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习题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习题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习题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习题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复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高热患者易发生 (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细胞外液显著丢失

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 )

A.酸中毒

B.氮质血症

C.循环衰竭 D.脑出血

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 )

A.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B.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低钾血症

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 )

A.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

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

D.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

E.血浆和细胞内液明显丢失

5.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征是 ( )

A.组织间液增多

B.血容量急剧增加

C.细胞外液增多

D.过多的低渗性液体潴留,造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增多

E.过多的液体积聚于体腔

6.低容量性高钠血症脱水的主要部位是 ( )

A.体腔

B.细胞间液

C.血液

D.细胞内液

E.淋巴液.

7.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可能是 ( )

A.肾炎性水肿

B.肾病性水肿

C.心性水肿

D.肝性水肿

E.肺水肿

8.易引起肺水肿的病因是 ( )

A.肺心病

B.肺梗塞

C.肺气肿

D.二尖瓣狭窄

E.三尖瓣狭窄

9.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最主要依据是 ( )

A.晶体成分

B.细胞数目

C.蛋白含量 D.酸硷度

E.比重

10.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 )

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加

B.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

C.淋巴回流张障碍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E.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11.细胞外液渗透压至少有多少变动才会影响体内抗利尿激素(ADH)释放 ( )

A.1%~2%

B.3%~4%

C.5%~6%

D.7%~8%

E.9%~10%

12.临床上对伴有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原则上给予 ( )

A.高渗氯化钠溶液

B.10%葡萄糖液

C.低渗氯化钠溶液

D.50%葡萄糖液

E.等渗氯化钠溶液

13.尿崩症患者易出现 (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低钠血症

14.盛暑行军时大量出汗可发生 ( )

A.等渗性脱水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水肿

15.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患者的处理原则是补充 ( )

A.5%葡萄糖液液

B. 0.9%NaCl

C.先3%NaCl液,后5%葡萄糖液

D. 先5%葡萄糖液,后0.9%NaCl液

E.先50%葡萄糖液后0.9%NaCl液.

16.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质是 ( )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凝血酶原

E.珠蛋白

17.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中下列哪一因素不存在 ( )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B. 血浆晶体渗透压

C.血浆胶体渗透压

D. 微血管壁通透性

E.淋巴回流

18.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 )

A.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 淋巴回流障碍

C. 静脉端的流体静压下降

D. 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增高

E. 血液浓缩

19.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的机制是 ( )

A. 毛细血管内压升高

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 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升高

D. 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下降

E.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20.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主要是因为 ( )

A.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B. 肾血浆流量增加

C.出球小动脉收缩比入球小动脉收缩明显

D.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浆渗透增高

E.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升高

21.血清钾浓度的正常范围是 ( )

A.130~150 mmol/L

B.140~160 mmol/L

C.3.5~5.5 mmol/L

D.0.75~1.25 mmol/L

E.2.25~2.75 mmol/L

22.下述哪项不是低钾血症对骨骼肌的影响 ( ) A.肌无力

B.肌麻痹

C.超极化阻滞

D.静息电位负值减小

E.兴奋性降低

23.重度高钾血症时,心肌的 ( )

A.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

B.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

C.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

D.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

E.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24.重度低钾血症或缺钾的病人常有 ( ) A.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升高

B.心律不齐

C.胃肠道运动功能亢进

D.代谢性酸中毒

E.少尿

25.“去极化阻滞”是指 ( )

A.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

B.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

C.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

D.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

E.低钙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

26.影响体内外钾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是 ( )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D.醛固酮

E.甲状腺素

27.影响细胞内外钾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是 ( )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D.醛固酮

E.甲状腺素

28.“超极化阻滞”是指 ( )

A.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

B.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

C.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

D.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

E.低钙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

29.钾代谢障碍与酸碱平衡紊乱常互为影响,下述何者是正确的 ( ) A.低钾血症常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B.高钾血症常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常引起高钾血症

D.代谢性酸中毒常引起低钾血症

E.混合性酸中毒常引起高钾血症

30.高钾血症对机体的主要危害在于 ( )

A.引起肌肉瘫痪

B.引起严重的肾功能损害

C.引起血压降低

D.引起严重的心律紊乱

E.引起酸碱平衡紊乱

31. 细胞内液占第二位的阳离子是 ( )

A.Na+

B.K+

C.H+

D.Mg2+

E.Ca2+

32. 低镁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机制是 ( )

A.静息电位负值变小

B.阈电位降低

C.γ-氨基丁酸释放增多

D.乙酰胆碱释放增多

E.ATP生成增多

33. 不易由低镁血症引起的症状是 ( )

A.四肢肌肉震颤

B.癫痫发作

C.血压降低

D.心律失常

E.低钙血症和低钾血症

34. 对神经、骨骼肌和心肌来说,均是抑制性阳离子的是 ( )

A.Na+

B.K+

C.Ca2+

D.Mg2+

E.HCO3-

35. 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可见于 ( )

A.高钙血症

B.低镁血症

C.低磷血症

D.低钾血症

E.酸中毒

36. 临床上常用静脉输入葡萄糖酸钙抢救高镁血症,其主要机制为 ( )

A.钙能拮抗镁对神经肌肉的抑制作用

B.钙能减少镁在肠道的吸收

C.钙能促进镁的排出

D.钙能使静息电位负值变小

E.钙能促进镁进入细胞内

37. 急性高镁血症的紧急治疗措施是 ( )

A.静脉输注葡萄糖

B.静脉输注碳酸氢钠

C.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

D.静脉输注生理盐水

E.使用利尿剂加速镁的排出

38. 下述哪种情况可引起低镁血症 ( )

A.肾功能衰竭少尿期

B.甲状腺功能减退

C.醛固酮分泌减少

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E.严重脱水

39. 引起高镁血症最重要的原因是 ( )

A.口服镁盐过多

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未经治疗

C.严重烧伤

D.肾脏排镁减少

E.长期禁食

40. 下述关于血磷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 )

A.正常血磷浓度波动于0.8~1.3mmol/L

B.甲状腺素是调节磷代谢的主要激素

C.磷主要由小肠吸收,由肾排出

D.肾功能衰竭常引起高磷血症

E.高磷血症是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主要发病因素

41. 高钙血症对骨骼肌膜电位的影响是 ( )

A. 静息电位负值变大

B. 静息电位负值变小

C. 阈电位负值变大

D. 阈电位负值变小

E. 对膜电位无影响

42. 高钙血症对机体的影响不包括 ( )

A.肾小管损伤

B.异位钙化

C.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D.心肌传导性降低

E.心肌兴奋性升高

二、问答题

1.哪种类型的低钠血症易造成失液性休克,为什么?

2.简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原因?

3.试述水肿时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

4.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5.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与哪些因素有关?

6.什么原因会引起肾小球滤过分数的升高?为什么?

7.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8.引起血浆白蛋白降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9.利钠激素(ANP)的作用是什么?

10.试述水肿时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机制?

11.简述低钾血症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12.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皆可引起肌麻痹,其机制有何不同?请简述之。

13.简述肾脏对机体钾平衡的调节机制。

14简述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镁血症的机制。

15.为什么低镁血症的病人易发生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16.简述低镁血症常导致低钙血症和低钾血症的机制。

17.试述低镁血症引起心律失常的机制。

18.试述肾脏排镁过多导致低镁血症的常见原因及其机制。

19.列表说明调节体内外钙稳态的三种主要激素及其调节作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A 2.C 3.A 4.B 5.D 6.D 7.C 8.D 9.C 10.E 11.A 12.E 13.A 14.B 15.D 16.A 17.B 18.D 19.B 20.C 21.C 22.D 23.D 24.B 25.B 26.D 27.A 28.A 29.E 30.D 31.D 32.D 33.C 34.D 35.B 36.D 37.C 38.D 39.D 40.B 41.D 42.E

二、问答题

1.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易引起失液性休克,因为: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饮水减少;②抗利尿激素(ADH)反射性分泌减少,尿量无明显减少;③细胞外液向细胞内液转移,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

2.①大量消化液丢失,只补水或葡萄糖;②大汗、烧伤、只补水;③肾性失钠。

3.正常人钠、水的摄人量和排出量处于动态平衡,从而保持了体液量的相对恒定。这一动态平衡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功能来实现。正常时肾小球的滤过率(GFR)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称之为球-管平衡,当某些致病因素导致球-管平衡失调时,便会造成钠、水潴留,所以,球-管平衡失调是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常见于下列情况:

①GFR下降;②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③肾血流的重分布。

4.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常见原因有;①广泛的肾小球病变,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时,炎性渗出物和内皮细胞肿胀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单位严重破坏时,肾小球滤过面积明显减小;②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等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下降,以及继发于此的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兴奋,使入球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进一步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发生水肿。

5.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能引起球-管平衡失调,这是全身性水肿时钠、水潴留的重要发病环节。肾小管对钠、水重吸收功能增强的因素有:①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了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水的重吸收,是引起钠、水潴留的重要因素;②肾小球滤过分数升高使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③利钠激素分泌减少,对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释放的抑制作用减弱,则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多;④肾内血流重分布使皮质肾单位的血流明显减少,髓旁肾单位血流量明显增多,于是,肾脏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强。

以上因素导致钠水潴留。

6.正常情况下,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和流体静压的高低决定了近曲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肾病综合征时,肾血流量随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而下降,肾血管收缩,由于出球小动脉收缩比入球小动脉明显,GFR相对增加,肾小球滤过分数增高(可达32%),使血浆中非胶体成分滤出量相对增多。故通过肾小球后的原尿,使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升高,流体静压降低。于是,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加。导致钠、水潴留。

7.正常时,毛细血管壁仅允许微量蛋白质滤出,因而在毛细血管内外形成了很大的胶体渗透压梯度。一些致病因素使毛细血管壁受损时,不仅可直接导致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而且可通过间接作用使炎症介质释放增多,进一步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部分与炎症有关,包括感染、烧伤、创伤、冻伤、化学损伤、放射性损伤以及昆虫咬伤等;

缺氧和酸中毒也能使内皮细胞间粘多糖变性、分解,微血管壁受损。组胺、激肽等炎症介质引起微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其结果是,大量血浆蛋白进入组织间隙,毛细血管静脉端和微静脉内的胶体渗透压下降,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升高,促使溶质及水分的滤出,引起水肿。

8.引起血浆白蛋白含量下降的原因有:①蛋白质合成障碍,见于肝硬变或严重的营养不良;

②蛋白质丧失过多,见于肾病综合征时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丧失;⑧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

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等;④蛋白质摄人不足,见于严重营养不良及胃肠道吸收功能降低。

9.ANP的作用:①抑制近曲小管重吸收钠,使尿钠与尿量增加;②循环ANP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可抑制醛固酮的分泌。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认为,循环ANP到达靶器官与受体结合,可能通过cGMP而发挥利钠、利尿和扩血管的作用。所以,当循环血容量明

显减少时,ANP分泌减少,近曲小管对钠水重吸收增加,成为水肿发生中不可忽视的原因。

10.血管内外的液体交换维持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的平衡。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主要有: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和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是促使液体滤出毛细血管的力量;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间液流体静压,是促使液体回流至毛细血管的力量;③淋巴回

流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当上述一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同时或相继失调,影响了这一动态平衡,使组织液的生成大于回流,就会引起组织间隙内液体增多而发生水肿。

组织液生成增加主要见于下列几种情况: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常见原因是静脉压增高;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主要见于一些引起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的疾病,如肝硬变、肾病综合征、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等;⑧微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大量滤出,使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上升,促使溶质和水分滤出,常见于各种炎症;

④淋巴回流受阻,常见于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阻塞淋巴管、丝虫病等,使含蛋白的水肿

液在组织间隙积聚,形成淋巴性水肿。

11.低钾血症引起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变化为心肌兴奋性升高,传导性下降,自律性升高。

[K+]e明显降低时,心肌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降低,K+随化学浓度差移向胞外的力受膜的阻挡,达到电化学平衡所需的电位差相应减小,即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减小(|Em|↓),与阈电位(Et)的差距减小,则兴奋性升高。|Em|降低,使O相去极化速度降低,则传导性下降。膜对钾的通透性下降,动作电位第4期钾外流减小,形成相对的Na+内向电流增大,自动除极化速度加快,自律性升高。

12.低钾血症时出现超极化阻滞,其机制根椐Nernst方程, E m≈59.5lg [K+]e/[K+]I,[K+]e减

小,E m负值增大,E m至E t间的距离加大,兴奋性降低。轻者肌无力,重者肌麻痹,被称为超极化阻滞。

高钾血症时出现去极化阻滞,高钾血症使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变小,按Nernst方程,静息膜电位负值变小,与阈电位的差距缩小,兴奋性升高。但当静息膜电位达到-55至-60mv时,快Na+通道失活,兴奋性反下降,被称为“去极化阻滞”。

13.肾排钾的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肾小球的滤过;近曲小管和髓袢对钾的重吸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钾排泄的调节。肾小球滤过和近曲小管、髓袢的重吸收无主动调节功能。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根据机体的钾平衡状态,即可向小管液中分泌排出钾,也可重吸收小管液中的钾维持体钾的平衡。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钾排泌由该段小管上皮的主细胞完成。主细胞基底膜面的钠泵将Na+泵入小管间液,而将小管间液的K+泵入主细胞内,由此形成的主细胞内K+浓度升高驱使K+被动弥散入小管腔中。主细胞的管腔面胞膜对K+具有高度的通透性。影响主细胞钾分泌的因素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调节钾的分泌:影响主细胞基底膜面的钠泵活性;影响管腔面胞膜对K+的通透性;改变从血到小管腔的钾的电化学梯度。

在摄钾量明显不足的情况下,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显示对钾的净吸收。主要由集合管的闰细胞执行。闰细胞的管腔面分布有H+-K+-ATP酶,向小管腔中泌H+ 而重吸收K+。

14.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镁血症是由于:①糖尿病患者常因过量或长期应用胰岛素,使细胞外液镁移入细胞内;②糖尿病患者常发生酮症酸中毒,酸中毒能明显妨碍肾小管对镁的重吸收;③高血糖产生的渗透性利尿,也与低镁血症的发生有关。

15.低镁血症导致血压升高的机制是:①低镁血症时具有缩血管活性的内皮素、儿茶酚胺产生增加,扩张血管的前列环素等产生减少;②出现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增强,离子泵失灵,使细胞内钠、钙增加,钾减少;③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重构,血管中层增厚、僵硬。上述功能和结构的改变,导致外周阻力增大。

低镁血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①低镁血症可导致内皮功能紊乱,使NF-kB、粘附分子(如VCAM)、细胞因子(如MCP-1)、生长因子、血管活性介质、凝集蛋白产生增加;②内皮氧化电位增大,低密度脂蛋白氧化(Ox-LDL)修饰增强;③单核细胞趋化、迁移至动脉壁,摄取Ox-LDL,并释放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等促进炎症,这些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16.镁离子是许多酶系统必要的辅助因子,其浓度降低常影响有关酶的活性。①低镁血症时,靶器官-甲状旁腺细胞中腺苷酸环化酶活性降低,分泌PTH减少,使肾脏重吸收钙和骨骼的钙动员减少,导致低钙血症;②低镁血症时,Na+-K+-ATP酶失活,肾脏的保钾作用减弱(肾小管重吸收K+减少),尿排钾过多,导致低钾血症。

17.低镁血症可导致心肌兴奋性和自律性增高而引起心律失常,其可能机制有:①镁缺失时钠泵失灵,导致心肌细胞静息电位负值显著变小和相对除极化,心肌兴奋性升高;②镁对心肌快反应自律细胞(浦肯野氏细胞)的背景钠内流有阻断作用,其浓度降低必然导致钠内流加快,自动去极化加速;③血清Mg2+降低常导致低钾血症,心肌细胞膜对K+电导变小,钾离子外流减少,使心肌细胞膜静息膜电位负值明显变小,导致心肌兴奋性升高和自律性升高。

18.肾脏排镁过多常见于:①大量使用利尿药:速尿、利尿酸等利尿剂使肾小管对镁的重吸收减少;②肾脏疾病: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管酸中毒等因肾小管功能受损和渗透性利尿,导致镁从肾脏排出过多;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渗透性利尿和酸中毒干扰肾小管对镁的重吸收;④高钙血症: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中毒时,因为钙与镁在肾小管重吸收过程中有竞争作用;⑤甲状旁腺功能低下:PTH可促进肾小管对镁的重吸收;⑥酗酒:酒精可抑制肾小管对镁的重吸收。这些原因都可通过肾脏排镁过多而导致低镁血症。

PTH ↑↑↑↓↓↑↑↓CT ↓(生理剂量) ↓↑↑↑↓↓

23

陆大祥,邓峰美,王树人,徐长庆)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习题

第三章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1.体液是指 A.细胞外液体及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B.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C.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无机盐 D.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蛋白质 E.细胞内液体及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2.电解质是指 A.体液中的各种无机盐 B.细胞外液中的各种无机盐 C.细胞内液中的各种无机盐 D.一些低分子有机物以离子状态溶于体液中 E.体液中的各种无机盐和一些低分子有机物以离子状态溶于体液中 3.正常成年男性体液含量约占体重的

A.40% B.50% C.40%-50% D.60% E.70% 4.细胞内外液的含量 A.是固定不变的 B.是处于 不平衡状态的 C.主要由动脉血压变化来决定其动态平衡 D.主要由细胞膜两侧渗透压决定其动态平 衡 E.主要由肾排出尿量的多少决定其动态平 衡 5.关于胃肠道分泌液中电解质浓度的下列 说法中,哪项是错误的 A.胃液中H+是最主要阳离子 B.胃 液中HCO3-是最主要阴离子 C.肠液中Na+是最主要阳离子 D.胃 肠道各种消化液中含K+量高于血清

E. 胃肠道各种消化液中含K+量与血清中K+大致相等 6.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 A.Na+ B.K+ C.Mg2+ D.Ca2+ E .H+ 7.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 A.HCO3- B.HPO42- C.SO42- D.Cl- E.蛋白质阴离子 8.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溶质的主要差别是 A.Na+ B.K+ C.有机酸 D.蛋白质 E.尿素 9.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 A.蛋白质 B.球蛋白 C.K+ D.Na+ E.Ca2+ 10.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是 A.细胞内液大于细胞外液 B.细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一)名词解释 1.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2.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3.水肿(Edema): 4.积水(Hydrops): 5.低钾血症(Hypokalemia): 6.高钾血症(Hyperkalemia): 7.反常性酸性尿 (Paradoxial acidic urine) : 8.反常性碱性尿 (Paradoxial alkaline urine) : (二)填空 1.失水多于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①,称为②性脱水。 2.高渗性脱水早期不易发生休克的机制在于:①,②, ③。 3.低渗性脱水时的主要部位是:①,对病人的主要威胁是②。 4.高渗性脱水,失水①失钠;低渗性脱水,失水②失钠。 5.低渗性脱水如果单纯补充水分,其严重后果可产生①。 6.成人体液总量占体重的①,其中细胞内液约占体重②,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③。 7.低渗性脱水早期发生休克的机制在于:①,②,③。 8.低渗性脱水时,细胞内液①,细胞外液②;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液③,细胞外液④;等渗性脱水时,细胞内液⑤;细胞外液⑥。 9.水肿发生的基本机制为①,②。 10.常见的全身性水肿有:①,②,③。 11.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的机制有:①,②,③,④。 12.体内钠水潴留的机制为①,②。 13.过多的液体在①或②中积聚,称水肿。 14.右心衰竭引起①水肿,左心衰竭引起②水肿。 15.正常人体组织液总量相对恒定主要依靠①内外和②内外的液体交换的平衡。 16.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血浆的含量。 17.高钾血症时心肌的兴奋性①,自律性②,传导性③, 和收缩性④。 18.低钾血症时心肌的兴奋性①,自律性②,传导性③, 和收缩性④。 19.正常血清钾浓度为① mmol/L,低钾血症时,血清钾浓度低于② mmol/L,而高钾血症时血清钾浓度则高于③ mmol/L。 20.钾代谢紊乱时典型心电图改变是:低钾血症时T波①,而高钾血症时T 波则②。 21.急性高钾血症时心肌的①性先增高后降低。 22.低钾血症可使骨骼肌兴奋性①,严重可发生呼吸肌②而死亡。 (三)多选题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选择题

A型题 1.体液是指 A.细胞外液体及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B.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C.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无机盐 D.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蛋白质 E.细胞内液体及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2.电解质是指 A.体液中的各种无机盐 B.细胞外液中的各种无机盐 C.细胞内液中的各种无机盐 D.一些低分子有机物以离子状态溶于体液中 E.体液中的各种无机盐和一些低分子有机物以离子状态溶于体液中 3.正常成年男性体液含量约占体重的 A.40% B.50% C.40%-50% D.60% E.70% 4.细胞内外液的含量 A.是固定不变的 B.是处于不平衡状态的 C.主要由动脉血压变化来决定其动态平衡 D.主要由细胞膜两侧渗透压决定其动态平衡 E.主要由肾排出尿量的多少决定其动态平衡 5.关于胃肠道分泌液中电解质浓度的下列说法中,哪项是错误的 A.胃液中H+是最主要阳离子 B.胃液中HCO3-是最主要阴离子 C.肠液中Na+是最主要阳离子 D.胃肠道各种消化液中含K+量高于或与血清中K+大致相等 6.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 A.Na+ B.K+ C.Mg2+ D.Ca2+ A.H+ 7.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 A.HCO3- B.HPO42- C.SO42- D.Cl- E.蛋白质阴离子 8.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溶质的主要差别是 A.Na+ B.K+ C.有机酸 D.蛋白质 E.尿素 9.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 A.蛋白质 B.球蛋白 C.K+ D.Na+ E.Ca2+ 10.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是 A.细胞内液大于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大于细胞内液 C.血浆大于细胞内液 D.基本相等 E.组织间液小于细胞内液 11.高渗性脱水是指 A.失水>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310mmol/L[310mOsm/(Kg.H2O)],血清>145mmol/L的脱水 B.失水>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280mml/L[280mOsm/(kg.H20)].血清钠>135mml/L的脱水 C.失钠>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310mml/L[310mOsm/(kg.H2O)],血清钠<135mmol/L的脱水 D.失钠>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280mml/L[280mOsm/(kg.H2O)],血清钠,<145mmol/L的脱水 E.失钠<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280mmol/L[280mOsm/(kg.H2O)],血清钠=135mmol/L的脱水 12.高渗性脱水患者尿量减少的主要机制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渴中枢 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C.肾血流减少 D.细胞内液减少 E.细胞外液减少 13.脱水热产生的原因是 A.散热减少 B.产热增加 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D.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 E.产热增加和散热减少 14.患者口渴,尿少,尿中钠高,血清钠>145mml/L,其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类型是 A.等渗性脱水 B.水中毒 C.高渗性脱水 D.水肿 E.低渗性脱水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相关试题(1)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一节水钠代谢紊乱 【A型题】 1.细胞内外液成分不同,它们之间渗透压的关系是() A.细胞内高于细胞外 B.细胞内低于细胞外 C.血浆低于组织间液 D.组织间液低于细胞内液 E.细胞内外液基本相等 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穿细胞液 D.血浆 E.淋巴液 3.细胞内液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 A.K+ B.Mg2+ C.Ca2+

D.Na+ E.Fe2+ 4.机体通过下述哪项的移动来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 A.Na+ B.葡萄糖 C.K+ D.水 E.蛋白质 5.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特征是() A.失水多于失钠 B.血清钠浓度<130mmol/L C.血浆渗透压<310mmol/L D.伴有或不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 E.细胞内液量减少 6.决定脱水类型的因素为() A.体液总量 B.细胞内液渗透压 C.细胞外液渗透压 D.血浆胶体渗透压 E.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 7.正常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通过下列哪项来调节() A.神经系统 B.血浆渗透压 C.胃肠道 D.神经内分泌系统 E.内分泌系统 8.何种类型的水与电解质失衡最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水肿 9.调节钠水平衡的主要器官是() A.皮肤 B.肺 C.胃肠 D.肾 E.汗腺 10.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最主要的原因是() A.长期连续使用高效利尿剂 B.醛固酮分泌不足 C.肾小管酸中毒 D.消化道大量失液 E.大量失液后处理不当 11.最易发生脱水热的水与电解质紊乱类型是()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水肿 E.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1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体液丢失最严重的部位是() A.细胞内液 B.组织间液 C.血浆 D.淋巴液 E.第三间隙液 13.低渗性脱水的突出特点是() A.明显口渴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试题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知识结构提要】 特点:失水>失钠、[Na+]>150mmol/L、渗透压>310mmol/ L 高渗性脱水原因:饮水不足、失水过多(经肾脏、胃肠道、皮肤、肺) 对机体影响:细胞外高渗、细胞内脱水、口渴、脱水热 防治原则:防治原发病、补充水分及适量的含钠溶液 特点:失水<失钠、[Na+]<130mmol/L、渗透压<280mmol/L 脱水低渗性脱水原因:体液(消化液)大量丢失只补水忽略补盐、经肾失Na+ 对机体影响:细胞外液明显减少易休克、细胞水肿、失水征 防治原则:防治原发病、补充高渗液 概念:水与钠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Na+]和渗透压正常 等渗性脱水原因:等渗液大量丢失(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等) 对机体的影响:细胞外液减少、可转化为高渗或低渗性脱水 防治原则:防治原发病、补充等渗液 原因:肾排水功能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水钠代谢紊乱水中毒对机体的影响:细胞内外容量增多呈低渗状态、血液稀释 防治原则:防治原发病、限制水入量、利尿 按分布范围:分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 分类按原因:分肾性、肝性、心性、营养不良性、淋巴性、炎性水肿 按部位:分肺水肿、脑水肿、皮下水肿等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淤血 组织液生成>回流血浆胶体渗压降低:蛋白摄入减少、丢失过多等 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感染、缺氧、中毒等 机制淋巴回流受阻:丝虫病、肿瘤等 水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滤过总面积减少、肾血流量减少 钠水潴留RAA系统活性增高 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 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肾血流重新分布 利钠激素分泌减少 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

心性水肿:由右心衰竭引起的全身性水肿,始发于身体低垂部位 肺水肿:过多的体液积聚于肺组织内,始发于肺间质 常见类型脑水肿:脑细胞、间质及脑室液体含量增多使脑容积增大 肾性水肿:见于肾小球肾炎,始发于组织疏松的眼睑 肝性水肿:见于肝硬化晚期,始发于腹腔 概念:血清钾含量低于3.5mmol/L 原因:钾摄入不足、钾丢失过多、钾在体内分布出现异常 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低钾血症对机体影响心肌兴奋性、自律性增加、传导性降低、收缩性先高后低 肾脏:肾浓缩功能降低,多尿、低比重尿 酸碱平衡:代谢性碱中毒 钾代谢紊乱补钾原则:多用口服;见尿给钾小量慢速输入;补钾须持续一段时间 概念:血清钾含量高于5.5mmol/L 原因:肾排钾减少、细胞内钾释出、钾摄入过多 高钾血症对机体影响:致死性心律失常;刺痛、感觉异常及肌无力;代酸。 紧急处理原则:对抗高K+的毒性;促进K+移入细胞;加速K+排出 【目的要求】 1.掌握脱水、水中毒、水肿、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概念。 2.掌握脱水的类型、原因、对机体的影响。 3. 掌握水肿的发生机制。 4.熟悉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 5. 熟悉脑水肿、心源性水肿的发生机制。 6. 了解各型脱水、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防治原则和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 1.脱水2.低渗性脱水3.高渗性脱水4.等渗性脱水5.水中毒6.低钾血症 7.高钾血症8.反常性酸性尿9.水肿10.积水11.心性水肿12.肾性水肿13.肺水肿 二、填空题 1.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减少为主。 2.低渗性脱水时体液丢失以为主,临床上易发生。 3.等渗性脱水时,未经及时处理,可转变为性脱水,如只给病人补水而未补盐,则可转变为性脱水。 4.急性低钾血症心肌电生理变化特点: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心肌收缩性。 5.低钾血症时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是由于细胞内K+外移,细胞外________转入细胞内,从而导致_____________中毒。 6.高钾血症时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是由于细胞内H+外移,细胞外K+转入细胞内,使尿液的pH 呈、而细胞外液出现中毒。 7.水肿发生的两大基本机制是:和 8.引起体内、外体液交换失平衡主要与肾脏的急剧降低和对 的重吸收明显增高有关。

病例

休克 一、 患者,男,40岁,有多年胃溃疡病史。入院前一天解黑便2次。 入院查体:神志淡漠,血压60/40mmHg,脉搏130次/min,脉细而弱,皮肤冰冷。入院后病人又解黑便1次。以往血常规检查在正常范围。给予止血治疗,输液和输血共500ml。病人24h尿量约50ml. 实验室检查:Hb 90 g/L, pH 7.3,PaCO2 30mmHg ,[HCO3_]16mmol/L, 红细胞压积25%。 二、 主诉: 某男,45岁,车祸致左大腿撕裂伤,腹痛急诊入院。 入院检查: 患者面色苍白,精神淡漠,意识尚清。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左腹股沟处简单包扎,并有大量渗血。血压105/85mmHg,心率96次/分。B超示脾破裂,腹腔积血约600ml。 治疗情况: 手术探查左腹股沟处长约7cm撕裂伤口,股动、静脉部分离断,脾破裂,遂行血管修补术和脾摘除术。术中输血400ml。术后持续输注5%葡萄糖溶液。 术后2h血压80/50mmHg,给予肾上腺素、左旋多巴,血压维持在85/60mmHg。术后患者神志模糊,持续无尿,皮肤发凉。 次日7时血压降至70/40mmHg,静推肾上腺素血压不能回升,患者昏迷,7时30分血压测不到,呼吸、心跳微弱。7时50分抢救无效,宣告死亡。 1、为什么入院时血压基本正常,手术缝合血管,摘除脾脏并输血补液后血压反而下降? 2、为什么后期给予缩血管药物血压不回升? 3、上述治疗过程还有改进的方面吗?

酸碱平衡紊乱 一、 患者,女性,46岁,患糖尿病10余年,因昏迷状态入院。 体格检查:血压90/40mmHg,脉搏101次/分,呼吸深大,28次/分。 实验室检查:生化检验:血糖10.1mmol/L,β-羟丁酸 1.0mmol/L, K+5.6mmol/L,Na+160mmol/L,Cl-104mmol/L;pH7.13, PaCO230mmHg, AB9.9mmol/L,SB10.9mmol/L,BE-18.0mmol/L; 尿:酮体(+++),糖(+++),酸性。 辅助检查:心电图出现传导阻滞。 经低渗盐水灌胃,静脉滴注等渗盐水、胰岛素等抢救,6小时后,患者呼吸平稳,神智清醒,重复上述检验项目,除血K+为3.3mmol/L偏低外,其他项目均接近正常。 请思考:1.该患者发生了何种酸碱紊乱?原因和机制是什么? 2.哪些指标说明发生了酸碱紊乱? 3.如何解释该患者血K+的变化? 二、 患者,女性,62岁,肺心病20余年,曾反复住院。 经治疗病情稳定后,查血气:pH7.38,PaCO258mmHg,PaO260mmHg,AB33mmol/L,BE8.5mmol/L。 1.该患者是否发生了酸碱平衡紊乱?原因是什么? 2.各血气指标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三、 患者,男性,60岁,因进食即呕吐10天而入院。近20天尿少色深,明显消瘦,卧床不起。精神恍惚,嗜睡,皮肤干燥松弛,眼窝深陷,呈重度脱水征。呼吸17次/分,血压120/70mmHg,诊断为幽门梗阻。血液生化检验:K+3.4mmol/L,Na+158mmol/L,Cl-90mmol/L;血气:pH7.50,PaO262mmHg,PaCO249mmHg,BE8.0mmol/L,45mmol/L。 1.该患者属于何种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原因和机制如何? 2.该患者血气变化如何分析? 2.该患者有无水电解质紊乱?原因和机制如何? 四、 患者,男性,12岁,因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留发热门诊观察。 体格检查:呼吸28次/分,血压110/75mmHg,肺部闻及湿性啰音。 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pH7.51,PaO268mmHg,PaCO230mmHg,BE-1.2mmol/L,23.3mmol/L,血K+4.5mmol/L,血Na+134mmol /L,血Cl-106mmol/L。 1.该患者发生了何种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原因和机制是什么? 2. 2.如何分析各血气指标的变化?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题 病理生理学习题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学习要求】 掌握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 掌握低钠血症的概念、发病机制及各类低钠血症的特点 掌握高钠血症的概念、发病机制及各类高钠血症的特点 掌握水、钠代谢障碍对机体的影响 掌握水肿的概念、发病机制及水肿的特点 掌握钾平衡的调节因素:钾的跨细胞转移及肾对钾平衡的调节 掌握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概念 掌握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骨骼肌的影响:超极化阻滞和去极化阻滞及其发生 机制 掌握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心肌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及收缩性的影响 熟悉钾的生理功能 熟悉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原因和机制 熟悉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熟悉重度缺钾对肾脏的影响 熟悉正常镁代谢和钙磷代谢的调节 掌握镁代谢和钙磷代谢紊乱的概念、原因、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了解各类水、钠、钾、镁和钙磷代谢紊乱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了解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对心电图的影响 【复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高热患者易发生(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细胞外液显著丢失 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 A.酸中毒 B.氮质血症C.循环衰竭D.脑出血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 A.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B.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低钾血症 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 A.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 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 D.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 E.血浆和细胞内液明显丢失 5.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征是( ) A.组织间液增多 B.血容量急剧增加 C.细胞外液增多 D.过多的低渗性液体潴留,造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增多 E.过多的液体积聚于体腔 6.低容量性高钠血症脱水的主要部位是( ) A.体腔 B.细胞间液 C.血液 D.细胞内液 E.淋巴液. 7.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可能是( ) A.肾炎性水肿 B.肾病性水肿 C.心性水肿 D.肝性水肿 E.肺水肿 8.易引起肺水肿的病因是( ) A.肺心病 B.肺梗塞 C.肺气肿 D.二尖瓣狭窄 E.三尖瓣狭窄

电解质紊乱试题及答案

三基三严培训:临床补液(2016-01-14) 科室: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75分) 1.高热患者易发生(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细胞外液显著丢失 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 A.酸中毒 B.氮质血症C.循环衰竭 D.脑出血 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 A.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B.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低钾血症 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 A.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 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 D.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 E.血浆和细胞内液明显丢失 5.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征是( ) A.组织间液增多 B.血容量急剧增加 C.细胞外液增多 D.过多的低渗性液体潴留,造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增多 E.过多的液体积聚于体腔 6.低容量性高钠血症脱水的主要部位是( ) A.体腔 B.细胞间液 C.血液 D.细胞内液 E.淋巴液. 7.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可能是( ) A.肾炎性水肿 B.肾病性水肿 C.心性水肿 D.肝性水肿 E.肺水肿 8.易引起肺水肿的病因是( ) A.肺心病 B.肺梗塞 C.肺气肿 D.二尖瓣狭窄 E.三尖瓣狭窄 9.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最主要依据是( ) A.晶体成分 B.细胞数目C.蛋白含量 D.酸硷度 E.比重 10.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 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加 B.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 C.淋巴回流张障碍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E.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11.细胞外液渗透压至少有多少变动才会影响体内抗利尿激素(ADH)释放( ) A.1%~2% B.3%~4% C.5%~6% D.7%~8% E.9%~10% 12.临床上对伴有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原则上给予( ) A.高渗氯化钠溶液 B.10%葡萄糖液 C.低渗氯化钠溶液 D.50%葡萄糖液 E.等渗氯化钠溶液 13.尿崩症患者易出现( )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习题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复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高热患者易发生 (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细胞外液显著丢失 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 ) A.酸中毒 B.氮质血症 C.循环衰竭 D.脑出血 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 ) A.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B.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低钾血症 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 ) A.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 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 D.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 E.血浆和细胞内液明显丢失 5.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征是 ( ) A.组织间液增多 B.血容量急剧增加 C.细胞外液增多 D.过多的低渗性液体潴留,造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增多 E.过多的液体积聚于体腔 6.低容量性高钠血症脱水的主要部位是 ( ) A.体腔 B.细胞间液 C.血液 D.细胞内液 E.淋巴液. 7.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可能是 ( ) A.肾炎性水肿 B.肾病性水肿 C.心性水肿 D.肝性水肿 E.肺水肿 8.易引起肺水肿的病因是 ( ) A.肺心病 B.肺梗塞 C.肺气肿 D.二尖瓣狭窄 E.三尖瓣狭窄 9.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最主要依据是 ( ) A.晶体成分 B.细胞数目 C.蛋白含量 D.酸硷度 E.比重 10.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 )

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加 B.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 C.淋巴回流张障碍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E.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11.细胞外液渗透压至少有多少变动才会影响体内抗利尿激素(ADH)释放 ( ) A.1%~2% B.3%~4% C.5%~6% D.7%~8% E.9%~10% 12.临床上对伴有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原则上给予 ( ) A.高渗氯化钠溶液 B.10%葡萄糖液 C.低渗氯化钠溶液 D.50%葡萄糖液 E.等渗氯化钠溶液 13.尿崩症患者易出现 (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低钠血症 14.盛暑行军时大量出汗可发生 ( ) A.等渗性脱水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水肿 15.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患者的处理原则是补充 ( ) A.5%葡萄糖液液 B. 0.9%NaCl C.先3%NaCl液,后5%葡萄糖液 D. 先5%葡萄糖液,后0.9%NaCl液 E.先50%葡萄糖液后0.9%NaCl液. 16.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质是 ( )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凝血酶原 E.珠蛋白 17.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中下列哪一因素不存在 ( )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B. 血浆晶体渗透压 C.血浆胶体渗透压 D. 微血管壁通透性 E.淋巴回流 18.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 ) A.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 淋巴回流障碍 C. 静脉端的流体静压下降 D. 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增高 E. 血液浓缩 19.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的机制是 ( ) A. 毛细血管内压升高 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 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升高 D. 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下降 E.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20.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主要是因为 ( ) A.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B. 肾血浆流量增加 C.出球小动脉收缩比入球小动脉收缩明显 D.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浆渗透增高 E.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升高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诊断治疗指南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诊断治疗指南 水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体内的水分称为体液,体液由水及溶解在其中的电解质、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和蛋白质等组成。细胞内外各种生命活动都是在体液中进行的。机体体液容量、各种离子浓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相对恒定,是维持细胞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及相关脏器的调节得以实现的。当体内水、电解质的变化超出机体的调节能力和(或)调节系统本身功能障碍时,都可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十分常见,它往往是疾病的一种后果或疾病伴随的病理变化,有时也可以由医疗不当所引起。严重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又是使疾病复杂化的重要原因,甚至可对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 一、体液的组成及分布 体液由细胞膜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占总体液的三分之二,约占体重的40%,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基质。细胞外液占总体液的三分之一,约占体重的20%,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必须依赖的外环境或称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可由毛细血管壁进一步划分为细胞间液和位于血管内的血浆,细胞间液约占体重的15%,血浆约占5%,血浆是血液循环的基质。 表4-1 正常人体液的分布和容量(占体重的百分比,%)

成人成人儿童婴儿新生儿老年体液总60 55 65 70 80 52 细胞内40 35 40 40 35 27 细胞外20 20 25 30 45 25 细胞间15 15 20 25 40 20 血浆 5 5 5 5 5 5 二、体液中电解质的含量、分布及特点 体液中的电解质一般以离子形式存在,主要有Na+、K+、Ca2+、Mg2+、Cl-、HCO3-、HPO42-、SO42-、有机酸根和蛋白质阴离子等。各种体液中电解质的含量见表4-2。 表4-2 体液中主要电解质的含量 血浆mEq/L 细胞间液细胞内液 阳离Na+142 140 10 K+ 5 5 150 Ca2+ 5 5 极低 Mg2+ 3 3 40 总量155 153 200 阴离Cl-103 112 3 HCO3-27 28 10 HPO42- 2 4 142 SO42- 1 2 5 有机酸 6 6 — 蛋白质16 1 40 总量155 153 200 三、静水压和渗透压 体液中的水分在不同体液腔隙之间的移动取决于两种压力:静水压和渗透压。 1.静水压 2.渗透压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试题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知识结构提要】 高渗性脱 水 脱水低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 水 特点:失水>失钠、[ Na+] > 150mmol/L 、渗透压 > 310mmol/ L 原因:饮水不足、失水过多(经肾脏、胃肠道、皮肤、肺)对机体影响:细胞外高渗、细胞内脱水、口渴、脱水热防治原则:防治原发病、补充水分及适量的含钠溶液特点:失水< 失钠、 [ Na+] < 130mmol/L 、渗透压 < 280mmol/L 原因:体液(消化液)大量丢失只补水忽略补盐、经肾失Na+ 对机体影响:细胞外液明显减少易休克、细胞水肿、失水征防治原则:防治原发病、补充高渗液概念:水与钠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 Na+] 和渗透压正常原因:等渗液大量丢失(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等) 对机体的影响:细胞外液减少、可转化为高渗或低渗性脱水防治原则:防治原发病、补充等渗液 原因:肾排水功能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水钠代谢紊乱水中毒对机体的影响:细胞内外容量增多呈低渗状态、血液稀释 防治原则:防治原发病、限制水入量、利尿 分类按分布范围:分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按原因:分肾性、肝性、心性、营养不良性、淋巴性、炎性水肿按部位:分肺水肿、脑水肿、皮下水肿等 组织液生成>回流 机制 水肿 钠水潴留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淤血 血浆胶体渗压降低:蛋白摄入减少、丢失过多等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感染、缺氧、中毒等淋巴回流受阻:丝虫病、肿瘤等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滤过总面积减少、肾血流量减少 RAA 系统活性增高抗利尿 激素释放增多血流重新分 布利钠激素分泌减少肾小 球滤过分数增加 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 多

心性水肿:由右心衰竭引起的全身性水肿,始发于身体低垂部 位 肺水肿:过多的体液积聚于肺组织内,始发于肺间质 常见类型 脑水肿:脑细胞、间质及脑室液体含量增多使脑容积增大 肾性水肿:见于肾小球肾炎,始发于组织疏松的眼睑 肝性水肿:见于肝硬化晚期,始发于腹腔 概念:血清钾含量低于 3.5mmol/L 原因:钾摄入不足、钾丢失过多、钾在体内分布出现异常 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心肌兴奋性、自律性增加、传导性降低、收缩性先高后低 肾脏:肾浓缩功能降低,多尿、低比重尿 酸碱平衡:代谢性碱中毒 补钾原则:多用口服;见尿给钾小量慢速输入;补钾须持续一段时间 概念:血清钾含量高于 5.5mmol/L 原因:肾排钾减少、细胞内钾释出、钾摄入过多 高钾血症 对机体影响 : 致死性心律失常;刺痛、感觉异常及肌无力;代酸。 紧急处理原则:对抗高 K +的毒性;促进 K +移入细胞;加速 K +排出 目的要求】 掌握脱水、水中毒、水肿、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概念。 了解各型脱水、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防治原则和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自测题 】 、名词解释 7.水肿发生的两大基本机制是: 8.引起体内、外体液交换失平衡主要与肾脏的 的重吸收明显增高有关。 2. 掌握脱水的类型、原因、对机体的影响。 3. 掌握水肿的发生机制。 4. 熟悉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 5. 熟悉脑水肿、心源性水肿的发生机制。 钾代谢紊乱 低钾血症 对机体影响 1. 6. 1.脱水 2 .低渗性脱水 3.高渗性脱水 4.等渗性脱水 5.水中毒 6.低钾血症 7.高钾血症 8.反常性酸性尿 9 .水肿 10.积水 11.心性水肿 12.肾性水肿 13.肺水肿 二、填空题 1.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 减少为主。 2.低渗性脱水时体液丢失以 为主,临床上易发生 3.等渗性脱水时,未经及时处理,可转变 为 为 性脱水。 性脱水,如只给病人补水而未补盐,则可转变 4.急性低钾血症心肌电生理变化特点:自律性 性。 兴奋性 、传导性 、心肌收缩 5.低钾血症时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是由于细胞 内 致 _____________ 中毒。 K + 外移,细胞外 转入细胞内,从而导 6.高钾血症时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是由于细 胞内 、而细胞外液出现 中毒。 H +外移,细胞外 K +转入细胞内,使尿液的 pH 急剧降低和

水电解质紊乱病例讨论习题参考答案

水电解质紊乱病例讨论习题参考答案 病例1:患者:女性,23岁,工人. 主诉:午后低热,盗汗,腹痛三年,反复发作? 现病史:三年前自觉乏力,午后低热,盗汗,腹痛,经当地医院抗TB治疗后好转.进两个月来发作加重。 脐周围及右下腹持续性隐痛。同时有腹部肿块,近日来出现阵发性绞痛,多在 右下腹,伴有肠鸣。腹痛不断加剧。进食,饮水均引起呕吐,腹胀?即日由于频繁呕吐,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眼窝内陷,尿少,无尿而急诊入院? 入院诊断:结核性腹膜炎伴有肠梗阻 治疗经过:手术后禁食,并连续做胃肠减压7天,共抽吸液体2200 ml,平均每天静脉补液(5% 葡萄糖液)2500 ml。术后2周,患者出现肌肉软弱无力,肢体瘫软,不能翻身,偶尔有麻木感?恶心,呕吐,厌食,腹胀,全身乏力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血清[K+] mmol/L,血清[Na+]140 mmol/L.心电图(ECG)显示:S —T段压低,T波低平和增宽,有U波. 问题: 1)病人发生了何种类型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判断依据是什么? 2)导致上述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原因是什么? 3)此例病人在治疗上有何不妥之处?为什么?下一步治疗应如何开展? 参考答案: 1)治疗前等渗性脱水:判断依据①频繁呕吐,肠梗阻、胃液抽吸为低血容量的原因;②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眼窝内陷,尿少,无尿,均为低 血容量表现;③血清[Na+]140 mmol/L,为实验室依据。 治疗后低血钾:判断依据①禁食,胃肠减压7天,为低血钾原因;②肌肉软弱无力,肢体瘫软,不能翻身,偶尔有麻木感.恶心,呕吐,厌食,腹胀,全身乏力等症状,为低血钾临床表现③血清[K+] mmol/L 为低血钾实验室依 据;④心电图(ECG)显示:S—T段压低,T波低平和增宽,有U波.为低血钾心电图表现。 2)等渗性脱水的原因:盗汗;进食,饮水均引起呕吐;禁食,并连续做胃肠减压7天;低血钾的原因:禁食,并连续做胃肠减压7天 3)治疗过程中未补充电解质并加大补液量。 因为病人在禁食、胃液抽吸时已经出 现水电解质紊乱但是5%葡萄糖液不含电解质。下一步在补液的同时应加入含K+ Ns f电解质溶液。补液总量应不少于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 生理需要量,应在5000ml左右。 常见问题: 1)TB为结核 2)有的同学只注意到低血钾,但是没有注意到等渗性脱水。虽然血钠浓度正常,但是病人有 明显的脱水体征,加上病史支持,故还应考虑到脱水的问题。 3)不能停止胃肠减压,因为术后病人胃肠减压可以降低肠壁压力,改善血液循环。属于常规治疗手段。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习题测验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1.机体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最多的酸性物质是 A.碳酸 B.乳酸 C.丙酮酸 D.磷酸 E.硫酸 2.对挥发酸进行缓冲的最主要系统是 A.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无机磷酸盐缓冲系统 C.有机磷酸盐缓冲系统 D.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E.蛋白质缓冲系统 3.对固定酸进行缓冲的主要系统是 A.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磷酸盐缓冲系统 C.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D.还原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E.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4.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对下述哪些刺激最敏感 A.动脉血氧分压 B.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C.动脉血PH D.血浆碳酸氢盐浓度 E.脑脊液碳酸氢盐 5.从肾小球滤过的碳酸氢钠被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近曲小管 B.髓袢 C.致密度 D.远曲小管 E.集合管 6.磷酸盐酸化的主要部位是 A.肾小球 B.近曲小管 C.髓袢 D.致密斑 E.远

曲小管 7.血液PH的高低取决于血浆中-]/[HCO] C.COCP D.[HCO的比 B.PaCOA.NaHCO浓度323223值 E.BE 8.判断酸碱平衡紊乱是否为代偿性主要指标是 A.标准碳酸氢盐 B.实际碳酸氢盐 C.PH D.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E.BE -]的指标是直接反映血浆[HCO 9.3A.PH B.AB C.PaCO D.BB E.BE 210.BE负值增大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D.急性呼吸性碱中毒 E.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原发性增高可见于 11.血浆[HCO3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12.血浆[HCO]原发性升高可见于32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13.血浆[HCO]继发性增高可见于32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D.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14.血浆[HCO]继发性降低可见于32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习题

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1. 机体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最多的酸性物质是 A. 碳酸 B. 乳酸 C. 丙酮酸 D. 磷酸 E.硫酸 2. 对挥发酸进行缓冲的最主要系统是 4. 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对下述哪些刺激最敏感 A. 动脉血氧分压 B.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C. 动脉 血 PH D. 血浆碳酸氢盐浓度 E. 脑脊液碳酸氢盐 5. 从肾小球滤过的碳酸氢钠被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 近曲小管 B. 髓袢 C. 致密度 D. 远曲小管 E. 集合管 6. 磷酸盐酸化的主要部位是 A. 肾小球 B. 近曲小管 C. 髓袢 D. 致密斑 E. 远 曲小管 7. 血液PH 的高低取决于血浆中 A.NaHC 3浓度 B.PaCO 2 C.CO 2CP D.[HCO 3-]/[H 2CO ]的比 值 E.BE 8. 判断酸碱平衡紊乱是否为代偿性主要指标是 A. 标准碳酸氢盐 B. 实际碳酸氢盐 C.PH D. 动脉血二 氧化碳分压 E.BE 9. 直接反映血浆 [HCO 3-] 的指标是 A.PH B.AB C.PaCO 2 D.BB E.BE 10. BE 负值增大可见于 A. 代谢性酸中毒 B. 代谢性碱中毒 C. 急性呼 吸性酸中毒 D .急性呼吸性碱中毒 E.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11. 血浆[HCQ -]原发性增高可见于 A. 代谢性酸中毒 B. 代谢性碱中毒 C. 呼吸 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12. 血浆[H 2CQ ]原发性升高可见于 A. 代谢性酸中毒 B. 代谢性碱中毒 C. 呼吸 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13. 血浆[H 2CQ ]继发性增高可见于 A.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 有机磷酸盐缓冲系统 D. 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E. 3. 对固定酸进行缓冲的主要系统是 A.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 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D. 还原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E. 无机磷酸盐缓冲系统 蛋白质缓冲系统 磷酸盐缓冲系统 氧合 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C. C.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水有哪些生理功能? [答题要点]①促进物质代谢(良好溶剂、生化反应场所);②调节体温(比热大,蒸发热大);③润滑作用;④结合水增强器官组织坚韧性。 2.无机电解质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题要点]①维持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②维持细胞静息电位和参与动作电位形成;③参与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3.有哪些因素可刺激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 [答题要点]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升高,以及非渗透压性刺激,即血容量和血压的变化、精神紧张、疼痛等因素。 4.高渗性脱水和低渗性脱水对机体的最主要危害有何不同。 [答题要点]高渗性脱水:细胞外液严重高渗→脑细胞脱水、脑体积缩小→颅骨与脑皮质之间的血管张力增大→静脉破裂、脑内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低渗性脱水:①大量细胞外液丢失 ②细胞外液低渗、大量细胞外水分进细胞内 →低血容量性休克 5.高渗性脱水机体可通过哪些措施使细胞外液高渗有所回降? [答题要点]①口渴,增加饮水;②少尿,减少水分排出;③细胞内水向细胞外转移,起“自我输液”作用。 6.某病人高热昏迷三天,未进食,可能发生哪些主要的水电解质紊乱?为什么? [答题要点] 高渗性脱水:主要因经呼吸道和皮肤失水过多又未饮食水 低钾血症:因未摄入钾、肾照样排钾 低镁血症:因未摄入镁 高钾血症:组织细胞分解代谢↑,细胞内K+释放。 7.什么叫水肿?全身性水肿多见于哪些情况? [答题要点]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全身性水肿多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性水肿)、肾病综合征或肾炎(肾性水肿)以及肝脏疾病(肝性水肿等)。 8.引起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因素有哪些?试各举一例说明。 [答题要点]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如充血性心衰时,全身毛细血管流体静压↑;②血浆胶体渗透压↓,如肝硬化时,蛋白合成↓;③微血管通透性↑,如炎性水肿时,炎症介质使微血管通透性↑;④淋巴回流受阻,如丝虫病,可引起阻塞性淋巴性水肿。 9.球-管失衡有哪几种形式,常见于哪些病理情况? [答题要点]有三种形式:①GFR↓,肾小管重吸收水钠正常;②GFR正常,肾小管重吸收钠水↑;③GFR↓,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常见于充血性心衰、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等。 10.什么叫肾小球滤过分数,它的增加为什么会引起近曲小管重吸收增加? [答题要点]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滤过分数↑,无蛋白滤液↑→近曲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流体静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重吸收↑。11.引起低钾血症的原因有哪些?这些原因为什么会引起低钾血症?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相关试题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紊乱 第一节水钠代紊乱 【A型题】 1.细胞外液成分不同,它们之间渗透压的关系是()A.细胞高于细胞外 B.细胞低于细胞外 C.血浆低于组织间液 D.组织间液低于细胞液 E.细胞外液基本相等 2.机体的环境是指() A.细胞液 B.细胞外液 C.穿细胞液 D.血浆

E.淋巴液 3.细胞液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 A.K+ B.Mg2+ C.Ca2+ D.Na+ E.Fe2+ 4.机体通过下述哪项的移动来维持细胞外渗透压的平衡()A.Na+ B.葡萄糖 C.K+ D.水 E.蛋白质 5.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特征是() A.失水多于失钠 B.血清钠浓度<130mmol/L C.血浆渗透压<310mmol/L D.伴有或不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 E.细胞液量减少 6.决定脱水类型的因素为() A.体液总量 B.细胞液渗透压

C.细胞外液渗透压 D.血浆胶体渗透压 E.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 7.正常机体水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通过下列哪项来调节()A.神经系统 B.血浆渗透压 C.胃肠道 D.神经分泌系统 E.分泌系统 8.何种类型的水与电解质失衡最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水肿 9.调节钠水平衡的主要器官是() A.皮肤 B.肺 C.胃肠 D.肾 E.汗腺 10.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最主要的原因是()

A.长期连续使用高效利尿剂 B.醛固酮分泌不足 C.肾小管酸中毒 D.消化道大量失液 E.大量失液后处理不当 11.最易发生脱水热的水与电解质紊乱类型是()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水肿 E.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1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体液丢失最严重的部位是()A.细胞液 B.组织间液 C.血浆 D.淋巴液 E.第三间隙液 13.低渗性脱水的突出特点是() A.明显口渴 B.ADH分泌增多 C.易发生休克 D.早期尿量减少

一例呼吸衰竭合并严重电解质紊乱病人的病例讨论(白一宁)

一例呼吸衰竭合并严重电解质紊乱病人的病例讨论(2013.7.18) 肠外肠内营养专业白一宁 病例特点: 1.患者:男,72岁,身高:160cm,体重:40kg,BMI: 15.625 2.主诉和现病史: 患者系“纳差半月,突发呼吸困难半天”于6月28日急诊入院。.患者因脑梗塞后遗症长期入住养老院,半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纳差,饮食少,并渐出现意识不清,今日中午突发呼吸困难,痰不易咳出,养老院予以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情况未见明显好转,遂晚上送入我院急诊。急诊行电解质检查提示严重电解质紊乱,BP:78/59mmHg,氧饱和度下降,紧急予以补钾、升压、呼吸兴奋剂应用,考虑病情危重,收入ICU进一步诊治。病程中患者发热伴咳嗽咳痰,最高体温37.5度,无寒颤,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等。 入科后行体格检查:T 37℃,P 130次/分,R 22次/分,BP 80/50mmHg,患者神志昏迷,消瘦貌,口唇紫绀,全身可见多处压疮伴渗出,左股骨大转子可见6cm×5cm IV度压疮,骶尾部可见4.5cm×4cm不可分期压疮等。 辅助检查:1.急诊生化:钾2.2mmol/l↓,钠171mmol/l↑,氯126mmol/l↑,钙1.94mmol/l↓; 2.血常规:白细胞16.5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4.6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2.0%↑; 3.胸片提示:两肺未见活动性病变;左侧第6后肋骨骨折(陈旧性骨折?) 4.急诊心电图:窦速,ST段改变。 初始治疗:予紧急气管插管,告病危,予患者补液,补钾,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感染,鼻饲蒸馏水,制酸等支持对症处理。 入院诊断: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低钾高钠高氯)、低血容量性休克、支气管感染、褥疮伴感染、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脑梗死后遗症。 3.主要治疗药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