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 美国描写

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 美国描写

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 美国描写
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 美国描写

索绪尔之后,结构主义发展分成了三个主要的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学派。这三个学派都遵循语言符号系统理论,把语言看作语言学研究对象,把言语排除在语言学大门之外,这是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三个学派的研究侧重点不一样,在具体程序操作中,一些细节也有分岐,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布拉格学派

狭义的布拉格学派是指本世纪20年代后半期以来,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以及在学术观点,学术活动上跟这个学会有密切联系的一批语言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广义的布拉格学派则包括参加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等语言学团体,继承布拉格语言学会传统的当代语言学家。

布拉格学派接受了索绪尔的基本理论,承认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但不把语言形式与超语言因素截然分开,重视语言的共时研究,但并不把它与历时研究割裂开来;他们还接受了俄国语言学家库尔德内的功能观,对语言进行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研究,因而自称为结构-功能学派。

布拉格学派(布拉格语言学会)的形成可以追溯到 1926年,V.马泰休斯(1882-1946)领导召开了该学会的第一次会议。布拉格学派实践了一种独特的研究风格,即共时语言学研究。它对语言学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待语言。布拉格学派一度成为影响语言学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源头,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欧洲任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像布拉格语言学会那样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布拉格学派曾影响到美国语言学的每一项重要发展"(Bolinger, 1968)。特别是其音位学说,对共他结构主义学派有很大影响。美国人自己也承认,如果没有特鲁别茨柯依(Trubetzkoy)的音位学,;就不可能有今日美国的音位学,犹如没有欧几里德几何,就不会有今日的现代几何。

布拉格学派在第一届国际语言学会议(海牙,1928)上,第一次把他们的音位学的观点公诸于世,引起很大的反响。该学派集体观点的全面叙述见于他们在第一届国际斯拉夫学会议上所提出的《论纲》。《论纲》强调语言是一种功能体系,评价任何语言现象都应从它所达到的目的,所起的功能着眼。

1、布拉格学派的主要特点

(1)提出语言是多功能的结构体系。《论纲》写得很明确:从功能观点出发,语言是为一定目的服务的表达手段。根据语言行为与超语言现实的关系,语言的功能可区分为交际功能和诗歌功能,前者是针对表达对象而言的,后者是针对表达本身而言的。德国语言学家布勒曾在《布拉格语言学会论丛》第一卷上发表过一篇论文,重申他在20年代提到过的语言三功能说:描述(针对所说的事物或现象而言),表达(从说话者角度出发),召唤(针对交谈的另一方面而言)。雅科布逊以后又根据信息论的模式把三功能说发展成为六功能说:所指(referential)或指示(denotative),表情(emotive),意动(conative),沟通(phatic),元语言(metalinguistic),诗歌(poetic)。

(2)建立了音位学说。反映布拉格派音位观的代表作是特鲁贝茨柯依的《音位学原理》。

在此书中音位体系被定义为能用以区别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音位对立体的综合。此作对世界各国音位学的研究都有很大的影响。以后,雅科布逊又通过实验和对历时音位学的研究,对布拉格语言学会早期的音位理论进行了某些补充和发展。

(3)把音位学的概念,类型学的原则应用于语法研究。雅科布逊、特伦卡、斯卡利奇卡认为语法平面的基本单位是形位(morpheme),形位在一定场合下也会出现中和的现象。形位学上的对立也有偶项特征,但不对称,一个强(有标记项),一个弱(无标记项),可以通

过对语言符号的不对称性来分析语法意义。

(4)提出"语言联盟"的理论。他们认为,邻近地域的语言,由于相互影响,常常获得一些共同的或相似的特征。所以某些语言的共同特征不一定都是来源于语言的亲属关系。

(5)提出了句子的实际切分说。实际切分的主要成分是"表达出发点"和"表述核心",即现在通用的"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

(6)提出要加强对标准语理论,术语和功能语体的研究,以指导整个语言文化工作。

(7)提倡把最新理论运用于从中学开始的语言教学。《论纲》第十章就提出了这一见解。

2、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

马泰休斯(Mathesius)

布拉格学派创始人。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作为该学派创始人和组织者所做的贡献。终身担任布拉格语言学会(The Linguistic

Circle of Prague)会长,组织讨论、安排讲学、主编《布拉格语言学会学报》等。

二、作为语言学家在语言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贡献最为突出的是他提出的语言特征性理论(功能名称学+功能句法学)。其中,他的“功能句法观(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从提出之日起便成为布拉格学派研究的重点,并在年轻一代学者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例如,主位推进(thematic progression)思想和交际动态理论(communicative dynamics)都是在他的功能句法理论基础上形成的。

特鲁别茨柯依(Trubetzkoy)

主要贡献在于他的音位学理论。

接受索绪尔观点,区分语言和言语,认为音位学研究的应该是语言的能指,而不是言语的能指。还从索绪尔那里接受了“系统、差别、对立和价值”等概念并纳入音位学研究中去。他的《音位学原理》(Principles of Phonology)是布拉格学派最重要的论著,它的出版标志着音位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他对音位辨义功能的重视,充分反映了他具有明显的功能主义倾向。尤其是他提出的区别性特征(distinctive feature)这一概念,被认为是“语言学领域中最有意义、最有生命力的概念之一”。

雅克布逊(Jakobson)

布拉格学派奠基人之一。对语言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音位学理论和标记性理论(markedness)的研究上。

在特鲁别茨柯依的音位对立理论基础上发展了音位理论,提出了预示音位对立的方法。同时,还以声学频谱为基础来分析语音,也是语音学和音位学上的一大进展。

雅克布逊的区别性特征是对音位学的重要贡献,在三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创造性:①这些特征旨在揭示音位对比,而不是描写语音特点;②这些特征在本质上都具有偶值性质;③全部特征主要是依据声学特点来规定的。

他还发现,“对立”概念不仅适用于音位,而且适用于词汇和语法研究。他因此提出的标记理论对于后来形成的转换生成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都有影响。

他还创造了“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这个术语用来表明现象科学研究中的结构-功能方法。

他在语言类型学、标记性理论和语言普遍现象等方面提出的看法,至今仍然为语言学界所称道。

3、布拉格学派的贡献

布拉格学派发展了索绪尔和库尔德内的理论。他们的主要贡献是首次系统地阐明了音位学的任务、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它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诸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

音位学中的理论原则、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对语法学、词汇学、语义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布拉格学派的实际切分的理论已得到公认的发展,为话语语言学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分析比较法对类型语言学和语言普遍现象的研究起了推动作用;他们的定量分析法又为数理语言学的形成准备了条件。他们对语言结构的研究是机器翻译产生的重要前提之一。1976年,法国成立了以马丁内为首的国际功能语言学协会,旨在发展布拉格学派的基本思想。

布拉格学派的薄弱环节是语法学(尤其是词法学)。他们未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结构语法学体系。此外,他们的有些概念,如正负对立原则、区别特征、中和论等等,能否绝对化,并推广到语言的所有层次中去,也是仍有争论的问题。

二哥本哈根学派

1、流派简介

所谓哥本哈根学派,又称丹麦学派。代表人物有叶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等。1931年,叶尔姆斯列夫和布龙达尔共同创建了"哥本哈根语言学会",该学会成为当时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中心。1938年创办会刊《语言学学报》,1939年的创刊号布龙达尔发表了他的论文《结构语言学》,遂成为这个学派的纲领。

哥本哈根的前身是丹麦青年学者成立的“音位学研究小组”和“语法研究小组”。1931年,仿照布拉格语言学会的样子,成立了哥本哈根学派,创始人主要有布龙达尔,乌尔达尔和叶尔姆斯列夫。其主要人员中,前两人去世很早,所以叶氏才是这一流派的核心人物。他们的主要纲领性著作有:1943年出版的叶氏的《语言理论导论》,二是1957年出版的乌尔达尔的《语符学纲要(一般理论)》,三是1939年《语言学报》第一卷第一期上的论文《结构语言学》。哥本哈根语言学会有两个刊物,一个是叶尔姆斯列夫和布龙达尔于1939年创办的《语言学学报》,另一个是《哥本哈根语言学会会刊》,会员的有关语符学的论文大都刊载于这两个刊物。哥本哈根学会虽是仿造布拉格语言学会的模式建立的,但他们并没有很强的内聚力,并不经常通力合作或开展集体活动,因为成员内部的理论观点并不一致,每个人坚守自己独立的观点。所以,对叶尔姆斯列夫斯基理论最深刻最透彻地批评,常常来自他们学会内部,这些都使哥本哈根与其他学派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哥本哈根学派的理论叫做“语符学”。20世纪30年代初,叶尔姆斯列夫和乌尔达尔研究和音位学的问题,提出了“音声学”理论,接着又把它发展成为一般性理论。为了强调跟以前的语言学截然不同,他们把自己的理论定名为glossematics(glossa在中是“语言”的意思)。语符学的基本设想由乌尔达尔写成小册子《语符学大纲》,1936年在哥本哈根国际语言学大会上散发。其后不久,乌尔达尔往希腊工作,继续创建理论的任务由叶尔姆斯列夫独自担负。他的论著颇多,代表作是《语言理论基础》(1943),因用丹麦文写成,读者不多。1953年这本书有了英文译本,语符学才为更多的人所注意。

哥本哈根学派是一个纯理论研究学派。这一学派主要研究语言的符号性质,及从符号的角度确定语言在人文事实中的地位,从形式和实体方面来分析语言,给语言的本质以更严密精确的分析,形成一个严密的语符学理论体系。

2、学派代表人物

布龙达尔

布龙达尔是这一学派的先驱,其主要著作有《普通语言学论集》(1934)、《罗曼语和日耳曼语的基质和借用(关于语音和词的历史的研究)》(1948)、《介词理论》(1950)等多种。然而最集中地反映他的结构语言学的思想的,却是刊

载在《语言学学报》创刊号上的那篇篇幅不长的论文《结构语言学》。在这一论文中,他评述了19世纪以来的语言研究状况,并表述了自己的结构主义观点。他首先指出比较语法是“19世纪的女儿”,具有三个明显特征;历史的,实证的,合乎法规的,这种思想对科学实践是很有用处,但理论上有不可克服的困难。所以他认为对任何科学来讲,最重要的是那些经常的、稳定的、相同的东西,任何真正重要的东西的变化都显示出非连续性。另外,布龙达尔还点到“共时”,“语言”和“结构”这三个概念特别重要的意义。共时强调某一语言的统一性,共时性研究就是研究同状态的语言现象。语言是由共时研究而视为同一的语言的统一性。结构强调业已确认统一性和同一性的语言的整体性。这三方面被认为是结构语言学的基础。

乌尔达尔

乌尔达尔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与叶尔姆斯列夫在“音位学研究小组”和“语法研究小组”中一起从事研究,后来在澳胡斯两人建立了更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一种新的语言理论。1935年他们把这种理论叫做“语符学”并宣告他们将共同编写一部《语符学基础》。他们合作了多年,后来由于乌尔达勒长期旅居国外,与叶尔姆斯列夫观点又有分歧,所以未能完成这一合作计划,甚为可惜。但在1957年即乌尔达勒去世那一年将他撰写的《语符学基础》第一部分发表,他所承担的任务是制定作为科学的一般理论的语符学,这一理论应该而且完全有可能将语言理论和科学的一般理论统一起来。这与当时流行的逻辑实证主义的“统一科学”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乌尔达勒认为统一一切科学的基础是语言学而不是其它科学。因此,其《语符学基础》的主要内容是论证运用精密科学的方法研究人文科学的可能性问题,他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探索统一科学和质的科学的基础。乌尔达尔将计量科学的研究方法导入语言学领域,必将大大提高语言学的科学水平。他进而指出要想引进精密科学的方法,使量的科学和质的科学接合起来,唯一的方法是在语言学之类人文科学中,排除对象的物质方面,采用纯功能的关系来表达对象。乌尔达勒企图运用精密科学的方法研究人文科学是无可厚非的,尤其是近来数理语言学等边缘科学以及机器翻译等应用语言学的快速发展,更证明这一方向的合理性。但是,他已经走得太远,为了追求形式的彻底,要完全抛弃“物质”,脱离了索绪尔的系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未必行得通,遭到人们的质疑。

叶尔姆斯列夫

叶尔姆斯列夫是哥本哈根学派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一生论著宏富。主要有:《普通语法学原理》(1982),《格的范畴》(两卷本,1935,1937),《语言理论导论》(1943),《语言学》(1963),以及一系列论述语符学原理的重要论文,如《论语素的一种理论》(1938)《支配关系的概念》(1939)《语言和言语》(1934)《语言中的结构分析法》(1948)《语言行为的层次》(1954)等等。前面我们已讲到在澳胡斯时他准备与乌尔达尔合作构筑语言新理论,后来虽未能完成这一任务,但还是在其所著的《语言理论导论》里全面论述了语符学理论的原则。

他的主要学术业绩在于“语符学”,语符学就是从语言的形式来研究语言,排除语言的实体。叶尔姆斯列夫认为,以前的历史语言学研究注重的不是语言本身,而是那些虽然跟语言有某种联系,但位于语言之外的现象。因为历史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历史和亲属关系及起源的,是从生理学、物理学、心理学、逻辑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方面的现象来研究语言。那什么是语言的本体呢?他认为就是符号,这种符号是单就索绪尔德“能指”而言,即语言的形式。语符学就是专门研究语言的能指系统的。

叶尔姆斯列夫批评传统语言学缺少统一的科学研究原则,因为它所研究的是语言的生理、心理、逻辑、社会、历史等方面的表现,而不是语言本身。他同意索绪尔关于“语言是形式,

不是实质”,“语言是价值的系统”的论断。他主张把语言从物理方面的声音和心理方面的语义抽象出来,并且摆脱语言对社会的依存性和语言历史演变的因素,以便集中研究语言的内在结构。他的方法论的基础是R.卡纳普的符号逻辑。他要建立“语言的代数”,用一套形式的定义来描写语言。

3、学派的主要功绩和存在的问题

哥本哈根学派的语符学十分抽象,方法上多主观成分。50年代初有人用它来分析和,并不成功。但是,这种理论尽管很少实际应用,却代表着人文科学和精密科学相结合的趋势,而且它把好些学者的想法综合为统一的、一贯的理论,这就使得哥本哈根学派成为当代语言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首先,这一学派发展了索绪尔的思想,使这一理论具体化了。比如索绪尔把语言分为能指和所指,而叶尔姆斯列夫提出两个平面四个方面,就发展了索绪尔的理论。其次,这一学派特别注重语言的可计算和可度量的方面,把语言学和数理逻辑联系起来,而这以后形成了欧美语言学的主要倾向。最后,这一学派强调以语言单位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强调研究的精确化。正是有了结构主义的方法以后,语言学才脱离了直觉的与个人的论断,使语言学成为相对独立的精确的学科。

但是,这一学派也同样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对实体的绝对排斥,使语言研究失去了立足点。(2)过分强调抽象、概括,使语符学的理论很少有实际使用价值。(3)这一理论缺乏使用价值,还跟该派过于夸大他们的理论的适用范围有关。

三、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美国结构主义学派)

1.美国描写语言学简介

美国描写语言学独立地诞生于20世纪的美国,以鲍阿斯(Boas)为代表,对美洲的本土语言——印第安语系诸语言进行调查和研究,因其彻底摆脱欧洲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传统,完全以描写的方法对所调查的语言进行整理,将语言的结构系统清楚地呈现出来,不讲

语言的历史渊源和系属关系,所以称为描写语言学。

美国描写语言学的三个时期:第一时期:鲍阿斯—萨丕尔时期,1911年出版的以鲍阿斯为首的美国学者集体编写的《美洲印第安语言手册》,标志着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开始;第二时期:布龙菲尔德时期,1924年在鲍阿斯、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等人的创议下成立了“美国语言学会”,该学会可以看成是美国描写语言学的摇篮。1933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出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和方法。第三时期:后布龙菲尔德时期。布龙菲尔德之后,美国描写语言学进入后布龙菲尔德时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海里斯和霍凯特,他们也进行了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美国描写主义产生的基础和社会背景:

1)人类学家对北美土著语言的调查;在美国,最早对语言学产生兴趣的是人类学家,当时他们发现,印第安人的土著语言在迅速灭亡,应该动员一切学者把这些语言在灭亡之前记录下来。而新大陆的语言之多,差异之大在其他地区是罕见的。因此,美国语言学家们就提出了新的语言分析方法。

2)传教士的培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许多在国外有传教团的新教派别在亚利桑那州建立了暑期语言学讲习所,培训传教士。因为他们要对当地人民传教,就必须懂得其土著语言,要具有调查生疏语言的严格训练和一套方法,才能把土著语言记录下来,并创造文字形式把《圣经》译成土著语言。从哥伦比亚到新几内亚,到1971年这些传教士们已经调查了五百多种语言了。不管其最初的宗教目的如何,这些受过训练的传教士中有很多人后来都成了重要的语言学家。

3)现代理论的影响: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行为主义心理学,逻辑实证主义等的影响。

4)形成初期的特点:在印第安语的研究中,形成了描写方法的专门化;跟人类学建立了特别密切的关系;语言教学的联系十分紧密;理论上注重口语的描写和共时的研究;注重形式的分析,回避意义问题;对句法结构进行层次分析;

2、学派代表人物

一般认为,美国的描写语言学始于惠特尼。他重视实际,面向语言事实并注重归纳法,在语言描写中强调对语言现象的分类和排列,把“位置”看作是形式的重要特征,这些斗显示出美国式语言学的早期特点。总的说来,惠特尼为美国语言学揭开了序幕,被认为是第一代美国语言学家。

1).鲍阿斯(Franz Boas,1858-1942)

鲍阿斯于1858年出生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明登市,1892年加入美国国籍。曾求读于海德堡大学、波恩大学和基尔大学,1881年获物理学和地理学博士学位。移居美国后,先后任克拉克大学人类学讲师,哥伦比亚大学体质人类学讲师、教授,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民族学馆馆长。1907—1908年当选为美国人类学会主席。19世纪80年代,鲍阿斯移居美国。这时,史密逊学院(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资助鲍阿斯组织考察团,对墨西哥以北的美洲印第安语进行调查。在近20多年的考察之后,他于1911年编辑出版了《美洲印第安语言手册》并亲自撰写了其中若干章节,而且为全书写了重要的序言,该序言为美

国语言学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鲍阿斯对美国描写语言学的主要贡献:

1、鲍阿斯在语言类型说上,强烈反对语言优劣说。

2、鲍阿斯是调查墨西哥以北众多美洲印第安土著语的发起者。

3、鲍阿斯论述了描写语言学的框架。鲍阿斯认为这种描写包含三个部分:语言的语音、语言表达的语义范畴、表达语义的语法组合过程。他处理美洲印第安语言数据的方法是分析性的,不采用跟英语或拉丁语言比较的方法。鲍阿斯的基本观点和考察、描写语言的方法,不但为美国描写语言学铺平了道路,而且影响了几代语言学家,他还训练了一批人去调查其

它语言。

2).萨丕尔(Edward Sapir,1884—1937)

萨丕尔于1884年出生于德国劳恩堡(Lauenburg)的一个犹太家庭,1887年跟随他的父母渡海到美国,其后就一直在纽约接受教育。1900年,撒丕尔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一心想做一个日耳曼语专家,后来因受鲍阿斯的影响,决定改学普通语言学和人类学。1931年起担任耶鲁大学人类学和语言学教授,直到1937年逝世。

萨丕尔的全部心血凝结于1921年出版的《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一书中,这也是他撰写的唯一专著。撒丕尔在该书的前言里指出,该书不是对描写语言的专业性介绍,而是把有关语言的本质的新思路传递给广大读者,其目的在于给语言一个适当的展望而非堆积语言事实。这本书很少述及语言的心理基础,对特殊语言也只是给出充分的现实描写或历史事实来说明其基本原则,主要目的在于说明语言是什么;语言怎样随着时间和地点而变化;语言和人类所关心的其它根本问题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思维问题,历史过程的本质,种族、文化、艺术。

萨丕尔对美国描写语言学的主要贡献:

1、有人把萨丕尔比作美国语言学中的莱伯尼慈(Leipniz)。这意思是说,美国语言学的发展从他开始是一个转折点。他的理论是比较语言学、美洲印第安语言描写和欧洲语义研究融合的结果。在萨丕尔之前(也包括他自己),美国语言学是以人类学为主,从此以后,美国语言学进入了以描写语言学为主的历史时期。

2、萨丕尔继承了鲍阿斯重视语言描写的传统,把语言看成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他丰富的语言知识以及在《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中提供的美洲印第安语的事实都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萨丕尔对语言事实的尊重,也给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发展烙上了求实的印

迹。

3、萨丕尔是美国语言学家中最人文主义的一个。在谈到语言和文学的关系时一再提到意大利克罗齐(Croce)的美学观点(语言与艺术的密切关系),这在美国描写语言学中是很少见的。他的这些观点对美国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萨丕尔说,最具特点的是他常用心理学观点来观察语言事实,这也给美国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4、萨丕尔的语言模式理论和语言文化密切相关的理论影响较大。他认为,在每一种语言的表面的语音系统和语法系统背后,有一个无意识的心理模式,表面的语音实质和语言手段可以发生变化,但是总的来说,内在的模式长期不变,而正是这种内在的模式决定语言的类型和演变方向。自萨丕尔之后形成的美国人类学,人类语言学,人种语言学都十分重视语言和文化、风俗和信仰的关系方面的研究。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

背景:美国一代人类语言学家在对美洲印第安语的语言与文化的研究中,从鲍阿斯开始就产生了一种想法:语言、文化与思维的形式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直接的联系。萨丕尔关于思维、文化、语言之间的关系的思想是有变化的,他在1921年的《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里还认为语言间的不同只是表达方式的不同,并不是经验本身的不同。而他在1929年发表的论文《语言学作为科学的地位》(The status of linguistics as a science)中改变了观点,认为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自觉地建立在人们的语言习惯上的;语言不仅指示经验,而且规定经验。值得注意的是,萨丕尔的这些观点跟洪堡特首先提出、后来由魏斯格贝尔所继承并大大发展的“语言世界观”理论是完全一致的。沃尔夫完全接受了萨丕尔认为人的思维、经验和行为受制于语言的观点,并加以发挥,把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看得更加绝对化。美国语言学家卡罗尔(J.B.Carrol)第一次把他们的观点称为“萨丕尔—沃尔夫假

说”。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核心:人的语言影响了人对现实的感知。他们认为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自觉地建立在人们的语言习惯上的;语言不仅指示经验,而且规定经验。有

多少种语言,就有多少种分析世界的方法。也就是说,世界上的语言不同,各民族对世界的分析和看法也不相同。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影响:

针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人们有着种种的质疑。比如“语言在多大程度上塑造和影响思维与文化?”“语言模式和文化规范,应该把哪一个当作主要根源?”“能否为这一假说找到语言之外的证据?”等。现在人们的广泛认识是,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辩证的。每一个语言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其功能是为文化服务并反映着文化的需要。一个言语社

团的文化需要与其语言资源不可能完全一致。“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让人们进一步认识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以及语言对思维的影响。同时,假说也揭示了不同语言语义系统的差异,提出了语言模式与思维模式相关的论题。这一假说对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等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

3)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1887-1949)

布龙菲尔德,北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先导人物之一。19岁毕业于哈佛大学。嗣后转入威斯康星大学师从E·普罗科什攻读语言学,1909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布龙菲尔德从研究日耳曼语系和印欧语系入手,继而研究了普通语言学。他曾在很多大学任教,最后执教于耶鲁大学,并任该校高级语言学教授。1933年,布龙菲尔德出版了《语言论》,从行为主义的立场出发,认为语言是一系列刺激和反应的行为,主张通过形式特征来描写语言结构,反对用心理因素等非语言学的标准来分析语言。在共时分析中应该排除历时的因素。这些观点被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信奉者视为教条,这本著作也被认为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正式诞生的标志,因此也有人称这个学派为“布龙菲尔德学派”。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观受到华生(J.B.Waston)和瓦埃士(A.P.Wesis)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他认为“心灵主义学派是想用一种心灵方面的说法来作为语言事实的补充……机械论者的主张是,在阐述这些事实时不要作这种辅助因素的假定”。与心灵主义相反,布龙菲尔德主张依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公式来解释人类的言语行为。他认为,人类的言语行为跟任何有机体的行为一样,同样可由对在某种环境下呈现的刺激作出的反应的描写解释清楚。

布龙菲尔德著名的语言“刺激-反应”论:

在《语言论》的第二章里,布龙菲尔德提出如下假设:

琪儿(Jill)和杰克(Jack)正沿着一条小路走去。琪儿饿了。这时她看见路边树上有苹果。她说了一句话,表示想吃点东西的愿望。于是杰克就爬上树去摘了苹果,交给她吃。

布龙菲尔德认为,这件事情包括三个部分:

A. 言语行为以前的实际事项

B. 言语

C. 言语行为以后的实际事项

A项主要是关于说话人琪儿的一些事。她饿了,她的某些肌肉在收缩,胃液分泌了出来,这时光波从苹果那里反射到她的眼睛里,她看到杰克在她身边。假定琪儿和杰克是兄妹或夫妻关系。布龙菲尔德把所有这些在琪儿说话以前已经存在的、并且和她有关的事项,叫做“说话人的刺激”,可用S(stimulus)表示。

C项是发生在琪儿说话以后的实际事项。主要包括听话人去摘苹果,并把苹果交给琪儿。布龙菲尔德把所有这些在说话以后发生的事项,叫做“听话人的反应”,可用R(response)表示。

B项也包括三个部分:

(B1)说话人琪儿活动声带等器官,让空气形成声波,她不去作实际的反应R而去做发音动作,即言语的反应,这是一种语言的替代性反应,用r表示。这时,琪儿对刺激的反应可写为:S→r

(B2)空气里的声波事周围的空气形成类似的波形振动。

(B3)空气里的声波冲击杰克的耳膜,使它颤动,这样就对杰克的神经发生了作用。这时,听到的话对杰克来说也是一种刺激。这种语言的替代性刺激用s表示。于是,他去摘苹果,并把苹果放到琪儿的手里。可表示为:s→R

所以这整个过程可表示为:S→r……s→R

这种行为方式其实是外部的实际刺激通过言语的中介而达到外部的实际反应。也就是说,琪儿受到刺激之后,本人不去作直接的反应,而是作了某种言语的反应。琪儿说的话传到了杰克的耳朵里,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刺激(替代性刺激),于是由他产生了实际反应(摘苹果)。布龙菲尔德说,假如琪儿是单独一个人走路的话,在这种情况下,她也许只好自己爬树摘苹果吃了。

那么这种情况下的行为方式就是:S→R

由此可见,“语言可以在一个人受到刺激(S)时让另一个人去作出反应(R)”,他认为“作为研究语言的人,我们所关心的恰恰正是言语的事项(“r……s”),它本身虽然没有价值,但却是达到某种巨大目的的手段。”这也就是他所认为的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根据这样的分析,布龙菲尔德把A、C等实际事项与言语行为事项B分开,并把A、C看成意义。他在《语言论》的第九章对语言的意义所下的定义是:“说话人发出语言形式时所处的情境和这个形式在听话人那儿所引起的反应”,可以表示为:

说话人的处境→ 言语→ 听话人的反应。

另外,布龙菲尔德在音位、语法、词汇方面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他把语音的特征分为区别特征和非区别特征两种。他对音位所下的定义是“有区别的声音特征的最小单位”,用替换分析法来确定音位;在分析句法时,布龙菲尔德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句子的方法,即直接成分分析法(immediate constituents,简称IC分析法),布龙菲尔德认为“句子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序列,它是由若干直接成分的层级构成的,而每一个较低层级的成分是较高层级成分的一部分。”;词汇分析方面,他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向心结构(endocentric construction)和离心结构(exocentric construction )。

4)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的第三时期——后布龙菲尔德时期的主要人物

海里斯(Zelig Harris)的分布分析法和转换概念的提出

美国描写主义的语言学家们就是以互补分布为原则,把处于互补分布中的不同的语言现象进行合并,并把它们归结为一个单位,即把它们看成是同一单位的不同的变体(如语音方面,即为一组音位及它包含的各个音位变体)。分布分析法是美国描写语言学的最重要、最关键的方法。海里斯把它推到了极致,认为它是描写语言学的唯一方法。

句子之间存在着许多显而易见、却经常被人忽略的关系。如主动一被动、陈述一提问、肯定一否定等。海里斯首先对这类现象做了理论上的阐述。从1953年夏在印地安那大学演讲开始,他一直使用“转换”一词来概括这方面的内容。正是在他这位老师的启发之下,他的学生乔姆斯基才得以建立轰动世界的转换生成语法。

霍凯特 (Hockett,C.F ) 与表层语法与深层语法

有些语法现象或结构关系可以从表面的语素排列中直接看出来,而另外一些要跨过表面的语素排列,甚至需要深入到非语言环境中去才能看到。为此,霍凯特提出了“表层语法”和“深层语法”,把最直观明显的层次称作“表层语法”,把它以下的层次称作“深层语法” 。

三、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的贡献

1.在历时的角度上,它把结构主义语言学推向了高峰。一方面继承了索绪尔的基本理论,如区分共时与历时语言;一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描写方法及程序,尤其是作为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的集大成者的后布龙菲尔德学派,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开创,为之后的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在共时的角度上,它作为一种思潮,它的产生是与人类学密不可分的,而它的思想(主要为萨丕尔的语言文化观、美学观)又对临近的人文学科如文学、历史等都有重要影响。3.在“就语言”角度上,它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步骤和具体的方法。基本步骤可归纳为:划分语素→归纳音位→切分话语→归纳语素以及分析语素之间的关系;具体方法可归纳为四种:替换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分布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这些方法对于音位、语素的划分,对于句法的分析,对于计算机信息处理等,至今都有很深的影响。

4.在“为语言”的角度上,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学派对美洲濒临灭绝的印第安语的调查、描写这一行为本身就对语言的保存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哥本哈根学派

哥本哈根学派 地理学家们经常这样形象地比喻说,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像一座巨大的屏风,自东北绵延至半岛顶端,挡住了来自大西洋的暖风,使瑞典王国略显寒意;波罗的海像一条输热管道为丹麦王国送来春光。的确,斯德哥尔摩像一个寒冷的地方,距离它不远的哥本哈根却四季分明,湿润朗泽,怡人的气候和温暖的海滨,塑造了安徒生“海的女儿”和美丽的童话…… 1922年11月,哥本哈根显得格外喧闹,人们喜气洋洋,议论纷纷。原来,从斯德哥尔摩传来特大新闻:哥本哈根大学教授尼尔斯?玻尔荣获该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玻尔是丹麦第一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一个小小的国家,能在科学研究领域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水平,怎能让人不高兴呢? 玻尔专门研究原子结构,在微观物理学方面取得了让爱因斯坦等超一流物理学家都吃惊的业绩。获奖那一年,玻尔教授只有37岁。 玻尔早年求学于英国剑桥大学,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卢瑟福的高足。在学期间,他掌握了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优良传统的真谛,先后发表了史称“物理学伟大的三部曲”的论文,奠定了原子结构量子力学模型的理论基础。 回国后,玻尔致力于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研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先进水平。20世纪20年代,玻尔的学识、造诣和人格魅力,成了年轻一代物理学家心仪的导师;哥本哈根成为青年物理学家向往的圣地。 到哥本哈根去,向玻尔教授学习。 于是,整个欧洲物理学界的年经人涌向了哥本哈根。在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聚集了一大批青年精英,在玻尔教授的教导和激励下,十几个世界一流的物理学家在20—30岁左右就脱颖而出了。 玻恩、海森堡、约尔丹、泡利、罗森菲耳德以及前苏联的福克和朗道等人,这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都出自玻尔的门下。还有一大批物理学家也是吸吮着哥本哈根学派的乳汁而成长的,如狄拉克、德布罗依、德拜、考斯特等人。 同玻尔同辈的其他物理学家也得益于哥本哈根学派。玻尔——爱因斯坦论战,是20世纪物理学史恒提恒新的话题,它使爱因斯坦这位物理学巨人更加丰满高大。 20世纪物理学出现了两大惊人的巨大成就,一个是相对论,另一个是量子力学。迄今物理学界发展最快的当属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结合领域——基本粒子物理学。 量子力学的创生与兴起是与哥本哈根学派分不开的,是与玻尔的名字分不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西方的翻译活动#若从公元前(世纪%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问世算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古罗马的西赛罗!)*+,-."’贺拉斯!/.-01*23"以来#翻译学学派林立#学说纷繁$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翻译进行了各自的阐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部西方翻译学史就是一部学派的传承与更替’聚合与交锋的历史$国内对于西方翻译理论的译介与评价也有三十年的历史了#由于不同学者对西方翻译流派划分时所依据的标准不同#一度出现了流派名称混乱的情况$有人把文化学派归于(翻译研究)学派的框架之下456(5%(7#也有人用(文化学派)来统称(翻译研究)学派!张南峰’陈德鸿##$$$"$同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有人把它归为(解构学派)或译者中心学派456(7%(8#也有人把它归为翻译研究学派4#6$本文通过对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的梳理与评价#一方面呼吁国内学者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正名)#以方便学术界的理论交流*另一方面希望从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中获得启示#以促进国内翻译理论流派的形成$ 一对翻译理论流派的概括和梳理是翻译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许多翻译理论家都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尤金+奈达!5&8!"根据各流派所关注的焦点将当代翻译理论分为四个基本流派,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9*:0;5&’7"$埃德温+根茨勒!<:=0-:>,?1@A,-"在其专著%当代翻译理论& B5&&(C中#根据二战至九十年代初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状态#依据各流派所采用的研

究方法和依据的理论来源将当代译论划分为(美国翻译培训派)’(翻译科学派)’(早期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和(解构主义派)五大流派$香港学者张南峰’陈德鸿!#$$$"在%西方翻译理论精选&中将西方翻译理论流派分为语文学派’诠释学派’语言学派’目的学派’文派!并且在大流派下分出小流派的划分方法比较合理"首先!他划分的目的明确#$$为了强调翻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其次!这种方法以时间为线!把各个流派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姻亲关系表述得非常清楚!脉络分明"他的缺陷是在当代翻译理论的划分方法上显得有点混乱!而张南峰的划分更易于被学术界所接受"当然!要想得出公正合理的划分还是得考察一下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的渊源" 二从古代的西赛罗到!"#"年!可以叫做传统的翻译学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学科意识!理论均零碎而不成系统!作者大多是翻译实践家!理论大多是经验性的"&潘文国!$%%$’%从!"&"年雅可布逊&’()*+,*-(./(+’发表他的著名论文(翻译的语言观)开始到0"1$年!可以叫做现代的翻译学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有朦胧的学科意识!认为需要加强翻译学的理论研究!使之成为一门*科学+"人们把这一阶段的翻译研究称之为*语言学派+&陈德鸿,张南峰!$%%%’或*科学学派+&23+45637!0""8’%从0"1$年霍姆斯发表里程碑性的论文(翻译研究的名与实)开始至今!可以叫做当代的翻译学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学科意识%当代的翻译学阶段是翻译研究最为繁荣的阶段!也是最有争议的阶段%而最大的争端就是*翻译研究学派+之*名+与*实+的问题% 霍姆斯及赞同他主张的一批学者一度被称作*翻

浅谈语言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浅谈语言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摘要:在科学研究中,每一次发现或创新,实质上都是研究方法上的变革。纵观语言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和趋势,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研究语言的方法在不断改进,而方法上的不断进步又直接推动着语言理论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语言研究;研究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每一次发现或创新,实质上都是研究方法上的变革。语言科学的发展同样依赖于研究方法的更新或变革。从19世纪语言研究学科的独立到现在语言学流派林立、新学科层出不穷,每次一变化都伴随着研究方法上的改进。 一、语言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 1、语文学时期 在语言学作为一个学科体系正式独立之前,语言研究的方法也是基本局限于哲学、逻辑学、历史学和文学的方法。这个阶段,人们不是为了弄清语言而研究语言,相反,对语言问题的研究只不过是研究其他事物的需要。比如在公元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在辩论过程中认识到语言的逻辑问题,于是从逻辑的角度讨论语言的起源和结构;古印度人和咱们中国的祖宗,出于准确传授经典的需要,从释义的角度研究语言。所以说,这一时期语言研究没有独立,其研究方法也只不过是其他学科方法的延伸,还谈不上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2、历史比较语言学兴起时期 19世纪,在语言研究内部发展的推动下,在自然科学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历史比较语言学派迅速形成。该学派的语言学家开始把语言作为独立的对象进行研究,主要运用历史比较法对语言的亲属关系

及其历史演变展开研究,从而使语言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建立起来。该学派在整个19世纪都几乎一直是西方语言学的主流。该学派以拉斯克、葆朴、格里木、施莱歇尔等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创造并扩大了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他们依靠这种新颖、有效的研究方法使语言的亲属关系得到了普遍确认。 3、结构主义语言学主导时期 结构主义语言学是由索绪尔创立并在20世纪30—50年代深刻影响全世界的语言学流派。其特点是:区分语言和言语,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系统的结构是由声音和意义的关系、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构成的,语言学只研究纯粹的语言形式和关系模式,可以采用形式化的方法研究语言系统。它重视关系,忽略实体,注重静态描写。主要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学派三大分支。结构主义语言学不仅在理论上是全新的,在方法上也与以前大不相同——他们将语言看成一个结构体,严格运用形式主义的方法对语言系统进行解剖、分析,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二分法对语言展开描写。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不仅影响到语言学领域,还影响到艺术、文学、哲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使语言学成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的领先科学。正如布罗克曼所说:“现代语言学所起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一种数学的作用。”① 4、转换—生成学派盛行时期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了转换—生成学派。因为这一学派在哲学基础、理论主张,以及研究方法上相对与描写的结构主义来说都是革命性的,因此被称为“乔姆斯基革命”。转换—生成语法强调对人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而不是仅仅描写语言行为,它要研究的是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这个概念是从语法中派生出来的,

丹麦哥本哈根皮草介绍

丹麦哥本哈根皮草介绍 貂皮是丹麦传统优势产品,是继猪肉和奶酪外第三大农产品出口种类。丹麦作为举世闻名的高品质水貂养殖大国,得益于水貂养殖的悠久历史、优越的养殖自然条件、完善的养殖配套体系、高水平的养殖技术及其所带来的养殖效率而形成的综合优势。丹麦的貂皮产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上游的水貂养殖、饲料供应、技术研发、水貂拍卖,延伸到时装设计、品牌开发、成衣销售。本文拟对丹麦皮草行业的运作载体"哥本哈根皮草"如何成功整合行业资源,通过高效市场化运作和经营模式创新,提升丹麦貂皮的品牌附加值和市场地位,推动貂皮出口产业的发展予以介绍。 一、丹麦养貂业和哥本哈根皮草的历史 丹麦的水貂饲养业发源于20 世纪30 年代,到如今已有70 多年的养殖历史。丹麦饲养管理模式是全市场化的家庭农场式生产模式,各养殖户的种貂由指定的种貂场提供,饲料供应由饲料加工厂以统一标准进行统一加工、统一配送。丹麦多年来饲养总量稳定不变,主要品种深咖啡、浅咖啡、银蓝、蓝宝石等,品种极为丰富,种群品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是世界养貂大国和养貂强国。 哥本哈根皮草的历史可追溯到本世纪30年代。1927年丹麦毛皮养殖协会(DFBA)成立;1937年,该协会成为丹麦4个区域毛皮养殖协会的全国协会。1946年丹麦毛皮养殖者协会创立了丹麦毛皮拍卖行。哥本哈根皮草是丹麦毛皮拍卖行和丹麦毛皮养殖协会的联合体,为丹麦毛皮养殖协会1700余家会员集体所有。 二、哥本哈根皮草的组织架构 哥本哈根皮草(Kopenhagen Fur,下称"公司")作为丹麦皮草行业的运作载体和市场品牌,其组织架构较为复杂,它既是传统意义上的合作社组织,又是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组织,同时又包含了行业协会的职能。公司与丹麦毛皮养殖者协会、丹麦毛皮拍卖行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哥本哈根皮草组织结构图 从产权角度分析,丹麦毛皮养殖者协会拥有公司,后者是前者的一个销售部门,以现代企业形式出现,为协会会员和其它皮草供应商销售皮草。丹麦毛皮协会的代表组成了公司董事会,对公司的运行具有决定性影响。同时,公司对内继承了丹麦合作社的组织传统,不管会员交付的产品数量,实行"一人一票"选举制度;对外实行公司制,完全按市场化运作。在对内管理上,丹麦皮毛养殖者协会按合作社章程规定每年定期召开会员大会,组成会员代表

略谈布拉格学派

WENJIAOZILIAO 2015年第10期(总第678期) 现代语言研究中,“功能主义”指的是通过语言在社会交际中应实现的功能来描写和解释各种语言音系的、语法的和语义的语言学特征[1]。作为功能主义思潮发源地的布拉格学派之所以被冠以“结构—功能学派”,概因其首次将结构和功能同时引入对语言的研究。布拉格学派认为语言首先是为达到某种目的服务的,是用于交际的、由多种表达手段构成的功能系统,与“语言是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这一共识相契合。布拉格学派对于语言的认识及理论研究即使到了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仍有深刻的影响。 一、布拉格学派的兴起和发展 布拉格学派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其中以“布拉格语言学派”的组织形式存在是从1926年到1953年。尽管其组织形式存在还不到三十年,但期间布拉格学者们在语言理论方面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令人钦佩;他们对语言学的研究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一)准备时期(1922-1925年) 1920年,俄国学者雅各布森移居捷克,由于对原“莫斯 科语言小组”学者缺乏联系不满,在1925年应马泰修斯之 邀,与马泰修斯的助手特伦卡博士制订了创立布拉格语言小组的计划。同年10月马泰修斯邀请雅各布森等五名学者聚会。会上,首先由马泰修斯作了题为《语言研究中的新潮流和趋势》的报告。他列举了语言研究新的方法,并把报告的主要论点提出来供大家讨论,以作为准备成立的语言小组的思想基础[2]。之后布拉格学派的会议就固定沿用了这种报告加讨论的形式。这次聚会的圆满成功为之后布拉格学派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组织基础。 (二)经典时期(1926-1939年) 1926年10月6日,布拉格学派举行第一次聚会,此次参会者共六人,首先由德国语言学者Henrik Becker 做题为《欧 洲的语言精神》的报告,之后就报告精神进行组内讨论,这次聚会标志着布拉格学派的成立。1928年,布拉格学会在参加第一届国际语言学会议时把音位学的观点第一次公之于世引起很大的反响。1929年,布拉格学会在第一届国际斯拉夫语文学家大会上提出了一个“论纲”,系统阐明了其语言 理论和方法论观点。在1932年的海牙语音科学会议上,人们正式提出了“布拉格学派”这一称呼[3]。 鲜明的国际性是经典时期布拉格学派的显著特点:与西欧的语言学者保持密切联系,也与前苏联语言学界有较深的关系。雅柯布逊、特鲁别茨科伊和卡尔采夫斯基这三位侨居国外的语言学家也加入布拉格学派。前两位是这一学派代表人物,学派的成就与他们的杰出贡献密不可分;后一位是索绪尔的学生,这表明了日内瓦派与布拉格派的密切联系。布拉格学者积极参加各种国际学术活动。在学派顶峰时期,功能主义的语言观影响广泛,一些非布拉格学会成员的语言学者因其理论与学派观点接近,也对功能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学派刊物《布拉格语言小组论丛》的开始和结束正好界定了布拉格学派的经典时期,即该学派最有朝气、最有成就的时期。 (三)后经典时期(1940—1948年) 后经典时期布拉格学派的学术活动不再活跃,理论见解上也不像之前那般新锐和富有朝气。对学派发展更不利的是,部分布拉格学派学者的观点向传统观点提出挑战和质疑。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国家机构调整的原因,布拉格学派被解散。至此,布拉格学派从有组织的理论研究转入零散的个人小组研究。 二、布拉格学派的理论成就(一)音位理论 布拉格学派最突出的贡献是区分了语音学和音位学。其相关理论集中体现在特鲁别茨柯依所著的《音位学原理》一书中。这本专著耗尽特鲁别茨柯依一生的心血,是该学派最杰出的作品,主要成就在于确定了音位学的研究范围。他将音位学从之前的语音学中独立出来并与语音学予以区别———语音学是关于言语的声音的学科;音位学,是关于语言的声音的科学。进而明确了音位的定义:从语音对立和特征出发,认为音位是某种语言中最小的具有辨义对立特征的语音单位;提出了划分音位的“替换原则”;分析了语音特征,即元音、辅音和非音质特征。 摘 要:布拉格学派(The Prague School ),被语言学界公认为继索绪尔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学派,盛行于20世纪30年代。本 文旨在通过对布拉格学派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各阶段成就的纵向介绍探讨其在语言学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和功绩,以及学习布拉格学派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布拉格学派 功能 结构 音位学 (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青海西宁 810000) 丁乃妮范荣玲 略谈布拉格学派

2、哥本哈根解释的基本要点

2、哥本哈根解释的基本要点 玻尔(N. Bohr,1922年诺贝尔物理奖)说:“没有什么量子世界,只有一种抽象的量子物理的描述。如果认为物理学家的任务是发现自然是什么,那就错了。物理学关心的是我们关于自然能说什么。”哥本哈根学派的解释在定量方面首先表述为海森伯的不确定关系.这类由作用量量子h表述的数学关系,在1927年9月玻尔提出的互补原理中从哲学得到了概括和总结,用来解释量子现象的基本特征——波粒二象性.所谓互补原理也就是波动性和粒子性的互相补充.该学派提出的量子跃迁语言和不确定性原理(即测不准关系)及其在哲学意义上的扩展(互补原理)在物理学界得到普遍的采用.因此,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的物理解释以及哲学观点,理所当然是诸多学派的主体,是正统的、主要的解释.根据H.Primas的系统总结,Copenhagen解释的概要如下:①量子力学考察单个客体;②几率是基本的;③被测客体与测量仪器之间的边界由观察者选择;④观察方式必须用经典物理来说明;⑤观察是不可逆的,它产生一个记录;⑥测量时所发生的量子跃迁是由可能到实际的转变;⑦互补性质不能被同时观测;⑧只有测量结果可以被认为是真实的;⑨纯量子态是客观的但不是真实的。 对于第一条,量子力学考察单个客体,它清楚地说明了量子力学是关于个体的理论,而不是关于由大量个体所组成的系综的理论。因此Copenhagen解释排除了系综解释的可能性,这在量子运动看来是正确的,因为量子力学就是描述单个客体的量子运动的理论。另一方面,量子运动还提供了量子力学所描述的单个客体的客观运动图像,这为上述Copenhagen解释的第一条断言提供了证明,而Copenhagen解释本身无法提供这样清晰的说明。 对于第二条,几率是基本的,它意味着量子力学的最小解释,即Born几率解释中所出现的几率并不是由观察者的无知或理论本身的无能所导致的,而必须看作是自然本身的一种本质特征,同时,我们也因此无法预测比几率更多的东西,并且当理论可以预测这些几率时它就应当被看作是完备的了。在Copenhagen解释的框架内理解第二条是极其困难的,这导致了人们不断求助于因果决定论信念来反驳它,并通过在理论中引入隐变量来恢复经典的决定论图像,从而将量子力学中几率的出现当作是理论本身的不完备,而不认为是自然的一种基本性质。这两种观点的正确性在我们发现真正的微观实在图像之前是很难判别的,实际上,人们关于这一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现在,我们已发现了量子力学所描述的粒子的真实运动---量子运动,它的存在将令人信服地证明几率是基本的这一结论,因为量子运动的规律本质上是非因果、非决定论的,这由量子运动的非连续本性所决定,而与观察者和理论无关,从而量子运动将为Copenhagen解释的第二条断言提供更本原的物理解释。

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

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 马梦琪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 如果我们谈论当代德国的翻译学派,特别是自70年代以来德国最具影响的翻译学派,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翻译的功能学派,也就是深具德国特色的翻译目的派。这是20世界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个学派,功能主义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行为,单靠语言学不能解决翻译的所有问题。翻译目的决定翻译实践中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译者应优先考虑的是文本的功能和译文所要达到的功能预期。翻译功能学派代表人物有赖斯、汉斯·威密尔等。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的。翻译理论家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待翻译。在六七十年代盛行的是尤金?奈达(EugeneA.Nida)的对等理论。1964年奈达提出了翻译过程三阶段的模式:分析、转换和重组。他还详尽地论述了自己提出的与形式对等相对立的“动态对等”概念,指出:“动态对等是指译文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映基本相同。”虽然在80年代奈达又修正了“动态对等”论并提出了“功能对等”概念,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兼顾,但是奈达在解释翻译的性质时说:“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可见,尽管奈达主张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并把这种翻译方法叫做社会语言学方法,却依然是把翻译圈定在语言层次的范围之内,而没有认识到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

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然而,20世纪60-70年代的语言学理论一统天下,欧洲翻译理论界并没有充分重视上述问题的解决。随着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的弱点。出于对这种纯语言学翻译理论的不满,70年代西方已经出现了面向译语文化的翻译研究趋向,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活动,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 三、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Reiss)、汉斯·威密尔(Hans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HolzManta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Nord)等提出的翻译理论。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categoryoftranslationcriticism),汉斯·威密尔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theorieandbeyond),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oftranslation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plusloyalty)。 第一阶段: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Reiss,1923-),毕业于海德尔博格大学翻译学院。在她1971年出版的论着《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翻译质量评价的类型及标准》中首次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把“功能类型”这个概念引入翻译理论,并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她提出翻译应有具体的翻译要求(translationbrief)和基于原语和译语功能关系的功能批评

布拉格学派的理论特征

布拉格学派的理论特征 狭义的布拉格学派是指本世纪20年代后半期以来,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以及在学术观点,学术活动上跟这个学会有密切联系的一批语言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广义的布拉格学派则包括参加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等语言学团体,继承布拉格语言学会传统的当代语言学家。布拉格学派也称功能语言学派。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活动中心是布拉格语言学会。 形成与发展1920年,“莫斯科语言学小组”的创始人雅各布森移居捷克。会同威廉.马捷齐乌斯等人,于1926年10月建立了布拉格语言学会。主要成员除捷克学者B.哈弗拉内克、B.特伦卡、J.瓦赫克、V.斯卡利奇卡、J.穆卡若夫斯基、A.V.伊萨钦科等人外,还有当时侨居国外的俄国语言学家尼古拉.特鲁别兹科依(在维也纳)、雅各布森(在捷克)和S.O.卡尔采夫斯基(在日内瓦)。1929年,学会向第一次国际斯拉夫学者代表大会(在布拉格召开)提交一份《提纲》,全面阐述了自己的理论原则;1930年,他们在布拉格召开的国际音系学代表会议上又详述了自己对语言(尤其是对语音结构)的观点。此后语言学界遂以“布拉格学派”称之。学会自1929~1939年出版了8卷《布拉格语言学会学报》,发表了许多有国际影响的著作,此外,自1935年起还创办了期刊《词与语文》。 1939年3月德军占领捷克后,学会成员流散,活动中断,至1948年方恢复,其组织存在至1952年。后来,特伦卡、瓦赫克等人以及一些年轻的捷克学者继承布拉格学派的传统,在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以现代语文学部功能语言学小组的形式从事研究工作。 布拉格学派的鼎盛时期是20年代末和30年代。当时学会同各国语言学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进行过许多学术交流活动。有些语言学家虽非学会成员,但因观点不同程度地接近布拉格学派,也对功能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如奥地利的K.比勒、法国的A.马丁内和E.班维尼斯特、波兰的J.库里沃维奇、挪威的A.萨默费特、荷兰的A.W.德·格罗特等。 一般认为布拉格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泰休斯、尼古拉.特鲁别兹科依和雅各布森,但是也有人把马丁内包括进去。布拉格学派接受了索绪尔的基本理论,承认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但不把语言形式与超语言因素截然分开,一方面肯定了索绪尔提出的共时性语言学研究,一方面又反对脱离历史发展过程来谈论共时性,由于语言永远处在运动变化之中,而这种运动又触及语音、词汇和语法各方面,所以共时研究不能绝对地排除演化的概念(如有的成分已经陈旧、正在消亡,有的则产生不久,尚在发展);另一方面,历时研究也不能完全抛开系统和功能等概念。布拉格学派反对哥本哈根学派那种将语言视为封闭性符号系统,脱离符号的实体去研究纯粹的关系等做法,因为语言既然是在一定社会中产生和发展的,那么研究这个系统时就不能不考虑它同社会现实(文化、文学、艺术等等)的联系,不能抛开实体去研究语言结构中的纯关系。 在方法上,布拉格学派认为无须再用历史比较法去研究谱系关系和构拟母语,而应采用共时的分析比较法去研究各种语言(包括非亲属语言)的结构特征与发展趋势。他们针对语系的概念,提出“语盟”的概念,认为有些语言虽不一定有谱系关系,但在地理上相毗邻,在音系和语法结构上有近似特征,如巴尔干诸语言,就可以算是语盟。他们还主张在语言研究中把传统的定性分析同定量分析(统计方法)结合起来,以便得出一些贯通性的结论,例如考虑什么是能产型,什么是非能产型等;他们还接受了俄国语言学家库尔德内的功能观,对语言进行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研究,以“结构”和“功能”为两个基本点,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到1935年,该学派便采用了结构主义的名称,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捷克结构主义。后来捷克结构主义走出语言学研究的门槛,利用语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来分析文学作品结构。这一学派的理论家认为,文学作品不只是言语或文学性的东西,而是一种系列结构,一种与各种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系列结构。这样,捷克结构主义为后来法国结构主义文论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与实践》考试理论部分复习提纲 一、翻译定义: 1. 张培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3. 刘宓庆——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4. 王克非——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5. 泰特勒——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6. 费道罗夫——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 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7. 卡特福德——翻译的定义也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ource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arget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 8. 奈达——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就是文体而言。 9. 巴尔胡达罗夫——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语言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语言产物的过程。 纽马克——通常(虽然不能说总是如此),翻译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作者所想的方式移译入另一种文字(语言)。 10. “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rtarget language译入语)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language (source language 原语),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equivalences.” --- Dubois 11. “Tran 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EugeneNida 12. “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 Peter Newmark 13.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thoroughly comprehend a 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works very hard to achieve an adequate or an almost identical reproduction inthe target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written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or text. 二、翻译标准 1. 翻译的标准概括为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忠实指的是忠实于原文。通顺指的是译文的语言必须合乎规范、通俗易懂。 2. 严复对翻译曾经提出“信(faithfulness)、达(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的标准:“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哥本哈根学派

哥本哈根学派 哥本哈根学派是结构主义三大流派之一,在现代语言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一)哥本哈根学派概况 丹麦哥本哈根学派继承了索绪尔关于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是形式不是实体等观点,并进一步加以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与布拉格学派极不相同的结构主义学派。因此,又有人把哥本哈根学派称为语符学派(glossematics)。 哥本哈根学派是一个人数不多的语言学流派。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乌尔达尔(H·J·Uldall)死得很早。他死后,叶尔姆斯列夫(L.Hjelmslev,1899—1965)成了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叶尔姆斯列夫同时也是哥本哈根学报的创始人之一。哥本哈根学派在1931年成立时,创始人除叶尔姆斯列夫之外,还有布龙达尔(V.Brondal,1887—1942)。他们于1939年出版了《语言学学报》(Acta Linguistica),作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国际评论阵地。 这一学派的最主要的纲领性著作有三部:一是1943年出版的叶尔姆斯列夫的《语言理论导论》(Omkring Sprogteoriens Grundlaeggelse,英译本出版于1953年,俄译本出版于1960年);二是1957年出版的乌尔达尔的《语符学纲要(一般理论)》(Outline of Glossematics, Copenhagen,1957);三是1939年登在《语言学学报》第一卷第一期上的布龙达尔的《结构语言学》(Linguistique Structurale)一文。 即使在丹麦,这一学派追随者的人数也极为有限。除上述三个人外,还有斯鹏-汉森(H.Spang-Hanson),费歇尔-荣根森(E.Fischer Jorgensen),索楞森(H.Sorensen),迪德里希森(P.Diderichsen),托格比(K.Togeby)等。 叶尔姆斯列夫是哥本哈根学派中最具影响的人物,他生前曾任哥本哈根大学哲学系所属的比较语言学和语音学研究室主任。叶尔姆斯列夫一生的著作有百余种,其中比较重要的论文有: 1.《普通语法原理》(1929) 2.《论格的范畴》(1935) 3.《语言学中的形式和实体》(1939) 4.《语言和言语》(1943) 5.《语言学中的结构分析方法》(1952) 6.《论结构语义学》(1957) 不过,集中反映叶尔姆斯列夫的理论观点的著作,是前述的《语言理论导论》一书 哥本哈根学派的特点是偏重纯理论研究,具体语言分析方面的著述极少。因此,即使是赞成这个学派观点的一些语言学家也不得不承认哥本哈根学派的理论对于语言科学没有多大的实际用处。如美国著名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加尔文(P.Garvin)就曾指出:“当你理解了《语言理论导论》的观点时,你会感到一种享受。但是,另一方面,这本著作对于具体的语言分析帮助不大。”哥本哈根学派的语言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只能举出两本著作:一本是托格比的《法语的内部结构》,一本是索楞森的《现代英语中词的分类》(word-classes in modern English)。这两本书都写得不太成功。 尽管哥本哈根学派人数不多,而且又偏重纯理论研究,但它在现代外国语言

布拉格学派 介绍

布拉格学派是语言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创建人是布拉格查理大学教授V.马泰休斯。一般认为布拉格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泰休斯(Vilem Mathesius)、特鲁别茨科伊(Trubetzkoy)和雅柯布(Roman Jacobson) 布拉格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在J.N.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和F. de索绪尔的影响下形成的。他们同哥本哈根学派、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看法有同有异。相同之处是反对德国新语法学派的历史主义及分割主义,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应对其结构进行共时的研究,不同之处是布拉格学派把语言的结构与功能结合起来研究。他们认为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作交际工具,语言是一个由多种表达手段构成的、为特定目的服务的功能系统。因此要用功能的观点去研究语言。布拉格学派认为句子能从语法角度分析也能从功能角度分析用主位和述位来分析句子。主位指已知信息或在给定语境是明确的话语起点前信息,述位指说话者陈述的有关或涉及话语起点内容。 布拉格学派的理论有:音位理论、句法功能、语言功能、系统和共时研究。 音位理论 在语言学领域,布拉格学派的突出贡献在于音位学。而这一学派有关音位学的理论在其代表人物之一特鲁别茨柯依的《音位学原理》这一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该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1、确定了音位学的研究范围 特鲁别茨柯依把统一的语音学划分为两门科学即语音学和音位学:语音学即是关于言语的声音的学科;音位学,即关于语言的声音的科学。语音学只应该研究语音物理性质和心理性质,音位学则只应该研究功能方面,把音位学看成是对语音功能的研究,这样也就把语音学和音位学区分开来,确定了音位学的研究范围。 2、明确了音位的定义 特鲁别茨柯依从语音对立和特征出发,认为音位是某种语言中最小的具有辨义对立特征的语音单位。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音位的三个特征:A具有区别性;B是最小的语音单位;C只能通过区别性特征来确定。 3、提出了划分音位的原则 一,如果两个音不能相互替换或者相互替换之后就会改变词的意义或者把词歪曲到不能辨认的程度,那么它们就是不同音位的体现。 二,如果两个音出现在同样的位置,并且能相互替换而不改变词义,则它们是同一个音位的变体。 4、分析了语音特征 特鲁别茨柯依把各种语言中构成辨义对立的语音特征分为元音特征、辅音特征和非音质特征。 句法功能 布拉格语言学派在句法的功能分析上取得了巨大成就。马泰休斯认为有必要把句子的实际切分和形式切分区别开来。形式切分是一种传统语法上的切分,而实义切分则是一种功能交际切分,即从功能角度分析句子的方法。具体而言,它是从心理角度来看待句子的。 马氏又指出,句子的形式切分的基本要素是语法主语和语法谓语,实际切分的基本要素分别是表达的出发点和表达的核心,即主位和述位。主位指已知信息或在给定语境是明确的话语起点前信息,述位指说话者陈述的有关或涉及话语起点内容。

翻译流派的划分(自己总结)

第一次《翻译理论》课作业:Classifications of Schools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参阅了美国翻译理论家根茨勒的《当代翻译理论》之后,了解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可划分为5大流派,即: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Early Translation Studies, Polysystem Translation, Deconstruction. (1)北美培训学派(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侧重实践,强调译 文的品味及文学价值,但译论局限于美学经验和指令性翻译规则,缺乏系统化理论。 代表人物有:策德内斯(创立培训班的前提)、理查兹(翻译的理论基础)、庞德(细节翻译理论)、威尔(翻译的矛盾)。 (2)翻译科学学派(The “Science”of Translation):也可称额为翻译的语言学派, 其特点就是有加强翻译的理论研究的意识,并想使之称为一门“学科”,但结果又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成为了别的学科的附属,具体点就是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所以才有人把这段的翻译研究称为“语言学派”或“科学”学派。 代表人物有:Jakobuson, Nida, J.C.Catford, Wolfram Wills, Newmark, Reiss, Vermeer (3)早期翻译研究派(Early Translation Studies):该学派兴起于70年代的比利时、 荷兰等国家,主要探讨译文产生与作用。该学派主要采取译入文学文化研究手段,侧重直观法和文学翻译,到80年代,该学派学者Jose Lambert转向了译学客观描述个案研究,英国的Susan Bassnett, 其著名代表作之一为Translation Studies 和比利时学者Andre Lefevere, 其著名代表作之一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则转向文化研究模式 (4)多元体系学派(Polysystem Translation):其翻译理论反战与早期研究学派,是 翻译研究学派合乎逻辑的延伸和发展。多元体系借鉴翻译研究学派中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和研究方法,一如“多元体系”这一概念,对影响翻译过程的诸因素及翻译的多元准则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领军人物为以色列学者I.E.左哈尔、图里等。 (5)解构主义学派(Deconstruction):解构主义学派不像结构主义那样机械地把原 文看做一个稳定而封闭的系统,认为原文意义不可能固定不变,只是在上下文中暂时地被固定下来。由于原文意义不能确定,译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原文意义,发掘出能事原文存活的因素,利用语言间的转换,使原文得以发展并走向成熟,使译文与原文之间形成一种共生关系,而不是传统理论中模仿与被模仿的关系。该学派代表人物为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

语言学流派布拉格学派 狭义的布拉格学派是指本世纪20年代后半期以来,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以及在学术观点,学术活动上跟这个学会有密切联系的一批语言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广义的布拉格学派则包括参加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等语言学团体,继承布拉格语言学会传统的当代语言学家。 布拉格学派接受了索绪尔的基本理论,承认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但不把语言形式与超语言因素截然分开,重视语言的共时研究,但并不把它与历时研究割裂开来;他们还接受了俄国语言学家库尔德内的功能观,对语言进行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研究,因而自称为结构-功能学派。 这个学派颇有影响。美国语言学家鲍林格作过这样的评价:"在欧洲语言学团体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布拉格语言学会,美国语言学的每一项重要发展,都与这一学派的学说有关。"这一学派的先驱者是马泰修斯。1926年10月,他与雅科布逊,哈弗拉奈克,贝克尔等6人发起,建立了布拉格语言学会。参加学会的外族人中,以俄罗斯人最多,除雅科布逊外,著名的有:特鲁贝茨柯依,卡尔采夫斯基,柯别茨基,依萨钦柯等。俄罗斯翼成员大多专注于语言内部结构的研究,忽视语言与超语言因素的关系。捷克斯洛伐克的会员多数比较重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注意语言理论的应用性。他们被称为捷克翼或马泰修斯翼。捷克翼的会员中除马泰修斯,哈弗拉奈克外,著名的还有:特伦卡,温伽尔特,穆卡硕夫斯基,瓦海克,斯卡利奇卡,柯日奈克,何拉莱克,特罗斯特,奥别尔普法尔采,博尔道夫,诺瓦克,鲍利尼等。 布拉格学派在第一届国际语言学会议(海牙,1928)上,第一次把他们的音位学的观点公诸于世,引起很大的反响。该学派集体观点的全面叙述见于他们在第一届国际斯拉夫学会议上所提出的《论纲》。《论纲》强调语言是一种功能体系,评价任何语言现象都应从它所达到的目的,所起的功能着眼。1929年出版会刊《布拉格语言学会论丛》。1935年创办期刊《词和文》。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占领和支解,学会为振奋民族精神,合写了文集《关于语言和诗歌的读物》。1956年布拉格语言学会与斯拉夫语言学会等团体合并,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1964年,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出版会刊《布拉格语言学论丛》。70年代初,学会出版《捷克和斯洛伐克语言学资料》丛书,在第一集中全文刊载了著名的《论纲》。捷克斯洛伐克的语言学是与《论纲》所提出的基本原则相联系的。 该学派在理论和方法上的贡献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点: (1)提出语言是多功能的结构体系。《论纲》写得很明确:从功能观点出发,语言是为一定目的服务的表达手段。根据语言行为与超语言现实的关系,语言的功能可区分为交际功能和诗歌功能,前者是针对表达对象而言的,后者是针对表达本身而言的。德国语言学家布勒曾在《布拉格语言学会论丛》第一卷上发表过一篇论文,重申他在20年代提到过的语言三功能说:描述(针对所说的事物或现象而言),表达(从说话者角度出发),召唤(针对交谈的另一方面而言)。雅科布逊以后又根据信息论的模式把三功能说发展成为六功能说:所指(referential)或指示(denotative),表情(emotive),意动(conative),沟通(phatic),后语言(metalinguistic),诗歌(poetic)。 (2)建立了音位学说。反映布拉格派音位观的代表作是特鲁贝茨柯依的《音位学原理》。在此书中音位体系被定义为能用以区别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音位对立体的综合。此作对世界各国音位学的研究都有很大的影响。以后,雅科布逊又通过实验和对历时音位学的研究,对布拉格语言学会早期的音位理论进行了某些补充和发展。 (3)把音位学的概念,类型学的原则应用于语法研究。雅科布逊、特伦卡、斯卡利奇卡认为语法平面的基本单位是形位(morpheme),形位在一定场合下也会出现中和的现象。形位学上的对立也有偶项特征,但不对称,一个强(有标记项),一个弱(无标记项),可以通过对语言符号的不对称性来分析语法意义。 (4)提出"语言联盟"的理论。他们认为,邻近地域的语言,由于相互影响,常常获得一些共同的或相似的特征。所以某些语言的共同特征不一定都是来源于语言的亲属关系。 (5)提出了句子的实际切分说。实际切分的主要成分是"表达出发点"和"表述核心",即现在通用的"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 (6)提出要加强对标准语理论,术语和功能语体的研究,以指导整个语言文化工作。 (7)提倡把最新理论运用于从中学开始的语言教学。《论纲》第十章就提出了这一见解。 战后,布拉格学派认为:正确理解语音外壳和意义的关系,语言功能特征与结构特征的关系,以及语言体系开放性特征等问题,至今仍是语言学理论发展的基础;应该把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成果充分地运用于本族语的分析,以促进语言文化的发展。他们在语言研究中还发现了语言存在着中心区和边缘区,结构规则在中心区表现得十分明显,而在边缘区则显得模糊。当前布拉格语言学家们对语言形式与超语言因素间的关系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主张在语言学研究中运用电子技术,因而,在数理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