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 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

1 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

1 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
1 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

第一章 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p42

3. 天然存在的溴含有50.54%的Br(79)(原子质量为78.9183u)和

49.46%的Br(81)(原子质量为80.9163u)。计算溴的相对原子质量。

Br 元素平均原子质量:

78.9183u*50.54%+80.9163u*49.46%=79.9368u

Br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9368.79121129368.7912112=×=×=

u u C Br Ar 的原子质量溴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 4. 用相同的Ag 分别制成AgCl 和AgI ,二者的质量比是

AgCl

AgI =1.63810,若已知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7.868,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3,求碘的相对原子质量。

M AgCl =M Ag +M Cl

AgCl AgI M M =453

.35868.107868.107++I M =1.63810 M I =126.906 5. 在相同条件下,2.00L 某气体重3.04g ,8.00L 氮气重10.00g ,

求该气体的分子量。

2:00.800.10:00.204.3N M Mx L g L g = Mx=34.05 6. 0.05L 氧气通过多孔性隔膜扩散需要20s ,0.02L 某气体通过该

多孔性隔膜扩散才需9.2s 。求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先求U U O2=0.05L/20s M O2=32

U 未=0.02L/9.2s M 未=?

U O2/U=M O2/M M=27.8=28, N 2

7. 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在标准状况下的11.2L 氟重19.0g ,

氟的分子式应该是什么?

19.0/(11.2/22.4)=n*19 n=2

8. 在573K 时,磷的蒸汽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4.28,磷的相对原

子质量为31,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问气态磷分子是由几个磷原子组成的。

相对密度是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相同体积时质量之比即密度之比: D=12M M =21m m =1ρρ2 空气磷蒸气M M =4.28 29

磷蒸气M =4.28 M 磷蒸气=4.29×29=124.12

即 磷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2 M 磷原子

磷蒸气分子中所含磷原子个数=

磷原子磷蒸气M M =3112.124=4 9. 在573K 和2×105Pa 压力下,33.3L 气体CF 4中含有多少摩尔的

CF 4。

Pv=nRT

2×105Pa ×33.3L=n ×8314.3Pa.L.mol -1K -1×573K

n=1.4mol

10. 在300K 、3.03975×106Pa 时,一气筒含有480g 的氧气,若此

筒被加热到373K ,然后启开活门(温度保持不变)一直到气体压力降低到1.01325×105Pa 时,问共放出多少克的氧气。 解: 先求出气筒的体积V 由PV=M

m RT 有

V=PM mRT =32

1003975.33003.83144806××××=12.308L 在求剩余O 2质量 由PV=

M m RT 有 m=RT PVM =373

3.831432308.121001325.15××××=12.87g 故放出的O 2 m=480-12.87=467.73g

56

221221110

10132.11003975.3373300480××=××==m p p T m T m 11. 求氧气在273K ,5.06625×105Pa 下的密度。

PM=ρRT

=×????××==???K

K mol L Pa mol g Pa RT PM 2733.8314321006625.51115ρ7.1425g/mol 12. 有人在实验室收集了天然气,在298K 时在一只0.25L 烧瓶中

收集气压为7.33×104Pa 的气体,称得此气体的净质量是0.118g(278K),从这些数据求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L

Pa K K mol L Pa g PV mRT M 25.01033.72983.8314118.041116 13. 在298K 和1.01325×105Pa 压力下,

测得某气体的密度是1.340 g/L ,在另一实验中测得这个气体的组成是C ,79.8%和H ,20.0%。

解:①求最简式, 以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百分含量列出比例式 C :H=12%8.79:1

%2.20=0.665:0.202=1:3 比值去最小整数比,即不给出组成的最简式

故最简式为 CH 3

② 由 PV=M m RT 有M=V m ·P RT =ρ·P

RT M=1.340g/L ·Pa

K K mol l Pa 5111001325.1298...3.8314××??=32.8g.mol 1? 即相对分子质量为32.8

③由最简式,计算出最简式相对质量

=1×12.011+3×1.0079=15.035

最简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032

.158.32=2 故该化合物分子式为C 2H 6

14. 设有一真空的箱子,在288K 时,在1.01325×105Pa 压力下,

称重为153.6679g ,假若在同温同压下,充满氯气后重为156.844g ,充满氧气后重为155.108g ,求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 2222

O O Cl Cl M m M m =

M Cl2=(156.844-153.6679)g ×32/(155.108-153.6679)g =70.6

15. 在293K 和9.33×104Pa 条件下,

在烧瓶中称量某物质的蒸汽得到下列数据:烧瓶容积为0.293L ,烧瓶和空气的质量为48.369g ,烧瓶与该物质蒸汽质量为48.5378g ,且已知空气的平均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计算此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先求烧瓶的质量,为此先求烧瓶中空气质量 PV=M m RT m=RT

PVM m 空气=K

K mol L Pa mol g L Pa 293...3.8314.29293.01033.91114××××???=0.325g

故烧瓶的质量=48.369g-0.325g=48.044g

蒸气的质量 m 蒸气=48.5378g-48.044g=0.494g

由PV=M m RT M=V m ·P

RT M 蒸气=293

.01033.92933.8314494.04××××=44.00g.mol 故该物质蒸气相对分子质量为:44

16. 燃烧1体积含碳、氢、氮的气体化合物后,得2体积CO 2,3.5

体积H 2O 和0.5体积N 2。所有的测量均在同温同压下进行,求化合物的实验式?从这些数据能否得到分子式?为什么? C:H:N=2:(3.5×2):(0.5×2)=2:7:1

实验室为:C 2H 7N 分子式为:C 2H 5NH 2

T 、P 相同 V TN =V CO2+V H2O +V N2=6 V TO =1体积

Avogadro 原理 T 、P 相同时,一定V 含有一定的物质的量的

分子

C:H:N=2:(3.5×2)(0.5×2)=2:7:1

C 2H 7N CH 3CH 2NH 2 最简式

C 2H 7N+3.75O 2→2CO 2+3.5H 2O+0.5N 2

反应式中物质的量之比 1 2 3.5 0.5

在T 、P 不变的条件下 即体积比,因符合反应式故为分子式:

4C 2H 7N+15O 2→8CO 2+14H 2O+2N 2

4 8 14 2

1 2 3.5 0.5

例如 设为 C 4H 14N 2

2C 4H 14N 2+15O 2→8CO 2+14H 2O+2N 2

2 8 14 2

1 4 7 1

17. 一个未知液体样品重0.469g ,当转变为气体时,只有0.125L 。

在标准状况下求:

(1)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0.125L/22.4L.mol -1=0.469g/M

M=84.0448g/mol

(2) 如这个物质的实验式是。求分子式

(CH 2)n n ×14=84.0448

n =6

分子式为:C 6H 12

18. 天然气中含大量甲烷和少量H 2S 。按下列化学反应式控制氧化

以除去H 2S :

()()()()g O H s S g O g S H 222222+=+

问在标准状况下,处理450LH 2S 气体能得到多少克硫?

由反应方程式得出:H 2S :S=1:1

m s =(450 L/22.4 L)×32

=642.857g

19. 在测定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中,将纯的Fe 2O 37.5971g 在氢气流中

还原生成5.3136g 金属铁,已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试求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

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7.5971-5.3136)/16=0.14271875mol

n Fe =2/3 n O

M Fe =5.3136/n Fe =55.85

20. 将氨和氯化氢气体分别从一根1.20m 长的玻璃管两端向管内

自由扩散。试问两气体在玻璃管的什么位置相遇而生成NH 4Cl 的白烟。

23Cl NH U U =17

45.36=1.4643 U NH3=1.1643U 2Cl t=u s 相同时间

22Cl Cl v s =33NH NH v s 22.1Cl U x ?=24643.1Cl U x S x=3NH 6829

.12.1=0.713 S 1.2-x=0.48952Cl 21.

判断是否正确 22.

计算下列物质的质量 23. 多少摩尔Fe 2O 3里含有8g 氧?多少克银所含的原子数与8g 氧

中所含原子数相等?

mol n n n FeZO O FeZO 6/13/133=?=,其中氧的物质的量为0.5mol 则5.0868.107===

m M m n Ag m Ag = 53.934g 24.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25. 氧气在1.0132×105Pa 、300K 时,体积为2L ,氮气在2.0265

×105Pa ,300K 时体积为1L 。现将这两种气体在1L 的容器中混合,如温度仍为300K ,问混合气体的总压力是否等于3.0397×105Pa ,为什么?

P T =P O2+P N2

=1.0132×105Pa ×2+2.0265×105Pa ×1

=4.0529×105Pa

26. 合成氨原料气中氢气和氮气的体积比是3:1,除这两种气体

外,原料气中还含有其他杂质气体4%(体积百分数)原料气总压力1.52×107Pa ,求氮、氢的分压。

由分压定律N 2.H 2的分压之和

1.52×107×(1-4%)=1.4592×107 Pa

P N2=1.4592×107×43=1.0944×107Pa P H2=1.4592×107-1.0944×107=3.648×106Pa

27. 恒温时,将9.99×104Pa 压力下的氢气0.15L ,4.66×104Pa 压

力下的氧气0.075L 和 3.33×104Pa 压力下的氮气0.05L 装入0.25L 的真空瓶内,求:

(1) 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的分压;P 1v 1= P 2v 2

P H2=9.99×104Pa ×0.15L/0.25L= 5.994×104Pa

P O2=4.66×104Pa ×0.075L/0.25L= 1.398×104Pa

P N2=3.33×104Pa ×0.05L/0.25L= 0.666×104Pa

(2) 混合气体的总压:P T =P H2+P +P 2O N2

28. 将一定氯酸钾加热后,其质量失去0.480g ,生成的氧气在水

面上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起来。在温度为294K 压力为9.96×104Pa 时,测得其体积为0.377L 。试计算氧气的分子量。294K 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48×103Pa 。

23322O KCl KClO +?→?? PV=M

m RT P O2=P T -P H2O =9.96×104-2.48×103=9.912×104Pa

P O2V=M

m RT M=V P 2O mRT =377.010712.9294

3.8314480.04××××

=32.0 g /mol

氧的分子量 32.0

29. 32.0g 氧气和56.0g 氮气盛于10.0L 的容器中,设温度为300K ,

试计算:

(1) 这两种气体分压

(2) 气体混合物的总压

由PV=nRT

n O2 =

22Mo m o =mol g g /0.320.32=1.0 mol n O2 =22

N N M m =

mol g g /0.280.56=2.0 mol ⑴ P O2=

V RT n O 2 =0.103003.83140.1××=2.494×105 P N2=V RT

n N 2=0

.103003.83140.2××=4989×105

⑵ P T =P O2+P N2=7.483×105Pa

30. 由NH 4NO 2分解制氮气,在296K ,9.56×105Pa 气压下,用排

水集气法收集到0.0575L 氮气,计算:

(1) 氮气的分压

(2) 干燥后氮气的体积

(已知水在296K 时的饱和蒸气压为2.81×103Pa )

(1)P N2=9.56×105Pa-2.81×103Pa

(2) P N2V T =P T V N2 除去H 2O (g )后总压不变

V N2=

T T N P V P 2=5

51056.90575.010532.9×××=0.0573 L

31. 相对湿度定义为某一温度时,空气中水蒸气之分压与同温度

应有的饱和水蒸气之比,试计算(1)303K 与100%相对湿度

(2)323K 与80%相对湿度时,每升空气中含水气之质量。 303K P H2O 饱和=4.24×103Pa

323K P H2O 饱和=1.233×104Pa

(空气相对平均分子质量29) H 2O 分子量 18 PV=M m RT m=RT PVM ⑴ P H2O =4.24×103Pa

m H2O =RT VM

P O H 2=303

3.8314181102

4.43××××=0.0303 g /L ⑵ P H2O =P H2O 饱和×80℅=9.84×103Pa

m H2O =303

3.831418108

4.93×××=0.0703 g 32. 烟道气中的SO 2可以用消石灰处理而除去,这个办法在原则上

是可行的,其反应式为:

()()()()(s CaSO l O H g O g SO s OH Ca 42222222)(2)+=++

为了除去1Kg SO 2,需含0.10mol/L Ca(OH)2的溶液多少体积?

1Kg SO 3中的物质的量 n=64

1000=15.625 mol 按反应式需 Ca(OH)2 15.625

mol

n=cv v=c n =

10.0625.15=156.25 L

33.

下列各小题是否正确

34. 元素周期系ⅣA 族某元素的硫化物和溴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之

比等于23:87,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名称。

ⅣA 族元素的价态数为4,其硫化物和溴化物的分子式为:MS 2和MBr 4。所以:

87234904.79206.32=×+×+M M M=27.698875 Si

35. 在280K 时,一敞口烧瓶盛某种气体,须加热到什么温度,才

能使烧瓶中1/3体积的气体逸出?

V 2=32

V 1 21T T =2

1V V =1.5 T 2=1.5T T 2=280×1.5=420K

36.

对于一定量的混合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37. 常温下将装有相同气体的体积为5L ,压力为9.1193×105Pa 和

体积为10L,压力为6.0795×105Pa的两个容器间的连接阀打

开,问平衡时的压力为多少?

P T= P2+P1

P1=9.1193×105Pa×5/15=3.0398×105Pa

P1=6.0795×105Pa×10/15=4.053×105Pa

P T= 7.0928×105Pa

38.铊在自然界中存在有Tl(原子质量202.97u)Tl(原子质量为

204.97u)两种同位素,铊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4.39。求各种同

位素占的百分组成。

M=[202.97u×a%+204.97×(1-a%)]/(12×1/12)=204.39

a%=29%

1-a%=71%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知识点梳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一)物质的多样性1、物质的三种状态包括: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三态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分子之间的间隔(距离、空隙)改变,大小改变不了.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举例:Fe2O3、CO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物质的种类(一种或多种)各举两例:纯净物:氧气、水、高锰酸钾混合物:空气、溶液、大理石、煤、石油 4、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分:元素的种类(一种或多种元素的纯净物)各举两例:单质:铁、氧气、氦气、碳化合物水、氧化钙、碳酸钠、氢氧化钙 5、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分:看是否含碳元素,(除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根是无机物).各举两例:有机物:甲烷(CH4)乙醇(C2H5OH)乙酸 (CH3COOH)葡萄糖(C6H12O6)无机物大多数不含碳元素化合物.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二)微粒构成物质1、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铁是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2、分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原子定义: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离子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5、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 6、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化学反应的实质:宏观:物质生成新物质,微观:分子生成新分子 8、五个原子团的离子符号:(NH4+、NO3-、OH-、SO42-、CO32-) 9、分子的性质:不停运动、同种分子性质相同、有间隔、有质量和大小 10、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化学基本概念及其学习(精)

化学基本概念及其学习 一、关于化学基本概念 化学概念是对一类化学是事物的概括,是反应物质在化学运动中特有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它反映着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如“分子”,属于化学学科的一个基本概念,此概念反映了所有分子的共同特性----一种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 和其他学科的概念一样,完整的化学概念通常由概念的名称、概念的例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三个部分组成。 (1)概念的名称——用以表达概念的一种符号。如“分子”这一“符号”就是概念的名称; (2)概念的例证——指的是概念所指的同类事物。如水分子(h2o)、氧分子(o 2)等都是分子的一个例证,被称之为“正例”(属于“分子”这一类);而氢原子(h)、氧原子(o)等不属于分子,则被称为“反例”。 (3)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指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外延——指该类事物所涉及的范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概念内涵的属性越多越具体,则概念的外延就越小。以“分子”的概念为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如水分子(h2o)、氧分子(o2)。 加粗、下划线部分为概念的名称;加粗部分为概念的内涵,下划线部分为外延,倾斜部分就是分子概念的例证。 化学概念很多。在中学化学基本概念体系中,化学概念是以物质结构知识为主线,把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概念,由个别到一般、简单到复杂。化学基本概念分为化学知识方面概念和化学技能方面的概念。知识方面的概念包括物质组成(如化合物烷、羧酸等)、结构(如分子、原子、化学键、同分异构体等)、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以及“化学计量”(摩尔、式量、ph、物质的量等)、化学用语(电子式、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6个方面;而化学技能方面包含化学实验(常见的仪器和操作等)和化学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有机化学计算等)两个部分。 二、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 1、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化学概念习得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概念的形成;另一是概念的同化。 (1)、以自下而上习得概念的方式——概念的形成。这种习得方式是指通过接触概念的例证的过程中获得概念的内容。它又可以分成两种形式:(1)通过接触正、反例证但不对概念的定义性特征进行分析——非分析性的习得方式。如初中化学中“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习得。课本通过例举蔗糖、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正、反例证,指出前五者、后三者分别是人类生存所必须、非必须的物品,指出前者是“有机化合物”;(2)通过接触正反例证并抽取例证的共同特征的方式——分析性习得。如初中“分子”概念的学习,就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指出分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的变化,然后进行揭示,得出分子的具体概念。还有象高一新教材中气体摩尔体积的学习,教材安排也是采用这种模式。

高考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命题特点和复习策略

高考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命题特点和复习策略 一、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及考点 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是化学的最基本内容与最基础的知识,是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分化点,更是高考的重点。基本概念"块":包括物质组成和分类线、性质变化线、化学用语线、分散系统、化学量线等五条知识线(或小系统)。基础理论"块":包括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分子即化学键理论,晶体结构理论)和元素周用律、周期表线,电解质溶液(含氧化-还原理论)线,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理论线。理论块是化学的灵魂。主要考点有: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理解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及离子共存、离子浓度问题,掌握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掌握有关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含溶液PH的计算、溶液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有关计算),掌握利用化学反应方程 式的计算等。 二、高考化学命题特点和趋势 1.注重基础: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题的挥毫泼墨 随着高考试卷整体难度的调整和试卷长度的缩短,高考化学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试题也越来越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题目涉及的内容和背景资料基本上为考生所熟知,例如高考常考不懈的“五同”的概念、原子的构成、化学键的类型、离子反应、平衡体系中反应物的转化率、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等都是化学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中的重点、也是基点。 2.突出迁移:概念、理论试题的神来之笔 高考化学概念与理论试题重视基础,但不是就基础考基础,而是注重化学概念与理论基础的延伸和拓展,注重将课本理论知识的综合和应用。例如“氢镍电池”、“熔融盐燃料电池”、“镍镉可充电电池”、“甲醇燃料电池”等,都是课本原电池知识的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专题讲座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考点剖析: 1、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工具,熟悉并熟练应用化学用语,是初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化学学科基本素质之一,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用语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其基本要求是能够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书写。 2、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重点掌握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会判断物质的类别并掌握各类物质的读法、写法。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重点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基本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判别。 4、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中考热点预测 1、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用化学用语表示微粒或元素化合价,根据物质名称或指定物质类别书写化学式是较典型的题。近年来联系最新科技信息的题目渐多,一般是根据题目提供的化学式说明新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分子构成情况。 2、物质的结构和分类 分子、原子、离子定义及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是本部分考查的重点,联系环保、化工等问题,考查物质的类别、组成或构成及隶属关系。在介绍一种新物质或有关环保、毒品或中毒的事件后,要求考生根据题给信息进行讨论和判断,是较新潮的题型。 3、化学方程式 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等内容是考查的重点,对化学反应类型的考查多与书写方程式相揉和,特别是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是必考点。 4、质量守恒定律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是本部分的基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各地中考题中的常见题型,如: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反应之中某物质的质量变化、求某物质的化学式或推断物质的组成。 说明:本部分内容在各省市中考题中都有,常常作为中考试题的开篇题,考核率为100%,命题的形式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形式。 复习技巧点拨 1、掌握规律,把好记忆关,在记忆过程中注意总结,增强应变能力和迁移能力。 2、复习时要有所侧重,在中考中,化合价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必考知识点,对于这样的精品知识,复习时要重点突破。 3、抓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初三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 . 第10讲 成绩好, 信心足 初三化学科讲义 Qichao Education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优质教育 成就梦想 温 故 知 新 一、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常见现象 本质区别 实质 联系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义 实例 区别 二、物质的组成 三、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2)单质和化合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基本概念 组成宏观微观 元素 分子原子离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四、化学用语???? ???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化学式元素符号 (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 某一种元素。 ②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 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Na 、S 、P 等。 (3)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 (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5)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注意书写原则、步骤、配平、反应条件、箭头的正确使用。 (6)化学反应类型 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 按反应基本类型分 按氧的得失分 按热量变化分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7)质量守恒定律 基本概念 温 故 知 新

一、物质的变化 【规律小结】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即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产生了新物质。 【例1】“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淘米 B.洗菜 C.苹果榨汁 D.葡萄酿酒 变式训练一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箭点火 B.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C.融雪剂NaCl使冰雪融化 D.风筝会开幕式燃放烟花 2、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结成冰 B. 纸燃烧 C 玻璃破碎 D 汽油挥发 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见P1) 【规律小结】物质的变化、用途都能反应出物质的性质,判断物质的性质时,要紧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 【例2】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氨气的某些性质,进行以下实验。下图中从左到右依次是实验步骤及相应的现象。 请根据上图中所示的信息,归纳出有关氨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氨气与水反应后所得氨水显_________性。 变式训练二 1、下列关于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归纳总结

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

第一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 学时:3 重点:第3、5节(本章主要从旧知识引出新概念,衔接内容)难点:分压定律 第一节分子、原子(自学,中学已讲过) 第二节元素(element) 一、元素(中学学过) 二、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原子 氧有三种核素168O核素178O核素188O核素 称氧16核素氧17核素氧18核素 ↓ ̄ ̄ ̄ ̄ ̄ ̄ ̄ ̄ ̄ ̄ ̄ ̄ ̄↓ (同位素) 三、同位素(中学学过) 第三节国际单位制(SI)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一、国际单位制(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es)(SI制) SI制是1960年第11届国际单位计量大会建议并通过的一个单位制是以米(m)、千克(Kg)、秒(s)公制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历史上,秦始皇统一克服了各种单位制并存所带来的混乱现象。我国是1977年首次试行的,1984年正式出版宣布,从1991年起正式是实行国际单位制。 SI制有7个基本单位,2个辅助单位 7个单位质量Kg(千克)、电流A(安培)、长度m(米)、时间s(秒)、光强度Cd(坎德拉)、 物质的量mol(摩尔)、热力学温度K(开尔文)辅助单位(2个)平面角rad(弧度)、立体角sr(球面角)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自学) 三、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1、定义:中学定义: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 有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1971年10月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正式定义摩尔。 ⑴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的包含的基本单元数 与0.012Kg C-12的原子数目相等。 ⑵在使用摩尔时,基本单元应严以说明。可以是原子、分子、 离子、电子及其它粒子,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2、理解: 系统:指我们研究的对象,也就是物质体系。 基本单元:指某种微粒,或这些微粒的特定组合,如分子、 原子、离子等。 如:Cu,H2O,Cu2+,C=C,C—C 反应Cu2+ + Zn == Cu + Zn2+特定组合 摩尔单位:是计数单位,不是计量单位,使用摩尔时,其基本单元必须指出。 四、摩尔质量 1mol某基本单元的物质的质量称为摩尔质量。用符号“M” 表示,单位“g/mol”(中学学过,不多讲了)。 第四节相对原子质量和分子质量 (Relative Atomic Mass and Relative Moleculor Mass)其实这一节中学也学过,就是过去所说的原子量和分子量。中学定义以一种碳原子12C的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树脂。这是一个相对值,因此称其为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更科学,更准确。 一、相对原子质量(自己看书) 二、原子质量和平均原子质量 1、原子质量:某核素一个原子的质量称为该核素的原子质量。 单位“μ”或“mμ”,“amμ” 2、平均原子质量:不同的元素由于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不同而只有多种核素,那么不同的核素由于具有不同的原子质量,而且在自然界中所占比例不同,所以我们为了更准确地确定原子质量,采用平均质量。 平均原子质量=核素的原子质量×丰度

天津高考化学复习资料有机化学基本概念

专题十八有机化学基本概念 挖命题 【考情探究】 考点内容解读 5年考情预测热 度 考题示例难度关联考点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1.掌握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2.知道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 特点,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 象及其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 3.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并能根据 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 机化合物。 2018天津理综,3、 8(1) 2014天津理综,4 中★★★ 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1.根据官能团、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等概念,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 构。 2.判断和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 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2018天津理 综,8(4) 2017天津理 综,8(2) 2016天津理 综,8(4) 2015天津理 综,8(4) 较难 有机合 成 ★☆☆ 分析解读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主要有有机物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判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等,其中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是本专题考查的重点。考查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真题典例】 破考点 【考点集训】 考点一有机化学基本概念 1.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正确的是( ) A.乙烯(CH2 CH2)、苯()、环己烷()都属于脂肪烃

B.苯()、环戊烷()、环己烷()同属于芳香烃 C.乙烯(CH2 CH2)、乙炔()同属于烯烃 D.同属于环烷烃 答案 D 2.下列物质的分类中,不符合“X包含Y、Y包含Z”关系的是( ) 选项X Y Z A 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的衍生物(苯酚) B 脂肪族化合物链状烃的衍生物CH3COOH(乙酸) C 环状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苯的同系物 D 不饱和烃芳香烃(苯甲醇) 答案 D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 A 考点二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1.下列各组物质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 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2-甲基丁烷和戊烷 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答案 D 2.某只含有C、H、O、N的有机物的简易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一章 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习题

第一章 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习题 一.选择题 下列有关同位素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 A. 质量数相等,原子序数不同,化学性质相似 B. 质量数和原子序数都相等,化学性质不同 C. 质量数不相等,原子序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 D. 质量数不相等,原子序数相等,化学性质不同 原子的摩尔质量,正确的描述是指( ) A. 任何一摩尔原子的质量 B. 标况下,一摩尔原子的质量 C. 含有阿佛加德罗数目个原子的质量 D. 数值上等于原子量,单位为g·mol -1的质量 一种未知气体,在一台扩散仪内以15.0mL·s -1的速度扩散,而此仪器内甲烷气体以30.0mL·s -1的速度扩散,则未知气体的分子量为( ) A. 64 B. 32 C. 144 D. 72 完全中和10升0.01mol·L -1 H 2SO 4需NaOH 的物质的量为( ) A. 0.2mol B. 2mol C. 0.5mol D. 0.4mol 与20克SO 3所含氧原子个数相同的CO 2的质量为( ) A. 33克 B. 44克 C. 16.5克 D. 22克 3.1克磷与氯气反应,生成PCl m 和PCl n 混合物,已知PCl m 和PCl n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PCl m 和PCl n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 A. 3 B. 2 C. 0.06 D. 0.04 E. 0.05 一定量的某气体于300K 时装入10升密闭容器中,此时压力为91.2kPa ,若温度升高为360K ,容器压缩为原来的3/4,此时压力将变为( ) A. 68.4kPa B. 121.6kPa C. 146kPa D. 73kPa 将等体积的氧气和氢气放入钢瓶中,此时的温度为423K ,压力为20.26kPa , 经点燃爆炸并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则P 总, P 2 O 分别为( )kPa A. 10.133 B. 15.199 C. 5.066 D. 0.1 E. 0.05 将100kPa 压力下的氢气150mL 和45kPa 压力的氧气75mL 装入250mL 的真空瓶,则氢气和氧气的分压分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复习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复习 一、知识要点 1、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工具,熟悉并熟练应用化学用语,是初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化学学科基本素质之一,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用语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其基本要求是能够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书写。 2、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重点掌握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会判断物质的类别并掌握各类物质的读法、写法。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重点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基本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判别。 4、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方法点拨】 1、掌握规律,把好记忆关,在记忆过程中注意总结,增强应变能力和迁移能力。 2、复习时要有所侧重化合价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重点突破。 3、抓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4、熟悉初中常见物质的俗称,将其俗称的来源弄懂,并与其学名,化学式及所属类别联系起来记忆。 5、对于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原子守恒、元素守恒和质量守恒”这个核心。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可表示为: 二、知识运用典型例题 例1、(2009年·四川)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 A、Fe B、N2 C、CO D、H+ 例2、已知溴元素的元素符号为Br,溴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图)

问: ①x的值为____。 ②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__ __(填序号) ③溴化氢的化学式为_____ __。 ④溴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酸,该酸的名称是______ __。 例3、(2009·北京模拟)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组成或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③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④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两种物质组成的⑤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⑥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⑦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⑧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氧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 A、①⑤⑦⑧ B、①③⑤⑧ C、①⑥⑦⑧ D、③⑤⑥⑦ 例4、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生成物C和D分别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若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不可能是两种沉淀 D、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例5、(2009·山西模拟)由 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下列要求各写出一种可能得到物质的化学式:(1)碱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碱_______________; (3)含氧酸__________________ _;(4)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知识运用课堂训练 1、(2009·大同)在一小组的报告里使用了如下化学符号,其中错误的是() A、镁离子:Mg2+ B、两个氮原子:2N2 C、五氧化二磷:P2O5 D、氯化钾:KCl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 1、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物理变化: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3、化学变化:这种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4、化学性质: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 活泼性---稳定性、酸性---碱性 5、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6、混和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 [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7、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8、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9、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10、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11、有机化合物:(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等) 12、无机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氧化物) 13、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14、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另一种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15、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16、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17、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18、还原反应:这种含氧化合物理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1) 放热反应:反应后使体系温度升高。 包括:燃烧反应、氧化反应、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CaO与H2O反应等。 (2) 吸热反应:需要在不断提供热量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的反应。 包括:加热分解制氧气。 19、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0、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查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21、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 22、催化剂: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这种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做 催化作用。 23、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5、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6、相对原子质量:即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 所得的值叫做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7、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8、硬水: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29、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30、化学式:这种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31、合金:在金属中加热融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3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中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和物,叫溶液。

初三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基本概念与原理)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主要考点: 1. 常识: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团的概念 ①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能量低的靠近原子核;第一层(K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L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先排满内层,在排外层;原子团在化学变化中,有可能改变 ②硝酸根离子NO3-;氯酸根离子ClO3-;氢氧根离子OH-;碳酸氢根离子HCO3-;碳酸根离子CO32-;硫酸根离子SO42-;锰酸根离子MnO42-;高锰酸根离子MnO4-;磷酸根离子PO43-;铵根离子NH4+ ③注意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之间的区别:判断元素种类,根据核内质子数;判断是离子还是原子,根据核外电子总数与核内质子数 ④地壳中含量前四位:氧(O)硅(Si)铝(Al)铁(Fe);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N);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O) ⑤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合价 2.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概念、区别、联系;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分子)质量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分子构成的物质:共价化合物(如:水、酒精、二氧化碳等);大部分非金属单 质(如:氢气、氧气、氮气、硫等) 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刚石、石墨、单晶硅;稀有气体;金属单质 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氢氧化钙等) 注:(1)单一的离子是不能够形成物质的。例如:氯化钠是由氯离子与钠离子形成的,千万不能说是由氯化钠离子形成的 (2)离子化合物是通过阴阳离子相互吸引而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基本概念和理论

/初三化学(下)总复习测试卷(一)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12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这里的“钙”、“锌”、“碘”是指( ) A 、分子 B 、元素 C 、单质 D 、阴离子 2、下列现象,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①有水滴产生的过程 ②浓硫酸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了 ③碳酸氢铵露置空气中质量减轻了 ④爆炸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3、下列变化中,可以用来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是( ) A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氮气和氧气 B 、分解液态水得到氢气和氧气 C 、分离KNO 3和NaCl ,得到KNO 3晶体 D 、对天然水加热时有气泡冒出 4、已知用碳还原烘干的铬酸钠可制得氧化铬4Na 2CrO 4+4C+O 2==4Na 2CO 3+2Cr 2O 3,在这反应前后的两种含铬的化合物中,铬的化合价依次是( ) A 、7、3 B 、6、3 C 、6、5 D 、5、6 5、下列各组物质中,在物质分类里前者从属于后者的是( ) A 、纯净物、混合物 B 、氧化物、化合物 C 、单质、化合物 D 、金属、非金属 6、过氧化氢(H 2O 2)是隐形眼镜的洗液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它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 、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 D 、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7、一个CO 分子的质量为a 千克,其中氧原子的质量为b 千克,若以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则CO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b a a -8 B 、b a a -12 C 、b a a -16 D 、b a a -32 8、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或通入到水中,所得溶液pH 小于7的是( ) A 、CuO B 、CaO C 、CO 2 D 、NaCl 9、使25克甲与5克乙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中含10克甲和11克丙,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其化学式分别用A 、 B 、 C 、 D 表示,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A+B==C+D B 、A+2B==2C+D C 、2A+B==2C+ D D 、2A+B==C+2D 10、现代医学证明,人类牙齿由一层称为碱式磷酸钙的坚硬物质保护着。碱式磷酸钙 的化学式中除钙离子外还含有一个氢氧根离子和三个磷酸根离子(PO 43-),则其化学式正 确的是( ) A 、Ca 2(OH)(PO 4)3 B 、Ca 3(OH)(PO 4)3 C 、Ca 4(OH)(PO 4)3 D 、Ca 5(OH)(PO 4)3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物质的组成

2019年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物质的组 成 一)分子 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性质①体积、质量都非常小 ②不停的运动 ③分子间有间隔 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构成的物质非金属单质(例:氢气、氧气、硫、磷等)共价化合物(例:二氧化碳、氯化氢、甲烷等) 二)原子 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性质 ①原子的质量非常小 ②不停的运动 ③原子间有间隔 ④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相同 构成的物质金属单质(铁、铜等) 少数非金属单质(例:金刚石、石墨) 三)离子 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 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电性一个原子得失

电子的数目就是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目。得电子带负电荷,失电子带正电荷。构成的物质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构成的化合物) 例:金属氧化物(氧化镁) 盐(食盐) 碱(氢氧化钠) 四)元素 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种类100多种 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例:氧的原子核中有8个质子;氢的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存在游离态(在单质中例:氢气中的氢元素就是游离态) 化合态(在化合物中例:水中的氢元素就是以化合态存在)要点①核电荷数相同的原子、离子属于同一种元素(Na和Na+是钠元素,Cl和Cl-是氯元素)。 ②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能论种,不能数数目。 ③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④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氦最外层电子数是2)是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是非金属元素。 ⑤元素组成物质。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五)原子和元素的区别与联系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整理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同温同压下,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 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初三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专项练习题

初三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相对原子质量:K-39 I-127 0-16 C-12 H-1 Fe-56 S-32 Al-27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木炭燃烧 C.冰融化成水 D.矿石粉碎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铁生锈 C.豆磨成豆浆 D.汽油挥发 3、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 4.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干净无污染的空气 B.干冰 C.冰和水的混合物 D.液态氢 5.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核外电子数 B.中子数 C.质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6.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有些水果和花的香虽有一定距离,仍能闻到,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很大 B.分子分裂成更小的原子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7.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 ) A.物质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原子的种类 D.分子的数目 8.下列各组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 A.大理石、CaCO3 B.纯碱、NaOH C.熟石灰、CaO D.烧碱、NaCl 9.在空气的成分中,约占空气体积1/5的气体是( ) A.氮气 B.稀有气体 C.氧气 D.二氧化碳 10.在 M + 2O2 == 2CO2 + 2H2O 中,依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M为( ) A.CH3OH B.C2H5OH C.CH3COOH D.CH4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B.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的 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 12.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三种物质,都可以得到氧气。说明这三种物

1 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

第一章 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p42 3. 天然存在的溴含有50.54%的Br(79)(原子质量为78.9183u)和 49.46%的Br(81)(原子质量为80.9163u)。计算溴的相对原子质量。 Br 元素平均原子质量: 78.9183u*50.54%+80.9163u*49.46%=79.9368u Br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9368.79121129368.7912112=×=×= u u C Br Ar 的原子质量溴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 4. 用相同的Ag 分别制成AgCl 和AgI ,二者的质量比是 AgCl AgI =1.63810,若已知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7.868,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3,求碘的相对原子质量。 M AgCl =M Ag +M Cl AgCl AgI M M =453 .35868.107868.107++I M =1.63810 M I =126.906 5. 在相同条件下,2.00L 某气体重3.04g ,8.00L 氮气重10.00g , 求该气体的分子量。 2:00.800.10:00.204.3N M Mx L g L g = Mx=34.05 6. 0.05L 氧气通过多孔性隔膜扩散需要20s ,0.02L 某气体通过该 多孔性隔膜扩散才需9.2s 。求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先求U U O2=0.05L/20s M O2=32 U 未=0.02L/9.2s M 未=?

U O2/U=M O2/M M=27.8=28, N 2 7. 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在标准状况下的11.2L 氟重19.0g , 氟的分子式应该是什么? 19.0/(11.2/22.4)=n*19 n=2 8. 在573K 时,磷的蒸汽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4.28,磷的相对原 子质量为31,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问气态磷分子是由几个磷原子组成的。 相对密度是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相同体积时质量之比即密度之比: D=12M M =21m m =1ρρ2 空气磷蒸气M M =4.28 29 磷蒸气M =4.28 M 磷蒸气=4.29×29=124.12 即 磷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2 M 磷原子 磷蒸气分子中所含磷原子个数= 磷原子磷蒸气M M =3112.124=4 9. 在573K 和2×105Pa 压力下,33.3L 气体CF 4中含有多少摩尔的 CF 4。 Pv=nRT 2×105Pa ×33.3L=n ×8314.3Pa.L.mol -1K -1×573K n=1.4mol 10. 在300K 、3.03975×106Pa 时,一气筒含有480g 的氧气,若此 筒被加热到373K ,然后启开活门(温度保持不变)一直到气体压力降低到1.01325×105Pa 时,问共放出多少克的氧气。 解: 先求出气筒的体积V 由PV=M m RT 有

初三化学复习专题1-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答案)

化学专题辅导一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考点剖析: 1、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工具,熟悉并熟练应用化学用语,是初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化学学科基本素质之一,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用语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其基本要求是能够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书写。 2、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重点掌握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会判断物质的类别并掌握各类物质的读法、写法。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重点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基本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判别。 4、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中考热点预测 1、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用化学用语表示微粒或元素化合价,根据物质名称或指定物质类别书写化学式是较典型的题。近年来联系最新科技信息的题目渐多,一般是根据题目提供的化学式说明新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分子构成情况。 2、物质的结构和分类 分子、原子、离子定义及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是本部分考查的重点,联系环保、化工等问题,考查物质的类别、组成或构成及隶属关系。在介绍一种新物质或有关环保、毒品或中毒的事件后,要求考生根据题给信息进行讨论和判断,是较新潮的题型。 3、化学方程式 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等内容是考查的重点,对化学反应类型的考查多与书写方程式相揉和,特别是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是必考点。 4、质量守恒定律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是本部分的基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各地中考题中的常见题型,如: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反应之中某物质的质量变化、求某物质的化学式或推断物质的组成。 说明:本部分内容在各省市中考题中都有,常常作为中考试题的开篇题,考核率为100%,命题的形式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形式。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 双原子分子如:O2、H2、、… 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 2.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4+… 阴离子:–、O2–、–、42–…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2、2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溶液…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 5.同位素 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几下几种类型:根(如42-、ˉ、3ˉ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映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2、—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3)。 8.基 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团。 (1)有机物的官能团是决定物质主要性质的基,如醇的羟基(—)和羧酸的羧基(—)。 (2)甲烷(4)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部分(·3)含有未成对的价电子,称甲基或甲基游离基,也包括单原子的游离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