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高一历史新教材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新教材全册教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本专题主要学习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探讨其主要特点和影响。具体有: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专题概述

中国古代史,按照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在原始社会末期,原始人群的社会组织由氏族、部落发展到部落联盟,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政治形式—“国家”。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就是国家形成过程中或者说是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领袖。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其后经历了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到春秋末期(公元前476年),共经历了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奴隶制度趋于瓦解。我国的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的战国时期开始,历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五个时期,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共经历了2300多年的历史。

考察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如果从社会形态来说,可以划分为奴隶社会政治制度和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如果从政治体制来说,可以划分为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如郡县制);如果从权力系统来说,可以划分为血缘集权统治和政治集权统治。就其产生与演变而言,有三次大的创新:(1)禹传位于启,开始“家天下”的国家制度;(2)西周确立起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使中国历史由“方国联盟”走向“天下共主”,走向血缘集权统治时期;(3)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进行各种标准化和官僚制度的建设,中国历史从此摆脱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单纯政治集权统治时期。本专题的四目课文,第1目“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讲的是古代中国早期阶段即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叙述了国王“家天下”制度、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的内容与影响。第2目“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着重叙述君主专制政体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形成。第3目“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阐述的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发展与帝王权力的逐步强化。第4目“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主要阐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高度强化。联系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政体,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道路,从而说明清朝的统治者把君主专制推向顶峰,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最后对晚清政治改革进行简要介绍,为古代政治向近代政治的演进提供一定的基础,同时为讲述下一个专题“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埋下伏笔。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理解“家天下”制度出现的意义。

2、识记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

3、理解宗法制的内容、与分封制间的关系以及推行宗法制的作用。

4、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

2、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弄清历史概念的构成要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2、理解宗族、礼乐制度对文明建设的正面影响,激发对为古代中国政治文明做出贡献的人们的崇敬之情。

二、教材要点

“王”的出现与“帝”的传说

1.原始人群的社会组织由氏族、部落发展到部落联盟,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政治形式—国家。

2.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开始迈入早期国家的历史阶段。这一历史阶段的突出标志包括金属器具的使用、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形成以及贫富分化现象的发生。

3.最初的“王”字来历(斧钺的象形)说明早期政治权力的实质是一种强权。

4.早期城的特征不仅带有浓厚的军事防御色彩,而且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另外,这种城也反映了阶级对立尖锐化的社会现实。早期城市是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之一。

5.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是社会权力集中的反映。这体现出早期国家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特征。

6.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就是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或者说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领袖。

夏商政治文化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始创“家天下”即王位世袭等制度。

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首领选举实行禅让制,在部落联盟内部实行民主选举,“选贤与能”。到禹的时候,夏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也越来越大。禹虽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却不给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禹自己也成了夏朝国王。夏朝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是血缘关系。这种血缘关系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此,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建立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血缘政治色彩。代夏而立的商统治时间较长,历史遗存相当丰富,其政治特点表现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2、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岳麓版)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人教版)

3、概况:武王建周后,进行了大分封;周公东征平叛后,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分封。周公在推行分封制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4、受封对象:王族(人教版,岳麓版说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处,或处在战略要地。这些亲族在分封时除土地外,还得到大量的物资、武装和人口等)、功臣(待遇与亲族类似)和先代贵族。周人还把一些殷商旧族强制迁到姬姓封国区域内,实行监督,便于管理。周人也分封了一些殷商降族,还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利用他们对付商人。

5、诸侯义务:服从周王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6、诸侯国:齐、鲁、燕、卫、晋、楚等。

7、意义: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使西周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加上礼乐制度的制定,协调了贵族中的等级关系,社会得以稳定下来。这些受封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分布在天下各地,构织起四通八达的统治网络,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周王室分封宗亲贵族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利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的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或为同宗共祖的宗亲,或为彼此通婚的姻亲,横向联系也比以前密切很多。从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两方面来看,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

8、崩溃: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诸侯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同姓国也彼此争战,周天子失去控制。战国末年,周王室更是偏居一隅,大部分王室土地被秦国吞并,完全失去分封大权。

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固。

2、实质: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3、内容:①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分大、小宗,小宗须服从大宗。嫡长子与众子具有血缘上的兄弟关系和政治上的君臣关系。诸侯和大夫等具有双重身份。源于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由周天子和诸侯扩大到全国。

②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由血统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

4、影响:稳固秩序,防止争夺;巩固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

礼乐秩序

后世学者通常用“礼乐文化”来总结西周文化。在中国早期国家形态中,“礼”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是西周文化的主构架。“礼”讲究敬天法祖,也对现世人们做了要求,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准则。“乐”是辅从于“礼”的,在维护“礼”的同时,对“礼"进行了文化装饰,使等级森严的“礼"得以具备征服人心的感染力。“礼”

“乐”合用,曾被看作是维护等级差别的统治阶级的工具。实际上,从历史的眼光看,西周的礼乐文化是当时文明创造中最为高贵、最为典雅、最为精致的内容。这样的礼乐秩序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西周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本目重点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导入:

运用有关黄帝的传说进行导入。

教学

(一)“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早期国家的出现)

(1)时间;大约五千年前

(2)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3)突出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

贫富分化

文字的成熟

城的出现

礼制的初步形成

史料链接:黄帝、尧、舜、禹的传说

(4)核心:政治权力的产生与维护

早期政治权力的核心:“王”、“帝”(参看地图册P1中“历史传说中的‘帝王’分布)。

政治权力的维护:斧鉞:代表强权

城:战争防御;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祭祀:社会权力的集中;神权与早期政权的结合

战争:平定四方,确定政治管理秩序

政治权力的更替方式:“禅让”(或曰“传贤”)

(二)夏商政治文化

(1)夏朝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王位世袭(家天下)制度的出现,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史料链接:

材料一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礼记·礼运》

材料三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启为禹之子)。

——〈史记·夏本纪〉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制度?请举例说明。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哪些新变化?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历史影响?

○3王位世袭制是从何人开始的?

(2)商朝

商汤灭夏与武王伐纣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突出表现: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

(三)西周政治制度

(1)分封制:a 分封的对象(子弟、功臣、先朝的贵族)b受分封的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c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d实质:“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2)宗法制:a 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b宗法等级(分析地图册P3示意图)

c最大的特征:嫡长子继承制

读史感悟

读地图册P3《西周分封图》和教科书P6“资料卡片”,指出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说明燕、鲁、宋等诸侯国的形成情况。联系宗法示意图,思考:

①宗法制和分封制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②“资料卡片”中提到的“姬姓之国四十人”和“姬姓之国五十三人”的史实,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论从史出

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下表:

(3)礼乐秩序

“礼”的含义:有尊崇上天和先祖的内容,更多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典范。

“乐”的含义:辅从于“礼”,以艺术美,使得讲究等级规范、形式森严的“礼”具有征服人心的感染力。

材料一《礼记》中说:“礼不下庶人”。《荀子》中说:“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

材料二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材用足,材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礼俗刑,礼俗刑然后乐。——《礼记》

材料三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王孙满对曰:“在德不在鼎。”这即是历史上有名的“问鼎中原”之典。

读史感悟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主要说明了什么?

○3“楚王问鼎”的成语故事说明了什么?

小结

夏禹传位于启,开始“家天下”的国家制度。代夏而立的商朝,其政治特点表现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西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维护了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四、能力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最初“王”字是斧钺的象形,它最能说明的是()

A.金属工具已经开始使用B.政治权力产生的时候就是一种强权

C.军事首领成为部落联盟的统治者D.“王”具有无限的权力

2.关于王位世袭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它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B.它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之一

C.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D.王位只能父子相传

3.下列西周诸侯国中属于同姓封国的是①齐②鲁③燕④晋⑤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

4.西周的宗法制()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其最大特点是长子继承制

C.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间接演变而来 D.容易导致诸侯割据纷争

5.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这句话中的“礼”的主要含义是()

A.礼仪B.政权C.风俗D.政治制度

6.《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

()

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

7.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A.分封诸侯国B.进行封建改革

C.实行宗法制D.任人唯亲

8.《左传》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说明在我国奴隶社会统治者非常()A.尊重祖先B.迷信无知C.重视礼仪与征伐 D.善于带兵打仗

9.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制度不包括()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10.春秋时期,奴隶社会逐渐崩溃。它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

A.各国普遍进行改革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D.奴隶起义频繁

(二)材料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夏朝自启以后,后(王)位只能在夏后氏王族内世袭。禹家族的其他支族,都被分封在全国各地,“以国为姓”,成为夏王朝的侯、伯。这些同姓侯伯封国,成为夏王朝控制全国的依靠力量。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上)》

材料二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大权。周郑双方互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后来双方反目,郑军打败周军,周桓王中箭负伤,史称“射中王肩”。从此,“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春秋后期和战国前期,不少诸侯国内的卿大夫逐渐取代国君掌握了国政。“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指的制度是什么?对后世政权有何影响?

(2)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哪些问题?原因何在?

(三)问答题:

12、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对西周的统治各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A

5、A

6、D

7、A

8、C

9、D 10、C

材料题

11、(1)初步形成分封制度,对商特别是西周分封制的确立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2)反映出:分封制、宗法制日益破坏和削弱。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实力的增长,诸侯国与周王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同时不少诸侯国内的卿大夫的实力也日益增长,于是“礼崩乐坏”。问答题

12、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既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既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又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郡县制的建立,

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理解:历史概念: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皇权是封建专制国家的权力中心;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4、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分析巩固统一措施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阅读历史材料和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2、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

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时期的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教材要点: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虽然时间短暂、二世而亡,但它在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并极具开创性。

六王毕,四海一

1、秦灭六国。

2、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修直道,加强北部边防。

3、南征百越,修灵渠,统一岭南地区。

4、修“五尺道”收复西南夷地。

5、秦统一的意义:秦朝在平定六国的基础上,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海内为郡县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1、秦始皇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2、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

郡县制的出现及其推行,消除了由分封割据而带来的隐患,使皇帝能够直接控制地方的行政制度,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组成部分。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由此可见,郡县制对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社会调控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

1、皇帝制

皇权至上、皇帝独裁,是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在这种制度下,皇帝的权力是无限的,皇帝所说的话就是法,是判断一切是非的标准与行为规则,是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皇帝实行独裁统治,总揽一切大权,所谓“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

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职

①中央官制的设置及其职能

秦始皇在战国时期官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

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之下为“九卿”。

②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秦始皇所创建的这套中央官僚机构有两个明显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最高官职,如“三公”等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四、挟书令

1、焚书坑儒:目的:防止有学识素养的人士对时政展开批评。

2、挟书令:与焚书令一脉相承,都与法家专制思想有关。

强化思想的统一;钳制了思想,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本目重点、难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郡县制的推行,从中央到地方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

“六王毕,四海一”进行导入。

教学

六王毕,四海一:完成统一

1、秦灭六国

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大大增强,这为秦得以完成统一大业提供了重要条件。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采用“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用了10年时间,消灭了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终于在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从此以后,由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对各地施行有效的政治管理,揭开了此后封建王朝的帷幕。

2、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修直道,加强北部边防。

3、南征百越,修灵渠,统一岭南地区。

4、修“五尺道”收复西南夷地。

秦统一的意义:秦朝在平定六国的基础上,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史料链接:秦王嬴政采用“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

二、海内为郡县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①秦始皇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郡县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春秋时期初设的郡县,大多设立在新吞并地区或各国边境线上,并由国君直辖。战国时代,首先由三晋建立起以郡统县之制,且设立郡县的区域也由边境扩展到腹地。秦国在兼灭六国的战争中,在一些新攻占的地区已设郡县管理。秦统一后,经过两次廷辩,秦始皇确定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秦始皇决定实行郡县制的原因:有利于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巩固国家大一统的局面。

秦朝在全国始设36郡,后增至40余郡,郡下设县。废分封、立郡县,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对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重大作用。

②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

郡,为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郡级行政机关由郡守主持全郡政务,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另设郡尉,负责军务,直接领兵;郡监(也称“监御史”),监察郡之行政,并有牵制郡守的作用。郡下辖若干县。县级行政机构由县令(不满万户之县长官称县长)主持政务,县尉负责军事和治安,县丞负责司法。郡县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免。县以下是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

史料链接《汉书》称:“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

那么,分封制与郡县制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传承制度不同。分封制度萌芽于夏朝,盛行于西周时期,它是国君将田邑赐给宗室臣属作为俸禄的制度。受封的对象有三种类型:一是周王的同姓亲属即王族,二是功臣,三是古圣王的后裔即先代贵族的后裔。不论受封的是谁,一旦被封,都世代相传,即实行世袭制。郡县制则与此相反,郡县的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均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而且不能世袭,即实行的是任免制。

第二,职责范围不同。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封地内不但享有行政统治权,而且拥有对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权,但受封的诸侯必须对周天子尽一定的义务。例如,必须定期朝见周王,向周王贡献各种物产,接受周王之命出兵保卫王室或征伐反叛者等,同时对周王的婚丧嫁娶、巡狩等也要尽义务。郡县制则不同,郡守和县令在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和人口逐渐失去统治权。郡守和县令只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

第三,“治地”方位不同。分封制下的封地多位于授封者的周围,其中心地带为授封者,即国君或诸侯直接统治的中心。例如,国君直接统治的地区限于“方千里”的“王畿”之地,畿外之地则分封给各诸侯,目的是保卫王畿的安全,保卫四疆之土。诸侯的直接统治也常在封地的中心,称为“都”城,其附近或边远地区则分封给卿大夫作采邑。卿大夫以同样的原则继续分给士大夫。如此,王畿、“都”城、采邑处于各级封地的中心地

带,四周之地均为受封者的封地,形成了不同层次的“众星拱月”的统治网络,体现了“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的居中传统观念。郡县制的情况多有不同。初建时,郡多在边远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如秦南平百越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北击匈奴,收复朔方后,设置了九原郡。县则地近统治中心的、较富庶的近畿地区。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需要,郡和县的地区分布渐趋一致,最终发展成为郡统县的隶属关系。

第四,历史作用不同。分封制体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统天下的政治局面,各封国具有保卫王畿、保护国君绝对安全的义务,这和西周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低、政治不平衡、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形相适应,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各诸侯国在封地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变成了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王国演变成完全独立的国家,直接或间接地威胁国君的安全,酿成了列国争霸,互相兼并,国君权力衰微,大权旁落,最后导致完全分裂的政治局面。春秋争霸局面的形成,可以说是分封制的必然产物。

郡县制的出现及其推行,消除了由分封割据而带来的隐患,使皇帝能够直接控制地方的行政制度,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组成部分。主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由此可见,郡县制对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社会调控产生了深远影响。

史料链接: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三、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

1、皇帝制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天下初定,秦王嬴政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先确定个名号。先秦时期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王”,完成了前无古人的大业、自感功高盖世的嬴政,认为“王”的称号已经不足以显示他的权势和地位了。于是,他下令群臣议出个名号。以丞相王绾为首的群臣请上尊号为“泰皇”。因为,古有“三皇”:天皇、地皇和泰皇,其中“泰皇”最大。照理说“泰皇”整个称号已经是很大的了,但是嬴政并不满意。他决定:“去掉‘泰’字,加上‘皇’字,采用上古‘帝’位的名号,称为‘皇帝’。”为什么呢?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皇:(1)辉煌;(2)大,伟大,人们把祖先或者神明称作为是“皇”。帝:则是上古时人们想象出来的主宰万物的最高神明。我们所说的“三皇五帝”都是远古时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是像神明一样的人物。[帝:通蒂,最根本。],“皇帝”之称实际上就是古代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合称。赢政将“皇”和“帝”合起来,说明他并不满足于只是做人间的最高统治者。

“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统一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唯我独尊”的权势和地位。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也反映了神化君权、君权神化的这样一种新的统治观念的出现。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

在确立“皇帝”这个称号的同时,秦始皇还规定了许多尊君、维护皇帝最高权力的制度和办法,创立了皇帝制度。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不是偶然的,而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秦始皇创立的一切制度,都只为了一个目的:“天下大权,集于中央;中央大权,集于皇帝”。皇帝就是国家,国家就是皇帝。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主要由三点组成,即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为了显示皇帝独尊作出许多皇帝专享的规定,包括:秦始皇自称为“朕”。此字以前任何人都可以用来表示“我”的意思,但是自秦以后成了皇帝独享的字。还有玺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以前一般人的印都可以称“玺”,但是现在只有皇帝的御印才可以称“玺”,而且只有皇帝才能用玉质的玺。另外,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史记·秦始皇本纪》)。“制”为皇帝涉及制度的命令,“诏”为皇帝诏告臣民的一般命令。

皇权至上、皇帝独裁,是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在这种制度下,皇帝的权力是无限的,“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充分体现了皇权专制的特色。皇帝所说的话就是法,是判断一切是非的标准与行为规则,是具有最有效力的法律。皇帝实行独裁统治,总揽一切大权,所谓“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

国家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军队的虎符由皇帝掌握,皇帝的话就是法律(“言即法律”)。公元前213年那场著名的宫廷辩论之后,秦始皇下令取消了殿前议事的制度。这样,秦始皇不仅集国家权力于一身,而且真正开始说一不二了。

总之,皇帝是封建国家权力的最高主宰。这种至高无上的皇权专制不仅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它为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的来看,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特定时期,皇帝制度在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统一,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反抗外来侵

略等方面,是起过进步作用的。但是,皇帝制度的发展,造成了极端腐败的封建专制,加强了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对人民的精神束缚,桎梏了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又起着极大的反动作用。

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职

①中央官制的设置及其职能

秦始皇在战国时期官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

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是秦朝中央三个最高官职。丞相是皇帝的第一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有左、右二丞相。[丞相:承受皇帝的命令办事;丞:通承。左、右丞相,右丞相大。因为“右手重要,以右为重。”]秦始皇时,王绾、李斯等先后任丞相。御史大夫乃丞相的副手,地位相当于副丞相,负责掌理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太尉是秦朝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相当于今中央军委主席。太:大;尉:军官,原意指武力镇压→军官的名字]今天的古籍中没有记载秦始皇曾任命谁任此职,故推断是秦始皇自掌军权。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后世习称“三公”。[公:背私为“公”;卿:有荣誉的人]

“三公”之下为“九卿”。这里的“九”并非确数,言其“多”也。[表示“众多”的基数:三、九,如“三教九流”、“三头六臂”。汪中(汪容甫)发现“三、九”表示“众多”的意思,写作《三九解》] “九卿”是指“三公”以下中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主要官职。如掌管刑狱、司法的廷尉、掌管钱谷的治粟内史等,详见课本“中央政府的主要职能部门及其职能”表。

②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秦始皇所创建的这套中央官僚机构有两个明显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最高官职,如“三公”等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秦代三公九卿制度的特色:

1.三权分立。三公分掌政治、军事及监察大权,奠定民政、军事及司法三权分立的基础。另外,三公九卿分工精细,既能提高行政效率,又能互相牵制,有助于管治全国和巩固政权。

2.位高权重。三公品秩甚高,总领文武百官,为国家之重臣要员。三公秉承皇帝意旨,管治全国,权力之大,可谓历朝之冠。

3.内外兼管。九卿负责管理国家(政府)事务,亦兼管皇室事务,职权混淆。秦代废分封,行郡县,诸侯和贵族家庭为主的封建制度,变成了中央集权的一家天下,皇帝一家亦即国家。九卿兼管内外,就是这个演变过程中的痕迹。

4.不得世袭。秦代建立大一统国家以后,封建世袭制度不再延续,百官全由皇帝任命。汉代之三公亦听命于君主,不得世袭。

四、挟书令

1、焚书坑儒:目的:防止有学识素养的人士对时政展开批评。

2、挟书令:与焚书令一脉相承,都与法家专制思想有关。

强化思想的统一;钳制了思想,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小结: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本课知识结构可用下列图示表示:

实现统一 巩固统一,加强集权 灭六国, 北征匈奴, 南征夷越

四、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

1、废除分封,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2、下关于赢政定“皇帝”称号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表明赢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

3、分封制相比,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皇位时代相传,以稳固“家天下”的基础

B.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皇帝掌握从中央地方的人事大权

D.为提高威权而神化皇权

4、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

B.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

C.缺乏可委以此重任的优秀人才

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

5、秦朝时期,郡的监御使主要负责()

A.收取赋税

B.征发兵役

C.管理军事

D.监察郡守

6、秦朝的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A.郡县长官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7、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8、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三公,其直接目的是()

A.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B.削弱地方势力

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防止大臣专权

9、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

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10、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二)材料题

11、阅读下列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的三则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三: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请回答:

①从材料一、三的“皇帝”称号及“制”“诏”“朕”“玺”等规定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②根据材料所涵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

③根据材料一,皇位是怎样继承的?

④综合以上信息,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12、问答题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建立的?这种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什么? 秦始皇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对秦朝及后世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 A

2 B 3B 4B 5D 6D 7A 8D 9D 10B

11、(1)说明了皇帝独尊的威势和地位;“制”“诏”说明皇帝的话就是法令;“玺”是皇权的集中表现,并为皇权披上了“天命”(君权神授)的色彩。

(2)皇权至上,皇帝独裁;大臣受皇命办事,没有决策权。

(3)皇位世袭。

(4)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12、建立:①采用“皇帝”称号,创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皇权成为封建国家的主宰和权力中心;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③从中央政权机构的三公九卿到地方郡县官吏,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系。本质:君主专制,即封建专制主义统治。

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③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中国专制时代晚期封建王朝建立的内阁和军机处的历史知识;

2、了解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重大措施,理解其边疆政策的现实意义;

3、初步了解中国近代时期晚清王朝所做的一些政治改革。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所学知识和本节各种图文资料进行综合思考和分析,学会从宏观上理解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脉络;

2、结合现实问题学习历史,通过学习历史以正确对待现实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深刻体会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君主专制政体的恶劣影响及由此造成的中国社会落后,产生认识和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历史的强烈欲望。

二、教材分析

本课重点叙述和阐释了三方面问题。第一个方面讲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规定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全部集中到皇帝手里,君主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但皇帝“躬览

庶政”,政务繁多,不可无辅臣,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到永乐帝时正式设立内阁制度。但明朝为防止内阁升华为事实上的丞相,以太监牵制,明后期政治更加黑暗。清朝初年,皇帝受到的制约较多。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每日召集军机大臣商议国事,传达皇帝谕旨,最终解决了君臣矛盾,全国的军政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第二个方面讲清朝成功解决了边疆民族问题,维护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最后,课文简要分析了明清空前强化君主专制制度的恶劣影响,介绍了面对近代化浪潮中国晚清统治者被动进行的改革。

中国自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来,经历了初步发展、强化和走向极端几个重要时期。这个制度既有其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影响。如果说它在初建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的话,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积极的一面便逐步下降,消极的一面逐步上升。到封建社会晚期,消极的一面则占据主导的地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已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被动地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

本目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清王朝专制制度的措施和清朝的边疆民族政策。

难点:明清王朝专制制度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明以前各朝皇帝对于宰相的一系列的限制削弱措施,然后让学生阅读下列一段文字:

关于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当代学者有这样一种看法:

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时代。宋代宰相不仅失去了兵权和财权,而且連用人之权也被剥夺了。故宋代的中央集权已可谓集于皇帝一身了。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理。”可见宋太宗确实有意要削掉宰相的用人权与司法权。从这种发展趋势看,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废相之举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

请思考:是什么趋势导致明朝废除丞相?导入新课

教学

内阁制度的形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权臣篡位,一般都是以当丞相为第一级台阶,曹操、刘裕、陈霸先等人,连同那个篡位未成的董卓在内,都当过丞相。权臣夺权的就更多,例如:西汉末年的王莽、唐朝末年的朱温、北宋第一代君主赵匡胤等等。鉴于这些历史教训,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对功臣和权臣狠下毒手。废相问题上有两次重要的行动,一是诛杀李善长案,一次是诛杀胡惟庸案。朱元璋借此机会废除了丞相,并规定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到此,皇权对于可能威胁自身的相权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丞相被废除后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是什么?

(皇帝要做的事实在太多。)

皇帝忙不过来怎么办?成立了什么机构?

皇帝政务实在繁忙,于是朱元璋委派了一些有才学且办事较稳重的中下级官员,跟随皇帝左右以便随时接受顾问。到明成祖时就专门成立一个秘书机构,称为内阁,所委派的秘书称为“大学士”。大学士的职位很低,只有正五品,比各部首长(尚书正二品)要低三级。

朱元璋对自己所做沾沾自喜,认为是他最高智慧的结晶,可以永远保持明政权于不坠。所以他下令“后世子孙永不许恢复宰相制度,如果有人如此请求,凌迟处死。”朱元璋来自民间,政权又由他创立,对于繁琐的政务,还可以勉强应付,但他的后裔却是一群花花大少——生于深宫之中和女人太监之手,面对着千变万化的各种事务,手足无措。内阁通过“票拟”向居于深宫的皇帝提出建议,皇帝通过“批红”操持国政。不久之后,大权便渐渐滑入大学士之手,像张居正,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内阁成为没有名义的中书省。

明朝皇帝建立了内阁和大学士制度,但对于内阁和大学士的防控也还是比较严的,这样,又给太监参权开了方便之门。所以明朝后期宦官专权现象十分严重。

明朝已走入了政治统治的迷魂阵。

造成明朝政治腐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实仍然是其极端的专制统治制度造成的。

军机处

依据教材解决如下问题:

1、军机处是在什么时间、为了什么需要而设立的什么机构?

2、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

3、这个机构有什么特征?

4、密折奏事是什么意思?

清初设立军机处的背景:皇太极仿明朝设立内阁和六部。奏章票似由内阁负责,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受到极大地限制。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这样中枢机要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雍正帝时又在宫内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制度初建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积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积极的一面便逐步下降,消极的一面逐步上升。到封建社会晚期,消极的一面则占据主导的地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已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同时代西方许多国家已开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两相比较,差距逐步拉开。

清朝的边疆政策

1、清朝边疆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1)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对西藏的宗教上层人物。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对蒙古族几个不同地区的处理。

2、清朝前期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及加强对边疆地区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的效果。

要求注意理藩院与宣政院的区别。

3、概要介绍在西南地区,元朝以来实行的土司制度和明清实行的“改土归流”制度。理解清朝完成改土归流工作的意义。

近代化浪潮和清末政治

1、晚清统治者改革的原因:面对近代化浪潮,慑于内外压力,也为了迎合西方列强的要求。

2、晚清政府的改革:外务部代替总理衙门,理藩部代替理藩院,设立资政院作为议院的基础。

3、封建帝制的推翻。

小结

中国自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来,经历了一两千年的演变过程,到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达到顶峰。君主专制高度强化,已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本课知识结构可用下列图示表示:

废除丞相,权归六部

明设置内阁

明清王朝以司礼太监牵制内阁

专制制度设置军机处,皇权独揽

清密折制度

清朝的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疆政策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

加强对西南地区管理的措施:改土归流

主要原因

清末改良主要措施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四、知识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1、宋朝以前,宰相大臣见皇帝时,皇帝让坐着面谈,还时常赐茶。以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到明清大臣奏事连站着都不行了,必须跪着。这种情况从本质上说明了--------------------------------------------------------()

A宰相和皇帝的关系日见疏远 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C满族与汉族风俗有很大区别 D皇帝刁难大臣,以便控制

2、中国历史上的丞相制度的建立与废除分别是在-----------------()

A秦朝清朝 B汉朝明朝 C秦朝明朝 D秦朝汉朝

3、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A丞相胡惟庸的专权 B加强专制集权,维护明朝统治

C丞相制度阻碍了明朝社会发展 D朱元璋希望一人独揽大权

4、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A南书房的建立 B军机处的设置

C丞相制度的废除 D内阁制度的确立

5、“自雍、乾后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政府矣。”对“隐然执政”的准确理解是----------------------------------()

A草拟政令 B发布政令 C监察百官 D传达圣旨

6、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开始于---------------------------------()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近代

7、理藩院起初只是管理哪个地方的事务-------------------------()

A蒙古 B新疆 C西藏 D台湾

8、近代中国的版图在何时基本奠定----------------------------()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前期

9、面对近代化浪潮,清朝统治者进行了一些政治制度方面的改良。其中取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机构是---------------------------------------()

A外务部 B民政部 C家工商总部 D资政院

10、明清之交,中国社会发展的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的根本原因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B军机处的设立

C官僚机构的膨胀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二)材料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三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黄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语

材料四若以国家治乱专倚宰相,则为人君者,不几如木偶旒缀乎?……使为人君者,深居高处,以天下之治乱,付之宰相,大不可也。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也。——《十二朝东华录》引清高宗语

请回答:

(1)材料中各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

(2)有无本质区别?为什么?

(3)根据你的理解,上述转变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三)问答题

12、从哪些迹象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得到了空前的强化?怎样评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B

5、D

6、A

7、A

8、D

9、A 10、A

(二)|材料题

(1)材料一、二反映了汉唐时,皇帝为了维护统治而依靠丞相。材料三、四反映了当时皇帝防止他人分权而摈弃丞相。

(2)无。都是为了维护皇帝一姓天下。

(3)皇帝的权威成为维系社会稳定统一的精神力量,社会对皇帝的崇拜造成了对个人自然权利流失的麻木,结果导致近代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三)问答题

(一)迹象:1、明朝废除丞相,规定六部政府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就解决了长期以来君相之间的矛盾。

2、明朝设内阁,将政府官员变成专制统治的侍从。

3、清朝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军机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专制统治达到了极端。

(二)评价:专制统治走向极端表明中国政治的陈腐和落后,它导致了社会的保守,创新发展受阻,并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逐步拉大,近代开始后无法抗拒外来侵略。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皇帝制度;西汉的中朝与外朝;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中书门下和参知政事;元朝的行省制度。

2.理解封建皇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必然要求。

3.了解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和选官制度的演变。

4.了解秦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分析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地方权力的目的和影响。认识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从剖析秦汉至元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结构入手,引导学生总结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运用图示、引文等材料,比较古代政治发展变化特点,初步掌握制表及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这一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有助于我国统一的封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教材要点

政令出一

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特点:皇帝具有天下独尊的地位,皇权至高无上。

君权与相权

1.“君”“相”矛盾。为什么会产生“君”“相”矛盾?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君相矛盾权欲说,认为丞相“位高权重”,构成了对君权的威胁,于是产生君相矛盾,国君则致力于削相权以隆君权。第二种是君相矛盾行政差异说,认为“君”、“相”产生矛盾是在决策、行政倾向和方式上的不同引起的。中国古代王朝的宰相、丞相,都是帝王的政治助手,也是政府的行政总理。在执政过程中,因为决策与行政的倾向和方式不同,帝、相难免产生矛盾。希望有所作为的帝王往往取限制相权的方式以独揽行政大权。

2.君权与相权发展的总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3.汉至宋代抑制或分散相权的主要措施

汉代: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并形成“中朝”与“外朝”。

唐代:三省六部制,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并在门下省设政事堂,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有所分散。

宋代:设中书门下;“参加政事”(副丞相)。

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我国古代的监察,主要是君主对官吏的监察。监察机构的发达、完备,是我国古代官制的一个重要特点。随着君主专制的加强,监察机构及职能也愈来愈强化。

君主对官吏的监察,始于战国。最初,君主用自己的秘书——御史监察中央和地方的官吏。

秦朝设御史府,以御史大夫为长官,御史中丞为佐贰,兼掌秘书与监察之职。

汉武帝时创刺史制度。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

汉代以后,监察制度逐渐走向健全。

完备的监察制度,加强了皇权。但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

1.世官制。世官制是官职世袭的制度。这一制度决定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的现象。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2.察举制。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即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举荐的标准,要看

德行和才能。

汉武帝时代,察举制基本成为正统的政制。这一历史进步的意义十分重大。有的学者指出,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的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是“中国学术史和中国政治史的最可纪念的一年”。就是因为这一诏令,表明察举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备的仕进途径。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的主体地位已经得以确立。

魏晋南北朝时代,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与两汉察举相比,明显地前进了一步。具体表现是:(1)规定设立专典选政的中正官;(2)中正官主要负责品定士人的资格,作为任官的依据。

九品中正制之初,有选贤的用意,但是不久就被门阀左右,成为世族把持政权的工具,以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3、科举制。科学制是考试选官的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备、更合理的选官制度。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显然要比察举制时代凭现任官僚的主观印象取官要合理得多。

明清时代的科举制度已经十分详备,然而也日益僵化,完全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自由的文化专制工具。

行省的设置

从秦汉至元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强化。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如下图所示:

从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总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这样有利有弊,有利是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维护了封建国家统一,弊端则是地方没有自治权,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

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影响深远。它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目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难点:从秦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导入:

运用秦兵马俑导入。

教学

(一)法令出一

1.皇帝制度的创立

秦始皇自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便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2.皇权至上的君主专制政体

(1)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2)君主专制政体下,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理念,深深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立法、行政和司法。

(3)秦朝以后,历代官僚体制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群臣关系,实质上是“主公”与“奴才”的关系。

史料链接: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论大小皆决于上”。历朝皇帝制度是否继承了这一特点?为什么?

(二)君权与相权

1.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2.汉武帝限制相权的措施

3.唐朝分散相权

4.宋朝分割相权

史料链接: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

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读史感悟:

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古代监察体制

(1)监察机构的设置,在秦代已经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在中央和地方(郡),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2)汉代创刺史制度,汉以后,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健全。

2.古代监察体制的局限

(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1.中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

大体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

2.察举制的演变和实质

(1)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一年,就诏令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人才。6年之后,再次下诏策试贤良,并且在这一年,明确规定了郡国必须选举的人数。

(2)魏晋南北朝时代,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员,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

(3)察举制度虽然在当时看起来比较完善,但是无论从考选的对象和内容,还是从考选的方式和程序来看,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

3、科举制及其实质

(1)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

(2)科举制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选官方式,其实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权力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但是,科举制度又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明清时代八股取士,阻碍了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

读史感悟:

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五)行省制度的设置

秦汉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有郡、县两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