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全解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全解

八年级语文上教材全解(苏教版)

1.七律·长征·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等闲:平常、寻常。

腾细浪:像小波浪一样地翻腾。

云崖(yá):高耸入云的山崖。崖,山石的陡立的侧面。

颜:脸,脸上的表情。

2.作家作品

毛泽东,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3.背景链接

中国工农红军为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接着又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然后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战士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完成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七律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二、文章脉络

首联:高度概括长征精神。

颔联:表现红军的高大形象。

颈联:抒发红军战士的豪情状态。

尾联:写长征的最后历程。

三、写作方法

1.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①正确处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再现红军长征这一伟大的革命史实。

②正确处理叙事和抒情的关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夸张手法的巧用,也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

四、问题探究

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性?这首诗的形象性体现在哪里?

诗要用形象思维。形象是一种饱含着某种思想感情的极富感染力的具象和境界,能够使读者沉浸其中,不由自主地喜爱它、欣赏它,从而获得感情上的熏陶、精神上的滋养成及美的享受。

《七律长征》中作者用一系列形象化的诗句,勾勒了一幅幅画面,表现了长征的艰难困苦。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既渲染了长征途中极端的艰难险阴阻,也表现了

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大无畏的壮志豪情。

2.试分析“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诗中体现的艺术手法。

这一联既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们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

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们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

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大则愈显红军之勇敢,重在小则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藐视。通过两组极大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

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3.怎样理解这首诗中的中心句?

中心句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话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意思,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这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灵魂。“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藐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所以本诗的中心句也应是此句。

【练习解答】

一《七律长征》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征服困难的威武雄壮的画图。请你各用一句话把每幅图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来,并选其中最喜欢的一幅说说感受。

解答:关于这首诗展示的红军长征途中征服困难的威武雄壮的“画图”有哪几幅,可以有多种答案,“课文简析”中在分析“这首诗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时,提供了两种答案,关键要能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对这首诗叙述的典型场景和史实进行恰当的概括,具体文字的表述可以多样化。

谈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可以结合具体的诗句,从对典型场院景和事例(史实)的描述,对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感情等方面来谈自己的体会。

二朗读诗句,讨论问题。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把五岭的“逶迤”、乌蒙的“磅礴”和“腾细浪”、“走泥丸”合在一起说,你觉得相矛盾吗?为什么?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935年10月,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没有越过岷山,这是历史事实。那作者又为什么要在诗中把它说成是“三军过后”?

解答:1.把它们合在一起说看似矛盾,其实是一种反衬手法,作者把绵延不断的五岭和巍峨高大的乌蒙分别比做“细浪”和“泥丸”,极言其小,是为了突出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

2.这是因为作者坚信红二、红四方面军能战胜天险、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粉碎张国焘

的阴谋分裂活动,完成长征的任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从而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红二、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无比信任。

三课外查找毛泽不评述长征的文章和描绘长征的诗词不达意,就感兴趣的话题写一篇短文,在班内进行交流。

解答:可参阅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的报告》、《毛以东诗词集》等,在此基础上,拓宽阅读面,浏览分析、评价、鉴赏毛泽东诗词的论集、专著,如《毛泽东诗词鉴赏》、《毛泽东诗词探索》、《毛泽东和诗》、《毛泽东的诗词艺术》等。在博览的基础上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选题角度可以小一些),写一篇短文。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要有理有据,不要泛泛而谈。

四背诵并用规范的正楷钢笔字抄写这首诗。

解答:背诵时要去掉“背书腔”,要有感情,要抑扬顿挫。用正楷抄写这首诗,不可潦草马虎。

2.《长征组歌》二首·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重兵:力量雄厚的军队。

压(yā):逼近。

境:边境。

天险:天然的险要地方。

弃甲:义同“丢盔弃甲”,形容打了大败仗时的狼狈相。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茫茫: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炊:烧火煮熟食物。

千锤百炼:这里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

毯(tǎn):毯子。

扎营盘:即扎营,军队安营驻扎。扎,驻扎。营盘,军营。

于:比

2.作家作品

萧华(1916—1985),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军的团政委、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长征中任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1965年,他抱病写作完成了12首长征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同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轲、遇秋择其10首谱成《长征组歌》。为了写好这部作品,曲作者们重走长征路,采集长征沿途的民间音乐和红军传统歌曲,以通俗的音乐语言和丰富的音乐构思,巧妙而生动地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丽图景,展示了人民军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四渡赤水出奇兵》这首领唱合唱歌曲采用云南民歌的音调,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表现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乐观自豪情绪。《过雪山草地》这首由男高音领唱的混声四部合唱曲,它的音乐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音调较为低沉,具有描绘性质;第二部分激昂慷慨,音调上扬,抒发了红军官兵的革命豪情。

3.背景链接

《长征组歌》创作于1964年10月。长征时被誉为“红小鬼”的萧华将军,选取了12个

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事件,以意境深刻而又通俗简练的语言,写出了由12段诗融合的长征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8月1日,由战友歌舞团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轲、遇秋等谱曲,著名指挥家唐江指挥的《长征组歌》,在北京民族宫礼堂首演后,立刻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长征组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时间《长征组歌》成了全国人民竞相学唱的对象,《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等唱段在民间迅速流行开来。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四渡赤水出奇兵》

这首歌词描写了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过雪山草地》

这首歌词描写了红军战士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二、文章脉络(略)

三、写作方法

《四渡赤水出奇兵》

1.歌词长短相间,适当反复,语言高度概括,巧用“解”、“出”、“临”、“逼”、“赶”、“袭”等动词,富有气势,饱含深情,充分表现了红军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2.运用贴切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红军克敌制胜的原因。

《过雪山草地》

歌词句式相对整齐,结构层次分明,内容由表及里,恰当运用拟人、对偶修辞方法,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尚的革命情操。

四、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长征组歌》所歌颂的主题?

《长征组歌》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和指挥下,历尽艰险、不屈不挠、英勇作战、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颂扬了中国革命史中具有传奇性的壮丽史诗,气势磅礴,感人肺腑。

2.《长征组歌》的艺术魅力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长征组歌》以深刻凝炼的词汇,清新动人的优美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打动了一代革命者的心。

《长征组歌》将10个不同的战斗生活场面紧紧相扣,把红军走过的地区的民间音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音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用激荡人心的音乐旋律将红军长征的壮阔场景表现出来,展示了工农红军的英雄性格,塑造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使组歌成为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

【练习解答】

一这两首歌词对红军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的叙述十分简练。课后收集这方面的资料,

向家人描绘红军四渡赤水或过雪山草地的精彩片段。

解答:课后收集红军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的资料,可以是长征回忆录,如《红旗飘飘》、《星火燎原》,可以是毛泽东的传记、评介,如《毛泽东故事100则》(卢弘主编,安微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三产业版)、《回忆毛主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9月北京第1版),可以是影像资料,如中央电视台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而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长征》(重点收视第11—15集),收看音乐艺术片《长征组歌》。

在描绘精彩片段时,要求同学尊重原作,尊重历史真实,不要任意发挥夸大;结合对歌词内容的理解,体会歌词表现形式的特点。

二歌词为了凸现主题,往往有中心句。你能看出这两首歌词的中心句吗?说说你的理由。

解答:《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中心句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过雪山草地》的中心句是“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或“革命理想高于天”)。

可以从中心句一其他句子内容上的联系、它在歌词中的具体位置(结句)、它在表达中心意思方面的作用以及这首歌词与《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主旨的关系等方面来探讨。

三人们说,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你对这话怎么理解?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呢?各人谈谈自己的看法。

解答:说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处于历史转折时期,二是气势宏伟壮丽,三是任重道远,四是影响深广。

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可以从大处着眼,面对强敌时,必须发扬长征精神,审时度势,正确决策,一往无前,也可以联系本地经济文化建设实际来谈,还可以联系本人实际来谈体会。

四背诵课文,学唱《长征组歌》。

3.老山界·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越城岭:“五岭”之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和湖南省边境。

满望:十分希望。

纵队:军队编制单位之一。相当于军。

惊惶:惊慌。

苛(kē)捐杂税:指繁重的捐税。

生平:有生以来;平生。

简直:副词。表示完全如此。

峭壁:陡直的山崖。

打颤(zhàn):同“打战”,发抖。

矗(chù)立:耸立,高高地直立。

捉摸: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若表示反复思考,则用“琢磨”)

细切:细微,细小。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无论如何:不管怎么样,表示不管条件怎样变化,其结果始终不变。

所谓:所说的。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匹(pǐ):量词。用于马、骡等。

索性:副词。表示直截了当;干脆。

落(là):因为跟不上而被丢在后面。

军团:我国红军时期相当于集团军的编制单位。某些国家的军团相当于我国的军。

灌输:输送,传授。

景致:风景。

2.作家作品

陆定一(1906—199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苏无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27年起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部政治部宣传部长。建国后,是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顾委常委。

3.背景链接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5年10月结束,是为了突破国民党“围剿”,争取北上抗日而进行战略大转移。这篇课文写的是红军于1934年冬翻越长征途中第一座难爬的高山——“老山界”的情景。老山界,位于广西东北和湖南新宁边境。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文章脉络

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半内所发生的事情。

第一部分(1):点题。

第二部分(2—33):课文的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和地点的变化又可以分为四层。

第一层(2—11):从当天下午写到天黑之际,从山沟写到山脚,记叙“我们”同瑶民的攀谈交往,表现红军纪律的严明和瑶民对红军的支持帮助。

第二层(12—23):从天黑以后写到黎明之前,从山脚下写到半山腰,记叙陡山峭壁的高、险和红军在雷公岩前露宿,表现登山的艰苦和红军的乐观精神。

第三层(24—31):从次日黎明写到下午两点多钟,从雷公岩写到老山界山顶,记叙山路的崎岖难走和红军的坚强意志,点明红军翻山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

第四层(32—33):在山顶休息以后,从山顶写到山下,记述了红军下山的情景,表达了胜利到达营地的喜悦。

三、写作方法

1.课文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层次。这样写的好处,一是材料按时间变化和地点的转移来安排,十分顺当,文章脉络十分清晰。二是逐层写明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使叙事和描写都合情合理。

2.作者以生动的描写具体而形象地表达中心意思。如,星夜爬山的场面描写得有声有色,十分生动,把红军战士高昂的斗志、乐观的精神渲染得极为感人,使人深深地感到红军确实是一支无高不可攀的英雄部队。

3.本文语言朴实而优美,凝练而细腻,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挚而强烈的感情。例如,“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语言异常朴实,富于口语色彩。有些地方,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方式,增添了语言的美感。如“半夜里,忽然醒来”以后的所见所闻的描写,绘形绘声绘色,着力渲染,四个比喻,刻一入微。

四、问题探究

1.红军翻山遇到的许多艰难险阻,可分为哪几个方面?

基本上有两上方面的困难。一方面是登山的艰难险阻。老山界很高,上山30里,山势又陡,特别是雷公岩,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石梯,只有一尺多宽,非常艰难。部队负载笨重,还有马匹,还有战士受伤。加上敌人追击,形势非常急迫,夜里也非行军不可。

另一方面是征途生活的艰难。作军紧急,不能及时开饭,开饭也不能吃饱,体力消耗大,以致忍饥挨饿。睡觉只能随露宿,山势陡险,山路又窄,路面不平,时已冬季,寒冷刺骨。

2.这篇文章是按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安排层次的,这样写有何作用?

一是材料按时间十分顺当,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情,一层一层说下去,一清二楚,文章脉络十分清楚。

二是逐层写明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使叙事和描写都合情合理。例如,假设不写天黑的时间,那么火把的描写也就显得奇怪了。

三是有些事情起初不明白,后来才明白,按时间顺序写,前设悬念,后面解释,有扣人心弦的效果。沿着山沟向上走的时候,不知道前面为什么走不动,使人疑惑不解,猜想这老山界一定非同一般,特别难爬,读到后面证实了,这座山是特别的陡峭。

3.举例说明本文生动的描写对表达中心意思的作用。

本文作了许多生动的描写,具体而有力地表达了中心意思。举例来说,星夜爬山的场面描写得有声有色,十分生动,把红军战士那种高昂的斗志、乐观的精神渲染得极为感人,使人深感到红军确实是一支英雄部队。

先后两次描写火把,给人鲜明的印象。前一处描写,“从山脚向下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可见山势的陡峭,山路的艰险,爬山的艰难了。描写火把“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显示了山势的险峻,也显示了红军的凌云壮志,画面壮丽、神奇、美丽。后一处描写,作者已置身于山路上,置身于“之”字形的火把队列中,于是细致地的描写了这种奇观的细部:“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天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山路的艰险,通过这样生动的描写,令人惊心动魄,红军的壮举也令人惊心动魄,红军的壮举也令人无限敬佩。

【练习解答】

一课文里一处写“照着习惯”,一处写“照我们一路上的经验”,各反映了什么现实?把两处联系起来,你有什么想法?

解答:“照着习惯”说明反动军阀长期欺侮瑶民,看出了反动军阀政府留下的恶劣影响。“照我们一路上的经验”显示了红军政治工作者从事群众工作的好作风。两处联系起来,起到了很好的对比作用,鲜明地突出了红军的本质。

二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作用。

1.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

2.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3.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解答:

1.“生怕”是“很怕”的意思,表达了红军对群众利益深切爱护的心情。“显得”是突出、醒目的意思,说明红军考虑得周到,也体现了对群众的关心。

2.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表明老山界山势的陡峭,山路的险峻,爬山的艰难;火把一直“连到天上”,显示了老山界的高峻,也显示了红军指战员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

3.这里说的“一个坚强的意志”,指红军指战员为北上抗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而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用在这里,点明了红军进行长征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

三有些看似普通的词语,仅仅从字面上望文生义,常会出错。阅读时除了要查字典、词典外,还要仔细推敲上下文的意思。试试看:你能不能概括语境,推导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准确意思。

1.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

2.不知道前面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

3.专家经过一番考察后,对办好这个厂提出了建议:要加强软环境建设。

解答:

1.“30里高”这里指山的高度,也就是山脚到山顶的路程。

2.这里的“走不动”,是指因为山路难走,队伍被堵住了。这从接下来的“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又要停下来等”可知。课文第20段“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中的“走不动”也是这个意思。但第29段“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中的“走不动”,则是因为又饿又累、极度疲乏而无力再走的意思。

3.“软环境”指物质条件以外的环境,如政策、法规、管理、服务、人员素质等方面的状况。这句中的“软环境”指发展经济所需的提高人员素质的措施以及相关的各种服务(法律、电讯等)。

四背诵“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一段。

解答:这一片断写得非常精彩,值得记忆。背之前,要充分理解段落中的几个比喻及几处对比,深入体会后便于记忆。

4.草·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欠:身体一部分稍微向上移动。

四下里(sìxiàli):四处。也说四下。

湿漉漉:形容物体潮湿的样子。

宿营:军队在行军或战斗后住宿。

捂(wǔ):用手盖住或封闭起来。

燎(liáo):烧。

山包:小山。

徒手:空手(不拿器械)。

关切:亲切,关心。

僵:僵持,相持不下。

立时:立刻。

会理:在四川省,靠近云南。

救治:医治使脱离危险。

惶惑:疑惑畏惧。

涩:念sa。

拽(zhuài):拉。

扶持:搀扶。

端详(duānxiang):仔细地看。

蒜苗(suànmiáo):(方言)青蒜。

互生:叶序的一种,茎的每个节上只长一个叶子,相邻的两个叶子长在相对的两侧,如杨柳、桃树等的叶子。

背阴: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切勿(wù):务必不要。

通报:上级机关通告下级机关的文件。

标本:这里指保持原样的实物。

荒漠:荒凉而又无边无际。

抽噎(yē):抽搭,一吸一顿地哭泣。

光火:(方言)发怒,恼怒。

沉雷:声音大而低沉的雷。

一霎(shà):一会儿;短时间。

顿时:立刻。

一气:不间断地(做某件事)。

花天酒地:形容沉湎在酒色之中。花,指妓女。

宽慰:宽解安慰。这是放心、舒畅的意思。

2.作家作品

王愿坚(1929—1991),山东省诸城县相州镇人。当代作家。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次年1月参加八路军,先后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政治部任文化团分队长、报社编辑、新华社支社记者、编辑室主任等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随部队行军、作战,看到和听到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给他深刻的感染和教育。这期间为配合部队政治教育曾写过一些小戏和演唱材料。1952年至1966年,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

——革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史,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激发了创作热情,丰富了创作题材。于是,他在1954年6月写出了处作《党费》,立即轰动了文坛,并得到广大群众的赞赏。从此,他开始了写作生涯,在不长的时间里,陆续写出了《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七根火柴》、《三人行》、《普通劳动者》等十多篇短篇小说。1974年根据李心田的同名小说与陆柱国合写了《闪闪的红星》电影文学剧本。1976打倒“四人帮”以后,又发表了《足迹》、《标准》、《路标》等十篇短篇小说,其中《足迹》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已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党费》、《粮食的故事》、

《后代》、《普通的劳动者》、《王愿坚小说选》。他还同别人合作创作了《四渡赤水》的电影文学剧本。

3.背景链接

1935年8月红军征服了雪山以后,党中央在毛儿盖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分别在毛儿盖和卓克基两地集中,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在中共中央统一指挥下,继续北上过草地。右路军在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叶剑英等率领下,从毛儿盖出发,绕过松潘穿过草地向班佑前进。左路军在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等率领下,由马塘、卓克基出发过草地向阿坝地区开进。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这篇小说描述了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的险情,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仅仔细辨识毒草,而且亲口咀嚼毒草,果断作出英明决策,引导红军战士正确对待困难,从而成功塑造了以周副主度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44段

第一部分(1—5):故事的开端。写战士误食有毒的野草,班长杨光摸黑向上级报告。

第二部分(6—16):故事的发展。杨光恳求医生前往救人,医生却有紧急任务在身。

第三部分(17—36):故事的讲一步发展和高潮。杨光惊醒了昏迷中的周副主席,周逼主席地中毒一事提出处理意见。

第四部分(37—44):故事的结局。杨光和其他战士从周副主席的讲话中获得巨大的力量,立即执行命令。

三、写作方法

1.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课文综合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特别是周副主席亲口尝毒草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富有感染力,成功地刻画了以杨光为代表的红军战士的形象和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表现了广大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敬仰之情以及他们从周副主席身上感受到的巨大力量,突出表现了周副主席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领导艺术和高屋建瓴的领袖风范。

2.紧扣线索安排情节。全文以“草”为线索安排故事情节。篇首以红军战士误食毒草而中毒打开帷幕,接着以周副主席辨毒草、尝毒草把情节逐步推向高潮,最后以周副主席议吃草、红军战士悟真理结束全文。这样写,结构紧凑,脉络分明,有力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表现了小说的中心意思。

3.语言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例如,“他摸黑冲进了烂草地;开始是跑,然后是走,最后体力实在支持不住了,就在地上爬。爬着,爬着,不知什么时候昏过去了。”其中的“冲进”“跑”“走”“爬”“昏过去”等动词,准确地表现了二班长杨光救人心切、一往无前的优秀品质和顽强意志。又如,“杨光激动地听着。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顿时,他觉得自己变得强大了,有力了,这力量足足能一气走出草地。”其中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形象地表现了杨光对周副主席的崇敬心情和他从周事主席的教导中获得的伟力。再如,全文结尾写道:“周副主席那浓浓的胡须绽开来,宽慰地笑了。他笑得那么爽朗,那么开心。

自从患病以来,他还是头一次笑得这么痛快。”这个特写镜头中运用了神态的词语,与描写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神态动作的词语形成鲜明的对照,传神地表现了周副主席心系战士生命安危的高尚人格和指挥若定、高瞻远瞩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袖风范。

四、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文章开头的“题记”?

在文章的开头用一两句话或一段简短的文字作为“题记”是文学作品中常常采用的手法,因为它往往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选作“题记”的文字要么是富有哲理的话,要么是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话,要么是能引人深思或受启发的话,且这段文字都是和文章紧密相连的。

本文借用了藏族同志的一段话作为“题记”,含义颇深。在红军走过的地方,建一座糖石且是最甜的地方,既说明了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无数感人的事迹,也隐含着我们今天甜蜜的生

活就是他们换来的,还让我们体会到藏族同胞对他们深深的怀念与感激。读了“题记”,使读者顿生敬意,会以一种崇敬的心情去读完全文。

2.本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何特色?

本篇文章从一个普通红军战士的角度赞颂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全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周恩来在整个长征中担负着艰巨的重任,日以继夜地工作以致体力不支而倒下,自己已处于昏迷状态,却不顾个人安危,坚持要尝试有毒的野草,并迅速布置了处理措施,还让照顾自己的医生去为普通战士治疗,从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中看出了周恩来令人敬佩的精神境界。

3.杨光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杨光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以他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又以他的眼睛及他的所感向我们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从普通人的角度来反映红军长征中感人肺腑的事迹,更令人信服,更显得亲切感人。同时,杨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点也正是千千万万红军战士身上所共有的优点,也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战士、这样的队伍,我们的革命事业才会成功。

【练习解答】

一课文中有些话看起来平淡无奇,仔细想想又觉得余味无穷。阅读下面的句子,你有怎样的感受?

1.(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2.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解答:

1.由于是谈个人的感受,也可以从“不忘过去苦,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不辜负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等方面来品味语句的多样化内涵。

2.可以联系平时对周恩来感人事迹的理解来谈感受,但不能离开课文的特定内容、特定语境而随意发挥。

二杨光发现担架上的躺的是周副主席后,心理活动怎样?把描写杨光心理活动的词语圈出来。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动作和神态如何?把描写周副主席动作、神态的词语圈出来。细细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

解答:

杨光发现担架上躺的是周副主席后,立刻“惊住”了,“惶惑”地望着担架,“不知如何是好”,他“不安”地走过去,看到首长被疾病折磨的面容,觉得“心头像刀在绞”。描写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动作和神态是:周副主席“接过”野草,“仔细端详”着……看着“仰起了头”,“眼里浮上了异常的严肃的神情”。周副主席又“举起”那棵野草“看了看”,慢慢地把它“放进嘴里”。“那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

这些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变得生动起来。

三从课文提供的材料想开去,以“说吃草”为话题,谈一点或几点自己的看法,与同学交流。

解答:

本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关键在于要抓住“说吃草”这个话题,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并且学会与同学交流。一般说来,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考虑:

1.忆苦思甜,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2.从周副主席尝毒草、议毒草,学习他的高尚人格、大无畏英雄气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闪光的辩证法思想。

3.要懂得植物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学会识别无毒和有毒的野菜,以便保护自己,战胜困难。

4.今天,人们已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小康生活,开始以吃野菜为时尚,这是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表现,体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5.鲁迅先生曾说:“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又把自己当做是人民大众的“孺子牛”。从中感受鲁迅先生倡导的奉献精神。

四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课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解答:要做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关键在于了解人物的身份、说话意图,理解说话的思想内容。然后才能恰当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可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自己确定读哪部分内容;也可以一人读多个人物的对话。要组织学生评议朗读效果,在此基础上进行再次朗读。

5.《长征》节选·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泥泞(nìng):因有烂泥而不好走。

指战员:指挥员和战斗员的合称。

遗容:人死后的容貌。

猝(cù)然:突然;出乎意外。

遂:就,于是。

惨然:形容心里悲伤。

炒面:这里指炒熟的面粉,做干粮,通常用开水冲了吃。

愕(a)然:形容吃惊。

怔(zhang):(方言)发愣,发呆。

蓦地(m?dì):出乎意料地;突然。

何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沉吟:(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主。有顷:一会儿;片刻。

务必:必须;一定要。

剩:念shang。

痴痴地看着:呆看着;注视着。

毅然:坚决地毫不犹疑地。

本能:有机体对外界刺激不知不觉地、无意识地(作出反应)。

举目:抬起眼睛(看)。

趴:念pā。

下意识:心理学上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

依然:依旧,照旧。

吓:念xià。

旋即:不久,很快地。

致哀:表示哀悼。

俯首:低下头。

扳(bān)机:枪上的机件,射击时用手扳动它使枪弹射出。

溢(yì):充满而流出来。

哽咽(gěngya):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

篝(gōu)火:原指用笼子罩着的火,现借指空旷处或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篝,笼(l?ng)。

万籁(lài)俱寂:形容一点声音都没有。万籁,各种声响。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

情不由己:义同“情不自禁”。

疲惫(bai):非常疲乏。

驻步:停步。义同“驻足”。

倾(qīng)听:细心地听。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同盟会:即“中国同盟会”。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1905年8月由孙中山倡导在日本东京成立。

先驱:先行者。

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

哇(wa):助词,“啊”受到前一字收音影响而发生的变音。

奇缺:非常缺乏。

钊:念zhāo。

提议:商议问题时提出的主张。

欢快:欢乐轻快。

和(ha):应和。

精干:精明强干。

朝(zhāo):阳:初升的太阳。

绚(xuàn)丽:灿烂美丽。

急骤(zh?u):急速。

纵身:全身猛力向前或向上(跳)。

先遣:行动前先派出去担任联络、侦察等任务的(人员或组织)。

班佑:在四川省北部靠近甘肃省。

战利品:作战时从敌方缴获的武器、装备等。

牦(máo)牛:牛的一种,全身有长毛,黑褐色、棕色或白色,腿短。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牲畜。

2.作家作品

已经60多岁的王朝柱,笑言自己是“退而不休”。从小习乐、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他,当了半辈子音乐人;从40岁起,却弃乐从文,开始了文学创作。这些年来,王朝柱连年有大部头推出,著有史传文学作品《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与长征》、《周因来在上海》、《女囚徒》等,还创作了《决战淮海》话剧剧本,《开国领袖毛泽东》、《张学良将军》《巨人的握手》等电视剧本以及《长征》、《龙云与蒋介石》等电影剧本。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充分渲染了长征过草地途中的险恶环境和悲壮场面,表现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也细腻地展现了红军领袖特有的以革命人道主义

为核心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文章脉络

课文就是从电视文学剧本《长征》中截取了四个场景,根据时空画面的转换与由人物对话推进的作品情节的发展。

“泥泞的草地”(场景一),由于断粮,许多战士饿死在过草地途中,尽管如此,红军将士北上抗日的决心矢志不渝;面临困境,彭德怀欲杀死自己的战马以救急。

“草地水塘旁边”(场景二),眼见两个抬担架的战士因饥饿而生命垂危,为攻占娄山关而失去一条腿的周团长毅然将所剩不多的炒面让给战士,继而爬向水塘赴死。

“泥泞的草地”(场景三),刘少奇和彭德怀寻找掉队的周团长,含着极大的悲痛向殉难的指战员致哀;彭德怀忍痛杀死心爱的战马来挽救极度饥饿的战士们的生命。

“草地之夜”(场景四),饥饿难耐的红军指战员高唱《马赛曲》,举行篝火晚会,用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来战胜困难。随着先遣队送来粮食解危,红军指战员沉浸胜利的喜悦中。

三、写作方法

1.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作品中场景为内容服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剧情的展开提供相应的空间舞台;二是以自然环境来表示某种寓意。

2.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刘少奇面对彭军团长饿极而栽倒在草地上的情景,先是命令警卫员弄炒面,继而生气地批评警卫员,当得知是自己冤枉了警卫员后,又“抚摸着警卫员的身体”,并向他赔礼道歉,这些富有个性的言行,充分展现了刘少奇急人之难、官兵一致、虚怀若谷的人格魅力和领袖风范。

3.特写镜头的恰当运用。作品根据表达的需要,成功地运用推、拉、摇、跟、移等运动拍摄的多种方法,为观众展现了近景、中景、远景和特写等景别。尤其是两个特写镜头,十分到位,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四、问题探究

1.电影(电视)文学剧本是一种怎样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何特点?

电影剧本有两种:一种叫“电影文学剧本”,一种叫“电影分镜头剧本”。电影文学剧本是以文学形式编写的供拍摄电影用的剧本。文字简练,富有形象性。然而,用电影文字剧本还不能拍摄电影,还必须写出电影分镜头剧本。如果说,电影文学剧本是造房子的设计图,那分镜头剧本就是更加详细、具体的房屋施工图。电影分镜头剧本,就是在电影文学剧本的基础上把未来的影片分为一个个镜头,以便着手进行拍摄。

“电影文学剧本”是一种运用电影思维创造银幕形象的文学样式。是电影剧作者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理解进行艺术构思,并按照电影表现手法(包括场景、环境、人物形象、行为、动作、说白、音响及其他细节)通过文字描述以表达自己对未来影片设想的作品。电影文学剧本主要为拍摄影片而写作,因此它必然受到电影特性的制约,必须符合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它所创造的形象虽然以文字为媒介,介必须能够通过影片的摄制,以电影的各种艺术技术手段在银幕上体现出来。它的独特的美学特征首先是由电影艺术本性所决定的,这就是:富于造型表现力和鲜明的动作性;形象的画面感和声音元素的有机结合;时空自由转换中体现的蒙太奇效果。

同时,电影文学剧本必须具备文学价值,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思想内容的表达以及语言文字的运用方面,可以作为独立的文学作品为读者阅读和欣赏。电影文学剧本是影片摄制的基础,其审美价值是未来影片总的艺术价值的重要前提,是影片导演和摄制组进行再创作的依据。电影文学剧本的类别就来源而言,可分为根据生活素材直接创作的和根据其他文艺形式(小说、戏剧等)改编的;就结构形式而言,可分为戏剧式、小说式、散文式、哲理式、心理式等。

2.本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有何特色?

因为是电视文学剧本,所以为了便于拍摄,文章是以地点的转变来作为内容上层次的变化,每一部分也都是以地名作为小标题。同时全文几乎是以对话贯穿全文,借富有人物个性的语言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色。读者读来,眼前似乎浮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3.本篇文章中塑造了过草地时红军的众生相,从中可以读出什么?

本篇文章中展示的人物既有像毛泽东、彭德怀、刘少奇这一类的老一辈革命家,又有像周团长这样为了大部队的前进而甘愿牺牲自己的英雄,还有像无名小战士那样的默默奉献的普通士兵,从他们对待困难、对待生死的态度上,我们更深地体会到为什么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非常人所能通过的路途却被红军战士征服了。我们读出了红军顽强、乐观的精神,也深深被他们的事例所感动。

【练习解答】

一课文节选了电视剧《长征》的四个场景。你感到这些场景中哪些情节是使你感动?读了剧中下面两段文字,你是否觉得心头一亮?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1.刘少奇俯身拿起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自语地:“多好的同志,都把生的权利让给了别人……”

2.蔡畅:“主席,你有办法驱散大家的疲劳和饥寒吗?”

毛泽东:“我哪里有哇!不过,我从《马赛曲》中感悟出了一条真理:在物质条件奇缺的情况下,那就用精神来填补它!”

解答:前一问,课文节选的四个场景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情节,由于各人感受不同,答案不可能也不要求完全一致。应鼓励各言所感,各抒己见。后一问,参见“课文简析”,鼓励说出真切感受。

二课文中多外用了“猝然”这个词,表示事物虽说出乎意料,但又参情理之中。请你联系课文内容,分别说说下列句中“猝然”所含的情理。

1.彭德怀俯身整理一位烈士的遗容,猝然眼花,栽倒在草地上。

2.警卫员猝然回身抱着战马的脖子失声地哭了。

3.彭德怀猝然拔出手枪,对准战马扣动了扳机。

4.毛泽东怀着异样的情感猝然站起身来。

解答:1.彭德怀爱兵如子,把自己的炒面分给伤病员吃,忍饥为革命操劳过度,突然晕倒,当在情理之中。

2.警卫员有高度的责任心,眼见首长饿晕而身无半点炒面,认为自己没有尽责,因此突然哭起来,这并不出乎意料。

3.此前曾欲杀马,现在眼见更多的指战员因饿极而牺牲,为挽救战士的生命,为走出草地,彭德怀在凝望“无声战友”良久后拔枪扣动扳机诀别爱马,亦在情理之中。

4.被马蹄声惊醒的毛泽东眼见十多匹战马疾驰而来,预感到饥饿难耐的红军指战员有救了,因而兴奋激动得突然站起身来,这是十分自然的。

三有些观众看了电视剧《长征》后,对一些情节不太理解。例如,攻占娄山关的英雄周团长,为什么不勇往直前,却要爬进水塘赴死?又如,一副铮铮硬骨的彭德怀,既然下决心枪杀了自己的战马,又为何要“溢出串串泪水”?你能帮助这些观众正确认识这一类问题吗?

解答:

这些情节看似矛盾,让人不可理解,事实上却反映了红军将士无私、崇高的精神面貌。

周团长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为了让更多的同志能得到生的机会,不让自己成为大家的负担。彭德怀为了大家的生命才结束的战马的生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他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人,面对与自己出生入死的战马死去,怎么能不伤感呢?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解答:略。

6.枣核·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同窗:在一起读书的人;同学。

掐(qiā)指一算:用拇指掐着别的指头来算。

殷切:深厚而急切。

玛瑙(mǎnǎo):矿物,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有各种颜色,多呈层状或环状,质地坚硬耐磨,可用做磨具、仪表轴等,也可做贵重的装饰品。

山坳(ào):山间的平地。

喏(nu?):叹词,表示让人注意自己所指的事物。

安顿:安排妥当。

劈头:开头。

小子(xiǎozi):男孩子。

心境:心情(指苦乐)。

论:按照某种单位或类别说。

径(jìng):狭窄的道路;小路。

尊:量词。常用于神佛塑像和炮。

佳色:美丽的景色。

2.作家作品

萧乾(1910—1999),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和记者。原名萧秉乾,曾用名萧若萍。1910年1月27日出生在北京。1929年进燕京国文专修班学习,一年后考入辅仁大学。1933年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选修“特写一旅行通讯”课程,1935年6月毕业。1939年赴英讲学,开始了7年的欧美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作为《大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的反法西斯战场上。1945年,他从莱茵河前线返回伦敦,经加拿大东岸转旧金山,采访了联合国成立大会。在那些年代里,他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他的《美国之行》,是20世纪40年代对美国认识的真实记录。1949年任英文《人民中国》副总编辑,后调任《译文》编委及编辑部副主任、《文艺报》副总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等职。1957年,萧乾被错划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1979年2月,中国作家协会正式为萧乾平反。1979年8月,已近古稀之年的萧乾,应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作家创作计划”主持人聂华苓夫妇的邀请,踏上赴美旅途,参加30年来大陆与台湾及中美作家之间的首次文学交流活动,并应邀到一些大学作巡回讲学,历时4个月。1980年写作《美国点滴》。1999年2月11日卒于北京医院。著作选编为《萧乾选集》(六卷本,台湾商务版)、《萧乾短篇小说选》、《萧乾散文诗特写选》、《萧乾书信集》等。所译文学名芊有《好兵帅克》、《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培尔·金特》等。

3.背景链接

1979年8月,萧乾应邀赴美进行访问交流,回国后将自己在美的见闻,写成系列文章——《美国点滴》。这篇长篇特写介绍了美国现代生活及一些海外华人的心态。

《枣核》写于1980年4月,据作者介绍,文中提到的友人是高君纯女士,是20世纪30年代作者燕京大学的同学。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记叙了作者在访友中解开友人珍爱生枣核的疑团的过程,反映了同窗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

二、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设置悬念。

第二部分(2—4):加深悬念。

第三部分(5—10):解开悬念。

第四部分(11):点明主题。

三、写作方法

1.文章结构精巧。结构精巧首先表现在用“枣核”设置悬念。结构精巧还表现在用“枣核”做贯串全文的线索。

2.本文语言简洁质朴而又富于抒情色彩。“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这是叙述语言,兼具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石甸,想隆福寺。

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这是人物语言,语句简短,一连串的“想”直抒胸臆,情真意切,近于排比而又富于变化;“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这是由作者概述的人物的语言,月夜之景与人物之情交融,句子长短适中,简笔勾勒而具有诗情画意。

四、问题探究

1.“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这句话中的“什么”具体指什么?

指朋友心中的难以弥补的远离故土的缺撼。虽然现在朋友的物质生活条件很好,但这些无未能替代故乡的温暖,这里不是心的归宿。

2.如何理解“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句中所提到的“游子心境”?

身在异国,心系故土,这就是“游子心境”。

3.文章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首先用“枣核”来设置悬念。作者由朋友索要枣核起笔,开篇就设个悬念:用余蹊跷。朋友得到枣核如获至宝,用途仍秘而不宣,使悬念更加吸引读者关注。直到踏访后花园谈话中才说明了索要枣核的原因,解开悬念。

用“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有张有弛,摇曳多姿。

其次,“枣核”是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又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枣核,把相距万里的人连在一起,把朋友的心和故土连在一起。几枚生枣核种在异国的土地上,故国的一切出现在朋友眼前,给游子的心增添了一点慰藉——在朋友的心中,这几枚枣核的“分量”简直等于故乡故土了。

【练习解答】

一生活在异国“美丽的山城”,“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可是“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读了课文,你能体会出这样的“游子的心境”吗?你能想像出“她同老伴儿”月夜并肩坐在“北海”长凳上,追忆当年北海泛舟情景时的心理状态吗?

解答:第一问,宣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先说出“游子”的一般含义:“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再联系思乡诗句来加深对“游子心境”的理解,如“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曹操《却东西门行》),“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欧阳修《送惠勒归余杭》),“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崔涤《望韩公堆》),“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悢以伤情。”(班彪《北征赋》),“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杜甫《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进而联系课文中旧时同窗思乡的情理活动和表达思乡心切的独特方式来体会海外游子的心境:身在异国他乡,心系故土乡土。

第二问,可联系课文第三部分的有关语句来体会旧时同窗与老伴儿“年纪越大,思乡越切”的怀念故国风物的痴情。

二讨论讨论下列句中的“就”字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1.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

2.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

3.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4.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解答:1.“就字用在“拥抱”与“殷切地问我”之间,表示“问我”是紧接着“拥抱”之后发生的事,表现了旧时同窗急不可耐地想拿到那几颗生枣核的心态。

2.久别重逢,旧时同窗把“我”安顿好后,按理应畅叙别情,但现在却不谈这些,以一个“就”字引出“后花园”,而这个“后花园”又是充满了“家乡味”的得意之作。由此可见,用“就”字,仍是为了向来自祖国的老同学表露并倾诉思乡心切之情。

3.过旧历年是炎黄子孙的文化传统,“一”过圣诞,“就”想旧历年,用“一……就……”的句式强调了旧时同窗游子思乡之情的浓烈和深沉。

4.这里用“就”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把“仿佛”这本来是联想到的虚景变成了亲眼看到的实景,表明“她同老伴儿”已经心驰神往沉醉于当年北海泛舟的佳景中,从而凸现了海外游子强烈思恋故土之情。

三有人说:“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种枣人已是风烛残年,到哪一年才能见到枣树长大?有种枣的必要吗?”你对这样的说法,是怎样看的?

解答:对第一种说法,可围绕是“小题大做”还是“因小见大”的问题来进行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本文以几颗小小的枣核、一片深情的话语和一番堆叠“北海”的安置举措来表达一个重大主题的特色,从而启发学生: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作深入的思考;反映生活,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加以表现,有时不妨用一个小小的物件。

对第二种说法,可抓住“风烛残年”这个关键词语,围绕是“种枣吃枣”还是“种枣寄情”的问题来进行讨论,使学生感受到已届风烛残年的种枣人,“年纪越大,思乡越切”,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试种枣树完全是为了寄托她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讨论中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看法,应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但最终必须扣住课文内容和形式,联系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来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

四熟读课文。

解答:略。

7.最后一课·课文精讲

【基础知识】

1.字词积累

郝(hǎo) 人的姓。

叟(sǒu) 年老的男人。

操练(cāo liàn) 以队列形式学习和练习军事或体育等方面的技能。

踱(du?) 慢步行走。

诧异(chàyì) 觉得十分奇怪。

祈祷(qídǎo) 原意是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宛转(歌声、鸣声等)抑扬动听。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悔不该这样。

2.作家作品

都德(1867—1942),法国作家,小说家阿尔封斯·都德的儿子,龚古尔学院院士。与著名排犹主义者和民族沙文主义者德吕蒙友善,在德雷福斯案件中站在极右的一方。他自己也拥护民族沙文主义。1904年与莫拉斯认识。1908年与莫拉斯合编保王派的《法兰西行动》报,发表了无数激烈的极右派言论。1920年一度当选为议会议员。曾以诋毁法国政府罪入狱,越狱流亡到比利时。两年后获赦回到巴黎。

莱昂·都德年轻时认识很多文学界和政治界的知名人物,后来写了《我所认识的巴黎》(1930)和《回忆录》多卷。他拥护君主政体,拥护极右的政治主张,但他的友谊和文艺观点有的不受他的政治立场所影响,他与极端排犹的德吕蒙和犹太族作家施沃布交往;与右派文学评论家马西斯友善,但是为马西斯所猛烈攻击的个人主义的作家纪德辩护;他为小说家普鲁斯特争得龚古尔文学奖;发现了小说家和散文家贝尔纳诺斯和塞利纳的才华;写过一部著名的文学评论《愚蠢的十九世纪》(1922),猛烈攻击19世纪法国文学和思想潮流,但对雨果、巴尔扎克和波德莱尔却极为推崇。

3.背景链接

普法战争是1870年7月19日至1871年5月10日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小说以普法战争为题材。

这次战争虽然是从普皇与法皇争夺势力范围引起的,但战争的后期,普军入侵法国,对法国人民来说,战争就属于反侵略的性质。在祖国危急的关头,爱国主义热潮高涨。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以在普法战争中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故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朗士的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对祖国语言和祖国领土的深厚感情。

二、文章脉络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6节):写小弗朗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

第二部分(7—23)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和小弗朗士对平时不用功的悔过。

第三部分(24—完):写“最后一课”结束时,韩麦尔先生的异常表现,突出了他的爱国精神。

三、写作方法

一是巧妙的叙述视角。作品的主题十分严肃,但对这一主题的表现却选用了一个巧妙的角度。作品原来还有一个副标题是“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孩子的自述”。作者选择一个淘气调皮的男孩作为主人公,通过他带着些无知而稚气的口吻,以他心理的变化,间接地写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小主人公在这堂课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读者也受到了感动。

二是生动的人物、场景、细节、心理描写。小说精心运用了大量描写,表现人们在最后一课上的种种反应,其中着墨最重的是韩麦尔先生。

例如细节描写。这篇小说的许多细节描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就拿作者描写屋顶上鸽子咕咕低叫这一细节来说,它使小弗郎士提出一个幽默的问题:“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旋即文笔骤收,戛然而止。答案,就留给读者去思索、补充。又如韩麦尔的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郝叟老头的那本“初级读本”,和那副横放在书上面的大眼镜,不待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作品中前后两次出现的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军号声,教室里飞进的几个金龟子,黑板上书写的“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这些细节看来是信手拈来,实际上却并非可有可无,它们起着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每一细节都蕴含深意,发人深思。

又如对韩麦尔先生的描写。小说是从小弗郎士的视角来观察、描写韩麦尔先生这一形象的。由于角度的限制,作者不能直接将笔触深入到韩麦尔先生的内心,只能借助外貌、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他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作品首先写出小弗郎士对老师的主要印象,就是“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当他走进教室后还特地注意到老师“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但是,韩麦尔先生出现在读者面前时却非常温和,而且还穿戴着不寻常的衣帽,让小弗郎士大感诧异。原来,韩麦尔先生就要离开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了,他和自己的学生就要对自己的祖国做最后的告别了!况且,韩麦尔先生是在万分悲痛之际、在强大的压力之下保持着自己的镇定,维持着自己的形象,这是多么高贵的气度!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对大家的批评以及深深的自责,还有对孩子们的谆谆告诫,使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的形象鲜明地凸现了出来。最后,韩麦尔先生奋笔写下“法兰西万岁”,这就像一个特写镜头充分表现出人物的强烈情感,给人极深的印象。平时是一位严厉的老师,关键时候表现出庄重、无畏、深情,以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们心灵深刻的影响,这就是作者塑造的韩麦尔先生的形象。这一形象,起初模糊,继而清晰,最后便如雕像般活生生地立在每一个读者的面前,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这个人物外在的力度和内心的激情.

四、问题探究

1.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首先,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有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作者写了小弗郎士的逃学、上学经过。通过他的行踪,写到了几个相互关联却彼此分离的场面:普鲁士士兵的操练场,镇公所的布告牌,小镇里的学校。没有这样一个人物,这些场面就很难组织为一篇有机的作品。

其次,小弗郎士还起到了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阿尔萨斯被割让给普鲁士,阿尔萨斯人不但失去了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还将失去自己朝夕使用的母语。这样惨痛的情感该如何表达?作者选择了小弗郎士这样一个平时不爱学法语的调皮男孩,用他的内心感受来反映整个民族的沉痛的感受。这种写法有着极其强烈的对比效果,产生出强烈的震撼心灵的作用。

2.作者是怎样塑造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