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主题式教学模式及其特征

主题式教学模式及其特征

主题式教学模式及其特征
主题式教学模式及其特征

主题式教学模式及其特征

现代交际类教学法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包括: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内容教学法、互动学习法、整体语言教育五种,主题式教学模式是现代交际类教学框架下内容教学法中最为常见的模式之一。

内容教学法(Content Based Instruction)是指将学科内容与语言学习结合

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围绕学习者将要获得的内容和信息组织教学,强调在内容中学习语言,将语言学习的重点从语言本身转移到目的语言能力的培养上。其早期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进行英语和法语教学的沉浸式教学法,该方法关注教学内容本身,之后被广泛应用到英美国家的英语教学当中。到80年代,欧洲、美国语言学家把内容教学法和交际法结合起来,并将其运用到其他语言教学中。这一时期内容教学形成了一种综合语言教学模式,强调语言与其他科、语言基础知识与学科内容、语言技能与学习生活的整合。到了90年代,内容教学法作为新的发展也在理论和教学实践中得到了突破。Briton, Wesche, Snow (1989 )、Genesee(1989)·Stoller,Grabe(1997)、Met(1999)等学者对内容教学法进行分类,归纳了各类内容教学模式,并解释了各教学模式进行内容和语言教学的重点。也有研究者关注不同学科间相通的语言内化机制,在数学、化学等其他学科教学中借鉴并融入了外语教学,学科内容为语言学习提供了一定的语境,语言也在相关学科学习中起到了促进作用。Snow (2001)总结和提出了内容教学法的四种模式:沉浸式、掩蔽式、主题式以及辅助式,认为主题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内容的语言教学,选定的主题可以为语言教学活动提供学习内容,学习的过程由语言而不由内容驱动,注重语言与内容的平衡。

主题式教学模式(Theme-based Instruction)是指将教学内容作为教学载体,将语言知识作为主体,围绕一个或多个有意义的主题开展的教学活动。目的是让学习者在高动机的环境下,通过活动、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主题学习,结合语言和内容,体现出语言学习的情景化和生活化。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主题”是学习的核心,教师围绕主题整合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处理,不管是单元内的学习内容还是各学习单元之间都存在有意义的衔接,教学有明显的完整性和层次性。

(2)“主题”是联系学科知识的桥梁。主题式教学模式既可以围绕某一学科进行学习探究,也可以打破学科界限,围绕主题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强化知识与各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把知识与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在联系在一起,

旨在有效促进教师与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

(3)丰富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主题式教学模式不局限与教材和学科的限制,在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活动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开展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也更贴近真实的生活情境,密切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4)对于主题内容的主动学习者学生与组织主题内容的教师完美的结合起来,旨在充分体现形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和谐平等的关系、形成共同探究的模式。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是将学生放在首位,而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设计阶段从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实践和生活经验等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习者创建真实学习情境,参与合作学习活动并成为积极的促进者。

.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应用

莫里逊单元教学法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莫里逊于1931年出,这种教学法也是对于主体单元教学的最初研究模型。1982年,美国的学者成立了susankovalikheim及其组成的研究工作团队,主张,并且充分关注了主题式单元教学活动中各个学科内容统整的重要性,开创了整合性的主题教学模式的世界先河。至20世纪末,美国的核心知识课程改革成为主题式教学发挥其优势的转折点,继而成为该时期主要的教学模式。Gamberg, Kwak, Hutchings和Altheim (1988) 对于主题式单元学习的意义做了进一步的概括,认为"主题学习并非拘泥于某一学科领域,而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强调通过广泛的主题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 (李伟诗,2005;肖平,2006);Cook,Gillian E.和Martinello,Marian L. (1994)对主题式教学的内涵、特点及发展过程进行了概述,肯定了主题教学在早期语言教学中的作用,他们曾提出,主题式教学模式不是孤立的词汇学习,而是能围绕同一主题与其他学科知识内容相关联,形成的丰富知识网络;Brinton D.M (2001)谈及了主题式教学的优势,比如有利于学习者理解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和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复杂思考等。

国内的主题式教学研究历史并不久远,但相关研究与应用己经涉及到不同的教育层次,涉及的层次,也不只是大学,还有中小学的教育;类似数学、地理、医学英语、信息电子技术等不同的主题式教学研究领域也都已经有所谓的涉及并被广泛应用,如王彪(2016)③在《主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践》中从传统的主题式课堂教学的角度引入了初中地理数学的课堂教学方法作为其切入点,提出了教师认为有必要重新探寻初中地理主题式课堂教学的具体方式,充分

发挥该主题式教学的其优势,从而改善和提升了初中地理数学主题式课堂的其整体教学质量;孙文霞(2018)④基“互联网+”的我国高中地理数学主题课堂教学研究,详细地阐述了基于“互联网+”的高中地理主题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并对每个操作环节都进行详细的说明,采用了实验法对此主题教学法的实用价值和其可行性问题进行了验证;陈绣英(2018)⑤分析了传统的主题教学模式在photoshop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并特别指出在实施photoshop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主题教学模式,能够有限度地达到教师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 所以,建议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应该对传统的主题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完善与创新;李苇(2019)⑥的《关于主题式的教学模式在“影视欣赏心理学”中的应用和实践》基于主题式教学模式对影视欣赏心理学这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结合心理学背景针对传统影视欣赏课程中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课程结构单一知识狭窄等问题提出处理方法。

.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外语教学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主题式的教学模式早在20世纪80年代被广泛地应用到了英美两国的西班牙英语教学和非西班牙母语的英语教学之中,获得一些显著的成果。Katia Parviz-Condon (1996)以一个Carmen Lomas Garza的故事和一本名为《Cuadros de familia》的书为主要教材,针对零基础英语的初中生,为西班牙华裔初中生设计了一套西班牙语主题式的教学计划,将"家庭"这个主题分成十个教学单元进行主题式教学,涉及到很多家庭方面的教学内容; Hsu (1999)等人是最早将家庭主题是教学模式广泛运用到汉语教学中的学者之一,他从文化、艺术和社会科学等领域多角度的出发,针对华裔初中生,设计了以"月"为主题的汉语教学方案,内容涉及到与“月”有关的词汇、中国传统节日、神话传说、月球科学常识等。

在国内,主题式的教学和研究作为后起之秀,涵盖了众多的学科而且在国际上发展迅速,以国内的主题式英语教学的发展最为突出,教学效果反馈方面良好,教学效果也非常显著。Cheung Chi & Yang Ruby(2009)对香港小学4-5年级的学生及名助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为进一步研究香港主题式英语教学效果,结果显示72%的香港学生比以前更加理解和喜欢主题式英语,Cheung等研究的人还对高中英语主题式的教学设计以及应该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相关的建议。《主题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主题式教学模式研究》、《主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任务型学习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等相关文献深入研究了高中英语主题式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大学、中小学的英语教学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另外,还有针对于口语、听力、阅读等不

同教学课型的高中主题式英语教学的研究。如路红梅(2013)的《对英语口语主题式教学的探索和思考》一文通过两组英语口语教学对象的探索和对比分析研究,讨论了初中英语口语主题式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学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杜冰(2017)在《主题式教学模式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中深入阐述了英语口语主题式的教学模式及其在英语教学发展过程中的应用必要性、该教学模式在我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前景等情况。国内也已经有大量的学者对英语口语主题式的教学模式在其他语言的教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如肖珊、刘仰斌在《CBI主题式教学法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将其CBI主题式教学法理念与我国传统主题式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对比,指导下的日语教学特点及主题式日语教学下的课堂组织过程;何丹华(2018)的《CBI主题教学模式在《商务法语》课堂中的应用》一文从CBI教学理念的角度出发,讨论主题是教学模式在商务法语教学中优势。

主题式教学模式在汉语教学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本文检索和研究的主要内容的两个方面之一是关于汉语主题式的教学在我国对外汉语主题式的教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基于此,笔者在文献数据库系统中的相关检索文献内容为:“汉语+主题教学”,结果统计表如下图所示:

【图表】汉语主题式教学的研究文献

依据博士论文图表显示的信息及查询笔者的博士论文检索资料等途径,不难看出有关于汉语主题教育相关研究的博士论文数量为零;笔者在硕士论文中发表的涉及中国汉语主题教学的博士论文数量只有37篇;笔者在中国汉语教学期刊百科全文的数据库中发表研究的涉及汉语主题教学的共46篇相关的文献。通过阅读和检索得到的博士论文和文献,笔者对关于"汉语主题教学"的相关研究和成果进行了以下的分析和总结梳理:

第一,在主题式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研究单元教学方面。白建华教授(2010)主要探讨了我校主题式中国语言教学的基本内涵,并通过研究设置中国语言教学单元为“当代生活”这样的教学主题,对我校的主题式语言教学单元设计的特点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第二,在教学主题的设计与选择、主题实践活动的组织与设计以及研究与实施等方面。雪颖熙(2014)创设的真实的主题式教学计划,主题被命名为“茶文化”,将主题式茶文化的环境与传统汉语的教学两者都结合了起来,让广大学生一边感受和体验一边理解和学习传统汉语;赵小莉(2012)将“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活动作为为教学主题,开展了真实的主题式茶文化教学的设计和活动的实践。

第三,在短期的对外汉语主题式的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研究包括三个方面。从对主题式的教学法如何应用于短期的汉语培训班教学的重要性研究和分析来看,裴春梅(2014)分别认为对外汉语主题式的教学法十分符合短期的汉语培训班教学过程中时间短、任务重的教学特点,将对外汉语主题式的教学法广泛运用于新加坡和越南短期的汉语夏令营培训班,对其教学效果的重要性进行了评估和分析;蒋蕾(2013)分别探讨了对外汉语主题式的教学法在短期的汉语夏令营培训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从对外汉语主题式的教学法如何应用于不同的班级和课型教学来看,牟曼(2015)分别研究了初级的汉语培训班综合课的教学和主题式培训班教学的结构和设计;刘启琴(2017)分别研究了高级的汉语培训班综合课中的教学和主题式培训班教学模式;李卓(2017)、杨凯(2015)等分别研究了对外汉语主题式的教学在短期的对外汉语夏令营口语培训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而从汉语主题式论文教学设计应用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论文研究情况分析来看,在新加坡和泰国等地区进行汉语主题式论文教学方案设计实践应用论文研究的汉语教师论文作者居多,如叶妙玉(2017)、赵彤彤(2017)、欧阳钰明(2016)等;而主题式应用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汉语教师论文则较少,如刘瑾(2017)分别应用于新加坡和英国、王建(2011)分别应用于新加坡和韩国、周赫漩(2017)分别应用于新加坡和美国。这些论文研究多作者作为长期任职于不同地区或国家的高等学校汉语教师和论文志愿者,根据各自不同的专业和任教区域实际情况分别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式的教学设计实践,在主题式教学方案设计上各自都有其特点和侧重,对作为汉语教师的学生进行主题式论文教学方案设计也提出了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借鉴研究意义。

第四、对汉语教材编写的研究。王彦润(2013)通过分析研究整理了国内中小学对外汉语教材《成功之路》编写过程中的常见教学主题,调查了对外汉语主题单元教学的具体实践应用;杨帅可(2012)以对外汉语主题单元的教学指导理念和方法为基础,将对外汉语教材的内容划分为多个主题单元,为继续开展对外汉语主题单元教材的编写与研究提出了建议。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深入分析梳理,笔者可以发现近几年,在我国对外汉语主题教学研究界,有关汉语主题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开始逐渐呈现出一些国别化的研究特点,对该主题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虽然具有较强的深度和针对性,但我国现有的教学模式研究也被认为存在以下的问题:①汉语教学研究者将“主题式教学”的具体方法、实施过程策略的研究虽然作为重点,但对其深层次的意义和动因却是关注甚少,缺少对教学主题的选择、教学评价目标的设定、教师在汉语教学的地位等相关问题的深入探讨;②针对汉语教学主题式评价教学模式效果的评估这一方面的论文研究依据不足,多篇学术论文只是简单地呈现了对汉语主题式

教学评价的具体研究结果,却对汉语教学主题式评价的具体方法和实施过程的展示较少。

几种典型的教学模式

几种典型的教学模式 国外的教学模式 1.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教学模式 3.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 4.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5. 加涅的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6. 塔巴的归纳教学模式 7. 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8. 布鲁纳等人的探索发现式教学模式 9.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模式10. 约翰逊兄弟的合作教学模式 几种典型的教学模式概念 国内的教学模式(1) 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教育过程组织方式做的简要表述。从大到小,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分三个层次来研究教育模式:宏观模式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构建的国家或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战略模式;中观模式是指由学校根据本校特点构建的办学模式;微观模式是教师根据某一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的教学模式。 国内的教学模式(2)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 该教学模式包含以下几个要素:①指导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②主题:是教学活动进行的线索,主导着教学模式的形成。③教学程序:是完成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也使得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另外还有几个隐含的因素:④目标:任何教学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目标,使主题具体化,也是主题或教学活动前进的方向。⑤策略:不同的教学模式会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完成目标。⑥内容:不同的教学模式有适合自己的课程设计方法。⑦评价:不同的教学模式因其主题、目标、程序等因素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教学模式的大致分类 1. 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2. 个性教学模式 3. 合作教学模式 4. 行为控制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是运用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呈现、传递、加工和处理信息的技术。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几种教学模式 1. WebQuest(基于资源的研究学习模式) 2. MiniQuest 3. “情境(问题)探究”模式 4. 基于专题学习网站共建的任务驱动型学习模式 5. 抛锚式教学模式 6. 基于英特网的校际远程协作学习模式 W ebQuest WebQuest是一种“专题调查”活动,在这类活动中,部分或所有与学习者互相作用的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根据这一意思我们可以把它译为“网络专题调查”。 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 根据完成时间的长短,WebQuest可以分为短周期和长周期两种。 1. 短周期的WebQuest一般一至三课时完成,其教学目标是获取与整合知识,学习者需要处理大量新信息并最终形成对这些信息的意识。 2. 长周期的WebQuest一般耗时一个星期至一个月,其教学目标是拓展与提炼知识,学习者需要深入分析“知识体”,学会迁移,并能以一定的形式呈现对知识的理解。 组成:一个WebQuest必须包括绪言(Introduction)、任务(Task)、过程(Process)、资源

主题式教学简介

夯实基础,各个击破 ——主题式教学简介 个性化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具有其独特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等鲜明特色,与多元智能的多元性、差异性、开发性相得益彰,为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主题式教学的提出,旨在通过个性化测评的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找到学生的学习起点,将起点与学习的目标相连,通过知识点主轴的构建,串联起一系列的知识点切片,对学生所学内容和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纵向发掘,整体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主题式教学旨在通过为学生量身定制的教学目标匹配相对应的教师和课程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设计,为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实施提供了明晰的路径。 一、什么是主题式教学? 1.主题式教学的概念 主题式教学指的是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情境与主题,围绕其制定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并实现的教学过程。学生在这样具有高度动机的环境中,可以接触和主题相关的各领域学习内容,而教材作为连接起点和目标的实现工具,需横向编选与该主题相关的教学材料,有时更可打破学科之间的限制,在教学中整合不同领域的内容和策略。主题式教学将关注点集中在学生身上,通过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系列知识切片进行深入讲解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系统化的梳理,为其提供完整的学习方案。同时,主题式教学的模式也对教师了解学生现状、准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案提供了有形化参考。 2.主题式教学的特点 在主题式教学的课堂中,以下特点的体现是需要被格外关注的: 1)主题式教学构建的学习情境要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这就打通了学生 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 2)主题式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进行自主的探讨和学习,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 作用的发挥; 3)主题式教学要求师生既是学习情境的组织者,又是学习情境中的共同探讨者,需要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4)主题式教学法针对学生的自身状况、对学习环节的各个层面进行量身定做的设计,

《主题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主题阅读教学改革的做法和感受 我所从教的地方是全国有名的豆腐之乡———石牌,大多数的学生家长都外出做豆腐去了。家里的孩子由于没有父母的监督,表现的比较懒散,对学习尤为如此。长期以往孩子们就对学习丧失了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学校努力想办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在彭校长的引领下我班尝试了《新语文主题阅读》。没想到这一场语文教学的革命给我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变得爱学习了,并能主动去学习了。下面就这次浅显地谈一下做法和感受: 一、单元主题式教学模式搭建 1、单元主题式教学观念的建立 什么叫“单元主题教学”呢?“单元主题教学”就是以一个单元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紧扣单元训练项目把相关知识联为一条教学线索,使单元整体运转。简单地说,它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这里说的“主题”不是思想主题,不是知识主题,而是文化主题,是那些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如诚信、家乡、朋友、亲情,以及对自然的关爱、对弱小的同情、对未来的希冀、对黑暗的惧怕等等。借助于主题,学生会觉得原来语文学习并不那么枯燥,原来语文学习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情况下,再来进行语言的学习、推敲,同时达到深化情感、磨砺思想的目的。那么作为教师教学前,我们要全面地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特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与有关的一些教学建议,从而构建了整体教学观,围绕单元主题进行教学。 2、生本小组的成立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 不重视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的培养。故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班级学习风气不正,成了教学中的普遍现象。而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建设不仅改变了这一现象,还帮我在这场教学革命中获得了不小的收获。 小组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对问题深入探讨、共同解决的过程。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全体性和活动性,可使学生之间形成和谐、友好、合作、互助、竞争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为接下来的单元主题式教学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那么首先谈怎样分组。分组的原则有三个,一是将学生按好,中,慢分成三等,每组一个优生,两个良好,一个慢生。二是按性别分,

主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主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主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基于资源的自主性学习的模式是对传统语文教育模式的很好的补充。由于该模式需要花费的时间长增加了教师和学生负担所以应该适宜地采用。模式流程:搜集素材—自学质疑—小组研讨—组际交流—全班沟通—过程评价。搜集素材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指读书本上的知识也就是文本内容一篇文章无论长短也就是那些固定的知识学生读上几遍掌握基本内容后就不再有读的兴趣知识拓展的空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网络带给我们的却是一种全新的感受使阅读的对象从抽象的文字扩展为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多种媒体交织的境界这种全新的跨时空的阅读方式将学生的阅读与感受、体验与想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和效率。所以在学习一篇课文前我们一般不让学生去读多少遍课文而是布置网上作业让学生上网查寻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并将所查到的知识下载到自己的素材库中。例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前我们让学生上网搜索并查找与“双龙洞”有关的信息学生通过搜索引擎直接查找到双龙洞的网址.toursl.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将有关的信息下载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中为以后同学之间进一步的交流做好了准备。自学质疑目前学生大多是带着“老师的问题”去“思考”。“老师的问题”对学生思维虽有导引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却限制了学生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发展限制了学生丰富的想像和富于创造性的思考影响了学

生自主意识与个性的发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若能够积极思考主动质疑问难就能一改“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从而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例如:在上例教学中教师不必急于提出问题而是先组织学生上机浏览查寻结果让他们仔细交流并阅读每个同学查寻到的与双龙洞有关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信息如:景区新闻、自然风景、历史文化、旅游服务、在线观景、金华旅游和风景论坛等让他们在阅读与欣赏中独立思考主动发现并自觉质疑。如:文中描写与网上资料的不同:孔隙比原来大得多;内洞不再是一团漆黑而是灯火通明;文中描写内洞的两条龙蜿蜒盘旋而网上介绍龙头在外洞龙身在内洞等。小组研讨这一阶段的学习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采用小组网上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广泛交流甚至相互争辩。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竞争使课堂交流呈现多维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既为学生提供了“畅所欲言”的环境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促进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群体交往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逐步得以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学生产生更多的合作性思维加深理解的深度、提高推理的质量同时也增强了小组优胜的信心促进了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和学业竞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例如:在上例中老师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

主题式教学研究

主题式教学研究:古诗教学设计 (发布:朱丽琴来源:原创发稿时间:2008-9-15 阅读次数:559) 市级课题《依托教材,开展主题式阅读的研究》研讨课 《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教学要求: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 1、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2、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两首诗的大概意思。 2、指名朗读古诗,一人读一首。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全班齐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二、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指名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 2、指名说说诗的大意,疏通诗意后追问: ①这里的“胡尘”,写出的难道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交流:还指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声、金兵战马嗒嗒的践踏声等。) ②启发想象:在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声中,在金兵战马嗒嗒的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学生想象后言说。) ③哀声遍野,生灵涂炭。老人在流泪,小孩在流泪,妇女在流泪,北宋的遗民在流泪啊!(板书:泪)这滴滴流淌的是怎样的泪啊?(痛失亲人的泪、家破人亡的泪、流离失所的泪、充满仇恨的泪、苦苦期盼的泪……) ④金兵横行,遗民泪尽,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这是何等凄凉、何等悲惨的生活呀!当你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你的心情是什么? 请你怀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这首诗吧! ⑤国家破碎,山河依旧,不同的是,奔腾咆哮的黄河已经成了金兵的饮马之槽,巍峨高耸的华山已经成了金兵的牧马之地。黄河向大海悲泣,华山向苍天哭诉。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读出凄凉、读出悲愤。 4、参读陆游的《示儿》,深化感悟。 ①“南望王师又一年”,你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同学们,65年啊,780个月啊,23739个日日夜夜呀!

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主题教研会学习总结

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主题教研会学习总结 导读:本文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主题教研会学习总结,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对比反思,查找不足--“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主题教研会学习总结 农安县小学数学学科“深化教学模式研究”主题研讨会于10月25日在育新小学举行。会上,两位二年级和四年级的数学老师分别作了两节公开课,第一节是由育新小学栾世贤老师指教的《教室有多长》,第二节是由新阳中心小学初黎黎执教的《乘法分配率》。会后,进修学校数学学科教研员刘玉和主任作了关于数学“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实践的问题与对策的业务辅导。 会上,刘主任首先解释了我县小学数学“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课题立题依据,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为了适应“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承载的课程功能及基本叙述形式(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深化课堂改革而创建的。经历了“研制--实验--推广”三个阶段,现已全面铺开,普遍应用。三年来,我县教师对这一教学模式的理解更加深入,应用更加得心应手。2011年长春市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大赛中,我县参赛的四位教师全部活得一等奖,并获团体一等奖;在2012年的长春市课堂教学大赛中,我县师范附属小学的崔丽艳老师获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在长春市小学数学年会上做了数学观摩课。现正在录

制《商不变的规律》一课,准备作为新改版的“新世纪”版教师用书配套资源全国发行;新阳中心校的初黎黎老师在刚刚结束的国培班中作为学员代表上了观摩课《摸球游戏》……成绩斐然,这也验证了情境探究式数学教学模式是科学可行的,但我们在利用这一模式进行教学实践时,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以期研究解决。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部分的问题 1、盲目“复习”,把复习当做数学课开始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建议:面对某一节课,如果复习真的有必要,应把“复习”融在“情境”之中,但不要把复习单独作为一个环节处理。) 2、刻意“揭题”,混淆了“课题”与“问题”的功能。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前书写课题、先复习再书写课题、把活动主题当做课题、一次写较长课题。(建议:1、上课之前不写课题;2、课题应伴随着知识点的被揭示而呈现;3、课题应是数学知识点,如:“小熊开店”应该为“用除法解决问题”;4、较长课题应几次写完,如:“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先完成“加法”,再完成“交换律”,最后再呈现“结合律”。) 3、“前奏”过长,为情境而设置的铺垫过多。绕了很多弯子,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数学问题上来,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冲淡了情境的主体地位。(建议:“情境”就是为揭示“问题”而做的铺垫,情境本身就存在现实性、趣味性、探究性,就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不要为情境的呈现设置过多的铺垫。 4、“伴奏”过强,冲淡了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有的情境国语追

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 简而言之,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 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 ?需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表现一定的教学活动序列及其方法策略。 教学模式的特点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既是教学理论的应用,对教学实践起直接指导作用,又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化、简约化概括,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 1.操作性 教学模式是一种具体化、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思想或理论,它把某种教学理论或活动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简化的形式反映出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比抽象的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行为框架,教学模式比较清晰地呈现了教学程序,具体地规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方便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章可循,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这是教学模式区别于一般教学理论的重要特点。 2.简约性 教学模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简约化了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活动模式,大都以精练的语言、象征性的图式或明确的符号表达出来。一般说来,会用教学不同阶段的关键词进行总结,或者用流程图、框图来表达教学步骤间的逻辑关系和教学流程等。这些都能使复杂多样的教学

实践经验理论化,又有利于形成比抽象的理论更具体、简明的操作框架,从而便于教师理解、运用,也易于交流、传播。 3.指向性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而且每种模式的有效运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不存在适用于所有教学过程的万能模式,也谈不上哪一种教学模式是最佳教学模式,只存在一定情况下能达到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使用教学模式需要有鉴别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的能力,以便选用与特殊的目标相适应的特定模式。例如,发现式教学模式较适用于数理科教学,却不适用于文科教学;操练式教学模式利于知识技能训练,而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却并不合适。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教学模式的指向性。 4.整体性 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任何教学模式都是由各个要素有机构成的整体,本身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结构和机制,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理论上的忽视或教学过程的缺失,都只能降低教学效果而不能发挥教学模式的应有功能。因此,在运用时,必须整体把握,既透彻了解其理论原理,又切实掌握其方式方法。那种无视教学模式的整体性,放弃理论学习而简单套用其程序步骤的做法,对提高教学水平有害无益。5.更新性 虽然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其基本结构便保持相对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教学模式就从此不变了。教学模式总是随着教学实践、观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得到丰富、创新和发展而日臻完善的。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有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它的不断变革与改革,正是其得以具有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

主题式教学模式及其特征

主题式教学模式及其特征 现代交际类教学法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包括: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内容教学法、互动学习法、整体语言教育五种,主题式教学模式是现代交际类教学框架下内容教学法中最为常见的模式之一。 内容教学法(Content Based Instruction)是指将学科内容与语言学习结合 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围绕学习者将要获得的内容和信息组织教学,强调在内容中学习语言,将语言学习的重点从语言本身转移到目的语言能力的培养上。其早期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进行英语和法语教学的沉浸式教学法,该方法关注教学内容本身,之后被广泛应用到英美国家的英语教学当中。到80年代,欧洲、美国语言学家把内容教学法和交际法结合起来,并将其运用到其他语言教学中。这一时期内容教学形成了一种综合语言教学模式,强调语言与其他科、语言基础知识与学科内容、语言技能与学习生活的整合。到了90年代,内容教学法作为新的发展也在理论和教学实践中得到了突破。Briton, Wesche, Snow (1989 )、Genesee(1989)·Stoller,Grabe(1997)、Met(1999)等学者对内容教学法进行分类,归纳了各类内容教学模式,并解释了各教学模式进行内容和语言教学的重点。也有研究者关注不同学科间相通的语言内化机制,在数学、化学等其他学科教学中借鉴并融入了外语教学,学科内容为语言学习提供了一定的语境,语言也在相关学科学习中起到了促进作用。Snow (2001)总结和提出了内容教学法的四种模式:沉浸式、掩蔽式、主题式以及辅助式,认为主题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内容的语言教学,选定的主题可以为语言教学活动提供学习内容,学习的过程由语言而不由内容驱动,注重语言与内容的平衡。 主题式教学模式(Theme-based Instruction)是指将教学内容作为教学载体,将语言知识作为主体,围绕一个或多个有意义的主题开展的教学活动。目的是让学习者在高动机的环境下,通过活动、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主题学习,结合语言和内容,体现出语言学习的情景化和生活化。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主题”是学习的核心,教师围绕主题整合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处理,不管是单元内的学习内容还是各学习单元之间都存在有意义的衔接,教学有明显的完整性和层次性。 (2)“主题”是联系学科知识的桥梁。主题式教学模式既可以围绕某一学科进行学习探究,也可以打破学科界限,围绕主题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强化知识与各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把知识与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在联系在一起,

深度学习理念下单元主题式教学策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97349466.html, 深度学习理念下单元主题式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史桃英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2019年第06期 摘 ; 要:在新课程教学中,深度学习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而初中语文教学的单元主题式教学模式,更注重单元学习主题目标的确定、单元内容的整合、真实情境的创设、持续的教学评价,进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深度学习;单元主题式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 ;文獻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17-0004-02 当今,教育改革将语文学科放在了首位,尤显其价值和重要性。而在课堂教学中,却仍存在事倍功半的现象:学生接受知识会停留在“知道、理解”的认知水平,缺乏实践和应用,很难实现“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的高层次认知,忽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浅层枯燥的知识传授耗时长、收效微,学生甚至出现厌学情形,已是语文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浅层学习的单调乏味,教师重传授灌输、轻能力培养;学生为提高学习成绩死记硬背,这与“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相悖的。因此,教师需要追求语文教学的深度学习、积极实践新课程的单元主题式教学、注重学习资源的系统整合,现就具体内容进行阐述。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深度学习是由Ference Marton和 Roger Saljo两位美国学者最早提出来的,按照布鲁姆的认知领域分类,深度学习是基于浅层学习对知识“知道、理解”基础上的一种学习,是较高的认知层次,不仅强调学生要有积极的学习状态、有机整合的学习内容、多样灵活的学习方法,更要注重学生的高阶思维、创新精神、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单元主题式教学摈弃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独白和灌输,优化了学生的知识建构,是实现语文“深度学习”的有效教学模式。即以教材中一个单元为基本单位,实现单元内容资源的整体化,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和完善,最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深度学习的单元主题式教学策略 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上,促进主题式单元教学,教师既要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还要追求围绕单元主题内容的深度、宽度和广度,有机整合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实施分阶段、有步骤的有效教学策略,旨在实现语文单元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一)确立高阶思维发展的单元教学目标

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模式(1)

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模式 1.预习过关课 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本单元主题,认准字音,读熟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提炼本单元主题。 ②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要求学生正确认读,用心感受。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这一环节主要在小组内实施完成,教师辅以抽查的形式落实。 ④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概括出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⑤交流有关资料。 注意问题: ①预习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利用早读、语文自习以及课余等时间布置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预习,预习的要求是通读课文,画出认会生字词,查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查阅相关资料;第二步是预习过关课,主要对第一步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过关和交流。 ②随着年级的升高,预习要求不断提高,低年级以熟读课文为主,中高年级要作批注。 2.字词读写课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把本单元生字词及课文里的重点词语读会读好,初步感知意思并试着运用。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回顾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出示本单元重点词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将词语分类,如按课文分类,按词性或词语的感情色彩等来分,但不宜分类太多)。初步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这一步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初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找到词语在文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谈一谈。 ③在正确认读的基础上指导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 ④从本课出示的词语中任选几个写一段话。要求在规定的时间(一般是五分钟)写出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用词准确,写完后用两三分钟修改完善,然后展示朗读,教师做总结性评价。本环节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根据不同年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写话——修改完善——展示交流一步一个台阶,这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体现小学语文的学习特点。 ⑤拓展阅读。老师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来选择阅读内容。以精品段、诗词为主。 注意问题: ①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增强,预习过关课和本节字词读写课可以有机整合。 ②写话练习时,在词语的选择上体现层次性,鼓励优秀的学生多选,基础较差的可少选。 3.课文品读课

专题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专题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在阐述探究式教学之前,我们首先呈现一个探究式教学的课例,然后以这个课例为基础,结合课程标准来解读探究式教学的含义。 1.鸟类生长和发育的课例描述 教师将这节课程分为两大部分,即课前的实验观察阶段和课上的实验讨论阶段。 (1)课前的观察阶段。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观察鸡的胚胎发育情况,实验材料是二十枚已经授精的鸡卵和二十枚未授精的鸡卵,并且在鸡卵的钝端与尖端之间,打开一个一厘米见方的天窗,进而使鸡卵在40℃到42℃的恒温箱内进行孵化。通过天窗,学生可以观察到胚胎发育的整个过程。同时,教师让学生进行定时观察。 教师呈现出鸡卵开天窗的图片和鸡卵放入恒温箱的图片,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表进行实验观察。观察记录表包括四列:第一列是孵化的时间;第二列是蛋清的变化;第三列是蛋黄的变化;最后一列是蛋黄上白点的变化。另外,教师还呈现出一段学生观察鸡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的心脏跳动的视频。 (2)课上的实验讨论阶段。教师首先介绍鸡卵的结构,让学生识别,然后 在简单介绍实验过程以后,让学生叙述小组的实验结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在这个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师生还分析了个别胚胎发育失败的原因。最后教师对鸟类的生长发育做出小结,并且把知识点落实在黑板上。 胚胎在孵化的过程中,初始时呈现弓状结构,然后逐渐出现血管、心脏,直至出现眼球和四肢,最终形成雏鸡。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和数据分析,推测胎盘是鸡卵的核心部分,其他的部分都以它为中心,发挥各自的作用。另外,对于没有发生变化的鸡卵,教师指出,因为它们没有经过受精。进而得出结论,卵细胞只有在经过受精之后,才能够发育。 2.探究式教学的具体阐述 整节课程,无论在课前的实验观察阶段,还是在课上的实验讨论阶段,都体现出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接下来,我们以这个课例为基础,来分析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对探究式教学的具体阐述。 (1)正确理解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是义务教育生物 学课程标准中重要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明确如何正确理解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以及明确它在实验教学方面的指导作用。课例中的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的进程中。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包含三个理念:其一,面向全体学生;其二,提高

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2010-03-24 20:04:24)转载▼标签:探究式教学模式分类:地理教学 自1933年杜威提出“问题学习法”以来,探究学习的思想逐渐被广大教育者所接受。1961年,施瓦布明确提出了“探究学习(Inquiry Learning)”的概念。到20世纪80年代,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科学的中心就是探究的观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之后,以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重构基础教育课程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各国开始不仅将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而且将探究作为课程的内容标准。《美国国家科学课教育标准》(1996年)和英国修订的《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2000年)等,都大力提倡探究学习。 我国对于探究学习的研究和应用起步比较晚。近年来,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实施,探究学习受到了极大的重视,探究学习的思想和方法被写入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之中。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要改变教学方式,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同时探究学习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探究学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探究式学习的一般模式 在杜威提出的“问题学习法”中,探究学习应该是这样的: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经验的情境内部;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第四,必须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要有机会通过运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 对于探究学习,施瓦布是这样定义的:“探究学习是指这样一种学习活动: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世界的积极态度”。施瓦布认为探究学习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包括:确定和界定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搜集和分析数据、解释数据并作出有意义的结论。其基本程序是:学生在教师协助下确定调查研究的领域和方法;明确问题,确定研究中的困难,困难可能在于数据的搜集、解释、实验的控制或推理等;思考问题,确定探究中的困难;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办法或是重新设计实验,或用不同方式组织数据。 在探究学习的运用中,国外形成了5种常用的探究学习模式: 1、学习环模式。由三步组成,首先是概念探讨: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体验事件,确定探究的目标,进行质疑。其次是概念介绍:教师将有关的名词告诉学生,学生进行选择,从而确定探究的方向,形成核心概念;第三步是概念运用:学生将所学到的概念知识或技巧应用到其他情景,在不同的情景中强化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2、5E学习模式。将学习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吸引(engagement)、探索(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加工(elaboration)、评价(evaluation)。 3、探究训练模式。基本程序包括五个阶段:展示问题;假设和搜集资料;提出新的假设,重新搜集资料;得出结论;对探究模式和探究类型进行分析。

小学语文主题统整教学模式研究

“小学语文主题统整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语文统整的意义: 1、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过去语文教学的模式是以“篇”为单位的,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是“各自为政”,没有站在宏观的位置上来预设一节课的学习重点,教学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以至于“篇”和“组”严重脱节。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是零星的,杂乱的,因而造成长期以来“花时多收效低”的现状。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每个专题中的课文都洋溢着时代气息、充满着童真童趣、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这样的编排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总指导思想。但如果课程标准变了,教材变了,而我们教学的思路没有改变,仍然按照“知识体系单元”的形式一课一课地教,学生一课一课地学,那么课程教材再先进,新课程带来的变革将是浮光掠影。 2、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突现,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课堂给了学生更多的听说读写空间,但大多数的课堂上,学生只是在某些学习环节中拥有小小的自主,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没有获得真正的学习自主权。 “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如何走出传统备课与教学的局限?怎样以整体的思想整合文本等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在新课程实施的困惑里,尝试通过整体教学,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学习范式,让语文教学紧紧地统一在整体创设的目标中。语文统整的目标:协同、高效、乐学。 语文统整的方法 1、立足教材,活用教材。 “课程统整”绝不是内容上的叠加。所谓“统整”其实是“统筹”与“整理”,其核心是立足教材,确立目标,合理运用,有序呈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因此教师应该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我们的这次研究正是打破了这种一课一课、一成不变的教学顺序和每一课学习字词、了解内容、理解中心的惯有教学程序,改变了以往对每一课平均使力的做法,转而对整个单元的课文甚至是整册书的重新布局、调整。 小学语文教材以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训练目标和训练重点,而单元内不同课文又各显风格与特色,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学科逻辑结构序列。因此打破传统的课课教学模式,从单元思想出发实施“单元统整教学”成了我们语文组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单元统整教学”采用整组单元块状结构进行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 就以人教版三年级小学语文来谈谈:思路是“单元统整教学”即以主题型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学。内容是依托教科书,打乱了原来的课题顺序,经过研讨重编了八个单元的单元主题,以1、丰富的课余生活;2、壮丽的祖国山河;3、智慧故事;4、秋景.秋思;5、名人故事;6、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7、可爱的动物;8、故事荟萃为学习内容的新主题,在此主题的引导下,或增或减相关的课文。

小语经典诵读主题式教学初探

小语经典诵读主题式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19-01-09T11:49:58.48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4期作者:陶国伟 [导读] 经典诵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堂主题式教学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三方面谈经典诵读教学的体会。 陶国伟(安徽省舒城县柏林乡德仁希望小学安徽六安 231300) 【摘要】经典诵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堂主题式教学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三方面谈经典诵读教学的体会。 【关键词】咏诵教学;参与;认知与情感参与;结合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1-108-01 一、小学语文课堂实施国学经典诵读主题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日常教学和观察发现,目前小学语文课堂国学经典诵读主题式教学在实施方面,主要存在一下一些问题: 1、语文教师对国学经典诵读主题式课堂教学认识不够。在国学经典诵读课堂主题式教学中,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只是学生去背诵,对于国学经典作品只是粗浅地翻译解释一下,教师并不太在意学生理解多少。 2、国学经典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单一。语文教师都知道背诵与诵读是有区别的,二者并不等同。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即使暂时能熟练背诵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很快地忘记,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生与教师互动性不够。简单地以背诵为主的教学方法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不够。如果国学经典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体会不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那就会大大降低他们诵读的兴趣。 二、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主题式教学的途径 使学生对国学经典产生兴趣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就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得到了培养。因此,在国学经典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行为参与、认知参与、以及情感参与,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1、让教育者先受教育。《三字经》在文末提到了一个现实问 题:人应给后代们留下什么宝贵遗产?作者的观点是:“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唯一经。” 意思是说社会上很多人为子孙们谋划,给他们储备很多金银财宝,而我教育子女只有一本经书而已。在子女的教育方面,我很欣赏这个观点。我仔细研读《三字经》,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经典文化的认同感,用中国经典文化对孩子进行情操的陶冶必定会有巨大的收获,必定会提高修养,弘扬正气,传承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 我们教师天天和学生一起生活、一起学习,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模仿的榜样,为了能很好地教育下一代,我们一定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因此,在学生诵读《三字经》的时候,我们老师、家长也要来读一读,把这一课好好补一补。诵读国学经典不但是传承我们民族文化,而且是弘扬我们民族精神。 2、以赛促学——学生参与的有效途径。在国学经典教学中, 要把经典诵读与开展竞赛或诗文表演有效结合。例如,我在教学古诗《春日》的时候,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积累的描写美丽春天的诗句,并对说得好的同学奖励小礼品。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踊跃背诗句,像“春色满园关不住”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等诗句脱口而出。 由于中国古代诗词都是一些朗朗上口的韵文,学生诵读起来抑扬顿挫。音乐与诗词又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我将经典诗词和音乐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器官,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里尽情诵读诗歌。如我为《江南》选择活泼、轻松的音乐,而《赠汪伦》则选择缓慢、抒情的音乐。由于诗词与音乐巧妙结合,学生诵读诗词时就很轻松愉悦,所以他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还大胆把诗词填进流行歌曲中。学生们的这一尝试远远超出了我的教学预想,这样的大胆尝试,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起了他们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 3、角色扮演——学生参与的最佳形式。在小学时期,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老师教些什么,学生就学些什么。对于传统的国学经典,教师通常喜欢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实现教学目标。但新课标要求师生全面互动,即实施交际化的学习过程,用师生双向交流代替传统的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在国学经典教学中,我有选择地把一些古诗词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诵读。如在教学高适的《别董大》时,我分别请学生扮演告适和董大,学生排练很认真,表演很逼真,“高适”站在路口挥着手向“董大”告别,唱着自编的《祝你一路顺风》。通过表演,学生理解诗词更加透彻,能很快进入意境,感受诗词的主旨。学生就在这样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里很有效地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 4、心灵交流——学生参与的最高境界。语文课堂教学最有效的境界是心灵交流,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中感悟、体验,实现心与心的交融。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学生通过反复地细细品读,想象出诗中描绘的孤独老翁在江中垂钓的画面,充分体验到作者政治革新失败后的痛苦不屈又孤独的复杂心态,意境相当高远。在教学古诗《示儿》时,仅仅围绕一个“悲”字,让学生分析伤悲原因是什么,自己能想象出什么样的悲凉画面?学生大胆想象:作者老泪纵横,死不瞑目,用微弱的声音说:“大宋军队收复中原大好河山后,家祭时不要忘记告诉我啊!”学生对作者爱国情感的感悟很深。

主题式教学设计方案

普通模板 来源: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一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海:上海教育 出版社,2005 ***主题学习设计方案 设计者:XXXX 设计者单位:XXXXXX 设计日期:二00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1概述 简要描述课题来源和所需课时。 大连市信息技术学科第二册第二单元《国产小汽车》,本单元共需要两课时。 概述学习内容。 让学生了解国产汽车的相关知识,学习绘图工具栏的使用,达到能熟练运用这些技能进 行自由创作,绘制出自己心目的小汽车。 概述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加强了学生利用自选图形解决一些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在本册教材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强化了学生的探究的能力。 2?学习目标分析 对该课题预计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可以包括:(1)简要描述学习结果;(2)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将学会什么知识?会完成哪些创造性产品?(3)描述潜在的学习结果;(4)描述这门课将鼓励了哪种思考方式或交流技能等。逻辑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和分类能力?比较能力?小组协作能力?妥协让步的交流技能?等等。 (1)能分析图形的组成,熟练应用自选图形工具。(2 )自选图形的绘制,学生根据自己的想 象不仅能绘制小汽车,他们能根据自己喜好创造不同的产品如:天文、动漫等方面的内容。 (3 )潜在的学习结果是利用自选图形结合相关知识应用在其他方面。(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学会观察事物,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发挥想象。 3?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的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智力因素方面: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变量、认知能力; 学生的学科基础比较好,动手能力强。 非智力因素:动机水平、归因类型、焦虑水平、学习风格。 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信息技术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学生活泼好动,喜欢 交流,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4?学习任务分析 根据对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学习者等的分析,设计能够使学生完成学习内容,达到教学目标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可以包括各种类型,比如: 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项具有创意的工作;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教学的一般模式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教学的一般模式 1.预习过关课 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本单元主题,认准字音,读熟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提炼本单元主题。 ②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要求学生正确认读,用心感受。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这一环节主要在小组内实施完成,教师辅以抽查的形式落实。 ④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概括出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⑤交流有关资料。 注意问题: ①预习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利用早读、语文自习以及课余等时间布置学生对课文进 行自主预习,预习的要求是通读课文,画出认会生字词,查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查阅相关资料;第二步是预习过关课,主要对第一步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过关和交流。

②随着年级的升高,预习要求不断提高,低年级以熟读课文为主,中高年级要作批注。 2.字词读写课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把本单元生字词及课文里的重点词语读会读好,初步感知意思并试着运用。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回顾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出示本单元重点词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将词语分类,如按课文分类,按词性或词语的感情色彩等来分,但不宜分类太多)。初步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这一步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初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找到词语在文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谈一谈。 ③在正确认读的基础上指导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 ④从本课出示的词语中任选几个写一段话。要求在规定的时间(一般是五分钟)写出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用词准确,写完后用两三分钟修改完善,然后展示朗读,教师做总结性评价。本环节由易到难,层层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