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前教学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教学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教学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教学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教学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笔者探讨了教学分析与教学的关系,分析了教学分析的本质属性,指出了在教学分析中存在的对教学的分析缺乏充分的理论依据、对不同类型的分析模式没有进行严格区分、造成可应用于分析不同类型及功能教师及学生的分析模式混用、对教师和学生的分析偏重于关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等问题,并提出了教学分析的改进策略。关键词:教学分析;教学;问题;策略一、教学分析的含义<一)教学分析的定义“分析”一词在《辞源》中解释为“判别、区分”的意思,因此教学分析可以说是对教学的判别和区分。严格地讲,教学分析是系统地收集与教学相关的所有信息,并基于所获得的信息,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对教学活动的相关因素依据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衡量和价值判断,以探索教学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丰富和发展教与学理论,为教育、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实现对教学活动的调控,以期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理解到:教学永远是教和学的统一活动;教学是共性与多样个性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作为一个过程展开的,教学也是一个过程。教学作为一个过程,乃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作为认识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间接的认识,有领导的认识和教育性的认识。关于教学过程,讲的最为完整的要算《中庸》中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教学的基本规律正是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发生、发展中。因此,教学分析是对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因素的分析。“教育就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就是个体的社会化的过程。”教学作为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一部分、一种形式而存在。所以,我们不仅要分析教学的社会功能,更要分析教学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事物的发生、发展是在一定的具体环境中进行的,教学也不例外。所谓环境,从其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就是环绕在人们周围的一切生活条件,即是生物学家所说的有机体的生活圈。它包括人化的自然和复杂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因此,教学分析是对教学活动所处环境的分析。通过教学分析,我们探索教学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教与学理论,为教育、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实现对教学活动的调控,以期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教学分析是一个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为宗旨,它最终要落实在教学的最优化上。(二)教学分析的本质在探讨教学分析的本质这一重要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是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思想武

器。“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应该坚持”。既然教学分析基本对象是教学过程,它是针对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采用某种分析技术对其加以分析从而进行描述、解释、价值衡量与判断的过程,那么教学分析是一种认识活动是显然的,它是对认识的认识。分析是全面的、系统的,只有用认识过程才足以概括教学的各种成分、各个方面、各种属性,同时认识过程也体现了分析的方法性。教学认识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教学分析的特殊性。虽然在分析的过程中随着分析视角的不同可能有所变

化,但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为宗旨是不变的。教学分析这种认识活动伴有许多其他成分,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1.教学分析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2月13日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这一方针与教学分析的“以丰富和发展教与学的理论,为教育、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实现对教学活动的调控,以期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是一致的,是总与分的关系,因此教学分析是一种具有价值取向的活动。教学分析是一个受到许多价值倾向性因素影响的过程。第一,其受到教学发展过程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时代、社会对教学的认识、对教学的要求是不同的,教学实践的重点、教学支持理论的认同取向是不同的。因此,教学分析的关注点也是不同的,教学的价值取向必然受到制约。第二,分析者的心理背景系统对教学分析产生影响。分析者的生理基础、个性、潜意识、知识系统、社会规范意识、价值观念体系等均对教学分析产生影响。第三,对教学分析本身的价值判断过程影响着教学分析的价值取向。因此,教学分析是一个充满价值因素的过程。 2.教学分析是一个创造性的生产活动。通过对教学的本质、特征、结构、矛盾、过程等内容的探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教与学理论,为教育、教学决策提供依据,对教学的具体过程产生了新思路,对教学产生了新认识。这种生产活动是建立在已存在的教学现实基础之上的,是通过对已有教学的分析,对教学做出价值判断,采用艺术行动,提出优化教学的新认识。因此,是一个创造性的生产过程。综上所述,教学分析是对教学活动的认识过程,它是一个与价值、艺术、创造、生产相统一的认识活动。教学分析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生产与新认识活动。二、当前教学分析存在的问题对生动的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不仅可以评价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水平,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亦能不断地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反馈信息。可以充分肯定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水平、质量,使自尊需要、成就动机等得到满足和进一步激发、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同时,可以对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综观教学分析现状,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教学分析仍存在许多令人不尽满意的方面:

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09-10-10 16:40:10) 转载▼ 标签: 杂谈 1.教学理念转变不到位 有一些教师先入为主的引导,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可谓“穿新鞋,走老路,老路愈走愈不通”,或是编花环让学生钻,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课堂上老师常按自己的见解来解释问题中的知识和现象,唯恐学生不懂,面面俱到,忽略了学生的感悟体验或认识。根本就没有把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所以也就谈不上学生对这一学科有特别的 兴趣了。(在座谈时说,学生配合不好)这是教学观念转变不到位所造成的教学现状。 2.师生互动只停留在形式上 有的课堂“互动”只停留在形式上,假互动,无效热闹充斥课堂。为了将课程的教学理念落 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开创了诸如表演法、讨论法、合作法、演讲法 等花样繁多的教学方法,这些探索本无可厚非,问题是因为教师理解的歪曲或把握不到位,使得这些方法的落实、操作存在很多弊端。尽管绝大多数教师能够利用这个环节解决一些 教学难点,突破重点,可是发现一些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做的比较牵强或是形式或是无病呻吟;个别的把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也作为讨论的问题,看起来课堂比较活跃,实际上浪费 了时间,浪费了精力,实效性差。有的问题结论不是学生的内心的真实体验。学生思考过 程变成了标准化的答案,对答如流,有的问题(或片段练习)不到一分钟都完成了(或1、2百字的片段),这都是教师预设好的(或课前预备好的),不是引导这学生去研究去分 析得出自身的结论和体验。这样的课不真实,是表演性的。 3.“问答”成了课堂的点缀或满堂问

(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 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不到训练。(2)、提问没有新意,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3)、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时,问题设置过大,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针对性差,造成学生思维的障碍,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4)、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5)、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读课文也是这样),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 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培养思维能力了。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计、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 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要注意生成性的问题;还有的满堂问,大都是齐答,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随声附和。 4.主体性被忽视 课标和课改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教学改革的中心。然而,还有一部分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忽视的现象。还有的教 师在学生自学或活动时,提示过来提示过去,这样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甚至打断 了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思路。 5.教学的对象不是全体学生 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只把眼光落到前几排或一少部分学生身上,不肯把精力施舍给坐在后 面的学生,这样将造成差生更差的恶性循环,后面的学生爬在桌子上睡觉或说话或吵闹, 没有象“洋思、杜朗口”那样在课堂上让学生都活动起来,让学生的学习在不同的程度上都 有所提高。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的研究》课题申请书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的研究》课题申请书 一、基本情况 预期的主要成果: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以我校校本教研为平台,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研活动,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使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指导能力有大幅度提高。 二、课题论证 1.研究目标及意义 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研究背景: 我国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沉闷的课堂凸显了生机与活力,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和提高,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彩,但深入课堂,走入讲台上课,发现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教师自我角色定位不准,其引领作用、促进作用发挥不好; 二是教师受教材的限制,教学缺乏弹性和选择性; 三是教法上只追求形式,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而无实效性; 四是教学目标出现偏离,教师不能全面准确的把握目标,只注重人文性,而忽略了工具性。课堂中只注重学科内容的价值趋向,而忽略了学科特点的实际意义。 五是重视评价结果忽视评价过程。 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策略,形成策略指南,从而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参与课题的教师明确课改的方向,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培养研究型的教师。 研究意义:

通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申报、研究,对我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把握问题的实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的策略,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新课程改革,为我校教师在新课程中成长提供平台。 2.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 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新课程还处于实施阶段,应以唯物辩证的观点,求真务实的态度来研究、扶持它。要敢于面对现实,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推动新课程发展的过程。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3、在课堂教学过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构建一种适合学生探究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和“动手”探究,培养学生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发展学生问题解决的意识和能力,最终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学习。这些理论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依据。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研究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的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比较科学的综合评估。 2、研究问题的表现形式及问题的归因。 3、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 课题研究的重点: 一、教师自我角色定位。

自身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自身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问 题的措施 一、自身存在的问题 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具有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危机感。在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还存在差距,在培养自己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认识事物上还有些停留在表面,未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事物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 宗旨观念不够牢固。从思想上来看,自己对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总以为自己对公安工作比

较熟悉,有时对待来访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就嫌麻烦,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好,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以致自己为民服务的意识淡化,未切实做到为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对业务知识不够钻研。表现在: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上级机关和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动脑,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未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对业务知识的掌握不够重视,认为自己已有 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适应目前的工作了,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的出现再想办法解决。对自己所干工作的业务和知识的学习放松了要求,没有自我加压和扩展自身价值的前瞻性。 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

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省得惹祸上身。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对政治学习“走过场”。停于形式,敷衍了事,在政治学习时存在应付心理,没有把参加学习和主动接受思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来认真对待。因此,在看问题、想办法上敏锐性不强,前瞻性不够,只是立足目前,不能放眼未来。在大是大非面前还尚能正确把握,但在小节方面就得过且过,不能从严要求自己。平时虽然经常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理论,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毛泽东思想,没有意识其思想的精髓,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

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

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 作者:侯素娟( 初中数学河南商丘永城市初中数学班) 评论数/浏览数:22 / 326 发表日期: 2011-11-14 22:22:33 毕业到现在我已经从事教育事业十几年了,但是在以前的教学工作中,只满足于“今天我上完课了,改完作业了,完成教学任务了。”只注重把教案写得详细周全,缺少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后我会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现对自己教育行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认识不够,过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 近两年自己所教的的班级的数学平时考试还可以,基础知识普遍掌握得比较好,答题时基础知识能力的运用还不错,因而过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解题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忽视了基础较差的学生,造成其学习困难增加。 二、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点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学生成绩来看,数学成绩处在中等及稍偏下的学生成绩下滑较大。回顾自己在教学中所进行的备课工作,针对性的练习,没有估计到中下等生的学习能力,无形中给中等生的听课和理解增加了难度,造成其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运用知识的能力下降。通过

试卷分析,发现中等生在答题的过程中,知识点混淆不清,解题思路混乱,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三、对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的监管力度不够,放松了对他们的学习要求。 对该部分学生在课后的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没有过多的去关注,未能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并给以指正,导致其随意完成作业或抄作业,不巩固旧知识,更不去预习新课。学习也不如以往认真,成绩出现下滑。 四、没有严格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相当部分学生存在着综合分析方面的能力不强,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都会错误百出,简单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差。 通过对以往教学行为的分析、总结和反思,以后教学行为中主要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 1、着力解决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备课的过程中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加强对学生课后学习和练习的监管和督促力度。 3、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其应用知识的能力,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校是一所成立时间不到三年的县城初中,教师是分三年在全县公开招考的有三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教师,教师们的学科知识是过硬的、扎实的,教师们的敬业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通过多次学深入课堂的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是与新课改要求相悖的,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须在以后的课堂中改进,方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一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是提教师们经常用说到的课改理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确并没有有效贯彻,许多教师在上课时还是满堂灌,一讲到底。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自主的学习,就必须保证学生有学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可这种方式课堂基本被教师霸占,学和理被动的接受,要本就不能主动的学习。洋思中学的实践证明,课本上的知识有百分之八十是学生通过自学能学会的,根本就不需要教师多讲,并对课堂教学作出了规定,一节课教师纯讲时间不超过10分钟。我校也曾要求教师不能满堂讲,把讲授时间控制在25分钟,提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效果不明显。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必须从引导学生预习、鼓励课堂展示、保证当堂训练时间和进行课堂检测这几个环节上多下功夫。在课堂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核心的问题,讲学生思路和方法,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会了的不讲,学生能自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二是教师问得多,学生问得少。 新课改要求师生互动,可很多老师把互动简单理解为教师问和学生答。甚至于有的课老师满堂都在提问,我就曾听个一名教师的课,一堂课发出的125个问题,试问解决了几个问题呢?所提的问题又有几个是有效的问题呢?在课堂提问时,有的是教师问学生统一答;有的是教师问上半句,学生答下半句;有的是教师自问自答;有的是教师问后,就引着学生问答。学生根本没有思考,没有生成新的问题。看似热闹,但无实效。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摆在当前教师身上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在课前备课时就要充分对本堂课的教师的提问作好充分的思考,对问什么问题、怎样问、问的目的是什么、学生会怎样回答等作好预设。 三是教师作业布置多,学生独立完成少。 我曾对学生课后作业量及完成情况作过调查,我校学生的作业量普遍偏多,有一部分学生有拖欠或抄袭现象。这也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没有安排时间进行练习,就把大量作业留在了课外,这样做是适得其反的,师生俱废时废力不讨好,效果不佳。我们一定要在课堂上安排必要的练习,让学生训练并及时反馈处理。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要遵循三布置三不布置的原则,即布置发展思维的作业,布置发现规律和总结方法的作业,布置拓宽视野、引导探究、提升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不布置惩罚性作业,不布置用时太多的作业。还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个性化的作业。

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反思无论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对教学成果的提高都有看举足轻重的作用。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送,思新、思新则,师只有反思自己已的学行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和自我监控能力,オ能不断主富自我素、提升自我友展能力,步完善学芝术、以期现目找价值。 教学反思是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没有反思的经验,就只能是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被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能停留在经验的积累上有经常不断地反思,教师的教育智慧才会随着岁月不断增长。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款师从日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间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促进师不断学会教学。 一、教学反思过程中的问题 近来,教学反思的提写已逐渐成为各个学校评价、考核教师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写教学反思是迫于学校的压力,所以对教学反思在认识上和操作上还有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间题一,认识上有偏,坚持开展数学反思的教师比率偏低。农村学校教师的课业负想重没有时间写数学反思,即使部分师写了教学反思,也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有些教师的思只不到位。 问题二,教师缺少相关方法,反思能力差。有些教师想写教学反

思,但不知怎样去写。有些教师虽然谢了,但没有质量,也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 问题三,优势方面写的多,缺点方面写的少。一些教师写教学反思时,尽量少写或不写不足之处,担心反思写出来,怕别人笑话。 问题四,写作形式单一,千人一面。 问题五,重教学方法,轻教育观念。教师根本素质在育人,教学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因此,教师的反思是否全面深刻,不能单看教学问题的反思,还要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否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是否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教师教学反思的对策 要解决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明确教学反思的内涵,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地把自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活动数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纠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 1.要提高思想认识,勤于反思。 (1)教师的自身发展离不开教学反思。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钠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十反思=成长,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被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任间一名理性而成

当前教学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教学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笔者探讨了教学分析与教学的关系,分析了教学分析的本质属性,指出了在教学分析中存在的对教学的分析缺乏充分的理论依据、对不同类型的分析模式没有进行严格区分、造成可应用于分析不同类型及功能教师及学生的分析模式混用、对教师和学生的分析偏重于关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等问题,并提出了教学分析的改进策略。关键词:教学分析;教学;问题;策略一、教学分析的含义<一)教学分析的定义“分析”一词在《辞源》中解释为“判别、区分”的意思,因此教学分析可以说是对教学的判别和区分。严格地讲,教学分析是系统地收集与教学相关的所有信息,并基于所获得的信息,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对教学活动的相关因素依据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衡量和价值判断,以探索教学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丰富和发展教与学理论,为教育、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实现对教学活动的调控,以期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理解到:教学永远是教和学的统一活动;教学是共性与多样个性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作为一个过程展开的,教学也是一个过程。教学作为一个过程,乃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作为认识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间接的认识,有领导的认识和教育性的认识。关于教学过程,讲的最为完整的要算《中庸》中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教学的基本规律正是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发生、发展中。因此,教学分析是对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因素的分析。“教育就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就是个体的社会化的过程。”教学作为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一部分、一种形式而存在。所以,我们不仅要分析教学的社会功能,更要分析教学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事物的发生、发展是在一定的具体环境中进行的,教学也不例外。所谓环境,从其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就是环绕在人们周围的一切生活条件,即是生物学家所说的有机体的生活圈。它包括人化的自然和复杂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因此,教学分析是对教学活动所处环境的分析。通过教学分析,我们探索教学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教与学理论,为教育、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实现对教学活动的调控,以期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教学分析是一个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为宗旨,它最终要落实在教学的最优化上。(二)教学分析的本质在探讨教学分析的本质这一重要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是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思想武 器。“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应该坚持”。既然教学分析基本对象是教学过程,它是针对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采用某种分析技术对其加以分析从而进行描述、解释、价值衡量与判断的过程,那么教学分析是一种认识活动是显然的,它是对认识的认识。分析是全面的、系统的,只有用认识过程才足以概括教学的各种成分、各个方面、各种属性,同时认识过程也体现了分析的方法性。教学认识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教学分析的特殊性。虽然在分析的过程中随着分析视角的不同可能有所变

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管理缺乏有效性、管理不够科学。年级管理力度不大,还没有形成合力;班级管理力差异性较大,各个班级发展不平衡;有些班级没有完成升学目标,离学校制定的升学目标差距比较大;有些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没有做到位,高考成绩不理想,有的任课教师的高考成绩拉了高考的后腿;缺乏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的研究,部分教师的高考备考经验不足,同课头的老师交流不够。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①要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成就意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可以从个人意义人手,培养高中生的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从个人意义中逐步引出社会意义,并以社会意义支配、调节个人意义。②要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启发性教学,推进学生学科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发展。形成问题情景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思考的必要和解决的可能。③要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教学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趣味性、新颖性中,从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中,获得精神上的某种满足。④要及时反馈学习结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或鞭策学生发愤学习。 2、强化“三风”(校风、班风、学风)建设。要将“三风”建设贯穿于整个高中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要进一步强化常规管理,把文明礼仪、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与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统一起来。要在晓之以理的前提下,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严中见爱。对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所有教职工都有管理的职责,敢管、善管,反复抓、抓反复,形成勤奋、刻苦、严谨的学风。要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利用家长学校和社区组织,多方位了解学生思想现状,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听取学生对教学和生活等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全面关心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和帮助。 4、夯实基础,促进发展。(1)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让学生明白了,记住了,会用了;要引导、帮助学生整理章节的框架结构,从知识网络的梳理中把握知识点,认知识点的构成中理解知识要素。(2)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要从速度、准确性和灵活性三个维度,对基本技能的形成提出明确要求。 5、教学坚持目标定向原则。有效的教学始于教师希望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要把制定或选择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目标应当十分清晰,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手段的采用、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的选择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从学生发展的需

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教务处常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业务学习只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扎实有效。 2、过分依赖制度,忽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3、教务工作人员缺少,常规工作检查欠到位。 4、常规工作安排与落实缺少系统化管理。 5、教务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服务意识。 6、教务管理人员在大多时间里被一些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所拖累,在常规教学的检 查、研究、指导上精力不足,下的功夫不够。尤其是教学管理人员要努力把精力放在教学工作的管理研究当中。 7、教师存在结构性短缺。如地理、生物、历史课任教师由其它专业教师兼任。 8、考试安排欠合理。 9、功能室缺少。 10、大班额教学给教师加重了负担。 二、教学常规考核制度方面 1、只注重终结性考核评估,不注重过程考核评估。 2、评价方式单一化。 3、考核制度比较陈旧、缺乏科学性,不能够有力地促进当前的教学工作快速发 展。 4、原来考核制度与绩效考核存在一定的矛盾。 三、非中考科目科任教师管理与考核 1、因中考指挥棒的缘故,非中考科目的课人教师认识不到位。 2、非中考科目的课人教师无压力、无动力。 四、教研教改 1、校本培训方式单一化。 2、骨干教师和名师培养力度不够。 3、课题研究不能全面开展。 4、教改实践活动欠力度。 五、图书阅览与教辅资料 1、学校图书藏书资料不丰富,资料陈旧,不能向全体学生开放。 2、学校对教师征订教学资料数量少,倾斜力度不够,不能发挥阅览室正常功能。 3、个别教师有征订课外复习资料,加重学生负担,不能正常反馈。 六、教学硬件设施的不足是制约我校教学工作的客观因素。 一是没有教师专用电脑,学生所用微机老旧,数量严重不足,这给教师查阅资料、获取信息及学生正常开设微机课都带来不小的困难。

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基于员工心理角度 刘泳健 【内容摘要】:企业培训是一个系统地帮助受训人获得概念、知识、规则、技能、态度的过程。有效的企业培训,其实是一种“能量”采集、传输、倍增放大从而提升企业整体活力的过程。然而在具体的企业培训中,存在着诸多心理现象和心理要素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企业培训的效果。本论文主要通过描述企业培训和员工心理的现状,将培训内容、形式等与培训对象的心理要素相结合,从深层心理进行挖掘和引导,从而构建一个有效的培训体系。这一培训体系在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和培训评估等各环节都能体现出价值,对广大企业开展培训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企业培训员工心理培训效果 一.完善企业培训对企业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上商业竞争的加剧,企业越来越认识到人才的重要和学习的重要。人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不断提升员工素质,满足职位对员工技能的要求是创建一个学习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所以,“培训”成为了很多企业实现目标的有利帮手。 在一个生产型的企业中,机器需要维护,设备需要保养,这是因为硬件设施在原材料转化为一味损耗、一味付出,自身劳动力价值必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降低,所以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加以弥补。

而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增加个人价值和能力的最好的方式是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而培训就是满足这种要求的一种有效方式。 培训是维持人力资源这架巨大机器运转的润滑油。在企业运行的每时每刻,企业都有可能要通过培训来使员工的能力与企业文化、职业要求相适应,如新员工入职、转岗、晋级,新业务上马、推行新的管理制度等情况。可以说,在企业运作过程中,每当环境出现了变化,工作提出新要求,但员工的状态和能力又不能与之良好匹配的时候,就需要借助培训去弥补二者之间的差距。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庞大的机器,培训就像大大小小的齿轮之间的润滑油一样,使员工的技能和态度与企业的发展要求相匹配相适应,并能够产生足够的动力。 企业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人的一种投资。因此,为了实现企业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必须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 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并用好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竞争优势。培训是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员工对职业的满足程度,以组织、计划和实施的形式对企业各类人员进行的一种教育投资活动,是通过员工对培训内容转化为工作行动以有效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过程。大量研究表明,企业组织对教育和培训的投资,对改善员工态度、提高员工能力、更新员工观点都有积极影响,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密切相关。企业培训是一个系统地帮助受训人获得概念、知识、规则、技能、态度的过程。有效的企业培训, 其实是一种“能量”采集、传输、倍增放大从

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南辛镇曼山小学 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对教材把握不深,未吃透教材就上课,学生具体学习 目标不明确,知识点学习不清晰,也就是学生不知该学习什么,该记什么,该掌握什么。 整改措施:(1)、同级部同科教师可坐到一块进行单元集体备课,研究教材、教学方法等。 (2)教师上课,不管是哪一学科,教师板书内容要体现知识网络,重视知识的系统化和层次性。 (3)推门听课或随时检查教师的上课情况,发现教师课堂教学思路不清,教学目标不明确,知识教学凌乱,没有备课就上课,根据情况扣5—10 分。 2、教师作业布置太随意,未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作业、平时训练作业、家庭作业。 最为主要的是作业反馈不扎实,不彻底。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跟踪到底,直至学生完全掌握。 而且,教师作业批改不及时,不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反馈,师生不能很好的互动。整改措施:学校制定作业设置与批改规范,制定教学检查制度,采取集中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单项抽查相结合,全员检查与个别检查相结合,重点查和跟踪查相结合。随时检查教师作业批改及时不及时,作业的反馈及时不及时,到位不到位。特别是,老师对学生作业的不规范,甚至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错题置之不理,学生的学习知识怎么能正确,怎么能得到巩固呢?或检查作业,或询问教师和学生。发现一次,根据情况,扣5—10分。发现一个作业错误未改正,就扣2分。 3、教师的不规范直接导致学生的不规范。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 比如教师板书潦草、凌乱,直接导致学生的作业潦草凌乱,教师的随意直接导致学生的随意。 整改措施;听课或随时检查教师的上课板书,书写潦草,不规范,酌情扣2—5分。 4、作文(写话)教学时间不足,教学质量不高,不注意学生作文的深入批改,更不 重视学生作文的讲评,也不重视引导学生平时积累素材,不重视让学生练笔。可以说,作文教学的薄弱问题,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学质量的偏低。本来就薄弱的问题,如果教师再不重视,直接导致优等生无法更好提高作文水平,直接导致中等生无法向优等生进化,更直接导致差生作文连写都写不出来,编都编不出来。 整改措施:教师必须按教学进度,按教学要求上好作文课,保证足够的时间。在学生写作文前,教师要切实备好课,做好学生的作文写作指导,可以给学生提供范文,引导学生写作方法,也可给学生提供必需的素材。写完作文后,教师要精批精改,切实指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要发扬的优点,更为重要的,教师要做好讲评,可选出一个或几个写的较好的作文,作为范文,供同学们赏析,让同学们得到启发,也可随便选一个同学的作文,大家共同批改,指出其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只有这样,重视作文教学了,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本学期,要安排一次作文教学的听评课活动,示范课活动,加强教师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本学期,作文教学要加强,要加强学生作文的训练力度。2周一次大作文,精批精改精评,一周一次小作文,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批改,可简批。每天一篇日记。 5、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不行。 学生课前预习习惯不好。上一节新课前,教师是否引导督促学生做好了课前准备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内容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才能真正落实课改精神,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收获。通过聚焦课堂,寻找到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没有针对性,没有突出学生主体。分析原因:课标学习不够,教材钻研不够,备学生不够。研究解决策略:应深入学习课标,做到目标明确;扎实钻研教材,做到心中有书;充分了解学生,做到以人为本;加强质量监控,做到及时调控。我们在教学中研究,在探索中感悟,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生成智慧,有效的促进了课堂教学,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字:课堂教学问题策略 正文: 一、研究目的及方法 课堂是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才能真正落实课改精神,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收获。因此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益是学校尤为重要的工作。在以往的听课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正像诗中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老师们虽然也很苦恼,但往往找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提高教师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共同聚焦课堂,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研究解决的策略。 我们的思路是:在教学中研究,在探索中感悟,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生成智慧。具体做法:一是做好常规教学活动。我们深入课堂听课,听课做到全面听和重点听相结合,听新交流教师、青年教师的课和听中、老年教师的课相结合,跟踪听青年教师的课。一学期听了所有学科教师的课,听课节数60余节,走进课堂,走近学生,走近教师,及时和师生面对面地沟通交流,及时了解课堂里、师生中的真实问题。二是在各组开展课例研究活动,进行了以探讨各学科课型模式为主的课例研讨活动,开展组内一人一节课,上校内公开课活动。在互相的听课研讨中,有效促进了大家的问题意识;在经验的交流中,促进了大家的智慧生成。三采用问卷、访谈调查法。调查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意见。如:你认为平时教师在教学方法的使用方面:A. 注意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方法灵活,课堂活动丰富多样, B. 教学方法比较灵活,课堂上开展一定的教学活动,C. 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照本宣科;你认为平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活动方面:A.给以积极的指导,鼓励学生思考和开展合作学习,B. 有时有指导,偶尔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C.主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状态,不太注重开展合作学习;你认为平时课堂的气氛如何;你平时对待课堂教学的态度是什么;你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什么等等。 二、主要问题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认为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主要对策

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 题与主要对策 库车县乌恰镇 中学

库车县乌恰镇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存 在的突出问题与主要对策 教育教学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活动的主线的改革,其水平与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兴衰成败。文章拟论述当前中学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措施。 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是教育科研管理的核心和发展方向,是塑造创新型教育者的成功妙法,是提高教师的生命价值的科学管理方法。激励是人本管理的有效方法,教育科研的管理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管理。 在过去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许多经验对今天的教学管理仍有一定借鉴意义,但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校教学内容的增加,教学管理活动日益复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学管理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当前的中学教学管理中,管理者一方面要求教师和他们的学生以新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另一方面又以传统的管理模式来管理教师。这就会造成较多的管理问题的出现,文章拟论述当前中学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措施。 一、当前中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①重行为管理,轻知识交流传递。常规管理的组织自上而下,有校、教研组、教师之间垂直链接,下级服从上级,上级是教学

行为的信息源,是下级教学措施的决策者,严格的上下级关系成为信息沟通的障碍,造成教学效率低,适应能力差,思想僵化。过多的层次、过死的职责、过细的职能禁锢了教师的思维,限制了教师的责任感和创造性的发挥。下级遇到难题,不是积极地寻求解决的方案,而是简单地把问题推给上级。教师之间缺乏互动的方式传递信息,进行合作。 ②重数量轻质量管理。量化管理进入学校并没有什么错,但一些学校的教学管理干部却将其发挥到了极致。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看班上的优秀率、及格率、达标率,看有几个学生考上了重点高中或是名牌大学,检查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管理干部年终写总结,大多要数一数自己这一年组织了多少次评优课,听了多少节推广课。这些教学管理干部将不能量化的也要量化,将不该量化的硬要量化,使教师们产生了抵触情绪。 ③重视教学模式而忽略教师的个性作用。譬如在备课组活动中实行统一要求,忽略了教师的个性和知识背景,忽略了不同班级的学生层次,备课中要求了解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忽略了教师对学生的情绪、心理、情感、态度的影响,推行统一的课堂评价标准,凡上课就用这个标准衡量。把所有教师的教学思想统一在单一的模式上面,过分重标准规范,把教师的情感意志、道德价值观、个性能力等内在因素与教学行为分离,使老师成为用规定程序统一标准加工学生的机器。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分析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来源:中国名校发展网作者:李庆欣编辑:江淼时间:2012-02-24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河南郑州市金水区经三路小学李庆欣 内容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才能真正落实课改精神,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收获。通过聚焦课堂,寻找到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没有针对性,没有突出学生主体。分析原因:课标学习不够,教材钻研不够,备学生不够。研究解决策略:应深入学习课标,做到目标明确;扎实钻研教材,做到心中有书;充分了解学生,做到以人为本;加强质量监控,做到及时调控。我们在教学中研究,在探索中感悟,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生成智慧,有效的促进了课堂教学,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字:课堂教学问题策略 正文: 一、研究目的及方法 课堂是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才能真正落实课改精神,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收获。因此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益是学校尤为重要的工作。在以往的听课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正像诗中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老师们虽然也很苦恼,但往往找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提高教师们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共同聚焦课堂,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研究解决的策略。 我们的思路是:在教学中研究,在探索中感悟,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生成智慧。具体做法:一是做好常规教学活动。我们深入课堂听课,听课做到全面听和重点听相结合,听新交流教师、青年教师的课和听中、老年教师的课相结合,跟踪听青年教师的课。一学期听了所有学科教师的课,听课节数60余节,走进课堂,走近学生,走近教师,及时和师生面对面地沟通交流,及时了解课堂里、师生中的真实问题。二是在各组开展课例研究活动,进行了以探讨各学科课型模式为主的课例研讨活动,开展组内一人一节课,上校内公开课活动。在互相的听课研讨中,有效促进了大家的问题意识;在经验的交流中,促进了大家的智慧生成。三采用问卷、访谈调查法。调查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意见。如:你认为平时教师在教学方法的使用方面:A. 注意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方法灵活,课堂活动丰富多样,B. 教学方法比较灵活,课堂上开展一定的教学活动,C. 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照本宣科;你认为平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活动方面:A.给以积极的指导,鼓励学生思考和开展合作学习,B. 有时有指导,偶尔开展合作学习活动,C.主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状态,不太注重开展合作学习;你认为平时课堂的气氛如何;你平时对待课堂教学的态度是什么;你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什么等等。 二、主要问题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认为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教学目标不明确

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员工培训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意义 1.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通过培训,员工能够掌握正确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使他们的工作质量大幅度提高,企业的成本也会因此得到进一步的降低。通过培训,可以加强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减少部门间的摩擦和冲突,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提高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因此,员工培训会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通过培训,使员工获得或改进了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态度,员工的个人绩效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企业的绩效是员工个人绩效的集合,员工个人绩效的提高势必会带动企业整体绩效的提高。 3.有利于满足员工个人的需求。很多员工,尤其是优秀的员工,如果在很长时间内能力得不到提高,将会产生茫然感和失落感,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可能会促使他们离开企业另谋他就,企业将失去大批优秀的人才,因此企业管理论文,企业应及时对员工进行相应培训,以满足员工的培训需求。 二、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1.管理者对培训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由于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对培训的正确认识。第一,有的管理者担心,员工经过培训后,技能提高的同时会不断要求企业加薪,而增加企业的成本;第二,有的管理者担心,员工培训后离开企业,企业将白白浪费培训成本;第三,有的管理者担心,员工培训会耽误企业的工作。而企业的人才非常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如果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学习机会的话,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茫然感和失落感,在这种情况的驱动下,他们可能就会寻找其他的就业机会而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2.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中小企业认为,培训对于企业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因此,对培训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中小企业不仅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甚至将人力资源部门也归入后勤或其他部门。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紧张,只对员工进行入职培训,缺乏对员工的中远期培训,一些效益不好的中小企业甚至取消了对员工的培训投入。培训投入的严重不足势必会影响培训工作的正常运行。 3.轻视对中高层管理者的培训。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认为,培训只是针对基层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的工作,中高层管理者是企业的人才,自身能力和素质较高,没有必要进行培训,因此,很多中小企业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基层员工,对于管理者的培训少之又少。中高层管理人员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决定着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和方向,他们决策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不断地提高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对企业尤为重要,企业应将中高层管理者的培训作为企业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 4.缺乏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指了解企业员工需要参加何种培训的过程。培训需求分析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企业的培训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使培训的结果与企业的需求不相背离,才能真正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前没有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企业管理论文,哪里出现问题就培训哪里,培训工作既没有计划,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和规范,使得员工认为培训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企业的培训效果十分不理想。 三、完善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对策 1.树立对培训的正确认识。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转变观念,形成对培训的正确认识。第一,管理者不应认为,员工参加培训就是为了涨工资,其实,很多员工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的技能,使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因此,适时地对员工进行培训会满足员工的培训需求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第二,管理者不应因担心员工存在跳槽的可能性,而减少对员工的培训。可能有的员工正是因为企业缺乏对他们的培训,而导致他们的流失。因此,企业应及时满足员工的培训需求,避免人才流失。第三,管理者不应因担心对员工的培训会耽误工作而减少对员工的培训,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员工经过培训后,个人绩效会得到一定

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发表时间:2010-08-18T08:32:51.06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6月上旬刊供稿作者:郭泽峰 [导读] 教学反思的有效开展和切实落实有赖于教师自己认真努力,积极思维,长期坚持,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郭泽峰 (内蒙古大杨树第五小学)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与深入开展,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越来越渗透到了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使得目前小学教育教学领域正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新气象。而其中,教学反思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则是尤为突出和明显的,但是当前小学教师所进行的教学反思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误区,为此,就教学反思现存的主要问题和改进建议等略作粗浅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教学问题原因对策 1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反思的形式层面 1.1.1 格式比较单一,有模式化的倾向教学反思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广大教师来说,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已是人人皆知的,但究竟在实践中该如何操作,怎样写教学反思,不少教师深感困惑而无从下手。这种情况下,介绍或给出一些教学反思的案例,让教师大致明确其格式或样子本身是非常必要的。但反观我们的现实却不难发现:众多教师写出的教学反思案例其格式基本上如出一辙,有教师将其总结概括为“先写不足之处,然后写获得启示,最后写怎样运用”,而这种格式的套用对于其教学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1.1.2 为应付检查,流于形式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这样的倾向:即不少教师把写教学反思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是浪费时间,往往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才勉强胡乱应付完成。这样,教学反思的撰写就成了为反思而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教学反思的实际价值根本没有得到切实的体现。诚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2 教学反思的内容层面 1.2.1 全面而不深刻通过查阅众多的反思案例,不难发现,比较成形的教学反思一般都在内容方面较为全面,大都从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今后改进等角度进行论述,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但多为蜻蜓点水,一代而过,虽然全面但缺乏深刻性,给人的感觉很是空泛,似乎大家谈的几乎大同小异,没什么区别。 1.2.2 零散而不系统目前,教学反思在内容方面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反思的内容比较分散,零碎,没有形成合力,不连贯,缺乏系统性等现象。一些老师常常是这次反思某一问题,下次反思就又换成了另一问题,有东一鳞西一爪的感觉,结果是每个问题都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对问题的较为连贯的、成体系的深入思考和认识。因此,反思的效果并不很明显,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也微乎其微,进而也致使不少教师对这一方法的实效性产生了怀疑,而这反过来也严重影响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积极性和热情,形成了恶性循环。 1.2.3 重教师而轻学生当前教学反思案例所表现出的一种鲜明倾向是:反思的着眼点多集中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效果等“教师怎么样教”这一层面,对“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的并不多见,而这种做法是很有局限性的。 1.2.4 多叙事而少分析存在于当前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中的另一问题就是反思文章往往充斥着很大篇幅的教学过程和流程的描述,客观记录描述的比重很大,而透彻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则较为欠缺,对应反思的核心内容往往是简单地一笔代过,这样的反思过于概括、流于表层、较为肤浅,仅仅简单地概述了不完善的几方面,而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如何在下次教学中改进等至关重要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分析和探讨,在理论认识的深广度以及实践的改进完善方面都没能发挥教学反思应有的作用。 2 原因分析与建议 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现象和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2.1 教师自身因素 2.1.1 观念意识方面:对教学反思的认识不足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自觉地对已有的教学事件进行的审视、梳理、再认识和再思考的过程。主要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学监控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需要教师的自觉坚持,主动维持,需要教师思想意识层面的认同,行为实践层面的落实,而不只是口头的宣讲,或者是胡乱应付;它需要教师在思想观念方面予以充分的重视,才不会将教学反思视为额外的负担而敷衍了事,凑合完成;才不会使教学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层。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课堂教学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还应该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否则,反思、实践都只能处于浅层次和低水平的模仿、重复阶段,难于有深入的提高和实质性的飞跃。而现实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在反思自己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已经做了什么”、“效果如何”、“下一步怎么做”等等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问题,即使有些分析也多凭个人的感觉进行,个人经验性的感性的认识较多,缺乏相应的理论作依据,这种分析个人的主观认知成分占很大比例,还没有达到真正反思意义的水平。 2.2.2 思维品质方面:教学反思的深广度欠缺教学反思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过程,尽管思维是看不见,摸不着,仿佛来无踪去无影的,却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品质。人们一般认为思维具有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四类品质。同样,教学反思也应该具有这四种品质。但目前我们的教学反思,还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深度、广度。 ①反思的广度就是指能够全面地看待教育中的种种问题,不仅要善于抓住某个教育问题的一般的基本框架,而且不会遗漏有关的重要细节和主要因素。比如我们多数教师在反思时只关注自己“怎么教”的问题,某个知识点如何讲解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等等具体的操作层面的内容,就事论事,关注点狭窄,难以深入下去。往往比较容易忽略对学生、课堂、学校、社会等相关的较为宏观层面的教育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视界不够广泛和开阔。 ②反思的深度主要指教师能够深入到教育事物的内部,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及核心部分,抓住事物的关键所在。揭露事物的根本原因(包括事物的内因和外因),并且善于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和结果的这样一种品质。 教师在总结以往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体会着手,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重新对教学予以了设计和改进,由原来的讲解传授变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积极体会和感受,活跃了课堂,同时也拉近了教材内容与生活的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所有这些都与执教者本人的深入思考,仔细琢磨,积极探索是密不可分的。 2.2 外部的客观因素:小学教师工作繁忙、时间紧张,在我国小学的教学任务普遍都很繁重,教师的日程安排很是紧张,这使教师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