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冠心病临床路径

冠心病临床路径

冠心病临床路径
冠心病临床路径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ICD-10:I50.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4天

二、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应对象: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0/20.1/20.9)

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4天

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到达急诊科时间:年月日时分

二、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应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806)

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9天

二、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应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ICD-10:I21.4)

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4天

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到达急诊科时间:年月日时分

房颤规范管理路径-2018版

心房颤动规范管理路径 目录 一、心房颤动患者的筛查 二、心房颤动分诊、诊断及鉴别诊断 三、心房颤动风险评估 四、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 五、心房颤动的心率控制 六、心房颤动的节律控制 七、心房颤动的介入治疗 八、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 九、心房颤动栓塞、出血并发症的会诊及管理 十、心房颤动患者的随访 十一、心房颤动数据库的填报 附录:参考文献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临床路径 左心耳封堵术临床路径

一、心房颤动患者的筛查 心房颤动(AF)的筛查工作对于早期诊断、及时给予干预治疗、减少并发症具有重大意义。筛查开展的地点可以在医院门诊、社区医院、公园及广场等人流量集中的地方。筛查通常是免费进行,普通人群自愿参与,此属于机会性筛查。据统计分析,心血管病专科医院AF 筛查阳性率在8%~10%。目前筛查方法及工具多种多样:1、症状询问、脉搏触诊、自动血压测量等,此类方法虽简便易行,敏感性为87%~97%,但特异性仅70%~81%;2、单导联心电图,为目前进行AF筛查的首选工具,具有方便快捷、识别准确、图形可以保存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等优点,其敏感性为94%~98%,特异性76%~95% [1, 2];3、多导联心电图,如医院常用的3导Holter、12导Holter等,结果准确可靠,但存在费用相对较高、耗时太长、无法进行广泛筛查等问题;4、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相结合的智能穿戴设备,可以由筛查对象自行购置,用于长期监测,其敏感性98.5%,特异性91.4% [3~6];5、植入设备,如植入式Holter、永久性起搏器、ICD、CRT等,此类设备可以提示心房高频事件,部分设备可以提供心腔内电图以助诊断,结果可靠,可以有长达数年的监测时间,但费用昂贵、为有创性诊疗、无法大面积筛查[7-9]。 图1 AF患者的筛查流程图

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50例临床分析

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50例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09-07-23T10:06:51.5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4期供稿作者:张艳玲 (黑龙江省宾县中医院黑龙江宾县150400 [导读] 辨证分型近几年来我们根据冠心病的主要证候辨证分型,制定4个协定处方治疗冠心病。【关键词】冠心病 辨证分型近几年来我们根据冠心病的主要证候辨证分型,制定4个协定处方治疗冠心病。现将其中连续治疗一个月以上、临床资料较完整的50例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50例冠心病患者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的35岁,最大的73岁,平均54岁。职业:干部18例,知识分子10例,职员3例,工人14例,家庭妇女5例。病程最短的5个月,最长的达30年。 2 辨证分型 2.1 气虚血瘀型心痛、短气、迫汗、面色咣白,舌质淡或暗、苔白、脉细无力或结代。治则益气活血通脉。处方:冠心病1号方,党参15g,黄芪15g,丹参20g,当归15g,葛根20g,生山楂20g,田三七12g,川芎12g,炙甘草6g。 2.2 气滞血瘀型胸闷气短,心悸或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两胁胀痛,心烦不安,舌质有瘀点,或有紫斑,脉弦或涩。治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处方:冠心病Ⅱ号方,柴胡12g,枳实12g,当归15g,川芎15g,桃仁各12g,丹参20g,檩香12g,葛根20g,炙甘草6g。 2.3 痰瘀互结型胸闷或胸痛形体肥胖身重乏力,脉滑而实,苔厚腻或垢浊。治则理脾化痰,通瘀散结。处方:冠心病Ⅲ号方,半夏12g,枳实12g,竹茹12g,陈皮12g,茯苓20g,白术12g,瓜蒌20g,薤白10g,丹参20g,檀香12g,炙甘草6g。 2.4 阳虚欲脱型心痛短气,大汗出,四肢冷,面色苍白甚至昏厥,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欲绝或结代。治则回阳救逆固脱。处方:冠心病Ⅳ号方,附子10g,人参10g,黄芪15g,五味子10g,生龙牡各30g,肉桂6g,田三七12g,炙甘草6g。 兼证加减如心绞痛明显酌加灵脂、蒲黄;高血压明显加牛膝、钩藤、珍珠母;失眠多梦,加枣仁、夜交藤;胸闷加川朴、痰浊壅盛加苏合香、毕拔、沉香,气滞为主可酌加川楝子、元胡、佛手、香附等。 3 疗效观察 3.1 诊断、疗效标准 3.1.1 诊断标准根据80年代广州会议有关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3.1.2 疗效评定标准心电图疗效标准:经治疗,原异常心电图恢复正常为显效;休息时,心电图ST段下降,经治疗后回升0.05mv以上,但示正常为有效;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为无效。症状疗效标准:治疗后,在日常活动中不出现心绞痛症状为显效;治疗后轻微活动心绞痛不发作,但剧烈活动后可发作为有效;治疗后症状与治疗前基本相同的为无效。 3.2 观察结果 50例冠心病(对少数长期服用硝酸甘油的病情较重患者,在保持原剂量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中药治疗观察),用I号方的15例;用Ⅱ号的23例;用Ⅲ号方的9例,用Ⅳ号方的3例,四方合计获心电图显效者(注:50例中,治疗前43例为心电图异常)10例,占23.3%;有效者16例,占37.2%;无效者17例占39.5%。总有效率60.5%,4方合计获症状显效者13例,占26%;有效者30例,占60%;无效者7例,占14%;总有效率86%。 4 临床体会 冠心病心绞痛应属中医胸痹、心痛证范畴,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就有类似的记载: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有“心痛者,胸中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即叙述了心痛的部位也包括了疼痛的放射方向,它可能是世界医学史上对心绞痛的最早记载;宋《圣济总录》和《类证活人书》中均更为具体指出:“痛在两乳之间,鸠尾之间即膻中也”、“胸膺两乳间刺痛甚则引背痛”。膻中相当于胸骨中下段,胸膺则包括了心前区,这一记载与现代医学关于冠心病心绞痛以胸骨上段或中段之后最为常见,少数则在胸骨下段甚至上腹部的认识基本一致。其病因病机,我们认为也多为脏腑虚损,阴阳气血失调外加劳累、精神、气候、饮食等因素影响,导致气滞血瘀,胸阳不振,痰浊内生,使心脉痹阻引起胸痹心痛。总之,为本虚标实证,本虚以气(阳)虚损为多见,标实以气滞血瘀、痰浊阻络为多见,针对冠心病上述病理变化,我们拟定治疗冠心病四方,因虚实偏重不同,治疗上也各有侧重,或以通为主,或以补为主,或通中寓补,或补中寓通,虚证中以气(阳)虚为主,故补虚以益气温阳为主,实证中以痰浊为主,故通法以除痰通络为主,但无论气(阳)虚,或痰浊内阻均可不同程度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气滞血瘀,故活血化瘀法贯穿治疗过程的始终。通过临床观察,我们所设治疗冠心病4方虽不及某些芳香走窍药物起效迅速,但是具有攻补兼施,标本兼治的作用,能从根本上起到缓解心绞痛的作用,且能增强体质,改善心气(阳)虚的脉证,久服无伤正之虚,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确实有着较为广阔的前景。

105101 内科学培养细则

105101内科学 内科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医学,它与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更是临床各科的基础。通过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仅要掌握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等六大系统以及感染、代谢与营养、风湿免疫、理化因素等导致的疾病知识,还应对其他相关学科(如神经病学、急救医学等)所涉及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一、培训目标 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和临床路径;基本掌握门、急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内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采取在内科范围内各三级学科(专业)科室及其他相关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专业讲座等),完成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学习内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书写病历,在轮转每个亚专业科室时手写2份住院病历。内科范围内的各三级学科(专业)科室及其他相关科室轮转具体安排如下,其中必选科室的轮转时间合计29个月,可选科室的轮转时间合计4个月。 (一)必选的轮转科室及时间

(二)可选择的轮转科室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心血管内科(4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特点;心律失常的机制和分类;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心血管疾病急、重症的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常见心脏病X射线诊断;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电复律技术。 了解:心脏电生理的基本知识、心包穿刺术、心脏起搏术、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 2. 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要求管理住院病人数不少于50例,其中全程管理不少于25例。 (2)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最低例数 常见心脏病X射线图像的诊断20(能正确描述)电复律 2 12导联心电图操作及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包括:左右心室肥50(独立写报告)

心绞痛临床路径表单

二、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0/20.1/20.9) 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4天 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到达心内科时间:年月日时分 时间住院第1天(0—30分钟)住院第2/3天(术前准备) 主要诊疗活动□完成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病情的评价,交待病情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制订诊疗方案 评估尽早血运重建治疗或保守治疗的适应 症和禁忌症,立即口服阿斯匹林及氯吡格 雷(有禁忌除外) □开始常规治疗 □日常查房,完成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冠脉造影和支架置入 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复查异常的检验结果 □向家属及病人交待冠脉造影和介入手术风 险,签署知情同意书、授权委托书(必要 时) □检查抗血小板药物剂量 □PCI术前准备,术前医嘱 □术者术前看病人,确认手术指征、禁忌证, 决定是否手术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心内五科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I级护理或特级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 □陪人一名 □卧床 □持续心电、血压监测 □低流量吸氧 □低分子肝素 □肠溶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联 □β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 □ACEI/ARB □钙拮抗剂 □调脂治疗 □硝酸酯类药物 □通便药 □镇静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 □静脉用药单硝酸异山梨酯 □其他静脉用药其他疾病的相关药物治疗 临时医嘱: □阿斯匹林0.3g+氯吡格雷0.3g(入院30分 钟内) □血常规+凝血常规 □尿常规 □大便常规+潜血 □急诊生化 □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 长期医嘱: 心内五科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I级护理或特级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 □陪人一名 □卧床 □持续心电、血压监测 □低流量吸氧 □低分子肝素 □肠溶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联 □β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 □ACEI/ARB □钙拮抗剂 □调脂治疗 □硝酸酯类药物 □通便药 □安定类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 □静脉用药单硝酸异山梨酯 □其他静脉用药 □其他疾病的相关药物治疗 临时医嘱: □拟明日行冠脉造影+支架置入术 □明早禁食水 □备皮 □造影剂皮试

冠心病健康指导

冠心病健康指导 1、定义 给心脏供应血、氧气和营养素的血管主要是冠状动脉。当这些动脉受到损伤或出现病变(通常都是由于脂肪沉积,也被称作斑块),因冠状动脉狭窄、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机能障碍和(或)就叫做冠心病。 这些斑块会缓慢使您的冠状动脉变窄,进而减少了您心脏的供血量。最后,减少了的血液流动可能引起胸痛(绞痛),呼吸短促或者其他症状。不论是很多个积累的斑块还是一个断裂的斑块所引起的血管彻底的堵塞都能引起心脏病发作。 由于冠心病发病的周期通常是十年,所以当心脏病发作时人们通常都没有注意到。但是您可以做很多来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就从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始吧。 2、症状 如果您的血管变得狭窄,就没有足够的血液供应给心脏,特别是当您做体力活动时,心脏跳动会变得困难。起初,被限制的血液流动可能不会导致任何心脏病症状。而当脂肪持续在您冠状动脉中积累时,一些冠心病症状可能就会发作: ?胸痛您可能会有胸骨后的压榨感或闷胀感,就像有人站在您胸上。这种心 绞痛通常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压力触发的。人放松后,它通常会在几分钟内消失。一些人,尤其是女性可能会在腹部,背部或胳膊感到疼痛。 ?呼吸短促如果心脏不能输送足够的血液来满足身体的需要,就会感到呼吸 短促或特别的疲劳。 ?心脏病发作如果冠状动脉被完全阻塞后,您可能会心脏病发作。心脏病发 作的典型症状包括胸闷,肩膀或胳膊疼痛,有时气急和焦虑。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出现这些心脏病发作的典型症状,包括恶心,背部或颌部的疼痛。有时

心脏病发作并没有任何明显的表征或症状。 3、病因 冠心病被认为开始于冠状动脉内层的损伤,甚至有些人开始于童年期。这些损伤可能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包括: ?吸烟 ?高血压 ?高胆固醇 ?糖尿病 ?胸腔的放射性疗法这通常用于治疗某些特定的癌症;一旦冠状动脉的内壁 受到损伤,由胆固醇和其他细胞废弃物形成的脂肪沉积(斑块)会在血管伤口处慢慢积累,这个过程叫做动脉粥样硬化。如果这些表层的脂肪沉积破碎或断裂,血细胞也叫血小板就会在这个位置聚集尝试去修复动脉血管,这样的聚集会阻塞动脉而导致心脏病发作。 冠心病在中医中称为“胸痹”,中医认为,冠心病的病因是气滞、血瘀、痰浊、阴寒;冠心病是一个本虚标实之证,在发病过程中,心、肝、脾、肺、肾五脏虚损是病之本;气滞、血瘀、痰浊、阴寒是病之标,标实本虚是冠心病的病机特点。 4、风险因素 冠心病的风险因素包括: ?年龄年龄的增长会增加您动脉血管受损和变窄的风险。 ?性别男性通常比女性患冠心病的风险要大。然而,女性的患病风险在绝经 后会增加。 ?家族史心脏病的家族史与冠心病的高风险有关,特别是当您父亲或母亲在 60岁以前就患此病。 ?吸烟尼古丁会使您的血管收缩,一氧化碳会损伤血管内壁,使他们更容易 粥样硬化。每天至少吸20根烟的女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是不吸烟女性的六倍。 吸烟男性的发病率是不吸烟男性的三倍。 ?高血压不受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您的动脉变硬和变厚,使血管变窄。

临床医学博士后培训细则

临床医学博士后培训细则内科(肾脏病) 浙江大学医学院 2016年6月修订

内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培训细则 内科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医学,它与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更是临床各科的基础。通过内科培训,不仅要掌握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等六大系统以及感染、代谢与营养、风湿免疫、理化因素等导致的疾病知识,还应对其他相关学科(如神经与精神学科等)所涉及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内科临床医学博士后的系统培养,以期具备独立从事大内科以及其亚专科临床工作的能力,熟悉内科教学科研工作,并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医疗事件处置能力。 一、培训目标 1、临床能力 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具备大内科医生特有的临床思维、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和临床路径,能独立完成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及随访,对内科少见或疑难病症的诊断与治疗、急症和危重病症的急救与抢救具备清晰的临床思维,熟练相应的处理流程;能独立完成各种内科临床操作。 2、科研能力 能够熟练查阅专业文献,书写综述及读书报告;具有独立组织开展临床研究的能力,具有独立书写及申报省级以上课题的能力;出站完成一篇高水平的临床研究论文或在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论文。 3、教学能力 能独立完成见习、实习医生、低年资住院医师及进修医师的带教工作,参与床边教学、临床小讲课等教学工作。 二、培训安排 第一年和第二年为大内科通科培训,第三年为三级学科培训。具体如下: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第一和第二年通科轮转 1、临床能力的要求 (1)心内科(含心电图)(3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心内科病史采集、查体、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与填报;常见症状如晕厥、胸痛的鉴别诊断,常见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瓣膜病、各型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诊断、治疗原则及相关临床路径,危重病人应急抢救的紧急措施;熟悉操作心电图机,阅读正常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并作出心电图诊断,熟知超神心动图各项指标意义,常用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使用方法;学习知情告知医患沟通;参与一唤值班。 熟悉: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24H动态血压、平板运动试验、心肌显像报告及理解其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2)基本要求 ①病房病种要求(对病例数不作具体要求)

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11-05-13T10:35:44.2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解梅香[导读] 目的提高冠心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性和对治疗的依从性。 解梅香(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北荆门 448000)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166-02 【摘要】目的提高冠心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性和对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对住院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病因、临床表现、危险因素、防治措施、配合治疗的方法。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病人增加了对疾病的认识,出院后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深入开展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词】冠心病健康教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冠心病的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它是一种需终身治疗的疾病。有资料表明,许多冠心病患者并不是死于疾病的本身而是死于对自己健康的无知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1]。对冠心病患者除药物治疗外,给患者以健康指导也非常重要。我科从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对128例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2008年10月-2009年10月住院的冠心病患者。男86例,女42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36岁,平均年龄60岁,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2 健康教育的方法 采用健康讲座、图片和宣传资料的发放、利用黑板报、公休座谈会、各种护理操作的间隙向病人及家属进行冠心病有关知识的宣传,指导患者的生活方式。 3 健康教育的内容 3.1疾病知识教育了解冠心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防治措施及预后。 3.2心理指导冠心病是终身性疾病,需长期治疗。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失望等心理,病人思想负担重。护士与病人接触时应注意观察其言谈举止,分析其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安慰和鼓励,使病人正确对待疾病,学会自我放松,稳定情绪,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积极地配合治疗。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使患者认识到保持心理健康对疾病的重要性,加强自我的心理调节能力。 3.3饮食指导冠心病患者应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告诉患者食盐的摄入量每天控制在5g以下。冠心病病人要限制脂肪的摄入,特别是暴饮暴食突然增加胃肠道及胆胰负担,增加代谢及应急反应使冠状动脉突然痉挛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禁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适当增加粗纤维食物,多吃水果蔬菜、豆制品、鱼类及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使患者自觉控制饮食,充分认识到合理饮食是预防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3.4运动指导冠心病患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应鼓励适量运动。尤其是步行、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家务劳动等有氧活动。坚持有规律的有氧运动,有利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心肌供血储备,运动耐力的增加,减少心肌缺血。根据病情和爱好,指导病人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要嘱咐病人遵循从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主张晨起大量运动。可以在上午、下午、傍晚进行适量运动,避免餐后剧烈运动,运动宜适度而持久。 3.5戒烟限酒冠心病患者要彻底戒烟限酒。吸烟会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从而加速冠心病患者病情进展和引起心脏病发作。许多国家研究显示:经常在进餐时少量或中度饮酒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可减少冠心病危险因素;而过量饮酒则明显增加心血管事件和总死亡率[2]。故冠心病患者不宜过量饮酒。 3.6注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肥胖。要防治冠心病,必须要控制血脂,积极早期服用降脂药。控制血压,冠心病伴高血压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有糖尿病及肾功能损害者应降至130/80mmHg。要严格控制血糖,肥胖者要减肥,尽量保持标准体重以减轻心脏负担。冠心病患者一定要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因过度用力排便易导致心衰。 3.7用药指导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患者住院期间经过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要继续服药维持治疗。患者出院后也应遵医嘱服药。护士要细心向病人讲解抗凝药、降脂药、扩管药是冠心病常用的药物,详细告诉病人药物的药理作用、服药方法、不良反应等。须严格执行医嘱,要经常观察血压作为用药的依据,加强自我监护和自救能力。 3.8出院指导病人外出时随身携带写有姓名、性别、有冠心病史、家人电话的卡片,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用品,以防急用。定期门诊回访,复查心电图及有关检查。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大便通畅。 4 讨论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开展全面、细致的健康教育,提高了病人和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性和对治疗的依从性,治疗效果满意,使患者树立了正确的健康观念,主动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控制发病的危险因素,有效地减轻或延缓冠心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薇,陈哲.冠心病病人健康教育两种方法的对比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004,20(2):56. [2]吴立玲,李丽.饮酒与心血管疾病[J].生理科学进展,2002,33(4):376-380.

冠心病如何分型

冠心病如何分型 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症状表现胸腔中央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臂、后背及胃部。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昏厥。严重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 冠心病如何分型 1、心绞痛型: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感,闷胀感,伴随明显的焦虑,持续3到5分钟,常发散到左侧臂部,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有时可累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这些部位而不影响胸骨后区。用力,情绪激动,受寒,饱餐等增加心肌耗氧情况下发作的称为劳力性心绞痛,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缓解。有时候心绞痛不典型,可表现为气紧,晕厥,虚弱,嗳气,尤其在老年人。根据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指的是发作一月以上的劳力性心绞痛,其发作部位,频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诱使发作的劳力大小,能缓解疼痛的硝酸甘油用量基本稳定。不稳定型心绞痛指的使原来的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增加,或者新发作的劳力性心绞痛(发生1个月以内),或静息时发作的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前兆,所以一旦发现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2、心肌梗塞型:梗塞发生前一周左右常有前驱症状,如静息和轻微体力活动时发作的心绞痛,伴有明显的不适和疲惫。梗塞时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压迫感,闷塞感,甚至刀割样疼痛,位于胸骨后,常波及整个前胸,以左侧为重。部分病人可延左臂尺侧向下放射,引起左侧腕部,手掌和手指麻刺感,部分病人可放射至上肢,肩部,颈部,下颌,以左侧为主。疼痛部位与以前心绞痛部位一致,但持续更久,疼痛更重,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有时候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容易与腹部疾病混淆。伴有低热,烦躁不安,多汗和冷汗,恶心,呕吐,心悸,头晕,极度乏力,呼吸困难,濒死感,持续30分钟以上,常达数小时。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就诊。 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很多病人有广泛的冠状动脉阻塞却没有感到过心绞痛,甚至有些病人在心肌梗塞时也没感到心绞痛。部分病人在发生了心脏性猝死,常规体检时发现心肌梗塞后才被发现.部分病人由于心电图有缺血表现,发生了心律失常,或因为运动试验阳性而做冠脉造影才发现。这类病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和心肌梗塞的机会和有心绞痛的病人一样,所以应注意平时的心脏保健。心脏性猝死可发生在那些貌似健康的人身上,这里主要说的是冠心病中的一个类型,叫做不稳定斑块,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很小,没有堵塞血管,所以平

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一、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心房颤动(ICD-10:I48)。 行经导管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消融治疗(ICD-9-CM-3:37.34/37.2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2015年)及ACCF/AHA 2013年房颤诊疗指南和2016年ESC房颤管理。 1.临床表现:包括发作性心悸、胸闷、呼吸困难、胸痛、疲乏、头晕和黑朦等。部分房颤患者无任何症状或以卒中、血管栓塞、心力衰竭等房颤的并发症为首发症状。 2.心电图表现: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及时限均不规则的快速颤动波。 3.临床类型:分为首诊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期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48心房颤动疾病编码。经导管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消融治疗(ICD-9-CM-3:

37.34/37.26)。 2.除外过量饮酒、急性心肌炎、外科手术、电击、急性心包炎、肺动脉栓塞、急性肺部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引起的房颤。 3.如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原则上所有患者术前均应当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1-3月且INR维持在 2.0- 3.0。对有下列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TIA或脑卒中病史、冠心病心肌梗死、高龄(>75岁)、慢性心力衰竭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下(<35%)等)的阵发性房颤及所有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术前抗凝治疗更加重要。近年多个国际指南已经推荐非维生素K拮抗口服抗凝药物在消融围手术期的应用,患者术前术后都可以考虑应用非维生素K拮抗口服抗凝药。 2.术前进行相关检查排除心房血栓,首选食管超声,如因患者情况无法接受亦可进行CT或MRI替代。 3.其他必需的检查项目: (1)心电图; (2)超声心动检查、胸片;

冠心病合并瓣膜病内科治疗临床路径

冠心病合并瓣膜病(内科治疗)临床路径 (2017年版) 一、冠心病合并瓣膜病(内科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ICD-10: I20/21/22/23/24/25),合并诊断包括有瓣膜病(ICD-10:I05/I06/I07/I08 );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ICD-9-CM-3: 36.06/36.0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12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15年)及ACC/AHA与ESC 相关指南。 1.临床发作特点:表现为缺血性胸痛或胸闷、咽喉部不适、憋气等心绞痛等同症状,合并或不合并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瓣膜病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衰表现。查体:听诊可有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狭窄或反流或狭窄杂音。 2.心电图表现: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或T波的动态改变。或负荷心电图阳性。 3.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证实的主动脉瓣狭窄或反

流,二尖瓣狭窄或反流。 4.辅助检查:心肌损伤标记物、胸部X线检查、冠状动脉造影。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ICD-10: I20/21/22/23/24/25)。 2.合并诊断包括有瓣膜病(ICD-10:I05/I06/I07/I08)。 3.心肌梗死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4.适用于择期PCI者,不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2小时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隐血;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凝血功能、血气分析、脑钠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超声心动图评价瓣膜病变情况; (4)胸部影像学检查、24h动态心电图、心电图。 (5)心脏外科会诊。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D-二聚体、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或高敏C-

最新心房颤动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心房颤动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一、心房颤动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心房颤动(ICD-10:I48)。 行经导管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消融治疗(ICD-9-CM-3:37.34/37.2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2006年)及ACC/AHA/ESC 2006年房颤诊疗指南和2007年HRS/EHRA/ECA房颤消融专家共识。 1.临床表现:包括发作性心悸、胸闷、呼吸困难、胸痛、疲乏、头晕和黑朦等。部分房颤患者无任何症状或以卒中、血管栓塞、心力衰竭等房颤的并发症为首发症状。 2.心电图表现: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及时限均不规则的快速颤动波。 3.临床类型:分为初发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及永久性房颤。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2006年)及ACC/AHA/ESC 2006年房颤诊疗指南和2007年HRS/EHRA/ECA房颤消融专家共识。 1.查找引起房颤的病因,确定治疗方案。 2.治疗诱因及基础疾病(包括过量饮酒、急性心肌炎、外科手术、电击、急性心包炎、肺动脉栓塞、急性肺部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心力衰竭、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3.经导管消融。 4.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5.获得患者及家属有关病情以及相关抢救的知情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48心房颤动疾病编码。经导管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消融治疗(ICD-9-CM-3:37.34/37.26)。 2.除外过量饮酒、急性心肌炎、外科手术、电击、急性心包炎、肺动脉栓塞、急性肺部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引起的房颤。

冠心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冠心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七月份健康教育 蒋武君 冠心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1 危害预防 冠心病不仅给个体带来痛苦,影响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尽管医学不断发展,新的药物和先进的医疗手段层出不穷,但这仅仅是针对发病后进行的干预和补救。因此,预防尤为重要。研究发现:男女存在差异,女性对症状不敏感,又拖延治疗,对女性要特别关注。动脉硬化在儿童期就开始形成,所以也要关注对儿童的教育,对儿童实施健康教育时,争取家长的参与,让儿童从小就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2 饮食指导 饮食是预防冠心病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临床治疗、药物发挥有益作用的基础。包括:(1)控制肥胖。每日饮食总热量保持平衡,控制体重。(2)控制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入。脂肪的总量占总热量的30%以下,胆固醇摄入量控制在300mg/d以下。(3)蛋白质的量和质。蛋白质的量占总热量12%左右,其中优质占40%~50%。(4)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其中纤维素不但能减少胆固醇的摄入,且能防便秘,从而减少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5)低盐饮食。无论有无高血压,均应低盐饮食,每日的食盐量要少于6g,不吃或少吃咸菜及腌制品。(6)低糖饮食。高糖可引起肥胖和高血糖,两者都是冠心病危险因素。 3 运动指导 运动锻炼是许多冠心病患者康复计划的基石,而且对大多数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而言是安全的。临床证明:运动能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降低死亡率。运动应注意个体化、循序渐进,运动强度应高于日常的活动水平,运动的方式以有氧运动为宜,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时间以20~30min或间歇运动,频率以每周2~3次,根据个人需要、兴趣、功能而定。 4 情志调护

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内科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医学,它与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更是临床各科的基础。通过内科住院医师培训,不仅要掌握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等六大系统以及感染、代谢与营养、风湿免疫、理化因素等导致的疾病知识,还应对其他相关学科(如神经科、急救医学等)所涉及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内科包括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脏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和感染科八个亚专科。 一、培训目标 通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内科临床工作基础,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和临床路径;基本掌握门、急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内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采取在内科范围内各三级学科(专业)科室及其他相关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学习内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书写病历,在每轮转一个三级学科(专业)科室时手写两份住院病历;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的内科临床教学工作。 内科范围内的各三级学科(专业)及其他相关科室轮转具体安排如下,其中必选科室的轮转时间合计29个月,可选科室的轮转时间合计4个月。 (一)必选的轮转科室及时间 轮转科室时间(月)轮转科室时间(月) 心血管内科(含心电图室) 4 肾脏内科 2 呼吸内科 3 血液内科 2 消化内科 3 内分泌科 2 感染科 2 神经内科及精神科 2 风湿免疫科 2 --- 急诊科----------------- 3

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一)定义 高血压定义: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SBP)≥140 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DBP)mmHg≥90mmHg。SBP≥140mmHg和DBP<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二)分类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见表1。 (三)流行病学 中国高血压调查最新数据显示,2012-2015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标化率23.2%),与既往调查比较,患病率总体呈增高趋势。18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5%,46.1%和16.9%,较1991年和2002年明显增高。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卒中仍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冠心病事件也明显增多,其他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心房颤动、终末期肾病。

高钠、低钾膳食,超重与肥胖,过量饮酒和长期精神紧张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其中高钠、低钾膳食以及超重与高血压关系最大,另外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以及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调查发现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平均烹调盐Et摄入量为10.5g,虽低于1992年的12.9g和2002年的12.0g,但较推荐盐摄入量水平依旧高75.0%。 近年来,我国人群中超重和肥胖比例明显增加,35~64岁中年人超重率为38.8%,肥胖率为20.2%,超重组和肥胖组高血压发病风险是体重正常组的1.16~1.28。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患病率关联最显著。 三、病理生理机制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血压的调节受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的影响以及很多解剖、生理、生化方面的因素影响,基本的血液动力学特征表现见图1。 (一)遗传的影响 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估计遗传因素对血压的变异影响占30%~50%,但血压终究是一种表型,是环境与多种遗传基因表达的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有关基因多态性与血压的关联性的候选基因多直接或间接与控制肾脏钠的重吸收有关,如调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基因、α-内收蛋白基因等。 (二)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增加主要是在高血压发病的初始阶段,此阶段的心率增加也是高动力循环的表现,促进心输出量增加;其次是通过促进心输出量增加而致循环血量增加。一旦高血压呈持续状态,机体的自动调节机制使心输出量不再增高或恢复至正常状态,同时促进外周阻力增高,为血压持续升高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钠摄入的影响 钠摄入增多引起血压增高的主要机制是增加心脏前负荷,促进心输出量增加。高钠摄入可激活加压机制,包括细胞内钙增加、胰岛素抵抗、心房利钠肽的矛盾升高,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上调。钠敏感性增高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高。 (四)水钠潴留 实验研究证明,高血压发生过程中的肾脏本身的排钠异常起到重要作用。高血压人群中存在肾单位异质性,存在排钠降低的肾单位和已适应高滤过、高利尿钠的肾单位;肾素在前者分泌增高,在后者分泌降低;不适当的循环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削弱钠排泄;随年龄增高,肾单位数目降低,缺血也削弱钠排泄。 (五)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完整版)冠心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冠心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时间:2013年02月21日 地点:会议室 主讲:张晓玲 参加人员:内科全体护士 定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本病可分为5种临床类型: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猝死型冠心病。上述5种临床类型可以合并出现,现仅就心绞痛型和心肌梗死型予以阐述. 病情观察 患者发作心肌缺血常有胸前区的压迫感、针刺感、疼痛、心慌、心悸,眩晕、胸闷、气短、乏力、四肢酸软、血压不稳等症状。要进行心电监护,定时监测血压、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注意观察神志、呼吸、心率、血压等体症的变化,同时密切观察患者胸痛的性质、程度、部位、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用药后的反应。特别注意有无血压下降及心率、心律的变化及疼痛缓解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护理措施 1、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就地休息或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注意保暖。

2、安慰病人,及时解除紧张情绪,以减少心肌耗氧量。 3、必要时给氧,以4-6L/min为宜。 4、指导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等药物,若服药后3-5min仍不缓解,可再服一片,必要时按医嘱微泵注射硝酸甘油,要根据血压调整滴速,嘱病人及家属不可擅自调节滴速,以免发生低血压。用药后可出现颜面潮红,头胀痛,跳痛,心悸等副作用,如疼痛不缓解,应通知医师,并描记心电图。 5、帮助分析诱因,采取措施,予以防止(指导病人避免诱因)指导病人日常生活中注意各种预防性的保护措施:如避免过劳:绝对不搬重物,适当体育活动,避免激烈比赛等;陶冶性格,克制不良情绪;避免暴饮暴食,尤其进食大量高脂高热量饮食;避免寒冷刺激,以诱发冠脉痉挛;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戒烟酒,不饮浓茶咖啡;洗澡要特别注意,饱餐或饥饿不宜洗,注意水温勿过冷过热,时间不宜过长。 6、坚持按医嘱正确服用抗心绞痛的药物,防止再次发作,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7、严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用药效果等,严密观察bp、心率、心律变化,警惕心梗的先兆,必要时给心电监护。 一般护理 恢复期或缓解期的病人仍需充分休息,居室应清静,避免噪声;可适当活动,如床旁洗漱、如厕等,但不能做剧烈运动,要避免疲劳。心肌缺血症状发作时,应嘱患者停止活动,卧床休息,也可坐位休息。有发绀、呼吸困难表现时应给予吸氧。

缺血性心肌病临床路径

缺血性心肌病临床路径 一、缺血性心肌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ICD-10:I25.501),由冠心病引起的严重心肌功能失常的心肌病(由缺血性功能障碍及冬眠心肌所致的心力衰竭,广泛心肌纤维化,多次心肌梗死单独或联合产生的症状),不包括孤立的室壁瘤和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关的其它结构异常或并发症如乳头肌功能失 常(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穿孔和心律失常等。 (二)诊断依据。 根据《冠心病》(陈在嘉高润霖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Bround心脏病学》(陈灏珠译第十版)相关章节。 1临床症状:心绞痛,劳累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有端坐呼吸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急性左心衰竭的症状。晚期可有外周水肿和腹胀等症状。 2体征:查体可见颈静脉充盈,肺部啰音,心界扩大,外周水肿,多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奔马律。 3辅助检查: ECG:可见窦性心动过速,室早、房颤,同时常有ST-T 异常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异常Q波,。 X线:左室或全心扩大,肺淤血,间质水肿,肺泡性肺

水肿或胸膜渗出。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心脏扩大,左室舒张末径增大,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还可见右室增大和心包积液。 放射性核素检查:可见心脏扩大,室壁运动障碍及射血分数的下降。可检测到存活的冬眠心肌。 心导管检查:冠脉造影可见冠脉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几乎100%累及前降支),左心室造影可见左心室增大,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加,射血分数下降及二尖瓣反流等。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由冠心病引起的严重心肌功能失常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ICD-10:I25.501)。 2.除外孤立的室壁瘤和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关的其它结构异常或并发症如乳头肌功能失常(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穿孔和心律失常等。 3.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四)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 1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隐血; (2)血气分析、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冠心病

冠心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Atherosclerosis 一.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 Arteriosclerosis and Atherosclerosis (AS) 指动脉某些部位的内膜下有脂质沉积,同时有平滑肌细胞和纤维基质成分的增殖,逐步发展形成动脉硬化性斑块(atherosclerotic plaque),斑块部位的动脉壁增厚、变硬,斑块内部组织坏死后与沉积的脂质结合,形成粥样物质,故称粥样硬化。 AS斑块的形成 血浆脂质进入动脉内膜,在内膜下间隙沉着。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并进入内皮,摄取脂质后转化为巨噬细胞,后者通过细胞膜上的清道夫受体摄取大量脂质形成泡沫细胞。 VSMC受到脂质的影响,以及斑块局部形成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影响开始增殖,并向内膜方向迁移,同时也能摄取脂质而形成泡沫细胞。SMC的增殖使动脉壁变厚并可发生纤维化。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也参与发病。 AS斑块的组成:内皮细胞(endothelium);血管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 SMC)、胶原(collagen)、巨噬细胞(macrophage)、淋巴细胞(lymphocyte); 在斑块的中心:脂滴、胆固醇结晶、大量的泡沫细胞(foam cells) 二、基本病变:主要发生在弹性肌型大中动脉的内膜,如主动脉、冠状动脉、 脑、肾、四肢动脉。1mm以下的肌型动脉基本不发病。 (一)脂质条纹期fatty streak 镜下:脂质沉积于内膜(内膜增厚),脂质被吞噬细胞吞噬后成泡沫细胞。(参考)泡沫细胞来源:A、组织中的巨噬细胞B、单核细胞C、内膜原有或中膜内移的平滑肌细胞,其可吞噬脂质并可产生胶原纤维弹力纤维 大体:动脉内膜上有黄色斑点或斑纹 (二)纤维斑块期fibrous plaque 镜下:脂质堆积增多,泡沫细胞也增多,其中平滑肌细胞产生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呈帽状覆盖于脂质上面,使病变成纤维斑块。 大体:动脉内膜上有瓷白色的纤维斑块 (四)粥样斑块期atheromatous plaque(atheroma粥瘤)镜下:由于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产生的氧自由基的作用 使斑块内泡沫释放组织细胞及脂粥样物 细胞坏死溶酶质坏死崩解(含胆固醇结晶) 小结:动脉+ 粥样物+ 硬化 (组织及脂质坏死)(纤维增生玻变及钙化) 动脉粥样硬化 中膜:萎缩,弹力纤维断裂(受压致)。外膜:炎细胞浸润(粥样斑块的继发病变) 1、粥样溃疡形成:坏死脱落 2、动脉瘤形成:病变处弹性减弱血流冲击膨出 中膜萎缩,弹力纤维断裂似瘤样 3、血栓形成:内膜粗糙及血流漩涡致 4、出血:a 斑块内血管破裂出血(血肿);b 动脉瘤破裂出血(大出血,可致命)。 5、钙化:钙盐沉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