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会计信息对股价影响的实证分析_唐东升

会计信息对股价影响的实证分析_唐东升

会计信息对股价影响的实证分析_唐东升
会计信息对股价影响的实证分析_唐东升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价值意义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价值意义[2] (一)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新会计准则吸纳了国际投资者所熟悉的会计原则,能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可比的财务信息。这种可比性的提高将会降低中国投资人了解境外上市公司以及境外投资人了解中国上市公司的成本。这将进一步刺激国内和国际资本投资,从而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而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也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这标志着我国企业将使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与国际企业对话。 (二)首次初步运用了公允价值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这表明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意味着我国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被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取代。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算,而不一定是按照实际成交的历史成本计量。 (三)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 从新准则层次看,既有居于第一层次,统领驾驭的基本准则,又有位于第二层次、针对性强的具体准则,还有处于第三层次,操作性强的应用指南,从准则类别看,既有普遍适用的一般业务准则,又有兼顾特色的特殊行业业务准则,还有专门规范财务报告问题的报告准则;从准则项目看,从过去偏重工商企业的1717A准则,扩展到横跨金融,保险,农业等众多领域的39项准则,覆盖了各类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空白;从各项准则的有机联系看,一环扣一环,衔接有序,规定一致,保证了准则体系的协调统一。 (四)强化了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理念 新准则采纳了财务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尽管在条文表述上更像是一个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的混合体,但相比旧准则中“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的规定,无疑更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也与国际惯例一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一目标的确立,将促进企业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为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会计准则制定的经济后果研究

会计准则制定的经济后果研究 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信息生产与提供的规范,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具有经济后果的制度,这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会计学界得出的重要结论。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使人们意识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影响到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格局,准则的出台或变更必然会引起各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和积极参与,最终颁布的会计准则既要遵循会计本身的基本原则,保持会计准则的技术特征,又要关注各方利益,考虑会计准则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准则的可接受性与可推行性,推动会计准则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使人们对会计准则制定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其会计准则的变迁,促使其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更加理性和成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会计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回顾我国会计改革和会计准则建设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经济后果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使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成为一种趋势,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也将对会计准则制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将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现实情况的背景下展开对我国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研究,尤其是重点研究经济后果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层面的影响。 全文安排如下:导论部分通过阐述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在美国和我国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指出了经济后果对会计准则制定的重要意义,并分别从国外和国内两个角度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综述。第一章主要阐述会计准则制定经济后果的契约理论。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首先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论述,之后重点从契约理论的角度阐述了会计准则经济后果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指出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会导致会计准则制定的政治化,为后面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以美国为例对会计准则制定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历史考察。通过阐述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变迁、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演变以及美国若干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典型案例,指出经济后果一直影响着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并具体分析了美国针对经济后果所采取的相应措施。这既是对第一章理论分析的有效验证,也是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借鉴。第三章从我国经济背景出发,以新会计准

对影响股价的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对影响股价的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证券的市场价格充分及时地反映了全部有价值的信息,市场价格代表着证券的真实价值。换言之,对股票市场而言,股票的市场价格能否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权益价值是股票市场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志。由于真实的权益价值通过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而代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从不同侧面真实再现了公司的财务效益、资产质量、偿债风险和发展能力等状况,因而,在成熟的股票市场中,这些指标与其股票价格呈现高度的相关性。如果公司的经营业绩成为股票定价的重要因素,价值投资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理念,那么,在风险相同即宏观因素对个股股价的影响相同以及在行业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就成为影响股价的核心。而财务指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仍随行情的波动而有所起伏。每当行情上涨时,股价与财务指标的关联性增强,流通盘因素的作用减弱;而当行情下跌时,情况正相反。 一、主要的几个财务指标对股价的影响: 1、每股收益 中国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中规定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如下:每股收益=净利润/年度末普通股股份总数。每股收益是评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基本和核心的指标,是投资者进行分析的一种简单而信息含量极高的比率工具,该指标决定了股东的收益水平,每股收益越高,股东的投资效益越好,每一股份所得的利润也越高。据此可作为确定企业股票价格的主要参考指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每股收益越高,该种股票的市价上升空间则越大。因此每股收益具有引导投资、市场评价功能。 2、每股净资产值 公司净资产代表公司本身拥有的财产,也是股东们在公司中的权益。因此,又叫作股东权益。每股净资产值反映了每股股票代表的公司净资产价值,是支撑股票市场价格的重要基础。每股净资产值越大,表明公司每股股票代表的财富越

应用文-论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

论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概述 信息技术(Information\xa0Technology,简称IT)是以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 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技术。一般认为,信息技术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将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 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和通讯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二是把分处异地的许多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过一个转接网,控制在一个系统内,形成互连网络,从而为高效能、大容量地收集、处理、存贮信息;为系统、全面、准确地提供和反馈信息;为对大量信息开展综合分析和预测,进而为制定与优选决策方案、检查决策执行情况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信息技术对 的影响,毕马威会计公司合伙人Bob.Elliort曾借用“第三次浪潮”一词来形象地预言:“盯引起的变革浪潮正在撞击着会计的海岸线,在20世纪70年代,它彻底冲击了工业界,80年代它又荡涤了服务业,而到了90年代,会计界将接受它的洗礼”。信息技术正对传统会计理论、实务、 和 产生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将引起传统会计的巨大变革。 二、信息技术对会计 的影响 会计的产生和 与它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会计环境是指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存在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和依赖(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的客观条件和状况,如 环境、科技与 环境、法律环境、国际环境等。 美国新技术总汇联盟主席、“数字经济之父”唐。泰普斯科特在其所著的《数字经济蓝图-电子商务的勃兴》一书中认为:“信息技术的革新掀起新时代的数字革命,将彻底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带领企业进入数字经济时代……” 从上面的经典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对会计环境影响的端倪: 1.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大大提高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原来人们许多难以处理的会计问题变得轻而易举,这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能力。与此相对应,人们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实现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预测性,要求会计信息的共享化、个性化、数据库化、反映形式的多样化。 2.导致会计学向边缘学科发展 我国著名的会计学家杨纪琬先生曾预言:“在IT环境下,会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将逐步向边缘学科转化。会计学作为管 的分支,其内容将不断地扩大、延伸,其独立性相对地缩小,而更体现出它与其它经济管理学科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众多的信息技术推动着会计学向边缘学科发展。 3.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企业整体资源管理的一个不可分割的予系统 传统模式下的会计信息系统被用于特定职能部门(例如销售、生产等)的管理 ,而不是为可能跨越几个职能部门的业务过程提供整体性视图,这就造成在多个系统中数据被重复存储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当业务事件发生时,所有原始数据都被适当加工成标准编码的源数据,集成于一个逻辑数据库(或数据仓库),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积极作用.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积极作用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准则体系,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性的突破。 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能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新会计准则作了以下主要变革:除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以外引入了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存货管理办法变革,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变革,债务重组方法变革,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变革,合并报表基本理论变革和工具准则变革,这些变革的核心都是为了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新会计准则强调,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正式确定主要的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并比较全面地在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导入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如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期末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将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债权人的让步,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以转让非现金资产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债务重组利得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来确定的,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产转让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套期业务,确认浮动盈亏,并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有关套期合约的公允价值,以帮助投资者更有效地把握公司在套期业务上面临的风险。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更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作了审慎的改进。比如投资性房地产,减少了含有较多假设的估值技术的应用,即在一些领域,要求只有在存在一定程度的可靠性时,才允许相关性的进一步运用。 新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中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修订了若干业务核算准则,较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定了企业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规范和控制企业对利润的人为操纵,垒实经营业绩,提高利润质量。如:存货发出计价,取消“后进先出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放弃使用公允价值,以避免利润操纵;扩大合并报表范围,凡是母公司所能控制的子公司都要纳入合并报

企业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

企业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 企业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各社会经济主体经过使用会计信息在他们之间进行资产的非公平性转移而带来的社会性后果,具体表现为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对财富价位的影响和对股东权利的影响等方面。新会计标准中存货、持久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等详细准则发生的经济结果正渐渐显现出来。虽然大多具备正面的经济结果,但仍须不断完善和改善会计标准,即会计准则。 标签: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公允价值 一、企业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必然性 对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的研究,国外的研究历史较长。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国外会计界就认为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克莱顿大学的会计学专家斯蒂芬最早提出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这一概念,他对会计标准经济结果的概述是:“会计呈报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如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券人决策活动造成影响。个人或团体的行为的后果被认为是影响其他群体的利益。”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为了建立应用指南和领导的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规范的具体标准,建立中国统一的会计平台,可以有效地避免我国的会计准则之间的矛盾。要建立一个会计准则的模型,既要坚持中国特色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建立一个标准的衔接平台,不仅可以让中国人认识,也可以使国际认同。 新世纪新会计准则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会计政策,会计准则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也是实现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会计准则具有天然的经济后果性。社会经济成长的水平越高,一项新会计标准的施行带来的经济结果就越大。中国的新会计准则已颁布实施3年多,经济后果正逐步显现。 二、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表现 企业会计标准的经济结果是各社会经济主体经过使用会计信息在他们之间进行资产的非公平性转移而带来的社会性结果,具体表现为对企业利润的带动、对财富价位的影响和对股东权利的影响等方面。依据新的企业会计标准系统中的具体标准的原则,很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置发生了变动,这些变动必然会发生必然的经济结果。虽然内在价值不会影响上市公司,但上市公司通过财务信息提供的影响,会带来公司的净资产账面上的变化,从而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利润和公司盈利的操纵手段。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论文)

应用本科生 毕业论文(设计) 浅析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专业:会计 考号: 学生姓名: xxxx 指导教师: xxx 完成时间: xxxx年xx月

目录 中文摘要 (1) 前言 (1) 1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含义 (1) 1.1会计信息的含义 (1) 1.2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含义 (2) 1.3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含义 (2) 1.4会计信息的几项原则 (2) 1.4.1 相关性原则 (2) 1.4.2 全面性原则 (3) 1.4.3 重要性原则 (3) 1.4.4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3) 1.4.5 谨慎性原则 (4) 2 浅谈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 (4) 2.1排斥性 (4) 2.2依存性 (4) 3 权衡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关系 (5) 4 关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现实思考 (6) 4.1关于相关性的现实思考 (6) 4.2关于可靠性的现实思考 (6) 5 浅谈我国目前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现状 (6) 6 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措施 (7) 6.1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7) 6.2加强对会计法律制度和会计准则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7) 6.2.1 健全相关的会计法律制度 (7) 6.2.2 完善会计法规体系,增强可操作性 (7) 6.3加强对会计信息监督机制的建设 (7) 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浅析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摘要: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中的两大特征,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中的两大特征。在某些层面上,想关性与可靠性是相互统一的,而在另一些方面又存在着对立的关系,因而,很难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何的在两者之间做出权衡,以便让会计信息使用者得到最有用的信息,这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完善与总结。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市场的不可预测性,会计信息在经济活动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正确地认识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的关系,并且妥善的协调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这对于如何选用更加科学合理的会计政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只有在相关性与可靠性中做出准确的、透彻的分析,才会使信息质量提高。 关键词:会计信息相关性可靠性矛盾统一 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资本主义市场的不断形成,会计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会计信息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常所说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指在会计信息应该具有的质量标准所做的具体的描述要求,也是对会计信息质量做评判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依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为会计目标服务的,它是联系会计目标与实现目标之间的桥梁,对会计信息起约束的作用,并使会计信息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根据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及其解释性文献的有关内容中不难看出,我国目前对政府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特征的概括主要有: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重要性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相关性和可靠性原则。 作为会计信息中的两大特征,相关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性尤为凸显。在面对来势汹汹的知识经济浪潮中,重新认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对于迎接对财知识经济务会计失误挑战,完善会计准则,以及正确认识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都有重要的意义。当然,相关性与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关键质量特征虽已达成共识,但两者却并不是一致的。因此如何权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下的热点。如何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避免产生矛盾,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和有待解决的难点。本片文章将对此浅析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并对对今后如何权衡及其改善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建设性意见。 1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含义 1.1会计信息的含义 会计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能够帮助使用者预测过去、现在和未来事件的结果,或证实或更正先前的预期并在决策中起作用的信息。信息对决策的影响是通过提高决策者预测能力或提供对先前信息同时作用于二者。而今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1.2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含义 会计信息相关性是指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

南开大学-2020春学期《会计职业判断和职业道德》在线作业

南开大学-2020春学期《会计职业判断和职业 道德》在线作业 20春学期( 1709、 1803、 1809、 1903、 1909、2003)《会计职业判断和职业道德》在线作业 --------------------------- 单选题 1.对于不能胜任的专业服务,注册会计师的做法应该是 ()。 A.不得承办不能胜任的业务 B.承办后咨询专家 C.承办后参加培训 D.承办后从实践自己摸索正确答案 :A 2.根据帕斯汀法,检查基础规范道德的目的是 ()。 A.阐明组织或个人规范或价值观 B.决定对所有相关者的最大净收益 C.决定个人或组织的行为界限 D.决定如何调整界限以消除担忧或冲突正确答案 :A 3.会计职业判断的主观性是指 ()。 A.会计职业判断掺杂着会计人员的主观臆断性 B.会计职业判断是一种比较、权衡、取舍的过程 C.会计职业判断在有限制和要求下进行 D.会计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能有效地维护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正确答案 :A 4.鉴证成员将鉴证客户的地位或意见抬高到或被认为抬高到一定程度,使客观性可能受损或可能被认为受损,属于 ()。

A.自身利益威胁 B.自我复核威胁 C.倡导威胁 D.亲密关系威胁正确答案 :C 5.遵守诚信要求做到 ()。 A.建立善恶评价方式 B.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C.依靠社会舆论规范人们的行为 D.社会个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爱护、和谐共处正确答案 :D 6.根据道德决策五问法,判断决策合法与否,应当检查的利益相关者是 ()。 A.股东的短期利益 B.股东的长期利益 C.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 D.所有人的利益正确答案 :C 7.在确定收费时,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 A.专业服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B.向推荐方支付的佣金 C.所需专业人员的水平和经验 D.每一专业人员提供服务所需的时间正确答案 :B 8.注册会计师可以披露客户有关信息的情况不包括 ()。 A.接受同业复核 B.为法律诉讼准备文件或提供证据 C.业务约定终止 D.取得客户的授权正确答案 :C 9.会计职业判断强调坚持独立原则的同时合理权衡各方面的关系,是指 ()。 A.会计人员必须客观公正地作出合法合理的判断 B.会计人员必须提高对会计职业判断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C.会计人员不能真正归属于多元化利益主体的任何一方 D.会计政策和会计原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精神实质正确答

会计信息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

——信息观、计价模型观和计量观西方学者对会计信息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所进行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如何验证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上面,并由此形成了信息观和计价模型观这两大基本理论,并于近几年衍生出了一种新理论,即计量观。本文拟对这三种理论进行初步探讨。一、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关系的理论依据之一:信息观股票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它们具有投资者所希望的某类属性,如代表了对未来股利的要求权。按照通行的财务理论观点,一家公司的股票价格是由其未来的现金流量(即股利)按一定的贴现率进行折现的现值。而会计信息在这其中的作用就是改变投资者对未来股利支付能力的信念,进而改变股票价格,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观。然而,会计信息为何能改变投资者对企业未来股利支付能力的信念,进而改变股票价格呢?一般认为,这可以通过引入以下三个关键性链条来加以说明:(1)未来会计盈余与现行会计盈余链;(2)未来股利与未来会计盈余链;(3)股票价格与未来股利链。首先,是未来会计盈余与现行会计盈余链。会计盈余信息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会计信息,也是使用者最关心的信息。当期公布的会计信息中的会计盈余数据直接影响信息使用者对未来会计盈余的判断,现行会计盈余是对本期经营成果的反映。由于在现实世界中(不完善或不完全市场),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项及其概率分布,所以我们只有依赖历史资料预测未来。会计盈余虽然是对历史成果的反映,但它提供了预见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基础。会计盈余项目按照可持续性大小可以分为两类:永久性盈余项目和暂时性盈余项目。永久性盈余项目预期可持续下去,因此它不但对当期的会计盈余有影响,亦会影响公司未来的会计盈余。如公司对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进行改造,引入新的管理方式,削减职工人数,成功地降低了公司的管理费用,提高了经营效率。这体现在利润表上就是当期的收入增加,成本降低,利润提高。同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公司取得的这一部分利润会一直持续下去。而暂时性盈余项目只影响当期的会计盈余,但不会影响公司未来的会计盈余。所以,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当期的会计盈余信息来判断哪些是永久性盈余项目,哪些是暂时性盈余项目,从而来确定未来会计盈余的预期值。其次,是未来股利与未来会计盈余链。影响未来股利的因素很多,然而在影响未来股利的众多因素中,未来会计盈余是影响未来股利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学者认为,未来会计盈余是未来股利支付能力的指示器。有关经验证据显示,盈余变动和股利变动是相互关联的(Leftwich and Zmijewski,1994)。因此,一般情况下,未来会计盈余与未来股利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最普通也是最简单的假设之一是未来会计盈余与未来股利是通过一个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股利支付比率联结起来的,虽然未来股利与企业所采用的股利支付政策有很大关系,但是不管企业采用何种股利支付政策,未来会计盈余与未来股利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相关性是毋庸置疑的。[!--empirenews.page--] 最后,是股票价格和未来股利链。未来股利与股票价格通过股票计价模型联系起来。按照通行的财务理论观点,一家公司的股票价格是由其未来的现金流量(即股利)按一定的贴现率进行折现的现值。所以,股票价格可以被看成是未来股利预期价值的一个函数。总之,现行会计盈余能影响预期未来会计盈余,未来会计盈余与未来股利相联系,而未来股利又与股票价格相联系。这样,现行会计盈余与股票价格就具有了紧密的联系。同样,现行会计盈余的变动能影响未来会计盈余的预期,未来会计盈余与未来股利相联系,而未来股利又与股票价格相联系。这样,现行会计盈余的变动与股票价格的变动就具有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信息观下,对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验证均是围绕着会计信息特别是会计盈余信息的发布或变动在何种程度上会导致股价也发生同方向变动而展开的。二、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关系的理论依据之二:计价模型观在信息观下,人们探讨的仅仅是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相关性及其相关程度,不考虑市场是怎样把信息转换到股价中去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股票价格的形成是一个黑匣子。与此同时,信息观有一个重要假设,那就是市场对股票的定价是有效的,即股票价格反映了公司的经济价值。在信息观产生之后的数十年中,该理论在证券市场研究中一直占据主导地

论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

论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 : 一、信息技术概述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是以微技术、光电子技术、机技术、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一般认为,信息技术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将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和通讯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二是把分处异地的许多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过一个转接网,控制在一个系统内,形成互连网络,从而为高效能、大容量地收集、处理、存贮信息;为系统、全面、准确地提供和反馈信息;为对大量信息开展综合和预测,进而为制定与优选决策方案、检查决策执行情况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信息技术对的,毕马威会计公司合伙人Bob.Elliort曾借用“第三次浪潮”一词来形象地预言:“盯引起的变革浪潮正在撞击着会计的海岸线,在20世纪70年代,它彻底冲击了界,80年代它又荡涤了服务业,而到了90年代,会计界将接受它的 洗礼”。信息技术正对传统会计、实务、和管理产生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将引起传统会计的巨大变革。 二、信息技术对会计环境的影响 会计的产生和与它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会计环境是指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存在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和依赖(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的客观条件和状况,如环境、科技与文化环境、环境、国际环境等。 毕业论文 美国新技术总汇联盟主席、“数字经济之父”唐。泰普斯科特在其所著的《数字经济蓝图-电子商务的勃兴》一书中认为:“信息技术的革新掀起新的数字革命,将 彻底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带领进入数字经济时代……”

从上面的经典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对会计环境影响的端倪: 1.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大大提高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原来人们许多难以处理的会计变得轻而易举,这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能力。与此相对应,人们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实现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预测性,要求会计信息的共享化、个性化、数据库化、反映形式的多样化。 2.导致会计学向边缘学科发展 我国著名的会计学家杨纪琬先生曾预言:“在IT环境下,会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将逐步向边缘学科转化。会计学作为管的分支,其将不断地扩大、延伸,其独立性相对地缩小,而更体现出它与其它经济管理学科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众多的信息技术推动着会计学向边缘学科发展。 毕业论文 3.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企业整体资源管理的一个不可分割的予系统 传统模式下的会计信息系统被用于特定职能部门(例如销售、生产等)的管理工作,而不是为可能跨越几个职能部门的业务过程提供整体性视图,这就造成在多个系统中数据被重复存储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当业务事件发生时,所有原始数据都被适当加工成标准编码的源数据,集成于一个逻辑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任何授权用户都可以通过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来定义来获取所需的有用信息。这样,会计信息系统就在一个整合、开放的环境下,与企业内外部系统实现了信息同步交流和信息共享,提高了信息的使用价值。 4.会计国际化进程加快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对股票投资的影响6页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对股票投资的影响一、会计信息披露与股民投资 会计信息有两个最主要的质量特征:即可靠性和相关性。可靠性包括会计信息的完整性、披露的充分性,可靠的和可核实的公允信息;而相关性则要在编制企业会计报表时尽可能考虑到适用于大多数用户,如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社会中介机构等方面的需求,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反映企业会计信息。两者是互相矛盾的,可能顾此失彼,同时兼顾各方面的要求,可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从而失去充分披露的意义。 上市公司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众的基本利益,使广大股东、债权人或潜在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能够平等地获得必要的信息,防止少数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垄断信息而牟取暴利。2.维护证券市场的良好秩序,促进证券业务健康发展,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优化配置。3.落实公司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责任,切实保护公司所控资源的安全无损,并使之得到有效利用,为股东和社会带来最大的利益。 在股票市场中,随着股票投资者的日益成熟以及股票市场的日益理性化,我们不难发现,尽管股票市场的涨跌和股价的高低仍将不时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归根到底,个股股价还是要取决于其内在投资价值,亦即公司的盈利水平和风险状况。既然如此,会计信息对股票投资者的重

要性自是不言而喻。股票投资者需要通过阅读和分析公司所披露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变动等信息,从中获悉公司以往及本期的盈利水平和风险状况,并进而结合公司管理水平、市场利率变动。行业发展周期、国内外政治经济状况等诸多主、客观影响因素加以考虑,从而对未来的盈利水平和风险状况做出合理预期,并据此对公司股价做出适宜的评价,从而做出最理性的股票投资决策。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今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真。而会计信息对股票投资的相关性完全依赖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及时性。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在最近几年虽然有了可喜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从而影响了投资者对股票的投资。 二、会计信息披露对股票投资的影响 1.“巧用”会计政策而影响股票投资 会计政策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井最终产生会计报表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有些会计政策有统一的会计制度,企业必须遵循;而有些则有一定的灵活性,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加以选择采用。在一般情况下,会计核算原则要求企业不得随意变更会计制度和会计处理方法,即企业采用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当企业的经营情况、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或国家有关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论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功能和作用

论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功能和作用 发表时间:2009-04-22T23:45:56.403Z 来源:魅力中国作者:武亿敏 [导读] 新存货准则规定,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 (汝州市骨伤科医院,河南汝州 467500)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3-100-02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提出了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使之逐渐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了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打下了良好的前提条件,由此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历史性突破——这无疑对改进和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制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笔者依己拙见针对《企业会计准则》部分内容浅析与大家探讨。 一、新旧“准则”比较分析 众所周知,新准则在“存货”内容部分取消了关于存货发出成本的后进先出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改进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企业发出存货的成本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存货流转,会造成存货的实物流与成本流相互脱节;同样,取消后进先出法,这样将使原来采用后进先出法计价,存货较多而且周转率较低的企业,造成毛利率和利润的不正常波动;而且取消后进先出法,可以使企业更加真实的反映存货的流转情况,以提供更为可靠的会计信息,使移动加权平均法实质上是加权平均法的一种形式,国际会计准则也没有移动加权平均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前后内容比较,传统的《会计准则》中规定“商品流通企业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在新存货准则中没有这样的规定与说明;相应地,新存货准则在“不计入存货成本”的项目中删除了旧存货准则中有关“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仓储费等费用”的内容。新存货准则中增加了对借款费用计入存货成本的规定,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处理,允许将用于存货生产的借款费用资本化,使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扩大到了存货中。因此,企业或者某些部门通过专门借款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而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使存货处于长时间生产周期中、企业损益表中当期的财务费用减少及其利润增加,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资产额和权益额也相应增加。 新存货准则中增加了“企业提供劳务的,所发生的从事劳务提供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的间接费用,计入存货成本”之内容。新准则在第十四条中将原存货准则中“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的内容重新修订为“对于不能替代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而在原来准则中则没有对提供劳务存货成本做出规定。 新存货准则规定,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即应当按照公允价值来确定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而公允价值的确定是本次新修订会计准则的一个亮点,而原存货准则规定,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确定;所以原存货准则对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人为可操纵性很大,容易造成存货资产的不实。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原准则采用的是不完全列举的方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计入成本费用,这时候我们可选用的方法有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等”来推算。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我们将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明确规定为“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两种方法。新存货准则对原存货准则中“盘亏或毁损的存货所造成的损失,应当在发生的当期计入损益”,在第二十一条中做出进一步说明:“企业发生的存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而存货的账面价值是存货成本扣减累计跌价准备后的金额,存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使企业对存货发生盘亏或毁损的会计处理规定更加明确、具体;新存货准则对存货取得的方式、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以及当期确认为费用的存货成本,如主营业务成本等没有要求进行披露。由于新存货准则删除了存货发出成本的后进先出法,所以在新存货准则的信息披露中也相应地删除了旧存货准则中“应当披露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与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加权平均法确定的发出存货的成本的差异”的内容。由于新存货会计准则取消了这两种方法,当市场物价不稳定时,对采用这两种方法核算发出存货成本的企业的财务及经营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当物价连续上涨时,采用后进先出的企业,发出存货成本偏高,相应期末存货成本偏低,从而导致利润虚减;而物价连续下降时,发出存货成本偏低,期末存货成本偏高,导致利润虚增。取消这两种核算方法将使发出存货成本的核算更为客观。 二、强化“新准则”的地位及其作用 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环境,以及对经营管理者的评价、报酬,会计准则的变化必将影响企业管理的重点和方式,对于已经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和较强竞争力的企业而言,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意义主要在于更便利进入国内、国际资本市场和参与国际竞争,对管理还比较落后的企业而言,执行新会计准则将对提升管理理念和改变管理方式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讲,新会计准则的企业价值是企业所创造的现金流的现值,由企业当期营运价值和未来成长价值构成;企业营运价值通过市场营销、成本管理、现金流管理等形式实现,未来成长价值则需通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企业购并、资本增值等形式实现。因为在原会计制度下,会计信息着重反映企业营运价值的变化,企业经营者更关注于营运价值管理。首先,实施会计新准则是实现增长与报酬目标和相关风险的最优平衡,有效应对风险,增进创造价值的能力,会计信息从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角度反映企业风险状况:例如,财务风险、或有事项产生的预计负债、投资收益或损失的确认;但在原来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能揭示的企业风险非常有限,企业风险管理系统包括风险识别、分析、评价、应对策略在企业管理中相对独立。其次,新会计准则不仅在或有事项准则规范了各类预计负债会计处理,在职工薪酬、建造合同、租赁、原保险与再保险合同中对涉及到的或有事项也规范了会计处理。新会计准则对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将企业投资风险通过会计信息及时反映。所以新会计准则在对或有事项进行确认和计量时,引入风险估计和评价方法,使会计计量依据与风险管理信息趋于一致;而且新会计准则还对套期保值、保险合同准备金等风险应对工具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有利于真实反映风险管理的结果。 其三,新的会计准则将进一步发挥财务管理的增值作用:在新会计准则下,会计计量引入预测未来现金流、折现、实际利率等财务计算方法。从而使财务管理成果在会计信息中全面体现,突出了财务管理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增值作用。例如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可收回金额、弃置费用、预计负债、职工福利、融资性质分期收款销售商品、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都以现值作为计量属性,这与企业的决策依据相一

会计信息与股价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会计信息与股价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证券市场是一个信息集成的大型交易市场,证券市场的运作方式就是利用股票价格的信号机制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市场中的信息变化是导致股价出现波动的主要原因,影响股价波动的因素有宏观的政府政策也有微观的企业会计信息, 而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主要的参考依据是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信息也是影响股价最直接的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诸多政策促进了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 尤其是新能源的兴起,为有色金属行业吸引了很多投资者的目光,因此本文认为,有色金属行业会成为未来投资的一个主要方向,故选择了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为本文研究对象。针对会计信息是否影响股价变化的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会计信息与股价相关性的研究成果,在介绍了会计信息与股价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的年报特点,选取了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上市 公司2013年-2015年的财务会计数据为样本,对有色金属行业的会计信息与股价波动相关性的问题展开研究,运用Stata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对有色金属行业的会计信息和股价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选择了股票成交量为第二被解释变量来辅助解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研 究结果表明: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与会计信息中能代表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的财务指标均存在相关关系;对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影响较大的典型变量是代表企业营运能力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代表偿债能力的速动比率、流动比率。 最后本文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投资者今后进行有色金属行业投资时应重点关注的会计信息指标,并且提出了合理优化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

浅析信息技术对会计变革的影响

浅析信息技术对会计变革的影响 摘要:在信息技术向人们所在的每一个角落发起全面冲击的大潮中,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它的发展动力来自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会计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变化。因此,会计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这种冲击不仅是技术上的,而且也迫使我们对传统会计的理解和认识重新审视。本文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视角,审视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的整个过程中实施的难点及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会计变革;影响 目录 一.新时代下会计发展背景 (2) 二.传统的会计模式 (2) (一)传统的会计职能被界定为核算和监督 (2) (二)传统的会计流程独立于业务流程之外 (2) (三)传统的会计人员只是普通的核算人员 (3) 三.信息技术和会计信息化的概念 (3) (一)信息技术的概念 (3) (二)会计信息化的概念 (3) (三)信息时代下的会计模式 (3) 四.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 (4) (一)信息技术对会计环境的影响 (4) (二)信息技术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5)

(三)信息技术发展下的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的影响 (6) 五.未来会计的发展方向 (6) 参考文献 (7) 一.新时代下会计发展背景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发展,总是以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为先导的。任何物质生产和生活的内容及其方式的进步,总是伴随着人的思想和观念的进步。有资料表明:当前人类社会正在迈进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以知识的生产和人的智力的充分发挥为支撑,以信息化和网路化为基础,通过持续、全面的创新,最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已经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主流。人类社会的这一重大发展,同样影响着会计这一古老而重要的职业。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抛弃一些陈腐而不合时宜的观念,结合传统的会计模式,运用全新的思维,创造出一系列知识经济时代全新的会计观念。 二.传统的会计模式 会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从内容到形式总是体现着各个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风貌。传统的会计无论从业务流程还是信息质量观念都与现实需求不符,限制了会计的发展。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的会计职能被界定为核算和监督。 这主要是会计人员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和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的事后反映和对以往经济业务的记录。这种要求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有较大的距离。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对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

社会的经济发展程度越高,一项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带来的经济后果就越大。 2007年是我国上市公司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一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作为资本市场的规则之一,对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这时候对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的是会计基础理论问题,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从制度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角度,对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的本质进行深入的解析。并采用采用分析、比较等方法,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研究会计准则经济后果问题。希求理清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的表现形式,进一步认清经济后果的实质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根据制度经济学中对制度的分类,制度分为程序性制度(又称元制度)与实 体性制度两大类。程序性制度是保证实体制度实现特定目标的基础,后者是在前者规定的区值内选择的结果。因此,本文中把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分为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经济后果和会计准则使用过程中的经济后果。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经济后果性决定了会计准则使用过程中的经济后果性。 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各国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的表现形式和经济后果性的 程度有所不同。在美国,由于其发达成熟的资本市场,会计准则的制定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会计准则实质上是一份“社会契约”。而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准则制定中利益相关者参与度较低以及上市公司考核制度的不完善等原因,使得我国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具有弱显性与宏观性的特点。随着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准则制定中利益相关者参与度的提高和对上市公司考核制度的完善,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的显性会逐步增强而宏观性会逐步减弱。 由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针对会计准则的各利益相关者中的特定利益相关 I 言的,而并非是针对全体利益相关者。如果从整体全局的角度来看会计准则 就失去了经济后果性。因此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是具有相对性的。本文提出,在评价会计准则经济后果时,我们可以引入罗尔斯(Rawls)的社会福利评价规则,即使社会中福利最差的参与者的福利得以改善的制度是最佳的制度来判断会计准则经济后果性的相对公平性,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本文试图对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这一问题有一个全景式的认识,但不过是触 及到经济后果问题的“皮毛”而已。一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和研究视野所限,对相关问题未做进一步深入探讨。二是因为资料搜集困难,缺乏深入研究的素材。本文的分析,侧重于理论的演绎和推理,对所提出的结论,缺乏更有说服力的证据。诸如新会计准则在实际的运用中实施效率如何;新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广度和深 度究竟如何;会计准则在多大程度上造成了财富的非公平转移,都未及研究。这 些问题是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才能完成的。 鉴于本文的局限性,围绕“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这一主题,今后的研究可 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扩展:第一,细化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从特定的会计准 则入手,从实证的角度,对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进行经验检验。第二,运用博弈论来进一步分析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各利益相关者在会计准则的演化过程中的行为变化及相互关系。 关键词:会计准则经济后果性;利益相关者理论;规制理论;罗尔斯规则;会计 寻租 Abstraet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