解密呢? 二、加密程序的制作过程: 1、分析问题 加密的方法是将答案中的字符进行某种变换,使得别人不能读懂,使用时再进行逆变换,因为每个字符在计算机内都有相应的代码存储表示,即机内码,因此,可以对邮件字符的机内码值进行某种变换,原来的字符就会变成其他的字符,只要猜谜者未发现这个变换,他就无法读懂这段变换了的文字,从而达到加密的目的。 2、设计算法 算法:解决问题的详细方法与步骤,是编写程序的基础。 打开文本文件,从中逐个读出字符,并把其机内码值值减去10所得代码对应的字符作为加密文字符,并将他们逐个串起来成为密文文件保存 3、编写程序 有了清晰可操作的算法描述,就可以选择一种计算机语言工具来编写程序。 阅读课本74——75页,找出下列问题:

◆1、计算机中的集成电路是采用()数字编码表示和控制的。 ◆2、举出几种高级语言系统。 程序——让计算机实现某一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能够识别的语句。 只要算法确定,语言的选择没有特别的限定,通常根据问题的特性和编程人员对语言的熟悉程度来选定。 4、调试运行 程序设计好以后,通过键盘输入计算机中运行,看程序能否按预想的执行。计算机只懂得程序设计语言中所规定的语法规则,如果编写程序时与规则不一致,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出错,也会令程序出错而中断运行,此时,可以根据计算机提示的出错信息修改程序,重新调试运行。 5、检测结果 当程序能够顺利运行以后,还需要对程序功能进行分析和检查。因为如果程序语句符合语法规则,而程序中有逻辑错误或计算方法等错误,计算机是检查不出来的。因此,如果结果不合理,还要回头对程序进行修改。 三、小结: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 四、小组探究:要把加密程序代码转换成解密程序代码,需做哪些修改? Private Sub Form_Load() FileName$ = InputBox("请输入需要加密的文件名及路径:") Open FileName$ For Input As #1 Line Input #1, a$ MsgBox a$, , "加密前的文本内容" Close #1 mm$ = "" n = Len(a$)

【优质】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评课稿-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评课稿 篇一:乘法简便计算评课稿 乘法简便计算评课稿 评课教师:王周敏今天我在此对李老师的课作以简单评析,发表一下自己浅陋 的见解,不当之处请多指教.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乘法的简便计算。李老师的 课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喜欢上什么课?学生回答“体育课”之后,李老 师继续问:为什么喜欢上体育课呢?你们玩了那些项目?学生回答:因为可以 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同时出示了“王老师买羽毛球”的例题的条件,学 生看之后,又问这个题目缺少了什么?要求学生看题之后提出用乘法问题.这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要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看题后能正确列式。 李老师这节课让学生在计算两个数乘法的同时,可用多种方法计算,然后在多种算法中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怎样算比较简便?”使算法得到了更优化, 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对乘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节课始终把数学同生活紧密在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切实在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较好 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体现了新课改精神,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从整节课从内容上看安排得比较合理。但上课时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存在于 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计算“12×25”出现的明显错误没有做到深入分析,没有发挥好老师的主导作用,在这里过于担心耽误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其实学生的出错 点是老师最应该把握和仔细研究处理的地方。 (2)学生把25×12写成25×(3×4)之后,又还原成25×12,然而这种问题也是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但此处没有处理好。可以让学生说说把 12写成3×4有什么用?要分析的得再透彻些。 (3) 教师讲新课的内容太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太少,应该因材施教。 从这几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暴露出平日教学的薄弱环节。学生的出错是有原因的,说明对于运算定律运用的还不够扎实,所以计算教学的功夫还要下在平时,对 于学生常出的错误,老师要注意总结,对学所以在平日教学中要认真思考, 注意总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因材施教,把基础知识巩固扎实。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中的第三课时用除法解决问题。这个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用1~9的乘法口诀求商,大多数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已知总数、份数,求每份数或已知总数、每份数,求份数,本节课的内容是将已知总价、数量,求单价或已知总价、单价,求数量的应用题转化为以前学会了的已知总数、份数,求每份数或已知总数、每份数,求份数的应用题,需要学会根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问题,并学会验算。继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并掌握简单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并学会验算。熟练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通过已知条件,找出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学方法主要是创设情境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交流讨论完成练习。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熟悉解题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来复习一下前面学习的内容,请大家完成下面两个题。 12个笑脸,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8颗红心,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 2.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3.小结。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或者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是平均分,用除法计算。 4.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用除法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3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逛商场吗?现在,就让我们和小明去商场里看一看吧! 2.出示主题图,请你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 一个玩具熊6元一个球9元一个地球仪8元一辆小汽车?元 3.小明要帮地理老师采购一些地球仪,就在这时遇到了一个难题,请看图。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设计高清明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兴十四学校高清明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54—55页例2、例3,练习十二的第1、2题 学习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是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用课件,学生每人准备小棒20根,三角形20个,4个○。 预设流程: 一、激趣引入 出示本课内容课件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92886768.html,/i?ct 投影出示图片:神舟五号 师:小朋友,看到这个画面,你的心情怎样?(高兴、自豪、激动……)让我们记住这一难忘的时刻吧!想不想像宇航员杨利伟叔叔那样去遨游太空呢?(想)有志气!那我们就一起用小棒来摆飞机代表我们的心愿吧!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用小木棒摆飞机。 ⑴实物台展示老师用小木棒摆的飞机。数一数,老师摆一架飞机用了几根小棒?(5根) ⑵学生拿出小棒自己动手摆飞机。 ⑶你摆了几架飞机?(有2架、3架、4架) 2、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⑴请一位摆了两架飞机的同学到实物展示台上去摆。 ①摆两架飞机用了几根小棒?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这个同学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几倍?为什么? ③小组交流。 ④反馈评价:说说你是怎样解决的?怎么想的? 生1:看出来的。 生2:这个同学摆两架飞机用了2个5根,是老师的2倍。 ⑵小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执行一段计算机程序,了解计算机程序的工作过程 (2)解剖程序实例,理解使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和方法实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助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养成严谨客观的学习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 5、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1、体验程序的运行过程及作用(活动) 执行“老鼠过街”游戏(分别请二个学生上台玩) 执行环境在VB中 过渡到画二次函数图像的程序。 2、剖析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1)分析问题 对于一个实际问题,首先需要分析该问题的需求情况及已知条件,来判断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目标要求,然后对需要解决的问题给出一

个精确的描述。 (2)设计算法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称为算法设计。 解决方法:利用描点法去画函数图像 算法设计: 1)给出画图框 2)给出程序执行按纽 3)定义坐标轴 4)定义纵坐标、横坐标 5)定义变量 6)给定颜色 7)描点法算法 8)结束算法 (3)编写程序 选择程序设计语言,通过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算法,编写出程序(代码)。 (4)调试运行程序 1)打开程序设计语言软件Visual Basic(简称VB) 2)输入编写好的程序 3)运行程序,检验程序功能 4)调试修改错误 5)保存程序并生成“*.exe”编译文件

(5)检测结果 3、练习 (1)执行老师已给定的程序。 (2)修改老师给定的程序,画出已下函数的图像。Y=-x^2 Y=2^x Y=5*sin(x) (3)尝试自己编写加法程序。

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数学教学设计与评课稿

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数学教学设计与评课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春天轻轻悄悄地又来了。小朋友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怎么样的? 师:你们的春天真美!汪老师眼中的春天是生机勃勃,百花争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师在黑板上先摆一朵花 师:瞧!黑板上现在就开了一朵花!这朵花有几片花瓣呢? 生:5片 (板书:5) 师:老师再来摆几朵!

(2)师在第二行摆2朵 师:看,第二行我摆了几朵花呢? 生:2朵。 师:第二行用了几片花瓣呢? 生:10片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摆一朵花用5片花瓣,摆两朵花要用2个5片,就是10片。 师:2个5片是10片。(板书:2个5) 师:10和5比,10是5的几倍呢? 生:2倍 师:为什么呢? 生:10里面有2个5,所以10是5的2倍。(2倍,2个) 师:说得真好!谁再来试一试呢? (板书:10是5的2倍) (请3~4个学生回答) (3)学生摆花 师:如果老师给你们15片花瓣,这样的花你能摆几朵呢? 生:3朵

师:是吗?我们同桌合作摆一摆。 师:15片花瓣这样的花你们摆了几朵? 生:3朵。 师:没摆之前你们为什么快就知道是3朵呢? 生:3个5片,就是15片。 (板书:3个5) 师:15和5比,你也能这么说吗? 生:15是5的3倍。 师:你真是聪明,谁还能再来说一说呢? (请个学生回答)(齐说) 师:那为什么15是5的3倍呢? 生:因为15里面有3个5,所以15是5的3倍。 (4)练习 师:15和5比,15是5的3倍。35和7比,35里面有()个7,35是7的()倍; 师:全体男同学来回答,28里面有()个4,28是4的()倍。

二年级数学《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即如何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的知识,理解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以及掌握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部分教材主要是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为以后解决问题积累一定的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水平。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第一学段解决问题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及教材的编排意图,我认为本课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间的相互关系。 2、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在学习中,逐步使学生养成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 重点:是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 难点:是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法和学法 1、“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电化教学、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中,经历使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同时,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很多数量之间都存有着倍数关系。使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2、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多说,既培养了学生对数学术语的表述水平,又加深了对知识理解。 3、精心设计练习题的类型,培养学生灵活使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教学过程将分以下环节实行教学: 第一个环节是:复习导入,直奔主题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用除法解决问题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材第23 页的内容及相关的练习题。 教材分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课标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除法,理解和掌握了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除法计算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引导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理解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设计理念:本节课是除法应用题(一步计算)教学,也是学生初步接触除法应用题,因此会分析除法应用题题意尤为重要。在教学时,首先应让学生知道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教会学生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教师讲解,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平均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强调单位名称的书写。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小棒、圆片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3、使学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及时验证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难点:明确平均分的两种分法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蚕宝宝吗?下面老师带大家去参观一 下 王小明同学在生物兴趣小组学习养的蚕宝宝,他正准备给蚕宝宝分“家”呢,我们去帮帮他好吗?[设计意图:以小朋友喜爱的小动物蚕宝宝导入,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第1题。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小明养了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 3 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师:已经知道了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生:知道小明要把15 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问题是每个纸盒放几只。 师:说得真好,我们在分蚕的时候,最关键是怎么分?生:平均分。 师:对,实际上就是平均分的问题,请讨论一下,如何用平均分的知识说一说这道题目的意思。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生:这道题的意思实际上就是把15平均分成 3 份,每一份是多少?(课件出示) 师:你能完整的用平均分知识来解释这道题目的意思,我真替你高兴。谁还愿意再说一遍? 生:15就是15只蚕宝宝,平均分成3份是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而每一份就是每个纸盒放几只。 师:你说得真清楚,谢谢你。师:会计算吗? 学生独立完成,并请一生上黑板板演。 学生板演:15+ 3= 5 师: 5 表示什么意思?生:每个纸盒放 5 只。师:对,也就是求每个纸盒 放几只。 教师板书:每个纸盒放几只? 师:这道算式我们要加上什么就更完整了? 生:单位名称“只”。 师:这位同学计算的对吗?(学具操作,同桌合作验证) 预设: 生1:对的,因为每一盒5只,3盒就是15只。 (课件演示)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方案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用程序设计思想挖掘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潜力 (青岛二中胡芳案例设计、实施者 青岛市电教馆张捷案例指导者 青岛二中王群案例指导者) 【对应的课标知识点】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QuickBasic编程环境及其基本操作。 【知识点的相互衔接】与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衔接; 【本课教学法提点】“统一的课程标准,多样化的教学实施;固化的教材体系,创造性的教学过程”;分层次教学的任务设置 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年级:高中一年级 所用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 建议学时数:1学时,非上机时间15分钟,上机操作时间30分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计算机程序的概念,初步掌握利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熟悉QuickBasic编程环境及其基本操作。 3.亲历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体验用其解决问题的方法。 4.激发学生学习编程、探索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 通过体验程序的运行过程及作用,了解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掌握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机程序的概念;应用掌握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属于信息加工与表达这一教学主题。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了解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初步认识计算机与人类处理信息的异同,具体实施可通过使用一种高级语言编程工具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来实现。 教材将这部分内容编写在第四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中的第一节(教材的学习内容是通过体验程序的运行过程和作用、查看程序的代码,对计算机程序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理解计算机程序的概念,再通过一个简单程序的设计,剖析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给出的实例是加密解密程序,使用的编程环境是VB。)。依照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选择了简单易学的QuickBasic编程环境,并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多个实例来实施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分析 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学校,他们的信息技术背景不同,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同。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学过编程知识,因而这部分内容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有的学生参加过兴趣班的学习,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有的学生对于程序设计只是略有耳闻。面对层次分明的学生,只有实施分层次教学,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才能让他们在课堂

用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评课稿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计算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当运算意义以生活场景为背景时,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大大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易懂,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去理解和建构知识。现实生活既是计算教学的源头,更是计算教学的归宿。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以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表现在解题的活动中,是通过解题活动逐步逐渐形成的,在解决问题中也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和习惯才会顺利成功的完成问题的解答。所以我认为计算能力也是学生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基础知识。下面我就本节课谈谈我的见解和体会。 1、导学案的设计合理,充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帮助。 2、联系生活实际问题分析具体情况。“需要多少”和“可以装多少”,看似简单但是却体现了学生对生活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从实际情况入手学生去思考去分析问题,简单明了的进1去尾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整节课都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不知不觉就探究了新知获得了学习方法。 3、填表列举,体会列举策略。让学生获得答案后,继续利用表格的数据让学生发现数学规律:你有什么发现?这就需要通过例2的教学,学生进一步体验策略,提高了列举的能力。

4、练习要有多样性、层次性。 解决问题的教学是一种策略的学习,是通过学习掌握一种解答题目的技能技巧,是灵活运用方法的一种体现。所以,教材中的练习都是不同的,但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怎样安排练习,使学生从巩固——掌握——形成技能。因此,练习的题目不易过多,要精,有层次性,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

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的解决问题说课稿 【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页42页的例3及相关练习题。 二、教材分析 例3是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内容和表内乘法二中的解决问题相对应。这个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已由离散量扩展到连续量,由实物个数扩展到了取自于量的数量,它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是除法现实模型的拓展,渗透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需要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继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有关数量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数量、单价、总价的数量关系但并不出现名词。 2、培养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筛选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会选择有效信息解决诸如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并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5、教学准备 各种相关的课件。

【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新课程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找问题”“找相关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教学中,首先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由表内乘法的知识复习,引出新课,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寻找相关的信息和所求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在整个教学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构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练习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文文想要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文文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文文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文文去商店看一看吧!(出示教材图片)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玩具熊6元1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1个。汽车的价钱被遮住了。要帮助文文求出56元钱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 (小组交流汇报:需要知道地球仪的价钱,从图中可以知道一个地球仪是8元钱) 2、合作交流,解答问题。 (1)请同学们思考,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教学难点: 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具准备:课件、作业纸、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2、丰富多彩的游戏可以锻炼身体,开发智力,所以吸引了很多同学参加。老师昨天就看到一些同学在高高兴兴的做游戏,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学习新知:

1、认真观察,根据图上的信息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决,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2、汇报:(有15个同学做游戏,平均分成了3组,每组有几人?)(有15个同学做游戏,每组有5人,可以分成几组?)将提前写好的例题贴在黑板上。如果学生提出了有3组同学在做游戏,每组5人,求一共有多少人?时,直接让学生解答。 3、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自己做在作业纸上,找学生板书。 4、由板书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写的。并通过生生交流的形式解决以下问题: ①、为什么这样列式?(有15个同学做游戏,平均分成了3组,每组有几人?就是把15平均分成了3分,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 ②、 153=5表示什么?(153=5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 ③、为什么单位名称是人?(因为最后求得是每组有几人?所以单位名称是人。) ④、第二题为什么用除法?(有15个同学做游戏,每组有5人,可以分成几组?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所以用除法。) ⑤、 155=3表示什么?(155=3表示15里面有3个5。) ⑥、为什么单位名称是组?(因为最后求的是可以分成几组?所以单位名称是组。) 5、通过观察、思考我们解决了三个问题,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小组里讨论讨论。汇报。

二年级下数学评课稿有余数除法应解决问题_人教新课标

《有余数除法应解决问题》评课稿本课时陈老师力求改变以往的按教材编排的顺序进行教学,打破教材束缚,不再做教材的复制者,力求做到教学设计的开放和教学过程的开放,让学生在“体悟”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课一开始是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摆小棒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摆小棒的时候,可能刚好全部摆完,可能剩下一些不够再摆一个。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里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本单元教学有余数除法,分四步帮助学生逐步认识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用9根小棒摆独立的正方形,最多可以摆几个,最后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初步接触认识余数。第二次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随意拿小棒摆独立的正方形,最多能摆几个,可能会余下几根。由于问题具有开放性、容量大,所以学生需要合作学习,教学效果好! 教材创设了合作学习的情境,并让学生把分的各种情况记录在一张表格里。组织他们通过操作、填表、观察、分类、交流等活动,探索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以往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传统的做法是在练习的订正和反馈环节中直接告诉学生:余数不能比除数大,必须比除数小。对于其中的道理,学生不是从自己得出,而是机械记忆。我在教学本课时,我用一组实例辨析,让学生去分析,归纳、总结规律,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学生在交流、反思中不仅增长着知识,而且从中也发展着解决问题、数学思考、合作交流等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帮助了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学效果比较好。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平台,教师要积极探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泾源三小:xxx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的例5,例5借助于主题图”划船”,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到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图中有22个同学,每4人一条船,他们最多可以租几条船。教材呈现了两个学生的不同方法,分别是口算和笔算,目的是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恰当地选择计算方法。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会了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以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同时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余数意义的理解,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这课也是后继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及相关解决问题的基础。 基于以上的认识与思考,我拟定的教学目标是:1、初步学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2、使学生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的问题,并能正确写出商

和余数的单位名称。3、在观察思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介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有情境创设法和设问启发法,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情境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情感,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如课中创设“划 船”“买面包”等情境,同时结合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写出相应的单位名称。围绕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这一知识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恰当地向学生设问,促使学生动脑思考,有利于集中学生的听讲注意力。 三、说学法。 我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探索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课中学生借助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独立探究问题解决的方法,在探究中学生不断提升认知水平,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课中学生将已掌握的用除法解决问题的知识、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技能等迁移到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中来,使迁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升,努力做到“举一反三”。 四、说教学过程。

[《用除法解决问题》数学教学设计] 二年下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除法解决问题》数学教学设计] 二年下用 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二年级(2)班学习舞蹈的有3人,学习绘画的人数是学习舞蹈人数的2倍,学习绘画的有多少人? a.抽生回答,并讲一讲思考过程; b.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

学表示祝贺。 2.二年级(2)班学习唱歌的有6人,学打乒乓球的是学习唱歌的3倍,学打乒乓球的有多少人? 3.二年级(2)班学习弹琴的有4人,学吹号的是学习弹琴的4倍,学吹号的有多少人?(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动画课件)师:你们想参加这个游戏活动吗? 2.活动:学生动手摆飞机;(播放音乐) 3.汇报结果师: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数的除法含义” 4.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 5.小组讨论6.汇报结果,学生在动脑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15÷5=3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 2.学生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3.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4.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5.抽生讲解题思路;(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基本练习:完成第55页的做一做自己独立分析题目,然后解答师:还可以提什么问题?学生自选一问解答,并相互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变式练习:完成第56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