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综合遥感实验报告

综合遥感实验报告

综合遥感实验报告
综合遥感实验报告

本科学生实验报告

姓名周文娜学号094130090

专业_地理科学_班级 B

实验课程名称遥感导论

实验名称遥感图像分类---监督分类,非监

督分类

指导教师及职称胡文英

开课学期2011 _至__2011 学年_下学期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编印

一、实验准备

实验名称:遥感图像分类---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

实验时间:2011年6月10日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理解计算机图像分类的基本原理以及监督分类的过程,达到能熟练地对遥感图像进行监督分类的目的。

(2)进一步理解计算机图像分类的基本原理以及监督分类的过程,达到能熟练地对遥感图像进行监督分类的目的,同时深刻理解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区别。

2、实验相关设备:

计算机一台,及ERDAS软件

3、实验理论依据或知识背景:

(1)监督分类的概念:

首先需要从研究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训练场地作为样本。根据已知训练区提供的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如像素亮度均值、差等),建立判别函数,据此对样本像元进行分类,依据样本类别的特征来识别非样本像元的归属类别。

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区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2)非监督分类的概念:

非监督分类的前提是假定遥感影像上的同类物体在同样条件下具有相同的光谱信息特征。非监督分类方法不必对影像地物获取先验知识,仅依靠影像上不同类地物光谱信息(或纹理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再统计特征的差别来达到分类的目的,最后对巳分出的各个类别的实际属性进行确认。

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根本区别点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监督分类根据训练场提供的样本选择特征参数,建立判别函数,对待分类点进行分类。因此,训练场地选择是监督分类的关键。由于训练场地要求有代表性, 训练样本的选择要考虑到地物光谱特征,样本数目要能满足分类的要求,有时这些还不易做到, 这是监督分类不足之处。

二、实验内容、步骤和结果

(要求:详细写清楚本次实验的完成的主要内容、具体实施步骤和实验结果。纸张不够可以自行添加。)一实验内容:ERDAS遥感图像监督分类。

1、定义分类模板

第一步:显示要进行分类的图像

第二步:打开摸板编辑器并调整显示字段

分类模板编辑器

第三步:获取分类模板信息

指导学生掌握四中获取分类模板信息方法中的两种。

第四步:保存分类模板

2、评价分类模板

介绍报警评价、可能性矩阵、直方图三种分类模板评价方法。要求学生重点掌

3、执行监督分类

在监督分类中,用于分类决策的规则是多层次的,如对非参数模板有特征空然法、最小距离法等。但要注意对应用范围,如非参数模板只能应用于非参数型

另外,使用非参数型模板,还要确定叠加规则和未分类规则。

监督分类对话框4. 实验结果如下:

二实验内容:ERDAS遥感图像非监督分类。

1、分类过程(Classification Procedure)

第一步:调出非监督分类对话框

指导学生掌握两种方法。

方法一:DA TA PRETA TION→UNSUPERVISED CLASSIFICA TION.

方法二:Classifier图标→classification→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第二步:进行监督分类

调出: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对话框(图6-1),逐项填写。

注意问题:实际工作中常将分类数目取为最终分类数目的两倍;收敛域值是指两比。

图6-1 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对话框2、分类评价(Evaluate Classification)

第一步:显示原图像与分类图像

学会在同一个窗口中,同时打开两个图像.

第二步:打开分类图像属性表并调整字段显示顺序

图象属性编辑器

Column Properties对话框第三步:给各个类别赋相应的颜色

第四步:不透明度设置

Fomula对话框

第五步:确定类别的专题意义及其准确程度

第六步:标注类别的名称和相应的颜色

重复以上4、5、6三步直到对所有类别都进行了分析与处理。注意,在进行分类选择多个类别同时进行。

三、实验小结

1、实验中出现过的问题(或错误)、原因分析

(1)出现过的问题:最后结果与实际结果不太符合,匹配。

实验结果存在较大误差,

(2)原因分析:对于实验过程步骤不清楚和实验结果误差,没有精确计算。

在实验过程中对于实验步骤的不确定,和对实验要求不够精确,使实验结果偏差太多。

2、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问题

对于实验能够成功,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实验步骤,和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熟悉。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3、本实验改进措施:

(1)实验前,先熟悉掌握实验步骤,准确知道每一个实验步骤。

(2 ) 实验中,对于实验步骤仔细认真,细心操作。

(3)实验后,若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则进行重复试验,直至追求更精确的实验结果。

4、对实验自我评价:

由于在实验前没有准确掌握每一个实验步骤,在试验中出现了严重错误及偏差,在一次次实验后终于误差减小。在实验之余,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结合起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进一步掌握关于遥感图像的分类——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的知识。

指导教师评语及得分:

得分:签名:年月日

遥感实验报告

1.利用Mapgis进行图像校正 1.1实验目的 了解MAPGIS土地利用数据建库对数据的基本要求。掌握图像校正---DRG生产的具体操作步骤。 1.2实验基本要求 将两幅1/万影像数据k50g092035、k50g092036,进行图象校正。 1.3实验内容 DRG生产的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mapgis主菜单,选择图像处理\图象分析模块。 2.文件转换:打开文件\数据输入,将两幅tif图像转换成msi(mapgis图象格式)文件类型。 选择“转换数据类型”为“TIF文件”,点“添加目录”选择影象所在目录,点“转换”。 3. 选择文件\打开影象,打开转换好的msi文件k50g092035.msi,再选择镶嵌融合\DRG生产\图幅生成控制点,点“输入图幅信息”。 4.输入图幅号信息,输入图幅号 k50 g092035,系统会利用此图幅号自动生成图幅的理论坐标。 图1.1 图幅生成控制点 5.定位内图廓点,建立理论坐标和图象坐标的对应关系。 利用放大、缩小、移动等基本操作在图像上确定四个内图廓点的位置。以定位左上角的内图廓点为例:利用放大,缩小,移动等操作找到左上角的内图廓点的精确位置后,点击上图对话框中的左上角按钮,然后再点击图像上左上角的内图廓点即完成该点的设置。完成参数设置和内图廓点信息的输入后,点击生成GCP,将自动计算出控制点的理论坐标,并根据理论坐标反算出控制点的图像坐标。 6.顺序修改控制点。 选取镶嵌融合\DRG生产\顺序修改控制点,则弹出控制点修改窗口,如下图所示:

图1.2 控制点修改窗口 7.逐格网校正 选取镶嵌融合\DRG生产\逐格网校正,弹出文件保存对话框,输入结果影像文件名为“K50 G 092035”,点“保存”。出于精度考虑,可以将“输出分辨率” 设置为“300”DPI。 8.DRG生产完毕。为了以后线文件要与内图框闭合成区,接着生成单线内图框。 生成单线内图框的方法如下: 1)选择镶嵌融合\ 打开参照文件\自动生成图框 2)输入图幅号,选择北京54坐标系.采用大地坐标系 3)选择单线内框.椭球参数选择北京54图框文件名保存为2035.WL,保存路径如下图如示,点“确定”即可完成。 图1.3 1:1万图框 用同样的方法校正另一幅影像k50g092036,将校正后的文件保存为k50 g 092036,同时生成对应的内图框文件2036.wl,保存在实习数据\单线内图框\。

(完整版)ERDAS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ERDAS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地信111 姓名:杨登贤 学号:2011011506 2013/12/20 ERDAS实验报告

一.设置一张三维图。 (3) 1.底图与三维图 (3) 2.参数设置 (5) (1)三维显示参数 (5) (2)三维视窗信息参数 (6) (3)太阳光源参数 (6) (4)显示详细程度 (6) (5)观测位置参数 (7) 二.(几何纠正几何畸变图像处理):几何纠正结果图。 (7) (2)选择合适的坐标变换函数(即几何校正数学模型) (8) (3)数据控制点采集表 (9) (4)多项式模型参数 (9) (5)图像重采样参数 (10) (6)结果图 (10) 三.(数据输入\ 输出):镶嵌图(根据不同条件做出不同的几张)。 (11) 1.图像色彩校正设置 (12) 四.(图像增强处理):傅里叶高通/低通滤波图或效果图空间增强效果图。 (13) 1.空间增强卷积处理 (13) (1)原图像 (13) (2)卷积增强设置参数 (13) (3)卷积增强处理图像 (14) 2.傅里叶变换 (14) (1)快速傅里叶变换设置参数 (14) (2)低通滤波 (15) (3)高通滤波 (16) 五.光谱增强。 (18) 1.主成分变换 (18) (1)参数设置 (18) (2)处理图像 (19) 2.缨帽变换 (19) (1)参数设置 (19) (2)处理图像 (20) 3.指数计算 (20) (1)参数设置 (20) (2)处理图像 (21) 4.真彩色变换 (21) (1)参数设置 (21) (2)处理图像 (22) 六.(非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结果图分类后处理结果图去除分析结果图。 (23) 1.参数设置 (23) 2.非监督分类结果图 (24) 3.分类后处理结果图 (25)

遥感实验报告

遥感原理与应用 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学院:专业: 年月日 实验一: erdas视窗的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 初步了解目前主流的遥感图象处理软件erdas的主要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掌握几个视窗操作模块的功能和操作技能,为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等后续实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步骤 打开imagine 视窗 启动数据预处理模块 启动图像解译模块 启动图像分类模块 imagine视窗 1.数据预处理(data dataprep) 2.图像解译(image interpreter) 主成份变换 色彩变换 3.图像分类(image classification) 非监督分类 4. 空间建模(spatial modeler) 模型制作工具 三、实验小结 通过本次试验初步了解遥感图象处理软件erdas的主要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基本掌握了几个视窗操作模块的功能和用途。为后续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实验二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 掌握遥感图像的纠正过程 二、实验原理 校正遥感图像成像过程中所造成的各种几何畸变称为几何校正。几何校正就是将图像数据投影到平面上,使其符合地图投影系统的过程。而将地图投影系统赋予图像数据的过程,称为地理参考(geo-referencing)。由于所有地图投影系统都遵循一定的地图坐标系统,因此几何校正的过程包含了地理参考过程。 几何校正包括几何粗校正和几何精校正。地面接收站在提供给用户资料前,已按常规处理方案与图像同时接收到的有关运行姿态、传感器性能指标、大气状态、太阳高度角对该幅图像几何畸变进行了几何粗校正。利用地面控制点进行的几何校正称为几何精校正。一般地面站提供的遥感图像数据都经过几何粗校正,因此这里主要进行一种通用的精校正方法的实验。该方法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构建一个模拟几何畸变的数学模型,以建立原始畸变图像空间与标准图像空间的某种对应关系,实现不同图像空间中像元位置的变换;第二步是利用这种对应关系把原始畸变图像空间中全部像素变换到标准图像空间中的对应位置上,完成标准图像空间中每一像元亮度值的计算。 三、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的数据,对两张图片进行几何纠正 四、实验流程

遥感实验报告七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 实验报告(七)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任课教师

实验七:图像分类 一、实验目的 理解计算机图像分类的基本原理 掌握数字图像非监督分类以及监督分类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理解两种分类方法的区别 二、实验材料 Landsat遥感影像1幅 ERDAS IMAGINE9.2遥感图像处理软件 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非监督分类 (1)启动非监督分类模块:在ERDAS面板工具中选择DA TAPrep-Unsupervisd Classification命令,打开非监督分类对话框或是在ERDAS面板工具中选择 Classifier-Classification-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打开非监督分类对话框(2)选择图像处理文件和输出文件,设置被分类的图像和分类结果,并选择生成分类模块文件产生一个模版文件。 (3)这里Number of Classes定为14,Maximum Iterations定为7如下图所示 (4)点击OK按钮,执行非监督分类,打开原图与结果图:

分类评价: (1) 打开原始图像和分类后的图像:点击ERDAS-Viewer 面板,先后打开原始图像和分 类后的图像,在打开分类结果图像时,在Raster Option 选项卡中取消选中的Clear Display 复选框,保证两幅图叠加显示 (2) 设置各类别的颜色:单击Raster-Tool ,打开Raster 工具面板,选择Raster-Attributes , 打开Raster Attribute Editor 对话框 (3) 调整字段显示顺序,在Raster Attribute Editor 窗口,选择Edit 菜单-Column Properties 命令,打开Column Propertis 对话框,在Columns 列表中选择字段,通过Up 、Down 、Top 、Bottom 按钮调整其在属性表的显示顺序 (4) 同上,在Raster Attribute Editor 对话框中单击某一类别的Color 字段,在弹出的As Is 中选择合适的颜色 (5) 确定类别精度并标注类别:在Raster Attribute Editor 对话框中点击Opacity 字段名, 进入编辑状态,依据需要输入0(透明)或1(不透明)。通过在Utility 菜单下设置分类结果在原始图像背景上闪烁(Flick )、卷帘显示(Swipe )、或混合显示(Blend ),

遥感图像实验报告

遥感图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目前主流的遥感图象处理软件ERDAS的主要功能模块。 2、掌握Landsat ETM遥感影像数据,数据获取手段.掌握遥感分类的方法, 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植被变化分析,以及利用遥感软件建模的方法。 3、加深对遥感理论知识理解,掌握遥感处理技术平台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遥感图像的分类 2、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植被变化分析 3、遥感空间建模技术 三.实验部分 1.遥感图像的分类 (1)类别定义:根据分类目的、影像数据自身的特征和分类区收集的信息确定分类系统; (2)特征判别:对影像进行特征判断,评价图像质量,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影像增强等预处理; (3)样本选择:为了建立分类函数,需要对每一类别选取一定数目的样本;(4)分类器选择:根据分类的复杂度、精度需求等确定哪一种分类器; (5)影像分类:利用选择的分类器对影像数据进行分类,有的时候还需要进行分类后处理;分类图如下:

图1.1 1992年土地利用图 图1.2 2001年土地利用图

(6)结果验证:对分类结果进行评价,确定分类的精度和可靠性。 图1.3 1992年精度图 图1.4 2002年精度图 2.土地利用变化 2.1 两年土地利用相重合区域 (1)在两年的遥感影像中选择相同的区域。 Subset(x:568121~684371,y:3427359~3288369),过程如下:

图2.1 截图过程图 图2.2.2 截图过程图

(2)土地利用专题地图如下: 图2.2.3 1992年专题地图 图2.2.4 2001年土地利用图

综合遥感实验报告

本科学生实验报告 姓名周文娜学号094130090 专业_地理科学_班级 B 实验课程名称遥感导论 实验名称遥感图像分类---监督分类,非监 督分类 指导教师及职称胡文英 开课学期2011 _至__2011 学年_下学期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编印

一、实验准备 实验名称:遥感图像分类---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 实验时间:2011年6月10日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理解计算机图像分类的基本原理以及监督分类的过程,达到能熟练地对遥感图像进行监督分类的目的。 (2)进一步理解计算机图像分类的基本原理以及监督分类的过程,达到能熟练地对遥感图像进行监督分类的目的,同时深刻理解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区别。 2、实验相关设备: 计算机一台,及ERDAS软件 3、实验理论依据或知识背景: (1)监督分类的概念: 首先需要从研究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训练场地作为样本。根据已知训练区提供的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如像素亮度均值、差等),建立判别函数,据此对样本像元进行分类,依据样本类别的特征来识别非样本像元的归属类别。 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区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2)非监督分类的概念: 非监督分类的前提是假定遥感影像上的同类物体在同样条件下具有相同的光谱信息特征。非监督分类方法不必对影像地物获取先验知识,仅依靠影像上不同类地物光谱信息(或纹理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再统计特征的差别来达到分类的目的,最后对巳分出的各个类别的实际属性进行确认。 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根本区别点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监督分类根据训练场提供的样本选择特征参数,建立判别函数,对待分类点进行分类。因此,训练场地选择是监督分类的关键。由于训练场地要求有代表性, 训练样本的选择要考虑到地物光谱特征,样本数目要能满足分类的要求,有时这些还不易做到, 这是监督分类不足之处。

遥感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一) [实验名称]ENVI窗口的基本作 [实验目的与内容] 实验目的 熟悉ENVI软件的窗口操作方法,掌握影像信息、像元信息浏览方法,影像上距离和面积量算方法。 实验内容 1、熟悉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的窗口基本操作。 2、查看影像信息和像元信息。 3、距离测量与面积测量。 [实验数据处理及成果]

1、哈尔滨市TM影像成像的 时间 2013年7月19日、分辨率 30m , 各波段的波长。 2、哈尔滨市TM影像使用的 投影类型 UTM 、投影分带北 51区。 3、哈尔滨市TM影像使用的坐标系, 图像左上角的公里网坐标 9819 8092 、 地理坐标经度125.4941 纬度47.0930 。 4、测量狗岛的周长9602.445 m 面积3613050 m2。 [体会及建议] 通过本次试验熟悉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的窗口基本操作。了解了ENVI 的功能。加深了对遥感原理的认识。学会了初步实验的能力。为以后学习打下了基础。 [实验成绩]

实验报告(实验二) [实验名称] 遥感影像地理坐标定位和配准 [实验目的与内容] 实验目的 熟悉在ENVI中对影像进行地理校正,添加地理坐标,以及如何使用ENVI 进行影像到影像的配准和影像到地图的校正。掌握使用ENVI生成影像地图的步骤,学会利用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进行HSV融合的步骤。 实验内容 本实验主要涉及遥感图像处理中影像校正、配准功能,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这类处理的理论原理。 [实验数据处理及成果] 用SPOT校正TM数据,附操作过程截图和校正后TM影像图片

[体会及建议] 通过本次试验熟悉在ENVI中对影像进行地理校正,添加地理坐标,以及如何使用ENVI进行影像到影像的配准和影像到地图的校正。在实验过程中移动光标,查看坐标值,要小心谨慎注意地图坐标和经纬度之间的关系。以免出现错误。 [实验成绩]

遥感ENVI实验报告

目录 前言 (3)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容 (3) 三、实验时间 (3) 四、组织人员 (3) 1.专题概述 (4) 2. 处理流程介绍 (4) 2.1图像获取 (4) 2.2数据读取和定标 (4) 2.3图像配准 (5) 2.4大气校正 (5) 2.5反演模型构建及模型应用 (5) 2.6植被变化 (6) 3.详细处理过程 (7) 3.1数据预处理 (7) 3.1.1安装环境小卫星数据处理补丁 (7) 3.1.2数据处理和定标 (7) 3.1.3工程区裁剪 (9) 3.1.4图像配准 (14) 3.1.5大气校正 (17) 3.1.6裁剪浑善达克区 (23) 3.2植被覆盖度反演 (27) 3.2.1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 (27) 3.2.2计算植被覆盖度 (28) 3.3植被变化监测 (29)

3.3.1植被覆盖区提取 (29) 3.3.2植被变化检测 (31) 3.4成果后期处理与应用 (32) 3.4.1植被变化区域图的背景值处理 (32) 3.4.2植被变化区域制图 (33) 实验心得 (36)

前言 一、实验目的 1、掌握ENVI软件的基本操作。 2、掌握卫星影像的预处理的基本流程。 3、通过实习,学会自己去处理一些问题。 4、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技能,并培养学生勇于 动手、勤于动手、热爱本专业的思想。 5、深刻地理解和巩固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基本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 提高综合观 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容 1、了解ENVI的基本操作。 2、实现影像图像的几何校正、融合、镶嵌及剪裁。 3、掌握ENVI对影像信息的提取 4、了解ENVI的一些应用分析

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实验报告

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和内容 实验目的: (1)复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对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掌握这些校正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遥感图像辐射校正的意义; (2)实际学习对遥感图像进行绝对大气校正、相对大气校正的FLAASH和黑暗像元法; 实验内容: (1)绝对大气校正 将遥感图像的DN值转换为地表反射率、地表辐射率、地表温度等的方法。本次实验通过FLAASH法进行绝对大气纠正。 (2)相对大气校正 校正后得到的图像,相同的DN值表示相同的地物反射率,其结果不考虑地物的实际反射率。本次实验通过黑暗像元法进行相对大气纠正。 2. 图像处理方法和流程 A.绝对大气校正 1、加载影像,打开ENVI,file>>open image file,打开L71120038_03820030128_MTL.txt

2、辐射定标 FLAASH模块需要输入的是经过辐射定标后的BIL/BIP文件,ENVI >> basic tools >>preprocessing > >calibration utilities >> Landsat calibration 3、格式转换 上述计算得到的存储方式为BSQ,FLAASH大气校正对于波段存储的要求

为BIL/BIP格式,ENVI >> basic tools>> convert data (BSQ ,BIL ,BIP) 4、FLAASH大气校正 (1)ENVI>>basic tools>>preprocessing>>calibration utilities>> FLAASH,选择需要校正的数据。选用第二种,设置Single scale factor:10。 (2)设置输入与输出文件 ①进入地理空间数据云,查询影像参数。点击数据资源—LANDSAT系列数据

遥感图像的分类实验报告

精心整理 一、实验名称 遥感图像的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 二、实验目的 理解遥感图像监督分类及非监督分类的原理;掌握用ENVI对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方法,初步掌握图像分类后的相关操作;了解整个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三、 四、 五、 1. 1.1打开并显示影像文件,选择合适的波段组合加载影像 打开并显示TM影像文件,从ENVI 主菜单中,选择File →Open Image File选择影像,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地物以及方便训练样本的选取,选择5、4、3波段进行相关操作,点击Load Band 在主窗口加载影像。 1.2使用感兴趣区(ROI)工具来选择训练样区 1)主影像窗口菜单栏中,选择 Overlay >Region of Interest。出现ROI Tool对话框, 2)根据不同的地物光谱特征,在图像上画出包含该类地物的若干多边形区域,建立相应的感兴趣区域,输入对应的地物名称,更改感兴趣区对应的显示色彩。

由于该地区为山西省北部,地物相对单一,故分为以下几类:裸地、草地、灌木林、农田、水体、人类活动区、云层,阴影。 1.3选择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1)主菜单中,选择Classification>Supervised,在对应的选项菜单中选择分类方法,对影像进行分类。 以最小距离法(Minimum Distance)为例进行说明。选择Minimum Distance选项,出现Classification Input File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选择待分类图像。 2)在出现的Minimum Distance Parameters对话框中,select Ttems选择训练样本,定义相关参数,选择 点击 2. 1 2 3. 。 1 选择Mode :polygon delete from class将错误点剔除。 2)主菜单classification->Post classification->sieve classes打开sieve parameters对话框,选择训练样本,及最小剔除像素,选择输出位置,完成操作。图为采用八联通域将像素小于5的点删除。 3.3混淆矩阵精度验证 1)选取验证样本,与监督分类操作类似,选择不同的感兴趣区域,保存ROI,作为选择训练样本。 2)进行精度验证,主菜单classification->Post classification->Using Ground Truth ROI,选择分类图像。

遥感实验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遥感原理与应用 开课实验室测量与空间信息处理实验室 学院2013 年级测绘工程专业1班学生姓名文洋 学号631301040126 开课时间2015 至2016 学年第 1 学期

目录 实验一ENVI 视窗的基本操作 (2) 实验二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 (4) 实验三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 (8) 实验四遥感图像的变换 (12) 实验五遥感信息的融合 (15) 实验六遥感图像分类--- 监督分类 (17)

实验七遥感图像分类--- 非监督分类 (19) 实验八遥感图像分类后处理 (22) 实验一ENVI 视窗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初步了解目前主流的遥感图象处理软件ENVI 的主要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掌握视窗操作模块的功能和操作技能,为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等后续实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容 视窗功能介绍;文件菜单操作;显示数据;裁剪数据;合并波段 三、实验步骤 1、首先打开ENVI4.7软件,看见的只有菜单栏,如图所示: 2、打开每个下拉菜单浏览其下拉栏中都有哪些功能,比如:我们如果需要打开遥

感文件,则可以选择File下的打开功能open image file,打开遥感图像如下图: 裁剪数据打开basic tools的resize data功能,如果需要对图像进行一系列处理,可以利用Transform,Classification等功能进行操作,在后续实验中我们也会用到其中的一些功能进行图像的一系列操作,到时候在详细叙述。 3、再熟悉了ENVI4.7的一些基本知识后我们可以简单地操作下,比如对一组数据分别用Gray Scale和Load RGB导入,看看两幅图的区别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四、实验结果分析 在这次的实验中,我们简单的熟悉了下ENVI4.7的一些功能,发现它是可以对遥感图像进行图像几何纠正,直方图均衡,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等一系列操作,为我们后续利用软件对遥感图像处理打下了基础。

遥感ENVI实验报告

遥感ENVI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 班级: 专业: 2016年10月14日 实验一:ENVI软件认识与操作基础

一,实验内容 1,学习如何将多波段遥感图像进行波段组合; 2,掌握在ENVI系统中显示单波段和多波段遥感图像的方法。 二, ENVI5.1简介 自ENVI5.0版本开始,ENVI采用了全新的软件界面,从整体上增强了用户体验,ENVI5.1延续了ENVI5的界面风格,对图标做了更现代化的设计。启动ENVI5.1,如下图所示,包括菜单项、工具栏、图层管理、工具箱、状态栏几个部分组成。 图1.1 ENVI软件界面 为了方便老用户的使用,ENVI 5.1 还保留了经典的菜单+三视窗的操作界面,也就是在安装ENVI5.1 时候,自动会把 ENVI Classic 版本安装。其实 ENVI Classic 就是一个完整的 ENVI4.8 或更早期的版本。习惯这种界面风格的用户,可以选择使用 ENVI Classic 界面操作。 图1.2 经典ENVI操作界面 三, ENVI安装目录结构 一般情况下ENVI 5.1安装在Exelis文件夹下,完全版本包括IDL、License等文件夹。ENVI5.1的所有文件及文件夹保存在HOME\Program Files\Exelis\ENVI51下。

四, ENVI数据输入 4.1 常见数据的打开 在ENVI5.1中,使用File –> Open菜单打开ENVI 图像文件或其它已知格式的二进制图像文件。ENVI 自动地识别和读取下列类型的文件:

······· 4.2 特定数据的打开 虽然上述的Open 功能可以打开大多数文件类型,但对于特定的已知文件类型,我们需要打开图像文件外,还需要打开图像文件附带的其他文件,比如RPC文件等。 使用File > Open AS 菜单,ENVI 能够读取一些标准文件类型的若干格式,包括精选的遥感格式、军事格式、数字高程模型格式、图像处理软件格式及通用图像格式。ENVI 从内部头文件读取必要的参数,因此不必在Header Information对话框中输入任何信息。 如下为打开一个多波段Landsat Fast格式的过程: (1)选择主菜单>File > Open AS>Landsat >FAST (2)对于Fast TM 格式数据,选择header.dat文件。 对于Landsat 7 FAST 全色波段数据,选择.hpn头文件。 对于VNIR/SWIR Landsat 7 FAST 数据6个波段,选择.hrf头文件。 对于Landsat 7 FAST 热红外波段,选择.htm 头文件。 (3)点击Open打开。ENVI同时自动从头文件中读取包括:gains 和bias,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成像时间等信息。对于普通的单波段二进制文件,用Open As方式找不到对应选项,可以在Toolbox选择/Raster Management/Edit ENVI Header。或者直接选择File > Open打开普通二进制文件。

遥感实验报告

林业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一、ERDAS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初步了解目前主流的遥感图象处理软件ERDAS的主要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掌握视窗操作模块的功能和操作技能,为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等后续实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步骤: 1.打开程序。 2.打开遥感实习数据中的lanier.img 3.对图像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 ○1光标查询 ○2量测

○3数据叠加显示。同时打开两个图像,在Select Layer To Add对话框中点击Clear Display。 4、显示菜单操作 掌握文件显示顺序;显示比例;显示变换操作等。 5、矢量菜单操作 矢量文件的生成与编辑: 第一步:打开图像文件 第二步:创建图形文件 第三步:绘制图形要素 第四步:保存矢量文件 三、实验感受 在做实验时,一定要在笔记本上对老师讲解的实验流程做记录。否则,当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时会很吃力。因为实验指导书上有的步骤看不懂,而且软件版本不同,各个图标的位置有所改变,无法完全按照指导书进行实验。 就本实验来说,这都是一些最基本的操作,但由于第一次接触这个软件,就连这些最

基本的操作都做了很长时间才变得熟练了。 实验二、数据输入 一:实验目的: 熟悉并熟练应用该软件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 1.单波段数据输入 2.多波段数据组合 三:实验步骤: 1)单波段数据输入 1.点击工具图标Import, 弹出一个对话框,对其设置参数如下: Type:Generic Binary Media: File Input File: band3.dat Output File: 根据自己起名字。 2. 出现Import Generic Binary Data 对话框,设置参数如下: Data Format: BSQ #Rows:1101 #Cols:1474 点击OK,就完成了一个单波段的输入。最后出现的图像是一个灰度图像。 2)ERDAS图标面板菜单条单击main菜单,点击image,打开layer selection and stacking 对话框或在ERDAS图标面板工具条单击interpreter图标,选择utilities\layer stack 命令,打开layer selection and stacking窗口。 1、用添加按钮添加一个单波段文件,如band3.img。 2、用同样的方式添加另一个单波段文件,如band2.img。 3、如要继续添加其它波段,重复上述步骤。 4、将data type的output选项处设置为unsigned 8 bit。 5、output option处选择union(组合)单选按钮。 6、在output file 写上自己的命名并选择将保存的磁盘。 7、单击ok按钮,就完成了波段的组合操作。 三、实验感受 本实验主要目的是学会波段输入即不同波段的图层输入。这里需要关注layer后面的数字就是图层数。

遥感影像分类实验报告

面向对象分类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一、实验目的 面向对象法模拟人类大脑认知过程,将图像分割为不同均质的对象,充分利用对象所包含的信息,将知识库转换为规则特征,从而提取影像信息。因为分析的是对象而不是像元,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对象丰富的语义信息,结合各种地学概念,如面积、距离、光谱、尺度、纹理等进行分析。 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析方法与传统的面向像元的影像分析方法不同。首先我们要用一定方法对遥感影像进行分割,在提取分割单元(图像分割后所得到的内部属性相对一致或均质程度较高的图像区域)的各种特征后,在特征空间中进行对象识别和标识,从而最终完成信息的分类与提取。 二、实验意义 1、使用eCognition进行面向对象的影像分类的流程; 2、体会面向对象思想的内涵,学会将大脑认知过程转变为机器语言; 三、实验内容 3.1、影像的预处理 利用ERDAS软件将所给的全色影像和多光谱遥感影像进行融合,达到既满足高空间分辨率,又保留光谱信息。Image interperter-> spatial enhancement-> resolution merge.输入融合前的两幅影像,完成影像的预处理过程。 图 1 图像融合步骤

图 2 融合后的图像 3.2、使用eCongition 创建工程 a、使用规则集模式创建工程 图 3 模式选择 b、file->new projection ,打开Create Project和Import Image Layers两个

对话框,将上面的实验数据导入。(注意,数据以及工程文件保存路径不要有中文) 图 4 导入数据 c、选择数据修改波段名称,并设置Nodata选项。

《遥感技术》实验报告

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遥感技术实验报告 (适用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专业班级: *********** 学生: ******* 学生学号: *********** 指导教师: ****** 实验成绩: ***年***月

实验一、遥感图像认知与输入/输出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要求 1.了解遥感卫星数字影像的差异。 2.掌握查看遥感影像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的基本视窗操作及各个图标面板的功能。 4.了解遥感图像的格式,学习将不同格式的遥感图像转换为ERDASimg格式,以及将ERDASimg 格式转换为多种指定的格式图像。 5.学习如何输入单波段数据以及如何将多波段遥感图像进行波段组合。 6.掌握在ERDAS系统中显示单波段和多波段遥感图像的方法。 二、实验容 1.遥感图像文件的信息查询。 2.空间分辨率。 3.遥感影像纹理结构认知。 4.色调信息认知。 5.遥感影像特征空间分析。 6.矢量化。 7.遥感图像的格式。 8.数据输入/输出。 9.波段组合。 10.遥感图像显示。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简述矢量功能在ERDAS中的意义。 矢量功能可以将栅格数据转化为矢量数据。矢量数据有很多优点:1.矢量数据由简单的几何图元组成,表示紧凑,所占存储空间小。2.矢量图像易于进行编辑。3.用矢量表示的对象易于缩放或压缩,且不会降低其在计算机中的显示质量。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简述不同传感器的卫星影像的特点和目视效果。 SPOT卫星最大的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10m,并且SPOT卫星的传感器带有可以定向的发射镜,使仪器具有偏离天底点(倾斜)观察的能力,可获得垂直和倾斜的图像。因而其重复观察能力由26天提高到1~5天,并在不同的轨道扫面重叠产生立体像对,可以提供立体观测地面、描绘等高线,进行立体绘图的和立体显示的可能性。 CBRES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近极地轨道,轨道高度是778km,卫星的重访周期是26天,其携带的传感器的最高空间分辨率是19.5m。 IKONOS使用线性阵列技术获得4个波段的4m分辨率多光谱数据和一个波段的1m分辨率的全色数据。其波段分配为:多光谱波段1(蓝色)0.45~0.53μm,波段2(绿色)0.52~0.61μm,波段3(红色)0.64~0.72μm,波段4(近红外)0.77~0.88μm。全色波段为0.45~0.90μm。数据的收集可达2048灰度级,记录为11bit。

遥感上机实验报告

遥 感 实 验 报 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一卫片立体观测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立体镜进行卫片立体观察的方法; 2.亲深体验立体观察卫片; 3.了解立体观察的原理; 4.掌握立体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准备 1.立体镜; 2.立体镜使用说明书; 3.遥感卫星相片。 三、实验理论依据或知识背景 当双眼分别同时观察一对相片时,当双眼分别同时观察一对相片时,存在左右视察的相片会放映到眼睛的视网膜上,睛的视网膜上,构成生理视差,由此便产生了与观察实物时一样的立体视构成生理视差,觉效果。通常这种认为条件下,对立体像对进行观察,觉效果。通常这种认为条件下,对立体像对进行观察,而获取立体感觉为人造立体感觉。 四、实验内容 1、准备立体镜,取出立体镜并正确安装。 取一对卫片像对,找出一对相似性比较高的卫片。 2、分别找出两个卫片的像主点。 3、将像片按左右放置,使影像的重叠部分向内,于眼基线的直线上。移动立体镜,使立 体镜的基线平行于像主点连线:眼基线的直线上,移动立体镜,使立体镜的基线平行于像主点连线。 4、立体镜下移动像片见的距离,在直到观察到相应的像点融合为一体而获得立体感觉, 而且观察时没有不适的感觉:立体感觉,而且观察时没有不适的感觉:当立体像对范围内高差太大时。 5、当立体像对范围内高差太大时,在某一部分不易同时看出山顶及山谷的立体感模型, 需要调整基线长度,才能实现立体感观察:体感模型,需要调整基线长度,才能实现立体感观察。 6、整理好卫片,放好立体镜,清理试验台。 五、实验结果 经过老师的指导,多次调整航片终于观察到了卫片的立体效果。 六、实验总结

遥感envi实验报告

2018年6月11日至6月18日学习进展 教材学习:学习二章 上机实习:上机实验三 编程实习:每天晚上坚持两个小时学习编程 上机实习: 三特征选择和特征提取 一实验数据 二实验内容 1 打开cup95_at.int文件,以193波段进行灰度展示 2 打开usgs_min.sli光谱库,并对其中所有的alunite和kaolinite光谱在两个窗口中分别展示 3 对影像中以下点位光谱采用Spectral Analyst功能进行分析,利用 usgs_min.sli确定其类别 4 将260,613点位光谱与其在光谱库中最接近的光谱在同一窗口中展示 5 将4中光谱按包络线去除效果进行展示 1 打开cup95_at.int文件,以193波段进行灰度展示

2 打开usgs_min.sli光谱库,并对其中所有的alunite和kaolinite光谱在两个窗口中分别展示 打开Spectral Library Viewer,并打开文件usgs_min.sli光谱库,并将所有的alunite和kaolinite光谱在两个窗口中分别展示。 3 对影像中以下点位光谱采用Spectral Analyst功能进行分析,利用 usgs_min.sli确定其类别

高光进行谱地物识别:可以1、从标准波谱库中选择端元,进行物质识别2、从图像上选择某个像素波谱或ROI的平均波谱,进行物质识别(注:识别方法选择波谱角方法),本次对像素波谱进行物质识别。首先,显示对应坐标的像素光谱,在go to中输入坐标,在Display中选择剖面profiles,在打开的光谱曲线面板中找到相应的像素点,查看光谱。 之后将其收集成端元,即在工具箱中找到分类 Classification,endmemberClassification,在打开的面板中选择import,From plot windows,即在打开的窗口设为端元 同时,打开工具箱中的Spectral Analyst分析工具,在打开的光谱分析选择面板中选择usgs_min.sli文件,作为地物分析文件。在打开的Spectral Analyst 面板中,选择(570,590)像元,点击ok即可出现分析结果,选择分值最高的当作该像元地物。

《遥感技术》实验报告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遥感技术实验报告(适用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实验一、ERDAS视窗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初步了解目前主流的遥感图象处理软件ERDAS的主要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掌握视窗操作模块的功能和操作技能,为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等后续实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步骤 1. 图像显示操作 视窗菜单条:File→open→ Raster Layer→Select Layer To Add对话框 2.实用菜单操作 光标查询功能:Utility—Inquire cursor 量测功能:Utility—Measure

数据叠加功能 混合显示工具Utility—Blend 卷帘显示工具Utility—Swipe

闪烁显示工具Utility—Flicker 文件信息操作:Utility—Layer Info

三维图像操作:Utility—Image Drape 3.显示菜单操作 文件显示顺序:View—Arrenge Layers 显示比例:View—Scale 显示变换操作:View-- Rotate/Flip/Stretch 4.矢量菜单操作 打开图像文件:File—open—Vector Layer—Select Layer To Add 创建图形文件:File—New—Vector Layer—Creat a New Vector Layer对话框 绘制图形要素 视窗菜单条:Vector—Enable Editing Vector工具面板--点击place Point图标,在视窗中依据栅格图像绘制点。 --点击Draw Line图标,在视窗中依据栅格图像绘制线。 --点击Creat Polygon图标,在视窗中依据图像绘制面。 保存矢量文件:File—Save Top Layer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简述矢量功能在ERDAS中的意义。

实验二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与镶嵌实验报告

实验二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与镶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熟练操作遥感图像处理的专业软件进行基础图像处理,包括图像几何校正、镶嵌等。 实验内容: 1、熟悉图像几何校正、镶嵌的基本原理; 2、学习图像几何校正具体操作; 3、学习图像镶嵌正具体操作。 本实验的图像几何校正是通过“像图配准”的方式获取地面控制点的方里网坐标的,并对传统的从纸质地形图上量算坐标的方法进行改进,利用Auto CAD或Photoshop等软件从扫描后的电子地形图上直接量算坐标。 实验步骤: 第一步、熟悉图像几何校正、镶嵌的基本原理 第二步、图像几何校正 运行PCI,选择GCPWorks模块,在Source of GCPs选择User Entered Coordinates(用户输入投影坐标系统),点击Accept后,弹出校正模块: 选择第一项加载需要校正的图像(由实验一方法导出的125-42.pix)->点击

Default->Load & Close->得到下图: 选择第二项,选择Other确定投影系统: 注意输入6度带的中央经度与向东平移500公里(500000米):

点击Earth Model确定地球模型: 点击Accept:

选择第三项采集地面控制点。在采集地面控制点之前,利用Photoshop软件打开扫描后的电子地形图。 分别在遥感图像和地形图中找到一个同名点,如下图(可以用放大遥感图)。 然后在地形图中量算出该点的大地坐标,精确到米,X坐标为6位(要去掉2位6度带的带号),Y坐标7位(运用测出)。再将坐标输入到GCP编辑窗口中,并点击Accept as GCP接受为一个控制点。

遥感实验报告

遥感原理与应用 实 验 报 告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年月日

实验一: ERDAS 视窗的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 初步了解目前主流的遥感图象处理软件ERDAS 的主要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掌握几个视窗操作模块的功能和操作技能,为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等后续实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步骤 IMAGINE 视窗 打开IMAGINE 视窗 启动数据预处理模块 启动图像解译模块 启动图像分类模块

1.数据预处理(Data Dataprep ) 2.图像解译(Image Interpreter ) 主成份变换 色彩变换

非监督分类 3.图像分类(Image Classification ) 4. 空间建模(Spatial Modeler ) 三、实验小结 通过本次试验初步了解遥感图象处理软件ERDAS 的主要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基本掌握了几个视窗操作模块的功能和用途。为后续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模型制作工具

实验二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 一、实验目的 掌握遥感图像的纠正过程 二、实验原理 校正遥感图像成像过程中所造成的各种几何畸变称为几何校正。几何校正就是将图像数据投影到平面上,使其符合地图投影系统的过程。而将地图投影系统赋予图像数据的过程,称为地理参考(Geo-referencing)。由于所有地图投影系统都遵循一定的地图坐标系统,因此几何校正的过程包含了地理参考过程。 几何校正包括几何粗校正和几何精校正。地面接收站在提供给用户资料前,已按常规处理方案与图像同时接收到的有关运行姿态、传感器性能指标、大气状态、太阳高度角对该幅图像几何畸变进行了几何粗校正。利用地面控制点进行的几何校正称为几何精校正。一般地面站提供的遥感图像数据都经过几何粗校正,因此这里主要进行一种通用的精校正方法的实验。该方法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构建一个模拟几何畸变的数学模型,以建立原始畸变图像空间与标准图像空间的某种对应关系,实现不同图像空间中像元位置的变换;第二步是利用这种对应关系把原始畸变图像空间中全部像素变换到标准图像空间中的对应位置上,完成标准图像空间中每一像元亮度值的计算。 三、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的数据,对两张图片进行几何纠正 四、实验流程 显示图像模型→调用几何纠正模型→启动控制点工具→采集地面控制点和地面检查点→计算变换参数→灰度重采样→纠正精度评定实验步骤。 几何校正前的图像参考图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