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传统道德自学考试大纲

中国传统道德自学考试大纲

中国传统道德自学考试大纲
中国传统道德自学考试大纲

中国传统道德(00480)自学考试大纲

吴秀莲等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民族心理,对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也是当代社会主义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历史来源。因此,学习中国传统道德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段)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本课程从规范、教育修养和德行三个方面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以便于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二)目的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对中国传统道德的体系和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责任感,促进个体道德的不断完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道德资源。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中国传统道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与伦理学课程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伦理学主要是从理论上的一般研究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揭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及其作用机制,而中国传统道德则是从历史的视角归纳出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伦理学注重的是论,而中国传统道德注重的是史。因此,学习中国传统道德需先学习伦理学,伦理学乃中国传统道德的先修课程。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篇规范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体系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基本要求,分析传统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及其缺陷。

–1–

第一节公忠

理解公忠是中国传统道德最重要的规范之一,它是处理个人与整体、个人与国家、天下和人民之间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这一道德规范的的要求是:整体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在必要时具有献身精神。

分析“公而忘私”、“临患不忘国”、“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天下为公”等公忠思想的现代意义。

剖析公忠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第二节正义

理解正义是一个含义十分广泛的传统道德规范,也是儒家所倡导的五常德之一;义即整体和民族、国家之大利。正义规范要求人们见利思义,义以为上;以义取利,以义制利;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了解义、利关系的历史争论。

第三节仁爱

理解仁爱是中国传统道德最重要的规范之一,它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具有宽广的内涵;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的尊重、同情、关怀、爱护和帮助。

分析儒家仁爱思想与墨家仁爱思想的区别和仁爱思想的历史局限。

第四节中和

理解中和是关于人们的行为、态度的总体性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在做人、立身方面要中正,处事要合乎中道,避免过度和不及的偏激行为,使人际关系保持团结、和平、和谐的良好状态。

分析中和思想的历史价值和不合理之处。

第五节孝慈

理解孝慈是关于家庭内部处理父母与子女伦理关系的基本规范,它建立在血缘亲情和长期共同生活的基础之上;其要求是:对父母要养、敬,以礼的要求对待父母的生活、丧葬事宜;要劝谏父母的过失;要继承父母的事业以显扬父母等。慈要求父母抚养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方法得当,自身作出榜样。

分析孝慈思想的合理性和普遍的现实意义,批判其糟粕。

第六节诚信

理解诚信作为五常德之一,要求人们诚实而有信用。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也–2–

是国家和政府立政之本;诚信与仁、义、礼等道德标准是联系在一起的。

分析传统诚信的历史缺陷和现实借鉴价值。

第七节宽恕

理解宽恕,是关于处理个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宽就是要有宽大的胸怀,得人宽容,不求全责备;不同人斤斤计较。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是协调人际关系,得到别人爱戴和尊敬的条件。

分析宽恕的合理内涵和消极之处。

第八节谦敬

理解谦敬是传统道德中如何处己的道德规范。谦要求人们谦虚而不自满。敬要求人们做事待人要一心一意,不随便敷衍。谦受益,敬得人。满则亏,傲致败。

分析谦敬思想的现实意义和消极之处。

第九节礼让

理解礼是传统道德中关于个人言行举止仪表仪式的规范体系,礼让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遵从礼的要求,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恭敬和谦让。

分析礼让规范的现实价值和卑让的消极性。

第十节自强

理解自强就是要自我奋发,勇敢进取,改革图新,转败为胜。它既是对个人提出的,也是对国家和民族提出的一种道德规范。

论述自强规范是一种积极向上人生观和道德观。

第十一节持节

理解持节与节操、德操、守节等意义相近。它要求人们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和原则,不为金钱和利益所动,不因艰难困苦而放弃,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孟子的大大夫人格就是其突出的表现。

分析持节规范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体现,但也具有某些不合理之处。

第十二节知耻

理解知耻是关于个人在如何对待邪恶、不良事情方面所应持的内心态度。它要求人们对他人所作的不正或邪恶之事有一种厌恶感;对自己所作的不正之事有一种羞耻感。普通人有耻,则有人格;士大夫有耻,才有国格。

–3–

论述知耻对于个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第十三节明智

理解明智是一种是非之心,是正确判断善恶是非和进行正确行为选择的能力。它包括知人和自知两个方面。

分析智、仁、勇之间的密切联系及其重要的现实价值。

第十四节勇毅

理解勇毅为古代三达德之一,是一种战胜困难,克敌致胜,见义敢为,百折不挠的精神和道德品质。为进取性道德规范。

分析勇毅思想的现代价值

第十五节节制

理解节制就是要按照道德要求和原则控制自己的情欲和行为,在视听言动方面遵守礼义道德;在物质利益方面取用有节,消费有度,以义制利。

分析节制规范的合理性和“存天理,灭人欲”的反科学性。

第十六节廉洁

理解廉洁作为“仕者之德”的内涵就是要求为官者立身清白,不贪污、不受贿;官员廉洁是政治清明,民心向善的重要条件。

论述廉洁规范对当前行政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十七节勤俭

理解勤俭作为如何对得生产和消费的道德规范,要求人们积极劳动,不懒散懈怠;减少浪费,节约资源。

理解勤俭道德要求具有普遍性意义,在今天仍应大力提倡。

第十八节爱物

理解爱物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它一方面认为人是自然天地之子,物是人之友伴,故对自然物产应加爱惜;另一方面认为自然物产是人生活的来源,故应珍惜。因此,要尊重自然规律,适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物产。

分析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生态环境受到巨大破坏,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爱物道德所具有的现实价值。

第十九节敬业

–4–

理解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其要求是热爱本质工作,有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刻苦学习职业技能,精益求精;士、农、工、学、商都应遵守敬业的职业道德原则;敬业是成业的前提和保障。

分析敬业的职业道德原则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第二十节友谊

友谊是指志同道合、过从亲密的人与人之间的稳定关系。它要求人们交“益友”而不交“损友”;朋友之间要坦诚相待,信义为本;欢乐共享,患难相扶;反对因友谊而放弃原则,不应因私交而损害公义。

分析和阐述传统道德中有关友谊的思想对于我们处理朋友关系而具有的合理而积极的意义。

第二十一节礼仪

理解中国古代关于礼仪的思想和要求,礼指调节社会关系的一整套制度和规范以及重大活动遵循的仪式。不同的人群、不同形式的活动,均有不同的礼仪。

分析礼仪思想的合理可取之处和消极落后的成份。

中篇教育修养

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极其重要和极具特色的内容。学习道德教育修养篇的目的和要求是:系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道德中有关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思想,辩证分析其科学合理成份和消极成份,为当前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历史资源。

第一节德教为先

识记孔子等先哲的德教主张,了解德教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德治优先;德教重于智力教育;德教的方法;德教对政治的作用等,分析德教思想的现实意义,批判其消极落后的成份。

第二节修身为本

识记孔子等先哲关于道德修养的主张,了解道德修养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道德教育的目的;道德修养的方法;道德修养与道德教育的关系等,分析和论述道德修养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志学

识记孔子等先哲关于立志的思想,了解志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志学的重要性;笃志和

–5–

弘志的关系等,分析志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四节志道

识记孔子等先哲关于立道的思想,了解志道的主要内容包括追求仁义之道,坚守仁义之道;志道与功名利禄的关系,分析志道思想的崇高地位和现实意义。

第五节好学

好学与志学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应识记孔子等先哲关于好学的思想,了解好学的主要内向师长学习;向书本学习;向朋友学习;终生学习等,分析好学思想的合理可取之处。

第六节博学

识记先哲关于博学的思想,了解博学的主要内容,博学的目的,博学的规律等,分析博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七节为己

为己是博学的根本目标。应了解孔子等关于志学、好学、博学中“为己”与“为人”的思想,分析为己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八节节欲

节欲与规范篇中的节制思想是一致的。应了解和分析孔子的“君子三戒”;孟子的“少私寡欲”思想的积极合理性;批判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主张的偏激性和阶级实质。

第九节慎独

慎独是中国道德修养理论中最有价值的思想之一。应识记孔、孟关于慎独的论述,了解慎独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独处时不起邪念、不做坏事;与他人相处时光明磊落,坚守仁义之道;分析慎独的高尚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十节自省

自省亦是中国道德修养理论中最有价值的思想之一。应识记孔子、曾子、孟子关于自省的论述,了解自省的方法,自省的目的,自省的作用等,分析自省对修身的重大意义。

第十一节改过

–6–

了解改过的主要内容包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从“错”和“过”中吸取经验教训;过错与成功的关系等,分析改过思想的科学态度和现实意义。

第十二节以公克私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公与私的关系问题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议。公一般指公利、公义;私一般指私利、私欲。应了解公私之辩的核心是强调公义、公利高于私利、私欲,强调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理解“义利之辩”与“理欲之辩”的关系;分析片面强烈公义、公利,排斥和否定私利、私欲所产生的危害。

第十三节躬行笃行

躬行与笃行紧密相关,躬行是亲身实践,笃行是一心一意地行为。应了解儒家对学与行、知与行的关系的认识,分析躬行与笃行对培养优秀道德品质的作用。

第十四节事上磨练

事上磨练是指人们在逆境和困境中锻炼和培育道德品质。事上磨练是达到高尚道德境界的重要修养方法。应理解儒家代表人物的有关论述,分析事上磨练方法对修身的重大价值。

第十五节君子圣贤

君子圣贤是儒家理论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应识记儒家代表人物有关君子圣贤的论述,理解君子圣贤的特点,分析“成仁”与“成圣”的关系以及君子圣贤思想的现代借鉴意义。

第十六节孔颜乐处

孔颜乐处是儒家关于善处贫与富、富则以义处之,贫则安贫乐道的代名词,具体指“富贵不可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境界。应识记孔、孟有关论述,分析和论述上述精神境界对现代社会的人们树立崇高道德追求的现实意义。

第十七节浩然之气

理解孟子所讲的浩然之气乃是一种追求正义、坚持正义之气,一种大义凛然、义无反顾的道德勇气,分析这种道德勇气对历代仁人志士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激励作用,论述这种道德勇气在现时代弘扬这种道德勇气对个体道德形成的重大意义。

第二篇德行

–7–

中国传统道德,除了具有丰富的道德理论、思想和完备的道德规范体系及教育修养方法体系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国古人对这些理论、规范、方法的践行。本篇所选就是这方面的一些史料。

学习本篇的目的和要求是,通过阅读所选史料,了解古人优秀的道德精神,分析其中所具有的两重性,挖掘其对当今人们思想道德的启迪和价值。

第一节忧国忧民

阅读本节所选材料,了解古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怀,继承和弘扬其中的合理因素,摒弃其消极成份。

第二节抗暴御侮

阅读本节所选材料,了解古人不畏強暴、不甘受侮,在反抗外来侵略和压迫时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的精神,并对此加以继承和弘扬。

第三节秉公无私

阅读本节所选材料,了解古人秉公执法,大义灭亲的无私精神,继承和弘扬其中的合理因素,摒弃其消极成份。

第四节反贪倡廉

阅读本节所选材料,了解古人为官清正廉洁的道德操守,分析“子罕以廉为宝”,“梁寅以清、慎、廉为居官三字符”对当今反对权力腐败,推行廉政建设的现实价值。

第五节持正不阿

阅读本节所选材料,了解古人唯义是从,不阿权贵,不趋炎附势的独立人格,分析其所具有的现代价值。

第六节坚守气节

阅读本节所选材料,了解古人为维护人格尊严、民族尊严所表现出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百折不挠,舍生取义,英勇献身的民族精神,继承和弘扬这一精神。

第七节艰苦奋斗

阅读本节所选材料,了解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并结合实际分析这种精神在今天的现实价值。

第八节质朴俭约

–8–

阅读本节所选材料,了解崇俭反奢乃是中华民族居主导地位的消费观念和个体美德,分析继承和弘扬这种消费观对我们今天反对奢侈消费、公款消费所具有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第九节勤学苦读

阅读本节所选材料,认识古人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发愤学习,刻苦读书,励志成才的求学精神,继承和弘扬其中的合理因素,摒弃其追求功名利禄、光宗耀祖的消极成份。

第十节尊师重道

阅读本节所选材料,了解古人尊师重道的意识和求教求知的渴望,继承和弘扬“一字师”精神。

第十一节励志自强

阅读本节所选材料,了解“有志者,事竟成”的古训,分析和论述志向和自强对一个人成就事业的作用。

第十二节自律改过

阅读本节所选材料,了解古人自律改过的思想和修身原则,分析“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对我们正确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意义。

第十三节严己宽人

阅读本节所选材料,了解严于律己、不苛求于人是一种力行道义,心怀宽广、情操美好的人格特质,分析“宽以接人,恕以待人”的合理性及其对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

第十四节诚信守约

阅读本节所选材料,了解诚信守约是中国古人倡导和践行的重要美德,它对于一个人修德立业具有重要价值,并谈谈自己从“卓恕千里如期”等材料中所获得的启迪和体会。

第十五节谦恭礼让

阅读本节所选材料,认识谦恭礼让作为一种美德带来的是人际关系和谐,群体团结和事业成功;应当把竞争与谦恭礼让统一起来,继承和弘扬其中的合理因素,摒弃其消极成份。

–9–

第十六节见利思义

阅读本节所选材料,深刻认识见利思义的合理性,并分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大现实意义。

第十七节家庭伦理

阅读本节所选材料,认识家庭伦理对于维持家庭关系的和睦和稳定,对于维系社会安定所具有的作用,并对“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作出自己的评论。

第十八节注重家教

阅读本节所选材料,认识注重家庭教育作为传统道德的重要部分,其内容要求要抚养和教育好子女,父母应注重言传身教等,并谈谈从“曾子舆杀猪教子”、“孟母三迁”中得到的启示。

第十九节扶危济困

阅读本节所选材料,认识解囊相救,雪中送炭,助人为乐是自古以来为人们称颂的高尚美德,分析弘扬这一美德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应有的重要意义。

三、大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本大纲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自学考试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制定的,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二)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本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基本一致,大纲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都包括在指定教材中。大纲是进行自学考核和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和范围。

(三)自学教材与参考书

本课程的教材是: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普及本》(重排本),中国2012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参考书是:朱贻庭主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四)自学要求与自学方法

在自学中,要求考生认真通读教材,从总体上全面把握教材内容;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以熟练掌握主要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有关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10–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建议本课程的社会助学辅导时间为4学分72学时。辅导时应着重讲解大纲指出的难点和重点,帮助考生理解掌握主要知识点,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学学时分配如下;

章次内容学时

第一篇规范30

第二篇教育修养21

第三篇德行21

合计72学时

(六)对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的说明

1、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点自身的特点不同。本大纲对各知识点分别按认知(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2、四个认知能力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识记是指对本课程中的名词、概念、原理等知识点的记忆或识别;领会是指能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把握其联系和区别;简单应用要求能运用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中的部分知识点,分析和解决一般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综合应用是指能运用本课程规定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七)关于试卷结构及考试的有关说明

1、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考核要求中各知识点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试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最高能力层次要求。

3、“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的试题在试卷中所占的分数比例依次约为:20%、30%、30%、20%。

4、试题的难度可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它们在试卷中所占分数比例依次大致为:20%、30%、30%、20%。

5、试题的题型有:解释题、填空题、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

6、考试方式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60分钟及格线。考试时只允许带钢笔或圆珠笔、2B铅笔和橡皮。

题型举例

一、解释题(对划线部分予以解释)

–11–

1.君子度己则以绳,接人而用曳。

2.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4.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元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

7.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名誉以崇之。

8.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

9.其实义中之利,君子所贵也。

10.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1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2.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二、填空题

1.乐民之乐者,;忧民之忧者,。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4.夫遇长不敬,失礼也;。

5.天行健,。

6.人有不为也,。

7.以财交者,。以色交者,。

8.当官之事,唯有三事:。

9.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

10.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三、简答题

1.简答儒家修身为本的思想。

2.慎独作为修养方法适用于哪两种情况?

四、翻译题(将下述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

1.尚廉,谓甘心淡薄,绝意纷华,不纲苞苴,不受贿赂,门无请竭,身远嫌疑

饮食宴会,稍以非义,皆谢却之。

五、论述题

1.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思想包含哪几个方面的要求?有何现实意义?

–12–

2.通过阅读《文天祥慷慨就义》材料,论述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及其现实意义。

–13–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现代价值 中华民族以五千年文明和优良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而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而自豪。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加之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愈益多样化。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挥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积极进步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概述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条目繁多,内容丰富而庞杂。仁、义、礼、、信合称“五常”,是儒家从古代众多的学说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五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这五种道德规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个人修养的最主要的内容。它贯穿于整个道德生活之中,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道德素质的培养和道德精神的形成。对中华文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仁 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这样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仁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仁的基本精神是克己复礼,爱人。克己复礼讲的是如何对待自己,爱人讲的是如何对待别人。克己复礼是仁的出发点,爱人是仁的终极关怀。儒家的仁爱观念源于家庭血缘亲情,又超越了血缘亲情,它要求在尊亲敬长的自然道德情感的基础上,由己推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层层向外递进,最终达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仁政是“爱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思想家不仅把“仁”视为做人的基本准则,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情感要求,还往往希望把“仁”的精神渗透于政治运作之中。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仁”演绎成为许许多多的道德要求和政治信念,包括爱国主义,民族气节等。应当说,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历史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 (二)、义 义是指正当、正直和道义这样的气节,即“正义之气”。义是社会共同利益、根本利益的总和,是社会是非善恶观念的出发点。作为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义总是体现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之中。时代仍然需要正确的义利观。历代儒家在义利关系问题上的各种探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儒家传统义利观念所包含的“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义以为上”等思想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见利忘义”的观念也应该批判和唾弃,但是,对于那些只重义而否认利的观点,我们也应予以扬弃。 (三)、礼 礼是指礼仪、礼貌和礼节这样的规矩,即“礼仪之规”。礼的基本精神是等级、有序、和谐。礼的形式即礼仪、礼节、礼制,待人、接物、处事之道。礼的内容即礼的基本精神。作为一种传统道德规范,礼在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保持人际关系和谐、维系社会秩序安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人向来把“礼”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礼仪之邦来表明我们是文明的,不讲礼仪是不文明的。中华民族礼义之邦的形象的塑造,与礼的观念的深入人心有着密切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礼的道德规范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受到等级制度及尊卑观念的影响,往往存在着人格不平等的消极方面。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加以扬弃的。 (四)、信 信是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这样的品行,即“诚信之品”。信是真、诚、实的总和。“信”不是简单的诚实,信用才是“信”最基本的内涵。它不仅要求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上要诚实和守信,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某一个事物、某一种理念认识上的坚定可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信是立人之道,是立政之本。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了它,并且积极地加以提倡。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历来被人们所肯定、所推广。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社会作用 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正因为中华民族确立了“仁、义、礼、信”的道德体系,倡导了这样一种道德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41032077 商务英语二班谭飞凤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泛道德主义的社会。道德标准成为评判人们所有言行的首要价值标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是以道德价值为中心的,其他价值观都受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曾反复出现过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跟上现代化的步伐的争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传统道德,我们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呢? 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文化复古思潮,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失落。所以,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并通过这种传统道德的复兴来衍生出现代的科学和民主,即所谓“返本开新”。另一种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 毫无疑问的是,这两种思潮都是错误的。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确是有许多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也有一些糟粕以及不可取的地方。比如强调“三纲五常”的封建等级观念,这绝对是当代道德体系中不可吸纳的部分。还有,对妇女要求“三从四德”,这极大地扼杀了妇女应该享有的自由、平等的权利,在这个提倡男女平等的社会,是不可取的。再比如,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就是强调孝道的民族,但是在传统孝道里,有一部分是走向了极端,是虚伪而且残酷的。鲁迅先生就曾对《二十四孝图》中“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部分表达了强烈的反感。这种愚孝已经走向了孝的反面,是不符合现代道德观念的,应加以剔除。再者,“父子相隐”的精神与现代法治精神相违背,私情大于公法,这是与现代社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相违背的。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更加错误的,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存在,是由于它的历史、它的文化在作支撑,如果将一切传统都抹杀了,那么这个民族也就不复存在了。 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经过几千年的演进与发展,形成了多种多样、别具特色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其中有许多裨益于社会的精华,也有不少昏暗庸俗、格调低下的糟粕。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全盘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全

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

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 道德: 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等规律,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 人的生老病死等规律, 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下面是本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道德 道 是指大自然的法则,也称天道,它是指宇宙运行的规律,万变不离其一,世界再怎么变化,天道的运行规律永远不会变。 德 是指随顺自然的规则,人们按照这运行的规律去做,就能得道。古人把德和得的意思一样理解。如果硬要违背自然规律去做,那就会逆天而亡,必有灾殃。人会欺负人,但天道决不会欺负任何人。古人常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明了中华道德发展的历程。中国传统道德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基本道德规范数量的增减,也有每个道德规范在不同历史时期自身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五伦 1.父子有亲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 2.君臣有义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 3.夫妇有别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 4.长幼有序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 5.朋友有信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五种人伦关系,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五常 仁 仁,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不能自私自利,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义 义,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礼 礼,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智 智,知道日常的东西。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叫智。 信 信,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老师的教诲是要吃亏的。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当然不会骗人。 四维 礼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秩序。 义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

中国传统道德自学考试大纲

中国传统道德(00480)自学考试大纲 吴秀莲等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民族心理,对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也是当代社会主义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历史来源。因此,学习中国传统道德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段)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本课程从规范、教育修养和德行三个方面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以便于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二)目的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对中国传统道德的体系和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责任感,促进个体道德的不断完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道德资源。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中国传统道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与伦理学课程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伦理学主要是从理论上的一般研究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揭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及其作用机制,而中国传统道德则是从历史的视角归纳出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伦理学注重的是论,而中国传统道德注重的是史。因此,学习中国传统道德需先学习伦理学,伦理学乃中国传统道德的先修课程。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篇规范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体系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基本要求,分析传统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及其缺陷。 –1–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可以分为两部分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道德规范长期被封建统治者所倡导利用,并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武器,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忠君观、贞节观等封建伦理道德,它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应该否定的一面;另一部分则是在自觉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是古今一以贯之的,在现在仍然发挥着积极影响,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道德人格中的精华,我们今天仍要继续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表现出很多传统美德,在此,我们只能择要概述。 一、仁爱孝悌 “仁”是孔子所提出的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被历代思想家所继承发展,成为一切好品德的总概括和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仁,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人”。后儒以“仁”、“人”互训,说“仁者,人也”,即“仁”是人的本性,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仁”,发端于人类生活中所形成的“恻隐之心”,即“同情心”,基于家族生活中的亲情。有了 孝悌之德的基本含义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崇高地位,且得到普遍的奉行。以家为中心是中华文化的第一特质。家是我们民族生命的基石,它不但是个人现实生活所凭依的地方,也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教堂。“仁”,从敬爱父母兄长开始,但并未停留在家族范围之内,而是自亲而疏,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将这种爱扩大到包括了友爱和博爱,这种爱也就可以称为“仁爱”了,仁德之高尚也就体现在此。无论在家庭内或社会中,有了仁爱精神,才能使人间洋溢着一片温馨祥和之气。 友爱、博爱是孝悌之情的扩展,其中介环节就是“忠恕”。“忠恕之道”是“仁”的又一内在精神。孔子强调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爱人就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道”。简而言之,忠恕之道就是眼中有他人,心里要为他人着想。忠恕之道具有维护人的尊严,相互尊重,相互同情的朴素的人道主义内蕴。忠恕是一切乐善好施、舍己为人之壮举的基础,是人间一切辉煌事业和美好蓝图的底色。 在忠恕之道的基础上,中国人形成了“救人危难”、“互助友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形成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安老怀少的社会风尚,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宽广胸怀。“仁爱之道”、“忠恕之道”强调了一种人伦义务,旨在解决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所以说它实质上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之道。 二、宽容和谐 从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基点出发,中华民族在道德上追求一种和谐,强调群体义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宽容和谐有许多精辟论述。孔子所要建立的仁学思想体系,实际上就是要建立一个宽容和谐的道德社会。“重和”思想是宽容和谐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 西周末年的史伯最早提出的“和同”理论,就包括了宽容和谐的意思:“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这就是说,万物是由不同事物和合而生的。史伯还提出“阴阳之序”的观点,通过秩序、均衡与统一,从而达到万物的宽容和谐。孔子主张和而不同,并以他的仁学思想为基础,试图通过中庸之道达到宽容和谐。 中庸之道是讲:人生于天地之间,如不有所偏倚,则能执守宇宙人生的常理。传统伦理把中庸看成是至高无上的德性,不仅因为它是宇宙天地之间永久不变的真理,而且还因为它有勉励人们勇于力行,不可有一点点忽视的意义。传统伦理是讲以一家规模推之天下,从而实现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这实际上是群体本位的道德。这种道德必然高扬群体价值,贬抑个体价值;约束个体身心,压抑个体利益,维护整体利益。有无道德的界限只在于能否以公灭私,对国家、对家族尽忠、尽孝。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天道具有理性内涵(德),而这种德性就是个体对群体的认同。个体只要加强修养,超越自我而归属于群体,就领悟了生存意义,体悟了天道。 这种集体理性产生了一种乐观主义,即所谓的“乐感文化”,它相信人生是合理的、有价值的,从而避免了个体与社会的对抗,摒弃了孤独意识、悲观主义。中国人懂得,人生存在宇宙之间,要尽力顺应宇宙自然运行的法则,以便维护整体的均衡与和谐,因此做人要尽其本份、刻苦、勤劳、节俭,克尽职守。人既然生于天地之间,大地“厚德载物”,人也应效法自然,培养一种宽厚的德性。 “宽容”在传统道德中占有重要地位。千百年来,以“宽”为上的道德要求经各派思想家的反复咀嚼加工,已深入中国人的心髓,对中华民族宽容精神的形成起了极大的作用。中国历史上的贤哲们不仅把“宽”作为“君子”德行的标准,而且还指出了“能容”对于人生修养、成就德行的意义,所谓“大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所谓“有容,德乃大”,都是强调只有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才能增长才干,成就大德。宽容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能“协和万邦”,形成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国与国的关系上,能和睦相处,不擅自发动侵略战争。所以中华民族是热爱

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人生智慧

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人生智慧 论文题目: 道德与社会 道德与幸福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法律体系日益完善,道德与法律又有了新的诠释,法律和道德反过来有助于提高人们 的幸福感.道德与幸福历来是哲学伦理学关注的两大问题, 由于哲学家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二者的关系也一直是哲学 史上争论的热点。而道德与幸福的统一是人类永恒的价值 追求。 关键词社会道德幸福 正文道德与幸福历来是哲学伦理学关注的两大问题,由于哲学家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二者的关系也一直是哲学史上争论的热点。而道德与幸福的统一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梳理中西方伦理思想史,可以发现,基于对人本性的不同理解,存在三种不同的关于道德与幸福关系的观点:快乐主义幸福论、德性主义幸福论和德福统一至善论。康德在其《实践理性批判》中提出了至善理论,他认为只有道德与幸福的结合才可以称为至善,为了保障德福统一,康德提出了意志自由、灵魂不灭和上帝存有三大公设,把道德与幸福的配称归于上帝。现代

新儒学的代表牟宗三先生,接受了康德的德福观念,但否定康德以上帝的悬设来解决德福统一的实现途径,认为在德福统一问题的解决上,与其寻求上帝这一人格化的神,不如直接依托于无限智心。并提出“良知自我坎陷”以开科学民主。马克思创新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德福一致思想,认为道德与幸福的统一只有在公平正义的理想社会里才能够实现。本质上,道德与幸福的统一问题是一个正义问题,也就是按照道德来分配或享有幸福。从应然来看,人们都期望道德与幸福的统一,然而现实中道德与幸福不统一甚至冲突的现象屡有发生。尤其是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原来所存的道德信仰在市场经济的强力作用下瓦解,被眼前经济利益的追逐所取代,以至片面追求个人享乐,以满足感官快乐为幸福。德福不统一表现在人们的思想和生活领域,受到社会制度、分配制度、经济水平和教育状况的影响。面对现代人的困惑,呼吁道德,强调追求幸福应符合道德原则,使幸福与道德统一起来,来改善现代人类的信仰危机,满足人们迷失的内在精神需求就尤为重要。要促进道德与幸福的现实统一,就要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入手: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培养道德情感、加强道德信仰,使个人能够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另一方面,加强社会制度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道德回报机制、重视道德信仰教育、发挥舆论导向功能,以此来健全社会制度,优化道德环境。二者的结合可以促进德福统一的实现,并为其提供了完备的现实基础 什么是幸福?这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这里主要从伦理学范畴来考察。

中国传统道德基本概念

中国传统道德基本概念 1、四维:礼、仪、廉、耻 四维的说法,最早载于《管子》。《管子》牧民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2、五常:仁、义、礼、智、信 汉章帝建初四年以后,“仁义礼智信”被确定为整体德目“五常”。五常不仅是五种基础性的“母德”、“基德”,而且形成并高度概括了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精神。 仁和义是儒家文化中两大根本性的道德元素,可谓总体价值观中的核心价值观。离开了仁、义,忠、孝、礼、乐等等都失去了意义。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白虎通》:“君臣以义合,不可则去”,《周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仁、义相比其他价值观要素具有超然性。例如,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言必信,行必果。”孟子则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仁、义的重要性,以孔孟之言为证,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

仁。”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孔子:仁者,义之本也;义者,仁之节也。“仁者,人也;道者,义也”。孟子:“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子言:“仁有数,义有长短小大。”朱熹:“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韩诗外传》:“爱由情出,谓之仁,节爱理宜,谓之义。”韩愈《原道》:“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仁——子曰:仁者,爱人。仁之广义,涵盖甚多,例如,“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近仁。”“仁者,其言也讱。”“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然而,仁并非远不可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也不是无理性、无原则或者软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必有勇。” 义——子曰:“义者,宜也。”朱熹:“义者,天理之所宜。”义者,理义、道义、正义、公义。子曰:“君子之所谓义者,贵贱皆有事于天下。”“君子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四字:忠、孝、节、义 忠、孝在中国社会是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孝经》中,子曰:“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孝慈,则忠”。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孝兴于夏,“夏道尚忠,复尚孝”。

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1)

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总的来说,应该是批判的继承。批判与继承是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主要表现在道德上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宗法等级道德体系,这显然是一个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过了时的、腐朽的、愚味的传统思想,是应该坚决剔除掉的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文化。但作为封建地主阶级文化的主干——儒家文化而言,也是正统与非正统的矛盾和斗争,在其历史演变的过程中也有着差异性,具有不同的社会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进行具体的历史地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 但要做到批判的继承,分析也是十分重要的。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文化具有历史性,因此,并不都是优点和缺点,精华或糟粕,鉴别是一种作出事实判断的重要认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区分优与劣,好与坏,进行正确的选择与取舍,去粗存精,正本清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注入新的,正确的道德理念,推动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与延续。但是精华的汲取,并不意味着可以全盘照搬,直接沿用,即使是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也应根据时代要求进行客观地改造与创新。总之,要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方针,才能真正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特别是在这个历史新时期,我们大学生更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之;要在按社会主义的要求和建设的需要,做好取舍和创造性的转化之;要通过

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首先,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以及新世纪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坚持传统美德教育与环境育人结合起来。再次,学校将传统美德教育与制度育人结合起来。 最后我们大学生要增强自立自强的品质、平等竞争的思想、时间观念、法制观念、效益意识、创新意识等,使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时具进,发扬光大。 电信1106班 尹强

中国传统道德

中国传统道德(0480)自学考试大纲 龙静云等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民族心理,对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也是当代社会主义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历史来源。因此,学习中国传统道德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段)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本课程从规范、教育修养和德行三个方面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以便于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二)目的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对中国传统道德的体系和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责任感,促进个体道德的不断完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道德资源。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中国传统道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与伦理学课程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伦理学主要是从理论上的一般研究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揭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及其作用机制,而中国传统道德则是从历史的视角归纳出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伦理学注重的是论,而中国传统道德注重的是史。因此,学习中国传统道德需先学习伦理学,伦理学乃中国传统道德的先修课程。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篇规范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体系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基本要求,分析传统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及其缺陷。 –1–

中国传统道德

浙江省2009年4月自考中国传统道德试题 课程代码:100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修辞立其诚”出自( ) A.《周易·乾》 B.《孔子》 C.《朱子语类》 D.《孟子》 2.韩愈在《师说》中认为教师的职责有三,并不包括( ) A.易俗 B.传道 C.受业 D.解惑 3.“有志者,事竟成”出自______,说明凡人皆应立志,方能成就事业。( ) A.《后汉书》 B.《论语》 C.《诸葛亮集》 D.《陆九渊集》 4.下列事例中突出体现以身许国精神的是( ) A.卫石碏“大义灭亲” B.苏秦发愤刺股 C.岳飞精忠报国 D.愚公移山感上帝 5.包拯铁面无私的事例体现了( ) A.秉公去私精神 B.抗暴御侮精神 C.以身(武汉自考)许国精神 D.忧国忧民精神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自强不息 2.慎独 三、引文简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并指出其作者或著作名。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正义”的含义及其意义。 2.简述“德教为先”的含义及其积极意义。 3.简析“志道”。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谈谈中国传统道德的内涵以及它在民族思想文化传统中的地位,并论作为传统道德核心的整体主义。 2.试说“公忠”。

浙江省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传统道德试题 课程代码:100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影响的是(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在人际交往中,讲人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是( ) A.公忠 B.正义 C.孝慈 D.诚信 3.“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的作者是( )

文化与道德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 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其中不乏众多道德修养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的确在后人的道德修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无数磨难与困苦,但始终能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当说,是同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特别是优良的道德传统的作用分不开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传统的道德教育内容、对传统价值的认同受到了冲击,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建立完善。文化的衔接出现了脱节,人们的道德趋向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少人甚至将道德修养放置一边,不理不顾,这种现象令人深思。因此,为了提高全民族素质,就必须在加强道德建设的同时,下大力度发展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系。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道德 一、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华民族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这些优良道德传统是先辈们留下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对后世个人道德修养建设的影响可谓深远。而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仁者,人也。仁者,爱人。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认为,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立身之根本。这道德修养包括爱己、爱人、爱国。一个自爱的人方可谈爱他人。爱己就要求我们十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建设。热爱生命,言行一致。而爱人则要求我们谦逊礼让,诚信待人,推己及人。爱亲人,爱朋友,爱同胞,乃至爱全人类。此谓博爱。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杜甫,他忧国忧民,他的诗多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反映人民所承受的各种苦难,表达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大胆揭露社会弊端,从而成为人民的代言人。他的诗具有“诗史”的性质。他的爱是大爱,是博爱,是对广大人民的爱,这爱让人心生钦佩。最后是爱国,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转身毅然投入汨罗江,这爱国气势磅礴,这爱国可歌可泣。岳飞一首《满江红》,歌尽不少仁人志士心中所盼。这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中国民族的长期发展中起了积极的意义,而且对提高我国当前的道德水平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在当今社会的具体体现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注重整体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二是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三是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四是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五是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六是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核心理念

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核心理念 作者:王永智《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23日 07版)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孕育形成了传统道德及其价值观。善、孝、礼、勤、新,业已积淀成为中国人的文化道德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精神及核心价值观。 “善”的追求与实践是人道之本 在中国传统价值理念中,善的崇尚、追求、实践是一以贯之的主线。首先,善是人性之本。“人之初,性本善”成为中国人启蒙教育及做人的信条。其次,善是立身之基。《中庸》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的核心在养善。最后,善是宇宙之理。“黄天无亲,唯德是辅”。人秉善而行,即秉天道的规律而行事。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的天道观即是良心观,天人合一是在这一价值层面得到普遍的认同与实践的。 中国传统道德要求必须将善在个体及群体的现实生活中全面推进,以实现人道之本。在个体层面,善是爱人和利人的修为和行动。首先要学会自律,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次要利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善与爱相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泛爱众”;再进一步便是“民胞物与”。善与爱的情怀在人类社会的实践推进就是追求大同社会的实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个体社会价值观的最高追求,也是鼓励无数志士仁人不断为之奋斗的目标。 在群体层面,善的追求是将个体与他人、家庭、群体联系起来,并在其中有所奉献的价值实践过程,其导向归之于以群体(集体)为本。在群体中,善的实现是以仁爱为根本的。所以,仁爱主义是群体主义的基础。同时,善利群体的价值追求在于以邻为善,互利共生,这构成了群体与群体交往的和平主义的价值理念。群体主义、仁爱主义及和平主义的实现,是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所谋求的人类共同生存的道德理想。 “孝”的培育与推进是和谐之始 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培育与实践的重要场所之一在家庭,其核心价值理念为孝。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xx传统伦理学说的现代价值 中华民族以五千年文明和优良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而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而自豪。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加之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愈益多样化。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挥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积极进步的作用。 一、xx传统xx概述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条目繁多,内容丰富而庞杂。仁、义、礼、、信合称“五常”,是儒家从古代众多的学说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五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这五种道德规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个人修养的最主要的内容。它贯穿于整个道德生活之中,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道德素质的培养和道德精神的形成。对中华文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仁 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这样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仁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仁的基本精神是克己复礼,爱人。克己复礼讲的是如何对待自己,爱人讲的是如何对待别人。克己复礼是仁的出发点,爱人是仁的终极关怀。儒家的仁爱观念源于家庭血缘亲情,又超越了血缘亲情,它要求在尊亲敬长的自然道德情感的基础上,由己推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层层向外递进,最终达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仁政是“爱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思想家不仅把“仁”视为做人的基本准则,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情感要求,还往往希望把“仁”的精神渗透于政治运作之中。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仁”演绎成为许许多多的道德要求和政治信念,包括爱国主义,民族气节等。

2020年7月浙江自考中国传统道德试题及答案解析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传统道德试题 课程代码:10008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林则徐提出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突出体现的是()。 A.见利思义思想 B.整体主义思想 C.廉洁奉公思想 D.艰苦奋斗思想 2.强调“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的是()。 A.顾炎武 B.岳飞 C.文天祥 D.史可法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于()。 A.《论语》 B.《周易》 C.《孟子》 D.《中庸》 4.下列事例中突出体现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精神的是()。 A.屈原赋《离骚》投江 B.卜式忧国献财 C.齐贫士不食“嗟来食” D.愚公移山 5.强调反贪倡廉的梁寅提出了著名的()。 A.《正气歌》 B.养廉银制度 C.《师说》 D.居官“清慎勤”三字符 二、名词简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诚信 2.集义 三、引文简释(并指其作者或著作名,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公忠”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核心? 2.简述“持节”的含义及其意义。 3.简述“知耻”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道德内涵中的精华与糟粕? 2.简评中国古代的“理欲之辨”。 1

中华传统文化十大美德

中国传统十大美德 作者:祭风 1、仁爱孝梯 “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仁”与“人”,“道”是同一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性。“仁”德的核心是爱人,“仁者爱人”。其根本是孝悌,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所谓忠恕之道。“忠恕”是由“仁”派生出来的,是“仁”由家族之爱走向泛爱的中介环节。孔子把“恕”作为“一言以终身行之”的道德准则,认为“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忠恕之德的基本要求是以诚待人,推已及人。具体内容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古人还有一句话,叫“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对小人都可以宽容,那么对于非小人就更应宽容和善了。”在忠恕之德的基础上,中国人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宽广情怀和安老怀少的社会风尚,形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社会生活中浓烈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仁爱”还表现在:但求于己,勿责他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教儿宜严,待人欲敬;爱知其恶,憎知其善;善言送暖,恶语施寒,宁作君子,勿为小人等。 2、谦和好礼 中国自古到今都被称为“礼义之邦”,重礼是中国人立身处事的重要美德。“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冠义》)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文化认为,礼义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礼同时又是立身之本和区分人格高低的标准。《诗经》言:“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孔子更是说:“不学礼,无以立。”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可以就说是“礼仪文化”。“礼”是中华民族的母德之一。“礼”根源于人的恭敬之心,辞让之心,出于对长上、对道德准则的恭敬和对兄弟朋友的辞让之情。作为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象征,礼貌、礼让,礼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礼”和“仁德”是相互联系、分不开的,礼也就包含了谦和、谦虚、谦让。中国人自古就懂得“满遭损、谦受益”的道理。“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谷河,溪流之王,将它们汇聚到一起,这是因为江海甘于居在它们的下游,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因此,圣贤君子如果想高居民众之上,必先在言辞上表现出谦虚卑让的风尚;要想在为民众的领导者,必须在利益和享受面前甘居民众之后。老子还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是说不用言辞所进行和教化(即身教)以及无所作为的益处,往往是无下人难以领略和做到的。老子用水用气来劝喻人们保持宽容豁达的胸怀。说明,水的性格不仅是善和爱的象征,也是宽容的代表。喻示人们要培养君子的胸怀,也要向水学习。 3、诚信知报 “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诚”是道德的根本。以“诚”为基础,中国人形成了许多相关的道德,如为人的“诚实”,待人的“诚恳”,对事业的“忠诚”。“信”与“诚”是相通的品德。《说文解字》云:“信,诚也,从人言。”孔子把它作为做人的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信的基本要求是言行相符,“言必信,行必果”。董仲

中国传统节日的道德价值及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的道德价值及现代意义 来源:浙江文明网作者:浙江工商大学常建军编辑:汪维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被国人接受,而中国本土的传统节日却越来越被人们忽视,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侵蚀越来越明显。而周边的韩国、日本等在传统节日的维护上却显示出极其的重视,反观中国大陆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在经历韩国端午申遗风波之后,不管是学者还是民众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节日。中心城市在经历13年春节禁止燃放爆竹之后在2006年开始限定时间区域进行燃放,2008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被确定为法定假日等等一系列举措显示了中国政府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但传统节日的启示意义并没有充分发扬,而是停留在简单的表面,忽视其深层的内涵。在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前,我们需要振兴我们传统节日,更需要对其包含的道德价值进行发掘、转化,体现传统节日深厚的道德价值,使人们在节日中感受传统道德的力量,为现代社会提供新的道德资源。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 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的节日,有的已经消失,也有很多至今仍在被人们熟知。流传至今的节日经历了每一个时期的积淀,逐渐积累了丰富的道德内涵,不仅影响着过去人们的生活,还将继续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以至其他民族的人。在发展中形成其特殊性,那就是内涵形式丰富性,影响深远性,富有道德性。 丰富性。传统节日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每个节日都有其仪式、物质载体等。比如春节,贴福字表达对生活的良好祝愿,大红色彩代表一种喜庆色彩,守岁是对来年生活的期望,压岁钱是长辈对孩子们的祝福,还通过贴春联、放爆竹、拜年等一系列民俗活动表达对未来生活得期盼。在端午节,不仅吃粽子、赛龙舟,还对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彰扬。在清明节有折柳、戴柳、放风筝、祭祖、扫墓、踏青等习俗。元宵节闹花灯、吃元宵,在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期盼团圆。丰富多样的仪式物质包涵着民族历史形成和积淀下来的心理、性格、信仰、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以及诸多民族文化深层结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修养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修养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其中不乏众多道德修养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的确在后世人的道德修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当今的社会仍十分匮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不少人甚至将道德修养放置一边,不理不顾。这种现象令人深思。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对世界的发展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无数磨难与困苦,但始终能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当说,是同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特别是优良的道德传统的作用分不开的。也是因此,我们必须更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建设。 一、道德修养 何谓道德?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因此,道德修养无论对个人、对社会,都是尤为重要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华民族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这些优良道德传统是先辈们留下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对后世个人道德修养建设的影响可谓深远。而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仁者,人也。仁者,爱人。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认为,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立身之根本。这道德修养包括爱己,爱人,爱国。一个自爱的人方可谈爱他人。爱己就要求我们十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建设。热爱生命,言行一致。而爱人则要求我们谦逊礼让,诚信待人,推己及人。爱亲人,爱朋友,爱同胞,乃至爱全人类。此谓博爱。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杜甫,他忧国忧民,他的诗多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反映人民所承受的各种苦难,表达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大胆揭露社会弊端,从而成为人民的代言人。他的诗具有“诗史”的性质。他的爱是大爱,是博爱,是对广大人民的爱,这爱让人心生钦佩。最后

2017政治考点解析:中华传统美德

2017政治考点解析:中华传统美德 知识点: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1)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公义胜私欲”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取”,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中国传统美德一直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我国古人主张“和为贵”,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睦相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 题目: (多选)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孔子强调“己所不欲,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的() A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B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守诚信 D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答案:D 解题分析: 中国传统美德一直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孔子强调“己所不欲,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人和人的相处中,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凡是我不愿意别人施加于我的一切事情,我都应当自觉地不施加于别人,以免别人受到伤害;我希望达成的事情,也要允许和帮助别人能够达成。体现了“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的精神。 因此D正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