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方向

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方向

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方向

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方向

发表时间:2011-06-20T16:56:07.597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张凤云

[导读] 技校综合活动课程应有两个层次,每个层次代表不同的培养目标。

张凤云(承德技师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在职业技术学校,要通过开设综合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全新的由学校和社会共同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

关键词:职业课程改革专业设置

衡量职业技术学校的好坏,关键是看专业的设置和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否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对专业的设置进行大规模的调研,同时对专业课程的开设进行大幅度的调整,把专业设置合理实用、课程综合化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作为工作的重点。

学校以服务学生、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为本,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打破传统的专业设置。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为企业培养了大批技能型紧缺的合格人才。重点发展机电、电子专业的战略,同时要根据我市为旅游城市的定位,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专业,从而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专业课程的调整。我校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就突出了课程综合化和加强技能培养两大主题。学校实行订单式招生,试行弹性学制、学分制。

培养学生要逐渐改革培养模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首先是要对教师的培训,派遣教师到高校和职业技能中心进行再教育,重点是突出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让教师到企业单位蹲点锻炼,如派遣机电专业教师到一些企业进行实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其次,为了解决学校设备的不足,还要采取与联办单位合作的方式,把学生送到企业进行较长时间的集中实习和实作,可以使学生的技能得到实际锻练,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水平,同时,也看到了自己技能水平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创造了学习动机;再者要采取请进来的方式,把各行业及自主创业的成功人士请到学校为学生讲演,让学生懂得今后就业时应具备的各种职业素质,可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也可为学生提供努力方向

在职业技术学校,要通过开设综合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领导与被领导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因此,综合活动课程在我校是与文化、专业课程并列的重要课程,是我校的一大特色。

技校综合活动课程应有两个层次,每个层次代表不同的培养目标。

第一个层次是在各专业部、教研组领导下开展活动,具有较明显的学科、专业特征。比如:每年圣诞节都应组织一台英语晚会,晚会的节目要有英语歌曲、英语话剧、英语小品等,从中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计算机专业应通过设计制作学校网站、开展大型的技能竞赛、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在社会的应用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需求前景的大型社会调查,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能够增强学生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还让学生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为将来就业创造了条件;机电、电子专业每年应参加全国各类大赛,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第二个层次是由学生处牵头,由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科任教师共同参与的大型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应与社区合作,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会充分展示优良的品质,得到社会的赞扬,学生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可以增强社会适应性,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服务意识,学会正确与人相处,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得到加强,也增强了自信心;学到许多在校园里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校可以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认识到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课堂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能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带来深刻变化,同时能够矫正学生将来的就业期望,因此,学校应把它作为一门课程长期坚持下去。

通过课程改革,必然带来评价观念的转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惟一标准,以学校及教师的评价为主。在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本来就很差,用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标准,会打击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单纯由学校及教师的评价,难以体现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学校学习好、表现好,并不能表明学生将来发展就好。因此,我校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机制,其目的是突出职业技术学校特征,张扬学生个性,有利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全新的双重评价评价体系,由学校和社会共同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建立由社会,家庭、就业单位共同评价的机制,体现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以德立校”是学校的治校方略,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作开放的学校,办开放的教育”,确立“以市场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订单招生、定向培养”的办学模式。打破传统职业教育模式,教学管理实行弹性学分制,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破解学生就业难题,提出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企业精神等一系列“为企业量身定做”的办学理念,与国内知名现代企业集团合作,实行学生订单培训,为培养企业需要人才提供了良好平台。在学生管理上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纪律严明,从服装、仪容仪表、礼貌礼节、内务等多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全国九大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全国九大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1、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 杜郎口中学因“改”而名扬天下,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最火爆的风景。其实,杜郎口的经验也没有多么神秘,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 杜郎口模式到底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它是不是真正具有普适性?《中国教师报》试水课改的“田野研究”,在杜郎口中学挂牌成立了第一个“《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为学习和研究杜郎口课改经验的学校和单位提供针对性服务。以鲜明的“行动研究”特色,秉承“问题即课题”的务实态度,追求课堂理想和理想课堂的建设,全情致力于课堂教育改革“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推广。 “10+35”模式 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点评:今天的杜郎口已经成为了中国课改的代名词,一所乡村学校所创造的教育神话,再一次告诉我们:改,才有出路。 2、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远在课改之前,昌乐二中就是闻名遐迩的高考名校了!被外界称为“山东省领跑高中”。 昌乐二中这样已经“功成名就”的名校竟然也课改? 重新出发的昌乐二中从研究学生、重视自学开始,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 如今,送孩子进二中上学,早已成为许多家长的一个梦想。在二中,几乎所有人都不屑于谈论升学率。如果你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他们会说: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高考其实就是考人品,考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 “271”模式 “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三个“小组”,一个是行政组,一个是科研组,一个是学习小组,称为学习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初探 [摘要]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高职院校在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前提下,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正确把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创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将有利于创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从而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幅度提高。 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前,高职院校已经普遍认识到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两方面 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1.从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出发,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同时,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使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从而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近5年来,高职院校普遍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机制,探索工学交替、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与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 实践能力。 二、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现存的问题 1.高职院校虽然理论上采用横向为主的模块式教学体系,强调技能进课堂,明确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但受制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学科知识本位的影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没有从教学方式和课程导向上真正转变传统的单一学科教学模式。 2.由于教育部大力倡导推行工学结合,一些高职院校给所有的课程都贴上了“工学结合”的标签,要求所有的课程都要进行工学交替,套进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的模板进行教学。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取得较好效果,而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由于 不适合或不完全适合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而事与愿违。 三、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可行措施 (一)课程改革必须审慎选择重点专业 选择课程改革专业时必须审慎、科学、可持续,关键是考查其人才培养目标指引下所开设的课程是否具有改革的可操作性,其改革成果是否具有可对比分析和参考性。例如,有些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社会考证对接,主干课程全部为社会考证课程,如果强行进行课程改革,会致使学生失去考取证书的优势。而有些专业虽然近年很热门,各大院校争相开设招生,但办学历史短,招生人数少,甚至有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 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因此,我们的课程改革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和需要的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和创造型人才,因此,课程改革必须改变过去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传统过程和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封 闭式模式,根据市场变化和经济发展需求,不断调整课程内容,不断引进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内容。作为职业学校,必须在课程改革上下功夫,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较强职 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坚持提高素质与掌握职业技能并重。 一、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忽视人的发展 课程内容及目的单一的指向某个专业所达到的就业要求,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执行,忽视了人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课程的编写注重文化课知识,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忽略了如何把课程作为一个载体,使学生更好得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如何改善学生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2.缺乏应用性

打开我们的教材,似乎遍布“知识点”,尤其是职业基础课,从理论到理论的学科体系,缺少与实际相结合的实用知识,以至于使学生觉得进了职校要进行理论研究。于是,学生只有在考试前“死记硬背”那些理论和原理。考试结束后,能留下多少记忆的痕迹,恐怕是不能乐观的,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实际操作能知多少。 3.开发空间小 我们课程内容的编制系统而严密,条理而规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只能在规范中进行。尤其是专业技术课,更不能脱离教材的内容。某一个工具的使用,只能是一个动作,一个姿势。比如“某一个导游班的毕业生,带团到某一个旅游圣地,他在向游客介绍时就像背台词一样一字不差,不能增加不能减少,让游客们感到得是这个导游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教师在教学课堂的设计也缺乏预设的空间,没有施展才华的余地,学生无法在体验中生成新的知识与技能。 4.缺乏灵活多变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市场的需求本身就具有灵活性,不同的时期,市场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的调整,因此,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专业设置也应该不断地变化、调整。比如:西宁市是一个物流城市,在这个大市场中就缺少大量的物流专业人才,学校就应该根据这一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招聘一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物流专业人才。

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调研报告

如何加快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的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技能型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具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才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等职业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肩负着普及高中教育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双重任务。如何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机遇,围绕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加快我县职业教育的发展,探索出一条百姓满意、特色鲜明的职教发展之路,是关系到我县教育发展格局的重要问题。 一、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 2002年国务院下达《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2005年国务院再次下达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要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建立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决定》还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奋斗目标。2008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二、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学校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学校建有比较规范的实验室、语音室和图书阅览室,建有40座位的学生微机室两座、教师电子备课室一座,学生教室全部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建有标准的田径运动场、多功能餐厅,建有5000多平米的教学综合楼和2000多平米的学生公寓楼各一座。 职教中心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1360人,其中外地学生241人,生源来自全盟十个旗县市。学校有教职工109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19人。学校开设农学、机电、建筑、化工、财会、旅游、美工、计算机等八门专业课,其中农学、机电、建筑为盟级重点骨干专业。 学校积极开展校园绿化、美化和亮化工作,学校先后被评为盟级“文明单位”、盟级“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盟级“重点职业中学”,是花园式学校。目前正在积极创建自治区重点职业中学。 三、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几年来,我县充分把握国家、自治区对中等职业教育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大力倾斜和扶持的有力机遇,树立新的人才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紧紧围绕就业为目标,挖掘内部潜力,强化内部管理,在学生升学、校企联办、校外联合办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 (一)加大宣传力度,完成招生工作。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不感兴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职业教育的不理解。为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学校专门派人到县内外多所初中调查、了解、宣传,鼓励学生报考职教班、联办班,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学生成绩帮助他们选择适合于自己特长的专业。号召每名教职工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每人至少招录一名线下学生。学校与联办学校联系,2007年邀请150多名学生与家长免费到北京电子工业技工学校、北京黄庄职业高中等地进行考察。每年的4月-7月,我们通过开展职教宣传月、交流会、校园艺术节等专人进行设点宣传,通过电视图文广告连续十天滚动播出招生简章。由于政策宣传深入人心,我县职业教育05年完成招生560人,06年完成招生580人,07年完成招生640人。连续三年招生突破500大关,在全盟率先实现并突破职普招生比例1:1的目标。 (二)加强联合办学,实现订单培养。我县职业教育在04年尝试与北京电子工业技工学校开展“2+1”模式联合办学。在总结两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2006年我们又慎重选择了与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北京科技职业学院进行联合办学。2007年继续加大联合办学力度,与烟台开发区高级职业学校、青岛胶南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韩国大宇(烟台)造船厂开展联合办学。联办班学生在我县职教中心学习1-2年的文化基础课及部分专业基础

大学课程与教学的改革

大學課程與教學的改革 歐用生 摘要 大學課程與教學一向是「秘密的花園」,相關研究不多,改革的實踐也不容易。但大學學術社區的成員如何扮演轉型知識份子的角色,使課程與教學發揮實踐(praxis)和行動的功能,應是當前大學最重要的使命。本文先對大學的課程組織作社會、政治的分析,強調大學課程與教學要誇越疆界和混種(hybridity),由集合型課程轉向統整型課程,並提供六項途徑作為參考。 關鍵詞 集合型課程(collected code)、統整型課程(integrated code)、 混種(hybridity) 壹、前言 大學的課程和教學一向是「秘密的花園」,直到最近才受到重視,因此相關研究不多;大學課程和教學的改革也唱議了很久,但至今仍缺少具體的行動和成效。例如一九六○年代末期興起的「潛在課程」研究,已對中小學的課程和教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陳伯璋,民74年;黃政傑,民74年;歐用生,民72 年),但在高等教育上,「潛在課程」的研究才剛剛起步。Margolis (2001)編著「高等教育中的潛在課程」乙書,從潛在課程的定義和觀點、校園環境的角色、身體(body)的重要、社會化的實踐和專業化的滲透和抗拒等方面,探討了潛在課程對大學的結構、功能和師生生活的意義和影響,對大學課程和教學改革的思考有很多的啟示。 社會如何將知識加以定義、選擇、分類、傳遞和評鑑,反映了權力分配

和社會控制的原理(Bernstein , 1971),而大學在知識的生產和分配等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大學位於學術階層的頂端,處於知識的象牙塔當中,卻疏於反省,讓許多潛在課程在有意、無意中繼續發揮作用,如Margolis、Romero(1998)在「學院(department)是這麼男性、這麼白、這麼老、這麼保守」這篇文章中說的,大學的課程和教學由於強化了性別的、種族的、階級的、年齡的意識形態,結果維續了階層化的社會。 但是課程可能將壓迫或壓制再製並合法化的同時,也發揮鬥爭和抗拒的功能。(Apple, 1982;Giroux, 1988)在批判教育學中,課程成為協商的動態的過程,師生檢討他們所生存的社會,考驗影響他們的社會、政治的勢力,不斷的追求世界是如何運作的,平等的民主原則如何成為運作過程中的一部分。因此課程是一直在改變、一直在發展的,批判的課程詴著讓學生了解批判的民主,以實現社區的建構和社會的正義。(Kincheloe, 1999)大學的課程和教學如果能發揮這種批判和實踐(praxis)的功能,學術社區的成員,如教授和學生才能扮演轉型知識份子(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的角色。 本文探討大學課程和教學的改革,先從課程的社會組織的觀點,分析大學課程的特色及其改革的困難,然後提出若干改革的途徑,以供參考。 貳、大學課程的社會、政治分析 探討握有權力者在選擇和組織知識時隱含的假定,是研究課程社會學的重要觀點。因此Young(1971)、Bernstein(1971)等強調,要從知識社會學的觀點,探討知識的社會組織和社會結構及其中的權力之間的關係。他們利用階層化(stratification)、專門化(specification)和開放性(openness)、地位(status)等概念來分析誰將什麼界定為知識,哪些人可以接近哪些知識,不同的知識領域間的關係為何,接近不同知識的人之間的關係又如何等問題。階層化是指知識的價值或地位的高低;專門化是知識範圍(scope)的廣狹;開放性則是指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其結構如圖一所示: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1、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是和高等本科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它是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型(技术应用性或职业性)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 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路是什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4、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是什么? (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岗位技术要求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的培养方案。 (3)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 (4)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关键。培养学生获得“多证书”。 (5)产学研结合,院企结合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由之路。 (6)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的办学方向。 5、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什么? 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院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6、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内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专业,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 (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更加讲求实效,减少相关课程内容重叠,注重改造重组,侧重实用,适当减少理论教学。 (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专业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计算机应用、英语和人文等综合素质教育为支柱。 (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专业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院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 (6)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7)建立以就业率、就业质量、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产学合作,多元投入、优胜劣汰的机制。 7、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课程改革得失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得失研究 徐维忠 (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广东深圳51806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课程经历了多次改革。不可否认,每次改革都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21世纪将是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顺应时代要求,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得失情况,以期对当今中国高校课程改革有些许启示。 关键词:中国高校;课程改革;得失研究。 The Research to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the Reform of the Curricula of Chinese Colleges a nd Universities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WeizhongXu (The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Guangdong) ABSTRACT :The curricula of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een reformed time after time since our c ountry’s reform and opening. That surely brought many achievements as well as some problems .The 21st century is a new era of the globalized knowledge-based market economy. We have to further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a of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o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new era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wo sides that the reform brought to, expecting giv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current reform of the curricula of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reform of the curricula;The research to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课程经历了多次改革。客观地说,每次高校课程改革的总体效果是好的,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分三个阶段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得”、“失”两方面作一些粗浅的研究,以期对当今我国高校课程改革有些许启示。 需要指出的是,“得”与“失”是两个动态的概念,一定时期的、显性的“得”,有可能是另一阶段的、隐性的“失”;反之,一定时期的、显性的“失”,若用历史的观点看,也未必就一无是处。因此,在本研究中,凡遇此类问题,概以此理论涵盖之,以避过于将“得”与“失”对举,以致割断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另外,笔者之所以将本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客观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确实经历了一个“恢复-调整-深化”逐步推进的过程;主观上,笔者认为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历程细化,有助于甄别利弊,从而更好地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一、恢复阶段(1978-1985) (一)改革措施概述 众所周知,“文革”期间,我国高校的教学秩序几乎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各种必要的教学环节成为当时政治斗争和生产斗争的手段,课程建设同样未能辛免。因此,“文革”结束后,为了尽快恢复教学秩序,作为高校教学核心部分的课程就成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面对百废俱兴的局面,中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迅速恢复课程体系,使中国高等教育教有所依。在具体做法上,一方面,统领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全局的高等学校课程计划(当时叫教学计划),沿用了1957年开始的参考性文件的作法,即由教育部颁发参考性文件,各学校参考执行。(1957年以前,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计划实行的是统一课程计划。1957年高等教育部颁布了

学习中国职业教育改革战略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职业教育改革战略心得体会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一项关系教育全局的系统工程,正大步向我们走来。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评价,强烈地冲击着原有的教育体系,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的确,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控制自然的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二十世纪的教育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尤其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内容的更新,教育手段的日益先进,都真正意义上酝酿着教育领域内的全面革命。面对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出路,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由此,产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面对二十一世纪教育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教师应当怎样应怎样认识? 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新的教育观念,首先是新的人才观念,其次是要认识到自身角色的变换,要对立大教育观念,成为教育过程的设计者,助学者,行为品质的示范者。只有改变以往家长式的教师角色将目光放远,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走上了树立暂新的教育理念,告别旧的教育观念的道路。

二、教师应当有更新自已知识的能力。 二十一世纪要求年轻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这一切都不是在书本上可以全部学到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时代,教师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因此,我认为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将成为教育成败的关键。 作为教师,无论是教什么专业,都需要提高人文科学素养,只有这样,才具备了二十一世纪教育观念上的第一步突破,如果教育者自身知识陈旧、落后,又怎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呢? 三、在树立全新教育观念的同时,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及操作技能。 本人认为掌握教育技术本身就是一个知识更新的过程,这是作为新观念教师所必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正如文中所谈到的:“如果教师的观念还没有转变,即使有了出色的多媒体软件教材,他也只能当作一个简单的教具。” 因此,只有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将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紧密相结合。 总之,教育技术在教学中,乃至未来的教育中,都将占有重要地位,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观念,已经为广大教师开辟了一条提高课堂教学含金量的大路,我们只有顺应时代要求,才能在未来有所收获。

论知识转型背景下的大学课程改革

摘 要 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大学生的知识体系 和知识结构开始了跨世纪的转型。在知识转型背景下的大学课程改革应以课程综合化为最佳途径,具体地说,就是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力求做到“沟通文理、文理兼顾、文理互补”,做到破除封闭性,强化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在“大综合”的背景下,有“专”有“博”,“专”与“博”结合,并能够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创新发展。 关键词知识转型知识结构课程改革课程综合 On College Curriculum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Huang Jian Abstrac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college students ’knowledge system and structure is beginning cross -century transformation.College curriculum reform under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should take integration as the best approach,so as to break the blocks of different courses,and integrate different courses.This can innovate college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knowledge structure;curriculum reform;curriculum integration Author ’s address School of Chinese Studies,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221116,Xuzhou,Jiangsu,China 1现代教育发展中传统知识体系向现代知识体系 转型的大趋向 何谓知识?人们提出:“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好像自古以来人类知识的发展就是数量上的增加,就是新知叠旧知,就是不断剔除错误观念,获得正确知识的过程。这是一种有 待于质疑的观念。”[1] 现代中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开始 由单纯的知识教育,转变为以增强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特征的 “通才教育”和“创造教育”,现代教育改变了人们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拓展人们的知识视野,特别是增强了人们的知识活力,现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传统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的现代转型。 高等教育应走向现代化,要实现教育国际化、教育社会化、教育多样化、教育综合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市场化、教育产业化、教育个性化等等。“知识爆炸”引发的是教育的革命,导致的是知识的转型。 高等教育应实现教育结构的现代化,例如,教育层次结构的现代化,布局结构、专业结构、学科结构、课程结构等的现代化。再者,高等教育教学内容要现代化,其中学科发展和课程体系改革是关键性环节。还有,高等教育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要现代化,这包括教育方式、方法和教育技术设备等的现代化。知识转型以及大学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落实在教学实践中,是要确保大学课程体系的现代化,因此,现代教育中大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意义十分重大。 2知识转型中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原则 教育变革往往依赖于课程改革来实现,从现代素质教育的角度讲,课程建设关系到学生健全发展的整个过程,它体现在专业教学科目的设置、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情境的营造、 校园教育环境的形成等诸多方面,当然,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其核心构成因素。 现代大学教育不是向学生灌输现存既定的知识,而是以创造教育的原则,培养学生深厚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过硬的科研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和善于竞争的能力。在当前高科技、高技能、高速多变的社会中,大学生需在广博的知识领域,达到对各种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达到知识的学习与创新的同步发展,达到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的完善。毫无疑问,大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当前高等教育最迫切的实施目标,这种改革将保障大学生知识的现代转型。 为适应现代知识体系而实施的大学创新教育,其特性正如洪堡所强调的:“科学是与高等学校联系在一起的。唯有通过对学术的研究,与科学的交道,对整体世界的反思,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大学生要学的不是材料本身,而是对材料的理解。唯有这样,他们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 力和个性,然后他们才能达到自由、技艺、力量的境界。”[2] 这 意味着,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要优化整体结构,突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学术探索紧密结合,并将其上升到高层次、 高境界。3综合化———当前大学课程改革最行之有效的途 径 美国著名教育家古德莱德把课程分为五种类型:指导型课程;法规型课程;传授型课程;操作型课程;经验型课程。由若干彼此关联、相辅相成的课程组合而成的系统称为“课程体系”或“课程结构”。为保证大学生知识面开阔、思路灵活、学术视野广博、创新能力强盛,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力求做到“沟通文理、文理兼顾、文理互补” ,做到破除封闭性,强化关联性和整体性。课程的综合化是当前大学课程结构完成现代性转型的有效途径,现代教育的课程改革,课程的综合化是一种大趋向,可以说,当今的大学教育,一是要着重培养学生文理贯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12)21-0036-02 36

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方向

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方向 发表时间:2011-06-20T16:56:07.597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张凤云 [导读] 技校综合活动课程应有两个层次,每个层次代表不同的培养目标。 张凤云(承德技师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在职业技术学校,要通过开设综合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全新的由学校和社会共同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 关键词:职业课程改革专业设置 衡量职业技术学校的好坏,关键是看专业的设置和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否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对专业的设置进行大规模的调研,同时对专业课程的开设进行大幅度的调整,把专业设置合理实用、课程综合化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作为工作的重点。 学校以服务学生、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为本,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打破传统的专业设置。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为企业培养了大批技能型紧缺的合格人才。重点发展机电、电子专业的战略,同时要根据我市为旅游城市的定位,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专业,从而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专业课程的调整。我校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就突出了课程综合化和加强技能培养两大主题。学校实行订单式招生,试行弹性学制、学分制。 培养学生要逐渐改革培养模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首先是要对教师的培训,派遣教师到高校和职业技能中心进行再教育,重点是突出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让教师到企业单位蹲点锻炼,如派遣机电专业教师到一些企业进行实习,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其次,为了解决学校设备的不足,还要采取与联办单位合作的方式,把学生送到企业进行较长时间的集中实习和实作,可以使学生的技能得到实际锻练,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水平,同时,也看到了自己技能水平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创造了学习动机;再者要采取请进来的方式,把各行业及自主创业的成功人士请到学校为学生讲演,让学生懂得今后就业时应具备的各种职业素质,可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也可为学生提供努力方向 在职业技术学校,要通过开设综合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领导与被领导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因此,综合活动课程在我校是与文化、专业课程并列的重要课程,是我校的一大特色。 技校综合活动课程应有两个层次,每个层次代表不同的培养目标。 第一个层次是在各专业部、教研组领导下开展活动,具有较明显的学科、专业特征。比如:每年圣诞节都应组织一台英语晚会,晚会的节目要有英语歌曲、英语话剧、英语小品等,从中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计算机专业应通过设计制作学校网站、开展大型的技能竞赛、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在社会的应用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需求前景的大型社会调查,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能够增强学生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还让学生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为将来就业创造了条件;机电、电子专业每年应参加全国各类大赛,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第二个层次是由学生处牵头,由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科任教师共同参与的大型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应与社区合作,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会充分展示优良的品质,得到社会的赞扬,学生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可以增强社会适应性,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服务意识,学会正确与人相处,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得到加强,也增强了自信心;学到许多在校园里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校可以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认识到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课堂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能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带来深刻变化,同时能够矫正学生将来的就业期望,因此,学校应把它作为一门课程长期坚持下去。 通过课程改革,必然带来评价观念的转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惟一标准,以学校及教师的评价为主。在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本来就很差,用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标准,会打击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单纯由学校及教师的评价,难以体现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学校学习好、表现好,并不能表明学生将来发展就好。因此,我校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机制,其目的是突出职业技术学校特征,张扬学生个性,有利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全新的双重评价评价体系,由学校和社会共同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建立由社会,家庭、就业单位共同评价的机制,体现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以德立校”是学校的治校方略,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作开放的学校,办开放的教育”,确立“以市场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订单招生、定向培养”的办学模式。打破传统职业教育模式,教学管理实行弹性学分制,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破解学生就业难题,提出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企业精神等一系列“为企业量身定做”的办学理念,与国内知名现代企业集团合作,实行学生订单培训,为培养企业需要人才提供了良好平台。在学生管理上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纪律严明,从服装、仪容仪表、礼貌礼节、内务等多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大学计算机系列课程改革思考

大学计算机系列课程改革思考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出现的危机并提出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给出了“三个层次、两个要求、多个科类”的大学计算机系列课程顶层规划,分析了“普及计算机文化,培养专业应用能力,训练计算思维能力”的总体教学目标,探讨了大学计算机系列课程有关改革措施。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信息素养;非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计算思维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根据信息需求做出基本判断的信息意识,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的相应信息知识,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信息能力,遵循职业、社会和时代所要求的信息道德。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有很多途径,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大学计算机课程是面向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信息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等院校启动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由于当时计算机普及程度较低,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入门课程,主要目的在于普及知识、推广应用。随后一段时间,学习一门高级语言课、能够编写应用程序成为当时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内容(受Dijkstra在程序设计方面巨大贡献的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基础教学开始区别于计算机专业教育,成为计算机教育独立的分支。2000年以来,计算机硬件设备加速普及,网络和计算机理论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其他产业的融合,使我们真正步入了蓬勃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逐渐丰富,各学科专业应用和计算机结合也越来越紧密。 近期以来,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调研发现,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不少挑战。一方面一些学校的教务处不断削减学时,甚至有学校提出取消此课程;另一方面,国际上又提出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改革新思路。计算思维是人类基本思维方式之一,在以计算机作为计算工具之后,计算思维成为创新和解决复杂问题最为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为此,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研讨会,并于2012年5月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合肥工业大学组织召开了“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研讨会”。本文作者参与了此项工作调研和多次会议研讨,在认真听取会议讨论的基础上,试对大学计算机系列课程改革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出现危机 1.计算机基础课程起点偏低。目前,大、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但大学第一门计算机类课程,内容与高中重复较多,导致不少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学时数被不断削减甚至面临被取消的状况。因此,大学计算机系列课程改革必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

温岭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和《台州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从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办学实际出发,努力打造多样化的选择性课程体系,深入探索建设“模块化课程”的选择机制、“工学交替”的教学机制和“做中学”的学习机制,积极创新中等职业教育育人模式,加快推进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温 岭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增强选择性。以学生的充分发展为教育之本,尊重学生的可塑性变化,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尊重学生的选择性需求和成长意愿,在教师有效引导的同时,赋予学生更多的课 程选择权、专业选择权、学制选择权,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突出专业性。将专业教育贯穿就业教育与升学教育始终,在夯实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分别开发满足直接就业需要的课程系统和满足继续升学需要的课程系统,建设既能突出专业特点又能适合综合发展的多样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追求实效性。摒弃阻碍课程改革的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评价观,改革与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不相适应的教学方案、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切实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效益。 注重灵活性。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利用灵活多样的资源,创新灵活多样的途径,不断充实和丰富职业教育教学形态。 坚持统筹性。做到近期和长远相统筹、局部和全面相统筹、点和面相统筹,整体规划,渐次推进。2015年上半年,由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在部分专业先行试点,积累经验.2015年下半年,全市全面推行中职课程改革。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多样化选择机制。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2.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定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定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定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

①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 ②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③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④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⑤思维状态:学生是否围绕讨论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是否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讨论;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或创意。 ⑥生成状态:学生是否掌握应学的知识,是否全面完成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强,是否有满足、成功和喜悦等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否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新课程改革下的新理念、新观点的主要内容 1.新的课程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