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播学的符号理论

传播学的符号理论

传播学的符号理论
传播学的符号理论

传播学的符号理论

参考文献:

?1、《传播学与符号学散论》陈道德,《湖北大学学报》1997(2)

?2、《传播学的"前结构"——符号活动的社会根源和基础》周军,《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1

?3、《符号学的历史》D.S.克拉克; 孙伟平《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1)

?4、《符号学视域中的身势语》李凤琴《外语学刊》2005(2)

?5、《符号与意义——巴特符号学与现代语言学的比较研究》吴晓峰《学术研究》2004(3)

?6、《传播与符号:罗兰·巴尔特思想述略》李彬《国际新闻界》2000(3)?7、《从符号学原理解读广告》彭璐《装饰》2004(11)

?8、《符号学在平面图形设计中的应用》陈大磊《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5(6)

?9、《符号学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陈武《装饰》2006(4)?10、《从<实话实说>看非语言因素在谈话节目中的重要性》柳红?11、《人类传播理论》《符号和语言理论》(第四章)《话语理论》(第五章)

?传播本质上为信息的流通,那么信息是怎么流通的呢?

?这就涉及到传播活动最基本的要素——符号,因为信息正是凭借符号才能流通。事实上,信息首先就表现为符号,或者说一种信息的外在形式就是某种符号。世界上没有离开符号而单独存在的信息,正如没有不包含信息的符号。

?符号总是负载着某种信息,信息总是表现为某种符号。

?符号是信息传播的最重要的工具。

?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

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

?在现代社会中,符号是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需要。

?李特·约翰:符号及语言理论是传播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一般都认为符号是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人类传播理论》P68)

?“有关语言和符号的研究是传播理论的核心,对于传播学研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类传播理论》P85)

第一节符号

一、符号的定义

(一)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及代码系统,如声音、图形、姿态、表情等。

?《韦氏大字典》:一种代表思想的通用的记号或标志。?《辞海》:信息的携带者。

?《现代汉语词典》:记号;标记;佩带在身上表明职别身份等的标志。

?从人类传播活动的角度来考察符号:

?美国的伦德伯格认为“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符号的中介而传达意义”(沙莲香,1990)。

?日本学者永井成男认为,只要在事物X和事物Y之间存在着某种指代或表述关系,“X能够指代或表述Y”,那么事物X便是事物Y的符号,Y便是X指代的事物或表述的意义(永井成男,1989)。

?1、能指与所指

?任何一种符号系统都具有两个部分,一是它的外在形式,一是它的内在含义。

?索绪尔:能指和所指。

?能指即语言的声音形式,所指即语言的意义内容。

?索绪尔说:“我们把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符号这个词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表概念和音响形象。”

?能指是形式,所指是意义,符号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

?符号由能指与所指互相联接而成。

?2、任意性与约定性

?索绪尔认为,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约定的,毫无“根据”。

?符号和自己所代表的事物完全是两回事情。符号和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在社会生活中,符号中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全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所谓约定俗成,就是社会成员协调行为的社会契约。

?符号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文化的过程。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虽然在形成时期是任意的,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进行能指和所指的关联。符号的任意性只是相对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而言的,对任何人而言,它不仅仅不是任意的,恰恰相反,任何人不得随心所欲地改变它。在这个意义上,不是人在说“话”,而是“话”在制约着说话的人。

?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关系一旦形成,就成了约定俗成的东西而具有了规

定性,从而保证符号在传播活动中的有效。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绝非墨守成规、泥古不化,而是在逐渐变化。

(二)学界的分歧

需要注意的是,对二者的翻译名称还有待确定。

有学者认为,“信号(Signal)和符号(Symbol)常合译为“符号”,而记号或征象(Sign)则常常译为…信号?”(吴文虎,1988)。

而也有学者认为,“符号是sign,包括信号(signal)和象征符(Symbol)两大类”(郭庆光,1999)。

二、信号与象征符

信号与象征符号的划分是根据能指和所指发生关系的机制。

(皮尔斯提出三种可能性:标示或征候index;图像icon;象征symbol)卡西尔:“信号具有物理性质,而象征符则具有语义性质。”

(一)信号

信号具有以下特点(教材P44):

1、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只有自然的因果性

2、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

(二)象征符

象征符的特点:

1、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2、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3、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后天习得而继承的;

4、象征符是可以自由创造的,这就是说象征符在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它

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语言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征符体系。

象征符具有自由性和随意性,还在于一种对象事物可以用多种象征符表示,而一种象征符也可以表达多种事物。

象征符和信号有某种共同点,即“指说性”。简而言之,就是信号也好,象征符也好,都是指出某事物,而不是事物本身。

三、符号的功能

符号是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相互沟通信息。概括起来说,符号的基本功能有三个方面:表述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思考功能。

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即斯图亚特霍尔所说的“编码encoding/解码decoding”。

第二节语言与传播

?人类拥有最完整的符号体系。人类的符号体系既包括信号,也包括象征符。由于语言(包括文字)是人类最基本的符号体系,因此,传播学一般将人类使用的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

语言符号系统

语言在社会中产生,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革。语言符号包括语言与文字两种类型,即所谓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在所有的符号中,人们日常的口头语言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正是由于口头语言的存在,其他的符号才成其为符号,才成其为具有意义的代码。假如没有口头语言,其他符号也就变得无法言说。

文字表面上看像一套独立自主的符号体系,其实它无非是语言的代表,或者叫符号的符号。

?萨皮尔:“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做出这样的结论:除了正常言语之外,其他一切自主的传达观念的方式,总是从口到耳的典型语言符号的直接或间接的转移,或至少也要用真正的语言符号做媒介。”

?教材P28:“人类以语言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也是一个体内信息功能体外化和社会化的过程。”

?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P45:“谈到传播技术,有两种变革的催化剂最显突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者都巨大地延伸了人类传播系统,并在文明的进化和传播中起到中心作用。”

一、语言符号的特性

1.随意性

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结合的任意性是形成人类语言的重要因素。

2.线条性

语言符号只能一个接一个的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延续,而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随意展开。

符号的线条性使符号能够一个接一个地进行组合,构成不同的结构。

3.组合性

语言符号是一个开放系统。运用有限的语言符号可以创造出若干个各不相同的短语和句子。

4.传播性

人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但掌握什么语言则是后天学会的。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就无法学会一种语言。简而言之,语言可以代代相传。

5.形式与内容非对称性

在逻辑上,语言的形式与内容是相互依存的,但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在人们的心理上,在人们的实际使用中,语言的形式和内容又常常是非对称性的,语言的形式常有多种暗示的内容。

6.跳跃性

语言的使用不受时空限制,可以描述远古时代人类生活形态,可以再现别国的生活风貌;可以表达深远的哲理。运用语言的跳跃性,人类可以在理想的王国里纵横驰骋,可以在现实世界中表达喜怒哀乐。

7.社会性

作为一定社会成员信息交流的工具,语言的社会性表现得最为显著。

附:几种语言学理论

(一)结构主义理论(L·布卢姆菲尔德)

(二)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

(三)乔姆斯基语言结构理论

二、语言与传播

语言在人类传播中最重要的功能是传递信息。

语言产生于人们相互交流的动机,而文字的创立一开始并非由于迫切的传播愿望所致。

在没有文字的条件下,信息的传播往往得当面进行,传播各方往往处于同一时空之中。而文字的发明则把传播从这种口耳相传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置于时间的绵延之中。

对所表达的事物而言,语言是直接符号,文字则是间接符号,或者说是代表符号的符号。

对传播研究来说.符号问题的焦点在于所指,即在于符号的内容层面、意义层面。具体到语言符号,传播学主要关心的是研究所指的语义学,而不是研究能指的语音学。

三、语义与传播

普通语义学

普通语义学是一种强调语言影响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哲学理论。1933年,美籍波兰人柯日布斯基发表了《科学与精神健全:非亚里士多德体系与普通语义学概论》一书。1938年,普通语义学研究所成立,柯日布斯基任所长。虽然普通语义学思想较为复杂,甚至有荒唐之处,但战后的美国许多大学仍开设了普通语义学课程,许多人接受普通语义学的训练。普通语义学甚至成为很有影响的学派。

温德尔·约翰逊《困惑中的人:个人调节语义学》

早川一荣《行动中的语言》

柯日布斯基的主要理论是:

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

世界处在变动之中

事物的特征是无限的事实不属于推断,推断不等于价值判断;

语言与符号不等于客观世界本身,就如同地图不等于领土一样。

普通语义学家们在论述语言的特性时认为,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人用语言进行演绎的过程,意义是演绎后的结论。

(一)语言特点(《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运用》P88):

1、语言是静态的,而真实是动态的;

2、语言是有限的,而真实是无限的;

3、语言是抽象的,而真实是具体的;

4、语言中有假定。

(二)、语言的误用:

1、固定层次抽象法

错误的抽象,将事物看成一个层次的或者高层次抽象,或者低层次抽象,即“死线上的抽绎”。

2、指认不当

把“同类”误为“同一”,把个别现象当作普遍现象,以偏概全,忽视事物的差异性。

3、二元价值评判

评价极端化。非此即被,没有中间层次。

4、自我投射

自我表现,不自觉的倾向性,以自己的见解代替客观事实。

第三节非语言传播

(Noverbal communication)

福尔摩斯经常与华生医生说:“通过一个男人的手指甲,通过他的衣袖、靴子、裤子膝盖处,食指和拇指的老茧、衬衣袖口——通过每样东西,你就能很清楚地知道这是一个什么人。而面面俱到往往反而最不能给调查者以启发。”

弗洛伊德:“只要一个人有眼睛去看,有耳朵去听,就没法保守秘密。即使他嘴唇不动,也可能会下意识地与他的指尖聊天;每一

个小细节都出卖了他。”

?一、非语言符号系统

?非语言符号是指除语言之外的其他所有传播信息的符号,一般包括鼓声、烽火、标志、图像、手势、表情、姿态、病症、口哨、气味等。

?李彬《传播学引论》P118:

?非语言符号大致可分为三类:

?体语

?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P45

非语言符号:

1、体态符号。

2、语言符号的伴生符,也称类语言。

3、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

?戴元光《传播学原理》P286:

?非语言(符号)传播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

?动态无声类——点头、姿态、摇摆、笑、皱眉等。这一类可能是非语言传播中最重要的一点,许多人称这类为手势行动。抚摸、拥抱、接吻以及其他触摸行为均在此列。

?静态无声类——人静的时候也在进行传播。站、坐、倚、蹲的姿势是一种方式;保持某种距离也是一种方式,这是利用空间距离来传播某种信息;呼吸、身体气味、体格、甚至发式也在“说话”;面具、口红、眼睛、服饰和使用镶金的琥珀烟嘴及衣服的清洁与否、戴钻石戒指等也是传播。

?有声类——这—类非语言传播也称类语言,包括有声的,但非言语性的各种动作,如语调、喷嚏、打嗝、叹气、呻吟等。

?(一)体语

?体语是以身体的动作表示“意义”,是指通过人的举止、表情和装束来表情在达意、传递信息的非语言符号,又称“身体语言”或“行为语言”。

?1、体语的分类

?体语有三种类型:一是动态的动作,二是静态的姿势,三是有声无义的“类语言”(paralanguage)。

?2、体语和语言。

?体语与语言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体语,语言的表达就大为逊色。体语丰富了语言的意味,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体语的含义需由语言赋予和界定。

?语言侧重于传播明确的思想、认识与观念,而体语侧重于显示模糊的情感、印象与情绪。

?语言是理智的表现,同意识相连。而体语多为本能的表现,同潜意识相通。

?语言表达明确的信息,体语流露含混的情绪;语言是有意的传播,体语是无意的显示。

?(二)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视觉性非语言符号中有象征和实义两种。

?(三)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凡是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非语言符号,都可视为听觉性非语言符号,如鼓声、口哨、汽笛、乐声等。

?作用于听觉的非语言符号,同作用于视觉的非语言符号一样古老悠久,源远流长。

?(四)近体

?近体就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在沟通时的空间距离。我国传播学者通常称此为人际距离,即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

?美国学者爱德华·蒂·霍尔最早提出近体理论,建立了“近体学”。

?(五)时间

?时间也可以被列入非语言符号范围。传播信息的时间差也是在传播信息。

?(六)服饰

?穿着也是一种语言。通过穿着,可以了解一个人,也可以让别人了解自己。

?(七)艺术

?艺术性的非语言手段主要指舞蹈语言和音乐语言,是通过各种“动姿”和“旋律”来传播信息,实现人际沟通的。

二、非语言传播

?1.非语言传播的功能

?非语言传播在传播信息的功能方面逊于语言传播手段,但在情绪沟通和调节沟通方面可能优于语言传播手段,非语言传播具有三种功能。

?(1)传播态度与情绪。

?(2)辅助语言传播。

?(3)代替语言。

?2.两种传播手段的不同特点

?语言传播手段和非语言传播手段,尽管互为补充,互为交叉,又互为依赖,但却不能互相代替。

?同非语言传播手段相比,语言传播手段主要特点在于其阶段性,非语言传播是连续进行的。

?语言传播手段只通过一个通道(媒介),即语言,而非语言传播手段则是多通道的。?非语言传播手段比语言传播手段简单明了。用非语言传播手段信息比语言传播手段更准确可靠,语言往往有虚假的成分。

第四节传播中的意义

?一、什么是意义

?意义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定义,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多种多样的理解。为了避免繁琐,我们在这里从社会传播的角度对意义做出如下界定:

?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相交流的精神内容。

?这是一个极为广义的概念,在这里,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交流的一切精神内容,包括意向、意思、意图、认识、知识、价值、观念等等,都包括在意义的范畴之中。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意义是普遍存在的。

?从本质上讲,“意义体现了人与社会、自然、他人、自己的种种复杂交错的文化关系、历史关系、心理关系和实践关系。”(张汝伦《意义的探究》)

?从符号的角度看,意义是符号不可或缺的所指,符号是意义的物质载体,二者密不可分。

?就传播而言,意义就是人们对事物符号化过程中赋予的精神内容,通过符号的中介使人们的交流得以进行。

?有关意义的探讨,更多地集中在语言符号的意义领域。

?索绪尔视符号为一个系统性结构,强调部分与整体的意义关联:“语言是由相互依赖的诸要素组成的系统,其中每一个要素的价值完全是由于另外的要素的同时存在而获致的。”不能纳入某种符号系统的东西没有意义。

?利用符号意义生成的系统特征,可以使传播更加准确和深刻。

二、符号意义的分类(《传播学教程》P48):

1.明示性意义(denotation)与暗示性意义(connotation)。2.外延意义(denotation)与内涵意义(connotation)。

3.指示性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和区别性意义(deferential meaning)。

语言符号的模糊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

“客观世界的事物是无穷无尽的,语言必须尽量用最少的单位来表达最大限度的信息量,否则语言就会非常累赘,语言打破客观事物或概念的界限用同一个词表达各种不同的感觉,就可以大大节省语言单位。这是语言模糊性质存在的内在因素。”

2.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三、传播过程中的意义(P49-50)

(一)传播者的意义

在传播行为中,传播者通风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然

而,传播者的意义并不总是能够得到正确传达的。在这里,符号本体的意义与传播者的意义未必是一回事,这是很明显的。

?(二)受传者的意义

?对同一个或同一组符号构成的讯息,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同一时代的不同个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或解释,这说明符号本身的意义与受传者接收到的意义同样也未必是一回事。

?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是符号本身的意义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二是由于每个受传者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经历等社会背景来理解和解释符号的意义的,这些因素不同,每个人从同一符号或讯息中得到的意义也会存在差异。

?(三)情境意义。

?罗曼·雅各布森:语言符号不提供也不可能提供活动的全部意义,交流的所得,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语境。

?所谓语境,在传播学中叫做传播情境。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它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进行的场景;在广义上,传播情境也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

?在很多情况下,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本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本身的意义产生制约。

?总之,符号本身是具有意义的,但意义并不仅仅存在于符号本身,而是存在于人类传播的全部过程和环节当中。

?这里需要解决的一个思维矛盾是,我们在前面讲到符号和意义是有机的统一体,意义不能脱离符号而存在,那么在这里为什么又说符号本身之外还有意义呢?

?理解如下:

?1、不能以明确的符号形式表达出来的意义不是清晰的意义,只能说是模糊地意义或意义的胚芽。

?2、符号与意义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与丰富的社会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意义具有多变性。

?3、人类整体驾驭符号表述意义的能力是无限的,而作为个人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日常传播中往往会出现“辞不达意”的情况。

?4、至于情境意义,也可以说由一系列情境符号及其相互组合所形成的意义。

?因此,意义并不仅仅存在于符号本身这个观点,不仅与符号和意义的有机统一这个命题不矛盾,相反,它正说明了人类的符号和意义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五节象征性社会互动

人类传播是一个以信息为媒介的社会互动过程。社会信息是由符号和意义构成的,而人类区别于动物信息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人类能够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因此,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也可以作为象征性社会互动活动来把握。考察人类的象征性社会互动,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类传播的特质。

?一、人类的象征行为

?象征能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

?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象征行为,是通过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的。

?象征符是具有双层意义的符号,第一层是符号的字面意义,第二层则是符号的类比或联想意义。象征行为的特点,就是使象征符的第一层意义向第二层意义发生转化,这种转化取决于两者之间的类比关系,即它们之间必须要有某种类似性。这种类似性并不是直接的和绝对的,而是基于社会生活的联想或想象。

?

?象征能力是人类特有的基本能力,通过这种能力,人类能够发现宇宙和社会万事万物间的象征关系,并从个别事物和眼前事物从森罗万象的具体性和千变万化的多样性的束缚中把自己解放出来,进入了一个自由的传播境界。人类创造出了最完整的象征符体系,利用这种体系,人类能够保存和传达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协调和控制社会行为,创造和继承社会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象征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化、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机制。

?象征性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G.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精神、社会与自我》)(1934年)对这一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60年代以后,美国学者H.G.布鲁默、T.西布塔尼、R.H.特纳等学者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

?象征性互动理论把人看作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作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行为不仅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布鲁默:象征性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它有三个基本前提:(1)人是根据“意义”(关于对象事物的认识)来从事行动的;(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3)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因此,意义、社会互动、解释,是象征性互动理论的三个主概念。同样,这三个概念对于考察社会传播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重要)

?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由于象征符与意义是一个统一体,所以有的学者将象征性社会互动称为符号互动,也有的学者称为意义互动,这两者说的都是一回事。象征性互动是揭示传播这一社会过程的一个基本概念。

?象征性社会互动,首先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

?意义的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信息传递的“共同经验”说)

信息传递的"共同经验"说

传播过程的确立离不开意义的交换,而意义如果不用来交换的话,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意义交换的前提是,交换的双方必须完全或在一定程度上对所传递的讯息有着共通或较为相似的理解

和解释,即所谓?°共通的意义空间?±,也称?°共同经验?±。共同的意义空间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A、B不可能完全重合,双方的意义交换只能通过AB进行;随着意义交换的持续进行,AB则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我们说,作为社会互动过程的传播,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扩大传播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了解和相互理解。

意义交换作为互动性传播活动,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米德的“主我与客我”模式中,主我与客我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进行信息交流。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重要影响,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与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内省与符号互动:内省?米德将其看作“自我”与“本我”相互交流的一个过程,而内省省察的结果是要给出一个意见(判断)——两个“潜在”意见冲突的结果。

布鲁默“符号互动论”

布鲁默:在人们思考即人内传播过程中,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加以组合。这个过程是通过人将自己视作认识的对象来完成的。

符号互动论认为符号是人们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用来代替某一对象的社会课题,具有社会性,而“精神”是一种运用符号的活动,是和自我的符号互动——个人运用符号与自我沟通。

符号互动论还认为,人们能够在自我交流过程中“扮演他者”,即在想象中将自己置于他人的地位,通过扮演他人角色而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件并据此指导自我。

所以,形象地说,通过符号互动的过程,个人塑造了一些社会性的他者来和自己进行交流,产生意见交换——自我的意见传播得以发生和完成。

三、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

克利福德·格尔兹:所谓文化,即“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

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中自由地创造出了以语言为代表的象征符体系,从而摆脱了自然和生物学意义上的束缚。然而,这些象征符体系一旦形成,也会具有相对独立性,作为能动的力量作用于社会。换句话说,由于象征符体系是作为“继承性的观念体系”来确立的,它通过形成文化秩序也会反过来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

?另一方而,正如文化本身不间断地发展到今天一样,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的象征符体系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在传统的社会里,由于人们绝大部分的体力和精力必须用于物质生产,所以对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的感触并不是那么明显,但是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到处充满了象征符,包括街头的、路边的、建筑物上的,报刊、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络中的等等,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处于这些视觉的、听觉的甚至触觉的符号的包围之中。现代人正在把各种各样的事物作为符号加以利用,为其赋予某种象征意义,与他人交换这种意义,并通过意义的交换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我们的生活空间正在成为一个符号空间或意义空间。

?以消费文化为例,正如美国学者J.伯德利亚尔指出的,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经超出实际需求的满足,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的消费。说得通俗一些,即由物质的消费变成了精神的消费,人们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主要不是为了它的实用价值,而是为了寻找某种“感觉”,体验某种“意境”,追求某种“意义”。伯德利亚尔认为,由于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现代社会的消费传播正在越来越体现出“差异化”的特点,即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所谓“风格传播”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消费结构下,商品和服务的流行性越来越强,而流行周期则越来越短。

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的确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特色。

?文化的象征化并不仅局限于消费领域,现代社会的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以及生活与娱乐领域也都充满了新的象征符以及新的象征意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寻找。

?第一,追求新事物、新意义是人类的一种基本价值:“新”意味着“创造性”、“时代性”和“个性化”,而这些永远是人们追求的价值和目标。

?第二,现代传播媒介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众多的人参与象征符创造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和手段。在传统社会里,社会的精神生产主体只是少数特权群体,而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几乎所有的合法群体和个人都有了从事这种生产和传播的能力与机会,其结果必然会带来象征符创造活动的活跃化、象征体系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象征符的不断创造和更新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活力,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认识,象征符过滥提供和过频变动也会造成意义、价值和规范的流动化和无序化,使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和行动产生混乱。日本传播学者林进认为,象征体系的改造以渐进的方式为宜,过激的变动或完全的更新会导致“传播过程的断裂”,引起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这个观点是值得现代人深思的。

符号、意义与传播

符号、意义与传播 一、符号是人类的表征 1、符号、语言与意识、思想 2、符号为人类所独创和独有 二、符号与意义 1、意义性质与表意过程 2、外延意义与内蕴意义 外延意义:指语言符号体系中所固有的与客观事物有代表性关系的意义。 内蕴意义:人们在运用语言符号时所表达的与客观事物无直接联系的评价性意义。 德弗勒认为媒介对人类语言和意义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下列四方面: 立意功能、引申功能、替代功能、稳定功能。 三、编码 (一)科学编码。如:学科代码、邮政编码、汉字输入法编码、条形码等(二)艺术编码。如乐谱等。 第二节符号的特性、功能与易读性 一、符号的特性 1、任意性 2、约定性 3、组合性 4、传授性 5、跨越性 二、符号的功能 1、指代功能 2、表义功能 3、自律功能 4、显示功能 5、认识功能 6、交流功能 三、易读性与易读标准 大众传媒要将信息传播给尽可能多的受众,就必须使编码尽可能地明白易懂,让人能轻松快捷的译码。 “一篇提出足以使全世界震动的重要论断的社论,如果写成只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才看得懂,那么,它将失去88%的读者。”([美]赛弗林和坦卡特:《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9页) 不仅大众传播的文本要简明易读,组织传播的文本也要如此。1998年6月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式向政府官员提出要求:在官方文件中也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以方便美国公民阅读。克林顿说:“运用简明语言,可以一目了然地告诉人们政府在做什么、要求做什么及提供什么服务。简明语言可以使政府和私人机构节省时间、精力和费用。” 简明易读也是受众的普遍要求。国外的“简明英语运动”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1979年,英国民众在议会广场举行集会,要求政府和大众媒介改变繁琐难懂的文体。此后,“简明英语运动”渐渐波及世界上的其他英语国家,每年一度的“简明英语奖”定期在英国颁发。我国进行的白话文运动、汉字改革、改字简化运动,实际上也是一种“简明汉语运动”。 易读性研究,最终是站在人本的立场上为你的传播对象考虑,最终是为了提高传播效果、为传播者自己考虑。 那么,究竟有哪些因素决定着文本的易懂或难懂呢?用什么方法来测量它在多大程度上易懂或难懂呢?西方传播学界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大众传播特别是新闻传播中,其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字词的形式 多用常见的字词,忌用冷僻的字词;尽可能选用实体动词、及物动词,尽量少用形容词和介词,有部分成语、诗化的词和高度文学性的词也要少用或不用,尽量使用普通词汇,避免使用行话或专业词汇,以减轻受众的“词汇负担”。若要对易读性进行测量,则需统计出全篇“忌用”或“少用”的字词数,再除以全篇的字数,得数越大,其易读性越差。

符号学理论中的“符号”

一、什么是符号 “符号”(sign)一词渊源已久,然而它的含义却一直含混不清,甚至在经典着作家那里也往往有不同的理解。 古代希腊,符号就是征兆。公元前5-4世纪,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把病人的“症候”看作符号,世称“符号学之父”。公元2世纪,古罗马医生、哲学家盖伦(Galen,C.)写了一本症候学的书,名为“Semiotics”,即今天人们所说的“符号学”。此后,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Augustine,A.)给了符号一个一般性的解释:“符号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我们想到在这个东西加诸感觉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意思是说,符号是代表某一事物的另一事物,它既是物质对象,也是心理效果。奥古斯丁的符号观,直接影响了现代符号学的两位奠基人——索绪尔和皮尔斯的符号学思想。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Locke,J.)把科学分为三种,第一二两种为物理学和伦理学,而第三种,他说“可以叫做Semiotic,就是所谓符号之学。各种符号因为大部分是文字,所以这种学问,也叫做逻辑学。”洛克的符号学说,更是皮尔斯符号学思想的泉源。 古代中国虽然没有关于“符号”的明确界说,但是古代汉字“符”确实含有“符号”的意思。所谓“符瑞”,就是指吉祥的征兆;“符节”和“符契”都是作为信物的符号;“符箓”为道教的神秘符号。先秦时期公孙龙《指物论》,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符号学专论。在古籍《尚书》中,注释者说:“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不仅说明了语言是一种符号,而且指出文字是记录语言符号的书写符号。 “符号”作为符号学的基本概念可以不加定义,但必须予以诠释。直到20世纪初年,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把语言符号解释为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时,“符号”一词才算有了比较确定的含义,人们对于“符号”的理解逐渐趋于一致。 在索绪尔看来,符号不是别的,而是能指和所指的二元关系。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索绪尔所说的“能指”(signifier),指的是语言符号的“音响形象”,所指(signified)是它所表达的概念。索绪尔把它们比作一张纸,思想(概念)是纸的正面,声音是纸的反面,它们永远处在不可分离的统一体中。他还认为,这是语言符号两个最为重要的特征。索绪尔说:“我们建议保留用‘符号’这个词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后两个术语的好处是既能表明它们彼此间的对立,又能表明它们和它们所从属的整体间的对立。至于‘符号’,如果我们认为可以满意,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用什么去代替,日常用语没有提出任何别的术语。” 索绪尔关于符号的二元关系理论,很快地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因而也就澄清了数千年来对于“符号”一词的混乱解释。其实,符号是一种关系。索绪尔所说的“能指”,就是符号形式,亦即符号的形体;“所指”即是符号内容,也就是符号能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或曰“意义”。符号就是能指和所指,亦即形式和内容所构成的二元关系。 应用索绪尔二元关系的符号理论,可以很方便地解释一切符号现象,分清楚什么是符号,什么不是符号。例如中国的“龙”是符号,那种奇特的动物形象是符号的能指,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所指;恐龙时代的那些恐龙不是符号。交通路口的信号灯是符号,红灯或绿灯是能指,“禁止通行”或“允许通行”的含义是所指;家庭里用作照明的灯不是符号。“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也是一种符号,“月晕”和“础润”是能指,传达“风雨先兆”的讯息是所指。如此等等。 在索绪尔提出符号二元关系理论的同时,美国哲学家皮尔斯(CharlesSandersPeirce)提出了符号的三元关系理论。皮尔斯把符号解释为符号形体(representamen)、符号对象(object)和符号解释(interpretant)的三元关系。符号形体是“某种对某人来说在某一方面或以某种能力代表某一事物的东西”;符号对象就是符号形体所代表的那个“某一事物”;符号解释也称为解释项,即符号使用者对符号形体所传达的关于符号对象的讯息,亦即意义。在皮尔斯看来,正是这种三元关系决定了符号过程(semiosis)的本质。 应用皮尔斯三元关系的符号理论,我们也能够方便地解释所有的符号现象,分清楚什么是或者不是符号。例如商店的招牌是符号,招牌上的文字或图案是符号形体,它所指代的商店是符号对象,文字和图案所传达的讯息是符号解释。奥运会的会旗是符号,白底的五色连环图案是符号形体,它所代表的奥运会这个组织是符号对象,五环图象征五大洲的团结是符号解释。“镜花水月”也是符号,那镜中花和水中月是符号形体,为镜和水所反映的真实的花和月是符号对象,作为虚幻景象的比喻是符号解释。 既然符号有索绪尔的二元关系和皮尔斯的三元关系两种理论,那么人们不禁要问:符号的二元关系和三元关系是什么关系? 当然,索绪尔和皮尔斯的符号学说是在不同的背景下分别提出来的,他们各自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然而由于讨论到同一对象——符号,所以彼此之间不可能各不相干。本质地说,这是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表述,理论上

传播学的符号理论

传播学的符号理论 参考文献: ?1、《传播学与符号学散论》陈道德,《湖北大学学报》1997(2) ?2、《传播学的"前结构"——符号活动的社会根源和基础》周军,《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1 ?3、《符号学的历史》D.S.克拉克; 孙伟平《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1) ?4、《符号学视域中的身势语》李凤琴《外语学刊》2005(2) ?5、《符号与意义——巴特符号学与现代语言学的比较研究》吴晓峰《学术研究》2004(3) ?6、《传播与符号:罗兰·巴尔特思想述略》李彬《国际新闻界》2000(3)?7、《从符号学原理解读广告》彭璐《装饰》2004(11) ?8、《符号学在平面图形设计中的应用》陈大磊《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5(6) ?9、《符号学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陈武《装饰》2006(4)?10、《从<实话实说>看非语言因素在谈话节目中的重要性》柳红?11、《人类传播理论》《符号和语言理论》(第四章)《话语理论》(第五章) ?传播本质上为信息的流通,那么信息是怎么流通的呢? ?这就涉及到传播活动最基本的要素——符号,因为信息正是凭借符号才能流通。事实上,信息首先就表现为符号,或者说一种信息的外在形式就是某种符号。世界上没有离开符号而单独存在的信息,正如没有不包含信息的符号。 ?符号总是负载着某种信息,信息总是表现为某种符号。 ?符号是信息传播的最重要的工具。 ?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

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 ?在现代社会中,符号是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需要。 ?李特·约翰:符号及语言理论是传播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一般都认为符号是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人类传播理论》P68) ?“有关语言和符号的研究是传播理论的核心,对于传播学研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类传播理论》P85) 第一节符号 一、符号的定义 (一)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及代码系统,如声音、图形、姿态、表情等。 ?《韦氏大字典》:一种代表思想的通用的记号或标志。?《辞海》:信息的携带者。 ?《现代汉语词典》:记号;标记;佩带在身上表明职别身份等的标志。 ?从人类传播活动的角度来考察符号: ?美国的伦德伯格认为“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符号的中介而传达意义”(沙莲香,1990)。

传播学名词解释

1.符号: 符号是用来指称或达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者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一个符号包括“用什么来代表”和“代表的是什么”,即符号的形式和内容或符号具和符号义,符号学中称之为“能指”和“所指”。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具有任意性,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符号一般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没有符号,人类的传播活动和一切社会交往都无从进行,由符号所组成的符码和语言,是任何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 2.受众 受众是传播活动的对象,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在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中,受众是明确的,且人数较少。受众和传播者相对存在,一定条件下,两者的角色可以相互转化。而在大众传播中,受众具有多、杂、散、匿的特点。大众传播者和受众构成了社会传播的两级,两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和冲突的关系,构成了现代社会信息系统运行的重要特色。 3.媒介环境: 媒介环境是指由各种媒介营造的一种社会情境,这种社会情境是传者,受者和广告商等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大众传播日益发达,社会个体与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依赖媒介环境,人们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感知世界,大众传媒用各种手段搭建起一种仿真环境,人们在这个仿真环境中生活。

媒介环境对新闻受众的人格的影响分为消极和积极的两反面。由于当今社会大众传播日益发达,个体对外部环境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媒介,因此,社会环境和很大程度上与媒介环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人们的社会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媒介影响,而且社会化的很多阶段都是在媒介环境中完成的。正因为这样,媒介环境的健康直接影响着受众人格健康与否。 媒介环境对受众人格也存在着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电视暴力和电视色情方面。 4.把关人 把关人,又指守门人,是指那些在新闻媒介系统中居于决断性的关键位置,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热或组织,而这种对信息进行的过滤和加工的过程就是把关。传播者先驱库尔特。卢因最先提出这个概念,传播者怀特对把关人进行系统的个案研究。 5.地球村: 麦克卢汉最早提出“地球村”的概念,他认为,印刷媒介的出现,使得人类从口语传播时代的部落化阶段进入了脱离部落花阶段。而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得人类社会重新部落化。广播;电视、卫星等传播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传遍全球,世界变成了一个村落,即所谓的地球村。 6.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拉着斯菲尔德等人在两级传播中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

符号与文化传播关系1

浅析符号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摘要]符号是文化的桥梁,文化的传播又是以符号为中介的,跨文化传播是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文化交流,因此可以说符号不仅成功地开创了人类文化,而且还在不断地重建着人类文化。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拟对符号在文化传播中的体现作探讨,以此更好的实现国家乃至民族的文化传播。 [关键词] 符号文化传播 人类生活在一个符号化的世界中,并通过符号及其系统来传承文化。符号是文化传播的基因和代码,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和载体,是文化传播的基础,因此可以说传播实际上就是文化符号及其系统的意义结构的生产、解释和传播。人类是自己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的建筑师,更是自己符号世界的建筑师。 一、符号与文化的溯源 (一)符号:人的本质存在 所谓符号,在中文语意里是记号、指号、符号、代码等。在日常用语中,符号一般指代表事物的标记。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思想家索绪尔在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符号学是“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查尔斯·莫里斯也曾指出,“人类文明是依赖于符号和符号系统的,并且人类的心灵和符号的作用是不能分离的”。在卡西尔看来,人是文化的人,而文化最基本的要素就是符号,文化是人的符号活动的产品或现实化,由此人可以说是符号的人。 (二)文化:被符号塑造着 在卡西尔看来,人类文化生成是可能的,之所以可能,就在于人类的符号活动。人的符号活动,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世界,反过来,这些文化世界又成了人的各种符号形式。所以符号与文化是一而二、二而一。由此可见,符号活动的功能就是把人与文化联结起来。文化由三个主要元素构成:①符号,意义和价值观,这些就是用来确定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的标准的;②规范准则,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是人们应该怎样思维、感觉和行动的解释;③物质文化——实际的和艺术的人造物体,它反映了非物质文化和意义。总之,文化是涉及到了人类社会中各个层面的一个文明综合体,同时又被符号世界所塑造。

广告艺术中的符号化传播(1)

广告艺术中的符号化传播 落寞广告时代的曙 作为一个现代人,或者你这辈子都没有吃过米饭,或许你这辈子都没有吃过面包,但你一定看过广告。原因无他,因为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广告时代。虽然我们难以对每人每天接收的广告信息的数量进行有效的统计,但无可否认的是,见缝插针的广告已经充斥着我们生活,而且其数量大的惊人的。如果单从这个量”来观察,我们或许认为现在是广告的朝阳时代。然,作为普通受众的你,今天你关注了那几条广告呢?作为广告主的你,今天你投的广告是否真的有效呢?显然,这个广告时代的量”是惊人的,但这个广告时代的质”是强差人意。 人类的未来,最稀缺的资源不是粮食,不是水,不是石油,而是人们的注意力。”由于注意力时代和广告时代的并存,所以大部分广告都黯然失色,当然也令这处于朝阳的广告时代蒙上了那么的一丝落寞,一丝黯然。 广告真无效吗?不!虽然由于多方原因,现今的广告效果有所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广告已经迈入了夕阳的年代。相关,只要我们找到了革新业界的新血液,那么广告依然具有无可比拟的魅力。为整个行业注入新血液的方法

很多,而 符号化转播”就是其中一个非常有效的理念创新方式 广一佻成印或 (消费者主現応那) 1£ e 「工g (袴号化储存〕 {消费占记忆Jt ) 旁号化广労磁給卿 0业倍劲 ■■ -偵■符号提炼) 皿-伍祸符号艺术化处理) 佃买行为)一和林 〔消费者符£印最唤醒) 所谓符号化转播”就是将繁复的商业信息利用策划将其进行压缩及提 炼,并归结成为一个和消费者脑海中已有的印象符号对应的传播符号,并利 用创意对传播符号进行升华及传播。1997年,国际知名品牌三星借助奥运五 环这一消费者已经熟知的符号来再度成功攻占市场就是 符号化转播”较为 典型的例子。而时下借助明星名人这一符号进行代言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案例 更是随处可见。 相对于传统传播模式, 符号化转播”具有下面的优势: *由于信息形成符号进行传播,所以传播的信息也具有符号本身的优越 性(识别性强,内容单一指向,记忆容易等) (妁买行为) (??广害目的)

城市品牌形象的符号化传播基础理论研究

146 CHINESE ART 论坛 FORUM 在信息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21世纪,品牌已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在市场竞争中乃至国际竞争中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树立和传播鲜明的、个性化的城市品牌形象,将极大地促进现代城市的良性发展。在树立和传播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过程中,符号化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1.城市品牌形象的内涵 关于城市品牌形象,套用营销专家利维关于品牌形象的定义,可以认为城市品牌形象是指存在于人们心里的关于城市品牌各要素的图像及概念的集合体,主要是城市品牌知识及人们对城市品牌的态度。如法国在音乐、美术、服装设计及景观设计等方面对世界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首都巴黎更是一座有着太多遐想的世界艺术之都,并以浪漫风情而著称于世,因此被公认为“浪漫之都”。可见城市品牌形象不只由城市的硬件内容所决定,还包括其他一些软件内容,是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工业、农业和旅游业等诸多要素的整合。一个城市品牌的形象昭示着城市的定位,体现着城市的实力,包含着城市的历史;一个城市品牌的形象也是城市身份的识别,城市价值的体现,以及政治、经济或文化地位的表达。 2.城市品牌形象的符号化过程法国哲学家雅克?马里坦(Jacques M a r i t a i n)曾指出:符号“是人类世界的普遍工具”。所谓“符号”就是负载、传播信息的基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符号本身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是指代某一事物的表现体,为符号的“能指”;被表达的概念和内容是指向符号自身以外的某种含义,符号 城市品牌形象的符号化传播基础理论研究 武汉工程大学 宋奕勤 范蓓 摘要:城市品牌形象的符号化传播着眼于城市发展的总体利益,科学地进行规划、设计与实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建立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能力。 关键词:城市品牌形象 符号化 传播所指代的对象即为符号的“所指”;将能指和所指结合在一起的过程被称为符号的“意指”。符号从“换档加速”到“神话”,不断产生丰富的、新的意指。 当代社会早已是一个高度符号化的社会。所谓“符号化”就是将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压缩及提炼后,归结成一个或一组代表性符号,既可与受众脑海中已有的印象相对应,又能因符号的意指而使受众产生丰富的、新的联想。在树立城市品牌形象的过程中,常常采用丰富的视觉和听觉符号来展示城市品牌形象,并不遗余力地积极挖掘这些符号之中的多层次意指。如借助明星名人这一符号进行代言,树立城市品牌形象和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已成为现代城市品牌形象“符号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较为典型的例子有:2005年,上海市第二任城市形象代言人姚明和刘翔的“高快”组合成功地提升了上海市的国际化城市品牌形象。其符号化过程是:一直以来在国际上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篮球运动员、身高2米27的姚明早已成为象征“高度”的代表符号,而当时田径场上的新秀刘翔则成为象征“速度”的代表符号。恰好姚明和刘翔都是上海人,这一组代表高度和速度的符号一旦与上海市联系起来,通过符号的“换档加速”,就产生了“神话”——他们的代言能使受众将他们的品质转嫁到上海这座城市上,因而受众会自然联想到上海市发展的高度和速度,为上海市在国际上进一步树立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创造了完美的契机。可见符号是将观念赋予形象、将意义注入形式的结果。 3.城市品牌形象符号化传播的优势在现代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过程 中,符号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许多知名城市都有着自己的雅称,如水城——威尼斯,音乐之城——维也纳,书城——莱比锡,狮城——新加坡,汽车城——底特律,大学城——牛津等。这些城市所拥有的品牌形象符号个性鲜明,并深入人心。由于现代城市品牌形象的许多复杂信息集结形成“符号”进行传播,所以传播的信息具有指向集中、识别性强,传达统一、认知性强,注意值高和容易记忆等优势。由此可见,符号已经成为城市品牌形象传播和推广的重要载体。 结语 把城市做出品牌,树立城市个性化的品牌形象,是21世纪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品牌形象是在符号化传播过程中形成的,并由符号的意指不断产生新的内涵。城市品牌形象符号不仅深刻地代表着一个城市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同时也将城市与公众的利益关系紧密地联系起来。对城市品牌形象的符号化研究,不仅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而且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放.《品牌学》[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年[2]李清华.《定位策略在现代城市形象塑造中的运用》.《新闻界》[J].2009年3期 [3]李思屈.《广告符号学》[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 [4]李志鹏.《广告艺术中的符号化传播》.《医学美学美容》(财智)[J].2005年11期 Study on Fundamentals of City Brand Image Communication as a Symbol

符号学理论

1,什么是符号学? 符号学,是一门研究符号,特别是研究关于语言符号的一般理论的科学,是十九世纪末才兴起的,符号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目前主要研究符号的本质、符号的发展规律,符号与人类各种活动的关系,符号与人类思维的联系。(符号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符号学理论,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认识论、社会生物学、宗教学、神话、文学、音乐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现在,世界各国和符号学家正在用符号学的观点来研究动物语言、宗教语言、法律语言、政治语言、广告语言等。) 一些学者对符号学的理解 “我们可以设想有一门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它将构成社会心理学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普通心理学的一部分,我们管它叫符号学(semiologie)。它将告诉我们符号是由什么构成的,受什么规律支配。”(索绪尔,1980) 要研究是什么使得文字、图像或声音能变成讯息,就必须研究符号学,而研究符号和符号的运作的学问就是符号学(Fiske,1990,张锦华等译,1995:60)。 符号学(Semiotics)就是研究符号、指示会意和指示会意系统的一门科学。 符号学即关于记号(sign)、记号过程(semiosis)或记号系统的理论研究。(李幼蒸,1999: 45) 2,符号学的历史 符号学(semiotics,semiologie,semiotic)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法国和意大利为中心重新兴盛至欧洲各国,它的源头不外乎胡塞尔的现象学,索绪尔的结构主义和皮尔斯的实用主义。 大约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符号学才作为一门学问得以研究。现在符号学已经成为一项科学研究,其理论成果也已经渗透到其他诸多学科之中。 符号的起源是劳动。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有了实用和审美两种需求,并且已经开始从事原始的设计活动,以自觉或不自觉的符号行为丰富着生活。从我们祖先的结绳记事到歌舞图腾,都是维护社会传统秩序的信息符号。

传播学 大一上考试范围

一、传播学的欧洲渊源 1、18世纪以后在美国的崛起 传播学的五位创始人:较多研究,直接促成传播学产生的学者,是拉斯韦尔、勒温,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李普曼。 2、传播的定义:一、传播是人类的活动。二、传播是信息的交流。三、传播离不开符号和媒介。 3、传播的革命:(五大特点)一、语言传播革命。二、文字传播革命。三、印刷传播革命。四、电子传播革命。 五、网络传播革命(主动性,隐蔽性,参与性,交谈性和操作性) 4、传播模式:模式,是对某一事项或实体进行的一种直观的简洁描述,也“是对相对简单状况所做的象征性的合乎逻辑的设想,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设想,拥有同原始的客观体系相同的结构属性”。 优秀传播模式的功能与标准:一个优秀的传播模式常具有下列五种功能:(1)构造功能。(2)解释功能。(3)引导功能。(4)简化功能。(5)预示功能。评判标准:(1)呈现性。(2)整体性。(3)超陈性。(4)启发性。(5)实用性。 单向传播模式:根据拉斯韦尔5W引出“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 传播者:1 权威性(1、表现在权力和地位上。传播者的权力愈大、地位愈高,受众就愈容易接受其影响。 2、表现在资历和威望上。资历和威望的影响力形成于受传统的习惯和认知惯性,植根于特定的思想体系、世袭行为和古代遗风。 3、表现在专业特长上。如果传播者在受众的心目中是有关问题的专家,那么,在特定问题上,这位传播者就会比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更容易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4、反映在能力和才华上。能力和才华是传播者素养和智能的显现,它熠熠生辉,具有诱人的魅力。)2 可信性3 接近性4熟知性5 悦目性 守门人和守门人理论勒温 守门人的功能:在大众传播中,守门人的作用和功能主要表现为:检查功能,加工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桥梁功能。 (1)检查功能。守门人是传播通道上的检查者,他对试图通过关卡的信息有要求其出示“证件”并对“包裹”进行查看的权利,并由他代表媒介组织和受众的要求和需要,对信息作出鉴别和选择,决定其能否进入大众传播渠道。这样,有些信息遭到阻止,有些信息受到删减改,有些信息需再次“排队”。 (2)加工功能。守门人对被允许进入传播通道的信息就像对待自己要出嫁的女儿一样,他是不会不细心打扮一番就让她坐上花轿的。守门人对信息的加工有三种形式:一是要求传播者按照他的意图加工;二是指令别人依据他的意图进行加工;三是他自己亲自动手加工。 (3)评价功能。守门人是信息的评价者、赞赏者。有时,他们是以编者按、短论、内容提要的形式直接表明态度;有时,他们是以字体、字号、版面位置、传播时间、篇幅长短、顺序先后的形式间接反映立场。 (4)导向功能。检查、加工和评价功能的释放,对传播者和受众的先前传播、接受行为具有促进或抑制的作用,亦即具有导向的功能。 (5)桥梁功能。守门人处于传播者与受众的中间地带和交接点,具有桥梁的作用。换句话说,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要想建立联系,或者传播者要想将信息传给受众,而受众又想从传播者那里得到所需信息,就必须通过守门人这一“桥梁”才能达成。 信息侵略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试图利用自己在传媒和信息上的优势,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推广到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传播体系和精神领域,最终达到嫁接和取代的目的。 符号的两个最基本的特性:(1)符号为人类所独创,动物不能创制符号;(3)符号为人类所独有,动物没有符号。此外,符号还有以下一些主要特性:1、任意性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2、约定性:虽然符号具与符号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性的,但是符号一旦创造完成,具、义的联系一经社会成员认同、约定,那么就成为一种社会习惯,具有某种不变性,任何人都必须遵守,不得随意改变。 3、组合性:符号是一个灵活的开放系统。 4、传授性人类识别符号,理解符号和运用符号表达意义的本领并非天生,而是后天经过学习获得的。 5、跨越性符号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地传播信息。

何为符号 符号学理论

何为符号 以前符号是指代事物的工具,例如“红灯”表示“停止”,“绿灯”则表示“前进”,如图1所示,传统符号可以概括为“符号X指代Y”这种固定格式。美国逻辑学家、哲学家皮尔士(1)根据与Y,即指代对象之间的关系,把符号X分为以下三种表意形式范畴。 X Y 图1 传统符号观 类象符号(图形符号)是指在某一点上与指代对象相似。例如,语言上的拟声词、拟态词及隐喻等。引得符号是指直接或物理性地指示对象的一种表意形式,指代对象因因果关系、邻接性而产生。如温度计、敲门声等。最后一种形式——常规符号,它与指代对象习惯性地连接在一起。如苹果、狗、狼等概念性象征。 皮尔士的这种符号观并没有超越传统图式,即符号就是某种事物的替代,在震撼现代思想与现代文学理论的符号理论中,不得不提另一位符号学家的创新性符号理论,他的理论经常与皮尔士的理论相比较。那么,这种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符号理论的现代符号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震撼现代的符号理论是由费尔迪南·德·索绪尔(2)创始的。索绪尔所指的符号已不再是指称事物的工具。那么,不作为工具的符号又是什么呢? 索绪尔对长期以来哲学家们所一直坚信不疑的信念提出了质疑。因为传统哲学家们认为“传统符号=语言”这一等式成立。也就是说,所谓语言就是指代其概念及指代对象的工具。对哲学家们来说,首先,世界上存在普遍概念及对象,而且用来指代这些事物的工具即语言也同样存在。因此,对哲学家们而言的语言的作用就是为了切实指代概念及对象物,而尽可能成为一种透明的工具。首先有概念及对象物的存在,然后以与其相对应的形式造出作为符号用的语言。这种传统语言观称为语言名称目录观。如果转为图表形式,则如图2所示。索绪尔否定了语言名称目录观,并展开了彻底反对的讨论。 图2 语言名称目录观 在我们生活着的世界上,在还未了解语言之前,我们不可能区分概念及事物,也不可能进行分类。也就是说,并不是概念及事物先于存在,而后才产生与之相对应的语言的。与此相反,而是语言出现之后才产生概念及事物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通过分割遥无边界的连续的现实世界,才出现了概念的轮廓和事物的形态。如果将索绪尔的主张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先有语言”。如果用图表表示的话即如图3所示。

符号化的象征

符号化的象征 《灰机灰机》是陈柏坚导演的一部作品,陈柏坚导演并非科班毕业,但是我却能从这部微电影中读出一些深层次的东西。这部微电影很符合当今人类社会的生活,高速度节奏的生活让人在社会中所处的环境变得冷漠,使人麻木。迷失方向,同时电影中有许多夸张荒诞的情节不禁让人开怀大笑。减少影片带给观众沉重的心理负担,是一部非常不错,值得研究的一部微电影。 微电影讲述的市关于主人公傻强寻找爱情的故事,傻强在无意间的一次开门,偶遇了住在对面的邻居小美,并疯狂的爱上了她,但女神似乎并没有在意,在一连串的事情发生之后,傻强以为自己有两个竞争对手,于是便开始了疯狂的跟踪,却发现事情的真相却并非自己想的那样。影片中有很多事物具有象征意义,这种符号化的象征让影片添加了一丝生气。 符号化象征之一,薰衣草。薰衣草的花语是停不了的爱,等待爱情。传说中,谁要能找到紫色的薰衣草,谁就能得到完美的爱情。而影片第一幕,就是大片的薰衣草。导演利用了全景的镜头来展示这片紫色田地,并运用了虚实结合的美感展示了薰衣草在风中摇摆。第三个镜头则是一架飞机在薰衣草地里来回穿梭,飞向城市然后又飞向薰衣草田地,其实是在暗示观众,这个微电影最后的结局市完美的,收获了爱情的幸福。 符号化象征之二,飞机。其实剧中的飞机,就是象征着傻强。导演从第三个镜头开始,一架飞机穿梭在薰衣草地中,用虚实结合的镜头来表现形式来交代飞机所处的环境。飞机实焦,薰衣草虚焦。此时镜头切换不频繁,但飞机从薰衣草地飞向城市的时候,导演故意将镜头切换频繁,加快影片节奏。其实就是想告诉我们城市快节奏的生活,飞机代表的傻强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薰衣草地。而在再三寻找下,终于收获了自己的爱情,最后,飞机飞

1--符号学理论在设计中的应用

符号学理论在设计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 2005-06-05 ? 吴志军供稿 [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任何内容!] --吴志军那成爱 “从某些方面来看,我想设计师们应用更多的时间去创设符号,余下的才是制造实物。” ——当代最负盛名法国设计师,简约主义的代表人物菲利普·斯塔克语。 作为人类文化产物的符号在现代设计中具有的实践性意义十分重要。符号如同产品一样,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劳动,是人类专有的财富,是一种以物质为载体,体现着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社会文明的人为事物。产品是人类文化的物质形式,是人——自然——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的物质媒介,也是人类生活方式的物质媒介,而设计的本质正是在于为人类创造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产品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物质媒介,其符号特征是显而易见的。 一、符号与符号系统 一切有意义的物质形式都是符号。符号是利用一定媒介来表现或指称某一事物,可以被大众所理解的事物。根据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任一符号都是由三种要素构成,即媒介关联物、对象关联物和解释关联物,每个符号都具有三位的关联要素,任何事物若没有表现出这三种关联要素,它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符号。例如一块石块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它最多只能作为符号的媒介联系物而不能作为符号;但是当打磨成石斧而作为工具使用时,石块就能指示出一定的意义——石斧,当这种意义被人们所理解时,石斧就构成了符号。从“石斧”的符号特征可以看出,符号是意义与对象世界之间的结构关系,这种结构关系使对象和意义融合为统一的符号系统。就像人类通过产品改变生活方式,从而使人、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融为一体一样,符号使人与世界沟通,使世界作为意义被主体理解和掌握。符号既不是精神的,也不是物质的,既非主体亦非客体,而是介于心物、主客之间的关系结构,这种关系结构是在解释活动中形成的。 符号是由媒介关联物、对象关联物和解释关联物共同作用而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符号都是在与其它符号的差别中确定自身意义的,这种意义具有约定性,符号正是通过差别产生联系,通过约定使联系能够合理解释。符号的约定性和差异性,证明符号是表现为三个关联物的系统,三个关联物只有在全部联系中才能构成符号,同时符号作为意义对象,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发挥解释的作用,这样符号只有作为系统才能体现出其意义性。 二、产品系统的符号分析 产品是人类劳动的物化,是由各种材料以一定的结构和形式组合起来,具有相应功能的系统。产品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而任何一件产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与人和其它要素的联系,以系统的存在方式才能实现其功能意义。产品外部联系的确立必须通过内部要素以一定的结构方式来体现,要素、结构、功能正是构成产品系统的三因素,其中功能是产品系统的核心,其实现过程正是符号化的过程,产品正是利用语义、语构、语用的方式来形成符号系统,实现人与物质世界和意义世界的联系。 1、产品要素的符号学分析 产品要素是构成产品系统的单元体,任何产品系统都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产品要素构成的有机体。任何单元体,只有赋予了意义,形成特定的符号,才能构成产品的要素。要素作为构成产品符号系统的单元体,首先表现在产品符号要

大众传播和符号象征

大众传播和符号象征 目录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2 大众传播和符号象征演变历程 3 (一)符号 3 (二)符号的意义 3 (三)人类符号崇拜的演变历程 4 (1)仪式符号崇拜 4 (2)宗教符号崇拜 5 (3)身份符号崇拜 5 (四)小结 6 注释 7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摘要 追溯社会的发展历程,人类符号崇拜演变分为:获取者社会的意识符号崇拜,生产者社会的宗教符号崇拜,消费者社会的身份符号崇拜。它以精练的形象表达一定的涵义,并借助人们的符号识别、联想等思维能力,传达特定的信息。 关键词:意识符号崇拜、宗教符号崇拜、身份符号崇拜、传达特定信息 大众传播和符号象征演变历程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符号有异乎寻常的崇拜心理。它以精练的形象表达一定的涵义,并借助人们的符号识别、联想等思维能力,传达特定的信息。符号崇拜无论是喜爱还是畏惧,都建立在相信符号具有某种神力的基础之上。古代尤为典型的符号崇拜是符咒、图腾、测字、语言禁忌等,现代最为盛行的是数字崇拜。 (一)符号 法国学者拉康①指出,符号是挖空存在使之成为欲望的东西。即符号正是由于客体的不在场,才具有意义。因此,某种东西在我们内心所激发的情感会自发地附加在代表这种东西在符号上。这自然容易导致符号崇拜现象:我们爱慕、畏惧、崇敬的是符号,我们觉得感激和快慰的是符号,我们为之献身的也是 符号。十字军东征争夺的耶路撒冷不是领土,是他们信仰的旗帜,是神圣的象征,是精神的寄托,是符号。 (二)符号的意义 我国翻译象征的英文表达基本上都是symbol,这一术语在英文中:一是符号,二是一种

修辞格。如《韦伯斯特英语大字典》对象征的阐释为:系用以代表或暗示某种事物,出之于理性的关系、联想、约定俗成或偶然而非故意的相似;特别是以一种看得见的符号来表现看不见的事物,有如一种意志、一种品质、或如一个国家或一个教会之整体,一种表征。由于这个原因,使得本来在我国只有修辞格一种内涵的象征也具有了这两种含义。但即使是作为一种修辞格,它也是一种特殊的符号。 (三)人类符号崇拜的演变历程 追溯社会的发展历程,人类符号崇拜演变分为:获取者社会的意识符号崇拜,生产者社会的宗教符号崇拜,消费者社会的身份符号崇拜。 (1)仪式符号崇拜 原始社会普遍存在着仪式崇拜。在《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到用于特定场合的一套规定好了的正式行为,它们虽然没有放弃技术惯例,但却是对神秘的存在或力量的信仰。这些存在或力量被看作所有结果的第一位的和终极原因。而原始巫术是基于这样一种观念,即由于人们创造了支配现实的形象,人们就能实际地支配现实,因此,以事先施行的祭仪作为实践活动获得成果的原因。 总之,原始人相信,只要举行对应的仪式,即只要有那些仪式符号,他们形形色色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传播学——符号

信息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时空之中,因此信息是传播学研究当中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的一个研究领域,信息是用来反映和描述客观世界的,由此而产生了表述信息而存在的符号,今天我要讲的就是有关符号的相关问题。因此可以说,符号是研究传播学的基础。 信息结构的表现形式:符号 ?在信息表达之前,要对表达的意义对象加以命名。命名就是以某种形式的名称去“指说”某种对象的过程。命名一旦完成,这个名称也就成为一个符号 命名过程表明,符号以某种形式去“指说”某种对象也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实名”荀子 从本质上讲,符号与指说对象的联系决定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这也正是不同文化系统运用不同符号体系来表情达意的根本原因。 根据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研究,把语言与语言所要表述的对象分为“能指”和“所指”。 ?符号是一种独立存在,一方面,符号与所代表的事物在本质上是两码事,另一方面,符号又必须与其所代表或表达的事物建立起某种联系,成为某事某物的标记或表现体,才能成为“符号”。 ?“一个符号,可以是一种偶然生成的事物(一般都是以语言形态出现的事物,)即一种可以通过某种不言而喻的或约定俗成的传统,或通过某种语言的法则去标示某种与它不同的另外事物的事物”苏珊朗格 符号的类型 皮尔士的分类 ?图像符号:是某种借助自身和指说对象酷似的一些特征作为符号发生作用的一类符号。在图像符号中,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或者说符号形式与指说对象的关系,表现出某种性质的共同性,即看起来和听起来具有某种相似性。 ?标志符号:是某种根据自身和对象之间有着某种事实或因果的关系而作为符号起作用的一类符号。在这一符号中,符号形式(能指)和指说对象(所指)的关系是以标志的方式体现出来的。 ?象征符号:是某种因自身和对象之间有着一定惯常的或习惯的联想“规则“而作为符号作用的一类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他之所以作为某种对象的再现体,完全是由于某种规则或约定俗成的惯例,因此,它需要使用者进行创造性的阐释,才能理解其意指作用。 索绪尔的分类 ?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 ?1、物体语言符号:人类生活中所使用的物体,如衣服、装饰品化妆等物体言语交际: ?2、体态语言符号:人们用来表情达意的动作、姿态、表情、眼神等身体语言。 每一种动作都在传递关于人体运动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的信息。眼睛传神—瞳孔的大小

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探析

硕士电子版论文 保密级别内部学位级别文学硕士 论文提交日期:2002年5月 论文答辩日期:2002年6月 论文中文题名: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探析 论文英文题名:The Exploration of Roland Barthes’s Semiotics Theory  作者及所在单位:张青岭吉林大学文学院 指导教师及所在单位:张德厚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 分类标识:B83—064 中文主题标识:罗兰?巴特 符号学 神话  英文主题标识:Roland Barthes Semiotics Myth 中文文摘: 论文摘要 罗兰?巴特,20世纪法国重要的思想家、文艺批评家,其符号学理论具有极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然国内学者对此却鲜有论述,本文尝试之: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巴特符号学理论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依据  结构主义语言学指的是以索绪尔、雅各布森、叶尔姆斯列夫、乔姆斯基等人为代表的现代语言学理论。索绪尔的结构思想以及一系列概念术语为现代语言学奠定了基础,上述诸人不断努力,

完成了语言学上的革命。 巴特符号学理论中处处可见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一系列概念、术语、完全来自语言学,理论体系也是依照语言学的理论体系而建立,而且巴特用来分析社会中诸现象的符号学方法也来自语言学。  由是观之,巴特的符号学理论完全建基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之上,继承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优缺点:形式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非历史性。  二、语言乌托邦:巴特符号学理论的理论实质  巴特的符号学理论在20世纪西方哲学、美学的语言论转向中具有严格意义上的语言乌托邦性质。语言乌托邦,本文中,有三层含义:(1)语言性,语言模式是巴特符号学理论的第一性原理,他甚至颠覆索绪尔的假设,以符号学为语言学的分支;(2)乌托邦性,即幻想性,从零度写作到符号学大厦、元语言,均具有浓郁的理想化色彩;(3)语言乌托邦性,“意为语言性或语言论乌托邦,亦即符号性或符号论乌托邦。我们用它指20世纪西方美学的语言理想范型崇拜倾向,这意味着关于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或现代传播媒介问题的探索,被认为是解决美学问题、探索审美和艺术奥妙的理想途径。” 巴特认为语言和文学是同质的,二者互为乌托邦。  然而,巴特符号学理论的建构中也包含着解构的力量,庞大的符号学大厦中隐藏着裂缝,因为语言不仅是乌托邦,也是法西斯。当巴特对语言的崇拜达到极端时,必然走向它的反面,反语言,反乌托邦。  三、神话和解神话:巴特符号学理论的社会学主题  “神话”一语,出自巴特的《神话》,巴特从语言学的角度对

符号化传播视角下的丧文化解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a3885118.html, 符号化传播视角下的丧文化解读 作者:张美兰 来源:《科技传播》2018年第21期 摘要“丧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文化符号,从线上的全民自嘲狂欢蔓延到线下的“丧文化”营销,引起的轰动是不容小觑的。文章从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的概念来分析解读“丧文化”究竟是如何能够风靡网络形成轰动社会效应,以及“丧文化”又是如何引起共鸣,对社会群体文化产生强大影响力的。 关键词丧文化;文化符号;符号化传播;网络亚文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22-0026-02 伴随着“葛优躺”爆红网络之后,一大波压力重重的年轻人似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组织”一般,纷纷都给自己贴上了“丧”的标签,尤其是到了2017下半年的时候,这种“丧”的态势持续 发酵,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毒鸡汤,“今天不开心没关系,反正明天也不会好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从爆红网络的“葛优躺”到持续发酵的各类“毒鸡汤”“自嘲气质盛行”,由“小确幸”到“小确丧”的演变,“丧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网络文化符号,且还流行到了线下的“丧文化”营销,因此这种“病毒式”传播的“丧文化”是值得学界关注的。 1 丧文化的起源与研究视野 追溯到“丧文化”的源头,应该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嬉皮士运动、70年代英国的朋克风潮以及80年代末在我国香港地区所流行的“Hea”文化差不多,“Hea”来源于英文的“hang around”,大意是“闲逛,漫无目的的消磨时间”,在日本一度风行的“宅文化”也与其有着相类似之处,而这种“丧”其实更多的是透露着无可奈何不如凑合着过的戏谑心态。 “丧文化”刚刚起步不久,目前丧文化的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杜骏飞教授的《丧文化:从习得性无助到“自我反讽》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丧文化”能在多种心态以及情绪中脱颖而出“爆红网络”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当下“80后”以及“90后”年轻人在承受着外界多重的压力下,形成了独特的“自我反讽”机制。 还有学者从媒体报道入手,研究内容主要是文本和受众,从丧文化的表征以及呈现的文本分析之后,来探索得出了“丧文化”背后所蕴含着的社会深层次矛盾以及意识形态的冲突等问题;也有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去剖析这种“丧文化”可能对中国青少年造成的影响,这种非主流的文化标签,是否会对青少年的意识形态造成冲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