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药剂学人卫版第七版名词解释

药剂学人卫版第七版名词解释

药剂学人卫版第七版名词解释
药剂学人卫版第七版名词解释

1.pharmacopoeia P9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 solubilization P23 增溶是指某些表面活性剂增大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的作用。

3. isotonic solution P179 等张溶液系指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

4. critical micell concentration P37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剂中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

5. Krafft point P41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升高至某一点时,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急剧升高,该温度称为krafft 点。

6. microemulsion P158 微乳,即纳米乳(nanoemulsion),乳滴粒子小于100nm时称纳米乳,粒径一般在10-100nm范围。

7. liposome P402 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薄层中所制成的超微球形载体制剂,称为脂质体。

8. crystal form 晶形

9. passive targeting preparation P445 被动靶向制剂系指由于载体的粒径、表面性质等特殊性使药物在体内特定靶点或部位富集的制剂。

10. thixlotropy P117 触变性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非牛顿流体在恒定剪切力(振动、搅拌、摇动)的作用下,黏性减小,流动性增大,当外界剪切力停止或减小时,体系粘度随时间延长而恢复原状的一种性质。

11. Cosolvency P23 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溶液中的溶解度大,而且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

12. Sterilization P181 灭菌系指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手段。

13. suppositories P298栓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固状制剂。

14. Angle of repose P98 休止角系指粒子在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上滑动时所受重力和粒子间摩擦力达到平衡而处于静止状态下测得的最大角。

15. elastic recovery P109 弹性恢复

16.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tion(SFE)P328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是利用超临界流体提取分离药材中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新技术。

17. Solid dispersion P347 固体分散体是指药物高度分散在适宜的载体材料中形成的一种固态物质。

18. inclusion compound P356 包合物系指一种分子被全部或部分包合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的特殊的复合物。

19. Microencapsulation P378 微囊化是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材,制备囊膜,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成微囊(microcapsule);若使药物溶解和分散在高分子材料中,形成骨架型微小球状实体,称为微球(microspgere)。

20. Prodrug P447 前药是通过化学反应将药物活性集团改构或衍生形成的一种新的惰性结构,其本身不具有药理活性,在体内特定的靶组织中经化学反应或酶降解,再生为活性药物而发挥治疗作用。

21.OTC P12 非处方药系指不需凭借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22.emulsions P157 乳剂系指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匀相液体分散体系。

23.Isoosmotic solution P179 等渗溶液系指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24.critical micell concentration(CMC) P37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剂中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

25.passive targeting preparation P445 被动靶向制剂系指由于载体的粒径、表面性质等特殊性使药物在体内特定靶点或部位富集的制剂。

26.active targeting preparation P445 主动靶向制剂系指药物载体能对把组织产生分子特

异性相互作用的制剂。

27.intrinsic solubility P20 药物的特性溶解度是指药物不含任何杂质,在溶剂中不发生解离或缔合,也不发生相互作用时所形成的饱和溶液的浓度。

28.aerosol P308 气雾剂系指药物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喷出,用于肺部吸入或直接喷至腔道粘膜、皮肤及空间消毒的制剂。

29.Newtonian fluid P114 牛顿流体,即遵循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特征是剪切速率与剪切应力成正比。

30. Partition coefficient (P O/W)P133 油/水分配系数,用来衡量药物分子亲脂性大小。

31.Prodrug P447 前药是通过化学反应将药物活性集团改构或衍生形成的一种新的惰性结构,其本身不具有药理活性,在体内特定的靶组织中经化学反应或酶降解,再生为活性药物而发挥治疗作用。

32.GMP P12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33.solubilizer P23,P144 增溶剂是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能增大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

34.Isotoniic solution P179 等张溶液系指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

35.crictical relative humidity (CRH) P102 通常把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的相对湿度成为临界相对湿度。

36.solid dispersion P347 固体分散体是指药物高度分散在适宜的载体材料中形成的一种固态物质。

37.cloud point P42 对于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进行加热升温时可导致表面活性剂析出、出现浑浊,称此现象为起昙,此时的温度称为昙点。

38.infusion solution P202 输液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剂,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

39.HLB P39 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

40.surfactant P31 表面活性剂系指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加入少量就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41.pyrogen P177 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endotoxin),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

42.flocculation P58 在微粒分散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电解质,离子选择性地被吸附于微粒表面,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而降低表面带电量及双电层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颗粒凝聚而形成絮状物,但振摇后可重新分散均匀。这种现象叫做絮凝。

43.displacement value,DV P302 置换价系指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栓剂基质的重量之比。

44.sustained-release P419 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机体内缓慢释放药物,使药物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制剂。

45.controlled-release P419 控释制剂系指药物按预先设定好的程序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横竖释放的制剂。

第七版诊断学简答题重点

发热的分度有哪几种? 1.①低热37.3—38℃②中等度热38.1—39℃③高热39.1—41℃ ④趋高热41℃以上 3.临床上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哪几类原因?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②抗原—抗体反应③内分泌代谢障碍④皮肤散热减少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4.对发热为主诉的患者问诊要点包括哪些? 4.①起病时间、季节、起病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频度、诱因; ②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③多系统症状询问 ④患病以来一般情况 ⑤诊治经过 ⑥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治疗或分娩史、服药史、职业特点等。 19、现病史包括哪些内容? 19、答:(1)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2)主要症状的特点;(3)病因与诱因;(4)病情的发展与演变;(5)伴随症状;(6)诊治经过;(7)病程中一般情况。 1.中心性发绀与周围性发绀有何区别? 1.中心性发绀是由于心、肺疾病导致SaO2降低引起。发绀的特点是全身性的、除四肢与面颊外,亦见于粘膜(包括舌及口腔粘膜)与躯干的皮肤,但皮肤温暖。 周围性发绀是由于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发绀的特点是常见于肢体末稍与下垂部位(如肢体、耳垂、鼻尖)这些部位皮肤温度低、发凉,若按摩或加温耳垂与肢端使其温暖,发绀可消失。。 2,心律失常(1)心动过速;各种原因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等,均可发生心悸。(2)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由于心率缓慢,舒张期延长,心室充盈度增加心搏强而有力致有心悸。(3)心律失常:房性或室性的早搏,心房颤动于心脏跳动不规则或有一段间歇,使病人感到心悸甚至有停跳感受。 答: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脂类代谢功能检测、胆红素代谢检测、胆汁酸代谢检测、摄取、排泄功能检测、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测。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测定有何临床意义? 常用于检测慢性肝损伤,并可反映肝实质细胞储备功能。 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及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有何临床意义? 答:若STB增高伴非结合胆红素明显增高提示为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增高伴结合胆红素明显增高为胆汁淤积性黄疸,三者都增高为肝细胞性黄疸。 2 内脏性腹痛的特点? 2 内脏性腹痛是某一器官受到刺激,信号经交感神经通路传至脊髓,特点;1 部位不确切,接近中线;2 感觉模糊; 3 常伴恶心,呕吐,出汗等其他自主神经兴奋症状。 3 什么叫躯体性腹痛,其特点是什么? 3 躯体性腹痛来自腹膜壁层及腹壁的痛觉信号,经体神经传至脊神经根,反映到相应脊髓节段所支配的皮肤。特点:1 定位准确;2 剧烈而持续;3 可有局部腹肌强直; 4 腹痛随体位,咳嗽变化而加重。

药剂学名词解释

1 绪论 1.Pharmaceutics (Pharmacy) 药剂学: 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Dosage forms 剂型: 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与一定给药途径相适应的给药形式,就叫做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3.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药物制剂:各种剂型中的具体药物或者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 4.DDS 指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不同于普通剂型的各种新型的给药形式和方法 5.Pharmacopoeia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著,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6.Formulation 生产处方:是制剂生产或者调配的重要书面文件,是配料和成本核算的依据,包括药物,用量,配制方法以及工艺等内容。 7.Prescription 医师处方: 医生对病人用药的重要书面文件,包括药品的种类,数量和用法。 8.Prescritption (Ethical) drug 处方药: 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9.OTC 非处方药: 不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2液体制剂 10.Liquid preparations 液体制剂: 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11.Solubilizer 增溶剂: 指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Solubilization增溶: 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在溶剂中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12.Hydrotropy agents 助溶剂: 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13.Cosolvents 潜溶剂: 使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的混合溶剂cosolvency 潜溶: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某一比例时药物溶解度出现极大值的现象 14.Solutions 溶液剂: 指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澄明液体制剂。15.Aromatic waters 芳香水剂: 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水溶液16.Syrups 糖浆剂:指含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17.Tinctures 酊剂: 指药物用规定浓度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18.Spirits 醑剂: 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19.Glycerins 甘油剂: 指药物溶于甘油中制成的专供外用的溶液剂。20.Paints 涂剂: 用纱布、棉花蘸取后涂搽皮肤,口或喉部黏膜的液体制剂21.Sols 溶胶剂: 指固体药物微粒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匀状态的液体制剂,又称疏水胶体溶液,属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22.Suspensions 混悬剂: 指难溶性固体微粒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23.Flocculating agents 絮凝剂: 使混悬微粒絮凝时加入的电解质或使混悬剂产生絮凝作用的附加剂 24.Emulsions 乳剂: 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所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25.Emulsifying agents/Emulsifier: 乳化剂: 能显著降低油水两相表面张力并能在乳滴周围形成牢固的乳化膜的物质26.Liniments 搽剂:指专供揉搽皮肤表面用的液体制剂27.Lotions 洗剂:指专供涂抹,敷于皮肤的外用液体制剂28.Nasal drops 滴鼻剂:专供滴入鼻腔内使用的液体制剂29.Ear drops 滴耳剂:供滴入耳腔内的外用液体制剂30.Gargles 含漱剂:指用于喉咙,口腔清洗的液体制剂31.Drop dentifrices 滴牙剂:指用于局部牙孔的液体制剂

最新药剂学-人卫版-考试试题

一、判断是非题(用。或X表示) 1 ?甘油具有防腐作用的质量分数是10% 0 () 2?苯甲酸在酸性溶液中抑菌效果较好,苯甲酸钠在碱性溶液中防腐作用好。() 3 ?均相液体制剂均应是澄明溶液。() 4 .能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5 ?液体制剂是指药物溶解在适宜的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 制剂。() 6.矫味剂是指天然或合成的甜味剂,加入制剂中以改善制剂口感。() 7 .尼泊金类防腐剂的抑菌作用随其烷基碳数增加而增加,但溶解度则减小。() 8. 对于质重、硬度大的药物和中药制剂,在粉碎时可采用“水飞法”。() 9 .制备复方硫磺洗剂时,除使用甘油作为润湿剂使硫磺在水中能均匀分散外, 还可加入聚山梨酯或软肥皂做润湿剂使成品质量更佳。() 10 .沉降溶剂比是指沉降物的体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体积之比。() 【答案】1 .X 2.X 3. O 4 . X 5 .X 6 . X 7. O 8 . O 9. X 10 . O 二、单项选择题 1 .关于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以下不正确的是() A.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B .非均相液体制剂分散相粒子应小而均匀 C . 口服液体制剂外观良好,口感适宜 D .贮藏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霉变

E .外用液体制剂无刺激性 【答案】A 2?下列不属于均相分散体系的是() A ?糖浆剂B.非水性高分子溶液剂C. O / W型乳剂D ?胶浆剂E ?酊剂【答案】C 3 ?醑剂中药物浓度一般为() A. 5%?10% B. 20 %?30% C . 30 %?40 % D . 40 %?50 % E. 60 % 90 % 【答案】A 4 ?高分子溶液剂加人大量电解质可导致() A ?高分子化合物分解 B ?产生凝胶 C ?盐析 D ?胶体带电,稳定性增加E.使胶体具有触变性 【答案】C 5 ?亲水胶体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可出现沉淀,这是因为() A ?溶媒浓度改变析出沉淀 B ?盐桥作用析出沉淀C?质量电荷改变析出沉淀D ?胶体水化膜被破坏析出沉淀E.电荷中和凝结成沉淀 【答案】D

药剂学名词解释答案

1. 潜溶、助溶与增溶作用有什么不同? 潜溶是指当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溶剂中溶解度出现极大值的现象。 助溶是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络合、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主要是水)中的溶解度。 增溶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简述药材的浸出过程及影响浸出因素。 一般药材的浸出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⑴浸润、渗透过程,浸出溶剂润湿药材粉粒并通过毛细管和细胞间隙进入细胞组织中;⑵解吸、溶解过程:浸出溶剂溶解有效成分形成溶液。⑶扩散过程:药物依靠浓度差由细胞内向周围主体溶液扩散;⑷置换过程:用新鲜溶剂或稀溶剂置换药材周围的浓浸出液,以提高进出推动力。 影响浸出因素有:浸出溶剂、药材粉碎粒度、浸出温度、浓度梯度、浸出压力、药材与溶剂相对运动速度等。 4. 片剂制备过程中常出现哪些问题,试分析产生的主要原因 片剂制备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有:①裂片,产生原因有:物料细粉太多,压缩时空气不易排出;物料塑性差、易弹性形变;压片机压力不均,转速过快等。②松片:主要由于物料粘性力差,压力不足造成。③粘冲:主要原因为颗粒不够干燥,润滑剂选用不当或用量不足,冲头表面粗糙等。④片重差异超限:产生原因有颗粒流动性不好,颗粒大小相差悬殊或细粉过多;冲头与模孔吻合性不好等。⑤崩解迟缓:主要原因为粘合剂、崩解剂、疏水性润滑剂等辅料的选用或用量,以及压片时的压缩力造成片剂的空隙率低和润湿性差,水分渗入速度慢。⑥溶出超限:影响因素有片剂不崩解、颗粒过硬、药物溶出度差。⑦药物含量不均匀:所有造成片重差异超限的因素都可造成片剂中药物含量不均匀。可溶性成分在颗粒之间的迁移也是造成小剂量药物含量均匀度不合格的重要原因。 5 .什么是缓释、控释制剂,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缓释制剂:sustained –release preparations ,药物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与相应普通制剂比较,血药浓度平稳,峰谷波动百分率小,并每24 小时用药次数应从3~4 次减少至1~2 次的制剂。 片剂:是指药物与药用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形状有圆片状、也有异形片状。 1、片剂的优点:①剂量准确,含量均匀,以片数作为剂量单位;②化学稳定性好;③携带、运输、服用均较方便;④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产量大、成本及售价较低;⑤可以制成不同类型的各种片剂,如分散片、控释片、肠溶包衣片、咀嚼片和口含片等。 2、片剂的不足:①幼儿及昏迷病人不易吞服;②压片时加入的辅料,有时影响药物的溶出和生物利用度;③如含有挥发性成分,久贮含量有所下降。 二、片剂的常用辅料 片剂由药物和辅料组成。不同辅料可提供不同功能,即稀释作用、粘合作用、吸附作用、崩解作用和润滑作用等。

药剂学常见名词解释

1、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2、剂型(药物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即称为药物剂型。 3、药物制剂:在各种剂型中都包含有许多不同的具体品种,将其称为药物制剂。亦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 4、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制及过程,阐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和生理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边缘科学。 5、药物动力学:是采用数学的方法,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及其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对指导制剂设计、剂型改革、安全合理用药等提供了量化的控制指标。 6、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它由权威医药专家组成的国家药典委员会编辑、出版,由国家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现行《中国药典》2010版——ChP.2010) 8、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 。 9、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10、非处方药:是由专家遴选的、不需执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处方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被认为患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并能保证安全的药品。 11、溶解度:指在规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一定体积溶剂中溶解的量。 12、分配系数(P ):指药物在两个不相混溶的溶剂中溶解并达到平衡时浓度的比值。 水 油;度在水相中药物的质量浓度在油相中药物的质量浓C C P P == 13、晶型:指晶态物质晶格内分子的排列形式。 14、多晶型(同质多晶现象):药物常存在有一种以上的晶型。 15、吸湿性:指固体表面能从周围环境空气中吸附水分的现象。 16、临界相对湿度:粉末吸湿达到平衡时的相对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 17、被动扩散:药物分子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即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移动。 18、主动扩散:一些生命必需物质和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等,通常不能透过微孔,且脂溶性小,必须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透过生物膜转运,这种过程成为主动转运。 19、促进扩散:指一些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借助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帮助,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差扩散或转运的过程。 20、吸收: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21、溶出速度: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药物溶解进入溶液主体的药量。 22、药物的分布: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后,由循环系统运送体内各脏器组织(包括靶细胞)的过程。 23、表观分布溶剂: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平衡状态时,体内总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是按照血药浓度推算体内药物总量在理论上占有的体液容积。 24、血脑屏障:脑组织对外来物质有选择地摄取的能力称为血脑屏障。 25、胎盘屏障:由胎盘将母亲与胎儿血液隔开的屏障。 26、药物的代谢:指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的同时,在机体各种酶以及体液环境作用下,可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导致药物化学结构的改变。 27、药物的排泄:指药物及其代谢物经不同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 28、隔室模型:最常用的药物动力学模型。 29、消除:指体内药物不可逆失去的过程,主要包括代谢和排泄。 30、消除速度常数(k ):大多数药物从体内的消除符合表观一级速度过程,其速度与药量之间的比例常数k 称为表观一级消除速度常数,简称消除速度常数,其单位为时间的倒数。 31、生物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 32、清除率(Cl ):指机体或机体的某些消除器官、组织在单位时间内清除掉相当于多少体积的流经血液中的药物。清除率是表示机体或组织器官中清除药物的速率或效率的药动学参数。 33、生物利用度:衡量血管外给药用药剂量中进入体循环的相对数量与在大循环中出现的相对速率。 34、粉体:指细小固体粒子的集合体。 35、粒子:粉体运动的最小单元,包括粉末(粒径小于100μm )和颗粒(粒径大于100μm )。

如何学习诊断学

轻松学习诊断学 开学之初,有师弟师妹们问起如何学习诊断学。 既然有空,就随意写写自己学习诊断学的一点点体会。 文章有点长,建议精神状态好的时候才读读。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下面只是自己的一些浅见罢了,总之我的观点就是用最少的时间把目前阶段需要掌握的掌握了,不需掌握的留待以后再掌握,最轻松地掌握好最重要的,生活学习两不误,学习考试两不误,别累的像只狗那样。 其实我觉得学习诊断学可以很轻松! 我们学习的第七版人卫的诊断学还是囊括了临床诊断学和实验诊断学。我主要想讲讲临床诊断学,其主要内容在体格检查。 刚开始学习的症状学,简直是无敌的。随便一个发热的病因,足以让一个平凡人望而生畏了。随便一个胸痛的病因,就得从皮肤,皮下,肋骨,肺脏,心血管,消化系统,中枢等分析,好吧,胸痛是无敌的,都是无敌的。所以其实一开始没必要对症状学的每个症状都记忆得十分清楚,随便看看就好啦,不用背的累个半死,还吃力不讨好。考前做点题目就知道什么是考点了,什么砖红色痰,粉红色泡沫痰,稽留热;都是做过题目的都记得住的。反正症状学又不考大题。 体格检查,回顾自己都上了3年多的大学了,我觉得体格检查那几次实践课是我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了。当然要学习掌握好这几次实践课 ,平时的理论课得听听课才行。这么厚的一本诊断学,关于体格检查的篇幅描绘的不多,可能就占书本的1/4左右,但是确实整个诊断学最核心的部分了,至少我个人是这样想的。刚开始学,感觉一头雾水,老师就在上面噼里啪啦地讲,做学生的就在下面翻书。 其实整个体格检查都目的只有一个:让你掌握全身体格检查的方法,并酌情记住其意义。学习每一个科目都是一样的,掌握好其线索,将书本的内容串起来。事半功倍!

药剂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药物: 指可用于诊断、治疗、预防人类与动物疾病以及对机体得生理功能产生影响得物质。按其来源分三类:中药与天然药物;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 药物剂型:根据不同给药方式与给药部位等要求而制备得药物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Dosage form)。 药物制剂: 药物剂型得具体药物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Preperations)。 药品:药物经过一定得处方与工艺制备成得制剂产品,就是可供临床使用得特殊商品。 药剂学:将原料药制备成药物制剂得一门学科。药剂学(Pharmaceutics)就是研究药物制剂得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与合理应用得综合性技术科学。具有工艺学性质与临床医疗实践性质。 制剂工艺: 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能诊断、预防、治疗人类与动物疾病需要得制剂产品得过程。药物剂型与药物制剂就是药剂学研究得核心主要研究对象。 临床医疗实践性:药物制剂研究必须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从临床实际问题出发,设计药物剂型,设计给药途径,设计制备工艺等,最后设计得制剂产品还需要进行临床试验验证。药物递送系统(DDS):将必要得药物,在必要得时间内递送必要得部位得新型递送技术。其目得就是提高原料药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 药剂辅料:就是用于生产药品与调配处方释使用得赋形剂与附加剂。药品中,除活性物质外,其她得物质均称为辅料。 药典(pharmacopoeio):就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得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国家药品标准就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布得《中华人民共与国药典》、药品注册标准与其她药品标准,其内容包括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 取向力:极性分子间得永久偶极产生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分子偶极发生转动,形成异极相对取向,而产生得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药剂学复习重点归纳人卫版

第一章绪论 1.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使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Dosage form) 3.制剂: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 药剂学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用的剂型,并能批量生产安全、有效、稳定的制剂,以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改变药物作用性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速度,靶向作用,影响药效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 药典作为药品生产、检验、供应和使用的依据 第二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概念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系指药物在体外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在生产、运输、贮藏、周转,直至临床应用前的一系列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药用溶剂的种类(一)水溶剂是最常用的极性溶剂。其理化性质稳定,能与身体组织在生理上相适应,吸收快,因此水溶性药物多制备成水溶液 (二)非水溶剂在水中难溶,选择适量的非水溶剂,可以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1.醇类如乙醇、2.二氧戊环类 3.醚类甘油。4.酰胺类二甲基乙酰胺、能与水混合,易溶于乙醇中。5.酯类油酸乙酯。6.植物油类如豆油、玉米油、芝麻油、作为油性制剂与乳剂的油相。7.亚砜类如二甲基亚砜,能与水、乙醇混溶。 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 溶剂的介电常数表示在溶液中将相反电荷分开的能力,它反映溶剂分子的极性大小。 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表示同种分子间的内聚能,也是表示分子极性大小的一种量度。溶解度参数越大,极 性越大。 溶解度(solubility)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药物溶解在溶剂中达饱和时的浓度,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来表示,亦可用质量摩尔浓度mol/kg或物质的量浓度mol/L来表示。 溶解度的测定方法1.药物的特性溶解度测定法 药物的特性溶解度是指药物不含任何杂质,在溶剂中不发生解离或缔合,也不发生相互作用时所形成饱和溶液的浓度,是药物的重要物理参数之一。 2.药物的平衡溶解度测定法具体方法:取数份药物,配制从不饱和溶液到饱和溶液的系列溶液,置恒温条件下振荡至平衡,经滤膜过滤,取滤液分析,测定药物在溶液中的浓度 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 1.药物溶解度与分子结构 2.药物分子的溶剂化作用与水合作用 3.药物的多晶型与粒子的大小 4.温度的影响 5.pH与同离子效应 6.混合溶剂的影响 7.填加物的影响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 增溶,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使其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人卫第七版药剂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药剂学: 研究药物制剂得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 理使用得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得需要而制备得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Dosage form) 3. 制剂: 为适应治疗或预防得需要而制备得不同给药形式得具体品种,称为 药物制剂,简称 药剂学任务:就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用得剂型,并能批量生产安全、有效、稳定得制剂,以满足医疗卫生得需要、 药物剂型得重要性: 改变药物作用性质,降低或消除药物得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速度,靶向作用,影响药效 药剂学得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 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 药典作为药品生产、检验、供应与使用得依据 第二章:药物制剂得稳定性 药物制剂稳定性得概念 药物制剂得稳定性系指药物在体外得稳定性,就是指药物制剂在生产、运输、贮藏、周转,直至临床应用前得一系列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得速度与程度、 药用溶剂得种类(一)水溶剂就是最常用得极性溶剂、其理化性质稳定,能与身体组织在生理上相适应,吸收快,因此水溶性药物多制备成水溶液 (二)非水溶剂在水中难溶,选择适量得非水溶剂,可以增大药物得溶解度。 1.醇类如乙醇、2.二氧戊环类3。醚类甘油。4。酰胺类二甲基乙酰胺、能与水混合,易溶于乙醇中。5.酯类油酸乙酯。6、植物油类如豆油、玉米油、芝麻油、作为油性制剂与乳剂得油相、7、亚砜类如二甲基亚砜,能与水、乙醇混溶。 介电常数(dielectricconstant) 溶剂得介电常数表示在溶液中将相反电荷分开得能力,它反映溶剂分子得极 性大小、 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表示同种分子间得内聚能,也就是表示分子极性大小得 一种量度。溶解度参数越大,极性越大。 溶解度(solubility)就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药物溶解在溶剂中达饱与时得浓度,就是反映药物溶解性得重要指标。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

药剂学名词解释

增溶: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达到CMC后,一些水不溶性或微溶性物质在胶束溶液中的溶解度可显著增加,形成透明胶体溶液的作用。 kraff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化的曲线,随温度升高至某一温度,其溶解度急剧升高,该温度称为Kraff点。 昙点:对于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温度升高可导致表面活性剂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出现混浊,发生混浊的现象叫起昙,此时的温度称为浊点或昙点。 潜溶: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溶剂中溶解度出现极大值的现象。 助溶:难溶性药物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这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等渗溶液:系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会发生溶血现象,属于物理化学概念。 等张溶液:系指渗透压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也就是与细胞接触时使细胞功能和结构保持正常的溶液,红细胞在该溶液中不发生溶血,属于生物学概念。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 表面活性剂:指那些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润湿剂:促进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或渗透作用的称为润湿作用,能起润湿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润湿剂。 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灭菌制剂: 采用某一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制剂。无菌制剂: 指采用某一无菌操作方法或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制剂。 湿热灭菌法:用饱和蒸汽,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的灭菌方法。 D值:系指在一定的温度下,将微生物杀灭90%或使之降低一个对数单位所需的时间。 Z值:系指降低一个1gD值需升高的温度数,即灭菌时间减少为原来的1/10所需要升高的温度数。 F值:系指在一定温度下(T0)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T0下给定Z 值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单位为分钟。 F0值:系指在一定灭菌温度(T)下、Z值为10C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C、Z值为10C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灭菌时间。 散剂: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44.Granules颗粒剂 :药物与辅料混合制成的颗粒状制剂 临界相对湿度:水溶性药物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几乎不吸湿,而当相对湿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一般把这个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的相对湿度叫临界相对湿度。 湿法制粒:在药物粉末加入液体黏合剂,靠黏合剂的架桥或粘结作用使粉末聚结在一起而制备颗粒的方法。

药剂学人卫版第七版名词解释

1.pharmacopoeia P9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 solubilization P23 增溶是指某些表面活性剂增大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的作用。 3. isotonic solution P179 等张溶液系指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 4. critical micell concentration P37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剂中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 5. Krafft point P41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升高至某一点时,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急剧升高,该温度称为krafft 点。 6. microemulsion P158 微乳,即纳米乳(nanoemulsion),乳滴粒子小于100nm时称纳米乳,粒径一般在10-100nm范围。 7. liposome P402 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薄层中所制成的超微球形载体制剂,称为脂质体。 8. crystal form 晶形 9. passive targeting preparation P445 被动靶向制剂系指由于载体的粒径、表面性质等特殊性使药物在体内特定靶点或部位富集的制剂。 10. thixlotropy P117 触变性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非牛顿流体在恒定剪切力(振动、搅拌、摇动)的作用下,黏性减小,流动性增大,当外界剪切力停止或减小时,体系粘度随时间延长而恢复原状的一种性质。 11. Cosolvency P23 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溶液中的溶解度大,而且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 12. Sterilization P181 灭菌系指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手段。 13. suppositories P298栓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固状制剂。 14. Angle of repose P98 休止角系指粒子在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上滑动时所受重力和粒子间摩擦力达到平衡而处于静止状态下测得的最大角。 15. elastic recovery P109 弹性恢复 16.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tion(SFE)P328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是利用超临界流体提取分离药材中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新技术。 17. Solid dispersion P347 固体分散体是指药物高度分散在适宜的载体材料中形成的一种固态物质。 18. inclusion compound P356 包合物系指一种分子被全部或部分包合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的特殊的复合物。 19. Microencapsulation P378 微囊化是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材,制备囊膜,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成微囊(microcapsule);若使药物溶解和分散在高分子材料中,形成骨架型微小球状实体,称为微球(microspgere)。 20. Prodrug P447 前药是通过化学反应将药物活性集团改构或衍生形成的一种新的惰性结构,其本身不具有药理活性,在体内特定的靶组织中经化学反应或酶降解,再生为活性药物而发挥治疗作用。 21.OTC P12 非处方药系指不需凭借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22.emulsions P157 乳剂系指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匀相液体分散体系。

药剂学复习重点归纳_人卫版

第一章绪论 1. 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使用的综合 性应用技术科学 2.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Dosage form) 3. 制剂: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 称 药剂学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用的剂型,并能批量生产安全、有效、稳定的制剂,以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改变药物作用性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速度,靶向作用,影响药效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 药典作为药品生产、检验、供应和使用的依据 第二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概念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系指药物在体外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在生产、运输、贮藏、周转,直至临床应用前的一系列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药用溶剂的种类(一)水溶剂是最常用的极性溶剂。其理化性质稳定,能与身体组织在生理上相适应,吸收快,因此水溶性药物多制备成水溶液 (二)非水溶剂在水中难溶,选择适量的非水溶剂,可以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1.醇类如乙醇、2.二氧戊环类 3.醚类甘油。4.酰胺类二甲基乙酰胺、能与水混合,易溶于乙醇

中。5.酯类油酸乙酯。6.植物油类如豆油、玉米油、芝麻油、作为油性制剂与乳剂的油相。7.亚砜类如二甲基亚砜,能与水、乙醇混溶。 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 溶剂的介电常数表示在溶液中将相反电荷分开的能力,它反映溶剂分子的极性大小。 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表示同种分子间的内聚能,也是表示分子极性大小的一种量度。溶解 度参数越大,极性越大。 溶解度(solubility)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药物溶解在溶剂中达饱和时的浓度,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来表示,亦可用质量摩尔浓度mol/kg或物质的量浓度mol/L来表示。 溶解度的测定方法1.药物的特性溶解度测定法 药物的特性溶解度是指药物不含任何杂质,在溶剂中不发生解离或缔合,也不发生相互作用时所形成饱和溶液的浓度,是药物的重要物理参数之一。 2.药物的平衡溶解度测定法具体方法:取数份药物,配制从不饱和溶液到饱和溶液的系列溶液,置恒温条件下振荡至平衡,经滤膜过滤,取滤液分析,测定药物在溶液中的浓度 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 1.药物溶解度与分子结构 2.药物分子的溶剂化作用与水合作用 3.药物的多晶型与粒子的大小 4.温度的影响 5.pH与同离子效应 6.混合溶剂的影响 7.填加物的影响

药剂学简答问答题加名词解释新编

药剂学简答问答题: 1.试述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A卷考题)(十分重要) 2.答: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 (1)将弱酸弱碱制成可溶性盐。将含碱性的基团的药物如生物碱、奎宁、可卡因、普鲁卡因等,加酸制成盐类,以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 3.(2)引入亲水基团。难溶性药物分子中引入亲水基团可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如维生素B2水中溶解度为1:3000以上,而引入-PO3HNa形成维生素B2磷酸酯钠溶液溶解度增加300倍; 4.(3)加入助溶剂。难容性药物加入助溶剂可因形成络合物、复合物等而增加溶解度。碘加碘化钾可以形成络合物KI3而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 5.(4)使用混合溶剂。混合溶剂是指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与水分子能形成氢键结合并能增加他们的介电常数,能增加难溶性药物溶剂的那些溶剂。如洋地黄毒苷可溶于水和乙醇的混合药剂中。 6.简述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或者表面活性剂根据分子组成特点和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分为哪几类?各举1-2例说明。P32(十分重要) 答:表面活性剂系指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加入少量就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着下降的物质。 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起表面活性作用的是阴离子部分,带有负电荷,包括高级脂肪酸盐,一般外用;硫酸化物(SDS),乳化性强,主要用作外用乳膏的乳化剂;磺酸化物,去污力强,为优良的洗涤剂。②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起作用的是阳离子,其分子结构的主要部分是一个五价氮原子,故又称季铵化物,水溶性好,酸碱溶液稳定,只能外用,有苯扎溴铵。③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同时具有正、负电荷基团,具有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的特性,天然的有卵磷脂,可作注射用乳化剂,脂质微粒制剂的辅料;还有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④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不解离,其分子中构成亲水基团的是甘油、聚乙二醇和山梨醇,构成亲油基团的是长链脂肪酸或脂肪醇以及烷基或芳烃基等,它们以酯键或醚碱相结合。包括脂肪酸甘油酯,用作W/O 型;多元醇型,包括蔗糖酯,脂肪酸山梨坦(失水山 梨醇脂肪酸酯),商品名为司盘,用作W/O型,聚山梨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商品名为吐温,是常用的增溶剂、乳化剂、分散剂和润湿剂, O/W 型;聚氧乙烯型,包括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卖泽Myrij ,较强水溶性,O/W 型和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苄泽Brij ,较强亲水性质,O/W 型;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泊洛沙姆Poloxamer,普朗尼克Pluronic,增溶作用弱。 3、乳剂存在哪些不稳定现象,并分析每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十分重要) 答:乳剂存在的不稳定现象有:分层、絮凝、转相、合并与破裂、酸败。 ?分层: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造成的; ?絮凝:乳滴的电荷减少,ζ-电位降低,使乳滴聚集而絮凝; ?转相:由于乳化剂的性质改变而引起; ④合并与破裂:乳滴大小不均一,使乳滴聚集性增加而合并,进一步发展分为油水两相称为破裂; ⑤酸败:受外界及微生物影响,使油相或乳化剂等变化引起。 4.简述热原的性质、热原的污染途径及除去热原的方法。(A卷及B卷考题)(十分重要) =内毒素=脂多糖。

精简版。人卫第七版诊断学大纲 (1)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外科学的范畴、外科疾病的分类;外科学的发展;怎样学习外科学。 第二章外科领域的分子生物学 目的要求 了解: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分子诊断;生物治疗;临床应用。 第三章无菌术 目的要求 了解: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抗菌法);手术室的建立和管理要求。 熟悉:无菌概念;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掌握:手术人员手臂消毒法、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的方法;病人手术区的消毒 和铺无菌巾。 第四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目的要求 了解:体液、酸碱平衡的基本理论。 熟悉:各类型缺水、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低钙血症等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 诊断和治疗方法;各种类型酸碱平衡失调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掌握: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的防治原则及综合防治方法。 第五章输血 目的要求 了解:输血的定义、自体输血的定义和常用的三种方法;血液成分制品;血浆代 用品。 熟悉:输血的适应证、输血技术和注意事项;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第六章外科休克 目的要求 了解:休克的病理生理,休克时微循环及体液代谢的变化,休克时组织器官的继 发性损害。 熟悉:休克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休克时的监测内容和治疗原则。 掌握:休克的分类,低血容量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 的诊断、一般急救措施及治疗要点。 第七章外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目的要求 了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概念和发病机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 指标,血液净化的原理及适应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病基础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应激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病基础、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原则。 熟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应激性溃疡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 掌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防治原则。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 别诊断、治疗原则、紧急处理措施和预防要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八章麻醉 目的要求 了解:麻醉前的准备,麻醉前用药;常用的吸入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的主要药 理性能;肌松药在麻醉中的应用;常用的麻醉仪的应用;椎管内麻醉的有关知识。

药剂学名词解释汇总

药剂学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 1.制剂:以剂型制成的具体药品称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如阿司匹林片。制剂的研制过程也可简称制剂; 2.平衡水分:指在一定空气条件下,物料表面产生的水蒸汽压等于该空气中的水蒸汽分压,此时物料中所含水分为平衡水分,是在该空气条件下不能干燥的水分; 3.倍散;在小剂量的剧毒药物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 4.粉碎度:通常把粉碎前的粒度与粉碎后的粒度之比称粉碎度或粉碎比; 5.无菌制剂:指采用某一无菌操作方法或技术设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的一类药物制剂; 6.洁净级别:是指每立方英尺中≥0.5微米的粒子数最多不超过的个数,如100级是不超过100个尘粒。 7.缓释制剂:药物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的非恒速释放,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每24小时用药次数应从3-4次减少至1-2次的制剂; 8.经皮给药系统: 或称经皮治疗系统是指经皮给药的新制剂,即透皮制剂;

9.主动靶向制剂:用修饰的药物载体作为“导弹”,将药物定向的运送到靶区浓集发挥药效的制剂; 10.自由粉碎:是在粉碎过程中已达到粉碎粒度要求的粉末能及时排出而不影响粗粒的继续粉碎的操作。 11.增溶:是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 12.乳析: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为乳剂的分层,又称乳析; 13.CRH:临界相对湿度,药物随环境湿度增加吸湿量增加,当环境湿度达到某一定值,药物吸湿量急剧上升,对应环境湿度成为临界相对湿度. 14.长循环脂质体:脂质体表面经适当修饰后,可避免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延长在体内循环系统的时间,称长循环脂质体; 15.控释制剂:药物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的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每24小时用药次数应从3-4次减少至1-2次的制剂; 16.Microcapsules:微囊,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统称为囊材)作为囊膜,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统称为囊心物)包裹而成药库型微型胶囊。 17.包合物:又称分子胶囊,是一种分子包嵌在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中而形成的包合体。一般将具有空穴结构的分子称为主分子(包合材料);被包嵌的分子称为客分子(药物)。

(完整版)超声诊断学各章重点(人卫版)

超声诊断学各章重点 主要掌握:疾病诊断的适应症禁忌症,检查前的准备 掌握特殊声像图典型疾病的典型声像图和一些老师提过的解剖知识绪论 超声波是指声波振动频率超过20000Hz的机械波,进入人体不同的组织会遇到不同的声特性阻抗,正是各种不同的声阻抗差别构成了人体组织超声显像的基础。 超声诊断学:研究和应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并结合解剖学,病理学及临床医学的相关知识对疾病进行诊断的科学。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优点和局限性:见书本的第1,2页(一定要看一下) A型诊断法:幅度调制显示法(现在大多不用,眼科) B型诊断法:辉度调制显示法获取器官断层解剖图像 M型诊断法:获取距离时间曲线图(心脏检查) D型诊断法:获取血流方向,估计速度大小 朝向探头的血流为红色,背向的为蓝色, 判断动静脉需要用频谱多普勒显像 第六章肝超声诊断 一、肝脏的超声解剖: 肝脏的五叶八段:五个肝叶:右前叶、右后叶、方叶、左外叶、尾状叶 八个肝段:左外叶上(S2)、下段(S3),右后叶上(S7)、下段(S6),右前叶上(S8)、下段(S5),方叶(S4)和尾状叶(S1) 肝内血管: 1、Glisson系统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管在肝内逐级分支并始终走行在一 起,外有Glisson鞘包绕,共同组成Glisson系统 2、肝静脉系统(肝左、中、右三支肝静脉会注入下腔静脉) 3、肝门的解剖肝门是指肝内大血管、胆囊等结构进出肝的部位。 第一肝门:亦称肝门,位于肝脏面横沟处,为门静脉、 肝动脉、胆管、淋巴管及神经等出入口。 第二肝门:位于肝膈面下腔静脉沟,是三支肝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处,人体直立时约高于第一肝门5cm。 二、肝脏的超声检查方法 体位: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坐位、半卧位 扫查方法:沿肋骨间隙、沿肋缘下、剑突下 三、正常肝脏的超声表现 正常声像图 形态及大小在上腹部作纵断层,肝脏为类三角形,膈面圆钝而下缘成锐角,左叶小于45°,右叶小于75°。正常肝脏的轮廓清晰,光滑而平整。肝内结构:肝内的液性管腔结构与韧带,编称为肝内的纹理结构。正常时肝内纺理清晰而均齐,门静脉(PV)内径小于1.4CM,总胆管(CBD)内径小于0.6CM。肝内回声特点:正常肝实质呈中等或弱回声光点,其强度和频率皆均匀。 正常肝脏声像图:M型超声(右图)示靠近第二肝门附近的肝实质随心动

药剂学期末考名词解释

药剂学期末考名词解释 1.药物(drugs):是指能够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人类和动物疾病以及对机体 的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物质。 2.剂型(dosage forms):药物在临床应用之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医疗预防应 用,并具有与一定给药途径相对应的形式,此种形式称之为药物剂型。 3.制剂:剂型确定以后的具体药物品种。 4.药品(medicinal products):通常是指药物经一定的处方和工艺制备而成的 制剂产品,是可供临床使用的商品。 5.药物递送系统(DDS):是指将必要量的药物,在必要的时间内递送到必要的 部位的技术。其目的是将原料药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副作用降低到最小。 6.药典(pharmacopoeia):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 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7.国家药品标准: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 典》、药品注册标准和其他药品标准,其内容包括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 8.溶解度:系指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在一定量的溶剂 中达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 9.等渗溶液(isoosmotic solution):系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属于物 理化学概念。 10.等张溶液(isotonic solution):系指渗透压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 为生物学概念。 11.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的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 合亲和力。 12.絮凝(flocculation):在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电解质,可能中和微粒 表面的电荷,降低表面带电量、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出现絮状聚集,但振摇后重新分散均匀,这种现象叫絮凝,加入的电解质叫做絮凝剂。 13.反絮凝(deflocculation):如果在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 的ζ电位升高,静电排斥力增加,阻碍了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这个现象称为反絮凝。 14.F值:系指在指定的Z值下,一个灭菌程序赋予被灭菌物品在此参比温度下 的等效灭菌时间。 15.F0值:也称标准灭菌时间,系指Z为10℃时,一个湿热灭菌程序赋予被灭 菌品在121℃下灭菌的等效灭菌时间(分钟)。F0值体现了灭菌温度与时间对灭菌效果的统一,更为精确和实用,F0值可作为灭菌过程的比较参数,一般规定F0值不低于8分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