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课程模拟试题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课程模拟试题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课程模拟试题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课程模拟试题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课程模拟试题

一、名词说明

1、油气层损害:入井流体与储层及其流体不配伍时造成近井地带油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2、速敏:流体与储层岩石和流体在无任何物理化学作用的条件下,由于流体的流淌引起的

地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3、裸眼完井方法:生产段油层完全裸露的完井方法。

4、吸水剖面:在一定注水压力下,各吸水层段的吸水量的分布。

5、采油指数:油井IPR 曲线斜率的负倒数。

6、Vogel 方程:2

max 00

8.02.01??????--=r wf r wf P P P P q q 7、气举采油法:从地面注入高压气体,利用其膨胀能和降低井筒流体密度的机理将井内原

油举升到地面的采油方法。

8、高能气体压裂:利用特定的炸药在井底爆炸产生高压高温气体,使井筒邻近地层产生和

保持多条径向裂缝,从而达到油水井增产增注目的工艺措施。

9、酸压:用酸液作为压裂液实施不加支撑剂的压裂。

10、油田动态监测:通过油水井所进行的专门测试与油藏和油水井等的生产动态分析工作。

11、破裂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与地层深度的比值。

12、人工胶结砂层防砂法:指从地面向油层挤入液体胶结剂及增孔剂,然后使胶结剂固化,

在油气层层面邻近形成具有一定胶结强度及渗透性的胶结砂层,达到防砂目的方法。

13、稠油:地层条件下粘度大于50mPa.s 或地面脱气情形下粘度大于100mPa.s 的原油。

14、财务净现值:项目在运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按设定折现率(或规定的基准收益率)贴现

的现值之和。

15、单位采油(气)成本:指油气田开发投产后,年总采油(气)奖金投入量与年采油(气)量

的比值。表示生产1t 原油(或1m3天然气)所消耗的费用。

16.吸水指数: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

17.流淌效率:指该井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比。

18.蜡的初始结晶温度:随着温度的降低,原油中溶解的蜡开始析出时的温度。

19.压裂液:压裂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液体的总称。

20.负压射孔完井方法:射孔时造成井底压力低于油藏压力的射孔完井方法。

21.化学防砂:是以各种材料(如水泥浆,酚醛树脂等)为胶结剂,以轻质油为增孔剂,以硬

质颗粒为支撑剂,按一定比例搅拌平均后,挤入套管外地层中,凝固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

渗透性的人工井壁,阻止地层出砂的工艺方法。

22. 面容比:酸岩反应表面积与酸体积之比。

23. 蒸汽吞吐采油:向采油井注入一定量的蒸汽,关井浸泡一段时刻后开井生产,当采油量

下降到不经济时,现重复上述作业的采油方式。

24. 有杆泵泵效:抽油机井的实际产量与抽油泵理论排量的比值。

25.投资回收期:以项目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包括固定投资和流淌奖金)所需要的时刻。

26.水敏:油气层遇淡水后渗透率降低的现象。

27.应力敏锐性:在施加一定的有效压力时,岩样物性参数随应力变化而改变的性质。

28.流入动态: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压之间的关系,反映了油藏向该项井供油的能力。

29.自喷采油法:利用油层自身的能量将井底爆炸产生高压,高温气体,使井筒邻近地层产

生和保持多条径向裂缝,从而达到油水井产量增注目的工艺措施。

30.人工井壁防砂法:从地面将支护剂和未固化的胶结剂按一定比例拌和平均,用液体携至井下挤入油层出砂部位,在套管外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渗透性的避面,可阻止油层砂粒流入井内而又不阻碍油井生产的工艺措施。

31.财务内部收益率:项目在运算期内各所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32、套管射孔完井方法:钻穿油层直至设计井架,然后下油层套管底部注水泥固井,最后射孔弹射穿油层套管,水泥环并穿透油层某一深度建立起油流的通道。

二、填空题

1.采油工程系统有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油藏,二是人工建筑系统。

2.油藏地质研究是对开发对象油藏的认识和描述。

3.按防砂机理及工艺条件,防砂方法可分为(1)机械防砂,(2)化学防砂,(3)砂拱防砂和(4)焦化防砂等。

4.油气层敏锐性评判实验有(1)速敏,(2)水敏,(3)盐敏,(4)碱敏,(5)酸敏,(6)应力敏评判实验。

5.目前常用的完井方式有(1)射孔完井,(2)裸眼完井,(3)豁缝衬管完井,(4)砾石充填完井等。6.注水井投转注前一样需要(1)排液,(2)洗井,(3)试注。

7.电潜泵的特性曲线反映了(1)压头,(2)效率,(3)功率,和(4)泵排量之间的关系。

8.常用的油水井解堵方法有(1)酸化解堵,(2)高能气体压裂,(3)水力震荡解堵等。

9.国内外水力压裂常用的支撑剂分为(1)天然支撑剂和(2)人造支撑剂两大类。

10.稠油注蒸汽开采要紧包括(1)蒸汽吞吐和(2)蒸汽驱两种方法。

11.酸化过程中常用的酸液添加剂有(1)缓蚀剂,(2)铁离子稳固剂,(3)助排剂,(4)破乳剂等类型。

12.人工举升采油方式要紧包括(1)气举采油。(2)常规有杆泵采油,(3)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和(4)电动潜油泵采油等。

13.阻碍油层出砂的因素专门多,要紧分为(1)地质因素和(2)开发因素两大类。

14.采油工程方案设计中油田地质基础资料要紧包括(1)地质构造特点(2)地层划分及岩性特点,(3)储层特点和(4)油藏类型及油,气,水分布等。

15.钻开油气层过程中可能导致油气层损害的缘故包括(1)钻井液与储层不配伍,(2)压差操纵不当。(3)浸泡时刻过长等。

16.砂岩胶结方式可分为(1)基质胶结,(2)接触胶结,(3)充填胶结,(4)溶解胶结。

17.碳酸盐岩酸化工艺分为(1)酸洗,(2)酸化,(3)酸压三种类型。

18.砂岩地层射孔完井参数设计要紧设计(1)孔深,孔密。(2)相位角。(3)孔径。(4)射孔格式等参数。

19.注水井投转注前一样需要(1)排液,(2)洗井,(3)试注。

20.抽油机井生产动态模拟器模拟的是(1)油层,(2)井筒,(3)机,杆,泵所组成的常规有杆泵生产系统。

21.稠油出砂冷采最要紧的两个开采机理是(1)形成”蚯蚓洞”,提高油层渗透率,(2)形成泡沫油,给原油提供内部能量。

22.水力压裂常用支撑剂的物理性质要紧包括(1)粒径范畴,(2)圆度。(3)球度,(4)酸溶解度等。

23.采油指数是一个综合反映(1)油层性质,(2)厚度,(3)流体参数,(4)完井条件以及(5)泄油面积等与产量间关系的综合指标。

24.注水过程中可能导致油气层损害的缘故包括(1)注入水水质不合格,(2)注水强度不当等。

25.常用的射孔液有(1)无固相清洁盐水射孔液,(2)聚合物射孔液,(3)油基射孔液,(4)酸基射孔液,(5)乳化液射孔液等。

26.阻碍油井结蜡的要紧因素有(1)原油性质与含蜡量,(2)温度,(3)压力,(4)原油中胶质和沥青质,(5)原油中机械杂质和水,(6)流速和管壁特性,(7)举升方式等。

27.油田开发过程中电化学腐蚀常用(1)阴极爱护等方法防腐,化学腐蚀多采纳(2)化学防腐方法防腐,而细菌腐蚀常用的防腐方法是(3)杀菌。

28、目前常用的出砂推测方法有(10)现场观看法、(11)体会法、(12)数值运算法、和(13)实验室模拟法等四类方法。P292

29、地应力测量技术从原理上可分为(34)直截了当测量、和(35)间接测量两大类。P16

30、油田开发总体建设方案包括(1)油藏地质研究、(2)油藏工程研究、(3)钻井工程设计、(4)采油工程设计、(5)地面工程设计、(6)总体经济评判、和(7)总体方案决策与制订等七个万面。

31、油田开发全过程中爱护油气层措施的关键是(10)优选入井介质、和(11)优化作业工艺。P10

32、抽油井生产动态模拟器模拟的是(16)油层,(17)井筒,(18)机,杆,泵所组成的常规有杆泵生产系统。

33、电潜泵的特性曲线反映了(22)压头,(23)效率,(24)功率,和(25)泵排量之间的关系。

三、是非判定题

1.碳酸钙垢常用饱和指数进行推测,当碳酸钙饱和度指数大于0时可能产生碳酸钙垢。(√)

2.电偶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常用阴极爱护或牺牲阳极等方法进行防腐。(√)

3.水力压裂裂缝总是平行于地层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

4.低渗透油藏的整体压裂改造方案设计与单井水力压裂一样,以提高单井产量或注入量为目标。(×)

5.稠油一样是指在地面条件下粘度大于50mpa.s的原油。(×)

6.油井含水越高,其产液量越高,携砂能力越强,有利于稠油出砂冷采的成效。(×)7.酸压是以酸液为压裂液不加支撑剂的压裂。(√)

8.国内外生产实践说明组合模量指数越大,地层越容易出砂。(×)

9.通过油田生产动态监测资料能够分析油水井生产设备的工作状况和油藏流体的运动规律。(√)

10.原油中的胶质和沥青质存在有减缓结蜡的作用。(×)

11.从油井井口到油气计量与分离设备的地面集输与储存系统属于采油工程系统研究范畴。(√)

12.地应力的研究只对采油工程方案中的水力压裂油层改造方案设计有作用。(×)13.最大水平应力方向是射孔的最佳方位。(√)

14.天然裂缝面与地层最大主应力方向平行。(√)

15.完井方式的选择要紧与油藏地质和油藏工程条件有关,采油工程技术措施设计要紧是适应完井方式选择的需要。(×)

16.短曲率半径水平井差不多上采纳裸眼完井方式。(√)

17.射孔负压设计时要尽可能的降低射孔时井底流体的压力。(×)

18.注水温度阻碍原油粘度,因而阻碍油田开发成效。(√)

19.抽油机井生产系统是由抽油机、稠油杆、抽油泵所组成的生产系统。(×)20.水力射流泵的泵效是容积效率。(×)

21.从油井井口到油气计量与分离设备的地面集输与储存系统属于采油工程系统研究范畴。(√)

22.电偶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常用阴极爱护或牺牲阳极等方法进行防腐。(√)

23.最大水平应力方向是射孔的最佳方位。(√)

24.低渗透油藏的整体压裂改造方案设计与单井水力压裂一样,以提高单井产量或注入量为目标。(×)

25.完井方式的选择要紧与油藏地质和油藏工程条件有关,采油工程技术措施设计要紧是适应完井方式选择的需要。(×)

26.油井含水越高,其产液量越高,携砂能力越强,有利于稠油出砂冷采的成效。(×)27.射孔负压设计时要尽可能的降低射孔时井底流体的压力。(×)

28.国内外生产实践说明组合模量指数越大,地层越容易出砂。(×)

29.抽油机井生产系统是由抽油机、稠油杆、抽油泵所组成的生产系统。(×)30.原油中的胶质和沥青质存在有减缓结蜡的作用。(×)

四、选择题

1.油层受到损害后,其评判指标描述正确的有( B产率比。C堵塞比>1 )。

2.孔隙性油藏堵水时堵剂的用量取决于( A处理半径。C堵水层厚度。D堵水层孔隙度)。3.压裂液的评判与优选必须考虑()等因素。( A油藏岩性。B油藏温度。压力。C 支撑剂的性质。D压力工艺技术)。

4.为保证压裂成效下面关于支撑剂的物理性质指标描述正确的有( C陶粒的酸溶解度应小于5%。D陶粒的圆球度均要大于0.8)。

5.注蒸汽热采井常用的举升方式是( B常规油杆泵采油)。

6.稠油出砂冷采能够适用的条件有( B油层厚度>=3m。C渗透率>=500×10-3μm )。7.下面描述正确的有( A面容比越大,酸岩反应速度越快,酸化成效差。C盐酸浓度越高,越有利于酸化。D地面压力对酸岩反应阻碍不大)。

8.防砂方式优选必须考虑()等因素。( A油层物性。B产能缺失。C完井类型。D 完井井段长度)。

9.关于深度调剖和封堵施工压力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施工压力应小于地层的破裂压力。C施工压力应小于非调剂器堵层的启动注入压力。)

10.关于油井防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改变井筒蜡沉积的表面性质,使其表面亲油憎水。D采纳井下节流装置,使得生产流体中的气体脱出膨胀,以提高流体的流淌速度。) 11.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系统爱护油层的工作要紧是( B优选入井流体。C优化工程设计实施工艺。)。

12.岩石的胶结强度与其胶结方式有关,其中( C充填胶结)胶结方式的胶结强度最小。13.水平井可按曲率半径进行分类,其中曲率半径为100m的水平井为( B中曲率半径)水平井。

14.注水井吸水能力的推测可采纳( A依照油藏数据模拟结果分析。B利用试注指示曲线确定。C利用渗流力学公式运算。D利用水井挤注措施资料估算)方法。

15.油井的完善性可用流淌效率FE和表皮系数S来表示,FE和S之间存在相关性,下面描述是( A、S>0 FE<1。C、S<0 FE>1 )正确的。

16.油井的采油指数是一个反映油层性质、油层厚度、流体物性参数、完井条件及油层泄油面积等与( D产量)间关系的综合指标。

17.注水开发油田对注入水水质的差不多要求有( A配伍性好。C悬浮物含量符合标准。D 腐蚀性小)。

18.下列哪些因素是完井方式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 A人工举升方式。B层间差异。C井身轨迹。D原油性质。)

19.射孔孔眼方位平行于射孔井段的最大应力方向,则( B流淌效应高。D破裂压力低)。20.在采油过程中,可能造成油层损害的缘故有( A生产速度过大引起油层的微粒运移。C 井底流压过低,引起原油脱气和地层应力敏锐。)。

21.孔隙性油藏堵水时堵剂的用量取决于( A处理半径。C堵水层厚度。D堵水层孔隙度)。22.注蒸汽热采井常用的举升方式是( B常规油杆泵采油)。

23.油井的完善性可用流淌效率FE和表皮系数S来表示,FE和S之间存在相关性,下面描述是( A、S>0 FE<1。C、S<0 FE>1 )正确的。

24.压裂液的评判与优选必须考虑( A油藏岩性。B油藏温度、压力。C支撑剂的性质。D 压力工艺技术)。

等因素。

25.注水开发油田对注入水水质的差不多要求有( A配伍性好。C悬浮物含量符合标准。D 腐蚀性小)。

26.下面描述正确的有( A面容比越大,酸岩反应速度越快,酸化成效差。C盐酸浓度越高,越有利于酸化。D地面压力对酸岩反应阻碍不大)。

27.射孔孔眼方位平行于射孔井段的最大应力方向,则( B流淌效应高。D破裂压力低)。28.防砂方式优选必须考虑( A油层物性。B产能缺失。C完井类型。D完井井段长度)等因素。

五、简答题

1.简述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的差不多原则。

答(1)设计方法必须有较强的科学性。(2)方案涉及内容必须全面。(3)必须满足油藏工程和地面工程的要求。(4)加强敏锐性研究,进行多方案优化。(5)方案的实施必须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6)坚持“少投入,多产出”的经济原则。

2.简述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油气层损害的要紧机理并举例。

答(1)外来流体与储层岩石矿物有配造成的损害,如注水过程中的粘士膨胀。(2)外来流体与储层流体不配伍造成的损害,如酸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沉淀。(3)毛细管现象造成的损害,如油井作业过程滤液的入侵。(4)固相颗粒堵塞引起的损害,如注入水中固体颗粒造成的地层堵塞。

3.简述完井工程方案设计的要紧内容。

答(1)在油藏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依照油田开发与采油工程要求选择完井方式,并提出钻开油层的要求。(2)考虑油田开发全过程油井产能的变化及所在采取工艺,应用节点分析方法,确定油管尺寸和举升方式并进行生产套管尺寸选择及强度设计。(3)从钻井和采油工程动身确定套管及井身结构,并提出固井要求。(4)选择完井方式的技术方案(如射孔完井的射孔参数优选射孔方式及工艺设计,砾石充填完井充填方式,砾石直径选择及工艺参数设计等)。4.简述采油工程方案中注水井吸水能力的推测方法。

答(1)依照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结果,它可得到不同开发时期注水井在非外部因素(储层损害,增注措施)阻碍下吸水能力的变化。(2)利用试注的指示曲线确定吸水能力。它只能给出试注期间有吸水能力。(3)利用渗流力学的简化方法近似地推测吸水能力。(4)通过油井试采期间的挤注措施(酸化,压裂等)资料加以处理来估量吸水能力。

5.简述低渗透油藏整体压裂设计的差不多思路。

答(1)低渗透油藏整体压裂设计是以油藏—人工水力压裂裂缝—油水井所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猎取最大的油藏开发净现值或原油采收率为目标,其设计思想是将具有不同缝长与

裂缝方位的人工水力裂缝设置于低渗透油藏中,运用现代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和经济模型,推测油藏在不同井网和开发时期的产油量,注水量,采收率及其经济成效,应用水力压裂模型和压裂经济评判模型优化压裂工艺参数和运算其成本,并依照技术经济综合评判结果优化裂缝参数和方位,以实现油田开发的高水平,高效益。

6.简述稠油注蒸汽开采机理。

答(1)降粘作用。(2)热膨胀作用。(3)岩石渗流物性改变的作用。(4)蒸汽的蒸馏作用。(5)蒸汽对矿物及孔隙结构的阻碍。(6)蒸汽使自渗吸作用加强。

7.简述油田开发总体建设方案中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的作用。

答(1)实现油田开发指标和原油生产打算的工程技术保证。(2)评判油藏工程方案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3)结合地面工程设计与建设方案,衔接油藏工程及地面工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4)是油田开发总体建设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总体方案实施核心。

8.简述油田注水过程中对注水水质的差不多要求。

答(1)水质稳固,与油层流体相混不产生沉淀。(2)水注入地层后不使粘士矿物产生水化膨胀或剥离运移。(3)悬浮物符合水质标准要求,以防堵塞注水井渗滤面及渗流孔道。(4)对注水管网和设施腐蚀性小。

9.简述油田生产的动态监测的作用。

答(1)了解油田开发过程中油,气,水等各相流体在油藏中的分布及其运动规律。(2)把握油藏和油,水井的生产动态及其设备工况。(3) 评判工程技术措施的质量与成效。

10.试分析阻碍酸岩复相反应速度的因素。

答:酸液或岩石类型不同,油层温度与压力不同,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都能阻碍。(1)碳酸盐岩裂缝性油藏的非均质性,导致酸液在地层的流淌状态变得复杂,酸岩反应速度性,温度,压力升高促使反应速度更快。(2)泡沫酸能降低酸岩反应速度。(3)乳化酸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有良好的缓速性能。

11.简述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的差不多要求。

答(1)充分应用油藏地质研究和油藏工程提供的差不多资料,以之作为要紧的设计依据。(2)重点论证本油田(设计对象)开发的要紧问题,差不多工艺和关键技术。(3)结合油藏特点开展必要的室内和现场工艺实验,并充分借鉴同类油田的体会。(4)采纳先进的理论和设计方法,进行科学论证和方案的优选。(5)编制的方案应具有科学性,完整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12.简述采油工艺方案设计的要紧内容。

答(1)依据地质研究,油藏工程研究,油井生产条件分析等结果确定采油方式选择原则和要求,预备采油方式选择所需要的基础资料。(2)油藏或区块油井产能推测与分析推测油田不同开发时期各类油井的产液或产油指数及各类油井产能随时空的变化规律。(3)油井生产动态模拟a。依照地面生产和油藏地质条件及各种采油方式的适用范畴,初步确定可供选用的采油方式。B。依照初选结果,建立各种采油方式的油井生产动态模拟器,要紧包括自喷,常规有杆泵,潜油电泵,水力活塞泵,气举等采油井生产动态模拟器。C。应用油井生产动态模拟器运算区块或油井采纳不同采油方式,在保持一定油藏压力水平,不同采液指数和不同含水时期的最大产量图版及工况指标。D。推测不同采油方式下的油井最大产量。(4)采油方式综合评判与决策,在应用油井生产动态模拟器确定出不同采油方式在不同含水时期的生产技术指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经济,治理和生产条件等因素后,对不同采油方式作出评判与决策。(5)采油工艺方案的编制,依照采油方式综合评判与决策的结晶,选定各类油井应用的采油方式,确定其工艺参数和设备类型,规格,数量与性能,设计配套的管柱结构,进行强度校核,编制采油工艺方案,提出采油方式选择结论及实施建议,并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对油藏工程方案提出修正或选择等反馈建议。

13.简述射孔完井工艺参数的设计步骤。

答(1)建立各种储层和产层流体条件下射孔完井产能关系数学模型,获得各种条件下射孔产

能比定量关系,(2)收集本地区,邻井和设计井有关资料和数据,用以修正模型和优化设计,

(3)调配射孔枪,弹型号和性能测试数据,(4)校正各种弹的井下穿深和孔径。(5)运算各种弹

压实损害系数。(6)运算设计井的钻井损害参数。(7)运算和比较各种可能参数配合下的产能

比,产量,表皮系数和套管抗挤毁能力降低系数,优选出最佳的射孔参数配合。(8)推测设

计方案下的产量,表皮系数等。

14、试写出修正不完善井IPR 的 Stand ing 方法的运算公式。P134 )395(8.02.012'')1max(a p p p p q q r wf r wf PE o o

-???? ??--==

)395()('b FE p p p p wf r r wf -*--=

理想完善井的流压-'wf p 15、简述采油工艺方案设计的要紧内容。

答:采油工艺方案设计的要紧内容包括:完井工程设计、注水工程设计、采油方式优选、油

层改造、配套工艺设计及动态监测等组成采油工程方案的主体。P2

16、简述稠油注蒸汽开采机理。

答:稠油注蒸汽开采包括蒸汽吞吐和蒸汽驱两种方法,能过大量的热量带入地层,从而降低

原油粘度,提高原油的流淌能力,改善开采成效。1)降粘作用:可增加油层的温度,改变

地层原油的物性,降低地层粘度。2)热膨胀作用;3)岩石渗流物性改变作用;4)蒸汽的

蒸馏作用;5)蒸汽对矿物及孔隙结构的阻碍;6)蒸汽使自吸作用加强。P243-244

17、简述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油气层损害的要紧机理并举例。

答(1)外来流体与储层岩石矿物有配造成的损害,如注水过程中的粘士膨胀。 (2)外来流体与

储层流体不配伍造成的损害,如酸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沉淀。 (3)毛细管现象造成的损害,

如油井作业过程滤液的入侵。 (4)固相颗粒堵塞引起的损害,如注入水中固体颗粒造成的地

层堵塞。

18、简述稠油注蒸汽开采机理。

答(1)降粘作用。 (2)热膨胀作用。 (3)岩石渗流物性改变的作用。 (4)蒸汽的蒸馏作用。 (5)

蒸汽对矿物及孔隙结构的阻碍。 (6)蒸汽使自渗吸作用加强。

19、简过阻碍油井结蜡的要紧因素(试分析阻碍油井结蜡的要紧因素)

答(1)原油的性质及含蜡量。油井结蜡的内在因素是因为原油中溶解有石蜡,在其它条件相

同的前提下,原油中含蜡量越高,油井就越容易结蜡。另外,油井的结蜡与原油组分也有一

定的关系,原油中所含轻质馏分越多,则蜡的初始结晶温度就越低,保持溶解状态的蜡就越

多,即蜡不易出。实验证明,在同一含蜡量的原油中,含轻质成分少的原油,其中的蜡更容

易析出。(2)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实验说明,随着胶质含量的增加,蜡的初始结晶温度

降低,这是因为,胶质为表面活性物质,它能够吸附于石蜡结晶的表面,阻止结晶体的长大。

沥青质是胶质的进一步聚合物,它不溶于油,而是以极小的颗粒分散于油中,可成为石蜡结

晶的中心,对石蜡结晶起到良好的分散作用。依照观看,由于胶质,沥青质的存在,使蜡晶

分散得平均而致密,且与胶质结合的紧密,但有胶质,沥青质存在时,在壁管上沉积的蜡的

强度将明显增加,而不易被油流冲走,因此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对防蜡和清蜡既有有利的

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3)压力和溶解气。 在压力高于饱和压力的条件下,压力降低时,

原油可不能脱气,蜡的初始结晶温度随压力的降低而降低,在压力低于饱和压力的条件下,由于压力降低时原油中的气体不断脱出,气体分离与膨胀均使原油温度降低,降低了原油对蜡的溶解能力,因而使蜡的初始温度升高。在采油过程中,原油从油层向地面流淌,压力不断降低,在井筒中,由于油流与井筒及地层间的热交换,油流温度也降低,当压力降低到饱和压力时,使有气体脱出。降低了原油对蜡的溶解能力,使初始结晶温度提高,同时气体的膨胀,发生吸热过程,也促使油流温度降低,从而加重了蜡晶的析出和沉积。(4)原油中的水和机械杂质。原油中的水和机械杂质对蜡的初始结晶温度阻碍不大。然而原油中的细小砂粒及机械杂质将成为石蜡析出的结晶核心,而促使石蜡结晶的析出,加剧了结蜡过程。油井含水量增加,结蜡程度有所减轻其缘故包括:一是水的比热大于油,故含水后可减少液流温度的降低,二是含水量增加后易在管壁形成连续水膜,不利于蜡沉积于管壁。(5)液流速度,治理粗糙度及表面性质。油井生产实践证明,高产井结蜡情形没有低产井严峻,这是因为在通常情形下,高产井的压力高,脱气少,蜡的初始结晶温度低,同时液流速度大,井筒流体流淌过程中热缺失小,从而使液流在井筒内保持较高的温度,蜡不易析出,另一方面由于液流速高,对管壁的冲刷能力强,蜡不易沉积在管壁上。然而随着流速的增大,单位时刻内通过管道某位置的蜡量增加,加剧了结蜡过程,因此,液流速度对结蜡的阻碍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管材不同,结蜡量也不同,明显管壁越光滑,蜡越不容易沉积,依照有关表面性质对结蜡阻碍的研究,管壁表面的润湿性对结蜡有明显阻碍,表面亲水性越强越不易结蜡。

20、简述负压射孔完井的负压值设计要求。

答:负压使孔眼的破裂压实带的细小颗粒冲刷出来,使井眼清洁,满足那个要求的负压称为最小负压,该值不能超过某个值以免造成地层出砂、垮塌、套管挤毁或封隔器失效等问题,对应的那个临界值称为最大负压。因此合理射孔负压值的选择应当是即高于最小负压值又不能超过最大负压值。负压设计分为体会方法和理论方法两种。P95-96

四、论述题(共25分)

1.试分析阻碍油井结蜡的要紧因素。(5分)

答(1)原油的性质及含蜡量。油井结蜡的内在因素是因为原油中溶解有石蜡,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原油中含蜡量越高,油井就越容易结蜡。另外,油井的结蜡与原油组分也有一定的关系,原油中所含轻质馏分越多,则蜡的初始结晶温度就越低,保持溶解状态的蜡就越多,即蜡不易出。实验证明,在同一含蜡量的原油中,含轻质成分少的原油,其中的蜡更容易析出。(2)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实验说明,随着胶质含量的增加,蜡的初始结晶温度降低,这是因为,胶质为表面活性物质,它能够吸附于石蜡结晶的表面,阻止结晶体的长大。沥青质是胶质的进一步聚合物,它不溶于油,而是以极小的颗粒分散于油中,可成为石蜡结晶的中心,对石蜡结晶起到良好的分散作用。依照观看,由于胶质,沥青质的存在,使蜡晶分散得平均而致密,且与胶质结合的紧密,但有胶质,沥青质存在时,在壁管上沉积的蜡的强度将明显增加,而不易被油流冲走,因此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对防蜡和清蜡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3)压力和溶解气。在压力高于饱和压力的条件下,压力降低时,原油可不能脱气,蜡的初始结晶温度随压力的降低而降低,在压力低于饱和压力的条件下,由于压力降低时原油中的气体不断脱出,气体分离与膨胀均使原油温度降低,降低了原油对蜡的溶解能力,因而使蜡的初始温度升高。在采油过程中,原油从油层向地面流淌,压力不断降低,在井筒中,由于油流与井筒及地层间的热交换,油流温度也降低,当压力降低到饱和压力时,使有气体脱出。降低了原油对蜡的溶解能力,使初始结晶温度提高,同时气体的膨胀,发生吸热过程,也促使油流温度降低,从而加重了蜡晶的析出和沉积。(4)原油中的水和机械杂质。原油中的水和机械杂质对蜡的初始结晶温度阻碍不大。然而原油中

的细小砂粒及机械杂质将成为石蜡析出的结晶核心,而促使石蜡结晶的析出,加剧了结蜡过程。油井含水量增加,结蜡程度有所减轻其缘故包括:一是水的比热大于油,故含水后可减少液流温度的降低,二是含水量增加后易在管壁形成连续水膜,不利于蜡沉积于管壁。(5)液流速度,治理粗糙度及表面性质。油井生产实践证明,高产井结蜡情形没有低产井严峻,这是因为在通常情形下,高产井的压力高,脱气少,蜡的初始结晶温度低,同时液流速度大,井筒流体流淌过程中热缺失小,从而使液流在井筒内保持较高的温度,蜡不易析出,另一方面由于液流速高,对管壁的冲刷能力强,蜡不易沉积在管壁上。然而随着流速的增大,单位时刻内通过管道某位置的蜡量增加,加剧了结蜡过程,因此,液流速度对结蜡的阻碍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管材不同,结蜡量也不同,明显管壁越光滑,蜡越不容易沉积,依照有关表面性质对结蜡阻碍的研究,管壁表面的润湿性对结蜡有明显阻碍,表面亲水性越强越不易结蜡。

2.结合油田生产实际,试写出采油工程方案框架中所涉及的某一单项工程技术的工艺设计步骤。(10分)

答:注水工程方案设计步骤:

1.油田注水开发可行性分析:从油藏地质特点分析和岩石表面润湿性试验两个方面提出注水可行性报告.油藏地质特点组份包括两个方面(1)合理油藏压力水平,尽量利用天然能量,提高经济效益.(2)从能量平稳动身,评判经济上是否合算.储层表面润湿性分析:应用有代表性的岩心进行润湿性实验研究.亲油润湿适于注气而不适于,亲水润湿既可注水又可注气,新近的研究说明,对注水开发油田岩石亲水表面好于亲油表面,中间润湿较强亲水好.

2.注水量推测:注入量推测公式:

全油田平注水量:

依照以上方法能够推测全油田不同含水期的注水量.

3.吸水能力推测:可采纳以下几种方法(1).依照油藏工程数值摸拟结果,它可得到不同开发时期注水井在非外部因素(储层损害,增注措施)阻碍下的吸水能力的变化,(2).利用试注的指示曲线确定吸水能力.(3)利用渗流力学的简化方法近似地推测吸水能力.(4)通过油井试采期间的挤注措施(酸化,压裂)资料加以处理来估量吸水能力.

4.注水压力推测.(1)应用试采期间的试数据,利用不同时期吸水指数和推测注水量来求出注水压力,并分析确定油藏不同类型注水井的注入压力.(2)利用试油,试采取得的采油指数估算吸水指数,用井口注水压力= 的公式推测注水压力,并分析确定油藏不同类型注水井的注入压力.(3)借用类似油藏的吸水指数或用体会系数估量吸水指数,按上式推测注水压力.

5.注水温度设计.依照注水井井底温度应高于原析蜡温度或凝固点温度的原则确定最低注水温度.

6.注入水质及质量要求.(1)注入水质评定.(2)注入水质的质量要求,包括悬浮物颗粒直经的确定,悬浮固体含量的确定,油量指标,腐蚀速度的确定,腐生菌含量的确定,硫酸盐还原菌数量的确定,溶解氧含量的确定,水中游离CO2的确定含铁量的确定.(3)对专门油藏,注入介质中加化学剂.(4)注水水源条件分析包括评判注水水源,注水水质举荐指标.中原油田一样采纳采出水通过处理.

3.论述低渗透油藏整体压裂改造工程方案设计的差不多内容。(5分)

答(1)压前油藏综合评判。这项工作是整体压裂方案设计研究的基础。通过对油藏地质,就地应力场,开发与完井条件的综合分析研究。为方案设计提供必需的油藏背景材料,采集并确认可靠的设计参数,为制定方案做好预备,列出不同参数组合的数组,使其能够覆盖油藏的整体特点。(2)压裂材料的评判优选。压裂液和支撑剂是压裂需要的两项差不多材料。对它们评判优选的需要是:必须与油藏地质条件和流体性质相匹配,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储层和水力裂缝的损害,必须满足压裂工艺要求,必须获得最大的压裂开发成效与效益。(3)整体

压裂方案的优化设计。依据上述两项研究结果,进行油藏整体压裂方案的设计工作。将具有一定支撑缝长,导流能力与方位的水力裂缝置予给定的油藏地质条件和开发井网(井网形式,井距,井数与布井方位)之中,借助水力裂缝,油藏和经济模型,使它们过到最佳的优化组合,并提出经努力能够实现的工艺措施,以保证油藏经整体压裂之后能够获得最大的开发和经济效益,对开发井网的优化结果要反馈给油藏工程方案和油田开发方案。(4)水力裂缝诊断。水力裂缝诊断旨在使用多种测试技术确认方案实施后实际产生的裂缝的几何尺寸,导流能力与裂缝延伸方案设计的符合程度,目的是为评判压裂效益,提高完善方案设计提供依据,需要注意,至今裂缝诊断技术虽有多种方法,但无一被公认为是最可靠的,因此,这项工作需要在同一井层上,为同一目的进行不同的测试,经比较分析,确认它们的一致性与可信度。(5)压后评估。压后评估检验,分析方案实施后实际的效益与方案设计估量结果的符合程度。因此,应研究如何以更少的投入换取同一成效,或如何以同一投入换取更大的效益。假如方案设计与实际结果相差较大,则必须再从油藏综合评判动身,逐段逐项地找出症结所在,并修正完善。总之,这项工作既是油藏整体压裂的归结,又是它在新起点的开始。

4. 论述采油工程方案设计中储层敏锐性评判实验的内容及事实上验目的。(10分)

答:储层敏锐性是指储层对可能造成损害的各种因素的敏锐程度。储层敏锐性评判要紧是通过岩心流淌实验,考察油气层岩心与各种外来流体接触后所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作用对岩石性质,要紧是对渗透率的阻碍及其程度。此外,关于与油气层敏锐性紧密相关的岩石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还必须通过化学方法进行测定,经便在全面,充分认识油气层性质的基础上,优选出与油气层配伍的工作液,为油气水井各项工程技术措施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必要的参数和依据。

油气层敏锐性评判实验有速敏,水敏,盐敏,碱敏,酸敏和应力敏评实验等。

(1)速敏:油气层的速敏性是指在钻井,采油,增产作业和注水等作业或生产过程中,流体与地层无任何物理和化学作用的条件下,当流体在油气层中流淌时,引起油气层中微粒运移并堵塞喉道造成油气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速敏评判的目的:a.找出由于流速作用导致微粒运移从而发生损害的临界流速,以及找出由于速敏引起的油气层损害程度;b.为水敏,盐敏,碱敏和酸敏等实验确定合理的实验流速提供依据。C.为确定合理的注采速度提供科学的依据。

(2)水敏:油气层中的粘士矿物在原始油藏条件下处于一定矿化度的环境中,当淡水进入储层时,某些粘士矿物就会发生膨胀,分散,运移,从而减小或堵塞地层孔隙和喉道,造成地层渗透率的降低,油气层的这种遇淡水后渗透率降低的现象称为水敏。

水敏的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粘士矿物遇淡水后的膨胀,分散,运移过程。找动身生水敏的条件及水敏引起的油气层损害程度,为各类工作液的设计提供依据。

(3)盐敏:在钻井,完井及其它作业中,各种工作液具有不同的矿化度,当高于地层水矿化度的工作液滤液进入油气层后,可能引起粘士的收缩,失稳,脱落,当低于地层水矿化度的工作液滤液进入油气屋后,则可能引起粘士的膨胀和分散,这些都将导致油气层孔隙空间和喉道的缩小及堵塞,引起渗透率的下降从而损害油气层。

盐敏评判实验的目的是找出渗透率明显下降的临界矿化度,以及由盐敏引起的油气层损害程度。

(4)碱敏:地层水pH值一样呈中性或弱碱性,而大多数钻井液和水泥浆的pH在8~12之间,当高pH什流体进入油气层后,促使粘士水化,膨胀,运移或生成沉淀物而造成的地层损害称为碱敏。

碱敏评判实验的目的是找出碱敏发生的条件,要紧是临界pH值,以及由碱敏引起的油气层损害程度,为各类工作液的设计提供依据。

(5)酸敏:油气层的酸敏性是指油气层与酸作用后引起的渗透率降低的现象。酸液进入油气层后,一方面改善油气层的渗透率,另一方面又与油气层中的矿物及地层流体反应产生沉淀并堵塞油气层的孔喉。因此,酸敏评判实验的本质是研究酸液与油气层的配伍性,为油气层基质酸化时确定合理的酸液配方提供依据。

(6)应力敏:考察在施加一定的有效压力时,岩样物性参数随应力变化而改变的性质。它反映了岩石孔隙几何学及裂缝形状对应力变化的响应。

5.论述采油方式综合评判与决策的差不多模式。(10分)

答(1)采油方式综合评判与决策系统的概念框架

系统目标:在进行各种采油方式对该油田(或区块)适应性和完成油田开发总体方案中油藏工程设计产量指标的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采油方式(组合),并确定举升设备,操作参数和推测工况指标。

系统范畴:从油藏或区块的整体范畴动身,针对处于不同开发时期的各类油井可能采取的举升系统。

系统环境(约束条件):油藏地质特点和油藏工程设计的油田开发指标,油井与地面条件,举升设备工作参数指标的许用值。

系统组成:采油方式综合评判与决策是油田开发总体方案中采油工程方案的一个子系统,其组成如图所示:

(2)油井生产系统生产过程动态模拟。建立油井生产系统动态推测模型和确定运算方法,应用节点分析方法推测和分析不同举升方式的油井生产动态指标。

(3)综合评判与决策。建立包括经济,技术和治理等多因素多层次的综合评判体系和应用模糊评判方法进行综合评判的决策模型。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模拟试题及答案

最新201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30分) 1、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2.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第一学段,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分析说明题 1、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2、谈谈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体会,并举例说明。答:在学生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先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否则,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容易造成混乱,没有达到合作的目的。例如:学生小组合作统计,学生最喜欢的运动前,先发给每组写有各个运动的表格,然后要求学生用打“√”或涂色的方式表示学生最喜欢每项运动的人数和确定本组学生最喜欢的运动,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题(附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题(附答案)一.填空题 1.()()(),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三大任务。 2.()中的()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 3.()标志着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4.古希腊教育包括斯巴达()教育和雅典的()教育。 5.()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位对发现学习从理论上进行详细研究、周密论证的教育学家。 6.博比特的()问世标志着课程作为一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7.永恒学科大致有三大类:()()()。 8.教学过程的动力是指()和()的动力。 9.课程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0.教学设计的前期准备分析主要包括:()分析()分析()分析。 二.选择题 下列选择题中有的是单选题,有的是多选题,请将所选择的答案的序号字母填上空格多选题的答案多于标准答案则扣分。 1.下面哪项不属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 A ?全班上课B.班内分组教学C?多媒体教学D.班内个别教学 2.教学媒体分为()。 A ?单项教学媒体B.双项教学媒体C.自学媒体D.传递媒体教学 3 ?讲授法的类型()。 A .讲述B.讲解C.讲读D.讲演 4. 教学环境的功能有哪些() A.益智功能 B.健体功能 C.美育功能 D.养德功能

5.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基本原则有那些()。 A.均衡性 B.双向性 C.综合性 D.选择性 6. 赫尔巴特的教学主张可以归结为()。 A .教师中心 B .学生中心 C .书本中心 D .课堂中心 7.下列哪些选项是钟启泉认为的西方迄今为止出现的课程结构()。 A.整体结构 B.中观结构 C.宏观结构 D.微观结构 8. 下列那一选项是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提出的课程层次()。 ①理想课程②文件课程③理解课程④实施课程⑤经验课程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9. 我们一般说的师生关系是指()。 A.朋友关系 B.业务关系C?学习关系D.伦理关系E.情感关系 10. 列哪些选项是属于发展性评价的功能()。 A.导向功能 B.评价功能 C.激励功能 D.调节功能 三.判断题 1.认识课程与教学论的客观规律,这是课程与教学轮的基本任务之一。() 2.现代教学论是以德国的赫尔巴特为代表。() 3.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4.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反抗的三种类型。() 5.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种“探索——失败——成功——再探索”的过程。() 四.简答题 1.简述教学媒体的作用。 2.教学环境有哪些功能?

2018年培训课程模拟考试题一

一、判断题(每题2分) 1.2015年新增的贫困人口中,来自于返贫者的比例要小于来自于非贫困者的比例。() 正确 错误 2.WHO报告认为:70%慢病与压力和应激有关。() 正确 错误 3.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说就科学研究而言,只要得出提出问题就足够了。() 正确 错误 4.城市和农村的区域差异主要是文化水平的差异。() 正确 错误 5.据国际禁毒组织统计,全球吸毒成瘾者近6000万人。() 正确 错误 6.科学是人类的一种活动。() 正确 错误

7.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短腿”,农村仍是国家发展的“短板”,这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之一。( ) 正确 错误 8.十九大报告提出扶贫要与扶志扶智相结合。( ) 正确 错误 9.素养的创新精神特点是指素养是一个在教育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知行合一的有机体,是一个渐近累积的过程。( ) 正确 错误 10.所谓宪法修正案,就是在保持宪法文本文字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修改年代的不同另起序号,一直添加,根据后法优于前法或者新法优于旧法的原理,来判断实际有效的规范。( ) 正确 错误 11.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发源于政务信用领域。( ) 正确 错误 12.我国网络新闻使用率占83.8%、网络视频75%。( ) 正确

13.在知识产权侵权方面,专利侵权判定很容易。( ) 正确 错误 14.发明专利一定比实用新型专利价值高。( ) 正确 错误 15.情绪对我们影响太大,但只会影响身体健康,不会影响心理健康。( ) 正确 错误 16.烦恼是自寻的,快乐也是自己的选择。( ) 正确 错误 17.我国对于灾害信息发布的原则是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 ) 正确 错误 18.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是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 ) 正确 错误 19.生态、绿色资源也是扶贫脱贫好资源。( ) 正确

新课标模拟试题(一)

新课标模拟试题(一) 一、判断题 1、新课标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X) 2、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V) 3、不管这法那法只要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就是好法。(X)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V) 5、《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仅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在数学课上也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V) 6、教师即课程。(X) 7、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V) 8、教学过程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X) 9、教师无权更动课程,也无须思考问题,教师的任务是教学。(X) 10、从横向角度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V) 11、从纵向角度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贸易独立性。(V) 12、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V) 13、课程改革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V) 14、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X) 15..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间的关系. (V) 16.素质教育就是把灌输式与启发式的教学策略相辅相成. (X) 1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X) 18.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使师生致力于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V) 19.新课程评价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V)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3、初中数学课程为课标中规定的第几学段【第三】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本次课程改革明确了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共强调了几个改变【6个】 5、课标中要求“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这里要求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 6、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课标中知识技能的目标要求是【掌握】 7、七年级上册第七章《可能性》属于下面哪一部分内容【统计与概率】 8、课标中要求“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这里的运算步骤要【以三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题(附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 1.()()(),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三大任务。 2.()中的()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 3.()标志着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4.古希腊教育包括斯巴达()教育和雅典的()教育。 5.()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位对发现学习从理论上进行详细研究、周密论证的教育学家。 6.博比特的()问世标志着课程作为一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7.永恒学科大致有三大类:()()()。 8.教学过程的动力是指()和()的动力。 9.课程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0.教学设计的前期准备分析主要包括:()分析()分析()分析。 二.选择题 下列选择题中有的是单选题,有的是多选题,请将所选择的答案的序号字母填上空格多选题的答案多于标准答案则扣分。 1.下面哪项不属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 A.全班上课B.班内分组教学C.多媒体教学D.班内个别教学 2.教学媒体分为()。 A.单项教学媒体B.双项教学媒体C.自学媒体D.传递媒体教学 3.讲授法的类型()。 A.讲述B.讲解C.讲读D.讲演 4.教学环境的功能有哪些()。

A.益智功能 B.健体功能 C.美育功能 D.养德功能 5.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基本原则有那些()。 A.均衡性 B.双向性 C.综合性 D.选择性 6.赫尔巴特的教学主张可以归结为()。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书本中心 D.课堂中心 7.下列哪些选项是钟启泉认为的西方迄今为止出现的课程结构()。 A.整体结构 B.中观结构 C.宏观结构 D.微观结构 8.下列那一选项是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提出的课程层次()。 ①理想课程②文件课程③理解课程④实施课程⑤经验课程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9.我们一般说的师生关系是指()。 A.朋友关系 B.业务关系 C.学习关系 D.伦理关系 E.情感关系 10.列哪些选项是属于发展性评价的功能()。 A.导向功能 B.评价功能 C.激励功能 D.调节功能 三.判断题 1.认识课程与教学论的客观规律,这是课程与教学轮的基本任务之一。() 2.现代教学论是以德国的赫尔巴特为代表。() 3.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4.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反抗的三种类型。() 5.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种“探索——失败——成功——再探索”的过程。() 四.简答题 1.简述教学媒体的作用。

通用技术模拟试题二

平昌二中通用技术会考模拟题(二)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1912年,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500 多名社会名流在华盛顿隆重集会庆祝。爱迪生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出场,他激动的说“倘若我做的工作给这个社会哪怕只带来一丝的幸福,那我也就因此而满足了……”这主要说明 ( ) A.爱迪生对自己的发明很满意 B.技术具有两面性 C.技术活动能实现自我价值 D.技术解放人 2.20世纪中叶,美国施乐公司发明的复印机掀起了一场划时代 的办公室革命,公司为阻止某些公司的加入,先后为其研发的复印机申请了500多项专利。这说明了技术的 (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专利性 3.人类生活中,需要着衣遮身御寒,于是便有( )产生 A.建筑技术 B.食品加工技术 C.纺织缝制技术 D.通信邮电技术 4.小明要设计一个中小学生随身携带的水壶,他对水壶进行了设计分析,你认为对产品进行设计分析应考虑的因素是( ) A.“物”、“人”、“环境”。 B.美观、实用、经济。 C.结构、功能、安全性。 D.高效、健康、舒适。 5.某花农拟建一间养花温室,该温室的环境调节系统应能根据不同的花种和生长期对环境的要求,灵活地调节室内环境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这个事例说明了( )。 A.组成温室的各个部件必须都是高科技产品,否则就实现不了整体功能 B.温室是一个封闭系统,不需要和外界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C.温室系统的设计,首先要明确其目的,否则就无法形成一个良好、有序的系统 D.温室系统的设计要更多地考虑局部,对全局可以考虑得少一些6.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了发明者的创造并赋予发明人一定的权益,使发明者能设计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产品。下列不属于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是( )。 A经营权 B.著作权 C.专利权 D.商标

新课程理论考试模拟试题

2010年教师职称考试新课程理论考试模拟试题及含答案 一, 单选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C)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6.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 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 7.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8. 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9.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 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B)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 1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

对《小学语文新课标》理解

对《小学语文新课标》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已经不再是狭义的师生双方语言的交际了,它是“互动”的一种外化,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第一,对话是课堂教学民主化的具体体现。传统的教育教学,课堂上老师一统天下,主动权掌握在老师手里,老师是“告诉”者,学生是“理解”者;老师是信息的输出者,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下"聆听"老师的教导。而对话则是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一个学习过程。 第二,对话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教师把教参对课文的分析和教师自己的理解,生硬灌输给学生,这种灌输带有强制色彩:学生的阅读理解不能越雷池一步,必须按照教参和老师的规定、按照标准答案进行,其结果是造成了学生对课文内涵把握的千篇一律,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然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生活背景、知识储备,肯定会对课文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有两个要素:第一,在对文本的解读上,师生是平等的;第二,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文本提供师生对话的资源,学生和教师通过对话,相互交换解读文本的不同体验和方

法,相互交流解读文本所获得的信息和启示。这里比较难理解的是师生和文本的对话。有老师问:文本是客观事物,人能够和它对话吗?我们不妨用具体的课文来代替文本的概念,进而准确理解这一阐述。一篇文章,浓缩了作者的某些情感、思想和人生体验,我们来阅读这篇文章实际上就是来解读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体验,也就是和作者的一种间接对话。当我们读懂了文章,也就是和作者达成了心灵沟通,取得了情感共鸣。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所谓的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笔者的理解就是:学生、教师平等交流,共同探究,相互启发,共同进人文本所营造的特定情境,接受感染和熏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对文本中的思想内涵进行个性化解读。 互动 互动也是当前课程改革中的常用语词。所谓互动,按照字面的意思,就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在新课程改革中,它的意义有了升华和丰富。笔者理解,教育教学中的互动就是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之间在学习过程中互相促进、互相推动。它既是校园里一种人际关系的反映,又是一种实践活动的形式。互动有两个要素不可或缺:其一,互动必须是民主的、平等的。没有一个民主的机制,没有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就不可能有个体之间真正意义上的、积极的互相推动。试想,一个生命个体总希望控制另一个生命个体,或凌驾于其他群体之上,他们之间怎么可能有互动呢?例如,一个小学班主任,以各种严厉的手段管理自己的班级,对学生动辄批评训斥,学

《课程理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 15 页 《课程理论》模拟试卷一 一、基本知识题(选择最合适的答案,每题2 分,共15 题,总计30 分) 1.现代课程论专家泰勒的代表作是:C A.《课程》 B.《课程论》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2.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是由英国的哪位学者提出的:A A.斯滕豪斯 B.泰勒 C.施瓦布 3.强调学生讨论和探究的课程开发模式是:C 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 C.实践模式 4.在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中,“暂定的教育目标”要经两个“筛子”的筛选。其中一个 “筛子”是学校教育哲学,另一个“筛子”是:A A.学习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儿童心理学 5.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的特点是:C A.以课程目标的厘定为起点 B.以有争议的问题为内容 C.以集体审议为方法6.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与“逻辑顺序”相对的原则是:B A.经验顺序 B.心理顺序 C.社会顺序 7.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实际可分为不同的层次,他将课程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 其中,“在课堂里实际实施的课程”属于哪个层次:B P333 A.理想的课程 B.执行的课程 C.经验的课程 8.在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中,泰勒提出目标的确定要有三个来源,下面哪一个不属于 泰勒所指的目标的来源之一:C P97 A.对学生的研究 B.学科专家的建议 C.家长的意见 9.课程概念重构运动的代表人物是:C P24 ? A.泰勒 B.施瓦布 C.派纳 10.在“理解有关营养的重要事实和原理”这一目标中,属于“目标的内容方面”的信息是: A A.“理解” B.“营养” C.“重要事实和原理” 11.下列不属于课程内容选择原则的是:B ? A.适合学生发展水平 B.与学科逻辑一致 C.与社会生活一致 12.从课程组织的角度看,与“学科课程”对应的课程组织形式是:B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一) 1选择题: (D )1.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初美国发生的_________ A.经济危机B.八年研究C.科学测验运动D.社会效率运动 ( D )2.美国教育学者_________的著作出版是独立课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A.泰勒B.查特斯C.布鲁纳D.博比特 ( A ) 3.作为课程成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标志的著作是_________ A.《课程》 B.《什么是课程》 C.《怎样编制课程》 D.《课程理论》 ( B )4.博比特在1924年出版_________ A.《课程》B.《怎样编制课程》C.《成绩测验的编制》 D.《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 B )5. 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称为_________ A.过程分析B.活动分析C.目标分析D.工作分析 ( A )6.美国著名课程专家__________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A.泰勒B.查特斯C.布鲁纳D.博比特 ( D )7.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价值取向是__________ A.学生兴趣B.学科兴趣C.实践兴趣D.技术兴趣 ( D )8.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代表是 A.泰勒B.费尼克斯C.布鲁纳D.施瓦布 ( C )9.“教师作为研究者”是________提出的著名观点。 A.泰勒B.施瓦布C.斯腾豪斯D.吉鲁 ( B )10.在西方,________最早提出了“课程”这个概念。 A.卢梭B.斯宾塞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

(A )11. 杜威创造性地确立了四个教育哲学命题,下面哪一项的叙述不准确? A.生活即教育 B.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 C.教育是社会的过程 D.教育即生长 ( C )12.实践性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 A.实践B.调查C.审议D.实验 (A )13.从本质上看,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是对_______的追求。 A.实践理性 B.学术理性 C.技术理性D经验理性. ( B )14._______是“概念重建主义”的代表。 A.博比特B.吉鲁C.施瓦布D.查特斯 ( C )15.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对_________的追求。 A.技术兴趣B.实践兴趣C.解放兴趣D.都不对 ( C )16.在教育史上,首位倡导教学论的教育家是________ A.泰勒B.斯腾豪斯C.拉特克D.夸美纽斯 ( A )17.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________ A.夸美纽斯B.拉特克C.赫尔巴特D.杜威 ( A )18.1632年,________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 A.《大教学论》B.《爱弥儿》C.《普通教育学》D.《理想国》 ( A )19.现代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是________ A卢梭B.斯宾塞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 (B )20.______在《爱弥儿》中明确提出了“儿童权利宣言”,确立了儿童在人类社会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 A.赫尔巴特 B.卢梭 C.夸美纽斯 D.孟德斯鸠 二、填空题: 1.孔子定“六艺”以教学生,“六艺”可以被看作是我国(分科课程)的雏形。 2.(博比特)和查特斯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

小学语文新课标对阅读的要求

小学语文新课标对阅读的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第二学段(3~4年级)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5~6年级)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

模拟试题(1)(2)

模拟试题(1) 一、名词解释(每词2分,共20分) 1.叶面积系数 2.光饱和点 3.呼吸商 4.质外体 5.强迫休眠 6.磷光现象 7.植物激素8.生长中心9.内膜系统 10.基因工程 二、缩写符号翻译(每符号1分,共5分) 1.Fd 2.CaM 3.PP333 4.Pfr 5.RuBP 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光合磷酸化有三个类型:_____、_____和_____。 2.必需元素中易再利用的元素有_____,而不能再利用的元素有_____,引起缺绿症的元素有 _____。 3.温度较低而昼夜温差大时,有利于_____脂肪酸的形成。 4.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跨膜信号转导主要通过_____和_____。 6.诱导植物气孔关闭的植物激素是_____,诱导a-淀粉酶形成的植物激素是_____。 7.冬小麦在春化过程中,其茎生长点内显著增加的新发现的植物生长物质是_____。 8.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 四、选择题(单选和多选))每题2分,共10分) 1.将一植物细胞放入纯水中,吸水达到平衡时该细胞的()。

A.&m+&p B.&s+&p C.&w=&m D.&s=-&p 2.下列果实中,有呼吸跃变现象的是()。 A.桃 B.葡萄 C.番茄 D.草苺 3.证明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存在有两个光系统的主要实验证据是()。 A.希尔反应 B.红降现象 C.荧光现象 D.双光增益效应 4.能提高植物抗寒性的植物生长物质有()。 A.ABA B.GA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d13003279.html,C D.2,4-D 5.吲哚乙酸氧化酶需要()作为辅助因子。 A.一元酚 B.Fe2+ C.Mn2+ D.Zn2+ 五、判断题(认为对者,在题前打“√”;错者打“χ”)(每小题1分,共5分) 1.增加磷脂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可增加膜的流动性()。 2.植物体内的钾一般不形成稳定的结构物质()。 3.当植物的块茎、果实、叶片等切伤后,伤口处常常很快变成褐色,这是由于酚氧化酶作用的结果 ()。 4.干旱时植物体内蛋白质合成增加,而游离氨基酸增多()。 5.红光能加速叶片衰老()。 六、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C4植物与CAM植物的光合碳同化过程有何异同?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模拟试题及标准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6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 )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掌握最基本的( 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 二、单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 )内。(每个小题2分,共10分)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 ) A、工具性 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 )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交往中 三、多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 )内。(共10分) 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①朗读②分角色读。③表演读。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D、③④ 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四、分析题(50分) (一) 课标与大纲对比分析。(10分) 先阅读下面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然后谈识字、写字改革点: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的有关识字与写字学习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掌握汉字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题(附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题(附答案)一.填空题1.()()(),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三大任务。2.()中的()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先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3.()标志着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4.古希腊教育包括斯巴达()教育和雅典的()教育。5.()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位对发现学习从理论上进行详细研究、周密论证的教育学家。6.博比特的()问世标志着课程作为一门研究领域的诞生。7.永恒学科大致有三大类:()()()。8.教学过程的动力是指()和()的动力。9.课程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0.教学设计的前期准备分析主要包括:()分析()分析()分析。二.选择题下列选择题中有的是单选题,有的是多选题,请将所选择的答案的序号字母填上空格多选题的答案多于标准答案则扣分。1.下面哪项不属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容()。A.全班上课B.班分组教学C.多媒体教学D.班个别教学2.教学媒体分为()。A.单项教学媒体B.双项教学媒体C.自学媒体D.传递媒体教学3.讲授法的类型()。A.讲述B.讲解C.讲读D.讲演4.教学环境的功能有哪些()。A.益智功能B.健体功能C.美育功能D.养德功能5.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基本原则有那些()。A.均衡性B.双向性C.综合性D.选择性6.赫尔巴特的教学主可以归结为()。A.教师中心B.学生中心C.书本中心D.课堂中心7.下列哪些选项是钟启泉认为的西方迄今为止出现的课程结构()。A.整体结构B.中观结构C.宏观结构D.微观结构8.下列那一选项是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提出的课程层次()。①理想课程②文件课程③理解课程④实施课程⑤经验课程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① ③④⑤D.②③④⑤9.我们一般说的师生关系是指()。A.朋友关系B.业务关系 C.学习关系 D.伦理关系 E.情感关系10.列哪些选项是属于发展性评价的功能()。A.导向功能B.评价功能C.激励功能D.调节功能三.判断题1.认识课程与教学论的客观规律,这是课程与教学轮的基本任务之一。()2.现代教学论是以德国的赫尔巴特为代表。()3.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4.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反抗的三种类型。()5.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种“探索——失败——成功——再探索”的过程。()四.简答题1.简述教学媒体的作用。2.教学环境有哪些功能?3.研究性学习具有哪些主要特征?4.课程的分类标准是什么?五.论述题1.论述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2.试述综合课程在全国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六.材料题材料一: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的顺利开展并且获得优异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二:05级中文班的同学在九小见习时,九小的王进老师向他们面授教学技巧,王:“教学有多种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效果,但是我们选择哪种教学方法的时候应根据教学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充分考虑教学方法的优选因素。”问题:1.结合材料一,说说教学方法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谈谈选择教学方法应考虑哪些因素?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这次见习的心得体会,围绕《课程与教学论》的相关知识谈谈自己对教学技能的认识或对教学方法的看法。答案一.填空题1.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2.《礼记》,《学记》3.《大教学论》4.军事,文雅5.布鲁纳6.《课程》7.理智训练的容理智训练的方法理智训练的工具8.教学过程运行发展9.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对教师课程实施评价对学生课程进行评价10.教学背景教学任务学习者二.选择题1.C2.ABC3.ABCD4.ABCD5.ACD6.ACD7.BCD8.A9.BDE10.ABCD 三.判断正误1.√2.X(以美国的杜威为代表)3.X(观察学生在完成任务是的表现)4.√5.X (探索——失败——纠正——再探索)四.简答题1.①辅助师生的教与学②提供学生训练或实践的机会③有利于发现学习④有利于个性化教学⑤有利于教学互动2.①益智功能②体健功能③美育功能④美德功能 3.①发挥主体性,促进学生相应的发展②通过合作和协商,加深对学科知识的认识③提供探究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④个性与性的统一4.①以培养目标为标准②以课程容或围为标准③以学生在课程中的主要学习方式为标准④以管理方式为标准⑤以课程开发为标准五.论述题1.论述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要点:(一)目标分解①进行学习需要和兴趣的分析②进行学习任务选择③进行学习任务的组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徜徉文学殿堂感悟心灵对话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昆仑路小学田彩霞 “雪化了以后是什么?”这是一堂语文课上老师给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位同学站起来富有诗意地回答:“雪化了以后是春天!”没想到老师一本正经地说:“错了。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一一雪化了以后是水了。”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 这位语文老师竞用了物理学的答案来解释文学上的问题, 张冠非要李戴, 自然要出现令人遗憾的结局。“雪化了以后是什么? ”答案应来自于学生的生活, 学生的体验, 学生的理解。对乡村学生来说, 雪化以后可能是松软的土地、泥泞的道路, 可能是绿油油的麦田、忙碌的春播;对城市学生来说, 雪化了以后可能是油亮的柏油马路、穿梭的车辆, 可能是公园里青翠的草坪、彩色的碰碰车:对北方的学生来说, 雪化了以后可能是欢乐的笑声;对南方的学生来说, 雪化了以后可能是伤心的眼泪。只有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才能挥洒出富有灵性的语言, 富有个性的想像, 才能拓属与丰富自己的见识,才能避免“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 传统的教学方法, 特刻是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许多弊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倪文锦曾深刻地指出:“ 一是教法不当, 所谓‘标准答案' 僵化了学生思维, 所谓‘讲解' 、‘分析', 把血肉丰满的课文支解成七零八碎的知识拼盘, 败坏了学习语文的胃口;二是学法不当, 不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大量时间耗费在无意

义、无必要的,甚至是错误荒唐的练习之中;三是阅读面窄, 学生课外阅读受到种种限制,很少阅读文学名著及报刊文章;四是考法不当, 扼杀了学生创造精神等等。” 谈到语文阅读教学,我们总离不开"阅读"与"写作"这两个话题。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学会阅读呢”,答案最后常常会回到一个共同的结论“只有多读才能写得好”,或者干脆就是“读是为了写”。显然这是将“阅读”放在了写作的附庸地位。读写要结合,读也能促进写,这本没什么异议,但是读就是为了写吗?读了就能写吗?阅读应该有它自己怎样的独立意义与重要作用呢?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将读放在一个怎样的正确而恰当的位置呢?这似乎应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树立理念,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素养 既然阅读不仅仅为了写,那么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把握阅读教学的方向呢?现代社会,阅读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获取信息和知识,发展智力,充实精神。因此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就告诉我们,"读"具有其自身重要的意义。不学会读,我们就无法在信息量急剧膨胀的信息时代去获取有价值的内容;没有阅读,从古至今一切科学的论断、经典的美文、精辟的思想就不可能被我们吸收并发扬光大。不重视读的教学,一切该具备的阅读能力就难以被学生掌握。 那么阅读课又该如何体现出阅读的特点呢?新课程标准明确地

建筑材料课程模拟试题二

《建筑材料》课程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总分 20 分,每题 1 分) 1.对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作用最大的外加剂为()。 A M剂 B 硫酸钠 C NaNO3 D 引气剂 2.砌筑砂浆的分层度为( )mm时,该砂浆的保水性和硬化后性能均较好。 A 0-10 B 10-20 C 30-50 D 60-80 3. 已知混凝土的砂石比为0.54,则砂率为()。 A 0.35 B 0.30 C 0.54 D 1.86 4. 检验水泥中f-CaO是否过量常是通过()。 A 压蒸法 B 长期温水中 C 沸煮法 D 水解法 5.下列碳素结构钢中含碳量最高的是( )。 A.Q235-AF B.Q215 C.Q255 D.Q275 6.某一材料的下列指标中为常数的是()。 A 密度 B 表观密度 C 导热系数 D 强度 7.低温焊接钢结构宜选用的钢材为()。 A Q195 B Q235-AF C Q235- D D Q235-B 8. 下列材料中可用于配制耐热混凝土(900℃)的是()。 A 矿渣水泥 B 硅酸盐水泥 C 普通水泥 D 高铝水泥 9. 表示干硬性混凝土流动性的指标为()。 A 坍落度 B 分层度 C 沉入度 D 维勃稠度 10. 为减小石灰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可以()。 A 加大用水量 B 减少单位用水量 C 加入麻刀、纸筋 D 加入水泥 11. 43.预应力混凝土中不宜使用的外加剂为() A M剂 B 硫酸钠 C NaNO3 D 高效减水剂 12. 含水率为3%的湿砂100kg,其中水的质量为() A. 3kg B. 2.5kg C. 3.3kg D.2.9kg 13. 某钢材、木材、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为400、35、30MPa,表观密度分别为7860、500、2400 kg/m3,它们的比强度之间的关系为()。 A 钢>木材>砼 B 钢>砼>木材 C 木材>钢>砼 D 砼>钢>木材 14. 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中,掺入适量石膏的作用是()。 A 促凝 B 缓凝 C 硬化 15. 代号为P·P表示()。 A 硅酸盐水泥 B 普通水泥 C 矿渣水泥 D 火山灰水泥 E 粉煤灰水泥 F 复合水泥 16. 对硅酸盐水泥强度起决定性的矿物成分是()。 A C3S、C3A B C2S、C3A C C4AF、C3S D C3S、C2S 17. ()的腐蚀,称“双重腐蚀”。 A 软水 B 碳酸 C 盐酸 D 硫酸钠 E 硫酸镁 F 强碱 18. 混凝土对砂子的技术要求是()。 A 空隙率小 B 总表面积小 C 总表面积小,尽可能粗 D 空隙率小,尽可能粗 19. 某烘干砂500g在各号筛(5.0、2.5、1.25、0.63、0.315、0.16mm)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分别为5%、15%、25%、60%、80%、98%,则该砂属于()。 A 粗砂 B 中砂 C 细砂 D 特细砂 20. 配制C25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断面尺寸300×500,钢筋直径为20mm,钢筋间最小中心距为

语文新课程标准模拟试题及答案

霍市一小教师基本功达标测试 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姓名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6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 )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 )整体设计,根据( )、( )、 ( )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 )和( ),掌握最基本的( )。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 ( )”。 二、单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 )内。(每个小题2分,共10分)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 )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交往中 三、多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 )内。(共10分) 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 )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 )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