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分子化学复习笔记

高分子化学复习笔记

高分子化学复习笔记
高分子化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

1.1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特点

单体:能通过相互反应生成高分子的化合物。

高分子或聚合物:由许多结构和组成相同的单元相互键连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低于1000的称为低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介于高分子和低分子之间的称为低聚物(又名齐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 000 000的称为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

主链:构成高分子骨架结构,以化学键结合的原子集合。

侧链或侧基:连接在主链原子上的原子或原子集合,又称支链。支链可以较小,称为侧基;也可以较大,称为侧链。

聚合反应:由低分子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称做~.

重复单元:聚合物中组成和结构相同的最小单位称为~,又称为链节。

结构单元:构成高分子链并决定高分子性质的最小结构单位称为~

单体单元:聚合物中具有与单体的化学组成相同而键合的电子状态不同的单元称为~。

连锁聚合(Chain Polymerization):活性中心引发单体,迅速连锁增长的聚合。烯类单体的加聚反应大部分属于连锁聚合。连锁聚合需活性中心,根据活性中心的不同可分为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

逐步聚合(Step Polymerization):无活性中心,单体官能团之间相互反应而逐步增长。绝大多数缩聚反应都属于逐步聚合。

加聚反应(Addition Polymerization):即加成聚合反应,烯类单体经加成而聚合起来的反应。加聚反应无副产物。

缩聚反应(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即缩合聚合反应,单体经多次缩合而聚合成大分子的反应。该反应常伴随着小分子的生成。

聚合反应(Polymerization):由低分子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

线型聚合物:指许多重复单元在一个连续长度上连接而成的高分子.

热塑性塑料(Thermoplastics Plastics):是线型可支链型聚合物,受热即软化或熔融,冷却即固化定型,这一过程可反复进行。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等均属于此类。

热固性塑料(Thermosetting Plastics):在加工过程中形成交联结构,再加热也不软化和熔融。酚醛树脂、

环氧树脂、脲醛树脂等均属于此类。

1.2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

1) 按高分子主链结构分类:可分为:①碳链聚合物(Carbon-chain Polymer):大分子主链完全由碳原子组成的聚合物。②杂链聚合物(Hetero-chain Polymer):聚合物的大分子主链中除了碳原子外,还有氧、氮,硫等杂原子。③元素有机聚合物(Element Organic Polymer) :聚合物的大分子主链中没有碳原子孙,主要由硅、硼、铝和氧、氮、硫、磷等原子组成。④无机高分子(Inorganic Polymer):主链与侧链均无碳原子的高分子。

2)按用途分可分为:塑料、橡胶、纤维三大类,如果再加上涂料、粘合剂和功能高分子则为六大类。塑料(Plastics):具有塑性行为的材料,所谓塑性是指受外力作用时,发生形变,外力取消后,仍能保持受力时的状态。塑料的弹性模量介于橡胶和纤维之间,受力能发生一定形变。软塑料接近橡胶,硬塑料接近纤维。橡胶(Rubber):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橡胶属于完全无定型聚合物,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 g)低,分子量往往很大,大于几十万。纤维(Fiber):聚合物经一定的机械加工(牵引、拉伸、定型等)后形成细而柔软的细丝,形成纤维。纤维具有弹性模量大,受力时形变小,强度高等特点,有很高的结晶能力,分子量小,一般为几万。

3)按来源分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半天然高分子(改性的天然高分子)

4)按分子的形状分:线形高分子、支化高分子、交联(或称网状)高分子

5)按单体分:均聚物、共聚物、高分子共混物(又称高分子合金)

6)按聚合反应类型分:缩聚物、加聚物

7)按热行为分:热塑性聚合物(Thermoplastics Polymer):聚合物大分子之间以物理力聚集而成,加热时可熔融,并能溶于适当溶剂中。热塑性聚合物受热时可塑化,冷却时则固化成型,并且可以如此反复进行。热固性聚合物(Thermosetting Polymer):许多线性或支链形大分子由化学键连接而成的交联体形聚合物,许多大分子键合在一起,已无单个大分子可言。这类聚合物受热不软化,也不易被溶剂所溶胀。

8)按相对分子质量分:高聚物、低聚物、齐聚物、预聚物。

1.3 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1)相对分子质量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对于一般低分子化合物都具有确定的相对分子质量而言,一般合成聚合物都不是由具有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分子组成,而是由许多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等的同系物分子组成的混合物。因此,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只是这些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的统计平均值。

数均分子量: /i i i n i i i i i i

n M m m M x M n n m M ====∑∑∑∑∑∑ ,i i w x 为i-聚体的分子分率和质量分率。某体系的总质量m 为分子总数所平均。.

质均分子量:采用光散射法测得: 2

i

i i i

w i i i i i

n m m M M w M m n M ===∑∑∑∑∑

粘均分子量(Viscosity-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用粘度法测得的聚合物的分子量。

1/1/1i a

a a a i i i i i i n m m M M m n M η+????== ? ? ? ???

??∑∑∑∑ 2)聚合度 聚合度(DP ):即高分子链中重复单元的重复次数,以n X 表示;衡量聚合物分子大小的指标。 聚合度DP 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为

n M DP M =? 式中M 为重复单元的相对分子质量.

由于共聚物和混缩聚物的重复单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单元组成,如果采用聚合度DP 往往会带来计算上的不便,因此大部分情况下,将聚合度定义为每个大分子链所含结构单元数目的平均值,通常以n X 表示。

聚合度n X 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为

0n n M X M =?, 0M 为结构单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特别强调:聚合度的计算最好以结构单元数目而不以重复单元数目为基准,即通常采用的是n X 表示聚合度。

3)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多分散性(Polydispersity ):聚合物通常由一系列相对分子量不同的大分子同系物组成的混合物,这种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均一性称为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性。

多分散性有三种表示法:①多分散系数;②分级曲数;③分布函数。

多分散系(指)数可以用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的比值来表示,这一比值称为多分散指数,其符号为/(/)w n z w D M M M M =或,对于完全单分散的聚合物D=1,其数值大小表征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悬殊的程度。

分子量分布(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MWD ):由于高聚物一般由不同分子量的同系物组成

的混合物,因此它的分子量具有一定的分布,分子量分布一般有分布指数和分子量分布曲线两种表示方

法。

第二章逐步聚合

2.1 逐步聚合反应的基本概念

1 逐步的特征

逐步聚合(Step Polymerization):通常是由单体所带的两种不同的官能团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而进

行的。无活性中心,单体官能团之间相互反应而逐步增长。绝大多数缩聚反应都属于逐步聚合。

其特征为:①逐步聚合反应是通过单体功能基之间的反应逐步进行的。在反应初期,聚合物远未达

到实用要求的高分子量(>5000——10000)时,单体就已经消失了。②逐步聚合反应的速率是不同大小

分子间反应速率的总和。③聚合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随转化率增高而逐步增大的。④在高转化率才能生

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3)按参加反应的单体种类分类

(1)逐步均聚反应:只有一种或两种单体参加聚合反应,生成的聚合物只含有一种重复单元。

(2)逐步共聚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参加聚合反应,生成的聚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重复

单元。

3. 缩聚反应

缩聚反应:是缩合聚合的简称,是多次缩合重复结果形成缩聚物的过程。缩合和缩聚都是基团间的反应,两种不同基团可以分属于两种单体分子,也可能同在一种单体分子上。

官能度f(Functionality):一分子聚合反应原料中能参与反应的官能团数称为官能度。

1-1、1-2、1-3体系缩合,将形成低分子物;2-2或2-官能度体系缩聚,形成线形缩聚物;2-3、2-4或3-3体系则形成体形缩聚物。

4. 线形缩聚机理

线形缩聚机理的特征有:逐步和可逆。

1)线型缩聚反应的逐步性

缩聚大分子的生长是由于官能团相互反应的结果。缩聚早期,单体很快消失,转变成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等低聚物,转化率很高,以后的缩聚反应则在低聚物之间进行。缩聚反应就是这样逐步进行下去的,聚合度随时间或反应程度而增加。延长聚合时间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产物相对分子质量,而不在于提高转化率。缩聚早期,单体的转化率就很高,而相对分子质量却很低。

转化率:是指转变成聚合物的单体部分占起始单体量的百分数。

逐步特性是所有缩聚反应所共有的。

2)线型缩聚反应的平衡性

许多缩聚反应是可逆的,其可逆的程度可由平衡常数来衡量。根据其大小,可将线型缩聚大致分成三类:①平衡常数小,如聚酯化反应,K≈4,低分子副产物水的存在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影响很大,

应除去。②平衡常数中等,如聚酰胺化反应,K≈300~500,水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有所影响。③平衡常数很大或看作不可逆,如聚碳酸酯和聚砜一类的缩聚,平衡常数总在几千以上。

可逆平衡的程度则各类缩聚反应有明显的差别。

3) 线型缩聚反应的平衡常数

Flory 等活性理论:单官能团化合物的分子链达到一定长度之后,其官能团的化学反应活性与分子链长无关。

按照官能团等活性理论,可以用一个平衡常数表征整个聚合反应的平衡特征,并以体系中的官能团浓度代替单体浓度。以聚酯反应为例,则其平衡常数为

2[~~~~][][][]

OCO H O K COOH OH =--- 方括号的含义是代表官能团的浓度和小分子的浓度。

平衡为限,不能使扩散成为控制速率的主要因素。

4) 反应程度和聚合度

考虑到在线型缩聚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是官能团而不是整个单体分子,所以通常采用已经参加了反应的官能团与起始官能团的物质的量之比即反应程度p 来表征该反应进行的程度:

00

N N p N -==已反应官能团数/起始官能团总数 式中:0N 为反应起始时单体的总物质的量;N 为缩聚反应体系中同系物(含单体)的总物质的量。 线型平衡缩聚物的数均聚合度与反应程度的关系为

11n X p

=

-

7) 获得高相对分子质量缩聚物的基本条件

获得高相对分子质量缩聚物的重要条件是:①单体纯净,无单官能团化合物。②官能团等物质的量配比。③尽可能高的反应程度,包括温度控制、催化剂、后期减压排除小分子、惰性气体保护等。

2.2 官能团等活性概念

官能团等活性概念:反应物的两个官能团的反应活性是相等的,它与分子链的大小(分子量)无关,与另一个官能团是否已经反应也无关。

2.4聚合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官能团等活性和等物质的量配比时,线型平衡缩聚反应达到平衡时聚合物同系物(其中含单体)的平均聚合度(n X )与平衡常数(K )、反应程度(p )以及体系中小分子存留率(w n )之间的关系为

11n X P ==≈- 这是一个普遍公式,式中:0/w w n N N =,定义为存留在体系中小分子的物质的量分数;w n 为生成小分子(这里用H 20代表)的物质的量。

1)密闭体系

平衡聚合反应:单体与聚合物之间存在平衡关系的聚合反应称为~或可逆聚合反应。通常将逆反应叫做解聚反应。

缩聚反应在与外界完全无传质过程的所谓“密闭反应器”中进行。

1

n p X ==

所以,密闭体系中进行的线型平衡缩聚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聚合物同系物的聚合度完全由平衡常数决定。 2)敞开体系

缩聚反应在能够与外界进行传质过程的敞开反应器中进行,即将小分子副产物不断从反应体系中移走。

当聚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10 000以上时,反应程度可近似地取为1,则

n X = (许尔兹公式)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线型平衡缩聚反应而言,要获得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就必须保证反应在敞开的反应器中进行,同时需要排出小分子副产物,使残留在反应体系中的小分子尽可能小。 2.5 线型聚合反应的分子量控制

根据不同的用途、在不同的场合对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控制的目的为以下二者之一:①使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达到或接近预期的数值。使聚合反应在达到要求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失去进一步聚合的条件。可采用控制两种官能团的配比或加入端基封锁剂的方法。②使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尽可能高。创造使大分子两端的官能团能够无限制地进行聚合反应的条件。控制分子量通常有以下方法:①控制反应程度。②控制反应官能团的当量比。③加入少量单官能团单体。

1.控制反应程度

在任何情况下,缩聚物的聚合度均随反应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逆反应和原料非等物质的量比均使反应程度有所限制,难以获得高相对分享质量的缩聚物。

2.缩聚平衡对聚合度的影响

对于聚酯化一类可逆缩聚反应,平衡常数对反应程度进而对聚合度将产生很大影响。密闭体系中聚

合度与平衡常数的定量关系为1n X =

。敞开体系中聚合度与平衡常数和存留在体系中小分子的摩

尔分数的定量关系为n X =

如不及时除去小分子副产物,由于逆反应,将得不到很高的反应程

度和聚合度。

2.7 逐步聚合反应实施方法

欲使逐步聚合成功,必须考虑下列原则和措施:

①原料要尽可能纯净。

②单体按化学计量配制,加微量单官能团物质或某双官能团单体微过量来控制分子量;

③尽可能提高反应程度;

④采用减压或其他手段去除副产物,使反应向聚合物方向移动。

融熔缩聚(Melt Poly-condensation):熔融缩聚是指反应温度高于单体和缩聚物的熔点,反应体系处于熔融状态下进行的反应。熔融缩聚的关键是小分子的排除及分子量的提高。优点:①体系中组分少,设备利用率高,生产能力大。②反应设备比较简单,产品比较纯净,不需要后处理。缺点:①要求生产分子量高的聚合物时有困难。②长时间高温加热会引起氧化降解等副反应;③要求官能团物质的量比例严格,条件比较苛刻。④当聚合物熔点不超过300时,才能考虑采用熔融聚合。

溶液缩聚(Solution Poly-condensation):单体加适当催化剂在溶剂(包括水)中呈溶液状态下进行的缩聚叫溶液缩聚。特点:①反应温度较低,一般为40~100。②反应设备简单。③由于溶剂的引入,设备利用率低,由于溶剂的回收处理,使工艺过程复杂化。

选用溶剂时需要考虑的因素:①溶剂的极性。②溶剂化作用。③溶剂的副反应。

界面缩聚(Interfacial Poly-condensation):两单体分别溶解于两不互溶的溶剂中,反应在两相界面上进行的缩聚称之为界面缩聚,具有明显的表面反应的特性。

特点:①复相反应,将两单体分别溶于互不相溶的溶剂中。②不可逆。③界面缩聚的总速率决定于扩散速率。高分子量聚合物的生成与总转化率无关。④相对分子质量对配料比敏感性小。⑤反应温度低,相对分子质量高。⑥所用设备体积大,利用率低。

固相缩聚:是在玻璃化温度以上,熔点以下的固态所进行的缩聚反应。

2.8 非线型逐步聚合反应

1. 支化型逐步聚合反应

当体系存在大于两个官能团的单体时(官能度2f ≥时),得到支化高分子,而不会产生交联。其中,

f AB 体系生成超支化高分子(hyperbranched

polymer)。当超支化高分子中所有的支化点的官能度相同,且所有支化点间的链段长度相等时,叫树枝形高分子(dendrimer)。

2. 交联型逐步聚合反应

在A-B 单体与f A 单体(2f >)的聚合反应体系中,若加入B-B 型单体时,两个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就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交联型聚合物。这种大分子之间成键生成交联聚合物的反应称做交联反应。聚合体系中单体的平均官能度、官能团物质的量的比及反应程度,决定了聚合反应是生成支化高分子还是交联高分子(体型聚合物)。

体型聚合物(热固性聚合物)在性能上具有不溶、不熔和机械强度高的特点。而线形聚合物或支链形聚合物(热塑性聚合物)则可熔融塑化,受热后,潜在官能团进一步交联而固化。

1)体型缩聚反应的特点

体型缩聚反应的特点:①可分步进行。②存在凝胶化过程。③凝胶点之后,聚合反应速率较同类线型反应的反应速率低。

凝胶化过程也叫凝胶化现象(gelation),即体型缩聚反应当反应程度达到某一数值时,反应体系的黏度会突然增加,突然转变成不溶、不熔、具有交联网状结构的弹性凝胶的过程。此时的反应程度被称做凝胶点c p (critical reaction conversion point)。通常以气泡在体系中不能上升为判据。凝胶化过程发生时,体系中存在凝胶和溶胶两个部分。凝胶(gel)是呈交联网状结构的体形聚合物,不溶于一切溶剂;溶胶(sol)则是被包裹在凝胶的网状结构中的链形聚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是可以溶解的。溶胶可用溶剂浸取出来,溶胶还可以进一步交联成凝胶。

2)无规预聚物和结构预聚物

(1)无规预聚物。通常将在接近凝胶点时终止聚合反应,得到的相对分子质量不高、可以在加工成型过程中交联固化的聚合物叫做预聚物(prepolymerization)。将分子链端的未反应官能团完全无规的预聚物通常叫做无规预聚物。例如,碱催化酚醛树脂、脲醛树脂、醇酸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即密醛树脂)都属于此类。

在工艺上,根据反应程度的不同,将体型缩聚物的合成分为甲、乙、丙三个阶段。 甲阶树脂(A-stage resin)的反应程度p 小于凝胶化开始时的临界反应程度c p (凝胶点),甲阶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溶、熔性能。乙阶树脂(B-stage resin) p 接近c p ,溶解性能变差,但仍能熔融。丙阶树脂(C-stage resin)的c p p >,已经交联,不能再溶、熔。成型加工厂多使用乙阶树脂。

(2)结构预聚物。将具有特定的活性端基或侧基、基团结构比较清楚的特殊设计的预聚物称为结构预聚物。例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酸催化酚醛树旨、制备聚氨酯用的聚醚二元醇和聚酯二元醇、遥爪聚合物都属于此类。结构预聚物往往是线型低聚物,其本身一般不能进一步聚合或交联,第二阶段交联固化时,需另加入催化剂或其他反应性物质来进行,这些加入的催化剂或其他反应物通常叫固化剂。

3. Carothers 方程法 n X →∞ 平均官能度f (Aver-Functionality) :是指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参加的混缩聚或共缩聚反应中,在达到凝胶点以前的线型缩聚反应阶段,反应体系中实际能够参加反应的各种官能团总物质的量与单体总物质的量之比。

体型缩聚的重点是凝胶点计算。凝胶点计算的关键是平均官能度的计算。对于两种官能团参加的体型缩聚反应的平均官能度的计算要点是:①按照官能团的种类将单体分为两组,分别计算两种官能团的总物质的量;②比较两种官能团总物质的量的大小,判断体系官能团的配比是等物质的量还是不等物质的量,选择相应的公式计算平均官能度;③将平均官能度带入Carothers 方程即可计算出凝胶点。应当注意的是计算凝胶点的数值一定小于或等于1,通常情况下应该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Carothers 对体型缩聚反应线型阶段作如下两点合理假定:①在线型缩聚阶段每进行一步反应都必然等量消耗两个不同的官能团,同时伴随着一个同系物分子的消失。②达到凝胶化过程发生的那一刻,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急速增大直至发生交联,此时将聚合度定义为无穷大。于是按照反应程度定义[002()N N p N f

-=,0/n X N N =]可以得到Carothers 方程: (1)反应物等当量

i i a a b b c c a b c i

N f f N f N f N f N N N N ++==++∑∑ 聚合度与单体平均官能度及反应程度的关系式: 22n X f p =

- 或

n 22X p f f

=

- 凝胶点时: 2()c p X f

=

→∞ (2)反应物不等当量 两种单体非等当量时,可以简单的认为,聚合反应程度是与量少的单体有关。另一单体的过量部分对分子量增长不起作用。如对一个三元混合物体系,单体fa A ,fb A 和fc A 的摩尔分数分别为a N 、b N 和c N ,官能度分别为a f 、b f 和c f 。单体fa A 和fa A 含有同样的A 官能团,并且B 官能团过量,即b b a a c c f N f N f N >+,则平均官能度为:

2()a a c c a b c

f N f N f N N N +=

++ 或

2a b c a b c rf f f f N N N =

++ 式中 a a c c b b

N f N f r N f += c c a a c c

N f N f N f ρ=+ r 是A 和B 官能团的当量系数,它等于或小于1,ρ是2f >的单体所含A 官能团占总的A 官能团的分数。

反应程度(Extent of Reaction)与转化率(Conversion ):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数的分率。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单体)与起始反应物(单体)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即为转化率。

凝胶化现象(Gelation Phenomena) 凝胶点(Gel Point):体型缩聚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体系粘度将急剧增大,迅速转变成不溶、不熔、具有交联网状结构的弹性凝胶的过程,即出现凝胶化现象。此时的反应程度叫凝胶点。

预聚物(Pre-polymer):体形缩聚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原料单体先部分缩聚成低分子量线形或支链形预聚物,预聚物中含有尚可反应的基团,可溶可熔可塑化。该过程中形成的低分子量的聚合物即是预聚物。

无规预聚物(Random Pre-polymer):预聚物中未反应的官能团呈无规排列,经加热可进一步交联反应。这类预聚物称做无规预聚物。

结构预聚物(Structural Pre-polymer):具有特定的活性端基或侧基的预聚物称为结构预聚物。结构预聚物往往是线形低聚物,它本身不能进一步聚合或交联。

2)取代的电负性和共轭性决定烯烃的聚合反应类型

(1)带吸电子取代基的烯烃能够进行自由基型和阴离子型两种聚合反应;

(2)带推(供)电子取代基的烯烃能够进行阳离子型聚合反应。但是丙烯除外,只能进行配位聚合。

(3)带共轭取代基的烯烃能够进行自由基、阴离子和阳离子三种类型的聚合反应。

下面列出烯烃取代基的种类与其能够进行的聚合反应类型的相关性:

22653,.,,,,NO CN COOR CH CH C H CH OR

----=---←???????????→

←?????????→←????????→

自由基聚合 自由基聚合 自由基聚合 ??????

阳离子聚合 阴离子聚合

聚合上限温度Tc (Ceiling Temperature of Polymerization):ΔG=0,聚合和解聚处于平衡状态时的温度即为聚合上限温度,在此温度以下进行的聚合反应无热力学障碍;超过聚合上限温度聚合就无法进行。

c H T S ?=?, 平衡温度:ln()e H T S R M θ

θθ

?=?+ 在此温度以下进行的聚合反应无热力学障碍;高于此温度聚合物将自动降解或分解;在此温度或稍低于此温度条件下单体的聚合反应十分困难。c T 也可以通过实验测定聚合反应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再外推至转化率为零时的温度(c T )。

2. 自由基聚合的基元反应

自由基聚合反应包括: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链引发(Chain Initiation ):形成单体自由基活性种的反应。链引发包括两步:初级自由基的形成(即引发剂的分解,吸热反应),单体自由基的形成(放热反应)。链增长(Chain Propagation ):单体自由基形成后,它仍具有活性,能打开第二个烯类分子的π双键,形成新的自由基,新自由基的活性并不随着链段的增加而衰减,与其它单体分子结合成单元更多的链自由基,即链增长。其有两个特征:一是放热反应,二是增长活化能低,增长速率极高。链终止(Chain Termination ):自由基活性高,有相互作用终止而失去活性的倾向。 链自由基失去活性形成稳定聚合物的反应称为链终止反应 。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点是: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三者的速率常数递增。其中链引发反应速率主要是由引发剂分解速率决定。链终止反应包括双基终止和转移终止两种类型。单基终止(Mono-radical Termination ):链自由基从单体、溶剂、引发剂等低分子或大分子上夺取一个原子而终止,这些失去原子的分子可能形成新的自由基继续反应,也可能形成稳定的自由基而停止聚合。双基终止(Bi-radical Termination ):链自由基的独电子与其它链自由基中的独电子或原子作用形成共价键的终止反应。

双基终止包括双基偶合终止和双基歧化终止。偶合终止(Coupling Termination ):两链自由基的独电子相互结合成共价键的终止反应,偶合终止的结果是大分子的聚合度为链自由基重复单元数的两倍。 歧化终止(Disproportionation Termination ):某链自由基夺取另一自由基的氢原子或其他原子终止反应。歧化终止的结果是聚合度与链自由基的单元数相同。

链转移(Chain Transfer):在自由基聚合过程中,链自由基可能从单体(M)、溶剂(S)、引发剂(I)等低分子或大分子上夺取原子而终止,使失去原子的分子成为自由基,继续新链的增长,这一反应叫链转移反应。链转移结果,自由基数目不变。链转移反应包括:向单体转移、向引发剂转移、向溶剂转移、向

大分子转移和向阻聚物质转移。

3. 自由基聚合反应特点

自由基聚合的反应特点为:①微观上,自由基聚合反应可以明显地区分成链的引发、增长、终止、转移等基元反应。其中引发速率小,是控制总聚合速率的关键。可以概括为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②只有链增长反应才使聚合度增加。一个单体分子转变成大分子的时间极短,反应不能停留在中间聚合度阶段,反应混合物仅由单体和聚合物组成。在聚合过程中,聚合度变化较小。③在聚合过程中,单体浓度逐渐降低,聚合物浓度相应提高。延长聚合时间主要是提高转化率,对相对分子质量影响较小。④少量(0.01%~0.1%)阻聚剂足以使自由基聚合反应终止。

3.3 链引发反应

烯类单体可采用引发剂产生活性种、引发聚合。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热、光、高能辐射等引发方式。引发剂(Initiator):在聚合体系中能够形成活性中心的物质,使单体在其上连接分为自由基引发剂,离子引发剂。

1. 引发剂和引发作用

1)引发剂种类

常用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引发剂包括过氧类化合物、偶氮类化合物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体系三大类。过氧人苯甲酰(BPO )、偶氮二异丁腈(AIBN)、过硫酸盐、亚铁离子与过氧化氢(含其他过硫酸盐)的氧化还原体系是最重要的四种引发剂。其中BPO 和AIBN 是油溶性引发剂,过硫酸盐是水溶性引发剂。值得一提的是,AIBN 分解后形成的异丁腈自由基是碳自由基,缺乏脱氢能力,因此不能用作接枝聚合的引发剂。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优点是活化能较低,可在较低温度(5~50℃)下引发聚合,而且具有较高的聚合速率。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组分可以是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其性质可以是水溶性或油溶性。

过氧化物和偶氮化合物可以经热分解产生自由基,也可以在光照条件下分解产生自由基。

2)引发剂分解反应动力学

通常用半衰期(Half Life ):物质分解至起始浓度(计时起点浓度)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0[]ln []d I k t I =- 1/2ln 20.693d d

t k k == 0[],[]I I 分别表示引发剂起始(t=0)浓度和t 时的浓度,单位为mol·

L -1,实验中只需测定恒定温度条件下引发剂浓度与时间的对应变化关系,以0ln[]/[]I I 对t 作图,便可求得d k 。

引发剂速率常数与温度关系遵循Arrehenius 经验公式:

ln ln /d d d k A E RT =-

在不同温度下,测得某一引发剂的多个分解速率常数,以ln d k 对1/T 作图,由截距可求得频率因子d A ,由斜率可求出分解活化能d E .

3) 引发效率

引发效率:是指引发剂分解生成的初级自由基总量中真正能够与单体反应最后生成单体自由基并开始链增长反应的百分数f 。造成f 降低的主要因素是引发剂的诱导分解和溶剂的笼蔽效应。

引发剂效率(Initiator Efficiency):引发聚合部分引发剂占引发剂分解消耗总量的分率称为引发剂效率。

诱导分解(Induced Decomposition ):诱导分解实际上是自由基向引发剂的转移反应,其结果是消耗一分子引发剂而自由基数目并不增加,从而使引发剂效率降低。

AIBN 一般无诱导分解。氢过氧化物ROOH 特别容易发生诱导分解。丙烯腈、苯乙烯等活性较高的单体,能迅速与引发剂作用,引发增长,因此f 较高。相反,如乙酸乙烯酯一类低活性单体,对自由基的捕捉能力较弱,为诱导分解创造条件,因此f 较低。

笼蔽效应(Cage Effect ):在溶液聚合反应中,浓度较低的引发剂分子及其分解出的初级自由基始终处于含大量溶剂分子的高黏度聚合物溶液的包围之中,一部分初级自由基无法与单本分子接触而更容易发生向引发剂或溶剂的转移反应,从而使引发剂效率降低。

AIBN 在溶液聚合中可能发生初级自由基的双基终止而使f 降低。

2. 其它引发方式

热引发聚合(Thermal-Initiation Polymerization):聚合单体中不加入引发剂,单体只在热的作用下,进行的聚合称为热引发聚合。一般而言,活泼单体如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容易发生热引发聚合。

光引发聚合(Photo-Initiation Polymerization):单体在光的激发下(不加入引发剂),发生的聚合称为光引发聚合。可分为直接光引发聚合和光敏聚合两种。

光直接引发聚合:单体吸收一定波长的光量子后成为激发态,再分解成自由基而进行聚合反应。能直接接受光照进行聚合的单体一般是一些含有光敏基团的单体,如丙烯酰胺、丙烯腈、丙烯酸(酯),苯乙烯等。

光敏聚合:在光敏引发剂存在下,单体吸收光能而受激发,接着分解成自由基,再引发单体聚合。 光敏聚合有光敏引发剂直接引发聚合和间接光敏引发剂间接引发聚合两种。光敏引发剂直接引发聚合:光敏引发剂经光激发后,可成为自由基,进而引发单体进行的聚合反应。常用的光敏引发剂有

AIBN 、甲基乙烯基酮和安息香等。间接光敏引发剂间接引发聚合:间接光敏剂吸收光后,本身并不直接形成自由基,而是将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单体或引发剂而引发聚合。常用的间接光敏剂有二苯甲酮和荧光素、曙红等。

光敏剂(photosensitizer ):指那些受到光照容易发生分子内电子激发的一类化合物。

光引发效率(Photo-Initiation Efficiency):又称为自由基的量子产率,表示每吸收一个光量子产生的自由基对数。

辐射聚合(Radiation Polymerization):以高能辐射线引发单体聚合,即为辐射聚合。

1. 聚合过程

聚合过程的速率变化常用转化率-时间曲线表示。整个聚合过程一般可以分为诱导期、聚合初期、中期、后期四个阶段。

诱导期:聚合初期初级自由基不是引发单体聚合而是用于消耗体系内存在的杂质所需的时间。在诱导期内无聚合物形成,聚合速率为零。

2. 聚合反应初期动力学

四个基本假设:①忽略链转移反应,终止方式为双基终止。②Flory 等活性理论:链自由基的活性与链长短无关,即各步链增长常数相等,可用k p 表示。③稳定假定:在反应开始短时间后,增长链自由基的生成速率等于其消耗速率(i t R R =),即链自由基浓度保持不变,呈稳态,[]/0d M dt ?=。④聚合产物的聚合度很大,链引发所消耗的单体远少于链增长过程产生的单体,因此可以认为单体仅消耗于链增长反应。

由于E 为大于0的数值,所以升高温度将导致聚合速率的升高。从另一个角度讲,选择高活性(低活化能)引发剂,同样能够提高聚合速率。如采用低活化能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能够在较低温度下获得较高的聚合速率。

4. 自动加速现象

自动加速现象(Auto-accelerative Phenomena):聚合中期(聚合反应的转化率达到15~20%以上时)随着聚合的进行,聚合速率逐渐增加,出现自动加速现象,自动加速现象主要是体系粘度增加所引起的,因此又称凝胶效应。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如下:粘度升高导致大分子链端自由基被非活性的分子链包围甚至包裹,自由基之间的双基终止变得困难,体系中自由基的消耗速率减小而产生速率却变化不大,最终导致自由基浓度迅速升高。其结果是聚合反应速率迅速增大,体系温度升高。这一结果又反

馈回来使引发剂分解速率加快,这就导致了自由浓度进一步升高。于是形成循环正反馈:

↑↑→↓→↑→↑→↑

←??????????→

引发速率 粘度双基终止速率自由基浓度聚合速率温度

自由加速过程产生的结果:①导致聚合反应速率的迅速增加,体系温度迅速升高。②导致相对分子质量和分散度都升高。③自动加速过程如果控制不当有可能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发生局部过热,并最终导致爆聚和喷料等事故。

影响自动加速现象程度和出现早晚的因素:①聚合物在单体或溶剂中溶解性能的好坏,会影响到链自由基卷曲、包埋的程度,以致对双基终止速率的影响很大。自动加速现象在不溶解聚合物的非溶剂中出现的较早、较明显,此时可能有单基终止,对引发剂浓度的反应级数将为0.5~1,极限的情况(如丙烯腈)会接近于1。自动加速现象在良溶剂中较少出现,在不良溶剂中的情况则介于非溶剂(沉淀剂)和良溶剂之间。②温度的影响体现在温度对聚合体系粘度的影响。由于在较低温度下聚合体系的粘度较高,所以自动加速现象出现得较早、较明显。

5. 聚合速率的测定方法

聚合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单体消耗或聚合物生成量来表示(通常用反应的转化率来检测):

0[][][]p d M d P dC R M dt dt dt =-== (000[][]()[]1[][]M M d M dC d M dt dt M dt

-==-) 聚合速率可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来测定。直接法是用沉淀法测定聚合物量。间接法是测定聚合过程中比体积、粘度、折光率、介电常数、吸收光谱等物理性质的变化,间接求取聚合物量。常用的是经体积的测定---膨胀计法。

3.5 聚合度和链转移反应

1. 动力学链长

动力学链长(Kinetics Chain Length):每个活性种从引发阶段到终止阶段所消耗的单体分子数定义为动力学链长,动力学链在链转移反应中不终止。在自由基聚合中,增加引发剂或自由基浓度来提高聚合速率的措施,往往使产物分子量降低。引发剂引发时,产物平均聚合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在稳态、无链转移反应时,v 等于链增长速率与链终止速率(或引发)之比,

2221/21/2[]2[](2)p t p p t i k M v k R k M v k R =

=?,当引发剂引发时,引发速率2[]i d R fk I =,其方程见上表。

2. 无链转移时的聚合度

双基偶合终止时,平均聚合度2n X v =,双基歧化终止时,n X v =。兼有两种方式终止时,则2n v X v <<,其值为:

2n v X C D =

+, C ,D 分别为偶合终止、歧化终止的分率。

3

3.6 阻聚和缓聚 阻聚剂(Inhibitor ):能够使每一自由基都终止,形成非自由基物质,或形成活性低、不足以再引发的自由基的试剂,它能使聚合完全停止。按机理可分为加成型阻聚剂(如苯醌等)、链转移型阻聚剂(如DPPH 等)和电荷转移型阻聚剂(如FeCl 3等)等。

缓聚剂(Retarder ):能够使一部分自由基终止,聚合减慢的试剂。通常不出现诱导期。

活性种(Reactive Species ):打开单体的π键,使链引发和增长的物质,活性种可以是自由基,也可以是阳离子和阴离子。

均裂(Homolysis ):化合物共价键的断裂形式,均裂的结果,共价键上一对电子分属两个基团,使每个基团带有一个独电子,这个带独电子的基团呈中性,称为自由基。

异裂(Heterolysis):化合物共价键的断裂形式,异裂的结果,共价键上一对电子全部归属于其中一个基团,这个基团形成阴离子,而另一缺电子的基团,称为阳离子。

自由基聚合(Radical Polymerization ):以自由基作为活性中心的连锁聚合。

离子聚合(Ionic Polymerization ):活性中心为阴、阳离子的连锁聚合。

阳离子聚合(Cationic Polymerization):以阳离子作为活性中心的连锁聚合。

阴离子聚合(Anionic Polymerization):以阳离子作为活性中心的连锁聚合。带有供电基团(如烷氧基、烷基、苯基、乙烯基等),使碳-碳双键电子云密度增加,有利于阳离的进攻和结合.而腈基和羰基(醛、酮、酸、酯)等吸电子基团使双键电子云密度降低,并使阴离子增长种共轭稳定,故有利于阴离子聚合。 转化率(Conversion):单体转化为聚合物的分率,等于转化为聚合物的单体量比去用去单体总量。

聚合动力学(Kinetics of Polymerization):指聚合速率、分子量与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聚合温度等因素间的定量关系。

第四章聚合方法

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Process of Radical Polymerization):主要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四种。

离子聚合实施方法(Process of Ionic Polymerization):主要有溶液聚合,淤浆聚合。

逐步聚合实施方法(Process of Step-polymerization):主要有熔融聚合,溶液聚合,界面聚合。

4.1本体聚合

本体聚合(Bulk Polymerization):本体聚合是指不加其他介质,仅有单体本身和少量引发剂(或不加)的聚合。本方法的优点是:产物无杂质、纯度高、聚合设备简单。缺点是本体聚合体系粘度大、散热不易,轻则造成局部过热,使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最后影响到聚合物的机械强度,重则温度失控,引起爆聚。

应对措施:①均聚速率较低的单体(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宜采用本体聚合,而均聚速率较高的单体(如乙酸乙烯酯)不宜采用本体聚合。②采用两阶段聚合:第一阶段预聚合,保持较低转化率,如10~35%不等,可在普通的反应釜中进行。第二阶段转化率和粘度较高,可进行薄层聚合或在特殊设计的反应器内聚保。

均相本体聚合: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酸乙酯等生成的聚合物能溶于各自的单体中,形成均相。

非均相本体聚合:又叫沉淀聚合,如氯乙烯、丙烯腈等生成的聚合物不能溶于各自的单体,在聚合过程中会不断析出。

4.2悬浮聚合

悬浮聚合(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悬浮聚合一般是单体以液滴状悬浮在水中的聚合,体系主要由单体、水、油溶性引发剂、分散剂四部分组成。溶有引发剂的一个单体小液滴就相当本体聚合的一个小单元。优点:①体系粘度低,散热和温度控制比较容易。②产物相对分子质量高于溶液聚合而与本体聚合接近,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本体聚合窄。③聚合物纯净度高于溶液聚合而稍低于体体聚合,杂技含量比乳液聚合产品中的少。④后处理工序比溶液聚合、乳液聚合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粒状树脂可以直接用来加工。缺点:①必须使用分散剂,且在聚合完成后,分散剂很难从聚合产物中除去,会影响聚合产物的性能。②设备利用率较低。悬浮剂分类:①水溶性有机高分子,其作用机理主要是吸附在液滴

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起着保护胶体的作用,同时还使表面(或界面)张力降低,有利于液滴分散。

②不溶于水的无机粉末,其作用机理是细粉吸附在液滴表面,起着机械隔离的作用

悬浮作用(分散作用):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对单体液滴起保护作用,防止单体液滴粘结,使不稳定的分散体系变为较稳定的分散体系。

均相悬浮聚合(珠状聚合):单体是其聚合物的溶剂,则聚合物是透明的小珠。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悬浮聚合。

非均相悬浮聚合(沉淀聚合):聚合物不溶于单体中,聚合物将以不透明的小颗粒沉淀下来。如氯乙烯、偏二氯乙烯、三氟氯乙烯和四氟乙烯的悬浮聚合。

4.3溶液聚合

溶液聚合(Solution Polymerization):是指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的聚合。溶液聚合的组分是单体、引发剂和溶剂。

均相溶液聚合:生成的聚合物溶于溶剂的溶液聚合反应。如丙烯腈在二甲基酰胺中的聚合。

非均相溶液聚合:聚合产物不溶于溶剂的溶液聚合反应,如丙烯腈在水中的聚合。优点:①聚合热易扩散,聚合反应温度易控制。②体系粘度低,自动加速作用不明显,反应物料易输送。③体系中聚合物浓度低,向大分子链转移生成支化或交联产物较少,因而产物相对分子质量易控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④可以溶液方式直接形成产品。缺点:①由于单体浓度较低,溶液聚合速率较慢,设备生产能力和利用率较低。②单体浓度低和链自由基向溶剂链转移的结果,使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较低。③溶剂分高回收费用高,溶剂的使用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溶剂选择的要点:①惰性(不参与聚合反应,尽量低的链转移常数)。②溶解性和凝胶效应的影响(可选择能同时溶解单体和聚合物的溶剂,也可选择只能溶解单体而不能溶解聚合物的溶剂。③沸点(高于聚合反应温度若干度)。④安全性。⑤经济性。

4.4 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Emulsion Polymerization):是单体在水中由乳化剂分散成乳液状而进行的聚合,体系由单体、水、水溶性引发剂、水溶性乳化剂组成。优点:①以水作伸质,价廉安全。乳液聚合中,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很高,但体系的粘度却可以很低,故有利于传热、搅拌和管道输送,便于连续操作。

②聚合速率大。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高,利用氧化还原引发剂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聚合。③直接利用乳液的场合更宜采用乳液聚合。乳液聚合缺点是:①需要固体聚合物时,乳液需要经凝聚、过滤、洗涤、干燥等工序,生产成本较悬浮聚合高。②产品中的乳化剂难以除净,影响聚合物的电性能。

分散剂(Dispersant):分散剂大致可分为两类,(1)水溶性有机高分子物,作用机理主要是吸咐在液滴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起着保护人用,同时还使表面(或界面)张力降低,有利于液滴分散。(2)不溶于水的无机粉末,作用机理是细粉吸咐在液滴表面,起着机械隔离的作用。

乳化作用:某些物质能降低水的界面张力,有增溶作用,对单体液滴有保护作用,能使单体和水组成的分散体系成为稳定的难以分层的乳液,这种作用称为乳化作用。

乳化剂(Emulsifier):具有乳化作用的物质称为~。常用的乳化剂是水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作用有:(1)降低表面张力,使单体乳化成微小液滴,(2)在液滴表面形成保护层,防止凝聚,使乳液稳定,(3)更为重要的作用是超过某一临界浓度之后,乳化剂分子聚集成胶束,成为引发聚合的场所。

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是指在定定温度下,乳化剂能够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CMC值越小的乳化剂的乳化能力越强。当乳化剂浓度超过临界浓度(CMC)以后,一部分乳化剂分子聚集在一起,乳化剂的疏水基团伸身胶束回部,亲水基伸向水层的一种状态。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Value of Hydrophile Lipophile Balance):该值用来衡量表面活性剂中亲水部分和亲油部分对水溶性的贡献,该值的大小表表亲水性的大小。

三相平衡点:是指阴离子型乳化剂在水中能够以单个分子状态、胶束、凝胶(未完全溶解的乳化剂)三种状态稳定存在的最低温度。必须选择三相平衡点低于聚合温度的乳化剂。

浊点:(cloud point)是指非离子型乳化剂(如聚乙烯醇)具有乳化作用的最高温度。必须选择浊点高于聚合反应温度的乳化剂。

胶束增溶现象(micelle solubilization):由于乳化剂的存在增加了难溶单体在水中溶解度的现象。

胶束成核(Micellar Nucleation):在经典的乳液聚合体系中,由于胶束的表面积大,更有利县城捕捉水相中的初级自由基和短链自由基,自由基进入胶束,引发其中单体聚合,形成活性种,这就是所谓的胶束成核。

均相成核(Homogeneous Necleation):又称水相成核,当选用水溶性较大的单体,溶于水的单体被引发聚合成的短链自由基将含有较多的单体单元,并有相当的亲水性,水相中多条这样较长的短链自由基相互聚集在一起,絮凝成核,以此为核心,单体不断扩散入内,聚合成乳胶粒,这个过程即为均相成核。

乳液聚合过程:①M(单体)/P(聚合物)乳胶粒的形成——增速期;当聚合反应开始时,溶于水相的引发剂分解产生的初级自由基由水相扩散到增溶胶束内,引发增溶胶束内的单体进行聚合,从而形成含有聚合物的增溶胶束,称M/P乳胶粒,随胶束中单体的消耗,胶束外的单体分子逐渐扩散进胶束内,使聚合反应持续进行。在此阶段,单体增溶胶束与M/P乳胶粒并存,M/P胶胶粒逐渐增加,聚合速率加快。其特点是M/P乳胶粒、增溶胶束和单体液滴三者并存。

②单体液滴与M/P乳胶粒并存阶段——恒速期。单体转化率10%~50%,随着单体增溶胶束的消耗,M/P乳胶粒数量不再增加,聚合速率保持恒定,而单体逐渐消耗,单体液滴不断缩小,单体液滴数量不断减少。其特点是M/P乳胶粒和单体液滴二者共存。

③单体液滴消失、M/P乳胶粒内单体聚合阶段——降速期:M/P乳胶粒内单体得不到补充,聚合速

率逐渐下降,直至反应结束。其特点是体系中只有M/P 乳胶粒存在。

乳液聚合动力学:

聚合速率为:

2/53/511p p p A

N R k [M]k [M][I][]2N E mol L s --==?? 式中:[M]为单体的浓度,N 为每毫升乳液中的胶粒数;N/2为活的胶粒数即活性自由基数目;

A N

2N 就相当于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方程中的自由基尝试[M·];[I]为乳液中的引发剂浓度;[E]为乳化剂浓度。

聚合度为:

2/53/5n X [][][][]p p N

k M k M I E ρ-==

式中:ρ为自由基产生速率,N

ρ为胶粒数与自由基产生速率之比,即两个自由基先后进入一个胶

粒的平均时间间隔,也就是胶粒内的自由基寿命。从上两式可以看出,增加引发剂浓度可以提高聚合速率但是却使聚合度降低。而乳化剂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度的影响却是一致的。

乳液聚合具有的独特的地方是:通过对乳化程度的强化可以同时达到提高聚合速率和聚合度的目的。而在本体聚合、溶液聚合和悬浮聚合中,会使聚合速率提高的一些因素往往使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在不改变聚合度的前提下,各种聚合方法都可以采用链转移剂来降低相对分子质量,而欲提高相对分子质量则只有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

高分子化学复习资料.docx

第2章 1.1结构单元:构成高分子主链,并决定主链结构的最小的原子组合。 「塑料 1.2三大合成材料< 橡胶J纤维 1.3聚合物英文缩写 PE聚乙烯 PP聚丙烯 PS聚苯乙烯 PVC聚氯乙烯 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AN聚丙烯腊 PET涤纶 1.4聚对笨二甲酸乙二酯的商品名称叫涤纶,聚如已内醜胺又称锦纶, 聚乙烯醇缩醛又称维纶,聚氯乙烯纺织成纤维又称氯纶,聚丙烯月青纤维称睛纶,聚丙烯纤维称丙纶。 1.5 连锁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 I逐步聚合反应 PS 1 连锁聚合尼龙66 =>逐步聚合 进行连锁聚合反应的单体主要是:烯类、二烯类 第2章 2.1聚合反应从机理上可分为连锁聚合反应和逐步聚合反应两大类型

2.2只要反应体系中有一种原料是单官能度物质,能得到低分子物质 2.3 .1-1> 1-2> 13官能度体系聚合得到低分子 Y乙2或2■官能度体系聚合得到线形聚合物 2-f (f>2)官能度体系聚合得到体形聚合物 2.4聚酰胺化反应,K=300~400水对分子量有一定影响,反应后期需要在减压情况下脱水,提高反应速率。 2.5反应程度P:缩聚反应屮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数目占起始官能团 数口的比例。P=Pa=Pb=l-N/N0平均聚合度Xn=l/(1-P) 聚合度随反应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摩尔系数r=N a/N b Xn=(l+r)/(l+r-2rP a) 凝胶点:出现凝胶现象时的反应程度(临界反应程度) 凝胶点方程P c=2/f f=2非过量基团数/XNj 第3章 3.1 取代基?X:NC>2 CN COOCH3 CH=CH2 C6H5 CH3 OR 阴离子聚合 3.2自由基聚合基元反应: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链转移。 双基终止分为:偶合终止和歧化终止。 偶合终止歧化终止 聚合度2倍1倍

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 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 一、空气质量报告 (一)、空气质量评价包括: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污染指数: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首要污染指数即位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 (二)、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1、温室效应 (1)原因:①全球化石燃料用量猛增排放出大量的CO2;②乱砍乱伐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吸收CO2能力下降。 2、主要危害:(1)冰川熔化,使海平面上升(2)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3、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 (1)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2)进一步植树造林、护林、转化空气中的CO2 2、酸雨 (1)原因:酸性氧化物(SO2、NO2)SO2+H2O H2SO3 2H2SO3+O2==2H2SO4(2)防止方法:①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②减少化石燃料中S的含量 钙基脱硫CaCO3==CaO+CO2CaO+SO2==CaSO3 2CaSO3+O2==2CaSO4 ③吸收空气中的SO2④加强环保教育 3、机动车尾气污染:尾气净化装置2NO+2CO N2+2CO2 4、CO 能和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能中毒 5、可吸入颗粒物:静电出尘 6、居室空气污染物:甲醛、苯及其苯的同系物、氡等 危害: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肝功能异常等) 7、白色污染的危害:①破坏土壤结构②降低土壤肥效③污染地下水④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题

绪论 一、选择题 1、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以及日本 科学家白川英树由于在____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荣获 200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A、纳米材料 B、配位聚合 C、基团转移聚合 D、导 电聚合物 2、高分子的概念是20世纪二十年代由_______首先提出的。 A、 Carothers B、Staudinger C、Flory 4、尼龙-610的单体为______。 A、癸二酸; B、己二胺 C、己二酸 D、癸二胺 5、有机玻璃、尼龙-6 、电木、Teflon分别是______。 A、酚醛树脂; B、聚四氟乙烯 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D、聚己内酰胺 二、填空题 1、大多数加聚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聚合机理。 2、聚合物按大分子主链的化学组成可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塑料按其受热行为的不同可分为塑料和塑料。 三、写出下列高分子的重复单元的结构式 PE、PS、PVC、尼龙—66,涤纶 GAGGAGAGGAFFFFAFAF

四、求下列混合物的数均聚合度、质均聚合度好分子量分布指数 组分1:质量分数=0.6,分子量=1x104 组分2:质量分数=0.4,分子量=1x105 第二章逐步聚合 一、选择题 1、当m为_________时,进行缩聚反应易于环 化。 A、5; B、6; C、3和4; D、2 2、在低转化率时就能获得高分子量聚合物的方法是___。 A、熔融缩聚; B、固相缩聚; C、界面缩聚; D、溶液缩聚 GAGGAGAGGAFFFFAFAF

3、缩聚反应中,所有单体都是活性中心,其动力学特点是__。 A、单体慢慢消失,产物分子量逐步增大; B、单体逐步消失,产物分子量很快增大; C、单体很快消失,产物分子量逐步增大; 4、在己二酸和己二醇缩聚反应中加入0.4%的对甲苯磺酸起 到的作用为 _____。 A、提高聚合速率; B、控制分子量; C、链转移剂; 5、合成线型酚醛预聚物的催化剂应选用 _______。 A、过氧化氢; B、草酸; C、正丁基锂; D、氢氧化钙 第三章自由基聚合 一、选择题 1、苯乙烯在除溶剂种类外其它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在下列四种溶剂中进行自由基聚合,则在__ ______中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最小。 A、乙苯; B、苯; C、异丙苯; D、甲苯 2、生产聚氯乙烯时,决定产物分子量的因素是 __________。 GAGGAGAGGAFFFFAFAF

09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1.高分子,又称(聚合物),一个大分子往往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键接而成。 2.(玻璃化温度)和(熔点)是评价聚合物耐热性的重要指标。 3.(缩聚反应)是缩合聚合反应的简称,是指带有官能团的单体经许多次的重复缩合反应而逐步形成聚合物的过程,在机理上属于(逐步聚合),参加反应的有机化合物含有(两个)以上官能团。 4.缩聚反应按缩聚产物的分子结构分类分为(线型)缩聚反应和(体型)缩聚反应。 一、名词解释(1分×20=20分) 1.阻聚剂:具有阻聚作用的物质称为~ 23 2.笼闭效应:聚合体系中引发剂浓度很低,引发剂分子处于在单体或溶剂的包围中,就像关在“笼子”里一样,笼子内的引发剂分解成的初级自由基必须扩散并冲出“笼子”后,才能引发单体聚合。 3. 引发剂效率:引发聚合的部分引发剂占引发剂分解或消耗总量的分率。28 4.自动加速效应(autoacceleration effect):p40 又称凝胶化效应。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由于聚合体系黏度增大而使活性链自由基之间碰撞机会减少,难于发生双基终止,导致自由基浓度增加,此时单体仍然能够与活性链发生链增长反应,从而使聚合速率自动加快的现象。 5.半衰期:引发剂分解至起始浓度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27 三、简答题(5分×3=15分) 1. 根据预聚物性质与结构不同预聚物分为那几种? 根据预聚物性质与结构不同分为:无规预聚物和结构预聚物。 2.反应程度与转化率是否为同一概念? 反应程度与转化率根本不同。 转化率:参加反应的单体量占起始单体量的分数。是指已经参加反应的单体的数目。 反应程度:是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数的分数,用P表示。反应程度可以对任何一种参加反应的官能团而言是指已经反应的官能团的数目。 3.自由基聚合反应转化率-时间曲线特征 诱导期:初级自由基为阻聚杂质所终止,无聚合物形成,聚合速率零。若严格取除杂质,可消除诱导期。 初期:单体开始正常聚合,转化率在5%~10%以下(研究聚合时)或10%~20%(工业上)以下阶段称初期; 此时转化率与时间近似呈线性关系,聚合恒速进行。 中期:转化率达10%~20%以后,聚合速率逐渐增加,出现自动加速现象,直至转化率达50%~70%,聚合速率才逐渐减慢。 后期: 自动加速现象出现后聚合速率逐渐减慢,直至结束,转化率可达90%~100%。 四、问答题(15分×3=45分) 1.自由基聚合与缩聚反应的特征比较 自由基聚合: 1)由基元反应组成,各步反应的活化能不同。引发最慢。 2)存在活性种。聚合在单体和活性种之间进行。 3)转化率随时间增长,分子量与时间无关。 4)少量阻聚剂可使聚合终止。 线形缩聚: 1)聚合发生在官能团之间,无基元反应,各步反应活化能相同。 2)单体及任何聚体间均可反应,无活性种。 3)聚合初期转化率即达很高,官能团反应程度和分子量随时间逐步增大。 4)反应过程存在平衡。无阻聚反应。 2.常用的逐步聚合方法有几种?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熔融缩聚: 优点:生产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可连续法生产直接纺丝。聚合设备的生产能力高。 缺点:反应温度高,要求单体和缩聚物在反应温度下不分解,单体配比要求严格;反应物料粘度高,小分子不易脱除。局部过热可能产生副反应,对聚合设备密封性要求高。 适用范围:广泛用于大品种缩聚物,如聚酯、聚酰胺的生产。 溶液缩聚: 优点:溶剂存在下可降低反应温度,避免单体和产物分解,反应平稳易控制。 可与产生的小分子共沸或与之反应而脱除。聚合物溶液可直接用作产品 缺点:溶剂可能有毒,易燃,提高了成本。增加了缩聚物分离、精制、溶剂回收等工序。

高分子化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 1、1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特点 单体:能通过相互反应生成高分子的化合物。 高分子或聚合物:由许多结构与组成相同的单元相互键连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低于1000的称为低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介于高分子与低分子之间的称为低聚物(又名齐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 000 000的称为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 主链:构成高分子骨架结构,以化学键结合的原子集合。 侧链或侧基:连接在主链原子上的原子或原子集合,又称支链。支链可以较小,称为侧基;也可以较大,称为侧链。 聚合反应:由低分子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称做~、 重复单元:聚合物中组成与结构相同的最小单位称为~,又称为链节。 结构单元:构成高分子链并决定高分子性质的最小结构单位称为~ 单体单元:聚合物中具有与单体的化学组成相同而键合的电子状态不同的单元称为~。 连锁聚合(Chain Polymerization):活性中心引发单体,迅速连锁增长的聚合。烯类单体的加聚反应大部分属于连锁聚合。连锁聚合需活性中心,根据活性中心的不同可分为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与阴离子聚合。 逐步聚合(Step Polymerization):无活性中心,单体官能团之间相互反应而逐步增长。绝大多数缩聚反应都属于逐步聚合。 加聚反应(Addition Polymerization):即加成聚合反应, 烯类单体经加成而聚合起来的反应。加聚反应无副产物。 缩聚反应(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即缩合聚合反应,单体经多次缩合而聚合成大分子的反应。该反应常伴随着小分子的生成。 聚合反应(Polymerization):由低分子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 线型聚合物:指许多重复单元在一个连续长度上连接而成的高分子、 热塑性塑料(Thermoplastics Plastics):就是线型可支链型聚合物,受热即软化或熔融,冷却即固化定型,这一过程可反复进行。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等均属于此类。 热固性塑料(Thermosetting Plastics):在加工过程中形成交联结构,再加热也不软化与熔融。酚醛树脂、

高分子化学期末试题

高分子化学期末试题 一、一、填空题 1、Lewis酸通常作为-------型聚合的引发剂,Lewis碱可作为-------型聚合的引发剂。 二组份Ziegler-Natta催化剂是由-------组成的主催化剂和由------组成的共催化剂组成。 2、自由基聚合的特征是-------、-------、-------;阴离子聚合的特征是-------、-------、-------; 阳离子聚合的特征是-------、-------、-------、-------。 3、引发剂引发自由基聚合初期的聚合速率方程是-------。欲提高自由基聚合的聚合物 的分子量,可采用-------(提高或降低)聚合温度、-------(提高或降低)引发剂浓度的方法。 4、用动力学方程推倒自由基二元共聚组成方程时做了5个假定。它们是-------、-------、 -------、-------、-------。 5、单体的相对活性习惯上用-------判定,自由基的相对活性用-------判定。在用Q、e 值判断共聚行为时,Q值代表-------,e值代表-------;若两单体的Q、e值均接近,则趋向于-------共聚;若Q值相差大,则-------;若e值相差大,则-------。Q-e方程的最大不足是-------。 6、从竞聚率看,理想共聚的典型特征为-------。某对单体共聚,r1=0.3,r2=0.1,该共 聚属-------共聚,画出共聚组成曲线-------;若起始f10=0.5,所形成的共聚物的瞬间组成为F10,反应到t时刻,单体组成为f1,共聚物瞬间组成为F1,则f1-------f10(大于或小于),F1-------F10(大于或小于)。 7、从热力学角度看,三、四元环状单体聚合的主要推动力是-------,而十二元以上环 状单体的聚合能力比环烷烃的聚合能力--------(大或小);从动力学角度看,杂环单体的聚合能力比环烷烃的聚合能力-------(大或小)。 8、线形缩聚的主要实施方法有-------、-------、-------、-------四种方法,其中-------聚合 方法必须采用高活性单体。 9、按参加反应的单体种类,可将逐步聚合分成-------、-------和-------;按反应热力学 特征可将逐步聚合分成-------和-------。 10、体型缩聚的预聚物可分为-------和-------两类,属于前者的例子有-------和--------, 属于后者的例子有-------和-------。 11、顺丁橡胶采用-------交联,二元乙丙橡胶采用-------交联。PMMA热降解的主 要产物是,PVC受热时发生--------。 12、邻苯二甲酸酐与甘油按下列分子摩尔比例反应,用Carothers方法计算凝胶点。 ①邻苯二甲酸酐:甘油=3.00:2.00②邻苯二甲酸酐:甘油=3.00:1.96。 二、二、完成下列反应式和合成聚合物的反应式 1、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2、IIR的合成 3、聚甲醛的合成 4、PET的合成 5、HIPS的合成 6、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 7、维尼纶的合成 8、 9、 H2C C H 2

高分子化学复习题——简答题

第一章绪论 1、与低分子化合物相比,高分子化合物有什么特点能否用蒸馏的方法提纯高分子化合物 答:与低分子化合物相比,高分子化合物主要特点有:(1)相对分子质量很大,通常在104~ 106之间;(2)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组成比较简单,分子结构有规律性;(3)各种合成 聚合物的分子形态是多种多样的;(4)一般高分子化合物实际上是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等 的同系物组成的混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只具有统计平均的意义及多分散性;(5)由于高 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因而具有与低分子化合物完全不同的物理性质。 不能。由于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间作用力往往超过高分子主链内的键合力,当温度升高到汽化 温度以前,就发生主链的断裂和分解,从而破坏了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因而不能用蒸 馏的方法提纯高分子化合物。 2、何谓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性如何表示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性 答: 聚合物是相对分子质量不等的同系物的混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或聚合度是一平均值. 这种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均一性称为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性.相对分子质量多分散性可以用 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的比值来表示.这一比值称为多分散指数, 其符号为D. 即D =M w/M n. 分子量均一的聚合物其D为越大则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程度越大. 相对分子质量多分散性更确切的表示方法可用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曲线表示.以相对分子质量 为横坐标, 以所含各种分子的质量或数量百分数为纵坐标, 即得相对分子质量的质量或数 量分布曲线.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宽窄将直接影响聚合物的加工和物理性能.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多分散性产生的原因注意由聚合物形成过程的统计特性所决定. 3、各举三例说明下列聚合物 (1)天然无机高分子,天然有机高分子,生物高分子。 (2)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 (3)塑料,橡胶,化学纤维,功能高分子。 答:(1)天然无机高分子:石棉、金刚石、云母;天然有机高分子:纤维素、土漆、天然橡胶; 生物高分子:蛋白质、核酸 (2)碳链聚合物: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杂链聚合物:聚甲醛、聚酰胺、聚酯 (3)塑料:PE、PP、PVC、PS;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丁基橡胶 化学纤维:尼龙、聚酯、腈纶、丙纶;功能高分子:离子交换树脂、光敏高分子、高分子催化 剂 4、什么叫热塑性塑料什么叫热固性塑料试各举两例说明。 热塑性塑料是指可反复进行加热软化或熔化而再成型加工的塑料,其一般由线型或支链型聚合物作为基材。如以PE、PP、PVC,PS和PMMA等聚合物为基材的塑料。 热固性塑料是指只能进行一次成型加工的塑料,其一般由具有反应活性的低聚物作基材,在成型加工过程中加固化剂经交联而变为体型交联聚合物。一次成型后加热不能再软化或熔化,因而不能再进行成型加工。其基材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和脲醛树脂等。 5、高分子链的结构形状有几种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有何不同 答: 高分子链的形状主要有直线形、支链形和网状体形三种,其次有星形、梳形、梯形等(它 们可以视为支链或体形的特例). 直线性和支链形高分子靠范德华力聚集在一起, 分子间力较弱.宏观物理性质表现为密度小、强度低.聚合物具有热塑性, 加热可融化, 在溶剂中可溶解. 其中支链形高分子由于支 链的存在使分子间距离较直线形的大, 故各项指标如结晶度、密度、强度等比直线形的低, 而溶解性能更好, 其中对结晶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网状体形高分子分子链间形成化学键, 其硬度、力学强度大为提高. 其中交联程度低的具有 韧性和弹性, 加热可软化但不熔融, 在溶剂中可溶胀但不溶解. 交联程度高的, 加热不软化, 在溶剂中不溶解. 第二章逐步聚合反应

高分子化学期末重点试题及答案

1、使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最快的聚合方式是(C )。 A.热引发聚合 B.光聚合 C.光敏聚合 D. 热聚合 答案( C ) 2、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链自由基的( D )是过氧类引发剂引发剂效率降低 的主要原因 A.屏蔽效应 B.自加速效应 C.共轭效应 D.诱导效应 3、MMA(Q=0.74)与( C )最容易发生共聚 A. St(1.00 ) B. VC(0.044 ) C. AN ( 0.6 ) D. B( 2.39) 4、异戊二烯配位聚合理论上可制得( 6 )种立体规整聚合物。 A. 6 B. 4 C. 5 D.3 1、丁二烯配位聚合可制得(B )种立体规整聚合物。 A. 6 B. 4 C. 5 D.3 5、是阻聚剂并可用于测定引发反应速率的是( B ) A.对苯二酚 B.DPPH C.AIBN D.双酚A 3、丁二烯(e=-1.05)与(D )最容易发生交替共聚 A.苯乙烯(-0.8) B.氯乙烯(0.20) C.丙烯腈(0.6) D.马来酸酐(2.25) 4、不需要引发剂的聚合方法是(D )。 A.热引发聚合 B.光聚合 C.光敏聚合 D. 热聚合 5、常用于保护单体的试剂是( D ) A. BPO B.FeCl3 C.AIBN D. 对苯二酚 1、某一聚合反应,单体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它属于(连锁)聚合 反应。 2、BPO在高分子合成中是(引发剂)剂,对苯二酚加在单体中用作(阻聚剂)。 3、氧在低温时是(阻聚剂 )、在高温时是(引发剂)。 4、常用的逐步聚合反应方法有(熔融)缩聚、( 溶液) 缩聚、(界面 ) 缩聚。 5、链转移剂能使聚合物的分子量(降低 ) 7、梯形结构聚合物有较高的(热 )稳定性。 8、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的结构分别是(-[CH2CH2]n- )、(-[CH2CH(C6H5)]n- )、(-[CH2CHCl]n- )和(-[CH2CHCH3]n- )。 9、腈纶的化学名称是(聚丙烯腈)。 10、聚合方法分为(两)大类,大多数乙烯基单体发生(连锁)

高分子化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 1.1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特点 高分子化学:是研究聚合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聚合反应与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以及聚合物结构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单体:能通过相互反应生成高分子的化合物。 高分子或聚合物:由许多结构和组成相同的单元相互键连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低于1000的称为低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介于高分子和低分子之间的称为低聚物(又名齐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 000 000的称为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 主链:构成高分子骨架结构,以化学键结合的原子集合。 侧链或侧基:连接在主链原子上的原子或原子集合,又称支链。支链可以较小,称为侧基;也可以较大,称为侧链。 聚合反应:由低分子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称做~. 重复单元:聚合物中组成和结构相同的最小单位称为~,又称为链节。 结构单元:构成高分子链并决定高分子性质的最小结构单位称为~ 单体单元:聚合物中具有与单体的化学组成相同而键合的电子状态不同的单元称为~。 连锁聚合(Chain Polymerization):活性中心引发单体,迅速连锁增长的聚合。烯类单体的加聚反应大部分属于连锁聚合。连锁聚合需活性中心,根据活性中心的不同可分为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 逐步聚合(Step Polymerization):无活性中心,单体官能团之间相互反应而逐步增长。绝大多数缩聚反应都属于逐步聚合。 加聚反应(Addition Polymerization):即加成聚合反应,烯类单体经加成而聚合起来的反应。加聚反应无副产物。 缩聚反应(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即缩合聚合反应,单体经多次缩合而聚合成大分子的反应。该反应常伴随着小分子的生成。 聚合反应(Polymerization):由低分子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 线型聚合物:指许多重复单元在一个连续长度上连接而成的高分子. 热塑性塑料(Thermoplastics Plastics):是线型可支链型聚合物,受热即软化或熔融,冷却即固化定型,这一过程可反复进行。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等均属于此类。 热固性塑料(Thermosetting Plastics):在加工过程中形成交联结构,再加热也不软化和熔融。酚醛树脂、

高分子化学复习简答题(四)---自由基共聚合(精)

高分子化学复习简答题(四)---自由基共聚合 学校名称: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院系名称:化学纺织工程系 时间:2017年3月10日

1、根据预聚物性质与结构不同预聚物分为那几种? 答:根据预聚物性质与结构不同分为:无规预聚物和结构预聚物。 2、写出二元共聚物组成微分方程并讨论其适用的范围? 答:21112 122 1112222r f f f F r f f f r f +=++, (或d[M 1]/d[M 2]=[M 1]/[M 2]·{r 1[M 1]+[M 2]}/{r 2[M 2]+[M 1]}) 1122121221 ,k k r r k k = = 使用范围:适用于聚合反应初期,并作以下假定。 假定一:体系中无解聚反应。 假定二:等活性。自由基活性与链长无关。 假定三:无前末端效应。链自由基前末端(倒数第二个)单体单元对自由基 活性无影响 假定四:聚合度很大。引发和终止对聚合物组成无影响。 假定五:稳态假定。体系中总自由基浓度和两种自由基浓度都不变 3、什么叫交替共聚物?要制备交替共聚物,对单体的结构有何要求?(2分) 答:两种结构单元交替排列的共聚物。 两个单体双键的电子密度大小相差得越大越有利于交替共聚。 4、什么叫嵌段共聚物?用自由基聚合制备嵌段共聚物,对单体的竞聚率r 1、r 2有什么要求? 答:各种单体容易自增长,形成M 1一大段、M 2一大段的共聚物 r 1>1;r 2>1

5、按照大分子链的微观结构分类,共聚物分几类?它们在结构上有何区别?各如何制备? 答:共聚物分为无规共聚物、交替共聚物、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四种。 无规共聚物中两种单体单元无规排列,M 1、M 2 连续的单元数不多;交替共聚 物中M 1、M 2 两种单体单元严格相间排列;嵌段共聚物由较长的M 1 链段和另一较长 的M 2 链段构成的大分子;接枝共聚物主链由一种(或两种)单体单元构成,支链由另一种(或另两种)单体单元构成。 无规共聚物、交替共聚物可由自由基共聚合制备;嵌段共聚物可由阴离子聚合制备;接枝共聚物可由聚合物的化学反应制备。 6、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苯乙烯、马来酸酐、醋酸乙烯、丙烯腈等单体分别与丁二烯共聚,试以交替倾向的次序排列上述单体,并说明原因。 答: 根据r 1r 2 乘积的大小,可以判断两种单体交替共聚的倾向。即r 1 r 2 趋向于0 , 两单体发生交替共聚;r1r2越趋于零,交替倾向越大。根据单体的r 1、r 2 和r 1 r 2 值上述各单体与丁二烯产生交替共聚的次序为:马来酸酐>丙烯腈>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苯乙烯。 直线性和支链形高分子靠范德华力聚集在一起, 分子间力较弱.宏观物理性质表现为密度小、强度低.聚合物具有热塑性, 加热可融化, 在溶剂中可溶解. 其中支链形高分子由于支链的存在使分子间距离较直线形的大, 故各项指标如结晶度、密度、强度等比直线形的低,而溶解性能更好, 其中对结晶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完整版)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2004_答案

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2005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20) 1. 连锁聚合反应中, 聚合与解聚达到平衡时的温度 称之为聚合极限温度,它 是 单体浓度 的函数,计算公式为 ] ln[0 M R S H Tc +??= 。 2. 等摩尔投料时,外加酸催化聚酯化反应的速率方程是 2][COOH K dt =, 它适用的转化率范围是 0~98.8% 。 3. 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有热分解型、氧化还原型和低温游离基型。热分解型引发剂典型的是 有机过氧类 、 无机过氧类 和 偶氮双腈类 ,典型的实例分别是 过氧化苯甲酰 、 过二硫酸钾 和 偶氮二异丁腈 ,氧化还原型和低温游离基型的实例为 H 2O 2+Fe 2+ 和 AgC 2H 5 。 4. 不可逆缩聚的特征是 在整个缩聚反应过程中聚合物不被缩聚反应的低分子产物所降解 、 也不发生其它的交换降解反应 。 5. 共聚物组成微分方程说明共聚物的组成与 单体的竟聚率和单体的浓度 有关,而与 引发和终止速率 无关,它适用于 所有连锁型 共聚反应。 6. 熔融缩聚指的是 反应温度高于单体和缩聚物的熔点,反应体系处于熔融状态下进行的缩聚反应 ,界面缩聚指的是 两种单体分别溶解在两种互不相容的溶剂中,聚合反应只在两相溶液的界面上进行的缩聚反应 。 7. 引发剂分解一半所需的时间 称为引发剂分解的半衰期。如果已知k d ,半衰期可以由公式 d k t 693 .02/1= 进行计算,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引发剂的半衰期就可以比较 引发剂活性的大小 。 8. 乳液聚合时,乳化剂浓度增加,聚合速率 增大 ,分子量 增大 ;引发剂浓度增加使聚合速率 增大 ,分子量 变小 。 9. 阴离子聚合的引发方式主要有 负离子加成引发 、 电子转移引发 和

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高分子化学期末参考试题 1.高分子,又称(聚合物),一个大分子往往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键接而成。 2.(玻璃化温度)和(熔点)是评价聚合物耐热性的重要指标。 3.(缩聚反应)是缩合聚合反应的简称,是指带有官能团的单体经 许多次的重复缩合反应而逐步形成聚合物的过程,在机理上属于(逐步聚合),参加反应的有机化合物含有(两个)以上官能团。 4.缩聚反应按缩聚产物的分子结构分类分为(线型)缩聚反应和(体型)缩聚反应。 5.自由基聚合反应转化率-时间曲线特征 诱导期:初级自由基为阻聚杂质所终止,无聚合物形成,聚合速率零。 若严格取除杂质,可消除诱导期。 初期:单体开始正常聚合,转化率在5%~10%以下(研究聚合时)或10%~20%(工业上)以下阶段称初期;此时转化率与时间 近似呈线性关系,聚合恒速进行。 中期:转化率达10%~20%以后,聚合速率逐渐增加,出现自动加速现象,直至转化率达50%~70%,聚合速率才逐渐减慢。 后期: 自动加速现象出现后聚合速率逐渐减慢,直至结束,转化率可达90%~100%。 6.自由基聚合与缩聚反应的特征比较 自由基聚合: 1)由基元反应组成,各步反应的活化能不同。引发最慢。 2)存在活性种。聚合在单体和活性种之间进行。

3)转化率随时间增长,分子量与时间无关。 4)少量阻聚剂可使聚合终止。 线形缩聚: 1)聚合发生在官能团之间,无基元反应,各步反应活化能相同。2)单体及任何聚体间均可反应,无活性种。 3)聚合初期转化率即达很高,官能团反应程度和分子量随时间逐步增大。 4)反应过程存在平衡。无阻聚反应。 7.常用的逐步聚合方法有几种?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熔融缩聚:优点:生产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可连续法生产直接纺丝。聚合设备的生产能力高。 缺点:反应温度高,要求单体和缩聚物在反应温度下不分解,单体配比要求严格;反应物料粘度高,小分子不易脱除。局部过热可能产生副反应,对聚合设备密封性要求高。 适用范围:广泛用于大品种缩聚物,如聚酯、聚酰胺的生产。 溶液缩聚: 优点:溶剂存在下可降低反应温度,避免单体和产物分解,反应平稳易控制。 可与产生的小分子共沸或与之反应而脱除。聚合物溶液可直接用作产品 缺点:溶剂可能有毒,易燃,提高了成本。增加了缩聚物分离、精制、溶剂回收等工序。

高分子化学复习题答案资料

答案大部分都是在网上或者书上找到的,少数自己总结的,不能确保百分之百正确,仅供 参考,如发现错误和遗漏之处,请大家指出! 计算题第二题方法应该没错,答案有保留小数方面的问题,如果有人找到正确的解答欢迎 补充。 一、名词解释 1. 凝胶化现象:多官能团单体聚合到某一程度,开始交联,粘度突增,气泡也难上升的现象。 2. 多分散性:合成聚合物总是存在一定的分子量分布,常称作多分散性。 3. 玻璃化温度:非晶态热塑性聚合物在玻璃态下受热转变成高弹态时的转变温度。 4. 自由基聚合:自由基成为活性种,打开烯类的n键,弓I发聚合,成为自由基聚合。| 5. 胶束成核:难溶于水的单体其短链自由基只增长少数单元(<4),就被沉析出来,与初级自由基一起 被增溶胶束捕捉,引发其中的单体聚合而成核,即所谓胶束成核。 6. 力口聚:稀类单体n键断裂而后加成聚合起来的反应。 7. 缩聚反应:是官能团单体多次缩合成聚合物的反应,除形成缩聚物外,还有水、醇、氨或氯化氢等低分子副产 物产生。 8. 接枝共聚物:主链由某一种单元组成,支链则由另一种单元组成。 9. 竞聚率:是指单体均聚和共聚链增长反应速率之比。 10. 均相成核:溶于水中的单体引发聚合形成短链自由基,多条这样亲水性较大、链较长的短链自由基 相互聚集在一起,絮凝成核的现象。 11. 定向聚合:定向聚合指单体经过定向配位、络合活化、插入增长等形成立构规整(或定向)聚合物 的过程 12. 开环聚合:环状单体b -键断裂而后开环、形成线性聚合物的反应,称作开环聚合。 13. 共聚合: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共同聚合,生成同一分子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单元的聚合物的反应。 14. 化学计量聚合 :阴离子的活性聚合由于其聚合度可由单体和引发剂的浓度定量计算确定,因此也称为化学计 量聚合。 15. 嵌段共聚物: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聚合物链段连在一起制备而成的一种特殊聚合物,每 一锻炼可长达至几千结构单元。

高分子化学复习重点

1. 自由基聚合按引发剂的分解方式:热分解型与氧化还原型 2.热分解引发 a.偶氮类引发剂:代表品种:偶氮二异丁腈(AIBN):分解只形成一种自由基,无诱导分解,常温下稳定,贮存安全。80℃以上会剧烈分解 分解速度与取代基有关:烯丙基、苄基>叔烷基>仲烷基>伯烷基 b.过氧化类引发剂——最简单的过氧化物:过氧化氢活化能较高,一般不单独用作引发剂。过氧化类引发剂的典型代表: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分解温度:60~80℃, BPO 的分解分两步:第一步分解成苯甲酰自由基, 第二步分解成苯基自由基,放出CO2 c.无机过氧化类引发剂代表品种为过硫酸盐,如过硫酸钾(K2S2O8)和过硫酸 铵[(NH4)2S2O8]。水溶性引发剂,主要用于乳液聚合和水溶液聚合。分解温度:60~80℃5.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优点:活化能低(40~60kJ/mol);引发温度低(0~50℃),聚合速率大 ◆水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用于乳液聚合和水溶液聚合 ◆油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溶液聚合和本体聚合。 最常用的油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过氧化二苯甲酰(BPO)—N, N二甲基苯胺(DMBA)。 6.电荷转移络合物引发:富电子分子和缺电子分子之间反应,可以生成电荷转移络合物(CTC),电荷转移络合物可以自发地或在光、热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烯类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 本质:氧化--还原体系。特点是体系活化能低(40kJ/mol)、可在低温下进行。 7.热引发:单体在没有引发剂的条件下,受热发生的聚合反应。 8.光引发:在紫外光作用下引起单体聚合 特点:引发聚合活化能低,易控制,产物纯,结果重复性高 9.光敏剂的光分解引发:在光的作用下,光引发剂发生光分解,产生两个自由基而引发聚合10辐射引发:在高能射线辐照下引起单体聚合反应 11.等离子体引发:机理主要是自由基聚合反应 12.引发剂分解动力学 a. 初级自由基的生成:引发剂分解(均裂)形成自由基,为吸热反应,活化能高,反应速度慢。 b. 单体自由基的形成:由初级自由基与单体加成产生,为放热反应,活化能低,反应速度快。 分解速率R d与引发剂浓度[I]成正比: 积分得: , 13.引发剂效率:用于引发聚合的引发剂占所消耗的引发剂总量的分率成为引发剂效率,用

高分子化学复习题——填空题精选

一、填空题 1. 聚合物有两个分散性,是相对分子质量多分散性和聚合度多分散性。 2. 聚合反应按机理来分逐步聚合和连锁聚合两大类,如按单体与聚合物组成差别分为加聚反应、缩聚反应和开环反应。 3.阻聚和缓聚反应的本质:链自由基向阻聚剂和缓聚剂的链转移反应,可能生成没有引发活性的中性分子,也可能是活性低的新自由基。两者的区别是程度上的不同,前者使聚合反应完全终止,后者只是使聚合反应速度降低。 4. 在自由基聚合中,具有能同时获得高聚合和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实施方法有乳液聚合 5.乳液聚合的特点是可以同时提高相对分子质量和反应速率,原因是:乳化剂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度的影响是一致的,对乳化程度的强化而可以同时达到较高的聚合速率和聚合度的目的。 6.合成高聚物的几种聚合方法中,能获得最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是阴离子聚合 7. 线形缩聚的核心问题是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体形缩聚的关键问题是凝胶点的控制。所有缩聚反应共有的特征是逐步特性 8.在自由基聚合和缩聚反应中,分别用单体的转化率和反应程度来表征聚合反应进行的深度。 9. 线形缩聚相对分子质量的控制手段有加入单官能团的单体,进行端基封锁和控制反应官能团加入的当量比。 10.所谓的配位聚合是指采用的引发剂是金属有机化合物与过渡化合物的络合体系,单体在聚合反应中通过活性中心进行配位而插入活性中心离子与反离子之间,最后完成聚合过程。所谓的定向聚合是指指能够生成立构规整性聚合物为主(>=75%)的聚合反应。 11.自由基聚合的特征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阳离子的聚合特征是快引发、快增长、难终止、易转移。阴离子的聚合特征是快引发、慢增长、易转移、无终止。 12.自由基聚合的实施方法有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逐步聚合的实施方法溶液聚合、界面聚合、熔融聚合。 13.用动力学推导共聚组成方程时做了五个假定,分别是等活性理论、稳态、忽略链转移、双基终止、无解聚反应和无前末端效应。 14.推导微观聚合动力学方程,作了4个基本假定是:链转移反应无影响、等活性理论、聚合度很大、稳态假设。 15.自由基聚合规律是转化率随时间而增高,延长反应时间可以提高转化率。缩聚反应规律是转化率随时间无关,延长反应时间是为了提高聚合度。 16. 在聚合过程中,加入正十二硫醇的目的是调节相对分子质量,原理是发生链转移反应 17. 悬浮聚合的基本配方是水、单体、分散剂、油溶性引发剂,影响颗粒形态的两种重要因素是分散剂和搅拌。乳液聚合的配方是单体、水、水溶性引发剂、水溶性乳化剂 18.Ziegler-Natta引发剂的主引发剂是IVB~VIIIB族过渡金属化合物,共引发剂是IA~IIIA 族金属有机化合物。 19. 三大合成材料是塑料、纤维、橡胶。 20. 非晶高聚物随温度变化而出现的三种力学状态是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 21. 影响聚合物反应活性的化学因素主要有极性效应和共轭效应。 22. 两种单体的Q、e值越接近越易发理想共聚聚合,相差越远易发生交替共聚聚合。 23.熔点是晶态聚合物的热转变温度,而玻璃化温度则主要是非晶态聚合物的热转变温度。 24. 室温下,橡胶处于高弹态,粘流温度为其使用上限温度,玻璃化温度为其使用下限温度。 25.高分子,又称聚合物,一个大分子往往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键接而成。 26.玻璃化温度和熔点是评价聚合物耐热性的重要指标。

高分子化学知识总结

一、绪论 1.聚合物的分类及命名可按来源、合成方法、用途、热行为、结构等来分类,主要是按主链结构来分类,分为:(1)碳链聚合物,(2)杂链聚合物,(3)元素有机聚合物; 2.聚合物的命名 (1)单体来源命名法 烯类聚合物单体名前加“聚”; 两种单体合成的,取二者简名加后缀“树脂”“橡胶”; 杂链聚合物按其特征结构命名; *有些聚合物按单体名来命名容易引起混淆,例如[]22OCH CH --,可以从环氧乙烷、乙二醇、氯丙醇或氯甲醚来合成,因为环氧乙烷单体最常用,故通常称作聚环氧乙烷,按结构该聚合物应称作聚氧乙烯。 (2)系统命名法 命名原则和程序:先确定重复单元结构,再排好其中次级单元次序,给重复单元命名,最后冠以“聚”字,就成为聚合物的名称。写次级单元时候,先写侧基最少的元素,再写有取代的亚甲基,然后写无取代的亚甲基。 3.聚合反应 (1)按单体-聚合物结构变化分类 缩聚 官能团单体多次缩合成聚合物的反应,除形成缩聚物外,还有水、醇、 氨或氯化氢等低分子产物产生 加聚 烯类单体π键断裂而后加成聚合起来的反应称作加聚,产物称作加聚 物。加聚物结构单元的元素组成与其单体相同,仅仅是电子结构有所变化,因此加聚物的分子量是单体分子量的整数倍 开环聚合 环状单体σ键断裂而后聚合成线形聚合物的反应,反应时无低分子副 产物产生 (2)按聚合物机理分类 逐步聚合 多数缩聚和聚加成反应属于逐步聚合,其特征是低分子转变成高分 子是缓慢逐步进行的,每步反应的速率和活化能大致相同,单体分子首先聚合成二、三、四具体等低聚物(齐聚物),短期内单体转化率很高,随后,低聚物间相互缩聚分子量缓慢增加,直至集团反应程度很高分子量才达到较高的数值 *连锁聚合 多数烯类单体的加聚反应属于连锁聚合。有自由基、阴离子或阳离 子聚合,自由基聚合过程中,分子量变化不大,除微量引发剂外,体系始终由单体和高分子量聚合物组成,没有分子量递增的中间产物,转化率随时间而增大,单体则相应减少。活性阴离子聚合的特征是分子量随转化率的增大而线性增加。 4.分子量是影响强度的重要因素,聚合物强度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 5.平均分子量 (1)数均分子量n M (通常由渗透压,蒸汽压等依数性方法测定)定义:某 体系的总质量m 被分子总数所平均。

高分子化学复习简答题(七)---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精)

高分子化学复习简答题(七)---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学校名称: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院系名称:化学纺织工程系

时间:2017年3月10日

1.聚合物化学反应有哪两种基本类型? 答:(1)相对分子质量基本不变的反应,通常称为相似转变。仅限于侧基或端基反应等。 (2). 相对分子质量变大变小的反应, 如交联、接枝、嵌段、扩链、降解、老化等. 2、简述聚合物老化的原因。 答:聚合物或其制品在使用或贮存过程中, 由于环境的影响,其性能逐渐变坏(变软发黏或变硬变脆)的现象统称为聚合物的老化. 导致老化的原因主要是力、光、热、氧、潮气、霉及化学试剂的侵蚀等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3、有些聚合物老化后龟裂变黏, 有些则变硬发脆。这是为什么? 答:聚合物老化后降解为较低相对分子质量产物时则变粘。聚合物老化后分子间发生交联时则易变硬发脆。 4、聚合物降解有几种类型?热降解有几种情况? 答:聚合物的降解有热降解、机械降解、超声波降解、水解、化学降解、生化降解、光氧化降解、氧化降解等。 热降解有解聚、无规断链和取代基的消除反应等。 5、简要说明物理因素(结晶度、溶解性、温度)对聚合物化学反应的影响。 答:(1)结晶性:对于部分结晶的聚合物而言,由于在其结晶区域(即晶区)分子链排列规整,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强,链与链之间结合紧密,小分子不易扩散进晶区,因此反应只能发生在非晶区; (2)溶解性:聚合物的溶解性随化学反应的进行可能不断发生变化,一般溶解性好对反应有利,但假若沉淀的聚合物对反应试剂有吸附作用,由于使聚合物上的反应试剂浓度增大,反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3)温度:一般温度提高有利于反应速率的提高,但温度太高可能导致不期望发生的氧化、裂解等副反应。

高分子化学卢江名词解释期末必考

名词解释 1.高分子或称聚合物分子或大分子由许多重复单元通过共价键有规律地连接而成的分子,具有高的分子量. 2.高分子化合物或称聚合物: 由许多单个高分子(聚合物分子)组成的物质。 3.重复单元由实际上或概念上是相应的小分子衍生而来 4.链原子:构成高分子主链骨架的单个原子 5.结构单元构成高分子主链结构组成的单个原子或原子团,可包含一个或多个链单元。 6.重复结构单元:重复组成高分子分子结构的最小的结构单元 7.单体单元:高分子分子结构中由单个单体分子衍生而来的最大的结构单元 8.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DP):单个聚合物分子中所含单体单元的数目。 9.末端基团(End Groups):高分子链的末端结构单元 10.加聚反应是指聚合产物分子的单体单元的组成与相应的单体分子相同的聚合反应 11.缩聚反应是指聚合产物分子的单体单元组成比相应单体分子少若干原子的聚合反应,在聚合反应过程中伴随有水、醇等小分子副产物生成 12.均聚物如果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只有一种重复结构单元、并且该重复结构单元可以只由一种(事实上的、隐含的或假想的)单体衍生而来,则该聚合物为均聚物,否则为共聚物。 13.逐步聚合反应是指在聚合反应过程中,聚合物分子是由体系中的单体分子以及所有聚合度不同的中间产物分子之间通过缩合或加成反应生成的,聚合反应可在单体分子以及任何中间产物分子之间进行。 14.链式聚合反应是指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单体分子之间不能发生聚合反应,聚合反应只能发生在单体分子和聚合反应活性中心之间,单体和聚合反应活性中心反应后生成聚合度更大的新的活性中心,如此反复生成聚合物分子。第二章逐步聚合反应 15.单体功能度(f ) 逐步聚合反应的单体分子要求至少含有两个以上的功能基或反应点,单体分子所含的参与聚合反应的功能基或反应点的数目叫单体功能度(f ) 16.反应程度P = 已反应的A(或B)功能基数/ 起始的A(或B)功能基数,反应过程中功能基的转化程度17.凝胶化现象在交联逐步聚合反应过程中,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体系粘度突然增大,失去流动性,反应及搅拌所产生的气泡无法从体系中逸出,可看到凝胶或不溶性聚合物明显生成的实验现象。 18.凝胶点出现凝胶化现象时的反应程度叫做凝胶点,以p c表示。 19.预聚物含有反应性功能基,在适宜条件下可进一步发生聚合反应的低聚物称为预聚物 20.固化由预聚体反应生成交联高分子的过程常称为固化。 21.无规预聚物中未反应功能基在分子链上无规分布,通常由交联型逐步聚合反应在P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