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草莓几种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草莓几种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草莓几种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草莓几种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草莓几种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草莓蛴螬的防治

蛴螬即金龟子科幼虫的总称,常由腐殖土和圈肥带入,蛴螬喜欢聚集在有机质多而不干不湿的土壤中活动为害,常咬食草莓的幼根或咬断新茎,造成死苗。发生为害期在草莓成活后的一个月内。防治要点为:草莓种植前,用水胺硫磷或辛硫磷等农药处理有机肥。草莓幼苗成活后注意观察有无萎焉的植株,如有,可在根部刨出幼虫处死。也可用90%晶体敌百虫20克或50%辛硫磷乳油200--300克,兑水

500--750灌根或浇灌。

二、草莓红蜘蛛的防治

草莓红蜘蛛一年可以发生10代以上,世代重叠,周年为害,重者可以毁园。防治上避免草莓育苗期间干旱,注意及时浇水。红蜘蛛多在植株下部老叶栖息,密度大,故随时摘除老叶和枯黄叶,可有效地减少虫源传播。农药防治可用有机磷和菊酯类杀虫剂的混合液防治效果较好。

三、大棚草莓白粉病的防治

大棚栽培草莓,由于温、湿度适合发病要求,所以病害严重,发病重可显著降低果实产量,同时使秧苗质量变劣,移栽后不易成活。防治上要注意及时摘除贴地老叶,避免过多施用氮素,选用抗病品种,注意通风换气,适当加大株行距,

摘除病叶病果,喷药要仔细。可用农药有: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晴菌唑、醚菌酯、福星、翠贝、硫悬浮剂等。

四、草莓蛞蝓的防治

蛞蝓为陆生软土动物,由于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都较大,容易发生蛞蝓为害。蛞蝓咬食草莓后,常造成孔洞,其分泌的银白色粘液也影响外观品质。防治上,该虫多在5厘米以上的土壤中潜伏,见到虫体或发现为害症状可进行人工捕捉;化学防治除了专用的杀虫剂外,也可用25%敌杀死3000倍或20%速灭杀丁8000倍液防治。

五、草莓白粉虱的防治

白粉虱是温室大棚作物的主要害虫。其繁殖快,世代多,并有世代重叠现象。若虫集中在叶背面吸食汁液,造成叶片褪色、变黄、萎焉,严重时植株死亡。为害时还分泌蜜露,污染叶片,引起霉菌感染,影响光合作用。防治上可用25%扑虱灵2500倍液,或40%菊杀乳油2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喷布防治。也可每亩温室放32--34块黄板诱杀消灭成虫。

2014年10月22日

大棚草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大棚草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草莓的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和生长结果习性 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是半平卧丛壮生长,株高30 厘米左右。草莓由根、茎、叶、芽、花、果实、种子组成。花由花柄、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及花托。 (1)根:草莓的根为须根系,由新茎和根状茎上发生的粗不同的不定根所组成。 (2)茎:草莓的茎有新茎、根状茎和匍匐茎 3 种,前 2 种生长在地下统称为地下茎。1)新茎:新茎是当年生的茎,呈弓背形。2)匍匐茎:匍匐茎由草莓新生的腋芽萌发而成。其茎细,节间长萌发初期向上生长,超过叶面高度后,垂向株丛少的地方沿着地面生长,一般地下茎多的品种,发生匍匐茎较少。匍匐茎是草莓的营养繁殖器官,匍匐茎还可再生长出匍匐茎分枝,同样可繁殖幼株。一般情况下,在匍匐茎的偶数节(第 2 节、第 4 节、第 6 节)部位,向上长出正常的叶,向下形成不定根,当接触地面且土壤较湿润时,即扎入土中,形成一株匍匐茎的奇数节位则不能形成幼苗。 (6)果实:草莓果实是由花托膨大形成,植物学上称之为假果,再配上称为浆果。草莓果形状有圆锥形、短圆锥形、长圆锥形、圆球形、扁圆形、扇形、楔形、长楔形、宽楔形、平楔形等10 余种。 (二)物候期2 草莓为常绿植物,在一年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萌芽期和开始生长期:春季10 厘米深土层内的温度稳定在1-2℃时,根系即开始活动。根系生长比地上部早10 天左右,此时的根系生长主要是上一年秋季长出的根继续延伸,随着气温升高,逐渐长出新根。草莓生长主要依靠根状及根中贮藏的营养物质。 (2)现蕾期:地上部生长约 1 个月后出现花蕾。 (3)开花期和结果期:从花蕾显露到第一朵花开放约需15 天左右。由开花到果实成熟需1 个月左右。花期长短因品种和环境条件而异。花期一般持续20 多天。在同一花序上有时第一朵花的果已成熟,而最末的一落花还正在开放,

草莓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草莓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1 主要病害 1.1草莓白粉病 1.1.1 症状主要危害叶、花、果梗、果实,匍匐茎上很少发生。叶片发病初期,叶背局部出现薄霜状白色粉状物,以后迅速扩展到全株。随着病势加重,叶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叶片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开始萎缩,最终整个叶片焦枯死亡。花蕾、花感病后,花瓣变为红色,花蕾不能开放。果实感染此病后,果面覆盖白色粉状物,果实停止肥大,着色变差,失去商品价值。 1.1.2 发病规律白粉病以病菌残体在地上或草莓老叶上越冬,成为翌年侵染源。翌年春天环境条件适宜时,越冬的菌丝体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对草莓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目光温室草莓则以上年病菌残留、种苗携带病菌和其他传播途径而引发危害。病菌侵染适温为15~20℃,低于5℃和高于35℃均不发病,干燥及高湿的条件都可造成病害蔓延。但病原孢子在有水滴情况下不能发芽。降雨可抑制孢子飞散,而在晴天午后大量飞散传播。该病尤其在温室内发病严重。发病重可显著降低果实产量,同时使秧苗质量变劣,移栽后不易成活。 1.1.3 防治方法采用宝交早生、哈尼、全明星等对白粉病有较强抗性的品种。冬季清园,烧毁病叶。及时摘除地面上的老叶及病叶、病果,并集中深埋。要注意园地的通风条件,雨后要及时排水。发病初期可喷20%乙嘧酚悬浮剂800倍液、4%多麦可1000倍液、50%醚菌酯3000倍液。防治时期可大致掌握在露地栽培开花前、匍匐茎发生期、定植后,保护地栽培在花期前后。 1.2 草莓灰霉病 1.2.1 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果实、花瓣、花萼,果梗、叶片及叶柄均可感染。果实发病常在近成熟期,发病初期,受害部分出现黄褐色小斑,呈油浸状,后扩展至边缘棕褐色、中央暗褐色病斑,且病斑周围具明显的油渍状,最后全果变软腐烂。病部表面密生灰色霉层,湿度高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花、叶、茎受害后,患处呈褐色至深褐色,油渍状,严重时受害部位腐烂。湿度高时,病部亦会产生白色絮状菌丝。 1.2.2 发病规律病原菌为灰霉菌。在气温18-20℃、高湿条件下,该菌大量繁殖。病原菌在受害植物组织中越冬,孢子广泛飞散于空气中传播。气温20℃左右、阴雨连绵、灌水过多、地膜上积水、畦上覆盖稻草、种植密度过大、生长过于繁茂等持续多湿环境,容易导致灰霉病大发生。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篇一,森林病虫害防治 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健康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是当代林业发展的时代重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最高目标,也是打好林业“相持阶段”攻坚战的科学之举,长远之策,任务之重。 云南是一个林业大省,也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繁重的一个省。20XX年是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最艰苦的一年,一是由于罕遇持续高温、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首次高达600余万亩,占全省有林面积的3%,创历史新高,二是蛀干害虫小蠹虫发生面积近200万亩,在滇中、滇东、滇西北地区危害最甚,形成了全省第二个钻蛀性害虫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高峰,三是重大外来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不断传入,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带来了新的考验。 云南省森林病虫防治在国家林业局、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加大行政执法、强化行政管理、实行科学防控,采取强硬措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 下,20XX年全省防治林业有害生物万亩,森林植物及林产品调运检疫率达led safe return to camp. The next evening, the SDF ... Period, a large number of "loyalty save" influx of Wujiang. "Loyalty save" or "jiuguojun", formerly known as "Action 95%、种苗产地检疫率达99%、监测覆盖率达%。在完成年初提出的目标管理指标的同时,还为今后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和探索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构建五个体系 一是构建统一组织协调体系。全省16个州市政府均成立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对本地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除治工作实行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授权森防部门负责日常管理,进一步完善林业系统内部各级林业主管部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篇一: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切实爱护好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健康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进展,既是当代林业进展的时代重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最高目标,也是打好林业相持时期攻坚战的科学之举,长远之策,任务之重。 云南是一个林业大省,也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繁重的一个省。20XX年是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最困难的一年:一是由于罕遇持续高温、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首次高达600余万亩,占全省有林面积的3%,创历史新高;二是蛀干害虫小蠹虫发生面积近200万亩,在滇中、滇东、滇西北地区危害最甚,形成了全省第二个钻蛀性害虫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高峰;三是重大外来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不断传入,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带来了新的考验。云南省森林病虫防治在国家林业局、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加大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治理、实行科学防控,采取强硬措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20XX年全省防治林业有害生物448.78万亩,森林植物及林产品调运检疫率达95%、种苗产地检疫率达99%、监测覆盖率达88.97%。在完成年初提出的目标治理指标的同时,还为今后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总结和探究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构建五个体系 一是构建统一组织协调体系。全省16个州市政府均成立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对本地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除治工作实行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授权森防部门负责日常治理,进一步完善林业系统内部各级林业主管部预防和除治松材线虫病责任制,充分发挥各级林业部门在预防和除治松材线虫病工作中的政府参谋和助手作用,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协调指挥体系已差不多形成。 二是构建预测预报网络体系。省森防部门对全省1935个监测网点(其中35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从队伍、设施建设、治理手段、等方面进一步予以强化,1899个一般监测预报点、部分乡镇、林场和管护站的监测点得到了新的加强,涵盖全省要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区的县、乡(镇)、村的监测网络已差不多形成,全省组成了有3427名专兼职人员监测预报队伍,监测面积达1717.97万亩,监测覆盖率达88.97%,省、州(市)、县、乡、村五级林业有害生物联系报告制度得到健全,预测预报能力在全面提升。 三是构建林业有害生物突发应急反应体系。为了提高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省林业厅重视和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应急反应和防治法规体系建设。建立了由政府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各级森防站具体实施的林业外来有害生物突发及重大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制定了预防和除治松材线虫病应急预案、物资及技术储备。20XX年在除治外来有害生物的战斗中,省林业森防部门按照顾急方案,及时进行现场调查、监测、上报、策划、组织、调运药剂,确保了除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构建林业有害生物科学防控体系。加强对松材线虫病、小蠹虫、松毛虫、松尺蛾等病虫情调查,专门是对云南最要紧危害虫种小蠹虫为代表的钻蛀性害虫的发生和危害进行了详细的病虫情调查和监测预防,为制定防治方案实施科学防控打下了基础。省森防部门在总结前几年全省冬春虫情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其危害的特点和防治的难点,编制出全省的防治和治理总体规划,提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重点治理区域,抓住最佳时机,集中资金投入,实施攻坚突破等防控手段,使全省小蠹虫危害面积在一定程度得到操纵。 五是构建目标治理体系。目标治理是提升政府与社会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关注度和支持力的有效途径。省森防部门加大了推行目标治理责任制力度,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关注下,以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产地检疫率为内容的新的治理体系在全省已逐步建立,双线目标治理责任制已开始实行,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产地检疫率将纳入全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目标考核内容,奖惩、举报和重大责任事故追究通报制度也正在制定中。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方案

县林果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 我县分布的主要病虫害有:糖槭蚧、大球蚧、吐伦球坚蚧、堆粉蚧、春尺蠖、沙枣跳甲、鼠害等,寄主有:枣、桃、杏、酸梅、苹果、梨、沙枣、柳、杨、榆、槐、葡萄等林木及其苗木。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总体思路: 1、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森保方针,严格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实行“谁经营、谁受益、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2、加强检疫,严防病虫害的人为传播是预防森林病虫害发生危害的前提,要广泛开展森林植物的检疫工作。 3、采取实际步骤,大力推进以营林为主的治本措施。 (1)、培育良种壮苗,加强对抗病优良树种的引进工作。 (2)、根据分类经营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林种制定相应的营造混交林的标准。 (3)、加强低产林改造,有计划的将病虫害严重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 (4)、加强林木的栽培管理,及时灌水、施肥,增强树势,合理修剪,保持树木通风透光,为林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可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以而减轻病虫危害。 一、蚧类害虫防治技术方案(大球蚧、糖槭蚧、吐伦球坚蚧) (一)防治对策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以适地适树和选择抗性树种为主的原则,以生物制剂、仿生农

药和植物性杀虫剂为主导,协调运用人工、物理、化学的防治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切实控制其蔓延危害。 (二)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 果树落叶(11月中旬)后,用清园剂(融杀蚧螨)100倍液或石硫合剂5波美度喷雾,这是压低蚧类害虫虫口基数的关键措施。 2、人工防治 (1)结合修剪,剪除虫口密度大的枝条,带出果园集中烧毁; (2)冬季农闲时期,组织农民用毛刷刷除枝条上的蚧类害虫; (3)刮除老树皮,用涂白剂进行树干涂白。 3、化学防治 对防效差的果园,可采取春季补防和若虫期防治的办法。 (1)杏、桃、巴旦木等树在3月5日至3月20日前,红枣在4月5日至20日,核桃在3月25日至4月5日,葡萄、石榴在开墩时,用速扑杀、蚧虫毒、乐斯本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2)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初孵若虫期采用速扑杀、蚧虫毒、乐斯本1000-1500倍液喷雾。 二、春尺蠖防治技术方案 (一)防治对策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以适地适树和选择抗性树种为主的原则,以生物制剂、仿生农药和植物性杀虫剂为主导,协调运用人工、物理、化学的防治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切实控制其蔓延危害。 1、轻度发生区

草莓几种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草莓几种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草莓蛴螬的防治 蛴螬即金龟子科幼虫的总称,常由腐殖土和圈肥带入,蛴螬喜欢聚集在有机质多而不干不湿的土壤中活动为害,常咬食草莓的幼根或咬断新茎,造成死苗。发生为害期在草莓成活后的一个月内。防治要点为:草莓种植前,用水胺硫磷或辛硫磷等农药处理有机肥。草莓幼苗成活后注意观察有无萎焉的植株,如有,可在根部刨出幼虫处死。也可用90%晶体敌百虫20克或50%辛硫磷乳油200--300克,兑水 500--750灌根或浇灌。 二、草莓红蜘蛛的防治 草莓红蜘蛛一年可以发生10代以上,世代重叠,周年为害,重者可以毁园。防治上避免草莓育苗期间干旱,注意及时浇水。红蜘蛛多在植株下部老叶栖息,密度大,故随时摘除老叶和枯黄叶,可有效地减少虫源传播。农药防治可用有机磷和菊酯类杀虫剂的混合液防治效果较好。 三、大棚草莓白粉病的防治 大棚栽培草莓,由于温、湿度适合发病要求,所以病害严重,发病重可显著降低果实产量,同时使秧苗质量变劣,移栽后不易成活。防治上要注意及时摘除贴地老叶,避免过多施用氮素,选用抗病品种,注意通风换气,适当加大株行距,

摘除病叶病果,喷药要仔细。可用农药有: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晴菌唑、醚菌酯、福星、翠贝、硫悬浮剂等。 四、草莓蛞蝓的防治 蛞蝓为陆生软土动物,由于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都较大,容易发生蛞蝓为害。蛞蝓咬食草莓后,常造成孔洞,其分泌的银白色粘液也影响外观品质。防治上,该虫多在5厘米以上的土壤中潜伏,见到虫体或发现为害症状可进行人工捕捉;化学防治除了专用的杀虫剂外,也可用25%敌杀死3000倍或20%速灭杀丁8000倍液防治。 五、草莓白粉虱的防治 白粉虱是温室大棚作物的主要害虫。其繁殖快,世代多,并有世代重叠现象。若虫集中在叶背面吸食汁液,造成叶片褪色、变黄、萎焉,严重时植株死亡。为害时还分泌蜜露,污染叶片,引起霉菌感染,影响光合作用。防治上可用25%扑虱灵2500倍液,或40%菊杀乳油2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喷布防治。也可每亩温室放32--34块黄板诱杀消灭成虫。 2014年10月22日

草莓及栽培与管理

草莓的栽培与管理 一、草莓的生物学特性 分类:草莓属于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栽培学分类上,草莓属浆果。 根:草莓根为须根系,由新茎和根状茎上发生的不定根组成,主要分布于0-30厘米的土层内。草莓新根的寿命通常为1年,根系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36℃,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5-23℃。在露地环境条件下,一年当中一般有3次发根高潮,分别在2-4月、7-8月、9月中旬-11月,以第三次发根最多。草莓根系既不抗旱、也不耐涝,喜欢有机质含量高、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灌溉便利、微酸性(PH值5.6-6.5)的壤土或沙壤土。 茎:草莓有新茎、根状茎、匍匐茎。前两种属地下茎,后者为沿地面延伸的一种特殊地上茎。当年萌发或一年生的短缩茎为新茎,呈半平卧状态,节间密集而短缩,其上密集轮生着叶片。新茎顶芽和腋芽都可分化成花芽。腋芽当年可萌发为匍匐茎、或成为新茎分枝。新茎下部着生不定根,第二年新茎成为根状茎。 根状茎是营养贮藏器官,其上也发生不定根。2年生以上的根状茎逐渐衰老死亡,其上不定根也随着死亡,根状茎越老,地上部分生长越差。 匍匐茎由新茎腋芽萌发形成,匍匐茎有2节,第2节生长点能分化叶片、发生不定根、形成一代子株,子株可抽生二代匍匐茎、产生二代子株,二代子株可产生三代子株,依次类推,可形成多代匍匐茎和多代子株。 开花与结果:草莓的花序为聚伞状花序,花序有顶花序和腋花序,单株花序约2-8个。花为完全花,由花柄、花托、萼片、副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在露地条件下,越冬后,日平均温度达10℃以上时开始开花。草莓1朵花能开放3-4天,雌蕊在开花后7-8天内均有受精能力。果实为聚合果,由花托肥大发育而成。开花后至15天果实发育缓慢;花后15-25天迅速肥大。草莓果实的大小和种子数量与温度关系密切,授粉充分、种子数量多果大,反之果则小,畸形果多。 二、品种特性

草莓病害大全高清

草莓枯萎病 图片:草莓1.jpg

图片:草莓.jpg 简介 病原尖镰孢菌草莓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Schl.f.sp.fragariaeWinksetWillams,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多在苗期或开花至收获期发病。发病初期心叶变黄绿或黄色,有的卷缩或产生畸

形叶,引起病株叶片失去光泽,植株生长衰弱,在3片小叶中往往有1~2片畸形或小叶化,且多发生在一侧。老叶呈紫红色萎蔫,后叶片枯黄至全株枯死。剖开根冠,可见叶柄、果梗维管束变成褐色至黑褐色。根部变褐后纵剖镜检可见很长的菌丝。 侵染循环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中或未腐熟的带菌肥料及种子上越冬。病土和病肥中存活的病原菌,成为第2年主要初侵染源。病原菌在病株分苗时进行传播蔓延。病原菌从根部自然裂口或伤口侵入,在根茎维管束内生长发育,通过堵塞维管束和分泌毒素,破坏植株正常输导机能而引起萎蔫。 发生因素 发病温限18~32℃,最适温度30~32℃。连作,土质粘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温低,耕作粗放,土壤过酸,施肥不足,偏施氮肥,施用未腐熟肥料,均能引起植株根系发育不良,都会使病害加重。土温15℃以下不发病,高于22℃病情加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从无病田分苗,栽植无病苗;栽培草莓田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最好能与水稻等水生作物轮作,效果更好;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或深埋,病穴施用生石灰消毒。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常用药剂有2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14%络氨铜200-300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淋茎基部。每隔15天左右防治1次,共防5~6次。 草莓根腐病!!!

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7268262.html, 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作者:李慧颖刘微刘宏文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17期 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降低噪音、调节气候、改良土壤、减免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维护生态平衡;另外,森林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林副产品。 一、森林病虫害的概念 森林病害是指森林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现象。 林木病害的类型有:一是侵染型病害。是由真菌、细菌、质原体、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线虫和螨虫等侵染的病害,此种病具有传染性。二是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于林木正常生长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污染等因素所引起的病害,这种病不具有传染性。三是衰退病。是指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综合作用造成林木生长势或生长潜能显着下降,最终导致林木死亡的一种病。森林病害的发生必须要有植物和引起植物发病的因素,没有这2个条件森林病害就无从发生。病害的发生可能是由一个因素或某些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直接引起病害发生的原因称病原,间接因素称诱因。病原按其性质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 森林虫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灾害,是昆虫在繁殖生长的过程中,取食植物的营养器官或吸食植物的汁液,造成林木所生产的营养减少或者是林木的营养物质被林木害虫取食,造成林木生长不良,使得木材及林副产品的产量下降,甚至使整株林木死亡。 二、防治方法 病害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病害防治的原则是在制定森林病害防治计划和方案时,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生物性因素、生态因素、经济因素。森林病害防治的策略:一是杜绝和铲除;二是免疫和抗病;三是保护;四是治疗。人们在对森林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先后使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起初,人们为了防治森林病害普遍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刚开始使用化学药品的品种少,使用的剂量少,但取得的效果极好,森林病害发生的间隔期较长,防治的费用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森林病害对化学药剂产生了抗药性,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间隔期逐渐缩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剂量加大,且效果降低,即成本加大,呈逐次上涨的趋势。后来,人们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对病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即采取生物技术来实现对森林病害的防治。

防治草莓根腐病的杀菌剂

1、病原 草莓根腐病的病原为草莓疫霉菌,属鞭毛菌亚门。只侵染草莓。将病根处理后,放在15℃水中浸泡2-3天,根表面可长出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菌丝生长温度5-30℃最适宜,形成游动孢子适温15℃,此外,分离病原还有丝核菌和拟盘多毛孢属真菌。 2、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地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夏。卵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条件适应时即萌发形成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进行再侵。在田间也可通过病株土壤、水、种苗和农具带菌传播。发病后病部长出大量孢子囊,借灌溉水或雨水传播蔓延。本病为低温病害,地温高于25℃则不发病或发病轻。一般春、秋多雨年份,排水不良或大水漫灌地块,发病重。在闷湿情况下极易发病,重茬连作地,植株长势衰弱,发病重。病害发生,流行程度还与当年的苗携带病原情况有关。 重茬连作,土壤中的病菌积累多,是病害流行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老产区比新产区发病重。 土壤瘠薄,缺乏有机肥及偏施氮肥,施用未腐熟的基肥,发病重。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灌水方式、灌水量、灌水时间是诱发草莓根腐病的主要因素。大水漫灌易造成病害流行,小水浅灌或滴灌发病轻。

在带菌田块育苗,将重茬田块作为匍匐茎繁殖基地,田间积累了大量病原菌,幼苗易感染,发病早且重。过度密植,栽培垄过低,植株基部老叶多,垄土积水,通气不良都会导致发病严重。 精选品种和种苗。草莓根腐病的发生与品种、种质、种苗有关。易感病品种,种质、种苗质量差,发病重。 3、症状 根部可见根系先从幼根先端或中部变成褐色或黑褐色腐烂,横切根茎,中心呈赤褐色,可见针点样褐变。定植后在新生的不定根上症状最明显,发病初期不定根的中间部位表皮坏死,形成长、红褐色至黑

绿亨草莓病虫害防治用药方案

草莓种植以华北、东北、华南为主。棚栽草莓(以长江流域为主,昌平地区种植时间相仿),8~9月是育苗期。10~11月份定植缓苗期至展叶期。12月份开花结果期。翌年1~2月果实采收期。3~4月第二批花果期。 “我们多年来管它叫地老虎。”蛴螬和地老虎防治方法肯定不一样。我建议用绿亨阿维高氯氟复配绿亨101(28%甲氰·辛乳油)灌根。第二天一早,客户(场长)打电话给我,说搞住了。 草莓定植缓苗期至展叶期病虫害有: 芽枯病、青枯病、根腐病、炭疽病、蛇眼病、白粉病、草莓寄生线虫、红蜘蛛、白粉虱、蚜虫、蓟马等。 开花结果期: 灰霉病、疫病果腐病、白粉病、螨类等。 采果期: 灰霉病、疫病果腐病、白粉病等。 第二批花果期: 灰霉病、疫病果腐病、白粉病、蓟马、蛾类等。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重要病害之一。在草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深秋至早春遇到连续阴、雨、雾、雪等少日照天气,温度低,相对湿度大时有利于孢子的不断产生,反复浸染,致使该病暴发成灾。而且白粉菌,在营养生长阶段菌丝都藏在叶片里面,等到产生繁殖体的时候,才伸出叶面。所以往往难以在早期发现,而一旦发现,再用药防治就困难了。是棚栽草莓区农户非常头疼的一个病害。他们常常埋怨没有好药可治。绿亨8%氟硅唑微乳剂,登记防治对象是白粉病。白粉病,只要及时用药,以及叶片发病时,细致喷雾及叶背面都喷到。严重时,绿亨8%氟硅唑微乳剂可复配绿亨6号(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对此配方及用法)农户用后反应良好。

三唑类杀菌剂中,丙环唑内吸性好,喷药后1~2小时可吸收,适合在雨季使用。持效期可达1个月(省药)。对草莓白粉病有特效。因丙环唑抑制作用很强,所以作物花期、幼果、苗期注意浓度。 草莓灰霉病也是南方草莓种植地区主要病害。其发病温度相当宽,0~35℃,相对湿度80%以上均可发病,一旦遇到低温多雨天气,易发此病。还是以预防为主,移栽或育苗整地前用绿亨2.1%丁子·香芹酚对棚膜、土壤等表面喷雾,进行消毒灭菌,提前预防同时避免了对蜜蜂的伤害。绿亨5号(30%福·嘧霉悬浮剂)及70%嘧霉胺活性高,对温度不敏感,适合冬春时节低温使用,对灰霉病防治效果好。对蜜蜂具有低风险性,可以用于草莓放蜂授粉期,但应尽量在清晨或傍晚蜜蜂不能采集授粉时施用。对蜜蜂安全考虑,用药时,可将蜂移出棚外,24小时(或以上)移入棚内。绿亨2.1%丁子·香芹酚水剂登记防治对象灰霉病,植物源杀菌剂,绿色环保,无公害,高效,安全,非常适合在草莓各个时期使用。 草莓常见病虫害防治用药 一、真菌性病害 灰霉病主要为害花、叶和果实,也侵害叶片和叶柄。发病多从花期开始,病菌最初从将开败的花或较衰弱的部位侵染,使花呈浅褐色坏死腐烂,产生灰色霉层。叶多从基部老黄叶边缘侵入,形成“V”字渍状灰褐色坏死,随后颜色变深,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叶柄发病,呈浅褐色坏死、干缩,其上产生稀疏灰霉。 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一般在现蕾到开花期进行。用绿亨5号(30%恶霉·福美双悬浮剂)700-800倍液,或绿亨70%嘧霉胺水分散粒剂10g兑水15kg,或绿亨2.1%丁子·香芹酚25g兑水15kg喷雾,7天一次,共喷3次。 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不能完全开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不膨大,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为害后无商品价值。侵染和发病以15-20℃最适合,在20℃左右孢子形成的多。空气湿度40%-80%发病重。

森林病虫害防治报告

森林病虫害防治报告 森林是天然的制氧工厂,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森林具有防止风沙、减轻洪灾、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保护森林人人有责。森林病虫害素有不冒烟火灾之称,可见其危害程度的严重性。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众所周知,森林不仅是工业、建筑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而且在影响生态环境中的诸多因素中,森林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它不仅可以调节改善生态环境中大气候,起到改善、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定性的作用,更可以涵养水源、减少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能的作用,也是一个大的生物多性的资源库、对保持生态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保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宏伟目标,发展林业生产、保护林业生产,是我们林责无旁贷的责任,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近半个世纪来,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化学防治以产生目标生物的抗药性、误杀天敌生物以及污染环境等问题备受批评。生物防治以能克服上述缺点而被寄予厚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仍有许多缺陷,如缺少人工释放的天敌生物种群持续存在的生态学动态证据,生物防治的研究者考虑更多的是食物链而不是食物网络的关系等等,在森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成功的事例表明在人工的或人工干预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对森林病虫害控制持续有效的天敌生物种群。 1、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对森林病虫害的危害认识不足 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森林病虫害不仅具有水灾、火灾那样严重的危害性和毁灭性,还具有生物灾害的特殊性,治理上的长期性、艰巨性。长期以来,没有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缺乏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致使森防工作在抓法上和工作力度上,与造林绿化和森林防火相比,都有相当差距。因而在推进森防工作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 2、病虫害发生面积扩大 近些年来我国人工造林面积增加,特别是单一品种的森林造成了病虫害的增加。主要原因是第一由于近些年来的干旱和暖冬的天气原因,森林病虫害向多样化以及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使成灾害虫的种类增多,给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比较高的难度。第二,林地与耕地交叉,使农作物害虫朝着林地发展,带来比较大的治理难度。第三,害虫出现变异,造成常有发生顽固难治暴发现象,造成研制防治害虫农药上更加困难。最后,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害虫的天敌大量消失,发生造成生态治理的缺失。 3、病虫害发生的严重恶化 温室效应不仅使全球沙漠化扩大和旱涝灾害频发,也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由于全球气候异常,使林木生长条件发生极剧变化,暖冬现象使森林病虫害越冬基数增大,为其病虫害的大发生创造了适宜的环境。 4、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能力 林业生产环节脱节,造林、育苗、引种、规划设计等预防机制差,使病虫害防治处于被动局面。例如,不管是当地苗木种子的流动销售或者是外调种子,都没有一签两证,检疫工作不到位,相当一些产地检疫跟不上。加上缺乏检疫检查站,调运检疫严重失控,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不力,致使外地病虫害随之而来,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 5、病虫种类繁多 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目前,全省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我省从未发现过的。过去

草莓根腐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

草莓根腐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 草莓根腐病病害分类与特点 根据草莓根部被害症状,草莓根腐病可分为:草莓根腐病(strawberry root rot)被害状为全根腐烂;草 莓冠根腐(strawberry dematophora crown root rot)被害根腐烂呈白色,因此又称草 莓白根腐;草莓鞋带冠根腐 (strawberryarmillaria crown and root rot) 由病菌根冠侵染,被害根似鞋带状; 草莓红中柱根腐(red stele root rot)和草 莓红心根腐(red core root roO被害根中柱变成红褐色,由内至外腐烂、草莓黑根腐(strawberry blackroot roO被害根呈黑色或棕褐色,由外至内腐烂。 草莓根腐病的发生与危害 调查发现:草莓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环境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正茬地发病较轻,或不发病;重茬地发病严重,随着重茬次数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增高,果实产量随之下降。草莓根腐病植株根系比健康植株根系短小,颜色灰暗,地下部不定根大量死亡,新生根受到病原菌的侵害,生长稀疏。根部受害,吸收能力下降,又导致水分、无机物和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致使地上部弱小或整株青枯。中国江苏、河北、山东等省均有草莓根腐病严重发生的报道。 草莓根腐病病原学分类 草莓根腐病是由多种病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一大类病害的总 称。室内分离病根可得到多种病 原物,常见的病原菌有:引起草莓黑根腐病的主要有Rhizoctonia solani、Fusarium sp.p.、Pythium sp.、Pestalotiopsis sp.引起草莓红心(中柱)根腐病的主要有Phytophth.ora fragariae、Idriella lunata P.E.Nelson et K.Wilhelm;引起草莓白根腐病的主要有Rosellinia necatrix Prill、Macrophomina phaseo·lina引起草莓鞋带冠根腐病的主要有Armillaria mellea(vahl ex Fr.)kulILrner等。近年来草莓黑根腐

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杨亚利 (重庆市九龙坡区林场) 引言 森林病虫害泛指危害森林的昆虫,是对林业有害的生物,其不仅阻碍林木生长发育,造成枯死,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经济上和生态效益的损失。通过大量的汇总分析,森林病害大致可以分为侵染型森林病害、非侵染型森林病害和衰退型森林病害。病虫害防治是林业工作的核心之一,必须以系统工程和可持续控制为指导,以保护森林资源与维护生态安全为基础,坚持预防与治理相结合,防治与营林并重的原则,通过倡导群防意识,加强依法防治,利用科学支撑,加大资金投入,采取有效的防治技术来达到遏制病虫害的扩散。 1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害虫的多样性与复杂的环境给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了众多困难,虽然我国每年都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来进行虫害防治,但是效果却不明显,仍然有大量林木被病虫危害致死。其原因主要为: 1.1森林病虫害传播能力强 大多数森林害虫都有很强的繁衍能力,虽然消灭了大多数个体,剩下的其他个体又会继续繁衍,之后进行传播,其传播能力惊人,主要通过自动传播和依靠自然动力进行传播,因此人类在进行防治时总是顾此失彼。 1.2人工纯林增长为病害提供生长条件 病虫害不断发生的重要原因是当前人工纯林的不断增长。随着当前林业生产发展的进步,出现了很多人工林。由于人工林缺乏科学的林木选择而致使种植林木为病害提供了很好的生长条件。 1.3环境的变化增加了害虫的适应能力 害虫的遗传抗逆特性随着所处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从而使其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不断增强。此外,有些抗虫品种由于长期使用,害虫产生遗传特性逐步变异,已经开始适应,因此,森林防治还应不断研究及培养新型的抗虫品种。 2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现状 2.1危险性病虫害不断增加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许多地区遭到了如美国白蛾等各种带有危险性病虫害侵入,虽然当时采取了一些相对有效的措施,暂时得到了缓解,但是由于这些危险性病虫害的繁殖与可再生能力很强,还是难以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2.2森林病虫害面积不断扩大 当前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给病虫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特别是人造林持续增大、树种单一,加剧了病虫害发生,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当前状况。 2.3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多 由于森林病虫害工作相当困难,导致了森林病虫害种类迅猛 发展,有些是各地相互传播,有些是我国尚未发现的新型害虫。 3森林病虫害防治实例 3.1基本情况 某社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十分严重。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林业资源总量的增加、杨树品种单一性等原因,病虫害数量及种类逐渐增多,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我社区林业生态建设健康发展的主要制约因子之一。对社区林果业已造成较大危害。 3.2防治对象 主要防治种类:根据社区近年来林业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主要监测对象包括杨树星天牛、落叶松叶蜂、松扁叶松、刺槐蚜、杨树腐烂病、核桃举肢蛾、核桃卷叶蛾及苹果绵蚜、苹果蠹蛾、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 3.3防治目标 防治任务全社区计划防治林业病虫害8500亩,其中:经济林1500亩左右。全年林业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6.5‰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90%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6%以上。3.4防治组织建设 社区林业病虫害防控体系包括社区林业站1个,全社区有专业技术人员1名,专职防治员3名,兼职信息员10名。社区将配备车载远射程风送式喷雾机1台、推车式高压喷雾机1台、背负式机动喷雾器2台、防护服1套。 3.5防治方法与措施 全社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遵循“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坚持“谁管理、谁组织、谁负责”和“谁经营、谁防治”的原则,以持续控灾、增强森林的自控能力为目标,采取集中防治与分散防治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人工、生物、化学等防治措施,保证防治效果,把林业病虫害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3.5.1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的社会公益性救灾活动,关系到林业建设成果的安危,直接影响到全社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各村居要成立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村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各村居明确一名副主任为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兼职信息员,并保持队伍的稳定;社区林业站要定期开展技术培训,使其适应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工作开展资金筹措按国家投入为主,地方投入为辅的原则。同时要坚持“谁投入,谁治理”的原则,积极组织动员广大农户认真开展防治工作。 3.5.2提高业务素质,加强督促检查 社区林业站要定期做好对护林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提高 摘要: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各种生物与非生物的影响,有些影响对树木、森林是有利的,有的则会造成不利影响,这种不利的 影响带来的病虫害会导致树木生理、组织与形态出现异常现象,使林木生长不良、质量下降,给林木生长带来极大的阻碍。因此,在当前 形势下,必须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以保护森林资源与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为目标,通过防治结合来达到有效遏制其扩散蔓延。阐述了森 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和当前森林病害防治工作的现状,并通过某地区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实例来探讨森林病虫害有效防治技术的 应用。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林木 (下转第157页) 149 广东科技2012.10.第19期

草莓的栽培与管理

草莓的栽培与管理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草莓的栽培与管理 一、草莓的生物学特性 分类:草莓属于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栽培学分类上,草莓属浆果。 根:草莓根为须根系,由新茎和根状茎上发生的不定根组成,主要分布于0-30厘米的土层内。草莓新根的寿命通常为1年,根系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36℃,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5-23℃。在露地环境条件下,一年当中一般有3次发根高潮,分别在2-4月、7-8月、9月中旬-11月,以第三次发根最多。草莓根系既不抗旱、也不耐涝,喜欢有机质含量高、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灌溉便利、微酸性(PH值)的壤土或沙壤土。 茎:草莓有新茎、根状茎、匍匐茎。前两种属地下茎,后者为沿地面延伸的一种特殊地上茎。当年萌发或一年生的短缩茎为新茎,呈半平卧状态,节间密集而短缩,其上密集轮生着叶片。新茎顶芽和腋芽都可分化成花芽。腋芽当年可萌发为匍匐茎、或成为新茎分枝。新茎下部着生不定根,第二年新茎成为根状茎。 根状茎是营养贮藏器官,其上也发生不定根。2年生以上的根状茎逐渐衰老死亡,其上不定根也随着死亡,根状茎越老,地上部分生长越差。 匍匐茎由新茎腋芽萌发形成,匍匐茎有2节,第2节生长点能分化叶片、发生不定根、形成一代子株,子株可抽生二代匍匐茎、产生二代子株,二代子株可产生三代子株,依次类推,可形成多代匍匐茎和多代子株。 开花与结果:草莓的花序为聚伞状花序,花序有顶花序和腋花序,单株花序约2-8个。花为完全花,由花柄、花托、萼片、副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在露地条件下,越冬后,日平均温度达10℃以上时开始开花。草莓1朵花能开放3-4天,雌蕊在

草莓病害高清图讲解

草莓枯萎病

简介 病原尖镰孢菌草莓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Schl.f.sp.fragariaeWinksetWillams,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多在苗期或开花至收获期发病。发病初期心叶变黄绿或黄色,有的卷缩或产生畸形叶,引起病株叶片失去光泽,植株生长衰弱,在3片小叶中往往有1~2片畸形或小叶化,且多发生在一侧。老叶呈紫红色萎蔫,后叶片枯黄至全株枯死。剖开根冠,可见叶柄、果梗维管束变成褐色至黑褐色。根部变褐后纵剖镜检可见很长的菌丝。 侵染循环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中或未腐熟的带菌肥料及种子上越冬。病土和病肥中存活的病原菌,成为第2年主要初侵染源。病原菌在病株分苗时进行传播蔓延。病原菌从根部自然裂口或伤口侵入,在根茎维管束内生长发育,通过堵塞维管束和分泌毒素,破坏植株正常输导机能而引起萎蔫。 发生因素 发病温限18~32℃,最适温度30~32℃。连作,土质粘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温低,耕作粗放,土壤过酸,施肥不足,偏施氮肥,施用未腐熟肥料,均能引起植株根系发育不良,都会使病害加重。土温15℃以下不发病,高于22℃病情加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从无病田分苗,栽植无病苗;栽培草莓田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最好能与水稻等水生作物轮作,效果更好;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或深埋,病穴施用生石灰消毒。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常用药剂有2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14%络氨铜200-300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淋茎基部。每隔15天左右防治1次,共防5~6次。 草莓根腐病!!!

草莓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一、形态特征 茎叶多年生草本,高 被开 倒卵形或菱形,稀几圆形,长 顶端圆钝,基部阔楔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边缘具缺刻状锯齿,锯齿急尖,上面深绿色,几无毛,下面淡白绿色,疏生毛,沿脉较密;叶柄长 被开展黄色柔毛。 花草莓花呈聚伞花序,有花 的小叶;花两性,直径 萼片稍长,副萼片椭圆披针形,全缘,稀深 时扩大;花瓣白色,近圆形或倒卵椭圆形,基部具不显的爪;雄蕊 果草莓的果实呈聚合果大,直径达 存萼片直立,紧贴于果实;瘦果尖卵形,光滑。果期6-7 二、主要品种

草莓中国国内优良品种草莓栽培的品种很多,全世界共有20000多个,但大面积栽培的优良品种只有几十个。中国自己培育的和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有200-300个。生产上主要的栽培品种简介如下: 硕丰 硕丰草莓是中国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从美国引进的MDUS*MDU4493杂交后代中培育而成,1989年通过鉴定。硕丰草莓果实短圆锥形,平均单果重15-20克;果面平整,橙红色,有光泽;果肉红色,质细韧,果心无空,风味偏酸,味浓;可溶性固形物10%-11%,糖/酸比较低,维生素C51.9毫升100克。 硕丰草莓植株长势健壮,株态直立,矮而粗壮,直立;叶征厚、圆形、平展,叶面光滑;花序高于叶面或与叶面平,每株平均有花序三个,每序平均着生8.6朵花。该品种果实硬度大,极耐贮运,在常温下塑料小盒中保存3-4天不变质。丰产性能好,且小果少,耐高温及抗寒能力均强。休眠深,为晚熟、丰产、多抗的优良草莓品种,适宜长江中下游露地栽培。 明晶 明晶草莓为中国沈阳农业大学从美国品种“日出(Sunrise)”自然杂交实生苗中选出的早熟品种,1998年通过审定。果实大、近圆形、整齐。一级序果平均重27.2g,最大果重43g。果面红色、平整、光泽好,果实硬度较好,果肉红色、致密、髓心小。风味酸甜,含可溶性固形物8.3%,品质上等。果实硬度较大,果皮韧性强,耐贮藏运输。植株较直立,分枝较少,叶片椭圆形,呈匙状上卷,叶较厚、具光泽,叶色较深。株高和株径约33cm。花序低于叶面,两性花,单株平均抽生花序1.8个,每花序平均有9.7朵花。 明晶草莓越冬性、抗寒性、抗晚霜性和抗寒性较强。地区适应性广。每亩栽培密度宜1万-1.2万株,为早中熟品种,丰产。适宜在东北和华北露地栽培。 明旭 明旭草莓是中国沈阳农业大学以明晶为母本,爱美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1995年通过审定命名。植株生长势强,直立,平均株高30.6cm,叶大而厚,卵圆形,花序梗较粗,与叶面等高,单株平均有花序1.5个,匍匐茎繁殖能力强。果实近圆形,均匀整齐,果面红色有光泽,着色均匀,萼片平贴,易脱萼,果肉粉红色,香味浓,甜酸适口,品质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1%,维生素C64.3mg/100g。一二级序果平均单果重16.4g,最大果重38g。明旭草莓露地栽培,每亩产量1000kg,高于宝交早生,果实较耐贮运、抗病性强。由于果实基本上是悬空生长,不与地面接触,果实不污染,未见有白粉病、灰霉病等病害。明旭是早熟品种,成熟期比宝交早生提前6天,植株抗寒性强,无冻害。明旭草莓适于辽宁省等北方地区露地栽培,栽培时宜适当密植,每亩栽培1.2万株左右。 春旭 春旭草莓系中国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以春香或波兰品种杂交育成,2000年审定并命名。植株生长势中等,较开张,株高29cm,冠径约为23cm,叶片长圆形,单株有叶6-10片,叶面光滑,叶柄细长,叶梗基部稍呈红褐色;花序平于或高于叶面,每株有花序2-3个,匍匐茎抽绳能力强,每株可反之匍匐茎苗百余株。果实长圆锥形,平均单过重15g,最大36g,果面平整,鲜红色,光泽强,种子小,分布细密,略凹于果面,果实柔软,果肉红色。肉质细,汁多,味香甜,品质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2%,维生素C53.7mg/100g。春旭休眠期短,对低温需求量少(40h以内),耐热,耐旱,也耐低温,较抗白粉病。丰产性好,大棚栽培每亩产量在2000kg左右。春旭草莓在南京地区12月中下旬果实开始成熟,采收期可持续到翌年5月末。春旭草莓适宜设施促成栽培。 星都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