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中国教育史期末试卷A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中国教育史期末试卷A答案

参考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2006 ― 2007学年第一学期 2004级 教育学专业

《 中国教育史 》试题(A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题分 10 10 30 30 20 100

一、填空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西周学校的类型,大概可以分为“国学”与“乡学 ”两大系统。

2、汉武帝即位后,断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文教政策,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唯一指导思想。

3、西晋时创设国子学,这是中国古代在太学之外另立高等学府的开始。

4、元代国子学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了“升斋积分法”和“贡生制”。

5、朱熹逝世后不久,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读书经验加以概括,归纳为“朱子读书法 ”六条,

6、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张百熙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 》。

7、外国传教士1839年在澳门创办马礼逊学堂 ,这是在中国领土上开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

8、蔡元培把教育分属于两个世界:属于现象世界的有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属于实体世界的则有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9、1939年9月,国民政府公布《县各级组织纲要》,正式实施“管教养卫合一”、“政教合一”、“三位一体”的“新县制 ”。

10、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校训是: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教育变革标志为………………………………………( B )

A政教一体 B官学衰落,私学兴起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王充把教学过程概括为……………………………………………………( D ) A学、思、行 B闻、见、知、行

C学、问、思、辨、行 D见闻为与开心意

3.科举考试的特点是录取标准专凭…………………………………………(D ) A社会舆论 B“家世” C“品”、“状” D试卷成绩

4.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之说,是强调……………………………………( C ) A尊师重道 B师法、家法 C能者为师 D师道遵严

5.北宋的熙宁、元丰兴学的主持人是…………………………………………( C ) A范仲淹 B胡瑗 C王安石 D蔡京

6.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 B ) A“存天理,去人欲”说 B“致良知”说

C“教为圣人”说 D“知行合一”说

7.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A ) A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 B修已以安人

C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 D学而优则仕

8.洋务运动最早创办的军事学堂是…………………………………………( B ) A天津武备学堂 B福建船政学堂

C江南水师学堂 D北洋水师学堂

9.梁漱溟认为乡村教育的重点是……………………………………………( C ) A发展农村经济 B帮助农民扫盲

C恢复农村伦理 D改造乡村政权

10.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 D ) A“生活即教育” B“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C“主动”、“习行” D“教学做合一”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30分)

1、有教无类:孔子极力主张扩大教育的对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1分)“有教无类”的基本含义,历来虽有不同的解释,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这一教育主张强调在教育上打破氏族、等级的界限,使那些愿意学习而条件又允许的人,不论富贫、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2分)孔子的私学以“有教无类”为办学方针,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杂收弟子。(1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垄断的局面,把教育对象从贵族转移到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适应了当时“士”阶层的崛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同时,这一主张千百年来成为社会下层人士追求平等教育权利的思想武器,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分)

2、三舍法: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王安石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1分)学生初入太学居外舍,学习一年,经考试合格者升内舍,内舍生学习二年,经考试合格升上舍,上舍学习二年,经考试分上中下三等,名列上等的,即不再经过科举考试而直接授以官职。(2分)这样,学校不仅担负养士的任务,而且具有取士的职能了。(1分)崇宁兴学时,蔡京把三舍法扩大实施于地方官学,使之成为遍及所有官学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1分)

3、京师同文馆:1861年(咸丰十年)1月,恭亲王奕讠斤等奏请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立文馆,专习外国语言文字。(1分)但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外语教习,迟迟没有开张。后经英国公使的推荐,聘请英国传教士包尔腾任英文教习。直到1862年6月11日,京师同文馆才正式开学。(1分)同文馆首先开办英文馆,后陆续增设法文、俄文、德文、东文等馆。(1分)1866年12月,奕诉等奏请在同文馆内添设天文算学馆,讲习化学、天文、数学等,京师同文馆遂成为一所培养外语和自然科学人才的综合性新式学堂。(1分)1898年,在戊戌变法高潮中,京师大学堂成立,同文馆的科技教育部分归并于京师大学堂。1902年,京师同文馆完全并入京师大学堂。京师同文馆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改变封建传统教育的首次尝试,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1分)

4、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7月10日开幕的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历时一个月,讨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政策与措施。会议讨论并制定了新的学制,以《学校系统令》于1912年9月3日颁布实行,称“壬子学制”。(1分)“壬子学制”颁行后,至1913年8月的一年间,

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师范教育令》、《实业学校令》等,(1分)

其中有些规定对“壬子学制”作了补充和修改,于是1913年(癸丑年)将这些法令、规程与“壬子学制”综合为一个统一的学校系统,称之为“壬子癸丑学制”。(1分)“壬子癸学制”从横向把整个国家教育分为三大系统:普通教育、师范教育与实业教育。(1分)

5、科学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是“五四”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新思潮。(1分)科学教育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的西艺教育,近代首倡科学教育的是启蒙大师严复。(1分)1914年6月,任鸿隽与赵元任、胡明复等留美学者在美国发起组织“中国科学社”,并于1915年1月刊发《科学》杂志,倡导科学教育。任鸿隽在《科学与教育》一文中,揭明了“科学教育”真义,主张将科学与教育相联系,并阐释了科学教育与人生、科学教育与社会、科学教育与文学、科学教育与审美及美术等各方面的关系,为科学教育思潮的兴起奠定了基础。(1分)“五四”时期科学教育思潮的涌起,更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来华讲学时倡导科学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继杜威之后,孟禄、推士等人也应邀来华进行调查和考察,对改进中小学的科学教育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为中国科学教育思潮注入新流。(1分)“五四”以后科学教育的重点移至科学精神培养上,并把教育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提出了教育科学化的口号。(1分)

6、湖南自修大学:湖南自修大学是毛泽东于1921年8月利用船山学社的旧址和经费在湖南长沙创办的一所新型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第一所干部大学。(1分)办学宗旨是要把有为的青年,培养成为党的干部,来改造现实社会。(1分)办学形式是采取古代书院和现代学校二者之长,以学生自动学习的方法,研究各种学术,以期发明真理,造就人才,使文化普及于平民,学术周流于社会。(1分)1923年11月,湖南军阀赵恒惕以自修大学“学说不正,有碍治安”的罪名,将学校强行封闭。(1分)湖南自修大学存在时间不长,但它不仅为党培养了一批革命干部,而且在教育管理上也创立崭新的管理模式。(1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孟子的教育目的论。孟子的教育目的也同孔子一样,是为了培养“君子”、“圣贤”及“大丈夫”。(2分)

孟子认为“大丈夫”应具备三项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就是说,富贵不能乱我之心,贫贱不能变我之志,威武不能屈我之节,这才称得上是大丈夫。并且大丈夫为了道义,为了信仰,在必要的时候应当能“舍生取义。”(4分)

孟子还明确地提出,办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教以人伦一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2分)

“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决定了他的教育内容是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体。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2分)

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2分)

2、简述晏阳初的四大教育。 1920年,晏阳初归国后,在上海、长沙、烟台、杭州、嘉兴等地作了大规模识字运动的试验,轰动一时。1923年8月,由朱其慧、陶行知和晏阳初发起,在北京清华学校召开全国平民教育大会,会议决定在北京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3分)1925年以后,平教会工作逐渐向农村转移。1929年秋,平教会总部也由北京迁往河北定县。平民教育运动逐渐为乡村教育运动所取代。(2分)晏阳初的乡村教育是主张推行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这“四大教育”来解决中国农村“愚”、“穷”、“弱”、“私”四大病症。(2分)“四大教育”的内容(3分)

3、简述工读主义教育思潮的内容和特点。工读主义思潮也是“五四”时期盛行的一种教育思潮。这一思潮与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创造一个合理的社会,实现一种理想社会人生的追求。(2分)基本内涵有: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工学并进、工学兼营、工读互助、手脑并用等。倡导工读主义教育的人,也比较复杂,有早期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资产阶级教育家,也有空想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五四”时期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将工读主义教育思潮推向了高潮。在工读主义教育思潮中,有部分先进青年学生

把工读主义教育作为实现理想社会的途径,积极地组织工读主义教育团体进行实验。(2分)1919年2月,北京高师部分青年学生发起组织“工学会”,倡导“工学主义”,主张“要把工和学并立,作工的人一定要读书,读书的人一定要作工。”(2分)1919年底,少年中国学会成员王光祈在北京发起组织“工读互助团”,试图通过“半工半读”达到“教育和职业合一”,进而实现一个“人人做工,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社会。工读互助团试行了“共产”的“新生活”。团员本着各尽所能的精神,每天作工四小时以上,作工所得归团体所有,团员生活必需的衣食及教育费、书籍费、医药费由团体供给。(2分)工读互助团运动虽轰动一时,但只是昙花一现。由于团体薄弱的经济基础与按需分配的尖锐矛盾,以及团员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作风与集体主义生活方式发生冲突,这种由空想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思想杂糅的工读互助生活,很快宣告破产。“五四”时期的各种工读主义运动虽然各有其特定的宗旨,但都促进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并借工读主义探索新生活、新社会,这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积极的意义。(2分)

五、论述题(本题20分)

评述隋唐的科举制度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办法,分科举人,是隋代的一大创举。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七月“始建进士科”。大业三年又定十科举人,包括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等,其中“文才秀美”一科,当为进士科。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4分)唐承隋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科举取士制度。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和不断完善,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文化以及学校教育都产生了巨大影响。(2分)

隋唐科举制度的实施,更直接地影响和左右着封建社会后期的学校教育。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2分)从积极方面来看:第一,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只要用科举考试确定了全国统一的选才标准,那么全国的教育设施――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都将有比较一致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这样政府无需花多大力气,就能有效地对全国教育事业实施宏观调控。(2分)第二,由于科举制度本身在形式上具有公开性和平等性,任何人只要进学读书,都能参加科举考试,以取得名位,改变

自己的社会地位。因此,社会各阶层人士都有强烈的求学愿望。科举制度在客观上起到了刺激学校教育发展的作用。形成了“五尺童子耻于不闻文墨“的社会风气。同时由于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人们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就必须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统一的科举考试必然促使学校教育内容和教材的统一。而教育内容和教材的统一,又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发展。(2分)第三,科举制度的实施也促使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科举制度是一种直接调控学校管理的约束力量,科举考什么,学校就学什么;科举怎样考,学校便怎样教。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也促使各级各类学校管理制度和考试制度日趋严密和完善。(2分)

从消极方面来说,科举制度的实施对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也有一些不良影响,尤其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科举对学校的消极作用日趋明显。(2分)科举制度的消极作用主要在于:第一,科举制度使学校成为其附庸。隋唐行科举之后,学校教育的独立性逐渐丧失,而完全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围绕着科举考试来进行,社会也逐渐产生偏重科举、轻视学校的风气。(2分)第二,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的几部经典章句和华丽的诗赋,考试方法机械、呆板,偏重于死记硬背,这就使得学校的教学内容空疏无用,缺乏时代精神,教学工作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这既不利于选拔和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又养成了空疏的学风。(2分)第三,科举制度毒害了读书人的思想,败坏了士风。由于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试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在一起,科举成为士人入仕的阶梯,成为他们取得高官厚禄的最好门路。儿童从入学读书的第一天起,就受到读书做官的教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十载寒窗,一举成名,富贵荣华,锦衣玉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生哲学支配着学校教育,严重影响着学校师生的思想。在科举制度下,人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知求真,而是为了获取功名利禄。这种具有强烈功利色彩的教育观,长期支配着封建社会后期的学校教育。同时,由于科举取士的名额较少,竞争相当激烈,不少士子为跃过龙门而坐成白首,有的甚至不择手段地通关节、走后门,出卖自己的人格、良知,败坏了学校和社会的风气。(2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