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洵六国论

苏洵六国论

苏洵六国论
苏洵六国论

六国论

苏洵

导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三字经》)你知道说的是谁吗?苏洵二十七岁时,应试不中,便焚毁了过去所写的文章,发愤读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他下笔顷刻数千言,深得欧阳修赏识,称赞他的文章“精辩雄伟”,以为“贾谊、刘向不能过”。他的文风雄健,与其两个儿子合称为“三苏”。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他的散文名篇,散文园地一枝奇葩——《六国论》。

知人论世苏洵(1009~1066),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因家有老人泉,故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据传苏洵少年时不爱学习,深受其困,二十七岁时才发愤为学,应进士和茂才异等考试皆未中,于是愤而自焚平日所著文章,再度闭门潜心读书,终于博通六艺及诸子百家著作。撰写文章下笔顷时数千言。嘉祐间,得当时名盛一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推誉,以文章著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后与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后不久去世。他主张抵抗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有所不满。为文擅长策论,语言明畅,笔力雄健,奔腾驰骋,纵横捭阖,老辣犀利,很有战国纵横家笔意。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有《嘉祐集》行世。

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之八,原题为《六国》,是一篇论史的文章。但其意并不在悲六国(战国时代的魏、韩、赵、楚、燕、齐)的灭亡。而在借此论宋朝赂辽(契丹)、西夏的不当。其时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农民为了逃税逃役不断进行反抗,进而发展为暴动;东北的辽和西北的西夏,不时对宋进行攻掠;腐败无能的宋王朝,对内进行残酷镇压,对外却采取退让妥协以求苟安的政策,纳绢输银,贿赂求和。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契丹(后称为辽)大举入侵,宋真宗认为“兵不利、战不善”,不敢抵抗,与契丹订立“澶渊之盟”,答应送给契丹“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在契丹的要挟下,结果修盟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叶三万斤。北宋统治者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是颇为相似的,虽非割地,亦与割地无异。苏洵凭借他的缜密的观察、精深的见解,见北宋王朝的这种方针政策和战国时代六国对待秦国的方针政策如出一辙,于是运用借古讽今的方法,作此文以针砭时政。

附: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②秦灭六国时间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六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后来秦国用了8年的时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原文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译文】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就使国力削弱,(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是:“不贿赂的国家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因此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

注意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非兵.不利:兵器,名词。

②六国互.丧:交替,一个接一个地。

③率.赂秦耶:一概,全都,副词。

④盖.失强援:原来,表示对原因的解释,副词。

⑤不能独完.:使动词,保全。】

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论点的?这种方式有何好处?

【明确】【“弊在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赂”字上。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总贯全篇。】

明确中心论点后,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一是从赂秦的国家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赂秦的国家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原文②】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於顚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译文】秦国除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可以获得邑镇,大的就得到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的土地,和因战胜而得到的土地,实际上多百倍;诸侯由于贿赂所失去的土地,跟战败中失去的土地相比,实际上也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六国诸侯最担心的,当然就不在于战争了。想想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得到很少的

一点土地。他们的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拿来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日割让五座城池,明天割让十座城池,然后才得到一夜的安稳睡眠(比喻短暂的时间)。(可是第二天)起来看看四周的边境,而秦国兵马又到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贪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没有满足,(诸侯)奉送(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犯他们就越急迫。所以不须作战,强弱胜败已经分明了。六国终究灭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如同抱柴禾去救火,柴禾不用完,火就不熄灭。”这话说对了。}

注意读准字音。

暴.霜露pù暴.秦之欲无厌bào

胜负之数.shù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shǔ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c?ng 从.散约败z?ng

注意词语。

【明确】a注意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其实

..百倍:它的实际数量。是两个单音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其实”。

②固.不在战矣:本来。当然,副词。

③思厥先祖父

..:泛指祖辈、父辈。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祖父”,是两个单音词。

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分,引申为分辨、分清等意思。

⑤理固.宜然:助动词,应该。

b多义词——思

1、思厥先祖父(思考,想)

2、蜀人追思亮(怀念)

3、弦弦掩抑声声(思绪。sì)

4、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语气词)

理清思路,背诵第二自然段。

【明确】作者运用史实,紧承第一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剖析了韩、魏、楚三国赂秦而亡的情况,从正面论证了赂秦必亡的道理。分三层意思,运用对比的方法论证。是从赂者这方面论证了第一段提出的六国的破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一总论点,具体针对第一段的“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作了充分的论述。

板书具体论证过程:

大欲大患

奉之弥繁赂秦力亏固不在战

侵之愈急破灭之道不战已判

【小结】

《六国论》这篇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又列出两个分论点从两个方面辅助中心论点。第二段则从秦的土地来源,点明“赂秦”的危害。只能换“一夕安寝”“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通过反复对比,有力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原文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旣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於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jì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

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译文】齐人未曾贿赂秦国,最后跟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结交秦国却不帮助五国啊。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卫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是个小国却能后灭亡,这是用兵抗敌的功效啊。等到燕太子丹用荆轲(行刺)作为策略,才招致了灾祸的来临。赵国曾五次对秦作战,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才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使用武力抗秦却不能坚持到最后啊。况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别国快要)消灭得干净了的时侯,可以说是智谋和力量(变得)势孤力弱、处境危急,战败而亡国,实在是不得已的。当初假使(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归附秦国,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优秀将领(李牧)仍健在,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较量,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注意读准字音。

(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yíng

(2)洎.牧以谗诛jì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dài

(4)胜负之数.shù

本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证的?

【明确】本段紧承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来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三层,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深入地论证。

【原文④】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於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译文】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优秀人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顺利咽下去啊。可悲呀!有像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因而趋于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可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原文⑤】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於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译文】说起来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却仍有可以不用贿赂(的方法)来战胜秦的形势。假如凭着(现今)偌大的天下,在六国之后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注意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作动词,“礼遇”“以礼相待”。

②并力西.向:a名词作状语,“向西”。(向, 往,去。?)

B宾语前置,西向-向西御敌(?)

(“西”是西方,“向”是朝向,也就是说面向西方,这是字面意思;引申为矛头指向西方的敌人的意思)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的一种句式。

④日.削月.割:两个词都是名词作状语,“日日”“月月”。

⑤苟.以天下之大:假若,如果,连词。

第四段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明确】第四段的中心是论史评古。此节为结论部分之一,第一句紧扣上文,用假设句正面提出自己的奖励谋臣,礼遇奇士,合力抗秦的设想,认为如果当时能够这样做,恐怕秦国就会“食之不得下咽”了。行文摇曳多姿,兴味无穷;然后承上启下,又回到史实,揭开病根,重申赂秦之弊,最后借题发挥,用转折句揭开“赂秦”的病根--“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这是点睛之笔,千锤打锣,全在这一锤定音!它照应开头的“弊在赂秦”,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句话,是直接对北宋当权者的进言。作者大声疾呼,告诫为国者,对敌要以此为训,敢于斗争。

第五段也是文章的结论部分,它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第五段点题,结论之二,说明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苏洵写《六国论》目的在“论”不在“史”,他是借史论政,用回顾历史的方法讽谏北宋统治者对辽和西夏屈辱求和政策,希望以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为鉴戒,正如清代朱川评论此文时说的:“借六国赂秦而灭,以暗刺宋事,其言痛切悲愤,可谓深谋先见之智。”指出北宋“以天下之大”而重复六国赂秦破灭之“弊”的不当,这是中心论点的引申,亦是写作的本意所在——借古讽今。】

第五段或明或暗地作了多方面的对比,请说出几个来。

【明确】第五段对比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六国与秦的爵位比较(“皆诸侯”)、实力比较(“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当然,暗中说了宋与契丹、西夏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其次是宋与六国的比较。以及契丹、西夏与秦的比较。

板书集成

写作特色

本文属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分析,也不是就历史写历史,而是借史立论,

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本文作者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明全文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作者对中心论点的论证。运用了例证、引证、假设论证,特别是突出地运用了对比论证,使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为了使说理更为有力,作者运用了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如:引古人之名言形象说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用“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另外,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褒扬,对“用武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的痛惜之情都溢于言表,有强烈的感染力。再加上对偶、对比、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富于变化,纵横恣肆,起伏跌宕,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明确:①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②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③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小结】作者写此文,用意在最后一段中,通过对比,巧妙得出结论。作者认为,以北宋之大,如果一味屈辱苟安,无疑置自己于六国之下,极为可耻,所以借古讽今,旨在说明屈辱求和,势在必亡;用兵抗争,犹可幸存,以使北宋统治者作出抉择。作者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赂秦者和不赂秦者两方面,运用丰富的史料。反复对比,论证了“弊在赂秦”,再从此基础上由古及今,借古讽今。

六国论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1.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国破灭,_ __, _,_ _ ”的精辟论点。 2.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思厥先祖父,_ _,_ __,以有尺寸之地” 3.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 ___” 4.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 __,__ __”, 5.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__ ___,__ __”,明确体 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6.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 秦也;__ __,___ __”,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 广建宫室;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 割,以趋于亡。___ ___”,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7.古人写文章爱引用前人话语作为论据,如苏洵《六国论》中“古人云:‘以地 事秦,__ __, __,___ __’”。 8.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寄寓了作者对所叙对象充满情感的句子,如《六国论》中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__ __”,表达了 苏洵对六国以地事秦的遗憾之情。 9. 《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__ __,__ __,__ _。 1.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国破灭,_非兵不利__,_战 不善_,_弊在赂秦_”的精辟论点, 2.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思厥先祖父,__暴霜露_,__斩荆棘__,以 有尺寸之地”

3.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与嬴而不助五国也___” 4.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至丹以荆卿为计__,__始速祸焉__”, 5.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__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___,__是又在六国下矣__”,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6.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_族秦者秦也__,___非天下也__”,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___”,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7.古人写文章爱引用前人话语作为论据,如苏洵《六国论》中“古人云:‘以地事秦,__犹抱薪救火__,薪不尽__,___火不灭__’”。 8.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寄寓了作者对所叙对象充满情感的句子,如《六国论》中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__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__”,表达了苏洵对六国以地事秦的遗憾之情。 9. 《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__洎牧以谗诛__,__邯郸为郡__,__惜其用武而不终也_。

苏洵、苏轼、苏辙《六国论》原文、赏析及译文(翻译)-word文档资料

苏洵、苏轼、苏辙《六国论》原文、赏析及译文 (翻译) 苏洵《六国论》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苏洵、苏辙散文三篇13六国论(苏洵)》11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六国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 自己预习,弄懂生僻字音、形、意,归纳重点文言实词语虚词。 3. 掌握本文的文体知识“论”——以论证为主。 ﹠过程与方法 1. 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2. 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方法。

3.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领会苏询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 2. 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用心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的论证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建议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外交政策,积极抗战以维护国权。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六国破灭之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继《宫锁心玉》、《步步惊心》之后,今年又出了一部吸引人心的穿越剧《相爱穿梭千年》,看来近几年穿越盛行哦。上课之前咱们也来穿越一下,请大家回到北宋,与我一同赴一

场满汉全席。 时间: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 人物:苏轼(时年20岁) 地点:北宋都城开封 事件:苏轼进京赶考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席间大家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你们喝酒哦!”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

苏洵六国论

六国论 苏洵 导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三字经》)你知道说的是谁吗?苏洵二十七岁时,应试不中,便焚毁了过去所写的文章,发愤读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他下笔顷刻数千言,深得欧阳修赏识,称赞他的文章“精辩雄伟”,以为“贾谊、刘向不能过”。他的文风雄健,与其两个儿子合称为“三苏”。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他的散文名篇,散文园地一枝奇葩——《六国论》。 知人论世苏洵(1009~1066),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因家有老人泉,故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据传苏洵少年时不爱学习,深受其困,二十七岁时才发愤为学,应进士和茂才异等考试皆未中,于是愤而自焚平日所著文章,再度闭门潜心读书,终于博通六艺及诸子百家著作。撰写文章下笔顷时数千言。嘉祐间,得当时名盛一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推誉,以文章著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后与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后不久去世。他主张抵抗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有所不满。为文擅长策论,语言明畅,笔力雄健,奔腾驰骋,纵横捭阖,老辣犀利,很有战国纵横家笔意。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有《嘉祐集》行世。 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之八,原题为《六国》,是一篇论史的文章。但其意并不在悲六国(战国时代的魏、韩、赵、楚、燕、齐)的灭亡。而在借此论宋朝赂辽(契丹)、西夏的不当。其时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农民为了逃税逃役不断进行反抗,进而发展为暴动;东北的辽和西北的西夏,不时对宋进行攻掠;腐败无能的宋王朝,对内进行残酷镇压,对外却采取退让妥协以求苟安的政策,纳绢输银,贿赂求和。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契丹(后称为辽)大举入侵,宋真宗认为“兵不利、战不善”,不敢抵抗,与契丹订立“澶渊之盟”,答应送给契丹“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在契丹的要挟下,结果修盟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叶三万斤。北宋统治者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是颇为相似的,虽非割地,亦与割地无异。苏洵凭借他的缜密的观察、精深的见解,见北宋王朝的这种方针政策和战国时代六国对待秦国的方针政策如出一辙,于是运用借古讽今的方法,作此文以针砭时政。 附: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②秦灭六国时间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三篇《六国论》比较——古典诗文比较之二 (1)

三篇《六国论》比较 陈友冰 战国后期,山东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合纵,对抗函谷关西的秦国,当时无论是内在力量还是外表声势,六国都大大超过偏于西隅的秦国,但其结局恰恰是六国纵散约败,一个个被秦国蚕食鲸吞。公元前221年,嬴政终于横扫六合,登上始皇帝的宝座。这一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一直引起历代学者的深思,纷纷探究其中的原因,力图对此作出正确的解释,以为史鉴。北宋苏氏父子和元代李桢的《六国论》,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三篇。由于他们立场、观点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六国破灭这一历史事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结论虽然不同,但又都能言之成理,史论虽不全面却又都持之有故,而且选材典型、论证周密,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因此,比较一下他们在确立论点、选择材料、组织论证时的不同方法,分析一下他们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对我们今天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一历史现象,乃至论说文的教学与写作,是有帮助的。 一 苏洵的《六国论》认为:六国败亡的原因在于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全文就围绕这样一个中心论点来选择材料、进行论证。 文章一开头就紧扣题目,一语破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胜,弊在赂秦。”这里采用不相容的选言判断:“非兵不利、战不胜”,目的在于要把“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突显出来。然后,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说明赂秦之害:一是从赂秦者来说,“赂秦而力亏”,这是破灭之道;另一是从不赂秦者来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结果“不赂者以赂者丧”。全文就是围绕这两个方面来组织材料、进行论证的。

首先,作者从敌我双方的利弊来分析论证“赂秦而力亏”。从秦国方面来看,它扩大领土、增强力量的渠道,不是靠战争而是靠受赂,从受赂中所获得的好处超过战胜而得的百倍;从赂方来看,他们想通过割地赂秦的方法来苟安,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到力量消耗殆尽,再想抗秦,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结果只有束手待毙,所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在分析赂者破亡之因后,作者再分析不赂者为什么也会破灭的原因。因为从史实来看,当时割地赂秦的只有韩、魏等少数国家,要想使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论点得以成立,这个问题是回避不掉的。作者是个善于论事的文章大家,为了除去人们心中的疑问,他对当时未割地赂秦的齐、燕、赵三国逐一分析、论证,毫无吞吐含糊之态、避重就轻之意。他把不赂秦的国家分为三类:一是齐国,它虽不赂秦却附秦,“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这样自挖墙角的结果,是唇亡齿寒,“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于是“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在手法上,他采取设疑的方法:“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这就把人们对此的疑问毫不回避地点出来,然后通过条分缕析得出使人信服的结论,以设疑起而释疑终,正显出这位文章大家手笔的不凡。 二是燕国,作者首先赞扬它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指出该国虽小却后亡,这正是用兵之效。这是对他赂秦却以武力抗秦的肯定!但它后来却采取行刺这种企图侥幸取胜的方式,放弃了武备、用兵这个坚实的国策,就必然导致祸患。 三是赵国,它的败亡也是由于“用武而不终”,听信谗言,杀掉了抗秦的良将李牧。 在对不赂者破亡之因作了上述三方面分析后,作者再从两点加以总结:一是从现实出发,称赞“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仍义不赂秦,坚持用兵,“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这就从正面重申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个论点;二是从假设出发:假使韩、魏、楚三国不赂秦,齐不附秦,燕君不用荆卿,赵国李牧仍在,

[古诗文阅读]苏洵《六国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苏洵《六国论》阅读练习及答案[古诗文阅读]苏洵《六国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选自《六国论》)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决定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招致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向:以前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当……时候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暴秦之欲无厌杳不知其所之也 B.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举匏尊以相属 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D.赵尝五战于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引用古人的话,以“抱薪救火”为例证,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果。 B.选文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道理。 C.这两段文字体现了苏洵文风特点: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 现力。 D.两段文字均采用对比论证及事实论证的方法,论证文章中心论点,发人深思,令人警 醒。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苏洵苏辙之六国论比较

苏洵苏辙之《六国论》 摘要:同一题目作文,父子两人都是借史论政,并和现实相联系,以起到借古鉴今的作用。不同的论证角度、论证方法和语言风格展现出父子两人不同的人格魅力。 父子共写同题文章的现象十分罕见。宋代苏洵、苏辙父子各有《六国论》传世,两篇文章珠联璧合,各放异彩,可称得上是古代议论文的名篇佳作。然而对照起来看,两者的立论角度、论证方式、文字风格各不相同。品评两者的成败得失,或许对今人会有所裨益。 两篇文章都以六国破灭作为议题,借史论政。写借史论政的文章,应该根据时代所提出的问题,从历史材料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以便把历史问题的评析同现实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起到以古鉴今的作用。 苏洵的《六国论》从“赂秦而力亏”的角度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最后引出“为国者无为积威之所劫”的历史教训。苏辙的《六国论》则从“韩魏附秦”招致六国相继破灭的角度,批评六国之士的“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这两篇文章所选择的不同角度,哪个更具有思想性和现实意义呢?联系北宋中期的社会现实来看,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苏洵生活在宋朝比较“承平”的一段时间里。但北宋中期面临辽与西夏的严重威胁,外患频仍。北宋王朝软弱无能,一味屈辱苟安。一○○五年(宋真宗景德元年)一月,与辽国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澶渊之盟”。一○四四年(宋仁宗庆历四年),宋与西夏议和,答应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 二千匹、茶三万斤。这些屈辱和约的签订,虽然换来了暂时的安宁,却给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加剧了宋王朝的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进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苏洵是一个有政治抱负 的人,写作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治于今”。苏洵的《六国论》抓住“赂秦而

两篇《六国论》对照赏析

两篇《六国论》对照赏析 宋代苏洵、苏辙父子各有《六国论》传世,两篇文章珠联璧合,各放异彩,可称得上是古代议论文的名篇佳作。然而对照起来看,两者的立论角度、论证方式、文字风格各不相同。品评其成败得失,或许对今人会有所裨益。 两篇文章都以六国破灭作为议题,借史论政。写借史论政的文章,应该根据时代所提出的问题,从历史材料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以便把历史问题的评析同现实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起到以古鉴今的作用。 苏洵的《六国论》从“赂秦而力亏”的角度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最后引出“为国者无为积威之所劫”的历史教训。苏辙的《六国论》则从“韩魏附秦”招致六国相继破灭的角度,批评六国之士的“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这两篇文章所选择的不同角度何者更具有思想性和现实意义呢?联系北宋中期的社会现实来看,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北宋中期面临辽与西夏的严重威胁,外患频仍。北宋王朝软弱无能,一味屈辱苟安。一○○五年(宋真宗景德元年)一月,与辽国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澶渊之盟”。一○四四年(宋仁宗庆历四年),宋与西夏议和,答应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这些屈辱和约的签订,虽然换来了暂时的安宁,却给人民增加的沉重负担,加据了宋王朝的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进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苏洵的《六国论》抓住“赂秦而力亏”生发议论,实际上是借批评六国的赂秦来影射北宋王朝对辽与西夏的屈辱苟安政策,借六国破灭的教训告诫当权者改弦更张,免得重演覆亡的悲剧。文章的思想性战斗性很强。 苏辙的《六国论》所选取的角度,与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却很难联系起来。诚然,“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击中了北宋统治者的弊病,不无鞭笞告诫的意味。但北宋王朝毕竟不是象六国那样外于分裂状态,它的“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并非表现在牺牲“韩魏”自毁屏障这一方面。因此苏辙所选的角度也就缺乏现实的针对性,不可能强烈地震撼人心,迸发出思想光彩和战斗锋芒。当然,苏辙不因袭乃父,勇于提出新的见解,旧题翻新意,其独到精神还是应该肯定的。 南宋陈骙认为,“文贵其简也。文简而理周,斯得其简也。读之疑有阙焉,非简也,疏也”。(《文则·甲·四》)苏洵的《六国论》文简而理周。文章开头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一言以弊之曰:“弊在赂秦”。旋即补充道:“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通过设问和答疑,使论点的提出周密完备,无懈可击。论证部分,在着力论证“赂秦而力亏”必然导致破灭的道理后,文章又对并非赂秦而败亡的齐、燕、赵一一剖析,揭示它们自走向败亡的原因,以印证“不赂秦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论点。文章抓住“赂秦而力亏”这个主要矛盾开掘生发,引出历史教训,以讽喻时政;但又没有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而是注意对复杂的事物作具体分析,揭示各自的特殊矛盾,并找出这些特殊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内在联系。这样就丰富和加强了对主要矛盾的论证,避免了说理的简单化和片面性,防止了立论和论证上的偏颇和疏漏,从而使自己的立论立于不败之地。 苏辙的《六国论》在立论和论证上就有偏颇和疏漏之处。他把六国之士一概斥之为“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是不大公平的。其实,六国人士中并非没有审时度势,具有远见卓识者。主张联齐抗秦的屈原,窃符救赵的信陵君,义不帝秦的鲁仲连,便都是这样的人物。岂能一笔抹熬?在论证过程中,作者以“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作为韩魏附秦的反证,也未必允当,公元前二五七年,秦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信陵君挺身而出,矫魏王令,夺晋鄙军,建树了却秦救赵的伟绩。这在史书上写得明明白白,怎能断言“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呢? 诚然,六国当权者中,“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的昏君佞臣比比皆是,他们或苟安于一时,或伺机扩张,政治上鼠目寸光,出尔反尔,结果把国家推向破灭的绝境。批判他们的“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是完全应该的。但笼统地把当时六国之士一概骂倒,就有点不分青红皂白了。如果苏辙学他父亲那样,对自己的论点和论证作一点补充,将当时六国有识之士提上一笔,不是既可以避免立论上的偏颇,又可以借此更加衬托出昏君佞臣们的“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来吗?可惜苏辙对于复杂的历史现象不愿做具体分析,他一味贪图说理的方便简捷,依赖气势和推理来加强论辩的力量。殊不知回避了对复杂事物的具体分析,割断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有机联系,就不能准确地说明问题,就很难避免片面性。苏辙《六国论》立论和论证上的偏颇和疏漏,其源盖出于此。 从语言风格上看,苏洵的《六国论》以冷峻老辣而取胜,在缜密的说理中时见动人的情采;苏辙的《六国论》长于气势,善于推理,具有纵横家的雄辩气派。 苏洵的《六国论》语气沉稳遒劲,意味辛辣而隽永。且以结尾一段为例: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

《六国论(苏洵)》阅读答案

《六国论(苏洵)》阅读答案 《六国论》阅读答案 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厥先祖父厥:其,泛指列国的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决定 C.胜负之数数:次数 D.始速祸焉速:招致 10.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赂者以赂者丧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故为之文以志 D.而秦兵又至矣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属于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其实亦百倍B.可谓智力孤危 C.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D.以有尺寸之地 1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直截了当提出论点:“弊在赂秦”,分别从“不赂者”和“赂者”两个方面进行初步论证,剖析深入,逻辑严密。 B.第四段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如燕国起初全力反抗秦国侵略,但后来由于派遣刺客,杀了良将李牧,

苏辙六国论教案范文

苏辙六国论教案范文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那么苏洵的《六国论》为我们论证了什么呢?下面跟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整体感知课文 3:研习第一、二自然段,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教学课程: 一:导语设计

宋代有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其自比于贾谊,欧阳修称赞他的文 章“精辩雄伟”,以为“贾谊、刘向不能过”。他的文风雄辩,与其两个儿子合称为“三苏”。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苏询(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散文名篇,散文园地独放的一枝奇葩《六国论》。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自号老泉,眉 州眉山(今四川眉县)人。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 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宗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20万两,绢3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之文。 2.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 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 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

(完整版)《六国论》理解性(情景式)默写

《六国论》理解性默写 1. 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国破灭,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辟论点,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思厥先祖父,__________,________,以有尺寸之地”,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__ ______”,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2.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 _____”,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3.古人写文章爱引用前人话语作为论据,如韩愈《师说》中“孔子曰:‘三人行,_____ _____”,苏洵《六国论》中“古人云:‘以地事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史论贵在立论精警,如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呜呼!____ _____,非秦也;__ ______,非天下也”,宋代苏洵的《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__”,皆借古讽今,发人深省。 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寄寓了作者对所叙对象充满情感的句子,如《六国论》中“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苏洵对六国以地事秦的遗憾之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辛弃疾对英雄刘裕的无限景仰。 6.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_______ ___,_______ ___”,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此举会让对方寝食难安。 7.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今昔对比而感慨横生的名句,如苏洵《六国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用作论据,把它高度浓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个字。 10.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苏洵在《六国论》中总结六国破亡的原因是:“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_。”因此,杜牧在《阿房宫》中劝诫统治者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六国论》中作者含蓄表明写作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 ___ ,______ _ ___,_____ __ __。 12. 《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_______ ___ ,______ _ ___,_____ __ __。

苏辙 六国论测试

文言文阅读 六国论苏辙 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链接: 六国论(节选)李帧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 ,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1.下列句子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韩、魏不能独当.秦当:抵挡

苏洵《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两副对联:“萃父子兄弟于一门, 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引入对苏洵的介绍。 二、作者介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三、解题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四、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五、教授新课 1、听录音,校正字音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苏洵、苏辙散文三篇13六国论(苏洵)》6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

《六国论》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 学习本文论证的方法。 3、 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所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上一篇课文《阿房宫赋》杜牧认为秦朝灭亡,天下分的原因是:秦爱纷奢,不爱民。 今天我们学习苏洵的《六国论》,看看苏洵认为促成秦朝统一,六国灭亡,天下合的原因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 全班齐读这篇课文,找到本文的中心论点。 “六国灭亡,弊在赂秦” 第一自然段,一共6句话,后面5句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是什么? 1、赂秦力亏 2、不赂者以赂者丧

形成一个总分关系。 三、逐段分析,理清写作思路 (一)学生齐读2、3段,边读边思考第二段围绕哪个分论点展开论述的,怎么论述的。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第二段围绕“赂秦力亏”展开论述, 论述过程:①秦所得与战胜所得,诸侯所亡与战败而亡; ②祖父创业之难与子孙毁业之易; ③六国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第二段除了对比论证,还用了比喻论证或者说是道理论证。“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意在加强论证的说服力。 (二)第三段围绕“不赂者以赂者丧”展开论述。讲了齐、燕、赵三个国家,齐、燕、赵灭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 齐----与嬴不助五国 燕----以荆卿为计 赵-----洎牧以谗诛 根本原因:“不赂者以赂者丧” 向使(假设论证) 齐人勿附

燕客不行 胜负或未易量 赵将犹在 总结2、3段的论证方法 秦与六国、六国之间的对比对比论证 证明破灭必然性 “古人云:… …” 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加强论证说服力 六国灭亡史实 举例论证

苏洵《六国论》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苏洵《六国论》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苏洵《六国论》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出处或作者: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 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 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 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 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 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 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 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

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 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 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 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 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 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纳贿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 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 在于战争。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 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 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

苏洵、苏辙、李桢三篇《六国论》比较

苏洵、苏辙、李桢三篇《六国论》比较 陈友冰 战国后期,山东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合纵,对抗函谷关西的秦国,当时无论是内在力量还是外表声势,六国都大大超过偏于西隅的秦国,但其结局恰恰是六国纵散约败,一个个被秦国蚕食鲸吞。公元前221年,嬴政终于横扫六合,登上始皇帝的宝座。这一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一直引起历代学者的深思,纷纷探究其中的原因,力图对此作出正确的解释,以为史鉴。北宋苏氏父子和元代李桢的《六国论》,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三篇。由于他们立场、观点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六国破灭这一历史事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结论虽然不同,但又都能言之成理,史论虽不全面却又都持之有故,而且选材典型、论证周密,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因此,比较一下他们在确立论点、选择材料、组织论证时的不同方法,分析一下他们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对我们今天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一历史现象,乃至论说文的教学与写作,是有帮助的。 一 苏洵的《六国论》认为:六国败亡的原因在于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全文就围绕这样一个中心论点来选择材料、进行论证。 文章一开头就紧扣题目,一语破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胜,弊在赂秦。”这里采用不相容的选言判断:“非兵不利、战不胜”,目的在于要把“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突显出来。然后,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说明赂秦之害:一是从赂秦者来说,“赂秦而力亏”,这是破灭之道;另一是从不赂秦者来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结果“不赂者以赂者丧”。全文就是围绕这两个方面来组织材料、进行论证的。 首先,作者从敌我双方的利弊来分析论证“赂秦而力亏”。从秦国方面来看,它扩大领土、增强力量的渠道,不是靠战争而是靠受赂,从受赂中所获得的好处超过战胜而得的百倍;从赂方来看,他们想通过割地赂秦的方法来苟安,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到力量消耗殆尽,再想抗秦,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结果只有束手待毙,所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在分析赂者破亡之因后,作者再分析不赂者为什么也会破灭的原因。因为从史实来看,当时割地赂秦的只有韩、魏等少数国家,要想使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论点得以成立,这个问题是回避不掉的。作者是个善于论事的文章大家,为了除去人们心中的疑问,他对当时未割地赂秦的齐、燕、赵三国逐一分析、论证,毫无吞吐含糊之态、避重就轻之意。他把不赂秦的国家分为三类: 一是齐国,它虽不赂秦却附秦,“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这样自挖墙角的结果,是唇亡齿寒,“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于是“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在手法上,他采取设疑的方法:“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这就把人们对此的疑问毫不回避地点出来,然后通过条分缕析得出使人信服的结论,以设疑起而释疑终,正显出这位文章大家手笔的不凡。 二是燕国,作者首先赞扬它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指出该国虽小却后亡,这正是用兵之效。这是对他赂秦却以武力抗秦的肯定!但它后来却采取行刺这种企图侥幸取胜的方式,放弃了武备、用兵这个坚实的国策,就必然导致祸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