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章 补体系统

第三章 补体系统

第三章 补体系统
第三章 补体系统

第三章补体系统

学习指导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或动物新鲜血清中的具有酶活性的一组球蛋白,它包括多种因子,故称为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由补体组分的11种蛋白质、旁路途径组分、攻膜复合体及调节因子等近30多种不同的血清蛋白所组成。参与经典途径的补体组分用“C”表示,分别称为C1、C2……C9。其中Cl由C1q、C1r、C1s三个亚单位组成。参与替代途径的组分和调节因子中某些成分以大写英文字母或英文缩写符号表示,如B、D、P因子及CR等。补体激活后在其代号或数字上方加一横线,如C 1、C 3、B等。裂解后产生的碎片,用英文小写字母表示,如C3a、C3b等。血清中补体蛋白约占血清球蛋白的10%,含量相对稳定,化学成份为糖蛋白,多数是β球蛋白,少数是γ和α球蛋白。补体的性质很不稳定,许多理化因素均可破坏补体,因此在使用补体时应采用新鲜血清。

二、补体系统的活化

补体系统在体液中以非活性状态存在,当其被激活物激活后,发生连锁的酶促反应,表现出其生物活性。补体有两条激活途径:①经典途径②替代途径。经典途径的主要激活物是抗原抗体(IgG1、IgG2、IgG3、IgM)复合物。参加成分是C1到C9各组分。激活过程分识别、活化和膜攻击三个阶段。替代途径激活时没有Cl、C2、及C4参加,C3首先被活化,然后完成C5~C9激活的连锁反应,故又称旁路途径或C3途径。本途径的激活物质主要是脂多糖、酵母多糖及凝集的IgA、IgG4等。参与成分主要是C3、B因子、D因子和P因子,以及攻膜复合体组分。补体两条激活途径的比较(见表3一1)。

三、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补体系统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参与特异性免疫,其主要作用如下:①溶菌和溶细胞作用:细菌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在细菌表面形成膜攻击复合物而溶解细菌;另外,革兰阴性细菌脂多糖是良好的旁路途径激活物,这在机体早期抗感染免疫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某些情况下,自身抗原抗体复合物可以激活补体,导致自身细胞的溶解破坏。②促进中和溶解病毒作用:补体、抗体与病毒作用后可有效地阻止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和穿入;另外,补体也可直接溶解灭活某些病毒,如RNA肿瘤病毒等。③调理和免疫粘附作用:以C3b/C4b为中间“桥梁”,通过其N端非稳定结合部位与细菌及其它颗粒性抗原或免疫复合物结合后,再通过其C端稳定结合部位与表面具有相应补体受体的吞噬细胞结合促进其吞噬作用,称为补体的调理作用。细菌或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结合C3b/C4b后,若与表面具有相应补体受体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结合,则可以形成较大的聚合物,容易被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清除,称为免疫粘附作用。④炎症介质作用:C2a具有激肽样作用,可使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C3a、C4a、C5a,具有过敏毒素作用,可以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血管活性介质,引起炎症反应;C3a、C5a、C5b67,有趋化作用,可以吸引炎症细胞向补体激活的炎症区域游走和聚集,增强炎症反应。

四、体液中可溶性补体调节因子及其作用(见表3—2)

补体系统激活时对机体既有保护作用,又可产生损伤作用,正常情况下体内有一系列调节机制,控制补体的激活,以防止补体过度消耗和对自身组织的损伤。

表3—2体液中可溶性补体调节因子及其作用

调节因子作用

Cl酯酶抑制物(C1INH) 抑制C1酯酶活性

C4结合蛋白(C4bP) 抑制C4b与C2b的结合

H因子(C3b灭活促进因子) 促进I因子对C3b的灭活或从C3bBb置换Bb,限制C3bBb的形

成,促进灭活

I因子(C3b灭活因子) 灭活C3b

S蛋白(膜攻击复合物抑制因子) 干扰C567与细胞膜结合

过敏毒素灭火因子水解C3a/C5a末端精氨酸残基

五、学习本章注意点

补体系统是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感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引起到免疫病理性损害。须注意的是:补体成分在活化后才表现各种生物学活性。补体旁路激活途径在细菌感染早期,尚未产生特异性抗体时,即可发挥重要的抗感染作用,而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晚于上述途径,在特异性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发挥作用。另外,机体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因素,调节补体系统的激活,使之反应适度,不至于引起严重的病理损伤。

习题自测

一、名词解释

1.补体系统2.补体经典激活途径3.补体旁路激活途径4.趋化因子5补体系统灭活因子6.补体调理作用7.级联反应8.免疫粘附

二、填空题

l、补体系统由补体组分的───种蛋白质、───途径组分和攻膜复合体及───因子等血清蛋白所组成。

2、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是───,其检测方法是───,C1含有三种亚单位,即───、───、───,其中───起识别单位的作用。

3、补体经典途径激活中,参与的抗体类型有───、───。旁路途径激活的中心环节是───的活化,激活过程中有───因子、───因子、───因子参与。

4、IgG和IgM对C1q的结合点分别是───、───Cl的形成过程中需───离子参与,C3转化酶(C4b2b)形成过程中需───离子参与。

5、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C3转化酶是指───,C5转化酶是指───。旁路活化途径的C3转化酶是───,C5转化酶是───。

6、补体───成份的───亚单位与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IgG的Fc段结合。

7、能使补体灭活而不使抗体灭活的温度是───作用───分钟。

8、补体各成分的调节因子存在的意义是───和───。

9、激活的补体中───具有趋化活性,───可促进吞噬。

10、C3缺乏导致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

11、在经典激活途径中,根据补体各成分的不同作用,分成三个单位,即①───单位,由───组成。②───单位,由───组成。③───单位,由───组成。

12、Cl是由三个亚单位───、───、───依赖于───结合成的非活性大分子。

13、I因子缺乏可使血清中的───含量下降,患者临床表现为───。

14、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有───、───、───、───和C1~C9。

15、具有免疫粘附和调理作用的补体分子片段有───和───。

16、能与C3b或C4b结合的调节因子主要有───、───、───等。

17、补体片段的炎症介质作用包括───、───、───等。

18、引起补体含量降低的因素有───、───、───。

三、最佳选择题

1、有关补体的特性不正确者为( )

A.约占血清球蛋白的10%B.化学成分是糖蛋白C.电泳泳动部位多在γ球蛋白区D.其作用无特异性E.对多种理化因素敏感

2、不包括亚单位在内,补体基本组分的蛋白质共有( )

A.6种B.7种C.8种D.9种E.11种

3、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

A.C1 B.C2 C.C3 D.C4 E.C5

4、人血清中分子量最大的补体成分是( )

A.C2 B.C3 C.C9 D.C1q E.C1s

5、能激活补体经典途径的是( )

A.IgGl B.IgG2 C.IgG3 D.IgM E.以上都是

6、旁路途径的C3转化酶是( )

A.C3bBb B.C3a C.C5a D.C3b E.Ba

7、具有趋化作用的补体成分是( )

A.C2a B.C2b C.C3b D.C5b E.C5b67

8、作为膜攻击单位补体成分是( )

A.Cl—9 B.C3a C.C5b6789 D.C4b2b E.C3b

9、下列哪项不是补体的作用( )

A.异体移植排斥反应B.输血反应C.趋化作用

D.免疫调理作用E.过敏毒素作用

10、具有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织胺的补体成分是( )

A.C3a B.C3b C.C5b D.C4b E.C2b

11、能够激活补体替代途径的Ig是( )

A.IgE B.IgA(单体) C.IgM D.IgGl E.IgG4

12、补体裂解片段中具有激肽样作用的是( )

A.C1q B.C2a C.C3a D.C4a E.C5a

13、下列补体组分中参与溶菌作用的是( )

A.C3a和C5a B.C4 C.C5—9 D.C5b6789 E.C8

14、关于补体以下正确叙述是( )

A.是一组具有酶促反应活性的脂类物质

B.具有溶解细胞,促进吞噬的作用,但无炎性介质效应

C.参与免疫病理反应D.对热稳定E.在血清中Cl含量最高

15、补体( )

A.是一种抗体B.与红细胞相遇后即起溶血作用

C.存在于正常人或动物血清中,具有酶活性

D.可因预防接种而增加E.对机体有利无害

16、补体系统的调节因子有( )

A.C1抑制物B.C4结合蛋白C.过敏毒素灭活因子D.S蛋白E.以上都是17、C3b( )

A.既是C3转化酶的作用产物,又是C3转化酶的主要成分B.具有免疫粘附作用C.本身可促进新的C3b生成D.A+B+C E.A+C

18、可激活补体旁路途径的物质是( )

A.酵母多糖B.细菌的脂多糖C肽聚糖D.凝聚的IgA E.以上都对

19、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

A.是非特异性的B.其激活必须有抗体参与

C.可协助抗体发挥作用D.有中和毒素作用E.A+C

20、低补体血症可能原因是( )

A.肾小球肾炎B.肾病综合征C.肝硬化D.恶性肿瘤E.A+B+C

21、补体的作用是( )

A.溶解靶细胞B.调理作用C.过敏毒素作用

D清除免疫复合物作用E.以上都对

22、不参与补体旁路途径的分子是( )

A.C3 B.H因子C.D因子D.C4 E.B因子

23、下列哪项不是替代途径的特点( )

A.替代途径的早期阶段有C3b参与,C3b又是此途径的中间产物

B.当感染早期抗体尚未产生前即发挥作用C.C3bBb为C3转化酶

D.激活物是抗原抗体复合物E.激活过程中有B因子、D因子、P因子参与24.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成分激活顺序是( )

A.C123456789 B.C12453679 C.C145236789 D.C142356789 E.C134256789

25、能干扰C5b67与细胞膜结合的调节因子是( )

A.S蛋白B.H因子C.C4结合蛋白D.I因子E.C8结合蛋白

26、下列关于补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1s与Ig的补体结合点结合B.C4b2b3b使C3裂解

C.正常生理条件下,C3可以被血液、体液中的蛋白酶少量裂解

D.HRF可以与C9结合E.C3a只有过敏毒素作用,无趋化作用

27、人类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发生原因是( )

A.C4bp缺陷B.H因子缺陷C.I因子缺陷

D.P因子缺陷E.C1酯酶抑制物缺陷

28、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成分是( )

A.C4a B.C3b C.C5b D.C2b E.C2a

29、血清补体含量增高见于( )

A.肿瘤B.系统性红斑狼疮C.血清病D.肾小球肾炎E.类风湿性关节炎

30、不能合成补体的细胞是( )

A.巨噬细胞B.脾细胞C.肾细胞D.肝细胞E.肠粘膜细胞

31、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组分是( )

A.C3a、C4b B.C3a、C5b C.C3a、C4a、C5a D.C3a、C5b67 E.C3b、C4b

32、不参与C3转化酶形成的补体组分是( )

A.C4 B.C3 C.C2 D.C5 E.B因子

33、具有免疫粘附作用的补体成分为( )

A.C3b、C4b B.Clq、C4 C.C3a、C5a D.C3b、C5b E.C4b、C5b

34、经典途径中,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 )

A.IgGl B.IgG2 C.IgG3 D.IgM E.IgA

35、补体参与的生物学作用是( )

A.卵磷脂酶溶解红细胞B.特异性抗体介导红细胞溶解

C.ADCC效应D.中和毒素作用E.沉淀作用

四、问答题

l、比较补体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激活的特点。

2、补体系统激活过程中,在体内受哪些因素的调节?

3、补体系统在感染的早期和持续感染中,发挥抗感染作用的方式有何不同。

4、简述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5、简述补体系统的组成。

6、补体系统激活后可以产生哪些有活性的裂解片段?具有何种生物学效应?

7、试述补体系统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

8、补体激活后产生的哪些片段具有免疫调理作用?其作用机制如何?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补体系统: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具有酶活性的一组与免疫有关的球蛋白所组成的酶反应系统,它包括多种因子。

2.补体经典激活途径:这条途径从抗原抗体复合物与C1q结合开始,依次激活各补体成分。其顺序为Cl、C4、C2、C3、C5、C6、C7、C8、C9。

3.补体旁路激活途径:补体的激活由C3开始,然后完成C5~C9的过程,越过了Cl、C4、C2,故称为补体旁路途径或替代途径。

4.趋化因子:是补体激活过程中释放于体液中的C3a、C5a和C5b67三种物质,以及致敏T细胞在抗原或非特异性刺激物刺激下产生的一些淋巴因子,它们具有对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的阳性趋化作用,使这些细胞向病原体部位移动和集中,对入侵的病原体进行吞噬和清除,与此同时也造成了炎症反应。

5.补体系统灭活因子:在补体系统激活过程中,对补体各组分的激活起抑制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称为补体系统灭活因子。

6.补体调理作用:C3b、C4b与细菌、病毒等颗粒性物质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对其吞噬,称为补体的调理作用。

7.级联反应:当补体系统前一成份被活化,即具备了裂解下一成份的活性,使补体分子以连锁方式依次活化,而产生各种生物学效应。

8.免疫粘附:是指细菌或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结合C3b或C4b后,若与表面具有相应受体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结合,则可形成较大的聚合物,从而容易被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清除,此即免疫粘附作用。

二、填空题

1、ll,旁路,调节

2、C3,单向免疫扩散,C1q,Clr,Cls,Clq

3、IgG,IgM,C3,D,B,P

4、CH2,CH3,Ca++,Mg++

5、C4b2b,C4b2b3b,C3bBb,C3bnBb

6、Cl,C1q

7、56℃,30

8、阻止补体过度活化减少组织损伤

9、C5a,C3aC5b67C3b 10、化脓性细菌11、(1)识别,C1q,Clr,Cls;(2)活化,C2,C4,C3;(3)膜攻击,C5,C6,C7,C8,C9 12、Clr,Cls,Clq,Ca++13、C3,反复发作的严重的甚至致命的细菌感染14、C3,D因子,B因子,P因子15、C3b,C4b 16、I因子,H因子,C4结合蛋白17、过敏毒素,趋化作用,激肽样作用18、补体成分消耗增多,补体成分大量丢失,补体合成不足

三、最佳选择题

1.C 2.D 3.C 4.D 5 .E 6.A 7.E 8.C 9.A 10.A 11.E 12.B 13.D 14.C 15.C 16.E 17.D 18.E 19.E 20.E 21.E 22.D 23.D 24.D 25.A 26.C 27.E 28.B 29.A 30.C 31.C 32.D 33.A 34.D 35.B 四、问答题

l、经典途径与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的特点:

表补体二条激活途径的比较

经典激活途径替代激活途径

激活物抗原抗体(IgGl—IgG3、IgM)复合物肽聚糖、脂多糖、凝聚的IgA或IgG4 起始分子C1q C3

参与的补体Cl、C4、C2、C3、C5--C9、C3、C5、C9、B因子、D因子

所需离子Ca2+、Mg2+Mg2+,

C3转化酶C4b2b C3bBb,

C5转化酶C4b2b3b C3bnBb(n≥2)

生物学作用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后期发挥作用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2、补体激活过程中的调节因素:①自身衰变的调节②调节因子的作用,调节因子多为抑制因子,存在于体液和细胞膜上。

3、在感染早期补体系统主要通过旁路途径发挥作用,在感染的持续过程中特异性抗体产生后通过经典途径发挥作用。

4、补体的生物学功能:①溶菌和溶细胞作用;②中和溶解病毒作用;③调理和免疫粘附作用;④激肽样作用、过敏毒素作用及趋化作用。

5、补体系统的组成:补体系统是由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可溶性蛋白及存在于其它细胞表面的一组膜结合蛋白和补体受体所组成。根据功能可将补体系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存在于体液中参与补体激活酶促连锁反应的固有成分,包括C1~C9及D、B、P因子共12种14个蛋白分子。第二类是补体活化的调节分子,其中存在于体液中属于可溶性蛋白分子的有:C1酯酶抑制剂、C4bp、I因子、S蛋白等;存在于细胞表面的膜结合蛋白分子有:膜辅因子蛋白、促衰变因子和同种限制因子等。第三类是存在于细胞表面介导补体活性片段或调节蛋白发挥生物效应的各种受体,如C1q受体、C3b/C4b受体、H因子受体、C3a和C5a受体等。

6、补体系统激活后产生有活性的裂解片段及其生物效应:补体系统激活后可产生C4a、C4b、C2a、C3a、C3b、C5a、C5b等片段。C4a、C3a、C5a均具有过敏素作用,C3a、C5a 具有趋化作用能引起具有相应受体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向炎症区域游走集聚,增强炎症反应;C2a具有激肽样作用,C4b、C3b具有免疫调理和免疫粘附作用。

7、补体的抗感染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溶菌作用:病原体感染后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发挥作用;另外,细菌菌体成分特别是脂多糖可直接激活补体,而不需抗体参与,在抗感染早期具有重要作用。②促进中和和溶解病毒作用:抗体和补体与病毒作用后可有效地阻止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和穿人;另外,补体对某些病毒如RNA 肿瘤病毒和C型RNA病毒有直接溶解灭活作用。③补体通过C3b、C4b的免疫粘附和免疫调理作用,可以增强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清除作用。

8、补体激活后产生具有免疫调理作用的片段及其作用机制:补体激活后产生的C3b、C4b具有免疫调理作用,作用机制是:以C3b/C4b为中间“桥梁”,通过其N端非稳定结合部位与细菌及其它颗粒性抗原或免疫复合物结合后,再通过其C端稳定结合部位与表面具有相应补体受体的吞噬细胞结合促进其吞噬作用。

补体系统

一、填空题 1.补体系统由、和组成。 2. 补体三条激活途径为、和,它们的C3转化酶分别为、和。A,C123456789 3补体固有成分对热不稳定,通常加热到,作用即可灭活。 4. C1是由三个亚单位__ (识别Ig补体结合位点)、、(有酯酶活性)组成。 5. 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激活物为和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6. 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固有成分有__ 、、、和C5b~C9。 =、选择题 【A型题】 1.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成分激活顺序是 A.C123456789 B.C145236789 C.C124536789 D.C142356789 E.C132456789 2.在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的识别单位是 A.C3 B. C2 C.C1 D.C9 E.C5 3.下列补体固有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 A.C3 B.C4 C.C1q D.C2 E.C5 4.具有激肽样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C2a B.C3a C. C4a D.C3b E.C5a 5.具有免疫黏附作用、又有调理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C2b B. C3b C. C4b D.C5b E. C5a 6.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 A.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 B.所需离子相同 C.C3转化酶的成分相同 D.激活物相同 E.膜攻击复合体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的作用相同 7.补体系统的三条激活途径均参与的成分是 A.C2 B.B因子 C.C1 D.C3 E.C4 8.补体 A.是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脂类物质 B.对热稳定 C.具有溶菌作用,但无炎症介质作用 D.参与免疫病理作用 E.C1在血清中含量最高 9.可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活性介质的成分是 A.C1q B.C5a C.C3b D.C4b E.C1s 10.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组分是 A.C3a、C5a B. C3a、C4a C. C3a、C4a、C5a D.C3a、C5b67 E.C3b、C4b 11.不参与C5转化酶形成的补体成分是 A.C4 B.c5 C.C3 D.C2 E.B因子 12下列哪种成分是C3转化酶? A. C234 B. c567 C. C3bBb D. C3bBbp E. C1s 13. .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

第三章 补体系统

第三章补体系统 学习指导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或动物新鲜血清中的具有酶活性的一组球蛋白,它包括多种因子,故称为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由补体组分的11种蛋白质、旁路途径组分、攻膜复合体及调节因子等近30多种不同的血清蛋白所组成。参与经典途径的补体组分用“C”表示,分别称为C1、C2……C9。其中Cl由C1q、C1r、C1s三个亚单位组成。参与替代途径的组分和调节因子中某些成分以大写英文字母或英文缩写符号表示,如B、D、P因子及CR等。补体激活后在其代号或数字上方加一横线,如C 1、C 3、B等。裂解后产生的碎片,用英文小写字母表示,如C3a、C3b等。血清中补体蛋白约占血清球蛋白的10%,含量相对稳定,化学成份为糖蛋白,多数是β球蛋白,少数是γ和α球蛋白。补体的性质很不稳定,许多理化因素均可破坏补体,因此在使用补体时应采用新鲜血清。 二、补体系统的活化 补体系统在体液中以非活性状态存在,当其被激活物激活后,发生连锁的酶促反应,表现出其生物活性。补体有两条激活途径:①经典途径②替代途径。经典途径的主要激活物是抗原抗体(IgG1、IgG2、IgG3、IgM)复合物。参加成分是C1到C9各组分。激活过程分识别、活化和膜攻击三个阶段。替代途径激活时没有Cl、C2、及C4参加,C3首先被活化,然后完成C5~C9激活的连锁反应,故又称旁路途径或C3途径。本途径的激活物质主要是脂多糖、酵母多糖及凝集的IgA、IgG4等。参与成分主要是C3、B因子、D因子和P因子,以及攻膜复合体组分。补体两条激活途径的比较(见表3一1)。 三、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补体系统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参与特异性免疫,其主要作用如下:①溶菌和溶细胞作用:细菌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在细菌表面形成膜攻击复合物而溶解细菌;另外,革兰阴性细菌脂多糖是良好的旁路途径激活物,这在机体早期抗感染免疫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某些情况下,自身抗原抗体复合物可以激活补体,导致自身细胞的溶解破坏。②促进中和溶解病毒作用:补体、抗体与病毒作用后可有效地阻止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和穿入;另外,补体也可直接溶解灭活某些病毒,如RNA肿瘤病毒等。③调理和免疫粘附作用:以C3b/C4b为中间“桥梁”,通过其N端非稳定结合部位与细菌及其它颗粒性抗原或免疫复合物结合后,再通过其C端稳定结合部位与表面具有相应补体受体的吞噬细胞结合促进其吞噬作用,称为补体的调理作用。细菌或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结合C3b/C4b后,若与表面具有相应补体受体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结合,则可以形成较大的聚合物,容易被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清除,称为免疫粘附作用。④炎症介质作用:C2a具有激肽样作用,可使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C3a、C4a、C5a,具有过敏毒素作用,可以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血管活性介质,引起炎症反应;C3a、C5a、C5b67,有趋化作用,可以吸引炎症细胞向补体激活的炎症区域游走和聚集,增强炎症反应。 四、体液中可溶性补体调节因子及其作用(见表3—2) 补体系统激活时对机体既有保护作用,又可产生损伤作用,正常情况下体内有一系列调节机制,控制补体的激活,以防止补体过度消耗和对自身组织的损伤。 表3—2体液中可溶性补体调节因子及其作用 调节因子作用 Cl酯酶抑制物(C1INH) 抑制C1酯酶活性 C4结合蛋白(C4bP) 抑制C4b与C2b的结合 H因子(C3b灭活促进因子) 促进I因子对C3b的灭活或从C3bBb置换Bb,限制C3bBb的形

补体系统

§5 补体系统 §5-1概述 补体的发现和研究: 补体是免疫学研究中最古老的领域之一。 1869年Creite发现有些动物的血清能溶解另一些动物的红细胞。 1888年Nuttall观察到一些细菌能被某些动物的血清杀死。 1889年Buchner证明血清不仅能杀死细菌,而且当血清55℃加热1h则失去溶菌活性,它将血清中这种热不稳定的杀菌物质称为防御素(alexin)。 1895年Bordet证实血清溶菌需要两种因子,一种对热稳定,只存在于免疫血清中,后鉴定是特异性抗体;另一种对热敏感,存在于动物的正常血清中,无特异性。随后他深入研究证实溶血反应也需要这两种因子,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他于1898年建立了补体结合试验。 1899年Ehlich将这种不耐热的因子命名为补体(complement),即辅助抗体作用的意思。 20世纪40~50年代发现补体替代途径,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现凝集素途径。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几乎所有补体成分的基因被克隆、染色体定位,并获得多种基因工程产物。 概念:是存在于动物体内具有多种免疫效应功能的、最复杂的酶反应系统,在哺乳动物中由近40种可溶性和膜结合蛋白成分组成,称为补体系统(complement)。是人体内最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分子。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和命名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见表 ①补体固有成分:存在于体液中参与补体活化级联反应; ②补体调节蛋白:以可溶性或膜结合形式存在; ③补体受体(complement receptor,CR):存在于细胞表面。 (二)补体系统的命名 ①经典途径补体成分命名:C1~C9;C1三个亚单位:C1q、C1r和C1s。

补体系统的调节

医学知识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补体系统的调节 2015-05-28 18:19:38| 医疗卫生人才网 推荐:中公医学网医疗卫生考试网 医学免疫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知识。 补体激活的调节概述 补体系统的激活必需在适度调节的情况下进行,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学作用。补体激活失控,则大量补体无益消耗,导致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而且会使机体发生剧烈炎症反应或造成自身组织细胞的损伤。 其中,补体激活的调节主要包括 1.自身衰变的调节 补体系统活性成分的自身衰变是补体自身控制的重要机制。补体活化片段C4b、C3b、C5b极不稳定,若不与细胞结合,很快就会失去活性;两条激活途径中的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均易衰变失活,从而限制了后续补体成分的连锁反应。 2.调节因子的作用 体内存在多种可溶性以及膜结合的补体调节因子,它们以特定方式与不同的补体成分相互作用,使补体的激活与抑制处于精细的平衡状态,从而既防止对自身组织造成损害,又能有效地杀灭外来微生物。调节蛋白的缺失有时是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补体调节蛋白按其作用的特点可分为: (1)防止或限制补体在液相中自发激活的抑制剂; (2)抑制或增强补体对底物正常作用的调节剂; (3)保护机体组织细胞免遭补体破坏作用的抑制剂。 四君子汤为补气之祖方,首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

三(新添诸局经验秘方),实为《圣济总录》卷八十“白术汤”之异名。本方为补气的基本方,后世诸多补气健脾方剂,大都由此衍化而来。 本文立足于考证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的源流关系,探讨其组方配伍,采取“以功用类方”的方法,选择符合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功用和配伍用药特点的方剂,作为四君子汤衍化方。通过检索古今文献,从与四君子汤制方立论比较吻合的300余首方剂中,选择24首为代表方剂,按功用特点将其分为12类进行研究。本文对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对其现代临床应用作了简要总结,以期掌握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的变化规律,拓展其应用范围,提高临床选用成方和创制新方的水平。 四君子汤为补气之祖方,首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新添诸局经验秘方),实为《圣济总录》卷八十“白术汤”之异名。本方为补气的基本方,后世诸多补气健脾方剂,大都由此衍化而来。 本文立足于考证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的源流关系,探讨其组方配伍,采取“以功用类方”的方法,选择符合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功用和配伍用药特点的方剂,作为四君子汤衍化方。通过检索古今文献,从与四君子汤制方立论比较吻合的300余首方剂中,选择24首为代表方剂,按功用特点将其分为12类进行研究。本文对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对其现代临床应用作了简要总结,以期掌握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的变化规律,拓展其应用范围,提高临床选用成方和创制新方的水平。 四君子汤为补气之祖方,首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新添诸局经验秘方),实为《圣济总录》卷八十“白术汤”

免疫题目1-第5章补体系统

第五章补体系统 第一部分学习习题 一、填空题 1.补体系统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2.补体三条激活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它们的C3转化酶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体固有成分对热不稳定,通常加热到_______,作用_______分钟即可灭活。 4.C1是由三个亚单位____(识别Ig补体结合位点)、____、_____(有酯酶活性)组成。5.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激活物为____和_____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6.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固有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和C5-9。 7.具有免疫粘附和调理作用的补体分子片段有____和_____。 一、多选题 [A型题] 1.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成分激活顺序是: ** B. C145236789 C. C124536789 ** E. C132456789 2. 在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的识别单位是: A.C3 B. C2 C. C1 ** E. C5 3.下列补体固有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 A.C3 B. C4 C. C1q ** E. C5 4.具有激肽样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 B. C3a C. C4a ** E. C5a 5. 具免疫粘附作用又有调理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 B. C3b C. C4b ** E. C567 6.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 A.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 B. 所需离子相同 **转化酶的成分相同 D.激活物相同 E.攻膜复合体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的作用相同 7.补体系统的三条激活途径均参与的成分是: ** B. B因子 C. C1 D.C3 E. C4 8.补体: A.是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脂类物质 B. 对热稳定 C. 具有溶菌作用,但无炎症介质作用 D.参与免疫病理作用 E.C1在血清含量最高 9.可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活性介质的成分是: A. C1q B. C5a C. C3b D.C4b E.C1s

简述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HBcAb-核心抗体:曾感染或感染期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 IGM 是新近感染或病 9.简述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1) 溶菌和溶细胞作用: 补体系统激活后, 在靶细胞表面形成 MAC 从而导致靶细胞溶解。 (2) 调理作用: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 C3b 、C4b 、iC3b 粒细胞或巨噬细胞表面相应受体,因此,在微生物细胞表面发生的补体激活,可促进微生 物与吞噬细胞的结合,并被吞噬及杀伤。 (3)引起炎症反应:在补体活化过程中产 的炎症介质 C3a C4a 、C5a 。它们又称为过敏毒素,与相应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发细胞 脱颗粒,释放组胺之类的血管活性物质,从而增强血管的通透性并刺激内脏平滑肌收缩。 C5a 还是一种有效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4)清除免疫复合物:机制为:①补体与 Ig 的结合在空间上干扰 Fc 段之间的作用,抑制新的IC 形成或使已形成的IC 解离。②循环 IC 可激活补体,产生的__C3b 与抗体共价结合。IC 借助C3b 与表达CR1和CR3的细胞结合而 被肝细胞清除。 (5)免疫调节作用:① C3可参与捕捉固定抗原,使抗原易被 APC 处理与 递呈。②补体可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分化。③参与调节多种免疫细胞 的功能。 (二) 1.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抗原,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 答。如细菌、病毒螺旋体等对人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刺激机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产生抗体,临床上可通过检测抗体诊断相关的疾病 ;亦可将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 ,用于预 防疾病。 2. 动物免疫血清; 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对动物进行人工自动免疫后 ,收 获含有相应抗体的血清即为动物免疫血清。临床上用来治疗破伤风和白喉的破伤风抗毒素、 _______ 白喉抗毒素属此。是用类毒素免疫马制备的。马的免疫血清对人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它含 有特异性抗体(抗毒素),可以中和相应的毒素,起到防治作用;另一方面,马血清对人而言是 异种蛋白,具有免疫原性,可引起血清病或过敏性休克。 3.异嗜性抗原; 存在于人、 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物种间的共同抗原 ,称为Forssman 抗原。目前已发现多种异嗜 性抗原:大肠杆菌 086与人B 血型物质;肺炎球菌14型与人A 血型物质;大肠杆菌014型 脂多糖与人结肠粘膜;溶血性链球菌抗原与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脏组织 ;立克次体与变形杆 菌。 4.同种异性抗原; 在同种不同个体之间,由于基因型不同,表现在组织细胞结构 如眼晶体、精子等因外伤手术等释放入血 2.自身抗原被修饰:如自身组织成分因感染、药 物、辐射而变性 6. 肿瘤抗原。指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或高表达抗原物质的总 称。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概括为两大类。 (1)肿瘤特异性抗原 (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 ⑵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TAA) 3、临床检测HBV 抗原抗体系统包含哪些项目? (1) HBsAg-表面抗原: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强弱。 HBsAb-表面抗体: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HBeAg- e 抗原: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 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有哪些 ,都是良好的 每种病原微生物都是由多种抗原组成的复合体

第五章《补体系统》练习题

第五章《补体系统》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中,其补体成分的激活顺序是·····························() A、C1→C2→C3→C4→C5→C6→C7→C8→C9 B、C1→C2→C4→C3→C5→C6→C7→C8→C9 C、C1→C4→C5→C2→C3→C6→C7→C8→C9 D、C1→C4→C2→C3→C5→C6→C7→C8→C9 2.下列补体固有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 A、C3 B、C4 C、C1q D、C2 3.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C2b B、C3b C、C3a D、C5b 4.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组分是············································() A、C3a、C4a、C5a B、C3a、C4a C、C2a D、C3b、C4b 5.构成膜攻击复合物的补体成分是············································() A、C6b~9 B、C4b2a C、C5b6789n D、C3bBb 6.与抗原结合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的Ig是··························() A、IgA、IgG B、IgM、IgG C、sIgA、IgD D、IgA、IgM 7.可以激活补体旁路途径的成分是············································() A、内毒素 B、抗原抗体复合物 C、IgM D、MBL 8.关于补体正确的叙述是····················································() A、补体成分在血液中处于活化状态 B、旁路途径的活化是从C2开始的 C、补体的理化性质稳定 D、补体主要是由肝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9.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 A、参与的补体成分 B、C3转化酶的组成 C、激活物质 D、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 10.与免疫球蛋白Fc段的补体结合部位相结合的补体分子是······················() A、C3 B、C1q C、C1r D、C1s 11.既对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又可激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产物是·····() A、C3b B、C4b C、C4a D、C5a 12.某些补体片段能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是因为吞噬细胞表面存在············() A、D因子受体 B、C3b受体 C、C5a受体 D、C3a受体13.下列补体活化中形成的转化酶中,不包含补体C3b成分的是····················() A、经典途径C5转化酶 B、旁路途径C5转化酶 C、经典途径C3转化酶 D、旁路途径C3转化酶

5 补体系统

第五章补体系统 一、单项选择题 1.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中,其补体成分的激活顺序就是( ) A、C1→C2→C3→C4→C5→C6→C7→C8→C9 B、C1→C2→C4→C3→C5→C6→C7→C8→C9 C、C1→C4→C5→C2→C3→C6→C7→C8→C9 D、C1→C4→C2→C3→C5→C6→C7→C8→C9 2.下列补体固有成分中含量最高的就是( ) A、C3 B、C4 C、C1q D、C2 3.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就是( ) A、C2b B、C3b C、C3a D、C5b 4.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组分就是( ) A、C3a、C4a、C5a B、C3a、C4a C、C2a D、C3b、C4b 5.构成膜攻击复合物的补体成分就是( ) A、C6b~9 B、C4b2a C、C5b6789n D、C3bBb 6.与抗原结合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的Ig就是( ) A、IgA、IgG B、IgM、IgG C、sIgA、IgD D、IgA、IgM 7.可以激活补体旁路途径的成分就是( ) A、内毒素 B、抗原抗体复合物 C、IgM D、MBL 8.关于补体正确的叙述就是( ) A、补体成分在血液中处于活化状态 B、旁路途径的活化就是从C2开始的 C、补体的理化性质稳定 D、补体主要就是由肝细胞与巨噬细胞产生的 9.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点就是( ) A、参与的补体成分 B、C3转化酶的组成 C、激活物质 D、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 10.与免疫球蛋白Fc段的补体结合部位相结合的补体分子就是( ) A、C3 B、C1q C、C1r D、C1s 11.既对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又可激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产物就是( ) A、C3b B、C4b C、C4a D、C5a

补体系统的概述及系统的组成

医学知识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补体系统的概述及系统的组成2015-05-25 12:17:45| 医疗卫生人才网 推荐:中公医学网医疗卫生考试网 医学免疫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知识。 一.补体系统的概述 补体系统是由正常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样活性的蛋白质,以及其调节蛋白和相关膜蛋白共同组成的系统。 二.补体系统的组成 1.补体系统按功能分为以下三组: (1)固有成分:C1(C1q,C1r,C1s)-C9、B、D、P因子、MBL、丝氨酸蛋白酶。 (2)调节分子:分为可溶性调节因子及膜结合性调节分子。 (3)受体成分:有C1qR,CR1,CR2,CR3,C3aR,C5aR等。2.补体成分命名: (1)固有成分:用C后加阿拉伯数字表示,如:C1、C4、C2等。 (2)其他成分: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如:B因子、D因子、P 因子、H因子等。 (3)裂解片段:小片段用a表示,如:C3a;大片段用b表示,如:C3b。 (4)酶活性成分:符号上划一横线,如:C3bBb。 (5)灭活补体片段:符号前加i表示,如:iC3b。 四君子汤为补气之祖方,首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新添诸局经验秘方),实为《圣济总录》卷八十“白术汤”之异名。本方为补气的基本方,后世诸多补气健脾方剂,大都

由此衍化而来。 本文立足于考证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的源流关系,探讨其组方配伍,采取“以功用类方”的方法,选择符合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功用和配伍用药特点的方剂,作为四君子汤衍化方。通过检索古今文献,从与四君子汤制方立论比较吻合的300余首方剂中,选择24首为代表方剂,按功用特点将其分为12类进行研究。本文对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对其现代临床应用作了简要总结,以期掌握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的变化规律,拓展其应用范围,提高临床选用成方和创制新方的水平。 四君子汤为补气之祖方,首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新添诸局经验秘方),实为《圣济总录》卷八十“白术汤”之异名。本方为补气的基本方,后世诸多补气健脾方剂,大都由此衍化而来。 本文立足于考证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的源流关系,探讨其组方配伍,采取“以功用类方”的方法,选择符合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功用和配伍用药特点的方剂,作为四君子汤衍化方。通过检索古今文献,从与四君子汤制方立论比较吻合的300余首方剂中,选择24首为代表方剂,按功用特点将其分为12类进行研究。本文对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对其现代临床应用作了简要总结,以期掌握四君子汤及其衍化方的变化规律,拓展其应用范围,提高临床选用成方和创制新方的水平。 四君子汤为补气之祖方,首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新添诸局经验秘方),实为《圣济总录》卷八十“白术汤”之异名。本方为补气的基本方,后世诸多补气健脾方剂,大都由此衍化而来。

简述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9.简述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1)溶菌和溶细胞作用:补体系统激活后,在靶细胞表面形成MAC,从而导致靶细胞溶解。(2)调理作用: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C3b、C4b、iC3b都是重要的调理素,可结合中性粒细胞或巨噬细胞表面相应受体,因此,在微生物细胞表面发生的补体激活,可促进微生物与吞噬细胞的结合,并被吞噬及杀伤。(3)引起炎症反应:在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炎症介质C3a、C4a、C5a。它们又称为过敏毒素,与相应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发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之类的血管活性物质,从而增强血管的通透性并刺激内脏平滑肌收缩。 C5a还是一种有效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4)清除免疫复合物:机制为:①补体与Ig的结合在空间上干扰Fc段之间的作用,抑制新的IC形成或使已形成的IC解离。②循环IC可激活补体,产生的C3b与抗体共价结合。IC借助C3b与表达CR1和CR3的细胞结合而被肝细胞清除。(5)免疫调节作用:①C3可参与捕捉固定抗原,使抗原易被APC处理与递呈。②补体可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分化。③参与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 (二)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有哪些 1.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每种病原微生物都是由多种抗原组成的复合体,都是良好的抗原,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如细菌、病毒螺旋体等对人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刺激机体可产生抗体, 临床上可通过检测抗体诊断相关的疾病;亦可将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用于预防疾病。 2.动物免疫血清; 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对动物进行人工自动免疫后,收获含有相应抗体的血清即为动物免疫血清。临床上用来治疗破伤风和白喉的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属此。是用类毒素免疫马制备的。马的免疫血清对人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含有特异性抗体(抗毒素),可以中和相应的毒素,起到防治作用;另一方面,马血清对人而言是异种蛋白,具有免疫原性,可引起血清病或过敏性休克。 3.异嗜性抗原; 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物种间的共同抗原,称为Forssman抗原。目前已发现多种异嗜性抗原:大肠杆菌O86与人B血型物质; 肺炎球菌14型与人A血型物质; 大肠杆菌O14型脂多糖与人结肠粘膜;溶血性链球菌抗原与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脏组织;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 4.同种异性抗原; 在同种不同个体之间,由于基因型不同,表现在组织细胞结构上存在差异,形成同种异型(体) 抗原。 5.自身抗原; 机体对正常的自身组织和体液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当自身耐受被打破,即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1.隐蔽抗原释放:如眼晶体、精子等因外伤手术等释放入血2.自身抗原被修饰:如自身组织成分因感染、药物、辐射而变性 6.肿瘤抗原。指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或高表达抗原物质的总称。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概括为两大类。(1)肿瘤特异性抗原 (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 (2)肿瘤相关抗原 (tumor associated antigen,TAA) 3、临床检测HBV抗原抗体系统包含哪些项目

第四章 补体系统

第四章补体系统 复习要点: 1.掌握补体系统的基本概念、命名和成份。 2.掌握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3.熟悉补体系统激活的三条途径的激活物质、激活过程: 4.掌握三条激活途径的主要不同点。 5.了解补体的性质、补体合成的部位。 6.了解补体激活过程的调节,了解体液中重要灭活物质如C1抑制物,C4结合蛋白、I因子,H因子等的调节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 1.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 A. IgG B. IgE C. IgA D. SIgA E. IgM 2.既有趋化作用又可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 A. C3a、C2a B. C3b、C4b C. C423、C567 D. C3a、C5a E. C2a、C5a 3.下列哪种成分是经典途径的C3转化酶? A. C4b2b B. C567 C.C3bBb D. C3bBb3b E. IC 4.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与旁路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 A. 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 B. C5转化酶相同 C. C3 转化酶的组成相同 D. 激活物质相同 E. 膜攻复合体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 5.补体激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成分是: A. C1 B. C2 C. C3 D. C5 E. C9 6.在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的识别单位是: A. C1 B. C2 C. C3 D. C4 E. C5 7.补体系统的可溶性调节因子是:★ A. B 因子 B. D 因子 C. I 因子 D. MCP因子 E. DAF 8.参与细胞毒作用和溶菌作用的补体成分是: A. C3b、C5b B. C42 C. C5b ~9 D. C567 E. C423 9.关于补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是血清中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脂蛋白 B. 具有细胞毒作用、促进吞噬作用,但无炎症介质作用 C. 在免疫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D. 对热稳定 E. 只在特异性免疫效应阶段发挥作用 10.抑制C1酶活性的补体调节因子是: A. H 因子 B. I 因子 C. C1INH D. S 蛋白 E. C4bp

补体系统与肿瘤免疫关系的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2885087.html, 补体系统与肿瘤免疫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苗宁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14期 摘要免疫系统是身体抵抗病毒或者细菌的主要屏障,一旦免疫系统受到损伤,就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而补体系统作为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有效的清除掉身体内的异物,并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因此,补体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抑制肿瘤的发生。但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补体系统会分泌与肿瘤生成相关的因子,并且还能激活肿瘤的信号通路,以此也就会促进肿瘤的发展。 关键词补体系统肿瘤免疫关系 0引言 恶性肿瘤是一种发病较快且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为了有效的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近些年来对其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而补体系统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相关肿瘤细胞的产生,还会产生导致肿瘤产生的因子。本文针对补体系统与肿瘤免疫关系的研究进展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1补体的成分、活化及作用 补体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其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分子,而是由30多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有效组成,统称为补体系统。补体系统构成成分主要可分为三类,即:补体固有成分、补体调节蛋白以及补体受体。补体固有成分常常存在于体液中,能够有效的参与补体的活化级反应。补体调节蛋白常常以可溶性或者膜结合的形式存在,能够实现对补体活化的调节。補体受体常表达于不同类型的细胞表面,能够与补体活性片段有效结合。补体的作用主要有三个。第一,活化后所形成的补体,可有效的溶解肿瘤细胞、细菌和病毒等。第二,通过清除免疫复合物以及凋亡细胞的方式实现对内环境的有效稳定,能有效的降低免疫疾病的发生率。第三,参与适应性免疫。补体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可以直接参与到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还能参与到免疫记忆,这样也就能增强人们的免疫力。 2补体系统与肿瘤免疫关系 2.1补体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 补体与肿瘤的关系错综复杂。据相关实验可知,补体清除肿瘤细胞的机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在CD4+T细胞的辅助下,通过抗原提呈细胞的参与,B细胞就能对肿瘤细胞所分泌的可溶性抗原或者膜表达抗原做出一定的应答,促进肿瘤抗体的产生。该种抗体能有效的

第五章补体系统

第五章补体系统 一.选择题 【A型题】 1.补体系统3种激活途径均必须有哪种成分参加? A.C1q B.C4和C2 C.C3 D.B因子 E.D因子 2.在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的识别单位是: A.C1 B.C2 C.C3 D.C5 E.C9 3.经典途径中,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G B.IgE C.IgA D.IgM E.IgD 4.补体系统是: A.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可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 B.存在正常血清中,是一组对热稳定的组分 C.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随抗原刺激而血清含量升高 D.由30多种蛋白组成的多分子系统,具有酶的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 E.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其含量很不稳定 5.既有趋化作用又可激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产物是: A.C3b B.C4b C.C4a D.C5a E.C2a 6.下列哪种成分是C5转化酶? A.C3bBbP B.C4b2b C.C3bBb D.C3bBb3b E.C5b~9 7.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 A. 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 B. 所需离子相同 C. C3转化酶的组成相同 D. 激活物质相同 E. 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 8.具有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产物是: A.C3a B.C3b C.C5b D.C4b E.C2a 9.关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抗原抗体复合物是其主要激活物 B. C1q分子有六个结合部位,必须与Ig结合后才能激活后续的补体成分

C. C4是C1的底物,C4b很不稳定 D. 激活顺序为C123456789 E. 分为识别和活化两个阶段 10.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不包括: A.C3 B.I因子 C.D因子 D.B因子 E.P因子 11.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 A.C4a B.C5a C.C3a D.C3b E.C5b 12.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是: A.C3~C9 B.C5~C9 C.C1~C9 D.C1~C4 E.C1、C2、C4 13.关于补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参与凝集反应 B. 对热稳定 C. 在免疫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D. 有免疫调节作用,无炎症介质作用 E. 补体只在特异性免疫效应阶段发挥作用 14.与免疫球蛋白Fc段补体结合点相结合的补体分子是: A.C3 B.C1q C.C1r D.C1s E.以上都不是 15.下列哪种补体成分在激活效应的放大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A.C1 B.C2 C.C3 D.C4 E.C5 16.经典途径中各补体成分激活的顺序是: A.C143256789 B.C124536789 C.C142356789 D.C124356789 E.C123456789 17.通过自行衰变从而阻断补体级联反应的补体片段是: A.C2a B.C3a C.C3c D.C4b E.C5a 18.关于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 三条途径的膜攻击复合物相同 B. 旁路途径在感染后期发挥作用

第五章补体系统

第五章补体系统 第一节概述 19世纪末,在发现体液免疫后不久,Bordet即证明,新鲜血清中存在一种不耐热的成分,可辅助特异性抗体介导的溶菌作用。由于这种成分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故被称为补体(complement,C)。补体并非单一分子,而是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被称为补体系统。补体广泛参与机体抗微生物防御反应以及免疫调节,也可介导免疫病理的损伤性反应,是体内具有重要生物学作用的效应系统和效应放大系统。 近十余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几乎所有补体成分的cDNA及部分补体成分的基因组DNA已克隆成功,并已获得多种补体成分的基因工程产物。这些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在分子和基因水平上对补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构成补体系统的30余种成分按其生物学功能可以分为三类。 1.补体固有成分指存在于体液中,参与补体激活(活化)级联反应的补体成分,包括:①经典激活途径的C1q、C1r、C1s、C4、C2;②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 MBL)激活途径的MBL、MASP(MBL- associated serine protease,MBL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③旁路激活途径的B因子、D因子;④上述三条途径的共同末端通路的C3、C5、C6、C7、C8和C9。 2.补体调节蛋白乃以可溶性或膜结合形式存在、参与调节补体活化和效应的一类蛋白质分子,包括血浆中的备解素、C1抑制物、I因子、C4结合蛋白、H因子、S蛋白、Sp40/40,以及细胞膜表面的衰变加速因子、膜辅助蛋白、同源抑制因子、膜反应溶解抑制物等。 3.补体受体补体受体包括CR1-CR5(表1)、C3aR、C5aR、C1qR等,表达于不同类型细胞表面,通过与补体活性片段结合而介导生物学效应。 表1 主要的补体受体 受体配体细胞分布生物学功能 CR1 C3b,C4b,iC3b 红细胞清除循环IC MBL 大、小吞噬细胞加速C3转化酶解离 嗜酸粒细胞辅助I因子裂解C3b、C4b B细胞、T细胞增强Fc受体介导的吞噬作用 介导非Fc受体依赖的吞噬 肾小球上皮细胞促进被捕获的IC溶解 滤泡树突状细胞结合IC

补体系统与疾病

补体系统与疾病 补体系统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参与人类疾病的发生。补体编码基因的结构异常可使补体蛋白产物缺乏,导致补体激活障碍,从而引发严重的病理后果。其次,补体系统激活,也可导致某些免疫性疾病(超敏反应及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一、补体固有成分的遗传性缺陷 补体两条激活途径的固有成分包括C1q、C1r、C1s、C4、C2、C3、P因子、D因子等均可能出现遗传性缺陷。C3缺乏可导致严重的、甚至是致死性的化脓性细菌感染,其机制在于C3缺乏的患者吞噬细胞的吞噬、杀菌作用明显减弱。C2与C4缺乏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其机制可能是由于经典途径激活受阻,导致循环IC不能被有效地清除。 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中,缺陷的补体等位基因与某些病理性免疫应答基因连锁。 此外,组成攻膜复合物的补体固有成分也可出现遗传性缺陷。C5、C6、C7、C8 和C9成分缺乏的患者不能形成M A C,因此不能有效地溶解外来微生物。 二、补体调节蛋白的缺陷 补体调节蛋白缺陷可导致补体激活异常,并与许多疾病有关。 (一) C1抑制物(C1INH)缺陷 C1 抑制物缺陷可引起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二)I因子和H因子缺乏 旁路途径可溶性调节蛋白缺乏十分罕见。I 因子或H 因子缺乏的患者由于液相C3转化酶生成失控,血浆C3被完全耗竭,循环I C的清除发生障碍。患者常可伴有肾小球肾炎。 (三)膜结合补体调节蛋白缺乏 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PNH)患者的红细胞和其他细胞不能表达膜结合调节蛋白(DAF、HRF 和CD59 等),以致自身细胞表面C3转化酶及MAC的形成失控,导致细胞溶解加剧。红细胞对膜结合调节蛋白的缺乏特别敏感,故PNH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血管内溶血。 三、补体受体缺陷 红细胞表面CR1表达减少可导致循环IC清除障碍,从而导致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的发生。另外,白细胞粘附缺陷(l eukocyte adhesion deficiency,LAD)患者CR3、CR4 的β链(CD18)基因突变,导致CR3 与CR4 缺失,临床表现为反复的化脓感染。

补体 系统

补体系统 一、补体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补体的概念补体是存在于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的一组不耐热的蛋白质,体液中的补体固有成分以及存在于体液或细胞表面的补体调节(抑制)蛋白共同构成补体系统,是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补体系统的组成补体系统由补体固有成分、补体调节蛋白和补体受体组成。 二、补体系统的激活(重点但不求甚解) 经典途径替代途径MBL途径激活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 (IgG1、 IgG2、 IgG3、IgM) 细菌脂多糖(LPS)、肽聚 糖、酵母多糖IgG4、 IgA 病原微生物表面甘露 糖残基(MBL)补体成分C1~C9 B、D、P因子C3、C5~C9 MBL、C2~C9、MASP- 1,2 C3转化酶C4b2a C3bBb C4b2a,C3bBb C5转化酶C4b2a3b C3bBb3b C4b2a3b,C3bBb3b 最终形成攻膜复合物:C5b6789n 经典途径,C3转化无C3,C5转化无C5,替代三B全到齐,经典替代美宝莲经典途径替代途径MBL途径 功 能 在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的 效应阶段发挥作用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 染早期发挥作用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 染早期发挥作用

三、补体的生物学功能作用备注 调节吞噬作用C3b/C4b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或免疫复合物结合形成大分子聚合物,易被吞噬 过敏毒素C3a和C5a可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C3aR和C5aR结合,触发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和其他血管活性介质,介导局部超敏反应 趋化促炎作用C5a可趋化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向炎症病灶部位聚集,并刺激细胞分泌炎性介质促进局部炎症应答 四、补体与临床疾病(未考但可能考) 疾病免疫学机制治疗 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 肿 C1抑制物基因缺陷所致C1抑制剂 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磷脂酰肌醇(GPI)无法 合成 抗C5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依库 丽单抗)

第五章补体系统

第五章补体系统 .选择题 【 A 型题】 1.补体系统 3 种激活途径均必须有哪种成分参加? A.C1q B.C4 和 C2 C.C3 D. B 因子 E. D 因子 2.在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的识别单位是: A.C1 B.C2 C.C3 D.C5 E.C9 3.经典途径中,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G B.IgE C.IgA D.IgM E.IgD 4.补体系统是: A. 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可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 B. 存在正常血清中,是一组对热稳定的组分 C. 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随抗原刺激而血清含量升高 D. 由30 多种蛋白组成的多分子系统,具有酶的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 E. 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其含量很不稳定5.既有趋化作用又可激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产物是: A.C3b B.C4b C.C4a D.C5a E.C2a 6.下列哪种成分是C5 转化酶? A.C3bBbP B.C4b2b C.C3bBb D. C3bBb3b E. C5b~9 7.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

A. 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 B. 所需离子相同 C. C3 转化酶的组成相同 D. 激活物质相同 E. 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 8.具有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产物是: A.C3a B.C3b C.C5b D.C4b E.C2a 9.关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抗原抗体复合物是其主要激活物 B. C1q 分子有六个结合部位,必须与Ig 结合后才能激活后续的补体成分 C. C4 是C1 的底物,C4b 很不稳定 D. 激活顺序为C123456789 E. 分为识别和活化两个阶段 10.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不包括: A.C3 B.I 因子 C. D 因子 D. B 因子 E.P 因子 11.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 A.C4a B.C5a C.C3a D.C3b E.C5b 12.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是: A.C3~C9 B.C5~C9 C.C1~C9 D.C1~C4 E.C1、C2、C4 13.关于补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参与凝集反应 B. 对热稳定

简述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简述补体系统的生物学 功能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9.简述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1)溶菌和溶细胞作用:补体系统激活后,在靶细胞表面形成MAC,从而导致靶细胞溶解。(2)调理作用: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C3b、C4b、iC3b都是重要的调理素,可 结合中性粒细胞或巨噬细胞表面相应受体,因此,在微生物细胞表面发生的补体激活,可促进微生物与吞噬细胞的结合,并被吞噬及杀伤。(3)引起炎症反应:在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炎症介质C3a、C4a、C5a。它们又称为过敏毒素,与相应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发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之类的血管活性物质,从而增强血管的通透性并刺激内脏平滑肌收缩。C5a还是一种有效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4)清除免疫复合物:机制为:①补体与Ig的结合在空间上干扰Fc段之间的作用,抑制新的IC形成或使已形成的 IC解离。②循环IC可激活补体,产生的C3b与抗体共价结合。IC借助C3b与表达CR1和CR3的细胞结合而被肝细胞清除。(5)免疫调节作用:①C3可参与捕捉固定抗原,使抗原易被APC处理与递呈。②补体可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分化。③参与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 (二)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有哪些 1.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每种病原微生物都是由多种抗原组成的复合体,都是良好的抗原,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如细菌、病毒螺旋体等对人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刺激机体可产生抗体, 临床上可通过检测抗体诊断相关的疾病;亦可将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用于预防疾病。 2.动物免疫血清; 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对动物进行人工自动免疫后,收获含有相应抗体的血清即为动物免疫血清。临床上用来治疗破伤风和白喉的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属此。是用类毒素免疫马制备的。马的免疫血清对人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含有特异性抗体(抗毒素),可以中和相应的毒素,起到防治作用;另一方面,马血清对人而言是异种蛋白,具有免疫原性,可引起血清病或过敏性休克。 3.异嗜性抗原; 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物种间的共同抗原,称为Forssman抗原。目前已发现多种异嗜性抗原:大肠杆菌O86与人B血型物质; 肺炎球菌14型与人A血型物质; 大肠杆菌O14型脂多糖与人结肠粘膜;溶血性链球菌抗原与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脏组织;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 4.同种异性抗原; 在同种不同个体之间,由于基因型不同,表现在组织细胞结构上存在差异,形成同种异型(体) 抗原。 5.自身抗原; 机体对正常的自身组织和体液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当自身耐受被打破,即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1.隐蔽抗原释放:如眼晶体、精子等因外伤手术等释放入血2.自身抗原被修饰:如自身组织成分因感染、药物、辐射而变性 6.肿瘤抗原。指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或高表达抗原物质的总称。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概括为两大类。(1)肿瘤特异性抗原 (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 (2)肿瘤相关抗原 (tumor associated antigen,TAA) 3、临床检测HBV抗原抗体系统包含哪些项目 (1)HBsAg-表面抗原: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强弱。 (2)HBsAb-表面抗体: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3)HBeAg-e抗原: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