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西方拱券结构的发展与演变

古代西方拱券结构的发展与演变

古代西方拱券结构的发展与演变
古代西方拱券结构的发展与演变

古代西方拱券结构的发展与演变

拱券之于古代西方建筑的作用就像斗拱之于中国建筑。都是两种体系中最精华的部分。

古代东西方都无法造出宽大的平屋顶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到可以支撑巨大平屋顶的结构体系或者材料。于是乎古代中国人用梁柱框架加斗拱营造巨型大坡木屋。古代西方人用拱券结构建造他们宏伟恒久的穹窿石屋。

古代西方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萌芽三个阶段。按建筑发展历史还可以分为:古爱琴海文明时期(前3000-前1400),古希腊(前11世纪-前1世纪),古罗马时期(前1世纪到公元4世纪),中古拜占庭与中古俄罗斯和西欧中世纪(4-16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与古典主义(15-19世纪)。这些时期拱券一直在发展演变,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杂,从粗拙到精巧的进化过程。

公元前2000左右,爱琴海地区鼎盛繁荣,先后出现克里克,迈西尼为中心的克里克-迈西尼文化。从建筑遗迹和考古发现中可以得出克里特人的克诺索斯米诺斯王宫(前1500年)已经使用漏斗形柱头,这是早期共的雏形具有减轻梁对柱子的压强增大柱距的作用。迈西尼的迈西尼狮子门(前1250年)则使用了叠涩券,这种结构减少了券上荷载对支柱梁的压力。是很大的进步。阿脱雷斯宝库则使用了直径14.6米高13.4米的叠涩穹窿。这些实例说明西方的拱券结构初步形成于3600前左右的古爱琴爱地区。

古希腊时期(前11世纪-前1世纪)拱券结构有了很大的进步。从古希腊及受其影响的希腊化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同期的亚平宁半岛北部的伊特鲁里亚(前8-前2世纪纪罗马祖先)高超的石工,陶瓷构件与拱券结构可以推断出来,但是拱券结构在希腊本土的应用貌似并不多见,古希腊建筑多是是以石制梁柱为主的建筑体系。

古罗马时期(前1世纪到公元4世纪)可谓是拱券结构逐渐成熟的时期,古罗马人在伊特鲁里亚(前8-前2世纪罗马祖先)和古希腊人的基础之上发展了综合东西方大全的梁柱与拱券结合的体系。拱顶在罗马有很大发展尤其是创造了交叉拱交叉拱由两个筒形拱直角相交而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建筑采光,把原来的双面采光扩展为四面采光。卡瑞卡拉浴场(公元211-217帝国时期)就是典型的的实例。使拱券结构类型丰富起来。古罗马人还把古典柱式和放射券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券柱式罗马斗兽场(公元70-82帝国时期)是典型的实例。这使得其以后建筑的形态,空间趋于丰富。同时古罗马使用天然混凝土技术使得其可建造跨度巨大的券面。从材料的创新上推动了拱券的发展。罗马万神庙(120-124)大穹窿就是代表实例其跨度43.43米是现代建筑出现之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大空间建筑。罗马的众多首创结构使得西方建筑体系逐渐形成。

中古拜占庭帝国(公元4-16)是历史上的东罗马帝国。他继承了罗马帝国的建筑传统同时又吸收东方建筑特色使其建筑具有东西兼蓄的拜占庭特色。在拱券结构方面它创造了帆拱这种用于穹窿和巴西利卡连结的过渡结构使得拜占庭建筑的穹窿显得挺拔高挑。(圣马可教堂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同时期(公元5-15)的西欧由神圣罗马帝国分裂成十多个民族国家。由于罗马帝国的影响分裂后的西欧民族国家在建筑艺术上继承了罗马半圆形拱券结构融合民族特色创造出了扶

壁,肋骨拱等新兴拱结构,拱结构逐渐向着大跨度体量轻,用料省的方向发展。此时西欧逐渐进入封建时期。教会逐渐成了社会生活的中心。以神为中心的营造活动兴起,建筑的人性被抛弃一切宗教建筑开始将神圣推向极致。体现在建筑尺度的极端夸张。这一时期的巨型教堂构图上修长挺拔,古罗马的拱券技术没有办法修建此种高挺的建筑。于是肋骨拱,尖券肋骨拱就应运而生要而生了。(巴黎圣母院就是其中典型)至此西方拱券结构达到了顶峰

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用公民民主的古罗马的精神来反封建,故建筑走向古典主义复兴之路,在结构创新方面停滞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建筑风格装饰方面的创新比如巴洛克等风格。

东西方城市发展及特点比较

东西方城市发展及特点比较 摘要:本文从城市的起源说起,阐述了东西方古代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19世纪,伴随着西方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也以空前的速度发展,随着城市中各种各样问题的出现,有关城市的研究便应运而生,至今不衰。本文在论述东方城市特点的同时,与西方城市的特点进行简单比较,以期对此热门问题做一总结。 关键词:城市起源城市发展东西方特点 拉采尔在《人类地理学》中曾指出:“城市是人类及其居住地永续的密集地区,而且位于主要交通道路的中心。”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集聚的一个社会经济实体。它的产生和发展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就是说,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城市。 东西方古代城市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是防御的要求。古人为了阻止洪水和猛兽进城,就把城墙修筑起来。后来,人终于发现最可怕的不是动物而是人类自己,因为战争出现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城墙从一套成了两套乃至三套,护城河、壕沟也挖起来,只是为了抵御来攻打的敌人。第二是政治体制带来的影响。中国自始皇到清末,几乎都是中央集权,都城集全国之力修成,自然规模最大,各种设施最齐全。而在欧洲,一直都是小国分裂来分裂去,城市规模比较小。直到17世纪建立了君主专制后的大国,如英、法、德,才有了伦敦、巴黎、柏林这样的大城市。第三是经济发展的影响。买卖带来财富,富有的地方就有繁华的城市。中国古代有可和天堂媲美的苏杭,占据交通要道,历经战乱却仍然是经济繁荣的大都会。欧洲海上贸易的繁荣带来的是地中海港口城市的蓬勃生机,意大利的威尼斯就是这种机缘下的产物。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战国至南北朝时期。此时期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因素的制约,故在此阶段前期,即战国至东汉末,当时我国历史的政治局面是从分裂走向统一与稳定的时期,表现在城市的发展趋势是由点的分散与狭小变化为点的相对集中与扩大。而后期,从东汉末至南北朝时,我国境内政权不是呈鼎立状态,就是呈南北对峙或分裂局面,政治动乱持续,战争频繁不断,表现在城市的发展趋势就是不稳定,许多城市的兴衰具有政治、战争作用的突发性。 第二阶段,即从隋唐至清末时期。隋唐时期城市发展的原因除政治的再次大统一以外,大运河的开凿,南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在运河两岸、南方东南沿海、长江流域、湘鄂

马克思与东方社会发展之_可能_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第4期 马克思与东方社会发展之“可能” 谢菏生 关于东方社会如何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 克思之所以在晚年进行这一研究,既是现实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与《资本论》 受到挑战有关。马克思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可能性”设想是以其所处“历史环 境”为依据的。“历史环境”是马克思突破其先前理论的关键环节,它不仅使一个 社会的“跳越”或“变轨”发展成为“可能”,而且能够使这种“可能”转变为现实,从 而使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更为充实。 相对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来说,东方社会究竟如何走是马克思晚年最为关注的一个社会发展问题。19世纪后期,当革命的中心由西方移向东方,东方国家面临前途抉择的时候,这一问题显得尤为迫切起来。实际上,当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西方的无产阶级革命归于沉寂时,马克思便把希望寄托于东方社会发展的“跳越”。 其实,东方社会问题早在19世纪50年代就已经进入马克思的思想视野。在西方世界,资本主义的事业正如火如荼的时候,东方社会却显示了它特有的稳定性和顽固性,旧有的制度迟迟没有打破,新的制度始终未能建立起来。马克思深切地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激发起强烈的理论兴趣。因为,东方社会发展所呈现的这种特性,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是与他从西方社会发展中所引出的一般社会发展道路不太相洽的。当资本主义的势力大规模地侵入东方社会时,马克思的视线也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来到东方,他从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中了解到东方社会发展的严重滞后。虽然他对资本主义的贪婪行为进行了人道主义的谴责,但他又非常冷静、客观甚而残酷地认为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命运?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在这里,马克思考虑到的是:东方社会的发展要加入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行列。他认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是破坏性使命,消灭旧的亚细亚社会;一是建设性使命,即把亚细亚社会卷进资本主义文明中来,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此时,马克思没有想到东方社会“跳越”式发展的可能性。 因此,只有当社会主义革命从欧洲燃向东方社会时,马克思才热切地感到,东方社会的前

西方建筑艺术的主要风格及其发展趋势

西方建筑艺术的主要风格及其发展趋势 专业:材料化学 班级:02 学生姓名:陈建夫 学号:2015210039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方建筑艺术的主要风格和发展趋势 纵观整个西方建筑的历史,在人类文明的建筑史上有着无穷无尽的魅力是人类建筑桂冠的一颗明珠。在西方建筑的历史上由于文化差异,历史差异,地域差异产生了多种风格迥异的建筑风格。下面本论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建筑风格并从这几种建筑风格中分析并讨论西方建筑的发展趋势。 (一)、古希腊建筑的风格 古希腊文明在人类历史一直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建筑文明也同样不可小觑,现存的古希腊建筑的遗迹一般都是公共设施、民生设施、坟墓或者是供他人休憩之所。古希腊的人文艺术使得古希腊建筑艺术蓬勃发展,古希腊的建筑的最大特点是柱式结构的运用。柱式结构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决定了古希腊建筑艺术的主要风格,恢弘大气磅礴有气势。同时古希腊建筑还很注重切割比例和视觉效果的运用如雅典的帕提农神庙就运用到了黄金切割比和视觉效果。它的柱子并不是直上直下的而是有一定倾斜这样就有了更佳好的视觉观感避免了柱子呈现两头粗中间细的尴尬局面,比例的运用也加大了建筑艺术的美感通常古希腊建筑是一个1:1.618或者是1:2的矩形这样的建筑模式可以产生更好的光影效果。 古希腊建筑文明在西方建筑历史的价值都是举足轻重的,对之后的各种艺术风格的建筑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洛可可时期都可以看到希腊建筑艺术的影子。基于对整个西欧历史的深远影响古希腊建筑当之无愧为西方建筑的开拓者。

(二)、古罗马建筑的风格 (1) 古罗马建筑艺术和古希腊建筑艺术相辅相成,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他们的建筑主要不是通过墙来承重的而是使用柱子来承重的还有他们的建筑都是经过严密的几何测绘,设计,并有着一定的视觉观感;不同点在于相比较于古希腊建筑而言古罗马建筑更加注重建筑的实际用途,并且古罗马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大跨度建筑。其中最有特点的当属古罗马的万神庙,万神庙大跨度建筑的表现在它的穹顶万神殿的穹顶达43.3m这个记录在人类历史上直到20世纪才被打破堪称古代建筑史上的穹顶之最。 (2) 还有能体现古罗马建筑的就莫过于罗马斗兽场,罗马斗兽场三层全部由混凝土建成,罗马斗兽场是罗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体现。罗马斗兽场的席位有严格的等级之分,等级大体分为三级一级贵族席,二级公民席,三级贫民席。这种席位设置从建筑的角度诠释了古代罗马对于等级制度的严格划分,体现了当时的政治局势。从建筑上

城市发展史论文

城市发展史论文—从中国城市发展谈发展 “中国的许多城市是由国家财力建设起来的,不靠工商业者的资金。甚至某些城市的人口也有相当数目是政府强力从他处调迁过来的。例如:秦始皇迁天下富豪12万人至咸阳;汉武帝也聚天下富户于长安附近之陵县,以至长陵、茂陵、鄢陵变成了巨大城市;北魏天兴元年徙山东六州百工技巧10万余口,以充京师;明太祖从苏州、湖州张士诚旧土移徙富户45000家至新建之首都南京。其中南京之事例尤为突出。明太祖去世不数年,发生靖难之变,阎王赶走明惠帝,取得皇位,于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带走了以工匠为主的27000户南京居民,使得南京城内顿时户口减半,而南京附郭首县的上元县由176图并为44坊。这些都是欧洲城市发展史上见不到的兴衰变化之事例。”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人类从分散的个体穴居,形成聚落这种群体生活的方式;再由聚落这种群体生活的方式逐步演变成为具有功能分区的区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农业的出现形成了固定的居民点。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使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阶层,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城市正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这时城市真正出现了具体的分区,城与市的概念被明确的表现了出来。“城”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交换的场所,因此城市的出现应该具有商品经济以及防御功能的双重特征。 中国的城市发展在世界城市发展中独树一帜。中国的古代城市特征因与西方城市的特征不符,而被判定为没有城市。其实,中国在石器时代便出现了城市的基本框架,而《周礼考工记》更是给出了城市的区位结构。因为这些,从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城市,如长安、北京、南京、开封等等。中国的城市很早以前就已经分化为明显的两大类,一类是行政区划的治所。他们通常都有城墙或加上外郭保护,城内有政府的行政机关。这一系统的最高层是京师,其中有供电及有关的衙门,以下则是各省级、府级、州县级的治所。这一系统城市的政治意义很强烈,它们是全国性的行政网点,另一系统则是州治府治县治以外的市镇,它们大多数不是政府主动设置的,而是基于经济因素而自然形成。不过,一旦发展达到规模,政府就正是在这些集聚点上设市或镇,并派官管理治安与行政。为了区别这两个系统,前者我们称之为城郡;后者我们称之为市镇。两个系统的综合,称为城市。市镇通常没有城墙,足以显示其政治军事的功能不大。除了少数例外,市镇的规模多小于城郡。 与城市对比的区域是乡村。城市有着属于自己的功能性,即政治行政机关的场所和商业和手工业的场所。而乡村属于农业和畜牧业的领地。这里保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农作物。而当每个朝代或时代出现的时候,都有自己时代的侧重点。当商业和手工业别重视并高度发达的时期,人口会出现向城市移动的趋势,人们逐渐成为了城市的人口,乡村的土地被逐渐变成了城市进行商品交易和发展政治功能的场所,这是便出现了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古代便出现过城市化的进程,而当南宋时期更是达到了城市化水平的巅峰。这与当时朝代开明的政治倾向是分不开的。 一般而论,一个国家的城市化不外是受下列几类因素所推动:(一)政治因素,成事实全国或地区性的政治中心,或是行政官署所在地,作为行政网点。(二)

浅析中国建筑中拱券结构的发展历程

浅析中国建筑中拱券结构的发展历程 1 拱券结构简介 拱券指的是建筑中成弧形状的结构部分,一般用砖石等块状材料砌筑而成,通过块状材料之间相互挤压而形成的侧压力来建成的具有一定跨度的承重结构体系。拱券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建筑结构,不但对屋顶结构起到重要的承托作用,而且能够与周围环境完美洽和起到美化的作用[1]。拱券技术于两河流域最早出现,随后在巴比伦、印度、罗马的建筑结构中兴起应用同时得到一定的发展。因为建筑类型及文化的差异,拱券在其形式上也略有不同,例如:古罗马的建筑以半圆形的拱券为主;哥特式建筑则具有尖形拱券的特点;伊斯兰建筑中的拱券丰富多样,如尖形、三叶形、弓形、钟乳形和马蹄形等多种形式。 2 拱券结构在中国建筑中的发展历程 2.1 拱券结构于地下建筑中的使用 拱券结构在中国建筑中最早于西汉时期的墓葬建筑出现并得以应用。西汉的陵墓用筒拱或拱壳穹窿建墓室,用券建墓门。最初的筒拱由多道券并列构成,以后发展为各道券间砖石相互交错,连成一体,称纵联筒拱。后者整体性强,应用较多[2]。此外,在汉代的排水涵洞

中也有拱券结构的应用,据刘叙杰《中国古代建筑史》介绍在1957年对汉代的长安城直城门以及西安门的挖掘结果显示,“其下有高1.4米,宽1.2米与1.6米之巨大排水涵洞,顶部有二层砖券,下用石块砌造。”由此可见,这些早期的排水涵洞其跨度并不大,均不大于2米,其实可以用梁板式结构,但是拱券结构的采用表明人们对于此结构的承载力已经有初步的认识――可以将跨空结构中的拉弯力变换成压力,有利于结构材料的性能发挥,同时说明拱券结构的施工技术也较为成熟。 2.2 拱券结构于地上建筑中的使用及不断发展 拱券结构在我国古代的建筑应用中是由地下逐步发展到地上的,最早始于西汉时期的墓室营造,过渡到魏晋时期的砖砌佛塔,东汉时期的拱桥,宋代修建城墙、水门,南宋用于城门洞口,明初开始采用筒拱建造房屋,清朝以后普遍应用于官式建筑。 魏晋时期开始,佛塔内的拱券结构应用广泛,例如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建于五代时期)的塔门及塔的各层走道均采用拱券结构。 拱桥结构在东汉时期出现,并且发展迅猛,是古桥中最具生命力的桥型,即便在今时今日,其发展前景仍然相当广阔。拱桥按照材料组成的不同分为石拱、砖拱和木拱,砖拱桥仅在庙宇和园林中偶尔采

马克思主义关于东西方国家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东西方国家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东西方国家 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发展? 俞 良 早 【内容提要】马克思、恩格斯从战略的层面上思考了俄国、中国的社会发展与西方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和提出了东西方的社会发展“互相补充”和“两极相联”的理论。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从路线和 方针的层面上思考了东西方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了和平建设的理论与吸收西方文明成果的理论。 【关键词】东方 西方 社会发展 互相补充 两极相联 作者俞良早(1951- ),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东方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 210097)。 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关于俄、中等东方国家社会发展与西方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理论,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笔者就此作一研究,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战略上的思考:东西方的社会发展“互相补充”和“两极相联”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关注俄国、中国等东方国家社会发展的问题,可是他们由于没有直接领导东方国家社会发展的经历,即没有经历领导东方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的过程,所以不能从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层面上思考和提出东西方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问题。他们关于东西方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思考和理论,处于战略的层面上,即处于研究和说明东西方在根本性的、决定性的转变与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层面上。具体地说,马克思、恩格斯形成和提出了东西方国家的社会发展“互相补充”和“两极相联”的理论。 1.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俄国社会发展与西方社会发展“互相补充”的理论 在俄国的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农村公社。它的特点是:土地公有,分配给农民使用,定期轮换,农民不得放弃土地,不得买卖土地;农民的住房、菜园以及生产工具个人所有;农民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劳动,劳动成果归个人所有;国家通过农村公社管理机构向农民征收赋税。农村公社的地位和作用在历史上是不稳定的。在封建农奴制度下,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农民没有土地,甚至没有人身自由,农村公社制度遭到严重破坏。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它的地位和作用曾有所加强。可是不久,沙皇政府压迫和剥削农村公社,产生和发展中的资产阶级排挤农村公社,使农村公社面临瓦解的危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6年一般项目“马恩列斯著作中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体系研究”(06BKS001)的研究成果之一。 ·61·

西方古代建筑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最集中体现在柱式上: 多立克柱式:柱子比例粗壮,高度约为底径的4~6倍。柱身有凹槽,槽背呈尖形,没有柱础。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式高度的1/4,柱距约为底径的1.2~1.5倍。 爱奥尼柱式:柱子比例修长,高度约为底径的9~10倍。柱身有凹槽,槽背呈带形。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式高度的1/5,柱距约为底径的2倍。 科斯林柱式:除了柱头如满盛卷草的花篮外,其他同爱奥尼柱式。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同样也是西欧建筑的开拓者,但毕竟还处在萌芽和胚胎的时期,它们的类型还少,形制很简单,结构比较幼稚,这是因为它的艺术的完美所致。古希腊的纪念性建筑在公元前8世纪大致形成,公元前5世纪已成熟,公元前4世纪进入一个形制和技术更广阔的发展时期。 由于宗教在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古代国家的神庙往往是这一国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的代表,希腊亦不例外。古希腊是个泛神论国家,人们把每个城邦,每个自然现象都认为受一位神灵支配着,因此希腊人祀奉各种神灵建造神庙。希腊神庙不仅是宗教活动中心,也是城邦公民社会活动和商业活动的场所,还是储存公共财富的地方。这样神庙就成了希腊崇拜的圣地,围绕圣地又建起竞技场、会堂旅舍等公共建筑。 希腊最早的神庙建筑只是贵族居住的长方形有门廊的建筑。在他们看来神庙是神居住的地方,而神不过是更完美的人,所以神庙也不过是更高级的人的住宅。后来加入柱式,由早期的“端柱门廊式”逐步发展到“前廊式”,即神庙前面门廊是由四根圆柱组成,以后又发展到“前后廊式”,到公元前6世纪前后廊式又演变为希腊神庙建筑的标准形式——“围柱式”,即长方形神庙四周均用柱廊环绕起来。 2、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在公元一~三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例如,罗马帝国各地的大型剧场,观众席平面呈半圆形,逐排升起,以纵过道为主、横过道为辅。观众按票号从不同的入口、楼梯,到达各区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前有乐池,后面是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两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雏形,已与现代大型演出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相似。 古罗马多层公寓常用标准单元。一些公寓底层设商店,楼上住户有阳台。这种形制同现代公寓也大体相似。从剧场、角斗场、浴场和公寓等形制来看,当时建筑设计这门技术科学已经相当发达。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写的《建筑十书》就是这门科学的总结。 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巴拉丁山上的弗莱维王朝宫殿主厅的筒形拱,跨度达29.3米。万神庙穹顶的直径是43.3米。公元一世纪中叶,出观了十字拱,它覆盖方形的建筑空间,把拱顶的重量集中到四角的墩子上,无需连续的承重墙,空间因此更为开敞。 把几个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组合起来,能够覆盖复杂的内部空间。罗马帝国的皇家浴场就是这种组合的代表作。 古罗马城中心广场东边的君士坦丁巴西利卡,中央用三间十字拱,跨度25.3米,高40米,左右各有三个跨度为23.5米的筒形拱抵抗水平推力,结构水平很高。剧场和角斗场的庞大的观众席,也架在复杂的拱券体系上。 拱券结构得到推广,是因为使用了强度高、施工方便、价格便宜的火山灰混凝土。约在公元前二世纪,这种混凝土成为独立的建筑材料,到公元前一世纪,几乎完全代替石材,用于建筑拱券,也用于筑墙。混凝土表面常用一层方锥形石块或三角形砖保护,再抹一层灰或者贴一层大理石板;也有在混凝土墙体前再砌一道石墙做面层的作法。 古罗马建筑的木结构技术已有相当水平,能够区别桁架的拉杆和压杆。罗马城图拉真巴西利卡,木桁架的跨度达到25米。公元一世纪建造的罗马大角斗场,可容五万观众,只用了5~6年时间就建成了。它建在一个填没的湖上,但地基竟没有明显的沉陷。

拱券

II:拱肋(RIBS)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拱肋(RIBS)和飞扶壁(FLYING BUTTRESS)组成的,我们先从拱肋认识起. 拱肋的构造一般来说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拱肋所承受的穹顶压力在矩形的各个角上被内部的细圆柱承受。侧向推力被外面看得见的斜向拱垛承受,它们又把压力传到扶垛支墩上。这样,整个穹顶的力都集中在拱角上,墙壁减轻了负荷,从而可以在整个拱的宽度上用窗户来代替墙. 既然说到拱肋,就不能不说与之相关的拱顶(Vault):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拱顶以及简单的说明,这有助于我们理解拱肋给穹顶建造带来的革命性的飞跃,另外就是拱肋和拱是不可分割的一套系统: BARREL: a semicircular vault unbroken by ribs未被拱肋分割的半圆拱顶

UNDERPITCH: a barrel vault with small perpendicular vaults underneath 下方带垂直的小拱顶的BARREL拱顶 GROIN: formed from intersection of two vaults由两个拱顶交叉而成(注:垂直交叉) QUADRIPARTITE: a four-part vault一种四分的拱顶(注意:这里的拱已经是POINTED ARCH了,拱被中间的BOSS截断)

SEXPARTITE: a six-part vault一种六分的拱顶,我们看到的布尔日大教堂的就是这种 TIERCERON:: a vaulting rib starting from the intersection of two vaults 和QUADRIPARTITE有点像,但是拱肋是从两个拱的相交处延伸出来的

西方现代建筑风格及特点

2008年第8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 18,2008 第24卷J O URNAL OF E D UCAT I O NAL I NST I TUTE O F JI L I N PR O V I NCE Vol 124(总176期) Tot a l No 1176 收稿日期:2007—09—13 作者简介:纪社强(1972—),吉林长春人,长春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教研室,讲师,吉林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空间形态。 西方现代建筑风格及特点 纪社强 (长春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本文以西方建筑的艺术风格为面,以西方建筑的时间发展为线,以西方建筑各时期的代表建筑为点,分析论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美学特征及其风格演变的社会文化动因。 关键词:西方建筑;建筑风格;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08)08—0108—02 风格是时代的特征,是民族的特征,是文化的特征。建筑是人为且为人的居住环境。各时代、各民族的建筑风格,凝聚着当时当地几乎全部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灵魂。透过西方建筑风格的流变历程,我们可以追溯和领略西方民族的表征于建筑之上的生活情趣、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古埃及和古西亚建筑是西方建筑史的引子。无论是古埃及人的金字塔,还是古西亚人的萨艮王宫,它们都以极其宏大的规模来反映王族的威武和显赫,企图在理想上达到强化帝国统治的目的,体现君权神授的观念。 古希腊罗马时期是古代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盛之时。其美学思想突出表现在讲究度量及秩序的和谐,神人合一的喜悦和热情,推崇人体美以及“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意境。这种时代理性和美学精神深深地烙印于合称为“古典建筑”的古希腊罗马建筑之上。雅典卫城的显阔繁华,图拉真广场的庄严高贵,虽然没有摆脱神庙的主题,但又似在宣示时人战胜自然的喜悦和向天神靠近以至和合的热情和期盼。如果说这仅是建筑外观的气氛和建筑整体的意境,那么,古希腊罗马建筑的结构形式则更形象直观地表达了时人的审美情趣。希腊柱式有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三种。希腊人以多立克石柱模仿男性,象征魁梧与雄壮;以爱奥尼石柱模仿女性,象征温文与典雅。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的柱式又加上了塔斯干和混合式两种,统称为古典五柱式。古希腊 罗马的建筑柱式严谨地模仿了人体的度量关系,形象地体现出一丝不苟的理性精神,充满了对现世人体的热情讴歌,反映了时人人本主义世界观和对理性美的崇拜,表达了欲将理想美和现实美统一于艺术构图法则之中的审美追求和文化理想。古希腊罗马建筑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此后近千余年历史,称之为中世纪时期。这是一个宗教社会,神的时代,教会的权力至高无上。由于教会大力宣扬禁欲主义以及对世俗文化的仇视,这一时期里科学意义上的文化艺术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无不具有神学的性质。建筑亦不例外。反映神的威严和天的高远成了中世纪建筑的主题。缘此,教堂便成为中世纪建筑的最主要形式,从而汇成了中世纪建筑的独特风格。近千年历史跨度的西欧封建建筑通常按其历史特点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基督教建筑、罗马风建筑和哥特式建筑。其中最能体现中世纪建筑风格的是哥特式建筑。而所谓罗马风建筑,即其“建筑风格既像罗马又非罗马”,是当时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真实写照,反映出教会神权和封建王权走向结合的过渡心理。意大利的比萨主教堂建筑群可谓代表之作。它们采用了柱式,但不严谨。“它们既不追求神秘的宗教气氛,也不追求威严的镇摄力量,作为城市战胜强敌的历史纪念物,它们是端庄的,和谐的、宁静的”。此后,哥特式建筑兴盛。其建筑风格完全脱离了古罗马的影响。世 8 01

西方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西方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周跃辉 2013-1-28 14:35:00 来源:学习时报 2013-01-28 第02版:当代世界西方国家城市化所走过的将近三百年的演变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8世纪中叶—1950年:工业城市化阶段 农业文明从乡村开始,而工业文明则发轫于城市;城市脱胎于乡村,而西方国家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却起源于近代的工业革命。城市化作为一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态,和工业化似乎是一对“孪生子”,它们就像两个车轮,承载着人类社会滚滚向前发展。18世纪从英国发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城市的初始形态——城邦与城堡——开始从政治管理中心和军事防卫堡垒,转向以工厂生产和贸易交换为主体形态的经济中心。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推动下,185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就超过了 50%,率先进入成熟的城市化阶段。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相继启动了城市化进程。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产业革命在美、德、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使得重化工业取代纺织等轻工业而成为主导产业。在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从1850年的 11.4%上升到1950年的 52.1%。1950年,英国达到 79%的城市化水平;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在此阶段皆成功地实现了高度的城市化,美国当时的城市化水平为 64.2%,德国为64.7%,加拿大为60.9%,法国为55.2%,瑞典为65.7%。当然,西方国家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进程,也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了“城市病”。环境污染、人口拥挤、城市犯罪及各种社会问题接踵而至,因此,西方主要国家从 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1950—1990年:逆城市化阶段

评《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城市的痕迹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读后感 摘要:“城市不止是建筑物的群集,它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并经常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复合体——它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 关键词:城市刘易斯·芒福德城市的定义城市发展阶段划分 在大一上城市规划导引这门课程时,依稀记得老师提过刘易斯·芒福德,因为那时的专业知识还很少,不敢去读这样的大作,因为自己弄不明白。虽然现在也还是积累的知识不够多,但是上了中外城市建设史、中外建筑史之后,再读他的大作,已经有一些眉目了。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了解了一些刘易斯·芒福德的生平。刘易斯·芒福德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特别是他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他一生撰写了30多部专著,他被广泛地公认为世界上空前伟大的城市科学专家。他所涉及的学科有建筑学、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科技发展史、哲学、技术、英国文学、美国研究和城市科学,所涉猎的知识很广泛。他最优秀的著作《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史》,至今仍被公认为全世界城市科学研究的经典著作。 看完这本书之后,自己对世界城市的发展史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当然,最可惜的是刘易斯·芒福德没有将中国的城市发展史列入其中。对于这本书精华的部分实在太多,凭我小小的能力,我只能选取最感兴趣的小部分做一些自己浅陋的理解了。 芒福德先生在72年前基于西方城市发展进程的思考,对我们中国今天的城市发展也有非常特别的意义。他说:“城市的主要功能就是化力为形,化权能为文化,化朽物为活灵灵的艺术造型,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造。”在我国今天城市迅速发展、资源迅速枯竭、生态迅速破坏、环境迅速恶化的情形之下,我们更应该读一读芒福德对于非理性的工业文明的尖锐批判,对现今日益拥挤、丑陋而紧张

欧洲建筑装饰元素——拱券

欧洲建筑装饰元素——拱券技术 摘要:因为新材料混凝土的出现,使得拱券技术在古罗马建筑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拱券技术的发展推进了建筑空间结构的发展,既有达到美学高峰的古罗马万神庙,也有雄厚伟大的凯旋门,供人娱乐的浴场,和对后世大型体育场建筑产生深远影响的角斗场。总而言之,拱券技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古罗马;拱券技术;哥特式。 建筑是一门艺术,建筑是人类历史伟大的篇章,建筑记载了亘古至今人类的发展历程。建筑本身是集材料美、结构美、技术美、绘画艺术、雕塑艺术于一身的艺术综合体,是科学合理性与纯艺术相结合的综合体。纵观建筑的历史长河,由于材料的不断发展和伟大工匠们的精湛手艺,才建造出无比辉煌的古希腊建筑,传统的五种柱式形式已沿用至今。混凝土的出现,才造就了伟大的古罗马建筑,拱券的形成替代了古希腊建筑中柱式的承重作用。巴洛克建筑更是创造了一种登峰造极的、放荡不羁的装饰形象。 因为混凝土的发现,拱券技术在古罗马建筑中发展起来,并最终定型。古罗马人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既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优点,又进行了合理的再创造,并最终对欧洲建筑乃至全世界的建筑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拱券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拱券是一种承重的建筑结构,还起到美化作用,其基本外形为圆弧状,由于时期的不同、类型的不同,拱券的形式也有变化。古罗马建筑中的拱券基本是半圆形,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中运用的基本是尖形拱券,而伊斯兰建筑的拱券则采用了各种形式。 图1 图2 1.古罗马时期拱券技术的形成 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能够促进建筑的发展。罗马人在长期的建筑实践过程中发现火山喷发出来的灰尘,在这之中夹杂着石灰和碎石,经过水浇之后,产生了板结现象,十分坚固,而且不透水。随着混凝土的出现,人们利用这种新材料建造出了大跨度的拱券和拱顶,也逐步代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与西方古代建筑特点的区别

中国古代建筑 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的独立发展的体系。该体系至迟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其风格优雅,结构灵巧。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7个时期。直至20世纪,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原则,而且传播、影响到其他国家。 1、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2、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中国古代建筑面。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民居及风景园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 3、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 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庑殿项也好,歇山顶也好,都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4、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 包括彩绘和雕饰。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色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明清时期规定朱、黄为至尊至贵之色。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上,构图与构件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明清的梁枋彩画最为瞩目。清代彩画可分为三类,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雕饰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雕饰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动植物花纹、人物形象、戏剧场面及历史传说故事等。 5、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注意跟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 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供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社交等活动的环境,因此不仅内部各组成部分要考虑配合与协调,而且要特别注意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协调。中国的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时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都要认真调查研究,务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等跟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从而构成为一个大的环境空间。 西方古代建筑的特点 1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古希腊的“柱式”,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陶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 2 古罗马的建筑风格的特点是“须讲求规例、配置、匀称、均衡、合宜以及经济”。从而在屋顶造型方面,出现了在古希腊建筑中很难见到的“穹拱”屋顶。正是这种“穹拱”屋顶,成为了古罗马建筑,特别是房屋类建筑与古希腊房屋类建筑最明显的区别。以“圆”为主的风格,是典型的古罗马建筑的特点。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城市发展史》是美国着名的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所着,着重从人文科学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城市的起源、发展,并展望了远景。内容包括:史前的城市,城市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诞生,古埃及城市,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地理、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领域,从多角度综合地研究了城市发展史,并对今后城市发展提出了战略性意见。对学城市规划的我们,无论在理论学习上还是思想都上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城市的演变过程——起源、发展、蔓延 一、城市的起源 “为了让我们对当今世界的迫切任务有足够的认识,我们专门回溯了城市的起源。我们需要构想一种新的秩序,这种秩序能包括有机界和人,乃至包括人类的全部功能和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城市发展找到一种新的出路”。这正是芒福德编写此书的目的。 “远在活人形成城市之前,死人就先有城市了“。这源于古人类对死去同类的敬重心里,他们需要寻求比实际生活需要更有力的促使古人要寻找一个固定的聚会地点,并最终促使他们形成连续的聚落。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或抚慰他们的灵魂。所以为什么在去一个大城市的时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陵墓是就可以理解了。而促使城市形成的第二个因素就是岩洞,被认为是最早的空间,不仅是居住地也是艺术和礼俗活动发生的地方。而这两种因素的共同协同作用便促使了最初城市的形成。 芒德福说“城市首先是具备磁体功能,而后才具备容器功能的”。村落的基础是食物和性,而城市则该是能够:追求一种比生存更高的目的”城市或者说人类聚落的最初雏形期,往往不是源于居住而是源于祭祀活动,而这种活动地点作为一种磁体,就已经把一些非居住着引导此地。如罗马,耶路撒冷等古城仍然是并且继续追求这写原始目的的。总之城市一开始就是外向的,就是能够吸引和容纳陌生人和陌生因素的而不像乡村那种较为固定,内向,并敌对的对待外来事物。 在其论述中认为旧石器时代是一种具备男性性格的,粗糙的,以狩猎为主的具有强攻击型的社会结构,而新时期时代,则是以定居为主以女性的阴柔性格为主的时代,并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而真正的城市起源源于这两种文化的联姻,而城市作为一种包容的有磁性的容器,使城市中生发各种活动,使城市开始慢慢发展起来。 二、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但在其具体的发展过程中总要受控于一些具体因素的影响,比如王权、商业、文化等,它们共同决定了城市的物质要素及其结合方式。 王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所谓城市,是指一种新型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世界,它不仅带表了当地的人们,还代表了城市的守护神,以及整个井然有序的空间”。而统治阶级利用宗教称王把自己神化使自己统治公共并赢得其信赖成为可能。”从分散的村落经济向高度组织化的城市经济进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参与因素是国王,或者说是王权制度”。

古代西方拱券结构的发展与演变

古代西方拱券结构的发展与演变 拱券之于古代西方建筑的作用就像斗拱之于中国建筑。都是两种体系中最精华的部分。 古代东西方都无法造出宽大的平屋顶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到可以支撑巨大平屋顶的结构体系或者材料。于是乎古代中国人用梁柱框架加斗拱营造巨型大坡木屋。古代西方人用拱券结构建造他们宏伟恒久的穹窿石屋。 古代西方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萌芽三个阶段。按建筑发展历史还可以分为:古爱琴海文明时期(前3000-前1400),古希腊(前11世纪-前1世纪),古罗马时期(前1世纪到公元4世纪),中古拜占庭与中古俄罗斯和西欧中世纪(4-16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与古典主义(15-19世纪)。这些时期拱券一直在发展演变,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杂,从粗拙到精巧的进化过程。 公元前2000左右,爱琴海地区鼎盛繁荣,先后出现克里克,迈西尼为中心的克里克-迈西尼文化。从建筑遗迹和考古发现中可以得出克里特人的克诺索斯米诺斯王宫(前1500年)已经使用漏斗形柱头,这是早期共的雏形具有减轻梁对柱子的压强增大柱距的作用。迈西尼的迈西尼狮子门(前1250年)则使用了叠涩券,这种结构减少了券上荷载对支柱梁的压力。是很大的进步。阿脱雷斯宝库则使用了直径14.6米高13.4米的叠涩穹窿。这些实例说明西方的拱券结构初步形成于3600前左右的古爱琴爱地区。 古希腊时期(前11世纪-前1世纪)拱券结构有了很大的进步。从古希腊及受其影响的希腊化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同期的亚平宁半岛北部的伊特鲁里亚(前8-前2世纪纪罗马祖先)高超的石工,陶瓷构件与拱券结构可以推断出来,但是拱券结构在希腊本土的应用貌似并不多见,古希腊建筑多是是以石制梁柱为主的建筑体系。 古罗马时期(前1世纪到公元4世纪)可谓是拱券结构逐渐成熟的时期,古罗马人在伊特鲁里亚(前8-前2世纪罗马祖先)和古希腊人的基础之上发展了综合东西方大全的梁柱与拱券结合的体系。拱顶在罗马有很大发展尤其是创造了交叉拱交叉拱由两个筒形拱直角相交而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建筑采光,把原来的双面采光扩展为四面采光。卡瑞卡拉浴场(公元211-217帝国时期)就是典型的的实例。使拱券结构类型丰富起来。古罗马人还把古典柱式和放射券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券柱式罗马斗兽场(公元70-82帝国时期)是典型的实例。这使得其以后建筑的形态,空间趋于丰富。同时古罗马使用天然混凝土技术使得其可建造跨度巨大的券面。从材料的创新上推动了拱券的发展。罗马万神庙(120-124)大穹窿就是代表实例其跨度43.43米是现代建筑出现之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大空间建筑。罗马的众多首创结构使得西方建筑体系逐渐形成。 中古拜占庭帝国(公元4-16)是历史上的东罗马帝国。他继承了罗马帝国的建筑传统同时又吸收东方建筑特色使其建筑具有东西兼蓄的拜占庭特色。在拱券结构方面它创造了帆拱这种用于穹窿和巴西利卡连结的过渡结构使得拜占庭建筑的穹窿显得挺拔高挑。(圣马可教堂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同时期(公元5-15)的西欧由神圣罗马帝国分裂成十多个民族国家。由于罗马帝国的影响分裂后的西欧民族国家在建筑艺术上继承了罗马半圆形拱券结构融合民族特色创造出了扶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思想体系,它不仅是一般的社会历史观,而且是包括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各自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占世界人13的大多数的广大东方国家为对象,特别是以印度、俄国和中国社会的历史、现实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典型,所进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虽然这一理论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为更多的人所重视,然而,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都是在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东方社会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 综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阐述的东方社会理论,它的实质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东方社会由于自身历史所形成的特点,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发展到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俄国及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结成工农联盟,积极参加并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可以在取得革命胜利后,跨越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提出,涉及到怎样理解人类社会演进的一般规律的问题。 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总结了西方和东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概括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演进的几个时代的一般进程和顺序。否定这个一般演进的秩序,把历史看作

是杂乱无章的或可以随意摆布的东西,也就否定了历史的规律性,这显然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但是,马克思也从来反对用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去裁剪世界历史,坚持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在过程是一般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因此,概括出历史的一般演进秩序,并不是要求每个国家或民族都必须一丝不差的依次经历一番,并且每个时代必须经历同样长的时间,遭受同样多的曲折,不容许有任何的跳跃。 可以说,马克思正是基于这种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的原则,才创立了他的东方社会理论。所以马克思在提出东方社会理论的同时,就批评了有的人将他在《资本论》中“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括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的观点,批评了那种认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的机械论观点,明确指出,“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犀。”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马克思所提出的俄国通过革命,以农村公社作为“俄国社会新支点”的设想未能变成现实,但是他提出的这种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却是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列宁正是根据这种社会发展的辩证法,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是不发达或不成熟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低级阶段。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由于不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不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基础上产生的,而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通过革命产生的,因此东方国家一旦成功地跨越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较低,必然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初级阶段。东方国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