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十世纪中日韩陶渊明研究信息概说

二十世纪中日韩陶渊明研究信息概说

二十世纪中日韩陶渊明研究信息概说
二十世纪中日韩陶渊明研究信息概说

2003年第4期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123期No,4,2003Journal of Jiujiang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Sum No.123

二十世纪中日韩陶渊明研究信息概说

陈 忠Ξ

(陶渊明研究中心 江西九江332000)

摘要:本文概述了二十世纪中国、日本、韩国的陶渊明研究的情况

关键词:二十世纪 中国 日本 韩国 陶渊明研究

中国是个举世闻名的诗歌大国。古往今来的诗人与诗作难以数计。它是中国也是世界的一笔宝贵文化遗产,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朱自清先生在《日常生活的诗———序萧望卿〈陶渊明批评〉》中说,“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他们的诗集,版本最多,注家也不少。”①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向林黛玉请教如何读诗做诗,黛玉回答:“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百首。肚子里先有这三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对这些议论,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评点曰:“黛玉论诗,实亦雪芹论诗。”在曹雪芹心里,陶渊明诗,仅列王维、杜甫、李白之后。

1995年初,《光明日报》和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袖珍读书系列问卷”,在广大读者中开展自己最喜爱的四大古典名著和最喜爱的诗人、词人、散文家的调查活动,历时数月。在主持人推荐的四位古代诗人中(按曹雪芹排序),李白最受当代读者喜爱,得票294份;杜甫次之,得票285份;陶渊明第三,得票111份;王维得票51份,列第四。这也反映了当代部分读者倾向。

陶渊明的诗,在国外也有巨大影响。例如,日本学者大矢根文次郎在他的专著《陶渊明研究》中指出:“渊明文学在日本流传,从古远的上代直到今天,不论时光如何流逝,各个时代的诗人、文人和画家们对于恬淡高洁的人格的憧憬,对于其诗文的无限热爱从未中断……他长期地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各时代的人们都从其中得到了丰富的精神粮食。”②有趣的是,日本学者雨伯阳先生在评价中国古代诗人历史地位时,也有自己眼中的排序意见,他认为:“渊明第一,李杜第二,韩白第三,东坡在三、四之间。”③江户后期的 濑淡窗在《六朝纪闻》中有陶诗评语二十三章;他谈到自己喜爱的12位中国诗人,陶渊明列第四,仅在杜甫、苏轼、李白之后。④

可见,专家学者也好、普通读者也好,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诗人陶渊明还是倍受世人青睐的。当然,上述这些座次排序并不能真正说明问题。正如《光明日报》主持人西苑所说:“文学中

Ξ收稿日期:2003—06—03

作者简介:陈忠,九江师专教授,陶渊明研究中心主任。

有性情,偏爱哪一位作家的哪一部作品,从一种意义上,就是一种性情相近。因此,我们的回答,不是从艺术水平的高低上给作家作品排座次,而是一种趣味文艺心理学调查。”⑤

有个事实毋庸置疑,陶渊明自诞生至今的1600多年里,真是“爱不尽的陶渊明”、“说不尽的陶渊明”呀!古往今来之人如何评说陶渊明,详情可阅钟优民的《陶学史话》和《陶学发展史》⑥,还有新近出版的《元前陶渊明接受史》(李剑锋著)⑦。

九江是陶渊明的故乡。作为后人,我们十分崇敬乡贤陶渊明,从小就读过他的诗文,向往他的“桃花源”理想,钦佩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喜爱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神韵。坦率地说,我对陶渊明的诗文了解还不多、理解也不深。仅因为1984年开始担任《九江师专学报》主编,策划与编辑“陶渊明研究”专栏长达16年之久,我是从编辑的视角介入这个领域的。在迎接2000年庐山“中日学者第二届陶渊明学术研讨会”时,我花了两三年时间,通过友人的帮助,编印了一本《二十世纪中日韩陶渊明研究资料索引(初稿)》。对此,我仍在搜集相关材料,不断补充和完善。所以,今天我向各位日本朋友讲话的主要内容,就是:“二十世纪中日韩陶渊明研究信息概说”。依据目录索引提供的信息材料,谈谈20世纪这一百年,中国、日本、韩国有关陶渊明研究的一些情况与特点。

(一)

先谈中国大陆陶渊明研究的状况。分两部分概说:一是陶渊明研究的专著,二是陶渊明研究的论文。

从1914年至2000年间,中国大陆共出版有关陶渊明研究的专著85部。其中:属于《陶渊明集》的全本、选本、注本、校本、译本共36部,占4214%;介绍陶渊明其人其诗、带传略性质的10部,占1118%;研究陶渊明的各种专著39部,占4516%。再从出版时间上看(见表一):

1914—191920

—29

1930

—39

1940

—49

1950

—59

1960

—69

1970

—79

1980

—89

1990

—2000

总计

3793351233185部

从专著作者情况看,除4种由出版社编印、6种由集体编辑之外,涉及作者61人,其中出版2部及2部以上专著者有:顾浩、傅东华、廖仲安、李华(首都师范大学)、龚斌、袁行霈、汪榕培、钟优民、魏正申等。

从1913年至2000年间,中国大陆发表有关陶渊明研究的论文共1429篇。从发表时间看(见表二):

1913

—19

1920

—29

1930

—39

1940

—49

1950

—59

1960

—69

1970

—79

1980

—89

1990

—2000

总计12532399144354137491429篇从数据中得悉,20世纪最后20年是陶渊明研究的空前繁荣时期,在“陶学百年”中,专著占了6315%,论文占了8113%。再从论文作者情况看(见表三):

篇数123456789101112131415202537总计人数86548331263263010122211988人5篇以上的作者有:逯钦立、古直、王延箴、袁行霈、邓安生、唐满先、朱家驰、顾农、陈忠、曹庆鸿、戴建业、汪榕培、李剑锋,刘继才;10篇以上的作者有:李华(首都师大)、吴云、钟优民、李文初、李华(江西社科院)、丁永忠、王振泰、赵治中、徐声扬、魏正申。为了统计的方便,凡一篇文章有两位或多位作者合作的,我只以第一作者为统计数字,所以撰写陶渊明研究文章的实际已超过千人,是一个不小的群体。这些人多是大中学校教师、文学研究人员和陶渊明诗文爱好者;文章大都是有感而发;真正从事陶渊明深入研究且有多篇成果和专著者,应该说,还不算多呀。

仔细分析“百年陶学”这1429篇论文内容传递的信息,或许有助于对中国大陆20世纪陶渊明研究的现状及特点,有深入的了解与把握。

1、关于陶渊明生平的研究,共31篇。这类文章,解放前有15篇,占了这类研究成果的一半。

2、关于陶渊明享年的研究,共13篇。1996年,袁行霈先生发表《陶渊明享年考辨》,提出76岁说,引发了争议,成为近年陶渊明研究的一个小的“热点”。

3、关于陶渊明故里的研究,共28篇。仅80年代发表的就有13篇,接近一半。对于一位离今1600多年的、且在当时地位并不显赫的贫困诗人陶渊明,仅靠极为有限的古代文献资料和诗文推测出的证据,要想取得陶渊明生平、享年、故里诸问题

研究的重大突破,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学者们一般不会投入太多热情与精力的。

4、关于陶渊明思想的研究,共62篇。其中,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发表的占了三分之二。围绕陶渊明思想与儒教、道教、佛教、玄学、“新自然说”、有神论、无神论、无君论、有君论、墨派倾向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深入探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

5、关于陶渊明人生观的研究,共62篇。其中四分之三的文章出现在90年代,涉及陶渊明的忧患观、苦难观、义利观、生死观和仕宦思想、安道苦节、孤独意识、真淳人格、悲剧人生、生命境界等,颇有新意。

6、关于陶渊明归隐的研究,共66篇。自梁人钟嵘在《诗品》中称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之后,似乎陶渊明成了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从此归隐是陶渊明研究中一个久经不衰的“热门话题”。与传统讨论有别,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后,随着现代心理学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一些学者开始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尝试探讨陶渊明的“仕隐心理轨迹”、“归隐心情描述”、“仕隐心态”、“出仕与归隐的矛盾心理”、“隐逸的心理原因”和“性格因素”等。

7、关于陶渊明创作的研究,共24篇。50年代末,中国学术界曾就“陶渊明基本上是反现实主义的诗人”与“陶渊明基本上是现实主义诗人”问题,有过一次针锋相对地激烈争辨。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极左思潮泛滥的特定时空,这场讨论的结局可想而知。戴上墨镜去考察陶渊明创作,误解、偏见与伤害的频频出现就很自然了。

8、关于陶渊明文学观美学观的研究,共39篇。90年代后,一些学者就陶渊明的“自然美学观”、“为仁由己”的审美气质,“适性得意”的审美基础、陶诗的“悲剧美学思想”、“以仁为美、以真为用”的美学风格、“践行孔孟美学的潜体系”和是否“以诗传世”等课题,作了初步探索。

9、关于陶渊明艺术风格的研究,共40篇。讨论陶渊明艺术风格的文章,不少受到鲁迅意见的影响,依旧在“怒目”与“静穆”、“金刚怒目”或“崇尚自然”的话题上重复;当然,还有的涉足到陶渊明的抒情艺术、音乐特性、劳动的美、哲理表现和幽默风格等。

10、关于陶渊明其人的研究,共113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介绍陶渊明的“科普文章”和“纪念性质的文章”;或者就陶渊明“某个特性”发表看法;或介绍苏轼、朱熹、杜甫、鲁迅等古今名人是怎样评价陶渊明的。值得一提的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光明日报》曾持续发表“重评陶渊明”的文章,这样集中的公开的批评一位古代作家的功过是非、并造成巨大负性效应,较为少见。

11、关于陶渊明诗与赋的研究,共190篇。陶渊明作品的主体是诗与赋,这自然也成了后人研究的主要对象,这类文章多很正常,且内容十分广泛,难以一言蔽之。

12、关于陶渊明诗文中字、词、句的解剖研究,共60篇。其中对陶渊明诗文中的“好读书,不求甚解”、“落英缤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去三十年”还是“一去十三年”、“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关键词句的理解,分歧尚明显。

13、关于陶渊明四言诗的研究,仅8篇。

14、关于陶渊明田园诗的研究,共51篇。不仅有对陶渊明田园诗的阐释和评价,还有对陶渊明田园诗的写实倾向、浪漫色彩、艺术特色、意境成因、价值思考、美学追求等话题的研讨。

15、关于陶渊明具体作品的研究,共333篇。它涉及了陶渊明30多篇诗文。现按研究文章的多寡排序,分述之。

一是《桃花源记并诗》的研究,共121篇,最多。有的属一般介绍;有的进行逻辑分析;有的发表教学札记;有的论证幻灭意识;有的探讨思想倾向、社会背景、现实意义;有的剖析文学地位、写作手法、风格基调;有的阐述创作基础、美学价值、语言特色,等等。另有三个讨论“热点”,即:桃花源理想、桃花源“原型”辨、《桃花源记》中的“外人”,共37篇,占3016%。生活中,时下有人常爱把“乌托邦”挂在嘴边,甚至说“桃花源是中国的乌托邦”。英国人莫尔创造的“乌托邦”与中国人陶渊明造就的“桃花源”,是根植于西方与东方两个不同国度、民族、文化沃土上的“理想世界”,都对后世影响深远。但必须指出:“世外桃源”的诞生比起“乌托邦”来,要早整整1000年!

二是饮酒及饮酒诗的研究,共61篇,次之。自萧统《陶渊明集序》曰:“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嗣后,

陶渊明的饮酒及饮酒诗就成为其人其诗的一个特质,为后辈的一个永恒的话题。“百年陶学”除了对《饮酒》、《止酒》、《述酒》诗的文本考察外,还就陶渊明的酒与道、酒与心、酒与情、酒与友、酒与菊、酒与诗等话语,众说纷纭。

三是《闲情赋》的研究,共37篇,居第三。在萧统的眼里,陶渊明的《闲情赋》属于“白璧微瑕”⑧。20世纪前70年,仅一篇文章谈到《闲情赋》的“读后志”。自80年代始,研究《闲情赋》的热情不减。有“情测”者,有“主旨”探者;有称《闲情赋》是“爱情散文”者,有言“游戏之笔者”;有说“爱情心理杰作”者;有的认为是“聊托物以幻化,寓至情于奇想”;有的认为是“谈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有的认为是“胡思乱想的自白,清新真切的情诗”;还有的把陶渊明的《闲情赋》与弗洛依德的“泛性论”进行比较。对于陶渊明这篇奇文,似乎争论最多,分歧最大。

四是《归去来兮辞》的研究,共25篇。有谈其结构的,有谈其意义的,有谈创作心态的,有谈后世影响者。还有两个争论的“焦点”:关于“归去来兮”的理解和“创作时地”的考辨。

五是《归园田居》的研究,共19篇。几乎都是溢美为多。什么“一幅美丽的田园图”;“笃意真古,辞典婉惬”;“淡笔白描,意趣盎然”;“以平常之景语,写无穷之妙趣”;“独标性格,诗如其人”;“诗中画,画中情,情中意”等,隐藏一种共识。

六是《形影神》的研究,共10篇。

七是《读〈山海经〉》的研究,共8篇。

八是《乞食》的研究,共7篇。

九是《五柳先生传》的研究,共6篇。

十是《拟古》的研究,共5篇。

此外,评论《责子》的4篇;评《咏贫士》、《咏荆轲》、

《与殷晋安别》、《和郭主簿》、《杂诗》、《归鸟》、《和刘柴桑》、

《拟挽歌辞》的各2篇;评《酬柴桑诗》、《游斜川》、

《移居》、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己酉岁九月九日》、《九日闲居》、《还旧居》、《咏二疏》、

《咏三良》、《岁暮和张常侍》、《赠长沙公》、《停云》、

《命子》、

《自祭文》的各1篇。

16、关于陶渊明比较的研究,共120篇。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容易发现问题、寻找规律,也更容易清晰地说明事理与文理。在这些文章中,有以陶渊明与中国古代近代现代诗人相比的,也有

与外国诗人相比的,还有拿作品互比的。具体情况是———

比较对象是中国古今文化名人的共38人。其中陶谢(灵运)相比的最多,23篇;王维次之,12篇;杜甫第三,7篇;苏轼、辛弃疾各5篇,并列第四;李白、阮籍,各4篇;嵇康、储光羲、王绩,各3篇;屈原、白居易、孟浩然,各2篇;还有,李清照、鲍照、曹植、郭象、黄庭坚、蒲松龄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比较对象是外国作家的有多位。其中,华兹华斯最多,10篇;费罗斯特,次之,3篇;另有夏目漱石、弗洛依德、叶赛宁、莫尔等。

用作品相比的5篇。主要是拿《桃花源记》与《乌托邦》、《太阳城》、《老实人》、《瑞普?凡?温克尔》比较;例外的仅一篇,是拿陶潜的《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与黑塞的《乡村墓园》“对读”。

17、关于陶渊明研究的综述,共38篇。这类文章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或对某次陶渊明学术研讨会情况的概述;或对某一阶段陶渊明研究近况的略说;或对陶渊明研究某些热点、观点的综述。90年代后,还出现了“历代陶学研究概述”、“二十世纪陶渊明研究概况”。不仅有对中国大陆“陶学百年”情况的综述;还有关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20世纪发表出版陶渊明研究成果的概说。

18、关于陶渊明研究的书评,共54篇。全是对新中国诞生后出版的《陶渊明诗文汇评》、《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集》的整理校勘注释,特别是对80年代后大量出版的陶渊明研究学术专著,所作的书评。

19、关于陶渊明影响的研究,共36篇。有对陶渊明文学地位确立的探讨;有对“崇陶现象”的剖析;有对“效陶诗”、“和陶诗”的考察;有陶渊明继承孔子、屈原、诗经的探索;有介绍陶渊明在国外被广为传播的情况;有阐释陶渊明对后代诗论所产生的影响;有陶渊明对苏轼、白居易、辛弃疾等影响的深究;有陶渊明对中国文化、思想、伦理等潜移默化的分析等。

20、关于陶渊明研究的研究,共61篇。就象小说和小说作家多起来之后会出现“小说评论”一样;当陶渊明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且产生了陶学家之后,于是“陶学评论”或曰“陶渊明研究的研

究”的出现也很正常。或对某陶学家的研究作出分析;或对某陶学家的贡献给予评价;或对陶渊明研究特点、动向进行阐释;或对“陶学百年”的成就得失加以剖视;或对陶渊明接受史开展研究。陶学评论,实事求是说,仍属起步阶段,仅局限于少数学人之间。

(二)

再谈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陶渊明研究状况,也分两部分概说:一说专著,二说专论。

从1956年至1997年间,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共出版有关陶渊明研究的专著87部,比中国大陆还多。其中:属于《陶渊明集》的全本、选本、注本、校本、译本24部,占2716%;介绍陶渊明其人其诗带传记性质的有18部,占2017%;研究陶渊明的各种专著45部,占5117%。另从出版时间上看(见表四):

1956—591960—691970—791980—891990—1998总计61421232387部

从专著作者看,除10种由出版社编辑外,涉及作者62人,其中出版2部及2部以上专著者有黄仲 、郭银田、王光前、古直、钟优民、宋立龙、陈怡良、方祖 ;梁启超的《陶渊明》和杨勇的《陶潜诗笺注校证评论》等还多次再版。

从1936年至1998年间,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发表有关陶渊明研究的论文共284篇。从发表时间看(见表五):

1936—391940

—49

1950

—59

1960

—69

1970

—79

1980

—89

1990

—98

总计

2191945754579284篇

从论文作者情况看(见表六):

篇数12345678915总计

人数1401792611111179人

4篇以上的作者有:刘师舜、潘重规、王熙元、鲍 、陈美利、李辰冬、齐益寿、林文月、陈怡良、王叔岷。

不妨对这些论文内容作简略分析,主要是三大块:

一是有关陶渊明生平、传记的研究,共104篇,占3616%。其中关于陶渊明的“原籍”、“故里”、“无弦琴”的考辨,是小“热点”。

二是关于陶渊明思想的研究,共24篇,占815%。较多涉及陶渊明与儒家、道家、玄学、庄周、魏晋风流的相关,以及陶渊明的“禅悟”和自然观等。

三是关于陶渊明作品的研究,共140篇,占4913%。其中论述陶诗渊源、特色、考证、内涵、析疑、地位、境界等内容的67篇;陶渊明与谢灵运、苏轼、白居易、韩愈及弗洛斯特相比较的14篇;对陶渊明具体作品研究的58篇。涉及25篇诗文,《桃花源记》第一,11篇;《饮酒》其之,9篇;《形影神》和《五柳先生传》,各5篇,并列第三;《读〈山海经〉》4篇;《闲情赋》、《杂诗》、《咏史》、《拟挽歌辞》各2篇;《归去来兮辞》、《述酒》、《止酒》、《蜡日》、《还旧居》、《拟古》、《时运》、《咏贫士》、《咏三良》、《感士不遇赋》、《游斜川》、《扇上画赞》、《与子俨等疏》、《责子》、《劝农》、《读史述九章》、《自祭文》各1篇。

当我们详细列出陶渊明作品被研究的篇目名称时,有一个有趣的发现:海峡两岸的中国学者,不约而同,都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饮酒诗,作为研究的重中之重。这恐怕不会是一种偶然巧合。

还有一点值得指出的是,台港地区一些研究生撰写毕业论文时,喜欢选择陶渊明。从1959—1997年间,以陶渊明为题的硕士论文13篇、博士论文3篇。

(三)

陶渊明和他的《陶渊明集》(北齐阳休之本),早在唐代初年,就由日本遣隋、遣唐的留学生、留学僧持归日本。此后版本繁多。⑨日本的诗人和学者对陶渊明其人其诗其文兴趣浓烈。

从1928年至2000年间,日本共出版有关陶渊明研究的专著60部。其中:属于《陶渊明集》的全本、选本、注本、校本、译本13部,占2117%;介绍陶渊明为人为诗、且带传记性质的16部,占2617%;研究陶渊明的各种专著31部,占5116%。从出版时间上看(见表七):

1928

—29

1930

—39

1940

—49

1950

—59

1960

—69

1970

—79

1980

—89

1990

—2000

总计224458191660部

撰写并出版专著的作者共41人,其中出版2部及2部以上者有:释清潭、大矢根文次郎、都留春雄、高桥彻、石川忠久、斯波六郎、长谷川滋成、廖仲安(中)、

中谷孝雄、兴膳宏、一海知义;铃木虎雄的《陶渊明诗解》、吉川幸次郎的《陶渊明传》、星川清孝的《陶渊明》,都再版过。

从1939年至2000年间,日本发表有关陶渊明研究的论文共376篇。从发表时间上看(见表八):

19391940

—49

1950

—59

1960

—69

1970

—79

1980

—89

1990

—2000

时间

不详

总计

15365560901263376篇

从论文作者情况看(见表九):

篇数12345678910111216总计

人数11020107723412111169人发表5篇及以上作者有:山田英雄、渡部英喜、大上正美、今场正美、繁山幸雄、龙川清、津下正章、石田公道、上里贤一、一海知义、 泽精一、井上一之、宫泽正顺、片冈政雄、沼口胜、松冈荣志、石川忠久;发表10篇及以上作者有:松浦友久、武井满干、伊藤直哉、上田武、大矢根文次郎。

对这376篇文章的内容作初略分析后,发现:

1、对陶渊明其人其文的一般介绍,共21篇,占516%。

2、关于陶渊明生平、生活、思想的研究,共44篇,占1117%。其中涉及陶渊明的人类之爱、拙朴主义、生活理念、阶级意识、天人思考、环境心境、主体精神、佛教道教和处世观、自然观、名利观、生命观、生死观、身后名等。

3、关于陶渊明归隐问题的研究,共16篇,占413%。涉及陶渊明隐逸、隐退、隐遁、隐士、归田、隐逸理想、躬耕隐逸、隐逸与乌托邦等。虽然都谈“隐”字,看来对陶渊明的“隐”的理解存在歧见。

4、关于陶渊明文学观的研究,共37篇,占918%。涉及陶渊明的文学源流、景物描写、儒者态度、养真守拙、文学风韵、谐谑系谱及口语体、问答体、通俗性、季节感和文学地位与影响等。

5、关于陶渊明诗歌的研究,共50篇,占1313%。涉及陶渊明的田园诗、农耕诗、劝农诗、赠答诗、比体诗、归鸟诗、风物诗、咏子诗和诗歌的构成原型、戏谑表现、死亡叙述、诗歌理念、价值评价、研究札记、解读指导等。

6、关于陶渊明具体作品的研究,共123篇,占3217%。它涉及到陶渊明近30篇诗文。现按研究文章的多少排列,叙述之。

一是《桃花源记》的研究,33篇,最多。有的一般阐释;有的分析文体;有的谈诗情构成;有的讲桃源境界;有的寻踪桃源传说;有的关联神仙故事;有的剖析洞天思想;有解密世外桃源系谱;有的从“他界观”的角度考察《桃花源记》;有的论述中国文学描写的“乌托邦”;有的考证“外人”;有的诠注关键词语等。

二是关于《归去来兮辞》的研究,19篇,次之。有的推荐介绍;有的称它“隐者的歌”;有的研究换韵;有的尝试分段;有的探讨修辞;有的分析创作意图;有的追索佛教关联;的有讲述研究札记等。

三是关于《饮酒》、

《止酒》诗的研究,共19篇(其中《饮酒》13篇)。

四是关于《闲情赋》的研究,8篇。

五是关于《五柳先生传》的研究,6篇。

六是《读〈山海经〉》5篇;《形影神》、

《自祭文》各4篇;《拟古》3篇;《感士不遇赋》、《乞食》、《和郭主簿》、

《拟挽歌辞》各2篇;《责子》等14篇就不一一列出了。

7、关于陶渊明比较的研究,共55篇,占1416%。主要与中国古代文人相比,范围挺广的,涉及到20多人。其中,白居易为最,10篇;苏轼次之,5篇;杜甫4篇;谢灵运3篇;嵇康2篇。还有与夏目漱石、芜村、山上忆良、一休和华滋华斯作比较研究的。

8、关于陶渊明研究的研究,共30篇,占8%。其中有对斯波六郎、大矢根文次郎、冈村繁、石川忠久、袁行霈(中)、松枝茂夫与和田武司研究陶渊明成果的评论;有对日本“陶渊明关系研究文献目录”的整理;有对日本的陶渊明研究的综述。这项工作对推动陶渊明研究是十分有益的。

(四)

中国与朝鲜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在历史上有着长期的密切的联系与交往。陶渊明的作品最早被介绍到朝鲜半岛,是在统一的新罗时代(660—935),即我国唐盛时期。主要传播媒介是梁昭明太子的《文选》。经过高丽时代、李朝时代,特别是科举制度的兴盛,《昭明文选》成为科举考试的一部必读书目,在高丽文人和士大夫阶层产生了深远影响。陶渊明和他的《文集》在李朝时代(1392—1910)已经广为流传,并产生了许多拟陶诗、和陶诗。现在介绍20世纪韩国陶渊明研究的情况。

从1975年至2000年,韩国出版陶渊明研究的

专著仅4种,即:金学主译注的《归去来兮辞———陶渊明诗选》(1975)、禹玄民译注的《陶渊明诗全集》(上、下册,1976)、安永旭译编的《读〈山海经〉》(1997)和张基槿编著的《陶渊明》(1975年出版、1997年再版)。顺便提及,2001—2002年间,韩国又新出版了6种陶渊明著作。即:车柱环译《陶渊明全集》(2001)、李成镐译《陶渊明全集》(2001)、张基槿译著《陶渊明(新译)》(2202)、车柱环编著的《陶渊明诗》(2002)、彭铁浩译解《陶渊明诗选》(2202)、金学主译《陶渊明(新译)》(2002)。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韩国出版如此多种介绍陶渊明及其作品的专著,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新的阅读倾向。

从1954年至2000年间,韩国发表有关陶渊明研究的论文共170篇。从发表时间上看(见表十):

1954—591960—691970—791980—891990—2000总计412106084170篇

从论文作者情况看(见表十一):

篇数1234810131720总计

人数5814411111182人

4篇以上的作者有:林采龙、崔雄赫、南润秀、金周淳、车柱环。在82人的作者中,有中国台湾和大陆及日本的作者10人,占1212%。

下面对这170篇论文的内容作粗浅分析:

一是关于陶渊明的生平、生活及思想的研究,共25篇。涉及陶渊明的家世环境、出仕隐退、隐逸生活、士人精神、田园农趣、自然归依、庄老思想和儒佛道教的关联等。

二是关于陶渊明文学观的研究,共16篇。涉及陶渊明的散文创作、文学思想、浪漫情怀、受用及转移、文化个性的艺术化、文学地位及其影响等。

三是关于陶渊明诗歌的研究,共47篇。涉及陶渊明的四言诗、五言诗、田园诗、饮酒诗,诗歌渊源、形成背景、艺术特色、鸟兽草木、致仕归田、审美方式、美的体验、诗语研究、葛藤研究、是非观念、承袭探析等。

四是关于陶渊明比较的研究,共18篇。涉及陶渊明与苏轼比较最多,9篇;谢灵运6篇,次之;辛疾弃、孟浩然、王维各1篇。

五是关于陶渊明诗文翻译的研究或作品,共13篇。

六是关于陶渊明具体作品的研究,共21篇。涉及《归去来兮辞》最多,8篇;《桃花源记》7篇,次之;《归园田居》3篇;《闲情赋》、

《饮酒》和《自祭文》各1篇。

七是关于陶渊明对韩国(朝鲜)文学影响的研究,共30篇。涉及陶渊明对高丽诗人、李朝文学的影响;或对“高丽中期文人受容陶渊明之考察”;或对“朝鲜朝国文诗歌的陶渊明受容样相及其历史性格”的分析;或对“韩国的‘和陶诗’研究”;或将陶渊明诗歌与韩国“时调”的比较;或谈“退溪的渊明受容”;或析《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辞》“对朝鲜文学的影响”;或进行“朝鲜诗歌中有关陶渊明之作品考”;或阐释陶渊明作品对“高丽隐逸诗”、“韩国自然诗歌”的影响;或就“高丽诗文学中所见陶渊明的人名、地名”、“用事”、

“诗语、诗句、逸话”考等。看来,韩国学者特别关注陶渊明对朝鲜半岛文学与文化的深远影响的研讨。

(五)

当初步考察中国大陆和台港地区、日本、韩国的“百年陶学”之后,有如下几点感言:

一、一位离今千年的古代人物,为何让今人爱不尽、说不尽?陶渊明不是高官、不是富翁,他能走进人心、赢得人心,实乃人性的魅力和诗性的魅力。陶渊明志存高远,他建构的“世外桃源”令人神往;陶渊明一身骨气,“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倍受称颂;陶渊明“抱朴含真”,一种“平民化”特性容易被人理解与接纳;陶渊明诗文的原创性、独创性,光芒四射,让人爱不释手。陶渊明内在的“人本”与“文本”的巨大魅力,象一个强大的磁场,把人的目光与心灵都吸引住了。可见是内因在起作用。能经受时间考验与筛选的,最终还是靠生命的即人性的高质量与文学的高质量。

二、国家开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思想解放,是促进学术繁荣的一个前提条件。20世纪的前50年,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中、日、韩人民身受其害。生计都成了问题,谁还顾得上爱陶渊明?随着时局的平稳、生活的改善、教育的发展,陶渊明又回来了。这是20世纪8、90年代陶渊明研究在中、日、韩持续繁荣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因素。

三、陶渊明研究的主体在高等学校,还有少数文学研究人员。由于陶渊明的文学地位,讲中国古代文学就无法绕过他;又由于陶渊明人性与诗性的魅

力,一些高校教师不仅讲授陶渊明,同时研究陶渊明;这些崇敬与偏好陶渊明的教授、学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感悟,在课堂里、在报告厅、在文稿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于是感染了年轻的大学生朋友,有的追随导师也喜爱上了陶渊明,且有可能形成学术群体,促进陶渊明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现象,中、日、韩都存在。一位好的陶渊明研究专家会影响一批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

四、陶渊明研究需要广泛的学术交流,需要一个开放的体系。东方文化是一个博大胸怀的融合文化。开放比封闭好,对话比对抗好,交流比自赏好。相互开放,增加了解,取长补短,可以共同前进。中日学者相聚一起,成功地召开了两次陶渊明学术研讨会,就是一个例证。我们希望这种学术交流、文化交流延续下去,更加扩大;特别欢迎青年学者参与,因为青年代表着未来。目前的学术开放还存在一些困难:一是语言的障碍,一是国外学术成果的发表和出版障碍。新中国成立了50多年,竟没有出版一种国外、境外陶渊明研究的专著;也极少发表国外、境外陶学专家的论文,固步自封不利于发展。在这方面,同样讲究市场经济的台湾出版商,不仅出版多种台湾学者的研陶著作,还出版很多大陆学者的陶学专著,也再版早年研陶的学术精品,更有日本、韩国研究陶渊明论著的频频推出,其开放态势真值得中国大陆出版界同仁学习和借鉴。

五、20世纪陶渊明研究,特别是后20年,不论中国大陆、台港地区,还是日本、韩国,应该说,都处于历史的最繁荣时期。尽管如此,陶渊明研究的发展空间仍然是很大的,需要大家去努力、去深入、去拓展。我深信:只要大家手拉手、心连心,脚踏实地,明天一定会比今天更美好。

(2002年11月10日,在日本六朝学术学会的讲演)

参考文献:

①②③王瑶《陶渊明研究随想》,《九江师专学报》1984年第①期。

④张中《陶渊明在国外》,《南京师院学报》1982年第3期。

⑤见《光明日报》1995年2月9日。

⑥钟优民《陶学史话》,(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5月版;钟优民《陶学发展史》,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版。

⑦李剑峰《元前陶渊明接受史》,齐鲁书社2002年9月版。

⑧萧统《陶渊明集序》。

⑨大矢根文次郎《陶渊明研究》,日本早稻田大学出版部1974年再版。

(上接第12页)

未成音。”《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中有:“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有会而作》中有:“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闲情赋》中有:“安弱体于三秋。”“寄弱志于归波。”联系《酬刘柴桑》中之“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与《拟挽歌辞三首》其一之“娇儿索父啼”联系起来玩味“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多么现成自然。可是尔来偏有人故作艰深,牵强附会所谓喻酒,真够浇漓的了。

最后,仔细玩味陶渊明与白居易各自之性情,陶子近晚年得一女儿,甚觉清新安宜。原先五个男儿正如《责子》诗所云:“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很有些对男儿们个个无可奈何也。其结束句“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道出其不满意而失落的心怀。相比之下,“弱女虽非男,

慰情良胜无。”则别是一番美好情境。在重男轻女的传统中,诗人还是很重男的,但是亦不轻女,“慰情良胜无”,即男儿们并不慰情,倘若无有此“弱女”便实在无以“慰情”了。“弱女”当是分外精灵过人、逗人、天真活泼,似一首新诗一般充满着善解人意的美好,让诗人感到无限的惬意。

而白居易则是通过回忆,写了“非男犹胜无,慰情时一抚。”他好期冀生有男儿,然则平生第一个孩子却是女儿。在女儿已经三岁时节,尚不见男儿,本来他就很喜欢她,虽然在他看来,她若是男儿的话,则更好的。所以在只有膝下一女儿时,他独有的微妙细致的心理便情不自禁表现出来了:“非男犹胜无”,这是一种比较,如同陶子诗一样。他虽然不是感到非常满足,尚期待将来有男儿,但现实却也深深感受天伦之乐,常常不时地去抚爱喜欢他,或许他兴奋地叫着:“我之小金銮子哟!”“我之小女子呀!”他好动情的,他自然同时也想及了陶子“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之妙句。

陶渊明研究综述

陶渊明研究综述 2007年陶渊明研究成果颇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本年公开发表的陶渊明研究论文有近250篇,数量较之于以往有了较大的增幅(按2005年160余篇,2006年190余篇)。现就笔者所见,将2007年的陶渊明研究论文分类综述如下: 一、思想研究 陶渊明的思想一向是争论的焦点。张二平《陶渊明的田园诗与儒学传》(《九江学院学报》第四期)、孟国中《论陶渊明的“不朽”价值追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第二期)都旨在说明虽然生活在玄学大盛的东晋时代,陶渊明的思想还是以儒家为主。孙文起《东晋儒学新变与陶渊明思想》(《九江学院学报》第二期)指出汉末至东晋,荆、江地区的儒学传统是“兼容博宗”、“慕通义理”,传统观念中“仕”与“隐”的对立一度趋于淡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陶渊明的思想也由先秦“原儒”的“复古”发轫,沿着“黄唐”之情一路衍生开来,在对“真淳”之世的追忆中寻找着“任真”与“守志”的平衡。柏俊才《陶渊明天师道信仰考辨》(《山西大学学报》第五期)陶渊明生活在佛教、天师道教兴盛的晋、宋之际,他的思想主流是儒家,但不可避免地杂糅了佛教、天师道的因素。谢淑芳《20世纪大陆研究陶渊明与佛教关系成果概述》(《九江学院学报》第一期)细致梳理了20世纪大陆专家对陶渊明与佛教关系的成果,得出研究者主要从陶渊明的思想渊源、交友往来(主要与慧远等佛教徒)、诗文中所用词汇等角度来阐发其与佛教的关系的结果,提出如果从宏观的时代特色与微观的生活氛围两个角度,多侧面地考察渊明的个性、性情、思想、交友、作品风格、语言等因素,或许能从中得出他与佛教关系的比较确切的答案。张学君《向死而生:论陶渊明的生命意识》(《宁夏大学学报》第一期)指出对死亡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丰富了陶渊明诗歌的内涵,增加了它的情感分量,让我们知道他的平淡下面还涌动着一种焦虑。诗人虽然是避世的,但却不是厌世的,他的所有举动都不过因为对现世人生的热爱和留恋。对着死亡的冰冷感受生命的热情,这就形成了他那执著而温厚的悲悯情怀。 陶渊明追求的就是真、适意的存在,本身就符合美的本质。他的美学思想长久以来也颇受关注。魏耕原《外淡而内奇:陶诗的审美追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四期)指出陶诗平淡的外表,或者说特意淡化的外在却包裹着让人惊奇的内在。这不仅体现在使用率极高的“奇”字上,而且也体现在他的田园、咏史、咏怀诸作中。透过淡化的表层,我们可以感受到爱与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语言学流派。80到9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并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学者所接受和采纳。国内语言学界自90年代开始接触认知语言学之初,就发现其在解决汉语具体问题上的可适用性,从而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学派的动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同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此文主要就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同时简单回顾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国内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认知是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破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认知科学的研究。随着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学者们在语言学各领域研究的深入,他们越来越发觉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局限,为了解决现有理论方法力所不及的问题,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办法。认知科学无疑给语言学家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就已经在语言学研究中加入了认知概念,他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认知与语言学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显露,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从80到90年代开始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其发展势头大有成为继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之后又一个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派,在21世纪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显学。国内语言学界和外语界从9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势如破竹,几乎所有语言学的刊物中都会有相关论文。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都做出了许多贡献,特别是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汉语中的具体问题方面。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最主要的是重理论引进和解释,轻创新。 一、何为认知语言学? 最早提出“认知语言学”这一术语的是Sidney Lamb,他在1971年就在论文中采用这一术语,并将其解释为:“用以指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语言与心智、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界定,学者们从一开始就有所争议。于是跟其他的学科一样,学者们一般使用狭义和广义来区别不同的观点。认知语言学理论家Tayler(2002)在术语上用以区别狭义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的办法是: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而将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显然作为心理学家的Sidney Lamb 的观点是广义的。在语言学领域里的讨论,一般都是从狭义的角度。国内学者王寅(2007)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可以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①,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 ①王寅在《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文中提到,“Lakoff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既不是经验主义,又不是理性主义,而是体验哲学。”

唐朝的边塞诗

雄奇壮美的唐代边塞诗 作者:葛培岭 唐以前的中国诗歌,在题材上已经广泛开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无所不及,而在开发的程度上则各有深浅。边塞题材就是一片尚待深拓的莽原。汉代,边塞战争规模宏伟,但当时的诗歌发展水平尚低,也无大批的文人投佐戎幕,所以边塞诗并未得到多少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仍,诗艺提高,边塞诗渐见成长,而仍较稚嫩。是历史偏爱,赏赐唐人以出类拔萃的运会;是唐人精明,及时把握了大显身手的良机。于是边塞题材一时火红,蔚成大观。 唐诗的繁荣,发轫于初唐的诗歌革新,而边塞诗的兴起,则是这一革新的重要契机和显著标志。 太宗皇帝李世民堪称革新的先驱,他首开风气,带头写了一系列的边塞作品,并明确主张“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帝京篇十首序》),“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执契静三边》)。 初唐诗歌革新的重要人物,向称四杰。陈子昂、……,而边塞诗创作正是他们从事革新的重要实绩。特别是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苍苍丁零塞”、“丁亥岁云暮”、“朔风吹海树”、“本为贵公子”、“朝入云中郡”诸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送魏大从军》,《登幽州台歌》等名篇,都是边塞诗作。他所高倡的汉魏风骨,在这些诗中得到了最卓越的表现。陈子昂的出现耐人深思。当时的社会上升发展和知识分子参政,促成了诗界关心国计民生的风气。边塞战争有系国运沉浮,更受到高度重视。所以,最能代表时代潮流的杰出诗人,几乎是注定要在这里产生。在陈子昂的边塞诗里,蕴含了相当丰富的内容。其中有对爱国精神的颂扬,有对征戍苦难的申诉,更多的则是对凡庸将帅的讥刺和对朝廷失策的批评。这些内容后来曾被反复吟咏,成为边塞诗的基本主题。在形式上,陈子昂偏爱古体,创新不多,但对今体律绝亦注意吸收。他的《登幽州台歌》更在结构、句法上都摆去常规,意到言随,戛戛独造,遂成千古一家。 开元、天宝时期,革新运动宣告成功,边塞诗大盛,涌现出一批以此为长的杰出作家,文学史上称之为边塞诗派,成为唐诗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边塞诗派的骨干成员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人,后人简称为“高岑李王”。其中高岑可为代表,所以人们又称之为高岑诗派。 高适最著名的边塞诗是《燕歌行》,这是一幅概括力极强的边塞生活全图,其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并用,朝野官兵、战守行驻、山川物候、闺怨戍苦兼及,气势豪迈,感慨深沉,措词警策,佳句迭出,正所谓“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诗用古体,却又多借近体诗法,对仗精美,声韵铿锵。 岑参边塞诗最著名的是两“歌”一“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较之高诗,岑诗的个性特征更为显著。杜甫称道“岑参兄弟皆好奇”(《渼陂行》),殷璠也说“岑参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三诗突出表现着这一特色。那“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的轮台之夜,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的塞外雪景,那“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轮台歌》)的豪迈行军,都无比壮丽,令人神往。《走马川行》的三句连韵,有似音乐中的三连音,急促劲峭,又是一奇。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风格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风格 内容摘要: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本文简要论述了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陶渊明的田园诗恬淡自然,不加雕饰,极尽语言之美,简练丰富,不相重复,包含了作者高度的匠心。陶渊明的田园诗歌虽然平淡,却不浅薄,且还富有悠远的意境。陶渊明的田园诗随意点染,清新自然,而有无尽的神韵。诗歌内容丰富、充实,意蕴深厚,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了田园隐居生活的各个方面。他开创的田园诗,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关键词:恬淡自然;意境悠远;朴实无华 陶渊明(365-427),出生于东晋末年,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谥号靖节先生,桪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是多方面的,在他的笔下,田园、劳动第一次具有真正的审美意义。他开创的诗歌传统,被后代许多诗人继承和发扬。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等人,都是他的这一传统的继承者。 现从艺术特点、意境特点、语言特点、笔法特点四方面浅析陶渊

明田园诗风格。 (一)艺术的特点:恬淡自然、醇厚隽永。 纵而观之,其田园诗的题材和内容多采自归隐后的生活,他将劳动视为自然的生活方式,认为自躬自耕式的生活虽苦且累,然而却是最贴近田园的纯自然性质的生活。其诗所描写的对象,亦是习见常闻的事物,如村舍、鸡犬、桑麻、豆苗、耕种、风雨等,都是直写其物其事,而不讲究词藻上的华美,粗略几笔即勾勒出景物的神韵,形似更神似。此种白描功底,于平淡中透出丰富联想,于联想中生出诗的“淡永”意境。可谓“极平常之景,各生趣味”、“无一修饰之语,而其间无穷妙味。”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未及“人”字却有“人”在诗中之实感,读来颇有闲趣;“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其一),一个“贮”字,情景交融,平生绮丽;“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拟古》其三),读来但觉春意四溢、草木满堂,自然中显神奇。 (二)意境的特点:开创了诗歌的意境美,诗韵味极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 陶诗常常取发“自然”和平常人的生活,却通过诗人的组合,又呈现了新的意境,给人以美感。“日入室内暗,荆薪代明烛,”(《归田园居》其五)不过是极平常的一束照明的荆条,但是诗人写出来就增强了亲邻之间欢聚谈笑的生活气氛。这一气氛的形成,也正是诗人甘愿归隐躬耕,坚守精神家园的结果。“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移居二首》其一)就具体地写出他安贫守俭的生活,看似平淡,但平淡

陶渊明归隐的原因

姓名:蒋娜班级:09汉语言1A班学号:20091201479 序号:20 陶渊明归隐的原因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或云名潜,号五柳先生,谥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陶渊明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幼年生活大部分时间在外祖父家里度过。这为他以后的思想和创作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础。 陶渊明一生创作的作品不计其数,现今仅存诗歌共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体裁丰富,包括田园诗,咏史诗,赠答诗,咏怀诗,行役诗等,但成就卓越的还是田园诗,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这此种题材上建树最显著,故而陶渊明又被誉为“山水田园诗人”。 虽然陶渊明身世显赫,作品云集,但一生中所遭受的苦难也是众多,对世事看的相当透彻,因此,在晋安帝义熙元年乙巳(405)年时,54岁的陶渊明决定从此隐居,这是他一生的分水岭和转折点,而陶渊明隐居的原因至今也是学术界们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我简单做了如下几点概述: 1、孤傲不群的个性 因陶渊明生活在魏晋时期,故而受魏晋玄风的熏陶,他最大的特点是“质性自然”,“任真自得”。萧统《陶渊明传》中说:“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这里所说的“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即超凡脱俗、崇尚自然、为人率真的天性。 他的性情从来与世俗不合,他自称“少无适俗韵”、“性刚才拙,与物多舛”。生性耿介者,行为与俗人相异。正是这种真率耿介的独特个性,使得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个性是个体生命的真正本质,是决定人生选择的最直接因素。而陶渊明生性孤傲不群,喜爱追溯自然的性格从没消减,这是他晚年宁弃官,隐居山林的原因之一。 2、崇尚自然的性情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思考。陶渊明所崇尚的“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质而存在,依靠它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朴素而归真。所谓

日本二十世纪陶渊明研究述评

第二届中日陶渊明学术研讨会文集《九江师专学报》2001年增刊日本二十世纪陶渊明研究述评 魏正申 魏正申 1937年4月生,辽宁鞍山市人。196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 学中文系。现任鞍山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 1961年开始在逯钦立教授的直接指导和帮助下从事陶学研究,现已出版陶渊明系列研究专著五种:《陶渊明探稿》(文津出版社1990年)、 《陶渊明集译注》(文津出版社1994年)、《陶渊明评传》(文津出版社 1996年)、《二十世纪陶学论著》(花城出版社1999年)、《陶渊明及其研 究论》(文津出版社1999年)等,《陶渊明集索引》即将出版。另外,撰写有关陶渊明研究的论文数十篇。 二十世纪,陶渊明其人其作,不仅作为文学课题,更主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成为全世界学人研讨的对象。日本国陶渊明研究的辉煌成果引人瞩目,因而对日本陶学百年的历程加以梳理、评析,予以客观的历史定位,必将为加速未来的陶学进程大有裨益。 二十世纪上半叶:转型期的陶渊明研究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汉学家不断吸收西方近代文化,接受欧美文学及其评论方法,以新的西学眼光,对以经学为中心的传统的汉文学价值观加以审视,从而在东西文化相结合的进程中,以崭新的学术观念关照陶渊明及其创作,探索论陶新途径,使二十世纪前五十年的陶学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点。 首先,运用综合、系统而科学的方法,将陶渊明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进行研究。 从751年成书的《怀风藻》已收录陶诗看,《陶渊明集》早于奈良朝(710—785)时期,已在日本广播流传,陶诗成为日本诗人摹仿的样式。平安朝(794—1185),陶诗对日本文学的影响更加深入,对陶渊明及其创作的评论开始起步。江户朝(1603—1867),出现了藤原惺窝、广濑淡窗等著名文艺评论家高度称扬陶诗的现象,评陶已有了初步进展,达到了一定水平。明治维新(1868)后,更出现了宫崎湖处子、夏目漱石为代表的一批取得论陶突出成绩的学者。综观二十世纪以前的日本陶学状况,多为趋同以经学为中心的传统汉文学价值和古老的注释式、诗话式、评点式或诗文选式等模式,明显地表现出泛论不详不明确、三言两语不深刻、形象描述欠确指、凭空评议欠论据等状况,使相当一些评陶之论随兴感发,有欠

中国认知语言学二十年_回顾与反思_束定芳

2009年8月August 2009第32卷第3期Vol.32No.3 现代外语(季刊)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Quarterly )*感谢匿名审稿专家的修改意见。本文数据统计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唐树华、黄洁、田臻和唐晓磊等的帮助,特此致谢。1 该文章的英文原文“Temporal Sequence and Word Order in Chinese ”于1985年载于Haiman 主编的Iconicity in Syntax ,由 John Benjamins 出版公司出版。 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传播肇始于20世 纪80年代末。在过去二十年中,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经历了最初引进、介绍到迅速发展、多方位应用以及理论反思几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成为国内语言学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并成为国际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回顾中国认知语言学二十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其发展背景、主要特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简要勾勒和分析,旨在对中国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不足,并为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1.中国认知语言学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 如果把James H.Y.Tai (戴浩一)1988年由黄河翻译并发表于《国外语言学》上的“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1一文作为认知语言学在中国传播和应用的开端的话,中国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已历经整整二十载。为呈现这期间的总体发展轮廓和趋势,我们对1988 年至今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语言类刊物上发表的认知语言学方向的论文和引进、出版的主要著作做了统计(见下页图1和表1)。 其中论文数据来源于六种语言学类主要学术期刊:《中国语文》、《语言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和《当代语言学》。前五种是我国汉语和外语界引用、转载率较高的刊物,《当代语言学》则是一份侧重国外语言学成果引进并与汉语研究结合的重要刊物。 从图1可以看出,这二十年里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数量、范围、水平都在大幅提高,其主要发展趋势在各刊物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即最初约十年的稳步增长及本世纪以来的全方位迅速发展。 对认知语言学相关著作的检索主要通过北京图书馆馆藏书目中含“认知”或“语言”的书目查找,并手工缩小范围,同时利用上海外教社、北京外研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网站进行搜索和补充,统计结果见表1。 国内专著和引进著作呈现出与期刊论文 中国认知语言学二十年* ———回顾与反思 上海外国语大学 束定芳 提要: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肇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末。认知语言学基本理论和思想最初引进我国并非针对形式主义的反动,而是为适应语言学界寻求语法描写和解释充分性的需求,为语言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从初步引进、应用、多方位发展到反思与国际化,中国认知语言学在语法研究、翻译、文学、诗学、外语教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本文概述中国认知语言学二十年发展的历程,总结其发展背景和特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汉语研究、解释的充分性[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05(2009)03-0248-09

浅谈古代边塞诗的发展

浅谈古代边塞诗的发展 古代的边塞诗是从题材的角度分类的。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唐代的边塞诗有2000余首,几乎所有的重要诗人都创作过此类作品。边塞诗被誉为“更能代表盛唐精神和诗风”;“这些慷慨豪迈的诗歌最能代表那个时代昂扬开展的精神”;“以高适、岑参为主,并有王昌龄、李颀、李益等人共同形成了边塞诗派,这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文学史上称他们为“边塞诗派”,个人为“边塞诗人”。笔者就古代边塞诗的发展,谈一下个人的认识。 一、先秦军歌源头。 边塞诗虽然在盛唐发展到顶峰,但它的渊源却非常久远,我们不能割断历史。在先秦集体歌唱的时代,由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诗经》、《楚辞》中保存不少征战之歌如《无衣》、《东山》、《采薇》、《伯兮》、《国殇》等,可以说,它们就是先秦时的边塞诗,或至少是边塞诗的直接源头。这些早期的边塞诗,基本还属于集体歌唱的性质,民歌味较浓,写实性很强,显得古朴、自然,与“风人”们“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其雄壮豪放与悲慨苍凉的风格特征已较明显。

二、汉乐魏晋序幕。 到武帝时,国家到达空前强盛的阶段,汉武帝凭借这强盛的国力,再加上他雄才大略的本性和在位五十四年的长久时间,掀开了和匈奴决战的大幕,在长城一线上演了一幕幕最雄壮悲怆的英雄活剧,汉民族以巨大的牺牲,彻底击败了匈奴,一洗上千年中原农耕民族所蒙受的屈辱,使汉王朝一度登上了历史辉煌的顶点。汉乐府中,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等就从另一方面说明汉民族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付出的巨大牺牲。“汉博望侯张骞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惟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后汉以给边将,和帝时,万人将军得用之。魏、晋以来,有《关山月》等八曲,后世之所加。以上十八曲中,至少有十一曲是边塞乐府,其题多为后人所沿用。六朝时还出现了对边塞诗创作的一些理论探讨,如著名的诗歌评论家钟嵘曾列举非用诗不足以表达思想情感的数件强烈 感人之情事,边塞题材就是其中的代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在这里钟嵘不仅强调了人们的边塞生活经历非得借助诗歌不能表达,同时对边塞诗的内容亦作了明显的概括,这是六朝人对边塞诗内容界定的一大进步。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研究综述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研究综述 一、研究古诗十九首的意义 《古诗十九首》最初载于萧统《文选》,因作者佚名,时代莫辨,萧统称其为“古诗”。但从其内容、风格,联系汉末文人心态的转变及有关史实,其作者由于时代的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它的作者为汉末中下层失意的知识分子。他们未能进人权力阶层,这对于那些极汲于功名的读书人而言,不舍为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们极力谋求功名利禄,希望得到这些身外之物以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可到头来所有的心血与努力竟是一场徒劳。汉末的这组诗歌,才真正标志着生命意识觉醒时代的到来,正是从这一点上说,《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才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才会在世世代代人心里产生深刻的回响。1 二、古诗十九首研究的基本情况 在汉末那个黑暗动乱的年代中,他们报国无门,进仕无路,备尝世态炎凉、知音难觅、分离隔绝之苦。在痛苦中他们开始关注自我,关注自我实实在在的生存状态,反思自我存在价值,以便在这种感性世界中重新认识生命的本质。他们开始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这是他们生命意识觉醒的表现。正是因为《古诗十九首》中所流露出来的汉末下层文人对生命意识的反思和追求,才使这组诗歌有了千古常新的魅力。 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古诗十九首》之所以流传至今,历久弥新,不仅仅在于其艺术魅力的独特,更在于诗中所折射出的士人阶层对人生的思考。钟嵘将其誉为“惊心动魄,可谓乎一字千金”。仔细品味,不难发现,《古诗十九首》中表现出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关于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等等。一方面这既是中下层文人失时伤志的反映,另一方面又体现了他们对于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意蕴深邃而哲理性强。 不少论文偏重于对“感时伤志、相思离别在汉末那个黑暗动乱的年代中,他们报国无门,进仕无路,备尝世态炎凉、知音难觅、分离隔绝之苦。在痛苦中他们开始关注自我,关注自我实实在在的生存状态,反思自我存在价值,以便在这种感性世界中重新认识生命的本质。他们开始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这是他们生命意识觉醒的表现。正是因为《古诗十九首》中所流露出来的汉末下层文人对生命意识的反思和追求,才使这组诗歌有了千古常新的魅力。”两大主题中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的描述、人物命运的把握、心理活动的推测、艺术特色的品评上,富有新意的偏少,陈陈相因的居多。能够代表此期研究水平的论文,没有满足于对诗中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诗歌格调品位方面的表象描述,而 1张艳艳.一曲深沉的生命之歌——论《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7,(1):1.

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答案

1
唐代结束了西晋以来长达多少年的动乱, 使唐朝成为了世界上的 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 ? ?
A、100 年 B、200 年 C、300 年 D、500 年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唐朝诗歌风格单一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
唐诗数量目前大概多少
? ? ? ?
A、3 万 B、4 万 C、5 万 D、6 万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唐朝诗歌题材全面
-1-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
《全唐诗》加上今人补辑部分总共有多少首唐诗?
? ? ? ?
A、2300 多 B、23000 多 C、48900 左右 D、50000 以上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
唐诗繁荣和唐代统治者实行的儒释道并存, 广开言路等没有太多 关系。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
政治清明与否与诗歌有很大关系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
《看镜有感》是谁的作品
? ? ?
A、李白 B、杜甫 C、鲁迅
-2-

?
D、孙中山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唐代人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什么路径?
? ? ? ?
A、海运 B、大迁徙 C、侵略,扩张 D、丝绸之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
“耳听清渭洗”是说的关于谁的典故?
? ? ? ?
A、周文王 B、蚩尤 C、许由 D、晁错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
琵琶,二胡等乐器是从西域传过来的,并不是中国传统乐器。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
-3-

杨广及其边塞诗研究(初稿阅)

学年论文 (2009级) 杨广及其边塞诗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11011120 院系人文学院 专业对外汉语 班级092班 指导教师吴从祥 完成日期2012.9.6

杨广及其边塞诗研究 刘梦娟 内容提要:在边塞诗研究史的上河中,隋代经常被忽略。隋代虽然建国只有几年,但边塞诗却是隋朝艺术界一朵耀眼的昙花。虽然在诗人、作品的数量上远不及南北朝和边塞诗的全盛时期唐朝,但在诗歌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突破了南朝凭空想象的矫揉造作和北朝直白耿直的生硬,集两者优点于一身,既有南朝诗歌华丽的外表也不失清新质朴的边塞诗魂,开创了边塞诗的新局面,为后来唐代诗歌的发展繁荣拉开了序幕。隋朝诗人不多,但都很典型,最特别的要数隋炀帝杨广,在大多数诗人还在效法前人诗题的时候,不仅集南朝诗风之艳丽浮华与北朝清新质朴于一身,再加上一身帝王之气使得他的诗在茫茫诗海中傲然独立。(重写。“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简单概括。) Abstract:(补上) 关键词:隋代;杨广;边塞诗 Key words:(补上) (加入几句引的话,如杨广作简单介绍。) 一、隋朝的社会环境对其诗歌的影响 隋朝是结束了自东晋以来几百年的战乱割据,而建立起了大一统的国家,国势强盛,版图辽阔。隋朝建国短暂,久经沙场的将士们对塞外的记忆还丝毫未减,人人渴望杀敌报国,整个社会洋溢着英雄主义的味道。 隋代社会崇尚武侠,仰慕先烈驰骋沙场,征服天下的英雄气概。尤其崇拜汉代军伍英雄,而同时隋朝的边塞诗人大都有从戎经历,因此偶像效应在诗人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诗人的汉代英雄主义情结也自然渗透到诗歌中。《隋书·梁睿传》载,隋文帝时,梁睿见突厥强大,恐为边患,上书奏之:“今皇祚肇兴,宇内宁一,唯有突厥种类,尚为边梗。此臣所以废寝与食,寤寐思之。昔匈奴未平,去病辞宅;先零尚在,充国自劾。臣才非古烈,而志追昔士。”(这是《隋书》内容,应当直接引自《隋书》,而不能转引自现代人论文或著作。)①梁睿以霍去病、赵充国为榜样来激励自己,表示渴望远征边塞保家卫国。《隋书·宇文庆传》载,宇文庆曾“受业东观,颇涉经史。既而谓人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安能久事笔砚,为腐儒之业!’”②(同上,应该直接引自《隋书》)后来他“应募从征”显然是受汉代班超投笔从戎的影响。杨广在《遗史祥书》中称史祥:“将军总戎塞表,胡虏清尘,秣马休兵,犹事校猎,足使李广惭勇,魏尚愧能,冠彼二贤,独在吾子。”(作页下注,标明出处)李广和魏尚都是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但在杨广眼里,史祥足以超过他们,其帝王之气,颇有压过大汉的意思。杨广兼帝王与诗人一身,好大喜功,在他心中,历史上的王朝只有秦汉可与之相比,秦皇汉武都是他效仿的榜样。《隋书·炀帝纪》,炀帝即位之初,“以天下承平日久,士马全盛,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③(同上,应该直接引自《隋书》)一方面盛治宫室,极尽奢靡,一方面极力张扬,奋发有为,北巡长城,西出玉门,这可说是他慕秦皇、汉武的表现。 二、集南朝词采之艳丽浮华与北朝清新质朴于一身 ①任文京:《中国古代边塞诗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页。(注意注释格式) ②任文京:《中国古代边塞诗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8页。

袁行霈的陶渊明研究

2010年1月第26卷第1期 唐都学刊 TangduJournal Jan.2010 V01.26No.1袁行霈的陶渊明研究 张保宁 (西安外国语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8) 摘要:在当代众多的陶渊明研究中,袁行霈先生可谓成果丰硕,自成一家。最突出的有四个方面:一是从中国哲学、思想史的层面对陶渊明做了较全面的评价,提出了陶渊明不仅是诗人,而且还是一位哲人的观点;二是对陶诗思想内容的考察提出了五大主题说;三是对陶渊明生平系年及陶集校注的考证研究成果卓著;四是在陶诗源流问题上辨清了钟嵘《诗品》“源出于应璩”的疑案。袁先生的陶渊明研究特色鲜明,如扎实的考证功底和详实可信的资料积累,对文本的悉心研读和独到的艺术见解,人品研究和作品研究结合、艺术鉴赏和哲学思考研究结合的研究方法等,这些都将对后学者以深刻的启迪。 关键词:袁行霈;陶渊明研究;成果丰硕;特色鲜明;启迪后学 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一0300(2009)03—0091一05 东晋诗人陶渊明因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其独具特色的诗赋作品,自唐宋以来一直是诗人、论家模仿和评议的对象,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热点。在当代众多的陶渊明研究中,袁行霈先生可谓成果丰硕,自成一家。本文试从研究成果和研究特色两个层面对袁行霈先生的“陶渊明研究”作以评述。 (一)从中国哲学、思想史的层面对陶渊明做了较全面的评价 这方面的文章如《陶渊明的哲学思考》《陶渊明与魏晋风流》《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与陶诗的自然美》《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等。热爱陶诗者和研究陶渊明者皆知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可其中根本的原因一般都归结到他的田园诗创作以及他的平淡自然的诗风上,却很少从哲学的层面来把握陶渊明。袁行霈先生在这方面却独具慧眼,他对陶渊明的研究坚持的原则之一便是“不仅将他作为一位诗人来研究,还将他作为一位哲人来研究”。[1】(哪’他在《陶渊明的哲学思考》一文中总结前人的研究时说:“关于陶渊明的思想,前人早有所论述,但所论大抵限于其所受儒家或道家影响这个范围。”…(P”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哲人”[1】(P”的观点。这个评价可谓肯綮之论。他认为真正把陶渊明当成具有独立思考的哲人看待而对其思想又有所阐发的,“五四”以来先有容肇祖,其《魏晋的自然主义》瞄’第七章专讲陶渊明,“但所论不详”,…∞’此后陈寅恪著有《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一文,提出陶渊明是“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31对陈先生的这一评价,袁行霈先生喻之为“卓识高见”,但同时又认为陈先生的这篇论文“重点在说明陶渊明与魏晋清谈的关系,并非全面探讨陶渊明的哲学思考”。…㈣’为此,袁先生从陶渊明的宇宙人生观、陶渊明的哲学思考涉及的哲学范畴、陶渊明哲学思考的特点以及与其诗歌创作的关系等多个层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认为陶渊明的哲学思考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自然”,二是“顺化”,三是“养真”。关于“自然”.他认为“陶渊明所谓‘自然’不是近代所谓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而是一个来自老、庄、郭象的哲学范畴,指的是一种自在的状态。他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犹如一座山、一株树、一只鸟那样自然而然地生存 收稿日期:2009—1l一20 作者简介:张保宁(1957一),男,陕西渭南人,西安外国语大学文学院教授。 ?9l?万方数据

陶渊明名言及其含义理解

陶渊明名言及其含义理解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觉得遗憾晨光朦胧天不亮。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戚戚:忧虑貌。汲汲:急于营求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不忧虑贫贱,不追求富贵。人首先要谋生,但不能为活着而生活。所以不该得来的富贵,不能热中于追求;置身于贫贱之中,也大可不必为此忧愁不休。这两句可用于表现安于清贫的清高人格。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见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欣欣:草木茂盛的样子。涓涓,水流细微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草木葱茏,欣欣向荣;清泉涓涓,蜿蜒而下。这两句描写了作者辞官归隐后所见到的山村景象。草、木、清泉,这些本是极常见到的景物,但由于作者心情愉快,热爱自然风光,因而这些十分普通的景物,在诗人笔下都充满了生命力,给人以喜悦、明快之感。可用以描写山村风光。 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咏贫士》 见晋·陶渊明《咏贫士》。沥:液体的点滴。这两句大意是:倾倒酒壶没有一滴剩酒,看看炉灶没有一丝炊烟。此名句以记实的写作手法,通过生活中典型而微小的细节表现诗人无衣无食,难以为生的贫士生活与尴尬,冷落的现实处境。两个细节,一个空倒酒,一个空看灶,通过一个“绝”字传神。无论是字面上的“绝”字,还是字里含的“空”字,都是表现这种家中景况的绝好形式。一“倾”一“窥”两个动作,写出人物穷窘又无可奈何的心态,使人物形象如在目前。所以,我们说,陶诗看似随手拈来,淡而又淡,其实颇具匠心,意蕴极深。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见晋·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生:指生计。归:归趋。道:常理。固:固然。端:开始。这两句大意是:人的生计归结于一种不变的道理,衣和食固然是这种常道的发端。穿衣吃饭,是人类生存的最起码的条件;无衣无食,生且不能,何论其它!所以古人认为“民以食为天”,“民以衣食为本”,陶渊明的这两句诗,说的就是这种道理。

5华兹华斯文献综述

华兹华斯文献综述 当我们在品读诗歌时,经常想要找出诗人写作的目的,想要知道他的思想,兴趣,一切的一切。不管身处何时何地,在诗人们当中,有太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出这些对于学习诗歌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旨在对比李白和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的修辞特色。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常常被认为是中国诗歌界的文化领袖。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在向往自由、寻仙问道的同时又渴望济世救民。他有一种很强烈的“入世”思想,但又不想被俗世所束缚。政治上的不如意让他转而热爱自然,远离政治争斗,创造了一大批光辉灿烂、传承千古的华美篇章。华兹华斯被称为“桂冠诗人。他自小的经历造就了一颗自然纯朴、充满童真的心。法国大革命失败后他便在自然和过去中寻找希望。这两位伟大的诗人都写出了许多自然诗歌,但是方法各异。尽管他们在语言运用上有很多相似性,但由于社会背景以及生存年代的差异性,两人不同的表现风格还是显而易见的。对二者各自的研究很多,但是对他们的对比研究却鲜少见到。由着这种想法以及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本文诞生了。本文主要从修辞美学方面解释二者诗歌的特点,并总结出二者的相似点与不同点。通过对二者诗歌研究的综述,可以得知这两位世界著名的诗人在中外诗坛的地位以及影响力。对中西自然诗歌发展的研究使大家能以开阔的眼界将二者的诗歌放在一个大环境中来分析、研究它们在山水诗歌史上与众不同的特点。本文运用的诗歌修辞理论,虽然是关于中国诗歌研究的著作,但笔者希望它可以运用在外国诗歌中。分析部分主要是从字词、句子、篇章、修辞以及文体方面对诗歌修辞特点进行分析。在表现他们诗歌艺术特色方面,修辞起了很大作用。通过对诗歌修辞美学效果的研究,可以发现李白与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存在着相同点不同点,他们都热衷于使用自然、平实的语言来表情达意,他们都希望能够在自然中寻得栖息之所。但是在文学创作方面,李白更喜欢使用慷慨激昂的语言和描述恢弘大气的场景,而华兹华斯则善于运用普通的语言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景色。归根结底,这些都是由于二者相似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生活经历、文化社会背景所造成的。 华兹华斯与李白自然诗歌中修辞美学效果对比研究_朱凌奕 露茜”组诗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组诗具有浪漫

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答案

1 占据唐代文学三分之一的是 ? ? ? ? 我的答案:A 2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高峰是在 ? ? ? ? 我的答案:C 3 现存唐诗的数量,今天知名的有多少人? ? ? ? ? 我的答案:B 4 在唐时代的东亚,人们共同的书面语言是 ? ? ?

? 我的答案:D 5 诗发展到唐诗为现代诗歌之最盛 我的答案:√ 错 6 中国古典诗歌从《诗经》开始生根发芽 我的答案:√ 唐诗的繁盛与唐代文化关系(二)已完成1 执政指的是 ? ? ? ? 我的答案:B 2 宋代人特别讲究()之辩。 ? ? ? ? 我的答案:D

3 唐代统治者所实行的哪个政策不是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 ? ? ? ? 我的答案:A 4 唐代的文化是比较开放的 我的答案:√ 5 唐代是627年开国 我的答案:× 唐诗的繁盛与唐代文化关系(三)已完成1 唐代人的诗歌里面涉及到的女人的身材是以()为美的。 ? ? ? ? 我的答案:C 2

什么时候,佛教开始全面走向中国化 ? ? ? ? 我的答案:A 3 在唐朝,诗歌从宫廷和贵族的垄断中解放出来,转移到哪里 ? ? ? ? 我的答案:D 4 在唐代,国家开科考试共设立了几科 ? ? ? ? 我的答案:B 5 佛教是从汉朝末年来到中国 我的答案:√ 6 唐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文化

我的答案:√ 错 唐诗的繁盛与唐代文化关系(四)已完成 1 古典诗歌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发展期 ? ? ? ? 我的答案:C 2 明代高棅将唐诗划分为几个时期 ? ? ? ? 我的答案:A 3 从诗歌发展史的角度看,唐诗的繁荣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怎样的结果 ? ? ? ? 我的答案:C 4

浅论唐朝边塞诗发展的四个阶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6661142.html, 浅论唐朝边塞诗发展的四个阶段 作者:游烨宁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9期 摘要:唐王朝的繁荣壮大,带动了文学的全面发展,唐诗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唐诗中的更是边塞诗更是唐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就以唐朝主流的四个分期为界限,分别探讨了从初唐、盛唐、中唐到晚唐边塞诗的发展情况,主要从社会背景和重要作家、重要作品出发,系统的分析了整个唐朝边塞诗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唐朝;边塞诗;历史发展 一、初唐阶段 初唐时期的边塞诗集中在陈子昂和初唐四杰等几位有名的诗人诗作上,他们普遍投身塞外,投笔从戎以立功封侯是他们重要的心态,所以,初唐大量的边塞诗皆出自他们的手,经过初唐四杰和陈子昂等诗人对诗风的扭转和改革,边塞诗到了盛唐更加繁荣。他们大都出自社会的中下层,对当时宫廷诗风是非常不满。而后陈子昂真正看清了齐梁诗风留下的弊端,旗帜鲜明地要求变革,强调诗歌要有充实的思想内容,而边塞诗题材成为他这种诗歌追求的最先选择。同时,另一批台阁诗人,虽然随世沉浮,但是在诗歌形式上为新体诗奠定了实践的基础。总的来讲,初唐后期的边塞诗明显地增多,有两百多首,大约是前期的四倍,这也是越来越频繁的边关战争和失意文人投笔从戎的体现。后期的诗人多亲身戍边,对塞外生活有深刻的体会,所以边塞诗写得厚实,有自己的特色。 二、盛唐阶段 到了盛唐,边塞诗形成一种客观上的诗歌流派。盛唐边塞诗,无论在哲学上与审美上,还是在数量与质量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并为“盛唐气象”这一特殊的文化景观的出现,撑起了一片江山。盛唐开始出现以边功授勋的制度,所以盛唐的边塞诗数量很多。同时,唐代的新边疆主义政策对唐代诗人的影响也非同一般,造就了盛唐人热衷边塞诗。因为种种国家政策的影响,在当时广袤的边塞接连上演的轰轰烈烈的战事,为广大诗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极好舞台和极其丰富的创作素材。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盛唐的许多文人学子希望另辟蹊径,到边陲寻求生活或仕进之途。最重要的是盛唐诗人在漫游边塞中,接触到了大量的奇风异物,并把它们诗化为新的审美对象,极大地丰富了边塞诗的创作内容。盛唐边塞诗极尽铺陈之能事,抒写壮丽恢弘的边塞意象和情怀,造就了一个时代文学的辉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对于功名理想的热衷和激昂的爱国情怀、自信自强的侠义精神与英雄主义情结和充满浪漫主义情趣的乐观情绪。 三、中唐阶段

【文献综述】陶渊明享年问题考论

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陶渊明享年问题考论 一、引言 东晋诗人陶渊明,主要活动在晋宋易代之际是毫无疑问的,其卒于元嘉四年也无异议。颜延之的《陶征士诔》、《宋书·隐逸传本传》、萧统的《陶渊明传》、《南史·隐逸传本传》佚名《莲社高贤传》所载均相同。但他生于何年,享年几岁,至今尚无定论。 关于其享年问题,史学界和文学界历来争论不休,陶生前好友颜延之只说“春秋若干,元嘉四年卒”,从而埋下悬念。宋代沈约虽明确说明陶渊明“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①,但因其书中所记人物享年多有可疑乃至错误之处,无法让研究陶学的学者们信服,关于陶潜的享年因而成为悬而未决的疑案。但作家诗人的生卒年代,历来是我们后人学者认识和了解诗人的第一个也是首要的问题,故笔者试做排比前说的工作,以期较前人有更简明全面的介绍,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方便。针对陶潜的生卒年代问题,从现有的六种观点,本综述将之分开来做一个详细介绍,兹说明。 二、主题 1、五十一岁说:例如吴挚甫《古诗钞》,其在《古诗钞》卷二《饮酒》其十九注中云:“东坡以俨等疏为临终之作,疏云‘五年过五十’,尤为稿证”,知元嘉四年年过五十,据此提出“则寿当五十一”。“义熙元年年二十九,故诗云‘向立’,若已三十一,则不当云‘向’”。吴挚甫得出结论:颜延之《陶征士诔》“六十三”自有误,当做“五十年”乃合。另外,他还指出《怨诗楚调》中“僶俛六九年”,“六九”字亦误,当依别本作“五十年”。 2、五十二岁说:古直《陶靖节年谱》:“‘向立年’指陶渊明彭泽弃官之时,谓‘学仕’乃谦词,并非‘始仕’之意”②。古直根据宋传“弱年薄宦”谓陶渊明为州祭酒时应当在二十岁左右。古直从《祭从弟敬远文》、《归田园诗》、《归去来兮此序》、《饮酒诗》第十六十九、《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等得出五十二岁说结论。 逯钦立《陶渊明年谱稿》:“太元十八年(393年)陶渊明29岁,初仕”判定陶渊明为 ○3 五十二岁说,后有赖义辉《陶渊明生平事迹及其岁数新考》从其说。朱光潜《陶渊 ○4 明》:“从作品的内证看,五十一二之说较胜”。

相关文档