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海洋与气候变化

海洋与气候变化

海洋与气候变化
海洋与气候变化

1.温室气体都有哪些?简述它们对全球增暖的作用原理。

答: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CO2),水汽(H2O),氧化亚氮(N2O),氟利昂,甲烷(CH4)等。

其作用原理主要有两种解释方式:

大气中存在的CO2,水汽等温室气体,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作用很弱,但却能够强烈的吸收地表长波辐射,同时向下放射长波逆辐射,这样大气层顶出射的长波分量减少,更多的长波被截留在大气中。而大气的吸收波段主要集中于长波,于是大气温度升高。

大气中CO2,水汽等温室气体增加后,能够使长波波段的辐射能下降,而地球气候平均态处于能量平衡状态,因此为保持面积守恒,辐射波谱曲线必然上升,根据斯特潘波尔兹曼定律,地球温度必然上升。

2.简述造成1998—2012年间“Hiatus”的几种可能原因

答:虽然观测到的CO2浓度持续上升,但1998-2012年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却并未呈明显上升趋势,这种现象谓之“Hiatus”。

可能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循环具有11年周期,目前太阳活动处于低位相期,进入地球大气的能量减少,减少量约0.2 W/m2。

B)由于自然和认为原因排放的气溶胶,产生净的冷却效应;平流层水汽减少,截留的长波减少;

C)海洋深层吸收大量热量,导致地球大气热量并未明显增加,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趋势平稳;

D)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处于负位相期,赤道中东太平洋偏冷,抵消了温室气体造成的强迫增温效应。

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海洋动物的影响 摘要:本文根据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分析海洋动物的生活环境的变化。并针对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对鲑鳟鱼类和栖息地及相关生物学影响的研究情况, 先从从栖息地环境方面阐述了气候变化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又从温度,二氧化碳浓度,降雨量及酸雨的增加,紫外线辐射增强和鱼病的传播等方面探讨气候变化对鲑鳟鱼类和生物学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气候变化鲑鳟鱼类影响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 全球变化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变化,因此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就这两个领域形成国际公约.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变化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该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问题,并成为国际政治关注的新热点和GEF等国际资助的重点领域。尽管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相互作用极其复杂,但我国学者已经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不过,中国在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刚刚起步,任务还十分艰巨。海洋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海洋动物门类达35个门,远高于陆地的11个动物门类。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对于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1.气候变化主要生态因子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洋表层温度、CO2浓度和海平面的上升、降雨量变化和海洋水文结构变化以及紫外线辐射增强等是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最为重要的生态因子 1.1温度升高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IPCC的气候变化报告指出,地球表面平均温度自1861年以来升高了0.6度.目前全球温度处于继续上升时期,预测到2100年,全球温度将比1990年升高1.4~5. .研究表明,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升高 2.0~ 3.0度,20%~30%的动植物将面临灭绝的高风险;如果温度上升 4.0以上,将导致大量生物死亡和整个地球系统紊乱.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根据预测,与2000年相比,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度,2050年将升高2.3~3.3度.其中温度升高的幅度由南向北递增,西北和东北地区温度上升明显.我国近海海洋表层温度也正在不断上升,其中20世纪80年代以后增暖明显,90年代至今最暖.根据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厦门海域1965~1990年期间水温上升了0.20;1960 ~2003年华南近海海洋表层温度年平均线性增长率为0.012~0.019.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阅览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发展中国家,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基本准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中国将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做出贡献。 应对气候变化的总目标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总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与研究水平取得新的进展,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机构和体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坚持正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遵循《气候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结合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原则;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 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对中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中国面临开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二)对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得中国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方面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 (三)对中国能源技术自主创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则这些设施的高排放特征就在会未来几十年内存在。 (四)对中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中国生态环境脆弱,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多集中在荒漠化、石漠化以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给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带来巨大的挑战。 (五)对中国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长期的挑战。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中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对中国农业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抵御气候灾害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讲话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全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把法律法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 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庄严承诺: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阅读指南] 竺可桢(1890.3.7—1974.2.7) 浙江绍兴市人,我国卓越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建国前先后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 1972年的《考古学报》第l期上,83岁的竺可桢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后转载于1973年《中国科学》16卷2期,以及1973年6月19日的《人民日报》。全文篇幅也就5000余字,却聚集了竺可桢先生毕生研究的成果,可谓其学术生涯的扛鼎力作。这项研究,博大精深,严谨缜密,为学术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扬。 论文包含有大量古代典籍与方志文献的记载,广泛地被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所引用、推崇,对历史学家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几乎只要是研究中国历史地理或中国环境史、物质文明史的文章,都会在参考文献中摆上竺可桢的这篇经典论文。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的评论是:“每读一遍,使我觉得此文功夫之深,分量之重,为多年少见的作品,理应侧身于世界名著之林。” 对这样高山仰止的学术名篇,我们自然应该潜心阅读。 文章开头就单刀直入,陈述了研究中国气候变迁的主要指标依据:“在东亚季风区域内,雨量的变动常趋极端,而温度的变化在冬春即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冬季温度主要受西伯利亚冷空气所控制,升降比较统一。因此,本文以冬季温度作为气候变动的指标。” 随后是罗列、引用我国古代典籍与方志记载的大量例证,以及考古的成果、物候观测和仪器记录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 根据材料的来源和性质,把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的时间,分为四个时期——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仪器观测时期。 最后得到的4条初步性结论:在我国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以后有一系列范围为1—2℃的上下摆动;在每一个400至800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50至100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升降范围是0.5—1℃;最冷的时期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向西传播到大西洋海岸。 结尾还参照对比了挪威的雪线高低的变化,丹麦格陵兰岛冰川研究的成果,得到大体一致的结论,证明了用古史书所载物候材料来做古气候研究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历史时期的气候存在变迁过程,今天已经是常识,气候变化更是热点话题。可是就在八九十年前,欧美的大多数正统气候学家还认为,气候在历史时代是稳定的。竺先生在青年时代就对这一说法表示怀疑,所以才以《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为始,50年里,一直潜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摘要:全球大气中CO2浓度升高、气温升高及降水量的变化等是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系统影响最为重要的几个生态因子,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农作物产量、生长发育、病虫害等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全球气候变化已对农业造成重大影响,其中不少影响是负面的或不利的。本文综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趋势,对农作物生产、种植制度、病虫害的影响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作物温度降水病虫害 引言 近百年来,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全球的气候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气候变化加剧而引起的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土壤侵蚀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臭氧层耗损,大气成分改变等等,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农业是对天气变化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因为气候始终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决定因素,到目前为止,农业还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气候变化对农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诱发的自然灾害将造成农业生产的波动、危及粮食安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早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采取适应性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气候变化是气候平均状态出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10 年或更长时间)的变动,具体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 1.气候变化的特点 (1)平均温度明显上升 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浓度明显增加,造成地球表面温度上升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引起全球的气候变化。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0.44~0.80℃。中国近100 年来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达到0.5 ~0.8度,比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略高。如果年平均温度上升1度,大于或等于10度积温的持续日数全国平均可延长15天左右,这对于农作物生产来讲具有重大影响。 (2)降水出现区域性与季节性不均衡 温度的提高会加快地表水的蒸发,导致水循环加剧,暴雨出现的概率增加,虽然降水量很大,却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各地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时空分布也会显著改变。降水既会出现区域性不均衡, 也会出现季节性不均衡,即在农作物最需要水的时候出现季节性干旱,从而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过去的概念是中国西北部缺水,今后在中国南方也可能出现季节性干旱,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3)极端气候现象增多趋强 极端气候现象指一些在特定地区和时间的罕见事件,极端气候现象的罕见程度一般相当于观察 到的概率密度函数小于10%,这些极端气候现象包括干旱、洪涝、低温暴雪、飓风、致命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和全球变暖有关,也是气候变化的表现方面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总趋势下,大气的环流特征和要素发生了改变,引发复杂的大气——海洋——陆面相互作用,大气水分循环加剧,气候变化幅度加大,不稳定因素增多,导致这些小概率、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机会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系统的影响往往大于气候平均变率所带来的影响。 (4)冰川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 在内陆地区增温造成冰川退缩导致雪线上升,在南极冰川逐步融化、冰架面临坍塌,而北极冰帽正在持续消融中,漂浮在北冰洋上的成年厚冰块不断融化,这些因素再加上海水受热膨胀将会使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沿海地区洪水泛滥及严重破坏、侵蚀海岸线、海水入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周曙东周文魁朱红根王传星王艳 摘要: 阐述气候变化的特点, 分析农作物对温度、降水变化的敏感性, 昆虫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探讨了农业生产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干旱及洪涝灾害的脆弱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选择包括选育抗逆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 增强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种植技术; 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与响应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适应性政策措施: 调整耕作制度, 提高指数; 完善江河湖泊防洪工程和防洪减灾体系; 加强土地合理利用; 发展设施农业, 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制订减灾应急预案; 积极推广农业保险。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敏感性; 脆弱性 一、引言 气候变化被列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进展, 开展气候变化影响的相关研究开始成为学术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农业是对天气变化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 因为气候始终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决定因素, 到目前为止, 农业还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气候变化对农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诱发的自然灾害将造成农业生产的波动、危及粮食安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还没有就气候变化问题综合治理所采取的措施达成共识, 有待在2010年墨西哥城的第16 次缔约方会议上继续协商, 但气候变化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气候变化会使人类付出巨额代价的观念已为世界所广泛接受, 并成为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及早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 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提前采取适应性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敏感性、脆弱性方面来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 二、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气候变化是气候平均状态出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10 年或更长时间)的变动, 具体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

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海洋气象灾害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无论是依靠自然气候的农业活动或者工业迅速发展中的工业革命,还是步入21世纪的信息科技革命。气候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有必要对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的影响进行探索。合理的利用气候,在农业上根据当地的典型气候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因地制宜,在航海上对变化的气候进行预测减小台风、海啸造成的损失。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的大陆性强,呈现多种的气候类型。对此我想分析气候对海洋生态的影响。海南岛是我国南海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仅次于台湾的全国第2大岛。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有着中国最丰富的海洋资源。有人说21世纪的经济已经不再是陆地经济而是步入了海洋经济。海洋是以广阔的海洋为地域空间,以海洋自然资源为利用对象、海洋产业为主体的经济模式。所以基于这个基础的实情,我们很有必须要探索海洋气候灾害的影响。减小海洋气象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气候变化; 海洋气象; 气象灾害; 海洋资源; 台风风暴潮 据世界气象组织统计,全球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86%。我国地域辽阔,东部处于东亚季风区,西部地处内陆,地形地貌多样,加之青藏高原大地形的作用,影响我国的天气和气候系统,我国成为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几年来,尤其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受到台风、海啸、海蚀等海洋性气候灾害影响日益严重。海洋气象灾害制约着我国东部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海洋气象灾害进行预测。海洋气象灾害是缘于海洋的自然灾害,是海洋自然环境或者气象要素之间发生异常和激烈的变化所引起的。常见的海洋气象灾害包括于8月12日20时在浙江省温岭县石塘镇登陆的“云娜”台风、2011年登陆于日本本州岛的地震海啸、于7月4日~5日在北部湾海面形成6米~7米的热带风暴“桃芝”台风浪。海南省位于中国的南海区域盛行偏东风,属于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基本特征为:四季不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气温年较差小,年平均气温高;干季、雨季明显,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多热带气旋;光、热、水资源丰富,风、旱、寒等气候灾害频繁。年平均气温较为稳定,年降水量极其丰沛(西部沿海约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解读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 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尺度的环境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把气候变暖作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界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政府都高度关注和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到气候、环境、经济、社会、政治、科技等众多领域,时间跨度又很长,因此,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对策的制定应从国家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并把气候变化问题放到国家对外政治、经济与外交政策的大框架下统一考虑,以期气候变化问题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是_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挑战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消除贫困是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必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可避免地还将增长,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的形象将更加突出,无疑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1.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温室气体限控的压力增大。京都会议后,一些发达国家试图以《京都议定书》已规定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为由,集中全力向中国和印度等“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施压。有的发达国家甚至明确提出将发展中国家“有意义的参与”作为其批准议定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并与公约的资金机制挂钩。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减排的理由包括:环境原因、竞争力原因、政治原因等。虽然这些理由严重背离了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公约特别强调的:“发展中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义务,将取决于发达国家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但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减轻这种压力的艰巨性。 2.对中国现有发展和消费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中国人口基数大,发展起点低,到2003年底,仍有59.5%的人口为乡村入口,面临着继续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长期发展任务,人均资源短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传统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是一种资源耗竭型、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已经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从发展模式的选择看,虽然各国有权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都遵循某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很少有国家发生例外。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商品能源消费和经济发达水

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_陈宝红

第28卷 第3期 台湾海峡V o l .28, N o .32009年8月J O U R N A LO FO C E A N O G R A P H Y I N T A I W A N S T R A I T A u g .,2009 收稿日期:2008-09-17 基金项目: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海三科2007009);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6J 0362);国家 海洋专项资助项目(908-02-01-02) 作者简介:陈宝红(1976~),女,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 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陈宝红1,2,周秋麟2,杨圣云3 (1.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厦门361005;2.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 3.厦门大学海洋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本文针对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情况,分别从温度、C O 2浓度变 化、海平面上升、降雨量、海洋水文结构和海流变化以及紫外线辐射增强等方面探讨气候变化对海 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从病原生物传播、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海洋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等方面分析 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的挑战,提出 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海洋环境科学;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系统;综述 中图分类号:P 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60(2009)03-0437-08 全球变化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变化,因此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就这两个领域形成国际公约.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变化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该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问题,并成为国际政治关注的新热点 [1-4]和G E F 等国际资助的重点领域.气候变化必定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也会引起生物圈各层次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而影响全球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反过来加剧气候变化[5].尽管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相互作用极其复杂,但我国学者已经 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不过,“中国在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刚刚起步,任务还十分艰巨.” [4]海洋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海洋动物门类达35个门,远高于陆地的11个动物门类[6].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对于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综述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展,讨论我国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海洋生物多样性提供基础,为政府部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提供科学依据.1 气候变化主要生态因子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洋表层温度、C O 2浓度和海平面的上升、 降雨量变化和海洋水文结构变化以及紫外线辐射增强等是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最为重要的生态因子. 1.1 温度升高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I P C C 的《气候变化报告2001》指出,地球表面平均温度自1861年以来升高了0.6℃.目前全球温度处于继续上升时期,预测到2100年,全球温度将比1990年升高1.4~5.8℃ [7].研究表明,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升高2.0~3.0℃,20%~30%的动植物将面临灭绝的高风险;如果温度上升4.0℃以上,将导致大量生物死亡和整个地球系统紊乱 [7].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根据预测,与2000年相比,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2050年将升高2.3~3.3℃.其中温度升高的幅度由南向北递增,西北和东北地区温度上升明显 [8].我国近海海洋表层温度也正在不断上升[9-11],其中20世纪80年代以后增暖明显,90年 代至今最暖[10].根据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厦门海域1965~1990年期间水温上升了0.20℃;1960~2003年华南近海海洋表层温度年平均线性增长率为0.012~0.019℃/a [11]. 1.1.1 温度上升影响海洋生物物种的分布 影响海洋物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温、海流和盐度.与陆地生

海洋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课程教学大纲

海洋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74120520 课程中文名称:海洋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 课程英文名称:Marine Environment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学分:1.5 周学时:1.5-0.0 面向对象: 预修要求:熟悉基本知识、培养思维和表达能力及合作精神、提高中外文自然科学文献的阅读能力,形成对海洋与气候变化领域研究的兴趣。 一、课程介绍 (一)中文简介 全球气候变化(Global Climate Change)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 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动,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自然、经济、社会变化。本课程重点关注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主要讲授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岸带与海洋在自 然环境、社会经济以及政策三方面的响应。首先是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机制,详细阐 述气候变化下海岸带与海洋大气、水文、能量、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的变化,介绍现有的气候预测模型与理论基础;其次是介绍气候变化下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存在的威胁以及应对措施;最后讨论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各国际组织、国家出台的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变暖)应对政策、我国施碳排放交易政策与立场、以及蓝碳计划的发展与预测。 (二)英文简介 Global Climate Change is a change in the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 of weather patterns when that change lasts for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and its impacts on nature, economy and communities. Climate change may refer to a change in average weather conditions, or in the time variation of weather around longer-term average conditions. This course focuses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s in marine and coastal environment within recent 100 years. It mainly introduces the changes of coastal environ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es responses under the climate changes.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不仅具有明显的时间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同时由于两种差异性的交互运行,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本文试图勾勒出这种特点和影响的大致轮廓,以就教于方家同仁。 一、时间差异性 气候包括气温和干湿状况两大基本要素,研究历史气候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①〕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时代。甲骨文记载当时安阳人种水稻是阴历二月下种,比现在早一个多月。北京附近的泥炭层分析表明,五千年前那里生长着大量的阔叶林,代表着相当温和的气候。 2.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长江、汉水冻结的情况,说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寒冷。 3.第二个温暖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东周到秦汉温暖期。《春秋》中有鲁国“春正月无冰”、“春二月无冰”、“春无冰”等多次记载。《荀子·富国篇》和《孟子·告子上》载齐鲁地区农业种植一年两熟。 4.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一世纪到公元600年,即东汉南北朝寒冷期,这个寒冷期以公元4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资治通鉴》载晋成帝初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全部结冰,冰上可往来车马及几千人的大部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 5.第三个温暖期从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即隋唐时期,其间公元650、689、678年冬季,长安无雪无冰,当时气候温暖可见。 6.第三个寒冷期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两宋时期,此间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冰上可以通车,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两度全部冻死。 7.第四个温暖期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即宋末元代温暖期。1225年,道士丘处机在北京长春宫作《春游》诗云:“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说明当时北京气候比现在温暖。 8.第四个寒冷期从公元1300年到1900年,即明清严寒期。此间,1329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橘尽冻死。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从当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变成“冰陆”,车马通行。 五千年来,我国气候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交替变迁,其时间上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 二、空间差异性

近300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综述

近300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 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综述 丁 敏 (泰山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系,山东泰安 271021) [摘 要] 本文对近3000年来气候变化以及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性,尤其是近五百年的小冰期的气 候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成果加以概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设想,以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发展;小冰期 [中图分类号] P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590(2005)06-0089-05  [收稿日期]2005—09—06  [基金项目]泰山学院科研资助立项项目(Y 03-2-04)  [作者简介]丁敏(1976-),女,山东郓城人,泰山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系讲师,硕士. 1 近3000年来气候变化的特点 1.1 近3000年来气候变化的研究成果 1.1.1 历史资料、历史文献及考古发掘等的研究成果 竺可桢曾对我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做过权威性研究[1],结合考古资料、物候资料、地方志资料、仪器观察等多种手段,初步恢复了中国近5000年来的气候变迁认为5000年中前两千年气候气温比现在高20℃左右,3000年来,西周时代(1100~770B.C.),气候寒冷,东周一直到西汉时期是温暖湿润时期,三国开始后不久气候变冷,并一直维持到唐代开始,唐末以后,气候再次变冷,至15世纪渐入小冰期,成两峰三谷结构,直至20世纪初气候回暖,小冰期结束.后Hameed 与龚高法将竺氏的温度变化曲线作了一些小的修改[2],将中国过去3000年划分为11个气候适宜期(暖期和变暖期)和气候非宜期(冷期和变冷期).朱士光[3]根据关中地区考古发掘、饱粉分析研究成果以及丰富的史籍文献、地方志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出西周初期约3kaBP ,气温开始变冷;进入晚全新世,平均气温比现今低1℃~2℃;春秋、战国、秦及西汉早期(770aBC ~24aAD )气候温暖湿润;西汉晚期,气候转冷;至隋、唐(581~907aAD ),气温高于现今1℃左右;北宋、金、元(960~1368aAD )等时期气候以温凉为主;明、清(1368aAD )以后,进入小冰期,尤以17世纪及19世纪后半叶最为寒冷.根据历史气候记录,张丕远等[4]对近2000a 来中国特别是东部地区的气候变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其中近2000a 来的气候划分为6个阶段西汉中叶至东汉末温暖干,魏晋南北朝时期气候寒冷,隋至盛唐时期气候温暖,中唐至五代初期气候寒冷,五代中至元前期气候温暖,元后期至清末气候寒冷. 1.1.2 从冰芯研究中得出的气候变化信息 施雅风等[5]用古里雅冰芯的δ18O 序列和累积量,恢复了中国西部近2000年来的气候变化.施雅风等认为:270年以前高温高湿,280~960年低温干旱,970~1500年中温干旱,1510~1920年为冷暖波动强烈的小冰期,1920年后升温.与中国东部地区文献记录比较,西部地区许多重大气候都是同时期发生的;但也有显著区别,表现在“中世纪温暖期”在东部有相当表现而西部表现不足.近1200年为低频变化 第27卷第6期 2005年11月泰山学院学报JOURNA L OF T AISH AN UNI VERSITY V ol.27 NO.6 N ov 1 2005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地影响世界环境、人类健康与福利和全球经济持续性。毫无疑问,随着气候变暖,物种灭绝的速度将不断增加。而那些已处于污染与掠夺式开发的压力下的濒危物种和破碎的生态系统将更难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在不断变暖,平均气温上升了0.4-0.5摄氏度,以冬季和西北、华北、东北最为明显。1985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出现16个大范围暖冬。降水自50年代以后逐渐减少,华北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据研究显示,今后中国气候将继续变暖。2020-203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1.7摄氏度。到2050 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摄氏度。我国气候变暖的幅度由南向北增加。不少地区降水出现增加趋势,但由于气温升高导致蒸发增大,因此华北和东北南部等地区将出现继续变干的趋势。 (一)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但负面影响更为人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适应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正面临这种危险的系统包括: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热带林、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河海岸带生态系统等。随着气候变化的频率和幅度的增加,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数目上会增加,其地理范围也将增加。 (1)气候变化将改变植被的组成、结构及生物量,使森林分布格局发

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除云南松和红松的面积有所增加外,其他树种的面积均有所减少,减少幅度为2%-57%。 (2)冰川和冻土可能减少。高山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冰川将随着气候变化而改变规模。我国西北各山系冰川面积自"小冰期"以来减少了24.7%。到2050,我国冰川将继续减少27.2%。冻土面积继续缩小。未来50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空间分布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 (3)气候变化是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和面积萎缩的主要因子之一。我国西北各大湖泊,除天山西段赛里木湖外,水量平衡均处于入不敷出的负平衡状态,自20年代至50年代以来,湖泊均向萎缩方向发展,有的甚至干涸消亡。 (4)海平面升高将影响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我国海平面近50年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平均速率为每年2.6毫米。我国未来海平面继续上升。这将使许多海岸区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尤其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渤海湾地区。 (5)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灾害频率和一些地区的水质等发生变化,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 (二)气候变化将导致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 在全球增暖下,中国东南沿海、西南、西北、内蒙古和东北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增加,黄河中游以南和华北平原干旱增加。气候变暖可能使我国北方地区少量的降水增加,但可能抵不上蒸发消耗,严重的缺水形势将难以缓解,北方旱灾仍在继续波动扩大,干旱发生频率和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 杨虎成 包头师范学院 摘要: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脆弱的领域之一,直接受制于气候变化与气象要素。未来气候变化与气象要素时空性与振荡性的加剧,需对农业生产系统全方位影响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全方位多层次应对。气候变化带来很多影响,需积极开展农业生产系统性减缓、适应应对策略和农业技术研究,全面理清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思绪和国家农业扶持政策。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方法,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机理和应对机制的系统构成和集成研究,更科学更合理地指导气候变化下的农业生产与积极有效应对,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献策。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影响;应对 引言 气候变化备受国际、各国关注[1],它不仅是一个科学命题,需以国家利益、全球化的高度应对[2],还是自然气候演化与人类活动的综合合成,是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相互作用的非自然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引起水热资源要素的时空分布格局变化、土壤有机质和土壤肥力变化、农作物品种适应性和多样性及其抗逆性改变,加剧局部地区的灾害要素形成,因此,对世界粮食生产、种植制度、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将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过程,摸清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程度和应对机制,可以为农业减缓、适应气候变化做出积极正确应对。 1 气候变化观测 气候变化是人为与自然的综合,其相互作用存在未知的不确定性。以温度上升、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对当今世界经济、生态和社会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并通过农业生产及其相关产业威胁着国家和全球粮食安全,已成为当下全球环境变化关注的热点问题。农业生产直接关系人类生存发展与社会稳定,气候变暖、气候要素的扰动性与振荡性加剧、极端气候事件增多以及海平面上升等显著气候变化特征,将对农业生产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1.1 平均温度明显上升 全球温度普遍升高,北半球较高纬度地区温度升幅较大。根据全球地表温度的器测资料(自1850年以来),最近100 年(1906—2005 年)的温度线性趋势为0.74℃,北极温度升高的速率几乎是全球平均速率的2倍。陆地区域的变暖速率比海洋快,自1961年以来的观测表明,全球海洋平均温度升高已延伸到至少3000 m 的深度,海洋已经并正在吸收气候系统增加热量的80%以上。对探空和卫星观测资料所作的最新分析表明,对流层中下层温度的升高速率与地表温度记录类似。气象专家根据气候模式预测,未来100 年全球还将升温1.4~5.8℃,全球将继续变暖,增暖的速率将比过去100 年更快。温度的升高,已对与积雪、冰和冻土相关的自然系统、水文系统、陆地生物系统、海洋和淡水生物系统产生强烈的影响,且对部分人工管理系统和人类系统的影响增加[1,6。 1.2 降水的区域性与季节性不均衡 温度的升高,加快了地表水的蒸发,导致水循环加剧,暴雨出现频率增加,且这种大降水量的降水方式未能高效利用,水资源承载力降低[6]。另外,近些年来各地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时空分布发生显著变化,降水的区域性、不均衡性愈发明显突出,降水的月相、季节、年际变化振荡加剧,扰乱了局部区域农业用水供需平衡,水资源短缺及其承载力将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3]。

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摘要 气候变化是引起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的时空分布与环境特征息息相关。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影响着全球的海洋系统,海洋的生态系统往往随着气候变化而发生快速改变,这种突发性、非线性的改变所带来的风险也不断增加。本文论述了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的研究现状,从各个方面分析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及中国对海洋生态的补偿措施。 关键词:气候变化海洋生态系统研究现状海洋生态补偿 气候变化从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水平上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在基因水平上,生物体为了适应新的气候条件,其物种基因序列要发生改变, 影响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研究表明到2050年气候变暖将导致全球5个地区24%的物种灭绝; 在生态系统水平上,降雨和温度的改变将移动生态系统分界线(ecosystem boundaries),某些生态系统可能扩展,而某些生态系统萎缩。 1、影响海洋病原生物的传播 最近几十年来气候变暖导致了海洋病原生物的扩展或转移(The Royal Society 2008)[1]:(1)研究表明,在低于临界温度时死亡或无法生长的节肢动物所携带的细菌和寄生虫,在温度上升时,其生长速度加快,传染期延长, 促进包括珊瑚虫病、牡蛎病原体、里夫特裂谷热和人类霍乱等的传播;(2)随着气候变暖,温带的冬季更短、气温更加暖和,从而增加了疾病的传播率;热带夏季更加炎热,使寄主在热压力下更容易受到影响;(3)温度上升还引起人类疾病暴发的增加,比如因水温上升,弧菌数量增加60% (The Royal Society 2008) ,从而感染了更多的牡蛎及其他水产品,危及人类健康。不过,危害两栖动物的弧菌、鱼类冷水病和昆虫真菌病原体等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流行的严重性将会降低。 2 、影响海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 气候变化对海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最基本影响之一是表面风力的变化,影响海流表层的水平、垂直流动和混合流动以及表层的深度,引起浮游生物种类组成、丰度及其分布大范围的变化(Fisheries Oceanography,1998) [2].研究发现,与20年前相比,1997~2000年期间春、夏、秋3季东海波水蚤(Und inula sp.)在浮游动物群落中的重要性均有所降低,唯冬季显著增加.由于普通波水蚤(Und inula vulgaris)属暖水种, 她认为应该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冬季暖流加强有关(徐兆礼,2006)[3] .研究发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在夏季对台湾海峡南部浮游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和分布产生明显影响, 在厄尔尼诺年, 浮游桡足类的种类少于非厄尔尼诺年,且优势种组成也不同(黄加祺等,2000)[4] .在分析1958~ 2002年浮游生物的长期监测数据中,发现不同浮游生物类群对气候变化具有不同响应, 且群落中不同营养阶在不同季节的响应也不同,导致群落中的营养类群和功能类群不匹配(Edwards等2004)[5].海洋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存在反馈机制.研究发现,气候变暖引起海洋温度上升,导致某些藻类数量迅速增长,释放出更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一中段敬文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对策 未来全球性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生产将产生明显的影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空气中CO2 浓度升高,世界各地的热量资源将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预计在21世纪末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可能升高1.1---6.40C,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0C,从1986年到2005年,中国连续出现了近20个全国性暖冬,二是近百年中国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是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地区降水明显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0—40mm,其中华北平原地区最为明显;华南与西南地区降水明显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20—60mm。从以上种种数据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作物生产、种植制度、病虫害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了探讨了相应的农业对策,提出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研究领域。 大气中CO2 浓度增高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尽管在全球范围内正努力寻求控制措施,但短期内很难控制其增长势头。CO2 浓度与温度增高对作物产量和品质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在作物生产方面关于CO2浓度增高的影响及适应对策的研究倍受关注。研究表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全球气候明显变暖使全球大气环境、气候带、洋流和气温等气候因子发生变化,已引起科学家们高度重视,国内外学者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气候变暖下作物产量、种植制度和适宜种植区的可能变化进行了大量研究。 一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1、温度升高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温度升高可延长全年生长期,对无限生长习性或多年生作物以及热量条件不足的地区有利,而对生育期短的栽培作物来说又是不利的,因为温度高使作物的发育速度加快,生育期缩短,单产下降。据研究表明,作物生育期气温每升高10C,水稻生育期日数平均缩短7~8 d,冬小麦生育期日数全国平均缩短17 d,从而减少了光合作用积累干物质的时间。在平均温度升高的同时,极值最高、最低温度的出现频率增加,对局部地区作物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高温条件下作物生育期缩短,生长量减少,可能会抵消全年生长期延长的效果。温度升高,高温热害、伏旱将更加严重,目前对我国亚热带农业生产的影响已十分突出,暖温带也有程度不同的类似问题。高温胁迫的热害已经限制了作物生产,影响玉米、大豆、高粱、谷子等的种植和产量,水稻、棉花的生育也受到强烈抑制。温度升高对不同的生长季节有不同的效果,其影响程度视作物种类、地区和种植水平而异。在温室效应影响下高温热害加剧,将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严重问题。 2、降水量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我国的灌溉面积为 4 900 万hm2,约占耕地面积的52 %,粮食产量的2/ 3 以上来自灌溉农业,而灌溉的作物主要是水稻、小麦。水分减少1 %,灌溉面积将减少1 %以上,粮食产量减少75亿kg,足以影响我国的粮食总产量,而且大面积的旱地作物减产更严重,水资源本来短缺的北方农业生产将面临困境,水对我国农业生产是至关重要的。粮食作物对水分的增多与减少反应不同。玉米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