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口红利趋缓下农村劳动力对接转移机制研究_周才云

人口红利趋缓下农村劳动力对接转移机制研究_周才云

人口红利趋缓下农村劳动力对接转移机制研究_周才云
人口红利趋缓下农村劳动力对接转移机制研究_周才云

2011·6

理论与改革

一、人口红利趋缓的背景

刘易斯模型结论告诉我们,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力会由传统生产率较低的农业部门大量流向生产率较高的现代工业部门。但是,当传统部门边际生产率渐渐与现代工业部门边际生产率相等时,劳动力的流动速度和流动形式必将发生改变。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面临一个重要难题,就是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即将越过刘易斯拐点,即在未来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我国劳动力资源将由相对比较丰富转向较为贫乏阶段,家庭

抚养负担相对较高。从劳动力总量来看,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曾表示,从2013年以后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会逐步下降,到2020年以后会下降得更快些。就年龄结构而言,我国老年人口比例逐步上升,199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 5.6%,2000年上升到7.0%,2010年进一步升至8.9%。老年抚养比例由1990年的8.40%上升至2010年的11.90%。由此可见,我国很快将走出“人口红利”阶段。

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2009年我国在外农民工数量大约为2.3亿,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显示,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亿人。如此庞大

基金项目: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生成机理及控制路径———基于区域层面的实证研究》(课题编号为10YJC7904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周才云,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

周才云

人口红利趋缓下

农村劳动力对接转移机制研究

(华东交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摘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即将越过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时期也将结束。如何有效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后期经济增长提供持续稳定的劳动力源泉,已成为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从当前我国人口红利趋缓的现实背景出发,深入分析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对促进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提升劳动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口红利;农村劳动力;对接转移【中图分类号】D6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26[2011]06-0059-03

59··

改革与发展REFORM AND DEVELOPMENT

的流动人口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产出效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人口红利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如何实现劳动力的有序、高效转移?采取何种措施把人口红利结构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特征及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

1、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之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得到迅速提高。1957-1978年,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仅为1.4%,1979-1984年猛增至13.45%。1986-1996年我国农村和城镇都保持了较快速度地增长,农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6.9%,城镇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为21.7%。进入新世纪后,面对WTO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农业生产获得长足的发展,农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1387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6941亿元,但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只有9.28%。

2、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特征导致城乡不平衡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二者的比例为2.57:1;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253.4元,二者的比例为2.79:1;到了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这一比例进一步扩大到3.29:1。

3、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1)教育方面:2008年,我国城镇小学生均事业经费平均为2757.53元,农村为2217.59元,城乡比为1.24:1;城镇初中生均事业经费平均为3543.28元,农村为3103.16元,城乡比为1.14:1。生均公用经费城镇小学平均为636.28元,农村为561.88元,城乡比为1.13:1;城镇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平均为956.38元,农村为822.09元,城乡比为1.16:1。[1](2)医疗卫生方面: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农村地区新生儿死亡率是城市的2.40倍,婴儿的死亡率是城市的2.74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城市的2.78倍,孕产妇死亡率是城市的1.28倍。此外,我国每年乡镇医疗人员的数量在逐渐减少,2009年平均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只有1.19个,并且相当多的乡镇卫生院中一级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短缺,村一级执业助理医师只占相关从业人员的12%。(3)社会保障方面:1998年,社会保障总支出中只有2.2%的经费投向农村人口,到2007年,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占社会保障总支出的比例也仅是5.6%。从人均财政性社会保障经费支出来看,2007年城镇人均支出为791.3元,农村人均支出为77.0元,是农村的10.3倍[2]。

4、农村贫困状况依然严峻。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和农村贫困发生率的数量总体趋势是在逐步减少。《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指出,按2010年农村贫困标准的1274元测算,2010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仍有2688万人。事实上,如果按照国际标准来计算的话,仅2009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就有4300多万人。大量贫困的存在迫使很多农村家庭成员选择外出打工积累资金、学习生存技能。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1、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空间分布逐步由区域内就地转移向跨区域转移发展。期初,劳动力转移主要是在农村内部就近进行的,即“离土不离乡”模式,乡外县内就业人数的比例由2003年的35.7%下降到2008年的25.9%。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出县跨省谋求新的发展,寻求更多的挣钱机会,跨省流动就业人数的比例由2003年的41.0%增加到2008年的45.4%。此外,截至2010年7月,我国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省外的达到32%。在区域就业地的选择上,东部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是外出农民工的首选,2009年东、中、西部的比例各占71%、13.2%和15.4%,另外0.4%的外出农民工在港澳台地区及国外就业[3]。

2、第二产业成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选择。2003-2008年在全国外出就业劳动力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基本保持在43%左右,从事商业服务业的在20%左右。其中,建筑施工业17.3%、电子电器业12.5%、制衣制鞋业12.7%、住宿餐饮业9.8%,这四个行业就占了全部农民工所在行业的一半以上[4]。

3、外出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在逐步改善。2003年,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0年,而2009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3年。2003-2009年,外出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所占比重由27.1%下降到20.6%;初中文化程度的由60.3%提高到62.6%;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0.7%提高到13.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外出劳动力所占比重由1.8%提高到3.6%。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1、劳动力供求市场难以对接。据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2009年7月的供求报告显示,企业总需求人数60.3万人,求职总人数35.4万人,用工缺口达25万人;深圳市早在2009年4月起就从年初的岗位缺口转为用工缺口,当时用工缺口2.3万人,到6月用工缺口超过6万人。但从企业层面来看,他们需要的都不是一般的体力型劳动力,而是具有相当技能的专业型技术工。因此,我国沿海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与其说是“民工荒”,不如说是“技工荒”,供求市场将会在长时期难以有效对接。

2、外出工作生活环境亟待改善。外出务工的农民工,

60··

2011·6理论与改革

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都异常艰辛,有的每天工作时间高达14小时,且多居住在工棚、工作地或集体宿舍,生活设施非常简陋。高强度工作、低生活质量的状态使得他们身体受到严重侵蚀。如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2009年职业病筛查中,有124名农民工被确诊患有尘肺病,有的甚至是壮年时期生活都不能自理。

3、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地域和工作选择上具有较强的盲目性和临时性。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农村劳动力通过有关部门或亲属有组织进行转移的只占26.5%。由于城市昂贵且居高不下的房价,农民工成为城镇新市民的难度较大。据中国2010年《经济蓝皮书》公布的数字,2009年城镇居民收入房价比达到8.3倍,农民工的房价收入比为22.08倍,农民的城镇房价收入比则为29.44倍[5]。

三、完善农村劳动力对接转移机制的政策建议

1、构建对接就业平台,构建完善的服务和引导机制。首先,把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作为劳动力输出的主要方向,安排相关负责人将农民工队伍进行有效组织;其次,充分利用网上信息及时通告市场上劳动力的专业需求状况,并积极建立地区劳动力联络站,实现与各地区中介组织、人才交流中心的对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准确、高效的信息来源;第三,当地政府部门定期举办人才交流会、劳动力对接会议和农民工各项专业性比赛等,积极打造地方品牌,以实现劳动力供求双方的直接对接。

2、加强针对性职业培训。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概念,其目的主要是将“60后-90后”四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民工进行有效地分层,为此:首先,在给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背景、不同技术水平的个性化的需求实行因材施教;其次,要大力发展民办职教,加大对各种渠道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的整合;再次,加强对农民工培训过程的协调、服务和监管,深入了解和指导培训开展的情况,并及时记录参训人员的反馈意见、跟踪受训效果。按照财政监督、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经办部门使用的原则,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管理制度。

3、鼓励农民自主创业。随着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和工业园区、乡镇企业逐步崛起,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呈现出本地自我吸收的态势。同时原来流出的打工农民由于积累了一定资本和经验,产生了返乡创业的愿望。为此,相关政府部门应从创业培训和后续扶持、收费减免、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几方面入手出台扶持政策,不断提升农民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搭建农民创业平台,实现从输出农民到输出岗位的跨越。

4、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过去,因户籍等体制因素使得农村居民无法获得与城镇居民同等发展的机会。近些年来,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及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如减免农业税、按时发放农民工工资、安排农民工子女教育。为了进一步稳定农村劳动力的供给状态,今后还需要:第一,要加大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力度,各级财政要集中财力,加大社保资金投入,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第二,要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和合理增长。

5、逐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①。我国农村劳动生产率1978年为0.043万元/人,2007年为1.945万元/人,是1978年的45倍;城镇劳动生产率1978年为0.244万元/人,2007年为5.345万元/人,是1978年的近22倍。城乡劳动生产率差距由1978年的0.201万元/人增加到2007年的3.400万元/人。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农村劳动的回报率高于外出打工的回报率,就会出现劳动力的反向转移,即流出去的劳动力又回到农村,从而提升农村劳动力资源,也就是刘易斯说的对二元经济的进一步转换,终将产生的一个结果就是,现代部门与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力达到相等,二元经济结构被单一经济结构所取代[6]。

注释:

①宫希魁(1988)介绍了三个计算劳动生产率的统计指标,实物和价值指标、按全部劳动量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按活劳动量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本文选取第三个指标(按活劳动量计算的劳动生产率)进行计算城乡劳动生产率,即城镇劳动生产率=城镇总产值÷城镇就业总人数,农村劳动生产率=农村总产值÷农村就业总人数。(参见宫希魁《劳动生产率问题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年。)

参考文献:

[1]张艳,庞笑萌.我国城乡基础教育供给的不均等及制度创新[J].农业经济,2010(8):95-96

[2]陈正光,骆正清.我国城乡社会保障支出均等化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5):54-58

[3]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熊军.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价值工程,2010(11):233-234

[5]陈佳贵.经济蓝皮书——

—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杨丽君,王玉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农村经济,2010(6):15-118

责任编辑:王卉

61

··

“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一国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口红利的阶段。 二、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的贡献 “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生产领域的影响,二是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 1.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人口红利”对生产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劳动供给上。 从劳动供给来看,我国目前仍然处于劳动年龄人口最丰富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总趋势是,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逐年下降,而老年抚养比逐年上升。更多的劳动力从少儿抚养负担和老年赡养负担等非生产性活动中脱离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配置于生产性活动中,促进了经济增长。 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口红利的阶段,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1000万,劳动人口比例较高,保证了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需求,使地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世界银行估计,人口红利因素能够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33%,中国近几十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奇迹”。 2.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 消费被称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储蓄和消费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从“人口红利”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来看,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或者说老龄人口比例增加在一定时期内并不必然带来储蓄率的下降,相反还有可能使储蓄率进一步上升。在老龄化的初期阶段,新进入老龄阶段的人往往都有较高的储蓄率和储蓄倾向,有人也因此把老龄化的初期阶段看成是第二次“人口红利”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年龄人口丰富的“人口红利”期结束并非“人口红利”的真正结束,只要能够发挥好储蓄的资金效率,让资本得到合理的回报,则第二次“人口红利”仍有可能为经济增长继续注入“活力”。 3.城乡二元结构和“人口红利”的配合贡献 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的减缓,专家预测劳动年龄人口大约会在2015年左右停止增长。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后,劳动力数量不足的问题会很快到来。但城乡二元结构使得我国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仍然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城镇提供劳动力资源。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之中,我国仍然拥有比较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从劳动力供给来看,“人口红利”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综上所述,无论从生产还是从消费和储蓄来看,“人口红利”都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利因素。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同时也是“人口红利”回报最丰厚的时期。从今后20~30年左右的时间来看,我们不仅没有理由怀疑我国的经济增长会失去动力,相反,经济增长将会更加强劲。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 【摘要】随着当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劳动力逐渐从农业转向工业,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转移。本文基于工业集聚视角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分析。就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原因,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展开,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业集聚 一、引言 工业集聚是指一系列相似的下业企业汇聚于同一个区域。这是一种在工业布局上相对集中的现象。由于各地区的地理环境限制以及工业组合因素的影响。随着各种下业产业的发展与个别产业规模扩大。为了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应,下业集聚成为必然的趋势。企业的运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当地的劳动力已经远远不足。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下业集聚区。久而久之,形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据统计。2010年从农村转移㈩来的劳动力约有1.5亿人,占到了总流动人口的68.2%。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不容小觑。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生原因 我国存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其中一元是以下业化生产为主的城市经济。另外一元是以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农村经济。

在这种经济社会结构下。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城乡收入差距、地区贫富差距,城乡生活水平和人民幸福指数差距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这些因素息息相关。 (1)经济因素。与农村相比,下业化集聚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更高的薪酬。一部分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奔赴工业聚集地,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农村劳动力转移。 (2)科技因素。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村开始引进适量机器设备,提高了部分农业的作业效率。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而在下业集聚地下厂为了维持日常经营又急需劳动力。那些被机器所淘汰的农民开始寻求新的下作。为了谋生他们向工业集聚地转移。 (3)生活质量因素。我国现阶段,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水平有着显著的差距。一些农民工进城工作已经不再是为了挣钱去找一些辛苦脏乱的下作,他们更加希望的是在挣到钱的同时能借此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开阔眼界,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希望在城市立足,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 三、工业集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现象。我国农村人口过多。耕地严重不足,截至2008年,我国的人均耕地仅1.35亩。并有666个县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795亩,其中463个县低于国际公认危险线:0.5亩。工业

高考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 (2)

高考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迁移的类型及原因 例1、图1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部分国家或地区人口移动方向示意图。图中序号与选项排列对应正确的是() A. ①中国②美国③俄罗斯④拉丁美洲 B. ①中国②俄罗斯③美国④拉丁美洲 C. ①拉丁美洲②中国③俄罗斯④美国 D. ①中国②拉丁美洲③俄罗斯④美国 解析:本题以四幅简单的人口迁移方向图切入,隐形考查人口迁移的类型、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状况等知识,结合世界地理和世界近现代史考查同学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大规模国际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国内人口迁移,特别是国家或政府组织的大规模人口迁移都是为了开发国土。由选项提供的四个地区,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发展状况综合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主要从黄河下游、长江下游等地区移向西南的云南、西藏及西北、东北等地,其人口移动方向大体如①图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的人口大量向北流向美国、加拿大,向东北横渡大西洋流入西欧,如②图所示;俄罗斯政治、经济、人口重心主要在欧洲部分,近几十年来一直组织移民向东开发西伯利亚地区,人口移动方向如③图所示;美

国人口大量由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迁移,如④图所示。 答案:D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例2、读“1850年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该工业区对其的推力 跨越国界划分)。 (3)引起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主要原因有:战 (4)20世纪70年代以后,老工业区和城市出现人口回流现象,老工业区对其的拉力 解析:本题以美国的人口迁移为切入点,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注意联系美国历史发展过程,掌握美国各阶段人口迁移的特点。

流动人口管理实施方案管理办法

任综治委[2012]27号 任桥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理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体制,及时掌握我镇流动人口的动态,切实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树立任桥镇对外的良好形象。根据县综治委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经研究制定以下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方案: 一、成立组织 成立任桥镇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洪新河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李景芬担任,派出所、计生办、综治办、共青团、妇联、招商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任桥派出所,派出所所长刘成任办公室主任。 二、工作步骤 (一)广泛动员,做好宣传工作 由镇政府组织工作人员到街道和机关单位各村、组进行走访并发放传单以此来大力的进行宣传,使加强流动人口管

理的重要性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我们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二)摸清底数,确立清理整治重点 在做好宣传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调查摸底,组织力量,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深入到各村、组全面进行清理整治。(1)对不符合安全条件的房屋出租户依法取缔,对住宿登记制度不落实和租住身份不清,来历不明人员的出租户依法处罚,限其整改;(2)对外来人员底数不清,治安秩序混乱的集贸市场、施工工地、文化娱乐服务场所、旅社等场所,要组织力量集中整顿,重点打击欺行霸市、敲诈勒索、垄断市场、称霸一方的外来流氓恶势力;(3)对辖区内的“三无人员”进行清理,打击混迹于其中的流窜违法犯罪分子,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4)严密巡逻检查和身份核查工作,对身份不清、情况不明的外来人员,通过上网比对或发函调查。 (三)完善管理措施,建立流动人口档案管理制度 全面掌握我镇流动人口信息,做到“人数清、去向清、收入清、联系方式清”的工作目标,要认真落实方案的各项措施,巩固整治成果,认真落实住宿登记制度,健全居民身份证检查员制度,建立流出人口、暂住人口、“三无人员”的档案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公共场所外来人员登记管理制度,落实用人单位特别是个体私营业主、公共场所主暂住人口管理责任,进一步完善暂住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立长效管理措施,提高控制打击外来犯罪的能力,维护社会的治安稳定。 三、工作目标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 我所驻的**镇**村是位于富阳市以南约20公里,是灵桥镇的一个经济薄弱村。**村地处山区,地理位置并不十分优越,但20xx年全村平均收入却有5618元,具备典型的尚未开发的农村的特征。作为**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我是带着“尽己所能为提高农民收入寻求一个好的切入点”来开展工作的。两个月来,我和村两委的几位同志通过上门走访、座谈等形式,掌握了制约**村经济发展的第一手资料;联系周边地区的经济情况和**村的历史,经过分析后觉得:**村靠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农业特色经济、搞实业办工厂来发展经济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见效也不会很明显;**村的出路在于高质量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力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 一、**村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第一,转移不够。截止到20xx年12月,**村农村总人口692人,劳动力总数约为370人,各类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有172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46.5%左右。**村第二村民小组是全村外出务工最多村民小组,其总人口218人,劳动人口87人,外出务工55人,外出务工人数占劳动人口总数的63%。第五村民小组则相反,总人口131人,劳动人口68人,外出务工17人,外出务工人数占劳动人口总数的25%。

第二,文化程度较低。**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有很大一部分甚至为文盲。以第二村民小组当前外出务工人员为例,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60人,占70%;高中文化程度12人,占13.8%;中专5人,占5.7%;文盲10人,占11.5%。 第三,男性较多。**村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约146人,占84.9%左右;女性约26人,占15.1%左右。 第四,技能较差。目前外出务工的人员中,只有部分受过正规专 业培训的劳动力,而这鸿世电器公司和电动工具厂。大部分未经过正规专业培训的劳动力,主要分散在各造纸厂。 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村外出务工人员年龄普遍在18~45岁之间,为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绝大多数涌向电器或造纸行业,从事简单的低技能的体力劳动。外出务工人员地区分布亦不平衡,绝大部分集中在附近的地方,较远相对比较少。 二、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1、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人口红利提纲

人口红利的定义 所谓“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为了便于分析,人们使用总抚养比小于50%(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之和除以15岁~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为人口红利时期,进入人口红利时期为人口机会窗口打开,退出人口红利时期为人口机会窗口关闭。而人口总抚养比超过60%时为“人口负债”时期。 刘易斯拐点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格局现象。由于农业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大量供给压低了劳动力成本。直到有一天,工业化、城市化把表面上的剩余劳动力都吸纳干净了,如果再想继续吸纳剩余劳动力,就必须提高劳动力成本。这个临界点就叫做“刘易斯转折点”。 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在1978 年到2011 年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GDP 以年均近10%的速度高速前进。人们纷纷研究导致中国高速持续增长的因素。人口红利因素是大家公认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 蔡昉和王德文的一项研究(1999)表明,如3.1 表所示,物质资本对改革后的经济增长贡献为28%,劳动力数量增长的贡献为24%,人力资本的贡献24%,而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对增长贡献了21%,剩余3%未解释。 根据上述研究数据可以看出,人口红利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功不可没。中国具有庞大的劳动人口,并且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高,中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户籍制度等各种因素大大限制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从而乡村存在大量冗余的劳动力。改革开放后,二元经济的格局被一步步打破,城乡之间的劳动力逐渐可以自由的流通。农村冗余的劳动力被大大释放,并为城市的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而在另外一方面,由于在人口结构图中,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高,相对应的总人口抚养比也呈下降的趋势,并且与国际社会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而劳动人口比例较高和抚养率低,会导致社会储蓄大幅增加,进而拉动社会投资,形成典型的“三高”局面。 另外,人口红利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图3.2鸟瞰其影响机制。利用好人口红利,将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多元性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多元性,既体现于人力资本形式的多样性,也体现于它所影响的社会经济活动类型的多样性。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城市化问题研究报告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 研究 ——以城市农民工福利问题为例 作者:王晓红 专业名称:文秘 指导教师:浏讲师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逐步发展,大量的农民工开始涌入,农民工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当前农民工形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群体,他们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与其伴生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如治安问题、出租屋管理问题等,笔者则针对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问题提出几点浅见。 文章首先介绍了农民工的涵义,对金牛区农民工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梳理,最后得出了笔者对完善农民工福利管理的粗浅的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

目录 摘要I 目录II 前言1 1、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问题研究的重要性2 1.1降低社会矛盾2 1.2确保农民工工资保障与劳动强度的科学管理2 2、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面临的问题3 2.1农民工缺乏劳动保障及劳动纠纷等法律咨询福利3 2.2子女上学福利不足带来的人口管理和公共生活服务压力大4 2.3社区福利较少,影响农民工的融入速度4 2.4排斥情绪导致的农民工自卑心理严重4 3、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6 3.1缺乏权威的福利管理机构,引发安全隐患6 3.2农民工总体参保率低6 3.3社会因素导致的歧视、排斥现象的产生7 4、加强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问题的建议8 4.1将农民工福利管理制度纳入法制轨道8 4.1.1强化各组织间的相互配合8 4.1.2出台有关农民工管理的规性文件和规章8 4.2强化公安部门的社会治安管理职能8 4.3强化治安宣传工作,消除农民工歧视问题9 4.3.1把握传媒宣扬的舆论导向9 4.3.2开展普法宣传,消除农民工歧视问题9 4.4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扶持9 .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实施方案

王明口镇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从服务于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党政统一领导、专门机构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协同参与”的思路,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体制新机制,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规范化、人性化、信息化,促进我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工作目标 (一)建立健全服务与管理网络,理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联动关系,建立齐抓共管的长效服务管理机制,实现由部门分头履职向综合服务管理转变。 (二)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要求,探索服务新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实现由管理为主向服务管理并重、加强人文关怀转变。 (三)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制,整合管理资源,提升管理实效,实现外来人口管理模式由社会化管理为主向专业化为主、社会化为辅转变。 三、组织机构 成立王明口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党委书记齐长军担任,副组长由镇党委副书记袁文军担任,成员由各科室、各村组

成。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综治办,办公室主任由田松庆同志兼任。 四、主要任务 (一)积极探索服务管理新体制,不断完善服务管理新网络 1、建立王明口镇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抽调镇综治、计生、劳动、司法等部门成员,组织实施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外来人口提供“一站式”服务。 2、各村建立流动人口管理站。 3、建好流管员队伍。改变当前服务管理以兼职人员为主承担的模式,建立“专业化为主,社会化为辅”的管理队伍。(1)专职协管员由派出所负责管理,同时接受计生、劳动、综治、司法等部门的业务指导,主要负责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发证、催办、查验和注销等日常工作;出租房屋登记备案工作;计生《婚育证明》的查验催办工作、《劳动合同》的查验催办工作以及16岁以下未成年人的登记工作;对管区内兼职协管员进行业务指导,以及做好检查、督促、考核和发函、回函以及台帐资料整理工作;并发动辖区内群众做好安全防范工作。(2)公开招聘200余人流管员,原则上由政治文化素质高、身体健康、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本村(社区)人员担任,并报镇流管办审核确定,在专职协管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工资按登记人数和质量,实行半脱产工作,主要负责流动人口登记、发证、催办、查验和注销等日常工作,并发动群众做好安全防范工作。(3)联络员由所在的各村(社区)大学生志愿者担任,协助提供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基本情况和变化情况。联络员年终进行评比奖励。 (二)探索拓展服务管理新内容,努力提升服务管理新品质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的调查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是目前全国上下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一项重点、难点工作,在对这项工作进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对我市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希望对我市下一步工作的开展起到有益的借鉴。 新形势下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核心是富民,难点在农村,关键是农民。“人口向城镇集中”不仅仅是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根本途径。就我市而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就业人数近20万之巨,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然而工强农弱的基本市情,区域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相当一部分农村家庭缺少工资性收入,我市目前仍有32000多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待就业,他们大多是位于山区的贫困人口。解决这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一个重要保证。我们人劳局积极贯彻市委的决策,把有序组织农民进城入企,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完善服务机构、拓宽就业渠道、强化技能培训等多个环节入手,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为实现人口向城镇集中创造必要条件和提供全面服务。 去年,我市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按照“一流机构、一流人员、一流设施、一流工作”的要求,我们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专门机构。今年,我们又挂牌成立了“就业服务管理局”,加强对就业工作的服务和管理。20个镇(办)“农村劳动力求职服务中心”、291个村级服务站和2824个服务组,构成了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平台。去年,我们采取全面求职登记,免费技能培训,广挖用工信息,义务推荐就业等工作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442人,今年第一季度我们又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50人,这些数字有力的证明了市委、市政府决策的正确性和”三个集中”的科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1952年的18243万人增长到2001年的49085.5万人,增长了2.69倍,占整个社会劳动力总数的67.2%,而且每年还在以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40%的水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力;如果达到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20%的水平,则将产生3.44亿剩余劳动力。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 大量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目前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来看,在未来5到10年内,我国每年必须实现1500万到2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益率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鉴于我国目前现状,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已初见端倪,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成了严峻考验。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未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从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至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目前,我国建筑业的50%、煤矿采掘业的80%、纺织服装业的60%和城市一般服务业50%的从业人员均来自农村,可以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因素之一。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进程 按照当前的统计口径,农村转移劳动力是指:到乡外就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或者虽然未发生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就是说,只要地域或产业发生变化,即便是到外乡仍从事农业劳动,都视为转移。而由于婚姻关系引起的地域的变化,以及由于考学、参军等原因离开农村的,并不当作是劳动力转移。根据此统计口径,1978-2001年的20多年间,农村劳动力总量由30688万人增长到48229万人,净增17541万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从2182万人增长到15778万人,净增13596万人。20多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本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 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在未受到政府力量控制情况下自发进行的。继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1952年,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职工为510万人,1958年增加到2316万人,工业部门新增的职工,绝大部分是由农村转移而来。 2.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 该时期由于受政府非经济力量的干预,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1958年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开,经济建设规模虚假的急剧膨胀,从而造成了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1958年,全国工业和建筑业共新增职工1900万人,相当于原有职工的两倍,其中从农村招收的约1000万人。由于在农村内部抽调劳动力大炼钢铁等,1958年农村劳动力比上年税减3800多万人,1958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陡降至58.2%.据统计,城镇人口由1957年的9900多万人猛增到1960年的1.3亿人,同期所增城镇人口中,约有90%属机械增长。同期城镇非农业职工增加了2500万人,其中近2000万来自农村。然而,这次农业劳动力转移“浪潮”的寿命却极其短暂。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大批劳动力又重新回到农村。196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又陡升至82.5%,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农业劳动力转移发生这样规模的大起大落,在世界人口迁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这一阶段,农

流动人口管理制度1

流动人口管理制度1 茌平县商业城管委会 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一、搞好流动人口的登记。对外来流动人口~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居住时间在一周以上者~要督促其带好身份证和其他证件到公安派出所和所在居,村,委会进行登记~办理临时居住手续。 二、落实治安责任制。出租房要与小区,村,签订治安责任状~外来流动人口应与房东签订治安保证书~每一个出租户都是责任人~要主动协助小区,村,管理好外来流动人口。 三、认真搞好协查。居,村,委会干部应主动与街办,镇,、派出所配合~与流动人口户口所在地和现在工作的单位,工地,主动联系~全面了解掌握情况。 四、积极协助管理重点人口。对流动人口中的重点人口。要积极协助片警建档~小区,村,要指定人员专门与房东经常保持联系~及时掌握了解情况~搞好管理工作。 五、加强法制教育。小区,村,要经常与街道、镇司法所、派出所联合开办“法制夜校”~轮流培训外来流动人口~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对出租户房东也要经常组织教育~指导他们主动协助搞好流动人口管理。 六、按照计生工作的有关规定认真抓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2009-10-14 22:56:35) 转载? 分类: 社区活动标签: 杂谈

1、流动人口户籍地、现居住地要严格执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规定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两地管理的责任”共同管理。 2、流动人口户籍地在成年流动人口外出前开展必要的、有效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做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审核工作,对已外出的应予补办。负责做好与现居住地的联系和信息沟通工作。 3、流动人口现居住地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查验工作,负责对流动人口日常管理工作。 4、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行为,,由现居住地或户籍地依照《条例》予以处理。 流动人口登记制度 1、常驻户口所在地或社区对流出育龄人口与现居住地或社区对流入育龄人口应当登记建立流出、流入育龄人口管理档案。 2、常驻户口所在地或社区对流出育龄人口进行登记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流出时间、婚姻状况、育龄妇女计划生育证明核发情况,计划生育合同签订情况和现居住地等。 3、现住地或社区对流入育龄人口登记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流入时间、婚姻状况、生育状况、育龄妇女计划生育证明查验情况、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情况、计划生育奖罚情况、常驻户口所在地等。 4、常驻户口所在地和现居住或社区应当就流动人口变动情况及时登记。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制度 1、为流动人口登记户卡,建立已婚育龄妇女档案。 2、为流动人口每季度查验一次《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3、向育龄流动人口宣传计划生育的有关法律法规。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最新)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工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更是应对市场经济,提升产业、劳务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好我市今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就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做了一些调查,对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供领导决策时参考。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状 (一)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主要表现为“数量较大、素质较低、年龄较轻、男性较多、分布较广、技能较差”。 1、从数量上看,根据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系统统计数据显示,到2012年底全市共有农业人口588462人,其中农村劳动力326178人,16-45周岁的农村劳动力220171人,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还有富余农村劳动力45665人。 2、从性别构成上看,全市有效男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0.6%;有效女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9.4%。 3、从年龄结构上看,进城务工18岁以下的约占12%,18-30岁之间约占44%,而30-40岁约占35%,40岁以上的仅占9%。进城务工人员中青年占绝大多数。 4、从文化程度上看,近90%的农村劳动力只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10%;农村劳动力中掌握一门以上非农技能的人数不到10%。调查结果显示,转移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41.2%;初中文化程度者占49.2%;高中文化程度者占8.6%,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0.08%。 5、从增收渠道上看,主要以种养和劳务收入为主,部分兼营一些副业。 6、从就业的情况看,目前我市转移出去的12万多农村劳动力中,有一定技能水平的不足10%,有近87%的人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其中近75%的人在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工作苦、时间长、报酬低。 7、从行业分布上看,全市326178个农村劳动力中,有约22万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69.9%,较上年下降3.2个百分点;有4万余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13.2%,较上年上升1.9个百分点,有近6万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占全部劳动力的16.9%,较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 (二)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的基本特点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报告

XX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 学生XX XX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 内容摘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不仅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

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因素,并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原因、存在问题等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径和有效办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策建议经济影响 Abstract: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to shift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ountry to a modern industrial country road to the inevitable.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not only fundamentally restricted the agricultural labor productivity, to a certain

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17T10:55:21.2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作者:张福云[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外务工人员也随之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我国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之中,流动人口是重中之重,它对于我国人口分布以及户口管理工作来说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 山东省栖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外务工人员也随之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我国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之中,流动人口是重中之重,它对于我国人口分布以及户口管理工作来说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特别是随着近些年来我国人口逐年增加,对我国的资源利用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现阶段,我国若想要完成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加强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对此,本文有机结合我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浅谈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重要性 流动人口是一种基于我国独有的户籍制度下形成的概念,它指的是离开了自己户籍所在地区的县、市以及市辖区,以工作以及生活为目的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在国外一般将至定义为人口流动。流动与迁移是两种相似但是其中又存在这一定差别的现象,流动人口虽然和迁移人口一样都进行了空间的唯一,但是迁移和流动不同,迁移是一种在永久变更居住地点的意向指导下所进行的一种活动。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我国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1 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流动人口是我国人口管理工作之中的重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就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过程当中形成的一种具有保存价值、查考价值以及利用价值的如文字、图表和印象等多种形式的真实历史记录,因此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就至关重要。首先第一点,通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为我国未来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提供真实的参考数据以及知道信息,有效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的工作效率。现如今随着时间的增长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不断持续增长当中,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多,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越来越严重,因此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达到人口稳定的目的,有效防止了用工荒等多种问题的发生;其次第二点就是随着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力度的增强,他也同时达到了对未来哪些地区发展潜力较大等情况的了解,是国家能够有针对性的对一些地区采取相应的投资操作,有效存进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建设工作,有效达成平衡发展的目的,实现可持续进步。 2 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2.1 加强部门协作,实现资源共享 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涉及到教育、卫生、公安、民政、人口计生等等部门。从目前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来看,很多地区都表现出了严重的踢皮球现象,也就是日常说的“各个部门相互推脱问题”,流动人口面对档案管理上的问题,自己并不了解该如何解决,不断奔波于城乡的各个部门,却得不到较好的解决,引起了流动人口的愤怒和不平,直接导致很多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无法完成。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实现资源共享。 2.2 加强区域协作,促进信息互通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在目前的社会中引起了高度关注,区域之间的各种工作冲突,其直接的受害者就是流动人口。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应在未来的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促进信息互通,否则很难保证总体的工作协调发展。除此之外,在今后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当中,还应该为流动人口设定一定的流动档案,通过网络管理,及时的调阅和更新,便于对流动人口的更好掌控。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区域管理的过程中,应适当的与流动人口进行沟通,强硬措施有其必要性,也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实际的各项条文落实,必须从实际出发。 2.3 创新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依靠上述的两项工作,解决了较多管理难题。我国的人口管理,一直都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点方面。为了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得到更好的管理结果,应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实行规范化管理。第一,必须完善管理制度,将各个方面的数据和信息统计完善。包括流动人口的从事职业、婚姻情况、生育情况等等。第二,必须要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将重点问题狠抓落实。由此可见,创新管理模式的重点在于,规范每一项管理措施,要将现实生活中具有代表的事件进行有效的处理,获得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支持,解决固有的问题。 结束语 面对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建设的加快,很多地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都投入了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其管理措施也趋向于多元化发展,总体上取得的结果是比较积极的。未来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还应该进一步从客观实际出发,一方面简化管理模式,减少管理上的冗杂操作;另一方面,应对一些具有特殊情况的流动人口,给予较多的帮助,实现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张红.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重要性[J].黑龙江史志,2015(11):92+110. [2]陆洋.浅谈卫生和计划生育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管理[J].黑龙江档案,2017(02):7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产业转移、区域转移和身份转换三种形式,文中所用的转移主要指前两种形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回流能有效地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河南转移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极大地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本次全球经济危机造成我省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回流,对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挑战,从长期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然是促进我省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因而应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回流工作,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回流;城乡协调 作者简介:赵翠红(1963-),女,河南襄城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3-0062-04 收稿日期:2009-02-16 一、引言 学术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颇多,形成的各种不同观点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种是被广泛接受的传统定义,即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零,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农村劳动力。但这种观点在经济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而以刘易斯(1954)为代表的古典学派坚持认为农业部门存在无限丰剩的剩余劳动力,把他们转移到非农部门中不会使农业产量减少,因为这些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低到接近零。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还有如下理解:(1)把农业劳动力的闲置视为“剩余”;(2)认为“剩余”是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和社会需要量之差;(3)边际收益低于非农业劳动力的农业劳动力(李仙娥,2004)。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我们赞同周振华的定义:“农村剩余劳动力应是在农产品供给满足社会需要的条件下,其劳动边际产量等于零的那部分劳动力;或者说,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业稳定增长,并且满足社会需要条件下的农业闲置劳动力。只有这部分农村劳动力才可以向非农产业转移。”(周振华199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形式上看主要有三种:产业转移、区域转移和身份转换。鉴于我们现有体制和制度因素,在较长时期内对大多数农民来说,要实现从农民到市民角色的转换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界定的基础上。本文所使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念,是指超过农业需要的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实行就地或异地转移即前两种形式的转移。 近几年来,原先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的部分剩余劳动力又开始返乡或创业或务农,这种现象被称作劳动力回流。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回流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流入区域的领先发展,强化了其增长极的地位 由于劳动力流入区域一般是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工业发展较快,各种类型的企业迅猛发展,它们已由最初的劳动力剩余经济变为劳动力不足。大量农民工的流入,为这些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资源,降低了发达地区用工单位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发达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达地区凭借开放的政策、勤奋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吸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__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多,打工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为更好的掌握农民工基本情况,探究“求职难”、“用工荒”背后的深层原因,笔者深入广大农村和劳务市场,采取走访调查、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农民工的真实想法和意见,并就如何科学合理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了一些浅显思考。 截至20xx年底,全县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55万人,实现工资性收入22.8亿元,净收入14.72亿元。各类培训机构共组织开展电焊工、电工等职业技能培训4994人次,大大提高了转移就业水平。创新输出模式,抓住“两站”移民建设等大项目、大工程建设契机,开辟多形式的务工渠道,组织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19187人。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创业促进就业,把开展贷免扶补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作为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推动就业的有效手段,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20xx年,全县发放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475人2375万元,带动就业712人;全县发放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500 1/ 6

人2500万元,带动就业750人。 (一)抓培训,培养就业新技能。 新生代农民工提高技能的意愿非常强烈,极其渴望学有一门技能,拥有和城里人一样的技术水平。 一是进一步打破部门、行业、区域、城乡界限,逐步建立层次分明、规范有序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组织部门要切实发挥党管人才“牵头抓总”的作用,联合人社、教育等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校的作用,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 二是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优势,要优化培训内容,按照缺什么培训什么、用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定向培训人才。根据农民工的实际需要,因需施教,开展校企结合、定单培训、招标培训,利用岁末年初等农闲季节,集中开展建筑、缝纫、烹饪、电焊工、电工、餐饮服务、病虫害防治、畜禽防疫等多种内容的培训。农民工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技能,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培训内容要紧扣市场需求,紧扣农民工的打工需要,让农民工普遍感觉“用得上”、“没白学”,发挥培训的应有效果。 三是聘请各行业专家、各工种技术能手授课,建立一支门类齐全的高素质、高技能培训队伍,确保农民工学到新技术、新方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技术示范、技术人员包人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对农民工的培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目录 一、提纲 (2) 二、内容提要、关键词:…………………………………………3-4 三、正文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5)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5-7 3、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7-10 4、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10-15 四、参考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论文提纲】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四、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1、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 4、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surplus rural labor force, rural labor from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ector to the transfer of modern sectors of the economy, which i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the importanc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Rural employment problem is to solve the current “three rural”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is also coordinating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 to study the major issues. Therefore, from the start with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and actively explor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the basic method is effective way to alleviate the current “three rural” issue brought about by the economic, social contradictions of an idea.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