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皇帝的新装教案和学案

皇帝的新装教案和学案

皇帝的新装教案和学案
皇帝的新装教案和学案

语文教案:《皇帝的新装》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文学常识;

2、理清故事情节,复述童话故事;

3、掌握本文的写作手法,总结童话的写作特点;

4、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学习重点:

1、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人物性格特点;

2、能归纳课文思想内容,培养学生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学习难点:

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学习方法:

以听、说、读、书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精导提升的学习方式,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感悟文章的主题。

学习过程:

一、指导预习(自主学习)

1、走近作者:

2、了解背景:

3、文体知识:

4、认真朗读课文,注间、释词

炫.耀()滑稽.()陛.下()

头衔.()骇.人听闻()勋.章()

称.职()钦.差大臣()随声附和.()

不惜:炫耀:

称职:愚蠢:

不可救药: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二、再续课文,合作探究,整体感知:

(一)思考下列问题:

1、皇帝有何嗜好?

2、两个骗子怎样设圈套?

3、面对新装,老大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如何对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4、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5、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如何说的?

6、最后谁说出真话?

7、最后结果如何?

(二)把握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开头有引子,结尾有尾声。请围绕“新装”这一个线索梳理文章思路,并用小标题形式加以概括。

引子:皇帝()新装第1段

开编:骗子()新装第2—4段

发展:大臣、皇帝()新装第5-22段

高潮:皇帝()新装第23—32段

结局:小孩()新装第33—36段

(三)全文的情节其实就是围绕一个“骗”字展开,在这场骗局中,都涉及到了哪些主要人物,各色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

三、重点探究

(一)分析故事的主要人物——皇帝

1、课题是《皇帝的新装》,这件新装有何特点?这样的衣服你认为会不会存在?既然大家一读就知道新装是假的,为什么两个骗子还有那么大的胆子去骗皇帝?

2、皇帝一心想穿上这件新衣,为何没有一开始就亲自看布料?当他

亲自去了,面对空织机时有何心理活动?

3、当他觉得老百姓的话似乎是真的时,为什么还要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4、请仍然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加一个副标题:一个的皇帝,概括皇帝的特点。

5、皇帝穿新装的过程是文章的高潮部分也是最引人发笑的部分,在这一部分作者又是怎样刻画他的形象的?找出相关语句。

(二)分析、归纳课文的主题思想

1、两个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却骗了很多人,其中第一个上当受骗的人是老大臣。请大家想想,皇帝派老大臣第一个去看布料,是根据老大臣的什么特点?

2、“理智”的意思是什么?

3、老大臣诚实吗?他说假话没有?

4、老大臣明明什么也没看见,也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回去却说了假话,他是理智的吗?那么是什么使他丧失了理智,或者说他怕什么?

5、再看第二个被派去的官员,面对同样的、世俗的压力,且有了前一个大臣的“传证”?他的选择会是什么?

6、再看皇帝呢?作为一国之君,他又为什么上当受骗呢?

7、但最后还是有人说真话?是谁?

8、在这个并不高明的骗术前,说出真话难不难?不难,一个孩子就能说出。那为什么那些成人,身居要职的人反而不能呢?作者想批判什么,呼唤什么呢?

四、反思与收获

1、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

2、试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有关说真话的问题。

五、提升能力,插上想像的翅膀,运用本课学到的写作方法,为《皇帝的新装》续写结尾。

《皇帝的新装》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2、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3、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4、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2、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3、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检查预习情况;

2、学习复述课文;

3、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皇帝的新装你们见过吗?生答:没有。那么,今天就来看看《皇帝的新装》的吧。(示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把预习中遇到的生字写在黑板,学生解答。

滑稽.(jī)陛.下(bì)头衔.(xián)炫.耀(xuàn)

勋.章(xūn)称.职(chan)骇.人听闻(hài)钦.差大臣(qīn)

随声附和.(ha)

2、词语

不惜:本文指不觉得可惜,舍得

炫耀:本文指夸耀

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称适合

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换救,救药:用药救活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吓。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附和:跟着别人说。

3、了解作者作品多少,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160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作品中,作者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家。

本文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写了《皇帝的新装》来嘲弄皇帝的愚蠢可笑,贵族阶级的阿谀逢迎和虚伪透顶。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4、学生掌握了什么是童话吗?学生回答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幼想和夸张来塑形象,反是非曲直生活,对儿童进行了思想教育,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往往乐用拟人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自然界以及家办、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三、合作探究(学生质疑,学生回答,老师点拨)

1、童话故事情节是怎样的?

生答: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大臣皇帝看新装,皇帝穿新装,皇帝展新装,小孩揭穿新装。

2、课文是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

生答:从治装费用,心思举趣,换衣次数等三个方面具体地夸张皇帝只图穿得漂亮。

3、写皇帝爱新装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后生答:写皇帝爱穿着的癖好,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埋下伏笔。

4、请找出第一段中关键词语,准备复述。

讨论并归纳:“为了”、“不惜”、“既不”、“也不”、“除非”、“炫耀”、“每一天每一点钟”、“都”、“总”等词。

5、请二、三位同学复述课文,其他同学评价?

6、提问: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的布,这就投了皇帝受穿着的癖好。骗子还说,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是最合皇帝心意的。因为皇帝不仅喜欢穿得漂亮,不问国家大事,而且对他的臣下也极不信任的。所以,这新装一举两得的功能,很快骗取了皇帝的信任。

7、提问:皇帝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去看织布,老大臣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所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他什么东西也没看见。诚实的老大臣不敢说真话是为保住自己的官位。课文语句:“难道我是愚蠢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8、提问:皇帝又派了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织布,他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也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所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9、提问:皇帝在随员的陪同下亲自看织布,他看到了什么?皇帝为什么也不敢讲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问题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皇帝他“什么也没看见”。皇帝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课文语句:“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10、提问:皇帝亲自来看织布,那两位诚实的官员为什么要抢先介绍?

讨论并归纳:怕皇帝责怪他们欺骗皇上,以先入为主的方法,极口称赞骗子织的衣料之美,使皇帝相信他们的汇报是真的,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11、提问:跟着皇帝来的全体随从怎么评价骗子织的衣料?他们提出了什么建议?

讨论并归纳:他们说“哎呀!真是美极了!”“这布是华丽!精致!无双的!”他们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的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12、根据板书,复述“做,看新装”部分,其他同学评价。

四、精导总结

复述课文有三种形式:一是简要复述,抓住课文主要情节进行复述;二是详细复述,除根据课文主要情节外,还有记住一些关键词语,使复述尽量接近课文;三是创造性复述,大体据课文情节,可用自己的语言,增添生动的细节复述;课文“爱新装”比较简单,可用详细复述。“看、做新装”比较长,可用简单复述。

五、提升练习,课后第一、二、三1、2、3题

六、板书

治装费用:为了、不惜、所有

爱新装心思兴趣:既不……也不……也不……除非、炫耀

换衣次数:每一天每一点钟、都、总是

做新装派大臣、亲自看织布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2、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情况

请一同学把昨天的发挥想像的文章给大家念一念,其他同学评价。

二、合作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点拨)

1、提问:两个骗子为什么要装模作样赶夜工?

2、提问:课文怎样写两个骗子献上新衣的?

明确:用动作描写,“各举起一只手”;用语言描写,用比喻夸新衣的优点。

3、提问:皇帝穿衣时,明明什么也没有穿,为什么要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扭腰肢,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

明确:皇帝穿衣时的丑态,来表现皇上自欺欺人。

4、提问:大家为什么都称赞新衣?

明确:写出他们阿谀奉承、自欺欺人。

5、请几个学生复述“穿新装”一段。其他同学评价。

6、提问:皇帝穿着“新装”开始游行,老百姓为什么不敢说真话?

明确:怕招来杀身之祸或怕别人知道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7、提问:“小孩子为什么敢于说真话”。

明确:小孩子天真烂漫,无私无畏。

8、提问: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为什么有点发抖?又为什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明确: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意识到自己受骗出丑,感到恐慌。但为掩饰自己的恐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9、请几个学生复述“展新装”一段,其他同学评价。

三、精导指点(师生双边活动,教师为主导)

(一)提问: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课文找出语句来分析。

讨论并明确:

1、昏庸无能,骄奢淫逸。从第1段中可看出。

2、愚蠢透顶。从被两个骗子投其所好,上当受骗可看出。

3、自欺欺人。皇帝明明没有看到衣料,但怕别人说他不够资格当皇帝,便极品称赞骗子织的衣料,并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授予他们勋章。穿新装的时候,明明什么也没穿,还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4、虚伪昏庸。在参加游行大典时,他听到老百姓说了真和衣而卧,十分恐慌,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来掩饰自己。

(二)提问:那些大臣们又是什么样的人,从课文找出语句来分析。

讨论并明确:

大臣们都是些虚伪狡诈、自欺欺人的人。他们明明看不见衣料,却极大地称赞布料的美,并抢着向皇帝介绍衣料如何美,称赞皇帝的新装多么合身,多么好看,多么贵重。

(三)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子说出真相的,这说明了什么?

讨论明确:在这样一个谎言遍布、欺骗成风的社会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说出了谁也不敢说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

(四)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讨论后归纳: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鞭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五)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幼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课文中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也有吗?

四、小结

本文以“新装”为线索,描写一个愚蠢的皇帝上了骗子的当,赤身裸体参加游行的故事,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

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的鞭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要保持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五、提升练习

课内语段阅读:

当布料还在织布机上的时候……,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1、文中两处“可是”,前者用来表示,后者用来表示。

2、“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运用了修辞方法。两个“难道”表现了皇帝

的心理。

3、皇帝其实什么也没有看见,但他却说:“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二分的满意”。这揭示了皇帝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

4、皇帝给两个骗子赐封头衔,授予勋章的目的是什么?

答:

5、大臣们说假话最主要的原因是

6、“每个人都先后随声附和着。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中的“每个人”具体指的是哪些人?“随声附和”、“快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六、板书

引子:皇帝爱新装——不断更衣

开端:骗子在织布——骗子行骗故事情节

发展:群臣聚看布——大臣助骗

高潮:皇帝展新装——百姓传骗

结局:小孩揭新装——小孩揭骗七、教学反思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c15218555.html,/fanwen/jiaoan/揭露丑恶赞美纯真

皇帝的新装教案

《皇帝的新装》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并积累重点生字词。 2、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话的有关知识。 3、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能理清文章的结构。 4、分析人物形象以及理解童话的夸张和想象的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文章艺术特色,感悟文章主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以及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无私无畏的品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2、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以及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无私无畏的品格。 【难点】: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方法:讲故事法、设疑导学法、点拨法 四、课型:新授课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积累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第2课时:分析人物形象,探究文章主题,理解想象与夸张的手法。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积累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一天他戴着一顶破 帽子在街上走,迎面来了个富翁,嘲笑 着说:“吆,你脑袋上面那破玩意儿是啥,那也能算是帽子吗?”这个人并不因此难过、自卑,而是理直气壮地说:“吆,你帽子下面那破玩意儿是啥,那 认真听故事,积极举手 回答老师的提问。(叫2-3名 同学回答) 以故事导入,同 时设置问题让学生 参与其中,丰富课外 知识,激发学生兴 趣,了解写作背景,

也能算是脑袋?”同学们你们说这个回 答聪不聪明?那这个充满智慧的人到底 是谁呢?有没有人知道? 没错,正是安徒生!在18世纪末19 世纪初,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 中,封建统治者却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现实,如此睿智的安徒生怎 么可能沉默呢?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 他一篇著名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板书课题: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帮助下文学习。 二、走进作者,了解童话 (多媒体出示) 安徒生画像及名字 教师对学生回答稍作补充,教学生用"五字法"记忆,"名、时、地、评、作"。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 简要介绍安徒生的资料及文 体知识。 培养学生的动 手动脑搜集整理能 力,扩大知识面。 优化学生的学 习方法,让学习更有 效率。 三、快速默读,检查预习 多媒体展现生字词: 一、给生字词注音: 炫耀(xuàn) 称职(chèn) 滑稽(jī) 赏赐(cì) 爵(jué)士 勋(xūn)章随声附和(hè) 骇人听闻(hài) 御聘(pìn) 二、词语释义: 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文中是荒唐的意思。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老师讲授并强调重点字词的书写) 边读课文边整理课前预 习的成果 学生代表上台为生字词 注音和释义,其他同学在课 本上或者练习本上注音。 齐读生字词两遍 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掌握生字词打牢基 础。 巩固字词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完美版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陈丽萍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2.体会精妙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3.发挥丰富想像,深入理解主题。教学重点:体会语言,把握形象。教学难点:训练想像,深化主题。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预习] 1.圈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并能借助工具书或其他途径解决。 2.试着给这篇童话加个副标题“一个的皇帝”,可填词、短语等,并能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将来结识一位大师。他用他的童话唤醒人们对于童年的美好回忆;他也用他的童话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生活。他,就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同学们读过他的作品吗?(《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等)还记得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吗?(孤独、可怜、悲惨)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他另外一篇很有特色,相信也会受大家欢迎的作品《皇帝的新装》。看看在这篇童话里,作者又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二、教授:(一)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初步梳理文章思路。如果有必要,解决学生还存有疑问的字词。 2.现在,黑板上有五幅图画(依据课文内容,事先请学生画好。)可以说是对课文内容的再现。哪位同学上来,试着在最短的时间里理出它们的先后顺序? 3.根据课文和画面所展示的内容,我们不妨再给每幅图画配个简洁的小标题。(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试新装→展新装)(二)体会语言,把握形象,理解主题。 1.通过你对文章的解读,试着给这篇童话加个副标题“一个的皇帝”,可填词、短语等,并能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教师提示答题的有关注意点并要求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相应的文字。)例如:我认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昏庸愚蠢的皇帝。我是从第(1)小节“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一句中看出的。该句中“既不……也不……除非……”,写出他穿新衣胜过关心军队和其他活动,足见其昏庸愚蠢;而“炫耀”一词更是突出了他的爱慕虚荣。我认为他是一个狡猾而又愚蠢的皇帝。我是从第(3)小节“‘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称职;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一句中看出的。皇帝企图利用这样一件法宝,来帮助自己检验他的臣民是否称职和愚蠢,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其狡猾之心可见一斑。同时,自己的弱点被骗子利用却蒙在鼓里,还心甘情愿受骗,也足见其愚蠢之极。我认为他是一个虚伪怯弱的皇帝。我是从第(36)小节“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一句中看出的。“似乎”、“必须”两个词揭示了皇帝内心复杂而又微妙的心里变化过程。因为如果此时让“戏”收场,就意味着让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资格做皇帝;而继续“演”下去,则可以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对于皇帝这一人物,同学们各抒己见,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综合同学们的种种说法,咱们对这一人物作简单小结(愚蠢、昏庸、狡诈、虚伪)。 2.作者为我们生动而又立体地塑造了皇帝这一形象,那么,借助这一形象,作者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结合文章背景:这篇童话写于1873年,此时,丹麦已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的剖析了当时社会的病状。所以,本文意在通过一个昏庸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揭露和讽刺封建统治阶级愚蠢、昏庸、虚伪、腐朽的本质。)(三)发挥想像,拓展深化。这一场闹剧,在皇帝赤身

(名师整理)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内涵。

一、补充新知 [设计意图] 学生在阅读课文前了解童话的作者、创作的背景,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主旨思想。 【生快速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增加对作者和童话文体的认识。】 1.安徒生 安徒生(1805—1875),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160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安徒生童话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他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仍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

2.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等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3.创作背景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战争时期,丹麦由中立国倒向拿破仑一方,成为战争国,后来,拿破仑兵败后,丹麦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受到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 二、预习交流 [设计意图] 通过检查预习情况,交流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对文本建立起初步感知印象。 【课件展示,生独立完成,组内互阅,反馈矫正。】 1.注音。 炫.耀( ) 称.职( ) 滑稽.( ) 赏赐.( ) 爵.士( ) 御聘.( ) 骇.人听闻( ) 随声附和.( ) 勋.章( ) 〔明确〕xuàn chèn jīcìjuépìn hài hèxūn

皇帝的新装一课三上导学案

一课三上导学案 导学目标 1、学习目标: (1)、掌握童话以及安徒生的文学常识;识记并理解文中字词的字音和字义。 (2)、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文章的奇特构思,感悟文章主题。 (3)、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揣摩人物性格。 2、学习重难点: (1)、揣摩人物心性格特点,深入领会课文蕴含的丰富意义。 (2)、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3、学习主问题: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脉络。 (2)、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 导学步骤 一、自学检测 (一)问题导学 1、作者简介 2、掌握重点字词及词语含义 (二)自学解问 1.安徒生,全名是汉斯.克里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国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一个贫困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等。 2、重点字词注音: 滑稽(jī)陛下(bì)头衔(xián )骇人听闻(hài)钦差(qīn )更衣(gēng )赐(cì)御聘(yù pìn )随声附和( hè)和好(hé)自称(chēng )相称( chèn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一味盲从。 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二、合作探究 (一)问题导学 1、了解什么是童话? 2、自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概括课文内容。 (二)合作解问 1、童话是儿童问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2、本篇童话,使用夸张的手法,充分发挥奇特的想象的作用,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

皇帝的新装教案和学案

语文教案:《皇帝的新装》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文学常识; 2、理清故事情节,复述童话故事; 3、掌握本文的写作手法,总结童话的写作特点; 4、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学习重点: 1、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人物性格特点; 2、能归纳课文思想内容,培养学生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学习难点: 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学习方法: 以听、说、读、书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精导提升的学习方式,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感悟文章的主题。 学习过程: 一、指导预习(自主学习) 1、走近作者: 2、了解背景: 3、文体知识: 4、认真朗读课文,注间、释词 炫.耀()滑稽.()陛.下() 头衔.()骇.人听闻()勋.章() 称.职()钦.差大臣()随声附和.() 不惜:炫耀: 称职:愚蠢: 不可救药: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二、再续课文,合作探究,整体感知: (一)思考下列问题: 1、皇帝有何嗜好? 2、两个骗子怎样设圈套? 3、面对新装,老大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如何对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4、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5、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如何说的? 6、最后谁说出真话? 7、最后结果如何? (二)把握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开头有引子,结尾有尾声。请围绕“新装”这一个线索梳理文章思路,并用小标题形式加以概括。 引子:皇帝()新装第1段 开编:骗子()新装第2—4段 发展:大臣、皇帝()新装第5-22段 高潮:皇帝()新装第23—32段 结局:小孩()新装第33—36段 (三)全文的情节其实就是围绕一个“骗”字展开,在这场骗局中,都涉及到了哪些主要人物,各色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 三、重点探究 (一)分析故事的主要人物——皇帝 1、课题是《皇帝的新装》,这件新装有何特点?这样的衣服你认为会不会存在?既然大家一读就知道新装是假的,为什么两个骗子还有那么大的胆子去骗皇帝? 2、皇帝一心想穿上这件新衣,为何没有一开始就亲自看布料?当他

《皇帝的新装》导学案+练习答案

《皇帝的新装》 【学习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2.有感情朗读课文,品析人物性格。 3.领会童话深刻的内涵,培养敢说真话的品格。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炫.耀()滑稽.()陛.下() 骇.人听闻()随声附和.()赏赐.() 2.本文出自(国籍)的所写的《》,他还有代表作《》《》等。 【活动方案】 活动1:掌握生字词,组长组织,默写在下框中,小组内交流并订正。 活动2:自由朗读课文后,小组合作,为文章编写情节发展的回目。 (《红楼梦》回目示例: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1) (2) (3) (4) 活动3: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语调。朗读时读出人物的语气,体会人物的心理,口吻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征。同时用合适的词语概括人物性格,找出相关的语句证明观点。依次进行。 ()的皇帝 ()的骗子

()的官员 ()的百姓 ()的孩子 活动4: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可能还要付出代价。作者为何设计让孩子揭露真相?又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活动5:给本文写一续篇,大胆想象,合理夸张,且能自圆其说。要求:a.大胆想像,勇于创新。 b.书写规范、工整。 c.字数200字左右。 个性调整 课堂随笔 【反馈练习】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yù ( )pìn () cì给()头xián() xūn ()章愚chǔn ()滑jī() 2.文学常识。 (1)《皇帝的新装》的体裁是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人,著名的__________作家。 (2)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3.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 B.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 ....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C.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出心 ...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皇帝的新装》优秀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练习册“课前导航”,能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记住安 徒生的重要作品,并记住童话的特点。 2、通过查找工具书,会读写“炫耀、滑稽”等词语。 3、通过熟读文章,能把握文章情节,复述文章内容。 4、通过找关键句,能分析其作用并探明人物说真话、假话的原因。 5、通过分角色朗读,能分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能力。 6、通过续写童话,能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评价任务】 1、活动一让学生了解作家、作品及童话特点。 2、活动二让学生会读写“炫耀、滑稽”等词语。 3、活动三让学生能梳理故事情节,复述故事内容。 4、活动四让学生能把握关键句的作用。 5、活动五使学生能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6、活动六能使学生激发想像力。 【内容与实施】 一、查预习,导新课 活动一:【课前热身】阅读练习册“课前导航”,识记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作家、作品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

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2、写作背景 18世纪末代19世纪初,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shē)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的民间故事改编,创作了本文,揭露了贵族阶层的阿(ē)谀(yú)奉承和虚伪透顶,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的社会的病状。 3、童话的特点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和象征来塑造形象,反应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 活动二、查工具书,解决下列字词的拼音、写法。 1、炫.耀( xuàn) 2、滑稽.( jī ) 3、陛.下( bì ) 4、头衔.( xián ) 5、称.职( chèn ) 6、自称.( chēng ) 7、御聘 ..( yùpìn ) 8、赏赐.( cì) 二、理情节,知内容。 活动三、梳理故事情节(用一个字概括),复述故事内容。 引子:皇帝(爱)新装。 开端:骗子(做)新装。 发展:君臣(看)新装。 高潮:皇帝(穿)新装。 结局:孩子(揭)新装。 三、抓关键,探原因

皇帝的新装 教学设计(公开课)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初一语文陆曼学情分析:大多数学生听说过皇帝的新装这么一则童话故事,所以,对本文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对文章的故事情节有一定的了解。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但对童话的讽刺意义学生是明于心而不明于口。学生初次接触童话,有很必要了解童话的有关知识,同时给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规律性等方法方面的启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 2.理清故事情节 3.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 能力目标:1.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2.掌握人物的多种描写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深刻把握作品的思想意义,联系生活,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 1.理清故事情节,抓住人物性格特征 2.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3.体会作品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文章的深刻内涵。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大家小时候都爱听故事吧,你们都听什么故事呢?你们知道这些故事属于什么文学体裁吗?(童话)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篇童话。(板书课题)同学们都经常看电视,电视里的皇帝如果上街游行会穿什么衣服?肯定是黄袍,怎么漂亮怎么穿,怎么威风怎么穿,大家见过光着屁股游行的皇帝吗?今天

的故事里就有这样一位皇帝,我们一起看看怎么回事吧! 二.基础知识 了解童话的文学常识。童话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主要面向儿童,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等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出生于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他的160余篇童话被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等。 复习字词赐乖聘炫耀就愚蠢滑稽陛下头衔爵士勋章袍子不可就要交骇人听闻随声附和 三.整体感知 1.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要求:故事内容尽可能详细,语言流畅、生动。) 2.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个故事,你会选择哪个字?(骗)(板书) 3.以“骗”为关键词,理清故事脉络: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四.课文精读 分析人物:这些人物形象分别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了塑造人物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在文中找到依据。 骗子:狡猾,贪婪(语言、动作描写) (注:“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件衣服,”堵住了皇帝、大臣和百姓的嘴。) 大臣:虚伪(语言、心理、动作描写) (注:几次大臣出现分别有什么表现?说明所有大臣都是愚蠢不诚实不称职的。) 皇帝:虚伪、昏庸(语言、心理、动作、神态描写) (注:为何结尾皇帝仍继续游行?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的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住,用“更骄傲的神奇”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这恰恰暴露了他的虚伪和外强中干。明知错误还坚持不改,这是最最

2018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21皇帝的新装 学案

21皇帝的新装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课文,掌握字词。 2、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话的有关知识。 3、整体感知课文情节脉络。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二、明确目标 三、预习检测 1、童话知识了解: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2、作家作品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像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3、给加点字注音: 头衔. ( ) 陛.( )下御.( )聘.( ) 赏赐. ( ) 炫.( )耀钦.( )差大臣勋.章 ( ) 爵.士 ( ) 骇.( )人听闻滑稽. ( ) 随声附.( )和.( ) 4.给下列词语释义: 骇人听闻:随声附和:不可救药: 四、自主学习: 1、皇帝爱新装爱到了什么程度?文章用哪些副词表示出了这种程度? 2、生活中真能达到这种程度吗?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3、皇帝是一国之主,却不理朝政,不关心国家大事,沉溺于“新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五、合作探究 1、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 (因为皇帝喜欢穿新衣,这正投其所好。) 2、他们为什么又说做出的衣服有一种奇怪的特性? ①大多数人都不愿承认自己的愚蠢。 ②愚蠢的皇帝肯定愿意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分辨是非,以巩固统治。 3、衣服有什么奇怪的特性?请在课文上划出原句。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的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4、分析文章结构,大致梳理情节脉落。 皇帝的新装 情节皇帝 引子皇帝酷爱新装 开端骗子做新装 发展君臣看新装 高潮游行穿新装 结局揭穿假新装 六、当堂检测 1、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和 对儿童进行教育。《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作者是 (国家)作家 (姓名),他的童话作品还有、、等。 2、下列句子不是心理描写的一项是( ) A.“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 B.“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 C.“我什么也没有看见!” D.“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3 的一句是( ) A.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B.他们装作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 C.

《皇帝的新装》学案

同煤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案(57--59) 第26课《皇帝的新装》(第1---3课时) 主备:李新权审核:班级: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理解童话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反映社会现实、表现文章主旨的写作特点。 2、分析、揣摩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认识语言、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3、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培养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4、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文学成就等,认识安徒生的人格美,领会其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健全的人格。 【相关链接】 1.了解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2.走近作者: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1835年开始写童话,“我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成年人.当我在为孩子们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住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共创作168篇,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安徒生是丹麦的,也是属于世界的。人们认识丹麦这个僻处世界最北端的国家,往往是由于安徒生的影响。他的童话在近150年里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丹麦出了一个安徒生,赢得了世界的不只限于少年儿童的广大读者.。 3.创作背景: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当时,丹麦成为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更()衣称()职随声附和()的()确赏赐() 陛()下滑稽()骇()人听闻爵()士御聘() 2、你能解释下列词语吗 呈报: 滑稽: 骇人听闻: 不可救药: 3、本文选自,体裁是一篇,作者是(国家)著名童话作家。他一生创作了、、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共8页第1页

《皇帝的新装》课文说明_教案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课文说明 本文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童话作品,写于1837年,是他最著名的童话之一。 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课文具体描述的是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深刻发掘的则是看得见的皇帝及大臣们的丑恶灵魂。 一、故事的主要情节 骗子行骗,赋予所谓的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新衣服”一个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种奇怪的特性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主线,作者展开情节、安排材料、刻画人物都是围绕这个主线进行的。童话就围绕它巧妙地展开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离奇而生动的故事情节。 童话首先交代皇帝喜欢穿新装的怪癖,这是整个故事的引子。接着写骗子投皇帝所好,轻而易举地骗过了皇帝,开始“做”新装。这是故事的开端。顺着做新装,写皇帝派人去看新装。大臣和随员虽然都没有看到所谓的新装,但为了不让别人说他们不称职或愚蠢,却不住口地夸赞所谓的布料美极了,揭露了他们的虚伪和自欺欺人的本质。这是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写皇帝穿上新装参加游行大典。文章细腻地描绘了从皇帝到大臣参加游行大典前后的丑恶的表演,最终使皇帝在光天化日之下当场出丑。这是

全文故事情节的高潮和结局。 童话以骗开始,以骗结束。作者围绕“新装”这个中心,极力写出了皇帝、大臣、随员、骗子相互欺骗的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径,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 二、夸张和想象的运用 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历史上那种只顾穷奢极欲、不理朝政的昏君是屡见不鲜的,童话家安徒生根据这样的现实加以想象和夸张,塑造了这样一个典型形象。本文从人物性格的刻画到整个情节的安排,从开头到结尾,全面而成功地运用了夸张和想象。比如开头一段,写皇帝酷爱穿着打扮,竟然到了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的地步;几乎每时每刻都消磨在更衣室里,为了穿得漂亮不惜花掉所有的钱;他甚至从不关心他的军队,只关心自己的新衣服。用这样夸张的笔调开头,不仅一开始就让读者对这个不称职的皇帝的骄奢淫逸和爱好虚荣有所认识,而且顺理成章,成功地推出了整个骗局。 实际上,这极度的夸张是借助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完成的。比如写两个骗子所设下的骗局,想象就非常奇特。骗子就怕戳穿他们的骗局,而这两个骗子对皇帝的心思和臣民的心理都琢磨透了,他俩的骗局非常露骨,而且非常毒辣。他们不是搞伪劣产品,而是根本就没有织布,根本就没有衣服。他们有一种“钳口术”,谁要说一句真话,说看不见衣服,就借用专制的皇权,说你“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于是,大臣随员为了保护自己开始说假话,皇帝为了自己的“尊严”也要说假话,高贵的骑士们、街上和窗口里的老百姓、成百上千的人都在异口同声、自欺欺人地

皇帝的新装教案板书

皇帝的新装教案板书 《皇帝的新装》自“五四”时期开始被译介到中国,后经叶君健先生直接从丹麦文译成中文,其译本得到广泛的接受,这部作品被认为是表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天性和反映安徒生对孩子的热爱的杰作。下面是皇帝的新装教案板书,欢迎阅读。 皇帝的新装教案板书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作者及其写作思路 2.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对文学的“真实性”有感性认识。 3.通过人物的心理和语言体会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 教学重点、难点 关于“真实”的理解及对于童话寓意的理解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虽是首次见面,但我想大家肯定都是文学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如果一次机遇,使你成为一国之君,那么,你会怎样实现你的雄才大略?……不过在很多年以前,有一个皇帝却不如此。大家一定想了解吧?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笔下的皇帝。 板书:《皇帝的新装》

二学习课文 本文是一篇童话,它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学生浏览课文,看一看,作家是如何安排故事情节来展示它们的丑行。【投影】 ※在括号内分别补充一个字,使故事情节合理完整。 【】新装—【】新装—【】新装—【】新装 (一)整个故事情节中,以骗开始,以骗结束,在不存在的“新装”面前,哪些人不敢说真话? 讨论;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浏览课文,思考讨论,然后回答)【投影】 ※贯穿故事始终的主线: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细读他们的语言和心理,思考讨论:他们不敢说真话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皇帝:维护他独断专行的统治 大臣、诚实的官员、骑士们:保住他们的地位、职务 老百姓:怕别人说自己太愚蠢,怕招来杀身之祸 (二)故事最后为什么要让一个小孩来揭开黄的新装的奥秘,来戳穿游行大典的骗局?(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回答) 教师提示:因为孩子总是无所顾忌、直言不讳。既天真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理清故事线索,把握情节发展脉络;引导学生学会和文本对话,深入解读课文,认识文章的思想意义及现实意义。 能力目标:合作探究荒唐骗局产生的全过程,训练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引导学生吸取敢于说真话的精神养料;鼓励学生鞭挞假丑恶,追求真善美。 教学重点: 把握情节发展线索;认识文章的深层意味及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如何将熟悉的童话作“陌生化”处理,以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问题讨论法。 教学准备: 预习提要(附后)、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就像一个大舞台,拉开舞台的帷幕,观看台上的表演,也许我们会拍案叫绝,赞叹不已;也许我们会捧腹大笑,一笑而过;也许表演早已结束,而带给我们的却是不尽的思考…… 今天,让我一起来学习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创作的童话《皇帝的新装》,看看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对这篇童话的思 考有几分、思考有多深。 【设置意图】安徒生说过:“我要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没有忘记成年人。当我在为孩子们写 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住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我相信无论老头子、中年人、小孩子都喜欢读我的 童话。小孩子们可以看那里面的事实,大人还可领略那里面 所含的深意。”可见安徒生童话的创作意图并不是仅仅写给 小孩子看,也要让成人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启发。当我从一个 成年人的角度并用一种“陌生化”的眼光重读《皇帝的新装》时,发现对文章的阅读体验不仅仅是我的老师告诉我的和以 前的我告诉学生的那样,它应该有更多的“意味”。通过导 入语,我想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作“深入一层的思考”,绝不一笑了之。 二、梳理 这篇课文写了哪些人物?以什么为线索? 1、老师就有关“线索”方面的知识作提示。

皇帝的新装教案

皇帝的新装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涵的思想内容。2.做阅读提要,用连贯的语句复述故事情节,理清写作思路。 3.通过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做一个纯正无邪的人,提升价值观。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能力。教学重点: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任务形象,探究童话深刻的寓意。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诗意的童话装点着我们幸福的记忆,欣赏下面几幅优美的图 画,看看熟悉吗?(出示幻灯)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现在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一起分享《皇帝的新装》给我们带来的艺术感受。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作者简介: (一)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二)介绍“童话” 体裁介绍: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 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 的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 四、检查预习:

五、整体感知 (一)速读课文,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新装 2.梳理文章脉络 引子:皇帝爱新装 开端:骗子织新装 发展:君臣看新装 高潮:皇帝穿新装 结局:小孩揭新装 3.皇帝的“新装”有什么特异的功能? (任何愚蠢的或不称职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是骗子的钳口术,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 (二)整体感知 1.复述课文(采取接龙复述的形式) 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哪些人物?(抢答) 课文情节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活动的?(出示幻灯) 六、精细研读 一篇优秀的童话故事,不仅要有完整巧妙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还要大 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以及传神,生辉的语言。 1.品味精彩片段 (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的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 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什么?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极尽夸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教案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教案 导读:本文《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教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教案 原创:袁亚静 一、教材分析 《皇帝的新装》是19 世纪丹麦的童话大师安徒生于1837 年创作的童话作品,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手法,写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讲述了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皇帝及大臣们自欺欺人的丑行,讽刺了他们的愚蠢无知、虚伪腐败,也寄托了作者对于改变现实、戳穿虚伪的理想以及人民大众、对于未来的信心。 二、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听说过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所以对本文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孩子们容易理清故事情节,但是对童话的文体特点认识不深刻,对人物形象也仅停留在较浅层次,需要老师的深入引导。 三、教学目标 1. 积累“读读写写”的词语。 2. 调动学生的体验,深入分析人物形象。 3. 领悟童话的想象与夸张的创作手法。

4. 理解本篇童话的讽刺意蕴和现实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①深入分析人物形象。 ②领悟童话的想象与夸张的创作手法。 2. 难点:深入理解本篇童话的讽刺意蕴和现实意义。 五、教学程序: (一)开门见山先听写 1. 听写汉字并且注音。炫耀、称职、愚蠢、妥当、滑稽、狡猾、不可救药、骇人听闻、随声附和、荒诞离奇 (两同学板书听写,然后纠正错误。因为是初一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字词积累。) 2. 小组交流预习学案4 题,教师了解情况后班级交流。我再教同学们一种梳理情节的方法:题目换字法请同学们大声喊出我们今天要学的文章题目——皇帝的新装。我把题目中的“的”字换成“爱”字,这是第一段的内容。同学们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皇帝看新装、皇帝穿新装、皇帝展新装。 在皇帝爱新装和看新装的情节之间还有——大臣看新装,还有——官员看新装, 还有——骗子做新装。皇帝展新装后还有一个情节——小孩揭真相。 内容紧密相连的合并,就可以理清情节了。 这篇童话以根本不存在的“新装”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21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8世纪末19世纪初,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shē)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的民间故事改编,创作了童话《皇帝的新装》,揭露了贵族阶层的阿(ē)谀(yú)奉承和虚伪透顶,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的社会病状。 《皇帝的新装》巧于用“骗”,用“骗”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丰满人物形象,组织童话结构。故事本身不乏幽默、荒诞可笑的情节元素,本课要引导学生笑有所得,笑有所悟,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抓住故事线索,锻炼复述课文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2.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3.抓住故事线索,锻炼复述课文的能力。 4.合理想象,续写结尾。 三、重难点: 1.抓住线索,复述课文。 2.认识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的本质。 四、教学方法:朗读讲授,合作探究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网页《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入。 二、文学常识 (课件展示) 安徒生(1805—1875)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家。1805年4月2 日出生在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160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本文的体裁是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自然界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安徒生的作品读过几篇呢?(学生自由回答)(营造安徒生童话教学情境) 三、字词积累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滑稽(jī) 陛下(bì)头衔(xián) 钦差大臣(qīn)随声附和(hè)炫耀(xuàn) 称职(chèn)骇人听闻(hài)勋章(xūn) 2.解释下面的词语: (l)不惜:本课指不觉得可惜,舍得。 (2)炫耀:本课指夸耀。 (3)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称:适合。

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话的有关知识,学习通过人物描写、运用恰当的修辞、合理的想象揭示作品主题。 2、训练想象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 3、通过人物的心理和语言体会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注入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的精神养料。 学习重点: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及恰当的修辞、合理的想象突出作品主题。 学习难点:训练想象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课文,掌握字词。 2、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话的有关知识。 3、整体感知课文情节脉络。 学习重点: 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话的有关知识。 2、整体感知课文情节脉络。 学习难点:整体感知课文情节脉络。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根钓鱼杆,同学们钓过鱼吗?能告诉老师钓鱼有 哪些技巧吗?今天我们将一同跟随丹麦童话大师去钓一条很大很大的鱼。在 《皇帝的新装》一文中,是谁在钓鱼?他想钓哪条鱼?他用的鱼饵又是什么? 最后又是谁把丝线剪断了?请大家扛着这跟钓鱼杆,默读课文,寻找答案。 二、课前预习: 1、童话知识了解: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 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 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 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2、作家作品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 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 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夜莺》《卖 火柴的小女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 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 想像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3、给加点字注音: 炫耀( ) 称职( ) 滑稽( ) 赏赐( ) 爵( )士御聘( ) 骇人听闻( ) 随声附和( ) 勋( )章钦差 ()妥当() 三、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能用一些词语概括《皇帝的新装》一文语言留给你的深刻印象吗?有 关童话故事的主要情节如果用一个词来勾连、概括的话,你会选用哪一个词 呢? 提示:新装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以此来关照该教学设计教师采用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就是设计活动法、点拨法、探究法,学生主要采用自读质疑法和合作释疑法,合作探究法、读写结合和讨论交流法,学生在教师引领下生动活泼的完成本课的学习,老师相机引导、适时点拨,。 在该设计中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关于师生关系的主张,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活动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该设计较好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 这节课我采用的一般老师通常采用的体裁和作者的介绍,重点字形字音以及对故事情节的梳理,人物性格特征的品析,课本剧表演,从而引发对成人世界复杂内心的探究,最后通过对文章的续写,既联系现实,又进一步挖掘了《皇帝的新装》的深层意蕴。 在这节课中,我做到以下几点: 1、以语文课堂的三个维度为基点,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 2、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出发点,通过指导学生默读、个别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

3、通过思维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童话这种体裁虽然学生比较喜欢,但是前半节课学生有点拘束,所以开始上课时气氛有点沉闷。个中原因,可能是教师太看重自己的课件流程了。 这个环节,教师太重视预设,只想着一步步把学生引入自己课件中,因此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没有及时把课堂生成与课堂预设有机融合起来。其实之后我也反思,可以先让学生自由发言童话有什么特点,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之后把生字词语的那张PPT删除,就板书“称职”“随声附和”并让学生读,最后教师给答案,这样课堂气氛也就可以活跃些。 精读课文,找出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的语句,并说说它为什么是关键语句。 这个环节,教师把夸张给分出来了,其实完全可以和夸张一起讲,这节课里没有重点讲夸张。如果我再设计课,我会重新设计:让学生通过朗读,把童话作品的夸张特点放大了。教师指导抓住重音手段,引导学生在演练中进行比较,体会、再现甚至创造出作品的夸张效果。 比如:“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来品味夸张写作手法。 第一遍让学生原生态地读; 第二遍让学生把重音落在“都”、“任何”两个词语上,读出“都”、“任何”的夸张意味; 第三遍要求读出“都”的拖音和停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