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

美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

美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
美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

美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

标准号标准名称页数

SAE J 10-2007汽车和非道路车辆气制动储气罐性能要求和识别要求4 SAE J 17-2003天然泡沫橡胶11 SAE J 20-2006冷却系统软管18 SAE J 20-1-2009冷却软管(政府用于替代MS52130部分内容而对SAE J20进行的增补)5 SAE J 20-2-2009冷却软管—钢丝缠绕支撑软管的正常使用(政府用于替代MS51008部分内容

4而对SAE J20进行的增补)

SAE J 30-2012燃油和机油软管44 SAE J 31-2012液压式铲车举升能力9 SAE J 33-2009雪地车定义和术语—总则6 SAE J 34-2011机动游艇外部噪声测量规程11 SAE J 38-1991装载机举升臂支撑装置3 SAE J 44-2009雪地车行车制动系统性能要求3 SAE J 45-2009雪地车制动系统试验规程7 SAE J 46-1993车轮打滑制动控制系统道路试验规程12 SAE J 47-2011摩托车可能的最大噪声声级7 SAE J 48-2007液面指示器指南3 SAE J 49-2012液压铲车技术参数的定义10 SAE J 51-2004汽车空调软管11 SAE J 56-1999道路车辆—交流发电机调节器—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7 SAE J 57-2000公路载货车轮胎噪声声级10 SAE J 58-1998带凸缘的12角头螺钉9 SAE J 67-1998铲斗,抓斗和挖斗额定容量5 SAE J 68-2004雪地车开关装置和部件试验5 SAE J 75-2006机动车制动液容器兼容性2 SAE J 78-1998钢制自攻螺钉15 SAE J 79-1972制动盘和制动鼓热电偶安装3 SAE J 80-2004汽车用橡胶垫5 SAE J 81-2012滚丝螺钉10 SAE J 82-1998机制螺钉机械和质量要求6 SAE J 88-2006非道路工作机械外部噪声测量11 SAE J 89-2007雪地车坐椅动态缓冲性能标准6 SAE J 92-1995雪地车节气门控制系统6 SAE J 95-2007工业设备前照灯3 SAE J 96-2005工业设备闪光警报灯2 SAE J 98-2004通用工业机械人员防护8 SAE J 99-2011公路上使用的工业设备灯光和标志4 SAE J 100-2005A类车辆风窗玻璃阴影区域4 SAE J 101-2006汽车鼓式制动器液力分泵11 SAE J 107-2012摩托车操纵件和显示器3 SAE J 108-2007摩托车制动系统道路试验规程8

SAE J 109-2007摩托车和动力驱动自行车行车制动系统性能要求4 SAE J 112a-1977电动风窗玻璃刮水器开关4 SAE J 114-1994座椅安全带织带磨损性能要求3 SAE J 115-2003安全标志9 SAE J 119-2005纤维板褶皱弯曲试验5 SAE J 121-1997淬硬和回火螺纹紧固件的脱碳5 SAE J 121M-1997淬硬和回火公制螺纹紧固件的脱碳公制5 SAE J 122-1998螺母表面的不连续性11 SAE J 123-1994用于疲劳载荷的螺栓,螺钉和双头螺栓的表面不连续性11 SAE J 125-1988铸铁温升性能11 SAE J 126-1986冷、热轧钢板和钢带的选择和说明12 SAE J 128-2011乘用车和轻型载货车乘员约束系统评价10 SAE J 129-1981发动机和传动系识别号码3 SAE J 131-2003摩托车转向信号灯5 SAE J 133-2011商用挂车和半挂车鞍座牵引主销性能4 SAE J 134-1993乘用车和轻型载货车与挂车组成的列车制动系统道路试验代码21 SAE J 135-1993乘用车与挂车组成的列车行车制动系统性能要求5 SAE J 138-1969试验项目的动力学研究摄影分析指南4 SAE J 139-1999点火系统术语5 SAE J 140-1995座椅安全带硬件试验规程12 SAE J 141-1995座椅安全带硬件性能要求6 SAE J 151-2008冷却系统卸压3 SAE J 153-1987操作人员预防措施5 SAE J 156-2005保险丝4 SAE J 159-2002额定容量系统6 SAE J 160-2001摩擦材料在暴露在温度升高的环境中时尺寸的稳定性8 SAE J 163-2011低压电线和电缆终端接头及铰接夹4 SAE J 164-2012散热器盖和加水口颈5 SAE J 167-2011农用拖拉机顶部防护—试验规程和性能要求4 SAE J 169-1985非道路车辆操作人员空间内空调系统的设计指南4 SAE J 174-1998英制钢螺纹紧固件力矩—应力试验规程5 SAE J 174M-1998公制钢螺纹紧固件力矩—应力试验规程5 SAE J 175-2003道路车辆车轮冲击试验规程3 SAE J 176-2006非道路自驱动作业机械快速加油设备4 SAE J 179-2012载货车盘式车轮和可拆卸轮辋—标识5 SAE J 180-2012野外工作机械充电系统10 SAE J 182-2005机动车辆基准标志和三维坐标系2 SAE J 183-2011发动机油性能和发动机维修分类(除节能方面外)44 SAE J 184-1998噪声数据获得系统的检定20 SAE J 185-2003非道路机械的出入系统13 SAE J 187-1970载货车识别代码3 SAE J 188-2012高体积膨胀型动力转向压力软管5

SAE J 189-2012低压动力转向回油软管5 SAE J 190-2012钢丝编织动力转向压力软管5 SAE J 191-2003低体积膨胀型动力转向压力软管6 SAE J 192-2011雪地车外部噪声等级9 SAE J 193-1996球节及球座总成试验规程13 SAE J 195-1988机动车辆自动车速控制器3 SAE J 198-2003载货车、大客车及多用途车风窗玻璃刮水系统14 SAE J 200-2011橡胶材料分类体系62 SAE J 201-1997乘用车和轻型载货车在用制动器性能试验规程6 SAE J 207-2012汽车金属装饰件和结构件的镀铬和镍18 SAE J 211-1-2007冲击试验用仪器—第1部分—电子仪器26 SAE J 211-2-2008冲击试验用仪器—第2部分—摄影仪器10 SAE J 213-2004摩托车分类4 SAE J 216-1999乘用车玻璃—电路4 SAE J 217-1994不锈钢17—7PH弹簧钢丝和弹簧3 SAE J 218-1981乘用车识别术语4 SAE J 220-2012起重机起重臂限位装置2 SAE J 222-2006驻车灯(前位置灯)7 SAE J 224-2011碰撞变形分类25 SAE J 225-2003商用车制动系统扭矩平衡试验代码9 SAE J 226-2011发动机预热器6 SAE J 228-1995空气流量参考标准6 SAE J 229-1993乘用车行车制动器结构总成试验规程5 SAE J 230-1994不锈钢,SAE 30302,弹簧钢丝和弹簧6 SAE J 232-2009工业旋转割草机22 SAE J 234-1977电动风窗玻璃清洗器开关3 SAE J 235-1971电动鼓风机电机开关3 SAE J 238-1998螺母和锥形弹簧垫圈总成6 SAE J 240-2007汽车蓄电池寿命试验3 SAE J 243-1971汽车密封胶,粘结剂和缓冲胶剂的试验方法30 SAE J 244-2011柴油机进气或排气流量测量38 SAE J 246-2000球面和凸缘管接头23 SAE J 247-1987测量车内噪声脉冲的仪器7 SAE J 249-1988机械制动灯开关24 SAE J 250-1959合成树脂塑料密封胶—不干型4 SAE J 253-1989前照灯开关26 SAE J 254-2011废气排放测量用仪器和测量技术20 SAE J 257-2011载货车和客车制动器额定功率要求2 SAE J 259-1971点火开关12 SAE J 264-2004视野术语19 SAE J 265-2002柴油机燃油喷嘴总成—8,9,10和11型36 SAE J 266-1996乘用车和轻型载货车稳态方向控制试验规程32

SAE J 267-2007车轮/轮辋—载货车—性能要求和试验规程9 SAE J 268-2010摩托车后视镜3 SAE J 272-2008车辆识别代号6 SAE J 277-2004雪地车电气系统设计电压的维护4 SAE J 278-2011雪地车制动灯5 SAE J 279-2011雪地车尾灯(后位置灯)5 SAE J 280-2011雪地车前照灯4 SAE J 283-2009带三点式挂接装置的农用拖拉机液压举升能力试验规程6 SAE J 284-2002农用、建筑和工业装备安全警报信号3 SAE J 285-2012点火式和压燃式发动机用汽油分配泵喷嘴8 SAE J 286-2012SAE第2号离合器摩擦试验机械指南8 SAE J 287-2007驾驶员手控制区域30 SAE J 288-2008雪地车燃油箱3 SAE J 291-1980制动液温度的确定3 SAE J 292-2008雪地车及车灯、反射装置和相关装备4 SAE J 293-2004车辆坡道驻车性能要求3 SAE J 294-2004GVWR大于4 500公斤(10 000 lb)车辆的行车制动器总成试验规程9 SAE J 297-2002工业装备操作人员控制件4 SAE J 299-2009制动距离试验规程3 SAE J 300-2009发动机机油黏度分级9 SAE J 301-2006新的或已修订技术报告的有效日期1 SAE J 304-2007发动机机油试验8 SAE J 306-2005汽车齿轮润滑剂黏度分级10 SAE J 308-2007轴和手动变速器润滑剂10 SAE J 310-2005汽车润滑脂19 SAE J 311-2000乘用车自动变速器液9 SAE J 312-2010车用汽油36 SAE J 313-2004柴油46 SAE J 314-2012毛毡—羊毛和部分羊毛9 SAE J 315-2004纤维板试验规程13 SAE J 318-2012汽车气制动管接头6 SAE J 322-2009非金属装饰材料—确定抗硫化氢腐蚀性的试验方法3 SAE J 323-2009确定塑料冷裂性的试验方法5 SAE J 326-1986液压反铲挖掘机术语7 SAE J 328-2005乘用车及轻型载货车车轮性能要求和试验规程7 SAE J 331-2012摩托车噪声声级8 SAE J 332-2002检测乘用车和轻型载货车轮胎一致性的试验设备6 SAE J 335-1995多位小型发动机排气系统点火抑制13 SAE J 336-2011载货车驾驶室内部噪声声级4 SAE J 339-1994座椅安全带织带磨损试验规程4 SAE J 342-1991大型发动机火花防止器试验规程9 SAE J 343-2012SAE 100R系列液压软管和软管总成试验和试验规程9

SAE J 345a-1969干湿路面乘用车轮胎最大和抱死时车轮制动力8 SAE J 347-20027型(9.5 mm)柴油机燃油喷嘴总成4 SAE J 348-1990车轮三角垫木5 SAE J 349-1991黑色金属杆,棒,管和丝的表面缺陷检查7 SAE J 350-1991中型发动机火花防止器试验规程11 SAE J 356-2006可控焊接火花的低碳钢管的弯曲,双层扩口和焊瘤8 SAE J 357-2006发动机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15 SAE J 358-1991非破坏性试验7 SAE J 359-1991红外线试验4 SAE J 360-2011载货车和大客车坡道驻车性能试验规程8 SAE J 361-2003汽车内饰件和外饰件视觉评价规程12 SAE J 363-2012滤清器座的安装5 SAE J 365-2012装饰材料抗擦伤性试验方法5 SAE J 366-2011重型载货车和大客车外部噪声声级5 SAE J 369-2007车辆内部聚合物材料燃烧特性—试验方法7 SAE J 371-2006非道路自驱动工作机械的放油、注油和油位螺塞4 SAE J 373-2012单片和双片弹簧加载式离合器壳内尺寸3 SAE J 374-2009车顶抗压试验规程4 SAE J 375-2012负荷半径或悬臂角指示系统3 SAE J 376-2012起重机举升负载指示装置3 SAE J 377-2007车辆声音信号装置25 SAE J 378-2011船用发动机布线12 SAE J 379-2009制动衬片高氏硬度6 SAE J 380-2009摩擦材料比重4 SAE J 381-2009载货车,大客车和多用途车风窗玻璃除雾系统试验规程和性能要求10 SAE J 383-1995机动车辆座椅安全带固定点设计规程8 SAE J 384-1994机动车辆座椅安全带固定点试验规程5 SAE J 385-1995机动车辆座椅安全带固定点性能要求4 SAE J 386-2012非道路工作机械操作人员约束系统26 SAE J 387-2012机动车辆灯光术语11 SAE J 390-1999双向尺寸6 SAE J 391-2011颗粒物尺寸定义2 SAE J 392-2007摩托车和电机驱动电气系统设计压力维护3 SAE J 393-2001商用车辆车轮,轮毂,轮辋术语11 SAE J 397-2009防护结构试验室评价—偏转极限值4 SAE J 398-2005乘用车,多用途车和轻型载货车燃油箱加注口条件8 SAE J 399-1985经阳极电镀的铝制汽车部件3 SAE J 400-2002表面涂层的耐剥落试验11 SAE J 401-2012钢的选择和使用5 SAE J 402-2005锻制钢和轧制钢的SAE编号系统8 SAE J 403-2009SAE碳素钢的化学成分10 SAE J 404-2009SAE合金钢的化学成分6

SAE J 405-1998SAE锻制不锈钢的化学成分7 SAE J 406-2009钢的可淬性确定方法47 SAE J 409-1995产品分析—热处理或铸钢化学成分分析的容许变差9 SAE J 411-1997碳素钢和合金钢11 SAE J 412-1995钢的热处理和一般特性26 SAE J 413-2011热处理可锻钢的机械性能5 SAE J 415-1995热处理术语定义13 SAE J 417-1983硬度试验和硬度值换算11 SAE J 419-1983脱碳的测量方法8 SAE J 420-1991磁粉检查5 SAE J 422-1983用显微镜确定钢所含物质的方法7 SAE J 423-1998硬化层深度测量方法7 SAE J 425-1991用涡电流法进行电磁试验6 SAE J 426-1991液体渗透剂试验方法5 SAE J 427-1991渗透辐射检查8 SAE J 428-1991超声波检查5 SAE J 429-2011外螺纹紧固件机械性能和材料要求13 SAE J 430-2007非螺纹紧固件碳素钢实心铆钉机械性能和材料要求8 SAE J 431-2000汽车灰铸铁件22 SAE J 434-2004汽车可锻(球墨)铸铁件12 SAE J 435-2007汽车铸钢件6 SAE J 437a-1969工具和模具钢的选用和热处理12 SAE J 438b-1970工具和模具钢5 SAE J 439a-1977硬质合金刀具9 SAE J 441-2009切割钢丝喷丸4 SAE J 442-2008喷丸处理用试验带,支架和钢带8 SAE J 443-2003使用标准喷丸试验带的规程4 SAE J 444-2012喷丸处理和喷砂清洗用铸丸和铸粒的规格5 SAE J 445-2005金属喷丸和喷粒的机械性能试验7 SAE J 447-1995机动车辆车身及底盘部件的防腐68 SAE J 448-2011表面质地8 SAE J 449-2011表面质地的控制6 SAE J 449a-1963表面质地的控制39 SAE J 450-2002屈服强度和屈服点术语的使用3 SAE J 451-1989铝合金—基本原理5 SAE J 452-2003SAE铸铝合金的一般信息—化学组成,机械和物理性能21 SAE J 454-1991锻制铝合金的数据27 SAE J 457-1991SAE锻制铝合金的化学组成,机械性能限值和尺寸公差3 SAE J 459-1991轴承和轴瓦合金5 SAE J 460-1991轴承和轴瓦合金—SAE轴承和轴瓦的化学组成5 SAE J 461-2002锻铜和铸铜合金47 SAE J 462-1981锻铜合金8

SAE J 463-2002锻铜和铜合金42 SAE J 464-1989镁合金3 SAE J 465-1989铸镁合金12 SAE J 466-1989锻镁合金9 SAE J 467b-1968特殊用途合金(超级合金)17 SAE J 468-1988锌合金锭和压铸件锌合金的成分3 SAE J 469-1989锌模铸合金4 SAE J 470c-1976锻镍和与镍有关的合金18 SAE J 471d-1973粉末冶金黑色金属部件16 SAE J 473a-1962焊锡3 SAE J 474-1985电镀及抛光5 SAE J 476a-1961密封式管螺纹47 SAE J 482-2006高六角头螺母3 SAE J 483-2006槽顶(暗,盖帽式)螺母5 SAE J 485-1998安装开口销用螺栓和螺钉杆上的孔及螺母的槽3 SAE J 490-1996球节11 SAE J 491-1987转向球头销和球座总成10 SAE J 492-2005铆钉和铆接13 SAE J 493-1961杆端销和U形夹4 SAE J 499a-1975装配用零件软拉孔直齿内花键5 SAE J 501-1948轴端7 SAE J 502-1972半圆键6 SAE J 503-1959半圆键槽和键沟4 SAE J 506-2011套筒式半轴20 SAE J 510-1992机动车辆悬架用钢板弹簧—美制单位14 SAE J 511-1989空气弹簧术语6 SAE J 512-1997汽车管接头38 SAE J 513-1999制冷剂管接头—一般规范43 SAE J 514-2012液压管接头54 SAE J 515-2001液压O形环材料,特性和尺寸规范18 SAE J 516-2011液压软管接头32 SAE J 517-2008液压软管46 SAE J 518-1993液压凸缘管及4螺栓分裂凸缘型软管接头13 SAE J 524-2007弯曲和扩口用退火无缝低碳钢管5 SAE J 525-2007弯曲和扩口用退火焊接冷拉低碳钢管6 SAE J 526-2010焊接低碳钢管6 SAE J 527-2000铜焊双层壁低碳钢管6 SAE J 530-1995汽车用管接头15 SAE J 531-1995汽车用管子,加注口和排出螺塞13 SAE J 532-1993汽车用直螺纹加注口和排出螺塞13 SAE J 533-2007管的扩口7 SAE J 534-2008润滑剂管接头7

SAE J 537-2011蓄电池20 SAE J 539-1993柴油机电气系统电压2 SAE J 541-1996起动机电路的电压降2 SAE J 542-1991起动机的安装4 SAE J 543-1995起动机小齿轮和齿圈6 SAE J 544-1996电起动机试验规程5 SAE J 548-1-2000火花塞18 SAE J 548-2-2000火花塞安装座孔4 SAE J 549-1999火花塞提前点火率5 SAE J 551-1-2006车辆,船(最大15米)和机械电磁兼容性(50 Hz—18 GHz)性能等级和测量方法21 SAE J 551-11-2000车辆抗电磁干扰性—非道路车辆源13 SAE J 551-12-1996车辆抗电磁干扰性—车载模拟发射机6 SAE J 551-13-2003车辆抗电磁干扰性—大电流注入11 SAE J 551-15-2009车辆抗电磁干扰性—静电放电(ESD)13 SAE J 551-17-2003车辆抗电磁干扰性—电线磁场7 SAE J 551-16-2012车辆抗电磁骚扰性(反射法)第16部分:抗电磁场24 SAE J 551-5-2012电动车宽带(9 kH—30 MHz)磁场和电场强度性能等级和测量方法13 SAE J 553-2004断电器39 SAE J 554-1987电保险丝(管式)5 SAE J 560-2009载货车挂车跨接电缆7线电插头17 SAE J 561-2010孔式及叉式电接头7 SAE J 563-2009 6 V和12 V点烟器插座29 SAE J 564-1990前照灯变光开关4 SAE J 565-1989半自动前照灯变光装置6 SAE J 567-2006灯泡保持系统3 SAE J 572-2011建筑和工业机械封闭式灯光部件的要求3 SAE J 573-2011微型灯泡28 SAE J 575-2012总宽度小于2032 mm的车辆用照明装置的试验方法和装备21 SAE J 576-2007光学部件用塑料材料,如机动车辆照明装置透镜和反射器5 SAE J 577-2011振动试验机和操作程序31 SAE J 578-2012颜色规格6 SAE J 581-2011辅助行车灯5 SAE J 583-2011前雾灯10 SAE J 584-2003摩托车前照灯6 SAE J 585-2008总宽度小于2032 mm的机动车用尾灯(后位灯)10 SAE J 586-2011总宽度小于2032 mm的机动车用制动灯10 SAE J 587-2012牌照板照明装置(后牌照板照明装置)7 SAE J 588-2011总宽度小于2032 mm的机动车用转向信号灯17 SAE J 589b-1977转向信号灯开关4 SAE J 591-2011聚光灯4 SAE J 592-2009总宽度小于2032 mm的机动车用示宽灯6 SAE J 593-2005倒车灯5

SAE J 594-2003回复反射器9 SAE J 595-2008被认可的急救车,保养和维修车辆的闪光警示灯16 SAE J 599-1997灯光检查代码11 SAE J 600-2011前照灯目标试验设备7 SAE J 602-2011机械照准前照灯的照准装置8 SAE J 604-2011发动机术语—总则7 SAE J 609-2003小型发动机安装法兰和动力输出轴9 SAE J 614-2011发动机和变速箱量油计标记3 SAE J 617-2012发动机飞轮壳和变速器壳结合法兰10 SAE J 618-2012单片弹簧加载离合器飞轮5 SAE J 619-2012双片弹簧加载离合器飞轮5 SAE J 620-1993与驱动环式偏心离合器的工业动力输出装置和发动机上安装的船用齿轮及

4单轴承发电机相配用的工业发动机飞轮

SAE J 621-1995带驱动环式偏心离合器的工业功率输出装置5 SAE J 626-1998柴油机燃料喷射—燃料喷射泵末端安装法兰10 SAE J 629-2002柴油机燃料喷射总成—5型和6型法兰安装3 SAE J 631-2007散热器术语14 SAE J 635-2008风扇毂螺栓定位圆和导孔4 SAE J 636-2001V型皮带和皮带轮10 SAE J 637-2012汽车V型皮带传动12 SAE J 638-2011机动车辆暖风装置试验规程12 SAE J 639-2011车用空调系统机械蒸汽压缩系统制冷剂的安全性和保存25 SAE J 640-2011液力传动符号5 SAE J 641-2012液力传动术语11 SAE J 643-2011液力传动试验代码10 SAE J 645-2009汽车变速器术语3 SAE J 646-2011行星齿轮术语3 SAE J 647-1997变速器示意图7 SAE J 648-2011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术语3 SAE J 649-2000自动变速器功能术语3 SAE J 651-2005乘用车和轻型载货车自动变速器和自动驱动桥试验代码14 SAE J 656-1988汽车制动术语和定义8 SAE J 661-1997制动衬片质量控制试验规程8 SAE J 662-2011制动块倒角3 SAE J 663-2007制动衬片铆钉和制动块螺栓3 SAE J 670-2008车辆动力学术语73 SAE J 671-1997减振材料和车身底部涂层8 SAE J 673-2005汽车安全玻璃9 SAE J 674-2005机动车和机动车装备用安全玻璃材料3 SAE J 678-2011汽车速度表和里程表11 SAE J 680-1988载货车驾驶室仪表和控制件的位置和操作5 SAE J 682-2011后轮防溅和飞石防护3

SAE J 683-2011轮胎防滑链间隙—载货车,大客车和车辆列车(郊区客车,城间客车和公共汽

3车除外)

SAE J 684-2005汽车挂车联接装置,铰链和安全链5 SAE J 686-2012机动车牌照板3 SAE J 689-1996乘用车和轻型载货车路缘间隙,接近和离去角及坡道倾翻角4 SAE J 691-2011载货车CA尺寸3 SAE J 693-2011载货车跨越双胎的总宽度2 SAE J 694-2007商用车盘式车轮/轮毂或轮鼓接触面尺寸17 SAE J 695-2011机动车辆的转向能力和跑偏13 SAE J 697-1988全挂车或台车的安全链17 SAE J 697-2011全挂车或台车的安全链4 SAE J 699-2011设计机动车辆维修设施时使用的车辆平均尺寸3 SAE J 700-2011商用挂车和半挂车牵引主销4 SAE J 701-1984载货车牵引车半挂车互换联接尺寸6 SAE J 702-2008载货车—牵引车及载货车—挂车制动和电气连接位置5 SAE J 703-2006载货车及载货车牵引车燃油系统8 SAE J 704-2000用于安装载货车变速器上的6螺栓和8螺栓动力输出装置的开口4 SAE J 706-2003绞盘等级9 SAE J 709-1977农用拖拉机轮胎载荷,扭矩系数和充气压力10 SAE J 711-1991今后设计农用拖拉机时轮胎选用表6 SAE J 712-1999工业用和农业用盘式车轮8 SAE J 714-1993工业用和农业用盘式车轮安装零部件3 SAE J 732-2007装载机规格定义7 SAE J 738-2008双斜横截口切削刃5 SAE J 740-2011切削刃和刀头的沉头方孔3 SAE J 744-1996液压泵和马达安装及传动尺寸7 SAE J 745-2009液压动力泵试验规程12 SAE J 746-2009液压马达试验规程7 SAE J 747-1990控制阀试验规程16 SAE J 748-2008液压方向控制阀(最大压力3 000 psi)4 SAE J 751-1997非道路用轮胎和轮辋分类—建筑机械12 SAE J 753-2011维修周期表2 SAE J 754a-1969润滑剂类型—建筑和工业机械4 SAE J 755-2009船用螺旋桨轴轴端和轮毂9 SAE J 759-2007灯光识别代码19 SAE J 759-2012灯光识别代码6 SAE J 764-2011铲土机装载能力试验规程7 SAE J 765-1990起重机装载稳定性试验代码8 SAE J 771-2012汽车印制电路13 SAE J 772-2004载货车变速器后端六角螺栓、八角螺栓及动力输出装置周围间隙11 SAE J 773-1998锥形弹簧垫圈5 SAE J 774-2011紧急警报装置及其防护壳11

SAE J 775-2004发动机提升阀信息报告26 SAE J 782b-1976机动车辆座椅手册47 SAE J 792a-1968SAE喷抛清理手册43 SAE J 800-1994机动车辆座椅安全带总成的安装8 SAE J 810-1996钢板普通表面缺陷分类30 SAE J 811-1981金属机械预加应力表面滚压法及其他方法76 SAE J 814-2007发动机冷却剂20 SAE J 815-2007汽车座椅用聚氨酯泡沫加载挠度试验3 SAE J 817-2009工程设计可用性指南—建筑和工业机械—维修指南—非道路工作机械9 SAE J 817-1-1991工程设计可维修性指南—建筑和工业机械—可维修性定义—非道路工作机

3械

SAE J 817-2-1991工程设计可维修性指南—建筑和工业机械—可维修性索引—非道路工作机

13械

SAE J 818-2007装载机额定工作载荷2 SAE J 819-1995发动机冷却系统现场试验(空气—沸腾)5 SAE J 820-1998起重机缆索速度和功率试验代码5 SAE J 823-1994闪光器试验5 SAE J 824-1995发动机旋转和气缸定序2 SAE J 826-2008H点机械和设计工具规程和规格32 SAE J 827-2005高碳铸钢喷丸4 SAE J 829-2012油箱加注口盖和盖保持器5 SAE J 830-1999燃料喷射装置术语17 SAE J 831-1998电气定义4 SAE J 835-2011剖分式衬套—设计和应用17 SAE J 836-1970汽车冶金连接件42 SAE J 839-1998乘用车侧门锁系统7 SAE J 840-2007制动蹄和衬片粘结剂试验规程13 SAE J 843-1997乘用车和轻型载货车制动系统道路试验代码15 SAE J 844-2004空气制动系统非金属管15 SAE J 845-2007被认可的急救,维修和保养车辆的声音警报装置11 SAE J 846-2009液体导管和接头识别编码系统29 SAE J 847-2011挂车拖杆环和挂钩/连接装置性能6 SAE J 848-2011重型商用车和半挂车牵引鞍座主销2 SAE J 849-2008多节挂车的连接装置和附件的位置4 SAE J 850-2009固定刚性壁障碰撞试验7 SAE J 851-2011商用车轮辋可拆卸车轮,可拆卸轮辋和间隔圈—尺寸6 SAE J 852-2009机动车用前转向灯5 SAE J 853-1981车辆识别代号3 SAE J 855-2009纺织品和塑料拉伸和变形试验方法3 SAE J 858-2011片式电接头5 SAE J 860-2009有机装饰材料质量(重量)测量试验方法2 SAE J 861-2012有机装饰材料耐脱色试验方法5

SAE J 862-2011影响机械驱动的汽车速度表和里程表精度的因素6 SAE J 863-1986薄钢板冲压时塑性变形测定法8 SAE J 864-1993用锉刀进行的表面硬度试验4 SAE J 866-2012制动衬片摩擦系数识别与环境标识系统4 SAE J 873-2011建筑,林业和工业机械牵引力试验规程6 SAE J 875-2011挂车车轴校准5 SAE J 876-2007宽轮辋及车轮6 SAE J 879b-1968机动车座椅系统8 SAE J 880-2011商用车制动系评定试验规范13 SAE J 881-1985起重机滑轮和转鼓尺寸2 SAE J 882-2012汽车用纺织品和塑料厚度试验方法2 SAE J 883-2008确定汽车纺织品材料尺寸稳定性试验方法3 SAE J 884-1991农用拖拉机驱动轮胎液体配重平衡平台6 SAE J 885-2011与机动车设计相关的49 SAE J 887-2011校车报警灯12 SAE J 891-2004弹簧螺母26 SAE J 892-1996压紧弹簧螺母英制尺寸系列一般说明15 SAE J 892M -1996压紧弹簧螺母公制尺寸系列一般说明15 SAE J 896-2011发动机辅助传动装置用装配法兰3 SAE J 899-2012非道路自行推力机械操作者座椅尺寸4 SAE J 901-2007万向节及传动轴术语—定义—应用指南40 SAE J 902-2011乘用车前风窗除霜除雾系统14 SAE J 903-1999乘用车前风窗刮水系统13 SAE J 905-2009燃油过滤器试验方法34 SAE J 910-1988危险报警信号开关4 SAE J 911-1998冷轧钢板表面组织测量6 SAE J 912-2007汽车装饰材料的抗粘连性及相关特性的试验方法2 SAE J 913-2004汽车用织物及纤维材料的液体分散性试验方法3 SAE J 914-2009车长小于12m的车辆侧转向信号灯10 SAE J 915-2007自动变速箱手动操作步骤3 SAE J 917-2004船用推拉式控制缆索8 SAE J 918c-1970乘用车轮胎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9 SAE J 919-2009单独式操作者的非公路机械噪声测量13 SAE J 920-1985非公路工作机械技术公报7 SAE J 922-2011涡轮增压器术语8 SAE J 923-2012货车和客车驱动桥术语19 SAE J 924-2011止推垫圈的设计和应用18 SAE J 927-2012发动机上安装的变矩器的飞轮4 SAE J 928-2010电线接头—插头及插座的类型4 SAE J 930-1995非公路机械蓄电池9 SAE J 931-2012液压动力回路滤清-应用与方法5 SAE J 932-2011常量应变及微量应变的定义2

SAE J 933-2005自攻螺钉的机械性能和质量要求2 SAE J 934-1998车辆乘员门铰链系统5 SAE J 935-2009高强度碳素钢和合金模压钢6 SAE J 940-1994碳素钢板和带钢术语10 SAE J 941-2008汽车驾驶员眼位33 SAE J 942-1999乘用车前风窗洗涤器系统8 SAE J 947-2009纤维板术语表5 SAE J 948-2011确定汽车车厢布、乙烯树脂和皮革的耐腐蚀性和汽车车厢布抽丝的试验方法4 SAE J 949-2009确定内饰材料和基底硬度(挠度系数)的试验方法2 SAE J 951-1985汽车面漆的佛罗里达曝光试验4 SAE J 953-2011乘用车后窗除霜系统14 SAE J 958-2012起重吊车术语和尺寸8 SAE J 959-1991举升起重机钢丝强度因素6 SAE J 960-2012船用操纵缆连接—发动机离合器杠杆2 SAE J 961-2012船用操纵缆连接—发动机节流阀杠杆2 SAE J 964-2009检测镜反射和混浊的推荐规程6 SAE J 965-1966研磨耐久性29 SAE J 966-2000测量乘用车轮胎每英里转数的试验规程3 SAE J 967-2002柴油机喷射设备校正液5 SAE J 968-1-2002柴油机喷射油泵试验—第1部分:校正喷嘴和保持架总成14 SAE J 968-2-2002柴油机喷射油泵试验—第2+E594部分:孔板流量测量7 SAE J 972-2009移动障壁碰撞试验7 SAE J 973-1999点火系统测量规程11 SAE J 974-2011农用设备闪光报警灯2 SAE J 975-1993农用设备前照灯3 SAE J 983-1998起重机和缆索式挖掘机的基本操作控制杆的布置8 SAE J 985-2009后视镜设计中应考虑的视觉因素6 SAE J 986-1998乘用车及轻型货车噪声级别8 SAE J 987-2012绳索支持椼架臂式起重机试验方法25 SAE J 990-2009工业和农业割草机命名法4 SAE J 993-1989铝合金及其热调质命名系统12 SAE J 994-2009倒车电子警报装置性能试验15 SAE J 995-2012钢螺母的机械及材料要求9 SAE J 997-2000 防止火花装置的试验碳 5 SAE J 999-2011吊杆起重机动力脱离装置1 SAE J 1001-2009工业甩刀式割草机和动力耙11 SAE J 1004-2004发动机冷却系统术语词汇10 SAE J 1012-1993操作者工作舱增压系统试验规程4 SAE J 1014-2009集材机和履带式拖拉机用牵引绞盘术语及分类4 SAE J 1015-2012每小时吨公里试验规程8 SAE J 1017-1986压路机和压实机术语5 SAE J 1024-2011建筑及工程机械燃油加热热风装置4

SAE J 1025-2000测量载货车轮胎每公里/英里转数的试验规程3

SAE J 1028-1998机动起重机工作区定义5

SAE J 1029-2007建筑掘土机械的灯光及标识4

SAE J 1033-2012飞轮、飞轮壳及其配件的孔偏心和面偏差的测量6

SAE J 1037-2006前风窗洗涤器管4

SAE J 1038-2007儿童用雪地车的建议7

SAE J 1042-2012通用机械操作者的保护3

SAE J 1044-2012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3

SAE J 1050-2009驾驶员视野的描述和测量24

SAE J 1051-2008非公路机械座垫挠性变形量的测量5

SAE J 1052-2009机动车辆驾驶员及乘员头部位置13

SAE J 1053-1996英制系列单线程钢制冲压螺纹设计15

SAE J

公制系列单线程钢制冲压螺纹设计17 1053M-1996

SAE J 1058-1999标准钢板的厚度及公差6

SAE J 1059-2011车速表试验规程4

SAE J 1060-2000评价与机动车辆车轮有关的噪声和乘坐舒适性的主观等级量表3

SAE J 1061-2008通用螺栓,螺钉、螺杆表面不连续性8

SAE J 1062-2008雪地车乘员手柄2

SAE J 1063-1993悬臂式起重机结构试验方法20

SAE J 1065-2009钢制液压管的额定工作压力13

SAE J 1067-2012七导线电缆-载货车和客车10

SAE J 1069-2007非公路自驱式作业机械快速保养用机油更换系统2

SAE J 1069-2012自行式机械野外快速服务换油系统3

SAE J 1071-2003平路机操作控制件4

SAE J 1072-1977烧结工具材料4

SAE J 1073-1995弹簧离合器旋转试验规程3

SAE J 1074-2000发动机噪声等级测量规程(D)5

SAE J 1075-2007建筑工地噪声测量9

SAE J 1076-1990倒车灯开关4

SAE J 1078-2007分析确定液压伸缩式起重机悬臂能力的推荐方法39

SAE J 1079-1995偏心离合器旋转试验规程3

SAE J 1081-2000准标准钢5

SAE J 1082-2008燃料消耗量道路检测规程22

SAE J 1083-2012机械未经许可的启动或移动3

SAE J 1085-1999弹性绝缘体动力特性试验16

SAE J 1086-1995金属和合金的编号10

SAE J 1087-2011单向离合器术语11

SAE J 1088-1993测量小型通用发动机尾气排放的试验规程15

SAE J 1091-2003挖土机械操作者视野20

SAE J 1093-2007椼架式起重机吊杆系统分析规程13

SAE J 1094-2011尾气排放测量定容积取样系统48

SAE J 1095-2009轮辐和轮毂疲劳试验规程10

SAE J 1096-2000在定置条件下重型载货车外部噪声测量6

SAE J 1098-2012每小时吨公里的应用5

SAE J 1099-2002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的低循环疲劳性能技术报告29

SAE J 1100-2009机动车辆尺寸127

SAE J 1101-2012摩托车停车稳定性试验规程3

SAE J 1102-1995车轮螺栓机械和材料要求6

SAE J

公制车轮螺栓机械和材料要求5 1102M-2001

SAE J 1105-2006前向警告喇叭的电气性能、试验和应用13

SAE J 1106-1975乘用车轮胎稳态力和力矩特性测量用试验室试验机9

SAE J 1107-1975乘用车轮胎稳态力和力矩特性测量用试验室试验机和试验规程53

SAE J 1109-2007绞接式橡胶轮集材机部件术语3

SAE J 1111-2007带抓斗的集材机部件术语6

SAE J 1113-2-2004车辆(航空器除外)电磁兼容性测量规程及限制─传导屏蔽范围15HZ到

7 250KHZ—全导线

SAE J 1113-3-2006传导屏蔽范围250 kHz到400 MHz的直接射频功率10

SAE J 1113-4-2004电磁辐射区域的屏蔽大电流注入法12

SAE J 1113-1-2012车辆、船泊(船长等于15米)及机械(航空器除外)部件电磁兼容性测量规程及

37限制(16、6Hz到18GHz,所有导线)

SAEJ 113-12-2006沿电源线外的线路传导和耦合—电容耦合和电感耦合引发的电气干扰20

SAEJ 113-13-2011车辆部件电磁兼容性测量规程─第13部分:静放电屏蔽24

SAEJ 113-21-2005车辆部件电磁兼容性测量规程─第21部分:30 MHz到18GHz电磁区的屏

20蔽,吸波暗室

SAEJ 113-22-2003车辆部件电磁兼容性测量规程─第22部分:E774电源线电磁辐射区的屏蔽11

SAEJ 113-24-200610kHz到200MHz的克劳福德微电子电池及10kHz到5GHz的多频微电子电

18池辐射电磁区的屏蔽

SAEJ1113-26-2006车辆部件电磁兼容性测量规程─交流电源线电场屏蔽5

SAEJ 113-28-2004车辆部件电磁兼容性测量规程─第28部分─电磁辐射区的屏蔽,反射法(模

45式调谐)

SAEJ1113-42-2006电磁兼容性─部件试验规程─第42部分─瞬间传导发射13

SAEJ1113-11-2012电源线瞬间传导的屏蔽26

SAEJ1113-27-2012车辆部件电磁兼容性测量规程─第27部分─电磁辐射区的屏蔽—模式激励

26反射法

SAE J 1114-2012燃油箱加注口盖及盖的固定罗纹4

SAE J 1115-1976制定和修订SAE术语及定义指南4

SAE J 1116-2004非公路自驱动机械分类8

SAE J 1117-1986液压流体动力阀压差—流量特性的测量和记录方法7

SAE J 1118-2002汽车制动系统液压阀试验规程10

SAE J 1119-2008翻转防护结构(ROPS)和坠落物防护结构(FOPS)钢制件13

SAE J 1120-1989球形杆端9

SAE J 1121-2006压缩和拉伸螺旋弹簧的术语18

SAE J 1122-2004螺旋弹簧技术要求检查表7 SAE J 1123-1992汽车悬挂系统钢板弹簧—公制单位14 SAE J 1124-2012与液体滤清器及试验有关的术语9 SAE J 1127-2005蓄电池低压电缆20 SAE J 1128-2011低压基本电缆24 SAE J 1131-1998汽车气制动系统用符合SAE J884规定的非金属管和管接头总成性能要求5 SAE J 1133-2011校车停车警报10 SAE J 1134-2000SAE节装配3 SAE J 1137-2002汽车制动系统液压阀性能要求4 SAE J 1138-2009乘用车多用途车和总重量不超过10000lb的货车的驾驶员手操作位置设计标

8准

SAE J 1139-1999汽车手操作件运动方向模式9 SAE J 1142-1994乘用车、厢式车、轻型载货车牵引能力设计标准和设备的使用28 SAE J 1143-1994乘用车、厢式车、轻型载货车被拖车辆/牵引设备试验规程9 SAE J 1144-2000乘用车、厢式车、轻型载货车被拖车辆传动系试验规程6 SAE J 1145-2011排放名词与术语19 SAE J 1147-1983焊接、铜焊、锡焊材料和应用3 SAE J 1148-2004发动机进气冷却器术语11 SAE J 1149-2007气制动系统用金属管6 SAE J 1151-2011用气体色谱法测量甲烷11 SAE J 1153-2012汽车制动器液力主缸试验规程10 SAE J 1154-2012汽车制动器液力主缸性能要求5 SAE J 1158-2004履带式牵引车和集材机铰索技术要求和定义5 SAE J 1161-2004雪地运动车运行噪声测量规程7 SAE J 1163-2012确定座位基准点5 SAE J 1165-1986液压油清洁度水平的纪录7 SAE J 1166-2008非公路自驱式机械—操作者—工作循环—噪声测量27 SAE J 1167-2008摩托车制动灯开关4 SAE J 1168-2012摩托车侧倾角测量规程4 SAE J 1169-2007轻型车定置噪声排放噪声测量8 SAE J 1171-2011船用电器装置外部点火保护7 SAE J 1172-1993带密封式法兰的发动机飞轮壳3 SAE J 1173-1988喷丸用的玻璃珠尺寸分级和特性5 SAE J 1174-1985小型发动机动力设备操作者耳旁噪声测量方法6 SAE J 1175-1985小型发动机驱动设备旁观者噪声测量程序9 SAE J 1176-2012液压系统外部泄漏分类3 SAE J 1177-2012液力挖土机操作控制件8 SAE J 1180-2012伸缩臂长度指示系统3 SAE J 1183-1998弹性材料和部件疲劳试验推荐指南16 SAE J 1191-2011船用高压点火电线5 SAE J 1192-2010摩托车声响信号装置性能6 SAE J 1194-2009轮式农用拖拉机翻转防护结构(ROPS)16

SAE J 1197-2011装有原木或其他材料的拨叉(但无垂直杆)的装载机的额定工作载荷3 SAE J 1199-2001钢制公制外螺纹紧固件的机械性能和材料要求10 SAE J 1200-1998分裂柱形空心铆钉12 SAE J 1204-1997旅居车和多用途挂车车轮试验规程8 SAE J 1205--1997按扣式无内胎轮胎气门嘴性能要求3 SAE J 1206-1997按扣式无内胎轮胎气门嘴试验方法7 SAE J 1207-2000减少发动机进排气噪音的消音器的效率的试验规程7 SAE J 1211-2009电子设备设计用推荐环境规程126 SAE J 1212-2008林业设备防火性8 SAE J 1213-1-1997车辆的多路传输技术和数据通信网络术语45 SAE J 1213-2-1988与汽车电子学有关的可靠性术语28 SAE J 1214-2002旅居车轮胎至车身间隙校核6 SAE J 1222-2012雪地车车速控制保证4 SAE J 1223-2012船用化油器及燃油喷射节流阀体2 SAE J 1226-2011发动机预热器8 SAE J 1227-1986液压部件和系统清洁度的评价16 SAE J 1229-1981载货车识别术语5 SAE J 1231-2011软管连接用成型接头及装配14 SAE J 1232-2000乘用车和轻型载货车轮胎牵引装置轮廓断面确定和分类5 SAE J 1233-2011非道路作业机械商业文字技术规格6 SAE J 1235-1986液压流体动力阀内部泄漏的测量和记录6 SAE J 1236-2007铸铁密封环(公制)7 SAE J 1237-2001公制滚压螺钉12 SAE J 1238-2007在海洋环境中固定平台上操作的起重机的分级9 SAE J 1239-2003挂车4、5和8头矩形导线连接器12 SAE J 1240-1991飞轮旋转试验规程4 SAE J 1241-1999摩托车燃油箱和润滑油箱10 SAE J 1242-1991噪声试验规程4 SAE J 1244-2008机油冷却器术语11 SAE J 1246-2003凸镜的曲率半径的测量5 SAE J 1247-2002模拟山区的制动性能试验规程20 SAE J 1248-2002摩托车停车稳定性性能要求4 SAE J 1249-2008SAE前期标准和前期SAE EX钢9 SAE J 1252-2012载货车和大客车SAE风洞试验规程26 SAE J 1253-1993发动机低温起动负荷要求4 SAE J 1254-2007伐木聚束机部件术语4 SAE J 1257-2012悬臂起重机额定工作负荷图34 SAE J 1259-1989公制球形杆端8 SAE J 1260-2007标准机油滤清器试验机油4 SAE J 1261-1984农用拖拉机轮胎动力学指标5 SAE J 1263-2009道路载荷测量和用滑行技术进行测功机模拟39 SAE J 1264-1986RCCC/SAE联合燃料消耗量试验规程(短期在用车)I型11

SAE J 1266-2001车桥效率试验规程8 SAE J 1267-1988泄漏试验8 SAE J 1268-1995碳素和合金钢的硬度带级别96 SAE J 1269-2006乘用车、轻型载货车和高速公路载货车及大客车轮胎滚动阻力测量规程12 SAE J 1270-2006乘用车、轻型载货车和高速公路载货车及大客车轮胎滚动阻力测量8 SAE J 1272-2008伐木机头术语9 SAE J 1273-2009推荐的液压软管总成规程21 SAE J 1276-1986液压部件试验用标准液3 SAE J 1277-1990评价新液压油清洁度的方法4 SAE J 1278-1992SI(公制)同步皮带和皮带轮8 SAE J 1279-2008雪地车驱动机构3 SAE J 1281-2009游艇驾驶员噪声级别暴露量评价规程7 SAE J 1282-2012雪地车制动系统试验规程7 SAE J 1283-2011建筑、农用和非道路机械辅助起动机电器连接件8 SAE J 1284-1988片型保险丝10 SAE J 1286-2009推力试验装置7 SAE J 1287-2008定置摩托车噪声排放测量7 SAE J 1288-2012液压制动软管总成的包装、贮存和贮存期限4 SAE J 1289-1981机动起重机稳定性级别3 SAE J 1290-2012汽车液压制动系统─公制管联接件6 SAE J 1291-2011汽车液压制动系统─公制琵琶式螺栓管联接件4 SAE J 1292-2008汽车、载货车、牵引车、挂车和大客车布线8 SAE J 1293-1990车辆底盘腐蚀试验11 SAE J 1294-2004船用点火分电器7 SAE J 1297-2007代用汽车燃料31 SAE J 1298-2008液力联接及通用液力联接件诊断口尺寸和位置4 SAE J 1299-2003非公路自卸车的电动推力控制9 SAE J 1301-2009货车变形等级19 SAE J 1303-2011装载机切削刃横截面直边4 SAE J 1304-2011具有螺母孔的装载机切削刃横截面直边3 SAE J 1305-2007举升起重机运行中双滑轮警告和限位系统3 SAE J 1306-2012摩托车辅助前大灯7 SAE J 1307-2002挖掘机和反铲挖掘机手势信号7 SAE J 1308-2008非公路机械风扇保护罩3 SAE J 1309-2012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物料输送机、节式原木装载机及某些林业设备行驶性能

6和定级规程

SAE J 1310-2011柴油机用的电预热器和蓄电池保暖器15 SAE J 1312-1995电火花点火式发动机及压燃式发动机绘制发动机性能图的规程4 SAE J 1313-1993汽车同步皮带传动6 SAE J 1315-1991非公路车辆轮胎和轮辋选择和应用4 SAE J 1317-1982非公路自卸车电驱动旋转装置8 SAE J 1318-1998特许应急、保养和维修车辆用气放电报警灯12

SAE J 1319-2005后雾灯系统6 SAE J 1320-2004船用电器开关4 SAE J 1321-2012TCM/SAE联合燃油消耗量试验规程—Ⅱ型50 SAE J 1323-2009纤维板的标准分类系统8 SAE J 1324-1989声学和热材料试验规程5 SAE J 1325-2011测量挠性绝缘材料相对褶皱性的试验方法4 SAE J 1326-2009测量湿态色彩转移特性的试验方法2 SAE J 1330-2007实验室光度测定精确度指南10 SAE J 1332-2007绞索盘毂旋转指示装置3 SAE J 1333-1990液压缸活塞杆腐蚀试验4 SAE J 1334-2003液压缸完整性试验8 SAE J 1335-2009液压缸无载荷摩擦试验3 SAE J 1336-1987液压缸泄漏试验6 SAE J 1337-2011非公路轮辋的保养规程及维修注意事项6 SAE J 1339-2009发动机冷却风扇功率消耗量测量的试验方法6 SAE J 1340-2011载货车、大客车的空调及气制动空压机功率消耗测量的试验方法3 SAE J 1341-2003载货车、大客车的液压泵功率消耗测量的试验方法4 SAE J 1342-2012确定发动机冷却风扇功率消耗量的试验方法5 SAE J 1343-2000与载货车、大客车的发动机附件平均功率要求和运转循环有关的信息7 SAE J 1344-1997塑料零件的标识25 SAE J 1346-1981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代表性试验方法指南8 SAE J 1347-1996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代表性技术要求指南9 SAE J 1349-2011发动机功率试验代码-火花点火式和压燃式发动机-安装净额定功率27 SAE J 1350-2011燃用柴油、汽油和丙烷的液体冷却发动机预热器的选择和运用指南8 SAE J 1351-2008绝缘填料热气味试验3 SAE J 1352-2005绝缘材料压缩和恢复3 SAE J 1353-2007抓斗集材机术语(J1353)4 SAE J 1354-2007传送装置术语3 SAE J 1355-1993测量弹性绝缘填料厚度试验方法3 SAE J 1356-2008挖掘机坠落物防护性能标准9 SAE J 1360-2006非公路作业机械产品识别代号系统4 SAE J 1361-2001评价材料热阻性和热绝缘性能的热平板法4 SAE J 1362-2012非公路自驱动式工作机械操作者控制件及显示器的图形标志157 SAE J 1366-2007在海洋环境中平台上操作的举升起重机的分级22 SAE J 1367-1981球形杆端和球头节性能试验规程6 SAE J 1368-1997儿童约束固定装置和附属连接件4 SAE J 1369-2012后排座儿童约束系带的安装固定规定6 SAE J 1373-2006车长小于9.E8101米的汽车后转向灯4 SAE J 1374-1985液压活塞杆密封耐久性试验规程8 SAE J 1375-1997起动马达应用指南3 SAE J 1377-1989变速器上安装的车速信号转子的技术要求3 SAE J 1378-2011电动小时表技术要求7

SAE J 1383-2006汽车可更换灯泡的前照灯性能要求25 SAE J 1388-2008滑动转向加载机人员保护5 SAE J 1389-2011绝缘材料腐蚀试验4 SAE J 1390-2012发动机冷却风扇结构分析17 SAE J 1392-2008高强度钢、热轧钢板和钢带、冷轧钢板和涂层钢板10 SAE J 1393-2012重型车辆冷却试验规程9 SAE J 1394-2004公制气制动管术语8 SAE J 1397-1992评价钢条机械性能和可加工性11 SAE J 1399-1984电子转速表技术要求7 SAE J 1400-1990汽车材料及总成的空气隔音性能实验室测量6 SAE J 1401-2003道路车辆—使用非石油基液压油的液力制动软管总成18 SAE J 1402-2006汽车气制动软管和软管总成9 SAE J 1403-2005真空制动软管8 SAE J 1404-2007总质量大于10000lb(4500kg)车辆的行车制动器结构完整性2 SAE J 1405-2012液力软管总成的可选试验规程5 SAE J 1406-2012液压制动软管在汽车上的应用5 SAE J 1409-2011气制动阀试验规程9 SAE J 1410-2011气制动阀性能要求5 SAE J 1416-2001发电机线接头标识4 SAE J 1418-2002燃油喷射泵试验用高压管3 SAE J 1419-1999燃油喷射泵轴端和毂锥度5 SAE J 1422-2011柴油机燃油加热器3 SAE J 1423-2003乘用车、轻型货车、厢式车、运动用车(SUV)节能发动机机油分类11 SAE J 1424-2008用于总重小于12000lb的车辆上的货物灯7 SAE J 1428-2006船用电路断路器9 SAE J 1432-2006车宽大于等于2032mm的汽车上安装的后高位制动灯和后高位转向灯7 SAE J 1434-1989可锻铝应用指南29 SAE J 1436-2012发动机冷却系统加注、排气、液面下降试验要求10 SAE J 1440-1993非公路林业机械轮胎及轮辋的分类9 SAE J 1441-2007车辆操纵性主观分级评价2 SAE J 1442-2003高强度热轧钢板钢条6 SAE J 1444-2009小型发动机驱动发电机组瞬态响应评价方法6 SAE J 1447-1986非公路作业机械液压系统中防火液的使用5 SAE J 1450-2001气制动促动器膜片试验规程3 SAE J 1451-2007单车辙车辆(摩托车、轻便摩托车、自行车)动力学和操纵术语13 SAE J 1452-2011挂车坡道驻车性能试验规程4 SAE J 1453-2002连接件—“O”型密封圈42

75 SAE J 1453-2-2007“O”型密封圈密封面技术条件—第2部分:钢制街头、防水壁、转体、铜

置套筒、盖子和与ISO 6149-2米制双头螺栓连接的接头的尺寸、性能要求和

试验方法

SAE J 1453-1-2012“O”型密封圈密封面技术条件—第1部分:管式连接和通用性能要求35 SAE J 1453-3-2012“O”型密封圈密封面技术条件—第3部分:钢制街头、防水壁、转体、铜78

GB 汽车排放标准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Limi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emissions from light-duty vehicles (Ⅲ, Ⅳ) (GB 18352.3—20052007-07-01实施)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制订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装用点燃式发动机的轻型汽车,在常温和低温下排气污染物、曲轴箱污染物、蒸发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污染控制装置的耐久性要求,以及车载诊断(OBD)系统的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本标准规定了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轻型汽车,在常温下排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污染控制装置的耐久性要求,以及车载诊断(OBD)系统的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本标准也规定了轻型汽车型式核准的要求,生产一致性和在用车符合性的检查与判定方法。本标准也规定了燃用LPG或NG轻型汽车的特殊要求。本标准也规定了作为独立技术总成、拟安装在轻型汽车上的替代用催化转化器,在污染物排放方面的型式核准规程。本标准适用于以点燃式发动机或压燃式发动机为动力、最大设计车速大于或等于50km/h的轻型汽车。本标准不适用于已根据GB 17691(第Ⅲ阶段或第Ⅳ阶段)规定得到型式核准的N1类汽车。 解读中国轻型汽车第Ⅲ、IV阶段排放标准GB18352.3-2005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314892215.html, [ 2005-8-30 11:28:29 ] 来源:中国汽车动态网? 李怀斌 [推荐] [大中小] [关闭窗口] 今年4月27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五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其 中与广大汽车生产企业最为密切的是GB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 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即中国轻型汽车第Ⅲ、Ⅳ号排放标准),轻 型汽车第Ⅲ号排放标准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第Ⅳ号排放标准自2010年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与技能标准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与技能标准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汽车修理工。 1.2 职业定义 使用工、夹、量具,仪器仪表及检修设备进行汽车的维护、修理和调试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1.4 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外、常温。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含同等学力)。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6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2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理论培训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实际操作教师:培训初、中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技师、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且在本岗位工作3年以上。

1.7.3 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并配备投影仪、电视机及播放设备。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具有600 m2以上能满足培训要求的场地,且有相应的设备、仪器仪表和必要的工具、夹具、量具,通风条件良好、光线充足、安全设施完善。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3)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2年。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美国汽车排放标准

美国汽车排放标准 美国有加州及联邦两个标准。美国加州最早控制汽车排放,而且标准也最严。1963年制订了“大气清洁法”;1966年加州制订“7工况法”,颁布汽车排放控制标准;1968年联邦采用“7工况法”开始控制汽车排放;1972年联邦采用LA-4C(FTP-72)试验规范,并增加对NO X的控制;1975年改用LA-4H(FTP-75),并一直延续使用至今。1975年起到80年代,美国排放标准大幅度加严,特别强化对NO X的限值,同时再提高对HC和CO的控制,1983年排放标准一直维持到1993年。1990年美国国会修订了“清洁空气法”,对汽车排放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表11-1是联邦轿车排放标准。联邦分两阶段加严排放标准,对HC的排放限制不仅指总碳氢(THC),而要限制非甲烷碳氢化物(NMHC),另外新标准增加对排放稳定性(使用寿命)的考核,提出8万英里和16万英里两个排放限值(见表11-2)。 美国联邦轻型车排放控制标准(g/mile) 表11-1 美国轻型汽车排放限值(FTP-75测试循环) (g/km) 表11-2 (1)微粒排放只用于柴油车 1994年加州颁布了清洁燃料和低排放汽车计划CF/LEV,规定从1995年起实施严格的低污染汽车标准(LEV),分四阶段进行:即过渡低排放车(TLEV)、低排放车(LEV)、超低排放车(ULEV)和零污染车和(ZEV)。表11-3是加州轿车排放限值。 美国加州轻型汽车排放限值(g/km) 保证里程80000km 表11-3

美国联邦49个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重型车用柴油机的排放限值见表11-4。 美国重型车用柴油机的排放

美国汽车安全技术法规(FMVSS)中文版

101-控制器和显示器 摘要-本标准要求基本控制器位于当驾驶员被腰带限制以及躯干上部也被限制的情况下能够触手可及的地方。同时要求确定的安装在仪表盘的控制程序能够被识别。 要求-必须确定所有手动操作控制都要用文字标识。 除脚踏式控制或安装在转向柱上的手动操作控制器之外,无论何时前照灯打开时,基本的控制识别和显示系统必须被照亮。必须确定某些必要的手工操作控制器和某些显示系统都要有一个标识显现出来,而且这些标识能够被照亮。 每辆乘用车,多用途乘用车,卡车和公共汽车所装的控制器,指示器或指示灯栏在表1或表2(PDF格式),必须符合本标准要求的位置,标识,颜色,和照明的要求。 指示器照明亮度 (a)指必需为指示器提供照明,足以使驾驶员在夜间和白天行驶的状况下可以看到他们。 (b)提供所需可视的同时,设备应该可以手动或自动的进行调节, 除了制动器,大灯,转向灯,安全带的指示器和识别装置在任何驾驶条件下不应调节到不可视的情况, 室内灯的亮度 (一)任何内源照 (1)光照强度,手动或自动调节,提供至少两个级别的亮度; (2)其中之一是很弱的光线强度,对已经适应黑暗环境道路状况的驾驶员可辨别; (3)作为一种手段关闭。 颜色-表1(PDF格式)中所示的每个指示装置的灯光必须是独特的,在该表中的第6栏已给出。没有在表中1中(PDF格式)的任何指标灯或指示器的标识的灯光颜色不能影响到驾驶员辨别。 102-变速器换挡杆顺序 摘要:该标准特别强调变速器换挡顺序,起动机的互锁机构和变速器,以减少换挡错误的可能性。在变数器档位在驱动挡位置时启动,并能提供在速度低于40公里/小时(25英里)的辅助制动。乘用车变速器换挡位置的布置:空挡位置应该在前进和倒挡中间。 105-液压和电动制动系统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参赛说明

附件一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参赛说明 一、比赛背景和意义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已经成为培养中国汽车科技精英的摇篮,五年来从这个摇篮里走出的一批批青年才俊已经成为相关企业的技术骨干,正在实践着中国汽车自主发展的“强国梦”。 党和国家提出了实现民族强盛的“中国梦”总体目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国,目前正处于从大国迈向强国的转型时期。为实现这一理想,汽车产业需要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于文化大繁荣和文化大发展,完善我会青年工程师差异化阶梯式培养平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又推出了一个更新鲜、更刺激、更有趣的赛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下文简称BSC)。 BSC要求参赛学生团队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同一型号发动机,依据规则设计制造一辆单座、发动机中置、后驱的小型越野车。项目及技术性、趣味性于一身,起源于美国,是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前身,适合职业院校和大学低年级学生参与。 BSC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教育和工程实践过程,会给参赛学生和老师带来新的挑战。大赛真正以兴趣为导向,崇尚“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现代职教精神,可以使参赛学生进一步掌握汽车结构设计、制造、装配、调教维护、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BSC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的竞赛平台。通过职业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同场竞技,真正体现、提升专业内涵,为汽车产业输送更多复合型人才。

二、比赛方式和内容 1、大赛以团队方式进行,统计参赛车队的总成绩进行排名,同时各单项成绩单独排名。 2、大赛以车队为竞赛单位,每所院校选仅派1支车队参赛,每支参赛车队总人数不得超过20人(包含指导教师)。每支车队由指导教师至少1名、队长1名、车手至少2名、参赛队员若干名组成。 3、参赛车队限制 首届BSC参赛车队数量不超过30支。其中,职业院校车队15支,本科院校车队15支。参赛学生必须为参赛院校全日制学生,车队成员应年满16周岁。本科院校参赛队员只允许本科学生参赛,研究生不得参赛,大四学生数量不得超过3名。车队车手需持有C1以上驾驶证。 4、比赛项目 每支参赛队都要参加静态项目和动态项目的比赛。 (1)静态项目:技术检查、赛车设计 (2)动态项目:牵引力测试,绕桩测试,2小时耐力测试 (3)比赛项目特点:静态项目除技术检查是必要的,其他项目均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减。动态项目主要考察车辆的牵引力、转向灵活程度、车辆操纵稳定性、以及耐久性能,由于发动机为组委会统一提供并不得改装,因此无燃油经济性测试。 三、比赛特别提示 1、比赛发动机由组委会统一免费提供,总量30台; 2、赛车设计制造周期大约4个月; 3、赛车设计制造总成本大约5万元人民币左右。

美国DOT汽车安全技术法规资料(FMVSS)

DOT认证制度美国汽车安全技术法觃FMVSS 美国是世界上法律法觃体系最完备的国家乊一,政府仍维护整个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出収,将汽车产品的设计与制造纳入社会管理的法律体系中,对汽车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专门立法,授权汽车安全、环保、防盗和节能的主管部门制定汽车技术法觃,幵按照汽车技术法觃对汽车产品实施法制化的管理制度,实现政府对汽车产品在安全、环保、防盗和节能方面的有敁控制。美国联邦政府根据国会通过的有关法律,如《国家交通及机动车安全法》《机动运载车法》《机动车情报和成本节约法》《噪声控制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及《机动车辆防盗法实施令》等为依据,分别授权美国运输部(Dot)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制定幵实施有关汽车安全、环保、防盗和节能方面的汽车法觃,以达到政府对汽车产品安全、环保、防盗和节能这几方面有敁的控制。本文现专门就美国汽车安全技术法觃的制修订和实施工作的最新収展情冴迚行介绍。1.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MVSS) 1966年9月,美国颁布实施《国家交通及机动车安全法》,授权美国运输部(DOT)对乘用车、多用途乘用车、载货车、挂车、大客车、学校客车、摩托车,以及这些车辆的装备和部件制定幵实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s.简称FMVSS)。仸何车辆或装备部件如果与FMVSS不符合,不得为销售的目的而生产,不得销售或引入美国州际商业系统,不得迚口。根据目前《国家交通及机动车安全法》最新修订本的觃定,对远反此法要求的制造商或个人,美国地区法院(district court)最高可以处以1500万美元罚款的民事处罚,对造成人员死亡或严重身体伤害的机动车或装备安全缺陷隐瞒不报,或制造虚假报告的制造商将追究刑事责仸,最高刑事处罚为15年有期徒刑。 在美国《国家交通及机动车安全法》的授权下,由美国运输部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具体负责制定、实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它们都被收彔在"联邦法觃集"(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 简称CFR)第49篇第571部分。FMVSS法觃目前共计56项,分为5大类: FMVSS100系列----避克车辆交通事敀,即汽车主动安全,目前共计26项; FMVSS200系列----収生事敀时减少驾驶员及乘员伤害,即汽车被动安全,目前共计23项; FMVSS300系列----防止火灾,5项。 FMVSS400系列---- 1项。 FMVSS500系列---- 1项。 2.与FMVSS配套的管理性汽车技术法觃 而美国汽车技术法觃只是具有技术内容,如:限值挃标、试验方法的技术法觃,而不包括管理性的内容。美国运输部专门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性技术法觃,以保证FMVSS的制修订工作和有敁的实施。这些法觃同样都收彔在CFR第49篇中,分别以该篇不同部分的形式出现, 4.美国联邦机动运载车安全法觃FMCSR 美国运输部联邦机动运载车安全管理局依据《1999年机动运载车安全提高法》(原为《机动运载车法》)制定美国联邦机动运载车安全法觃(Federal Motor Carrier Safety Regulations,简称FMCSRs),该法觃主要针对运输公司,即车辆的使用者,而非制造商、分销商或零售商制定的,适用于在用商用车(包括载货车和大客车),觃定了车辆的安全、检查与保养要求,以及有关的安全觃划。这些法觃同样被收彔在美国联邦法觃集(CFR)第49篇中。 美国联邦及州政府对运输公司迚行现场审查,以确保车辆符合FMCSRs的要求。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文件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文件 中汽学术[2010]7号 关于举办“2010国际先进汽车电子技术年会”的 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于2010年3月16-17日在上海举行“2010国际先进汽车电子技术年会”。 本届研讨会将邀请政府有关主管部门领导及全球知名企业高层出席,组织国内外著名汽车和电子领域专家学者到会做技术报告,内容涉及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电子控制技术、电子安全系统、总线技术等。特别邀请行业知名专家主持各主题时段,组织与会代表就未来汽车电子技术发展及开发战略展开讨论和互动。 会议期间将安排代表参观第九届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 Productronica China 2010)。该展览特设电子元件、功率半导体、线束加工设备、SMT等专区,分类展示汽车电子在汽车发动机电控、安全、通讯、导航、娱乐等领域的应用。2009年共有307家展商与28,165名专业观众参观了展览。 欢迎各单位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参加。 主办单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德国电气电子协会 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

承办单位 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 日期和地点 2010年3月16-17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5号馆会议区。 会议语言 会议采用中英文同声传译。 会议注册 请于3月10日前填写参会回执进行注册(参见附件2)。 会议注册费为1000元/人,享受优惠代表为800元/人,3月8日前交费注册享受减免200元优惠。 3月15日14:00-18:00于上海景缘国际酒店:(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333号)办理注册和住宿手续。 3月16日08:00-09:00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5号馆会议区办理注册手续。 联系方式 联系人:陆丽俐,公维洁 电话:031,888 传真:0 E-mail: 附件:1、2010国际先进汽车电子技术年会初步日程 2、2010国际先进汽车电子技术年会参会回执 3、酒店预订及会场交通示意图

人机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doc

第四章人机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 §4-1 概述 人机工程学是近40年来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在车身设计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一、人机工程的概念 研究对象:人—机—环境系统的整体状态和过程。 任务:使机器的设计和环境条件的设计适应于人,以保证人的操作简便省力、迅速准确、安全舒适,充分发挥人、机效能,使整个系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研究范围: ①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能力极限——能承受的极限; ②人机功能的合理分配——充分发挥各自特长; ③人机相互作用及人机界面设计; 相互作用——利用信息显示器和控制器实现人—机间信息交换的过程; 人机界面——使显示器与人的感觉器官的特性相匹配,使控制器与人的效应器官相匹配,以保证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换迅速、准确。 ④研究环境及其改善——温度、湿度、照明、噪声、振动、尘埃、有害气体等对人的作业活动和健康的影响。以及控制、改善不良环境的措施和手段; ⑤研究作业及其改善——人从事体力和脑力作业时生理、心理变化,由此确定作业时的合理负荷及耗能量、合理的作业和休息制度、合理的操作方法→↓疲劳,保障健康,↑作业效率; ⑥研究人的可靠性与安全——工程系统日益复杂和精密,操作人员面对大量的显示器、控制器,容易出现人为差错而导致事故发生。→研究人的可靠性及影响因素,寻求减少人为差错,防止事故发生的途径和方法。

二、人机工程学与车身设计的关系 1、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目的——要解决的问题 ①如何减少汽车的各种物理性能对人生理、心理所产生的影响; ②如何减少驾驶操作的失误而造成的事故。 2、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 ——对现有条件下驾驶汽车和乘坐汽车在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各方面进行大量统计与调查,引入生理学、医学、心理学、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物学、人体测量学、工程学、机械学、环境科学、信息工程、系统工程等学科的观点和方法,开展全面研究和分析→改善汽车的各种性能。 目的:为汽车设计、改进提供各种调查、改进、试验与分析结果,使汽车更好地、尽善尽美地为人服务。 3、车身内部各种物理量的变化和人体的承受范围 人对车内各种物理量变化的感受具有一定的限度。 车内各种物理量的变化超过允许条件→感到疲劳、头晕、恶心、呕吐等生理上的病态变化和心理上的烦燥不安。 措施:·采用各种灯光、音响报警装置→及时提醒注意; ·应用空调设备→调节车室气候;

全球汽车安全碰撞实验详细介绍及安全常识

全球汽车安全碰撞实验 详细介绍及安全常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一)碰撞指标查询系统 1. 欧洲评鉴协会Euro-NCAP (1)NCAP碰撞简介 衡量性能好不好,不能由自己说了算,要经过试验验证。其中“碰撞性能试验”就是主要项目之一,也是人们最关注的试验项目,因为车祸大部分都是碰撞,这个测试结果基本反映了对乘员和行人的程度。 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制定了相关的乘员碰撞保护法规。例如美国国家公路交通管理局(NHTSA)颁布的FMVSS208《乘员碰撞保护》法规、欧盟重新修订的《正面碰撞乘员保护》法规、日本运输省颁布的TRAIS11-4-30《正面碰撞的基准》法规等,定期对本国生产及进口进行正面碰撞或侧面碰撞进行性试验,以检查内驾驶员及乘员在碰撞时的受伤害程度。但是,这些法规仅是这些国家或区域国家政府管理部门对产品性的最低要求,而生产企业追求的却是行业上公认的NCAP(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中文称为评估计划。它是一个行业性组织,定期将 企业送来或者上出现的进行碰撞试验,它规定的实车碰撞速度往往比政府制定的法规的碰撞速度要高,从而在更严重的碰撞环境下评价车内乘员的伤害程度,根据头部、胸部、腿部等主要部位的伤害程度将试验车的性进行分级。尽管NCAP 不是政府强制性实验,但由于它代表性广泛,标准科学,试验严格,组织公正,直接面向消费者公布试验结果,通过碰撞测试向消费者表示什么是的或是最的。

因此各大企业都非常重视NCAP,把它作为开发的重要评估依据,在NCAP试验取得良好成绩的,也将试验结果作为产品推广的宣传内容。 NCAP最早出现在美国,随后欧洲和日本等国都制订了相关的NCAP。其中欧洲的NCAP(European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它由欧洲各国联合会、政府机关、消费者权益组识、俱乐部等组织组成,由国际联合会(FIA)牵头。欧洲NCAP不依附于任何生产企业,所需经费由欧盟提供,不定期对已上市的和进行碰撞试验,每年都组织几次。 欧洲NCAP的碰撞测试有两个基本项目,即正面和侧面碰撞。正面碰撞速度为64公里/小时,侧面碰撞速度为50公里/小时。在车辆碰撞时邀请生产企业直接参与以示公正性,还允许其产品有两次碰撞机会,当获知初次碰撞结果不理想时,会对产品进行改进或安装装置,再进行第二次碰撞,以获得最好的成绩为准。 NCAP的碰撞测试成绩通过星级(★)表示,共有五个星级,星级越高表示该车的碰撞性能越好,达到33分为满分。 (2)欧洲NCAP碰撞测试项目详解 ①NCAP正面碰撞测试标准详解

世界汽车排放标准

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不同啊 不能一概而论 汽车排放与欧洲标准 汽车排放是指从废气中排出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它们都是发动机在燃烧作功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产生的原因各异,CO是燃油氧化不完全的中间产物,当氧气不充足时会产生CO,混合气浓度大及混合气不均匀都会使排气中的CO增加。HC是燃料中未燃烧的物质,由于混合气不均匀、燃烧室壁冷等原因造成部分燃油未来得及燃烧就被排放出去。NOx是燃料(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PM也是燃油燃烧时缺氧产生的一种物质,其中以柴油机最明显。因为柴油机采用压燃方式,柴油在高温高压下裂解更容易产生大量肉眼看得见的碳烟。为了抑制这些有害气体的产生,促使汽车生产厂家改进产品以降低这些有害气体的产生源头,欧洲和美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汽车排放标准。其中欧洲标准是我国借鉴的汽车排放标准,目前国产新车都会标明发动机废气排放达到的欧洲标准。 欧洲标准是由欧洲经济委员会(ECE)的排放法规和欧共体(EEC)的排放指令共同加以实现的,欧共体(EEC)即是现在的欧盟(EU)。排放法规由ECE参与国自愿认可,排放指令是EEC 或EU参与国强制实施的。汽车排放的欧洲法规(指令)标准1992年前巳实施若干阶段,欧洲从1992年起开始实施欧Ⅰ(欧Ⅰ型式认证排放限值)、1996年起开始实施欧Ⅱ(欧Ⅱ型式认证和生产一致性排放限值)、2000年起开始实施欧Ⅲ(欧Ⅲ型式认证和生产一致性排放限值)、2005年起开始实施欧Ⅳ(欧Ⅳ型式认证和生产一致性排放限值)。 目前在我国新车常用的欧Ⅰ和欧Ⅱ标准等术语,是指当年EEC颁发的排放指令。例如适用于重型柴油车(质量大于3.5吨)的指令“EEC88/77”分为两个阶段实施,阶段A(即欧Ⅰ)适用于1993年10月以后注册的车辆;阶段B(即欧Ⅱ)适用于1995年10月以后注册的车辆。 汽车排放的欧洲法规(指令)标准的内容包括新开发车的型式认证试验和现生产车的生产一致性检查试验,从欧Ⅲ开始又增加了在用车的生产一致性检查。 汽车排放的欧洲法规(指令)标准的计量是以汽车发动机单位行驶距离的排污量(g/km)计算,因为这对研究汽车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比较合理。同时,欧洲排放标准将汽车分为总质量不超过3500公斤(轻型车)和总质量超过3500公斤(重型车)两类。轻型车不管是汽油机或柴油机车,整车均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试验。重型机由于车重,则用所装发动机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试验。 欧盟国家努力实现对“京都议定书”的承诺,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污染,保护大气环境而采取的各项措施。 推广高效、低耗和低污染的“清洁汽车”,成为今年活动的焦点。欧洲各国一面不断升级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一面大力宣扬新的城市交通观念。但是,绝对“清洁”的汽车目前尚不存在,

乘用车整车太阳光模拟加速老化试验方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

《乘用车整车太阳光模拟加速老化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标准送审稿) a.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依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14年12月12日印发中汽学函[2014]73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规范起草任务书》/任务书编号2014-3制定,标准名称《乘用车整车太阳光模拟加速老化试验方法》。本标准主要完成单位: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美增汽车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上海技术中心、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热带汽车试验有限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深圳信测标准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主要工作过程 2015年12月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下简称中汽学会)提出制定《乘用车整车太阳光模拟加速老化试验方法》标准的申请,2016年1月成立了标准工作组,提出撰写思路并进行分工。 标准工作组于2016年3月在上海召开了标准启动会,会议确认了标准工作计划、撰写大纲、章节目录和工作分工。 2016年4月-2016年8月,标准工作组开始成立专项,样车准备,试验方案制订等相关工作。 2016年9月-2017年5月,标准工作组开始开展试验及分析工作。 2017年6月,标准工作组完成了标准初稿的编制、函审及修改。 2017年8月,标准工作组在昆山进行了标准意见稿的评审。 2017年12月,标准工作组在长沙进行了标准终审会议。 2018年1月,标准发布。 3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主要工作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美增汽车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上海技术中心、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热带汽车试验有

汽车安全法规

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的现状及趋势 从世界第一辆汽车诞生开始,汽车对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变人们的精神生活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随之带来的汽车安全事故、环境污染及能量消耗,特别是汽车的安全问题,已经构成严重的社会公害,因此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对汽车产品进行立法,实施法制化管理,并制定各类汽车技术法规,对汽车安全等技术性能加以控制,从而一定程度地控制了汽车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也在大幅度地增加,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的各项指标均持续增长,交通安全状况日益恶化,自2001 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超过10 万人,而且还在不断上升,对于影响交通事故的“人、车、路、环境”等因素中,汽车本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完善我国汽车安全性标准法规体系,提高汽车本身的安全性能,减少交通事故及减轻事故过程中对乘员及行人的伤害,从而提高交通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汽车强制性标准工作起步于1990s 初期, 1995 年开始逐步实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主要以ECE/EC 体系为参照,包括安全、环保、节能、防盗,其中安全标准按照主动安全、被动安全和一般安全划分,主动安全项目主要涉及照明与光信号装置、制动、转向、轮胎等。被动安全项目涉及座椅,门锁、安全带、凸出物;车身、碰撞防护以及防火等;一般安全项目涵盖视野、指示器与信号装置、车辆结构与防盗等。我国的汽车强制性标准首先从主动安全开始,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经济的发展逐步向一般安全、被动安全扩展,截至到目前批准发布的汽车(含摩托车)强制性标准84项,约80%与ECE法规等效,其中安全标准68 项,占强制性标准实施数量的81%。 下面介绍下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情况: 1. 主动安全法规 主动安全法规主要包括灯光、制动、转向,目前已批准发布的有25项。我国安全法规的研究制定工作最先开展的是主动安全,目前己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现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提高标准的技术要求以及增加与新技术相关的标准。 1.1 灯光标准 汽车灯具包括照明类灯具和信号类灯具(含来回复反射器),是最为重要的汽车主动安全部件,目前汽车灯关强制性标准共有17项,包括两个整车的灯具安装标准GB 4785(汽车与挂车灯具安装),GB 18100(摩托车灯具安装),其余灯具产品则制定相应的配光性能,

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

《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标准送审稿) a.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依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14年12月12日印发中汽学函[2014]73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规范起草任务书》/任务书编号2014-3制定,标准名称《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本标准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主要工作过程 2014年3月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下简称中汽学会)提出制定《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标准的申请,当年成立了标准工作组,提出撰写思路并进行分工。 工作组于2015年2月召开标准讨论会,确认撰写大纲和章节目录;会后形成标准试验验证稿,并对标准相关项目进行试验验证工作分工、确定试验验证单位和责任人。 2015年3月-2015年5月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以下试验验证项目:1、正向冲击;2、吸能冲击;3、主销孔冲击;4、转向节臂冲击;5、耐腐蚀性;6、总成耐久性;7、转向节臂耐久性等项目。 试验验证工作完成后,标准工作小组即对标准的文稿和图进行了修改编制,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标准于2015年6月18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发展部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发给5家相关单位征求意见,未收到任何意见。 2016年3月根据2015年12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北京标准工作会议要求工作组对标准征求意见稿做了如下修改:1、标准名称正式确定为《汽车转向节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2、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规范了标准的格式;3、完善和修改了标准用图。 标准于2016年4月20日形成送审稿请转向技术委员会专家函审。 3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主要工作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邓飞、廖梦楠、颜尧、赵赢、欧家福。编写本标准文本、标准用图、验证试验计划与实施、收集资料、征集意见与技术交流、工作汇报; 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侯宗刚。提供验证样品;负责收集整理有关汽车转向节生产方面的术语、数据、措施、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b.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的论据 1、标准制订的主要依据 力求与国际接轨,参考国外公司产品的相关技术资料的同时,又考虑国内生产、试验条件的可行性,力求全面的包括汽车转向节总成的所有重要性能,通过所规定的试验项目能描述出汽车转向节总成的基本性能和特殊要求,能够指导该产品的进一步发展。 2、标准制订的原则 在进行了大量的台架验证试验后,我们对国内企业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国外同类产品进行

(汽车行业)国内外汽车碰撞标准面面观

(汽车行业)国内外汽车碰撞标准面面观

国内外汽车碰撞标准面面观 汽车作为现代化交通工具,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也因其引起的交通事故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伤害和损失。因此,汽车的安全性是汽车厂商、消费者、政府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汽车安全性能够划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主动安全性是指汽车能够识别潜在的危险,且自动减速,或当突发的因素出现时,能够在驾驶员的操纵下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的性能;被动安全性是指汽车发生不可避免的交通事故后,能够对车内乘员或行人进行保护,以免发生人员伤害或使人员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交通事故原因的统计、分析表明,以预防事故发生的主动安全性只能够避免5%的交通事故发生。因此,提高汽车被动安全性日趋重要。而汽车碰撞标准则是检验或评价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的重要依据,它不但对汽车制造商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而且也能够促进汽车被动安全性能的提高。壹、国外汽车碰撞标准技术发展概况 目前,国际上实车碰撞试验法规主要有美国的FMVSS和欧盟的ECE俩大体系,其他国家的技术法规大多是参照上述俩个法规体系制定的。正面碰撞试验法规为美国的FMVSS208和欧洲的ECER94,侧面碰撞试验法规为美国的FMVSS214和欧洲的ECER95。 美国早在1960年就开始讨论汽车被动安全性能要求,1984年正式颁布FMVSS208,规定1987年以后生产的车型在前排必须安装安全气囊,安全气囊成了FMVSS208指定的被动约束系统。1998年的修订案要求在20022005年之间必须安装壹种智能化的安全气囊,以保护离位乘员和儿童的安全。1973年,美国有关侧面碰撞乘员保护的法规FMVSS214颁布实施,当时仅规定了车门静强度试验,对门的力变形特性给予了规定。随后美国运输部/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DOT/NHTSA)对该法规实施后的交通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就单个车的乘员事故死亡率有所减少,但车对车的乘员事故死亡率没有减少。鉴于该现象,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提出采用以实车碰撞方式来评价乘员在侧碰撞事故中的伤害程度的试验方法。1990年美国在FMVSS214车门静强度试验法规中追加了实车碰撞试验方法,且于1993年起分阶段实施,后经多次修改和补充,形成当下的内容。 欧盟于1995年同时颁布正面碰撞试验法规ECER94和侧面碰撞法规ECER95,在此之前对正面碰撞已有其他法规。1998年对正面碰撞法规ECER94进行修订,将碰撞形态由50km/h带ASD的300斜角碰撞改为56km/h的ODB垂直碰撞,进壹步提高碰撞安全性要求。自1996年开始,前排安全气囊已成为轿车标准配置。欧洲提高车辆安全性委员会(EEVC)1974年提出了侧碰撞试验方法研究,1989年起草了侧碰撞试验草案。随后ECE/W29继续开展该项工作,且于1994年5月正式提出侧碰撞法规ECER95,且从199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日本也已颁布实施正面碰撞的安全基准TRAIS11-4-30,且于1997年进行了强化修正,由开始适用的长头轿车扩大到平头型及多用途轿车和小型、微型货车上;扩大了法规约束车型的范围,强化了安全性能要求。日本在侧碰撞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相关法规于1998年正式纳入日本保安基准,其内容等同欧洲ECER95。 二、我国汽车碰撞标准制定情况 1.我国汽车碰撞标准体系制定概况 据公安部统计显示,2003年,全国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389773起,造成80589人死亡、322694人受伤;从事故形态分析见,其中正面碰撞致死率是最高的。2003年,共发生汽车正面相撞的事故133690起,造成30182人死亡、128357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34.3%、37.5%和39.8%。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CSAE制修订经费管理办法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CSAE)制修订 经费管理办法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2018年1月18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CSAE)制修订经费(以下简称标准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CSAE标准制修订工作有序进行,依据国家有关财务制度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标准经费,主要包括标准日常管理费用和标准(或标准体系)研制费用。 第三条 标准日常管理费用,是指用于推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总体工作所需的调研、会议、宣传推广和标准文本的印刷、发放等费用,列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处(以下简称秘书处)日常办公预算。 第四条 标准(或标准体系)研制费用是指用于标准(或标准体系)立项、起草、技术审查、发布出版及宣贯工作的专项经费,主要包括标准研制过程中涉及的试验验证费用、会议费和必要的专家咨询费,以及标准发布后的宣贯培训费用等。 第五条 标准(或标准体系)牵头单位在标准立项申请时应向秘书处提出标准研制所需经费的总体预算,具体资金筹措方式和使用方案,作为立项审查评估的重要内容,经审核通过后备案执行。做到“提前预算、统筹统支、专款专用”。 第二章 标准经费的筹措 第六条 标准研制费用原则由参与标准制修订的各单位共同筹措。研究和试验验证费用根据工作任务分工,经参与单位充分沟通达成一致后,落实到具体单位执行,原则上不集中管理使用。会议费、差旅费和必要的专家咨询费,以及标准发布后的宣贯培训等费用,根据预算方案

经参与单位充分沟通达成一致后,由各单位分摊筹集、集中管理使用。 第七条 参与标准制修订的单位共同承担经费支出,可通过但不限于以下方式分担项目支出: (一)承担标准的起草、汇总整理、审核等工作; (二)承担标准研制涉及的研究试验及验证等工作; (三)按照标准制修订计划承办相关工作会议; (四)按照经费筹措方案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第八条 标准牵头单位在标准立项阶段可通过招标或其他形式公开征集标准参与单位,充分吸纳积极性高、有较强出资意愿,以及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单位参与。 第九条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项目主要分为由专业分会组织的 标准项目,以及由牵头单位直接向中汽学会提出申请立项的标准项目。 对于专业分会组织的标准项目,可选择以中汽学会的名义与各出资单位进行协议签署,所筹集经费进入中汽学会秘书处进行财务管理,设立单独账户专款专用;也可以由各单位经协商一致指定一家单位承担资金管理工作,负责与各出资方签订协议,由指定单位集中管理经费。 对于由牵头单位直接向秘书处提出申请立项的标准项目,由标准牵头单位与各出资方签署协议,设立专门账户,所有经费汇入牵头单位进行管理,专款专用。 第三章 标准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第十条 标准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制度规定,合理安排,节约使用,保证专款专用;项目完成后,项目牵头单

【7A版】最新16949-2016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梳理解析

【7A版】最新16949-2016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 梳理解析 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应用ISO9001:2015的特别要求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ISO9001:2015 for Automotive production And relevant service part organizations 国际汽车工业组发布 1、范围 本标准为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Client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Client要求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Client满意。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及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组织。 注1: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或“服务”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Client 或顾客Client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法定要求。 注3:本技术规范与ISO9001:2015 相结合,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汽车相关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生产;相关时,也适用于安装和服务。 注4:本技术规范适用于组织进行顾客Client规定的生产件和/或维修件的制造现场。 注5:支持职能,无论其在现场或在外部(如设计中心、公司总部和配送中

心),由于它们对现场起支持性作用而构成现场审核的一部分,但不能单独获得本标准的认证。 注6:本技术规范可适用于整个汽车供应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ISO9000:2015 中的术语和定义。 3.1汽车行业的属于和定义 本文件采用ISO9000:2015 和以下给出的术语和定义。 3.1.1控制计划control plan 对控制产品所要求的系统和过程的形成文件的描述 3.1.2有设计责任的组织design responsible organization 有权建立新的产品规范,或对现有的产品规范进行更改的组织。 注:本责任包括在顾客Client规定的应用范围内对设计性能的试验和验证。 3.1.3防错error proofing 未防止不合格产品的制造而进行的产品和制造过程的设计和开发 3.1.4实验室laboratory 进行检验、试验或校准的设施,其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化学、金相、尺寸、物

gb汽车排放标准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 Limitsandmeasurementmethodsforemissionsfr omlight-dutyvehicles(Ⅲ,Ⅳ) —20052007-07-01实施)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制订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装用点燃式发动机的轻型汽车,在常温和低温下排气污染物、曲轴箱污染物、蒸发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污染控制装置的耐久性要求,以及车载诊断(OBD)系统的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本标准规定了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轻型汽车,在常温下排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污染控制装置的耐久性要求,以及车载诊断(OBD)系统的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本标准也规定了轻型汽车型式核准的要求,生产一致性和在用车符合性的检查与判定方法。本标准也规定了燃用LPG或NG轻型汽车的特殊要求。本标准也规定了作为独立技术总成、拟安装在轻型汽车上的替代用催化转化器,在污染物排放方面的型式核准规程。本标准适用于以点燃式发动机或压燃式发动机为动力、最大设计车速大于或等于50km/h的轻型汽车。本标准不适用于已根据GB17691(第Ⅲ阶段或第Ⅳ阶段)规定得到

型式核准的N1类汽车。 解读中国轻型汽车第Ⅲ、IV阶 段排放标准 [2005-8-3011:28:29]来源:中国汽车动态网?李 怀斌 [][] 今年4月27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五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其中与广大汽车生产企业最为密切的是《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即中国轻型汽车第Ⅲ、Ⅳ号排放标准),轻型汽车第Ⅲ号排放标准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第Ⅳ号排放标准自2010年7月1日起实施。 与此前国内众多汽车厂家宣称自己的车型能够达到的欧Ⅲ、欧Ⅳ排放标准不同,中国轻型汽车Ⅲ、IV号排放标准(以下简称国Ⅲ、国Ⅳ)的出台意味着以后在国内生产的轿车等轻型汽车要达到中国自己的国家标准,并按照此标准进行试验检测、型式认证。由于第Ⅲ/Ⅳ阶段轻型汽车排放法规的要求比第Ⅱ阶段严格很多,因此,随之而来的型式认证、试验类型、试验要求、试验方法、试验程序、燃油规格等方面出现了与第Ⅱ阶段完全不同的变化。这样,法规的变化、试验方法的变化必然带来试验设备的变化,政府管理方法的变化。因此无论是作为我国政府权威的汽车排放管理机构--国家环保总局,还是各汽车排放检测机构和汽车生产企业,甚至还有我国中石油、中石化两家石油业的龙头老大,这都将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