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头琴文化

马头琴文化

马头琴文化
马头琴文化

一、马头琴

近年来,乌审旗委、政府围绕创建“全国人居环境示范镇”,组织实施“三年大建设、三年大变样”发展战略,制定出台了《创建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培养一批(3000人以上)马头琴音乐初级人才队伍,培训一批(10000人左右)民间马头琴音乐爱好者,培育一批马头琴(生产销售、人才输送、音乐演奏、系列产品研发)文化产业,建设一批以马头琴文化元素为主的标志性建筑,打造一批马头琴文化节庆活动品牌,带动群众文化、公益文化、文化产业、城市文化景观体系的全面发展,把我旗建成集传承保护、推广普及、人才培训和生产制作“四个基地”于一体的“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具体情况如下:

一、普及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完成了全旗6个苏木镇、59个嘎查村及旗直机关的普查、调研和宣传、动员工作。二是注册成立了“中国马头琴学会乌审旗分会”,成立了9个“马头琴文化协会”;组建了62支“马头琴文化独贵龙”,拥有成员1500多人;登记备案马头琴文化户3000户;在教育系统成立了12个马头琴音乐兴趣小组,成员2100多人,搭建起了以“中国马头琴学会乌审旗分会”为龙头,各协会为纽带,“马头琴文化独贵龙”为支点,马头琴文化户为基础的普及网络机构。三是成立了乌审旗马头琴音乐培训学

校,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100多个班次7100多人的培训。同时在6个苏木镇和部分嘎查村设立了民间培训校点并启动了培训工作,旗直机关以系统、部门为单位的培训工作正在展开,部分学校将马头琴音乐列为音乐课必修课程。四是在普及培训的同时,组织专家编写乌审旗马头琴音乐演奏教材,并建起了马头琴“四库一系统”,即全国“马头琴人物资料信息库”、“演奏曲目集群库”、“文献资料搜集库”、“制作企业信息库”和“检索系统”的基本框架,致力打造全国马头琴信息最为完整的数据体系。五是组建了成员40多人的马头琴乐团,并多次代表我旗参加区内外大型演出活动,2010年赴香港参加第十三届香港世界“金紫荆花奖”文艺大赛荣获7项大奖。2011年,组织300人马头琴队伍代表乌审旗参加鄂尔多斯市撤盟建市10周年《凯歌十年》大型演出,组织400人马头琴代表队参加成陵旅游周活动和“溜圆白骏马”宴等全市大型文化活动。成功举办2011年新年马头琴音乐晚会,元宵节500人马头琴音乐齐奏、庆祝建党90周年等大型演出活动15场。新创作《乌审叙事曲》、《绿色乌审畅想曲》、《祝酒歌》等大型合奏曲10部,齐奏曲14首,编写中小学马头琴音乐教科书并印发2500册。为基层、学校、企业下乡演出50多场,政府无偿投放马头琴器乐7100多把。

二、品牌打造工作有序推进。一是被中国民协命名“中国马头琴文化传承保护基地”、“中国马头琴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马头琴博物馆”。马头琴文化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补报项目乌审旗正在运作之中。二是特聘国际级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老师担任乌审旗“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形象代言人,并在马头琴文化培训基地、演艺中心、制琴基地及系列产品开发等方面达成意向,现已开始做规划设计,有望入驻我旗文化产业园,从而可将马头琴文化引向人才输送、制作销售、系列产品研发的产业化方向。旗文化产业园已引进马头琴制作企业4家,旗内马头琴年生产能力达到6000把以上。三是开通了乌审文化网,网站上设计了马头琴文化首页,全面介绍乌审旗打造“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进展情况和相关信息。四是正在精心策划组织马头琴音乐专场晚会、大奖赛、学术研讨会等以展示马头琴文化为内容的全民性文艺活动,同时策划在适时举办全国或国际性马头琴艺术节,以此推动马头琴文化品牌和产业链的形成。

三、注重在城市建设中提炼马头琴元素。以建设马头琴文化传承基地为契机,将马头琴文化元素融入城市文化体系建设之中,以马头琴文化塑造城市特色,以城市展现马头琴文化精髓。一是将马头琴音乐作为旗内各类重大群众文化集会活动的指定音乐。二是以展示马头琴文化元素为重点的城市道路导向标识系统已完成设计,正在安装。三是以马头琴音乐厅、马头琴专题博物馆(现临时馆已完成布展并正式开馆)、马头琴文化广场三大主体工程为主的马头琴文博苑的规划设计工作正在进行。

总之,我旗创建“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各项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特别是通过创建工作的开展,有效促进了全旗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的全面兴起,从机关到农牧区,从干部到农牧民,崇尚艺术、崇尚文明、崇尚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正在形成。

二、乌兰牧骑

我旗乌兰牧骑成立50周年以来,在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加强队伍自身建设,提高队伍演出水平,广泛深入基层服务农牧民。自1999年至今,乌审旗乌兰牧骑连续三次被自治区文化厅评为“全区一类乌兰牧骑”“全区十佳乌兰牧骑”。现有队员42名,其中国家二级演员6名,三级演员20多名。

㈠特色创作演出,服务广大农牧民群众。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是乌兰牧骑精神始终坚持的方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乌兰牧骑精神永葆青春的法宝。近年来,我旗乌兰牧骑先后创作《达拉干巴雅尔》、《筷子舞》、《炒米飘香》、《乳香飘》、《敖包相会》等千余个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文艺作品,荣获市(盟)级以上奖530多项,其中国际奖4项,国家级奖150多项。先后向各级文艺团体输送艺术人才90多名,其中国家二级以上演员、编导和作曲有28名之多。在服务广大农牧民的同时,我旗乌兰牧骑曾在全国各地进行了多次汇报演出。2009年6月,全队赴波黑塞族共和国参加“2009达卡特(DUKATE)国际民间艺术节”荣获评委会最高荣誉和最佳表演风格两项大奖;2009年9月,全队赴斯里兰卡、印尼进行回访演出;2010年7月,在八省区首届鄂尔多斯民歌演唱电视大奖赛中乌审旗乌兰牧骑演员荣获短调组一等奖;2010年8月,在第五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中乌审旗乌兰牧骑以民族歌舞晚会《玛乃乌兰牧骑》荣获金奖第一名、综合一等奖;2011年,新创作民族歌舞音乐集

《乌审天地歌》一部,舞蹈6个、歌曲10首、马头琴曲4个、小品相声1个。年演出达108场次,其中基层84场次、城镇24场次、观众达9.9万人次,行程2万多公里,年收入15万元。积极加大演员培训工作,举办业务培训3期,达70多天,选送4名年轻有潜力的演职人员外出培训。有20多名舞蹈演员参加鄂尔多斯撤盟设市《凯歌十年》大型文艺演出。女群舞《德吉》荣获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特别奖。乌兰牧骑队长的作品《牢记宗旨服务基层,不辱使命促进繁荣—乌审旗乌兰牧骑服务基层事迹》荣获第二届中国民族文化创新成果奖一等奖,队长本人荣获“2011年度民族文化影响力人物”荣誉称号。积极与内蒙古歌舞剧院合作,有3名演员获第八届全国“荷花杯”舞蹈大赛金奖,为我旗赢得了荣誉。

㈡培养“一专多能”队伍,服务乌兰牧骑事业长远发展。加强先进文化理论学习。建设一支团结、进步、能打硬仗的专业队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可靠保证。我旗乌兰牧骑结合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集中开展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大学习大讨论。工作中,他们时时不忘乌兰牧骑的历史使命和光荣传统,坚持“阵地不丢、队伍不乱、任务不减、本质不变”的原则,并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了队伍的相对稳定,整体素质逐步提高。加强业务培训。为提高演员的整体素质和实际业务能力,他们积极为演员创造学习和进修的机会,按照“一专多能、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原则,把每年国家、自治区、

市、旗组织的继续教育和单位的业务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内部培养和外地学习深造结合起来,全年业务培训两个月以上。还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聘请自治区专家和业务领导来队指导艺术创作。通过培养和个人努力,乌审旗乌兰牧骑演员达到了一专多能的演出水平。加强改革创新。我旗乌兰牧骑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乌兰牧骑在新形势下的科学发展之路。借鉴其它文艺团体和有关部门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建立健全学习、排练、下乡、演出、创作、考勤等规章制度,完善强化人员管理机制,实行队长负责的全员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队长由文化局推荐,旗委任命聘用。副队长由队长推荐、文化局聘任。不论队员工龄和资历,重在实际工作和能力,一年一考评,一年一聘任,从而形成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机制;通过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调资的直接依据,执行以绩定职,按劳取酬,最大限度地调动了队员的积极性,激活了内部机制。

三、文化市场

一是文化市场井然有序。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出版物市场、娱乐市场、演出市场、印刷市场五大市场作为日常监管工作的重点,始终保持对各种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全年,市场管理办公室联合市文化市场稽查大队、旗消防大队、公安等部门,积极开展全旗文化市场整治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368人次,执法车辆65台次,检查相关场所472家次。着力重查重处网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无证经营、游商地摊、制售侵权盗版、违法演出、电子游戏赌博,加大用行政执法手段打击盗版行为的力度。积极开展净化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环境和净化文化市场专项行动,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二是“扫黄打非”成绩斐然。将封堵和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作为“扫黄打非”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开展了2011年侵权盗版制品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等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548人(次)、检查相关场所414家(次)、收缴各类侵权盗版图书850本、音像制品3788张,有力地净化了文化市场。三是文化行政执法工作创新有效。组织文化市场执法工作者,开展文化、新闻出版市场整治行动,组织文化市场安全隐患大检查和开展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环境专项整治;开展网吧、电子游戏、歌舞娱乐、出版物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有力地打击了文化市场、出版物市场的违法经营行为;全面完成全旗网络监管平台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从上网内容上实现了在线监控;在全旗20余家娱乐场所、16家网吧开展文化市

场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学习,在旗主要街道、校园周边进行宣传活动,共张贴宣传画3000余张,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份,并向全旗各文化经营场所发放《文化市场法律法规汇编》,为全旗文化市场的安全营造了良好氛围。并举办了网吧连锁化经营试点工作动员大会,传达了市文化局关于开展网吧连锁化工作的相关政策和发展形势的必要性;开展了“文化市场文明守法经营场所”授牌活动,增强了文化市场经营户守法经营、文明经营的积极性。文化部门牵头由公安、消防、城管、卫生等14个部门配合,成功举办了2011年全旗文化物资交流会。

四、文化遗产保护

2011年,乌审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紧紧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一、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协同各级文物工作人员,完成“独贵龙运动”旧址安防设施规划经费自治区立项。建设“萨拉乌苏”遗址监控站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完成乌审召庙、梅林庙萨冈彻辰纪念馆、翁滚梁3处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设施配套建设。5月份、10月份,进行两次专项打盗活动,没有发生任何盗墓、走私文物或破坏重点保护遗址等违纪违法案件。积极开展“三下乡”等法制宣传活动,散发各类宣传材料15000多份,张贴宣传标语30多条,出动宣传车26台次。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文物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完成现有文物数据整理和归档。开展乌审旗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发现革命遗址38处,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同时全部列为保护管理对象。收购收藏各类文物120多件,争取到国家和地方文物保护经费500多万元。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资料编写完成。《乌审旗文物志》初稿正在审定修改过程中,即将出版发行。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全区率先成立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知识专题培训班。并启动《乌审旗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编写工作。成功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名、乌审召查玛音乐、乌审召查玛、乌审召查玛

服饰、乌审雅西乐(雕刻)等4个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同时申报鄂尔多斯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名,苏力德文化之乡、鄂尔多斯歌舞之乡、蒙古族敖包文化之乡、马头琴文化之乡、蒙古族民间诗歌(口头诗)之乡、文化独贵龙之乡、敖伦呼日胡之乡7个项目为第二批市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录,乌审旗蒙古族草原游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第一批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录。投资400多万元,收购收藏非遗实物200多件,建立非遗展厅和展览各1处。争取到旗人民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专项经费97万元。

五、文化产业

根据乌审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今后发展思路相结合,制定出台《乌审旗文化产业发展近期规划和远景思路》、《乌审旗关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乌审旗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把文化产业建设纳入《乌审旗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切实加大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出台印发了《乌审旗关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设立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3000万元,并在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等多方面对全旗文化产业给予政策支持。专门成立乌审旗文化产业协调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文化产业相关事宜的同时,组织专题工作组对全旗文化产业现状进行了全面摸底普查,初步建立文化产业数据库和项目库。

一、文化产业各种项目运行良好,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壮大。

截止目前,全旗有文化产业经营单位(户)356家,其中打字复印业54家、印刷业7家、书报刊业10家、音像制品业20家、装饰装潢业36家、网吧16家、游戏厅5家、KTV和酒吧22家、旅游及涉旅企业182家、马头琴制销企业4家。从业人数达到6570人,年营业总收入5.9758亿元,年上缴税金336.48万元。

(一)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目前,全旗拥有AAAA级景区1家、AAA景区4家,拥有旅游固定资产3.48亿元,各

类民族工艺品生产、销售户60多家,民族特色饮食服务“农牧(渔)家乐”81户,旅行社3家,挂牌星级饭店3家,具有一定规模的非星级饭店30家,旅游从业人员4000人,带动相关产业从业人员2100人。各景区、景点、农家乐年均接待旅游者45万人次。营业收入5.5亿元,年上缴税金160余万元。

(二)文化娱乐业和互联网服务业健康发展。全旗有歌舞娱乐场所21家(其中嘎鲁图镇18家,苏木镇3家),电子游艺场所5家,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16家。投资在100

万元以上的24家,50万元至100万元以内的11 家,投资在20万元至50万元以内的5 家,投资在20万元以下的2家;文化娱乐行业固定资产总值2947.5万元,年终营业收入1055万元,从业人员150人,年上缴税金10余万元。

(三)印刷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旗现有印刷企业7家,打字复印单位46家,从业人员128人。注册资金1095万元。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至100万元7家;10万元至50万元30家;10万元以下16家。年营业额465万元。

(四)民族工艺制作业(包括马头琴、刺绣、服饰等)发展迅速。我旗在不断推进文化名旗和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中,充分挖掘本土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大力倡导扶持民族民间工艺品制作发展。全旗现有民族工艺制作业100余家,其中马头琴制销企业4家,年产量达3000余把。

二、提高文化作为旅游业的核心作用,重点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项目。

根据《鄂尔多斯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乌审旗马文化俱乐部项目作为本年度文化产业培育和发展重点项目,成立于2011年8月,主要以突显地方民族文化,打造以马文化为核心,融地域多样性文化体验旅游为主,集民俗风情、竞技娱乐、旅游接待、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区为目标。当前,固定资产1200万元,其中养殖马324匹、走马56匹、三河马2匹、马棚50间、运输车5辆等及绿化生态保护草场56055亩。

三、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有效整合地方文化资源禀赋。

2011年在原有萨拉乌苏等3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基础上,计划投资大30亿元左右,新建馆匈奴文化产业园、马头琴文博苑(马头琴艺术村、马头琴艺术中心、马头琴音乐厅等)、生态文化产业园(演艺广场、高档休闲娱乐场所等)等大型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工作已启动。

四、打造地方文化节庆品牌,营就良好产业发展氛围。

为了体现乌审旗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风情,着力打造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品牌,弘扬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2011年8月,乌审旗第六届察罕苏力德那达慕大会在察罕苏力德生态游牧旅游区隆重举办。加快发展乌审旗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事业,同时,借举办活动之机,提升察罕苏力德旅游区的认知度、美誉度和知名度。在做好申报工作的同时,我局于11月积极开展了《拉动文化消费,促进产业发展》主题宣传活动。共出动22人次,发放文化产业

宣传材料3000余份。使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图书

(图书下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流动图书服务点)

乌审旗文化馆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延伸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共建成草原书屋48个,流动图书服务点13个、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乌审支中心,在6个苏木镇和8个嘎查村建成14个基层服务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覆盖全旗100%的苏木镇和13%以上的嘎查村,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优秀节目73场次。使农牧民在家门口就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各种新的方针政策和致富信息。全旗上下初步形成了以草原书屋为基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重点,流动图书服务点为拓展,旗文化馆核心的覆盖完备的优质文化资源供给网络,推动城乡文化均衡发展。

文化馆每年接待读者8万多人次,图书流通17600余册次。外借室共接待14700余人次,图书流通19200余册次。人均占有藏书达到了1册以上,每册藏书年流通率1次以上,人均增新书在0.04册以上,人均到馆次数超过0.5次以上。草原书屋和流动图书服务点,年接待读者7000多人次、外借图书10000多册。图书馆全年完成送文化科技图书下乡18场次,为农牧民无偿送书1万多册。举办各类讲座、交流会10多场。

七、群众文化

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迫切需要的精神文化生活,成功举办了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2011年新年马头琴音乐晚会、2011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庆祝建党90周年等大型系列文化活动8场,各苏木镇举办那达慕大会、敖伦胡热呼集会、嘎鲁图诗歌笔会、发书会、个人演唱会等26场。成功举办2011年百日广场消夏文化活动 80 多场。观众人数达15万人次。今年派遣文体特派员21名,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嘎查村、社区、移民区和学校指导排演文体节目,并积极参加到百日消夏广场社区文化活动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公民文化修养,为全社会群众文化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电影管理站保证每月每一个嘎查村放映1场电影的同时,在广场、公园、学校、移民区、苏木镇所在地积极开展电影放映工作,截止目前,完成1320场次放映任务,观众达22万多人次,满足广大城乡居民的业余文化需求。深入实施“三送五进”文化惠民工程,“三送”即送演出、送图书、送电影;“五进”即进机关、进基层、进社区、进学校、进厂矿企业,启动为期40多天90多场次的“贯彻全会精神、构建和谐乌审”系列文化活动,极大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电影放映

近年来,旗电影管理站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关心支持和指导下,结合我旗实际情况,紧紧围绕“转型跨越、构建和谐乌审”核心任务,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措施,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加快我旗农牧区科普爱教知识普及,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构建和谐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强化创新意识、探索电影工作新路子、做好农牧区电影“2131”工作

农村电影“2131”工程是国家文化部、广电总局提出的新世纪的电影普及工程和建设项目,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一年来,为营造一个团结向上,开拓创新的氛围,遵照上级“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要求,电影管理站在全旗兴起了宣传、放映国产优秀电影的新高潮。在实施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基础上,逐步向边远地区自然点延伸放映,进一步解决边远地区农牧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同时不断加大国产优秀影片的放映工作,逐步扩大国产影片在农村牧区的占有率,2011年共完成农牧区电影放映995余场,极大的满足了广大农牧民观看国产优秀影片的需求。

二、强化求实意识、进一步做好学生爱国主义电影的放映工作

做好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电影的放映工作,仍是

电影电影放映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国家实施“中小学生电影放映”工程和《乌审旗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爱国主义影视作系列化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按照国家广播电影电视局、文化部等六部局确定的爱国主义影片范围,在认真总结往年电影放映工作的基础上,围绕学生电影工作的“三化”(目标化、规范化、制度化、)着力在“三满意、三主动”上做文章。(三满意即影片让学校满意、场次让学校满意、时间让学校满意;三主动即主动上门联系、主动进校园、主动协助学校解决观映中的困难)。结合建党90周年,积极开展红色电影进校园活动,全旗的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工作得以巩固提高,在全旗各中小学校进行巡回放映达60多场次,在活跃校园文化、拓宽学校第二课堂、活跃师生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强化服务意识,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

为不断满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结合我旗实际情况,深入开展优秀电影近广场、社区、农民工工地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开展“优秀电影进社区、进广场、进农民工地”放映活动。将按照旗委、政府及文化部门城镇电影放映部署要求,经常开展送电影进社区、进工地放映活动,并于5-9月份在嘎鲁图镇各广场举办送电影进广场“电影月”放映活动,陆续放映爱国主义影片、科教影片和内容向上的生活片,为广大城镇居民添上一道亮丽的风

景线。2011年在各社区放映41场次,农民工地放映32场次,广场放映110余场次。

二是积极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配合旗文化广播电视局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赴无定河镇河南村等地进行了科教电影巡回放映。共散发科教电影宣传单2000余份,放映科教电影片26场次,受到农牧民热情欢迎。

三是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电影献映”活动。根据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局和鄂尔多斯市农牧区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在农村牧区广泛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优秀电影献映活动”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90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热情讴歌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于2011年6月15日起,结合国家农村牧区电影“2131”放映工程,组织4支数字放映队,制作宣传条幅6幅,印发宣传单2万余份,在全旗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优秀电影献映活动”。本次活动共组织各类题材的红色经典影片拷贝40余部,共放映270余场次,观众达5.2万人次。在社会上、观众中引起非常强烈的反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是根据鄂尔多斯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转发《鄂尔多斯市广播电视局关于举办伊泰情“第八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

内蒙古的发展史

Nwei 内蒙古的发展史 --------------------------------------------------------------- 额尔古纳河畔是蒙古族的历史摇篮。“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逐渐统一各部落后才演变成了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大约在公元7世纪,蒙古部从额尔古纳河流域开始向西部蒙古草原迁移。12世纪时,这部分人繁衍子孙氏族分出了乞颜、扎答兰、泰赤乌等许多部落,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当时在蒙古草原和贝加尔湖周围的森林地带,还有塔塔儿、翁吉刺、蔑儿乞、斡亦刺、克烈、汪古诸部。13世纪初,蒙古部首领铁木真征服统一了蒙古地区的诸部后,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1206年铁木真称汗,号成吉思,建立了蒙古贵族政权——蒙古国。从此,中国北方第一次出现了统一各部落而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建立政权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活动。1211—1260年先后灭西夏和金,版图扩展到中亚、南俄。忽必烈继汗位后,迁都至燕京(今北京市),并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全国,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版图,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1368年元朝灭亡。后来明朝在辽东西部、漠南南部、甘肃北部和哈密一带先后设置了蒙古卫所20多处,各卫所长官都是由蒙古封建领主担任。15世纪初,漠西蒙古瓦刺部和东部蒙古的鞑靼部先后向明朝称臣纳贡,建立了臣属关系。明未,女真建立后金政权。636年后金改为清,漠南蒙古各部封建主,也先后被清朝征服。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人关统一全国,直到1757年平定准噶尔部落。至此蒙古族完全置于清朝的统治之下。清朝为了加强对蒙古族的统治,在重新调整蒙古原来的大小封建领主的基础上,参照满族的八旗制度,在蒙古族地区建立了盟旗制度。颁布了以盟旗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诏令,强化和发展了蒙古的封建制度。清朝对蒙古族统治的加强,有效地制止了封建割据和战争,使蒙古族社会获得了近200年的稳定,畜牧业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元代以来,蒙古族在祖国许多科学文化领域做出了贡献。如13世纪中叶写成的蒙古族重要历史、文学名著《蒙古秘史》和清代的著名文学作品《一层楼》等。在医学、历算、数学等方面蒙古族也有重要贡献。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蒙古族人民积极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那时驻防在东南沿海蒙古八旗官兵与各族军民奋起抗敌。1841年10月蒙古族爱国将领裕谦指挥三镇将士在浙江定海奋战六昼夜,以身殉国。次年4月英军进犯乍浦,守军7000人英勇反击,其中有蒙古八旗官兵800余人参战,蒙古官兵牺牲200余人。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当英军入侵渤海湾时,内蒙古东三盟和察哈尔旗蒙古士兵5000人,奉调天津海口防守。蒙古各地捐献大量马匹、银两支援前线。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僧格林沁亲王奉命从内蒙古各盟征调蒙古骑兵参战。在大沽口的三次保卫战和八里桥之战中英勇抗击侵略者,其中有4000余名蒙古骑兵参战的第二次大沽口保卫战中,打沉敌舰5艘,击伤6艘,打死打伤英法侵略军592人,获得胜利。在第三次大沽口保卫战中,蒙古族爱国将领乐善率千余官兵坚守炮台,拼死抵抗,全部为国捐躯。在保卫北京的八里桥之战中;从卓素图盟、昭乌达盟、哲里木盟和察哈尔调集4000蒙古骑兵穿插奋战,毙伤敌军1000余人。蒙古骑兵也有很大牺牲;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蒙古骑兵以弓箭、马刀抗击了敌方的洋枪洋炮,在中国近代史上写出了爱国爱民的悲壮诗篇。1900年前后与义和团运动相呼应的遍布东西部各盟旗的反教斗争,从1858年伊克昭盟的“独贵龙”运动起到辛亥革命前夕规模较大的反封建赋役、反垦、夺地的斗争共有10多次。

马头琴教学计划

《马头琴》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8号 《马头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对照生字表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并积 累词语。 2、认识6个生字,1个多音字“中”,能按照正确的笔顺规范地书写4个字,正确运笔, 体会汉字的形体美。 3.在随文识字过程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苏和和白马之间的感 情,了解马头琴的来历。 教学重点: 认识6个生字,1个多音字“中”,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苏和和白马之间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 1、先听琴声,好听吗?这琴声非常悠扬,你想知道这乐曲是由哪种乐器弹奏出来的吗?(学 生答:马头琴)出示图片,这就是“马头琴”。关于马头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31课马头琴(板书课题) 3、课题中有一个字宝宝需要我们会认。学习“琴”字。(课件出示琴)看一看琴的演变, 用两个(王)代表多排的弦枕和弦线;用汉字有意思吧?谁能拼读并组词。 (今)代表共鸣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把语文书翻到141页,老师来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同学们听得真认真,看来这真是个精彩的故事,请你用一、二句话概括课文讲了什么 事呢?(生答) 3、请你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圈 出文中的生字,并想办法和这些生字交朋友。标清自然段的序号。 4、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三、随文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苏和、小白 马) 苏和捡到一匹什么样的小白马?(刚刚出生)他是怎样做的呢?(细心照料)小白马渐 渐长大了。(课件出示句子)你能把文中的“渐渐“换个词语而不改变句子的意思吗?谁能用 “渐渐”说个句子。你觉得苏和是个怎样的孩子?在这个照料的过程中,苏和付出了很多劳 动和心血,小白马得到了许多许多,它们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学习二、三自然段: 1、小白马长大了,这天,草原上举行赛马会。苏和骑着小白马也去参加。我们一起去看 一看。 2、轻声读课文的2、3自然段。 3、学习生字“配、骏、鞭” 认识哪个字宝宝就请大声读出他的名字,并帮他找个朋友。(随机学习生字)学习“配” 拼读并组词,读一读课文中带有这个生字的句子。理解句子。这句话是谁说的?(板书:王 爷) 学习“骏”拼读并组词,理解“骏马”的意思。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小白马跑得快?用

萨其拉-蒙古族青年马头琴演奏家青年歌手优秀音乐人

蒙古族青年马头琴演奏家青年歌手优秀 音乐人--萨其拉简介 四川成都艺术剧院民族乐团马头琴演凑家,优秀音乐人萨其拉: 中国马头琴学会会员 北京《青》乐团队长 内蒙古潮尔马头琴协会理事 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成都马头琴培训基地负责人 成都市满蒙人民学习委员会艺术总监 成都市音乐家协会会员 成都市腾希文化传播公司艺术总监 成都市鹰图腾民族风情部落创始人 2001年以来萨其拉先生多次在国内外举行专场演出,同时还参加过内蒙古自治区举办的多个大小型文艺演出,以及四川省和成都市的春节联欢晚会均获得好评。 2001年8月跟随齐宝力高(世界级马头琴大师)参加千人马头琴演奏,创吉尼斯纪录,并跟随齐宝力高大师在北京、包头、鄂尔多斯等地演出 2002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全区大学生器乐比赛,演奏曲目《鄂尔多斯高原》获得:第一名 2005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成功举办了个人马头琴专场演奏音乐会 2006年1月香港首届青少年艺术节,获民乐专业组一等奖 2006年1月世界华人艺术节,获四川赛区民乐专业组一等

奖 2006年11月创作个人作品马头琴独奏曲目《遥远的呼德》等 2007年2月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节,荣获:全国民乐专业组银奖 2007年2月在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节活动中展示精湛才艺, 荣获:世界华人优秀艺术人才奖 2007年11月四川省成都市文化系统举办专业团体、专业演员表演大赛 荣获:器乐专业组银奖 2008年中国红歌会总决赛,萨其拉满达组合,获得全国前六强的成绩 2008年11月26日参加中国红歌手在人民大会堂的汇报演出。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2009年协助内蒙的梅林组合夺得中国红歌会09年度全国总冠军 2010年3月发行了个人专辑《乐宴》 2010年5月创作了作品马头琴独奏曲《怀念》 2010年6月在成都成功举办个人音乐会 2010年10月中国“华夏春杯”酒歌大赛,满达组合荣获:铜奖 2011年合3月合作作品《青》正式发行!

蒙古文化内涵的挖掘对内蒙古旅游文化发展的作用

蒙古文化内涵的挖掘对内蒙古旅游文化发展的作用(林富平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呼和浩特010018)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厚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但长期以来,却一直没有很好地挖掘利用。原因固然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没有建立起一个明确的开发理念,对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开发内容和模式选择上思路单一,通过对草原旅游文献探讨与个案研究发现产品开发低级,景点雷同性强,文化内涵不足是目前草原旅游开发中主要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我国最主要的草原目的地——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提出草原旅游开发文化内涵提升的纵向结构层次和地域文化凸显的空间差异化开发策略,以更全面挖掘和提升内蒙古草原旅游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蒙古文化内涵内蒙古旅游文化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回归自然旅游的出现与升温,草原旅游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许多学者对草原旅游的环境影响、资源条件分析、开发方向进行分析,尤其是生态旅游的开发关注较多,有的研究还试图引入新理论拓宽草原旅游研究视角。研究区域主要集中于内蒙古、新疆、河北,也涉及南方草山。随着草原旅游的不断发展,经营者不断增多,景点雷同性增强,旅游者需求转变,提升和挖掘草原旅游的文化内涵成为草原旅游发展的迫切需要。虽有学者提及文化内涵的凸现,也有从民俗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有学者关注草原文化研究,但缺乏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对开发中需要的文化内涵具体开发内容、开发结构的研究。但以上研究及其旅游文化涵突现的呼吁、文化旅游产品构建研究和其他相关探索对草原旅游文化内涵提升研究提供了相关借鉴。 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自古以来,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就活跃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匈奴、东胡、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人先后以主角的身分演绎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草原文明,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具特色的民俗。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和民俗是内蒙古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蒙古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基础条件。但由于认识上的或其他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却一直没有很好地挖掘利用。这一现象已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内蒙古旅游业发展到今天,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从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入手,发掘具有内蒙古特色的、高品位的旅游项目,并以此塑造内蒙古的人文形象,提升内蒙古的旅游品

马头琴制作大揭密

马头琴制作大揭密 马头琴制作大揭密 文/敖特尔爸爸 相信大家对蒙古族不会陌生,蒙古族都能歌善舞(我除外,呵呵),蒙古族 的音乐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长调和呼麦,另外就是马头琴。99年我曾花用了3个 月的时间制作了50把马头琴,整个制作过程几乎全部是手工完成,非常的累,关于马头琴的制作过程,我想大家都比较感兴趣,下面我把制作过程简单地向 大家介绍一下,以此了解一二: 马头琴是蒙古族历史上较为悠久的一种弓弦乐器,因琴首雕有马头而得名,蒙古语叫它"潮尔"。马头琴从它产生那天起,就成为蒙古民族喜爱的乐器而广 为流传,它伴随着蒙古民族走过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已成为蒙古民族文化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琴头上有雕刻精致的马头,弦槽后开,两侧各置一弦轴,两条马尾弦分别用40、60根长马尾合成。琴弓用藤或木制杆,两端系以一束马尾。用马尾弓摩擦马尾弦,发出的声音优美、浑厚、悠扬、动听,这在古 今中外拉弦乐器中都是极为独特的。 马头琴由琴杆、琴弓、音箱三部分构成,音箱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琴首多 为龙头上面雕马头,后来多为马头的形象。最初的马头琴,音箱和琴杆用木材 制成,音箱正背面蒙羊皮或马皮。琴弦用两束马尾、琴弓用树枝和马尾制成。 由于马头琴音域宽广、音色浑厚而深沉,泛音丰富,为演奏者提供了可以尽情 发挥演奏技巧的条件,因此,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欢快曲调往往能使人振奋、 激动,如泣如诉的曲调令人感伤。演奏采取坐姿,琴箱夹于两腿间,琴杆偏向 左侧。马头琴细弦在里、粗弦在外,音域一个八度,音色柔和、浑厚而深沉。 琴弓在弦外拉奏,弓法多变,指法丰富,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 几十年来,马头琴经过无数演奏家和艺人的不断研究、改进,并吸取其它 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之长处,逐步发展成现代的马头琴。琴杆、音箱的侧、背板,采用传音共鸣性能优良的长白山色木或川滇枫木制作,面板用桐木或鱼鳞

中国民间音乐

中国民间音乐 中国民间音乐 一、内蒙古 蒙古族歌曲: 1、《银杯》(祝酒歌)属于习俗歌短调 短调: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主要流行于内蒙 古农业地区。 2、《牧歌》(长调)无伴奏合唱 长调: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牧区。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独唱(德德玛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 创作歌曲单二部曲式结构 4、《天边》独唱创作歌曲 蒙古族器乐曲: 《万马奔腾》马头琴领奏、齐奏是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 二、新疆 歌曲: 1、《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民歌齐唱王洛宾搜集整理 2、《我的金色阿勒泰》哈萨克族民歌冬不拉弹唱 3、《赛乃姆》是木卡姆“琼拉克曼”部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木卡姆: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一种传统大曲,它的结构形式由:琼拉克

曼(即大曲);达斯坦(即叙事歌曲)及麦西热普(即歌舞组曲)。 4、《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塔塔尔族民歌 5、《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柯尔克孜族民歌库木孜弹唱 器乐曲: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曲作者:陈钢 两个部分内容:“纵情高歌”及“热烈起舞” 三、西藏 歌曲: 1、《献上最洁白的哈达》藏族民歌(弦子) 弦子:流行于康、藏地区的藏族歌舞音乐,由于歌舞时在队前多由男子用牛角胡和二胡领舞伴奏,故称弦子。弦子以结构简练、曲调优美、极富歌唱性、曲目丰富、舞姿舒展而著称。 2、《天路》独唱创作歌曲屈塬词印青曲 一首极富藏族风格的抒情歌曲。如曲中的一字多音、波音、前倚音等装饰音的使用,充满了藏族民歌的高原韵味。表达了藏族儿女对青藏铁路通车的喜悦心情,更表达了藏族人民对祖国大家庭的赞美。 3、《阿玛勒火》藏族民歌(囊玛) 囊玛:流行于拉萨和日喀则等城市,是一种由上层社会走向民间的古典歌舞艺术形式。集歌、舞、乐为一体,其音乐由中速的引子、慢速的歌曲、快板的舞曲组成。歌曲部分的音乐优美典雅,演唱时伴以简单的舞蹈动作。唱词由赞美家乡与寺院、颂扬佛祖、近祝吉祥以及社会生活、男女爱情等方面。舞曲部分热烈活泼、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马头琴项目)前郭尔罗斯蒙古族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马头琴项目)—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马头琴简介: 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用马头装饰的琴柄,为蒙古族人 民喜爱的乐器。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马皮 蒙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 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 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 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 乐器概述: 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 而得名。马头琴的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1155—1227)已流传民间。据《马可波罗游记》载,12世纪鞑靼人(蒙古族前身)中流行一种二弦琴,可能是其前身。明清时期用于宫廷乐队。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它的名称、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称作“莫林胡兀尔”,而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则叫做“潮尔”。还有“胡兀尔”、“胡琴”、“马尾胡琴”、“弓弦胡琴”等叫法。队内蒙古外,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也有流行。 文化艺术: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历史追溯: 从山林狩猎文化时期至草原游牧文化初期,蒙古人所使用的乐器,不是马头琴,而是火必思、图卜硕尔等弹拨乐器且多用于娱乐性歌舞与舞曲伴奏。从《蒙古秘史》、《元史》中的记载来看,成吉思汗至忽必烈时期,蒙古民族乐器尚以弹拨乐器为主,元代的蒙古军人和牧民,善弹火必思,喜跳集体踏歌。当草原游牧音乐迅猛发展之后马头琴这件拉弦乐器便脱胎而出,得到广泛普及,并且最终取代弹拨乐器的地位,成为蒙古民族最具草原特色的民间乐

关于内蒙古阴山岩画的历史文化意义

关于内蒙古阴山岩画的历史文化意义 我国是最早发并记录岩画的国家,在众多的岩群中,阴山岩画以数量众多、造型动、想象丰富的特性向们展示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它位巴彦淖尔市境内的阴山脉中,东起乌拉特中旗的其尔山,西至磴口县的布敦德沟,横跨广阔的山和草原。 阴山岩画的创作可以溯到一万多年前,而关于它的记早在公元五世纪,北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所写的《水经》中就有了对它的记载:“河水又,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里,山石之上,自然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也”。这些岩画不仅反映了阴地区古代居民的信仰、认知美的现,同时让我们对远古人们当时游牧生活状况有一定的解。岩画中不同物种的出现,还可让我们对当时的自地理环境进行推断因此,它也成为研究当地气候变迁一个重要标志。山岩画的历史文化意义丰富,他的容丰富多彩,反映时当地人们的远古生,阴山岩画是出于巫术的种目的和对生存的渴望记录了当时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原始宗教信仰、种族的衍生息等丰富的内容。一从内容上分析阴山岩画的历史文化义阴山岩画动物题材居多,要有:狐、狼、虎、豹子、马绵羊、野兔等各种生物,有比较复杂的的猎人狩猎场的呈现。在较晚的时候,还出现一些更为复杂的放牧画面,反着人类的进化以及生逐渐富足,对于吃不完的或者较容易驯化的动物开始了驯。通过描写现实生活场、生活环境,体现人们对生存繁衍的重要性认知分析这些动物题材所蕴含的文内涵对于解读阴山岩的文化意义非常重要。根据面上动物的相貌及轮廓特,我们可以对动物

的生存条件作相应判断,不同时不同动物族群的出现,也可以断当时阴山地区的气候变化、被情况。比如:具有地特色的物种,有助我们分析当地的生态境。虎、熊、豹子这类动物的呈,我们可以推断出当时阴山区为林木环境,狼之类的物则是在草原活动等有的画面上还会有梅花鹿等这些惯生活在山地森林或林,又喜欢凉和湿,这些物说明了阴山地区过去森林覆盖面是非常广的。野马、野、鸵鸟等喜欢干冷气候则可以推断当时阴和他周围的地带具有广的草原或者荒漠。通过析阴山动物岩画的样貌、名,可以推断这些岩画的作画年代以及当时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点等。 阴岩画中还有大量的神格面具岩,他深刻体现着岩画的文化内涵神格面具岩画,作为原始宗教内容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显了原始宗教对于大自然动植物、鬼神、生育的崇。在当时生产力不发达的况下制作岩画成为人们于神灵崇拜的形式之。其中的生育神面具画反映了当时人们于生殖器的崇拜以及生命繁重要性的认识。 如阴山生育神面具岩中,有一幅图上方是一个面图形,下方三角形是女性阴,上下两个图形是有关系的,下女阴形是对上图性质的暗示,幅岩画表现的就是生育女。天神神格面具岩画常用猴子的孔或简单的人面表示天神其周围布满一簇簇小穴,表示个个星座,这说明远时代牧民对于天神的崇拜。山岩画中还有大量的鹿神具岩画,他都是在人面面插上鹿角。在中国代鹿有驱灾纳祥的吉祥之物,在古阴山地区的远古居民崇鹿,因此头戴鹿面具表现对鹿神的崇敬之情免费论下载中心在20世纪70年代阴山中发现了辆岩画,随后在我国其他地区也发

马头琴文化

一、马头琴 近年来,乌审旗委、政府围绕创建“全国人居环境示范镇”,组织实施“三年大建设、三年大变样”发展战略,制定出台了《创建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培养一批(3000人以上)马头琴音乐初级人才队伍,培训一批(10000人左右)民间马头琴音乐爱好者,培育一批马头琴(生产销售、人才输送、音乐演奏、系列产品研发)文化产业,建设一批以马头琴文化元素为主的标志性建筑,打造一批马头琴文化节庆活动品牌,带动群众文化、公益文化、文化产业、城市文化景观体系的全面发展,把我旗建成集传承保护、推广普及、人才培训和生产制作“四个基地”于一体的“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具体情况如下: 一、普及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完成了全旗6个苏木镇、59个嘎查村及旗直机关的普查、调研和宣传、动员工作。二是注册成立了“中国马头琴学会乌审旗分会”,成立了9个“马头琴文化协会”;组建了62支“马头琴文化独贵龙”,拥有成员1500多人;登记备案马头琴文化户3000户;在教育系统成立了12个马头琴音乐兴趣小组,成员2100多人,搭建起了以“中国马头琴学会乌审旗分会”为龙头,各协会为纽带,“马头琴文化独贵龙”为支点,马头琴文化户为基础的普及网络机构。三是成立了乌审旗马头琴音乐培训学

校,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100多个班次7100多人的培训。同时在6个苏木镇和部分嘎查村设立了民间培训校点并启动了培训工作,旗直机关以系统、部门为单位的培训工作正在展开,部分学校将马头琴音乐列为音乐课必修课程。四是在普及培训的同时,组织专家编写乌审旗马头琴音乐演奏教材,并建起了马头琴“四库一系统”,即全国“马头琴人物资料信息库”、“演奏曲目集群库”、“文献资料搜集库”、“制作企业信息库”和“检索系统”的基本框架,致力打造全国马头琴信息最为完整的数据体系。五是组建了成员40多人的马头琴乐团,并多次代表我旗参加区内外大型演出活动,2010年赴香港参加第十三届香港世界“金紫荆花奖”文艺大赛荣获7项大奖。2011年,组织300人马头琴队伍代表乌审旗参加鄂尔多斯市撤盟建市10周年《凯歌十年》大型演出,组织400人马头琴代表队参加成陵旅游周活动和“溜圆白骏马”宴等全市大型文化活动。成功举办2011年新年马头琴音乐晚会,元宵节500人马头琴音乐齐奏、庆祝建党90周年等大型演出活动15场。新创作《乌审叙事曲》、《绿色乌审畅想曲》、《祝酒歌》等大型合奏曲10部,齐奏曲14首,编写中小学马头琴音乐教科书并印发2500册。为基层、学校、企业下乡演出50多场,政府无偿投放马头琴器乐7100多把。 二、品牌打造工作有序推进。一是被中国民协命名“中国马头琴文化传承保护基地”、“中国马头琴文化研究中心”、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将文化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改革的总体规划,内蒙古作为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对发展文化产业寄予了厚望,提出创建民族文化大区的战略构想。面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如何壮大内蒙古的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业和文化大区的跨越式发展,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认清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才能找准发展方向,加快发展步伐。 一、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的总称。按照我国文化产业的界定标准,国家统计局利用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对各省市区2004年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等指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内蒙古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2.54亿元,从业人员11.1万,资产总额78.1亿元,全年营业收入85.7亿元。从增加值来看,内蒙古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内蒙古GDP的1.07%,与全国2.15%的平均比重比较,低1.08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最高的地区是北京市,高达6.37%;最低的是河北省为0.89%。从总体上看,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文化产业比重维系在1.0-2.0%之间。 根据有关数据和现有的情况汇集,初步分析内蒙古文化产业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文化产业总体上呈逐步加快趋势 初步测算,2005年内蒙古文化产业经济总量继续扩大,实现增加值41亿元,比2004年增加8.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05%,较之上年略有下降。比重下降的原因在内蒙古GDP的增长中贡献最大的仍是第二产业,尽管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仍敌不过第二产业。 随着内蒙古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新型文化消费观念逐渐兴起,对精神文化需求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不断加大。2001―2005年内蒙古平均每人用于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为548元、679元、770元、859元和969元;农牧民为214元、230元、256元、292元和309元,呈逐步上升并继续扩大趋势。 (二)文化资源优势得以发展壮大 内蒙古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近些年来,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的文物、文学、艺术、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文化事业,不断得到发展壮大。 内蒙古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和草原文化的源头,匈奴、鲜卑、契丹、蒙古等各北方民族的地上地下文物古迹遍布内蒙古,馆藏文物和散布各地的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等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首屈一指,现已发现各种文化遗存1.5万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

内蒙古概况

内蒙古概况 内蒙古的历史及由来 内蒙古自治区自古以来就是以北方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家园。早在炎黄时代,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就已活跃在历史舞台上,黄帝曾北逐荤粥。战国时,以东胡、匈奴为主体的北方民族逐渐兴起。秦汉时,匈奴、乌桓、鲜卑等族活跃在北方历史舞台。魏晋南北朝时,北方诸族进入内地,形成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新时期,拓跋鲜卑统一了北方十六国。隋唐时,出现在北方的有突厥、回纥、契丹、室韦、奚等民族。辽夏金时期,兴起于北方草原的契丹、党项和女真民族相继称雄,占据黄河流域广大地区。 内蒙古地理及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上部,有一块狭长的横跨东北、华北、西北的区域。这个区域,看似一只矫健的雄鹰,振羽展翅,雄踞在祖国的边疆;又似一匹奔腾的骏马,昂首奋蹄,驰骋在祖国的北方。这个区域,就是辽阔、美丽、富饶的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中国的第二大高原.东起茫茫的兴安岭,西至阿拉善戈壁,地跨东北、华北、西北,毗邻八省区,接壤俄罗斯、蒙古国。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有茂密的森林、丰美的草场、肥沃的农田、广阔的水面、众多的野生动植物和无穷的地下宝藏,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矿藏”的美称。内蒙古东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毗邻,南部、西南部与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四省区接壤,西部与甘肃省相连,北部与蒙古国为邻,东北部与俄

罗斯交界,国境线长达4221公里.土壤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相当于我国江苏省土地面积的11倍多;相当于英国土地面积的4倍,法国土地面积的两倍。 内蒙古人文发展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就在歌声里。内蒙古有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自东向西有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阿拉善草原。那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和库布其沙漠,由响沙向游人诉说着种种神秘……那丰富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美丽的河流湖泊、晶莹的北国风光、茂密的森林和神圣的口岸,无一不让游人留连忘返。内蒙古必将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向往的绿色天堂,沉寂的草原正在沸腾起来! 内蒙古地处中国北部边陲,民族众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古代文化。内蒙古素有“歌乡”、“舞海”的美称,优秀文化艺术传统源远流长,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巨幅画卷中璀璨夺目的篇章。历史上曾留下了《蒙古秘史》、《江格尔》、《格斯尔》等著名的文学作品以及歌舞、乐器、绘画等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历史人物及及当代名家,历史上有成吉思汗、俺答汗、三娘子,当代有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旭日干等众多著名人物。首府呼和浩特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各种召庙50多座,最为著名的是大召、席力图召、乌素图召、喇嘛洞召。另有昭君墓、万部华严经塔、金刚座舍利宝塔、哈素海、清公主府、绥远城将军衙署等。城郊有不少草原旅游点,那里芳草萋萋,牛羊遍地,鸟语花香,富有浓郁的塞外风情。 ,

马头琴的概述

马头琴论述 班级:/// 学号:/// 专业:/// 姓名:///

摘要: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马头琴是适合演奏蒙古古代长调的最好的乐器,它能够准确的表达出蒙古人的生活,并且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马头琴历史概述演奏歌曲 正文 (一)乐器概述 马头琴(mǎ tóu qín),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 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 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 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郭 小川《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 琴。”[1] 对于它名字的由来,是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清史稿》载:"胡琴,刳桐为质,二弦,龙首,方柄。槽椭而下锐,冒以革,槽外设木如簪头似扣弦, 龙首下为山口,凿空纳弦,绾以两轴,左右各一,以木系马尾八十一茎扎之"。 可知,马头琴原来也有龙首。此早在《元史》卷71《礼乐志》有载:"胡琴制 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为马尾。"据岩画和有些历史资 料中显示古代蒙古人开始把酸奶勺子加工之后蒙上牛皮,拉上两根马尾弦,当 乐器演奏,称之为"勺形胡琴"。当前很多专家认为这就是马头琴的前身。勺形 胡琴当时最长的也是二尺左右,共鸣箱比较小,声音也就小多了。至今蒙古国 的西部也有人把马头琴叫"勺形胡琴"。当时琴头不一定是马头,有人头、骷髅、 鳄鱼头、鳖甲或龙头等,此外还有人说,这种琴的琴头有呈猴头或玛特尔头的 形状。玛特尔形似龙,面似猴,象征一种镇压邪魔的神物。据有关学者考证, 马头琴一名大约得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纪初,琴首是由龙头或玛特尔头改为马 头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琴类,如:皮胡、锹胡、四胡、奚琴、稽琴等都是当 时的流行乐器。元朝时期随着宫廷生活的逐渐富裕宫廷内有专门的演奏、唱歌、 跳舞的人员,马头琴也就慢慢地成为宫廷音乐的主要内容之一了。 (二)历史追溯 马头琴的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1155—1227)已流传民间。据《马可波罗游记》载,12世纪鞑靼人(蒙古族 前身)中流行一种二弦琴,可能是其前身。明清时期用于宫廷乐队。马头琴是 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 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 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从山林狩猎文化时期至草原游牧文化初期,蒙古人所使用的乐器,不是马头琴,而是火必思、托布秀尔等弹拨乐器且多用于娱乐性歌舞与舞曲伴奏。 从《蒙古秘史》、《元史》中的记载来看,成吉思汗至忽必烈时期,蒙古民族 乐器尚以弹拨乐器为主,元代的蒙古军人和牧民,善弹火必思,喜跳集体踏歌。 当草原游牧音乐迅猛发展之后马头琴这件拉弦乐器便脱胎而出,得到广泛普及,

马头琴教学大纲

《马头琴》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总学时\周学时:36\1,理论讲授7课时,实践教学29课时。 学分:2 修课类型:必修课 开课学期:3、4学期 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比例各占总学时中的20%和80%。 1、课程性质:马头琴是音乐教育专业技巧必修课之一。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正确马头琴演奏方法和技巧,提升学生学习民族乐器的兴趣。 3、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第三学期课程内容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第四学期课程内容为:初级与中级基础练习。 4、使用教材与参考书: 《马头琴演奏法》白·达瓦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马头琴演奏法》达日玛著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 《马头琴教程》巴雅尔著呼伦贝尔报社出版 5、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正确规范的技法,初步掌握马头琴演奏技能。 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讲解、实践练习。 7、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平时成绩以课堂教学计分。期中、期末考试以观摩形式进行,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30%、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70%。成绩以百分制计分。 (二)教学内容与纲要 一、马头琴知识(1课时) 1、马头琴概述 2、马头琴演奏基本知识 3、马头琴演奏法 要点:马头琴常识 二、持琴方法与演奏姿势(1课时) 1、持琴的基本方法 2、持弓的基本方法 3、演奏姿势 4、基础练习 要点:正确的演奏方法。 三、双手配合、运弓方法(1课时)

1、起、落指的动作要求 2、运弓方法 3、双手的默契配合练习 要点:双手配合练习。 四、基本功练习(1课时) 1、指法的音位 2、运弓的正确练习 3、音阶、琶音的练习 要点:音准、音色、音质 五、民间乐曲演奏与长调演奏特点(1课时) 1、泛音演奏方法 2、其他特殊演奏法 3、长调演奏方法 要点:演奏法、表现不同曲目和特点风格 六、手指灵活应用(1课时) 1、起、落指的高度、速度练习 2、触弦点、位置的练习 要点:速度、音准、扎实训练 七、快弓、跳弓练习(1课时) 1、动作自然放松 2、各部位动作协调配合 3、要求方法得当 要点:动作的协调性 乐曲目录: 第一学年 《莫如哈达》昭乌达民歌 《西日哈达》锡林郭勒民歌 《乌伦花》锡盟民歌 《努恩吉雅》哲里木民歌 《窗蝇》蒙古国民歌 《草原连着北京》齐·宝力格 《干杯》蒙古国乐曲 《蒙古小调》内蒙古民歌 《初升的太阳》齐·宝力格 第二学年: 《辽阔的草原》呼伦贝尔民歌 《嘎达梅林》哲里木民歌 《荒城之夜》日本乐曲

中国音乐作品

1 中国音乐作品 第一章 中国歌曲 第一节多彩的民歌 【民歌简述】 民歌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着人民的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民歌多为群众在口耳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其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常见的民歌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民歌分类)等。 【民歌的音乐特点】 民歌在音乐上都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点;民歌的旋律都与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方言)紧密结合,因而最易于在本地区流行;某民族或某地区的民歌,其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节拍等方面明显地表现出来;民歌的节拍、节奏形式十分丰富,而且与生活情致、生产劳动关系密切,如劳动民歌,劳动方式较为自由的,其节奏也会比较自由;

2 民歌的曲式结构一般都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常用同一旋律做反复。 【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民歌不受专业作曲技法的限制,而是人民群众自发的口头创作(创作方式);其歌词、旋律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流传中会不断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可变性);依靠人民群众的口耳相传,不借助于记谱法或其他手段进行传承(传承特点);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 【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 因为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民歌,在其内容、音调、曲式结构、音乐特点、演唱形式等方面,会表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特征。这种特征就是某个民族或某个地区的民歌的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 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民歌会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但是,有些民族的分布地域较广,其民族风格会与所在地区的地方风格相互交融(交融性)。 一、西北民歌 西北民歌指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中西部等地区的民歌。其中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花儿”是广泛流行于我国青海、甘肃、宁夏、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的一种山歌,其基本特点是: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和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花儿”被誉为大西北之魂,是国家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信天游”是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其旋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节奏自

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发展

【大家谈】 浅谈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发展 敖特根巴雅尔 (内蒙古展览馆,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摘要〕文章从内蒙古政府部门对文化发展的总体决策、学术界的文化行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方面谈了内蒙古的民族文化发展。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遗产;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127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088(2013)01-0178-01 1政府部门对文化发展的总体决策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早在“十一五”前就及时作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战略决策,把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开创性地加强草原文化研究,加大文化财政投人,加速文化基础建设,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民族文化事业,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使民族文化大区建设走上又好又快的创新与发展之路,民族文化事业充满无限生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态势,实现了以建设民族文化大区为总体目标的历史性跨越。 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相关文件,提出并实施文化建设的“九大工程”,具体阐明了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发展战略和保障措施。进入“十一五”之后,根据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总体目标,按照理论先导、规划预案、项目跟进的基本思路,再次提出以实施“九个一批”重点文化建设工程为切入点,全区上下一起抓、一起落实、一起考核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自治区努力加大文化财政投人,不断提升对民族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相关政策的支持、有效措施的采取和大量资金的投入,使全区各地重点文化工程、大型文化设施以及各项民族文化事业,以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原则和速度迅速崛起。目前,“九大工程”和“九个一批”任务正在逐一变成现实,为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活力,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速增长不可或缺的文化软实力。 2学术界的文化行动 2011年,启动“草原文化研究工程”等重大学术和文化建设工程,形成思想武装的架构和理论先导的声势,论证了草原文化是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大力开发草原文化资源,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草原文化产业优势,充分发挥草原文化产业化的后发优势,使其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具有核心价值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术界对草原文化地位、特征与精神的基本认定,以及对草原文化及其产业化所进行的一系列高端策划、系统规划与文化创意,不仅为全区各地民族文化事业建设和草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服务,而且使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的形象和影响在国内外得以迅速传播与彰显,草原文化作为内蒙古最具内涵的文化名片已享誉国内外。 3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2012年,自治区投资1500万元以上的文化建设工程就有50多项。一大批具有文化展示、文化服务、文化交流和文化经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地标建成并投人使用,成为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的里程碑。特别是作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全区博物馆从原有的十几座发展到现在的50座。目前,基本形成了覆盖自治区、盟市、旗县、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居委会)的五级群众文化设施网络。 与此同时,自治区全面整合和利用自然人文资源优势,着力扶持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积极鼓励出名作、塑名剧、创名牌、推名人,使一大批独具风范的草原文化品牌诞生,并走出草原、享誉全国、蜚声世界。 以保护为先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下大力气夯实文化资源的转化基础,永续现存不可移动文物古迹的开发利用价值,彻底杜绝因竭泽而渔的掠夺式开发、片面性利用、建设性破坏、垄断性牟利所导致的糟蹋、浪费、闲置甚至毁灭文化资源的不良现象。站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切实加强现有物质和非物质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加强蒙古族和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三少民族”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加强革命文物、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保护和管理,充分发挥其民族文化事业建设和草原文化产业化开发中的积极作用,高度重视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重点文物古迹的保护。通过维护和管理,实现各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充实、改造和提升,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普查、完 871内蒙古水利2013年第1期(总第143期)

民族乐器之马头琴篇

民族乐器之马头琴篇 词语解释 马头琴mǎtóuqín [a bowed stringed instrument with a scroll carved like a horse's head] 一种两弦的 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用马头装饰的琴柄,为蒙 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马皮蒙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乐器概述 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的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1155—1227)已流传民间。据《马可波罗游记》载,12世纪鞑靼人(蒙古族前身)中流行一种二弦琴,可能是其前身。明清时期用于宫廷乐队。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它的名称、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在内蒙古西

部地区称作“莫林胡兀尔”,而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则叫做“潮尔”。还有“胡兀尔”、“胡琴”、“马尾胡琴”、“弓弦胡琴”等叫法。队内蒙古外,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也有流行。 文化艺术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历史追溯 从山林狩猎文化时期至草原游牧文化初期,蒙古人所使用的乐器,不是马头琴,而是火必思、图卜硕尔等弹拨乐器且多用于娱乐性歌舞与舞曲伴奏。从《蒙古秘史》、《元史》中的记载来看,成吉思汗至忽必烈时期,蒙古民族乐器尚以弹拨乐器为主,元代的蒙古军人和牧民,善弹火必思,喜跳集体踏歌。当草原游牧音乐迅猛发展之后马头琴这件拉弦乐器便脱胎而出,得到广泛普及,并且最终取代弹拨乐器的地位,成为蒙古民族最具草原特色的民间乐器。显然,拉弦乐器取代弹拨乐器,火必思逐渐衰退,马头琴便顺理成章地成为蒙古乐器的主角。 马头琴,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清史稿》载:"胡琴,刳桐为质,二弦,龙首,方柄。槽椭而下锐,冒以革,槽外设木如

沙蒿林作品:鄂尔多斯高原上的现代

鄂尔多斯高原上的现代“狼烟” (散文)党长青 起风了,站在红黄色的那个山顶上远眺,飞扬的云彩下,卷起墨色的尘柱,它像螺旋形的魔怪在空中升腾,仿佛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的妖魔钻出洞穴一样,美丽的白云被染成青灰色。听不见一声狼嗥,鄂尔多斯高原长不出绿色的茂草,只有爬伏的旱天太阳舔过的草苗,稀疏地遮掩着地皮。古代的草原狼,大约早已绝迹,狼类不在,狼声消匿在空旷的时光中,百年难觅。起伏的山塬,顶圆坡缓,犹如远古时代的蒙古牛拉下一堆一堆的牛屎,幻化成的凝固地形。山坡下边,现代化机械虎吼雷鸣,叫嚣着,刨挖着。如同长胫鹿一样的挖掘机,伸缩着得意的长脖子,刨挖着山石土原下的黑煤。风扫荡煤尘,风鼓吹着亿万年前的森林声韵,把多少年的历史和地质的沉淀物,统统搅拌成乌色的狼烟,飘扬在塞外的高原旷野…… 崇拜过什么样的英雄人物?大汗铁木真吗?他的战车曾滚动在这里呀,他的刀剑曾搅动过这里的风云呀,他的马蹄曾踩踏过这里的土地呀……鄂尔多斯高原的沉积地形,以火的姿态隐伏在群山万壑的地层下,睡眠太久,才积聚了如此厚重的狼烟燃料。历史上,长城的烽火台上报道过北方民族强悍的呐喊,牛角号搜寻出弓箭时代冷血勇士的神勇刚烈;湿热的蒿草和柴柳,点火燃起枪炮时代抗战男儿的牺牲激情。长生天注视过骏马驰骋的围猎场面,长生天也欣赏过土匪贼兵越过长城南下的狂抢暴掠。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交汇的鄂尔多斯大地,狼踪、牛蹄、羊道、狗迹,叠映动画出一个王朝的兴衰更迭,唯独不知道地火在炭薪林的埋压中,塑造着崭新的煤炭时代。侏罗纪一滴黑色的眼泪,沉淀出上万年的情绪。 听说煤炭开发,南方的江苏人、福建人,纷纷聚款筹资,腰缠万贯地来到鄂尔多斯,开采露天煤矿。在东胜市北郊三十公里的小村阳塔、特拉壕,田野的荒山被搬迁,百米纵深的沙石被移位,说是截断火烧区,其实是人为的原因在谋取暴利。数不清的车辆滚动如蚁,充当了新一代敛财的“愚公”,移山精神惊天动地,挖掘毅志号泣鬼神。像车轮一样的利润同心圆,昼夜不停地在矿区滚动……它们旋转着机械化大工业的情绪,它们旋转着数不清的煤老板们内心的算盘。移山填海已经不属于荷兰国家的专利,要搬进钢筋水泥的养鸽笼,多么清澈的小河要披罩黑糊糊的煤色。如果把大批的乡村人口填进城市里生存,那么城市的水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