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方杰出思想家

西方杰出思想家

西方杰出思想家
西方杰出思想家

西方杰出思想家

(2009-06-28 10:10:20)

转载

分类:自然哲学

标签:

宗教

伯里克利

政体

哲学家

柏拉图

雅典

思想大家之古希腊罗马篇

梭伦(Solon ,前640——前560年)

希腊“七贤”之一。出生没落贵族家庭,青年时外出经商,漫游希腊半岛、小亚细亚和埃及等地。学识渊博,是诗人、政治家和爱国者。在雅典享有很高的声誉深受平民的拥护。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选执政官,并被授予制定宪法的全权,开始在经济和社会各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有助于工商业的发展,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使自身从事劳动的中、小所有者公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上的地位得以保证。

伯里克利(希腊文:Περικλ??;英文:Pericles ,前495——前429 )

希腊著名的民主派政治家,出身贵族,贵族阶层中最具见识和才干的人。公元前444年以后历任首席将军,成为雅典的实际统治者。他统治的时期是雅典最强盛和繁荣的时期,人称希腊的“黄金时代”又被称作“伯里克利时代”。为人正直,倡导民主作风,对自己要求严格,执政廉洁。伯里克利执政后规定:军人和一切公职人员都由国家支付薪金,扩大公民民主权利;给穷人发“看戏津贴”,使他们也有文化娱乐的机会;而最大的贡献就是重建公元前480年被波斯军队放火烧毁了的雅典城。伯里克利死后不到20年,强盛的雅典就败在斯巴达手下。

苏格拉底(Σωκρ?τη?;英译:Socrates ,公元前469——399年)

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他是智者们的同时代人。他与智者们一起,推动了希腊哲学研究兴趣的转向,即由自然转向人和社会。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理想主义主流传统的开创者。他突出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

柏拉图(希腊语:Πλ?των英译:Plato ,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

古希腊城邦时代的政治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理想国》(The Republic)和《法律篇》中。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

亚里士多德(希腊语:?ριστοτ?λη? Aristotélēs 英译:Aristotle ,前384—前322年) 希腊北部的马其顿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亚里士多德师承柏拉图,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

伊壁鸠鲁(希腊语:?π?κοσρο? 英译:Epicurus ,公元前341~前270年)

古希腊哲学家、无神论者,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伊壁鸠鲁成功地发展了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享乐主义,并将之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来。他的学说的主要宗旨就是要达到不受干扰的宁静状态。公元前307年开始在雅典建立了一个学派,这个学派在他去世之前一直在雅典活动。传说中该学派居于他的住房和庭院内,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因此被人称为“花园学派”。伊壁鸠鲁认为,最大的善来自快乐,没有快乐,就不可能有善。他还区分了积极的快乐和消极的快乐,并认为消极的快乐拥有优先的地位。

狄奥根尼又名第欧根尼(希腊语:Διογ?νη? 英文Diogenes ,公元前412——324)

古希腊哲学家,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物。约活跃于公元前4世纪,生于锡诺普(Σιν?πη,现属土耳其),卒于科林斯。他的真实生平难以考据,但古代留下大量有关他的传闻轶事。出生于一个银行家家庭,是古希腊犬儒学派哲学家。他认为除了自然的需要必须满足外,其他的任何东西,包括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是不自然的、无足轻重的。他强调禁欲主义的自我满足,鼓励放弃舒适环境。

波利比阿(Polybius ,公元前208——126年)

古希腊麦加罗城邦人,出身名门,生活于公元前2世纪。波利比阿首先是一位历史学家,著《历史》一书。他剖析希腊城邦制度,提出希腊传统的政体循环理论,认为罗马是君主制、民主制和贵族制的混合。他最早开分权制之先河,分别叙述了执政官、元老院和人民的权利及其关系。他是站在希腊政治哲学向罗马政治哲学转换的哲学家。波利比阿以希腊传统的政体循环理论为基础,提出君主政体→暴君政体→贵族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暴民政体的政体循环过程。

西塞罗(Marcus· Tullius·Cicero ,公元前106——43年)

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他出身于意大利阿尔皮诺的一个人骑士家庭。由于他不是出身于元老贵族,所以在当时政界被称为“新人”。他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的代

表作是《论国家》和《论法律》。在教育方面的创作有《论演说家》等,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的雄辩家,而训练的方法是实地练习。西塞罗熟谙希腊政治哲学,尤其信奉斯多葛派的学说。其代表思想有:强调法律作用,但也重视国家管理中的人的因素;自然法是正义之源,人类法律之根;发展平等思想,倡导所有人自然和政治的平等;理想政体应该是混合政体。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年)

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

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他是圣孟尼迦的幼子,出生于北非,在罗马受教育,在米兰接受洗礼。著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论美与适合》等。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神学著作和《忏悔录》中。奥古斯丁在皈依基督教以前,爱好世俗文艺,对古希腊罗马文学有深刻的研究,曾担任文学、修辞学教师。在这之后,他痛侮为世俗文艺引入歧途,极力攻击世俗文艺(如荷马史诗)。他把哲学和神学调和起来,以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教教义。

西方思想大家——中世纪时期

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年)

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所建立的系统的、完整的神学体系对基督教神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他本人被基督教会奉为圣人,有“神学界之王”之称。

但丁·亚利基利(1265——1321年)

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是标志着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开端的历史人物。他的文学名著《神曲》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开山之作,但是他的政治思想基本上属于中世纪的范畴。他的政治著作《论世界帝国》代表了早期市民阶级希望建立统一的君主国家,保护城市工商业发展的要求。

马西略(约1280——1342年)

西欧中世纪最著名的市民阶级政治思想家,是开始使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的代表人物。

马西略出身于意大利的帕多亚城。马西略的政治思想是帕多亚和意大利现实政治的产物。《和平的保卫者》(1320——1324)是他政治思想的代表作。

西方思想家——16世纪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1469——1527年)

意大利的政治家、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出身于佛罗伦萨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马基雅维利一生著作很多,涉及历史、军事、文学艺术、政治各个方面。政治思想方面的代表作是《君主论》(1513年)。其它重要著作有《论提图·李维的前十卷》(1513年)、《论战争的艺术》(1520年)、《佛罗伦萨史》(1525年)等。

马丁·路德(1483——1546年)

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领导者和鼓动者。他出生于德国小城艾斯莱本。路德对古代罗马等国家的历史并不感兴趣,而专注于精神获救及有关的教会制度改革问题。他坚持人的理性事精神信仰的唯一根据,反对罗马教会对德国的干涉和掠夺。

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2b3355381.html,/s/blog_4bce17b70100dssb.html) - 西方杰出思想家_雅歌_新浪博客

约翰·加尔文(1509——1564年)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加尔文教的创立者。他出生在法国北部的诺扬城。加尔

文用预定论做他全部宗教改革思想的理论基础,以否定罗马教会宣传的救赎理论。加尔文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是欧洲另一次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和封建制度的革命运动。

让·布丹(1530——1596年)

法国政治思想家,近代主权学说的创始人。他出生于法国翁热的一个富裕的家庭。布丹的政治思想史法国内战时的产物。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主要著作是《国家论六卷》(1576年),这部著作的主要理论地位是提出了国家主权学说,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奠定了近代国家主权学说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西方思想大家——17世纪

胡果·格老修斯(1583——1645年)

近代国际法的奠基人,近代自然法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格老修斯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是近代最早将几何学的演绎方法引入法学和政治学的思想家,从而开创了法学和政治学“论证体系”的时代。他第一次把国际关系问题引入政治学说,把主权国家作为国际法的主体,完全改变了古代罗马以个人权利和契约关系为基础的万民法概念,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

别涅狄克特·斯宾诺莎(1632——1677年)

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的伦理学说对近代西方思想也有重要影响。斯宾诺莎的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以人为出发点。他研究政治的基本方法是,从人的本性演绎出最切合实际的原则和制度来。斯宾诺莎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早提出并论证信仰与思想自由的政治思想家。他将自由看做政治的目的,既是他一生政治实践的总结,也是对资产阶级自由

观的经典表述。

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年)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政治学理论的系统阐发者。他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许多领域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誉为“现代人之父”。霍布斯是17、18世纪机械唯物论的著名代表,恩格斯称他为“第一个近代唯物主义者(十八世纪意义上的)”。其最著名的政治名著是《利维坦》。

约翰·弥尔顿(1608——1647年)

英国诗人和政治思想家,资产阶级革命的斗士和共和国事业的坚定拥护者。《为英国人民声辩》和《再为英国人民声辩》是他最精心、最杰出的政治思想著作。建立和维护共和制度,实现资产阶级所要求的自由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

约翰·洛克(1632——1704年)

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自由主义最早的代表人之一。其政治代表作是《政府论》上下篇,他在书中提出的自由、法治与分权的政治原则发扬了西方近代自由与宪政的传统,对美法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和西方政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政府论》一书也因此被资产阶级奉为“圣经”。

西方思想大家——18世纪

孟德斯鸠(1689——1755年)

近代分权学说、地理环境论与历史方法的创立者,又是近代法理学和社会学的奠基人。其政治观点倾向于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原名查理·路易·德·色贡达,出身于法国吉伦特省波尔多城的一个贵族世家,属于穿袍贵族。主要著作为《论法的精神》。其最主要的思想是分权学说,即把国家权力划分为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让·雅克·卢梭(1712——1778年)

法国启蒙运动中特色鲜明的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兼著名的文学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平等思想是卢梭政治思想的核心。主要著作为《社会契约论》,其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17、18世纪流行的通过社会契约建立国家的思想。卢梭还在近代西方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人民主权说。

长辈告诉你的这些生活禁忌,其实都是迷信

长辈告诉你的这些生活禁忌,其实都是迷信 冯学荣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禁忌和陋习,例如“吃辣椒长痘痘”、“鱼翅鸡汤大补”、“隔夜茶不能喝”、“热凳子不能坐”、“睡地板惹地气”、“吃汤泡饭得胃病”、“产妇必须坐月子”、“汤要趁热喝”、“上火要喝凉茶”、“空腹不能吃水果”、“海鲜不能与绿豆同吃”……这些常见的生活禁忌和陋习,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都属于迷信,没有一个经得起推敲。我们要破除迷信,从那些不必要的禁忌中解放出来。 还有的人恐吓你,说空腹不能吃各种水果、空腹不能喝牛奶等等,这些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笔者长期空腹吃水果、长期空腹喝牛奶,每年全身体检一次,所有指标均正常,一点问题都没有,要知道我们人类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早期过的是采集和捕猎的生活,收获到什么就吃什么,我们的消化系统消化健康食物和从中汲取营养的功能是十分强大的,也是经过了几万年、几十万年大自然的残酷优胜劣汰打造而成的,空腹吃水果、空腹喝奶就会得病的动物,早就灭绝了,它们是无法适应生存的。放心吃,没问题。 还有,他们告诉你,你“上火”了,要喝“凉茶”,这些也是不值得相信的,要知道,所谓“上火”,是基于“阴阳五行”理论而产生的,而许多现代人都已经明白过来,“阴阳五行”不是科学理论,而是迷信,在现代医学里,也不存在“上火”一说。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有的北方人来到南方,吃了南方的水果,没有及时漱口,水果的残余物留在牙缝里,滋生了微生物,导致口腔发炎,没有科学素养的人就会因此得出“南方湿热、容易上火”的错误结论,事实上导致他口腔发炎的是卫生问题,而不是什么“上火”的问题。顺便提醒一下,许多中草药熬制的凉茶是有毒的,某些凉茶本身反而不健康。 广东人最喜欢喝“老火靓汤”,所谓“老火”,就是持续熬了好几个小时的汤,广东人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祖训是:汤要熬得久才“补”,其实这也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一锅汤你多熬几个小时,它里面的营养并不会凭空多出来,熬10分钟的汤,和熬5个小时的汤,到了胃里其实是一样的消化,一样的吸收,没有区别的,而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趁热喝汤,反复烫伤食管,反而会诱发食管癌。

西方思想家经典著作选读

西方思想家经典著作选读 物理09—5 朱志伟 10094674

浅析黑格尔法哲学 【摘要】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在晚年完成的法哲学思想体系,不仅是对其整个哲学体系的完善,也是近代法哲学思想的最高成就。作为一位哲学家,黑格尔对政治、法律问题从哲学的高度发表了许多独特的见解,这些见解在理论上的深刻性,逻辑上的严密性都远远超出了一般法学家。因此,他在政治、法律哲学上的贡献是重大的,甚至有人说,不了解他的政治、法律哲学,就不能透彻理解他的思辨哲学。[ 《黑格尔政治著作选》作者:(德)黑格尔著,薛华译者序。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关键词】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自由意志理念 黑格尔所著的《法哲学原理》是他担任柏林大学教授的第三年出版的,这也是他晚年在柏林任教期间唯一的著作。他主要的政治哲学思想在这本书中得到了系统的阐发。遭到了包括马克思在内的许多人批判,称其为普鲁士王国的“官方哲学家”、“把哲学应用来替反动的普鲁士政府服务”等等。对于这些批判,我们应该站在哲学思辨的高度去审视,不能人云亦云。本文拟对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以及法哲学在其哲学体系、对法的定义、法哲学的具体思想等几个问题进行分析。 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 黑格尔的法哲学包含了三大部分,即抽象的法、道德、伦理。这三个部分都是特定的法或者权利在不同形式上和阶段上自由的体现,较高的阶段比前一阶段更加具体、更加丰富。意志自由贯穿着其整个法哲学体系。抽象法阶段只有抽象形式的自由;道德阶段便有了主观的自由;而伦理阶段是抽象法与道德法的真理与统一,也就是说意志自由得到充分而具体的实现的阶段。[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7] 所以,黑格尔的法哲学就是关于人类自由的系统化学说。 黑格尔认为,法及其法哲学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有自己的特定范畴和完整的体系。这些内容包括:抽象法、道德法、伦理、家庭、市民社会、国家、世界历史以及一系列的法律思想。 另外,黑格尔的法哲学将法分为自然法和实在法,并将法和法律加以区分。实定法是指现实中存在的法,包括习惯法(主观的和偶然的被知道的法)、判例法(法官定法)、引证法(法学家著作)、制定法(立法法)[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218至220],又根据其适用的范围分为国家法(国内法)和国际法。自然法是指应然法或者法的原理,又被成为“哲学上的法”。由于黑格尔着重从哲学的层面研究法,并将他的哲学思想运用于对法的分析,因此他的法哲学研究重点不是放在实然法上,而是放在应然法上。他的法哲学研究更具有思辨性,但又不仅有思辨而不关涉现实的操作。无论从哲学还是法学的角度来看,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一书都是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 二、法哲学与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关系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浅析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105班魏鹏 2010220872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传统文化;现代文明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标志着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它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达到巅峰。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虽然自命或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并不很多,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后现代主义自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后现代的生存》中阐述:后现代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许多迹象表明,这种状态“正在以种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 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它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特殊的传统,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西方社会奠定了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渡的中国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进入,则应本着批判与借鉴的原则,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融合的和谐社会。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解释,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 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非理性主义则是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的,它反对任何人为设定的理论前提和结论,否认人能达到对事物总体本质的认识。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 2. 解构现代主体性。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3. 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

世界十大经典钢琴曲

世界十大经典钢琴曲 NO.1 《梦中的婚礼》 梦中的婚礼是Paul de Senneville(保罗·赛内维尔) Olivier Toussaint 奥利佛·图森)作曲 ,而梦中的婚礼(法文是Mariage D'Amour)由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 理查德克莱德曼是法国钢琴家,擅长演奏萧邦、拉贝尔、德布西等人的作品,但那是他热衷于古典音乐的时候。后来他转向发展通俗音乐界(梦中的婚礼、水边的阿狄丽娜、乡愁等皆是),演奏的曲目是波尔·塞内维尔和奥利维·图森作的曲子。 《梦中的婚礼》法文原名为“MARIAGE D'AMOUR”,直译过来应该是“基于爱情的婚姻”,“爱人的婚礼”这种译法更接近其本意。这首曲子是法国作曲家及音乐制作人保罗·塞内维尔(Paul De Senneville)和奥立佛·图森(Olivier Toussaint)为理查德·克莱德曼量身定制的,出自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水边的阿狄丽娜》。 NO.2 《秋日私语》 《秋日私语》原名:A comme amour(法语),曲名意为如情似爱;中文名称又叫《秋的喁语》。是法国作曲家保罗·塞内维尔和奥立佛·图森,他们是法国达芬唱片公司(Delpnine)两个负责人,也是著名作曲家,曲是他们两个写的,理查德·克莱得曼是原演奏者。 《秋日私语》带给我们一种唯美的感觉,对于音乐来说,这是美的享受,对于思想来说,这是心灵的升华。 NO.3 《水边的阿狄丽娜》 阿狄丽娜来自于希腊神话的故事。希腊神话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孤独的塞浦路斯国王,名叫皮格马利翁(Pygmalion)。他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少女,每天对着她痴痴地看,最终不可避免地爱上了少女的雕像。他向众神祈祷,期盼着爱情的奇迹。他的真诚和执着感动了爱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赐给了雕塑以生命。从此,幸运的国王就和美丽的少女生活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练习题精选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一、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 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1927年中国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写道:“假使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而又适有一个有才干有计谋的政界人物,在民国四年的夏间,来把反抗日本作为他的主要政策,一般的人民,还有不欢迎他为元首的吗?在同样情形之下,伯里克利此时乃做了雅典的领袖。”这里的“同样情形”不包括 ... A.雅典公民普遍好战 B.伯里克利才能杰出 C.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D.雅典面临外邦威胁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 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柏拉图公开认为:“根据犯罪可以处以不同的刑罚。”在实践中,雅典法律将雅典人分为三种:本邦公民、外邦公民、奴隶。本邦公民伤害了自由民可以支付罚款,外邦人伤害了自由民则被驱除出境,奴隶伤害了自由民则可能被判处死刑。材料主要体现出雅典( ) A.民主范围的狭隘性 B.民主决策的随意性 C.法律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D.用法律维护公民权利 “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 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世界著名歌剧赏析

世界著名歌剧赏析 歌剧是以歌唱为主综合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的戏剧。而是音乐剧则是以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剧中以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等作为动人的组成部分。 这次选修课确实让我了解不少关于歌剧和音乐剧的知识,课程中我们看了很多不同的歌剧和音乐剧,各有特色、风格独特。但是,当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韦伯的经典音乐剧《猫》,它是根据T.S.艾略特的诗《擅长假扮的老猫经》改编而成的。自从《猫》在1981年伦敦首场演出之后,已经成为讫今以来最著名的音乐剧。 故事是讲述每年一次的杰里科族的猫的家族庆贺会上,每一只猫都用歌曲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被选中成为获得重生。而格里泽贝拉曾经是杰里可猫族中最美丽的母猫,因为她年轻时背叛了杰里克猫,离开猫族到外面的世界里闯荡,尝尽了冷酷和辛酸。格里泽贝拉最后独自一个人的回来,变得又老又丑又脏,可是所有的猫儿不原谅她,并把她赶走。而她先后唱了两次《回忆》,就在第二次的时候,猫族里最年幼的小猫用清亮的歌声回应。后来,猫儿都原谅了格里泽贝拉,使她重新回到杰里克温暖快乐的家族。而最后格里泽贝拉也登上云外之路,获得重生。 《猫》中的舞蹈和音乐都相当突出,深深的吸引读者。而且每只猫也有不同的特征和性格,使这部音乐剧变得更加独特。在舞蹈方面,剧中有轻松的踢踏舞、有美丽的芭蕾舞,也有爵士舞和现代舞等等,令人心驰神往。该剧不仅仅舞蹈优美动人,而且音乐也是绕梁三日。当中最为人熟悉的就是《回忆》,它是最动人的一首曲子,非常好听,就好像让人想起过去的种种回忆、喜悦与幸福。 另外,《猫》的设计概念是“从猫儿眼里看到的世界”,舞台的设计无论从外观、烟雾、灯光方面相当精彩。而《猫》的服装非常逼真,活灵活现地装扮出了一只只性格各异的猫儿,可以有一种以假乱真的感觉。 希望将来他们还有机会巡回演出,让我能够大开眼界,亲身经历一下,一睹他们精彩的演出。

十大常见西方迷信,你不得不知道的神秘力量!

十大常见西方迷信,你不得不知道的神秘力量! 这世上诡异的迷信有不少,东西方都一样。不同国家迷信内容或许不同,但几乎所有国家都存在迷信,东方的迷信大家都或多或少知道一些。而这里的十个西方迷信中,你又相信多少呢? 你以为那些神叨叨的迷信说法只有中国才有吗? 貌似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老外也有迷信的一面。 今天,小潘爷整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西方迷信.不相信的人可以当做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相信的人可将其奉为趋利避害,除灾免厄的“宝典”。诸位且看且珍惜! 1.数字13 认为13不吉利的说法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当出自《圣经》。据记载,背叛耶稣的传道者犹大(Judas)便是第13个出席最后的晚餐。无独有偶,北欧神话中,邪神洛基(Loki)也是第13个出席宴会,并于宴间谋害了光明之神巴德尔(Balder)。 生活中,13的痕迹也往往被人刻意抹杀。比如:很多机场没有13号登机口,而用12A替代;不少大厦没有第13层,而以数字14替代。不过,在亚洲人眼里,用14代替13也没高明多少。

2.黑色星期五 星期五不吉的来源之一依旧与《圣经》有关。耶稣遭犹大背叛后,死于星期五。而“黑色星期五”(Friday the13th)因为结合了数字13和“星期五”这两个因素,简直就是霉运中的战斗机。 如今,由于感恩节(11月第四个星期四)大采购,“黑色星期五”的意义有了重大改变。以前商店用不同颜色的墨水来记账,红色数字表示亏损,黑色数字表示盈利。因为当年的“剁手党”很疯狂,所以周五盘货的时候账面多显示盈利状态,即黑色。由此也衍生出了表示“盈利”的习语:in the black。 3.掉在身上的鸟粪 “鸟粪掉在身上表示走运(Bird pooing on you is good luck)”的说法源于因果报应(karma),即碰到一件倒霉事之后,必然会走大运以抵消霉运。 这个想法倒是很符合鲁迅笔下阿Q的思维模式。别人遇到这种事会怎样我不知道,但我一定开心不起来。/(ㄒoㄒ)/~~

19世纪西方社会学思想家综述

19世纪西方社会学思想家综述 1、孔德( Auguste Comte,1798-1857年) 代表作:《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年),《实证主义手册》(1851年),《实证政治体系》(四卷,1851-1854年),《主观的综合》(1856年) 思想背景:18世纪末进步哲学特别是杜尔哥与孔多塞的思想;自由主义思想特别是亚当.斯密和萨伊等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家的观点;圣西门、康德、笛卡儿、孟德斯鸠、休谟的思想;孔狄亚克和“观念学派”以及牛顿自然科学的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类社会,重整社会秩序的希望在于建立一种普遍人性的人道教,这是社会学的任务。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群体、社会、科学甚至个人思想都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科学三个阶段。按物理学的分类方法,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变迁的连续阶段和相互关系的过程来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社会静力学旨在研究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彼此间持久不断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也就是研究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几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社会学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比较和历史方法。 2、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年) 代表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共产党宣言》(1848年),《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年),《哥达纲领批判》(1875年),《资本论》(三卷,1867,1885,1894年) 思想背景:德国唯心主义特别是黑格尔的辨证法思想;法国的传统社会主义特别是圣西门派的思想;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思想;莱布尼茨的发展思想和康德的冲突中心论;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社会契约论》等著作;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人类学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社会一切关系和形态变化的基础;阶级利益和斗争是社会历史进步的主要决定因素,目前为止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历史既是人控制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的历史,也是人类日益异化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商品拜物教是经济异化的典型形式和高级阶段;法律、政治、宗教等上层建筑不仅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还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思想的根源在于倡导者的生活条件和历史环境。历史进化论观点认为人类社会历史上出现过四种生产方式: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本主义的,每一种方式都是它先前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和对抗的产物,人类社会的最后阶段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后建立的共产主义。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和秘密,提出商品价值的唯一来源是人的劳动。 3、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年) 代表作:《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1842年),《社会静力学》(1850年),《进化的假说》(1852年),《心理学原则》(1855年),《第一项原则》(1862年), 《生物学原理》(1867年),《社会学研究》(1873年) 思想背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以及汉密尔顿关于哲学方法的思想;莱尔的《地质学原理》中发展假想的思想,拉马克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赫胥黎的

专题四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专题四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考点导图】 一、古希腊民主政治 1.形成条件 (1)地理因素:以海洋为依托,多山、多岛、环海。 (2)经济因素: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相对发达。 (3)政治因素: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4)人文因素: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较高的公民素质。 2.确立过程 (1)梭伦改革: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3.特点 (1)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2)实质: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4.历史评价 (1)意义: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基础。 (2)局限:仅“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直接民主泛滥,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重 要原因。 二、罗马法 1.演变历程 (1)起源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制定,成文法代替习惯法。

(2)发展阶段: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公元3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完善阶段:更加系统化和法典化。 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完善了罗马法,形成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2.基本内容 (1)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历史影响 (1)罗马法是维护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 利益。 (2)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3)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 (4)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 三、奴隶制经济繁荣发达 1.古希腊的奴隶制经济达到了典型的发展阶段,商品经济发展较快,为古希腊辉煌文明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2.古罗马经济先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为基础,后随帝国对外征战,获得大量奴隶,出现奴隶经济发展繁荣的局面。 四、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 1.产生的背景 (1)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3)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思想主张 (1)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人是万物的尺度——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2)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3)柏拉图:理念论和《理想国》——为理性主义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把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主题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时段特征 古代希腊罗马史(公元前8世纪~公元6世纪)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其文化对近现代西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人文主义思想,古罗马的法律,犹如璀璨的明珠,为古代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政治上: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

世界十大交响曲

世界十大交响曲及其作者介绍 一、海顿 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海顿素有“交响曲之父”之美名,不仅因为他一生作有一百零四首交响曲,更因为他是真正将古典主义美学中对结构美的追求内化到交响曲形式的第一人。古典主义美学讲究对称,重视比例的合理性,强调音乐素材在功能上的“语言化”(人人皆可经接触而理解);而“海顿老爹”(贝多芬称呼海顿为Papa Haydn)硬是将这些音乐知性的一面以洗炼而意趣横生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惊愕》交响曲便是一个很棒的例子。 二、莫扎特 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诚然,莫扎特最为人熟知的当属他的歌剧,他也曾多次表白,自己的最爱是歌剧。可是不要忘了,他也写了四十一首的交响曲呢!人们总爱提莫扎特如何如何天才。我这里却想提醒您注意他音乐中深刻的人性描写。在这首交响曲当中,我们会发现,原来天才也可以是善感的。大师偶尔也具备了悲天悯人的胸怀 三、贝多芬 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磴、磴、磴、磴···”四声一出,天地为之色变。音乐史上大概再也找不到比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第一乐章“命运主题”更具震撼力和权威性的单一素材了。贝多芬在这首作品中,向世人展现严谨而有机的(organic)“动机创作”,惊人的可能性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知性美。而由第三乐章末了接入第四乐章的过程更是希腊哲人塞内加称之为“穿过黑暗,奔向光明”的奋斗精神的最佳脚注。 四、贝多芬 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欢乐颂》——历来为音乐美学家争论的中心主题之一便是:音乐该不该有意义?它是否必须具备意义?听过贝多芬第九的人,相信都会同意,这个问题已然得到解答。事实摆在眼前:就是有这样的音乐,她能够提升个人乃至群体,使他们谦卑、宽恕。不再孜孜于己利。柏拉图认为音乐应具备伦理上的功能,贝多芬做到了。而且别忘了,此时的贝多芬已是全聋的“残疾人”,却献给全人类如此无私无我、乐观奋进的理想国之音!请向贝多芬脱帽致敬! 五、勃拉姆斯 c小调第一号交响曲——细心的您,或许已经注意到,走笔至此,我是循着传承在走的。一八二四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九号交响曲,古典主义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颠峰。然而,同样由贝多芬所催生的音乐上的浪漫思潮,亦早已如星火燎原般地席卷欧陆。一八三零年,伯辽兹的《幻想交响曲》首演,正式将“标题音乐”推上台面,时隔“贝九”不过六年时光。接下来的三十年,浪漫美学弥漫欧洲,“贝九”则被视为人类精神文明的极致,是无法被超越的;它取得了一种神圣的地位,成了图腾。 年轻的勃拉姆斯,具备非凡的才华,扎实的对位训练,从小就被古典精神的捍卫者视为贝多芬的接班人,怂恿他写作交响曲的声音令年轻的勃拉姆斯耳根未

历史必修一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知识点总结

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 政治文明知识点总结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一、民主政治的摇篮 1. 蔚蓝色的希腊 (1)自然地理环境 ①地处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 ②山岭沟壑纵横,将陆地隔成小块。 ③海岸曲折,港湾众多,海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2)影响 ①促进了希腊的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 ②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2.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 (1)城邦 ①建立:公元前8世纪左右。 ②定义: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一些村落而建立的一些城市国家,始终保持着小国寡民的规模。 (2)特点 ①彼此分立:建立许多城邦,但保持密切联系。 ②小国寡民、公民政治:公民有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 ③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城邦是各种商品的集散地。 ④繁荣的思想文化:城邦是希腊的文化中心。 3.希腊的公民 (1)地位: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2)组成:通常由祖籍本邦的成年男子组成。 (3)权力:有资格参加各种公共活动,参与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

(4)素质 ①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挑战权威。 ②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 ③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二、卓尔不群的雅典 1.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 (1)梭伦改革 ①背景:在雅典国家形成之初,城邦里的贵族垄断了一切大权;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要求发展城邦民主政治,促进工商业繁荣;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开始民主改革,以缓和社会矛盾。 ②内容: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制定措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设立“四百人会议”和最高法院等民主机构。 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克利斯提尼改革 ①内容:组成以地域为基础的“五百人会议”;制定“陶片放逐法”。由10个选区各选一人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②意义:以新的行政选区制度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最终形成。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2. “黄金时代”的公民民主——伯里克利改革 (1)内容 ①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②“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③“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 ④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2)影响:贵族的政治权力被削弱,民主政治发展到很高的程度,出 现“黄金时代”。

西方十大歌剧

世界十大歌剧 一、《卡门》——四幕歌剧 它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它是四幕歌剧,第一幕中笛鼓进行曲《我们和士兵在一起》、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第二幕中咏叹调《阿尔卡拉龙骑兵》,第三幕中歌曲《斗牛士之歌》, 第四幕中西班牙风格舞曲《阿拉贡舞曲》。 二、《奥赛罗》——四幕古典爱情歌剧 博伊托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奥赛罗》改编,威尔第谱曲。第一幕无序曲也舞前奏曲,第四幕中《圣母颂》。 三、《费加罗的婚礼》——四幕歌剧 莫扎特作曲,莎士比亚编著,这是一部喜歌剧,采用意大利文为歌词,第一幕中咏叹调《热烈的情感占有了我》,第二幕中咏叹调《你们可知道爱情是怎么一回事》 四、《茶花女》——三幕歌剧 它是皮亚韦根据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改编的,威尔第作曲。 五、《魔笛》——两幕歌剧或四幕歌剧 莫扎特作曲,它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部歌剧,属于综合性的古典歌剧,第二幕中二重唱《笑与啼》,第三幕中咏叹调《圣地之内》和《我的幸福完了》。 六、《艺术家的生涯》——四幕歌剧 四幕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又叫《波西米亚人》贾科萨与伊利卡合作编剧,普契尼谱曲,此剧故事取材自法国作家穆尔朱的小说《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情景》。

七、《蝴蝶夫人》——三幕歌剧 普契尼作曲,他在音乐创作中直接采用了《江户日本桥》、《越后狮子》、《樱花》等日本民歌来刻画蝴蝶夫人的艺妓身份和天真的心理,剧情取材于美国作家的同名小说,并由美国剧作家贝拉斯科改编成剧本。 八、《弄臣》——三幕歌剧 这歌剧原名《里戈莱托》,最后改名《弄臣》。它是根据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1802-1885)的剧本《逍遥王》改编而成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威尔第谱曲。《女人善变》,咏叹调《亲爱的名字》。 九、《塞维利亚的理发》——两幕喜歌剧 它以法国作家包玛蔡斯的同名讽刺喜剧为蓝本,由史特宾尼编剧,罗西尼作曲,它是意大利喜歌剧的代表,与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称为喜剧的“双绝”。 十、《托斯卡》——三幕歌剧 意大利音乐家普契尼作曲,贾科萨与伊利卡合作编剧,它是写实主义歌剧的范畴。

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主要思想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主要思想总结 篇一:中西方主要思想家 ①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 A古希腊时期:公元前七世纪——公元前二世纪 希腊哲学特点:1.非宗教的精神,2.思辨的精神。 泰勒斯(Thales,约前624-约前547,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米利都学派创始人)。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约前500,古希腊数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 苏格拉底(sokrates,前469-前399,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约前460-前370,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与留基波并称原子说创始人)。 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学园派创始人,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逍遥学

派创始人)。 b罗马时期:公元前二世纪——公元五世纪 西塞罗(marcusTulliuscicero,前106-前43,古罗马政治家、雄辩家、哲学家,在哲学上,是折衷主义的代表)。 塞涅卡(LuciusAnnaeusseneca,约前4-后65,古罗马哲学家、戏剧家,新斯多葛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 爱比克泰德(epiktetos,约66-?古罗马斯多葛派哲学家)。 琉善(Loukianos,约125-约192,一译卢奇安,古希腊散文作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 奥古斯丁(AureliusAugustinus,354-430,罗马帝国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哲学的主要代表)。 ②公元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时期:公元五世纪——十四世纪末 安瑟伦(Anselmus,1033-1109,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家,实在论主要代表,有“最后一个教父和第 大阿尔伯特(Albertusmagnus,1193或1206或 1207-1280,中世纪德意志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天主教多明我会僧侣)。 罗吉尔·培根(Rogerbacon,约1214-约1292,英国思想家,实验科学的先驱者)。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1226-1274,中世纪

西方文化思潮论文

授课教师:时间:

从现代社会看宗教 摘要:宗教和科学彼此需要对方,而不是相互敌对的关系。科学可以帮助宗教拜托迷信,去伪存真,让我们更正确的认识世界,从而使宗教更纯粹,更有效的提升我们的灵魂去接近真理。而科学,也同样需要宗教的指导。否则,我们将永远不能摆脱野蛮进入文明的社会。 关键词:宗教科学现代社会 一、选题: 弗洛依德说“宗教是社会的精神病”,而弗洛姆则称“精神病乃个人的特殊宗教”。 二十世纪人类观念世界的最大改变,或许正如尼采所言“上帝死了”,无独有偶,值此千年岁末,《经济学家》周刊所发表的系列纪念文集中,也以《讣告上帝》为题表示了同样的看法。另一方面,在科技昌明的今天,种种邪教、迷信,仍然不乏信徒,而在物质主义充斥的当今世界,人类精神生活的混乱与信念世界的危机,也有目共睹,试问,宗教是否还有存在的时空,我们人类是否始终还是一种“信念的动物”。 二、引言: 身在一个佛教与基督教相结合的家庭中,与宗教相关的矛盾我也是见过不少的了。 我外婆以及她的子女们都是信奉佛教的,包括我母亲也是,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等等都是他们旅游的集中地,而我奶奶这边则是虔诚的基督徒,她本人就是沪西礼拜堂唱诗班的钢琴手,每个周末和圣诞期间,她都要去做礼拜,唱颂歌。 我本人目前还没有宗教信仰,可以说我比较倾向于无神论,但这恰好有利于我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科学与宗教之间的矛盾与联系。 三、宗教是否还有存在的时空: “总的来说,每个已知的文化中都包含了或多或少的宗教信仰,它们或明了或令人疑惑得试图完美解释这个世界。当某些行为典范在特定的一个文化中得到确立时,它就将在这个文化中打下深深的历史烙印。即便宗教在形式、完整度、可信度等等都应不同文化而不同,但人在社会中还是不可避免要受到宗教影响。”①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它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的,而是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对于宗教的起源和形成,只能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与此相适应的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水平方面,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 那么他究竟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正如材料一开始所引述的佛洛依德的那段话②,似乎宗教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难以得到发展。近几世纪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尽管也伴随着对自然的破坏。但我们依靠科学认清了许多从前所不了解的东西,尤其是那些被我们归为神的超能力的东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宗教,并且用科学来挑战宗教的理论。 ①摘自《宗教百科全书》——宗教的定义。 ②弗洛伊德,作为一个精神病学家,在开始时,他把个人宗教活动和礼仪,看作为一种普遍的强迫性神经症。在这一点上,弗洛伊德不仅看到了宗教与神经症的外在相似,而且看到了它们内在的相似。

世界十大音乐盛会

世界十大音乐盛会 1.世界上最大的音乐节 1969年8月15日,在美国纽约市郊胡士托私人农场,举行过一次举世无双的大型音乐节,来自各州的参加者多达45万人以上,起先规定买票入场,后因人多票少无法控制,干脆免费开放。这次活动的口号是“和平与音乐”,历时三天三夜,没有发生暴力事件,还在现场诞生了几个婴儿。农场主人麦斯·雅斯卡一夜之间成了名人。 2.最大规模的几场流行音乐会 1980年9月13日,在纽约中央公园举行埃尔顿·约翰的音乐会,约有40万人参加。一年后在同一地点,有50万人参加了西蒙和格芬克的联合音乐会。1973年7月29日,纽约瓦特斯·格兰举办了摇摆音乐节,在这个音乐节上,有60万人参加,但只有15万人购买了入场券。 3.音乐会演员、观众之最 最大的合唱队是出现在1937年8月2日德国布鲁劳的一次大合唱,在有16万人参加的合唱比赛的结尾中,有6万人齐声演唱。参加人数最多的古典音乐会,是1986年7月5日在纽约中央公园的大草坪上,由纽约爱乐乐团演奏的一场免费的露天音乐会,估计有80万人参加。观众之最的纪录,是1986年4月5日在得克萨斯的休斯敦市中心创造的,人们看见了照射在建筑物表面的激光图,估计有130

万人前来观赏这一激光表演,并造成了休斯敦历史上最大的交通阻塞事故。 4.最早的音乐比赛 约公元六世纪在特耳菲城为纪念阿波罗神斩巨蟒的大型比赛。比赛的项目除了体育外,还有音乐与诗歌。古希腊人相信:公开的比赛不仅可以刺激演奏者的才能,也将提高一般听众的欣赏水平。 5.最早的公演音乐会 世界上最早举办收费凭票入场的音乐会,是1672年由英国的小提琴家约翰.巴世斯特举办的。音乐会的场子是一个大房间,里面摆着一些椅子和桌子,像一家啤酒店。票价一先令。巴尼斯特组织了几个乐师,在搭起的小台上演奏,每晚六时开始,一连演奏了6年之久。 6.音量最大的音乐会 1976年5月31日,英国伦敦的查尔顿足球场的一场举世无双的大音量音乐会。舞台上放置了80台800瓦超级DC30A扩音机、20台600瓦高音200型分频器,扩音设备的输出总功率高达76000瓦的超大音量,靠舞台前50米观众席的噪音达120分贝。尽管如此,仍有成千上万的人甘愿冒终生耳聋之险而前去赴会。 7.最多的谢幕次数 1983年7月5日,奥地利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普

关于西方思想家卢梭的 英文传记 经典实用

Introduction : (1)Jean Jacques Rousseau was born in Geneva, Switzerland, into a Protestant family of French refugees, and his mother died of puerperal fever shortly after his birth . (2)He was a Genevan philosopher, writer, and composer of 18th-century Romanticism . His political philosophy heavily influenced the French Revolution, as well as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an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modern political, soci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thought. (1)让·雅克·卢梭出生在瑞士日内瓦的一个法国难民的新教家庭中,在他出生后不久,母亲死于产褥热。 (2)他是一个加尔文派的哲学家,18世纪浪漫主义的作家和作曲家。 他的政治哲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国大革命和美国革命,从整体上影响了现代政治学、社会学和教育思想的发展。 Experience: (1)At about the age of twelve. Rousseau ended his formal education. (2)At the age of16 Rousseau left Geneva to travel. The next 20 years he spent traveling, studying, and adventuring. (3)His personal life was a mess, and there are some private foibles that many ordinary people can not accept. (4)From 1731 until 1740 Rousseau lived with Madame de Warens. (5)In 1741, he met Thérèse Le Vasseur, with whom he stayed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 never marrying her. They had five children whom Rousseau allegedly consigned to a foundling hospital. In The Confessions , Rousseau expressed his eternal and bitter regret. (6)In 1743-44 ,living in Paris ,he earned his living with secretarial work and musical copying. (7)He died of apoplexy on July 2, 1778. Rousseau…s remains were placed with V oltaire?s in the Panthéon (先贤祠)in Paris in 1794. (1)在12岁的时候,卢梭结束了他的正式教育。 (2)16岁的卢梭离开日内瓦开始旅行。在接下来的20年里,他主要是学习,旅游,冒险。 (3)他的个人生活一团糟,还有一些普通人不能接受的私人缺点。 (4)1731—1740年,卢梭与夫人德·华伦生活在一起。 (5)在1741年,他结识了特莱斯,并与她一起度过余生,但没有娶她。按照卢梭的说法,他们有5

当代西方文化思潮

1.试比较中西文化中的宗教精神。 宗教精神西方的理论,中国人没有一个本质上的神,这是儒家思想代表的皇权所决定了的,中国历来是皇权大于神权,不象西方中世纪就出现神权大于王权的,所以你所谓的宗教精神中国就不曾发生过。只有每一个教的教理,教义。 东方的宗教,比如佛教和中国的道教,这类宗教带有典型的东方特色,因为东方人喜欢求人办事先送礼,所以佛道教的寺院香火比较旺盛,求神保佑的信众都购买大量的香烛元宝以及各类贡品,先上贡,然后磕头拜神,进而提要求。 西方的宗教没有送礼一说,一般就是像西方的交往一样,去了先认错,然后请求谅解,再提出庇佑。 西方人信宗教那是心的归依,而中国人总要的点实际的好处,不管是物质或精神方面的,也可以说中国人根本不信神。 西方宗教中的神是由超人类的终极之神所赋予,其宗教的原始动力是“罪感“,故而其人神关系是单向的皈依,其宗教态度是膜拜,其价值张力是远离世俗;中国宗教中的神则是由现实中的杰出人物经过修炼而成的,其宗教的原始动力是“畏感“,故而其人神关系是双向的交换,其宗教态度是恭敬,其价值张力是固着世俗。文中还以此解释了中西宗教中其他一些方面(如对异教的态度、宗教的地位、屋顶选型以及不朽观等)的不同。 摘要中国宗教和西方基督教的基本精神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中国宗教以人为中心, 强调依靠人自身的努力得到解脱; 基督教以神为中心, 强调神对人的拯救, 把人的活动视为神的意志的体现, 以荣耀神为人生的使命。第二, 在对人生的关注上, 中国宗教追求现世苦难的解脱和现世幸福的获得, 注重实际; 基督教追求彼岸的幸福, 强 调对于现世苦难的忍受、顺从。第三, 中国宗教具有一种宽容精神; 基督教则具有强烈的独断性、排他性。 2.为什么当代西方会出现“基督教复兴”。 一在转型时期,基督教为信仰者提供终极关怀模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