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海新解道德经第五十九德之长生久视

文海新解道德经第五十九德之长生久视

文海新解道德经第五十九德之长生久视
文海新解道德经第五十九德之长生久视

德之长生久视

风萧萧

上回说到,老子告诉关尹子,天下福祸之道,无穷无极,无正无奇,无善无恶。能够秉持“方廉直光”之德、谨行闷闷之政,则实为天下万民之福因,当然也是为人主者之福因;若非要逞“割刽肆耀”之能,妄行察察之政,则实为天下万民之祸根,当然也是为人主者之祸根。

关尹子听过老师所言,说道,弟子明白了。您所言“割、刽、肆、耀”者,皆是酿祸之根,其中所隐含的道理,就是您以前所讲的“天道好还”吧。这“割刽肆耀”四者,皆为害物伤人之行,所以也终必遭受人伤物害之祸。是不是这个道理?

老聃听了弟子的话,略略沉思了一下。说道,为师确曾讲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以世俗的观点来看,的确是“天道好还”。但这“好还”二字,可绝非大道之纲纪呀。“还报”之能事,亦绝非天道之所“好”啊。天地不仁,持中而已,道无弃物,亦无弃人,岂会做什么“还报”之事,加于人身。害物伤人之行,之所以也终必遭受人伤物害之祸,非是大道“还”之以伤害,实在都是自伤自害罢了。

当时为师讲“天道好还”这句话时,乃借兵甲之事,现仍以兵甲之事来说吧。

以兵强天下者,之所以最终难免毁于他人强兵之下者,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只知兵甲越强,越能胜人以武力,却不知兵甲越强,自身的国力就会愈发的贫乏。其穷兵黩武的过程,往往便是国力损耗日益衰竭的过程。这就如同,你发一分的气力打人,自己便损耗了一分的气力;你发十分的气力打人,自己便损耗了十分的气力。恃力逞强的过程,往往便是体力损耗精尽力疲的过程。这都是不知收敛,肆意放纵,自伤自害的表现啊。

所以说,无论是治理人体,还是事奉上天,其至为重要者,莫过于时时保持啬俭,不要轻易的损耗浪费自身的气力精神。正所谓,治人事天,莫若“啬”。所谓“啬”者,收敛而不放浪、内藏而不外泄、节俭而不奢费、畜积而不挥霍。如同农夫收谷,一颗一粒,皆收敛入仓,而无挥霍浪费之事也。

唯有善持啬俭之德,从不挥霍浪费,方能保其精聚神凝不散不失。精神不自伤,气力不自损,其内无损无害,外物又焉得侵害之机。世俗之人追正逐奇,好福恶祸,沉迷日久,不知节制,徒耗精神气力自伤自害而已。及至最后,往往是祸不自至而自取其祸,福本有因而自折其福。乃至祸发,方知悔之晚矣。唯有深明大道之圣人,方能明白,大道无穷无极,无正无奇,福祸善妖变化之道,可随之而不可妄逐之,可迎之而不可妄执之。举手投足俱耗精力,动心开口皆散精神,一切的趋利避害、求福驱祸的行为,都只是徒耗精神、自伤其力的强作妄为罢了。圣人知此,故能于物欲未萌之前,早服道母之食,重积啬俭之德,自胜其欲,自节其奢,外物不逐,精神内敛,复归于无欲无为无事好静的境界。

所谓早服者,乃是以大道为食粮,服之用之,保之养之,畜之积之,宜早而不宜迟也。预先保之畜之而不失,谓之早;时常长之养之而不离,谓之服。耗而后补之,不如保而养之;损而后益之,不如畜而积之。善于畜保不失在先,善于长养不离为继,既保且养,既畜且长,实在是道德的双重积累呀。日畜月积之下,道乃至深,而德乃至厚,淳厚之至,是谓玄德。万物因其厚德而得以自由生养,却也不会萌发占有一物之欲望;有长养万物之能,却也不会自恃其能而强作妄为,更不会以万物的主宰者自居其功。以此至厚之玄德,服膺至深之妙道,虽无克物胜人之心,却能无往不克,无往不胜,而又

不被外物所克。我们此前有言,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早服道母,重积啬俭之德,自节其奢,自胜其欲者,必能克万物之害,胜万物之侵,此乃为真强者也。

正所谓,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是也。

在那些自视聪明智巧的策士们眼中,圣人立身处世,治国用兵,往往无物不克,无往不胜,继而功成名就,利大业丰。于是总免不了用他们心中奉为至宝的那些标准,什么仁爱、礼义、智信,什么正奇、善妖、是非,作为衡量圣人的尺度,用以证明自己所推崇的道德教化的伟大、所兜售的治国方策的正确。

然而,圣人道至深、德至厚,其象至大而无形,其音至大而希声,其行至善而无迹,其德至上而不德。圣人之形容,或犹或豫,或俨或涣,或敦或旷,或混或清;圣人之行止,或动或静,或柔或坚,或正或奇,或善或妖。其迹难循,其形无定,用那些耗人心神的标准尺度,去衡量圣人的形容举止,根本无从量起。从来都是无始无终,无首无尾。听之视之难循其迹,思之虑之难穷其极。又怎么可能被那些碌碌之徒,捕捉到他初始和终极所在呢,进而再加以衡量、割害呢?

你再回想我们前日所言,福祸相倚相伏,变化无穷,正奇善妖反复,变幻不止,孰知其极?昨日为师断言,根本没有一个真正准确的极点极限存在!对于“孰知其极”之问,今日为师则要告诉你,“莫知其极”,没有人能够知道其穷极之处啊!此可谓,道无正极,也无知其极之人。

因其无所不克,而又莫能知其极者,故能不被外物所乘所害。其根本,唯在于其道至深、德至厚,内不自伤自害、外无可乘之机而已。因此,修之于一身,能保有其一身之国得以完全;修之于一家,能保有一家之国得以完全;修之于一乡,能保有其一乡之国得以完全;修之于一邦,能保有其一邦之国得以完全;修之于天下,能保有天下万国得以完全矣!

诚能以道母为食,积至厚之德,便有了圣人治人事天的根本。有了这个根本,如同万物之有母,非但可以保有其国之完全,也可保有其国之长久。

我们以前曾经说过,天地长久!天地所以能够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圣人效法天地,依循大道,虽有万民争相归往之,他也只是看作老百姓在归往自然大道,而非归服自己,更不会以百姓之主宰者自居,颐指气使。他须臾不离道母,百姓也会须臾不离其国。诚如此,则其国不但得以保有完全,亦得以长且久矣。反之,我们也曾说过,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不能长守。为什么呢?揣而锐之者,必有割刽肆耀之害,金玉满堂者,定是甚奢侈太之徒。这都是不服自然大道、不积淳朴之德的表现,他们追名逐利,强作妄为,不知啬俭,自损己德,以致伤生残性,速死早夭,又怎么可以长久呢?

为师此前说过两句话,其一是“不道早已”,其二是“不失其所者久”。如不能“早服”道母,肆意妄为,逞强求壮,则难免物壮则老、不道早已之结局;如果能“早服”道母,啬俭畜养,不奢不甚,则会“不失其所”,得以长“久”,没身不殆。

正所谓,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总而言之,圣人治人事天,之所以能够长久保有其国,而不失不败者,皆赖其道至深、德至厚,而能“无所不克”,使天下莫能“知其极”者。而其道德之至深至厚者,皆赖其啬俭畜积之工、早服道母之明。

老百姓有一句俗话,叫做“树大根深”。树之所以能为大者,在于其根至深、其柢至固。柢者,其根之端者。柢虽细,其握水土之力甚固。树之高大而不摇不动者,皆赖其根之深植大地也;树之荣华而不凋不蔽者,皆赖其柢之握固水土也。其身不摇不动,其养水土不失,其生命遂能长久不衰。圣人治人事天,可以长生久视,其道理亦正如此。此所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关尹子道,所谓长生者,无需老师多加解释,生而为人,有寿有夭,长短不一,前者多有述及,今日再得老师教诲,理应明白。然所谓久视者,其意若何?还请老师指点。

老聃道,所谓得长生者,必然久视,可久视者,必然长生。故以“久视”,比喻“长生”。人之五官俱备,独以目视之久,来比喻生之长者,在于人之生死,其机在目。通过目之明昧开合,可知其生之盛衰生灭。老百姓常以“闭眼”二字,称呼人之死亡,其来由正在于此。既便盲者,虽目不能视物,但只要其机不闭,便为有生之物。反之,一旦其瞳散尽,生命之机一闭,便为死亡之身。因此,在为师眼中,长生与久视,并无二致,都是道深德厚、根深柢固的人,才能修到的天地造化之福啊。

附:《道德经》原文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道德经》第四章

《道德经》第四章 致①虚②恆也,守冲③笃④也。万物并作,吾以观⑤其复⑥。天物芸芸⑦,格物⑧归复⑨其根⑩。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曰妄。妄作?,凶?。知常而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知道,善也。 译文 致虚恆,专一守冲,达到并保持极致的虚无空明。万物并作运行,我以观照发现宇宙万物履行的法则(复命)。天地万物芸芸众生,格物归复其本元(道、始基、本源、本原)。归复本元(道、始基、本源、本原)称作静,静是事物运动变化中所遵循的相对静止不变的法则(复命),法则(规律)称作常,遵循法则(规律)称作明。不遵循法则,称作妄。妄为,凶(咎,灾祸,灾殃),不吉利。遵循法则制定容民畜众的礼仪法度,容民畜众的礼仪法度因袭公理,公理因袭真理,真理因袭天理,天理因袭大道,大道永恒永久。守道依法遵循规律,叫作善。 注释 ①致:求取,获得;至。至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像射来的箭落到地上,表示到达。至的本意为到,引申指到达了极点,完全达到,又引申指极、最。 ②虚:空,虚空,虚无。空:空明。空明,道家哲学。空明:空旷澄澈;形容心性洞澈而灵明。虚心:谦虚,不自满、不自大,指客观而不主观。 ③冲:空,虚,空虚,虚空,虚无,空无。静:虚静;寂静。“虚静” 就是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极致平静的状态,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现在眼前。所以“虚静”可以理解为审美活动时的心理状态。寂静,宗教指摆脱一切烦恼忧患的纯静心境。 ④笃:专一;厚。专一:同一,齐一;纯净不杂,专心一意。 ⑤ 观:1)看,察看,观察,观测,审察。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观察并测度(情况)。观测,指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或测定。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一切科学实验,科学的新发现、新规律,都是建立在周密、精确、系统的观察基础之上的。居里夫人的女儿曾把观察誉为“学者的第一美德”一巴甫洛夫一直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座右铭,并告诫学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观察,各科教学中只有运用观察,才能使学生对学习对象获得鲜明、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通过抽象概括达到理性认识。2)阅读。3)示范,显示。4)洞观,洞察。洞观:谓清澈见底;透彻地了解;深入地观察。洞察:看穿,观察得很透彻;发现内在的内容或意义,洞察其本质。5)静观。静观:仔细审察;冷静观察;冷静地分析观察。6)观照。观照:(1)指人(主体)在超功利的状态下对事物(客体)特性进行观察、体验、判断、审视等特有的心理活动;(2)显示,反映;(3)指静观世界以知慧(惠)而照见事理。知慧:亦作“知惠”,聪明,才知。惠:慈爱;柔顺;顺从;通“慧”,聪慧;美好;恩惠;惠赠,给予好处。观照也叫静观。观照,是华夏民族静坐修炼出来反映外在环境变化的物质现象。观照是中华传统文明的精髓,史料最早记载的是伏羲静坐观照万物而画八卦。7)通“规”。规:画圆;.画圆形的工具;划分土地而占有;劝告,建议,尤指温和地力劝;计划,打算;谋求,谋划;效法,摹拟,揣摩;通“窥”,窥察。规抚(仿效;依循);规仿(摹拟仿效);规法(规

智慧树知到2019道德经的智慧启示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学习本课《<道德经>的智慧启示》的出发点是()。答案:从“义理”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老子是()学派创始人。答案:道家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其”指代的都是()。答案:道 借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的话来概括说明《道德经》的价值,就是:“辨其()以立修己治人之(),察其()以善精义入神之()。”答案:大意#体#微言#用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段话启示我们看问题要有一种()()()()的思维方法。答案:辩证对立#辩证统一#对立统一#一分为二 下面几段话的观点正确的是()。答案: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做自己应该做的 第二章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不勤”的意思是()。答案:不能穷尽 “常使民无知无欲”的意思是()。答案: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 “湛兮,似或存。”中的“湛”的指的是()。答案:幽深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一种()和()的处世之道。答案:先人后己#以退为进 下面与“持盈保泰”含义近似的是()答案:适可而止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见”解释正确的是()。答案:同“现”,显露

从言语之道来看,明代殷谐的《海青击鹄图》赋予我们的生活哲理是()()()。答案:慎言慎行#守口如瓶#沉默是金 第三章 老子《道德经》用“上善若水”来说明老子所说的“道”,运用的是()的说理方法。答案:道法自然 下面与“持盈保泰”含义近似的是()。答案:适可而止 “圣人为腹不为目”中的“为腹”的意思是()。答案:注重内在实际 下面与“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的含义近似的是()()。答案: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物壮则老 “生而不有”的意思是()()。答案:生养万物#不据为己有 第四章 《道德经》第十三章老子主要是从()角度来阐述修道与用道。答案:内在情绪 今天的人们学习《道德经》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执《道德经》之道,()”。答案:以御今之有 “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中的“能敝”指的是()。答案:守住道体 老子从“道”的角度认为统治者运用道来治理过国家的最高境界,是老百姓对统治者()。答案:不知有之 下列语句中与“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的“复”含义相同的是()、()、()。答案:周而复始#一元复始#循环往复

老子道德经名言评析

老子《道德经》名言精选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 之为善,斯不善已。 2章——《道德经》第:“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翻译讲解】老子经常”这是说明了某些概念是相对产生的。这样就有了不善。么样算是善,用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如“大道废,有仁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有些现在看起来合理的,有得则不是很合理。很显然,如果我们困在这样的逻辑中,不管我们作何种辩说,似乎都是徒劳。这个时候就需要“超越”。章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经》第2【翻译讲解】: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器小易满,海纳百川。浅陋的人居功自傲,做大事的人总是谦虚的。 3、“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道德经》第七章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翻译讲解】 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看起来像是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有时候泥于一得一失,人,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么能持续很久?、“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4 章8【翻译讲解】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处众人之所恶”千万不能理解为做为大众所厌恶的事情。这是用水来比喻,说明谦下不争的道理。因为自然之道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的,所以处众人之所恶并不意味着被损害,反而预示着“拥有”的到来。这是老子的道理。、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5 11章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翻译讲解】“车轮上的三十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所以‘有'给人才有房屋的作用。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三个形象的比喻很好地说明了“无”的作用。但如“无”形的那部分很容易被忽视掉。“有”形的那部分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今也许人们对老子的这个比喻太熟悉了,所以往往又走到以“无”形来否定 1 “有”形的思路上。要知道,一个碗若没有那陶瓷的部分,便没有碗的概念。因此我们再用“相需为用”来概括这四句话。章、“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道德经》第615:“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翻译讲解】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跟这有相通的地方。当局唯有镇定沉怎样才能从混乱中找到头绪,者容易迷,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清”。着。言之易而为之难,需要静下来。章7、“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第16:“‘致虚'和‘守静'的工夫,做到极笃的境地。万物蓬勃【翻译讲解】生长,我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陈鼓应)不管我们怎么提倡超越,回到实际‘致虚'和‘守静'是比较实际的建我们总需要比较实际的措施。问题的时候,议,能做得来,但不是做做样子就好的,只有你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别人才能看得到你有超然的境界。章《道德经》第198、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翻译讲解】: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译文: “局面安定时,容易把持,事物未露先兆时,易谋划。脆的东西易分开,微小的东西易消散。处理问题应在事故未萌发之前,治理事情要在乱子未闹起来之先。合抱的大树生于微小的根芽;九层的高台从一筐一筐的土垒起;千里的远行开始于脚下的举步。主观妄为要失败,强行把持一定会失去。所以圣人不妄为,所以不失败,不强行把持,所以不失去。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的。处事之法则是慎终如始,就不会有失败之事。所以圣人行不欲之欲,不珍贵难得的财物,行不言之教,反众人之过失而行之。所以圣人能辅助万物按其自身规律发展变化,而不敢违逆规律做事”。① 【注】泮:散,解。毫末:细小的萌芽。累土:堆土。执:掌握,把持。 我的理解: 《道德经》不是一部鸿篇巨著,上下两篇加起来一共才五千多字。然而就是这短短五千余字,却让无数后人膜拜钻研了五千年。所以即便说《道德经》是字字珠玑也不足以表现它的光辉。因此,书中的每一章节都蕴含了老子思想的精髓,我们在研读它的时候,决不能将其中的某一章节拆散独立开来。我认为,要充分领会这一章节的意思,就要将它划归到老子整个的思想体系当中去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断章取义,才能更全面的把握文章的深意。

《道德经的智慧及应用》02道是什么 道在哪里(上)

第二集道是什么道在哪里(上) 我每次问候:“各位家人,大家好!”我称大家为家人,不是故意讲很感人、很讨好人的名词来感动大家。我讲的是实相,是真的这样。如果大家了解《道德经》的深义之后,了解生命实相之后,就会知道,我们都是一家人。不管什么种族、什么民族、什么国家的人,都是我们的家人。 老子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要了解真理、了解生命实相。如果你认为: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我们不相干,进一步还在那里勾心斗角、伤害、陷害。那表示你处在无明、不知不觉的世界里面,不知道生命的实相。处在不知道的世界里面,才会在那里互相伤害。如果了解真正生命实相,你会看到我们是生命共同体。 当我们能够了解我们都是生命共同体、我们是一家人的时候,那种慈悲大爱之心就会自然流露。不用刻意去叫他不要伤害别人,他自然不会伤害别人。这就是老子告诉我们,解决事情要从最根本去解决,不是在支流末节。老子要我们学到的就是最高的智慧,从根本、根源去解决事情。 我们每个人开发出我们的良心,就是老子所讲的回归到“道”。回归到“道”就是回归到我们最纯净的良心、道心,佛家称它为佛心,儒家称它为良心、本心,都一样。如果我们能够回归到、开发出我们的清净本心,很自然地就能够了解生命实相,很自然地我们那些贪心、嗔心、设计陷害、勾心斗角就会消失,它是自然地就没有。你真的了解生命实相,它自然就没有。

就像用两个不锈钢的水壶装水,一壶装冷水,一壶装滚烫的水。大人很清楚知道什么是冷的水可以直接喝,什么是滚烫的水现在不能喝。你清楚知道你就不会伤害自己,也不会去伤害别人。如果是年幼的小孩,他分辨不出、他不知道什么是滚烫的水,他好奇好玩,结果他一掰把滚烫的水弄下来、倾倒了,皮肤就会烫伤、受伤。 这就是说你如果分辨不出什么是一般的水,什么是滚烫的水,那就容易受伤。这也是让我们再进一步去了解: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生命的实相是共同体的话,就会去互相伤害、排挤、勾心斗角。世间的冲突、对立就是因为不了解生命实相。所以老子是希望我们好好地去认清真理实相、生命实相之后,那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就是老子的厉害、最高级的智慧!让我们从根本来解决,而不是只找些方法来对治。所以今天大家有幸来学最高的智慧,这是大家的福报,要好好珍惜。 首先我们要了解《道德经》里面老子所讲的“道”到底是什么,进一步要了解“道”跟我们的生命有什么关系。比如了解这个人是我的父母亲,就会很尊重他、敬爱他。如果觉得这个老年人跟我无关,没有血缘关系,内心的对待就不一样。 所以如果觉得所学习的“道”跟你生命无关的话,那你所学的“道”不会实用,也不会真正让你开智慧。如果你体会到原来“道”跟你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甚至比父母亲对你都还更重要的时候,你整个展现出来的生命品质就不一样。你会很震撼!

道德经读书笔记经典名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读书笔记经典名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读书笔记经典名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经典名句】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沕望。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现代汉语解读】 道,看它又看不见它,这叫微。想听它又听不到,称为希。摸它又摸不着,叫夷。三者不可揣摩,所以混在一起。 "一",其上不清晰不明亮,其下昏暗不清,长长的连绵不绝,不可描述,又好像没有。这就是没有形状的状态,没有实体的样子,这就是非常微妙,又辽远到不可探究的状态。跟着道的后面看不到它的结束,迎着它又看不到它的开始。看今天的道是怎么运行的,应用道的法则于生活中看看结果,就可以推断古代道是怎么运行的,这就是道的规律。 【感悟赏析】 这一章是对于天之道的描述,也是的宇宙观。微,悄无声息。希,织布,孔大的称希,我们可以理解为稀少的意思。夷,平坦的意思。一,是指世界状态。道生一,道是源头,一是道落实到世界的体现,是世界最初的状态。这里讲的是道介于有与无之间,无论视觉、听觉,触觉都触摸不到,但又确实存在。

沕,微妙,望,边际,辽远。这里告诉我们,道是无影无形的,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又看不清楚。道是超越时空存在的,我们看不到它的开始,也望不到它的结尾。 道的运行规律我们是可以找到的。道的运行规律亘古不变的,我们可以根据今天道的运行规律推断自古以来道的规律。其方法就是把道的法则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看看结果,就能够明白道的运行规律。这是告诉我们道的学习方法。 这一章讲的是天之道。总是从天之道中推演出圣人之道,所以的行文结构总是讲一段"天之道",然后阐述"圣人之道"。眼中的道是模糊不清、的,无法描述的,但又确确实实存在的。这是的宇宙观,我们发现是高明的,又很科学。因为在他的那种年代对于宇宙的了解很少,实际上直到现在,我们对于宇宙的了解仍然很有限,科学说宇宙中百分之九十五都是暗物质、暗能量,而我们对此一无所知,英国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存在平行空间。的做法是明确道的存在,也承认描述不清,而不是像宗教那样描绘出自己认为的明确世界。所以,道家并不是宗教。后来的与道家有一些关系,但并不密切,而且本质上是不同的。 读书笔记及感悟赏析 【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道德经-德经第48-50章

《道德经》选段讲解 第48—50章 封开县渔涝中学莫胜慈 教学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讲授,开拓学生的人文视野;通过诵读欣赏,让学生领略道德经经典文字的魅力,提高学生文言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发掘可资借鉴的内容,积累国学经典写作素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与人为善、讲究诚信,善于保护自己的内涵。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对这三段选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视频《与人为善》动画片,引入今天要学习的篇章:48章至50章 二、正课 (一)诵读 1、在激起学生的兴趣之后,一起诵读课文内容第48章至第50章; (教师留意学生诵读中的朗读错误的字,读完后提醒学生注意。)并且把文中长句,进行正确的断句处理) 2、听标准音乐配音朗诵,明确字音 3、再听范读:注意节奏和停顿。 4、学生集体跟着录音朗诵。 5、读完之后,抽几个学生朗诵。 讨论:录音里的方式大家喜欢吗? (二)理解大意 1、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大家现在能理解这三段话的意思吗?在这几段话有没有自己喜欢的词语或者句子呢? 展示译文,对照自己的理解。 2、学生诵读译文内容

3、这三段文字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如:做人要与人为善,讲究诚信、保护自己等 (1)探讨与人为善的内涵 与人为善是一种仁爱的美德。对人对事光明正大,不以自己度人,不以偏见对人;长思人之长,反思之过。对生机有困难者,应同情其遭遇;对因感情失落而悲观者给与关爱,尽心尽力扶助其走出困境。 与人为善也是一种奉献和责任。应像是夜路上的灯光,引领人前进,也应如雨露阳光对大地的情怀。对失误者,启发其感悟,抛弃邪恶,走向光明,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是义不容辞的。纵然有些情景是阴暗的、困惑的,但你对社会,对人生,对生命的赤诚爱心,总能驱散乌云见彩虹。 (2)探讨讲求诚信的内涵 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诚”就是内诚于、童叟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用。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句话就是说:“人在理智的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有这样一个故事:曾参是孔子得意弟子。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出门,他的儿子哭着也要跟她去。曾妻安慰儿子说:“你别去,也别哭,妈妈回头杀猪给你吃。”她从街上回来,见曾参正准备杀猪。她连忙制止道:“我不过是哄孩子,何必当真呢?”曾参却说:“如果不杀猪,就是欺骗孩子,也就是教孩子说谎。”于是曾参坚持把猪杀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一诺千斤,诚实守信。 (3)探讨善于保护生命的内涵 这是说,个体生命生存于人世间始终处在一些或显现、或潜伏的危机和威胁包围之中,故而说,维持和保全生命不是一件容易事。上述两段引文其实深刻蕴含了两个方面的信息:其一、彻底流露了对人类的当下生存状况的不安和忧虑;其二、充分表达了对生命的超越性和无限性的向往和渴望。 《道德经》认为,人类应该善于保全自己的生命、学会作"善摄生者"。"善养生者"就是指能够自觉避开各种威胁,即便是遇到威险,也会最终逢凶化吉,渡过难关,保全生命,维持个体的生命存在。这是因为,"善养生者"本身没有那些可以被外来力量所控制、伤害、以及能够被置于死地的弱点。"《道德经》致

选读书目推荐及其版本(中国部分)

1.《易经》: ①《白话易经》,乔万民译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本书为《周易》的译文,并得出了结论】 ②《易经杂说》,南怀瑾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本书为南怀瑾教授的讲课记录。全书深入浅出地对易学中诸如理、象、数,卦与八卦,阴阳与刚柔等做了通俗的讲解。】 ③《易经导读》,杨鸿儒编著,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本书内容分两部分:一个是“经”的部分,一个是“传”的部分。主要包括周易评述、周易新译、易传新译。】 2.《诗经》 ①《<诗经>译注》,周振甫译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本书对《诗经》做了详细的翻译和注释,以题解说前人观点,生僻字加标读音,逐句配白话译诗】 ②《诗经》,葛培岭注译评,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本书提供了《诗经》的原文和译文,并逐一介绍了重要词语的读音、释义等,每首诗后还附有简短的评论。】 ③《诗经研究》,闻一多著,李定凯编校,成都:巴蜀书社,2002 3.《老子》 ①《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詹剑锋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本书对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孔先老后”说进行了一番清理,批评了梁启超、冯友兰等大家之非,对20世纪50年代讨论的“老子道论的本质究竟是唯心论还是唯物论”问题,作了“实事求是”的探讨,并且在论述老子哲学思想时,注意到与西方哲学思想比较,全书分三编:老子其人、其书及其学派;“天道自然”观;“人法自然”论。】 ②《道德经讲解》,(春秋)老子原著,黄朴民撰,长沙:岳麓书社,2005【《道德经》全书共81章,约五千言,分上、下(《道经》、《德经》)两篇,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主要经典,本书对其进行讲解。】 ③《老子校释》,朱谦之撰,北京:中华书局,1984(2000重印)。 4.《论语》 ①《论语通译》,张葆全译析,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本译文一般采用直译,尽量不改变原有的词序。为了使译文更合现代汉语的习惯,有时对词序稍作改动,以帮助读者理解。每章之后有“点评”,直接点明章旨。】 ②《论语新解》,钱穆著,北京:三联书店,2002【本书汇集前人对《论语》的注疏、集解,力求融会贯通,“一以贯之”,再加上作者自己的理解予以重新阐释,是阅读和研究《论语》的入门书和必读书。】 ③《论语解说》,幺峻洲著,济南:齐鲁书社,2003 5.《庄子》 ①《庄子》,安继民、高秀昌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本书共分内篇、外篇以及杂篇三大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逍遥游第一,齐物论第二,养生主第三,人间世第四,德充符第五,大宗师第六,应帝王第七,等等。】 ②《<庄子>选评》,钱宪民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本书以七章的篇幅介绍了庄子的思想渊源、人格魅力、社会评论、游世主张、悲悯情怀、政治理念及言说方式。】 ③《庄子与中国文化》,李锦全、曹智频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本书从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哲学、宗教、政治、历史、美学、艺术等方面入手,深入地挖掘了庄子作为一个文化体的各个侧面。作者抓住“天”、“道”、“齐”三个支撑点,系统全面地阐发了庄子思想与老子思想、先秦儒学、墨家思想的关系,也探讨了它对黄老道家、道教、宋明理学、现代新儒学等的影响。】 6.《孟子》

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

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 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哲理宝藏,我们不仅可以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方面研究其思想所起的指导作用,对我们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也有着宝贵的启示作用。 关于《道德经》,后代解读的各家说法很多,很多专家也都说了,对于“道”每个人的感悟都不相同,有很多可以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真谛。今天我和大家分享《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我也苦于自己的人生经验并不丰富,所以主要是通过搜集很多专家的观点和一些通俗易懂的故事,希望能通过我的浅薄的分享,激发大家对传统精华的重新重视和对人生的一些思考,也就是我此次论文分享的最大收获了。 刚才已经给大家分享了,《道德经》共五千余字,虽然简短,但却内容丰厚,不但可以说是章章精辟,甚至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内涵深远。我主要将其中一些与我们生活贴近的智慧与大家分享一下,由浅入深,我从个人、家庭、事业等角度,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作为女生,我首先关注了《道德经》中对女性智慧的赞美。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普遍受到传统女性三从四德思想以及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思想的影响,女性地位普遍低下,而在古代社会中为数不多推崇女性地位的思想家中,最早的正是老子,而在当时全世界范围内的思想家,最推崇女性的也是老子,老子是2500年前第一个女权主义者。 老子认为在女性身上蕴含着极大的力量,老子之所以认为看似柔

软的女性身上有着极大的力量,是因为她们有三个特点:老子认为女人强大力量的第一个来源正是安静。比起男性,女性更加沉稳。老子说:“牝以静胜牡”。就像我们走在野外仰望浩瀚的星空,宇宙是安静的,正是这种安静的力量才是更本质的力量。 老子认为女性的第二个力量来源是柔弱。柔弱是一种更强大的力量。老子说:“柔弱胜刚强”。关于柔软,老子和他的老师有一个故事。说老子在他老师临终前,请教他的老师,说老师您在临走前还有什么要交付于我的么?老师说,你认为牙齿和舌头,哪个刚强哪个软弱?老子说当然是舌头软弱。这时老师张开嘴让老子看,老师因为年老,牙齿已经都掉落了,而软弱的舌头还在。老子因此而悟道。 关于软弱胜刚强,我还要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在欧洲十世纪的时候,有位康拉特三世,他有一个仇敌巴伐利亚公爵,在一次交战中,康拉特三世将巴伐利亚公爵逼回城内,并把全城包围了起来,决定一举战胜仇敌。但是在欧洲的骑士有一种风度,不伤害女人。所以这个康拉特三世就对城内喊话了,说你们城里的这些女人,我允许你们撤出城去。女人们就问可不可以带一些需要的东西,康拉特三世就想人都放了还差点东西么,再说女人那么柔弱能带多少东西,就同意了。过了不久城门打开,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女人们纷纷走出来,并且全部抱着自己的孩子背着自己的丈夫,有的还用工具拖拉自己的父母,就连巴伐利亚公爵也坐在他妻子的肩上。虽然早已超过了女人们能承受的负荷,但是为了他们爱的人,他们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康拉特三世本来杀人不眨眼,但是看到这一幕,他也留下了眼泪,他也被感

道德经全文及注释

道德经及全文注释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 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 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 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文海新解道德经八道之上善若水

一易堂风萧萧 关尹子听了老师关于天地大道不为己生反得长生,行之以大公反成其大私的教诲。心中多有所获,但尚存一丝疑虑,于是向老师言道: 弟子是否可以这么理解,道是常存不死的,之所以会长存不死,是因为道的存在,本为万物之生而生,故能永恒存在,所以上古的圣人们总是效法天地大道,不居人先反而为先、置身度外反得身存、本无私欲反遂其私,是不是这个道理? 老聘含笑点头,表示赞许。 尹子继而大胆说道,那么照您所说,那圣人岂不是“为存其身故外其身,为先其身故后其身、为成其私故示人以公”吗?那产生天地万物的大道、那万民敬仰的圣人,岂不是至私而似公、大恶而似善了吗? 老聘听后,哈哈大笑不止。对关尹子言道。 看来,你还是执着于什么善恶美丑这类名义上的东西。我只好带你复习一下我们前面讨论那个“无为而为”的问题时所说过的话了,我们曾经说过,美恶美丑、长短高下、先后内外、贤与不肖、仁与不仁,不都是人为的加以区别吗?哪里就有一定的区分标准呢?后来我们也讲过,一切应效法天地大“道”,顺其自然,处其无为,持守中“道”,不要崇尚于贤德、不必执着于仁,都是说的这个意思。所以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大私似公、大恶似善了。 不过从你这个疑惑中,我也有很大启发。看来,这个“道”,虽然就基本身而言,它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规律及其本源,无所谓善与不善、仁与不仁,但如果人们效法它而用之于我们这个人类社会,倒是真的无法离开那些人为的、迷惑人的名词了。况且,以你目前的修为,如果真的离开了这些迷惑人的善恶观念,还真的难以认识那天地大道了。如果你非要用公私善恶这些人为的观念来认识天地大道,并非要分辩出它的公私善恶的话,我只能拿别我们老祖宗黄帝的一句话来开导你了: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套用这句话,也可以说,天之不仁,用之至善。 既然你很看重这个“善”,我就给你讲一讲什么是“善”吧。但在讲之前,你应该首先了解另一个名词,那就是:德。你应该对这个字并不陌生。 关尹子点点头。老聘继续。 这个“德”就是从“道”这个宇宙大规则中演化出来并应用于万世万物的。可以说万事万物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德性”,它的“德性”正是宇宙大道在它身上的一种体现。天地各有其德,人亦有德,树亦有德,一块石头也有它的德性,当然,关于这个概念,现在你可能并不能完全理解,我慢慢会专门给你讲一讲“德”这个东西究竟为何物。 在“道”的层次上,没有“善”或“不善”的区别,但如果将“道”应用在“德”的这个人为的层次上,就不仅有“善”与“不善”的性质分别,而且还可以有“上善”、“中善”、“小善”的量化分别。这都是用来对天地大“道”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具体应用的一种人为的主观评价,或者说是对某种事物的“德性”进行人为的一种评价而已。 包括现在人们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什么仁呀、信呀、忠呀、义呀什么的,都是人为的一种评价而已。我们既然无法彻底摆脱尘世,而又要在这尘世中寻求到真“道”,也就自然免不了要拿这尘世中的东西来用一用了,

第四章、老子的认识论

第四章、老子的认识论 第四章、老子的认识论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识开始于人的感觉,进而知觉,随后表象产生思维。也就是说,认识是一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然而,老子并不承认认识的这一客观过程,认为思维与感觉是隔裂的,理性与感性是对立的,实践不能获得真知,因此,人的感觉器官无益。他说“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第五十二章)。一个人如果开启用于感知的孔窍器官,让它们发挥各自的功能,去品味和感知周围世界,必然纠缠于世象的纷扰,其结果终身不可挽救。因为现实世界的林林总总,尤其是仁、义等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它们是“道之华,而愚之始”(第三十八章),这些附着在“道”的表面华而不实的虚像,不是现实社会的本质。如果把它们作为认识的目的,只能导致人性的迷惑和愚顽。 那么,作为认识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之根”(第六章)、“万物之宗”(第四章)是包罗万象的宇宙法则,“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第三十九章)。因此,认识的目的在于体悟“道”的奥妙内涵,把握“道”的运作方式。至于天地万物,它们是“道”的派生物,这些派生物与“道”

是母与子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按理说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应该互为反映。然而,万物在“自化”中“化而欲做”(第三十七章),会背离“道”的本性。这样一来,我们看到的世象并非天地万物的本质,反映不了“道”的本性。如果直接认识它们,不仅是舍本求末,甚至造成认知上的混乱。因此,老子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第五十二章)。这就是说,若想取得真知,就要找到天地万物的本质,什么是天地万物的本质呢?老子已经告诉我们,“道”是宇宙的本始,世界的根源,“为天地母”(第二十五章)。所以,在认识的过程里,唯一的任务是“坐进此道”(第六十二章),只要体悟了“道”这个天地之母,那么,作为“其子”的天地和万物,不必再去认识它,便可了然于胸了。老子又说:“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第五十二章)。既然了解了“其子”,还应该返回来守住“其母”。也就是说,我们了解天下万物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个中间环节,最终目的是为了守住“道”的本性不流失。 看来,老子认识的出发点是“道”,落脚点依然是“道”,“道”既是认识的目的,又贯穿于认识的全过程。然而老子又认为“道”是无法认知的,他说:“道可道,非常道”(第一章)。“道”不是“万有”中的存在物,也不是现实的具体道理,不能用语 言来表述,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第十四章)。因此,人们要想弄懂它,“开其兑”是无济于事的,只有

文海新解道德经二十七道之善行无迹

道之善行无迹 一易堂风萧萧 话说关尹子听了老师关于“人如何效法大地厚重笃静之德”的道理之后,洋洋洒洒发表了一番见解,虽算不上顿悟,倒也头头是道,不由捻髯一笑,大加赞许。 老聃进而说道。 没错,效法地之厚重者,安然自重而不轻动强为;效法地之笃静者,超然守静而不躁动妄为。不强为,不妄为,那就是一切遵循自然之道,直至与大道融为一体,看似无所作为,实则无所不为呀。 你看这大街之上,车水马龙,往来不绝。所过之处,车辙蹄迹,清晰可辩,一望而知其所来,一见而知其所去。芸芸众生,既有行善而不留其名者,也有行恶而欲掩其过者。但百姓常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可见常人所为,善恶不论,任你百般遮掩,也总会留下痕迹。可是你再看那天地的运行,风行云施,行止难测,辙迹难循,不见其来,不知其往,看似什么行动也没有,实际上却化育万物,生生不息。那些真正能够效法大道的圣人行事,大概也象天地的运行一样,看起来安然自重、清静无为,什么也没有做,实则却能无所不为,无所不至啊。此所谓,善行无辙迹。这就好比一个人坐在那顺流而下的船舱之中,身体一动不动,可是面前的高山大川却倏忽而过,虽千里也不难行也,这正是因为乘船之人善于随顺风与水的自然之道啊;再好比我们两个人在这里坐而论道,悠闲的品茶,看似一步也没有走动,殊不知,说话间已经绕着日头走了千万里,这正是因为我们随顺借助大地的运行,“不行”而“行”啊。 你再看这当今社会,兜售治国良策的能言善辩之士遍布天下,自创一言开宗立派的也不在少数,皆以自己策论乃是真理,对他人言论却大加攻击,整日辩来辩去,无休无止。实际上,哪家之言无漏洞?谁人之言无瑕疵?然而,天地从来不言不语,人们反而无法指出天地之言有什么瑕疵,也无法与天地逞口舌之辩。此所谓,善言无瑕谪。天地大道,本来就不是可以用言语来解说的,只要一出口,就难以有失偏颇。真正懂得大道的圣人,也正是效法无言的天地大道来教化百姓,以身垂范,默然示之,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而百姓却能心领神会,欣然相从。再好比,小孩子生性顽皮,做错了事情,有的父母严辞叱责,声色俱厉,而孩子却心生抗拒,不思悔改,而有的大人仅是默默地看孩子几眼,一言不发,却不怒自威,孩子反而畏威怀德,铭心刻骨。由此可见,真正的“善言”却是“无言”之言、“无声”之言。无声无言,往往比“多言”、“强言”、“妄言”所带来的效果还要好上百倍,正是不言胜有言、无声胜有声啊。面对当今天下的舌辩之士,我一向都是一言不发、一声不响,可连日来絮絮叨叨,说个不休,实在是难称“善言”,不足为效啊。 真正善于计算谋划的人,根本不需要策算用的筹码工具。头脑一想,心念一动,便可计无遗谋,算无失策。正如天地运行,不需筹码策算,却能四时相替,寒来暑往,恰如其分,自古及今,从无失算。此所谓,善计不用筹策。 真正善于闭合而难以打开的大门,根本不是依靠门栓的开关。但凡能看得见的人为之门,皆因门栓的存在而可关闭,但同样也因为门栓的存在而轻易可以打开。可见,这有形的人为之门并不能称得上善闭之门。而那无形的心门,虽然没有门栓,但真正能够敞开心扉涤除玄览者,又有几人?那无形的道门,虽然没有门栓,可是真正能够走进这扇大门者,又有几人?

《道德经智慧与应用》第八集 何谓超越二元对立(幻灯片)

《道德经智慧与应用》第八集何谓超越二元对立(幻灯片) 第八集何谓超越二元对立(幻灯片)道者,万物之奥《道德经》62章这几句,希望大家好好去体会,也希望大家能够把我们的很多思想观念逐渐地改变过来。这个不是洗脑,而是我们原来的心灵里面、脑海里边累积了很多不正确的价值观,如果没有校正过来的话,就用这一种不以为然的、不知道是错误的价值观去运作,就会产生很多的痛苦。你很爱你的小孩子,但是小孩子会被你爱得很痛苦。你很爱你的另一半,但是另一半会被你爱得很痛苦。 希望大家好好地去体会,把我们的心胸肚量逐渐地扩大,这就是我们来学习的目的之一。要对我们的生命成长有益助、让我们的心灵不断地净化跟提升、让我们能够开启高等的智慧,来利益更多众生。这就是《大学》里面所讲的,先明明德,再来亲民,就是为百姓服务,进一步达到止于至善。 我们现在来进一步解析:什么叫做二元对立。在法界、大自然里面,这个就是《道德经》第一章所讲的“道”跟“名”,“无”跟“有”都是同样的。法界、大自然包含道、无极的这个虚空、本体,还有现象界显相出来的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一切的人、事、物。人、植物、动物都是属于所谓的显相。所以法界大自然是包括整体。

在大自然里没有所谓的二元对立,那些二元对立是人类把它虚构出来的。什么叫虚构出来? 二元对立比如说,大家看这张幻灯片。什么叫二元对立?我们这里有看到黑色和白色,对不对?一般人,比如说看到白天就很高兴、很喜悦、很安心,看到晚上就觉得很不好、很恐怖。你喜欢白天、讨厌晚上,这个叫做二元对立。白天跟晚上它是大自然本来、法尔如斯存在的现象。它是一方面让你白天可以动、可以工作;晚上可以休息、可以充电,都各有它神圣的功效。白天晚上有没有平等?实相上是平等,但是众生会贴上自己喜欢跟不喜欢的。 从这里你继续再去归类、归纳,一般人会把他所喜好的就归为白的,把他所不喜欢的就归为黑的。你喜欢的朋友就把他归纳为好人,你不喜欢的那些人就把他归纳为坏人,就这样。所以,在你的世界里面,那个二元对立随时都存在、处处都存在,只是你知不知道而已。 如果你没有上这个课程的话,你是很难对比出来的。这就是上这个课程、听这个课程的价值:让大家清楚地知道什么叫做二元对立,自己有没有活在二元对立的世界,二元对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要怎么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要怎么样才能够超越二元对立,这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够挖到更多宝,好好珍惜!

解读道德经心得感悟

解读道德经心得感悟 解读道德经心得感悟1 在假期中,我读了《老子》一书,谈不上什么理解,只能说是一些感想、体悟。《老子》虽然并不是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章,但是里面仍然有很多关于教育的思想。它意蕴深远,让人思考,常读常新。 将老子的思想转换到教育中来,就是自然教育的思想。老子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这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异曲同工。按照老子的理解,教育应该顺其自然,而不过过分强调主观意愿。教师的权威应该不被儿童感知到,这才是最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都要处于谦虚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自然之道。这些思想,在我们这个年代应该进行批判性继承。 在我们的教学上,如果孩子在课堂上走神,当然可以直接批评:“某某,注意听讲!”老实胆小的可能吓一跳,赶快坐好,但过一阵可能又故态复萌;有逆反心理的可能就会脸色不善,甚至嘴里咕噜咕噜地嘟囔,虽然老师是好意,但传递到学生心里却成了恶念,课堂的气氛就有了火药味。有时课堂上学生竟然和老师顶嘴,僵持起来大家都下不了台。学生肯定是不对的,但如果老师“曲则全”,表扬旁边的同学来提醒走神的人,或者请走神者回答一个问题,旁敲侧击地暗示一下,同样是批评提醒,转一个弯,大家心平气和,彼此相安无事,这样岂不是更好?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所以看问题要辩证地看待。正所谓福祸相依,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应该抱着一种平常心,顺其自

然。更进一步来讲,要将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生命成长的历程,将遭遇中的精神、能量转化为自身生命的体验中来。对待生活,要有好的心态,不要过分关注荣辱得失。这样的话,才能做到通过无为达到有为,通过不争而没有人与之争。 低头静想,学生要照我的思路去回答,依我的指挥棒去质疑解难。他们还会体会到求知的快乐吗? 教育,是要遵循规律的,就像道德经里所讲:“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万事万物,都各有其根本,安静平和地遵循它,等待它,顺应它。放在教育上,我想,是不急不躁,是尽力而为,顺其自然。 成长是个缓慢的过程,教育也是个缓慢的过程,就像老子所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在书中,有许多地方都是从自然现象引到社会道理。在论述君主要居于百姓之下就是因为大海居百川之下而容纳百川。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逐渐丢失了这种敏感。我们缺少了从细微处看道理的能力。这是一种洞察力,也是一种理解力,更是一种阐释力,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锻炼。 解读道德经心得感悟2 读道德经已经仔细读了一年,每一段都以往背诵过,可是此刻竟然也忘记了每一段具体的文字,仅有一点心得留下,我也没法用准确的文字来描述它。可是有几点在结合我的经历进行反思的时候经常出现,记录如下: 1.守弱。我以往小的时候说某某人真厉害,可是等我到了他那么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章节满分答案

对应章节第一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2017-11-30 23:59 题目数6 总分数20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第1 部分 总题数:6 1 【单选题】(3分) 学习本课《<道德经>的智慧启示》的出发点是()。 C. 从“辞章”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D. 从“考据”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A. 从“训诂”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B. 从“义理”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3分 2 【单选题】(3分) 老子是()学派创始人。 C. 法家 A. 儒家 B. 墨家 D. 道家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3分 3 【单选题】(3分)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其”指代的都是()。 A. 常 C. 道 D. 欲 B. 名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3分 4 【多选题】(4分) 借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的话来概括说明《道德经》的价值,就是:“辨其()以立修己治人之(),察其()以善精义入神之()。” D. 用 A. 大意 C. 微言 B. 体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4分 【多选题】(4分)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段话启示我们看问题要有一种()()()()的思维方法。 A. 辩证对立 B. 辩证统一

C. 对立统一 D. 一分为二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4分 6 【单选题】(3分) 下面几段话的观点正确的是()。 C. 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做自己应该做的 B. 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什么都做 A. 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 正确 对应章节第二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2017-11-30 23:59 题目数7 总分数23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23 第1 部分 总题数:7 1 【单选题】(3分)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不勤”的意思是()。 C. 没有穷尽 B. 不勤奋 A.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