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起静脉炎的处理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起静脉炎的处理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起静脉炎的处理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起静脉炎的处理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起静脉炎的处理

赵喜枝

(河北省临城县人民医院054300)

关键词外渗盐酸胺碘酮静脉炎氧疗

我科自2006年2月-2007年12月,共有56例病人进行了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治疗,其中36例病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药液外渗现象,占64.3%,均进行了及时的氧疗处理,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6例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起静脉炎的患者,胺碘酮持续静脉用药时间为3~4d,均在用药过程中发生静脉炎[1],男21例,女15例,年龄32-76岁,平均54岁,神志均清楚,用药途径(1)静脉注射14例,(2)微量泵维持泵滴22例。外渗范围大小不等,2*2-4*16cm2,外渗时间在输注21~48h后,外渗部位表现为从穿刺点开始,沿血管走行呈红色条索状,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有强烈的疼痛感,局部皮温高,疼痛难忍。严重者局部组织发硬,颜色变紫(黑)。

1.2治疗方法

出现外渗后立即更换输液部位,有两例首先用50%mgso4湿敷,可见水肿加剧,两天后改用纯氧进行氧疗,水肿渐退,其余首选氧疗(皮肤氧疗的具体方法:用一封闭的塑料袋将输液肢体包好,安装吸氧装置将氧气导管末端放入袋内,封闭袋口),氧流量为8L/min,氧疗时间为30min/次,2-3次/d,连续使用2-7d为1个疗程,

如外渗部位红肿较重,疼痛剧烈时,氧疗后用冰袋间断冷敷局部,(冷敷时避开针眼,以免造成感染。)降低皮温,可减轻疼痛,同时尽量抬高患肢,局部组织红肿、疼痛、炎症的症状即可减轻,期间请专科医生指导。

1.3结果

经过以上处理方法,36例根据外渗部位的大小,最短3d,最长7d均治愈,经随访未出现其他症状。

2讨论

药物外渗单纯使用50%mgso4湿敷效果不佳,加重水肿,因临床注射用盐酸胺碘酮,其pH值偏酸,故常将胺碘酮溶与5%葡萄糖溶液中,然而酸性溶液对外周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发良性血栓性静脉炎、局部组织无菌性炎症,湿敷无效。本药在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速或心室颤动,大剂量静脉注射效果满意,有时需微量泵持续泵入。

高浓度胺碘酮溶液静脉用药时间与静脉炎发生呈正态分布,宜采用中心静脉用药。但仍存在着因病人害怕,经济及基层医院条件等一些客观因素,而要求在表浅静脉作穿刺,这样即使护理人员一再谨慎小心,仍会因药物、血管等因素出现外渗现象,造成局部组织损伤。临床观察持续用药21-48h后,在穿刺部位沿浅静脉走行突然发生红肿、灼热、疼痛或压痛,出现条索状物或硬结。急性期后,条索状物变硬,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若不慎药液外渗,患者外渗处皮肤疼痛难忍,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出现皮肤颜色改变,甚至发生组织坏死的危险。

氧疗能使皮肤得到新鲜氧气,新鲜的氧气使人体局部皮肤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进行更加活跃,促进体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其他不纯物质的排泄,调节身体的一切功能。因此,充足的氧气供应将活跃皮肤及浅静脉内的血液循环,抑制血栓形成,使皮肤富有弹性。使良性的静脉炎尽快痊愈。

由于胺碘酮在临床上的使用逐渐增多,外渗的处理不容忽视,药物外渗出现炎性反应时间为1-2周,所以在滴注有可疑渗漏,即应按渗漏处理,切无轻易放过造成严重后果[2]实践证明:在周围静脉应用盐酸胺碘酮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1)静脉推注胺碘酮后立即用5%GS 20ml冲管,再接液路,(2)维持泵滴用药时尽可能使用静脉留置针,在上肢不同较粗大的血管上同时建立2-3条液路,并20分鈡-2小时更换泵滴连接液路一次,后冲管,三液路总滴速不超过需要量,同时在泵滴的血管上方间断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药物局部停留时间,避免静脉炎的发生。如有不慎出现药物外渗现象,立即氧疗无一例出现并发症,诚请护士姐妹借鉴。

作者简介:赵喜枝(1965-),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单位:临城县人民医院内科(河北临城,054300)

电话:7165278,7165193

参考文献:

[1] 陈行秀.留置针致静脉炎原因及护理现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2):24-89

[2]金京星,李艳秋,朴素宙,等.强刺激化疗药物血管外渗的处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7):653

胺碘酮静脉炎

/*胺碘酮为苯丙呋喃的衍生物,该药是一个良好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由于各种原因临床使用中容易发生静脉炎。为了减少胺碘酮导致静脉炎的发生率,要做到以下几点去预防,以避免胺碘酮导致静脉炎。 避免胺碘酮导致静脉炎应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加强责任心与慎独精神, 特别是夜间要加强巡视, 仔细查看针头局部和回血情况, 严格交接班。 避免因护理操作技术造成的外渗。由于护理人员专科知识缺乏, 对胺碘酮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 没有经验的低年资护士进行操作;选择外周静脉不当及静脉穿刺技术水平差; 穿刺成功后, 针柄固 定不老靠;。 避免胺碘酮导致静脉炎还应该加强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所输药物的作用, 副作用及发生渗漏的危险因素及后果, 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指导患者自我观察, 输液时局部有疼痛、肿胀时, 立即向护士汇报, 以尽早发现药物外渗,及时处理。注意输液肢体的活动, 尽量减少就餐、大小便等躯体移动, 避免针头移位; 输液肢体勿被压迫, 以免影响血液回流, 造成药物外渗。 胺碘酮为苯丙呋喃的衍生物,该药是一个良好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由于各种原因临床使用中容易发生静脉炎,胺碘酮导致静脉炎有下面几种原因。静脉输液系统维护不当使用时常在浅静脉处单路输液连接微泵,因微量泵注射时药物浓度较高,使静脉炎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另外微量泵虽有阻塞报警功能 胺碘酮为苯丙呋喃的衍生物,该药是一个良好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由于各种原因临床使用中容易发生静脉炎,胺碘酮导致静脉炎有下面几种原因: 静脉输液系统维护不当使用时常在浅静脉处单路输液连接微泵,因微量泵注射时药物浓度较高,使静脉炎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另外微量泵虽有阻塞报警功能,但需阻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报警,过分依赖报警 系统,则回血与药液外渗不能及时发现。 药物因素盐酸胺碘酮pH值偏酸,酸性溶液对外周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发静脉血管,局部组织无菌性炎症。该药有交叉过敏反应,对碘过敏者可能过敏,能增加华法林的抗凝作用该作用,故易造成穿刺处皮肤皮疹、出血及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发生胺碘酮导致静脉炎。 穿刺技术原因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导致静脉损伤易引起外渗;其次是针头斜面未完全刺入血管壁,穿刺后也可见回血,护士误认为穿刺成功,导致输注过程中药液外渗;另外拔针时按压不当也可造成药液外渗,因为静脉穿刺时,皮肤穿刺点与静脉穿刺点不在同一点上,如按压皮肤穿刺点,易造成胺碘酮沿血管壁针道 外渗。 胺碘酮导致静脉炎的原因还有穿刺部位选择不当长期卧床以及存在不同程度下肢水肿的患者,如在下肢等远心端的部位输液,外周静脉压升高,易使药液顺着针孔外渗;其次与下肢静脉解剖特点有关,下肢静脉有瓣膜,血流缓慢,药物在下肢静脉停留时间比上肢长,易形成静脉炎。 河北省临城县人民医院(054300)赵喜枝 关键词外渗盐酸胺碘酮静脉炎氧疗 我科自2006年2月~2007年12月,共有56例病人进行了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治疗,其中36例病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药液外渗现象,占64.3%,均进行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起静脉炎的处理上课讲义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起静脉炎的处理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起静脉炎的处理 赵喜枝 (河北省临城县人民医院054300) 关键词外渗盐酸胺碘酮静脉炎氧疗 我科自2006年2月-2007年12月,共有56例病人进行了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治疗,其中36例病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药液外渗现象,占64.3%,均进行了及时的氧疗处理,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6例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起静脉炎的患者,胺碘酮持续静脉用药时间为3~4d,均在用药过程中发生静脉炎[1],男21例,女15例,年龄32-76岁,平均54岁,神志均清楚,用药途径(1)静脉注射14例,(2)微量泵维持泵滴22例。外渗范围大小不等,2*2-4*16cm2,外渗时间在输注21~48h后,外渗部位表现为从穿刺点开始,沿血管走行呈红色条索状,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有强烈的疼痛感,局部皮温高,疼痛难忍。严重者局部组织发硬,颜色变紫(黑)。 1.2治疗方法 出现外渗后立即更换输液部位,有两例首先用50%mgso4湿敷,可见水肿加剧,两天后改用纯氧进行氧疗,水肿渐退,其余首选氧疗(皮肤氧疗的具体方法:用一封闭的塑料袋将输液肢体包好,安装吸氧装置将氧气导管末端放入袋内,封闭袋口),氧流量

为8L/min,氧疗时间为30min/次, 2-3次/d,连续使用2-7d为1个疗程,如外渗部位红肿较重,疼痛剧烈时,氧疗后用冰袋间断冷敷局部,(冷敷时避开针眼,以免造成感染。)降低皮温,可减轻疼痛,同时尽量抬高患肢,局部组织红肿、疼痛、炎症的症状即可减轻,期间请专科医生指导。 1.3结果 经过以上处理方法,36例根据外渗部位的大小,最短3d,最长7d均治愈,经随访未出现其他症状。 2讨论 药物外渗单纯使用50%mgso4湿敷效果不佳,加重水肿,因临床注射用盐酸胺碘酮,其pH值偏酸,故常将胺碘酮溶与5%葡萄糖溶液中,然而酸性溶液对外周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发良性血栓性静脉炎、局部组织无菌性炎症,湿敷无效。本药在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速或心室颤动,大剂量静脉注射效果满意,有时需微量泵持续泵入。 高浓度胺碘酮溶液静脉用药时间与静脉炎发生呈正态分布,宜采用中心静脉用药。但仍存在着因病人害怕,经济及基层医院条件等一些客观因素,而要求在表浅静脉作穿刺,这样即使护理人员一再谨慎小心,仍会因药物、血管等因素出现外渗现象,造成局部组织损伤。临床观察持续用药21-48h后,在穿刺部位沿浅静脉走行突然发生红肿、灼热、疼痛或压痛,出现条索状物或硬结。急性期后,条索状物变硬,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若不慎药液外渗,患者外

胺碘酮在各类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中的用法

胺碘酮在各类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中的用法 2016-03-10 心在线用药参考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虽然射频消融和器械治疗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药物治疗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胺碘酮作用广谱,适应证多,是抗心律失常药物中的一枝独秀,但临床使用不规范的问题较为常见。下文为您盘点了胺碘酮在各类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中的常用方法。 1.室上性心动过速 当经刺激迷走神经仍无法终止,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应用腺苷、维拉帕米、地尔硫?等药物 存在禁忌证时可改用胺碘酮。 常用150mg加入20ml葡萄糖,10min内静脉注射,若无效后10?15min可重复静注150mg。完成第一次静脉推注后即刻使用1mg/min,维持6h;随后以0.5mg/min维持18h。第一个24h内用药一般为1200mg,最高不超过2000mg。终止后即停止用药。 2 .房性心动过速 对于持续性房速,普罗帕酮、胺碘酮可终止房速。胺碘酮负荷量5mg/kg ,0.5?1h 静脉输注,继之以 50mg/h 静脉输注。 3. 房颤 快速心室率和心律不齐易导致房颤患者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和临床症状,因而,快速 心室率的房颤患者常需要积极控制心室率。 对于合并左心功能不全、低血压者应给予胺碘酮或洋地黄类药物。可使用胺碘酮5mg/kg ,静脉输注1h ,继之50mg/h静脉泵入。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房颤患者,控制房颤心室率首选静脉胺碘酮,用药方法同上。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新发房颤或症状明显者、且不存在转律的禁忌证,可考虑进行复律治疗(包括电复律和药物复律)。为提高电复律的成功率和防止房颤复发,若时间允许,推荐复律前给予胺碘酮,用法同上。 采用药物复律时,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新发房颤患者,推荐静脉应用胺碘酮。5mg/kg ,静脉输注1h,继之以50mg/h静脉泵入。可以持续使用至转复,一般静脉用药24?48h。若短时间内未能转复,拟择期转复,可考虑加用口服胺碘酮(200mg/次,每日3次),直至累 积剂量已达10g。 4. 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与房扑 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房扑可以使用普罗帕酮或胺碘酮(方法同房颤),但效果一般不理想。若应用一种药物后效果不好,不推荐序贯使用其他药物或联合用药,而应使用电复律。 5. 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单形室速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英文名称:Amiodaro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商品名称:可达龙 成份: 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胺碘酮,处方:盐酸胺碘酮150mg,苯甲醇60mg,聚山梨酯80300mg,注射用水加至3.0ml,氮气适量。 适应症: 当不宜口服给药时应用本品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尤其适用于下列情况: ?房性心律失常伴快速室性心律; ?w-p-w综合征的心动过速; ?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 ?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规格: 3ml:0.15g 由于药学原因,500ml中少于2安瓿注射液的浓度不宜使用。仅用等渗葡萄糖溶液配制。不要向输液中加入任何其他制剂。胺碘酮应尽量通过中心静脉途径给药。可达龙个体差异较大,需要给予负荷剂量来抑制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同时进行精确的剂量调整。通常初始剂量为24小时内给予1000mg可达龙,可以按照下表的用法给药。 可达龙注射液推荐剂量第一个24小时。 第一个24h后,维持滴注速度0.5mg/min(720mg/24h),浓度在1-6mg/ml(可达龙注射液浓度超过2mg/ml,需通过中央静脉导管给药),需持续滴注。当发生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可以追加可达龙注射液150mg,溶于100ml的葡萄糖溶液给药。需10min 绐药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维持滴注的速度可以增加以有效抑制心律失常。 第一个24h的剂量可以根据病人个体化给药,然而,在临床对照研究中,每日平均剂量在2100mg以上,与增加低血压的危险性相关。 初始滴注速度需不超过30mg/min。 基于可达龙注射液临床研究经验,无论病人的年龄,肾功能,左室功能如何,维持滴注达0.5mg/min能谨慎地持续2至3周。病人接受可达龙注射液超过3周的经验有限。 可达龙注射液应尽可能通过中央静脉导管滴注。可达龙注射液于5%葡萄糖溶液中,浓度超过3mg/ml时,会增加外周静脉炎的发生,如果浓度在2.5mg/ml以下,出现上述情况较少。所以如需静脉滴注超过1小时的,可达龙注射液浓度不应超过2mg/ml.除非使用中央静脉导管。 在应用pvc材料或器材时,胺碘酮溶液可使酞酸二乙酯(DEHP)释放到溶液中,为了减少病人接触DEHP,建议应用不含DEHP的pvc或玻璃器具,于应用前临时配制和稀释可达龙的输注溶液。

胺碘酮

胺碘酮静脉炎护理 原因分析 1.1药物刺激性较由于盐酸胺碘酮本身PH值偏酸性,静脉应用对局部血管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超过了血管缓冲的应激能力,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代谢及渗透压改变,影响血管内膜正常代谢和功能,从而容易发生静脉炎。 二注射部位的选择与静脉炎的关系 2.1首选中心静脉给药,由于中心静脉血管管径粗,药液泵入后,很快被血液稀释,大大降低了药液对血管内皮的刺激及损伤,可有效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2选择通过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时,选择上肢静脉,宜选择管径粗直、周围皮肤无红、肿、热、痛的上肢静脉给药,单独开放一条静脉通路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1]。不宜选择下肢静脉给药,因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药液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长,更易形成静脉炎。老年患者静脉瓣功能减退,使用时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因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药液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长,更易形成静脉炎。老年患者静脉瓣功能减退,使用时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 三药液外渗 3.1药液外渗对血管壁有伤害,容易引起静脉炎,加上胺碘酮有刺激性更增加了发生静脉炎的可能。引起药液外渗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3.1.1护理人员技术不熟练,多次穿刺损伤静脉,可造成药液外渗 3.1.2输液过程中针头移位,致使针头斜面一部分在血管外,造成药液外渗 3.1.3穿刺后未见回血或回血不畅,不再想扎一针,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实际穿刺不成功导致输液过程中药液外渗 3.1.4各种原因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如感染、血管内皮受损、静脉压增高等等,致使药液外渗。 3.1.5进针时针尖有药液残留,拔针时输液器关闭不完全。 四药液渗漏及静脉炎的防护 4.1对使用胺碘酮的患者,严格执行床前交接班制度,严密观察注射部位周围皮肤情况,如患者诉注射部位疼痛和灼热,无论局部皮肤有无肿胀均应更换注射部位,局部给予33%硫酸镁湿敷。 4.2药液外渗者早期以5%利多卡因加生理盐水做局部环状阻滞。利多卡因注射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起静脉炎的处理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起静脉炎的处理 赵喜枝 (河北省临城县人民医院054300) 关键词外渗盐酸胺碘酮静脉炎氧疗 我科自2006年2月-2007年12月,共有56例病人进行了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治疗,其中36例病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药液外渗现象,占64.3%,均进行了及时的氧疗处理,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6例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起静脉炎的患者,胺碘酮持续静脉用药时间为3~4d,均在用药过程中发生静脉炎[1],男21例,女15例,年龄32-76岁,平均54岁,神志均清楚,用药途径(1)静脉注射14例,(2)微量泵维持泵滴22例。外渗范围大小不等,2*2-4*16cm2,外渗时间在输注21~48h后,外渗部位表现为从穿刺点开始,沿血管走行呈红色条索状,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有强烈的疼痛感,局部皮温高,疼痛难忍。严重者局部组织发硬,颜色变紫(黑)。 1.2治疗方法 出现外渗后立即更换输液部位,有两例首先用50%mgso4湿敷,可见水肿加剧,两天后改用纯氧进行氧疗,水肿渐退,其余首选氧疗(皮肤氧疗的具体方法:用一封闭的塑料袋将输液肢体包好,安装吸氧装置将氧气导管末端放入袋内,封闭袋口),氧流量为8L/min,氧疗时间为30min/次,2-3次/d,连续使用2-7d为1个疗程,

如外渗部位红肿较重,疼痛剧烈时,氧疗后用冰袋间断冷敷局部,(冷敷时避开针眼,以免造成感染。)降低皮温,可减轻疼痛,同时尽量抬高患肢,局部组织红肿、疼痛、炎症的症状即可减轻,期间请专科医生指导。 1.3结果 经过以上处理方法,36例根据外渗部位的大小,最短3d,最长7d均治愈,经随访未出现其他症状。 2讨论 药物外渗单纯使用50%mgso4湿敷效果不佳,加重水肿,因临床注射用盐酸胺碘酮,其pH值偏酸,故常将胺碘酮溶与5%葡萄糖溶液中,然而酸性溶液对外周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发良性血栓性静脉炎、局部组织无菌性炎症,湿敷无效。本药在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速或心室颤动,大剂量静脉注射效果满意,有时需微量泵持续泵入。 高浓度胺碘酮溶液静脉用药时间与静脉炎发生呈正态分布,宜采用中心静脉用药。但仍存在着因病人害怕,经济及基层医院条件等一些客观因素,而要求在表浅静脉作穿刺,这样即使护理人员一再谨慎小心,仍会因药物、血管等因素出现外渗现象,造成局部组织损伤。临床观察持续用药21-48h后,在穿刺部位沿浅静脉走行突然发生红肿、灼热、疼痛或压痛,出现条索状物或硬结。急性期后,条索状物变硬,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若不慎药液外渗,患者外渗处皮肤疼痛难忍,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出现皮肤颜色改变,甚至发生组织坏死的危险。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说明书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核准日期:2007年3月10日 修订日期:2007年11月16日 2008年5月6日 2008年12月25日 2009年11月10日 2009年12月13日2010年7月20日 2011年3月16日 2011年7月4日 2011年11月4日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药典] 【商品名称】可达龙? Cordarone 【英文名称】 Amiodaro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药典] 【汉语拼音】 Yan Suan An Dian Tong Zhu She Ye 成份: 化学名称: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胺碘酮,其化学名为2-丁基-3-苯并呋喃基4-[2-(二乙氨基)乙氧基]-3,5-二碘苯基甲酮盐酸盐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25H29I2NO3·HCL 分子量:681.78 处方:盐酸胺碘酮150mg,苯甲醇60mg,聚山梨酯80 300mg,注射用水加至3.0mL,氮气适量 所属类别: 化药及生物制品>> 循环系统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 抗快速心律失常药 性状: 本品为微黄色澄明溶液。 适应症: 当不宜口服给药时应用本品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尤其适用于下列情况: - 房性心律失常伴快速室性心律; - W-P-W综合征的心动过速;

- 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 - 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规格: 3ml:0.15g 用法用量: 由于药学原因,500ml中少于2安瓿注射液的浓度不宜使用。仅用等渗葡萄糖溶液配制。 不要向输液中加入任何其他制剂。胺碘酮应尽量通过中心静脉途径给药。 可达龙个体差异较大,需要给予负荷剂量来抑制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同时进行精确的剂量调整。通常初始剂量为24小时内给予1000mg可达龙,可以按照下表的用法给药。 可达龙注射液推荐剂量 第一个24h后,维持滴注速度0.5mg/min(720mg/24h),浓度在1~6mg/ml(可达龙注射液浓度超过 2mg/ml,需通过中央静脉导管给药),需持续滴注。 当发生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可以追加可达龙注射液150mg,溶于100ml的葡萄糖溶液给药。需10min给药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维持滴注的速度可以增加以有效抑制心律失常。 第一个24h的剂量可以根据病人个体化给药。然而,在临床对照研究中,每日平均剂量在2100mg以上,与增加低血压的危险性相关。初始滴注速度需不超过30mg/min。 基于可达龙注射液临床研究经验,无论病人的年龄,肾功能,左室功能如何,维持滴注达0.5mg/min能谨慎地持续2至3周。病人接受可达龙注射液超过3周的经验有限。 可达龙注射液应尽可能通过中央静脉导管滴注。可达龙注射液于5%葡萄糖溶液中,浓度超过3mg/ml 时,会增加外周静脉炎的发生,如果浓度在2.5mg/ml以下,出现上述情况较少。所以如需静脉滴注超过1小时的,可达龙注射液浓度不应超过2mg/ml,除非使用中央静脉导管。 在应用PVC材料或器材时,胺碘酮溶液可使酞酸二乙酯(DEHP)释放到溶液中,为了减少病人接触DEHP,建议应用不含DEHP的PVC或玻璃器具,于应用前临时配制和稀释可达龙的输注溶液。 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根据胺碘酮的给药途径和考虑到该适应症的应用状况,如果能够立刻获得,则推荐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否则,使用最大的外周静脉并以最高的流速通过外周静脉途径给药。 初始静脉注射给药剂量为300mg(或5mg/kg),稀释于20ml的5%葡萄糖溶液中并快速注射。 如果室颤持续存在,需考虑静脉途径追加150mg(或2.5mg/kg)。注射器内不得添加其他任何药品。不良反应:

输注时可引起静脉炎的药物

输注时可引起静脉炎得药物 1、注射用哌拉西林钠:可引起局部注射部位疼痛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2、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注射给药部位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比较罕见; 3、注射用哌拉西林钠她唑巴坦钠:局部常见不良反应有注射局部刺激反应、疼痛、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与水肿等; 4、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部位出现得静脉炎得案例罕见;肌内注射区疼痛得情况较少,但有出现硬结得可能; 5、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本品耐受情况良好,局部常见不良反应有血栓性静脉炎; 6、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局部不良反应有静脉炎,发生率为1、86%; 7、注射用头孢她啶:本品得不良反应少见而轻微,少数病人可出现注射部位轻度静脉炎; 8、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引起静脉炎; 9、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局部反应:肌内注射时,本品耐受性良好,偶有一过性得疼痛;与其它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一样,用静脉插管输注时,有些患者会有输注部位静脉炎; 10、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最常见得局部反应:静脉注射后可出现血栓性静脉炎,肌注后可有局部硬结压痛; 11、注射用美罗培南: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频率不明);使用时应密切观察,如有异常现象发生时,应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理; 12、注射用氨曲南:静脉给药偶见静脉炎,肌内注射可产生局部不适或肿胀,发生率分别约为1、9%与2、4%; 13、注射用磷霉素钠:注射部位静脉炎;

14、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静脉滴注时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15、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静脉炎罕见; 16、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静脉滴注可能引起静脉炎;肌内注射局部可能出现疼痛、硬结与无菌性脓肿; 17、注射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可出现静脉炎;故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每次剂量(0、4~0、8g)应至少用200ml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缓慢滴注,滴注时间宜在1小时以上; 18、注射用夫西地酸钠:静脉注射本品可能会导致血栓性静脉炎与静脉痉挛;本品应输入血流良好,直径较大得静脉,或中心静脉插管输入,以减少发生静脉痉挛及血栓性静脉炎得危险; 19、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偶可发生静脉炎或血栓性静脉炎; 20、注射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注射部位发红、发痒等症状或静脉炎; 21、注射用氟罗沙星:可引起静脉炎,程度大多轻微; 22、替硝唑注射液:偶见滴注部位轻度静脉炎; 23、注射用阿昔洛韦:常见得不良反应:注射部位得炎症或静脉炎;取本品0、5g加入10ml注射用水中,使浓度为50g/L,充分摇匀成溶液后,再用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至少100ml,使最后药物浓度不超过7g/L,否则易引起静脉炎;静脉滴注时宜缓慢,并勿使之漏至血管外,以免引起疼痛及静脉炎; 24、注射用更昔洛韦:可引起注射部位疼痛或者静脉炎等; 25、注射用两性霉素B:本品静滴时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可达龙(胺碘酮注射液)说明书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适应证】当不宜口服给药时应用本品治疗严重得心律失常,尤其适用于下列情况:房性心律失常伴快速室性心律;W—P—W综合征得心动过速;严重得室性心律失常;体外电除颤无效得室颤相关心脏停搏得心肺复苏. 【用法用量】 由于药学原因,500ml中少于2安瓿注射液得浓度不宜使用。仅用等渗葡萄糖溶液配制。 不要向输液中加入任何其她制剂.胺碘酮应尽量通过中心静脉途径给药。 可达龙个体差异较大,需要给予负荷剂量来抑制危及生命得心律失常,同时进行精确得剂量调整.通常初始剂量为24小时内给予1000mg可达龙,可以按照下表得用法给药。 可达龙注射液推荐剂量 /ml(可达龙注射液浓度超过2mg/ml,需通过中央静脉导管给药),需持续滴注. 当发生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得室速,可以追加可达龙注射液150mg,溶于100ml得葡萄糖溶液给药.需10min给药以减少低血压得发生。维持滴注得速度可以增加以有效抑制心律失常. 第一个24h得剂量可以根据病人个体化给药。然而,在临床对照研究中,每日平均剂量在2100mg以上,与增加低血压得危险性相关。初始滴注速度需不超过30mg/min. 基于可达龙注射液临床研究经验,无论病人得年龄,肾功能,左室功能如何,维持滴注达0、5mg/min能谨慎地持续2至3周。病人接受可达龙注射液超过3周得经验有限. 可达龙注射液应尽可能通过中央静脉导管滴注。可达龙注射液于5%葡萄糖溶液中,浓度超过3mg/ml时,会增加外周静脉炎得发生,如果浓度在2、5mg/ml 以下,出现上述情况较少。所以如需静脉滴注超过1小时得,可达龙注射液浓度不应超过2mg/ml,除非使用中央静脉导管。 在应用PVC材料或器材时,胺碘酮溶液可使酞酸二乙酯(DEHP)释放到溶液中,为了减少病人接触DEHP,建议应用不含DEHP得PVC或玻璃器具,于应用前临时配制与稀释可达龙得输注溶液. 体外电除颤无效得室颤相关心脏停搏得心肺复苏。 根据胺碘酮得给药途径与考虑到该适应症得应用状况,如果能够立刻获得,则推荐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否则,使用最大得外周静脉并以最高得流速通过外周静脉途径给药。

注射胺碘酮注意事项新选.

注射胺碘酮注意事项 组织损伤和静脉炎是胺碘酮注射液的常见并发症。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责任心,正确评估穿刺血管,熟练掌握该药的特点,将有效减少患者组织损伤和静脉炎的发生。 在外周静脉使用胺碘酮的过程中,如果持续给药超过24h常引起穿刺局部组织损伤和静脉炎症。轻者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热、痛,或呈红色条索状或树枝样改变,严重者可出现静脉硬结无弹性伴压痛,甚至局部组织坏死。静脉炎严重程度的判断标准为:轻度:沿静脉走行局部组织红、肿、痛,弹性差;中度,静脉呈条索状,压痛不明显;重度,在中度静脉炎的基础上,局部皮肤出现水泡和破溃。 护理策略 1、加强护士的专业技术训练和专科培训,严格无菌操作。 2、选择心里素质好、技术过硬的高年资护士操作凡是需要静脉注射胺碘酮的患者大都病情危重,所以应选择心理素质好、技术过硬的高年资护士操作。在穿刺过程中要保证针尖斜面完全刺入血管内,回血通畅,严禁反复穿刺,要避免枕头与血管形成不适宜的角度,导致针面紧贴血管壁,机械摩擦刺激引起血管痉挛、充血、水肿,造成药物渗出。穿刺成功前应尽量用空液体,待包扎固定好后再配入胺碘酮溶液。在输液结束后先静推生理盐水20ml再拔针,以减少药物在局部滞留时间,拔针时要完全关闭输液器开关,拔出针头后不要只按压皮肤穿刺点,而一定要按压到血管穿刺点以免药液沿血管壁针道外渗到皮下。

3、注射胺碘酮一般选用上肢静脉,因为上肢静脉管径粗,走行直,且远离关节部位,回流通畅,弹性好易固定又便于观察。下肢静脉一般不作为注射胺碘酮的静脉通道。下肢静脉有瓣膜,静脉压较上肢高,血流缓慢,药液在下肢静脉停留时间比上肢长,持续注射胺碘酮过程中,每4—6小时与另一条静脉通路更换1次,可以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条通路,从而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几率。 强化护理责任,加强护患沟通 1、加强护士责任心教育要让每一位护士认识到胺碘酮注射液的特殊性,如果维护不当可能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应将传统的静脉输液方式改为专业化血管评估的程序化输液,能保护患者的血管,避免给患者增加新的血管疾病,保证治疗顺利进行。严格床前交接班制度,及时巡视病房。重视患者主诉,严密观察注射部位周围皮肤情况,要注意针头固定是否牢固、是否有移位、脱出或穿出血管造成药物外渗等问题;注意观察沿静脉走行是否有红、肿、热、痛及条索、硬结,回血是否良好等。一旦发现有发生静脉炎的苗头,应立即停止输液,用生理盐水快速滴注,以稀释静脉内的药物浓度;更换输液通道,并给予相应的处理,且不可抱有侥幸心理使用同一通道继续输液。 2、加强与患者和陪护的沟通向患者和陪护详细介绍胺碘酮注射的作用与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增强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肢体活动以防止药液外渗。当患者发生了静脉炎引起红、肿、痛等不适症状及肢体活动受限时,要倾听患者诉说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抬高患肢以改善局部循环,利于静脉、淋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起静脉炎的处理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 起静脉炎的处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起静脉炎的处理 赵喜枝 (河北省临城县人民医院054300) 关键词外渗盐酸胺碘酮静脉炎氧疗 我科自2006年2月-2007年12月,共有56例病人进行了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治疗,其中36例病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药液外渗现象,占%,均进行了及时的氧疗处理,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外渗引起静脉炎的患者,胺碘酮持续静脉用药时间为3~4d,均在用药过程中发生静脉炎[1],男21例,女15例,年龄32-76岁,平均54岁,神志均清楚,用药途径(1)静脉注射14例,(2)微量泵维持泵滴22例。外渗范围大小不等,2*2-4*16cm2,外渗时间在输注21~48h后,外渗部位表现为从穿刺点开始,沿血管走行呈红色条索状,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有强烈的疼痛感,局部皮温高,疼痛难忍。严重者局部组织发硬,颜色变紫(黑)。 1.2治疗方法 湿敷,可见水肿加剧,两天出现外渗后立即更换输液部位,有两例首先用50%mgso 4 后改用纯氧进行氧疗,水肿渐退,其余首选氧疗(皮肤氧疗的具体方法:用一封闭的塑料袋将输液肢体包好,安装吸氧装置将氧气导管末端放入袋内,封闭袋口),氧流量为8L/min,氧疗时间为30min/次, 2-3次/d,连续使用2-7d为1个疗程,如外渗部位

红肿较重,疼痛剧烈时,氧疗后用冰袋间断冷敷局部,(冷敷时避开针眼,以免造成感染。)降低皮温,可减轻疼痛,同时尽量抬高患肢,局部组织红肿、疼痛、炎症的症状即可减轻,期间请专科医生指导。 结果 经过以上处理方法,36例根据外渗部位的大小,最短3d,最长7d均治愈,经随访未出现其他症状。 2讨论 药物外渗单纯使用50%mgso 湿敷效果不佳,加重水肿,因临床注射用盐酸胺碘酮, 4 其pH值偏酸,故常将胺碘酮溶与5%葡萄糖溶液中,然而酸性溶液对外周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发良性血栓性静脉炎、局部组织无菌性炎症,湿敷无效。本药在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速或心室颤动,大剂量静脉注射效果满意,有时需微量泵持续泵入。 高浓度胺碘酮溶液静脉用药时间与静脉炎发生呈正态分布,宜采用中心静脉用药。但仍存在着因病人害怕,经济及基层医院条件等一些客观因素,而要求在表浅静脉作穿刺,这样即使护理人员一再谨慎小心,仍会因药物、血管等因素出现外渗现象,造成局部组织损伤。临床观察持续用药21-48h后,在穿刺部位沿浅静脉走行突然发生红肿、灼热、疼痛或压痛,出现条索状物或硬结。急性期后,条索状物变硬,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若不慎药液外渗,患者外渗处皮肤疼痛难忍,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出现皮肤颜色改变,甚至发生组织坏死的危险。 氧疗能使皮肤得到新鲜氧气,新鲜的氧气使人体局部皮肤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进行更加活跃,促进体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其他不纯物质的排泄,调节身体的一切功能。因

【知识点】输注时可引起静脉炎的药物

输注时可引起静脉炎的药物 抗感染用药 1.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可引起局部注射部位疼痛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2.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注射给药部位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比较罕见; 3.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局部常见不良反应有注射局部刺激反应、疼痛、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和水肿等; 4. 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部位出现的静脉炎的案例罕见;肌内注射区疼痛的情况较少,但有出现硬结的可能; 5.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本品耐受情况良好,局部常见不良反应有血栓性静脉炎; 6.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局部不良反应有静脉炎,发生率为1.86%; 7. 注射用头孢他啶:本品的不良反应少见而轻微,少数病人可出现注射部位轻度静脉炎; 8.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引起静脉炎; 9.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局部反应:肌内注射时,本品耐受性良好,偶有一过性的疼痛;与其它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一样,用静脉插管输注时,有些患者会有输注部位静脉炎; 10.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最常见的局部反应:静脉注射后可出现血栓性静脉炎,肌注后可有局部硬结压痛; 11. 注射用美罗培南: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频率不明);使用时应密切观察,如有异常现象发生时,应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理; 12. 注射用氨曲南:静脉给药偶见静脉炎,肌内注射可产生局部不适或肿胀,发生率分别约为1.9%和2.4%; 13. 注射用磷霉素钠:注射部位静脉炎; 14. 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静脉滴注时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15. 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静脉炎罕见; 16.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静脉滴注可能引起静脉炎;肌内注射局部可能出现疼痛、硬结和无菌性脓肿; 17. 注射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可出现静脉炎;故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每次剂量(0.4~0.8g)应至少用200ml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缓慢滴注,滴注时间宜在1小时以上; 18. 注射用夫西地酸钠:静脉注射本品可能会导致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痉挛;本品应输入血流良好,直径较大的静脉,或中心静脉插管输入,以减少发生静脉痉挛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 19. 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偶可发生静脉炎或血栓性静脉炎; 20. 注射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注射部位发红、发痒等症状或静脉炎; 21. 注射用氟罗沙星:可引起静脉炎,程度大多轻微; 22. 替硝唑注射液:偶见滴注部位轻度静脉炎; 23. 注射用阿昔洛韦:常见的不良反应:注射部位的炎症或静脉炎;取本品0.5g加入10ml 注射用水中,使浓度为50g/L,充分摇匀成溶液后,再用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至少100ml,使最后药物浓度不超过7g/L,否则易引起静脉炎;静脉滴注时宜缓慢,并勿使之漏至血管外,以免引起疼痛及静脉炎; 24. 注射用更昔洛韦:可引起注射部位疼痛或者静脉炎等; 25. 注射用两性霉素B:本品静滴时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20例临床观察

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20例临床观察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d10079074.html,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 [摘要] 目的探讨胺碘酮静脉给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20例难复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予胺碘酮静脉注射液150 mg溶于5%葡萄糖液20 ml 15 min内缓慢静脉注射,无效的间隔15 min后重复1次,再以0.5~1 mg/min维持静脉滴注,12例病人同时口服胺碘酮。 结果20例快速心律失常均被有效控制。 结论胺碘酮有较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它对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及预激综合征伴发的心律失常均有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 快速心律失常;胺碘酮;静脉注射 胺碘酮是一种具有广泛、多种而独特电生理效应和药理作用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近年来,广泛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利多卡因、心律平等药物常规治疗剂量无效时,短时间内静脉大剂量注射胺碘酮往往有效。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6月对20例快速心律失常住院患者,在应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时,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0~7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5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3例;快速房颤3例;冠心病合并左心衰、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5例;室上速4例。其中1例AMI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入院后安置临时起搏;4例阵发性室上速(PSVT)患者经食管调搏超速抑制无效;3例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超过30 s,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有除颤史。20例入院时检验血K+、Na+、Mg2+、CI-均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入院后均经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或心律平治疗无效。 1.2 方法胺碘酮静脉注射液150 mg溶于5%葡萄糖液20 ml,15 min内缓慢静脉注射,无效的间隔15 min后重复1次,再以0.5~1 mg/min维持静脉滴注,有12例病人同时口服胺碘酮。在第一个24 h内静脉胺碘酮总用量小于1500 mg。 2 结果 20例快速心律失常均被有效控制,其中10例在静脉注射胺碘酮2 h内快速心律失常被控制,6例在24 h内得到控制,4例在96 h内被控制。用药前后QTc无明显变化,无因胺碘酮导致或加重心功能不全,未出现或加重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性心动过缓。 20例中3例静脉注射胺碘酮时出现低血压,经加用多巴胺1 h内血压恢复正常,3例合

胺碘酮使用注意事项

心内科使用“注射用盐酸胺碘酮”药物的心得分享 一、适应症 适用于利多卡因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急诊控制房颤、房扑的心室率。 二、注意事项(详见药物使用说明书) 1、静脉滴注胺碘酮最好不超过3~4天。 2、使用稀释液只能用5%葡萄糖溶液,禁用生理盐酸稀释。 3、在5%葡萄糖溶液中,浓度超过3mg/ml时,会提高引发外周静脉炎的概率。如需静脉滴注超过1小时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浓度不应超过2mg/ml,除非使用中央静脉导管给药。 三、心内科使用此药如何规避发生外周静脉炎的风险? 1、使用此药前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用此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但可能会导致外周静脉炎的发生,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签字确认后方可使用此药。 2、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进行穿刺。宜选小号留置针进行穿刺,穿刺时最好直刺血管,这样针尖可以直达血管内膜,减轻对血管内膜的损伤,有利于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3、抢救病人后,再建立另一静脉通路备用。每间隔4小时更换另一侧静脉通路输入,防止药物持续作用于同一血管而造成静脉炎的发生。护士做好交接工作。 4、经济条件好的病人,可在输注此药的同时在血管上方粘贴“水胶体凝胶”,可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5、病人床旁悬挂“重点药物”使用标志,责任护士做好健康宣教。 6、建立“盐酸胺碘酮”使用登记本,如:日期、姓名、床号、用法、用量、途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备注等。凡是病房使用“胺碘酮”药物的患者,当班责任护士均要作登记,进行严格交接,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情况及病人主诉。 四、发生外周静脉炎后如何处置? 1、穿刺处用无菌敷贴覆盖,用“硫酸镁粉剂”2勺+无菌注射用水10ml溶解后(根据静脉炎发生范围大小确定用量),调匀,倒于无菌纱布或棉花上,持续湿敷于病人穿刺部位,保鲜膜包裹湿敷处肢体,保持持续湿敷。或直接用“25%硫酸镁注射液”湿敷,但“硫酸镁粉剂”湿敷较经济实惠其效果较好。 2、“大黄芒硝”持续湿敷。 3、严重的静脉炎,湿敷2~3日症状还未缓解的可用红外线烤灯先烤再湿敷。 4、心理护理,告知患者不要紧张,以积极心态应对此并发症。 注明:对使用此药如何有效预防静脉炎还在探索之中。 心血管内科 2014年9月11日

胺碘酮发生静脉炎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胺碘酮发生静脉炎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发表时间:2012-10-08T11:21:50.3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2期供稿作者:崔艳菊[导读] 探讨静脉使用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原因,寻找减少及减轻静脉炎的防护方法。 崔艳菊 (甘肃天水市中医院 741000)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使用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原因,寻找减少及减轻静脉炎的防护方法。方法:使用前做相关知识宣教,正确选择血管,掌握好使用的浓度,严密观察注射部位,发生静脉炎后及时对症处理。结果:患者发生静脉炎受损血管恢复正常。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控制及转归有极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胺碘酮静脉炎护理 一原因分析 1.1药物刺激性较强 由于盐酸胺碘酮本身PH值偏酸性,静脉应用对局部血管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超过了血管缓冲的应激能力,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代谢及渗透压改变,影响血管内膜正常代谢和功能,从而容易发生静脉炎。 二注射部位的选择与静脉炎的关系 2.1首选中心静脉给药,由于中心静脉血管管径粗,药液泵入后,很快被血液稀释,大大降低了药液对血管内皮的刺激及损伤,可有效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2选择通过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时,选择上肢静脉,宜选择管径粗直、周围皮肤无红、肿、热、痛的上肢静脉给药,单独开放一条静脉通路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1]。不宜选择下肢静脉给药,因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药液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长,更易形成静脉炎。老年患者静脉瓣功能减退,使用时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因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药液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长,更易形成静脉炎。老年患者静脉瓣功能减退,使用时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 三药液外渗 3.1药液外渗对血管壁有伤害,容易引起静脉炎,加上胺碘酮有刺激性更增加了发生静脉炎的可能。引起药液外渗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3.1.1护理人员技术不熟练,多次穿刺损伤静脉,可造成药液外渗 3.1.2输液过程中针头移位,致使针头斜面一部分在血管外,造成药液外渗 3.1.3穿刺后未见回血或回血不畅,不再想扎一针,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实际穿刺不成功导致输液过程中药液外渗 3.1.4各种原因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如感染、血管内皮受损、静脉压增高等等,致使药液外渗。 3.1.5进针时针尖有药液残留,拔针时输液器关闭不完全。 四药液渗漏及静脉炎的防护 4.1对使用胺碘酮的患者,严格执行床前交接班制度,严密观察注射部位周围皮肤情况,如患者诉注射部位疼痛和灼热,无论局部皮肤有无肿胀均应更换注射部位,局部给予33%硫酸镁湿敷。 4.2药液外渗者早期以5%利多卡因加生理盐水做局部环状阻滞。利多卡因注射后对局部静脉产生作用,减轻药物对局部血管神经的不良刺激,降低局部血管的脆性,减轻和阻止液体和药物的渗漏及疼痛反应,缓解血管痉挛,改善缺血缺氧状态,有利于渗出物的吸收,减轻局部损伤[2]。 4.3局部组织出现红、肿、热、痛或静脉条索状改变时,及时给予甘油硫酸镁湿热敷。将硫酸镁与甘油制成乳剂,其经皮肤吸收率大于水剂,增加了药物在单位时间内的渗透量,同时甘油作为保湿剂,使皮肤环境湿度增加,角质水合程度增加,皮肤对药物的吸收率也得到提高,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3]。每日2~3次,每次20 min左右或持续湿敷24~72 h。 4.4输液前以生理盐水做引针穿刺,防止因穿刺不成功造成药物外漏。输液结束后用20 ml左右生理盐水推注,缩短药物残留于血管内的时间,从而减轻了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 4.5多选择上肢血管,尽量选用较粗、弹性好的血管穿刺,间断给药。 4.6缩短静脉用药时间,尽早给口服药。 4.7避免反复多次穿刺,穿刺成功输入通畅后继续给药。 4.8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观察局部如有药液外渗、红肿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五加强与患者沟通: 5.1用胺碘酮前向患者介绍其作用与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配合,增强患者的防护意识,减少药液外渗。 5.2当患者发生了静脉炎引起红、肿、痛等不适及肢体活动受限时,要倾听患者诉说并安慰患者,指导其抬高患肢,向其讲解局部用药的有效性,消除紧张情绪,缓解精神压力,积极配合治疗。 六结论 胺碘酮静脉给药可引起急性血栓性静脉炎和化学性静脉炎[4]。高浓度胺碘酮从外周静脉泵入时,静脉炎发生率高达88.2%。选择中心静脉给药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因此,在使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其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控制及转归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梁晶.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不同给药方式对静脉炎发生不同影响的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12(9):110-111. [2]王玉霞.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渗漏的教训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29. [3]董叶丽.甘油硫酸镁乳剂治疗外周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1,11(16):647. [4]田文英.外用正红花油治疗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2):100.

预防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护理

预防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护理 汤小秋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系列护理措施预防胺碘酮(可达龙)静脉治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20例恶性心律失常使用可达龙治疗的病人,对其采用一系列护理措施预防静脉炎的发生。[结果]可达龙静脉治疗时静脉炎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结论]一系列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可达龙静脉用药所致静脉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关键词:心律失常;胺碘酮;静脉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7.020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9C-2522-02 胺磺酮(可达龙)在心血管内科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预防反复发作及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恶性心律失常,并证实其能取得很好的疗效[1]。但其静脉用药易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从而又增添了病人的身心痛苦,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或杜绝静脉炎的发生让病人在治愈疾病的同时不额外的增加痛苦,使病人身心全面健康,使住院满意度提高。为此,我科2010年5月—2012年5月对120例恶性心律失常使用可达龙治疗的病人,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预防静脉炎。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科收治的120例恶性心律失常病人,男72例,女48例;年龄34岁~72岁,平均53.6岁;快速性心房颤动者42例,频发室性早搏者54例,心肌梗死后并发室性早搏者16例,室性心动过速者8例。 1.2 方法 1.2.1 准备 1.2.1.1 护士自身方面 ①护士应有计划的使用静脉,穿刺技术熟练,避免反复穿刺而增加血管壁的损伤。②无菌操作,棉签 蘸消毒液不宜过多,以湿透棉花头端一半为宜,剩下部分让其自动浸润。静脉穿刺处皮肤消毒应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外螺旋状消毒两次,直径8cm~10cm。 1.2.1.2 治疗用物方面 ①选择型号为20号~22号的小号BD留置针,并保证针尖锐利,以减少穿刺针过粗造成的血管机械性损伤。②严格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期及使用浓度:我院近年来使用小包装的消毒液———爱尔碘,每瓶60mL,并要求其开瓶启用的有效期为一周。③使用小包装的一次性棉签,在有效期内,打开棉签时开口不宜过大,能取出即可,用后即时封口,避免污染,且开包后应在短期内用完。④选择精密输液器,以高效滤除输入液体中的微粒。 1.2.1.3 环境方面 静脉穿刺时避免室内打扫、铺床等操作,适当控制探视人员。操作:①选择合适的静脉。选择弹性好、回流通畅、外横径较粗、便于穿刺和观察的部位,避开靠近关节、疤痕、受伤及感染的静脉,避免下肢静脉输注,其与下肢静脉有瓣膜、血流缓慢及药物在下肢静脉停留时间比上肢静脉长等易致静脉炎的解剖特点有关。条件许可的话,可经中心静脉输注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